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名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出处】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译注】种桃的道士到哪儿去了呢?以前来过的我今天又来重游了。种桃道士:喻指当初贬黜刘禹锡等人的当权者。前度刘郎:刘禹锡一度被贬,十四年后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原来的人有的不知去向,有的又回来了,或形容昔日故人又重返故地或再聚一堂。[例]一年过去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同月,同日,我们十二个老朋友,围坐在丰泽园的一张大圆桌上,祝贺靖华同志八十周岁诞辰,为茅盾同志八十诞辰补贺。(臧克家《抬头看手迹低头思故人》)
前度刘郎今又来。推荐。爱诗词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出处】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译注】种桃的道士到哪儿去了呢?以前来过的我今天又来重游了。种桃道士:喻指当初贬黜刘禹锡等人的当权者。前度刘郎:刘禹锡一度被贬,十四年后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原来的人有的不知去向,有的又回来了,或形容昔日故人又重返故地或再聚一堂。[例]一年过去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同月,同日,我们十二个老朋友,围坐在丰泽园的一张大圆桌上,祝贺靖华同志八十周岁诞辰,为茅盾同志八十诞辰补贺。(臧克家《抬头看手迹低头思故人》)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为袁绍檄豫州文。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是陈琳代袁绍写的一篇征讨曹操的檄文。文中多方面揭露了曹操的凶残暴虐,目的在于让人们不要依附曹操,而应归顺袁绍。该文作于建安五年初。该文的题目当是后人所加。原文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之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持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脏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慓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震,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曹,使缮修郊庙,翌卫动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受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搒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面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慴,晨夜逋遁,屯居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聘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炳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岗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勗哉!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译文左将军兼豫州刺史、郡国相守:我听说英明的国君考虑危难以制定应变的措施,忠臣仔细分析灾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人才能做出不同于一般的事,有不同于一般的事然后才能建立不同于一般的功业。所谓非常,也就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拟的意思。过去,秦国一度非常强大,秦二世却昏弱无能,造成了赵高专权,任凭赵高发号施令,大臣不敢随便劝谏的局面。终于引发了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祖宗的功业毁于一旦的事情。这种大耻大辱,将永远成为后世为国者的教训。在吕后晚年,她的侄儿吕产、吕禄专权,在内总领南北二军,在外统治梁赵之地,权势倾国,无人能与之抗衡。他们犯上又欺下,使得朝廷内外,人人寒心。周勃和刘章因不能忍受吕氏的专权,便发兵讨逆,重新尊立刘氏。所以才有今天的王道兴隆,光明显融。这是大臣图危制变的最好的例证。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是宦官曹腾,曾与左悺、徐璜等人恃宠作孽,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父亲曹嵩,从外人讨要来孩子自己带养,用不义之财来买官职,用车子装着黄金宝玉,送给那些掌权者,以致能窃据高位。曹操是赘于宦官家的人遗留下来的丑类,本来就没有好的品德,轻浮锐躁,好生祸端。袁幕府督导军队如鹰之奋扬,欲起兵扫除奸孽,恰遇董卓侵犯他人的职守,祸乱国家。