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

一枝春(除夕)

()

张先《木兰花》张先

张先

()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陈与义《临江仙》陈与义

陈与义

()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全国。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故称。存:存在。比邻:近邻。比,紧靠。【鉴赏】原诗中有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辅:扶持。三秦:项羽曾将秦地分为三国,分封章邯等三人。“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关中地方。五津:指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泯江自灌县到犍为一段有五个渡口。津:渡口。风烟望五津:遥望杜少府的目的地,风烟渺茫。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有大海环绕,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现在也指全世界。天涯:天边。歧路:岔路,指离别处。原诗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但却像近邻一样并不疏远。不要因为彼此要分离,就为儿女之情而流泪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现今常用来指人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知心朋友,彼此虽然远隔重洋,但却像近邻一样亲近。原诗是一首送别诗,劝人莫为别离而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朋友间友谊深厚,心灵相通,虽遥隔千万里,也不觉得疏远。[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魏克特夫妇同我们相距万里,心却贴得那么近。(袁鹰《莱茵河畔的拙政园主》)二、用以形容到处都有朋友或亲人,走到哪儿也不感到生疏。[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会找到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孤单。(王蒙《别依阿华》)【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王勃好友,少府是对县尉的尊称。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县,这里泛指蜀地。②城阙:代指长安,送别之地。辅:卫护。三秦:今陕西一带。项羽灭秦后他将其分封给三个王,故称三秦。③五津:指长江自湔堰至犍江段上的五个渡口,都在蜀中。④比邻:近邻。⑤无为:不要。【全诗鉴赏】这首诗写作者在长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县尉,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头两句紧扣诗题“送”,点出送别之地和行人将去之处。以“城阙”指代长安,并写出其以三秦为夹辅的地理位置,显得气势宏大。用“五津”泛称蜀地,既和“三秦”相对,又别具一种蜀中多水的地理特色。两地以一“望”字相连,落脚在“风烟”上,描写由长安眺望蜀中,满眼迷蒙,但见风烟杳渺而已,十分遥远。这里没有写一个“别”字,而离别之意和依恋之情自现,由此引起下诗,顺理成章。该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可以不用对仗,而此联则以工巧的地名对出之,形式严整,声调铿锵,增强了诗的豪迈之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句紧承首联,明写伤别之意。可是作者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所以后句笔锋一转,又来宽慰朋友,表示对方是为了作官,远赴蜀中,而自己也是为了求官,离家来到长安,同是在外作客的宦游之人,这次分别不过是客中送客,用不着悲伤。安慰之意表达得恳挚委婉,亲切有味,既体现了惜别深情,又起到了减轻对方离愁的作用。第三联进一步申述前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友情不会因为形体的分离和空间的隔开而有所削弱;相反,只要彼此是知己,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在感情上仍是贴得很近很近的。此联化用了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但比曹植的诗句更概括、更精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这两警句的运用,提高了全篇的精神境界,突现了诗的主旨。在对仗上,二、三联与首联用工对不一样,用的是流水对,富有变化,既有精整之巧,又有流动之妙,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尾联承接第三联,劝慰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悲伤流泪。这两句从反面否定别离时的儿女之态,在伤别中见豪情,收结得很有余意。梁代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的许多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往往写得缠绵悱恻,悲酸凄苦,而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则意境开阔,气势豪迈,一扫缠绵的儿女之情,反映出当时青年士子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昂扬奋发的风貌,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此诗还初步扫除了齐梁以来诗坛上的绮靡风气,没有华丽的辞藻,柔弱的气息,而是以深挚的感情、精警的语句取胜,表现出爽健清新的艺术美,透露了唐代诗歌革新的最初信息。【点评】首联对仗工整,属地名对。用气势磅礴的语言,写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目的地:三秦拱卫的长安城阙是送别地点,风烟迷茫的蜀川五津是行人的目的地。诗人自长安遥望蜀川,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微露伤别之意。颔联写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同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彼此在飘流中话别,客中送客,既离乡又别友,更增添一段愁绪。颈联奇峰突起,诗的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楚转为豪迈,显出高昂的旋律。诗人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知己,只要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只要心志相通,友谊就不会受地域阻隔的道理,经过诗人的高度概括而成为千古名句。尾联紧接颈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诗意回到送别上来。诗人压抑着离别的愁绪,劝慰杜少府,在离别的岔路口,千万不要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流沾巾。实际上这也是诗人超然洒脱心情的表露。诗人与朋友都是有志之士,都有远大的抱负,那么暂时的离别又算得什么呢?这首送别诗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格调高昂,豪迈超脱,独标高格。

()

