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你听听——
在乡间的一条大路边,有一座别墅。你肯定看到过的,别墅面边有一个种满了花的小花园和一排涂了油漆的栅栏。在那附近的一条沟里,一丛漂亮的绿草里面长出一棵小小的雏菊。太阳温暖地、光明地照着它,就和照着花园里那些大朵的美丽的花儿一样,所以它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生长。有一天早上,它的花开放了;它的光亮的小小花瓣,环绕一个金黄色的太阳的中心散开来,就像一圈光带。它根本没有想到,因为它生长在草里,不会有人看到它,所以它就算是一种可怜的、卑微的小花。不过,它却很高兴,它把头转向太阳,看着太阳,静听百灵鸟在高空中唱歌。
小雏菊是这么快乐,仿佛这是一个伟大的节日似的。实际上这不过是星期一,小孩子全上学去了。当他们正坐在椅子上学习的时候,它就坐到它的小绿梗上向温暖的阳光、向周围一切东西,学习了上帝的仁慈。雏菊感觉它在寂静中所感受到的全部,都被百灵鸟高声地、美妙地唱出来了,所以雏菊怀着尊敬的心情朝那只能唱能飞的鸟儿望去,并且它并不因为自己不能唱歌和飞翔就感到悲伤。
“我可以看,也能听,”它想,“太阳照着我,风吻着我。啊,我真是天生幸运!”
栅栏里面生长着很多骄傲的名花——它们的香味越少,就越装模作样。牡丹尽量扩张,想要开得比玫瑰花更大,但是问题并不在于庞大。郁金香的颜色最华贵,它们也知道这个特点,所以自己就站得特别直,好让人能更清楚地看见它们。它们一点也不在乎外边的小雏菊,但是小雏菊却总是在看着它们。小雏菊心里想:“它们是那么富丽堂皇!是的,美丽的鸟儿肯定会飞向它们、拜访它们!感谢上帝!我离它们这么近,我能够有机会欣赏它们!”正当它这样想的时候,“滴丽”——百灵鸟飞下来了,不过百灵鸟并没有飞到牡丹或郁金香上面去——不,它却飞到草丛里微贱的小雏菊身边来了。雏菊高兴得惊惶起来,不知怎样办才好。
那只小鸟在小雏菊的周围跳着舞,唱着歌。
“啊,草是多么柔软!请看,这是一朵多么甜美的小花儿——它的心是金子,它的衣服是银子!”
雏菊的花心看起来也的确像金子,它旁边的小花瓣白得像银子。
谁也想象不到,小雏菊心里感到多么幸福!百灵鸟用嘴去吻它,对它唱一阵歌,又飞向蓝色的空中去。足足过了一刻钟之后,雏菊才清醒过来。它怀着一种羞怯而又快乐的心情,朝花园里的花儿看了一眼。它们肯定看到了它所得到的光荣和幸福,它们肯定懂得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不过郁金香仍然跟以前那样骄傲,它们的面孔也依旧很刻板和发红,因为它们在自找烦恼。牡丹花也头脑不清醒。唉,幸亏它们不会讲话,不然雏菊就会挨一顿痛骂。这棵可怜的小花看得非常清楚,它们的情绪都不好,这让它感到苦恼。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子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子到花园里来了。她一直走到郁金香里面去,把它们一棵一棵地都砍掉了。
“唉,”小雏菊叹了一口气,“这真是吓人,它们现在一切都完了。”
女孩子拿着郁金香走了,雏菊非常高兴,自己长在草里,是一棵寒微的小花。它感到非常幸运。当太阳落下去之后,它就卷起花瓣,睡着了,它一整夜都梦见太阳和那只漂亮的小鸟。