于是袁幕府挥军东进,广泛收罗天下英才,弃瑕录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量退敌,并交给他一支部队击敌,原以为他颇具才干,可委以重任。无奈他愚昧轻佻,缺乏谋略。轻率进军,却很快便败下阵来,损兵折将,自己也受了伤,只得如丧家之犬似地逃遁。幕府再一次分拔精锐部队给他,希望他能补救自己的失败,并上表推荐担任东郡的地方官,兼任兖州刺史,之所以让他拥有实权,实在是希望他有一个克敌制胜的机会。可没有想到曹操竟以此为资本、横行霸道,任意胡作非为。残害百姓,谋诛贤能。已故的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仗义直言,结果被曹操杀害,家族一并遭殃,从此,知识阶层愤怒嫉恨,老百姓怨气冲天,一人奋臂高呼,全州齐声响应。所以,他自己在徐州被击败,接着又受到了吕布的重创。进退无奈,失去凭据。袁幕府出于加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力量的考虑,不但没有成为吕布等人中的一员,反而起兵帮助他讨伐吕布,打得吕布狼狈逃窜,把曹操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并恢复了他一方诸侯的地位。从这件事上来看,袁幕府对兖州的老百姓没有功德,对曹操个人而言却是有恩德的。后恰逢皇上返回洛阳,众多军阀互相厮杀,当时冀州又遭到公孙瓒的进攻,幕府无暇离开自己的岗位。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到曹操那儿去,劝他好好维修被战争损坏了的宫殿及祖宗的庙宇,并担负起保卫皇上的重担。曹操却肆意胡为,胁持皇上迁到许昌,自己总领省禁,冒犯皇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内外专权。赏与罚凭自己的心意,杀戮只凭自己的一张嘴说了算。他所喜爱的人则连五服内的亲戚也跟着沾光,他所恨的三族皆不能幸免于难。聚在一起谈论者则公然杀戮,心怀不满者则在暗中除掉。百官受压制不敢讲话,国人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尚书的职责只剩下记朝会这一件事,百官也只是充数而已。太尉杨彪,曾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在百姓中很有名望。只因与曹操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曹操便对他用尽了刑罚,根本无视朝纲国法。还有议郎赵彦,忠言直谏,很多有益的建议均被皇上采纳,并受到皇上的奖励。曹操为了达到迷惑皇上的目的,杜绝大臣的进谏之路,就擅自将赵彦除死,而不向皇上请示。再有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陵寝十分尊贵,对他陵墓上的树木都应持肃穆恭谨的态度。可曹操则不然,他竟派人去挖掘梁王的坟墓,敲破棺材,掠夺里面的财宝。直到现在皇上及百官一想到这件事就止不住眼泪纵横,甚至老百姓也忍不住长吁短叹。曹操又设置了挖坟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个官职,所过之处,陵墓毁坏无遗,使得骸骨遍野。曹操虽自处三公之位,却施行暴政,玷污国家,凌辱百姓,人鬼皆不免于他的毒害。加上他的苛刻残酷,严刑峻法,到处充满了陷井,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被他致罪的可能。所以兖、豫二州有无法生存的百姓,帝都有切齿的怨恨。纵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酷烈无道之臣,没有超过曹操的。袁幕府正在讨伐公孙瓒,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且他宽宏大量,希望曹操能够改正前恶,悔过自新。可是曹操豺狼野心,图谋不轨,妄想摧折国家栋梁,使汉室孤弱,且除灭忠正之人,充分暴露出其凶残的品性。当初讨伐公孙瓒时,公孙瓒凭险抵抗,与我军整整相持了一年,曹操则趁火打劫,表面上说发兵助袁幕府,暗中却与公孙瓒勾结。袁幕府对曹操怀抱信任,竟听信曹操引兵至黄河,恰逢曹操派往公孙瓒处的使者被发现,而公孙瓒亦已被诛。致使曹操的阴谋未能实现。接着,我大军扫荡西山,屠各和左校皆认输,且送来人质和贡品,并争当前锋,致使我军很快荡除了这一山贼寇。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敢贸然行动,只能连夜逃跑,占据敖仓,并妄图以黄河作为第一道防线,不自量力地与袁幕府一较高低。袁幕府托当今皇上的福,英武无比,拥有兵卒百万,匈奴的铁骑数千,战士骁勇,弓强弩劲,转眼间越过太行山,渡过济河、漯河。现有黄河作为屏障,宛、叶二县为后盾,且士气高涨,大有不可遏止之势,有这样一支军队,何战不胜?另外,曹操的将士中,有作战能力的都是来自幽、冀二州,好多都是袁幕府的老部下。由于久离故乡,他们的思家之情越来越浓,以至于眼泪纵横,向北遥望故乡。其余从兖、豫二州来的将士及从吕布、张扬处俘虏来的部下,都是被迫跟着曹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其实他们心中是很痛恨曹操的。只要我大军一到,进军的鼓声一响,并为来降者留条生路,我相信不需动一刀一枪,曹军即会土崩瓦解。当今汉室软弱,国家政纲松懈,朝廷没有一个得力的辅佐之臣,将帅中也无英勇善断之人。皇城之内,由于曹操的高压政策,使一些贤能之士皆垂头丧气,委靡不振。即使有人想为汉室效忠,也不能有所作为。加上曹操在皇宫周围设了七百精兵,名义上是保卫皇上,其实是把皇上囚禁起来,我恐怕曹操篡逆的念头,就是在此时产生的。这正是忠臣肝胆涂地,为国效忠的大好时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曹操又假托皇帝的命令,发派军队威胁边远州郡,这实在是一种使敌寇强,使天子弱,违背众人心意的做法。