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据清人朱乾《乐府正义》说,《燕歌行》同《齐讴行》、《吴趋行》一样,诗题上冠以地名,主要是表示声音的地方特色。后世因曲调失传,就只用来描写各地的风土人情。“燕”为汉末魏初北方边域,地势偏远,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所写多为伤离恨别之情。这又与《齐讴行》、《吴趋行》的专写风土人情有所不同。曹丕这首《燕歌行》就是叙写思妇怨别之情的。它描写了一位深情女子对丈夫的深沉思念,笔触细腻委婉,语言流转清丽。它被公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具有很高的地位。
起三句以时物起兴,先描绘出一幅萧瑟秋景图:秋风萧瑟,天气寒凉,草木凋零,白露为霜,群燕归飞,白鹄南翔。画面中点明了鲜明的时节特征,渗透出衰杀、苍白、凄凉的气氛,富有感染力地传递出主人公意念纷乱、身心俱寒的独特感受。草木摇落,时物凋零,隐隐唤起一种岁月飞逝、人生易老的感触,激起强烈的生命意识。尤其是,雁鹄南翔,木叶飘飞的纷乱迷离景色,更聊逗起一种意绪纷繁、岁月不居的失落感、迷惘感,油然触发起思君恋君的情思。接下三句便是承此意脉感发而来。“念君”二句想象夫君思归念人之情,揣度丈夫此时此刻,客游他乡,一定是在慊慊思归、怀念故乡吧?所谓“恋故乡”,就是思恋主人公自己。这里,明明是主人公在思恋客游他乡的夫君,情怀难寄,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以曲笔道来。以主人公自己声吻,假想远方夫君一定也在想念自己而思肠欲断,这就首先折射出了主人公情感上的依赖感、平衡感:自己朝思暮想的是一位忠于爱情的多情游子,而不是放荡不羁的浪荡公子。她的夫君是否“慊慊思归恋故乡呢”?不得而知。但她就是这样坚定不移地相信着的。惟其如此,她的思情才这样悠远深长,不可抑止。这就将诗意折深了一层。而在章法上,这一笔可谓平地波澜,平中寓奇,委婉曲折地把主人公悬想入痴、痴而入魔的一片思情充分表达出来。“君何淹留寄他方”,转回自己口吻。既然已深知夫君慊慊思归,怀念故乡,却又要发此疑问,显然是明知故问。问中涵濡着深深的爱恋和深深的怨恨,爱与恨交织在一起,在思妇胸中顿时激起狂涛巨澜,逐步把思想之情推向高潮。
“贱妾”以下五句,接写自己境况,顾影自怜,不胜哀伤。她孤苦无依,独守空房,形影相吊,思君之情不敢一日稍忘。不知不觉,常常泪满衣裳。有时为了排遣郁闷,抚琴而歌,可是弹唱出来的都是哀怨悲苦的清高曲调,节拍短促,音律低沉,一如自己缠绵婉转的心曲,涓涓流淌。这里,“茕茕守空房”,极状思妇孤苦仃俜、郁郁寡欢的形象,令人顿生爱怜之心。而“思君不敢忘”,“敢”字用得传神,毫厘毕现地传达出她以思君恋君为精神支柱乃至生活依托的婉曲心态。生活上暂时“守空房”,似还可堪,精神上却是万万不能失落夫君的。这正是她缕缕情思脉脉迁延的生发之根。“援琴鸣弦”表现出主观理智上试图克制思情的努力,是一种排遣式的克制,希望琴声能够消弥烦恼,坦畅胸怀;而“短歌微吟”则昭示了这种努力的失败,实际情感浓烈沸郁,致使弹出的琴曲唱出的歌声,亦皆婉转低沉,绵绵无绝。曲未修,歌未歇,而心已碎,愁更浓。至此,思情纠葛已达高潮。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撞以及情感的最终“胜利”,极完满极充分地表达出了思妇的浓郁的感情。
最后四句,化情为景,通过秋空夜月的描写,把主人公的情思景物化、淡远化。她停琴敛喉,抬眼望去,但见夜空澄澈,皎洁月光,酒满空床;渺远银河,渐渐西沉;牛郎织女,南北遥遥相望。这时,她仿佛忆起了古老的神话,想起了牵牛与织女一年一期的不幸遭遇,不由从心底发出了深沉的浩叹:“尔独何辜限河梁?”牛郎织女,你们是什么罪过啊,为什么被阻隔在银河南北,不能相会?诗人把主人公置放于月色空明之中,用凄凉、冷寂的氛围,烘托杳无际涯的意绪,深化绵绵无期的情思,使人在情景交融的缱绻氛围之中恍然一睹她的身影。她感叹牛郎织女,就是感叹夫君和自己。她把一腔绵绵思情,遥寄澄澈眇远的星空,化入漫漫无际的宇宙,任情在浩瀚浑渺之中徘徊、徜徉。深情婉转,蕴藉有味。至此结篇,情入杳渺,境入空蒙,使全诗呈现出澹淡隽永的况味,思情渺远,韵味无穷。
