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后赤壁赋》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是岁十月之望1,步自雪堂2,将归于临皋3。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5,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6,行歌相答7。
已而叹曰8:“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9?”客曰:“今者薄暮10,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11。顾安所得酒乎12?"归而谋诸妇13。妇曰:“我有斗酒14,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5。”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17,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18,履巉岩19,披蒙茸20,踞虎豹21,登虬龙22,攀栖鹘之危巢23,俯冯夷之幽宫24。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5,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26,肃然而恐27,凛乎其不可留也28。反而登舟29,放乎中流30,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1。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2。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3,戛然长呜34,掠予舟而西也35。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36,羽衣蹁跹37,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38:“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39,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40,予亦惊悟41。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1是岁:这一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处上承《前赤壁赋》而言,本年内,苏轼于七月、十月先后游览赤壁。2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因堂在大雪天中建成,又绘雪景于四壁之间,故名。3临皋:又称临皋亭、临皋馆,旧日回车院,位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苏轼于元丰三年二月初到黄州,寓居定惠院,五月迁临皋;四年,经营东坡;五年春,在东坡筑雪堂。4黄泥之坂:即黄泥坂,黄州城东面的山坡,位于临皋与雪堂之间。5木叶:树叶。6顾:看,此处有环视的意思。7行歌:一边走一边唱。8已而:过了一会儿。9如……何:奈何,怎么办;此处意谓怎么度过。10薄暮:傍晚。11松江之鲈:松江县(今属上海市)所产的四鳃鲈,体扁,嘴大,鳞细,味美,是名贵的食用鱼类。12顾:只是。安所;何所,什么地方。13诸:兼词,“之于”的合音。14斗:古代的一种酒器。15不时之须:临时的需要。须,通“需”。16断岸:陡峭的江岸。17曾日月之几何:犹言“曾几何时”,没有过多少日子。18摄:拉曳,提起。19履:踩踏,登上。巉(chdn馋)岩:高峻险陡的山岩。20披:分开,拔开。蒙茸(rong荣):野草繁茂的样子,此处指杂乱的草丛。21踞:蹲、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22虬龙:指弯弯曲曲,形似虬龙的古树。23鹘(hu胡):又名“隼”(sun笋),猛禽类,鹰的一种。危巢;筑在高处的鸟窝。危,高。24俯:俯视,低头向下看。冯(ping凭)夷:水神,即河伯的姓名。25划然:以刀破物的声音,此指长啸声。啸:撮口呼叫,发出清越而悠长的声音。古人常借长啸来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气。26悄然:忧愁的样子。27肃然:因惊恐而变得严肃冷峻的样子。28凛乎:犹“凛凛然”,恐惧的样子。29反:同“返”。30中流:江中心。31寂寥:寂静,空旷。32横江:横穿大江。33玄裳缟(gao搞)衣:黑裙白衣,此指鹤的白毛黑尾。34嘎然:形容鹤的尖利叫声。35掠:擦过。36道士:指《前赤壁赋》中的“吹箫客”杨世昌道士。37蹁跹:轻扬飘飞的样子。38揖,拱手行礼。39畴(chou愁)昔之夜:指晚夜。《礼记·擅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陈澔告注:“畴,发语之辞。昔之夜,犹言晚夜也。”40顾:回头看。41惊悟:惊醒,惊觉。
【今译】元丰五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将要回到临皋亭去。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同走过黄泥坡。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落光了,人的影子映在地上,抬头望见一轮明月当空照着。环顾四周夜景,心里十分快乐,于是我们一边走一边讴歌,互相唱和应答。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感叹道:“有客没有酒,有了酒也没有菜,月光皎洁,晚风清爽,怎么度过眼前这美好的夜晚呢?”客人听了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了鱼,那鱼大嘴细鳞,样子很象松江鲈鱼。但是现在到哪里去弄酒呢?’’回到家后,我便与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大斗酒,已经贮藏很久了,就是用来应付您临时需用的。”