第二天早上,当这花儿向空气和阳光又伸开它小手臂般的小白花瓣的时候,听见了百灵鸟的声音;不过百灵鸟今天唱得很悲哀。是的,可怜的百灵鸟是有理由觉得悲哀的:它被捕了,这时被关在敞开的窗户旁的一个笼子里。百灵鸟歌唱着自由快乐的、幸福的飞翔,歌唱着田里嫩绿的麦苗,歌唱着它在高空中愉快的飞行。可怜的百灵鸟的心情真是坏透了,因为它是困在牢笼里的一个囚徒。
小雏菊特别希望能够帮助它。可是,怎么才能办得到呢?是的,要想出一个办法来真不太容易。小雏菊这时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景物是多么美丽,太阳照着那么温暖,自己的花瓣白得那么可爱。啊!它心中只想着关在牢笼里的雀子,只觉得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时候有两个男孩子从花园里走出来。其中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一把又大又快的刀——和那个女孩子砍掉郁金香的那把刀差不多。他们径直向小雏菊走来——它丝毫也猜不到他们的用意。
“我们能在这儿为百灵鸟挖起一块非常好的草皮。”一个小孩子说。然后他就在雏菊的周围挖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草皮,雏菊恰好留在草的中间。
“去掉这朵花吧!”另一个孩子说。
雏菊吓得发起抖来,因为假如它被拔掉,它就会死去的。它现在特别想要活下去,因为它要跟草皮一起到被囚的百灵鸟那儿去。
“不,留下它吧,”头一个孩子说,“它能作为一种装饰品。”
这样,小雏菊就被留下来了,并且还来到了关百灵鸟的笼子里。
可是这只可怜的鸟儿一直在为失去自由而哭泣,它用翅膀打着牢笼的铁柱。小雏菊说不出话来,找不出半个字眼去安慰百灵鸟——虽然小雏菊非常愿意这么做。一整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这儿没有水喝,”被囚禁的百灵鸟说,“大家全出去了,一滴水都没有留给我。我的喉咙在发干、在发焦。我身体里似乎有火,又似乎有冰,而且空气又很沉闷。啊!我要死了!我要离开温暖的太阳、新鲜的绿草和上帝创造的所有美景!”
然后小鸟把嘴伸进清凉的草皮里,希望尝到一点凉味。现在鸟儿发现了雏菊,然后对它点头,用嘴亲吻它,同时说:“你也只能在这儿枯萎下去了——你这可怜的小花儿!他们将你和跟你生长在一块的这一小块绿草送给我,来替代我在外面的那整个世界!对于我说来,这里每根草就是一株绿树,你的每片白花瓣就是一朵芬芳的花!啊,你让我记起,我丧失了真不知多少东西!”
“我希望我可以安慰它一下!”小雏菊想。
可是雏菊连一片花瓣都不能动。但是它精致的花瓣所发出的香气,比平时所发出的香气要浓烈得多。百灵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即使渴得要昏倒,也只是吃力地啄着草叶,也不愿意动这棵花。
天都黑了,还没有人来送一点水给这只可怜的鸟儿。它展开美丽的翅膀,痉挛地拍着。它的歌声变成了凄厉的尖叫,它的小头朝雏菊垂下来——百灵鸟的心在悲哀与渴望中碎裂了。雏菊再也不像前天晚上那样将花瓣合上来睡一觉,心里非常难过,雏菊病了,头倒在土上。
小孩子在第二天早晨才走进来。当他们发现雀子死了的时候,都哭了起来——哭出很多眼泪。他们给百灵鸟做了一个平整的坟墓,然后用花瓣装饰了一番。百灵鸟的尸体躺在一个漂亮的红匣子里,因为他们要为它——可怜的鸟儿——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在百灵鸟活着可以唱歌的时候,人们忘记它,让它坐在牢笼里受苦受难;这时它却得到了尊荣和很多眼泪!