此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汇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主人公置放于秋天萧瑟凄凉的特定情境之中,她的一切情感活动,都与这一特定情境紧密相连,息息相通。是萧瑟秋风感发了她的情思,步步推衍,环环相生,把感情的波澜一浪一浪推向高潮;又是凄清秋月净化了她的情思,层层澹淡,丝丝牵引,把感情的寄托一缕一缕引入空旷。思妇的形象,思妇的情感,全都融化在一片秋景之中了。情的感发与景的描绘,水乳交融般地统一在一起,景语,亦是情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燕歌行 曹丕。推荐。爱诗词网。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据清人朱乾《乐府正义》说,《燕歌行》同《齐讴行》、《吴趋行》一样,诗题上冠以地名,主要是表示声音的地方特色。后世因曲调失传,就只用来描写各地的风土人情。“燕”为汉末魏初北方边域,地势偏远,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所写多为伤离恨别之情。这又与《齐讴行》、《吴趋行》的专写风土人情有所不同。曹丕这首《燕歌行》就是叙写思妇怨别之情的。它描写了一位深情女子对丈夫的深沉思念,笔触细腻委婉,语言流转清丽。它被公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具有很高的地位。起三句以时物起兴,先描绘出一幅萧瑟秋景图:秋风萧瑟,天气寒凉,草木凋零,白露为霜,群燕归飞,白鹄南翔。画面中点明了鲜明的时节特征,渗透出衰杀、苍白、凄凉的气氛,富有感染力地传递出主人公意念纷乱、身心俱寒的独特感受。草木摇落,时物凋零,隐隐唤起一种岁月飞逝、人生易老的感触,激起强烈的生命意识。尤其是,雁鹄南翔,木叶飘飞的纷乱迷离景色,更聊逗起一种意绪纷繁、岁月不居的失落感、迷惘感,油然触发起思君恋君的情思。接下三句便是承此意脉感发而来。“念君”二句想象夫君思归念人之情,揣度丈夫此时此刻,客游他乡,一定是在慊慊思归、怀念故乡吧?所谓“恋故乡”,就是思恋主人公自己。这里,明明是主人公在思恋客游他乡的夫君,情怀难寄,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以曲笔道来。以主人公自己声吻,假想远方夫君一定也在想念自己而思肠欲断,这就首先折射出了主人公情感上的依赖感、平衡感:自己朝思暮想的是一位忠于爱情的多情游子,而不是放荡不羁的浪荡公子。她的夫君是否“慊慊思归恋故乡呢”?不得而知。但她就是这样坚定不移地相信着的。惟其如此,她的思情才这样悠远深长,不可抑止。这就将诗意折深了一层。而在章法上,这一笔可谓平地波澜,平中寓奇,委婉曲折地把主人公悬想入痴、痴而入魔的一片思情充分表达出来。“君何淹留寄他方”,转回自己口吻。既然已深知夫君慊慊思归,怀念故乡,却又要发此疑问,显然是明知故问。问中涵濡着深深的爱恋和深深的怨恨,爱与恨交织在一起,在思妇胸中顿时激起狂涛巨澜,逐步把思想之情推向高潮。“贱妾”以下五句,接写自己境况,顾影自怜,不胜哀伤。她孤苦无依,独守空房,形影相吊,思君之情不敢一日稍忘。不知不觉,常常泪满衣裳。有时为了排遣郁闷,抚琴而歌,可是弹唱出来的都是哀怨悲苦的清高曲调,节拍短促,音律低沉,一如自己缠绵婉转的心曲,涓涓流淌。这里,“茕茕守空房”,极状思妇孤苦仃俜、郁郁寡欢的形象,令人顿生爱怜之心。而“思君不敢忘”,“敢”字用得传神,毫厘毕现地传达出她以思君恋君为精神支柱乃至生活依托的婉曲心态。生活上暂时“守空房”,似还可堪,精神上却是万万不能失落夫君的。这正是她缕缕情思脉脉迁延的生发之根。“援琴鸣弦”表现出主观理智上试图克制思情的努力,是一种排遣式的克制,希望琴声能够消弥烦恼,坦畅胸怀;而“短歌微吟”则昭示了这种努力的失败,实际情感浓烈沸郁,致使弹出的琴曲唱出的歌声,亦皆婉转低沉,绵绵无绝。曲未修,歌未歇,而心已碎,愁更浓。至此,思情纠葛已达高潮。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撞以及情感的最终“胜利”,极完满极充分地表达出了思妇的浓郁的感情。最后四句,化情为景,通过秋空夜月的描写,把主人公的情思景物化、淡远化。她停琴敛喉,抬眼望去,但见夜空澄澈,皎洁月光,酒满空床;渺远银河,渐渐西沉;牛郎织女,南北遥遥相望。这时,她仿佛忆起了古老的神话,想起了牵牛与织女一年一期的不幸遭遇,不由从心底发出了深沉的浩叹:“尔独何辜限河梁?”牛郎织女,你们是什么罪过啊,为什么被阻隔在银河南北,不能相会?诗人把主人公置放于月色空明之中,用凄凉、冷寂的氛围,烘托杳无际涯的意绪,深化绵绵无期的情思,使人在情景交融的缱绻氛围之中恍然一睹她的身影。她感叹牛郎织女,就是感叹夫君和自己。她把一腔绵绵思情,遥寄澄澈眇远的星空,化入漫漫无际的宇宙,任情在浩瀚浑渺之中徘徊、徜徉。深情婉转,蕴藉有味。至此结篇,情入杳渺,境入空蒙,使全诗呈现出澹淡隽永的况味,思情渺远,韵味无穷。此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汇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主人公置放于秋天萧瑟凄凉的特定情境之中,她的一切情感活动,都与这一特定情境紧密相连,息息相通。是萧瑟秋风感发了她的情思,步步推衍,环环相生,把感情的波澜一浪一浪推向高潮;又是凄清秋月净化了她的情思,层层澹淡,丝丝牵引,把感情的寄托一缕一缕引入空旷。