伊斯兰教,又名回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的一神教。“安拉”是它的唯一神,信徒称为“穆斯林”,主要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为和平、顺从之意。同世界几大宗教相比,它是后起的宗教,但由于它传播地区广,信徒多,影响大,从而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到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得到了传播,并为喀喇汗王朝逐渐接受。据已失传的《喀什噶尔史》(部分保留在贾马勒·喀尔西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记载,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的第一位首领是萨图克·布格拉汗(?—955)。对于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经过,民间有多种传说。有的说,他一次出外打猎,途中遇到一批穆斯林商队正作礼拜。他们对安拉的虔诚,使他肃然起敬。从此他就皈依伊斯兰教了。还有的说,一天夜里,他梦见一神仙下凡对他说:“为了拯救自己的今世和来世,你要皈依伊斯兰教。”他便信奉了。这些传说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其实伊斯兰教当时已在民间传播,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萨图克·布格拉什是怀有政治抱负才接受伊斯兰教的。后来,他的子嗣也都是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者。他们把伊斯兰教奉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而且经过长期的宗教战争,使和田地区约于11世纪前后也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据穆斯林史家米尔扎·海答尔《拉史德史》记述,察合台汗国的秃鲁黑·帖木儿在14世纪中叶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入教的蒙古汗。据传,在他统治时期(1346—1363),新疆有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穆罕默德汗统治时期,新疆当时的蒙古人全部信仰了伊斯兰教。这部分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后,逐渐维吾尔化,并且最后融于维吾尔族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后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取得优势。自此,全疆各地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成为在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之所以能在新疆扎根,并取得统治地位,与当时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制度同产生此教的阿拉伯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分不开。

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文化在吸取了当时世界上许多高度发展的文化优点之后,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史上一朵盛开的鲜花。自创建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接受伊斯兰教,至今已达千年。今天,占全疆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十个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古兰经》确定下来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教法以及婚姻、丧葬等制度,完全渗透到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与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是天山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对《罗刹海市》的理解,应当从“异史氏曰”入手。那是作家对整个社会的概括,也是作家创作意图的表白。“异史氏曰”指出,一、社会已经变得美丑颠倒,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逢迎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二、人决不可以自己堂堂正正的男子汉面目处世。“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三、美好理想只能在幻想中存在。“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罗刹海市》完整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
()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山峰岩谷·峡谷”类的诗句。

()

【名句】万籁之声,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鸣其真,何天何人,何今何古?《六经》,籁道者也

()

节闵帝元恭 

元恭,字修业,是魏孝文帝弟广陵王元羽的儿子,宣武帝时袭爵为广陵王。孝明帝正光年间,元叉专权,元恭深为不满,因而称病佯哑不语,住在洛阳城外的龙华寺,不参预政事。龙华寺在洛水南岸,四周果林茂盛。元恭默对春花秋实,转眼过了六、七个年头。永安年间,有人向孝庄帝说元恭是佯哑不语,其实怀有篡夺皇位的不轨图谋。元恭惧祸逃遁到上洛山中,但不久即被地方官执送回洛阳,并被拘禁多日。孝庄帝也怀疑元恭是诈为喑哑,便派人深夜盗掠元恭的衣物,又拔刀剑摆出要杀他的架式,元恭仍不言语。孝庄帝因此相信元恭是真的成了哑人,也就释放了他。

()

【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语出宋代辛弃疾《菩萨蛮》词。青山是阻挡不住的,江水终究会冲破包围,滚滚东流。原比喻收复北方,统一祖国是一定能实现的。现常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

春日遣兴二首

()

已亥杂诗 15

()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诗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长歌一曲松风和鸣,歌声停时但见银河之中众星稀。【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唐李白的五言古诗。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时居终南山下,李白下终南山夜宿其居处,他设酒席款待。全诗如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写了作者与主人共进美酒的欢乐。美景与美酒,相映成趣。

