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近代·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简析
章炳麟著。见《太炎文录》。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02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一文即其代表。章炳麟在这封信中批驳了此文对革命的种种非难,阐述了中国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为当时革命派对改良派进行公开论战打响了第一炮。文章围绕着中国应“立宪”还是“革命”这一中心问题,着重驳斥了保皇派康有为提出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的谬论,指出“公理之未明,则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他又针对康有为“保皇是天命注定”的谬论,认为革命是“拨乱反正,不在天命之有无,而在人力之难易”;认为“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他深信中国经过“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革命之后,将建立民主共和的制度,信中表现作者不信天命,信革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鞭挞了勾结帝国主义的满清政府的罪恶,揭露保皇派的反动本质。此信发表后引起反动派的极端恐惧,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有力的鼓舞。但信中在反满思想中掺杂了不少大汉族主义的糟粕。全文万余言,以古今中外的实例佐证,阐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观点鲜明,气势凌厉,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推荐。爱诗词网。《古代、近代散文作品·近代·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简析章炳麟著。见《太炎文录》。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02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一文即其代表。章炳麟在这封信中批驳了此文对革命的种种非难,阐述了中国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为当时革命派对改良派进行公开论战打响了第一炮。文章围绕着中国应“立宪”还是“革命”这一中心问题,着重驳斥了保皇派康有为提出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的谬论,指出“公理之未明,则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他又针对康有为“保皇是天命注定”的谬论,认为革命是“拨乱反正,不在天命之有无,而在人力之难易”;认为“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他深信中国经过“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革命之后,将建立民主共和的制度,信中表现作者不信天命,信革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鞭挞了勾结帝国主义的满清政府的罪恶,揭露保皇派的反动本质。此信发表后引起反动派的极端恐惧,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有力的鼓舞。但信中在反满思想中掺杂了不少大汉族主义的糟粕。全文万余言,以古今中外的实例佐证,阐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观点鲜明,气势凌厉,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送东阳马升序。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本文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国子监太学生。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这篇课文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以自己切身的体会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勤奋学习,感情真挚,循循善诱。【注释翻译】鉴赏分析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劝学,开头就提出“嗜学”,接下来叙述自己如何“求学”,然后又说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马生的“善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文章首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这些事例典型、简洁生动的叙述,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作者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地克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透彻的说理,酣畅的笔墨,为下文蓄足了气势。接着,作者从衣食、住宿、从师、书籍四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这些内容与前一段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自己“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蕴袍敝衣”,与太学诸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的求学生活相对比;以自己“行深山巨谷”与太学诸生“坐大厦之下诵《诗》《书》”的求学环境对比;以自己“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与太学诸生的“未有问而不告”的求师状况对比;以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的求学条件对比。对比之后,段末水到渠成,顺势假设,指出大学诸生中,如有业不精、德不成者,根本原因在“心不若余之专”,辜负了那样好的环境条件;用假设方式而不实指,谦和客观,使人感到亲切真诚。最后,又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和宗旨。