不过那块草皮连带着雏菊也被扔到路上的灰尘里去了。
谁都没有想到雏菊,可是最关心百灵鸟、最愿意安慰它的,却正是雏菊。
《雏菊》。推荐。爱诗词网。现在请你听听——在乡间的一条大路边,有一座别墅。你肯定看到过的,别墅面边有一个种满了花的小花园和一排涂了油漆的栅栏。在那附近的一条沟里,一丛漂亮的绿草里面长出一棵小小的雏菊。太阳温暖地、光明地照着它,就和照着花园里那些大朵的美丽的花儿一样,所以它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生长。有一天早上,它的花开放了;它的光亮的小小花瓣,环绕一个金黄色的太阳的中心散开来,就像一圈光带。它根本没有想到,因为它生长在草里,不会有人看到它,所以它就算是一种可怜的、卑微的小花。不过,它却很高兴,它把头转向太阳,看着太阳,静听百灵鸟在高空中唱歌。小雏菊是这么快乐,仿佛这是一个伟大的节日似的。实际上这不过是星期一,小孩子全上学去了。当他们正坐在椅子上学习的时候,它就坐到它的小绿梗上向温暖的阳光、向周围一切东西,学习了上帝的仁慈。雏菊感觉它在寂静中所感受到的全部,都被百灵鸟高声地、美妙地唱出来了,所以雏菊怀着尊敬的心情朝那只能唱能飞的鸟儿望去,并且它并不因为自己不能唱歌和飞翔就感到悲伤。“我可以看,也能听,”它想,“太阳照着我,风吻着我。啊,我真是天生幸运!”栅栏里面生长着很多骄傲的名花——它们的香味越少,就越装模作样。牡丹尽量扩张,想要开得比玫瑰花更大,但是问题并不在于庞大。郁金香的颜色最华贵,它们也知道这个特点,所以自己就站得特别直,好让人能更清楚地看见它们。它们一点也不在乎外边的小雏菊,但是小雏菊却总是在看着它们。小雏菊心里想:“它们是那么富丽堂皇!是的,美丽的鸟儿肯定会飞向它们、拜访它们!感谢上帝!我离它们这么近,我能够有机会欣赏它们!”正当它这样想的时候,“滴丽”——百灵鸟飞下来了,不过百灵鸟并没有飞到牡丹或郁金香上面去——不,它却飞到草丛里微贱的小雏菊身边来了。雏菊高兴得惊惶起来,不知怎样办才好。那只小鸟在小雏菊的周围跳着舞,唱着歌。“啊,草是多么柔软!请看,这是一朵多么甜美的小花儿——它的心是金子,它的衣服是银子!”雏菊的花心看起来也的确像金子,它旁边的小花瓣白得像银子。谁也想象不到,小雏菊心里感到多么幸福!百灵鸟用嘴去吻它,对它唱一阵歌,又飞向蓝色的空中去。足足过了一刻钟之后,雏菊才清醒过来。它怀着一种羞怯而又快乐的心情,朝花园里的花儿看了一眼。它们肯定看到了它所得到的光荣和幸福,它们肯定懂得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不过郁金香仍然跟以前那样骄傲,它们的面孔也依旧很刻板和发红,因为它们在自找烦恼。牡丹花也头脑不清醒。唉,幸亏它们不会讲话,不然雏菊就会挨一顿痛骂。这棵可怜的小花看得非常清楚,它们的情绪都不好,这让它感到苦恼。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子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子到花园里来了。她一直走到郁金香里面去,把它们一棵一棵地都砍掉了。“唉,”小雏菊叹了一口气,“这真是吓人,它们现在一切都完了。”女孩子拿着郁金香走了,雏菊非常高兴,自己长在草里,是一棵寒微的小花。它感到非常幸运。当太阳落下去之后,它就卷起花瓣,睡着了,它一整夜都梦见太阳和那只漂亮的小鸟。第二天早上,当这花儿向空气和阳光又伸开它小手臂般的小白花瓣的时候,听见了百灵鸟的声音;不过百灵鸟今天唱得很悲哀。是的,可怜的百灵鸟是有理由觉得悲哀的:它被捕了,这时被关在敞开的窗户旁的一个笼子里。百灵鸟歌唱着自由快乐的、幸福的飞翔,歌唱着田里嫩绿的麦苗,歌唱着它在高空中愉快的飞行。可怜的百灵鸟的心情真是坏透了,因为它是困在牢笼里的一个囚徒。小雏菊特别希望能够帮助它。可是,怎么才能办得到呢?是的,要想出一个办法来真不太容易。小雏菊这时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景物是多么美丽,太阳照着那么温暖,自己的花瓣白得那么可爱。啊!它心中只想着关在牢笼里的雀子,只觉得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候有两个男孩子从花园里走出来。其中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一把又大又快的刀——和那个女孩子砍掉郁金香的那把刀差不多。他们径直向小雏菊走来——它丝毫也猜不到他们的用意。“我们能在这儿为百灵鸟挖起一块非常好的草皮。”一个小孩子说。然后他就在雏菊的周围挖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草皮,雏菊恰好留在草的中间。“去掉这朵花吧!”另一个孩子说。雏菊吓得发起抖来,因为假如它被拔掉,它就会死去的。它现在特别想要活下去,因为它要跟草皮一起到被囚的百灵鸟那儿去。“不,留下它吧,”头一个孩子说,“它能作为一种装饰品。”这样,小雏菊就被留下来了,并且还来到了关百灵鸟的笼子里。可是这只可怜的鸟儿一直在为失去自由而哭泣,它用翅膀打着牢笼的铁柱。小雏菊说不出话来,找不出半个字眼去安慰百灵鸟——虽然小雏菊非常愿意这么做。一整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这儿没有水喝,”被囚禁的百灵鸟说,“大家全出去了,一滴水都没有留给我。我的喉咙在发干、在发焦。我身体里似乎有火,又似乎有冰,而且空气又很沉闷。啊!我要死了!我要离开温暖的太阳、新鲜的绿草和上帝创造的所有美景!”然后小鸟把嘴伸进清凉的草皮里,希望尝到一点凉味。现在鸟儿发现了雏菊,然后对它点头,用嘴亲吻它,同时说:“你也只能在这儿枯萎下去了——你这可怜的小花儿!他们将你和跟你生长在一块的这一小块绿草送给我,来替代我在外面的那整个世界!对于我说来,这里每根草就是一株绿树,你的每片白花瓣就是一朵芬芳的花!啊,你让我记起,我丧失了真不知多少东西!”“我希望我可以安慰它一下!”小雏菊想。可是雏菊连一片花瓣都不能动。但是它精致的花瓣所发出的香气,比平时所发出的香气要浓烈得多。百灵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即使渴得要昏倒,也只是吃力地啄着草叶,也不愿意动这棵花。天都黑了,还没有人来送一点水给这只可怜的鸟儿。它展开美丽的翅膀,痉挛地拍着。它的歌声变成了凄厉的尖叫,它的小头朝雏菊垂下来——百灵鸟的心在悲哀与渴望中碎裂了。雏菊再也不像前天晚上那样将花瓣合上来睡一觉,心里非常难过,雏菊病了,头倒在土上。小孩子在第二天早晨才走进来。当他们发现雀子死了的时候,都哭了起来——哭出很多眼泪。他们给百灵鸟做了一个平整的坟墓,然后用花瓣装饰了一番。