于是,我们带上酒和鱼,再到赤壁下而去游玩。江中流水哗哗作响,陡峭的江岸高达千尺,山显得那样高,月儿显得那样小,江水已经跌落下去,石头便露出水面来了。时间并没有过多久,可江山的面貌都辨认不清了。这时,我撩起衣裳登岸,踏上险峻的山岩,拨开茂密的草丛,蹲在那形似虎豹的石头上,攀上那盘曲如虬龙的古树,手已摸到那高处有鹘栖息的鸟窝,从那儿可以俯视水神冯夷居住的深宫。当时,两位客人未能跟上我。我高声长啸,顿使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刮起来了,江面涌起了波浪。我一时也感到忧伤、恐惧,惊吓得不敢在那儿停留。于是由原路返归,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随它漂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歇。快到半夜的时候,四下一看,江面是那样寂静、空旷。正好有一只孤鹤,横穿大江,向东飞来。鹤的翅膀象车轮一样,全身好似穿着黑裙白衣,发出一阵尖利的长鸣声,很快从我们船边擦过,向西飞去。
不久,客人离去了,我也上床睡觉。梦中看见一个道士,穿着鸟羽做成的衣服,飘然而来,经过临皋亭前,他对我拱手施礼说道:“你在赤壁游玩得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我说:“唉唉!哈哈!我知道了!晚天夜里,尖叫着从我们船边飞过的那只鹤,不就是你的化身吗?”道士回头看着我笑了笑,我也一下子惊醒过来。连忙去打开门一看,不见那道士在什么地方。
【集评】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虞集云:陆士衡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袁宏道云:《前赤壁赋》为禅法道理所障,如老学究着深衣,遍体是板。《后赋》平叙中有无限光景,至末一段即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
明·杨慎《三苏文苑》卷十六:“李贽云:前赋说道理时,有头巾气,此则空灵奇幻,笔笔欲仙。”
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一:“眼前景径(经)一道破,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呜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试读之,占几许风景。”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十一:“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一部。
清·金圣叹《天下方子必读书》卷八:“前赋,是特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便是真实受用也。本不应作文字观,而文字特奇妙。”
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四:“前赋设为问答,此赋不过写景叙事。而寄托之意,悠然言外者,与前赋初不殊也。”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此赋与前赋有同处,有异处,有同而异处,有异而同处,尤不可不知。……究之两赋情景,与两赋笔法,虽皆异,而着想之奇同,措词之工同,见地之高同,结构之妙同。语语之皆仙,笔笔之入化,亦无不同。人能详析两赋同异而熟读之,何患不增长许多学问,开悟无限法门。”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九:“后赋并刷尽文章色相矣。来不相期,游仍孤往。向后空空,人境俱夺。”
清·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犹是风月耳。上文字字是秋景,此文字字是冬景。体物之工,其妙难言。”
清·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七十一:“前篇是实,后篇是虚。虚以实写,而后幅始点醒,奇妙无以复加,易时不能再作。”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前篇结处,不作了语,原来留此篇地也,故起首即承之。此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纯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予于此施展往复数次。而知其用意在‘凛乎不可久留’一句,仍是前篇‘望美人’一片心肠也。或仍以受用风月目之,则说不去矣。”黄仁黼书后:“盖江山者,化工之画工,忽而壮丽,忽而清奇,固大造无尽之藏,留以待泄于文人者也。然其悲乐之际,主客之间,其人之学问性情,皆流露于不觉焉,初何尝有成见存乎其间哉!前、后之名,篇中所解谓前留不结之语待后篇,似此未免过泥。余谓雪堂之步,临皋之归,在坡仙亦自行所无事,一旦睹江山之顿改,觉风月之仍前,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故孤鹤一段,脱化无痕,飘然而来,戛然而去,似梦非梦,神兴俱飞。此诚能夺化工之工,泄大造之造者矣,而谓可于字句间求之也乎?”
近代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虚境实写法》:“林西仲曰:赤壁初游,必不知有再游之事。此番再游,则着着俱要照管前番矣。山水风月,不过如此。前番既游,此番又重叠往游,有何意味?作文者,惟有别行一路之法。前篇既是立意往游,此篇先从不想再游意,步步说来,便是把柄。故归临皋也,忽然有凑趣之客;见人影也,忽然有凑趣之月;暮得鱼也,忽然有凑趣之肴;谋诸妇也,忽然有凑趣之酒。然后游兴勃然,不可遏矣。但念景同前景,游同前游,犹之乎未游也,乃前番之万顷茫然,今则断岸千尺矣。前番未出舟中一步,今则摄衣攀跻,无奇不探矣。前番舟中与客共游,今则舍客而上独游矣。前番客之悲转而为乐,兴举而更酌,今则已之乐转而为悲,兴尽而登舟矣。前番枕藉舟中,今则就睡户内矣。末以醒时见孤鹤,梦中见道士幻想作结。其变换皆非文人意想所及。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而伧父乃欲置轩轾于其间,以后作胜前作,坡公有知,能无齿冷?”
