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明末清初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因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1648年,清军进入湖南,他在衡山组织义军,阻击清兵南下。失败后,到广东肇庆,由瞿式耜荐举,任南明桂王政权的行人司行人小吏。因以反对王化澄被迫害,经人营救脱险。桂林陷落,式耜殉难,他隐遁在湘西,伏居瑶洞,刻苦研究,勤恳著述40年,“完发以终”。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俟解》、《黄书》和《噩梦》等。
王夫之学识渊博,对中国学术思想做过精深研究,有独到见解。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他说:“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张子正蒙注》卷一)。“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同上)。宇宙间除了“气”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气”是唯一绝对的存在。在他看来,“气”是不断变化的,但有聚散的不同。指出“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其聚而出为人物则形,散而入于太虚则不形”(同上)。这是说,“气”聚则明显,就是有形;“气”散则幽隐,就是不形。“气”的“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缊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絪缊之常性,非幻成也。”(同上)认为“气”有形态的变化,“气”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增不减。他继承和发展了张载气本体论思想,反对朱熹把“理”看作是万物的本原。说“气者,理之所依也,气盛则理达。”(《思问录·内篇》)认为“理”依赖于“气”,无“气”也就无“理”,“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理”在“气”中,“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同上),肯定“气”是根本的,离“气”则无“理”,“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张子正蒙注》卷五)“气”是本体,“理”是规律。驳斥了程朱的“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理学。在“道”与“器”的关系上,认为“器”是根本的,“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卷五)所谓“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道”,就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道者,天地人物之道理。”(《张子正蒙注》卷一)认为世界上只有“器”是唯一的存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周易外传》卷二)就是说,“道”属于“器”的,“无其器则无其道”,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辩证法思想。说“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张子正蒙注》卷一)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源,都用阴阳二端的摩荡、交感的作用加以解释和说明。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分一为二”,即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矛盾双方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而不可分离,“合二以一”。指出“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周易外传》卷五)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说“两端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思问录·内篇》)又说:“非有一,则无两也。”(《张子正蒙注》卷一)没有统一性,则不能构成矛盾。他既强调“分一为二”,又强调“合二以一”。这种辩证法的思想,实为超过前人之创见。还论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静也,动之静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思问录·内篇》)静止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不是绝对的静止,也在运动。运动则是太虚所固有的属性,是永恒的,绝对的。在肯定事物是永恒运动的同时,又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观点,认为宇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思问录·外篇》)认为“日新之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故致新。如果“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同上)在认识论上提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思想,肯定“能”是“所”的反映,“能”必须符合“所”,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还批驳了朱熹的“知先行后”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主张“行”是基础,只有通过“行”,才能获得“知”,“由行而行则知之”,“由知而知所行”(《读四书大全说》),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还强调“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势之所趋”,“理”之必然。肯定历史是进化的,有规律的。