名义效忠汉室,实则相反,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如果是明智的根本就不会这么做。过几天幽、并、青、冀四州的大军就要出发,荆州的刘表和建忠将军张绣见到我们的信后,也会协同作战。各州郡也都在整顿军马,罗列在各自的边境,都将奋其英勇,共同匡扶汉室,伟大的功业就要建成了。谁能得到曹操的首级,将获得五千户侯的封号,加上五千万钱的奖赏,曹操的部将及士兵有愿意投降的,一概宽恕。广泛宣扬我们的恩德信义,布告天下,使天下人皆知道当今皇上危难的处境。务必按照法律执行。赏读此文笔锋犀利,辞彩飞扬,文气豪壮,是陈琳的代表作品。文章集中体现了声讨檄文的特点。一开头即以秦毁于赵高的历史事实,来引起人们对曹操专权的警惕,而且把曹操跟赵高类比,其贬抑之意尽出。接下来作者又以曹操的祖父曹腾开始,连带曹操的父亲,将曹氏家门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矛头直指曹操本人,先说他出身不好,再说他连吃败仗,又数落曹操忘恩负义,专权欺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血统到人品到行为都骂了个不亦乐乎。比起祢衡骂曹,此文别有一番痛快淋漓之感。据说曹操也很欣赏这篇文章,但也觉得陈琳人太过,责其不该把自己的祖宗也骂在里边。
【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译注】长安的夜空高挂一片明月,千家万户传出捣衣的声音。捣衣:把衣服放在石上,用棒反复捶击以去污,然后再漂洗。另外,古代制衣,先将布匹放在砧上用棒捣平捣软,以便制作,这个过程也叫捣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色的映照下,人们于水边捣洗衣物的情景。[例]那些悬挂在波光和月色中的石码头上,捣衣声啌啌地响成一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巷后面也颇有点诗意。(陆文夫《梦中的天地》)【鉴赏】一片月光映照着长安城,千家万户,到处都传来捣衣声。捣:读作dao。古代妇女洗衣都用木棒,一面洗,一面打,叫做“捣衣”。现在较偏远的乡村还是有人在溪边捣衣。原诗是描写深闺妇女思念远方的丈夫。如果单独看这二句诗,在美丽的月光下,家家传来捣衣声,画面宁静祥和而动人。【全诗】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鉴赏】《子夜吴歌》为六朝乐府旧题。据载,古代有一个叫子夜的女子造为此曲,因是吴声,故名。李白有四首同题诗作,这里选的是第三首,写征夫妻子秋天对丈夫的思念。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万户捣衣声。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译注】长安的夜空高挂一片明月,千家万户传出捣衣的声音。捣衣:把衣服放在石上,用棒反复捶击以去污,然后再漂洗。另外,古代制衣,先将布匹放在砧上用棒捣平捣软,以便制作,这个过程也叫捣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色的映照下,人们于水边捣洗衣物的情景。[例]那些悬挂在波光和月色中的石码头上,捣衣声啌啌地响成一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巷后面也颇有点诗意。(陆文夫《梦中的天地》)【鉴赏】一片月光映照着长安城,千家万户,到处都传来捣衣声。捣:读作dao。古代妇女洗衣都用木棒,一面洗,一面打,叫做“捣衣”。现在较偏远的乡村还是有人在溪边捣衣。原诗是描写深闺妇女思念远方的丈夫。如果单独看这二句诗,在美丽的月光下,家家传来捣衣声,画面宁静祥和而动人。【全诗】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鉴赏】《子夜吴歌》为六朝乐府旧题。据载,古代有一个叫子夜的女子造为此曲,因是吴声,故名。李白有四首同题诗作,这里选的是第三首,写征夫妻子秋天对丈夫的思念。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岭外音书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戴震难师。推荐。爱诗词网。清·段玉裁先生是年②乃能言,盖③聪明蕴蓄④者久矣。就傅⑤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⑦之曰:“此朱文公⑧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⑨矣?”曰:“几⑩二千年矣。”“然则(11)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12)应,曰:“此非常儿也(13)。”【注释】①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1724年—1777年),清代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zuàn)修官,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庶吉士。博闻强记,于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学家、经学家。字若膺(yīng),号茂(mào)堂,江苏金坛人。戴震的学生。难,问难,难倒。②〔是年〕这里指1733年,戴震十岁。③〔盖〕表推测,大概。④〔蕴蓄〕蕴藏,积蓄。⑤〔就傅〕跟随老师。⑥〔何以〕倒装句,以何,凭什么。⑦〔应〕回答说。