思妇的形象,思妇的情感,全都融化在一片秋景之中了。情的感发与景的描绘,水乳交融般地统一在一起,景语,亦是情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归有光项脊轩志。推荐。爱诗词网。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④,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⑤,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⑥,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⑦,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⑧,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⑨?”比去⑩,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11),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2)。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1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14):“蜀清守丹穴(15),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16),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17),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井之蛙何异(18)?”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9)。【注释】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房名。归氏远祖曾居住江苏太仓项脊泾,故取以名轩。另有一说,形容房小,如在项背之间。②渗漉(lù):渗漏。③栏楯(shǔn):栏杆。竖的叫栏,横的叫楯。④偃仰:俯仰。啸歌:大声吟唱。⑤异爨(cuàn):各起炉灶做饭,意即分家过日子。⑥逾:穿过。庖(páo):厨房。⑦先大母:去世的祖母。⑧中闺:妇女居住的内室,此指母亲的住房。⑨大类:很像。⑩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11)象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着的长方形手板,用象牙制成。(12)太常公: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字仲昭,曾任太常寺卿(掌管祭祀礼乐的官员)。(13)扃(jiōng):关。牖(yǒu):窗户。(14)项脊生:归有光的自称。(15)蜀清:秦时巴蜀(今四川省)一位名叫清的寡妇。她祖先发现一个出产朱砂的矿穴,几代人连续开采,获得巨利,清以财自卫,别人不敢侵犯。秦始皇为她筑“女怀清台”,以示表彰。丹穴:出产朱砂的矿穴。(16)方:当,正在。昧昧:不明,指没有名望。隅(yú):角落。(17)扬眉瞬目:形容得意、高兴的情状,神采飞扬。瞬,眨眼。(18)埳:同“坎”。(19)亭亭:高高挺立的样子。盖:伞。【鉴赏】归有光善于以平淡自然的笔墨来记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方式,以“小”见“大”。《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犹如一幅淡墨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出清新淡雅的意境。作者以项脊轩为中心,通过项脊轩周围环境的变化,写了三代人的往事:祖母的探望、母亲的关心和妻子的到来与逝世,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后,变得幽雅可爱,作者在轩中读书,自得其乐。这是以“喜”起头,反衬了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的可悲,因而引出对往事的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七零八落,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境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起作者母亲与祖母的遗事,抒发了作者怀念亲人的凄恻之情。