百灵鸟的尸体躺在一个漂亮的红匣子里,因为他们要为它——可怜的鸟儿——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在百灵鸟活着可以唱歌的时候,人们忘记它,让它坐在牢笼里受苦受难;这时它却得到了尊荣和很多眼泪!不过那块草皮连带着雏菊也被扔到路上的灰尘里去了。谁都没有想到雏菊,可是最关心百灵鸟、最愿意安慰它的,却正是雏菊。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也送行人老。推荐。爱诗词网。“也送行人老。”詩句出處:《虞美人》;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虞美人》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註釋】:也:①語氣詞。用在句末。1.表示判斷或肯定。《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2.表示疑問或反問。《論語·為政》:“子張問:‘十世可知也?’”②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引起下文。《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顏回。)③副詞。庾信《鏡賦》:“不能片時藏匣裡,暫出園中也自隨。”送:①送;送行。《荀子·禮論》:“賓出,主人拜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東門送君去。”(輪臺:地名。)②目送。《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運送;傳送。《墨子·雜守》:“外宅粟米畜產財物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酒名。)④贈送。《儀禮·聘禮》:“賓再拜稽首送幣。”行:(一)①路。《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又為成行的東西的量詞。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來。”③行輩;輩份。《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軍事編制。二十五人為行。揚雄《羽獵賦》:“各按行伍。”(伍:五人為伍。)(二)xíng①行走;兩腳交替前進。《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徑:路。)泛指運行;前進。《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引申為離開;離去。《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指與出門在外有關的事物。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④疏通;疏導。《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又指流動的或臨時的。⑤做;實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語氣詞。)《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⑥行為。《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頌》:“行比伯夷。”《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陳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歐陽修《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特進:官名。)⑨古詩詩體之一。屬樂府詩類。⑩漢字字體之一行書的省稱。字體較楷書簡易,較草書規范,漢代以來即流行。陸遊《作字》:“書成半行草。”(11)副詞。將要。陶潛《歸去來兮辭》:“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行人:①出行或出征的人。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弓箭各在腰。”②外交使者。《左傳·襄公四年》:“韓獻子使~~子員問之。”老:①年歲大。《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衰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老年人。《戰國策·齊策》:“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特用於對資深長者的敬稱。《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憖yìn:願)④老死;終老。死的諱稱。張溥《五人墓碑記》:“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⑤敬老,養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練,有經驗。歐陽修《為君難論》:“其父奢,趙之名將,老用於兵者也。”⑦對公卿大夫的總稱。《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也指大夫的傢臣《論語·憲問》:“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孟公綽:魯大夫。趙魏:都是晉國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祁奚:晉大夫。)⑨年久的;歷時久遠的。原來的(與“新”相對)。方苞《獄中雜記》:“而獄中為老監者四,監五室。”⑩陳舊的。歸有光《項脊軒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11)前綴。用於稱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動植物名。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达生之情者。推荐。爱诗词网。名言: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句意:通达生命实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实况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事情。保养形体必定先用物资,可是有些人物资丰余而形体却保养不好;保存生命必定先不使脱离形体,可是有些人形体没有离散而生命却已亡失了。出处:战国·庄周《庄子·达生》
