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派

花间派朗读

花间词派,是出现于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这个流派以唐末词人温庭筠为鼻祖,包括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玽。因五代后蜀的赵承(崇)祚所编《花间集》(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选入了以上十八人的五百首词而得名。这十八个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外,几乎都是西蜀人或流寓西蜀者。

从晚唐到五代十国,是军阀纷争、政局混乱、中原动荡、笔砚难安的时代。当时的西蜀,却因战火不及而较为安静,偏处于此地的王公大臣和一些文人得以苟且偷安。他们酣歌狂舞于“花间”,醉生梦死于“樽前”。就这样,适应歌台舞榭需要的那些裁红剪翠、专写女人的艳词,便大量产生出来,在艺术上逐渐形成了婉丽香软的花间词派。正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叙》中所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由此可见,花间词大多是豪门贵族的公子佳人和依附他们的文人寄情声色的产物,这些人将词写在花笺上,举起纤纤的玉指,接着板拍来唱,他们所写的都是清丽的文辞,用来配合娇柔的舞姿……,这说明赵承(崇)祚选词时偏重于应歌。除了鹿虔扆和李玽等人的个别抒写家国沧桑之感的篇目而外,花间派的词作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题材内容狭窄,深受南朝宫体诗的影响,大多写闺阁闲愁,儿女相思,脂粉气很浓,是酒边樽前的娱宾遣兴、咏唱调情之作。

二、艺术形式上大多秾艳绮媚,婉约绵密,辞藻华丽,刻意追求语句的音色美和表现女子的情态美,有的格调很低下。

花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温庭筠。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少年时即善于写诗作赋,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长期出入歌楼伎馆,饮酒作乐、生活放浪、不修边幅,因而为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终身考不起进士,潦倒困顿,直到晚年才做了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相传他才思敏捷,每次参加考试,押官韵作诗从不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见《唐摭言》卷十三)。在考场作赋因他“八叉手而成八韵”,人们就叫他“温八叉”或“温八吟”。有人认为他的诗风与李商隐相近而并称“温李”,实际上,二者还是很不相同的。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文人中写词和用调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现存的词作有七十六首(用了十八个调),后人辑在《金苍词》(又名《金苍集》)中;另有《握兰集》已失传。《花间集》中选录了他的六十六首词,数量为该派之冠。

温庭筠的词以女人为主要题材,其中有半数以上是直接描写女人的容貌、思绪、服饰和体态的。他用词的形式塑造了很多富贵娇艳、有无限情思的女性形象。温词爱写闺房的摆设、生活,儿女间的离愁别恨。

温词的主要风格是“香而软”,代表作是《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通过对一个女子起床后由画眉弄妆到梳洗着衣的简单过程的描述,表现了贵族妇女空虚苦闷的心情。词人以“双双金鹧鸪”作结语,反衬了独居无郎的女子心事重重,尽在言外。其中所用的鬓云、香腮、蛾眉、绣罗襦、金鹧鸪等词,都绮丽夺目,确实给人以温香之感。温庭筠有一些表现妇女离愁别绪的词,是很有特色的,如《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既表现了作者对妇女凄凉处境的同情,也曲折地反映了他自己在政治上遭受统治阶级排挤的心情。由于刻画细腻而得到了很多不幸女子和失意文人的共鸣。此外,他的《梦江南·梳洗罢》意境开阔明朗,感情真挚深沉: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古今传诵的名篇,写的是一个思妇早起后刚梳洗完毕,独自一人倚楼望夫,始终没有盼到良人归来而愁肠欲断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温庭筠的词,善于捕捉人物形象中最有特征性的情态加以精细的勾勒,使其真实生动、栩栩传神,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抓住了美人弄妆时懒洋洋的情态,表现了她孤独苦闷的怨情。温词也善于选择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构成一种艺术境界,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特写镜头,却色彩鲜明地衬托出人物的如花容貌,同时又委婉地表现出美人命薄如花,只能靠容貌、娇态去换取上层男性宠爱的可悲命运。再如“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既是凄清的景物画面,同时又含蓄地暗示出了行人的悠悠不返和闺中人的空自脉脉含情。温词还善于运用衬托、对比和渲染等手法,在短小的篇幅中刻画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其中既是雨夜梧桐的写景,又有寂寞女子深闺不寐的哀愁,更有风雨摧残、长夜难明的身世不幸的痛苦,给人以真切细腻、蕴藉深沉之感。温词同时善于修饰字句、谐调声律,富有文采和声情。他继刘禹锡、白居易等人之后,在词的艺术形式上作了大量认真的探索,把词从诗中解放出来,由民间转入文人手里,使之成为一种形式格律初步完善、规范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因而开拓了五代和两宋词的发展道路。但他的香软秾艳密丽的词风,也给后来的词人带来了不良影响,尽管过了半个世纪,西蜀那些词人还把他尊为鼻祖,形成了以绮丽香软著称的花间词派。

