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徂。推荐。爱诗词网。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作者:丘为 朝代:唐代原文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诗词问答问:《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的作者是谁?答:丘为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注释全唐诗:卷129_54
一枝春 桥夕。推荐。爱诗词网。一枝春(除夕)作者:杨缵 朝代:宋代一枝春(除夕)原文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诗词问答问:一枝春(除夕)的作者是谁?答:杨缵问:一枝春(除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问:一枝春(除夕)是什么体裁?答:词译文和注释译文爆竹声惊醒了春天,街头巷尾喧闹声一片,千家万户箫鼓敲击声响彻夜晚。五彩流苏在暖帐上坠悬,炉鼎中升腾起缕缕香烟。先把酒杯放在一边,我要献上新的诗句恭贺新年。心中要思索出清新圆润的歌词,虽说不如上林苑的莺歌燕语甜美。眼下已是年尽日暮,我即使是随意地抒发心中愁苦,也不能缺少当年刘郎豪放的风度。屠苏酒我早已备足,眼看春天将来,马上就要杨柳气盛、腊梅嫉妒。时间未到,清晨还未在滴漏上露出,可街上已是人马络绎不绝,绣车充盈道路。我要把这夜晚的明月、拂晓的花树,从头到尾一点一滴细细地记住。注释喧填:即“喧阗”,哄闹声。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编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垂饰。未夸上林莺语:形容歌者的声音清脆嘹亮胜过黄莺。上林:苑名,秦旧苑,汉武帝时扩建,苑中豢养许多珍禽异兽。刘郎:唐代诗人刘禹锡,此指作者自己。屠苏:酒名,古人常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以祛瘟疫。迤逦:曲折连绵。宫壶:宫中报时的铜壶。
木兰花张先。推荐。爱诗词网。张先《木兰花》张先张先乙卯吴兴寒食①龙头舴艋吴儿竞②。笋柱秋千游女并③。芳洲拾翠暮忘归④,秀野踏青来不定⑤。行云去后遥山暝⑥。已放笙歌池院静⑦。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笼袖骄民图【五代】董源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注释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②龙头舴艋(zéměng):小龙舟。宋朝寒食、清明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③笋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此句指游女成对儿打着秋千。④翠:指翠鸟的羽毛。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⑤“秀野”句:景色秀丽的郊野,游人往来不绝。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秀野。”⑥行云:比喻游女。⑦放:搁置,停止。鉴赏此词记录了当时寒食节的情形。词的上阕描写了三组欢乐画面,反映了当时的民间习俗。驾驭着轻巧的小龙舟,吴中健儿们斩涛劈浪,鼓勇争先,气势如虹。一个“竞”字描写出那种“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壮美场面。与青年男子弄潮不同,出来游春的吴中女孩儿们则是成双成对地荡起了秋千。当时正值初春,她们已经卸下了冬装,衣衫轻盈,袖带飘拂,随着秋千的上扬和下落,若比翼鸟,若花中蝶,翩翩飞舞。至于那些久困闺门的少妇们则沿着沙洲捡拾翠鸟脱下的美丽羽毛,插在发髻上作翎羽,或者采集起来做成华丽的羽扇。也许为了找到一个与自己帽子花色相配的翠羽,也许是想多采集一些来扮靓自己的家,她们甚至忘记了回家时间已经到了。远望郊野,虽然已是暮色降临,但还有许多游人往来不绝,在尽情地享受那春天的景色。三组画面,联篇成幅,清新活泼,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下阕描写歌终人散后月夜中庭的景色。过句先宕开一笔,写当时的自然景色。表面上“行云去后”是说浮云归山,实际上是以行云比喻游女。宋玉《高唐赋》记述楚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会,后人就常用行云来比喻女子。郊野踏青游春的人们已经离去,白天庭院丝竹之声也已消停。“已放笙歌池院静”补记了白天那些没有去踏春的人家的活动,他们在自家的庭院中听乐赏歌,自娱自乐。下一句时间转到半夜时分,月亮高高照耀庭院,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在朦胧月色中,杨花轻轻飘扬,无声无影,静谧清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曾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句得意之作而被人称为“张三影”,但朱彝尊认为它“在世所传‘三影’之上”,可见工绝。本篇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张先已经是86岁高龄的老人。但从词作中可以看出,作者依然感觉敏锐,思绪活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李飞跃)集评清《朱彝尊:“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静志居诗话》)
《蝉》。推荐。爱诗词网。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咏物诗贵在依物寄情,语意双关。既要写出所咏物的特征和精神,又要写出作者的怀抱和情感。这首咏蝉名作,常为后人称赞不已,不仅因为它具有上述特色,而且还因为作者运用了特殊的艺术手法,全诗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对蝉进行了规劝,也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第一句指出蝉的“难饱”是因为它的“高”。“本以”,本来就因为,语气十分肯定。这样说的根据是《吴越春秋》“蝉登高树,饮清露”的说法。只饮清露,是吃不饱的。作者又将蝉加以人格化,从其所处位置的高,引申为品格的清高。品格清高,不肯向别人求食,当然只能饿肚子。第二句根据蝉的放声长鸣,推想它是由于难饱而抱恨。所以发出哀鸣——恨费声。并且规劝它,这是徒劳的。三、四两句紧接着第二句,“疏欲断”承接第二句的“费声”,是说彻夜抱恨长鸣,直至五更天晓,弄得声嘶力尽,稀疏断续。第三句承接“徒劳”,意谓尽管这样嘶叫,你所处的环境——高树,却丝毫无动于衷,依然那样碧油油的。不仅蝉人格化了,连树也人格化了。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蝉,写成了社会性的人,还寄以深刻的同情,予以铭心的规劝。这对蝉和树来说,并不是这么回事;而作为社会性的人来说,却又的的确确是合情合理的,并能有力地勾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收到极好的效果。这四句处处是在写蝉,却又处处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情思。他生逢牛、李党争的时代,并且直接卷进了这一政治斗争的旋涡,处在夹缝里,处处碰壁,任他一再上书献诗,终不能摆脱困境。但他自问是清白的,并没有做阿谀逢迎的勾当。四句诗所写蝉的遭遇,不正是他的“夫子之道”吗?后四句是第二部分。语气从规劝变为倾诉怀抱。五、六句径直写自己的感慨。他说,我做着卑官小吏(李商隐长期做着幕僚的工作),为人作嫁,好象随波逐流的木偶,自己也不知道会漂流到何处。“梗犹泛”源于《战国策·赵策》“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泛滥无所止。’”“犹”,说明现在还在漂着。长期沉沦下僚的苦闷,使作者动了故园之思。故乡的原田已是一片荒草,实在该回去整治整治了。但这种愿望又牵于人事,不能实现。这两句似乎已经离题,与蝉无关。可是第七句却一笔兜转。原来作者是在倾诉着自己的遭遇,觉得与他想象中的蝉又何等相似,所以当听到蝉声时,就认为蝉正在现身说法,对他提出诚恳的有力的警告。他不禁要说一声“烦君最相警”以示谢意。因为我正和你一样,全家正处于清贫之中。这个“清”,还含有清高的意思,和第一句的“高”,正遥相呼应。独特的构思,精巧的表现手法,把蝉活脱脱地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同时,通过和蝉的对话,也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怀抱。只要多读几遍,自能体会到这是一篇绝妙的咏物诗,不愧是大家的手笔。此以蝉自况也。蝉之自处既高矣,何恨之有?三承“声”字,四承“恨”字,五、六言我今实无异于蝉,听此声声相唤,岂欲以警我耶!不知我举家清况已惯,毫无怨尤,不劳警得也。(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卷三)前四句写蝉即自喻,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纪昀《点论李义山诗集》)
临江仙陈与义。推荐。爱诗词网。陈与义《临江仙》陈与义陈与义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①,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梦②,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归庵图(局部)【明】倪瑛辽宁省博物馆藏注释①午桥:在洛阳南。②二十馀年:此时陈与义四十六七岁,二十年以前当是徽宗政和年间。鉴赏这首词是《无住词》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大约写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集中抒发了陈与义回首一生时的万千感慨,在艺术上也是臻于完美之作。陈与义家在洛阳,不幸生于两宋易代之际,悲剧性的历史注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他少怀壮志,且“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陈与义传》)。稍长,即登上舍甲科,在东京任太学博士,一度失意后,很快又以《墨梅》诗见知于徽宗,授予符宝郎,且诗名大震。宋洪迈《容斋四笔》记载,陈与义“诗成,出示坐上,皆诧为擅场”,一时春风得意。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受王黼罢相的牵连而被贬为陈留酒税。接着,大乱突至,奔徙于兵荒马乱之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待朝廷立足稍稳时又再度受到重用,累迁至参知政事,晚年,辞官退居青墩僧舍,终老于无住庵中。词中,这位暮年老者,登高临远,抚今追昔,身世的大起大落,战乱中的流离失所,几度生与死的考验,凡此万端,词人运用空灵的笔法自然流出。上片“忆昔”领起,二十年前的往事如在目前。午桥之上,也曾痛饮高歌、壮志踌躇。然而“长沟流月去无声”,岁月无声消逝,年华去之何速!是景语也是情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幅诗情画意的美景,那种悠然惬意的心态,淡淡几语传出,引人无限追慕。当然,那已是多少年前的旧事,而今早已如烟散尽。下片“二十馀年如一梦”,直抒胸臆,从无限美好的回忆中醒来。“堪惊”一语,道出世事变幻之难料,不由得让人回首心惊!的确,在此二十年,词人经历了北宋的盛衰沦亡,沧桑变故,怎能不有大梦一场的感慨?接下来,词人由发抒悲慨一变而为淡笔写实,一个“闲”字,把万般思绪收拢,看新晴,听渔唱,想古今事,归为旷达,至此,境界全出,正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所说,“笔意超旷,逼近大苏”。全词从追忆过去、反观现实到洞察古今,自然浑成。他的自然之笔受到后人一致推崇,宋张炎《词源》卷下称此词“真自然而然”;清彭孙遹《金粟词话》亦称:“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然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张贺)集评宋《刘辰翁:“词情俱尽。俯仰如新。”(《须溪评点简斋诗集》)宋《胡仔:“《简斋集》后载数词,惟此词为优。”(《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四)链接词的自然之境。自然即是不造作、不勉强之义,原是评诗之语,较早用“自然”一语评词的,是宋末的张炎,其《词源》卷下“令曲”条有云:“至若陈简斋(与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也。”以后“自然”遂成为词学批评中的一个普遍化的艺术标准。清初彭孙遹《金粟词话》云:“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然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使语意淡远者稍加刻划,缕金错彩者渐近天然,则骎骎乎绝唱矣。若无住(陈与义)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石林(叶梦得)词之‘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自然而然者也。”清末沈祥龙《论词随笔》阐释“自然”之意云:“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古人名句,如‘梅子黄时雨’‘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可见,“自然”要求浑然天成,追求一种清新脱俗、不假涂饰雕琢的天然之美。但它也不废弃“人工”,只是认为词的种种艺术技巧都不该违背自然的原则,而应在抒情言志述事造境中追求自然之态,达到“人巧极而天工生”的高妙境界。(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全国。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故称。存:存在。比邻:近邻。比,紧靠。【鉴赏】原诗中有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辅:扶持。三秦:项羽曾将秦地分为三国,分封章邯等三人。“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关中地方。五津:指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泯江自灌县到犍为一段有五个渡口。津:渡口。风烟望五津:遥望杜少府的目的地,风烟渺茫。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有大海环绕,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现在也指全世界。天涯:天边。歧路:岔路,指离别处。原诗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但却像近邻一样并不疏远。不要因为彼此要分离,就为儿女之情而流泪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现今常用来指人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知心朋友,彼此虽然远隔重洋,但却像近邻一样亲近。原诗是一首送别诗,劝人莫为别离而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朋友间友谊深厚,心灵相通,虽遥隔千万里,也不觉得疏远。[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魏克特夫妇同我们相距万里,心却贴得那么近。(袁鹰《莱茵河畔的拙政园主》)二、用以形容到处都有朋友或亲人,走到哪儿也不感到生疏。[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会找到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孤单。(王蒙《别依阿华》)【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王勃好友,少府是对县尉的尊称。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县,这里泛指蜀地。②城阙:代指长安,送别之地。辅:卫护。三秦:今陕西一带。项羽灭秦后他将其分封给三个王,故称三秦。③五津:指长江自湔堰至犍江段上的五个渡口,都在蜀中。④比邻:近邻。⑤无为:不要。【全诗鉴赏】这首诗写作者在长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县尉,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头两句紧扣诗题“送”,点出送别之地和行人将去之处。以“城阙”指代长安,并写出其以三秦为夹辅的地理位置,显得气势宏大。用“五津”泛称蜀地,既和“三秦”相对,又别具一种蜀中多水的地理特色。两地以一“望”字相连,落脚在“风烟”上,描写由长安眺望蜀中,满眼迷蒙,但见风烟杳渺而已,十分遥远。这里没有写一个“别”字,而离别之意和依恋之情自现,由此引起下诗,顺理成章。该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可以不用对仗,而此联则以工巧的地名对出之,形式严整,声调铿锵,增强了诗的豪迈之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句紧承首联,明写伤别之意。可是作者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所以后句笔锋一转,又来宽慰朋友,表示对方是为了作官,远赴蜀中,而自己也是为了求官,离家来到长安,同是在外作客的宦游之人,这次分别不过是客中送客,用不着悲伤。安慰之意表达得恳挚委婉,亲切有味,既体现了惜别深情,又起到了减轻对方离愁的作用。第三联进一步申述前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友情不会因为形体的分离和空间的隔开而有所削弱;相反,只要彼此是知己,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在感情上仍是贴得很近很近的。此联化用了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但比曹植的诗句更概括、更精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这两警句的运用,提高了全篇的精神境界,突现了诗的主旨。在对仗上,二、三联与首联用工对不一样,用的是流水对,富有变化,既有精整之巧,又有流动之妙,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尾联承接第三联,劝慰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悲伤流泪。这两句从反面否定别离时的儿女之态,在伤别中见豪情,收结得很有余意。梁代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的许多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往往写得缠绵悱恻,悲酸凄苦,而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则意境开阔,气势豪迈,一扫缠绵的儿女之情,反映出当时青年士子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昂扬奋发的风貌,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此诗还初步扫除了齐梁以来诗坛上的绮靡风气,没有华丽的辞藻,柔弱的气息,而是以深挚的感情、精警的语句取胜,表现出爽健清新的艺术美,透露了唐代诗歌革新的最初信息。【点评】首联对仗工整,属地名对。用气势磅礴的语言,写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目的地:三秦拱卫的长安城阙是送别地点,风烟迷茫的蜀川五津是行人的目的地。诗人自长安遥望蜀川,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微露伤别之意。