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渲染描绘,文采飞扬,显得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写到趋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门人弟子填其室”;写了“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俟其欣悦”,对“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写得很有声色,写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和描绘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对比自己同那些披锦绣、沃甘肥的同舍生之后,点出了甘于敝衣、粗粝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足乐者”就是进德修业。这简要的议论表现了人物的志趣。文章的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作者宋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可谁想到这样一个名人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轻的他为了求学,不惜在冬天雪地里穿着破鞋上门去请教老师,为了能学到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色愈恭,礼愈至”;满腹经纶让他觉得自己很富有,不与别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学知识,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正如梁启超先生曾经说的:“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校。”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推荐。爱诗词网。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在初唐七言歌行中,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等诗相比,《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的成就,无疑达到了同类诗中的最高水平。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这首诗,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难怪《红楼梦》中那位林小姐吟《代别离》一首,还特地标明是“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诗曰《秋窗风雨夕》”。后人曾经反复考索过这一乐府旧题究竟谁是首创者,但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加之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中便革故鼎新,突然焕发出熠熠耀人的艺术光彩,人们自然而然就把《春江花月夜》称作“初唐体”诗格的代表,至于首创这一诗题的专利,似乎也就非张若虚莫属了。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春江月夜的景色,文辞清丽,韵调流畅,勾勒了一幅壮阔绮丽的画面:春潮上涨,江海相连,一轮明月被汹涌的江潮簇拥着焕然托起。一个“海”字,烘染出长江口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象;一个“生”字,摹拟出江月与潮水间眷眷相依的生命之恋。明月映射在一览无垠的水面上,波光熠熠闪烁,千万里之遥的春江,何处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迤逦前行的江水绕过花草丛生、气息芬芳的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朵上,宛若在花团锦簇中撒上了一层晶莹的雪珠。紧接着,诗人又以极其精微的观察和丰富奇崛的想象活化出一个神话般幽眇绮丽的世界:柔和的月色洁白如霜,却丝毫感觉不到它在飘飞;水中小洲上的白沙反射出白茫茫的月光,浑然一色,分不清那是月光照射下的白沙,还是白沙反射出来的月光。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都因为皓月当空而荡然无存,只有这一轮独倚中天的明月,把整个苍穹装点得格外清丽澄彻,纯净得就连一丝纤细的灰尘都没有。以上八句,由面到点,由远及近,仿佛电影镜头从全景的大范围摇摄,逐渐推到了凝聚在一轮孤月上的大特写,题面“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题旨和境界,通过诗人的一枝生花妙笔,已经淋漓尽致的跃然纸上了。比张若虚稍先入世的唐代另一位诗人卢照邻曾写过一首《明月行》,也吟咏了水光月色,但只见铺陈,不离赋体,不象张若虚把自己的一腔深情注入了他所描摹的景物之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奥秘进行思索而发出的请问。它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李白的《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任自己的思绪在宽旷的太空遨游,但又不离开现实的人生,他把对自然的探索同对人生的思考紧密地联系起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就是他作出的回答。在绵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却是经久不断的。对于代代相衍的人类来说,永恒的明月当然不过是“年年只相似”罢了。诗人不落前人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臼,翻然出新,尽管仍有凄然哀惋的伤感,却不泯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这种超越了个人命运而站在整个人类历史高度的宏观思考,固然反映了初盛唐乐观通达的时代精神,但是,一个生活在一千二百年以前的封建文人,就有如此深刻的哲学思维,毕竟是难能可贵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从意念上和结构上都是承上启下的。既然是人生与明月共处,那么,寂寂幽独的江月你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吧!可是,在你的下面,只有奔腾不息的江水扬长而去,你所翘首盼望的来人又在哪里呢?隐隐的凄怆,烘托出了一个新的意境,很自然地把客观景物的描写过渡到了望寰人情的刻画,引出了下半部分月下相思的离愁别绪。“白云”、“青枫浦”都是寓情于物。悠悠的白云飘然而去,象征着游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在湖南省浏阳县,这里泛指遥远的水边。眼望着那横无涯际,空蒙迷茫的水面,又怎能忍受柔肠百转的愁绪?谁家没有客居他乡的游子,哪里没有轸念怀恋的少妇?“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诗)诗人对于不止一家一处的离愁别绪,用“谁家”、“何处”提出反问,恐怕也是苦于对“此时此夜”的难以描述吧。下面十六句,前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后八句写游子思归的急切。