王夫之一生坚持唯物主义战斗精神。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但其主要贡献还是哲学,把古代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高峰。他的思想,对后来唯物主义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夫之。推荐。爱诗词网。【生卒】:1619—1692【介绍】:明末清初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因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1648年,清军进入湖南,他在衡山组织义军,阻击清兵南下。失败后,到广东肇庆,由瞿式耜荐举,任南明桂王政权的行人司行人小吏。因以反对王化澄被迫害,经人营救脱险。桂林陷落,式耜殉难,他隐遁在湘西,伏居瑶洞,刻苦研究,勤恳著述40年,“完发以终”。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俟解》、《黄书》和《噩梦》等。王夫之学识渊博,对中国学术思想做过精深研究,有独到见解。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他说:“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张子正蒙注》卷一)。“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同上)。宇宙间除了“气”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气”是唯一绝对的存在。在他看来,“气”是不断变化的,但有聚散的不同。指出“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其聚而出为人物则形,散而入于太虚则不形”(同上)。这是说,“气”聚则明显,就是有形;“气”散则幽隐,就是不形。“气”的“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缊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絪缊之常性,非幻成也。”(同上)认为“气”有形态的变化,“气”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增不减。他继承和发展了张载气本体论思想,反对朱熹把“理”看作是万物的本原。说“气者,理之所依也,气盛则理达。”(《思问录·内篇》)认为“理”依赖于“气”,无“气”也就无“理”,“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理”在“气”中,“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同上),肯定“气”是根本的,离“气”则无“理”,“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张子正蒙注》卷五)“气”是本体,“理”是规律。驳斥了程朱的“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理学。在“道”与“器”的关系上,认为“器”是根本的,“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卷五)所谓“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道”,就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道者,天地人物之道理。”(《张子正蒙注》卷一)认为世界上只有“器”是唯一的存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周易外传》卷二)就是说,“道”属于“器”的,“无其器则无其道”,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辩证法思想。说“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张子正蒙注》卷一)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源,都用阴阳二端的摩荡、交感的作用加以解释和说明。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分一为二”,即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矛盾双方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而不可分离,“合二以一”。指出“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周易外传》卷五)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说“两端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思问录·内篇》)又说:“非有一,则无两也。”(《张子正蒙注》卷一)没有统一性,则不能构成矛盾。他既强调“分一为二”,又强调“合二以一”。这种辩证法的思想,实为超过前人之创见。还论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静也,动之静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思问录·内篇》)静止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不是绝对的静止,也在运动。