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cháng),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解】《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注释】1.玉簟:席子的美称。2.裳: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裳,读音cháng。3.兰舟:船的美称。4.锦书:书信的美称。5.雁字: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串译】荷残香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出行。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在地凋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的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读提示】“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就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的五句,依次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即景又兼比兴,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与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此情无计可消除”,正因为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十分工整,表现手法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此词是写给新婚不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诵读时应以幽美抒情为主基调,个中杂间“孤独”“思念”“忧怨”“无奈”。情绪较为深沉压抑,语言节奏可舒缓而行。
【断句顿挫建议】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推荐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推荐。爱诗词网。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cháng),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题解】《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注释】1.玉簟:席子的美称。2.裳: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裳,读音cháng。3.兰舟:船的美称。4.锦书:书信的美称。5.雁字: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串译】荷残香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出行。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在地凋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的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赏读提示】“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就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的五句,依次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即景又兼比兴,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与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此情无计可消除”,正因为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十分工整,表现手法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此词是写给新婚不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诵读时应以幽美抒情为主基调,个中杂间“孤独”“思念”“忧怨”“无奈”。情绪较为深沉压抑,语言节奏可舒缓而行。【断句顿挫建议】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推荐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尹文子》
黄公好谦卑。推荐。爱诗词网。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尹文子》【意译】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姿国色。因为她们长得美,黄公常常很谦卑地对人说自己的女儿生得丑,大家也就都以为他女儿长得丑。后来,丑陋的名声到处传播,使两个女儿过了出嫁的年纪还呆在家里,全国没有一个人敢来求亲。卫国有个光棍,错过了婚娶时机,就冒险娶了黄公的长女,结果发现非但不丑,反而是国色天香。然后人们说:“黄公这个人好谦卑,所以说自己女儿丑,因此小女儿肯定也很漂亮。”于是远近的人都争着来求亲,结果发现也是国色。黄公女儿漂亮,是实情,丑陋,是名声。这实际上是违背名声而得到实情的一例。【解说】谦虚,是中国古代圣贤推崇的美德之一。先秦诸子中,《老子》最讲究谦退,虚无。因为老子认为万物之源的“道”是虚状的,但虚状的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来,可见老子讲虚无,含有无穷的创造因素。应用于人生上,虚、谦、退,一方面呼吁“不争”,以消除社会争端,另一方面,要人们凝炼内在的生命,给予人的主体以无限的精神空间。与老子本体论、人生观角度讲谦不同,孔子讲谦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导弟子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加速自己的道德完成。至于《礼记》所载言论,往往泛化为一种行为准则,比如“美则称人,过则称己”,“自卑而尊人”等等,都是脱离了具体条件,将“谦卑”作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要人们尊奉。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条件的真理,或者说一切无条件的都不真。上帝是无条件的存在,也是虚伪的存在。谦卑一旦成为抽象的道德律令,也就虚伪得像黄公一样讨厌。谦卑、谦虚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其真意应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精神机制,它的根据和条件是个体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人们的认识都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根本的荒谬,就不能仅仅鼓吹“固执己见”,而应该能够容纳,允许与自己不同乃至敌对的见解的存在,这就需要“谦虚”,——虚己以待人,这样的谦虚也许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如果从谦虚的问题看此则寓言,也就超越了寓言作者对于“名”、“实”关系的譬喻。【相关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卦》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丘明
初为霓裳后六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
【诗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将士们不肯前进毫无办法,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鉴赏】六军行至马嵬坡时,不再继续前进,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唐玄宗无可奈何,欲救贵妃而不得,只好赐其自尽,以慰六军之心。此处描写的是马嵬兵变这一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叛军直捣长安,唐玄宗被迫逃离四川,行至今陕西马嵬驿时,发生了马嵬兵变。“六军”,是指护拥唐明皇离京至蜀的军队。宛转,同“婉转”。指杨贵妃楚楚动人的情态;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后成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杨贵妃。在整个故事中,贵妃之死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俩天人永隔,其爱情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后文唐玄宗追忆贵妃、二人仙境重聚、长生殿起誓等事情的发生也因此而引出。
