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鹊桥仙。推荐。爱诗词网。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一个富有民间色彩和反封建意义的美丽神话。自汉魏以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吟咏过这个题材。然而综观其创作基调,大都陈陈相因,不是抒发其相思离别之苦,就是歌咏其七夕相会之幸。唯有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能够不落前人窠臼,独出心裁,翻出新意。正如明人沈际飞所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北宋时代,城市经济繁荣,歌楼妓馆颇多。一些文人学士、达官贵人混迹青楼,追欢买笑,虽然朝暮厮守,但却并无真挚的爱情可言。而秦观的这首词独能借牛女双星七夕相会的传统题材歌颂了纯真专一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词的上片首先描绘了七夕澄碧的夜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一缕缕纤细的白云舒卷自如,变幻着各种奇妙的花样,使人联想到心灵手巧的织女织出的片片云锦;而划破夜空、倏然寂灭的流星,又使人联想到那是在为这对情侣传递着离情别恨。这儿虽然是写夜空的景象,但却处处关合着有关七夕的美丽传说,仿佛使人看到了织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情景。接下去便是写织女暗渡“鹊桥”:“银汉迢迢暗渡”。《白氏六帖》引《淮南子》云:“鸟鹊填河成桥,渡织女。”是说七夕之夜,无数喜鹊飞来,搭成一座“鹊桥”,使织女得以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银汉”,即指银河。“迢迢”二字形容了银河浩渺无涯、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从而突出了他们的相思之苦。七夕之夜,星光微茫,天宇岑寂,织女悄然无声地渡过“鹊桥”,词人在“渡”前著一“暗”字,便十分传神地勾勒出织女渡过“鹊桥”的情态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按照一般思路,下面似乎该正面描写牛女双星相会的情景了,然而词人却出人意表地宕开笔墨,直抒胸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点明了牛女双星相会是在秋风乍起、白露初降的季节。古代诗赋描写秋景多以“金风”、“玉露”并用,如李世民的“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即是。此外,词人以“金风玉露”作为牛女双星相会的背景,还兼有烘云托月的妙用,也就是要以秋风、白露来衬托这对情侣心灵的纤尘不染、冰清玉洁,以突出其爱情的纯真,品格的高尚。在词人看来,牛郎、织女的会面虽然一年只有一夕,但比起人世间那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寻花问柳、逢场作戏来实在有天壤之别。下片转入写牛女双星的相会与伤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夫妻相会,缱绻缠绵,无尽的情思就象银河水那样悠悠绵长。久别乍逢,又惊又喜,竟怀疑是在梦乡中相见。然而愈是感情深厚,愈是良宵苦短,转瞬之间,牛女双星又要分手了。“忍顾”,即不忍顾。织女为伤别离,竟然不忍心去看要往回走的那一条路。这几句用语虽平易,但却把方才见面、旋即分离的场面描绘得情真意切,细致入微,读来动人心魄!下片结句如奇峰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词人看来,只要对爱情忠贞不渝,天长地久,并不在于要朝暮厮守,形影不离。反之,如果没有真挚的爱情,即便是朝暮厮守,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可言。词人的这一议论超尘绝俗,警策有力,是对纯洁爱情的由衷赞颂。这首词,写景、抒情与议论结合紧密,相得益彰,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下两片均采用前面写景、抒情,结句议论的结构方式。有了前面的写景、抒情作基础,后面的议论才显得墨气四射,力透纸背,读起来隽永有致、韵味无穷。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有了后面的议论,才使全词的意境得以升华,格调更为高远,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河豚子。推荐。爱诗词网。王任叔《河豚子》全文|赏析|读后感王任叔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便决心走这一着算盘。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豚子,悄悄地拿向家中走来。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间,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进去。“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呵!让我们吃哟!”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吃!”他低低地答一声后,无限的恐怖!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来吃,自己托故外去一趟。他并不是自己不愿死,不吃河豚子,不过他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所以暂时且为避开。已过了午了,还不见他回来。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了。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于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断不肯先给孩子尝吃的。日车已驾到斜西,河豚子,还依然煮着。他归来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象中一家尸体枕藉的惨状,真使他归来的力也衰了。然而预备好的刀下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的眼光在门外闪发着,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了。“怎么还没有死呢?”他想。“爸爸!我们是等你来一同吃呀!”“哦!”他知道了。一桌上争争抢抢的吃着。久不得到鱼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的睡着,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地挨饿。他一觉醒来,叹道:“真是求死也不得吗?”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赏析】这篇小说写的是黑暗的旧社会中一桩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剧。“他”是丈夫、是父亲,却不得不亲手置妻儿于死地。于是一篮河豚子,引起许多生生死死的悬念牵挂,许多亦悲亦喜的感情波澜,许多曲折和意外。作品把人物放在生与无法生、爱与不能爱,希望和绝望、企盼和恐惧的感情烈火中煎熬。在一层层曲折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真情、深情,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巨大的悲哀。一篮可以置全家于死地的河豚子,藏着一个无可奈何的残忍决定。可是这满盛着死亡的篮子,面对的却是“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是孩子们手舞足蹈的迎接。黑色的死亡阴影和鲜活的生命形成强烈反差,造成了感情的一次顿挫,童稚的天使般的欢乐,使“他”已被绝望凝固了的爱一下融化开来,化作伤心的泪水了。这里,情节的第一次起伏就把“他”推入了感情的矛盾之中。“他”不忍见一家人临死的惨状,借故避开了。当他“如踏在云上一般”地回来时,看到的并非意料中尸体枕藉的惨状,而是孩子们炯炯的目光和欢迎归来的声音。意外的充满温情的气氛和满含着生的企盼的目光轰毁了“他”解脱痛苦的预谋。情节的又一次曲折把“他”的感情推进更深的深渊。妻儿们的真情和爱像烈火炙烤着“他”,“他”注定了还要在想活而无法活、想爱而不能爱,想结束这一切而又实在于心不忍的感情矛盾中煎熬。终于“一桌上争争抢抢地吃着”,分外鲜甜地吃着。他感到一切即将结束,于是“到床上安安稳稳的睡着,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情节到此似乎已可结束,不料又一次意外立即打破了“他”感情的片刻宁静。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还是要忍饥挨饿。企图以一次感情的大牺牲换取永久宁静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等待“他”的,仍将是漫无边际的生存痛苦和感情煎熬。对于鲜活的生命,死亡是一种悲哀,对于艰难困苦中真诚赤热的亲情和爱,不能享受不能回报只能亲手将其扼杀,那是一种更深的悲哀,而失去了死亡和扼杀的权利呢?那已经是一种超越了悲哀的大悲哀了。死亡历来是逃避痛苦的妙方,死了,一切痛苦随之消失,一切喜怒哀乐的感情煎熬即刻中止,悲剧的帷幕也随之落下,观众也可以松一口气。可是《河豚子》却不肯落下这块帷幕,只要造成悲剧的一切背景仍然存在,这悲剧就一直要演下去。于是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无法中止,人们对于吃人社会的痛恨和诅咒也久久不能平息。这就是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了。
寒食东风。推荐。爱诗词网。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是名列“大历十才子”的诗人之一。在大历诗坛上,部分诗人诗作尚存有盛唐余韵,这首《寒食》诗便是一例。诗题一作《寒食即事》。“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日。古人每逢此节,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也在寒食传烛示恩。元稹《连昌宫词》有“特勅宫中许燃烛”之句,说的就是这事。本诗借汉事以喻唐事,以见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在绮丽的春光描绘中,微露出讽谏之意。前两句写京城春色。“春城无处不飞花”是烩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好处在于,写出了暮春时节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所无的特有景致。“春城”指春天的长安城,造语新颖,音调谐和,给人以美感。“无处不”是用双重否定表肯定,表达效果较直述语气更为强烈;若换成“春城处处皆飞花”,势必索然寡味。“飞花”指随风飞舞的柳絮,杜甫《寒食》:“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是其用字所本,有人解作“落红无数”,不妥。就因果关系来看,首句实承次句而来,正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才“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春光浓丽的寒食节,东风吹拂,御柳夭斜,枝头柳絮,漫天遍地,轻扬曼舞,才使得偌大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花。春天到处万紫千红,可写的景物甚多,诗人仅选取了“御柳飞花”这一最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真可谓“动人春色不须多”了。在描写时,诗人避免了直接陈述,用因果倒置手法来突出“飞花”,用双重否定句来强调“飞花”,取得了一波三折、情致宛转的艺术效果。诗人在柳上着一“御”字,显示出描写的是皇家宫苑的柳树,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汉宫”。后两句写当日情事,时间由白昼移至傍晚。寒食禁火,一般百姓家中夜间也不许点灯,但是贵族阶层却获准例外。“日暮汉宫传蜡烛”,在傍晚时分,皇帝已派人将蜡烛颁赐到贵族家中了。挨家挨户地颁赐,所以说“传”。谁人有权领受皇帝赐烛的殊荣?“轻烟散入五侯家”。蜡烛质量愈高,烟子愈少,所以说“轻烟”。这“轻烟”是皇帝恩泽的象征,领受它的是皇帝最宠幸的“五侯”。“五侯”本是汉朝典故。西汉成帝时,外戚王谭等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五侯,见《汉书·元后传》。东汉顺帝时,外戚梁冀之子及叔父五人封侯,世称梁氏五侯,见《后汉书·陈蕃传》。东汉桓帝时,封宦官单超等五人为侯,亦号五侯,见(后汉书·单超传)。总之,五侯不是指外戚,就是指宦官。诗人在这里当然不会是仅仅咏题汉事,而是以古喻今。安史乱后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此诗显然暗寓讽谕之意,清代诗论家吴乔曾予以评说:“唐之亡国由于宦者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围炉诗话》卷一)这是说此诗具有“惩恶而劝善”的“春秋笔法”。确实,这首诗虽然用意深刻,但在表现上相当含蓄。从表面上看,它只是描写了寒食的景色,记载了一件皇家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的例行故事,甚至于可以将它看成是一篇赞美皇帝对臣下施加恩泽的颂歌。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建中初年(780),德宗因为欣赏此诗,亲自点名起用韩翃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可见德宗或者视此诗为歌颂皇恩,或者并不在乎诗中委婉的讽刺意味。这种似歌颂而实讽刺,明扬暗抑的艺术手法,可以达到讽喻的目的而又不至于逆忤龙颜,正是《毛诗序》所主张的“主文而谲谏”理论的妙用。本诗写景之省净,言情之委婉,不着议论而用意自见,皆与盛唐诗风切近。翁方纲《石洲诗话》评说:“韩君平风致翩翩,尚觉右丞(王维)以来格韵去人不远。”读此诗,信然。