细节的刻画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了诗的意境。魏晋时的曹植在《七哀》诗中曾写道:“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用拟人的手法写明月流光,“徘徊”一词,无疑是传神之笔,然而后两句却落于铺陈,不免过于直露。张若虚取长补短,继承曹植“流光正徘徊”的神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发出更为传神的氛围,烘托出郁积在思妇心头的悲苦和愁绪。夜阑人静,孤独的思妇与清丽的皓月为伴。绵绵不尽的思念仿佛也牵动了蟾宫月魄的柔情。月华清辉,洒在妆镜台上,洒在玉户帘上,也洒在捣衣砧上,是要去倾听思妇陈述衷肠,还是要给她送去一丝柔和的慰籍?然而,月光的淡泊,似乎更增添了伶仃孤苦的凄切,思妇要赶走这恼人的流光。“卷”和“拂”两字,形象地反映了思妇内心的烦乱,但是善意的月光似乎并不理解思妇的心绪,偏偏“卷不去”,“拂还来”,而思妇的愁思,又何尝不象这痴迷的月光那样,卷之不去,拂了还来呢?月光啊月光,你映照得那么远,远飞的鸿雁也不能超越你的光影;你映照得那么深,深潜的鱼龙也受到惊扰而浮上水面,荡起层层波纹。此时此刻,你也一定映照到了远方游子的身边,即使这样,我们也只能空对明月,望眼欲穿而无法相闻。“相思如明月,可望还可攀”,(李白诗)只有乘着一泻千里的月光,让那深深的情思遥寄远方的亲人,无可奈何的惆怅和迷惘,又怎能是月光所能抚慰和排遣得了的呢?也许是心灵的感应,也许是人性的相契,当不眠的思妇独坐空楼之时,漂泊的游子也沉迷于思归的梦境之中。昨夜梦中见花落江畔,使人感到一番春事又将过去。梦幻中的怅惘又引逗起下文“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的现实。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游子的青春年华,幸福希望就在这飘零之中象衰败的春色付之东流,象西斜的落月堕之苍穹。离人的心头,犹如被沉沉的海雾笼罩着的深暗的月光一样,紧箍在情感的重重羁绊之中。“碣石”,山名,原来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现已没入海中。“潇湘”,二水名,潇水流至今天湖南省零陵县与湘江汇合,故称潇湘。碣石在北,潇湘在南,在这静寞幽深的春江花月夜里,有多少人天各一方,依托着月光遥寄思情,而落月的余辉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带着不能宁静的情思,把树影洒满了漫漫无尽的江边。诗人写情,始终围绕着江月,月光引起了不绝如缕的遐思,遐思又随月光漂渺而去。在这首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材的交响诗画中,诗人以月光为主旋律贯穿始终,由月生起,到月落结,在音画的每一个乐章都回响着以月光主旋律为基调的变奏,使我们在诗人展现的这幅浑然和谐的画面上,既领略到了春江花月夜全景的幽深邈远,同时,又尤为突出地感受到了月光在冥冥自然中的扑朔迷离的变幻。《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山水诗,它却涤净了宫体诗吟咏风花雪月的那种轻靡艳丽的梁陈遗风;《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爱情诗,它却以悲壮深远的人生探求代替了卿卿我我的无病呻吟;《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哲理诗,它却没有率由旧章,疾言厉色的说教,而是把情与景熔于一炉时自然闪烁的火花。张若虚的一生,只留给后人两首诗,然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就无愧为初唐时期开放在力反齐梁遗风,拓开唐诗畛域实践中的一朵奇葩。可见与张若虚同时代的那位在唐诗改革中矢志不渝的陈子昂所发出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呼唤,并非是空寂寥落的绝响。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那无边的芳草,连续遮盖了古道,那青青的翠色延伸联接着荒城。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解题】这首诗是应考习作,故加“赋得”二字。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当时作者只是十六岁的少年,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顾况读了此诗深加赞赏。诗中,白居易将古原草和送别二者,统以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意境清新且富于理趣,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成为传世名句。【鉴赏1】这首诗首句便破“古原草”之题。这一联看似平常,却相当准确的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草生草灭,一年一遍,往复枯荣,意思写得很平平,然而作者用“枯荣”来突出由“枯”到“荣”的春草,使句子顿生光彩,春草那种生生不已的状况便喷涌而至。承接“枯荣”而发展,由抽象到具象,“枯荣”便化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具体描述。大火焚烧,烈焰当空,野草倾刻便被毁尸灭迹。“野火烧”可见毁灭的力量之大。然而却说“烧不尽”,可见野草再生能力之强而又可引出下文。“春风吹又生”这一句非常简朴,道出的真理又是很直接,但“又生”和上文“野火烧”对比,就显得极为有力。以上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草的描述,五六句一转而至古原,“远芳”可见原之大,“古道”、“荒城”便更显出原的古老,暗扣题中“古原”。“芳”自“远”侵,“晴”更显得草“绿”,进一步使草具体、生动;古道荒城更显得草的生意盎然。“又”字一转写了一个送别的环境。“王孙”是由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而来诗人变原诗怀思游子之意,为送别的愁情。芳草送别,每片叶子都饱含别情,意味深长。到此为结而又点出题中“送别”。这首诗造句朴实自然,清新流畅;用字工整精巧,因字字得体使得全诗句句有情,语语有味,令人回味无穷。【鉴赏2】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846)十六岁时写的一首五律。古代凡按规定题目作诗,照例在题上加“赋得”二字。这首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诗人通过描绘古老原野上的芳草,抒发送别友人的离情别绪。“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用它的烧之不尽、逢春即发,暗喻离情斩不断、烧不绝。“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使人感到那离情就象遮掩古道、连接荒城的野草那样,清香弥漫,无处不在,萋萋满目,排遣不开。全诗前呼后应,把“古原”、“草”和“送别”融成一体,意境极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用朴实有力的语言,工致天然的对仗,热情地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在咏物中言志,蕴寓着深刻哲理,历来为人传诵。
