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表朗读

诸葛亮文《出师表》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愿,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测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据涵芬楼影印宋本《三国志》)

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有两篇章表之文脍炙人口,并传不衰,那就是蜀汉诸葛亮的《出师表》和稍后李密的《陈情表》。从文学角度看,两表都是情恳辞切、感人至深的名文,堪称双璧,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看,《出师表》所见之事尤大,所明之理尤深,具有更高的史学价值。

诸葛亮的这篇表始见于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本无题,后来萧统《文选》收录时加上了现在的题目。

自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始终以辅佐刘备完成统一大业为己任。赤壁一战(208),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刘备得据荆州,旋又取得了益州(四川全境及陕西、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遂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蜀国的形势是不错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攻杀关羽于章乡,占领了荆州。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次年大举伐吴,而彝陵一战(222)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要求他辅佐嗣子刘禅“终定大业”,诸葛亮也表示“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后数年间,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对外结交东吴,巩固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对内修明政治,加强军备,平定叛乱,为攻伐中原作准备。自建兴五年(227)直至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死前,他曾率兵六出祁山与曹魏交战,均无功而回。本表就是他在建兴五年首次攻魏前给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疏。

全文从内容看,可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后主的嘱咐的规劝,后半部分(自“臣本布衣”至文末)叙述自己的生平与抱负,表明此行夺取胜利的决心。两部分统一在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大业这个基本立意之下,具有深密的内在联系。

对刘禅的嘱咐着重在三个方面,即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文章起笔就指明了蜀国当时面临的形势,语重而心长“……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对现实的清醒估计,目的自然是引起后主的警惕和自勉。彝陵战后,蜀国元气大伤。虽经数年的励精图治,仍未能根本改变蜀国地处僻远、国力贫弱的劣势,而诸葛亮的伐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试图改变强弱对比的一种努力。

蜀后主刘禅是一个暗弱无能的皇帝。“扶不起的刘阿斗”的俗谚流传迄今自非无据。从诸葛亮的表文中也可以见出,他胸无大志,堵塞言路;他法度不明,赏罚欠公;他宠信内臣,疏远忠良。诸葛亮的规劝针对性很强。表文一开头就指明了蜀国形势的危急,固然是为了激发后主自励之志,打消他的苟安之念,同时也是为了反跌出“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这个宝贵的有利因素。此外,表文开头一段接连三次提及“先帝”,指出刘备的事业、恩泽、遗范都还在影响、支配朝廷中的“忠志之士”,这就说明:形势虽然危急,国家却大有希望!关键在于君主能否虚心纳谏、“开张圣听”、“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把广开言路这一条提到关系国家安危的高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确实很有说服力。

在文章的第二段里,诸葛亮特别指出“内外异法”、赏罚不公的弊端,要求后主对侍臣(内)和官员(外)一视同仁。“法治”是诸葛亮为政的根本,执法公平是他一贯的主张和实践,所以,他“刑政虽峻而[百姓]无怨”(《三国志·诸葛亮传》)。后主的“偏私”导致“内外异法”,干扰、破坏了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所以他特别慎重地提出。

在以下几节里,文章作者着重向后主谈了“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他向后主推举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一批“贞亮死节之臣”,要求后主亲近、信任他们。他并且以“先汉所以兴隆”“后汉所以倾颓”的历史经验教训来提醒后主,把这个问题提到国运安危所系的高度来加以强调。东汉桓、灵之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宦官当道而直臣蒙冤;诸葛亮对这个历史教训痛切的陈述,对同样宠信宦官(黄皓等辈)的后主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诸葛亮对后主的嘱咐,虽然从三个方面陈述,其实彼此关联,核心是亲贤远佞,也就是施政依靠谁、拒斥谁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广开言路、赏罚分明,才能实现“亲贤远佞”这个目标。这一点不仅是政治清明的基本前提,也是诸葛亮出师前稳定后方的基本要求。