复仇的火焰。推荐。爱诗词网。《复仇的火焰(节选)》原文与翻译、赏析闻捷草坪的火光冲向天上,河边的歌声激荡地流向远方,参加婚礼的小伙子和姑娘,正在用歌声挑逗对方。有人诉说失恋的苦恼,有人赞美热恋的幸福和力量,有人表达理想中的情人,有人追求心爱的对象。有的歌声像一泓泉水,有的歌声好似连绵起伏的山岗,有的歌声如婉转的鸟语,有的歌声散发着花香。纵然你有一万双耳朵,也辨不出歌声的高山和大洋,还是走进主人的帐篷去吧!倾听两个年轻人的对唱。姑娘: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邀请我欢度这难忘的晚上,请让我用歌声表达衷心的谢意,祝贺幸福的新郎和新娘;祝你们未来的生活美满,祝你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祝你们并肩战斗威名远扬,祝你们成为牧人的榜样。青年: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邀请我欢度这幸福的晚上,也许是主人特意赐给我的艳福,使我遇见称心的姑娘;你的歌好像和煦的风,吹得我的心在胸中不住摇晃,你的歌又好像金黄的太阳,晒得我的心火样滚烫。姑娘:你这冒失的小伙子啊!难道是在深山老林里生长?你怎么不向新婚的夫妇祝贺?怎么一点礼节也不讲?你不要紧紧缠着我啊!从我身上得不到任何希望,姑娘遇见懂得礼节的小伙子,才亮开嗓门和他对唱。青年:你这黄毛的丫头子哟!怎么敢口吐利箭把人刺伤?你若是一个懂得礼节的姑娘,怎么会在人前这么轻狂?你不要狠狠盯着我哟!有本领就用歌声来和我较量,小伙子不怕丫头子来挑衅,这帐篷就是应战的战场。姑娘:这是森林里一棵白杨,静静地等待着清风来和我对唱,我的叶儿不知落了多少次,清风从不敢走近我的身旁。白骝马想赶上枣骝马,除非西边云海里升起了太阳,你有胆量就坐到我身边来,比比谁的歌声最响亮!青年:太阳月亮光芒不一样,赤金黄铜蕴藏在不同地方,如果没有遇见顽强的对手,怎能显得出百灵鸟会唱?什么节日我都没有放过,还没有见过一个会唱的姑娘,巴里坤还有人能唱过我吗?*我连想也没有这样想。姑娘:为什么千里雪山金晃晃?为什么万年冰川解冻向东淌?为什么苍翠的松林落孔雀?为什么满湖绿水闪银光?青年:因为万里晴空出太阳,因为东风吹来百花齐开放,因为吉祥的彩云罩松林,因为一轮满月挂天上。姑娘:为什么天山南北歌声响?为什么山上山下红旗迎风扬?为什么巴里坤花开满地红?为什么驼铃日夜响叮当?青年:因为草原有了共产党,因为平叛大军战斗天山上,因为毛主席光辉照天下,因为政府送来烟茶糖。姑娘:为什么哈萨克人喜洋洋?为什么家家户户炊烟升天上?为什么每一顶帐篷耀眼明?为什么牛儿羊儿满山岗?青年:因为牧人再也不流浪,因为盆盆罐罐里面有余粮,因为绣花的衣裙挂满墙,因为牧人重建新家乡。姑娘:为什么汽车奔驰日夜忙?为什么乌鲁木齐机器震天响?为什么喀什城太阳永不落?为什么南疆北疆在变样?青年:因为支援建设运输忙,因为城里城外在办工厂,因为新建的电站放金光,因为全民建设新新疆。姑娘:你的歌像奔腾的大河,汹涌的声势震得我心里发慌,猛烈的浪头击中我的头脑,我嘴边的歌全忘光;乡亲们倾听我俩对唱,掌声把狭小的帐篷震得摇晃,参加过千万次赛歌的人啊!我今晚怎么失去了主张?青年:帐篷里只有两位首长,我的姑娘哟你不要心里发慌,我原来认为你是一匹骏马,谁知你却是一只绵羊;骏马能躲过牧人的追捕,软弱的绵羊逃不脱牧人手掌,现在帐篷的门已经大大敞开了,回家的早被月儿照亮。姑娘:你不要这么得意洋洋,不要笑我是败兵你是胜将,我刚才的歌只不过是条绳套,你就是我要捕捉的笨羊;我刚才故意说心里发慌,嘴里的歌却多过草原的牛羊,帐篷的门是为你回家而敞开,月儿为你才把道路照亮。青年:你是个多么骄傲的姑娘,好像把天山托在自己的手上,你的歌又是多么动人心弦,仿佛唱得星星满天飞翔;你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没长毛的小兔不知雄鹰什么样,赶快收起你那傲慢的神气吧!有学识的人不自我标榜。姑娘:你的歌像天上的月亮,你的光已把姑娘的心儿照亮,漂亮人就是披一件破毡衣,我也会送他多情的目光;大河的流水来自山泉,我的歌生长在哈萨克的心上,请问众人的智慧谁能相比?为什么我不该自我夸奖?青年:我的嘴像是被纸封住,我的歌像是枯涸的河流一样,众人的智慧没有人能战胜,你的歌声哟充满力量;我已闻到玫瑰的清香,我已听到夜莺在胜利地歌唱,我现在捧上一颗爱慕的心,但愿你能对它望一望。姑娘:多少棵树木才能聚成林?多少条河流才能汇成海洋?多少年苦练才能成个好歌手?愿你的歌声永远激荡;冰冻的道路怎么跑马?人群里怎么把知心的话来讲?小伙子快快地到河边等着我,在那绿树成荫的地方。【注释】巴里坤:长诗的故事发生的地方。【赏析】在当代的叙事长诗中,《复仇的火焰》因其构思宏伟,结构严谨、色彩明丽、风情浓郁而占有重要地位。《复仇的火焰》原计划写三部,第一部《动荡的年代》,1959年出版;第二部《叛乱的草原》,1962年出版;第三部《觉醒的人们》只发表了部分章节。诗人希望通过这首长诗,记载“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人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帝国主义者和民族反动派的幻梦和末路。”(《复仇的火焰》第一部《后记》)这个创作意图在已发表的二卷诗中基本完成。《复仇的火焰》以解放初发生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事件的始末为线索,在广阔复杂的生活背景上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西北边疆人民壮丽的生活画卷,揭露了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分裂祖国的阴谋,展示了牧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觉醒解放的过程,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诗人告诉我们,任何民族与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光明前途。全诗结构宏伟,情节跌荡起伏,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历史背景,诗人紧紧抓住主线,有条不紊,驾驭自如,各种情感调度从容,变化错落有致,在这样的长篇大作中确属难得。金戈铁马的高原征战生活,神奇瑰丽的草原风光,新鲜别致的民族风俗,欢腾热烈的盛大婚礼,优美动人的深情抒发,痛苦孤寂的心灵哀号,……所有这些从诗人激情灌注的笔下滔滔涌出,有张有驰,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是叙事长诗成功的标志,《复仇的火焰》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全诗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印象的人物就有20多个,青年牧民巴哈尔、苏丽亚、叶尔纳,解放军师长任锐,哈萨克干部沙尔拜,智慧老人布鲁巴,帝国主义者麦克南,反动头人阿尔布满金,叛匪首领忽斯满等等都描写得相当出色。在一首诗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当代诗坛上绝无仅有。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画廊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其中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牧民巴哈尔。这个哈萨克牧民的儿子善良纯洁、勤劳勇敢,他“两道浓眉有如盛夏的乌云,乌云下面亮着闪电”,“他那神奇的枪法百发百中,嘹亮的歌喉震荡山川”,他是草原人民骄傲的一只年轻的鹰。在草原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他一时被敌人蒙蔽,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在亲人的呼唤下,巴哈尔经过痛苦的内心斗争,终于明辨了是非,回到了祖国和民族的怀抱。这个形象有血有肉,诗人细致描绘了他性格的矛盾和复杂性,挖掘深入,真实可信,富于典型意义。闻捷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方面运用了烘托、对比、白描、景物映衬等艺术手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可爱,这是长诗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闻捷是个主情的诗人,即使在叙事诗中也至始至终激情灌注,《复仇的火焰》全诗热情如火,其中的那些华采篇章(如这里节选的这一节)尽可以视为抒情诗的佳作。抒情、写景、叙事在诗中有机结合,互相对比,互相映衬,使全诗的主题获得充分的表达。闻捷热爱草原和那些纯朴可爱的牧民,他善写草原风光,他的诗情与草原、牧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复仇的火焰》激情奔放地描绘了草原风光和牧人生活,地方风土色彩极为鲜明,这充分地证明,是天山脚下的草原和牧民的乳汁养育了这位热爱草原和牧民的诗人,《复仇的火焰》是时代和人民的生活激流中涌出的一排巨浪。
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长篇讲史小说,八十回,清钱彩编,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两人具体生平不详。《说岳全传》是在以前各种“岳传”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作品描写岳飞抗金的故事,塑造了地主阶级爱国将领岳飞的形象。岳飞自幼勇敢,为人耿直,性格倔犟。在抗金斗争中,他英勇作战,屡建功勋。他治军严肃,军纪严明,能体恤士兵,作战常出奇制胜。但有浓厚的封建观念和忠君思想。作品中的牛皋性格爽直、善良,对封建统治阶级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说岳全传》在民族矛盾的背景上展开南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之争,歌颂岳飞英勇抗金的斗争精神,揭露张邦昌、秦桧等奸臣与金朝贵族勾结,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罪行,表现了鲜明的爱憎倾向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说岳全传》以《水浒》续书自居,继承了《水浒传》的思想艺术传统,成功地塑造了具有草莽英雄特色的牛皋的形象。作品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把宋朝与金朝、岳飞和秦桧之间的矛盾斗争说成是冤冤相报,冲淡了历史和个人的悲剧的社会性质和意义,过分强调岳飞的忠君思想也损害了岳飞的形象。艺术方面的疏陋之处和败笔也较多,其思想和艺术成就不能与《水浒传》相媲美。但在说岳故事发展过程中,《说岳全传》是一个集大成的作品,在清初思想文化统治极为严酷的情况下,它所表现的爱国民族情绪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它虽曾为清廷查禁,但仍广泛流传,具有较大的影响。
