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朗读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如题所示,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闲居时的作品。词虽简短,内容却较为复杂。辛弃疾一生坎坷,少年时期,横戈跃马,驰骋疆场,壮怀激越;成年时期,明于事理,精于治乱,算得上一位英雄人物。然而在他四十岁刚刚出头,就被迫退隐。对于命运的捉弄,他感到无可奈何,然而少年时期便萌生了的理想抱负却始终不能泯灭。这一切便构成了这首词的复杂蕴含:有怀旧时的激昂慷慨;有伤今时的凄楚无奈;还有立于世外对人生的整体观照和观照时不能彻底超脱尘世的自我戏谑。

词的上片是怀旧。起句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过去的时代,那是一个非常的岁月!辛的家乡济南在1128年就被金人侵占了。少时爷爷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并借机让他出外游览,以观察山川形势,希望能够有机会“投衅而起,以抒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爷爷虽有志未伸,但辛弃疾却在22岁时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入寇。由于敌后义军的牵制和南宋名将阻击,再加之金人内部的混乱,金军的罪恶目的未能实现,完颜亮也被部下所杀。一时间,义军风起云涌,声势盛大。辛弃疾毅然举起抗金旗帜,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参加了斗争。不久他与耿京的农民起义军合并,为掌书记,队伍很快发展到二十多万人。为了更有效地打击侵略者,次年,耿京派辛弃疾回祖国,商洽义军如何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并和正规部队配合作战问题。就在辛离开义军之后,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京,投降了敌人,义军很快溃散了。辛听到消息后,立即率领了一支五十多人的队伍,冲进敌营,将叛逆张安国捆绑起来,挟上马,顺利地脱离了敌人的魔掌,将张安国解到临安,处以死刑。这种机智勇敢的行动,使得辛弃疾名重一时,“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此后,他便在南宋治下任职了。上片四句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战斗场面和情节,概括地反映了他少年时的这段经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这两句很有气派,写出了少年辛弃疾抗敌爱国的英雄风彩。“拥万夫”指率领着上万人的队伍。“锦襜突骑”是穿着漂亮军服的精锐部队。“渡江初”意思是准备渡江。两句整体意思是说他青年时期举义旗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他率领着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去投奔南宋朝廷。“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这两句写的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娖”是整顿。“银胡䩮”是指银色的箭袋,这种箭袋可探测远处声响。据说,卧地忱空胡䩮,可以听到周围三十里外的人马踏地声响。“金仆姑”是箭名。据程千帆先生说,这场战斗就是辛弃疾投奔南宋朝廷时的一场战斗。战斗从夜间打响,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义军才用“金仆姑”挡住敌人,脱开了敌人的追击。上片短短四句,极其明显地表现了义军声势之浩大,双方战斗之紧张,南归时场面之惊险。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激昂慷慨的爱国豪情。

词的下片是伤今。起句作者又把人们从当年的戎马岁月带到今天凄凉闲处的难堪生活中来。“追往事,叹今吾”。人往往是感到某些失落后,才不期然地去追念往事的,而在追念往事时,常常会更加不满于今天的处境。辛弃疾到底感叹今天的什么呢?“春风不染白髭须。”1181年,辛弃疾被人诬告去职,回到江西上绕他事先买好的庄园里,过起了隐士生活。此时,他才四十二岁。在这里,他熬过了整整十八年。期间,虽曾一度出任官职,但时间很短。在这整整十八年内,他虽然从大自然山水田园中获得了对生命的些许安慰,然而眼看着时光逝去,两鬓已白,壮志未酬,心愿不了,这是使他抱恨终生的内心矛盾。所以,他渴望强劲的春风能够使他的髭须化白为黑,能够使他自己返老还童,再去驰骋疆场。然而时间无情,春风也不如人意。他将一篇篇治国安邦、驱敌平乱的奏章向朝廷呈上去,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响。闲的无聊,自己常把手中的,则是从邻家那里得来的种树书。此即“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之谓也。“万字平戎策”是指他曾向统治者上过许多抗金条陈。“东家”指邻家。“种树书”意思是指非关世事政道的闲书。下片伤今,那种凄凉之情,亦溢于言表。

作者那么深情地追念“少年时事,”又那么感伤地写出今天的生活境遇,然而在题记中却说此词是“戏作”,这无异于给作品另加一味:仅从“戏作”二字看,作品所写全与作者心想无关,大有飘然世外之态;从词作内容看,这一方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自我戏谑,另一方面又可看作是作者对人道世事无可奈何的逆反心理的写照。此味妙极!酸甜苦辣俱全,使人整体观照起来,会有余韵袅袅之感。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