这段着重从“悲”上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但足见项脊轩命运之坎坷。这是“悲”的内容进一步补充。最后补记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了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息。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因为以项脊轩作为纽带,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所以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项脊轩成了作者“以物言志”的最好选择。在作者心目中,项脊轩是美好亲情的象征。作者所选取的日常小场景,或喜或悲,都归于一种平淡的感情。现代学者钱基博《明代散文》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笔妙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此说揭示了归有光散文的创新和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作者:李升瑶,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00-403页.
【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骏马能历险。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静虚村记。推荐。爱诗词网。贾平凹《静虚村记》原文乍看这篇散文写得很平实。西安近郊的一个村子。村子并不大,绿树环抱,两条巷道,鸡犬之声相闻。树是槐树。槐花开时,一片嫩白。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好吃。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子,被贾平凹描绘成了如画一般美丽的农家栖息之地。作者用尽了别致的比喻,如借友人之口,说村子是“一首古老的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又比如说屋舍被一道道土墙围了,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新生的青发”。就近取喻,过目难忘。写人是贾平凹的特长。常常寥寥数语,便收生动逼真之效。如说村里女儿多,以花作引子,说村里很少有花,花的美丽尽让女儿们占了。说村人厚诚,近乎傻昧,举的例子是: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古道热肠由此可见。实打实的描写源于作者对农村的热爱和熟悉。其实贾平凹本身就是从农村中来的,他的自传的题目就是《我是农民》。贾平凹出生在陕西商县(1990年改为商州市)以东40公里的丹凤县棣花镇,19岁那年,他坐汽车向北翻过秦岭进了西安,从此开始了求学和创作生涯。故乡是他魂牵梦绕之地。那一方乡土,那一片乡村,是贾平凹心中永远的情结。贾平凹这篇散文写于1981年8月。来西安十载,他始终认定自己是客乡人。身在西安而又难以忘怀自己的根,于是他避开喧嚣的都市生活氛围,租赁了离城不远的这一个村子借以栖身,写成这篇散文,曲折地流露了他的思乡情结。令人感兴趣的还有贾平凹为此村所起的村名:静虚村。散文的题目也叫《静虚村记》。“静”、“虚”,应是佛学的理念。静,宁静。虚,虚空。贾平凹此文引用佛学理念,固然有表达自己人生哲学倾向的成份,更主要的应看作是作者审美情趣的流露。“静虚”是否等于死寂?并非如此,且看村人对待作者和作者家属,厚爱有加,视为亲人:没有一棵槐树是贾平凹家的,但要吃槐花,他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贾平凹的小女更是村人掌上明珠,“常在人掌上旋转,吃过百家饭菜”。而贾平凹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为村人代写书信,收学生为徒,辅导作文,且拒收礼品。两年之间,五人考上大学,十人被中专录取!尤为感人的是,作者忧村人之忧。天旱了,村人焦虑,他也焦虑。下雨了,村人在雨地跑,作者写道:我也在雨地跑,疯了一般,有两次滑倒在地,磕掉了一颗门牙。贾平凹掉了一颗门牙,永远地掉了,却拥有了永远的静虚村。作者:戴达