归有光项脊轩志。推荐。爱诗词网。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④,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⑤,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⑥,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⑦,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⑧,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⑨?”比去⑩,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11),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2)。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1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14):“蜀清守丹穴(15),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16),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17),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井之蛙何异(18)?”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9)。【注释】①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房名。归氏远祖曾居住江苏太仓项脊泾,故取以名轩。另有一说,形容房小,如在项背之间。②渗漉(lù):渗漏。③栏楯(shǔn):栏杆。竖的叫栏,横的叫楯。④偃仰:俯仰。啸歌:大声吟唱。⑤异爨(cuàn):各起炉灶做饭,意即分家过日子。⑥逾:穿过。庖(páo):厨房。⑦先大母:去世的祖母。⑧中闺:妇女居住的内室,此指母亲的住房。⑨大类:很像。⑩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11)象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着的长方形手板,用象牙制成。(12)太常公: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字仲昭,曾任太常寺卿(掌管祭祀礼乐的官员)。(13)扃(jiōng):关。牖(yǒu):窗户。(14)项脊生:归有光的自称。(15)蜀清:秦时巴蜀(今四川省)一位名叫清的寡妇。她祖先发现一个出产朱砂的矿穴,几代人连续开采,获得巨利,清以财自卫,别人不敢侵犯。秦始皇为她筑“女怀清台”,以示表彰。丹穴:出产朱砂的矿穴。(16)方:当,正在。昧昧:不明,指没有名望。隅(yú):角落。(17)扬眉瞬目:形容得意、高兴的情状,神采飞扬。瞬,眨眼。(18)埳:同“坎”。(19)亭亭:高高挺立的样子。盖:伞。【鉴赏】归有光善于以平淡自然的笔墨来记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方式,以“小”见“大”。《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代表作,犹如一幅淡墨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出清新淡雅的意境。作者以项脊轩为中心,通过项脊轩周围环境的变化,写了三代人的往事:祖母的探望、母亲的关心和妻子的到来与逝世,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后,变得幽雅可爱,作者在轩中读书,自得其乐。这是以“喜”起头,反衬了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的可悲,因而引出对往事的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七零八落,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境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起作者母亲与祖母的遗事,抒发了作者怀念亲人的凄恻之情。这段着重从“悲”上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但足见项脊轩命运之坎坷。这是“悲”的内容进一步补充。最后补记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了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息。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因为以项脊轩作为纽带,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所以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项脊轩成了作者“以物言志”的最好选择。在作者心目中,项脊轩是美好亲情的象征。作者所选取的日常小场景,或喜或悲,都归于一种平淡的感情。现代学者钱基博《明代散文》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笔妙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此说揭示了归有光散文的创新和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作者:李升瑶,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00-403页.