运动则是太虚所固有的属性,是永恒的,绝对的。在肯定事物是永恒运动的同时,又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观点,认为宇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思问录·外篇》)认为“日新之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故致新。如果“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同上)在认识论上提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思想,肯定“能”是“所”的反映,“能”必须符合“所”,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还批驳了朱熹的“知先行后”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主张“行”是基础,只有通过“行”,才能获得“知”,“由行而行则知之”,“由知而知所行”(《读四书大全说》),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还强调“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势之所趋”,“理”之必然。肯定历史是进化的,有规律的。王夫之一生坚持唯物主义战斗精神。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但其主要贡献还是哲学,把古代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高峰。他的思想,对后来唯物主义发展有很大影响。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群英会蒋干中计。推荐。爱诗词网。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却说周瑜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射来,应弦而倒。宁遂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问,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叫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见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华,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复。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采的片断之一。写的是周瑜用反间计智赚曹操,除掉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这一计在三国纷争的关键一仗赤壁之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当时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军事上刚挫败刘备、收服刘琮,号称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妄图以武力席卷荆襄,气吞吴会,一统天下。而孙吴虽据江东之险,但只有精兵五万;蜀汉虽虎将云集,但兵力也仅有两万。尽管蜀,吴联合抗魏,在兵力上仍众寡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蜀方面唯有运用智慧,出奇制胜,才能以弱克强。这样,周瑜的这一计,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自始至终围绕这一计来展开,从设计的必要、施计的机会,到中计的过程、中计的后果,步步写来,环环相扣,层层波澜,中间多少起伏跌宕、多少喜、笑、惊、怒,变化莫测,腾挪难料,令人目不暇接。而几个人物,特别是周瑜这个有勇有谋、风流倜傥的青年统帅的形象,也就在这一系列起伏中得到了表现。全文共十节,可分四段。第一段(1—3节)写周瑜谋计。文章开始,周瑜是以一个血气方刚、锐不可当的青年统帅的形象亮相的。这一段,作者以较快的节奏,一连串推出他毁书斩使、三江口初挫曹兵,以及夜窥敌寨谋划用计三件事。毁书斩使是周瑜与曹操交锋的第一个回合,曹操信封上的寥寥数语,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骄横狂妄,而周瑜针锋相对、决不示弱,也自然流露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果然,在三江口交战这第二个回合中,东吴船只发挥特长,勇往直前,把不习水战的曹兵打得大败。这最初的两件事,虽然尚未涉及周瑜定计,却是事情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交代这些环节,一来使后面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自然紧凑,二来也把两个对立的人物性格介绍了出来,增强了事态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果然曹操亦非等闲之辈,受挫之后,他重用谙习水战的蔡瑁张允,设立水寨,对青、徐之军日夜教习,这就给周瑜提出了新的难题。当初周瑜敢于藐视曹军,正是由于青徐之军不谙水战,若东吴这一优势失去,结局便不堪设想。所以满身英雄气的周瑜,在夜窥曹军水寨以后,也免不了“大惊”,意识到必设计先除蔡张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写到这里,严峻的局面已经摆开,周瑜设计除敌的必要性已无可置疑,这位年轻的统帅将如何智赚曹操,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第二段(第4节)写曹操征计破吴,周瑜闻讯定计。曹操得知周瑜窥寨,焦虑中向众将征计,这就引出了一个颟顸浅陋、庸碌无能的小人物蒋干。