【诗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听说你要来看我,我一直在盼望着你的到来,西楼望月亮已圆缺好几次了。言盼望好几个月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寄赠诗。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初夏,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今属安徽)刺史。在滁州任上,诗友李儋托人问候。韦应物写了此诗寄赠之。是时,朝政紊乱,藩镇嚣狂,国衰民贫,诗人深为忧虑。这年冬,京都长安为叛逆朱泚所占,德宗逃往奉先,直到次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打探消息。写此诗时,探者未回,诗人十分忧愁。此诗真实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见出其有志难伸的无奈心境。首联起笔写“花里逢君别”,勾起往事而回忆,又以“花开已一年”比衬,显出光阴之迅疾,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之感。颔联之“世事”暗指朱泚叛乱,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茫茫”“黯黯”,两个叠词写透了国事的不堪设想和诗人心情的沉重无奈,诗人为国家与个人前途而忧虑,真是一筹莫展,百般无奈,只觉前途一片茫茫,无所作为。颈联采用对比写法,出句“多疾病”写归隐田里的理由,对句写自己一贯勤于政事,忠于职守,见百姓流离逃亡,内心惭愧,岂能一走了事?这就写出了诗人仕隐的矛盾苦闷心情。对此联,范仲淹曾叹为“仁者之言”,朱熹赞之“贤矣”,黄彻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䂬溪诗话》)这些评论,赞美了韦应物的思想品格,在那个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典型性,遂成名句。尾联对友人之问候和慰勉,流露出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真实动人,表现了诗人较高的思想境界。

()

【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译注1】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译注2】蜀地山川巍峨高耸,群山的最高峰,神龙望而止步,无法通过。山脚下的流水,湍急回旋,波浪冲击山石。陡峭的悬崖峭壁,高入云霄,升天的仙鹤尚且飞越不过。就是蜀山最能攀援的猿猱也只是一愁莫展,望而兴叹。诗句写蜀道之难,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六龙回日、水波折逆、黄鹤莫过和猿猱惧攀,描绘出蜀山高陡、险峻的雄伟气势。注:六龙回日,传说太阳神羲和每天驾着由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在空中运行,阻于蜀山高峰,只得到此把车子倒转回去。这里极言山峰之高。高标,指蜀山中可以作一方标志的最高峰。回川,有漩涡的河流。猿猱(náo),又名狨,是蜀地最善攀援的猿猴。

()

【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处】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意思】在家乡蜀地曾时常听到那子规鸟的哀鸣,现今到宣城又频频见到杜鹃花,令人念及家乡的子规鸟。想起子规的悲啼,叫一声令人肠断一回,我在这阳春三月天情不自禁又思念起故乡三巴。此诗结构,对法别致,语言清浅生动,如谚如谣,寓情于景。“一”、“三”的复沓运用,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注: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凄恻。宣城,在安徽南部。三巴,此指四川。【全诗】《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鉴赏】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后,至老也没有再回故乡。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他流露思乡情绪。乡土之思即使偶尔闪现在诗中,也是非常轻微的。不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满怀信心与期待的,这使他的诗风旷放而飘逸。然而长期漂泊,屡屡受挫,人老年衰,壮志难酬,一向乐观的诗人也难免会情绪低落,乡思也会涌上他的心头。这首诗应该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姹紫嫣红的暮春三月,杜鹃花花团锦簇,满山遍崖,灿然若火。想当年,诗人在家乡的时候,每每看到杜鹃花盛开,就会听到阵阵的杜鹃鸟声。提起杜鹃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从而激起思乡之情。古代蜀中之帝杜宇,又称望帝,自以为德薄,不愿意窃据帝位,为避位而出走,死后精魂化为杜鹃鸟,每到暮春时分,就啼叫起来,没完没了,似乎在呼喊着“不如归去”。看着宣城艳丽的杜鹃花,诗人耳旁顿时响起了杜鹃鸟凄恻动人的啼叫声,好像在提醒他也“不如归去”。但诗人又怎能这样空手而归呢?当年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而去,自以为功名俯拾可取,唾手可得,谁知一再受挫,一事无成。看着眼前的朵朵杜鹃花,想着家乡亲人的苦苦期待,诗人又怎能不愁肠寸断呢?诗的前两句,巧用花、鸟、地名,形成自然的对仗,以空间的延伸和时间的延续,真实地再现了诗人乡思涌动的过程。“杜鹃”一语双关,诗人借花写鸟,借鸟抒情。由眼前的实景,写到记忆中的虚景,思绪由安徽宣城而飞越千里回到蜀国的故乡,环环相扣,虚实相生,远近结合。三、四两句巧用数字,进一步渲染浓重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颇能引起游子的共鸣。

()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1)

()

[原文](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