说岳传。推荐。爱诗词网。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长篇讲史小说,八十回,清钱彩编,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两人具体生平不详。《说岳全传》是在以前各种“岳传”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作品描写岳飞抗金的故事,塑造了地主阶级爱国将领岳飞的形象。岳飞自幼勇敢,为人耿直,性格倔犟。在抗金斗争中,他英勇作战,屡建功勋。他治军严肃,军纪严明,能体恤士兵,作战常出奇制胜。但有浓厚的封建观念和忠君思想。作品中的牛皋性格爽直、善良,对封建统治阶级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说岳全传》在民族矛盾的背景上展开南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之争,歌颂岳飞英勇抗金的斗争精神,揭露张邦昌、秦桧等奸臣与金朝贵族勾结,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罪行,表现了鲜明的爱憎倾向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说岳全传》以《水浒》续书自居,继承了《水浒传》的思想艺术传统,成功地塑造了具有草莽英雄特色的牛皋的形象。作品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把宋朝与金朝、岳飞和秦桧之间的矛盾斗争说成是冤冤相报,冲淡了历史和个人的悲剧的社会性质和意义,过分强调岳飞的忠君思想也损害了岳飞的形象。艺术方面的疏陋之处和败笔也较多,其思想和艺术成就不能与《水浒传》相媲美。但在说岳故事发展过程中,《说岳全传》是一个集大成的作品,在清初思想文化统治极为严酷的情况下,它所表现的爱国民族情绪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它虽曾为清廷查禁,但仍广泛流传,具有较大的影响。
《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是说,国家有时强,有时弱。强弱的原因在于能否坚决执法。执法者坚决国就强,执法者不坚决国就弱。这是强调有法必依的重要性。
奉法者强。推荐。爱诗词网。《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说,国家有时强,有时弱。强弱的原因在于能否坚决执法。执法者坚决国就强,执法者不坚决国就弱。这是强调有法必依的重要性。
《现代散文作品·山之子》简析
李广田著。作于1936年,收于《李广田散文选》。这篇游记以登泰山为线索,描写了山色风光和人生的苦难。作者以淡雅流动的笔墨,写出了山路盘旋曲折、山峰雄伟缥缈之美。在自然的山光水色里,香客们带着盛宴上山,提着空篮和百合花下山。然后由鲜艳的百合花带出了哑巴一家采花的辛酸故事。哑巴是一个山一般高大粗犷的汉子,是“山之子”。他一家都以在深山峭壁上攀摘百合花谋生,父兄因此惨死,哑巴为了奉养老母和寡嫂,继承父兄的事业,“把自己的生命挂在万丈悬崖之上”。他满腔哀痛,却无法诉说自己一家的悲惨遭遇,由此形成寂寞、沉郁的性格。文章通过“山之子”的形象,赞扬了他勤劳、坚忍、善良的品质,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不幸和痛苦,向旧社会发出了凝重的呼喊。作者把山景、山花之美与哑巴命运之惨加以鲜明对照,使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全篇取材于泰山,借景色、风情点染于人物,形象鲜明,抒情色彩强烈。是作者散文的代表作。
山之子。推荐。爱诗词网。《现代散文作品·山之子》简析李广田著。作于1936年,收于《李广田散文选》。这篇游记以登泰山为线索,描写了山色风光和人生的苦难。作者以淡雅流动的笔墨,写出了山路盘旋曲折、山峰雄伟缥缈之美。在自然的山光水色里,香客们带着盛宴上山,提着空篮和百合花下山。然后由鲜艳的百合花带出了哑巴一家采花的辛酸故事。哑巴是一个山一般高大粗犷的汉子,是“山之子”。他一家都以在深山峭壁上攀摘百合花谋生,父兄因此惨死,哑巴为了奉养老母和寡嫂,继承父兄的事业,“把自己的生命挂在万丈悬崖之上”。他满腔哀痛,却无法诉说自己一家的悲惨遭遇,由此形成寂寞、沉郁的性格。文章通过“山之子”的形象,赞扬了他勤劳、坚忍、善良的品质,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不幸和痛苦,向旧社会发出了凝重的呼喊。作者把山景、山花之美与哑巴命运之惨加以鲜明对照,使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全篇取材于泰山,借景色、风情点染于人物,形象鲜明,抒情色彩强烈。是作者散文的代表作。
《王子安集》的主要内容,《王子安集》导读
《王子安集》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文集。唐杨炯《王子安集序》称原集20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30卷,宋洪迈《容斋四笔》云“今存者二十七卷”。以上各本皆已散佚。明朱警、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均为2卷,皆有诗无文;清同治间邹氏刊《初唐四杰文集》本9卷,则有文无诗。明崇祯间张燮辑本16卷,凡赋、诗3卷,文13卷,附录1卷,《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清蒋翊著《王子安集注》,在16卷本的基础上加以辑补,计诗90多首,文90多篇,分为20卷,注释较翔实,有清光绪九年(1883)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近人罗振玉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卷,并附校记,有1922年铅印本。
王子安集。推荐。爱诗词网。《王子安集》的主要内容,《王子安集》导读《王子安集》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文集。唐杨炯《王子安集序》称原集20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30卷,宋洪迈《容斋四笔》云“今存者二十七卷”。以上各本皆已散佚。明朱警、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均为2卷,皆有诗无文;清同治间邹氏刊《初唐四杰文集》本9卷,则有文无诗。明崇祯间张燮辑本16卷,凡赋、诗3卷,文13卷,附录1卷,《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清蒋翊著《王子安集注》,在16卷本的基础上加以辑补,计诗90多首,文90多篇,分为20卷,注释较翔实,有清光绪九年(1883)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近人罗振玉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卷,并附校记,有1922年铅印本。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6岁能属文。麟德初(664),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沛王闻其名,召为王府侍读。因观诸王斗鸡,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革职。后为虢州参军,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犯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畤受连累而被贬为交趾县令。勃渡海省亲,溺水而死,年仅28岁。著述甚多,除文集外,尚有《周易发挥》、《次论语》、《千岁历》、《黄帝八十一难经注》等学术著作多种,久佚。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唐初诗坛,盛行“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实为齐梁余波。王勃对这种“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形式主义诗风深为不满,故“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在他现存的诗作中,虽然社会内容还不够深广,某些篇章也仍不脱六朝锦色;但他的优秀之作,已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蜀中九日》、《滕王阁诗》、《采莲曲》等,都是初唐诗坛难得的佳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传诵弗衰的名句。其诗多为五律和绝句,对五言近体诗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明胡应麟称其五律“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唐)、中(唐)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薮·内编》卷4)。其文多为骈体,在赋、颂、表、书、序、论、碑、状诸类中,尤工于序。文章内容广泛,而才高位卑的悲愤,年华虚度的感喟,几乎构成了王文的基调。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笔,描定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较之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意境更加开阔深远,也更自然;作者又以悲怆而超逸的笔调,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既有“命途多舛”的不平之鸣,又有“穷且益坚”的进取之志;虽通篇骈偶,句式严整,但气势奔放,跌宕多姿,流利自然,略无雕琢柔靡之弊。反对骈文最力的韩愈,亦“壮其文辞”,并以自己能名列王勃之后而感到“荣耀”(见《新修滕王阁记》)。另《益州夫子庙碑》亦名著当世。《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在“初唐四杰”中,王勃诗文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推荐。爱诗词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译注】长安的夜空高挂一片明月,千家万户传出捣衣的声音。捣衣:把衣服放在石上,用棒反复捶击以去污,然后再漂洗。另外,古代制衣,先将布匹放在砧上用棒捣平捣软,以便制作,这个过程也叫捣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色的映照下,人们于水边捣洗衣物的情景。[例]那些悬挂在波光和月色中的石码头上,捣衣声啌啌地响成一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巷后面也颇有点诗意。(陆文夫《梦中的天地》)
小人喻于利。推荐。爱诗词网。【原文】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出处】《论语·里仁》。【注释】①喻:通晓,明白。【译文】君子知晓正义和道德;而小人只懂得惟利是图。【赏析与启迪】君子追求的是道德和正义,小人追逐的是利益得失。处理事务时,君子一定要先辨明是非曲直,小人则先计较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君子尊崇道德而轻视功利,小人计较利益而抛弃正义。正人君子洁身自好,讲究道德,追求公平与正义,往往受人尊敬;邪恶小人往往品格低下,违法乱纪,常常遭人唾弃。做君子,是每个人都应当树立的正确人生观。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是人的良知。一个有良知的人,把人世间的正义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追求正义,他们可以不顾自身的安危,抛弃自己的私利。而一个没有良知的人,很容易被利益蒙蔽双眼,往往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患得患失,处处表现出小人行径。