⑧〔朱文公〕即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博识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等多有研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识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⑨〔相去几何时〕相隔多少时间。⑩〔几(jī)〕差不多。(11)〔然则〕既然这样。(12)〔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13)〔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译文】戴震10岁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得太久。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凭什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由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字数:1064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47-448页.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
少小虽非投笔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新月似弯弓。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提示】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两句的意思是: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绿草上的晶莹露珠活象粒粒珍珠,天幕上的一弯新月,犹如一把弯弓。诗人写秋夜新月初升时天上地下的美景,语言凝炼、清丽。【鉴赏1】把“露”比作“珍珠”,把“月”比作“弓”,写出了九月清月照耀下露水的圆润晶莹和新月的玲珑秀美,烘托出了秋夜宁静和谐的气氛,并把诗人恬静愉悦的心情蕴含于其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语出白居易《卖炭翁》。用“衣正单”与“愿天寒”这样本来矛盾的东西统一在卖炭翁身上,从而深刻而真切地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痛苦无奈的心态。前后映衬,扣人心弦。【鉴赏2】九月初三的夜晚,岸边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圆润,而天上初升的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弯弓。原诗后两句中的“九月初三夜”,点明了具体时间,说明“露似珍珠月似弓”句描写的是残阳刚落而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人低头一看,便见草茎上有如珍珠一般的凝露。将露水比喻为珍珠,不仅写出了露珠本身的圆润,也写出了露珠在新月映照下的晶莹剔透之感。接着,诗人又仰头一望,便见初生的新月犹如一张弯弓般高高悬挂在天幕上。诗人就在这一俯一仰中,将地上与天上的美景串联起来,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图画。同时,诗人寓情于景,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夜晚露水似珠,弯月高悬的景色。[例]九月初三日。晚,见到月亮,我忽然记起白居易的诗《暮江吟》云:“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看来这是记述秋夜和新月的情景、情怀的。(郭风《夏历九月笔录》)【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瑟瑟:按《通雅》说:“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明杨慎《升庵诗话》也说“瑟瑟”是一种碧色宝石名。这里即作碧色解,指水色碧绿。②可怜:可爱。真珠:珍珠。【鉴赏】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秋作者出守杭州途中所作。白居易于是年十月到杭州,据诗中“九月初三夜”一语,当是在途中见江上晚景即兴命笔。这首诗直同一幅景色清新、色彩明丽的秋江风景画。诗中写薄暮时分,斜阳照在江上,水面映射出斑斓的光彩。这本是常见之景象,诗人之所以感到新奇,是因为这残阳映照下的江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一半泛红,一半澄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分外奇丽。作者正是及时捕捉住景象特征,准确地勾画了自然之美。“瑟瑟”,是一种碧色的宝石名称,《新唐书·于阗国传》载:“(德宗)求玉于于阗,得瑟瑟百斤。”这诗中正是以碧色宝石来形容江水的颜色。江流依山,半边背阴,照不到日光,色呈碧,半边照到阳光,色呈红,这正是斜阳落照中所特有的江上景象。“瑟瑟”,一般用来形容风声或表现萧瑟之意,明代杨慎和何良俊指出白居易此诗中的“瑟瑟”是以玉色比喻江水,这是对的;但他们又把这一比喻意思推及白居易的《琵琶行》,认为“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瑟瑟”,亦作碧色解,就失之穿凿了。后两句写江月秋露,是入夜以后的情景。