花间派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大概要数韦庄。韦庄(836—910),字端己,唐末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任校书郎、左补阙(门下省谏官)等职。晚年入蜀,先为西川节度副使王建掌书记之职。后来。王建称帝,韦庄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即宰相),第二年死于蜀。

韦庄能诗善词,早年即以叙事长诗《秦妇吟》而著名,被时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他的词大多是写女人的情爱和相思,内容与温庭筠相似,被人并称为“温韦”,但二者的词风却不尽相同:温“密而隐”,韦“疏而显”;温词艳丽工整,韦词清朗秀逸。

韦庄虽然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是宰相韦见素的后裔),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大江南北漂泊流寓,五十九岁才中进士。他曾广泛地接融了社会现实,深受各地山水风物和民歌的影响,加之他“平生志业匡尧舜”、“有心重筑太平基”,是一个关心国事、看重功名的人,所以,他虽然也写艳词,内容多是风月女人,却不象完全沉溺于酒色之中的温庭筠那样浮薄华艳,显得要庄重清丽一些。如《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全篇以朴素明朗的语言,写一个青年女子梦中与爱人相见的情形及梦醒后的惆怅。这首词的写法新颖别致,没有雕琢堆砌的毛病,在平淡的话语中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又看他的另一首代表作《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妄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和女子的口气,写一个天真浪漫的姑娘,在春游时遇上了一位风流倜傥的青年而深深爱上了他,表现了女主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而热烈地追求爱情幸福的性格。表情直率、语言浅淡、形象生动,近似于民歌(如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富有新鲜的生活气息。

由于韦庄在词的创作中爱用俗语和白描,不尚辞藻、贵在真情,常以民间词的情调写景叙事、抒发个人情感,把内容空虚的五代文人词,重新引到民间作品的抒情的健康道路上,并给以艺术加工和提高,所以,他的作品“情深语秀”,具有疏朗清新、质朴自然的民歌风味,对南唐的李煜和北宋的欧阳修、苏轼及南宋的辛弃疾、陆游,都有影响。因此,有人认为,他的多数作品虽然收在《花间集》中,却不该划入“花间派”,而应视为豪放派词人的宗师。
花间派中,别具一格的词人有孙光宪。孙光宪(约900—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五代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唐明宗天成初年,避难江陵。当时,高从诲据荆州,称南平王,孙光宪在南平历任拾校秘书监御史大夫等职。后劝南平高继冲献三洲之地归宋,在宋任黄州刺史。孙光宪博通经史,著述很多,但多散佚。保存下来的词有八十四首,在花间派词人中数量最多。其中有六十一首收在《花间集》里,另二十三首见于《尊前集》,还撰有笔记《北梦琐言》等。

孙光宪和温庭筠、韦庄及其他花间派词人的相似之处是,也有很多描写女人容貌体态和心理活动的艳词,但他的题材内容要丰富一些。与多数花间词的浮艳、绮靡的风格所不同的是,他善于用清健爽朗的笔调倾吐闺门女子的愁情。先看看他的代表作《谒金门》: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紵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这首词是写别离。一开头就破空而来,直截了当地断言“留不得”,接着却出人意外地翻过来说“留得也应无益”,这两句包含了两层相反的意思,引人很想往下追寻。之后就从对方的可爱又可恨的具体情状去说明前面断言的真实性。象这样突兀而起后笔锋急转、既坦率又峭劲的写法,能产生一种疾致抑扬,错落有徐,音韵回环的声情美,这在《花间集》中是少见的。

孙光宪的词还善于从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例如《浣溪沙》: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这首词上片写江上秋光,下片写由景物引起的深长情思,末句以景结情,和起句拍合。全篇做到了上下一气、联系紧密,相得益彰,情景交融。

在花间派中,孙光宪还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如他的《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写的是边塞戎马生活,风格雄健、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色调明朗。又如他的《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不仅描写了水乡的风物,还表现了农妇辛勤的纺织劳作,语言朴素、层次清楚、生活气息浓郁。