大漠风尘日色昏。推荐。爱诗词网。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洮河〕亦名巴尔西河,源出今天青海省境内的西倾山,曲折东北流,经甘肃岷县、临洮县,注入黄河。〔吐谷(yu)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之一。相传为晋代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初曾为西部边患,高宗朝被唐与吐蕃之联军所击败。王昌龄的这首诗实写征战,展现了战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战地景观。前两句写唐军将士的出征。荒漠之上风沙遮天盖地,连太阳也显得昏暗无光。恶劣的天气,肆虐的风沙,衬托了也象征了战地气氛的严峻和紧张。唐军将士顶着风沙从军营中冲杀出来,军前的红旗被狂风卷裹着,舒展不开。诗中用“半卷”作了准确生动的真实描写。后两句写战况,渲染了捷报频传的胜利气氛。诗人完全采用白描的手法,平叙直说。前军昨夜在洮河北进行了一次激战,战报传来,吐谷浑人已被生擒活捉了。胜利的气氛鼓舞着出征的将士,诗人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这首诗将险恶的天气与征战的激烈相对照,十分真实地传达出特有的战地氛围。全诗的格调高亢,感情激越,洋溢着明快乐观的旋律,一洗过去诗歌中消极委靡,哀感顽艳的陈腔烂调。王昌龄到过临洮一带,虽然未曾披甲上阵,浴血杀敌,但诗中所写无疑也是诗人的真实见闻和真切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准确地表现了守边将士的精神面貌。
李清照 醉花阴。推荐。爱诗词网。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题解】《醉花阴》,词牌名。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注释】1.永昼:漫长的白天。2.瑞脑:香料。3.金兽:兽形的铜香炉。4.纱厨:纱帐。5.东篱:泛指采菊之地。6.暗香:菊花的幽香。7.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8.西风:秋风。9.黄花:菊花。【串译】薄雾和浓云撩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已在金兽炉中烧完。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瓷枕和纱笼的床厨,被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之后,淡淡的菊香盈满了双袖。这境况,慢说不会消损神魂,秋风吹扰得珠帘卷起,闺中少妇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赏读提示】这首词是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作者将此词寄给丈夫后,惹得丈夫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首,然终未胜过这首《醉花阴》。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挨。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寥寥数句就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独寝自然感触良多!“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可是这并不能宽解愁怀,反而掀起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菊花开得极盛极美,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暗写她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含蕴丰富。整首词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使之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境界。诵读时的“秋色”“佳节”“孤独”“思虑”都是要点,下抑缓行为主调,于忧愁之中,悠悠表述。结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词峰,要在“莫道”两字上将语气做足做透。【断句顿挫建议】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推荐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赋。推荐。爱诗词网。庾信:春赋庾信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渌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弓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良辰美景,莫过于春暖花开;赏心乐事,莫过于游春赏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为此而铺写出无数春的篇章。但大多为伤春、惜春之作,触景伤怀,情调不免忧虑。庾信这篇文章,作于为梁朝东宫学士之时。赏春、赞春,热烈而轻快,洋溢着春的活力,是与众不同的。赋的特点就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庾信即善于运用铺张扬厉的手法,“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从各个角度来吟诵春的生机。这就是此赋充满生命活力的奥秘所在。首先从春天自然景象展开铺张描绘。春色又回到汉武帝所建宜春苑中,披香殿的宫女又忙着制作春衣。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刻,百鸟婉转的歌喉、鸣声悦耳,醉人的杨花,满路飞扬。在春天里,河阳满城桃花,金谷园也是松柏万株。春来了,带来大地的复苏一丛丛春草,一缕缕虫丝,皆碍人行路。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动静相兼,视听结合,将大地回春的自然景色,描写得颇有生气。紧接着意描绘春游情景。春满人间,趁着大好韶光,游人竞入上林苑,争渡河桥。就连那些深藏于金屋兰宫的绝代佳丽、六宫纷黛,也从华丽的宫中走出来观赏春色。她们金钗翠钿,珠光宝气,令人讶重,而其云鬟高挽,又似有畏风之状。这些丽人,貌美非凡,眉毛跟柳叶争绿,面色与桃花争红。她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树上花朵也因羞于争美而纷纷落在衫上。从争前恐后的出游,写到繁盛风流的首饰、发式,写到容貌之美,渲染出春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爱美的心理和行动,将盎然的春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后深入描绘春日宴饮之乐。在那水苔始绿而藏鱼,麦苗始青而藏雉的春天,有美人吹箫于弄玉之台,鸣珮于凌波之水。民人富足,家藏美酒,有似“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酒有石榴、葡萄之味,金杯玉碗则有荷花、莲子之形。应时果蔬,则有新芽竹笋、细核杨梅。在春天里观景、饮酒、品尝新鲜的美味,还可以有美如绿珠、文君的女郎弹琴、送酒。春天景美、物美、人亦美,沉浸在欢乐之中。为描绘歌舞骑射之盛,纵情吟诵春天之乐,进一步展开铺叙。调管抚琴,管弦齐鸣,响起了《阳春》、《渌水》动人的乐曲,跳起了《对凤》、《回鸾》迷人的舞蹈。更换上烘烤过的笙簧,使音乐纯正而清越;移动那筝上之柱,一次次变调改曲。纵情歌舞直到月亮当空,还情意正浓,以至久久地花前歌舞、击鼓为节。歌舞之后又骑射相娱,“协律都尉,射雉中郎”,是转笔,承上启下。先以“停车小苑,连骑长杨”写车马之盛。接着以“金鞍始被,柘弓新张”写马饰弓矢之美。然后写骑马上阵的盛况,挥鞭勒马,急上驰道,尘土飞扬,集合到射击处,又分群而步入射箭大堂。最后写装备之精良、服饰之盛美。所骑之马是青海千里马之良种,所佩玉梁带则是荆山之玉所作;服饰尽是艳锦新绫,上有天鹿、凤凰美丽的图形。至此,春之活力已渲染无遗。最后以春日狂欢之乐结尾。三月三日上已节,更令人欢欣。晚霞醉人,流觞曲水,祈福河边乐趣无穷。在春郊外,树下尽是流杯之客,沙头皆为渡水之人,天暖气融,穿着入时,舒畅地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尽情领略无限春光,终日狂欢,直至“百丈山头日欲斜”,仍然贪恋春色,狂饮未休,不醉无归,故而说:“三晡未醉莫还家!”那春水春花,格外叫人迷恋,故而说:“池中小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一泓春水清澈可鉴,胜于明镜,春花沁人,清香满衣,胜过薰香。赏春、爱春、恋春的深情写得淋漓酣畅,令人豁目快心。这篇赋,犹如一篇春之恋歌,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片深情。从自然景色写到美人春游、饮酒宴乐、歌舞骑射、流觞曲水,一路写来,如行云流水,珠圆玉润,笔酣墨饱,玲珑剔透。这多半得力于作者卓越的文学情思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但在另一方面,深刻地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有着极为强烈的爱,爱春天的风物、春天的一切,故而以真挚深沉的感情赞美春的到来。而在赞美爱恋之中,饱含着生命的希望,反映着美好生活的追求,闪射着灵性的火光。它启示人们,春向人间走来,人也向春天走去,人与自然在和谐的契融中,能够进入同化共美的至善至美境界。
荀彧之死。推荐。爱诗词网。三国诗词《荀彧之死》原文|译文|赏析文若才华天下闻①,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②,临没无颜见汉君③。【释词】①文若:荀彧,字文若。②留侯:张良。西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被封留侯。③临没:到最后。无颜:没有脸面。汉君:曹操为汉相,故称汉君【赏析】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长史董昭进奏,请尊曹操进魏公之位,加“九锡”。侍中荀彧认为:“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当尊曹操魏公,加“九锡”上表汉献帝以后,荀或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曹操兴兵下江南,荀彧托病留在寿春,曹操派人送给他一盒点心。“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是曹操政治集团第一流的智囊人物。曹操称之曰:“此吾之子房也!”曹操这一比喻,确实不是溢美之词。《三国演义》情节中几处描写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都是在关键的时刻,为曹魏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曹操评价他:“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回驾洛阳。荀彧建议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他说:“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这是一着高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临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他建树颇丰的政治生涯。官渡决战的前夕,曹军粮草不继,曹军士卒疲乏,且后方又不很安定。面对这种与袁军的对峙的局面,曹操“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便写信询问荀彧。荀彧立即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明确指出:“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这封信使曹操茅塞顿开,终于等到了战机,乌巢烧粮,一举摧败了袁军的防线,使敌方全局崩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决定大举南下,问计于荀彧。荀彧建议曹操“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如计行事,结果刘表的儿子刘琮“以州逆降”,兵不血刃地轻取荆州。总之,荀彧从二十九岁始,二十多年与曹操鞍马相随,每每以人皆所不及之奇策,挽狂澜于既倒,使曹操转弱为强,化险为夷。可这样一位功臣,竟被逼服毒而亡。诗人十分感慨:“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诗中说荀彧“失足”,这种看法,无论与历史上的记载,还是小说中的描写,都失之浅薄。荀彧出身颍川世族大家,从小就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儒家的正统观念。他辅佐曹操征戈,是为了结束动乱,复兴汉室。他不图私利,不慕富贵,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一位知识分子可贵的操守。举二例:荀彧二十七岁时举孝廉,拜守宫令。这一年正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京师大乱。他带领全家投奔冀州韩馥,待袁绍将韩馥赶下台,把荀彧奉为上宾。可荀彧经过一段观察,看出袁绍只是布衣之雄,“终不能成大事”,便毅然离开袁绍,投靠了曹操。这一点十分可贵,他并不以袁绍对他个人的器重作为“择君”的是非标准,而是把对人主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选择,这不是一般具有依附性格的知识分子可比的。再一点,荀彧与曹操相谋与共,亲密无间,两个还结成儿女亲家,其长子荀恽娶曹操女儿安阳公主为妻。当曹操总揽朝纲,进逼汉室的步骤加紧,欺君罔上的行为日益明朗,荀彧与曹操之间产生了思想上的裂痕。这是他不同意曹操进位魏公的根本原因,并能不避亲疏,不虑恩辱,敢于直言劝谏。这既是他人品正直的一面,又是导致他悲剧的一面。一方面他“汉统”的思想根深蒂固,随着曹操逼宫加剧,他内心矛盾愈陷愈深,不可自拔;另一方面他跟随曹操数十年,地位又高,在这条路上陷得也很深,没有任何退路。于是只好以死了之。怎能一言以概之“可怜失足在权门”呢!荀彧的正统观念和思想意趣与曹操的差别,以及他对曹操为人的深透了解,使他选择了宁愿玉碎、不愿瓦全的处世方法,荀彧的死并没有改变曹操进爵魏公、进逼汉室的野心。这就是说,荀彧很清醒,也很痛苦,这不是什么“临没无颜见汉君”。