又送王孙去。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那无边的芳草,连续遮盖了古道,那青青的翠色延伸联接着荒城。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解题】这首诗是应考习作,故加“赋得”二字。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当时作者只是十六岁的少年,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顾况读了此诗深加赞赏。诗中,白居易将古原草和送别二者,统以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意境清新且富于理趣,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成为传世名句。【鉴赏1】这首诗首句便破“古原草”之题。这一联看似平常,却相当准确的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草生草灭,一年一遍,往复枯荣,意思写得很平平,然而作者用“枯荣”来突出由“枯”到“荣”的春草,使句子顿生光彩,春草那种生生不已的状况便喷涌而至。承接“枯荣”而发展,由抽象到具象,“枯荣”便化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具体描述。大火焚烧,烈焰当空,野草倾刻便被毁尸灭迹。“野火烧”可见毁灭的力量之大。然而却说“烧不尽”,可见野草再生能力之强而又可引出下文。“春风吹又生”这一句非常简朴,道出的真理又是很直接,但“又生”和上文“野火烧”对比,就显得极为有力。以上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草的描述,五六句一转而至古原,“远芳”可见原之大,“古道”、“荒城”便更显出原的古老,暗扣题中“古原”。“芳”自“远”侵,“晴”更显得草“绿”,进一步使草具体、生动;古道荒城更显得草的生意盎然。“又”字一转写了一个送别的环境。“王孙”是由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而来诗人变原诗怀思游子之意,为送别的愁情。芳草送别,每片叶子都饱含别情,意味深长。到此为结而又点出题中“送别”。这首诗造句朴实自然,清新流畅;用字工整精巧,因字字得体使得全诗句句有情,语语有味,令人回味无穷。【鉴赏2】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846)十六岁时写的一首五律。古代凡按规定题目作诗,照例在题上加“赋得”二字。这首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诗人通过描绘古老原野上的芳草,抒发送别友人的离情别绪。“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用它的烧之不尽、逢春即发,暗喻离情斩不断、烧不绝。“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使人感到那离情就象遮掩古道、连接荒城的野草那样,清香弥漫,无处不在,萋萋满目,排遣不开。全诗前呼后应,把“古原”、“草”和“送别”融成一体,意境极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用朴实有力的语言,工致天然的对仗,热情地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在咏物中言志,蕴寓着深刻哲理,历来为人传诵。
秋兴八首其一。推荐。爱诗词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释】1.玉露:白露,秋霜。巫山巫峡: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境,属巴山支脉,绵延一百六十里。长江流经其间,称为巫峡。萧森:萧瑟阴森。2.江间:指巫峡。塞上:指巫山。3.丛菊两开:指作者在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秋居云安,翌年秋又淹留夔州,前后近二年,故见“丛菊两开”。一系(音ji):永系,紧系。故园心:指返回故乡的愿望。诗中“故园”指长安和洛阳。4.刀尺:剪裁衣服用的剪刀和尺子。砧(音zhen):捣捶衣服用的石具。【译】秋霜已使枫树林零落凋伤,巫山巫峡一派萧森气象。巫峡涌起吞天的骇浪,巫山风云漫卷大地一片苍茫。我已在此地见菊花开过两次,能不令人热泪浪浪?一叶扁舟,永远系挂着我那归乡的热望。唉!时下家家户户都忙着剪裁缝制冬天的衣裳。高高的白帝城里传来匆匆捣衣的音响,伴着暮色斜阳。【评】《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内容相关,感叹身世、忧国忧时的诗歌。此处所选之第一首,为组诗之起兴,总领全篇。如明人王嗣爽所云:“《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杜臆》卷八)。其中“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又可视为纲中之纲,既叹身世,又忧国时。又如金圣叹所评:“总以第一首为提纲。盖先生尔时所处,实实是夔府西阁之秋,因秋而起兴。下七篇话头,——从此生出,如裘之有领,如花之有蒂,如十万师之号令,出于中权也。”(《杜诗解》卷二)。
山东商河人。字纪青。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曾参加护法战争。1929年起,历任国民党第四十七师师长、第九军军长、豫鄂皖边区主任等职。曾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参与发动皖南事变,扣押新四军军长叶挺,杀害大批新四军指战员。解放战争期间,任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华北五省“剿匪”司令部副总司令。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后,只身逃往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病死。
上官云相。推荐。爱诗词网。山东商河人。字纪青。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曾参加护法战争。1929年起,历任国民党第四十七师师长、第九军军长、豫鄂皖边区主任等职。曾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参与发动皖南事变,扣押新四军军长叶挺,杀害大批新四军指战员。解放战争期间,任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华北五省“剿匪”司令部副总司令。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后,只身逃往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病死。