【总案】此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均记赤壁之游。前赋主要写秋夜泛舟江上的内心感受,重在议论说理,后赋则主要写冬夜登山和放舟中流所见所闻,重在叙事写景。两赋抒情寄意,大致相同,只是后赋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赋显得更为神秘、玄远。
《后赤壁赋》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为转移,开篇叙写作者与“二客”夜见月白风清,景美诱人,兼之有鱼有酒,遂动重游赤壁之议。其中对话描写,颇见文人雅趣;“归而谋诸妇”乃“节外生枝”,更富生活气息。中间叙写夜游赤壁时的见闻和感触,先写初冬独特的江山夜景令人“不可复识”,次写作者独自登山所见幽森凄清之景令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后写荡舟江中遇孤鹤长鸣,掠舟而过,令人更生“悲”“恐”之情。文章描景状物,绘形绘声,巧用铺排对偶,极力夸张渲染,写来跌宕生姿,穷极变幻,新人耳目,扣人心弦。篇末叙写道士化鹤的梦境,迷离惝恍,似幻似真,既照应前文掠舟之孤鹤,给作品增添了神秘色彩,更寄托了作者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曲折地反映了他因屡遭贬谪而造成的内心苦闷。这与《前赤壁赋》所表现的仰慕“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幻想是一脉相承的。
后赤壁赋原文。推荐。爱诗词网。苏轼《后赤壁赋》原文|注释|赏析|译文是岁十月之望1,步自雪堂2,将归于临皋3。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5,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6,行歌相答7。已而叹曰8:“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9?”客曰:“今者薄暮10,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11。顾安所得酒乎12?"归而谋诸妇13。妇曰:“我有斗酒14,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5。”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17,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18,履巉岩19,披蒙茸20,踞虎豹21,登虬龙22,攀栖鹘之危巢23,俯冯夷之幽宫24。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5,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26,肃然而恐27,凛乎其不可留也28。反而登舟29,放乎中流30,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1。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2。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3,戛然长呜34,掠予舟而西也35。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36,羽衣蹁跹37,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38:“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39,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40,予亦惊悟41。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释】1是岁:这一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处上承《前赤壁赋》而言,本年内,苏轼于七月、十月先后游览赤壁。2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因堂在大雪天中建成,又绘雪景于四壁之间,故名。3临皋:又称临皋亭、临皋馆,旧日回车院,位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苏轼于元丰三年二月初到黄州,寓居定惠院,五月迁临皋;四年,经营东坡;五年春,在东坡筑雪堂。4黄泥之坂:即黄泥坂,黄州城东面的山坡,位于临皋与雪堂之间。5木叶:树叶。6顾:看,此处有环视的意思。7行歌:一边走一边唱。8已而:过了一会儿。9如……何:奈何,怎么办;此处意谓怎么度过。10薄暮:傍晚。11松江之鲈:松江县(今属上海市)所产的四鳃鲈,体扁,嘴大,鳞细,味美,是名贵的食用鱼类。12顾:只是。安所;何所,什么地方。13诸:兼词,“之于”的合音。14斗:古代的一种酒器。15不时之须:临时的需要。须,通“需”。16断岸:陡峭的江岸。17曾日月之几何:犹言“曾几何时”,没有过多少日子。18摄:拉曳,提起。19履:踩踏,登上。巉(chdn馋)岩:高峻险陡的山岩。20披:分开,拔开。蒙茸(rong荣):野草繁茂的样子,此处指杂乱的草丛。21踞:蹲、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22虬龙:指弯弯曲曲,形似虬龙的古树。23鹘(hu胡):又名“隼”(sun笋),猛禽类,鹰的一种。危巢;筑在高处的鸟窝。危,高。24俯:俯视,低头向下看。冯(ping凭)夷:水神,即河伯的姓名。25划然:以刀破物的声音,此指长啸声。啸:撮口呼叫,发出清越而悠长的声音。古人常借长啸来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气。26悄然:忧愁的样子。27肃然:因惊恐而变得严肃冷峻的样子。28凛乎:犹“凛凛然”,恐惧的样子。29反:同“返”。30中流:江中心。31寂寥:寂静,空旷。32横江:横穿大江。33玄裳缟(gao搞)衣:黑裙白衣,此指鹤的白毛黑尾。34嘎然:形容鹤的尖利叫声。35掠:擦过。36道士:指《前赤壁赋》中的“吹箫客”杨世昌道士。37蹁跹:轻扬飘飞的样子。38揖,拱手行礼。39畴(chou愁)昔之夜:指晚夜。《礼记·擅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陈澔告注:“畴,发语之辞。昔之夜,犹言晚夜也。”40顾:回头看。41惊悟:惊醒,惊觉。【今译】元丰五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将要回到临皋亭去。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同走过黄泥坡。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落光了,人的影子映在地上,抬头望见一轮明月当空照着。环顾四周夜景,心里十分快乐,于是我们一边走一边讴歌,互相唱和应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感叹道:“有客没有酒,有了酒也没有菜,月光皎洁,晚风清爽,怎么度过眼前这美好的夜晚呢?”客人听了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了鱼,那鱼大嘴细鳞,样子很象松江鲈鱼。但是现在到哪里去弄酒呢?’’回到家后,我便与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大斗酒,已经贮藏很久了,就是用来应付您临时需用的。”于是,我们带上酒和鱼,再到赤壁下而去游玩。江中流水哗哗作响,陡峭的江岸高达千尺,山显得那样高,月儿显得那样小,江水已经跌落下去,石头便露出水面来了。时间并没有过多久,可江山的面貌都辨认不清了。这时,我撩起衣裳登岸,踏上险峻的山岩,拨开茂密的草丛,蹲在那形似虎豹的石头上,攀上那盘曲如虬龙的古树,手已摸到那高处有鹘栖息的鸟窝,从那儿可以俯视水神冯夷居住的深宫。当时,两位客人未能跟上我。我高声长啸,顿使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刮起来了,江面涌起了波浪。我一时也感到忧伤、恐惧,惊吓得不敢在那儿停留。