山中与裴秀才书。推荐。爱诗词网。王维近腊月下(1),景气和畅(2),故山殊可过(3)。足下方温经(4),猥不敢相烦(5)。辄便往山中(6),憩感配寺(7),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8),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9),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10),复与疏钟相间(11)。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12),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13),春山可望(14),轻鯈出水(15),白鸥矫翼(16);露湿青皋(17),麦陇朝雊(18)。斯之不远(19),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20),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21),不一(22)。山中人王维白。〔注释〕(1)腊月:夏历十二月。古代在夏历十二月举行“腊祭”。下:末尾。(2)景气:景物气候。(3)故山:旧居的辋川山。指峣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过:过访。(4)温经:温习经书。(5)猥:鄙贱之意。相烦:麻烦。(6)辄便:就。(7)憩:休息。感配寺:寺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8)灞:灞水。源出陕西省蓝田县东,汇入辋水,流入渭水。(9)沦涟:水波纹。(10)舂:捣米。(11)疏钟:稀疏的钟声。(12)仄:狭窄。(13)蔓发:发芽茂盛。(14)可望:可以观赏。(15)鯈(tiao):鱼名,白色,体狭长。(16)矫:举。(17)皋:泽边地。(18)雊(gou):雄雉鸣。(19)斯:这。(20)天机:天性。清妙:清远妙悟。(21)黄蘖:一种芸香料植物,可入药。(22)不一:不能逐一地详细说。〔鉴赏〕给老朋友写信,可以直接抒发怀念之情,也可以借写往事,写家乡或写曾经一起到过的地方的景物,来打动对方的感情神经,引发情感的交流,同样,也表达了怀念之情。王维给裴迪的信,就是采用后一种表达方法。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名士,能诗善画,尤工于山水诗,是当时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晚年隐居辋川山庄,裴迪是他的挚友。他们曾一起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王维给裴迪的这封信,描绘了辋川山庄的冬景春色。既然裴迪也在辋川山庄呆过,对那里的景色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为什么王维给他写信,还要把“故山”景色描述一番?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他俩曾一起在辋川山度过,且都有咏辋川山庄胜景之一的华子冈诗篇,王维的信之所以写景,正是为了勾起裴迪的回忆,由景生情,以寄托对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并希望再次享受同游深趣。王维这封书信文笔清新秀丽,充满诗情画意。信基本上分为两段:一段写冬景,一段写春景。“近腊月下”,落笔第一句点明季节,让读者明确下面所写的景物,都是冬景;“景气和畅”说明此时虽属冬令季节,但不是寒风凛冽,而是“和畅”,即温和舒畅。“故山殊可过”。以上三句,写了出游的背景,即时令、气候、地方。既然值得一游,为什么不邀朋友一道共赏呢?下面两句,回答了这个问题。“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说明这次没有邀裴迪的原因。“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这三句,既承前而写,又启开下文。作者既然不愿打扰裴迪,那么只好自己出游了,这是承上;既然“饭讫而去”,那么去哪里,看见什么?这是启下,让下文来一一回答。这样的结构,就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让人读来,感到脉络清晰。上面这一段,好象音乐中的“过门”,拉过之后,便开始“歌唱”了。“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原来是从北面渡过幽深的灞水,正见那冷冷的月亮映照着城郭。好一幅冬令夜景!