文章的第二部分转向自诉生平及抱负。从自己早年的志向说到受刘备知遇的经过,一直述及此后二十一年间自己承担的重任,概括了大半生的经历。这一段叙述的必要性在于:它充分表白了作者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报效之诚,既可证明以上的种种建议出自肺腑,使刘禅不致产生任何误解;又可为下文陈说“出师”的动机和原因作一铺垫。可以说,这一席话“形”散而“神”聚,思路甚密,此其一;其次,从“先帝”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遗德中给刘禅树立了一个效法的榜样,从而加强了前面嘱咐和规箴的说服力量,用心良苦而措词得体。

文章最后围绕“讨贼兴复”这个中心,一方面表白了自己无限忠诚和志在必得的决心:“不效则治臣之罪”,可见其责己之严;另一方面对其他人也各有托付:“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再次回应上文并强调了继承“先帝”遗志、完成统一大业这个基本立意,使文章上下贯通,主脉清晰。而结末数语,一片真情流露于顾盼之间,千载之下令人读之仍不能不深受感动。

刘勰论章表文体有“表以陈请”之说。他对《出师表》的评价很高,说是“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志尽”是说情意恳挚,一片赤诚;“文畅”是说文辞畅达、气势充沛。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表足以当之。章表之文是上达“圣听”的,目的是要君主采纳有关的建议,听取有关的“谠言”。这就不仅需要晓之以理,还往往需要动之以情。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除了是“君臣”这样一层而外,还义兼父子(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并要求刘禅“事之为父”——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主对诸葛亮固然十分倚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但他又是个暗弱昏庸、胸无大志的君主。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出师表》的格调、语气有别于一般的章表奏疏之文;为什么作者对受表者那样苦口婆心、叮咛周至;为什么表中屡屡提到“先帝”知遇并再三表白自己对“先帝”的追思和感念。唯其关系不同寻常,作者才敢于开诚布公,不避嫌疑;唯其感情深挚、出自至性,作者才能够不假修饰、坦诚而言而收“不求自工”的表达效果。