于是由原路返归,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随它漂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歇。快到半夜的时候,四下一看,江面是那样寂静、空旷。正好有一只孤鹤,横穿大江,向东飞来。鹤的翅膀象车轮一样,全身好似穿着黑裙白衣,发出一阵尖利的长鸣声,很快从我们船边擦过,向西飞去。不久,客人离去了,我也上床睡觉。梦中看见一个道士,穿着鸟羽做成的衣服,飘然而来,经过临皋亭前,他对我拱手施礼说道:“你在赤壁游玩得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我说:“唉唉!哈哈!我知道了!晚天夜里,尖叫着从我们船边飞过的那只鹤,不就是你的化身吗?”道士回头看着我笑了笑,我也一下子惊醒过来。连忙去打开门一看,不见那道士在什么地方。【集评】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虞集云:陆士衡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袁宏道云:《前赤壁赋》为禅法道理所障,如老学究着深衣,遍体是板。《后赋》平叙中有无限光景,至末一段即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明·杨慎《三苏文苑》卷十六:“李贽云:前赋说道理时,有头巾气,此则空灵奇幻,笔笔欲仙。”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卷一:“眼前景径(经)一道破,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呜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试读之,占几许风景。”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十一:“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一部。清·金圣叹《天下方子必读书》卷八:“前赋,是特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便是真实受用也。本不应作文字观,而文字特奇妙。”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四:“前赋设为问答,此赋不过写景叙事。而寄托之意,悠然言外者,与前赋初不殊也。”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此赋与前赋有同处,有异处,有同而异处,有异而同处,尤不可不知。……究之两赋情景,与两赋笔法,虽皆异,而着想之奇同,措词之工同,见地之高同,结构之妙同。语语之皆仙,笔笔之入化,亦无不同。人能详析两赋同异而熟读之,何患不增长许多学问,开悟无限法门。”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九:“后赋并刷尽文章色相矣。来不相期,游仍孤往。向后空空,人境俱夺。”清·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犹是风月耳。上文字字是秋景,此文字字是冬景。体物之工,其妙难言。”清·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七十一:“前篇是实,后篇是虚。虚以实写,而后幅始点醒,奇妙无以复加,易时不能再作。”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前篇结处,不作了语,原来留此篇地也,故起首即承之。此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纯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予于此施展往复数次。而知其用意在‘凛乎不可久留’一句,仍是前篇‘望美人’一片心肠也。或仍以受用风月目之,则说不去矣。”黄仁黼书后:“盖江山者,化工之画工,忽而壮丽,忽而清奇,固大造无尽之藏,留以待泄于文人者也。然其悲乐之际,主客之间,其人之学问性情,皆流露于不觉焉,初何尝有成见存乎其间哉!前、后之名,篇中所解谓前留不结之语待后篇,似此未免过泥。余谓雪堂之步,临皋之归,在坡仙亦自行所无事,一旦睹江山之顿改,觉风月之仍前,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故孤鹤一段,脱化无痕,飘然而来,戛然而去,似梦非梦,神兴俱飞。此诚能夺化工之工,泄大造之造者矣,而谓可于字句间求之也乎?”近代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虚境实写法》:“林西仲曰:赤壁初游,必不知有再游之事。此番再游,则着着俱要照管前番矣。山水风月,不过如此。前番既游,此番又重叠往游,有何意味?作文者,惟有别行一路之法。前篇既是立意往游,此篇先从不想再游意,步步说来,便是把柄。故归临皋也,忽然有凑趣之客;见人影也,忽然有凑趣之月;暮得鱼也,忽然有凑趣之肴;谋诸妇也,忽然有凑趣之酒。然后游兴勃然,不可遏矣。但念景同前景,游同前游,犹之乎未游也,乃前番之万顷茫然,今则断岸千尺矣。前番未出舟中一步,今则摄衣攀跻,无奇不探矣。前番舟中与客共游,今则舍客而上独游矣。前番客之悲转而为乐,兴举而更酌,今则已之乐转而为悲,兴尽而登舟矣。前番枕藉舟中,今则就睡户内矣。末以醒时见孤鹤,梦中见道士幻想作结。其变换皆非文人意想所及。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而伧父乃欲置轩轾于其间,以后作胜前作,坡公有知,能无齿冷?”【总案】此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均记赤壁之游。前赋主要写秋夜泛舟江上的内心感受,重在议论说理,后赋则主要写冬夜登山和放舟中流所见所闻,重在叙事写景。两赋抒情寄意,大致相同,只是后赋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赋显得更为神秘、玄远。《后赤壁赋》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为转移,开篇叙写作者与“二客”夜见月白风清,景美诱人,兼之有鱼有酒,遂动重游赤壁之议。其中对话描写,颇见文人雅趣;“归而谋诸妇”乃“节外生枝”,更富生活气息。中间叙写夜游赤壁时的见闻和感触,先写初冬独特的江山夜景令人“不可复识”,次写作者独自登山所见幽森凄清之景令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后写荡舟江中遇孤鹤长鸣,掠舟而过,令人更生“悲”“恐”之情。文章描景状物,绘形绘声,巧用铺排对偶,极力夸张渲染,写来跌宕生姿,穷极变幻,新人耳目,扣人心弦。篇末叙写道士化鹤的梦境,迷离惝恍,似幻似真,既照应前文掠舟之孤鹤,给作品增添了神秘色彩,更寄托了作者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曲折地反映了他因屡遭贬谪而造成的内心苦闷。这与《前赤壁赋》所表现的仰慕“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幻想是一脉相承的。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论雷峰塔的倒掉。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敢于立异的反传统的美学观点。在鲁迅看来,矗立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是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它的倒掉,使鲁迅感到,“其欣喜为何如?”才引发出这篇与传统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来。这篇杂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未倒的雷峰塔说起。“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是点题。但已表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还不能找到第二位与鲁迅那样一反传统的审美趣味的文学家。从传统的审美趣味来看,风景区中的“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八景或十景不是好得很么?