颔联写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同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彼此在飘流中话别,客中送客,既离乡又别友,更增添一段愁绪。颈联奇峰突起,诗的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楚转为豪迈,显出高昂的旋律。诗人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知己,只要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只要心志相通,友谊就不会受地域阻隔的道理,经过诗人的高度概括而成为千古名句。尾联紧接颈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诗意回到送别上来。诗人压抑着离别的愁绪,劝慰杜少府,在离别的岔路口,千万不要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流沾巾。实际上这也是诗人超然洒脱心情的表露。诗人与朋友都是有志之士,都有远大的抱负,那么暂时的离别又算得什么呢?这首送别诗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格调高昂,豪迈超脱,独标高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全国。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故称。存:存在。比邻:近邻。比,紧靠。【鉴赏】原诗中有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辅:扶持。三秦:项羽曾将秦地分为三国,分封章邯等三人。“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关中地方。五津:指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泯江自灌县到犍为一段有五个渡口。津:渡口。风烟望五津:遥望杜少府的目的地,风烟渺茫。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有大海环绕,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现在也指全世界。天涯:天边。歧路:岔路,指离别处。原诗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但却像近邻一样并不疏远。不要因为彼此要分离,就为儿女之情而流泪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现今常用来指人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知心朋友,彼此虽然远隔重洋,但却像近邻一样亲近。原诗是一首送别诗,劝人莫为别离而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朋友间友谊深厚,心灵相通,虽遥隔千万里,也不觉得疏远。[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魏克特夫妇同我们相距万里,心却贴得那么近。(袁鹰《莱茵河畔的拙政园主》)二、用以形容到处都有朋友或亲人,走到哪儿也不感到生疏。[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会找到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孤单。(王蒙《别依阿华》)【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王勃好友,少府是对县尉的尊称。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县,这里泛指蜀地。②城阙:代指长安,送别之地。辅:卫护。三秦:今陕西一带。项羽灭秦后他将其分封给三个王,故称三秦。③五津:指长江自湔堰至犍江段上的五个渡口,都在蜀中。④比邻:近邻。⑤无为:不要。【全诗鉴赏】这首诗写作者在长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县尉,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头两句紧扣诗题“送”,点出送别之地和行人将去之处。以“城阙”指代长安,并写出其以三秦为夹辅的地理位置,显得气势宏大。用“五津”泛称蜀地,既和“三秦”相对,又别具一种蜀中多水的地理特色。两地以一“望”字相连,落脚在“风烟”上,描写由长安眺望蜀中,满眼迷蒙,但见风烟杳渺而已,十分遥远。这里没有写一个“别”字,而离别之意和依恋之情自现,由此引起下诗,顺理成章。该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可以不用对仗,而此联则以工巧的地名对出之,形式严整,声调铿锵,增强了诗的豪迈之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句紧承首联,明写伤别之意。可是作者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所以后句笔锋一转,又来宽慰朋友,表示对方是为了作官,远赴蜀中,而自己也是为了求官,离家来到长安,同是在外作客的宦游之人,这次分别不过是客中送客,用不着悲伤。安慰之意表达得恳挚委婉,亲切有味,既体现了惜别深情,又起到了减轻对方离愁的作用。第三联进一步申述前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友情不会因为形体的分离和空间的隔开而有所削弱;相反,只要彼此是知己,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在感情上仍是贴得很近很近的。此联化用了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但比曹植的诗句更概括、更精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这两警句的运用,提高了全篇的精神境界,突现了诗的主旨。在对仗上,二、三联与首联用工对不一样,用的是流水对,富有变化,既有精整之巧,又有流动之妙,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尾联承接第三联,劝慰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悲伤流泪。这两句从反面否定别离时的儿女之态,在伤别中见豪情,收结得很有余意。梁代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的许多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往往写得缠绵悱恻,悲酸凄苦,而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则意境开阔,气势豪迈,一扫缠绵的儿女之情,反映出当时青年士子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昂扬奋发的风貌,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此诗还初步扫除了齐梁以来诗坛上的绮靡风气,没有华丽的辞藻,柔弱的气息,而是以深挚的感情、精警的语句取胜,表现出爽健清新的艺术美,透露了唐代诗歌革新的最初信息。【点评】首联对仗工整,属地名对。用气势磅礴的语言,写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目的地:三秦拱卫的长安城阙是送别地点,风烟迷茫的蜀川五津是行人的目的地。诗人自长安遥望蜀川,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微露伤别之意。颔联写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同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彼此在飘流中话别,客中送客,既离乡又别友,更增添一段愁绪。颈联奇峰突起,诗的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楚转为豪迈,显出高昂的旋律。诗人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知己,只要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只要心志相通,友谊就不会受地域阻隔的道理,经过诗人的高度概括而成为千古名句。尾联紧接颈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诗意回到送别上来。诗人压抑着离别的愁绪,劝慰杜少府,在离别的岔路口,千万不要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流沾巾。实际上这也是诗人超然洒脱心情的表露。诗人与朋友都是有志之士,都有远大的抱负,那么暂时的离别又算得什么呢?这首送别诗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格调高昂,豪迈超脱,独标高格。
伊斯兰教,又名回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的一神教。“安拉”是它的唯一神,信徒称为“穆斯林”,主要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为和平、顺从之意。同世界几大宗教相比,它是后起的宗教,但由于它传播地区广,信徒多,影响大,从而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到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得到了传播,并为喀喇汗王朝逐渐接受。据已失传的《喀什噶尔史》(部分保留在贾马勒·喀尔西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记载,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的第一位首领是萨图克·布格拉汗(?—955)。对于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经过,民间有多种传说。有的说,他一次出外打猎,途中遇到一批穆斯林商队正作礼拜。他们对安拉的虔诚,使他肃然起敬。从此他就皈依伊斯兰教了。还有的说,一天夜里,他梦见一神仙下凡对他说:“为了拯救自己的今世和来世,你要皈依伊斯兰教。”他便信奉了。这些传说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其实伊斯兰教当时已在民间传播,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萨图克·布格拉什是怀有政治抱负才接受伊斯兰教的。后来,他的子嗣也都是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者。他们把伊斯兰教奉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而且经过长期的宗教战争,使和田地区约于11世纪前后也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据穆斯林史家米尔扎·海答尔《拉史德史》记述,察合台汗国的秃鲁黑·帖木儿在14世纪中叶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入教的蒙古汗。据传,在他统治时期(1346—1363),新疆有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穆罕默德汗统治时期,新疆当时的蒙古人全部信仰了伊斯兰教。这部分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后,逐渐维吾尔化,并且最后融于维吾尔族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后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取得优势。自此,全疆各地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成为在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之所以能在新疆扎根,并取得统治地位,与当时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制度同产生此教的阿拉伯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分不开。
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文化在吸取了当时世界上许多高度发展的文化优点之后,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史上一朵盛开的鲜花。自创建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接受伊斯兰教,至今已达千年。今天,占全疆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十个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古兰经》确定下来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教法以及婚姻、丧葬等制度,完全渗透到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与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是天山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文化。推荐。爱诗词网。伊斯兰教,又名回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的一神教。“安拉”是它的唯一神,信徒称为“穆斯林”,主要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为和平、顺从之意。同世界几大宗教相比,它是后起的宗教,但由于它传播地区广,信徒多,影响大,从而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到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得到了传播,并为喀喇汗王朝逐渐接受。据已失传的《喀什噶尔史》(部分保留在贾马勒·喀尔西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记载,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的第一位首领是萨图克·布格拉汗(?—955)。对于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经过,民间有多种传说。有的说,他一次出外打猎,途中遇到一批穆斯林商队正作礼拜。他们对安拉的虔诚,使他肃然起敬。从此他就皈依伊斯兰教了。还有的说,一天夜里,他梦见一神仙下凡对他说:“为了拯救自己的今世和来世,你要皈依伊斯兰教。”他便信奉了。这些传说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其实伊斯兰教当时已在民间传播,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萨图克·布格拉什是怀有政治抱负才接受伊斯兰教的。后来,他的子嗣也都是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者。他们把伊斯兰教奉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而且经过长期的宗教战争,使和田地区约于11世纪前后也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据穆斯林史家米尔扎·海答尔《拉史德史》记述,察合台汗国的秃鲁黑·帖木儿在14世纪中叶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入教的蒙古汗。据传,在他统治时期(1346—1363),新疆有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穆罕默德汗统治时期,新疆当时的蒙古人全部信仰了伊斯兰教。这部分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后,逐渐维吾尔化,并且最后融于维吾尔族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后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取得优势。自此,全疆各地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成为在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之所以能在新疆扎根,并取得统治地位,与当时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制度同产生此教的阿拉伯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分不开。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文化在吸取了当时世界上许多高度发展的文化优点之后,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史上一朵盛开的鲜花。自创建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接受伊斯兰教,至今已达千年。今天,占全疆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十个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古兰经》确定下来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教法以及婚姻、丧葬等制度,完全渗透到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与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是天山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用阿拉伯语下降的“天启”,于是阿拉伯语和书写《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就变成了“神圣”的语言文字,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穆斯林都必须用阿拉伯语文诵读和书写《古兰经》经文。16世纪前,世界上只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传世。后来各地虽相继出现其他文本的《古兰经》,但诵读时仍只能用阿拉伯语,直到今天依旧如此。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语言和文字开始在新疆流行。目前已发现的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叶尔羌公函、文件,都是古回鹘文和阿拉伯文并用的。用阿拉伯文写作变成了一时的风尚。像11世纪的维吾尔族名着《突厥语大辞典》中的古代突厥语词条及民歌、格言、谚语等,就是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同一时期的另一名着《福乐智慧》,有人认为作者先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然后才有回鹘文抄本的。16世纪后,阿拉伯字母的维吾尔文已成为全疆各地维吾尔人统一使用的文字。阿拉伯式或中亚式尖拱形洞式门窗、穹窿形大圆屋顶一类的伊斯兰教建筑,在新疆各地随处可见。它们有的是清真寺、麻扎(墓坟)等宗教建筑,有的是一些民用建筑。伊斯兰教特别重视作礼拜,随着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后,作礼拜用的清真寺建筑也随之遍及天山南北。新疆的清真寺有三种:每日作五次礼拜用的普通清真寺、作星期五(主麻日)正午“主麻拜”用的加曼清真寺和节日时作礼拜和活动用的艾提尕清真寺。艾提尕清真寺一般坐落在穆斯林比较集中的大城镇,它的地位使之自然成为当地的宗教活动中心。在伊斯兰教徒心目中,清真寺即神灵之家,所以他们不惜财力物力,竭尽其建筑技艺。