重为轻根。推荐。爱诗词网。《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翻译与解读重为轻根01,静为躁君0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03。虽有荣观,燕处超然04。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0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06。今译稳重是抑制轻率的根本,镇静是抑制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终日行道,不离镇静与稳重。君子虽身居华丽宫室,却安居超脱泰然。轻率则会失去根本,躁动则会失去主宰。评议本章是老子教诲君人之“南面之术”,即君人治国理政应坚持重与静二字。为何国君要坚持重与静呢?老子是从这样三方面来阐明其中道理的。一是,老子认为,国君治国理政,应当稳重,不能轻率;应当镇静,不能急躁。稳重是抑制轻率的根本。镇静是抑制急躁的主宰。二是,国君终日行动,皆不能离开重与静,应当把它作为座右铭。三是国君以身任天下,责任重大,不能轻率地把职位禅让给别人。因此,老子非常强调“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问题,以此警告当政者,在禅让时,要选好接班人。老子此番话语,并非无的放矢,他是有感而发,具深刻的历史意义。今天看来,老子的这番肺腑之言,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应当引起世人的关注。吴澄对此章寓意的诠释和解读,颇有参考价值,援引如下,以飨读者。此章以辎车喻重,燕处喻静,姑指一端而言尔。国势之居重驭轻,兵法之以静制动,与夫人之治心治身,皆当本之以重,主之以静也。吴澄说老子“以辎车喻重”,此话极为重要,说明《老子》原文即为“辎重”二字。不然,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为何皆为“辎重”二字呢?所以,有的学者疑传抄者误将“静”字抄成“辎”字,是缺乏根据的。注释01 重:稳重。 轻:轻率。 根:根本。河上公曰:“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花叶轻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也。”句谓:稳重是抑制轻率的根本。02 静:镇静,或沉静。 躁:躁动,或急躁。 君:主宰。河上公曰:“人君不重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句谓:镇静是抑制躁动的主宰。03 君子:帛书甲乙本、傅奕本作“君子”,是。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圣人”,误。 辎重:河上公曰:“辎,静也。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重也。”按:本章以“重”、“静”与“轻”、“躁”对举,辎重,谓军中载兵器粮食之车。不少治老学者认为与全章文义不合,疑为传写者将“静”误写成“辎”,颇有道理,但并不能肯定就是如此。校勘订正,必须有所根据,不能臆断。04 荣观:河上公曰:“荣观,谓宫阙。”吴澄谓为“荣华之境”。 燕:为“宴”之借字。林希逸曰:“燕,安也。处,居也。”超然:超脱泰然。两句谓:虽身居华丽宫室,却超脱泰然。05 奈何:为何。 万乘:一万辆豪华马车。 以身轻天下:苏辙曰:“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轻其身,则不足以任天下矣。”吴澄曰:“以身轻天下,谓以其身轻动天下之上也。万乘之主当静动,奈何以其身轻动乎?”06 根:帛书甲乙本、王弼本、傅奕本皆作“本”。河上公本作“臣”。应与首句呼应,故吴澄等本作“根”,是。吴澄曰:“有轻而无重,则失其轻之根;有动而无静,则失其躁之君。”两句谓:轻率则失根本,躁动则失主宰。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哪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什么意思,《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原文出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赏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推荐。爱诗词网。《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哪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什么意思,《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原文出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赏析。【出处】宋·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那孤单与寒冷。苏轼借孤鸿“寒枝不肯栖”而落得“寂寞沙洲冷”,来形容自己坚持原则与理想,不肯屈服现实,不愿媾合世俗,结果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遗世而独立,孤高而悲怆。这两句词也可用来比喻对男女感情上的执著与寂寞。【原词】见“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柳永
柳永(987~1053),本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祖籍崇安(今属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封屯田员外郎,所以又称“柳屯田”。他常年流连于青楼市井,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又因为通晓音律,熟悉民间音乐,新创了很多慢词长调,拓宽了词的题材,堪称北宋专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长于铺陈。著有《乐章集》,词有二百余首流传后世。
蝶恋花 柳永。推荐。爱诗词网。柳永柳永(987~1053),本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祖籍崇安(今属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封屯田员外郎,所以又称“柳屯田”。他常年流连于青楼市井,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又因为通晓音律,熟悉民间音乐,新创了很多慢词长调,拓宽了词的题材,堪称北宋专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长于铺陈。著有《乐章集》,词有二百余首流传后世。蝶恋花【原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之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毫无兴味。我渐渐消瘦也不后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鉴赏】这首词因景思人,全篇充满着词人因身世飘零而生的落寞情怀和对情人无怨无悔的思恋,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上片写词人登楼所见。第一句直述,主人公在高楼之上倚栏远望,清风细细,无边的芳草直至天际,让他不由立生愁绪。为什么呢?春草萋萋,自己游心已倦,心爱的女子却远隔万里。夕阳残照,烟光烂漫,孤单落寞之感萦绕在主人公心头。然而他知道,此时此刻,是没有人明白他的心意的。正是由于孤单落寞无人可诉,对远人的思念才显得更加强烈。这里为下文埋下伏笔。下片叙述自己如何情深。一个“拟”字,引出主人公想把满腹疏狂化为一场淋漓酣醉、狂歌痛饮而强颜欢笑。“还无味”则暗寓这样的消沉亦不能使自己摆脱愁绪,足见愁绪之深沉。直到这里,前面蓄积的感情终于轰然迸发,词人在最后喊出了自己爱情的宣言:衣带渐宽又有何悔,那个美丽的女子哟,就是值得人为她憔悴啊!这首词幽婉而又活泼灵动,后两句更是成为后世情人们互诉思念之情的绝唱。“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王国维对这首词的评价绝非妄言。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推荐。爱诗词网。(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在密州的太守任上,于正月二十日的夜晚,因缅怀弃世十年的亡妻王弗,悲绪难已,言念萦心,积思成梦而写下的一首百代传诵的悼亡之作。小令的上阕,写爱妻亡故,芳魂消歇,墓底长眠,已经十易风霜了。词人与亡妻生死别后,彼此隔绝,两下茫茫,音信难通。恩爱夫妻一朝永诀,难忘的往事不去思量,怎么可能呢?词人多么想不远千里,一返家乡,与孤坟中故妻的茕茕亡灵叙谈一番十年以来的凄凉别况。可是,十年之前,亡妻在世,认为丈夫文章冠世,在宦途中是会高飞自有云程路的,词人也以此而自期许。谁知词人在功名上前星失暗,远谪荒州,迍邅坎坷的情况,纵使与亡妻相逢,也怕她一刹难辨认出风尘满面、鬓老如霜的自己了。上阕写日所思念。先从生死起笔,言噎语湿,甚为沉痛;接着拓深一层,以“不思量,自难忘”倾吐十年以来思念亡妻的深情;再写孤坟迢遥,满腹悲怆,无处诉说;“纵使”句,极写作者的变化,包孕了词人和亡妻别后的酸辛和感慨。小令下阕写词人幽梦还乡。亡妻过早委化,一晃十年过去了,而词人对亡妻仍无辍止地怀念着,终于思驰神往,萦回成梦。正月二十日的夜晚,词人梦见自己忽然回到了故乡,恍惚之中,亡妻正临轩对镜,自理梳妆。此刻,词人没有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也没有难以自己的放声悲恸,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凄婉哀伤。这默默的相顾、无言的流泪,既符合与亡妻梦魂幽会的实际,也写出了词人深沉的悲痛。词人梦醒之后,愈益认识到如此的断肠、哀伤,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是难以避免的:那长满蓬蓬短松的土冈,那伴她过夜的寒天冷月……,这一切,都会使词人随时随地流泪、断肠。下阕写梦中所见,是上阕感情的继续和发展。“相顾”句,写无言有泪,把哀伤之情推向高潮。最后写梦醒思痛,以阴冷、凄凉的景物收结,更加深了词人对亡妻难以排遣的思念。此词乍看起来迅笔挥洒,了无安排,没留下丝毫雕琢的痕迹,但透过字里行间的蛇灰蚓线,仔细推敲,便知词人动笔之前是精心设计的。特别是下阕写梦中与亡妻相见情景,表明了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那么笃厚,是那么执着,竟冲破了时、空的界限,而达到阳冥幽会,这正是此词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之所在。历代为爱妾写悼亡诗的不少,陆游的《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元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从诗题看,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仿佛,但在感情的深笃上以及内容和形式的默契上,前者远不如后者。明末吴伟业为妾卞玉京写的悼亡诗句:“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虽然哀戚顽艳,但太卿卿我我了,远不及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情感自然、诚朴、深沉。从这首小令不难看出,词人善于把离情别意同个人的仕途坎坷与生活困顿结合起来,深挚、凄迷,情调幽冷感伤,景物描写与人物内心感受融汇贯通,笔园墨净,情韵兼胜,对后世词家有极大的影响。