作者出游的时间是冬季,又是夜游郊野,整个环境便显得空旷静谧,月光也显得不强烈,所以,用一“清”字来形容,正抓住冬夜城郊的特点。“夜登华子冈”,写明了登冈的时间。一个“冬”,一个“夜”,说明了特定的季节、时间,景物的描写,便都离不开“冬”与“夜”这两点。作者站在“华子冈”上,居高临下,远望辋水,水微微泛起波纹,水与月好象连在一起,形成水天相接的美妙境界,在作者眼前,水是“与月上下”。远处,山村的住户,还亮着灯火,但在树林的遮挡下,人的感觉就好象是又明又灭一样,显出那灯光的闪闪烁烁。作者用“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八个字,就写尽这山村夜晚特有的景致。“山”上冠一“寒”字,正紧扣冬令季节,下文的“寒犬”,也同样渲染了“冷”的气氛。“山”“犬”本无所谓“寒”“热”,但季节作用于人的心理,就有“寒山”“寒犬”“清月”之描述。以上两句,写的都是静景:水、月、山村、灯火。但这静,还不足以使人寒心。下面的动景,即深巷寒犬吠声如豹、山村夜舂与寺院慢敲着的钟声相混杂的声音,好象很热闹,但实际上这种“动”,更映衬着山村冬夜可怕的静寂。这种笔法,就是动静相衬。下面是由景而及人,表现出对故友的无限怀念:“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这一段,由眼前景物而引起对往昔的联想,特别是提到“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这些往事,很能使对方动情。如前面介绍,王、裴过去在辋川曾经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里所说“携手赋诗”,当指此事。因此,裴迪读信至此,自然会勾引起昔日同游的情思。如同词一样,如果说以上写冬景算作上阕,那么下面写春景就是下阕了。上下两阕,各写一景:冬景,是实写;春景,则是想象中的景色。所以,对春的描写,就是粗线条的了。从“当待春中”到“麦陇朝雊”一段,写的是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辋川山庄将出现的景致。这里所描写的景物,确实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草木蔓发”,蔓,即藤蔓,本来是名词,在这里用来状草木生长的快。“春山可望”,一个“春”字加在“山”之前,就把满山翠绿,洋溢着的春的气息都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轻鯈出水,白鸥矫翼”,也离不开一个“春”字。白鯈鱼在水里嬉游,本也无所谓轻重。这个“轻”字,含有“轻装”之意,说明冬尽春来,鱼儿也就活跃起来了,显得一身轻了。而写白鸥,着一“矫”字,也含矫健之意。这两句,是从鱼、鸟,或者说泛指飞禽走兽在春天里恢复它们的活力,来表现春天带来的朝气。接着写路边带朝霞的青草和野鸡在麦垄间鸣叫,也都是一派春景。这是白天的热闹,以鱼、鸟闹春说明春的明媚。但是,这些景物不是具体所见,而是根据以往经验预想的,所以,它没有特指,不象前面写冬景那样,是“夜登华子冈”时所看到的。写冬游华子冈,是想起以往与老友同游赋诗的情况,表达怀念之情;写春来临之后的景色,是希望能再次同老友共游。这正是王维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王维邀请裴迪同游,文笔也很讲究。一写“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倘能”,就是不肯定,在语法上称或然词。也就是说,王维不是采用直接邀约,让对方觉得非来不可而为难,而是采用商量的口吻:“你能同我一起出游吗?”二写“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了解您的超尘出俗、情致高雅,怎么能用这种不重要的事来约请您呢?三写“然是中有深趣矣”,即春天出游是很有意思的事,又进一步加强了邀约的诱惑力,促使裴迪下决心。这三层,第一层是用商量的口气,第二层退让一步,第三层又紧逼一步。实际上王维是发出邀请,说明为什么邀请,再含有希望裴迪一定来的意思,读来十分真挚亲切。最后说明信是托什么人带去的。就是信中所说的借运药人前去之便带上的。其他,就属于写信的套式了。读完这封信,可以看出,王维重在写景,以景来诱发对方之情,达到邀游的目的。我们从这封信中,第一,可以学习散文清新的笔法;第二,可以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使景如画,又如诗;第三,可以学习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第四,可以学习写信的一些委婉手法。字数:3146作者:张慕勋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693-697页.