一些艾提尕清真寺建筑水平非常高,往往成为本民族或本地区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和代表。这类清真寺中最着名的要属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清真寺。喀什艾提尕清真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它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和庄严肃穆的色彩等特点闻名中外,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国内外的穆斯林和其他游客。它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民族创建的历史瑰宝之一,已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大寺从建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屡经修建和扩展,才具有今天这样宏大的规模。全寺总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大门楼高约十二米,它的两边各竖有一个十八米高的尖塔,楼顶立有一弯象征伊斯兰教的新月。进入大门是一个大庭园,院内有花木和水池。东南北三面建有经文学校、神职人员的住房等。礼拜大殿是寺院的主体,呈长方形,分为内殿、外殿和长廊三部分,总面积为两千六百多平方米。大殿顶部由一百五十八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成方格状。立柱四角为几何图形,上面刻有民族风格的凸形花纹。整个建筑融阿拉伯与维吾尔族建筑风格于一体,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对《罗刹海市》的理解,应当从“异史氏曰”入手。那是作家对整个社会的概括,也是作家创作意图的表白。“异史氏曰”指出,一、社会已经变得美丑颠倒,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逢迎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二、人决不可以自己堂堂正正的男子汉面目处世。“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三、美好理想只能在幻想中存在。“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罗刹海市》完整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推荐。爱诗词网。对《罗刹海市》的理解,应当从“异史氏曰”入手。那是作家对整个社会的概括,也是作家创作意图的表白。“异史氏曰”指出,一、社会已经变得美丑颠倒,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逢迎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二、人决不可以自己堂堂正正的男子汉面目处世。“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三、美好理想只能在幻想中存在。“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罗刹海市》完整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突出成就。首先,作家以奇妙的想象对社会现实作了折光式的、入骨三分的揭露。黑石为墙的罗刹国不过是现实社会颠倒的投影,在这个社会中,真正有才学的人必须由那些目不识文,心存鄙见者擢拔,品格高尚者永远要被蝇营狗苟者左右,美丑颠倒的异域就是“世情如鬼”的血腥现实!作家十分善于把深邃的哲理隐化在类似于恶作剧的描写中,罗刹国相国的面目,执戟郎家中的歌舞场面,都是以极度夸张的怪异面目出现。“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歌舞场面从唱腔、唱词到扮相,都丑恶之极,滑稽之至,作家却写得煞有介事。对极为可笑的、极不合理的事物,采用平静的、冷静的、乃至冷峻的描写,所谓皮里阳秋的描写。这既是富于谐趣和幽默感的,又是思想深沉和透辟的表现。其次,充溢着诗情画意的龙宫,是作家的浪漫情趣和理想主义的集中表现。龙宫是凡俗中有志于“致君尧舜上”者的伊甸园。蒲松龄终生不能从科举中得到展才良机,却始终怀抱“他日勋名上麟阁”的愿望。康熙十七年他在《拟上征天下博学鸿词,亲考栋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中,讴歌皇帝“盛世崇文”,“揆文奋武”,“礼士亲贤”,幻想自己可以被皇帝赏识:“幸得以十年枯枿,蒸而为芝”。他实际的遭遇呢?却是拟表中那两句话:“人握灵蛇,或使泣卞和之玉;文飞彩凤,无由弹贡禹之冠”。他只能去梦想。而贾人子马骥的遭遇弥补了作家生活中的不足:他在龙宫雄才得展,名噪四海;龙君恩宠,朝野欣慕;郎才女貌,如鱼得水。我们有理由相信,马骥乃是蒲松龄自身的想象性变异,除了马骥那种富贵荣华、君正臣贤的遭遇体现了作家梦想外,马骥下笔千言的才气,甚至于其“贾人子”身份都留着蒲留仙的深刻印记。龙宫是个从外延到内涵均达到美之极致的所在。透明的、高贵的、雅致的物体构成龙宫优美华丽的氛围。“四壁晶明、鉴影炫目”的宫殿,“水精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的文具,饰以明珠异宝的珊瑚之床,都散发着馨香。尤其是马骥与龙女啸吟其下的宫中玉树,更是美得无与伦比:“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花开满树,状类薝卜,每一瓣落,铿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若哀玉。”这是何科、何类、何种植物?连作者这位曾写过《农桑经》的农学家都讲不清,“状类薝卜”而已。这是作家根据美的理想培育出的异种,它给人以透明晶彻、纯洁高雅之感受,它形成主人公需要的环境。唐传奇《柳毅传》描写过龙宫的华丽优美:“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罗刹海市》的龙宫描写,显然受其启迪,宫中玉树的描写则似乎较《柳毅传》更神奇、更与人物秉性、与作家理想相契合。再次,是以“美”做为基调的人物形象。《罗刹海市》男主角马骥,“美丰姿”,“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作家的构思中心,是指斥以丑为美的世道。男主角之美丰仪,就不单纯是一个人的外貌问题,而对于整部小说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不是俊人,便不能显露媸妍颠倒的罗刹国;如果他不是俊人,便做不了龙官驸马都尉。而马骥之美,是形貌与心灵的统一,是真、善与美的融合。他不仅容貌好,且多才多艺,有治国安邦才能和满腹珠玑文章。小说多次以侧写烘托马骥:他歌《弋阳曲》,“满座无不倾倒”;他向罗刹国王“委曲上陈”中国治国之道,国王竟大为“嘉叹”:他在龙宫写的赋,不仅使龙君“击节”称为“有光水国”的“雄才”,且立即招他为驸马。马骥之美,尤在于他那种秉赋了中华民族道德文章之美。他善良而重感情,小说中写他在罗刹国辞官归山村时,村民竟“膝行以迎”,可想而知马骥之得人心。龙宫之豪富,龙女之美而多情,并未曾使马骥“乐不思蜀”,他对龙女说:“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他终于毅然离龙宫,别爱妻,永返故土。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动的品德!与马骥相得益彰的另一个美的形象是龙女。她自然有很美丽的容貌,“睨之,实仙人也。”但作者极其精明地,惜墨如金地不去具体描写她的仙姿国色,也不去描写他们夫妇之间的鱼水之欢,作者仅用一个“啸咏其下”的细节写他们婚后的生活。——毫无疑问,这个细节很利于表现二人爱情的高层次——作家花力气写的,是她的两段精彩“内心独白”。即其一,当马骥亟望返乡时,她表示:“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同时深明大义地声明:“妾不忍以鱼水之爱,夺膝下之欢。”她还用一番堂堂正正的大道理鼓励丈夫走上归程:“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龙女送别,是一个封建淑女的典范性行动。其二,是龙女致马骥的长信,以如泣如诉的诗歌般语言,表现了一个忠心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孝顺的媳妇在感情、伦理道德上的心声。龙女是作家心目中贤妻良母的典型。马骥、龙女之美,是封建伦理所要求的美,自然有封建性,例如龙女关于互守贞义而“中馈乏人,纳婢可耳”的话,但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品格,如为国效力,孝亲育雏,夫妻贞义,却是千百年维系中华民族的美德。最后,《罗刹海市》在艺术上的成就虽然可以从许多方面剖析,如:虚实相生的格局,奇崛而又入情入理的情节,场面的跌宕有趣,语言的明丽典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却似乎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罗刹海市》不论是结撰情节、塑造人物,还是描绘环境,都有意识地将“罗刹国”与“海市龙宫”对比。但明伦曾评道:“平底高栏,橹激如箭;视飓风引去何若?水云幌漾中,楼阁高接霄汉,视黑石墙中楼阁何若?世子目之,谓非异域人,授骑连辔,从与俱归;视以为妖而噪奔者何若?启奏引见,视大臣阻诏何若?玉堂给札,文学进身,砚涤水精,毫挥龙鬣,倚马万言,观者击节;视黑煤涂面,白锦缠头时又何若?东床坦腹,得配仙人,雏女妖鬟,奔入满侧;视门隙中女子何若?人争识面,世尽知名,马上弹筝,车中奏玉;视百僚耳语又何若?”把“罗刹”和“龙宫”从环境到人物,从功名婚姻大事到人间琐事,都进行了对比。“但评”是很能把握作者意蕴的。如前所述,作家是有意识地将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度组合在一起。大而言之,是丑恶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对比,是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对比,细而数之,则无处不在对比,无处不在渲染烘托:罗刹国黑石为墙,龙宫四壁晶明,有色调明暗之比;罗刹国以丑为美,人与人之间互相以假面相待,马骥“然不自安”,龙宫世子一见马骥即待之以诚,待之以礼。这是猥琐之邑与礼义之邦的对比;马骥在罗刹国要以煤涂面才能邀宠,在龙宫则以自己堂堂正正面目扬眉吐气。这是邪恶与正派之比;总之,一边是无比的黑暗,一边是耀眼的光明,一边是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一边是高雅正派,优美和谐。强烈对比产生了艺术魅力。《罗刹海市》有现实的折光式反映,有对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描绘,有优美动人的人物,有油画般的写景,篇末“异史氏曰”又起了画龙点睛作用。《罗刹海市》确是一篇杰作。
回看天际下中流作者。推荐。爱诗词网。年代:唐代诗人作者:柳宗元←上一篇:溪居 下一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词简介:这是写于永州的一首抒情小诗,犹如一幅小品画,摄取渔翁生活的几个镜头,表现一种对闲适意趣的向往。第一二句写渔翁的生活。即夜晚住在湘水之滨的西山之上;拂晓时,打水烧火煮饭。这里,作者不说汲“水”燃“薪”,而以“汲清湘”、“燃楚竹”取代,出语不凡,造语新奇,增添了诗意的广阔度和纵深感,仿佛诗中人物有一种古朴孤高的品格。第三四句写景。烟消日出了,应该见到渔翁了,可是“不见人”,人到哪里去了呢?突然“欸乃”一声,响彻在青山绿水之间。这里,仍然是“不见人”而只闻其声。这种“闻其声而不见人”的写法,实属高妙奇趣,展示了一幅山高水远、幽深寥寂的神秘境界。最后两句写作者的观感。回看天边,“欸乃”之声犹在,但小舟已在江上顺流远逝,只有那岩上的白云自由地飘动,仿佛在向小船追去。这里,诗意拓展,自由广阔,益增韵味。全诗既写出了永州山水深邃飘缈之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自由闲适生活的向慕。实际上,这种向慕是作者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情绪的另一表现形式,即以乐写悲之谓也。原文拼音繁体《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yúwēnɡ》《渔翁》.[tánɡ].liǔzōnɡyuán..[唐].柳宗元.yúwēnɡyèbànɡxīyánsù,xiǎojíqīnɡxiānɡránchǔzhú。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yānxiāorìchūbújiànrén,áinǎiyìshēnɡshānshuǐl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ɡliú,yánshànɡwúxīnyúnxiānɡzhú。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译文注释诗评【译文】夜晚,老渔翁就靠着西岩歇宿;早起,他汲取清澈湘水点燃楚竹。烟雾消散,太阳出山,忽然不见了他的人影,寂静中只听得欸乃一声,山山水水一片碧绿。渔舟顺水飘到中流,渔翁回头遥向天边注目——但见岩上白云片片,正在自由自在地互相追逐。【逐句翻译】渔翁夜傍西岩宿,渔翁夜晚傍着西山的岩壁歇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天晓时汲取湘江碧水点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烟雾消散红日冉冉却不见人影,欸乃一声山水绿。忽闻欸乃一声山水顿现出青绿。回看天际下中流,渔翁乘舟下至中流而回望天际,岩上无心云相逐。只见岩上无心的白云似在追逐。①此句说渔翁清晨汲江水燃竹为柴做饭。清湘,清澈的湘水。潇水在零陵与湘水合流,称潇湘。楚竹,零陵为古代楚地,楚地之竹称“楚竹”。②“烟销”两句谓,烟雾消散西岩已不见渔翁,只有一声渔歌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欸乃,本为象声词,摇橹声,此代指渔歌。渔歌又称棹歌,唐时湘中棹歌称《欸乃曲》(元结《欸乃曲序》)。唐张志和《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③“回看”两句谓渔翁舟入中流,回望水天相连,西岩上的云彩悠然地聚散,仿佛在互相追逐。无心,悠然、随意。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集评】宋·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自惠洪《冷斋夜话》)宋·严羽:“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沧浪诗话》)明·胡应麟:“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除去末二句自佳。刘(辰翁)以为不类晚唐,正赖有此。然加此二句为七言古,亦何讵胜晚唐,故不如作绝也。”(《诗薮》内编卷六)明·王世贞:“……独苏氏欲去柳宗元‘遥看天际’,朱氏欲去谢玄晖‘广平听方籍’二语,吾所未解耳。”(《艺苑卮言》卷四)明·李东阳:“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然未敢以语人。儿子兆先一日过庭,辄自及此,予颇讶之。”(《麓堂诗话》)清·沈德潜:“东坡谓删去末二语,余情不尽,信然。”(《唐诗别裁集》卷八)清·王尧衢:“六语内层次无限。”又说:“此篇六句只一韵,亦一体。”(《古唐诗合解·唐诗》卷三)今·喻守真:“作意: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其主旨却在写景,而神韵独步千古。”“作法:这首诗,苏东坡曾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结二语虽不必亦可。’究竟奇趣在什么地方?我们可说全在一个‘绿’字,寻常所谓‘诗眼’,就是指这等字面。试问不用‘绿’字,换一个什么字,才能胜过它?韩昌黎所谓‘六字寻常一字奇。’读者试闭目一想,自然会觉得胜景在目,奇趣荡胸了。”(《唐诗三百首详析》)【点评】此诗纯写渔翁的悠闲生活。东坡谓其有“奇趣”,此言不虚。渔翁夜宿西岩,晓汲清湘,以楚竹为柴,以渔樵为生,不类常人,为人奇;日出烟消,山青水绿,但闻欸乃之声,不见人之踪迹,为景奇;通过渔翁生活典型片断的描写,不仅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还能使人了解到渔翁的生活情趣,恍惚迷离,形神毕现,为文奇。至于后两句的取舍,从作者角度说,他要充分表达自己某种特定心境,无可非议;但从“诗贵含蓄”说,去掉五、六两句,似乎韵味更足。赏析一赏析二赏析三柳宗元长期被贬谪在南方,集中留下许多描绘南地风土民情的诗篇,这是作者在贬任永州期间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写渔翁闲适自在的生活。首句写渔翁暮宿西岩,即永州的西山。渔人一般白天捕鱼,日晚归家,而这位渔翁逢天晚却不回家,就泊舟西山下过宿了,显然这是位放任自由、潇洒不拘的隐者,而非普通的渔人。诗不仅一开场就把镜头对着主人公,而且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征。一夜无话,放过不提,次句单表渔翁早起晨炊的情景:从湘江汲水,燃起岩上的枯竹。这本是极为平常的生活情景,可是不言水而称清湘,不言枯竹而称楚竹,就使得语句非常新奇别致而富于地方色彩。两句写渔翁夜宿晨兴、随遇而安的适意生活,富有情趣,隐隐透出作者的欣赏、向往之情。南方的早晨,山林水滨常雾气浮漫,所以能听到渔翁汲水燃竹之声,却看不清他的身态容颜。等到日出雾散,本该能看清渔翁的模样了,可是他早已离去,只留下一声渔歌,悠长地回荡于青山碧水之间。“欸(ǎi矮)乃”本是摇橹声,唐代民间有《欸乃曲》,唱渔人生活,诗人这里用来指渔歌。本来渔歌自唱,山水自绿,两者毫无关系,经诗人巧妙的剪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瞬间性并发的效果,好象是一唱渔歌使山水焕然绿遍!“绿”在这里不再是静态的描述,而成了富于动感和突发性的呈现。试闭目一想,真觉得“胜景在目,奇趣荡胸”(喻守真)。由于诗人新奇的构思、写照,渔翁本来平淡无奇的飘泊生活变得富有传奇色彩、富有浪漫的诗意。末二句是想象渔翁泛舟乘流而下的情景,回望天水相连之际,西岩上飘游的白云仿佛也在追随着渔舟。“岩上无心云相逐”是上五下二的特殊句法,“无心云”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云无心以出岫”,这闲适流动的云彩,不仅使画面变得生动,也渲染了自由轻松的隐逸生活情趣。诗人的谪宦生活沉闷压抑,“欲采蘋花不自由”,诗中那孤舟飘泊、来去无踪的渔翁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也流露出他孤芳自赏的寂寞心境。这首诗造语奇妙,构思特独,历来脍炙人口。不过它的结构也有人非议。苏东坡就曾说“此诗有奇趣,结二句虽不必亦可”。从表现的完整来说,的确不要末二句也可以是一首出色的绝句,但那不符合诗人的创作意旨。他不光要写景,写渔父,还要表现自我,末两句正是表现自我的关键。这么来看,末两句还是有必要了。这是一首非律非绝的古诗,全诗只六句,写出了渔翁自晚及晓的一组活动。西岩,即《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西山是一座“怪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极富个性的山。渔翁入夜后把渔舟泊在西山之傍,宿于西山之下,天明后,烧火煮水,烧的是高洁的楚地之竹,煮的是清澈的湘江之水。“清湘”、“楚竹”,可说是渔翁雅洁与孤高的性格的具体化,巧妙地透露了作者自己的个性。一个“清”字,则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三四句是一幅足以让人超凡脱俗的画面:太阳出来了,驱散了笼罩江面的烟雾,而烟销雾散之际,刚才还在“汲清湘燃楚竹”的渔翁却突然不见了,随着欸乃一声,在碧绿的倒映着青山的湘水中我们见到了他的身影。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作者把“山水绿”放到“烟销日出”之后,非常真实形象,因为日出之前,江面为雾气所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不可能看到“山水绿”。“绿”,是不可移易的诗眼,喻守真先生引韩昌黎“六字寻常一字奇”来称赞它,未为过喻。末二句写渔翁船到中流,回望西山已远在天际,山上白云缭绕,似在无心追逐。