()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意思】原野宽阔,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天低于近树;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船上的人靠得那么近。写出客中孤寂之情,耐人寻味。【提示】平旷的原野一望无际,远处的天空与大地相接,似乎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见底,月映水中,好象与舟中人靠得很近。诗句以清淡的景色烘托出孤寂的情怀。【鉴赏1】田野空旷开阔,远远看过去,天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晶莹,倒映在水中的明月,仿佛与人接近了不少。“野旷天低树”描写荒野景色的苍茫悠远;“江清月近人”描写江边明月的清新可爱。【鉴赏2】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英文】1.Withfieldssovast,theskyseemsaslowastrees;Withriversoclear,themoonlookstomesoclose.(海外逸士)2.Inthesevastwildstheskyarchesdowntothetrees.Intheclearriverwater,themoondrawsnear.3.Wildssovast,theskystoopstothetrees;Theriversoclear,themoonisclosetoman.(PaulKroll译)4.Theskydropsdownbelowtreetopsinwildexpanse;Onlucidstreamtheshadowofmoonkissesman's.(王大濂译)【全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题解】此诗写傍晚在江上闲眺的情趣和客居异乡的惆怅。淡而有味,含而不露。【全诗鉴赏】客舟行驶在新安江上,现在是在建德地界了。天色将晚,江面烟水迷蒙,靠岸找个地方歇歇脚吧。可上岸后往哪走?去哪里歇脚呢?此处人生地不熟,吃住不会很贵吧?想想这些,真是发愁啊。光是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在暂时没有想好去处之前,索性看看此处的风景吧。岸上旷野无垠,天地相接,透过树底能看到远处的天边。水面风平浪静,江天一色,水中月亮的倒影清晰可见,人仿佛伸手可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千古名句。在常识中,天比树高,月离人远。此处一“低”一“近”用得妙,反常而有诗味。《唐诗真趣编》评云:“‘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此联表面写景,但景中有情,字里行间渗着旅思,客愁自见。正如《唐诗笺注》所说:“‘野旷’一联,人但赏其写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本诗语少意远,词句平素,自然天成,为孟浩然又一首短小味长的名诗。

()

【出典】《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释义】沤鸟即鸥鸟。《列子》寓言中的海上之人以纯洁之心待鸥,鸥数百相就。海上之人一旦有捕鸥之意,鸥即飞舞不下。诗文中常用“狎鸥”表现超逸出世的生活情趣。

()

典源出处《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解题】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大军20万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全诗】《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注释】①逾:翻过,越过。②一何:多么。③附书:托人带书信。④长已矣:永久地完了。⑤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小孙子。⑥妪:年老妇女的通称。⑦备晨炊:(为士兵)煮早饭。⑧泣幽咽:远处传来的哽咽哭泣之声。【鉴赏】

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遭受战乱苦难的情景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史叛军安庆绪部于邺城(今山西邺县),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士卒伤亡惨重。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诗人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今陕西华阴县)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与“三别”六大名篇。“石壕吏”是“三吏”中的第一篇。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和“投”字值得细品,不宜轻易放过。古代旅人都要“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月。而诗人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靠到一个小小的石壕村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很富于暗示。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烘托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次句则是全诗的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不说点兵、征兵、招兵,而说“捉人”,已经有了在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蕴更为丰富。一是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趁老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三是表明官吏“捉人”之烂,兵丁应该是男性壮丁,现在是捉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在可“捉”之列。同时,诗人是“暮”投来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休息了。所以下面的事态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三、四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捉人”之害,昼夜不安,即使夜深人静,一听到门外有点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了,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去开门周旋。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段。五、六两句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妪以下的长篇述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的“呼”与“怒”,全力描写妇的“啼苦”与结果,而吏的“呼怒”自见。“听妇前致词”句承上启下,而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妪“苦啼”着回答县吏的“呵问”。读下面十三句的“致词”,千万别以为是老妪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坐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一何怒”与“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前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诗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八至十二句是致词的第一个层次。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呵问诉苦的。此前诗人已用次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时,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没找到一个男丁,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于是苦诉出“三个儿子都拉去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打仗战死了。”也许县吏呵斥她在撒谎,老妪还把书信交给县吏看。总之,“存者偷生、死者长已”,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

《蒌蒿满地芦芽短》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苏轼诗《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禁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1905—1980)的代表剧作之一,讲的是在人间曾作恶犯科的三个鬼魂在地狱里继续为非、相互摧残、始终不得安宁的故事。加尔散是个卑劣低下,虐待妻室,并在关键时刻背叛祖国,临阵逃跑而被枪毙的胆小鬼;伊内丝是个疯狂地追求同性恋爱,并凶狠成性,“该下地狱的女人”;艾丝黛尔是个自私、放荡,溺死亲生女儿的色情狂。他们进入地狱以后,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伊内丝极力引诱艾丝黛尔同她搞同性恋爱,而艾丝黛尔追求的却是加尔散,偏偏加尔散又不爱艾丝黛尔,却想物色一个把他当成英雄的女人。刚开始,他们三人谁也不说明自己的真正死因,然而谁也不放过谁,他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一起好象就是为了探听别人的底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逼迫第三者供出自己的实情。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波浪迭起,永无休止,最后发展到艾丝黛尔持刀要杀死伊内丝,而伊内丝回之以冷笑,提醒艾丝黛尔,说她早已是个死人了。于是他们省悟到: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又是他们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到处都有陷井”,“何必用拷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

渔家傲

范仲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