宛转蛾眉马前死。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将士们不肯前进毫无办法,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鉴赏】六军行至马嵬坡时,不再继续前进,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唐玄宗无可奈何,欲救贵妃而不得,只好赐其自尽,以慰六军之心。此处描写的是马嵬兵变这一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叛军直捣长安,唐玄宗被迫逃离四川,行至今陕西马嵬驿时,发生了马嵬兵变。“六军”,是指护拥唐明皇离京至蜀的军队。宛转,同“婉转”。指杨贵妃楚楚动人的情态;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后成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杨贵妃。在整个故事中,贵妃之死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俩天人永隔,其爱情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后文唐玄宗追忆贵妃、二人仙境重聚、长生殿起誓等事情的发生也因此而引出。
【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共看明月应垂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八大山人传。推荐。爱诗词网。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的晚年之号,明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剃发为僧,遁隐奉新山中,潜心书画。擅长山水花鸟竹石,笔墨恣纵,独具一格,对后来写意画影响颇深。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天才画家、自然成为众多作家笔下的人物。陈鼎的《八大山人传》以简约流畅的语言,朴实舒缓的笔调,生动逼真的刻画,塑造出古代画坛怪杰的迷人风采,成功地写出了八大山人“这一个”。八大山人的奇闻逸事五彩纷纭,如何入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鼎不愧是写人记事的高手,他紧紧抓住八大山人的性格和画技铺排展开,这就抓住了这一人物的最大特点。作者开篇简介他的情况之后,高度概括指出他“性孤介”、“尤精绘事”。这不仅是对八大山人的准确评断,而且是作者的匠心安排。以后的内容就是循着这七字依次展开的。因此,它们是全文之纲,可视为理解这篇文章的钥匙。“孤介”表现之一是其“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作者这里是从行为和结果上勾画他的性格,缺憾是未能从内容上加以说明。表现之二是他装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作者准确传神地描写了他装哑的动作和神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喑哑”和“孤介”似乎扯不到一块儿,但是,它和“喜议论”殊途而归,是孤介的反常表现形式。高谈阔论、语惊四座固然是耿介方正,沉默不语同样表现他的傲骨。这种非常之态是非常环境的产物,是八大山人遭国亡家变后为免遭杀身之祸不得已而为之的巧妙的韬晦之计,是他绝不和清政府合作的无声的宣言,是忠于故国,抗议清廷的特殊手段。作者以“如是十余年”句收煞了“暗哑不能言”的描写。仅仅五字,却造成悠长沉重的压抑感,激起读者对八大山人命运的深深同情,对其铮铮傲骨的赞赏。这五个字真有力拔千钧之势,作者笔力之简赅可见一斑。表现之三是他装颠弄狂。朱耷以沉默喑哑对现实进行消极反抗,并不能丝毫减轻其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相反,只会愈积愈深、愈演愈烈。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就必须渲泄长期郁积于心中的苦闷。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能痛快淋漓地一吐为快,那只会招至杀身之祸,于时他巧妙地利用颠狂加以渲泄和反抗。这“颠狂”就成了“孤介”的发展形式。为了表现其“颠狂”,作者不惜浓彩重笔渲染,从三方面加以描绘。其一写他的颠态。“伏地呜咽”、“仰天大笑”、“跿跔踊跃,叫号痛哭”寥寥数笔,力透纸背,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朱耷的疯颠形象,此一形象和前面的“喑哑”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的展示了八大山人内心的巨大苦痛。其二写其狂态。他弃家为僧,以“个山驴”自嘲。皈依佛门,本应绝儿女之情,弃传宗接代之想,却突然“蓄发谋妻子”。这些怪诞无拘之举在佛教大盛的清初无疑是惊世骇俗的晴天霹雳。最能突出其“狂”的是他自号“八大山人”。“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这是全文文眼,是时代狂人的内心独白,是狂放不羁行为的原动力,是蔑视清廷权贵的宣言,是自我的觉醒和膨胀,是对传统思想束缚的冲决,是其恣纵艺术风格的总源,朱耷诗文言论传世不少,作者惜墨如金,从其众多的言语中只撷取这一吉光片羽,足见作者选材功力之深。其三写其醉态。这是特定情况下的颠狂,是其性格在艺术王国自由的翱翔。《荷花》(笔者所加)是八大山人众多艺术精品中的佼佼者,它在作者生花妙笔之下活现于读者面前。“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其语言之洗练,节奏之分明,句式之整齐,用词之准确,意境之深远,形神之毕肖都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尤其“张堂中”句更是神来之笔,它调动了读者的感觉和嗅觉,把八大山人无与伦比的画技写得神乎其神。对《龙》(笔者所起)一图的描绘也同样形象生动。作者通过对龙“蜿蜒升降,欲飞欲动”动态的描写和化用叶公好龙之典的大胆想象,把八大山人的非凡画才展示得极为充分。要强调的是,作者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八大山人的传世之作,而且自然天成地传达出画家的独特气韵。那“半开”、“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的荷花难道不是画家处逆境而不屈品格的象征?那在云雾间蜿蜒升降的巨龙难道不是画家放荡不羁性格的真实写照?如果说两画的描绘是从结果上映衬了八大山人的画风画技,那么,大醉时的挥毫泼墨却是从过程中展现画家不同凡俗、别具一格的画风画才。醉画是全文最为精采之处。酒酣耳热,现实的痛苦被酒神驱走,艺术之神伸展开自由的羽翼,他“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提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这些描写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把八大山人潇洒自如的画姿,狂放不羁的性格,炉火纯青的画技合盘反映了出来。作者还通过鲜明的对比凸现八大山人的高风亮节。“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一笔记叙,主人公蔑视权贵,鄙视金钱,与统治者绝不合作的宝贵品质被充分揭示。清人张山来对此较详述:“予闻山人在江右,往往为武人招入室中作画,或二三日不放归。山人辄遗矢堂中,武人不能耐,纵之归。后某抚军持柬相邀,固辞不往”。又据清诗人邵长衡《八大山人传》记载:“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但对于友人雏僧从不吝笔墨,“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八大山人有着鲜明的爱憎,因此,他绝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疯颠之徒,而始终是一个清醒的反清志士,一位才华横溢的丹青高手,这才是八大山人的真实面目。文章结尾的评论“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正是八大山人真实面目的诠解,对于读者理解八大山人,赏鉴其书画大有裨益。
宋词典故·千里命驾
【出典】《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南朝梁·刘孝标注:“《晋阳秋》曰:‘安字中悌,东平人,冀州刺史招之第二子。志量开旷,有拔俗风气。’干宝《晋记》曰:‘初,安之交康也,其相思则率尔命驾。’”《晋书》卷四九《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千里命驾。推荐。爱诗词网。宋词典故·千里命驾【出典】《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南朝梁·刘孝标注:“《晋阳秋》曰:‘安字中悌,东平人,冀州刺史招之第二子。志量开旷,有拔俗风气。’干宝《晋记》曰:‘初,安之交康也,其相思则率尔命驾。’”《晋书》卷四九《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释义】三国时,魏名士吕安与嵇康友善,每当想念对方,便不远千里动身前往看望。后世常用此事作为思友、访友的典故。【例句】①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李纲《水调歌头·同德久诸季小饮,出示所作,即席答之》902)这里用本典叙写同友人聚会。②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1049)这里以“千里命驾”典为衬托,表现渴望会见远方友人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