溪上遇雨。推荐。爱诗词网。崔道融《溪上遇雨》唐山水诗鉴赏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溪上遇雨》有二首,此选一。从诗题看,诗人是在溪上遇雨;从诗中描述的情景看,是写夏日骤雨。明白这两点,读这首小诗便会生出许多曲折的情趣来。“坐看”两句写诗人安坐溪边,远看乌云翻滚,骤雨如注,溪边却晴朗依旧。诗人显然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在十分安闲、从容地观赏远山大雨似瀑的景致。但好景不长,“忽惊”二字道出了诗人不曾料到乌云挟雨的极快速度,瞬间,大雨已从头上倾盆而下,而片刻前还大雨喷洒的前山,此刻却被夕阳的红光,照得璀璨夺目。这首小诗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一次遇雨的遭遇,意趣盎然。诗人用“衔”、“喷洒”几个字,把雨拟人化了,似乎夏雨在和诗人开着玩笑,故意调皮地与人周旋。一会儿彼雨此晴,转瞬又此雨彼晴。既写出了夏雨说下便下、要停即停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用词尖新、活泼,形象鲜明,画面变幻,情绪跌宕。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会觉得诗人是深得夏日雨趣的。
【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出处】唐·李白《春思》【译注】罗帷,丝织的帐子。这是思妇在向春风发问:我与你春风素不相识,你为何要进入我的闺房?表现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鉴赏】原诗中的燕:古时燕国地方,今河北、辽宁一带。诗中用“燕草”来喻指那个秦妇所思念的丈夫,他很可能是从军到燕地去戍守边防。秦:指古时秦国地方,今陕西一带。怀归: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罗帷:丝织的帷幕。古时人家堂前所挂的帷幕。这首诗写一个秦地妇女怀念远行的丈夫,感情真挚动人。末两句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语意天真巧妙。望风怀想,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现今人们引用此两句诗,或从字面上来取义,表示对于意外的幸福感到惊喜。【全诗】《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注释1】①燕草二句:意谓我心如秦桑,思君日久;君心若燕草,相思才萌。燕北地气寒冷,生草迟,当秦地桑绿枝低的时候,燕草方生。此处是借眼前景物作兴。燕,丈夫戍边处。秦,妻子居处。②断肠:这里指喜极而泣。【注释2】①春思:春日之思。“春”字语带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喻指男女双方的爱情。②燕草:燕地的春草。宋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故见春草而思归。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乃唐王朝东北边境。③秦:今陕西一带。④罗帏:质地轻软的丝织罗帏。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翻译】燕草碧如丝,燕地寒野草细如青丝,秦桑低绿枝。三秦暖桑树低垂绿枝。当君怀归日,当良人及春怀归之日,是妾断肠时。却是妾柔肠寸断之时。春风不相识,春风吹闺房却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怎么能轻率进入罗帏?【题解】这是一首思妇诗。诗中描写一位留居秦中的少妇,面对明媚的春光,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流露出少妇忠贞的情感。【赏析】这是一首热烈而又温柔的古相思曲。诗歌开始即以燕草、秦桑起兴,通过对燕、秦两地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描绘,表现思妇天涯此时浓厚的相思之情。“燕草如碧丝”是思妇对丈夫服役地境况的虚想;这一虚想本身就包含着思妇的一片深情。试想,在古代,交通、气象均不发达,如果没有一千次、一万次对燕地冷暖的密切关注,没有“万户捣衣声”的秋夜唤起的刻骨相思,没有“一夜絮征袍”的针眼织进的绵密深情,何以有燕草状如碧丝的准确推想?紧承首句,作者的笔触突然又从远到近,从“燕草”转到“秦桑”,不仅突出了所思的遥遥不可期突出了思妇春思的凄苦,而且“燕草”、“秦桑”的场景转换,也使这首叙写春愁闺怨的诗作铅华去尽,走出了闺房、庭院的狭小天地,在空间上拓宽了诗歌抒情的深度厚度,显示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独特风格。另外,选取“秦桑”这一与古代妇女劳作密切相关的典型景物,也显得别具匠心。时当暮春或初夏,这时候绿肥红瘦,正是落花季节,桑叶肥硕,已使绿枝不胜重负。由此我们不难想起《诗经·氓》中以桑之荣枯比弃妇容颜、际遇变迁,浮沉的著名比喻。杜牧有一首《叹花诗》云:“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当然,这是写一位晚归者的追悔与懊恼,而“秦桑低绿枝”则是望归者的自况与感伤,暗寓着备受冷落的思妇的深切期盼。两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有了前面比兴句的铺垫,第三、四句的抒情便显得水到渠成,呼之欲出。