苏轼曾说:“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大概在他看来,前面四句已把渔翁的孤高个性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惬意情怀写尽,无须画蛇添足。其实这两句并非蛇足,它以悠悠白云来衬托渔翁惬意自在的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喻守真先生在《唐诗三百首详注》中说:“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主旨却在写景。”这未免隔了一层。作者写景是为了表达他自己雅洁而孤高,处江湖之上而怡然自得的心态。此诗中的渔翁,正象《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一样,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化身。《蔡宽夫诗话》曾拿柳宗元、白居易及陶渊明作比较,说:“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惟渊明则不然。观《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蔡所见诚为有理有据之说,但柳也并非一味地凄恻酸楚,他也有“超世遗物”之时,观此诗可知矣。这是一首七言六句的古诗,作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时期。柳宗元身遭贬谪,心情极其苦闷,幸好永州地方自然景色甚美,于是便“自放山泽间”,搜奇探胜,写下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篇,借以抒发孤愤,寄托情怀。柳宗元在这首诗中,写渔翁孤傲自赏,放情山水之间,颇有夫子自道的意味。首句就渔翁夜宿领起全篇,次句写晓炊,三、四句写棹船而去,五、六句写船行江中,悠然自适的情景。通篇的叙事时序一丝不乱,其中也没有运用倒插或逆接的手法,但是读过之后却让人产生了一种起伏跌宕的感觉。开始时还不清楚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后来看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于这首诗的评语,才稍有所领悟。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冷斋夜话》引)这段话指出了柳宗元这首诗的引人入胜之处,全在于“有奇趣”,所谓“奇趣”,具体说就是以“反常”之语抒“合道”之情。唯其有“反常”之语,故能化熟为生,化平为险,使寻常叙事的笔法顿生波澜。苏轼的这个读后感,数百年来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当然“不必亦可”的说法也曾招致非议,成为文学欣赏中争讼不休的一段公案。“反常合道”在诗中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章法上的“反常合道”,一是造句上的“反常合道”。譬如,一、二句写在晨雾笼罩着的湘江边,听到了汲水声,看到了闪耀的火光,从而推知有渔翁夜宿西山脚下,此时正在燃竹为炊。第三句接着写雾气消散,红日东升,大地万物毕现眼前。按说这时应该是实写渔翁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但作者偏不如此,反而说“烟消日出不见人”,一下子又把读者推向五里雾中,这种章法岂不是有些“反常”?不过这个“反常”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悬念。又如,第四句“山水渌”是“烟消日出”后所见,本不足为奇,然而在句式上“山水渌”却以“欵乃一声”为动因,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新奇了。实际上“欵乃一声”顶上“不见人”而说,交待渔翁已掉船离岸而去。经过这一点醒,“不见人”之“反常”,复归于“合道”(合乎情理),而“反常”与“合道”之间,平添了许多理趣。至于造句方面,作者运用“反常合道”的手段来修辞,大大丰富了诗句的意蕴。如第二句写渔翁晓炊,事情只是打水拾柴生火,非常一般,但作者巧妙地以“清湘”替代饮水,以“楚竹”替代薪柴,说是“汲清湘燃楚竹”,其内涵其情趣便大不相同了。本来这首诗以“渔翁”为题就会使人联想到《楚辞》中的《渔父》篇,这里再以“清湘”、“楚竹”点染,用意遂更加明确。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以后,在湘江边和渔父有过一段对话。屈原谈及被放逐的原因,归结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则劝他“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坚守信念,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摇船而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柳宗元谪居永州,其心情与屈原显然有相通之处,所谓“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就是他内心的独白。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分析这首诗,就能体会到“清湘”、“楚竹”绝非等闲笔墨,而是和屈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屈原孤高脱俗的品格,在这里转嫁给渔翁一身罢了。由此可见,语意在情理之中(“合道”),而遣词在常规之外(“反常”),不仅能给人以新奇感,还会引出联翩的浮想,拓展诗的意境。苏轼评论这首诗“有奇趣”的说法广为后人肯定,但他说末二句“虽不必亦可”却引起了争论。赞同者说:“删去末二语,余情不尽。”(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反对者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这里面自然涉及到“盛唐”、“晚唐”诗高下之争,但我认为对于诗意的理解不同,也是产生纠纷的一个根由。有人认为末二句是写湘水上游景色,句法脱胎于“黄河远上白云间”,“天际下中流”和“无心云相逐”都是渔翁的主观认识。前四句是作者的客观描写,末二句又成了渔翁的主观认识,这中间难免有脱节之嫌,所以持有这种见解的人一般会成为苏轼的拥护者。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泛舟中流,而与无心之云相逐,岂不萧然世外”(唐汝询《唐诗解》),这是说渔翁之船与岩上白云的倒影相追逐,完全是一幅船行中流、轻捷明快的图景。上句的“下中流”指船而言,与前“欵乃一声”相呼应,构成了渔翁自夜宿晓炊至放舟中流的全过程。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再认为末二句是可有可无的了。
纵使晴明无雨色。推荐。爱诗词网。“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山峰岩谷·峡谷”类的诗句。即使天晴日朗,万里无云,登上高耸入云的高山探看,也会沾湿了衣服。寥寥数字将空山幽谷中雾气濛濛,烟云飘渺的特有景致,委婉地暗示出来了。张旭“山行留客”“全唐诗”第1179页。繁体:“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山峰巖谷·峽谷”類的詩句。即使天晴日朗,萬裡無雲,登上高聳入雲的高山探看,也會沾濕瞭衣服。寥寥數字將空山幽谷中霧氣濛濛,煙雲飄渺的特有景致,委婉地暗示出來瞭。張旭“山行留客”“全唐詩”第1179頁。拼音:“ZongShiQingMingMoYuSe,RuYunShenChuYiZhanYi”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ZongShiQingMingMoYuSe,RuYunShenChuYiZhanYi”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ShanFengYanGu·XiaGu”LeiDeShiGou。JiShiTianQingRiLang,MoLiMoYun,DengShangGaoSongRuYunDeGaoShanTanKan,YeHuiZhanShiLeYiFu。LiaoLiaoShuZiJiangKongShanYouGuZhongWuQi濛濛,YanYunPiaoMiaoDeTeYouJingZhi,WeiWanDeAnShiChuLaiLe。ZhangXu“ShanHangLiuKe”“QuanTangShi”Di1179Xie。
万籁之声。推荐。爱诗词网。【名句】万籁之声①,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鸣其真,何天何人,何今何古?《六经》,籁道者也②,统一圣真。而汉宋以来胥执一响以吹之③,而曰是外无声矣。观俳谑者④,万人粲然皆笑,声不同也而乐同。人各笑其所乐,何清浊高下妍媸之足云?故见各鸣其自得,语不诡于《六经》⑤,皆吾道之众响也,不必言言同、事事同矣。【译文】万籁之声,都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都是真实的。万物都各自发出声音表示自己真实的存在,无论天无论人,无论古无论今,都是如此。《六经》,是讲述自然之道的,是由圣人统一后发出来的真理的声音。而汉、宋以来只许发出一种声音,并说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声音。看滑稽戏的人,万人观看,万人都发出快乐的笑声,声音虽然不同,快乐的心情是相同的。每个人各笑他认为可乐的事,有什么清浊、高下、美丑之分呢?因此说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体会出来的见解,只要语言不背离《六经》的义理,都是合乎道的声音,不必言言相同,事事相同。注释【注释】①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②籁道者:自然发出的讲述道的声音。 ③胥:都。 ④俳谑:俳,杂戏,俳谑,滑稽戏语。 ⑤诡:违反。
节闵帝元恭
元恭,字修业,是魏孝文帝弟广陵王元羽的儿子,宣武帝时袭爵为广陵王。孝明帝正光年间,元叉专权,元恭深为不满,因而称病佯哑不语,住在洛阳城外的龙华寺,不参预政事。龙华寺在洛水南岸,四周果林茂盛。元恭默对春花秋实,转眼过了六、七个年头。永安年间,有人向孝庄帝说元恭是佯哑不语,其实怀有篡夺皇位的不轨图谋。元恭惧祸逃遁到上洛山中,但不久即被地方官执送回洛阳,并被拘禁多日。孝庄帝也怀疑元恭是诈为喑哑,便派人深夜盗掠元恭的衣物,又拔刀剑摆出要杀他的架式,元恭仍不言语。孝庄帝因此相信元恭是真的成了哑人,也就释放了他。
节闵帝元恭。推荐。爱诗词网。节闵帝元恭 元恭,字修业,是魏孝文帝弟广陵王元羽的儿子,宣武帝时袭爵为广陵王。孝明帝正光年间,元叉专权,元恭深为不满,因而称病佯哑不语,住在洛阳城外的龙华寺,不参预政事。龙华寺在洛水南岸,四周果林茂盛。元恭默对春花秋实,转眼过了六、七个年头。永安年间,有人向孝庄帝说元恭是佯哑不语,其实怀有篡夺皇位的不轨图谋。元恭惧祸逃遁到上洛山中,但不久即被地方官执送回洛阳,并被拘禁多日。孝庄帝也怀疑元恭是诈为喑哑,便派人深夜盗掠元恭的衣物,又拔刀剑摆出要杀他的架式,元恭仍不言语。孝庄帝因此相信元恭是真的成了哑人,也就释放了他。建明元年(530)十二月,尔朱兆攻陷洛阳,孝庄帝被擒杀。此时元恭佯哑遁世已经八年,但舆论却颂扬他潜默晦身,有过人的器量,有天子之气等等。尔朱氏集团攻占洛阳后,便嫌元晔在魏宗室血统中本枝疏远,因而欲废元晔,更立元恭为皇帝,以虚应人望所推。但尔朱世隆等又担心元恭真的已经哑了,便派人向元恭转述要奉他为皇帝的意图,并胁迫他开口表态。佯哑多年的元恭巧借孔夫子的话说道:“天何言哉!”以此表明自己并没有真哑,对于让自己做皇帝也没什么意见。次年二月,尔朱世隆等便废元晔,立元恭,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元恭即位改元,依照惯例要大赦。黄门侍郎邢子才起草赦文,文中有慑于尔朱氏权势而述及的尔朱荣如何有功于国、却遭孝庄帝枉杀的话,元恭很反感,他说:“孝庄帝手翦强臣,这并不是枉杀无辜。只是他运气不好,所以也遭逢了曹魏高贵乡公为乱臣所弑一样的命运。”元恭对尔朱氏擅权不满,有时,他当着尔朱世隆在场而故意说:“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也该死。”等等。但元恭除了发发愤恨之外,也实在无力改变北魏实权完全为尔朱氏所操纵的局面。尔朱世隆专擅朝政,事无大小,都须由他处理。元恭只能拱己南面而已。当然,元恭有时也可以作主发布一些无关政要的诏令。有一次,他对宫廷御苑中的鸟兽的境遇忽发感慨,于是下诏说:“禽兽被囚于牢笼,违背了它们的天性,还是把他们放回山林去吧。”尔朱家族是一群野蛮的暴徒,他们割剥四海,各自专恣,所在皆以贪虐为能事。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在朝专权,尔朱兆奄有并州(治晋阳)、汾州(治兹氏城,今山西汾阳),尔朱天光专制关中,尔朱仲远擅命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兖州(治瑕丘,今山东兖州)。尔朱仲远常以谋反为罪名,任意抄没大宗富族的家口财物。他的部将的妻子只要是姿色妍美的都要遭到他的淫辱。他还迫令民家凡有死去的男子必须投尸于河流,被投于河的死者不可胜数。山东一带人民怨愤地把他比为“豺狼”。曾举行六镇起义、河北起义的三州六镇兵民,在河北起义失败后,被迫迁徙到山西一带的人数仍有一、二十万。这些流民深受尔朱氏集团凌虐,又因山西地区连年霜旱,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因而仍不断有人举行武装反抗。尔朱兆与部将晋州刺史高欢商量对策,高欢对尔朱兆说:“这么多流民,总不能将他们全都杀了,恰当的办法是选择可靠的人来统率他们。”尔朱兆同意高欢的意见,就让高欢统领流民。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曾是葛荣部属。他统率鲜卑流民,将流民编成军队组织,争取了流民的信赖。随后,高欢又请求尔朱兆让他率流民去太行山以东地区就食,说是先使他们获得温饱,然后再安置他们。尔朱兆的幕僚提醒尔朱兆不要把三州六镇兵民交给高欢指挥,否则就如借蛟龙以云雨,必将形成一股不可驾御的力量。尔朱兆不听劝告,仍然同意了高欢的要求。高欢掌握了一支流民队伍,便密图依靠这支力量倒戈与尔朱氏相对抗。高欢在太行山以东河北地区又得到当地豪门大族的支持,便与尔朱氏决裂。普泰元年十月,高欢拥立元朗为皇帝。年号中兴。高欢自任丞相、大将军等职。中兴二年(532)闰三月,高欢在韩陵(今河南安阳境)大破尔朱氏联军。尔朱兆逃还晋阳,尔朱仲远逃奔滑台(今河南滑县),尔朱天光与尔朱度律逃往洛阳。尔朱氏部属大都督斛斯椿等从前线败还洛阳后,率部背叛尔朱氏,杀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及其党羽,将尔朱天光及尔朱度律执送高欢。尔朱仲远在徐、兖一带已站不稳脚跟,只好投奔南梁去了。关中尔朱氏部将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也擒拿了尔朱天光的弟弟尔朱显寿。至此,除了在晋阳苟延残喘的尔朱兆外,尔朱氏势力已被除灭。四月,高欢进入洛阳。元恭被废后囚禁于崇训佛寺。面对青灯古佛,想起命运多变,元恭不胜感慨,乃赋诗一首:“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这位被废黜的皇帝虽然又一次打算面壁修行,却还是成不了正果,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被毒死于门下外省,时年35岁。历史上称他为前废帝,又称节闵帝。
【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语出宋代辛弃疾《菩萨蛮》词。青山是阻挡不住的,江水终究会冲破包围,滚滚东流。原比喻收复北方,统一祖国是一定能实现的。现常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语出宋代辛弃疾《菩萨蛮》词。青山是阻挡不住的,江水终究会冲破包围,滚滚东流。原比喻收复北方,统一祖国是一定能实现的。现常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芳草无情下一句。推荐。爱诗词网。春日遣兴二首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春日遣兴二首原文日烘烟柳软于丝,桃李成尘绿满枝。芳草有情随处好,落花无赖信风吹。关心伤感知何处,过眼芳菲能几时。一病春来妨痛饮,遣愁惟有强裁诗。诗词问答问:春日遣兴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问:春日遣兴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简要清通。推荐。爱诗词网。已亥杂诗 15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已亥杂诗 15原文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诗词问答问:已亥杂诗 15的作者是谁?答:龚自珍问:已亥杂诗 15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问:龚自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龚自珍名句大全龚自珍已亥杂诗 15书法欣赏已亥杂诗 15书法作品
飞花轻寒古诗。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作者:秦观 朝代:宋代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诗词问答问: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的作者是谁?答:秦观问: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问: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什么体裁?答:词问:秦观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观名句大全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书法欣赏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书法作品译文和注释译文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注释《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沙”又写作“纱”。又称《小庭花》、《满院春》。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晓阴:早晨天阴着。无赖:无聊,无意趣。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远。丝雨:细雨。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闲挂:很随意地挂着。诗文赏析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的憎语。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迷淡远。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的佳句。 下片写倚窗所见,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不期然而然中,他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感情,移情入景,便往往设想自然也带着这份感情。“以我观物,而物皆著我之色彩”。“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尤觉摇曳多姿。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沉迷于一时之幻境,不经意中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同时,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续编草堂诗余》曰:“后叠精研,夺南唐席。”正是对此章法技巧的高度评赞。句中“闲”字,本是形容物态,而读者返观全篇,知此正是全词感情基调──百无聊赖的情感意绪。作为红线贯串打通全词,一气运转,跌宕昭彰。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试观此作,正是如此。 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冯延巳的《鹊踏枝》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此词曲折传情而凄清婉美,《词则大雅集》卷二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作为婉约派词人,他正是远祖温韦,近承晏柳,融各家所长为一体,成其细腻含蓄而又凄怨感伤之风格,吟唱出较“花间”、“尊前”更为绸缪凄婉的角声,别具一番魅力。[4] 就思想内容来说,秦观的词多写 * ,与晏几道、柳永相似,但却能以语言的翻新、情致的幽趣历来受人激赏。这首词写的是春愁,一种细微幽渺的、不容易捉摸的感情,但作者以他非凡的功力,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它表现了出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它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梦与愁成为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沈祖棻《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 ‘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这两句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对情、意表达的处理常见“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方式。它们都会有理想的表达效果,但秦观在这里的幽情轻吐却有如此的效果,依赖于其善于渲染、语言精美、比喻神奇,但更关键的是内中的那种情致。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这首词没有一处用重笔,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没有沉湎往事的不堪。只有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这春愁,既没有涉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只是写了一种生活的空虚之感。在一个敏感文人的心里,这种空虚寂寞伴随生命的全程,它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无边无际,无计可除。