尤其是十景,给人以生活完美的感受,雷峰塔便是这样的西湖十景之一。而且不但景有十景,还移情于几乎衣食住行各方面,遂使“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至今“十全大补”的膏丸还能给病人以一种安全满足的功效。然而鲁迅偏偏反对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他管这叫做“十景病”。他诊断出了“十景病”的危害,说:“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其结果,“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这就是说,“十景病”式的审美趣味麻痹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矛盾的感受,助长了“十全停滞生活”的延续。明乎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领会本篇的题旨。然而鲁迅认为,雷峰塔的应该倒掉,还不仅在于它破破烂烂的外观,更主要是它象征着封建的幽灵。在民间故事中,雷峰塔是法海镇压白娘娘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权势对自由心灵的无情摧残,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既然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雷峰塔也便成为邪恶与恐怖的镇压机器,同情白娘娘的人们,向往自由的人们,希望雷峰塔的倒掉,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鲁迅不过是这种自由心灵呼唤的代言人。所以,在本篇第二段中,作者说:“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虽然成年后鲁迅终于明白里边根本没有白蛇娘娘,但是,鲁迅说:“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封建主义的象征,这象征就该被否定。第三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欣喜显然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他证之以吴越山间海滨的民意,无不憎恨法海这种封建式的专制行为。可见,向往自由反对压迫的潜在意识在民间是普遍存在,他们不过借了寄寓于雷峰塔的一段神话传说来申诉自己的愿望,包括自己的不自由的心灵的宣泄。鲁迅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份量,博得普遍赞扬,正因为与民意息息相通。第四段,借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处理法海,以致迫使他逃到蟹壳里去避祸,成为“蟹和尚”,肯定伸张正义之举。因此,本文以一句民间的詈语“活该”作结。有斩钉截铁之势。本篇写得潇洒流利,语言十分有个性,间以民谚与文言,使文气跳荡多姿,形成一种雄健诙谐兼而有之的美感。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千、万:虚指,形容其多。【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例]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绝:尽。这里是绝迹的意思。人踪:人的足迹。②蓑(suo梭):蓑衣。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笠(li立):斗笠。【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在写远景。举目四望,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竟无一只飞鸟出现;辽阔原野上那纵横交错的小径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是万籁俱寂!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诗人描写的是一个严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整个自然界,也覆盖了千山和万径,致使人踪、鸟影皆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是写近景。它紧承前面两句,本来四野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的脚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世界里,人们忽然发现,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着一叶渔舟,上坐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迎风冒雪,在那里执杆垂钓呢。多么新奇而清冷的画面啊!多么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他在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天气里在钓什么啊。原来他正在独自钓“雪”。这首诗似乎纯是写景,四句诗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构成了一幅渔翁独钓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妙绝人间。但人们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处于风雪之中而全然无畏,一杆独钓的老翁,尽管自然环境是如此险恶,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态安祥,难道由他的身上还不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吗。在这个“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仕途失意后的苦闷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扬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诗人生活的理想。现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也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乎诗人便塑造了一个在飞雪之中执杆垂钓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样的高洁,伟岸而与众不同,是那样的洒脱,超然而置身尘外,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诗人由积极入世不得到退而游山玩水,寻求出世的矛盾心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千、万:虚指,形容其多。【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例]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绝:尽。这里是绝迹的意思。人踪:人的足迹。②蓑(suo梭):蓑衣。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笠(li立):斗笠。【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在写远景。举目四望,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竟无一只飞鸟出现;辽阔原野上那纵横交错的小径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是万籁俱寂!