孙光宪的词,风格确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的评价:“气骨甚遒,措语亦多警炼,……少闲婉之致。”
花间派,是我国词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流派。肇始于晚唐,形成于五代时期的西蜀。该派作者多是宫廷豪门的清客,象温庭筠一样政治地位不高、生活空虚,多依靠贵族而苟活。因此,他们是为适应豪门宫廷的娱乐要求而写作,内容自然离不开歌妓生活与男女间的离愁别绪。加之当时六朝宫体诗的势力仍然很大,他们便继承了宫体的遗韵,摹拟温庭筠“香而软”的格调,去表现封建统治者的弦歌饮宴、追欢逐乐。花间词的内容大多单调贫乏,是苟安度日的统治者点缀升平的消遣品,其中很少有时代战乱的影子和个人襟怀的坦露,对后世词坛产出了消极影响。

除温庭筠、韦庄、孙光宪之外,欧阳炯、李珣和鹿虔扆的少数作品也是值得称道的。如欧阳炯的《南乡子》(以“路入南中”为代表的八首)和李珣的《南乡子》(以“乘彩舫”为代表的十七首),象一幅幅南国风俗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方的风土人情,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样的题材内容,不仅在唐五代词里别开生面,就是在宋以前的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又如鹿虔扆的词多感慨之音,如《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寓情于景,以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还有他的《思越人》中的“双带绣窠盘锦荐,泪浸花暗香消”这句,被词家推为绝唱。

在花间派的少数词(如前所述),或写乡愁旅思、或者感伤国亡,有楚骚遗风;或者描绘边塞、南国和农村风光,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或者构思精巧,造语清新,婉约含蓄;或者感情真率,形象生动,带有民歌风味,等等,总之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在创作上,对宋代的婉约词和清代的常州词流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良好影响。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出处】唐·王维《伊州歌》【意思】夜夜对着清风明月苦苦想念离家的亲人,亲人从军在外到处征战已十年有余。亲人啊,离家时我再三嘱咐你:归雁来的时候要常常往家里寄书信。【鉴赏】回想十年前送别从戎远征的丈夫的情景,千叮咛万嘱咐:当大雁南归时,可要多多寄来书信啊!这里采用逆婉的手法,追忆往事,更加深刻而细腻地表现了眼前的相思之苦。【全诗】《伊州歌》.[唐].王维.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鉴赏】读这首绝句,如听一个军属叙家常,话苦衷,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但是要深入理解它、体味它,还得有点人生体验,要知道点时俗、时风。曹丕《燕歌行》有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鸿雁辞归燕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由北到南,所以说“归”。“雁初归”,指去年初秋时节。初秋时节,大雁回家寻求温暖,而自己的丈夫却在这个时候离开温暖的家从军远去。去年“离别”之时,是怎样的一番哀怨,可想而知。所谓:“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现在,又到了“雁初归”之时,是该写封信去问问了。谢朓《玉阶怨》云:“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萤火虫在秋夜最为触目,它那闪闪烁烁的萤光在夜长人静时最容易勾引起少妇凄凉寂寞飘忽不定的感叹。头两句展现了思妇从去年初秋到今年初秋的痛苦与思念。由“雁初归”和“萤巳飞”构成了一个以日以夜,情意绵绵的、惆怅的感性世界,使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而秋夜“裁缝”的已不是妇女的“罗衣”而是战士的“征衣”了。唐代实行府兵制,战士多为农夫,而农夫又多是一些新婚不久的青年。战士所需寒衣,得由家人亲自裁缝寄出。所以,一到秋天,天气转寒,为战士赶制寒衣,就成了牵动着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李白《子夜秋歌》有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可是,现在从军战士的音信断绝,消息杳无,裁缝好了的寒衣还不知道寄往何处?青年夫妻天各一方,锦书难托,相会无期,这是怎样一幕令人心碎的人生悲剧呵!就语言艺术而言,整首诗取语质实,但能曲尽人情。这不就是司空图说的“性情所至,妙不可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的上乘之作么!

()