花前月下暂相逢。推荐。爱诗词网。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者:张先 朝代:宋代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原文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诗词问答问: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的作者是谁?答:张先问: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问: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是什么体裁?答:词问:张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先名句大全张先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书法欣赏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书法作品译文和注释译文晚上恋人相会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结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们的理由。酒醒之后,美梦断了,花儿谢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花开不败,月亮也会升起,我们的心思也会永远一样。这个时候,多希望我是杨柳的枝叶,这样就可以一直和春风相伴随了。注释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混用。双调四十一字,平韵。苦恨:甚恨,深恨。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绊惹:牵缠。诗文赏析 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 * 势力的美好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圣洁,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酒醒”,有“愁醒”之意。“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月无穷,是期愿永远团圆。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永远盛开;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远团圆。这是美丽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托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沁园春 长沙》。推荐。爱诗词网。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②,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③。看万山红遍④,层林尽染⑤;漫江碧透⑥,百舸争流⑦。鹰击长空⑧,鱼翔浅底⑨,万类霜天竞自由⑩。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注释】①长沙,湖南省省会。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学友好。②独立寒秋,谓独自一人伫立在已有寒意的秋风之中。唐代杜甫《乐游园歌》曰:“独立苍茫自咏诗。”本篇情境,有所类似。下文亦见“苍茫”二字。③本句补出词人“独立”的具体地点。橘子洲,在长沙西湘江中,古时洲上多美橘,因此而得名。洲形狭长,故亦称“长岛”。④清周之琦《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词四首其二曰:“看万山红叶。”看,系领字。据格律,当领起下面四句十六字;据文义,则一直领至“万类”句为止。万山,群山。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万,言其多,非确数。诗词中凡言“百”、“千”、“万”,义多与此相同,下不具注。红遍,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都是红叶,故云。⑤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层林,林木随着山势的高大而层叠,故称。尽,全、都。⑥漫,满。碧透,谓湘江之水碧绿至极。透,与上文“遍”同为程度副词。⑦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代扬雄《方言》卷九曰:“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争流,三国魏时嵇康《琴赋》曰:“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篇记载,晋顾恺之赞美会稽山川时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是说群波竞逐涌流,这里转用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⑧本句谓雄鹰展翅搏击于长天,迅猛而矫健。鹰击,宋代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曰:“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曰:“故立秋而鹰隼击。”都是指鹰类猛禽搏杀凡鸟。本篇不必专取此义,但也可资参考。⑨翔,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借助气流的飞行,这里借以凸显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以上二句,可参看《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三国魏时曹植《情诗》曰:“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⑩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地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霜天,深秋季节。深秋霜降,故称。怅,惆怅、感慨。寥廓,形容天地空阔。主,主宰。沉浮,泛指世上一切事物的升沉、消长、兴衰。以上三句是说,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本句谓自己曾领着许多同志和朋友到此地来游历。携来,挽手领来。侣,同伴。按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与友人们在岳麓书院的半字斋寄居过一段时期。他们吃着蚕豆米饭,拾柴挑水,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他们身无半文,却心忧天下,常在岳麓山、橘子洲一带游历并聚会,议论国家大事,争论改造中国的方法。峥嵘岁月稠,南朝宋时鲍照《舞鹤赋》曰:“岁峥嵘而愁暮。”宋代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曰:“岁月惊峥嵘。”都是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则转用来形容不寻常的奋斗岁月。峥嵘,本义是形容山势的高峻,引申之,则有“特出”之义。稠,密、多。恰,正值。这也是领字,领起下四句。同学少年,语出杜甫《秋兴》诗八首其三:“同学少年多不贱。”风华,风采。茂,美、盛。意气,情志、气概。挥斥,奔放。方,正。遒,强劲。指点江山,本义是说用手势指点山川并加以评说,引申之则有议论天下大事的意思。激扬文字,谓自己和同志们所写的文章充溢着激昂慷慨的革命豪情。激扬,激昂,这里用如动词。粪土,名词作动词使用,即“视……如粪土”的意思。《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论》曰:“其顾视胡广、赵戒,犹粪土也。”万户侯,汉代制度,列侯中之大者食邑万户(即封地内有万户以上人家,所交赋税供其享用)。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等权势赫赫的人物。曾记否,还记得不?这三字以问句提唱,引出下面两句,即“记否”的具体内容。中流,这里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击水,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浪遏飞舟,夸张语,谓游泳时掀起的波浪遏止住了江中快速行驶着的船舶。【赏析】毛泽东的词是独一无二的。这倒不是说他词的艺术性无与匹敌,而是说他词中所展现的崇高气魄、博大胸襟、乐观信念、伟大理想是超越前代、无与伦比的。我们试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分析一下1925年秋毛泽东在长沙写的这首《沁园春》词。秋天,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易使人产生成就感、满足感的快乐季节。而在中国古代诗人看来,秋天却是一个万物凋零、萧瑟冷清、易使人产生时光已老和生命将逝的悲伤时节。自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宋玉第一次吟唱“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以后,“悲秋”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主题,逢秋而悲也成为中国古典诗人的心理常态,唐代诗人刘禹锡就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至于悲秋或逢秋而作的悲伤诗句就更多了。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都充满着对冷落清秋的感伤悲戚。而毛泽东此词,虽作于寒秋,却洋溢着进取的激情、搏击的豪气和生命的活力,丝毫没有古人那种类型化的感伤与忧郁、沉沦与颓唐。起三句塑造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时当寒秋,词人“独立”于湘江中流的橘子洲头,遥望群山,俯视江流,豪情满怀。“独立”一词,刚健有力,它不同于唐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钓”。柳诗的“独钓”,旨在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孤独、清高、傲世;而毛泽东此词的“独立”,是表现他在复杂的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屹然独立,无所畏惧。由“独立”一词,可以想象当时作者昂首挺立,放眼四望、凝然沉思、探索社会、追求理想的高大形象。“湘江北去”的“北去”,则富于运动感和力量感,表现出湘江江水奔流不息的动态、气势。“看”为领字,自“万山红遍”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皆为“看”字所领摄,亦即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所“看”到的“景象”。“看万山红遍”七句,绘景如画,境界寥阔,层次感强,色彩鲜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江畔远处群山之景:千山万峰,层层树林枫叶尽如红染,整个世界也仿佛成了红彤彤的世界。从画面的着色而言,“红”构成画面的主色调,与下句江水的碧绿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画面色彩斑斓。而红色,热烈奔放,象征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如火如荼,同时也表现出秋天强烈的生命活力,一改古典诗词将秋日、秋景描绘成萧条冷清、凋零败落的传统格调,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社会、未来前途充满着必定成功的乐观信念和美好愿望,反映出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词人豪情激扬,乐观自信,故他所观照、表现的景物,也都涂抹上了一层热烈、鲜明的光彩。作品中景物色调的明暗抑扬,往往是创作者的情调,心态悲欢哀乐的外化。“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描写近处江中之景,作者的视线由远而近。此二句一静一动,动静辉映。“漫江碧透”,着眼于江水静态的澄澈清亮;“百舸争流”,着眼于江面动态的景观:百船竞发争驶,往来穿梭,显出一派奋发进取的态势,这自然也是作者进取精神的折射。“透”字用得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湘江江水的清亮见底,一览无余。“碧透”,见出江水从水面到水底都是碧绿,不仅写出了水色,也写出了水深,富于厚度感和穿透力。同时“碧透”又为下文“鱼翔浅底”作铺垫,因“漫江碧透”,方可见“鱼翔浅底”;而因水“浅”,方可见江水的“碧透”,前后呼应,相互生发,结构绵密。作者用字的精细、巧妙,不可不细细品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表现俯仰上下之景。蓝天长空、碧绿江面和尽染红遍的万山层林,争驶的船只、搏击的雄鹰和游动的锦鱼,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动态的色彩缤纷而富于生命活力的秋江图画。“鹰击长空”四字,空间境界阔大而富于力量感。这搏击长空的雄鹰,无疑是充满着斗争、进取、拼搏精神的作者的自我写照,是作者人格精神力量的对象化。“万山红遍”六句,所创造的审美境界,所包容的人格力量和豪迈乐观、无畏进取的时代精神,在整个中国词史上也是罕见的、独特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字,既收束、总结前六句对秋日江景的描写,又把整个境界升华推进一层,由眼前有限之景拓展向无限的想象空间,表明不仅是眼前可见的雄鹰、群鱼、百舸在秋日里奋击拼搏,而且整个人类万物都在“霜天”里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而进取、奋斗、竞争,体现出站在时代斗争前列的青年政治家所特有的伟大气魄和进取精神。接下来三句由述怀转入沉思,情调由昂扬转入凝重。作为政治家,作者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历史的重任,对社会的思考、现实的探求使他无法在自然江山的美景中获得永恒的宁静与超脱,复杂的斗争形势、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与焦虑。由沉思而发问: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民生多艰的社会,应该由谁来主宰民族、民众的命运,从而更好地改造社会,改变中国的命运,推动历史的车轮更快地滚动前进?在作者的心目中,无疑是“舍我其谁”的。作者志在力挽狂澜,要主宰和改变“沉浮”不定的中国历史的命运。作为政治家和未来一代领袖的气魄、理想、雄心壮志,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文如其人,词如其人,不是毛泽东就难以写出这种气势磅礴的词句,唯有毛泽东这种特具领袖气质的政治家,才能有掌握乾坤、主宰“大地”的宏伟气魄。本文的开篇说“毛泽东的词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就在此。中国古代某些诗人、词人,也常有“整顿乾坤,廓清宇宙”的志向,但他们只能是“愿为辅弼”,“致君尧舜”,即作为帝王的辅佐来实现其理想壮怀,而不可能,也不敢想象自我独立地主宰乾坤、掌握“大地”。新的时代,才能孕育、培植出新的时代精神,形成新的人格力量。毛泽东的词,不仅开创出一种新的艺术境界,更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体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词的上片以描写当时在长沙所见之景为主,下片则着重回忆往年在长沙的战斗生活和“峥嵘岁月”,全词围绕着“长沙”来写景、抒情、言志。“携来百侣曾游”,点明长沙乃旧游之地,呼应起句的“独立”。昔日是“百侣”同游,今朝则是“独”游,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其间含着几多感慨!但这感慨并非“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悲慨,而是对往昔辉煌生活、不平凡经历的追忆与眷恋、自豪与欣慰。人生无悔,是因为有追求探索;岁月辉煌,是因为曾经战斗拼搏。“忆”字转折,将思绪由眼前拉回“往昔”,使时空的转换不致突兀而难以把握。“峥嵘岁月稠”,是对“往昔”的概括,以引出下文对“往昔”的具体回忆。“稠”,本义是多、密,此指时间之长久,也含有岁月既久、情事复杂、感慨良多之意。此韵脚字用得极好,绝非凑韵。“恰同学少年”七句,承“峥嵘岁月稠”而补足之。“恰”字与上片“看”字一样,也是领字,统领下文七句。此段回忆分三层写。第一层写当年的“百侣”“同学”的年龄、风度:个个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第二层写“少年”“同学”的内在精神气质:人人意气昂扬,豪迈奔放,刚健勇敢,充满着积极进取、无畏拼搏的奋斗精神。第三层写“当年”在长沙学习和工作的具体内容。1911年至1923年,毛泽东一直是在长沙求学和开展革命活动。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与“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结下深厚的友谊,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同学少年”即指蔡、何诸人。在长沙的十余年间,毛泽东创建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等刊物,并领导了反袁世凯、驱张敬尧等群众运动。可歌可泣的斗争经历非常丰富,而词中仅用“指点江山”三句来概括,用词极其精炼。