给脸不要脸。推荐。爱诗词网。歇后语《给脸不要脸》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歇后语:给脸不要脸拼音:gěiliǎnbùyàoliǎn指用好态度相待,对方不服从或不承认。斥责对方不知好歹。例如向三元:“别磨烦,走!”破风筝:“珍珠是我的女儿,谁也不能带了走!”向三元:“别给脸不要脸!”方珍珠:“我不能去!”(老舍《方珍珠》3幕)或作[给脸不要]。例如哼,保长这大的体面,给你脸你不要,一定要嫁那个穷酸棍。保长说啦,要是你不从,叫你今生今世死在这架织布机子上,休想再跟二丑见一面。(《逐鹿中原》4章4)
申公巫臣。推荐。爱诗词网。《刘向·申公巫臣》注释,意译与解说楚庄王既讨陈灵公之贼①,杀夏徵舒,得夏姬②而悦之,将近之。申公巫臣谏曰:“此女乱陈国,败其群臣③,嬖④女不可近也。”庄王从之。令尹又欲取⑤,申公巫臣谏,令尹从之。后襄尹⑥取之。至恭王与晋战于鄢陵,楚兵败,襄尹死,其尸不反,数求,晋不与,夏姬请如⑦晋求尸。方遣之,申公巫臣将使齐,私说夏姬与谋。及夏姬行,而申公巫臣废使命道亡,随夏姬之晋。——《新序·杂事第一》【注释】①陈灵公之贼:指夏徵舒。他是夏姬之子,因陈灵公与夏姬私通,遂杀灵公。②夏姬:郑国美女,为陈国大夫御叔之妻。③败其群臣:指陈国的大臣孔宁、仪行父等都与夏姬私通。④嬖:宠爱。⑤令尹:官名,楚国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取:同“娶”。⑥襄尹:襄,姓;尹,连尹,官名。⑦如:往。【意译】楚庄王替陈灵公报仇,杀了夏徵舒,得到了郑国美女夏姬,一看就为之动心,打算据为己有。申公巫臣极力谏阻:“这个女人惑乱了陈国,使其群臣作风腐败,如此下贱的女人万万不可亲近。”庄王听从了他的劝告。不久,令尹也想娶夏姬,申公巫臣再次慷慨陈词,令尹也被说明了。最后夏姬被襄尹娶去。到了楚恭王的时候,楚晋交兵,大战于鄢陵。楚国兵败,襄尹战死,尸体也被掳去。楚国多次派人交涉,但晋国拒不交还尸体。于是,夏姬请求去晋国讨还丈夫尸体。就在派遣夏姬的时候,恰好申公巫臣将出使齐国,他暗中劝说夏姬与他合谋。等到夏姬启程出发,申公巫臣就抛弃了自己的使命中途逃跑,随夏姬一起去了晋国。【解说】这个故事维妙维肖地刻划出一个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形象。申公巫臣明明见了女色也神魂颠倒,却偏偏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去劝说他人,一旦他自己有了机会,就立即把平日的伪装弃之不顾,露出了本来面目。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也并不少见,这则寓言正是他们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从这则寓言中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所谓“女人祸水”论只是封建统治阶级加给妇女背了数千年的一口黑锅,实际上竭力宣传这种论调的人自己也不一定就相信。故事中的申公巫臣不惜抛弃自己的名誉地位,将他所说的“祸水”引进了自家,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相关名言】任何恶德的外表也都附有若干美德的标志。——英国·莎士比亚假装正经往往会增加冷酷。——法国·马尔扎克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苏联·列宁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情况:那个叫喊得最凶的和发誓发得最厉害的人,正是希望把最坏的货物推销出去的人。——苏联·列宁
庄生梦蝶。推荐。爱诗词网。《庄周·庄生梦蝶》注释,意译与解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①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②。——《庄子·逍遥游》【注释】①蘧蘧(ju)然:惊疑不定的样子。②物化:庄子哲学用语,指变幻、幻化,为物我界限消解的一种状态。【意译】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生动活泼翩翩飞舞着的一只胡蝶。自己觉得快乐自适,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间醒过来,惊奇地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胡蝶呢,还是胡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和胡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上述的变幻就叫做“物化”。【解说】梦境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有一种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因为有了这梦,人们便对人生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庄子在本则寓言的前面曾对人生与梦有一段绝妙的议论,他借长悟子的口说,当人在梦中,却不知道做梦,有时梦中还在作梦,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可是愚人却以为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后来魏源用诗句概括说:“梦觉小生死,死生大梦觉”。为什么他们都有这种人生如梦的感叹呢?这实在是因为人生中偶然事件太多。人生的变化,也常常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恰如同梦幻一般。这自然是出于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消极感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这异常丰富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这细腻的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切体悟力,是他把现实世界与主观幻想世界沟通了起来。在庄周与胡蝶的互相梦变的过多思虑中,物我融一的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庄子冀求通过这种物我消融,达到消除一切根源于自我意识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乃在于人有了自我意识,因此他才能够使自己从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界相对峙的独立存在。而庄子却要求通过“物化”,又重新化去人与自然的对峙界限,泯灭自我,再度回归到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之中。然而,这样固然消除了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相关名言】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法国·卢梭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
《《高祖还乡》睢景臣》原文|翻译|赏析|释义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高祖还乡。推荐。爱诗词网。《《高祖还乡》睢景臣》原文|翻译|赏析|释义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项羽在打下咸阳以后,放弃了这个建立霸业最好的地方,急急忙忙地要回到楚地去,理由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当时就有人嘲讽他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记·项羽本纪》)这种短浅的目光,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刘邦就不一样了。他为了江山,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连项羽把他的父亲绑到阵前,以要烹煮他的父亲来威胁他,他都可以说:“我们曾经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了你的父亲,请分给我一杯羹。”他也要回乡去夸耀夸耀的,但那是在他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之后。高祖十二年(前195),他亲自带兵平定淮南王黥布乱,于是顺道回了一趟故乡沛县。那可是皇帝的銮舆,其声势之大可想而知。先是发沛中儿童一百二十人排练歌舞,在酒宴上表演。他亲自击筑,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天天与父老乡亲饮宴,谈故旧为乐,住了十几天才走。这就是历史上盛赞的“高祖还乡”。据钟嗣成《录鬼簿》载:“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睢景臣)〔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其他人的《高祖还乡》是怎么写的,不知道。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大概胜在立意的巧妙。有的事,平平道来,不容易出彩。换一角度去看,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的事情,在儿童和成人的眼中就完全不一样。睢景臣是从一个乡下人的眼中去看的,这个乡下人又是汉高祖的老熟人。皇帝的排场銮驾在他眼里是那么可笑,皇帝的权威,在老乡亲的眼里也没有那么神秘,倒是小时候的许多糗事,都还历历在目。所以,从他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趣。〔三煞〕之前,是老农眼中的皇帝排场,一点威严都没有,反而显得那么可笑。先是社长排门告示,说要应付什么“车驾”“銮舆”。老农不懂,只看见村里那些有点头脸身份的人在忙碌着。终于,“瞎王留”引着一伙“乔男女”,吹笛擂鼓地去接驾了。先看见的,是些奇奇怪怪的旗,然后是奇奇怪怪的仪仗,最后,皇帝的銮驾终于在“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和“几个多娇女”的簇拥下到了。〔三煞〕是一个转捩。从老农眼中的“那大汉”下车,大家罗拜,到他突然认出这是一个熟人,一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混混的时候,真是“险气破我胸脯”。〔二煞〕〔一煞〕历数“汉高祖”小时候的种种劣迹。而且“明标着册历,现放着文书”,有根有据。〔尾声〕最有趣的,就是结尾那句“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你就说你是刘三,谁还会把你揪住,改甚么姓,更什么名,要叫做“汉高祖”。闹到最后,老农都不知道“汉高祖”是什么。作品是通过一个老农的口,表现了对皇权的否定,至少,摘去了罩在它头上的光环。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作品还是不多见的。