里仁。推荐。爱诗词网。(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六)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七)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十一)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十二)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十三)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十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十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十六)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十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二十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二十三)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二十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二十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二十六)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 里:居住。 处仁:择居求有仁厚风俗之乡。 知:同“智”。约:穷困。 好(hào):喜爱。 恶(wù):厌恶。 苟:如果。 不以其道得之:此句历来多有歧义,朱熹释为“不当得而得之”。 恶(wū):何处。恶乎:在哪里。 终食之间:一顿饭时间。 造次:匆促之时。 尚:超过、胜于。 盖:大概。 党:类别。 仁:同“人”。 适:亲近。 莫:疏远。 比(bì):适从、靠拢。 放(fǎnɡ):依照。 何有:有何难。 参:孔子弟子曾子名参。 贯:贯穿。 唯:是。 喻:知晓、明白。 逮:及。 约:约束。 讷(nè):说话迟钝,此指谨慎。 数(shuò):烦琐。〔鉴赏〕 《论语》第四篇着重论仁,思考层层深入,进入到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因而弄通本篇内容对于理解孔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开篇就碰到难题。孔子说:“里仁为美。”里有居义。难道孔子真的认为“择居”有那么重要,成为成仁之首么?康有为认为“择邻里为熏德之要义。此篇言仁,故孔子首贵择邻焉”(《论语注》)。有人引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认为孔子强调的是“择业”。这些说法未必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实这里还是顺第三篇而谈礼与仁相结合的关系。荀子曾说:“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非仁也。”(《荀子·大略》)荀子以“里”、“门”来喻“礼”,强调“礼”的重要。孔子也是以“里”喻“礼”,而强调“仁”的重要。首章既已提出“仁”的重要性,那么需要进一步阐述。往后各章展开了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仁与智的统一。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从本篇开始有多次记述孔子这方面言论。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必然会自觉地实现道德原则,有知识的人也会懂得如何去实现道德原则。在这里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孔子认为只有把仁与智统一起来,才达到了理想的人格。以后儒家后学也常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第二,义与利的统一。孔子开始把义、利作为一对伦理范畴,规定原则与功利的关系,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重在群体利益,“利”重在个体利益。孔子并不完全排斥个体利益,相反承认私利为人之所欲。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第五章)。可是私利不能背离仁道。他认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果无所抑止地“放于利而行”,偏离于“义”,必然招致“多怨”(第十二章),引发多种社会矛盾。究竟是把“义”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利”放在首位,孔子认为这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十六章)就是这个意思。第三,为仁在己。“君子”与“小人”,“好仁者”与“不仁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义以为上”,后者是“利以为上”。孔子认为造成两者不同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一个人是否真心实意努力为仁。如以行仁作为自己人生的根本目标,就能从内心“好仁”,“恶不仁”。好仁者既然以追求仁德为最高理想,那么就应该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不仁者”,更不能“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受“不仁者”所左右。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从求仁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上肯不肯“用力”,而不是力足与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什么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有为仁的能力。这里已蕴涵着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后孟子加以发展,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第四,言与行的统一。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言行之一致。针对人们往往言过其行的弊病,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第二十四章)提倡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他还以古代贤人的道德榜样告诫弟子:“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第二十二章)对于口头上表示“志于道”,而行动上却“耻恶衣恶食者”,孔子非常厌恶地斥之为“未足与议也”(第九章)。第五,一以贯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第十五章)的确如此,整部《论语》似有一根红线贯串始终,那就是“仁”的思想。可是由于曾子立即答以已经明白,孔子未加以明说。而其他门人疑惑不解时,曾子告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以忠、恕二道来表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引起后世各种不同的诠释。据《卫灵公》篇所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意一致。“忠、恕”二者可看作为“仁”的内涵。朱熹注释“忠恕”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心以待人,并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以己所不欲者施于人。这与孔子所阐述“仁”的思想是相通的。