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诗人描写的是一个严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整个自然界,也覆盖了千山和万径,致使人踪、鸟影皆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是写近景。它紧承前面两句,本来四野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的脚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世界里,人们忽然发现,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着一叶渔舟,上坐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迎风冒雪,在那里执杆垂钓呢。多么新奇而清冷的画面啊!多么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他在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天气里在钓什么啊。原来他正在独自钓“雪”。这首诗似乎纯是写景,四句诗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构成了一幅渔翁独钓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妙绝人间。但人们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处于风雪之中而全然无畏,一杆独钓的老翁,尽管自然环境是如此险恶,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态安祥,难道由他的身上还不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吗。在这个“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仕途失意后的苦闷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扬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诗人生活的理想。现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也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乎诗人便塑造了一个在飞雪之中执杆垂钓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样的高洁,伟岸而与众不同,是那样的洒脱,超然而置身尘外,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诗人由积极入世不得到退而游山玩水,寻求出世的矛盾心理。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体裁叙述明代历史的重要史籍。清初谷应泰编撰。顺治十三年(1656),谷氏任浙江学政佥事,延揽学者张岱、陆圻、徐倬等人,搜集史料,编撰而成。最早的刻本为顺治十五年谷氏所刻的筑益堂本。其后翻刻者甚多,以江西局本和广雅局本为最通行,近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除原书80卷及补遗6卷外,更收入清初海盐彭孙贻所作的《明朝纪事本末补编》5卷(每目为1卷,即《秘书告成》、《科举开设》、《西人封贡》、《西南群蛮》、《宦官贤奸》),其性质为补谷氏书之未备,内容虽不甚重要,亦略有可取。又清末江都倪车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18卷,记载南明之事(亦以一篇为一卷,始于《南部兵事》,终于《自成遗乱》,其性质为谷氏书的续编),因南明之事已入清史阶段,且其书取材无特殊之处,故校点本未予收入。北京图书馆有南陵徐仁山旧藏《明史纪事本末》,朱墨校注,可称善本。
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学政佥事等职,一生好学勤著,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皆收入《筑益堂集》。
明史纪事本末。推荐。爱诗词网。《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体裁叙述明代历史的重要史籍。清初谷应泰编撰。顺治十三年(1656),谷氏任浙江学政佥事,延揽学者张岱、陆圻、徐倬等人,搜集史料,编撰而成。最早的刻本为顺治十五年谷氏所刻的筑益堂本。其后翻刻者甚多,以江西局本和广雅局本为最通行,近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除原书80卷及补遗6卷外,更收入清初海盐彭孙贻所作的《明朝纪事本末补编》5卷(每目为1卷,即《秘书告成》、《科举开设》、《西人封贡》、《西南群蛮》、《宦官贤奸》),其性质为补谷氏书之未备,内容虽不甚重要,亦略有可取。又清末江都倪车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18卷,记载南明之事(亦以一篇为一卷,始于《南部兵事》,终于《自成遗乱》,其性质为谷氏书的续编),因南明之事已入清史阶段,且其书取材无特殊之处,故校点本未予收入。北京图书馆有南陵徐仁山旧藏《明史纪事本末》,朱墨校注,可称善本。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学政佥事等职,一生好学勤著,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皆收入《筑益堂集》。《明史纪事本末》系仿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系统地记载明代近3百年的重要史事,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终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取北京。全书80卷,以一卷系一事,故卷帙大小不一,详略悬殊。以广雅本为例,其中篇幅较多的,如卷16燕王起兵,卷66东林党议,卷71魏忠贤乱政,卷72崇祯治乱,卷75中原群盗;篇幅较少的,如卷19开设贵州,卷23平山东盗,卷70平徐鸿儒,卷76郑芝龙受抚等。《明史纪事本末》除《亲征漠北》、《俺答封贡》两卷外,每卷后均有附论,写法仿《晋书》的“论”、“赞”,用骈体文,多数为谷氏自己所作,间或有直接引用他人之论。如卷56《李福达之狱》即用高岱论,卷66《东林党议》用倪元路论,卷68《三案》之“梃击”、“移宫”二案用夏允彝论。《明史纪事本末》成书于清代官修《明史》前八十多年,无正史为据,广泛采用野史和杂记传说。所记成祖设立三卫,进军漠北以及沿海倭寇,议复河套等事,其中史实较《明史》详细而又颇有出入,可以相互参证。该书较以前纪事本末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史料来源不是脱胎于某一部书,而是集众书之长。《明史纪事本末》关于晚明与清室相关之事,略而不载。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称:“通行本内缺《辽东兵端》、《熊王功罪》、《插汉寇边》、《毛师东江》、《锦宁战守》、《东兵入口》六篇,拜经楼有旧钞本。”清初厉行文字之禁,谷氏成书后,曾被指控,其缺少晚明之事当为受政治影响后之改版,而非由于谷氏撰作的疏漏,吴氏拜经楼所藏旧钞本(后归陆氏皕宋楼,清末售与日本静嘉堂文库),经傅以礼借钞得一本(今存浙江图书馆),他于光绪三年孟冬写有跋文,称原书“不分卷,亦无序目,撰人名截去。”又称“是书体例全仿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只篇末无论为小异耳。观卷中附注有详《流寇之乱》、《崇祯治乱》等话,此两篇为谷书中子目,疑此书亦出其手,初为一书,后以事关昭代龙兴,恐有嫌讳,授梓时始别而出之。”傅氏乃改题为《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定为6卷。《四库提要》引邵廷采《思复堂集明遗民传》之说,谓谷氏书原为张岱所辑的《石匮藏书》,谷氏以五百金购之;又称其多取谈迁所作,后论则杭诸生陆圻所作。古代官僚著书多有幕宾为之操笔,谷氏之书内容充实,组织亦甚为精密,似非一人在公余之暇所能胜任。