曹操起用蒋干,本想利用他与周瑜自幼同窗的关系去劝降,没想到反给周瑜提供了一个用计的机会。文章写周瑜闻讯以后的反应,只用了“笑谓诸将”、“附耳低言”等几笔染点,已经生动地描摹出人物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神态。这一段文字虽少,却写出了双方针锋相对、计来计往的状况,预示着这场会见必然富于强烈的戏剧性。第三段(5—8节)写周瑜施计,蒋干中计。周瑜预料准确、布置在先,因而指挥若定、调遣自如,在一种看似轻松的气氛中,真真假假,亦醉亦狂,任意调侃着蒋干,并将其一步步按计划引入圈套。周瑜的做法分四步,这四步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时真时假,有威有诈,由不得蒋干不中计。第一步,劈头道破来意,先堵了蒋干劝降之口,又在酒宴上付剑太史慈,使蒋干无法提起军旅之事,这等于在彬彬有礼、笑容可掬中轻松地缴了对方的械,从此蒋干便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这一回合,周瑜的风流蕴藉、机智敏捷在谈笑风生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第二步,向蒋干显示军容军威、武器粮草。周瑜将此举安排在佯醉大笑之中,就把精心布置的示威活动,变成了毫不经意的自然流露,当然更使蒋干深信不疑。他与蒋干执手吐露胸怀,何等亲密倾心,又何等慷慨激昂!可是那些豪言壮语,哪一句不是另有目的?这番话,无异叫蒋干彻底死了劝降之心。这个回合里,周瑜威、诈并用,把严厉的警告、有力的还击藏在佯醉佯狂、知心换命的言行里,一种轻松自如、威而不露、居高临下的大将风度,表现得何等出色!第三步,佯作大醉,将蒋干引入机要之地,诱其盗书。如果说周瑜的前两步还是施计的铺垫,那么这一步是施计的重要一着了。周瑜的精细就在于从心理上先将蒋干逼到盗书的边缘。他知道,只有根本绝了蒋干的劝降之念,才能将这个贪功邀宠的家伙逼到回去无法交代的绝境,这样他才会去另谋邀功之途。所以前两步铺垫越足,这一步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到了这一步,周的戏演得更妙,他佯醉邀蒋干同榻,立即睡熟,给蒋干制造了一个极好的盗书机会。其实,鼻息如雷的周瑜倒是绝对的清醒,而貌似清醒的蒋干倒是懵里懵懂地睡在鼓里呢。这个回合中,作者用在周瑜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刻划蒋干的鬼祟、惊慌,却正好反衬了周瑜精细周到、调遣自如的魄力。第四步,安排部下假送情报,进一步弄假成真,逼蒋干携书逃走。蒋干好瞒,曹操却是不好骗的。周瑜不仅要让蒋干把书盗走,还要借蒋干之口,说得曹操深信不疑。所以他不仅佯醉,还要佯醒。先是故意懊悔,使蒋干深信那盗书之机是周瑜的疏忽,又故作神秘,再抛出一点与蔡瑁张允结连的假情报,让蒋干更加深信自己盗书的价值。这样别说是蒋干这样的庸才,就是曹操,也难免不被瞒过。这一回合中周瑜的深谋远虑和严密周到,是在情节的又一次意外发展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在这样一个倜傥风流、足智多谋的大将面前,蒋干哪里是对手呢?他注定只能乖乖地成为周瑜手中的工具,为其智赚曹操起一回关键的作用。这一段,一步步写周瑜施计蒋干中计,便一层层深入地刻划出周瑜性格的多重侧面,使人们在情节曲折跌宕的变化中欣赏到人物独特的风采。第四段(9—10节)写曹操中计,周瑜大喜。蒋干劝降不成,自然要竭力将功补过,于是准确地按周瑜的调度行动,在遭到曹操责备以后,立即用蔡瑁张允通敌的情报来讨好献媚。在有耳闻有物证的情况下,老奸巨猾的曹操也被一时瞒过,直至杀了蔡张二人,方省悟曰:“吾中计矣!”消息传到江东,周瑜自然大喜,曰:“吾无忧矣!”这一段,虽然主要写的是曹操中计,却也借此进一步渲染了周瑜的料事如神。本文题目虽是“蒋干中计”,中心人物却是周瑜。在情节的展开中,作品不仅借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一惊一喜、一怒一笑去表现其性格,而且借蒋干曹操这两个人物为周瑜作了极好的衬托。蒋干的自负轻信、贪功无能反衬出周瑜的智勇双全;曹操老谋深算却终于败在周瑜手下,也进一步衬托出周瑜的智慧更胜一筹。
浣溪沙 欧阳修。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欧阳修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首词是描写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的春景,也微露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苦恼心情。词的上片,描写颍州西湖,画船荡漾,游人如织。“堤上游人逐画船”,只用一个“逐”字,生动地描写出了游人熙攘、热闹非凡的情景。“拍堤春水四垂天”,写出了春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美丽图景。“绿杨楼外出秋千”,他又用绿杨湖畔的美人正在玩弄秋千,作为西湖的陪衬,更显出了西湖的妩媚,这“出”字用得极妙。下片,写欧阳修自己游西湖的情景,首句用自我调侃的语气:“白发戴花君莫笑”,老年人插花,表现了欧阳修的乐而忘形,其实这个“乐”是苦中作乐。“六么催拍盏频传”,“六么”,曲调名;“拍”,节拍。这是说,在船上急管繁弦,频频举杯。结句“人生何处似尊前”,字里行间,道出了宦海浮沉、政治苦闷的心态。
宋词典故·广厦千间
【出典】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霑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见《全唐诗》卷二一九)
广厦千间。推荐。爱诗词网。宋词典故·广厦千间【出典】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霑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见《全唐诗》卷二一九)【释义】杜甫在成都,因大风吹破所住茅屋,有感而赋诗,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句,表现了关切广大寒士的情怀。宋词中用为典实。【例句】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吕胜己《满江红·观雪述怀》1759)作者对雪抒怀,在词中化用杜甫诗语,自叙以广厦庇四方寒士的心愿。