涸辙之鲋。推荐。爱诗词网。典源出处《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说苑·善说》亦载,谓庄周与魏文侯事。释义用法庄周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等邑地的赋税收上来借给他三百金。庄周以困在车辙中的鲋鱼作比喻回答他:鲋鱼只需斗水便可活命,如等到引千里外的西江水来救它,鲋鱼早就被送到干鱼店里去了。后以此典形容人处境困难,需要救助。用典形式【斗水】宋·黄庭坚:“鱼干要斗水,士困易为德。”【卧辙】唐·元稹:“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委辙】唐·骆宾王:“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涸鱼】唐·元稹:“涸鱼千丈水,僵燕一声雷。”【涸鲋】北周·庾信:“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涸辙】唐·李白:“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唐·张祜:“鱼穷悲涸辙,井漆奈枯泉。”【涸鳞】唐·杜甫:“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唐·杜牧:“失计抛渔艇,何门化涸鳞?”【肆鳞】唐·孟郊:“疾诉将何谕,肆鳞今倒悬。”【煦辙】唐·骆宾王:“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斗升水】唐·刘禹锡:“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东溟臣】唐·李白:“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失水鱼】唐·元稹:“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失水鲋】明·高启:“自笑失水鲋,空惭得云蛟。”【失水鳞】唐·白居易:“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西江水】明·徐渭:“到得西江水,肆中索枯鳞。”【西江润】清·严复:“有似西江润涸辙,发棠荒岁周寒饥。”【守穷辙】宋·黄庭坚:“寒鱼守穷辙,蒙呴一沫恩。”【穷辙鲋】唐·杜甫:“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波臣槁】明·徐渭:“木吏愁难对,波臣槁欲穿。【活穷鳞】宋·陈师道:“闻说监河收贷粟,定倾东海活穷鳞。”【活枯鱼】清·王时宪:“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忘活枯鱼。”清·黄遵宪:“碧海掣鲸公手笔,倘分勺水活枯鱼。”【索枯鱼】宋·陈师道:“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借斗水】唐·寒山:“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望斗升】宋·陆游:“早知等是枯鱼肆,乞水何须望斗升。”【涸辙鱼】清·黄遵宪:“佛前影怖栖枝鸽,海外波惊涸辙鱼。”【涸辙鲋】唐·李白:“无事生悲苦,块然涸辙鲋。”清·黄遵宪:“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渴一泓】唐·张祜:“逸足期千里,穷鳞渴一泓。”【槁鲍肆】明·陈子龙:“身虽槁鲍肆,自知才莫伦。”【慰穷鳞】唐·柳宗元:“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辙中枯】宋·范成大:“回骸桑下饿,续命辙中枯。”【辙中鳞】宋·陈师道:“共学少年天下士,独能濡湿辙中鳞。”【辙鲋忧】宋·苏轼:“一失在藻乐,遂有辙鲋忧。”【辙鲋涸】清·赵执信:“身为辙鲋涸,心与藩羊触。”【庄周贷粟】宋·苏轼:“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波臣守辙】清·黄遵宪:“波臣守辙还无恙,日驭挥戈岂有名。”【贷监河粟】宋·陆游:“贷监河粟元知误,乞尉迟钱更觉痴。”【监河贷粟】唐·杜甫:“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涸鳞去辙】唐·骆宾王:“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贷粟监河侯】宋·苏轼:“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
将军幕。推荐。爱诗词网。有客有客髯而紫,左挟秦弓右吴矢。自言家本关中豪,黄金散尽来江沚。年来倦上仲宣楼,裹粮且访侯嬴里。腰间匕首徐夫人,河畔荒丘魏公子。悬知吊古有深愁,慷慨登车不可止。自从盗决黄河奔,大梁未有千家村。烽火但增新战垒,尘沙非复古夷门。短衣聊向将军幕,长剑终酬国士恩。落日驱车临广武,春风试马出轘辕。丈夫佩印乃恒事,安能郁郁老邱樊。王郎顾我深叹息,一见欢喜如旧识。此行不但为封侯,人生贵在抒胸臆。江上杨花白雪飞,梁园芳草青袍色。盾鼻犹堪试彩毫,莺声聊为停珠勒。醉后狂歌气若云,军中教战容如墨。春风拂地车斑斑,起看明月揽刀环。平台宾客久零落,至今汴水空潺湲。怜予偃蹇风尘际,年来磐折凋朱颜。已知苦被雕虫误,强弩欲挽不可关。待尔他年分虎竹,相从射猎终南山。全诗共四十句,可分为四段,每段十句。从开始到“慷慨登车不可止”是第一段。第一段开头二句作者挥笔勾勒出了王玉门的威武形象:两颊长须,手执利器。剽悍勇猛,英气逼人。“有客有客”的重复叠用,于介绍的语气中流露出对王玉门的钦慕之情,好像在说:此客身手不凡,须刮目相看。三、四句换由王玉门自我表白。原来他出身于西秦关中的豪门之家,去家远游,南下江南,黄金散尽,在所不惜,是一位志在四方的豪爽侠义之士。“自言”二字,表明王玉门的高度自信。接着作者连用两个典故,表明王玉门的志趣和向往。仲宣是三国时诗人王粲的字,曾在江南作《登楼赋》,其中有“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等句,抒发了久留客地、难施才能的思乡苦闷。后梁时高季兴在江陵建造了仲宣楼,成为文人骚客凭吊抒怀的地方。侯嬴原是魏国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后知遇于魏公子,为其出谋献策,窃符救赵,建立奇功。这里的“倦上仲宣楼”是说王玉门胸襟开阔,不像王粲及那些士人们有那么多去国怀乡,郁郁不舒的情怀。“且访侯嬴里”,一方面点明赴任之地,照应诗题“之大梁”,另一方面也表明友人对侯嬴这位奇谋侠士的向往,洋溢着追慕古人,欲求功业的热情。“腰间”以下四句作者轻笔一折,生出吊古伤怀的情绪来。王玉门要去的大梁以及中原地区,在战国时期乃是刀光剑影,群雄逐鹿之地!那里曾演出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燕太子丹欲刺秦王,为荆轲求天下利器,从赵国徐夫人处得利匕一把;魏公子礼贤下士,一言千金,风流豪贵,声名显赫。然而无论徐夫人,还是魏公子,他们都早已作古,留下来的只是“河畔荒丘”,黄土一抔。登程遥想,临风依依,怎能不令人感慨万端呢?吊古平添深愁,吊古也倍增豪情。“慷慨登车不可止。”