为山九仞。推荐。爱诗词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原文与赏析不矜①细行②,终累③大德;为山九仞④,功亏一篑⑤。(《尚书·旅獒》)注释①矜:慎重。②细行:细微小节。③累:连累、损害。④九仞(rèn):八尺为一仞。⑤篑(kuì):盛土的竹筐。译文细微小节上的疏忽会铸成大错。在通向成功的途中,容不得丝毫的意志懒散和懈怠;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晏几道临江仙。推荐。爱诗词网。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伤春怀人,原本是词家的传统题材,在那整个社会历史文化大氛围的熏染感陶下,已逐渐凝聚成某种蕴含有特定人生内容的类型化情绪,故触目连篇,无不即此寓意,虽不乏委婉绰约风致,但吟唱咏叹之际,却也难免浮汪单薄的憾病。而晏几道则不然,清·冯煦称其为“古之伤心人”(《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他以饱经忧患的没落公子身世和挚痴纯真的个性特征,追念昔日华情绮思,自当拥载有切实的指向与一番深沉喟慨,所以言外诚中,字字句句无限蕴藉,皆从肺腑间流出,这首〔临江仙〕亦然。上阕起处实述眼前事境,“梦后”“酒醒”互文见义,这正是意态迷惘恍惚、心旌落寞漫无凭依的时分,而徘徊顾瞻,唯见高台楼锁、重重帘幕低垂,弥漫着冷寂气氛,该教人何以为堪!两句相对,淡淡道出,看来只在客观地描写,但实际上景中含情以共生并发,有着强烈的主观成份,因之很从容地推出下面句子:“去年春恨却来时”。“去年”,自然为回忆语,但“春恨却来时”兼写当下情状,则晚春季节意兴阑珊是年年一样,非终于“去年”,也非自现今“梦后”“酒醒”始。“落花”两句转到景物描摹上来,被清·谭献誉为“名句千古,不能有二”(《词辨》)。然它实系从五代·翁宏《宫词》“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的颔联录出,直接引诗入词,这和后来秦观〔满庭芳〕歇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径用杨广“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诗句的情况相似,唯原在诗中平平不著称,经词语点用便称名句,关键就在于将之处于一个恰当的意境和前后位置上,始觉浑然天成,犹若已出与全篇融为有机整体,毫无凿枘牵强感。试思落红满地,悄然独立花前,间看迷濛细雨中燕子归飞,它们的成双成对同人的孤独恰为反比映照,那么,怨离叹别、相思怀恋之意就暗暗透露,以“双飞”逗“独立”,虽写景亦言情,是景语亦情语,并且紧扣“落花”“微雨”的特定季节物象,再与青春迟暮、韶华老尽的伤感汇聚为一,格外显得包纳丰厚、韵致深婉。如果另进一层体味,则这里的空间场境是明晰稳定的,但时间范围却难以确指:它可能属于“去年春恨”,系彼时举止情怀的追述;也可能是“春恨却来时”,现今沉吟感念境状的描写;而更可能本来就仅只有景象意绪浮现在心头,属于某种纯粹的美的感受,并藉之引出后文,故无论或昔或今,原即迷漓不清,亦无须凿定以求,否则的话,反到失之于拘滞琐屑了。下阕就“记得”二字总领,回忆往昔,归到怀人念旧的主旨。“小蘋”,歌女名字。据《小山词》晏几道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这段文字充分说明了他的怅惘慨叹情绪,也正好视作此处注解。但当日可念者很多,词中叙述了印象最深的“初见”时的两件事,即她的服饰和音乐技艺。“心字罗衣”,或指心形花纹的薄绸衣,或谓用心字香薰过的细罗衣,明·杨慎《词品》说:“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又与此别”。不管怎样吧,“心字”都象征着一种柔情密意,遥与“弦上”音曲呼应表里,悄传“相思”,使两心相通。过片三句易上阕的密丽凄雅作清疏,化叙事述情为一体,率然袒露心曲,其径言直出,纯缘于眷念的挚烈,它和另首〔玉楼春〕“琵琶弦上语无凭,荳蔻梢头春有信”的设意无异,总是企求从早已消歇的旖旎繁华岁月里,把握住一点可以实在凭藉的东西,聊慰今日之空廓悲凉。不过,盛衰遽变,已是人去楼空、音尘隔绝,此刻情怀最难以排遣,因而于苦想追忆之际,也只好据现时景物踪迹旧日芳痕了,故结拍总束云:“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明月映空,亘古皆如斯,当时也曾照彩云悠悠归去;眼下瞻顾,仍清辉不减,然那彩云呢?这里看似从容叙出,由今溯昔未作断语,但寓意极悲凉,无限浮生惊变、沧桑如梦的慨喟尽在不言中。按,“彩云”,喻美人。南朝梁·江淹《丽色赋》:“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为此处取义所本,籍指小蘋并莲、鸿、云等。回念“当时”笙歌饮宴罢后,“明月”溶溶,照映她们归去;如今明月依旧,人却各自飘零难能再相共了,后一层意思词中并未直言,仅就虚笔收住,遥应前面的“记得”,而追怀悼惜之味反更显醇厚委婉。这是小山词的名篇之一,历来被人称诵,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确实,它叙事写景,字字融注了相思忆旧的深情,而设语造境,清丽隽逸,更无一毫俗艳气。
续汉书。推荐。爱诗词网。《后汉书》《后汉书》是继班固《汉书》而作,由南北朝时期的宋宣城太守范晔等人所撰,所以又称《续汉书》。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曾为宋武帝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迁至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432年)王妃去世,他在深夜以饮酒、听挽歌为乐,从而触怒刘义康,被贬职为宣城太守,从此郁郁不得志,遂专心撰写《后汉书》。后又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的权力之争,于元嘉二十二年以谋反罪被杀。司马彪(?—306),字绍统,温县人。是《后汉书》的另一作者。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少时笃学不倦,但因行为不端,喜好女色,被其父斥责,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从此不事交往而专心着述,撰写了《后汉书》志的部分。范晔所撰写的《后汉书》现仅存十纪、八十列传,十志没有完成范晔便被杀去世了。八志三十卷由梁代刘昭继晋司马彪《续汉书》补入,与范晔《后汉书》合为一书,共一百二十卷,即现在的通行本,包括本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志八篇三十卷。由于《后汉书》的文章是“正史”中有数的佳作,所以后人常把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汉之“四史”,被奉为史学的正宗。范晔也与司马迁、班固并称。一、《后汉书》的特点体例上,《后汉书》纪、传的编次与《汉书》有所不同,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的《外戚传》,皇后由传改为了纪。传在《史记》、《汉书》已有的《循吏》、《酷吏》、《儒林》、《四夷》四传之外,新创立了七篇类传,包括《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这都是根据东汉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风尚设置的。范晔创造性设置的这些类传,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大多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效法。叙事上,范晔不以时代先后编次,而是采取以类相从的方法,这是非常适合史学的体式。同时,范晔还运用独创的一些类传,将同类人物纳入一编,如专记妇女事迹的《列女传》,选择“才行”优秀的各个类型的妇女,为她们写传记。蔡文姬收入了《列女传》,后来的部分史学家认为蔡文姬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妇德,改过嫁,不应收入《列女传》,从中可以看出范晔独到的史学观。后世的一些史书把《列女传》改为《烈女传》,变成了褒扬“三纲五常”的贞妇烈女的碑文,史学见识远不及范晔。另外,其他人的传也像《列女传》一样以类相从,而不是以年代先后编入。如后汉初期的王充、后汉末年的王符和仲长统,尽管他们不是同时代人,但是因为都擅长着述,并且不重功名利禄,所以三人列为同传。又如,张纯与郑康成都以经学见长,虽然不是同时代,但也将他们合为一传。再如,《卓茂传》历叙拒绝与王莽合作的孔休等五人。《束历传》中,附叙一同谏废太子的刘玮、薛皓等十七人,这些人虽然不能各自立传,可是事迹又足以令后人效法,为不埋没他们的姓名,于是为一人立传,而其他人则用“类叙法”,附见于一人传内。这种言简意赅的叙事方法,非常值得后世借鉴。二、《后汉书》的局限《后汉书》在“本纪”之外,又创立“皇后纪”,叙述临朝称制的皇后的同时,又叙述其他各后,被历史学家们讥讽为赘设。在部分篇章,如《风俗通》、《抱朴子》中,范晔竟把许多诡异无稽的传说列于传中,给人以稗史、小说的感觉,完全偏离了信史。另外,各种赞辞,过于瑰丽纤巧,有失史体。范晔对黄巾军农民起义也不像司马迁那样持赞赏的态度,而是予以了贬抑,如未对张角兄弟立传,而是附在了皇甫嵩传中。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推荐。爱诗词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处】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七十回【译注】凭借着好风的力量,送我直上青天白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乘风而上的自然现象。[例]风筝的高飞,当然要借助风势。俗言有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谢云《风筝》)二、用以比喻借助某种势力、时机,趁势而得便利。[例1]然而,“坚持不懈”,又谈何容易?刚开始的时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是走了一程之后,各种矛盾、摩擦、障碍、阻力便一齐涌了上来,每前进一步,都像在乱石丛中艰难地跋涉。(汪金友《“毛驴精神”可取》)[例2]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风摇来摆去,无非是保乌纱帽,捞乌纱帽,争戴大乌纱帽。(刘道新《“风派”人物脸谱初析》)
以诺书
《伪经》的一卷。成书较早,是由几部古代犹太人作品合编而成的。它的原本为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但均散佚,目前仅存有从希腊文本转译的埃塞俄比亚译本和古斯拉夫译本。据《创世记》载,以诺是人类的第7代始祖。《以诺书》共5卷108章。它借托以诺之口,描述有关世界末日、末日审判、天堂、地狱等景象。《以诺书》在《伪经》中的重要地位,与3世纪犹太教希腊化时期出现的众多伪经作品都借托以诺的言行有关。据传,上帝曾向以诺单独授以“秘闻”。据考证,现存的古斯拉夫文本的《以诺书》,译自1世纪埃及亚历山大犹太人所编译的希腊文本,它的原名即称《以诺秘闻录》。该文本中描述了以诺巡游七重天以及上帝创造天地、始祖犯罪等内容。
以诺书。推荐。爱诗词网。以诺书《伪经》的一卷。成书较早,是由几部古代犹太人作品合编而成的。它的原本为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但均散佚,目前仅存有从希腊文本转译的埃塞俄比亚译本和古斯拉夫译本。据《创世记》载,以诺是人类的第7代始祖。《以诺书》共5卷108章。它借托以诺之口,描述有关世界末日、末日审判、天堂、地狱等景象。《以诺书》在《伪经》中的重要地位,与3世纪犹太教希腊化时期出现的众多伪经作品都借托以诺的言行有关。据传,上帝曾向以诺单独授以“秘闻”。据考证,现存的古斯拉夫文本的《以诺书》,译自1世纪埃及亚历山大犹太人所编译的希腊文本,它的原名即称《以诺秘闻录》。该文本中描述了以诺巡游七重天以及上帝创造天地、始祖犯罪等内容。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推荐。爱诗词网。《唐·柳宗元·捕蛇者说①》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唐·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11)。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12)。永之人争奔走焉(13)。有蒋氏者,专其利(14)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15),吾父死于是。今吾嗣(16)为之十二年,几(17)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18)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19)?余将告于莅事者(20),更若役(21),复若赋(22),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23)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24)?则吾斯(25)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26),则久已病(27)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28)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29)。殚其地之出(30),竭其庐之入(31),号呼而转徙(32),饥渴而顿踣(33),触风雨,犯(34)寒暑,呼嘘毒疠(35),往往而死者相藉(36)也。曩(37)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38);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39)。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40),叫嚣乎东西(41),隳突(42)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43)。吾恂恂(44)而起,视其缶(45),而吾蛇尚存,则弛然(46)而卧。