“指点江山”四字,力度感强,气魄雄伟。面对“苍茫大地”、“寥廓”“江山”,一介“少年”“书生”,而敢于“指点”,志在主宰,非具有领袖气质的人难以想到,也难以写出,而这“恰”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独具的禀赋、气质。“激扬文字”,指创办《湘江评论》等刊物,用文章来宣传革命理论,向旧世界宣战。“粪土当年万户侯”,意为把古今的“万户侯”、官僚贵族当作粪土视之,极写其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此句也是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所说“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的“六不怕”的高度提炼概括。毛泽东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不怕”,无畏,敢于斗争,勇于反抗。毛泽东此词已充分地体现出了这一点。遣词造句上,也表现出他敢于冲破传统规范的气度。“粪土”这种词汇,中国古代诗人一般是不敢让它登上“大雅”的诗词艺术殿堂的。而毛泽东将它的词性略加改变(变名词为动词)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他对“万户侯”和一切旧势力的蔑视和“不怕”,掷地有声,富于感情色彩。若是改换别的词,也就难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的“少年”“意气”及其对“万户侯”的轻蔑态度。毛泽东的诗词,无处不烙印着他的个性色彩。结尾三句,仍写往昔在长沙的生活,然改用问句出之,意象飞动有力,气势流动奔走。“到中流击水”,表层是写到湘江中游泳。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到晚年仍畅游长江。青年时代,游泳更是他的日常活动。如果直叙游泳其事,则缺乏诗意,作者用“击水”来描写游泳,不仅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他游泳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他劈风斩浪,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击水”所掀起的浪涛,可遏止阻挡奔驰的飞舟,可想象其“击水”的气势与力量。“中流击水”四字,又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此语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载祖逖率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世常用此典表示一种决心或誓言。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即说:“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毛泽东不露痕迹地将此历史典故融化入词,以表现他要主宰“苍茫大地”,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心和勇气。此词写景如画,遣词造句雄健有力,如“指点”、“激扬”、“击水”、“浪遏”等动词(组)都富有气势,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作者内心的豪气与语言的强劲旋律正相合拍,相得益彰。文章作者:王兆鹏
有朋自远方来不。推荐。爱诗词网。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一)注释①不亦(yì)乐(yuè)乎:亦,也,也是;乐,同“悦”,喜悦。②愠(yùn):含怒,怨恨。【译文】孔子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一时不被人了解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感悟朋友是人生漫漫旅途中的美酒,是除夫妻之外的最重要的伴侣。
【诗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长歌一曲松风和鸣,歌声停时但见银河之中众星稀。【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唐李白的五言古诗。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时居终南山下,李白下终南山夜宿其居处,他设酒席款待。全诗如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写了作者与主人共进美酒的欢乐。美景与美酒,相映成趣。
长歌吟松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长歌一曲松风和鸣,歌声停时但见银河之中众星稀。【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唐李白的五言古诗。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时居终南山下,李白下终南山夜宿其居处,他设酒席款待。全诗如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写了作者与主人共进美酒的欢乐。美景与美酒,相映成趣。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意思】原野宽阔,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天低于近树;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船上的人靠得那么近。写出客中孤寂之情,耐人寻味。【提示】平旷的原野一望无际,远处的天空与大地相接,似乎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见底,月映水中,好象与舟中人靠得很近。诗句以清淡的景色烘托出孤寂的情怀。【鉴赏1】田野空旷开阔,远远看过去,天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晶莹,倒映在水中的明月,仿佛与人接近了不少。“野旷天低树”描写荒野景色的苍茫悠远;“江清月近人”描写江边明月的清新可爱。【鉴赏2】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英文】1.Withfieldssovast,theskyseemsaslowastrees;Withriversoclear,themoonlookstomesoclose.(海外逸士)2.Inthesevastwildstheskyarchesdowntothetrees.Intheclearriverwater,themoondrawsnear.3.Wildssovast,theskystoopstothetrees;Theriversoclear,themoonisclosetoman.(PaulKroll译)4.Theskydropsdownbelowtreetopsinwildexpanse;Onlucidstreamtheshadowofmoonkissesman's.(王大濂译)【全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题解】此诗写傍晚在江上闲眺的情趣和客居异乡的惆怅。淡而有味,含而不露。【全诗鉴赏】客舟行驶在新安江上,现在是在建德地界了。天色将晚,江面烟水迷蒙,靠岸找个地方歇歇脚吧。可上岸后往哪走?去哪里歇脚呢?此处人生地不熟,吃住不会很贵吧?想想这些,真是发愁啊。光是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在暂时没有想好去处之前,索性看看此处的风景吧。岸上旷野无垠,天地相接,透过树底能看到远处的天边。水面风平浪静,江天一色,水中月亮的倒影清晰可见,人仿佛伸手可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千古名句。在常识中,天比树高,月离人远。此处一“低”一“近”用得妙,反常而有诗味。《唐诗真趣编》评云:“‘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此联表面写景,但景中有情,字里行间渗着旅思,客愁自见。正如《唐诗笺注》所说:“‘野旷’一联,人但赏其写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本诗语少意远,词句平素,自然天成,为孟浩然又一首短小味长的名诗。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意思】原野宽阔,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天低于近树;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船上的人靠得那么近。写出客中孤寂之情,耐人寻味。【提示】平旷的原野一望无际,远处的天空与大地相接,似乎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见底,月映水中,好象与舟中人靠得很近。诗句以清淡的景色烘托出孤寂的情怀。【鉴赏1】田野空旷开阔,远远看过去,天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晶莹,倒映在水中的明月,仿佛与人接近了不少。“野旷天低树”描写荒野景色的苍茫悠远;“江清月近人”描写江边明月的清新可爱。【鉴赏2】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英文】1.Withfieldssovast,theskyseemsaslowastrees;Withriversoclear,themoonlookstomesoclose.(海外逸士)2.Inthesevastwildstheskyarchesdowntothetrees.Intheclearriverwater,themoondrawsnear.3.Wildssovast,theskystoopstothetrees;Theriversoclear,themoonisclosetoman.(PaulKroll译)4.Theskydropsdownbelowtreetopsinwildexpanse;Onlucidstreamtheshadowofmoonkissesman's.(王大濂译)【全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题解】此诗写傍晚在江上闲眺的情趣和客居异乡的惆怅。淡而有味,含而不露。【全诗鉴赏】客舟行驶在新安江上,现在是在建德地界了。天色将晚,江面烟水迷蒙,靠岸找个地方歇歇脚吧。可上岸后往哪走?去哪里歇脚呢?此处人生地不熟,吃住不会很贵吧?想想这些,真是发愁啊。光是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在暂时没有想好去处之前,索性看看此处的风景吧。岸上旷野无垠,天地相接,透过树底能看到远处的天边。水面风平浪静,江天一色,水中月亮的倒影清晰可见,人仿佛伸手可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千古名句。在常识中,天比树高,月离人远。此处一“低”一“近”用得妙,反常而有诗味。《唐诗真趣编》评云:“‘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此联表面写景,但景中有情,字里行间渗着旅思,客愁自见。正如《唐诗笺注》所说:“‘野旷’一联,人但赏其写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本诗语少意远,词句平素,自然天成,为孟浩然又一首短小味长的名诗。
【出典】《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释义】沤鸟即鸥鸟。《列子》寓言中的海上之人以纯洁之心待鸥,鸥数百相就。海上之人一旦有捕鸥之意,鸥即飞舞不下。诗文中常用“狎鸥”表现超逸出世的生活情趣。
狎鸥。推荐。爱诗词网。【出典】《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释义】沤鸟即鸥鸟。《列子》寓言中的海上之人以纯洁之心待鸥,鸥数百相就。海上之人一旦有捕鸥之意,鸥即飞舞不下。诗文中常用“狎鸥”表现超逸出世的生活情趣。【例句】①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694)这里借狎鸥典写山池栖鸟。②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卢象《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1222)这里以狎鸥切海池之游。③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孟浩然《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1660)这里以狎鸥为喻,自述隐迹江海的心愿。④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李白《金门答苏秀才》1814)这里以狎鸥表示隐遁世外的愿望。⑤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钱起《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2614)这里以“狎鸥”喻指出世超逸的生活,自述心志。⑥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郎士元《题刘相公三湘图》2780)这里用“狎鸥”点出画中有鸥鸟。⑦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皇甫冉《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2803)这里以“狎鸟”喻指萧居士出世超逸生活。⑧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秦系《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2899)这里以“狎鸥”喻指自己的出世超逸生活。⑨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秦系《即事奉呈郎中韦使君》2901)这里以“狎鸥”为喻,自述因入仕而脱离了超逸的生活。⑩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杜牧《渔父》6011)这里以“狎鸥”表现渔父的出世超逸生活。(11)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6845)这里说罗著作忙于官务无暇闲逸。(12)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张乔《岳阳即事》7311)这里用“狎鸥”典说明:如果求不到功名,就不愿轻易退隐山林,复归自然。(13)指期乘禁马,无暇狎沙鸥。(郑谷《驻跸华下同年司封员外从翁许共游西溪久违前契戏成寄赠》7722)这里以“狎鸥”喻指逸游西溪。(14)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韩偓《息虑》7800)这里用“狎鸥”表现自己的闲逸生涯。(15)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曹松《江西题东湖》8232)这里用“狎鸥”切合泛舟游湖。
梦周公。推荐。爱诗词网。典源出处《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释义用法孔子对周公是非常仰慕的,他感到自己衰老得很厉害了,因为好长时间没有梦见过周公。后用此典指仰怀先贤;或指睡眠、做梦。用典形式【周公】唐·卢仝:“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宋·苏轼:“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宋·陈师道:“得诺向来轻季子,打门何日走周公。”【梦周】晋·刘琨:“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东周梦】清·顾炎武:“西蜀玄方草,东周梦未衰。”【梦周公】宋·王令:“梦到周公财我事,如何陶令说羲皇。”宋·陆游:“孝先酣枕梦周公,弟子虽嘲可无愧。”清·钱谦益:“万户烟销旭日昽,扣门犹自梦周公。”【梦周孔】唐·杜甫:“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周公入梦】宋·陆游:“但说周公曾入梦,宁无老氏叹犹龙?”【周公无梦】宋·陆游:“邓禹有灵应笑拙,周公无梦固知衰。”
《孔雀东南飞》。推荐。爱诗词网。题解《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载于《玉台新咏》。由诗前小序可知,写的是一出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之妻刘兰芝因不能受焦母的虐待,被遣回娘家。她与仲卿的感情异常深厚,互立誓言,不再婚嫁,以待日后破镜重圆。谁知兰芝兄长利欲熏心,逼迫她再嫁,以攀高枝。兰芝不愿顺从,投水自尽,焦仲卿闻讯也自缢而死。原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①,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②,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③!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④:“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⑤,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⑥。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⑦。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⑧,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⑨:“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衔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⑩,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⑪,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⑫,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更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⑬。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⑭。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⑮!注释①箜篌(kōng hóu):亦作“空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形状和筝、瑟相似。②白公姥(mǔ):禀告婆母。公姥,公婆,从全诗看,仲卿父已不在,所以公姥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婆母。③区区:指见识狭小、目光短浅。④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恭敬就将上身伸直,成长跪的姿势。伏惟:古人说话时常用以表示卑谦的发语词。⑤初阳岁:冬末春初的季节。⑥伶俜(pīng):孤独的样子。萦(yíng):缠绕。这句是说自己一直孤独而又辛苦。⑦葳蕤(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刺绣的花样,花繁叶茂,闪闪发光。⑧蹑(niè):踩。这里当穿讲。⑨拊(fǔ)掌:拍手,这里是一种表示惊讶的动作。⑩否(pǐ):恶运。泰:好运气。这句是说二次结婚一好一坏,真是天渊之别。⑪踯躅(zhízhú):缓步前进。青骢(cōng)马:青白杂毛的马。⑫赍(jī):赠送。⑬愁煎迫:为忧愁所煎熬逼迫,极端痛苦。⑭交通:连接在一起。⑮多谢:多多致意。戒之:记住,引以为戒。这是作者劝告世上做家长的话。赏读这首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塑造了兰芝、仲卿、焦母、刘母、刘兄等五个主要人物形象,用这五个人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展现主题。