“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可谓痛极之语。天涯同时,而景物两异,正是“天长路远思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煎熬,使少妇颇尝“摧心肝”的痛苦,于是情不自禁,作哀怨语。绝少温柔敦厚,言情大胆率直。五、六句是前面所抒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少妇思夫,肝肠寸断,于是眼前的一切都为之黯然失色。“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在古典诗词中常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少妇对此却颇不领情,反而怨其多事,撩人情思。春风化雨,复苏万物,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少妇嫉妒不已,懊恼不已,而且,长期的空闺独守生活,使少妇不愿面对这姹紫嫣红的季节,孤寂、幽黯的心灵无法承认、接受眼前世界的大红大绿,故而发出“春风不相识”的慨叹。敦煌曲子词《鹊踏技》“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与此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痴人痴语,无理而妙,表现了思妇的失望和哀伤情绪。李白曾作诗《寄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颇能体察、理解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李白集中,这种描写“太常妻”们寂寞生活的作品占有不少分量,显示了一代诗人既豪放不羁又儿女情长的丰富精神世界。
春风不相识。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出处】唐·李白《春思》【译注】罗帷,丝织的帐子。这是思妇在向春风发问:我与你春风素不相识,你为何要进入我的闺房?表现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鉴赏】原诗中的燕:古时燕国地方,今河北、辽宁一带。诗中用“燕草”来喻指那个秦妇所思念的丈夫,他很可能是从军到燕地去戍守边防。秦:指古时秦国地方,今陕西一带。怀归: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罗帷:丝织的帷幕。古时人家堂前所挂的帷幕。这首诗写一个秦地妇女怀念远行的丈夫,感情真挚动人。末两句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语意天真巧妙。望风怀想,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现今人们引用此两句诗,或从字面上来取义,表示对于意外的幸福感到惊喜。【全诗】《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注释1】①燕草二句:意谓我心如秦桑,思君日久;君心若燕草,相思才萌。燕北地气寒冷,生草迟,当秦地桑绿枝低的时候,燕草方生。此处是借眼前景物作兴。燕,丈夫戍边处。秦,妻子居处。②断肠:这里指喜极而泣。【注释2】①春思:春日之思。“春”字语带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喻指男女双方的爱情。②燕草:燕地的春草。宋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故见春草而思归。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乃唐王朝东北边境。③秦:今陕西一带。④罗帏:质地轻软的丝织罗帏。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翻译】燕草碧如丝,燕地寒野草细如青丝,秦桑低绿枝。三秦暖桑树低垂绿枝。当君怀归日,当良人及春怀归之日,是妾断肠时。却是妾柔肠寸断之时。春风不相识,春风吹闺房却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怎么能轻率进入罗帏?【题解】这是一首思妇诗。诗中描写一位留居秦中的少妇,面对明媚的春光,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流露出少妇忠贞的情感。【赏析】这是一首热烈而又温柔的古相思曲。诗歌开始即以燕草、秦桑起兴,通过对燕、秦两地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描绘,表现思妇天涯此时浓厚的相思之情。“燕草如碧丝”是思妇对丈夫服役地境况的虚想;这一虚想本身就包含着思妇的一片深情。试想,在古代,交通、气象均不发达,如果没有一千次、一万次对燕地冷暖的密切关注,没有“万户捣衣声”的秋夜唤起的刻骨相思,没有“一夜絮征袍”的针眼织进的绵密深情,何以有燕草状如碧丝的准确推想?紧承首句,作者的笔触突然又从远到近,从“燕草”转到“秦桑”,不仅突出了所思的遥遥不可期突出了思妇春思的凄苦,而且“燕草”、“秦桑”的场景转换,也使这首叙写春愁闺怨的诗作铅华去尽,走出了闺房、庭院的狭小天地,在空间上拓宽了诗歌抒情的深度厚度,显示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独特风格。另外,选取“秦桑”这一与古代妇女劳作密切相关的典型景物,也显得别具匠心。