章表之作,重在务实。当然,这并不排斥文采,却不以巧言浮词为美。诸葛亮的这篇章表所见之事大,所明之理深,所披之情真,所以文辞质朴,而益彰其事大、理深、情真。刘勰以孔融《荐祢衡表》与之相提并论,认为两表虽“华实异旨(前者辞采华美而后者文辞朴实),并表之美也”。不愧为大家风范的评论。苏轼认为《出师表》写得“简而且尽”(言简而意尽),是跟他对“辞达”的推崇相一致的,也是很有见地的品评。至于当时有人批评此表“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则未免是胶柱鼓瑟之论了。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鉴赏1】夜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桂花轻轻地洒落一地,仿佛整座山是一片空无。原诗描写春天山中静夜的悠闲情趣,文句中荡漾着无限诗意,令人悠然神往。【鉴赏2】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而正是因为人内心闲静,没有外事干扰,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能被诗人觉察。长夜寂静,景色繁多的春山却显得空旷宁静。花落为动,却更显春山之幽静,以动衬静。诗人内心之清静与春山之静谧交相呼应。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清闲,又展示了春山夜晚的幽雅宁静。后世常以此表现环境的幽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的夜晚花叶自落,幽静空寂。[例]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种大自然的幽静,可以叫做身外之宁静。(郭天一《品味宁静》)【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①鸟鸣涧:此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之《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②桂花:大多在秋季开花,也有四季开花的,此以解释春天开花之桂树为妥。皇甫岳,事迹无考。云溪,有人考证即绍兴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处,也是越中著名的风景胜地。【鉴赏】这首诗被评论家特别称道之点,是它“旨在写静境,却纯用动景处理,最得画家烘托之妙,乃从宋(刘宋)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悟入。”(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王籍原诗是:“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返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抒写泛舟若耶溪所引发的羁思乡愁,其中“蝉噪”、“鸟鸣”二句饶有情致,被目为“文外独绝”是无愧的。或许鸟鸣涧即因此得名。王维来到若耶溪,要写鸟鸣涧,而“鸟鸣山更幽”的名句横在前面,该如何落墨呢?我们会想起李白。李白见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云云),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里却不服,欲拟之较胜负,便写了《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云云),《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结果无以过之。以李白之才,在这件事上却输给崔颢,说明艺术创作不能模仿。王维面对王籍的名作没有像李白那样刻意模拟,而是取其神而遗其貌,立意仍是“鸟鸣山更幽”,但却写出鸟是如何鸣,山何以更幽,这就等于将一个原本抽象的命题加以具体阐发,使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为人接受。所以,《鸟鸣涧》之于王籍原句,既有悟入,又能化出,是面目一新的再创造。首先交代“人闲”,山居静夜,是诗人在安闲静默中领会的。人是感知外界的主体。由于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环境气氛相契合,他才能敏感地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变化。月出之前,静夜空山什么也看不到,诗人用“桂花落”衬出这无光无声的宁静。桂花细微,落地无声,要感知其“落”,只能通过触觉,这就把“静”写得像是可以用手摸得到了。这是以局部的微动衬托整个空间的幽。继而月出,春山树影历历可辨;但月出无声,春山仍在沉睡状态中,诗人又凭视觉看到春山的“静”。这是以有光衬无声,以见空山之幽。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响声出烟树间,一两声啼过之后,春涧又恢复寂静,诗人又凭听觉听出春山的“静”。这又是以短暂的有声衬托持续长久的无声。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摹,读者的触觉、视觉、听觉全被调动起来,春山的幽静遂被展示得清晰无比。花落、月出、鸟鸣这些景物,被安排在春山、春涧的背景之中,无不带有春的色彩。比之“鸟鸣山更幽”一句来,王维此诗所创造的意境无疑更优美动人。如果说王维写“君自故乡来”是将前人的诗“化多为一”,那么,这里则是“化一为多”,即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他虽无意与前人争胜,实际已超越前人。【赏析】《鸟鸣涧》是和友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和诗,描写了春山月下的静谧之景,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境。首二句写桂子飘落,春山夜静。“人闲桂花落”,写诗人置身山中欣赏夜景,在闲静的环境中感觉到桂花在飘落。花落本应无声,但由于“人闲”,没有杂乱的声音干扰,因而能感觉到自然界细密的动静。一切生物都睡着了,夜很静,仿佛春山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在这万籁俱寂的山中参禅、习静,领略着清新的夜气。后二句写月出鸟惊,时鸣春涧。在静观中,月亮升起来了,银辉遍地,一下照亮了山林幽壑,把栖息在林中的山鸟惊醒了,鸟在山涧的树丛中不时地叫几声,衬托得春山春涧更为幽静。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写出动态和声息,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因为局部的响动,是依赖于整个环境的寂静才被人觉察到的,而局部的响动不可能打破整个环境宁静的气氛,大小悬殊的对比反而能衬得出大环境更静谧。王维这样写,不仅是个艺术手法问题,而且是哲学理念的表现,是于动中求静,宣扬虽动而常静的禅宗寂灭思想。北朝佛学家僧肇所撰《肇论·物不迁论》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王维正是把佛学的理论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求静于诸动”,宣扬虽动而常静的寂灭思想。桂花自开自落,归于寂灭;惊鸟时鸣,鸣后复静。《鸟鸣涧》写的就是王维“夜禅”、“习静”的实践(“禅”的原意是“静虑”)。明代胡应麟《诗薮》称《鸟鸣涧》等诗“却入禅宗”,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人世间的一切争逐名利的尘念都在这静谧的意境中净化了。

()

摘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性情怪僻偏颇,为吟出美妙的诗句常常入了迷,造语如果不能打动读者,到死也不会罢休的。

()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龙洞山农叙《西厢》①,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