但该书编纂得当,首尾一致,其中应有谷氏一定的功劳,不可便认为是袭取他人之作;若以《国榷》与《明史纪事本末》相较,所载崇祯时期多有相同,这是由于崇祯朝无实录,在史料来源方面似有一定承袭关系,但采用同一史料并非等同于代作。又张岱《与周戬伯书》说:“幸逢谷霖苍文宗,欲作《明史纪事本末》,广收十七年邸报,充栋汗牛,弟于其中簸扬淘汰,聊成本纪,并传崇祯朝名世诸臣,计有数十余卷,悉送文几,祈著丹铅,以终厥役。”据此则张岱所协助者以崇祯部分为主,更非谷应泰出于巨金相购。谷应泰编撰《明史纪事本末》是以封建士大夫的立场总结明王朝的统治经验。书中对于农民起义的记载,不仅一律诬蔑为“盗贼”,并多用丑化的写法,如诬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是“志乐狗盗,所至焚荡屠夷”。而对于效忠君王的人物都作正面肯定,甚至不惜采用伪史记载。如燕兵进入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自焚身死。但当时曾有建文帝未死,潜服出逃的传说,后来便有许多伪史乘机而作,其中最有系统者和万历年间所写《致身录》,记随建文出亡者凡22人。当时稍具历史知识者,无不指出其伪,论证十分明确,沈德符《野获编》、许元溥《吴乘窃笔》均指出系后人伪造的种种明证,“与逊国仕宦从亡,风影无涉”。而谷氏全用《致身录》之说,并作论云:“疑一龙之未出,摈众蛇而不载。”他相信这些伪史记载,并为那些“忠君”的人叫屈,这是十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但《明史纪事本末》以简明的文笔,系统地概括了明朝一代的史实,仍应值得肯定。如关于农民起义,从前期的山东唐赛儿、浙闽矿工、郧阳流民,和中期的河北、蜀中、江西,以及末年的全国性起义,都有专篇作比较集中的记载;又如修治运河、防御倭寇、宦官弄权以及矿税为害等,也都有专篇论述,这就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为人性僻耽佳句。推荐。爱诗词网。摘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性情怪僻偏颇,为吟出美妙的诗句常常入了迷,造语如果不能打动读者,到死也不会罢休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出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性僻:性情怪僻偏颇。这里是自谦之词。耽:沉溺,入迷。佳句:妙句,出色的句子。惊人:打动人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性情怪僻偏颇,为吟出美妙的诗句常常入了迷,造语如果不能打动读者,到死也不会罢休的。此诗大约作于761年,诗人面对锦江水势如海的壮阔景致一时拙于诗思,写出这开头两句。它表现出作者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说明诗人对佳句的苦心追求,“其警悟后学不浅”(朱瀚语)。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或只引后一句来说明创作上的苦心追求。例如①“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进行诗歌创作的原则,也是后世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座右铭。(摘自刘金树《语不惊人死不休》)②杜甫一生严谨创作,在熔字炼句上下过苦功夫。晚年他在草堂曾作诗一首记述自己的创作心得,其中最著名的警句即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离开了这种矢志追求的强烈愿望和进取精神,任何灵感都会在松懈之中瓦解,任何天才也要在懒散之中泯灭。(摘自李嘉曾《“语不惊人死不休”——谈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进攻原理》)③在这组七言律诗中,诗人不但寄寓了深广的忧思和复杂的情感,而且就结构的严谨、对仗的工整、语调的妥贴、音律的和谐诸方面,颇下了一番推敲提炼、精益求精的功夫。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无疑是写诗所必需的。(摘自田耒《浓妆淡抹贵相宜》)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篇文章在当年,无疑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轩然大波。(摘自张家康《陈独秀与章士钊》)⑤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写诗自应追求新奇,奇到绝处,就有“惊人”的效果。(摘自党治国《语不惊人近正声》)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贾谊过秦论。推荐。爱诗词网。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③。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⑤。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⑥,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⑦,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制其弊⑧,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⑨,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⑩。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11),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12),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1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14),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馀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15),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1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7);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8),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注释】①窥:偷看,这里是伺机夺取的意思。②衡:通“横”。③拱手:两手合抱。这里是轻而易举的意思。④因:因袭。⑤相与:互相结交。⑥延敌:这里是迎击敌人的意思。延,延纳。⑦镞:箭头。⑧制其弊:意为利用六国衰败的时候控制它们。⑨履至尊:登上帝位。六合:天地和四方,这里泛指天下。敲扑:棍子。短的叫敲,长的叫扑。⑩委命:把性命交出去,任凭处置。(11)藩篱:篱笆、屏障。(12)燔(fan):焚烧。(13)隳:毁坏。鍉:通“镝”,箭头。(14)践:登,踩。华:华山。(15)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窗子,用绳子拴门轴。形容住宅简陋,出身贫寒。氓(meng)隶:即雇农。蹑足:插足,参加。行伍:军队。俛(mian)起:奋起。俛,通“勉”,尽力。(16)揭:举。(17)耰(you):平整土地的一种农具。棘矜:枣木棍。铦(xian):锋利。铩(sha):大矛。(18)度(duo)长絜(xie)大:比较长短大小。【译文】秦孝公依据殽山、函谷关坚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主臣民一起牢牢地固守着,并伺机夺取周王朝的政权。他们怀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的野心。就在这个时候,商君辅佐着他,对内制定法令制度,发展农业和纺织业,修造防守攻战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的策略,使各诸侯国互相争斗。