【诗句】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出处】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鉴赏】梦李白:李白曾因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工作,在七五八年被判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杜甫当时大概是在秦州,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作此诗怀念老友。原诗中有江南瘴疠地:唐朝时特别是西南地区多流行疾病南方的湿热气候北方人很不习惯,认为是瘴疠之地。逐客:被放逐者,指李白长相忆:即经常思念。枫林青:设想李白魂来时,经过江南一带青青的枫树林关塞黑:设想李白魂返时,经过秦陇的关塞。何以有羽翼:设想李白的魂魄来去自由,是因为他有翅膀。但是现在李白已身落罗网,怎么还能飞来同我梦中相聚呢?颜色:指李白的音容笑貌。“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两句意为:长江水深浪阔,水中多蛟龙,祝李白的魂魄能安全回去,不要被蛟龙攫住。杜甫对李白的友情十分真挚,他怀念李白的诗有多首。李白获罪,被流放夜郎,使杜甫十分思念以致积想成梦。“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问的是梦里的情况,表达的是无限真挚的友情。后人常引用以表达自己对挚友陷入不幸处境的慰问。【全诗】《梦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赏析】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至巫山,在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此时杜甫客居秦州,只知李白流放而不知遇赦,天涯苦忆,积想成梦,表达了对友人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鞭挞。诗的开篇,即以“死别”与“生别”对比,极言“生别”比“死别”还痛苦。因为“死别”仅“吞声”一哭,痛苦自了;而“生别”却令人“常侧侧”,久思不断。特别是友人遭人生之大不幸,被“逐客”“江南瘴疠地”,又长久无消息,相思之苦更是与日俱增。接着,写梦忆李白。但诗人不说自己作梦,而是说李白明白“我”对他的“长相忆”,主动入梦。这种逆转写法,更衬托出他们二人知之甚深,友谊笃厚。“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写诗人梦中恍惚之感:你在流放之中,怎么有了“羽翼”来到我身边呢?“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莫非你真的死了,眼前的你不是生者之魂!唉,真是路远难测啊!先写见面之喜,转而生疑,疑而生深深的忧虑和恐惧,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梦幻心理,同时折射出对李白的无限思虑!“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写诗人梦中对李白的关切:你来时要穿越南方青葱的千里枫林,归去时又要跨越黑沉沉的万里关塞,真是难得你的一片深情啊!“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残月满屋,诗人梦醒,仍觉李白憔悴容颜依在。“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写诗人对李白的告诫与祝愿:长江水深浪阔,中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能安然归去,不要被蛟龙攫去。这里喻李白不要再被恶人残害。这首诗先叙梦前李白的流放;次叙梦中相见,忽疑其是,忽疑其非,紧扣“梦”字,扑朔迷离;再写梦后的叮嘱,情深意切,至情至义,感人肺腑。
君今在罗网。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出处】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鉴赏】梦李白:李白曾因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工作,在七五八年被判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杜甫当时大概是在秦州,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作此诗怀念老友。原诗中有江南瘴疠地:唐朝时特别是西南地区多流行疾病南方的湿热气候北方人很不习惯,认为是瘴疠之地。逐客:被放逐者,指李白长相忆:即经常思念。枫林青:设想李白魂来时,经过江南一带青青的枫树林关塞黑:设想李白魂返时,经过秦陇的关塞。何以有羽翼:设想李白的魂魄来去自由,是因为他有翅膀。但是现在李白已身落罗网,怎么还能飞来同我梦中相聚呢?颜色:指李白的音容笑貌。“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两句意为:长江水深浪阔,水中多蛟龙,祝李白的魂魄能安全回去,不要被蛟龙攫住。杜甫对李白的友情十分真挚,他怀念李白的诗有多首。李白获罪,被流放夜郎,使杜甫十分思念以致积想成梦。“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问的是梦里的情况,表达的是无限真挚的友情。后人常引用以表达自己对挚友陷入不幸处境的慰问。【全诗】《梦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赏析】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至巫山,在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此时杜甫客居秦州,只知李白流放而不知遇赦,天涯苦忆,积想成梦,表达了对友人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鞭挞。