【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共看明月应垂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骏马能历险。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处】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意思】在家乡蜀地曾时常听到那子规鸟的哀鸣,现今到宣城又频频见到杜鹃花,令人念及家乡的子规鸟。想起子规的悲啼,叫一声令人肠断一回,我在这阳春三月天情不自禁又思念起故乡三巴。此诗结构,对法别致,语言清浅生动,如谚如谣,寓情于景。“一”、“三”的复沓运用,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注: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凄恻。宣城,在安徽南部。三巴,此指四川。【全诗】《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鉴赏】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后,至老也没有再回故乡。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他流露思乡情绪。乡土之思即使偶尔闪现在诗中,也是非常轻微的。不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满怀信心与期待的,这使他的诗风旷放而飘逸。然而长期漂泊,屡屡受挫,人老年衰,壮志难酬,一向乐观的诗人也难免会情绪低落,乡思也会涌上他的心头。这首诗应该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姹紫嫣红的暮春三月,杜鹃花花团锦簇,满山遍崖,灿然若火。想当年,诗人在家乡的时候,每每看到杜鹃花盛开,就会听到阵阵的杜鹃鸟声。提起杜鹃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从而激起思乡之情。古代蜀中之帝杜宇,又称望帝,自以为德薄,不愿意窃据帝位,为避位而出走,死后精魂化为杜鹃鸟,每到暮春时分,就啼叫起来,没完没了,似乎在呼喊着“不如归去”。看着宣城艳丽的杜鹃花,诗人耳旁顿时响起了杜鹃鸟凄恻动人的啼叫声,好像在提醒他也“不如归去”。但诗人又怎能这样空手而归呢?当年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而去,自以为功名俯拾可取,唾手可得,谁知一再受挫,一事无成。看着眼前的朵朵杜鹃花,想着家乡亲人的苦苦期待,诗人又怎能不愁肠寸断呢?诗的前两句,巧用花、鸟、地名,形成自然的对仗,以空间的延伸和时间的延续,真实地再现了诗人乡思涌动的过程。“杜鹃”一语双关,诗人借花写鸟,借鸟抒情。由眼前的实景,写到记忆中的虚景,思绪由安徽宣城而飞越千里回到蜀国的故乡,环环相扣,虚实相生,远近结合。三、四两句巧用数字,进一步渲染浓重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颇能引起游子的共鸣。
蜀国曾闻子规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处】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意思】在家乡蜀地曾时常听到那子规鸟的哀鸣,现今到宣城又频频见到杜鹃花,令人念及家乡的子规鸟。想起子规的悲啼,叫一声令人肠断一回,我在这阳春三月天情不自禁又思念起故乡三巴。此诗结构,对法别致,语言清浅生动,如谚如谣,寓情于景。“一”、“三”的复沓运用,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注: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凄恻。宣城,在安徽南部。三巴,此指四川。【全诗】《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鉴赏】李白二十五岁出蜀后,至老也没有再回故乡。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他流露思乡情绪。乡土之思即使偶尔闪现在诗中,也是非常轻微的。不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满怀信心与期待的,这使他的诗风旷放而飘逸。然而长期漂泊,屡屡受挫,人老年衰,壮志难酬,一向乐观的诗人也难免会情绪低落,乡思也会涌上他的心头。这首诗应该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姹紫嫣红的暮春三月,杜鹃花花团锦簇,满山遍崖,灿然若火。想当年,诗人在家乡的时候,每每看到杜鹃花盛开,就会听到阵阵的杜鹃鸟声。提起杜鹃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从而激起思乡之情。古代蜀中之帝杜宇,又称望帝,自以为德薄,不愿意窃据帝位,为避位而出走,死后精魂化为杜鹃鸟,每到暮春时分,就啼叫起来,没完没了,似乎在呼喊着“不如归去”。看着宣城艳丽的杜鹃花,诗人耳旁顿时响起了杜鹃鸟凄恻动人的啼叫声,好像在提醒他也“不如归去”。但诗人又怎能这样空手而归呢?当年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而去,自以为功名俯拾可取,唾手可得,谁知一再受挫,一事无成。看着眼前的朵朵杜鹃花,想着家乡亲人的苦苦期待,诗人又怎能不愁肠寸断呢?诗的前两句,巧用花、鸟、地名,形成自然的对仗,以空间的延伸和时间的延续,真实地再现了诗人乡思涌动的过程。“杜鹃”一语双关,诗人借花写鸟,借鸟抒情。由眼前的实景,写到记忆中的虚景,思绪由安徽宣城而飞越千里回到蜀国的故乡,环环相扣,虚实相生,远近结合。三、四两句巧用数字,进一步渲染浓重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颇能引起游子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