性情豪爽的王玉门终于从怀古的感伤情绪中挣脱出来,态度决绝,情绪昂扬地登车出发了。这里,作者运用心理独白的手法,将王玉门吊古伤怀与欲求功业的情感抒发得回环往复,语气之间造成了一种奔放跌宕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从“自从”句到“安能”句为第二段,紧贴诗题的“送”字,劝勉王玉门建功立业,有所作为。“自从”以下四句作者先收回一笔,由历史上的大梁回到现实中的大梁,写战乱给大梁带来的深重灾难。明末的大梁,是李自成起义军与官军浴血鏖战与反复争夺之地。烽火燃起,战垒遍地,尘沙蔽天,夷门不存。据史书记载,李自成曾三围开封,决黄河之水以困明军。宋琬作为明末清初的士大夫,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当然是敌视的,因而他称起义军为“盗”,并把战祸归罪于李自成,这自然是由他所持的立场决定的,但从“大梁未有千家村”等句中,也表露出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关切和同情,寄寓着乱世的感慨和忧患。战乱后的大梁虽然衰微破败,但也正是百废待举,一试身手的用武之地。于是作者仍借用古事劝勉友人。“短衣聊向将军幕,长剑终酬国士恩。”短衣,指屠夫朱亥,他受知于信陵君,用铁椎击死将军晋鄙,夺回军权。“长剑”句是指侯嬴因年迈不能随兵救赵,于信陵君出发后,刎颈自杀,以谢信陵君知遇之恩。这是用朱亥、侯嬴之事鼓励王玉门,相信他此次大梁之行定能得到知遇,最终建立奇功。“落日”二句又荡开一笔,境界阔大,气象雄浑,遥想着友人赴大梁途中吊古迹、过古关时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情形,用意仍是以励其志,以壮其行。从“王郎”句到“军中”句是第三段,诗情由豪放转为旷达。告诫王玉门不仅要博取功名,而且要放任性情,自得其乐。“王郎”二句是谈二人的交情。虽然他们相识不久,但志趣投合,如同故人。王郎登程之际为何叹息?是叹息友人之间的离别?还是叹息前程的未卜,功业的难求?作者细心地体谅到友人的心境,于是推心置腹地告诫友人:“此行不但为封侯,人生贵在抒胸臆。”一个“贵”字,强调了心悦意惬、自得其乐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在“江上”以下四句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出了一个色泽鲜丽、春意盎然的画面:怡荡的春风,扬起了江边的杨花,轻飞乱舞,如片片雪花飘落。此时北方的梁园也是芳草萋萋,如青袍之色,一片碧绿。“行乐须及春”,为何不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色呢?军中闲暇之时,可磨墨于盾鼻之中,挥毫成章,以寄雅兴;莺鸣婉啭声中,可驻马谛听,悦耳自娱,悠闲逍遥,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啊!接下来的“醉饮”二句诗情又突转激烈,描写醉酒狂歌,豪纵不羁,军中教战神情肃杀,踌躇得志的情形,把狂放欢畅之情推向顶点。此段作者设想奇特,唱出了纵情欢乐,高昂旷达的调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寄托着对友人的一片深衷情谊。欲求功业,功业难求,反被功业所误,这是古代有为之士所常咏叹的一个主题。从“春风”句到结尾是最后一段,诗情又渐转低沉平缓,慨叹功业难系,盛衰无常,最后点明对友人的期望。“春风”二句是想象友人在大梁欲求功业的情景:黎明时分,春风拂地,车声斑斑,明月高悬,友人于月色中揽刀起舞,景色凄清。“平台”二句以汴水永恒同“宾客零落”对举,将世事沧桑,人生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鲜明。“春风”二句与“平台”二句又形成对比,一是写闻鸡起舞,博取功名;一是写时光无情,功业难系,对比之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功名难存的感伤情调。这种情调虽不免消极,但显然是有感而发,原来作者自己就是被功名所误啊!“怜予”以下四句是自怜自叹:仕宦多年困顿不堪,摧眉折腰备受辛酸,舞文弄墨催人衰老,以致连弯弓射箭的气力都没有了。抑郁之情、不平之气跃然纸上,包含着作者久在樊笼的追悔之意。自己已被功名所误,朋友正在热衷功名,临行之际不能不一诉衷肠啊!“待尔他年分虎竹,相从射猎终南山。”这二句借李广在蓝田南山射猎之事告诫友人在执掌兵权,建功立业之后,切莫留恋功名,而应引身而退,那时他们一起相约射猎南山,以终余年。这里,既有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祝愿,更有不被功名所误,悠闲自乐的期望,意味深长,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抒写得曲折反复,真切感人。这是一首七言古诗,篇幅较长,但一点也不显得平铺呆板。全诗布局奇特,变化多端,用典自然,挥洒自如。作者将建功立业的雄心与吊古遥想引起的深愁,将博取功名的豪情与放纵性情的旷达,将送别之情与伤怀之感,利用布局的变换,场景的转移,抒写得舒卷往复,酣畅淋漓。此外全诗气势畅达,音调浏亮,感情色彩非常强烈,使诗情呈现出奇幻多变的景象:时而豪放激扬,时而感慨深沉,时而苍茫雄浑,时而春意融融,开合动荡,波澜起伏,有一种奔放阔大之美。朱庭珍在《筱园诗话》里说过:“宋荔裳诗格老成,笔亦健举。七古法高、岑、王、李,整齐雅练,时有警语。篇幅局陈,最为完备。”用此来评价这首诗,也是非常恰当的。
【名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深水中种菱角浅水中种水稻,不深不浅的水里种上荷花。描写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这可使人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扬长避短各适其利,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有建树。
深处种菱浅种稻。推荐。爱诗词网。【名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深水中种菱角浅水中种水稻,不深不浅的水里种上荷花。描写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这可使人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扬长避短各适其利,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有建树。清阮元《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历代山水诗选》234页)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意思1】松树下问童子,师父哪里去了?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大山之中,却因白云缭绕;不知他的去处。【意思2】我去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见一个男孩,问起他的老师,他说老师出门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深林密不知究竟在何处。这首诗采用自为问答的形式,诗句浅显近于口语,虽未正面写隐者,而隐者幽居之意自在。