诗中最突出的形象是刘兰芝。她美丽、能干、聪明、坚强,而性格中最突出地方,应是她的刚强。她虽“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毫无过错,但她被遗弃时,却只好逆来顺受。但当辞别婆婆时说出,“昔作女儿时”一段话表明她不是不敢作斗争,而是不屑作无益的分辨,更不会作任何哀求。在被遗弃的晨光中,不是泪流满面,而是起来“严妆”,没有刚强的意志,是办不到的。她能预料到被弃的事已不可挽回,也了解丈夫的处境,挺起胸膛,担负起最沉重的担子,不畏人言,回到了娘家。当受到哥哥的责难时,她不与之分辩,而说“理实如兄言”,显见其已萌死意。诗中另一个正面人物是焦仲卿。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那么坚强,在封建伦理观念的箝制下,他不敢彻底反抗自己的母亲,只得忍辱负重,但他和刘兰芝一样,是始终忠于爱情的。开始焦母要遣回兰芝时,就明确表示不再婚嫁,与兰芝暂别又郑重声“誓不相负”,最后终于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他对爱情是何等忠贞不渝。焦母是诗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暴戾的封建家长,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她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孤行。为了达到自己的意愿,对于亲生儿子竟玩弄了卑劣手段,一方面是威胁——“槌床便大怒”,一方面是利诱——“东家有贤女”。充分暴露封建家长制的丑陋面目,连平常的母子天伦之爱都没有存在的余地了。诗中另一个反面人物形象是刘兄,诗篇着墨虽不多,但也写得异常深刻。通过她强迫刘兰芝改嫁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以见到他利己主义的丑恶灵魂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全诗正是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讴歌了兰芝、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反抗封建礼教的崇高、勇敢的精神。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巨大的成就。首先它塑造了若干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描绘人物时,手法生动,避免用作者的口吻来发议论抒情感,而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展现个性,推动剧情,这样更有戏剧性,形象也更生动,更富于感染力。其次诗歌语言通俗、朴素、生动、精炼。诗中运用了许多口语使人物对话切合自身份和特征,还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就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动形象。再次诗歌描写繁简相间,各得其宜。有些场面铺陈描绘,不厌其繁,对表现人物引起了很大作用。最后,诗篇末尾以浪漫主义手法,通过连理枝、比翼鸟的幻化形象表现了广大人民对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理想:尽管压迫重重,也不能阻止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获得胜利,给诗歌增添了一丝瑰丽的神话色彩。
咸阳城西楼晚眺。推荐。爱诗词网。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此诗的题目一作《咸阳城东楼》,但第三句写到日落,当是“西楼晚眺”之景。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咸阳是秦汉两朝的都城,至唐代许浑登临咸阳城楼时,古都的繁盛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本篇通过对昔日曾是秦宫汉苑地方的荒凉景象的描绘,曲折地抒写了对唐王朝江河日下的殷忧。“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情景交融,富于象征意味,更是古来传诵不衰的名句。首联开门见山,正面着题,交待了登楼之事与登临送目的所见所感。“万里愁”兼指登楼所见的辽远与引起的愁思之无边无际。“一”与“万”在句中自对,一上高楼即生万里之愁,当与登临所见有关。首先闯入诗人开阔的视野、令他怆然动怀的是什么呢?次句似答非答。“蒹葭”即芦苇,时已入秋,正缀着白的花:“杨柳”于此时即将掉叶,但仍垂着绿的枝。“汀洲”,原指水中小洲,这里泛指河网地带。诗人登楼,本意是为了辨认一下故都的容颜,谁知见到的竟是水乡一样的景象:白苇、绿柳,莽莽苍苍。这怎能不引起他的无边惆怅呢?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刘沧在七律《咸阳怀古》诗的开头说:“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凉感废兴。”“感废兴”,这正是许浑在首联中所要抒写而未予明言的感情。诗人一望而生愁,怀愁而再望,耳目所接,无不使他愁牵恨惹,更其不堪。颔联从天气变化方面写景。“溪云”句下自注:“(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可知诗人此时已收回远目,看到了云从溪头升起,日向阁后沉下。这一“起”、一“沉”,暮色定然愈加浓重了。从愈吹愈紧的山风中,诗人又觉出山雨即将来临。暮色渐浓而山雨将至,这样的环境气氛,无疑更增添了诗人伤感的成分。颈联接写望中的“秦苑”、“汉宫”景色。“秦苑夕”与“汉宫秋”在诗中互文见义,两句的意思是:秋天傍晚,在当年秦汉宫苑的地方,如今却只见鸟儿飞下绿色的杂草丛中,听到的只是黄叶树间传出的声声蝉鸣。无须直抒古今兴亡的感慨,“风景苍苍多少恨”(刘沧《咸阳怀古》)就全从颔颈两联具体描绘的笔墨中得到了含蓄而又充分的表现。尾联直抒。“行人”,旅人,作者自指;“当年事”,一作“前朝事”,末句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诗人所以要说“莫问”,不是不让问,也不是无法回答,而是已有答案在先,前面那些写景的笔墨,实际上无一不是在对“当年事”、“前朝事”的废兴作出解答,一目了然,无用再问了。至此,笔锋忽地一转,指出只有秦汉时就在流着的渭水,至今仍在向东流淌,言下之意也就等于在说,秦汉的其余旧迹,一切都已不可得见了。这与诗人《金陵怀古》诗的结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实为同一机杼。全诗以“愁”字为根,登临生愁,泻愁入景,一气旋转,直至终篇。或以为许浑出生于东吴水乡,“似汀洲”寄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实“似汀洲”只是反说不似秦汉故地,与结句渭水东流仍似当年遥相呼应。如果在怀古之作中忽然阑入乡愁,那就成了诗中的败笔了。此诗神完气足,意境浑成,气格苍劲,感慨深沉,不失为怀古类诗作中的佳作。其三四两句更是受到特殊青睐的名联。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说:“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转引自《瀛奎律髓汇评》卷三)所谓“工于写景”,即景色描写很见水平。诗人将云升日落、风先雨至的自然现象,富于动感、层次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后一句,风先雨至的生活体验为人人所共有,诗人用了极富于诗意的语言加以表现。诗人所要关注的,并非只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同时也是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即从满楼风中敏锐地预感到山雨即将来临。为了强调这种内心体验、这种预感,在遣词造句时,便将“山雨欲来”置于“风雨楼”之前,从而使诗句有韵外之致,富哲理性。全诗的主旨在于悼古伤今,“山雨”句也就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大唐帝国江河日下的政治形势与诗人对形势感到的深深忧虑。从形式上来看,这一联中同时用了“云”“日”、“雨”、“风”四个同类名词,容易产生堆垛之感,诗人却巧用四个不同的动词加以调节,又用了句中自对和句间的对偶,从而使这一联的字句兼有整饬与错落之美。查慎行所说“无板重之嫌”,除了关乎意象流动之外,当也是与对语言文字的成功驱遣分不开的。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沧“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语意工妙相似,亦相敌。(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查慎行: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何义门:五、六言秦亡于赵高,汉衰于石显,今何乃兼之也?(《瀛奎律髓汇评》上)从上城写起,以“愁”字为根。前解写上咸阳城楼,后解怀古情深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许丁卯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但苦声调低哑有之,在当时韦端己、杜牧之皆有诗推许可证。杨诚斋诋其浅陋,竟似道听途说,不曾亲读此公诗者。……《咸阳城西门晚眺》诗悠扬细腻之至,并“低哑”二字,亦非定评,况诋其为浅陋乎?(薛雪《一瓢诗话》)
【解题】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大军20万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全诗】《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注释】①逾:翻过,越过。②一何:多么。③附书:托人带书信。④长已矣:永久地完了。⑤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小孙子。⑥妪:年老妇女的通称。⑦备晨炊:(为士兵)煮早饭。⑧泣幽咽:远处传来的哽咽哭泣之声。【鉴赏】
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遭受战乱苦难的情景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史叛军安庆绪部于邺城(今山西邺县),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士卒伤亡惨重。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诗人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今陕西华阴县)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与“三别”六大名篇。“石壕吏”是“三吏”中的第一篇。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和“投”字值得细品,不宜轻易放过。古代旅人都要“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月。而诗人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靠到一个小小的石壕村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很富于暗示。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烘托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次句则是全诗的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不说点兵、征兵、招兵,而说“捉人”,已经有了在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蕴更为丰富。一是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趁老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三是表明官吏“捉人”之烂,兵丁应该是男性壮丁,现在是捉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在可“捉”之列。同时,诗人是“暮”投来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休息了。所以下面的事态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三、四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捉人”之害,昼夜不安,即使夜深人静,一听到门外有点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了,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去开门周旋。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段。五、六两句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妪以下的长篇述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的“呼”与“怒”,全力描写妇的“啼苦”与结果,而吏的“呼怒”自见。“听妇前致词”句承上启下,而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妪“苦啼”着回答县吏的“呵问”。读下面十三句的“致词”,千万别以为是老妪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坐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一何怒”与“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前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诗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八至十二句是致词的第一个层次。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呵问诉苦的。此前诗人已用次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时,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没找到一个男丁,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于是苦诉出“三个儿子都拉去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打仗战死了。”也许县吏呵斥她在撒谎,老妪还把书信交给县吏看。总之,“存者偷生、死者长已”,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死者长已矣。推荐。爱诗词网。【解题】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大军20万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全诗】《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注释】①逾:翻过,越过。②一何:多么。③附书:托人带书信。④长已矣:永久地完了。⑤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小孙子。⑥妪:年老妇女的通称。⑦备晨炊:(为士兵)煮早饭。⑧泣幽咽:远处传来的哽咽哭泣之声。【鉴赏】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遭受战乱苦难的情景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史叛军安庆绪部于邺城(今山西邺县),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士卒伤亡惨重。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诗人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今陕西华阴县)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与“三别”六大名篇。“石壕吏”是“三吏”中的第一篇。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和“投”字值得细品,不宜轻易放过。古代旅人都要“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月。而诗人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靠到一个小小的石壕村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很富于暗示。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烘托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次句则是全诗的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不说点兵、征兵、招兵,而说“捉人”,已经有了在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蕴更为丰富。一是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趁老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三是表明官吏“捉人”之烂,兵丁应该是男性壮丁,现在是捉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在可“捉”之列。同时,诗人是“暮”投来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休息了。所以下面的事态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三、四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捉人”之害,昼夜不安,即使夜深人静,一听到门外有点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了,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去开门周旋。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段。五、六两句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妪以下的长篇述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的“呼”与“怒”,全力描写妇的“啼苦”与结果,而吏的“呼怒”自见。“听妇前致词”句承上启下,而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妪“苦啼”着回答县吏的“呵问”。读下面十三句的“致词”,千万别以为是老妪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坐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一何怒”与“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前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诗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八至十二句是致词的第一个层次。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呵问诉苦的。