用“可怜”二字转折,表露了诗人对江上夜景的赞美,他深深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初三的一钩新月象弯弓,斜挂在天边,秋夜露重,露珠象珍珠一样凝结着,晶莹玲珑,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露珠交映,织成清澈明净的秋江夜景图,境界是那样幽静舒柔。从前两句到后两句,有一个观景的时间过程,第三句的“夜”字就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但不论是夕照西斜还是新月初见之时,江上都映现出动人的光色。全诗用白描手段,自然吟成。前后两句分写两景,又无割裂之感,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杨慎《升庵诗话》卷三)《暮江吟》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唐宋诗醇》卷二十四)上二句写江天晚景入妙。后二句言一至深宵,新月如弓,正初三之夕。其时露气渐浓,如珠光的,正九月之时。夜色清幽,诵之觉凉生袖角。通首写景,惟第三句“可怜”二字,略见惆怅之思,如水清愁,不知其着处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赏析】这首诗大概写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任杭州太守的旅途中。诗人通过对秋天傍晚江面上瑰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写了对美好自然景色无比陶醉的心情。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描绘画面;二是运用比喻。这首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了两幅美好的图画。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幅色彩浓丽的“江上夕照图”——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洒落在江面上。背阴的地方斜阳照射不到,江水平静,象是碧绿色的宝石,闪烁着青亮的光辉;向阳一半江水,被晚霞染成了红色。一半碧波粼粼,一半红光闪闪,红绿辉映,这景象多么奇丽可爱。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一幅“清秋月夜图”——九月初三的夜晚,凉风如水,晴澈的夜空中挂着一勾弯弓似的新月,夜露降落,晶莹的露珠儿比珍珠还要圆润。十分生动地展现出了秋天的江面上瑰丽、幽静的景色。这首诗运用比喻非常成功,诗中的三个比喻不仅贴切自然,而且新颖生动。把青青的江水比作碧色的宝石,把秋夜的露珠比作晶莹的珍珠,把初三的新月比作弯弓,真是绘形绘色,别有情致。白居易的诗雅俗共赏,富有情味。他所运用的语言大都通俗平易,接近口语,但在很多作品中,白居易也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这首诗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既容易理解,不觉晦涩,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显然经过了诗人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这种优美、生动的“诗的语言”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露是珍珠月是弓。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新月似弯弓。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提示】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两句的意思是: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绿草上的晶莹露珠活象粒粒珍珠,天幕上的一弯新月,犹如一把弯弓。诗人写秋夜新月初升时天上地下的美景,语言凝炼、清丽。【鉴赏1】把“露”比作“珍珠”,把“月”比作“弓”,写出了九月清月照耀下露水的圆润晶莹和新月的玲珑秀美,烘托出了秋夜宁静和谐的气氛,并把诗人恬静愉悦的心情蕴含于其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语出白居易《卖炭翁》。用“衣正单”与“愿天寒”这样本来矛盾的东西统一在卖炭翁身上,从而深刻而真切地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痛苦无奈的心态。前后映衬,扣人心弦。【鉴赏2】九月初三的夜晚,岸边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圆润,而天上初升的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弯弓。原诗后两句中的“九月初三夜”,点明了具体时间,说明“露似珍珠月似弓”句描写的是残阳刚落而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人低头一看,便见草茎上有如珍珠一般的凝露。将露水比喻为珍珠,不仅写出了露珠本身的圆润,也写出了露珠在新月映照下的晶莹剔透之感。接着,诗人又仰头一望,便见初生的新月犹如一张弯弓般高高悬挂在天幕上。诗人就在这一俯一仰中,将地上与天上的美景串联起来,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图画。