时当暮春或初夏,这时候绿肥红瘦,正是落花季节,桑叶肥硕,已使绿枝不胜重负。由此我们不难想起《诗经·氓》中以桑之荣枯比弃妇容颜、际遇变迁,浮沉的著名比喻。杜牧有一首《叹花诗》云:“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当然,这是写一位晚归者的追悔与懊恼,而“秦桑低绿枝”则是望归者的自况与感伤,暗寓着备受冷落的思妇的深切期盼。两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有了前面比兴句的铺垫,第三、四句的抒情便显得水到渠成,呼之欲出。“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可谓痛极之语。天涯同时,而景物两异,正是“天长路远思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煎熬,使少妇颇尝“摧心肝”的痛苦,于是情不自禁,作哀怨语。绝少温柔敦厚,言情大胆率直。五、六句是前面所抒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少妇思夫,肝肠寸断,于是眼前的一切都为之黯然失色。“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在古典诗词中常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少妇对此却颇不领情,反而怨其多事,撩人情思。春风化雨,复苏万物,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少妇嫉妒不已,懊恼不已,而且,长期的空闺独守生活,使少妇不愿面对这姹紫嫣红的季节,孤寂、幽黯的心灵无法承认、接受眼前世界的大红大绿,故而发出“春风不相识”的慨叹。敦煌曲子词《鹊踏技》“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与此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痴人痴语,无理而妙,表现了思妇的失望和哀伤情绪。李白曾作诗《寄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颇能体察、理解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李白集中,这种描写“太常妻”们寂寞生活的作品占有不少分量,显示了一代诗人既豪放不羁又儿女情长的丰富精神世界。
春梦琐言。推荐。爱诗词网。春梦琐言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春梦琐言》序书影日本传抄本《春梦琐言》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传奇小说。一卷。不题撰人。或曰为“内监胡永禧所作”。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传抄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高罗佩刊印本。会稽富春有个书生,姓韩名器字仲琏,面目清秀姣丽,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当地稍有姿色的女子,闻韩生之名,皆钟情于他,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韩生一个都瞧不上。韩生生性极喜游山玩水,长到二十五岁,还未曾涉足烟花之地。一日,春光明媚,韩生兴致盎然,外出游玩。他信步行了十余里,来至一青岩下。岩下有一洞,韩生脱履涉水而入,行了数十余步,方出洞。洞外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只见一条小径,傍水绕山,韩生沿着小径行了里余,到处蝴蝶纷飞,香风袭人,真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韩生穿过一片松林,看见一座庭院,屏门半开。他进去后,站在庭中,刚想请谒主人,忽有弹筝歌唱之声传入耳中。韩生听了不觉意荡心迷,赞叹不已,遂作歌相和。院中人听见外面有歌声,一会有两个漂亮侍儿出来招呼韩生,并请他入见两位主人。这两位主人是李姐和棠娘。李姐名李芳华,二十二、三岁,面如白玉,不施胭脂,穿白绫衣绿绉裳;棠娘名棠锦英,二十岁不到,颜如桃花,穿乾红衣翠油裳。两人光彩动人,绰约宛如神仙,两旁侍儿十几人,个个美艳非常,惟不见一男子。韩生见房中摆设华丽,二女雍容华贵,怀疑其乃是大家闺秀、王公贵戚子女,在此别墅中隐居。李姐、棠娘招呼韩生就坐,并设酒宴款待。席间二女命侍儿吹笛鼓筝,或歌或舞,韩生非常高兴,亦有些醉意,自作歌一首。二女闻之,亦各赋一首以言志。宴罢,二女命侍儿带韩生去就寝。韩生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眼前尽是二女姿容音貌,不能忘怀,乃作一诗以自励。又闻得隔壁棠娘在低声歌艳词,韩生呻吟反侧,不能入寐。二更时分,有人点烛启扉而入,原来是李姐与棠娘。李姐揭开床被,脱衣突入韩生怀中。韩生情不能禁,两下交合。棠娘坐在案边旁视良久,春情亦动,遂唱一曲。韩生搂抱棠娘,亦云雨一番。事毕,时有山鹃鸣,韩生愕然惊觉,已失二女之所在。帐屏几床之类全都不见了,只有身上衣服如故,自己在两树间凭石而坐。韩生略有所悟,乃定目四瞻,仰见两树:一是素李,花如积雪;一是海棠,英如升霞,方知芳华乃是李树之精,锦英者乃海棠之精,自己为物魅所惑。韩生怅然彷徨,题诗一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