于是,秦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西河以外的大片土地。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固有的事业,遵循着传统的策略,向南攻占了汉中,向西夺取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收服地势险要的州郡。各诸侯国惊慌害怕,聚会结盟而商量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财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订立盟约,互相结为一体。此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睿明智慧而忠诚信义,宽大厚道而爱护百姓,尊敬贤良而重视士人,相约合纵以拆散连横,聚合起韩、魏、燕、赵、宋、卫、中山等国的众多人力。这时,六国的士人当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伙人为他们勾通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批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和百万士兵,直抵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国人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九国的军队退的退、逃的逃,不敢前进。秦国没有破费一箭一簇,可是天下的诸侯已陷入困境了。于是合纵拆散,约定解除,诸侯争着割让土地贿赂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诸侯的困难去制服他们,追逐败逃的敌人,倒在地上的士兵成百上万,流淌的血液将盾牌都漂了起来。秦国凭借有利的条件,乘着大好的形势控制天下,分裂各国的河山。强国请求臣服,弱国到秦国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的时候,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发生重大的事变。等到了秦始皇,他继承、发扬了秦国六代积累下来的丰功伟绩,挥动长鞭而驾驭天下,吞并了东西二周而灭亡了各个诸侯国,登上了最尊贵的皇帝宝座,统治着整个天下,用严刑镇压天下人民,声威震动四海。他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设立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们低着头,脖子上系着绳索,把性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于是派蒙恬北筑长城来守住帝国的边界,打退匈奴七百多里,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匈奴的士兵不敢弯弓动武来报复仇怨。于是,秦始皇废弃先王的仁义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书,用来愚昧黎民百姓。毁坏各国的名城,杀戮豪杰俊才,没收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镕化锋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人,用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然后,他凭借华山作为城墙,依靠黄河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亿丈的城防,面临深不可测的河水,以此来作为坚固的屏障。派遣良将、配备强弓,守住城池的要害之处;忠诚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部署着锐利的武器,因而有谁敢来试探?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势险固,千里金城,已经完成了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世不败的基业了。秦始皇死后,他留下的威势还震慑着习俗不同的边远地区。但是,陈涉这个贫寒家庭的子弟,没有土地的农民,而且是被征发去守边的人,才能比不上一般人,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能,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夹杂在戍卒队伍里面,奋起于村野百姓之间,带领疲惫的戍卒,指挥几百人的军队,反过来攻打秦朝。他们砍断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作旗帜,却得到天下人民行云一样的响应。他们自带干粮,像影子一样地追随他们,华山以东的豪杰俊士于是都行动起来,消灭了秦朝的皇族。况且这时的天下并非又小又弱,殽山、函谷关的险固依然如故;陈涉的地位比不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君主们尊贵;锄头锄把和枣木杆比不上钩、戟和长矛锋利;贬谪服役的队伍不可以对抗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能力,比不上从前六国的谋士们。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变得不同,建功与立业恰好相反。假使让华山以东的诸侯国与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力量,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但是秦国凭借它很小的一点地盘,发展到了万乘大国的权力,招来八州诸侯而使他们一同列班朝拜,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此后把天地四方作为秦国一家所有,把殽山、函谷关当作自家的宫室。结果一个普通百姓发难,秦王朝的宗庙就被毁掉了,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嘲笑,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打和守卫天下的势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鉴赏】秦王朝崛起于七国之中,吞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它兵力强盛,地势险固,为什么却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灭亡了呢?贾谊的这篇《过秦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过秦论”即论述秦朝的过失。文章从秦孝公时秦国任用商鞅变法谈起,极力描写秦国国君的雄才大略及秦国的强盛,铺张渲染,层层推进,气势极为宏大,到“及至始皇”一段达到了极点。同时,作者也描写了六国的人才之众和实力之强,但他们都被秦王朝吞并了。到此为止,作者笔锋一转,写到陈涉,并把他与六国之师对比,指出陈涉无论从才能和武装力量等各方面都不能与六国之师相提并论。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六国之师打不胜的秦国,却被陈涉推翻了,原因何在呢?作者最终画龙点睛地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是一篇极为生动有气势的政论文。它词汇丰富,铺张扬厉,加上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获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字数:3770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217-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