唐·白居易

()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的沟。【鉴赏1】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的鸟儿。此诗描写山中之夜的寂静。明月爬上了山头,放射出如同太阳般的光亮。沉睡中的山鸟被惊醒,竟以为是天亮了。【鉴赏2】明月东升,给夜幕笼罩的山谷洒满了银辉,受惊的山鸟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喳喳的惊叫声。“月出”、“鸟惊”不仅使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而且更加反衬出春涧的幽静,万籁俱寂。【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山林寂静,偶有鸟飞鸟鸣。[例]在这里,听不到任何喧闹,只有被车轮的鸣响声惊飞的山鸟在月光里飞过,能让人感受大山的律动。友人吟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芦茜《风景》)【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释】1.鸟鸣涧:地名。皇甫岳别墅所在的一个山涧,在云溪。2.闲:当寂静讲。桂花:也叫木犀。常见品种为秋天开花,但也有四季开花的。此处指的是“四季桂”,春天也开花。一说是冬季开花的桂树,春深花落。“闲”“空”二字王维诗中常见,它正是诗人空灵闲适心态的表现。3.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心态的空、静,然不同的是佛徒追求物外的空无静寂,维诗却静中有动,动静相衬。故后二句转出山鸟的惊叫。【赏析】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春夜溪山的清幽境界。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但诗人并非以静写静,使诗中的意境一片死寂;而往往是以动写静,使诗境在静谧中又显出活泼生机。这首诗中,有桂花花瓣飘坠的声息和它所散发出的丝丝芬芳,有从山间升起的皎洁月亮,还有因月出感到惊异而啁啾啼鸣的山鸟;也许,还有那春涧中潺潺流淌的水声。因此,尽管这溪山的春夜是静谧的,却浮动着安恬、温馨的气息,蕴含着春天特有的活泼生机。我们在这静美迷人的大自然中,不也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吗?【鉴赏】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描写友人别墅风光的一组诗,《鸟鸣涧》即其一。鸟鸣涧是云溪一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多鸟而幽静的山沟。王维“晚年唯好静”,对大自然的幽美境界多所发现。这首描写春天月色,空山鸟语的小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鸟鸣和山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古代诗人是很感兴趣的。梁代诗人王籍就有“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诗人王安石却反其意而用之,在诗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它们似乎都不如王维《鸟鸣涧》善于体察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的境界。诗的前二句包含四个片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闲”、“静”、“空”,是诗人王维最喜欢使用的字眼,在诗中它们分别表出了人的心境的平静、夜的宁静、山的寂静,加之桂花(这是春桂或月桂)落地静无声这样一个细节,就充分地写出了月出以前春山毫无声息的静谧。它使人联想到“山中不隐响,一叶动亦闻”(孟郊)或“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那样幽寂的境界,正是“一鸟不鸣山更幽”。如果仅此而已,诗境便不免单调,缺乏意趣,尤其是不能见出“鸟鸣涧”的特色。所以诗人进而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月出,使鸟儿受到惊扰,不时发出一两声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反衬出深夜空山的寂静。这就是“鸟鸣山更幽”。如果没有月出前春山绝对的寂静,鸟儿就不会因月出而惊啼;而月出后整个空山的氛围仍是一片寂静,偶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反而更衬出春山的寂静,这里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关系,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系;鸟声乍停之后,更显得春山无边的寂静。这里,“鸟鸣山更幽”又回到“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意境却更加深邃了。因为读者不仅从比较中加深了对静的感受,而且体味到春山的寂静中包孕的无限生机。

()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诗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将士们不肯前进毫无办法,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鉴赏】六军行至马嵬坡时,不再继续前进,要求处死杨玉环这一祸水红颜。唐玄宗无可奈何,欲救贵妃而不得,只好赐其自尽,以慰六军之心。此处描写的是马嵬兵变这一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叛军直捣长安,唐玄宗被迫逃离四川,行至今陕西马嵬驿时,发生了马嵬兵变。“六军”,是指护拥唐明皇离京至蜀的军队。宛转,同“婉转”。指杨贵妃楚楚动人的情态;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后成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杨贵妃。在整个故事中,贵妃之死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俩天人永隔,其爱情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后文唐玄宗追忆贵妃、二人仙境重聚、长生殿起誓等事情的发生也因此而引出。

()

【诗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译注】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全诗】《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渭河流域农村农家薄暮景致。面对农家安闲的生活,诗人顿生羡慕之情。全诗共十句,用笔似信手拈来,却形象之极,读来眼前如一段电影画面在徐徐滑过。“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用的是一组远景镜头对这幅农家晚归图刻画了一个总的背景。温暖的夕阳笼罩着小小的村庄,仿佛给小村披上了一层暖暖的柔纱,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人赶着牛羊归来,隐入小巷深处。镜头慢慢地推近,便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望着远方,等着放牧的孙儿归来。接着镜头平移,我们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而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疏。这时,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鸡的啼叫,田埂上,农夫们扛着锄头回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着絮絮闲话。而不远处,一位诗人正看着他们,惆怅地摇头感慨。诗人为何会油然而生惆怅之心呢?这得联系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王维早年在政治上接近张九龄,倾向进步,但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后,王维深感在政治上无依无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信步来到田野,看到这样一幅农家晚归图,看到农家的生活是如此安然闲逸,而自己在仕途上却是坎坷波折,身心俱疲,不由得又陡生羡慕之心,退隐之念。《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反复复地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巧妙地化用《式微》篇名入诗,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念,表现含蓄但又蕴味深远。全诗前八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最后以“式微”暗扣第二句“穷巷牛羊归”的“归”字,首尾呼应,情景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