诗的开篇,即以“死别”与“生别”对比,极言“生别”比“死别”还痛苦。因为“死别”仅“吞声”一哭,痛苦自了;而“生别”却令人“常侧侧”,久思不断。特别是友人遭人生之大不幸,被“逐客”“江南瘴疠地”,又长久无消息,相思之苦更是与日俱增。接着,写梦忆李白。但诗人不说自己作梦,而是说李白明白“我”对他的“长相忆”,主动入梦。这种逆转写法,更衬托出他们二人知之甚深,友谊笃厚。“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写诗人梦中恍惚之感:你在流放之中,怎么有了“羽翼”来到我身边呢?“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莫非你真的死了,眼前的你不是生者之魂!唉,真是路远难测啊!先写见面之喜,转而生疑,疑而生深深的忧虑和恐惧,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梦幻心理,同时折射出对李白的无限思虑!“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写诗人梦中对李白的关切:你来时要穿越南方青葱的千里枫林,归去时又要跨越黑沉沉的万里关塞,真是难得你的一片深情啊!“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残月满屋,诗人梦醒,仍觉李白憔悴容颜依在。“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写诗人对李白的告诫与祝愿:长江水深浪阔,中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能安然归去,不要被蛟龙攫去。这里喻李白不要再被恶人残害。这首诗先叙梦前李白的流放;次叙梦中相见,忽疑其是,忽疑其非,紧扣“梦”字,扑朔迷离;再写梦后的叮嘱,情深意切,至情至义,感人肺腑。
【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新酿出的酒上飘浮着点点细沫,围着红泥造就的小火炉。绿蚁:酒面上绿色的泡沫,也作“酒”的代称。醅:未滤的酒。【全诗】《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鉴赏导示】这首小诗极富生活情趣,因家中新酿米酒,又有温酒的“红泥小火炉”,在“晚来天欲雪”之际,便想邀请朋友来饮酒御寒。结句语短情长,不仅扣题,作者的一片深情蕴含其中。【鉴赏】这是一首以诗代柬、邀请友人前来饮酒的小诗,写得既富有意境又充满友情,十分温馨。开头两句描绘邀请友人饮酒的准备情况。重点写了酒和室内的取暖设备。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适合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第三句,展现欲雪的天气,为末尾一句设问铺垫。这一句与前两句合在一起,交代了邀请的特定环境。这样,不言自明,说出在有酒、有炉火、有闲暇、天欲雪的黄昏这样的情况下饮酒的独特妙处。结句“能饮一杯无?”是作者向朋友的发问,问语平白亲切,颇有生活韵味,好像是向友人当面邀请,深情的呼唤令人怦然心动。这首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适宜的条件除外,诗人那包蕴在酒中的深情是令人神往和心醉的。在结构上,在开门见山点出酒的同时,层层渲染,但并不因渲染而平淡,相反结尾仍富有包蕴,留给人们联想的余地。这样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鉴赏要点】[1]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层层渲染铺垫的方法。[3]语言浅淡,含义深长。[4]形象鲜明。
绿蚁新醅酒。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新酿出的酒上飘浮着点点细沫,围着红泥造就的小火炉。绿蚁:酒面上绿色的泡沫,也作“酒”的代称。醅:未滤的酒。【全诗】《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鉴赏导示】这首小诗极富生活情趣,因家中新酿米酒,又有温酒的“红泥小火炉”,在“晚来天欲雪”之际,便想邀请朋友来饮酒御寒。结句语短情长,不仅扣题,作者的一片深情蕴含其中。【鉴赏】这是一首以诗代柬、邀请友人前来饮酒的小诗,写得既富有意境又充满友情,十分温馨。开头两句描绘邀请友人饮酒的准备情况。重点写了酒和室内的取暖设备。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适合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第三句,展现欲雪的天气,为末尾一句设问铺垫。这一句与前两句合在一起,交代了邀请的特定环境。这样,不言自明,说出在有酒、有炉火、有闲暇、天欲雪的黄昏这样的情况下饮酒的独特妙处。结句“能饮一杯无?”是作者向朋友的发问,问语平白亲切,颇有生活韵味,好像是向友人当面邀请,深情的呼唤令人怦然心动。这首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适宜的条件除外,诗人那包蕴在酒中的深情是令人神往和心醉的。在结构上,在开门见山点出酒的同时,层层渲染,但并不因渲染而平淡,相反结尾仍富有包蕴,留给人们联想的余地。这样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鉴赏要点】[1]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层层渲染铺垫的方法。[3]语言浅淡,含义深长。[4]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