【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桃花开暖风吹拂的春日过去了,又迎来了雨打秋梧黄叶纷飞的时节。【解析】不论是春风荡漾,桃李花开的日子,还是秋雨绵绵,梧桐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苦苦思念杨贵妃。以景物完全不同的春秋时日,代表一年四季和每时每刻。唐白居易《长恨歌》中云:“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梅,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集》一二卷235页)【鉴赏】春风拂过,便是桃李花开的季节;秋雨下时,却是梧桐叶落的季节。“梧桐”有表示忠贞爱情的寓意,因此“梧桐叶落”有着爱情离散之意。此处前句是春后句是秋,两句对举,并不是实写一时一地之景,而是以美丽的春景指代二人昔日的快乐,以萧瑟的秋景指代唐明皇回宫后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日思夜想,他再也看不到如桃李盛开的娇颜;如今的秋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打在他的心里,绵密不断,场面寂寞且凄惨。诗人将以往的盛况和如今的衰景作对比,暗讽了唐明皇因迷色误国而带来的终生悔恨之状。

()

【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处】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思】春天洛阳的夜晚,不知是从谁家传来吹玉笛的乐音?这带有哀调的乐音随着春风而到处散布着。同时,今天晚上也听到了“折柳”的乐曲,每当听到这种哀怨的歌曲时,有谁不会产生思乡的愁情呢?“折柳”是送别曲,又古人于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所以借“折柳”为离别的代称。【鉴赏1】折柳:古人习惯折柳赠别。笛调中有一首叫做“折杨柳”的曲子语译这两句诗是: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诗是大诗人李白描写怀乡情切的名句,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追念故园的情怀。【鉴赏2】“折柳”是指乐府横吹曲《折杨柳》。诗人并不言今夜听到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杨柳》本就多抒发离情别绪。“柳”与“留”谐音,故亲友送别,多折柳相赠。因此,“折柳”二字便不仅仅指曲名,它还代表着送别的场景,能够引起人们对送别亲人场面的回忆,也就能够唤起蕴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情。当时李白作客洛阳,夜闻笛声,引起思家之情。作者禁不住设想,这天下所有离乡在外之人,但凡听到这《折杨柳》之笛声,莫不引起思念故乡之情。诗歌言浅意深,很容易引起游子们的共鸣。后人多用此句表示思乡之情。【译注】谁家的笛声暗暗飞扬,随着春风飘散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笛子吹奏的《折杨柳》曲,哪个人不产生思乡之情呢?玉笛:笛子。洛城: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折柳:《折杨柳》曲,多叙离情别绪。故园:故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笛声或其他歌声乐曲清越凄婉,悠悠传扬,引起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例]我初次远离家乡,远离慈母,只身一人,举目无亲,触景生情,倒有几分悲凉感。正好此时耳旁忽有一阵笛声飞过,不由引发起我的思乡之情,随着笛声我也低吟起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程树榛《母校假山忆趣》)【全诗】《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①洛城:河南洛阳。②折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译文】是谁人吹起了玉笛?在这静静的暗夜里荡漾,随着那无影无形的春风,洒遍了古城洛阳。今夜笛中的曲调,恰是抒写离情的《折杨柳》,呵!谁能不思念自己的故乡。【解题】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春。时李白作客洛阳,因夜闻笛声而引起思家之情。洛城:洛阳城,今河南洛阳。诗中写闻笛之感受,柔和优美,散逸潇洒。晚年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用意相似,但章法不同:本诗顺叙,着力在前二句,条理通畅自然;彼诗倒叙,着力在后二句,含蓄深沉。【点评】

先从笛声写起,想象乐曲随春风洒满了夜幕笼罩下的洛阳。玉笛吹奏的是充满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自始至终沉浸在乐曲声里的作者,在优美音乐的感召下陶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中。它没有一般思乡之作的低沉、忧郁,而给人一种洒脱、俊逸之感,但思乡之情虽不渲染,却留给读者去体味。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鉴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