同时,诗人寓情于景,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夜晚露水似珠,弯月高悬的景色。[例]九月初三日。晚,见到月亮,我忽然记起白居易的诗《暮江吟》云:“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看来这是记述秋夜和新月的情景、情怀的。(郭风《夏历九月笔录》)【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瑟瑟:按《通雅》说:“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明杨慎《升庵诗话》也说“瑟瑟”是一种碧色宝石名。这里即作碧色解,指水色碧绿。②可怜:可爱。真珠:珍珠。【鉴赏】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秋作者出守杭州途中所作。白居易于是年十月到杭州,据诗中“九月初三夜”一语,当是在途中见江上晚景即兴命笔。这首诗直同一幅景色清新、色彩明丽的秋江风景画。诗中写薄暮时分,斜阳照在江上,水面映射出斑斓的光彩。这本是常见之景象,诗人之所以感到新奇,是因为这残阳映照下的江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一半泛红,一半澄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分外奇丽。作者正是及时捕捉住景象特征,准确地勾画了自然之美。“瑟瑟”,是一种碧色的宝石名称,《新唐书·于阗国传》载:“(德宗)求玉于于阗,得瑟瑟百斤。”这诗中正是以碧色宝石来形容江水的颜色。江流依山,半边背阴,照不到日光,色呈碧,半边照到阳光,色呈红,这正是斜阳落照中所特有的江上景象。“瑟瑟”,一般用来形容风声或表现萧瑟之意,明代杨慎和何良俊指出白居易此诗中的“瑟瑟”是以玉色比喻江水,这是对的;但他们又把这一比喻意思推及白居易的《琵琶行》,认为“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瑟瑟”,亦作碧色解,就失之穿凿了。后两句写江月秋露,是入夜以后的情景。用“可怜”二字转折,表露了诗人对江上夜景的赞美,他深深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初三的一钩新月象弯弓,斜挂在天边,秋夜露重,露珠象珍珠一样凝结着,晶莹玲珑,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露珠交映,织成清澈明净的秋江夜景图,境界是那样幽静舒柔。从前两句到后两句,有一个观景的时间过程,第三句的“夜”字就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但不论是夕照西斜还是新月初见之时,江上都映现出动人的光色。全诗用白描手段,自然吟成。前后两句分写两景,又无割裂之感,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杨慎《升庵诗话》卷三)《暮江吟》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唐宋诗醇》卷二十四)上二句写江天晚景入妙。后二句言一至深宵,新月如弓,正初三之夕。其时露气渐浓,如珠光的,正九月之时。夜色清幽,诵之觉凉生袖角。通首写景,惟第三句“可怜”二字,略见惆怅之思,如水清愁,不知其着处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赏析】这首诗大概写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任杭州太守的旅途中。诗人通过对秋天傍晚江面上瑰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写了对美好自然景色无比陶醉的心情。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描绘画面;二是运用比喻。这首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了两幅美好的图画。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幅色彩浓丽的“江上夕照图”——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洒落在江面上。背阴的地方斜阳照射不到,江水平静,象是碧绿色的宝石,闪烁着青亮的光辉;向阳一半江水,被晚霞染成了红色。一半碧波粼粼,一半红光闪闪,红绿辉映,这景象多么奇丽可爱。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一幅“清秋月夜图”——九月初三的夜晚,凉风如水,晴澈的夜空中挂着一勾弯弓似的新月,夜露降落,晶莹的露珠儿比珍珠还要圆润。十分生动地展现出了秋天的江面上瑰丽、幽静的景色。这首诗运用比喻非常成功,诗中的三个比喻不仅贴切自然,而且新颖生动。把青青的江水比作碧色的宝石,把秋夜的露珠比作晶莹的珍珠,把初三的新月比作弯弓,真是绘形绘色,别有情致。白居易的诗雅俗共赏,富有情味。他所运用的语言大都通俗平易,接近口语,但在很多作品中,白居易也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这首诗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既容易理解,不觉晦涩,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显然经过了诗人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这种优美、生动的“诗的语言”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