谨食之(47),时(48)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4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50);其余,则熙熙(51)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52)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53)。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54)。”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56)。【注释】选自《柳宗元集》。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著名文学家。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写的。〔黑质〕黑色的底子。质,质地,东西的本体,这里指蛇的身体。〔章〕花纹,斑纹。〔啮(niè)〕咬。〔无御之者〕没有(能够)抵挡它的。御,抵御,这里指医治。〔腊(xī)之以为饵〕把它晾干用来作为药饵。腊,干肉,这里作动词,指把肉晾干。饵,原来泛称服食的东西,这里指药饵。〔可以已大风、挛(luán)踠(wǎn)、瘘(lòu)、疠(lì)〕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疾)。已,治愈。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死肌〕死肉,腐肉。〔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太医以王命聚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太医,皇帝的医生。(11)〔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赋,征收,敛取。(12)〔当(dàng)其租入〕抵他应交的租税。当,抵,顶替。(13)〔争奔走焉〕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奔走,忙着去做(某件事情)。(14)〔专其利〕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15)〔死于是〕死在这件事上。(16)〔嗣(sì)〕继承着。(17)〔几(jī)〕几乎,差点儿。(18)〔戚〕悲伤。(19)〔若毒之乎〕你怨恨这件事吗?若,你。毒,痛恨。(20)〔莅(lì)事者〕管政事的,指地方官。莅事,临职。(21)〔更(gēng)若役〕更换你的差使。役,给官府出劳力。(22)〔复若赋〕恢复你的赋税。(23)〔汪然〕满眶含泪的样子。(24)〔君将哀而生之乎〕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25)〔斯〕此,这。(26)〔向吾不为斯役〕(假使)从前我不当这个差。向,从前。(27)〔病〕困苦不堪。(28)〔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计起来。(29)〔乡邻之生日蹙(cù)〕乡邻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蹙,困迫,窘迫。(30)〔殚(dān)其地之出〕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殚,竭尽。(31)〔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家里收入的都拿出去。庐,屋,家。(32)〔号(háo)呼而转徙〕(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33)〔顿踣(bó)〕劳累得跌倒在地上。顿,劳顿。踣,倒下。(34)〔犯〕冒。(35)〔呼嘘毒疠(lì)〕呼吸毒气。疠,这里指疫气。(36)〔死者相藉(jiè)〕死人(的尸体)互相压着,极言死人之多。藉,垫,枕。(37)〔曩(nǎng)〕从前。(38)〔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一家了。其室,他们的家。(39)〔尔〕通“耳”,罢了。(40)〔悍吏之来吾乡〕凶暴的小吏来到我乡。(41)〔叫嚣乎东西〕到处吵嚷叫喊。“东西”和下文的“南北”都是“到处”的意思。(42)〔隳(huī)突〕骚扰。(43)〔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吓得乱嚷乱叫的,就连鸡狗也不得安宁呢。(44)〔恂恂(xúnxún)〕小心谨慎的样子。(45)〔视其缶(fǒu)〕看看那瓦缸。(46)〔弛(chí)然〕放心的样子。弛,松弛。(47)〔谨食(sì)之〕小心地喂养它。(48)〔时〕按时,到(规定献蛇的)时候。(4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齿,这里指年龄。(50)〔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只有两次。盖,句子开头的助词,承接上文说明原因常用“盖”字开头,没有实在意义。(51)〔熙熙〕快乐的样子。(52)〔旦旦有是〕天天有这样的事(指冒死亡的威胁)。(53)〔则已后矣〕就已经(死)在后了。(54)〔苛政猛于虎也〕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原话见《礼记·檀弓》。(5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56)〔以俟(sì)夫观人风者得焉〕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以,用来。俟,等待。人风,应作“民风”,唐代为了避李世民(唐太宗)的讳,“民”字改用“人”字。焉,代词,指这里所写的这篇文章。【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的身体呈黑色而带有白色花纹;这种蛇碰上草木,草木就会死掉;假若咬人,没有能医治好的。但是要抓住它并且把它杀死晾干制成药饵,却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病,能使失去机能的肌肉复活,还能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后来,招募到能捕蛇的,可以用蛇抵他的租税。于是,永州地方的人便争着去做捕蛇这种事。有个姓蒋的人,他家专享那种捕蛇免交租税的好处已有三代了。我问到他捕蛇的情况,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这种差事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种差事上。如今我接着干这种差事十二年了,好多次都几乎送了命。”说着这事,面容好像很悲痛的样子。我可怜他,就说:“你觉得干这件事很痛苦吗?我可以告诉给主管这种差事的人,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姓蒋的人听了越发悲痛了,泪汪汪地哭着说:“您打算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种差事虽然不幸,还不像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样厉害。假如我不干这差事,那早就穷困得无法活下去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乡下,到现在已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却一天比一天难熬。他们用尽田里出产的全部东西,拿出家中所有财物,都交租税了,哭着叫着四处流浪,因为饥渴而跌倒在地上无法起来,他们冒着风雨,顶着寒暑,呼吸着毒气,往往因此而死在路边,尸体一个压着一个。从前和我祖父同时的人,现在他们十家中连一家也没有了;和我父亲同时的邻居,十户中剩下不到两三家了;和我居住十二年的,现在十家剩下也不到四五家了。他们不是死了就是逃了。而我却因为捕蛇还活着。强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乱喊乱叫,乱冲乱闯,人们吓得惊恐呼叫,就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小心谨慎地起来,看看罐子,我的蛇还在,于是又放心地睡了。我谨慎地喂养它,到征蛇的时候献上去。回来就可以香甜地吃那土地上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一生了。大约一年中我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很快乐了。哪里像我的邻居天天都有死的危险啊!现在我就是死在捕蛇上,也比我的乡邻死得靠后了。我又哪里敢怨恨呢?”我听了蒋氏的话更感到悲伤。孔子说:“苛政比猛虎还厉害。”我曾经怀疑过这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看起来,我才真相信了。唉!谁知赋税比这蛇还要厉害啊!因此,我为此事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想知道人民情况的人得到它。
《龙文鞭影》原文与赏析
作者萧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明代汉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在世。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年)会试第一,后任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声望甚高。以他这么高的地位,亲自来撰写小学生读的蒙书,,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该书原名《蒙养故事》,成书年代较《三字经》要晚,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明代杨臣诤对其加以增订后,改名为《龙文鞭影》。后清代著名学者李辉吉、李恩绶又对其加以校对、增补,丰富和扩充了原书的知识内容。所谓“龙文”是指古代良马,相传良马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是说,读这本书能够获得“逸而功倍”的效果。
龙文鞭影。推荐。爱诗词网。《龙文鞭影》原文与赏析作者萧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明代汉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在世。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年)会试第一,后任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声望甚高。以他这么高的地位,亲自来撰写小学生读的蒙书,,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该书原名《蒙养故事》,成书年代较《三字经》要晚,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明代杨臣诤对其加以增订后,改名为《龙文鞭影》。后清代著名学者李辉吉、李恩绶又对其加以校对、增补,丰富和扩充了原书的知识内容。所谓“龙文”是指古代良马,相传良马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是说,读这本书能够获得“逸而功倍”的效果。《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的一部优秀读物,它成为清代中晚期广泛流传于民间乡塾并深受蒙学师生欢迎的启蒙教材。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中广泛收集故事。记载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全书共收集了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推荐。爱诗词网。《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五溪:雄溪、溪、酉溪、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西部。夜郎: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沅陵。【大意】柳絮飘零,杜鹃哀啼,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我将愁心托付给明月,随风一起伴着你直到夜郎之西的龙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