此前诗人已用次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时,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没找到一个男丁,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于是苦诉出“三个儿子都拉去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打仗战死了。”也许县吏呵斥她在撒谎,老妪还把书信交给县吏看。总之,“存者偷生、死者长已”,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的人了?快交出来!”老妇又针对这一斥问苦诉:“没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妪先说了“家里再没人了”,而在此关键时刻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县吏怒吼声的惊吓,哭出了声来,掩口也不顶用。县吏抓住了把柄,威逼道:“你是在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老妪不得已,这才说道:“只有个孙子啊!还在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妪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后,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连一件完整的衣裙都没有,穿得破破烂烂的进进出出,怎么好让你看见呢?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妪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了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气虽然衰微,请求跟你们连夜赶到河阳前线应急,还可以为作战的士兵做早饭。”妇、吏的对话到此结束,最后是县吏竟然同意老妪赴役,不再怒吼了。尾四句为第三段。既照应前四句所涉及的人物,又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语声绝”表明老妪已被抓走;“泣幽咽”是说儿媳妇在低声哭泣哽咽。此时老翁尚未回来。“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妪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夜久”未能入睡,不知什么时候才打了一会盹儿。收尾两句于叙事中饱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妪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妪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一个人作别登路。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后人有评此诗者说: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如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老弱妇孺,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确属岌岌可危了。诗人面对当时现实,如实地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发出了石壕吏夜间乱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本诗的艺术表现最大的特点是精练,事长言短。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且爱憎强烈,倾向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全诗仅一百二十字,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上的复杂矛盾与冲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推荐。爱诗词网。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普公谓(宇谓之、公言)建。”楚天:楚国带地区。古楚国在今长江下游地区,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清秋:凄凉冷落的秋天。遥岑(cen)远目:遥望远山。岑,山。目,动词,望。玉簪螺髻:比喻山。这些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有的像螺旋形的发髻。《古今注》:“童子结发为螺髻,言其形似螺壳。”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字》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断鸿:失群的孤雁。江南游子:客居江南的人,作者自指。吴钩:古吴国所造弯形宝刀,这里指佩剑。会:理解。登临意:登高远望的心意。登临,登山临水,此指登赏心亭。“休说”二句:西晋张翰,字季鹰,吴地人。《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吴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鲈鱼,鱼名,可食。堪,可以,正好。脍,把鱼肉切细。尽,尽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说鲈鱼味道鲜美,尽管秋风吹来,我怎能像季鹰那样弃职还乡呢?“求田”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耶?’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刘备自指),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求田问舍,购买田地、房产。刘郎,刘备。流年:像流水一样逝去的岁月。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倩(qian):请。唤取:叫来。红巾翠袖:少女的装束,这里借指歌女。揾(wen):擦。【鉴赏】此词写于词人任职建康时,登赏心亭触景而生的情怀。词的上阙写登楼远眺的情景。先写秋高气爽的南国秋色,水天相连,苍茫清冷,江天无际,秋色无边。“秋无际”三字,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境界。继写山的形状挺拔秀丽如碧玉簪,盘旋蜿蜒似青螺髻,既绘形绘色,也抒情传神。在词人眼里,连这些无知无情的山,也因中原沦丧而“献愁供恨”,何况人呢!再写登楼眺望,“落日”、“断鸿”,既是写景,又是渲染凄凉冷落的气氛。“落日”给人时光流逝之感,与下阙“可惜流年”遥相照应。“断鸿”,则是词人自喻。辛弃疾二十三岁率众南下,离开了沦陷区的父老兄弟,像一只失群的孤雁;而他坚决抗金的主张,又遭到投降派的嫉恨,长期被闲置。这种处境,恰似“断鸿”。词人去国怀乡,自是“游子”,但它更含有词人投归南宋却并没有归宿感的悲凉心境。虽写眼前景,却别有滋味。所以词人才要“把吴钩看了”,这同词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感情是一致的,表达了壮志难酬、宿愿难偿的愁绪;更将“栏干拍遍”,扼腕长叹。却“无人会,登临意”。抒发了词人胸怀壮志、身负奇才,却报国无门、无人理解的满腔忧愤。下阕铺叙无人理解的“登临意”,细说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苦闷心情。首先引用张季鹰弃官归乡、许汜求田问舍两个典故,“休说”二字从反面著笔,表达了自己不愿从俗沉浮、希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国家正值多难之秋,正是志士试手补天之时,怎能为了思乡之情,就置国置民于不顾呢?“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才是词人的“登临意”。晋人桓温北征,见早年所种柳树;粗已十围,于是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木尚且变老,更何况血肉之躯!极言他为国势危殆、岁不我与、却又不得不虚度年华而忧愁,照应“千里清秋”、“落日楼头”等句。词的最后三句写他忠贞爱国却无人理解的痛苦:有谁能想到,唤来歌儿舞女,以慰英雄的忧伤?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至于落泪,可见伤心之甚。但更让人伤心的,却是英雄的心境不被人理解,与上阙“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荡气回肠,令人噤声。辛弃疾一生立志报国,然而不被重用,如鱼游浅水,壮志难伸,以致蹉跎了岁月。词人极力申述英雄失意的情怀,表达了对南宋王朝文恬武嬉腐败局面的愤慨。全词写景、抒情,纵横跌宕,挥洒自如。思绪万千,却能处处照应,脉络清晰。格调悲凉,笔墨酣畅淋漓,余音绕梁,感人肺腑。
蒌蒿满地芦芽短。推荐。爱诗词网。《蒌蒿满地芦芽短》出处、释义和例句【出典】宋·苏轼诗《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释义】苏轼诗句,形容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例句】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乔吉〔中吕·满庭芳〕《渔父词》)化用苏轼成句,以描绘渔父的生活。
《禁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1905—1980)的代表剧作之一,讲的是在人间曾作恶犯科的三个鬼魂在地狱里继续为非、相互摧残、始终不得安宁的故事。加尔散是个卑劣低下,虐待妻室,并在关键时刻背叛祖国,临阵逃跑而被枪毙的胆小鬼;伊内丝是个疯狂地追求同性恋爱,并凶狠成性,“该下地狱的女人”;艾丝黛尔是个自私、放荡,溺死亲生女儿的色情狂。他们进入地狱以后,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伊内丝极力引诱艾丝黛尔同她搞同性恋爱,而艾丝黛尔追求的却是加尔散,偏偏加尔散又不爱艾丝黛尔,却想物色一个把他当成英雄的女人。刚开始,他们三人谁也不说明自己的真正死因,然而谁也不放过谁,他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一起好象就是为了探听别人的底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逼迫第三者供出自己的实情。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波浪迭起,永无休止,最后发展到艾丝黛尔持刀要杀死伊内丝,而伊内丝回之以冷笑,提醒艾丝黛尔,说她早已是个死人了。于是他们省悟到: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又是他们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到处都有陷井”,“何必用拷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禁闭。推荐。爱诗词网。《禁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1905—1980)的代表剧作之一,讲的是在人间曾作恶犯科的三个鬼魂在地狱里继续为非、相互摧残、始终不得安宁的故事。加尔散是个卑劣低下,虐待妻室,并在关键时刻背叛祖国,临阵逃跑而被枪毙的胆小鬼;伊内丝是个疯狂地追求同性恋爱,并凶狠成性,“该下地狱的女人”;艾丝黛尔是个自私、放荡,溺死亲生女儿的色情狂。他们进入地狱以后,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伊内丝极力引诱艾丝黛尔同她搞同性恋爱,而艾丝黛尔追求的却是加尔散,偏偏加尔散又不爱艾丝黛尔,却想物色一个把他当成英雄的女人。刚开始,他们三人谁也不说明自己的真正死因,然而谁也不放过谁,他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一起好象就是为了探听别人的底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逼迫第三者供出自己的实情。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波浪迭起,永无休止,最后发展到艾丝黛尔持刀要杀死伊内丝,而伊内丝回之以冷笑,提醒艾丝黛尔,说她早已是个死人了。于是他们省悟到: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又是他们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到处都有陷井”,“何必用拷架呢,他人就是地狱”。作者把地狱作舞台,把鬼魂作剧中的主人公,就是想说明这地狱就是人类所处的现实社会,这鬼魂就是社会的脓疮,人间的污秽,强烈地表现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厌恶、不满和变革现实的要求,以及他们苦闷,彷徨和无能为力的心情。存在主义文学在塑造人物上致力于“真实性”,强调“经验感”,认为小说或戏剧中的人物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表达”或曰“传达”,不必求其典型,不要囿于概括,无所谓比现实中的“人”更美或更丑,往往是一些芸芸众生。加尔散卑鄙虚伪,伊内丝色情狠毒,艾丝黛尔自私放荡,就是通过他们的“本能意向”、“率直语言”,甚至像“小虫子样一丝不挂”的行为暴露无遗的。他们是作者描述的那个“肮脏社会”里的丑型角色。《禁闭》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作者的心声,表达了剧作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存在主义文学关于作者、小说人物和读者三位一体的观念。作者希望人们通过《禁闭》认清自己所处的那个罪恶的社会,于是借剧中人的口说:“我不叫喊,也不唉声叹气,但我要正视自己的处境。”“我并没有轻率地看待自己的处境。我完全意识到自己处境的恶劣。但是,我并不害怕。”不害怕,而要行动,这便是作家的主旨。但是该如何行动,在剧本中始终是朦胧的,可能在剧作家的头脑中也是不清晰的。当然,他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渔家傲范仲淹。推荐。爱诗词网。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初,当达官贵人们只是在樽前吟唱新词的时候,范仲淹却把词这一崭新的文学样式带到了广漠的边塞,用它来展现边塞将士的生活场景,抒写戍边安国的强烈愿望和征人思乡的深沉感情。这在当时绮艳婉美的词坛上,是一声苍凉悲壮的“别调”。欧阳修看了这首词,颇不以为然,以为是“穷塞主之词”。然而,正因为它不是写卿卿我我的男女艳情或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而是写这位穷塞主的身世感受以及投射在他身上的时代的折光,所以更显示出这首词在题材内容上有着可贵的开拓,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全词是以荒寒苍凉的边塞秋景作为背景来逐一展开的。本来就已是荒寒的边塞,当秋天来临之后,景色变得更为萧索凄凉。作者在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作了交代之后,紧紧地扣住“风景异”三个字,描绘了一幅具体的塞下秋景图。你看,在这季节转换的时候,大雁已早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到来,它毫无留意地向南方飞去了;这里人烟稀少,当临近傍晚的时候,马嘶风号,戍角悲吟,交织成苍凉呜咽的边塞曲;在峰峦起伏和长烟落日的背景上,你可以看到一座孤城,它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使这边塞的荒寒之中,又增添了一种森严的感觉,这是塞下秋来的变异之景,面对这一切,作者不能不有所感慨,大雁归去了,而人却不能归,苦守孤城,而旷日无功,这些内容作者在上片没有明显地表达出来,但上片的写景,是景中有情,透过作者所描写的塞下秋来的风景的变异,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异。作者触景生情,顿起边愁,词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具体地抒写这种边愁。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这情,是复杂的。作者首先将一杯浊酒与万里之家对举,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只是反映着浓重然而单一的思归之情,接着,紧接一句,“燕然未勒归无计”,则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全部矛盾,从而使上句的借酒浇愁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首词写于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范仲淹素以天下为己任,“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且此时身为镇边主帅,系疆土安危之重。他满怀爱国之情,要效法东汉窦宪,复土安边,勒石燕然,功垂千秋,但是宋王朝图安持重,殊无踔厉奋发之气,大权落入少数保守的大官僚手中,积贫积弱的时代特征已经显露出来,要想有所作为的志士仁人,往往侘傺坎坷,事与愿违。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作者的笔下,具体地表现为一方面志在边塞,希冀建功立业,一方面又万里念归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体会到:如果社会昌明,朝野同心,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直可如盛唐人“功名只向马上取”,“不破楼兰终不还”,而何以家为?然而,在作者的感情旋律中,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壮的进军号,还可以听到悲的恋乡曲,这种念归,不是单纯的游子怀乡病,其间还渗透着作者壮志难酬的惆怅情绪,表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这种理想与现实间的主客体矛盾,在作者心中化为进与退、进取精神和徘徊情绪的矛盾斗争。这种进取精神,在词中以“燕然未勒”具体表现,而这种徘徊情绪,在词中则以“归无计”曲曲传出。同样是边塞题材的作品,我们只要把这首词与盛唐人的边塞诗比较一下,就可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一是激昂慷慨,一是沉郁悲凉,这是时代使然,作者的遭遇使然。下片开头这两句,实是全篇最关键的笔墨。然而,这样的矛盾,并不是作者个人所能解决,“羌管”一句,以景衬情,既渲染上句,又引出尾句,羌管悠悠,霜华满地,在这不寐之夜,上自将军下至士卒,莫不触景感怀,潸然泪下。这泪既是思乡念亲的儿女之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不酬的英雄泪!这首词的特色,最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以边塞题材入词,这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个开创,而这首词的内容不仅现实而且深剖,又是为同时期其他词所不及。这种题材内容的特点,带来了意境风格的变化,这首词表现出来的苍凉悲壮的意境风格,为宋初软媚的词坛吹进了刚劲的清风,开宋代豪放词派之先河。其次,在艺术处理上,这首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这本是词中常套,但作者善于选择景物,点染环境,注意到情景的交融。如作者不仅诉诸视觉,而且诉诸听觉,上片在去雁、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的环境中,弥漫以悲凉肃穆的边声角声,下片在将军征夫的不寐之中,配之以呜咽凄恻的羌管之声,它撩乱边愁,催人泪下,起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总的来说,这是宋初词坛上值得重视的一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