【鉴赏】我在松下问童子,童子说先生上山采药去了;只知道他是在这座山中,而山里的云雾深重,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原诗描写隐者远离尘俗,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中颇富禅机,并有清逸高妙之趣。“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幽访胜的人,最喜爱这两句诗。若是问路找人,知道人在某处,却偏偏找不着,也可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①童子:未成年的人。《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全诗鉴赏1】写隐居者特殊生活方式的诗;短小而内涵丰富、结构很有特点的诗。 标题用“不遇”,实际上是文学上安排的“不遇”,“遇”则无题,就不能宣扬远离红尘的生活方式,遇其人反是毫无意义的事了。古典诗歌中借“云深”“云中”“云外”来写的人生,大多表达一个主题:远离俗世,自由随性。由诗中的“隐者”可以分析出作者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人生观。作者是有出尘经历(当和尚)的人,后经韩愈的劝说而还俗,但在红尘中并未显达,还是仕途蹭蹬。他潜意识会向往那空寂的天地,对那里的人感兴趣,那正是其价值取向所在。诗中的隐者有童子,不是修行学道的人,就是求长生的人。说“采药”正是修炼的需要,而不是采药来卖的人,不然怎么会隐居呢?因此,诗的主题是赞赏修道求长生的人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鄙夷思想。诗的结构很有特点。短短四句,容量却不少。全由问答句组成是诗的基本结构,在简单的问答中完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内涵的表达。作者的裁剪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填补,也是其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我”在松树下问童子,问话略去了,至少应该有几句问童子的话,才符合日常生活的交流,但这几句话读者自可补出。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之后,肯定还应该有“我”问“在哪里采药”等话语,然后才应该是童子的回答,也就是末两句,可是“我”的问话作者也略去了。末两句当然是诗的精华。表面看似乎是很平常的答话,事实上是文学的描述。这两句很美,一是景象好,云雾缭绕,包含天地,阔大无边,而且虚实相生;二是隐者的高人身影让人景仰;三是诗歌的主题含蓄不露;四是语言美,看似明白如话,实是洗练精纯。【全诗鉴赏2】本诗虽然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出。本诗妙在寓情于问,诗人寻找一位隐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于是就问这位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师傅采药去了。”诗人又问:“他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到这座山里去采药了。”诗人又要求道:“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难色:“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我怎么能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呢?”这一系列的发问,短短四句,使寻隐者不遇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景跃然纸上。这首诗就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不但写出了松下问答的情景,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同时隐者高隐的品格,也可以于诗外体味之。
言师采药去上一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意思1】松树下问童子,师父哪里去了?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大山之中,却因白云缭绕;不知他的去处。【意思2】我去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见一个男孩,问起他的老师,他说老师出门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深林密不知究竟在何处。这首诗采用自为问答的形式,诗句浅显近于口语,虽未正面写隐者,而隐者幽居之意自在。【鉴赏】我在松下问童子,童子说先生上山采药去了;只知道他是在这座山中,而山里的云雾深重,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原诗描写隐者远离尘俗,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中颇富禅机,并有清逸高妙之趣。“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幽访胜的人,最喜爱这两句诗。若是问路找人,知道人在某处,却偏偏找不着,也可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①童子:未成年的人。《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全诗鉴赏1】写隐居者特殊生活方式的诗;短小而内涵丰富、结构很有特点的诗。 标题用“不遇”,实际上是文学上安排的“不遇”,“遇”则无题,就不能宣扬远离红尘的生活方式,遇其人反是毫无意义的事了。古典诗歌中借“云深”“云中”“云外”来写的人生,大多表达一个主题:远离俗世,自由随性。由诗中的“隐者”可以分析出作者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人生观。作者是有出尘经历(当和尚)的人,后经韩愈的劝说而还俗,但在红尘中并未显达,还是仕途蹭蹬。他潜意识会向往那空寂的天地,对那里的人感兴趣,那正是其价值取向所在。诗中的隐者有童子,不是修行学道的人,就是求长生的人。说“采药”正是修炼的需要,而不是采药来卖的人,不然怎么会隐居呢?因此,诗的主题是赞赏修道求长生的人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鄙夷思想。诗的结构很有特点。短短四句,容量却不少。全由问答句组成是诗的基本结构,在简单的问答中完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内涵的表达。作者的裁剪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填补,也是其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我”在松树下问童子,问话略去了,至少应该有几句问童子的话,才符合日常生活的交流,但这几句话读者自可补出。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之后,肯定还应该有“我”问“在哪里采药”等话语,然后才应该是童子的回答,也就是末两句,可是“我”的问话作者也略去了。末两句当然是诗的精华。表面看似乎是很平常的答话,事实上是文学的描述。这两句很美,一是景象好,云雾缭绕,包含天地,阔大无边,而且虚实相生;二是隐者的高人身影让人景仰;三是诗歌的主题含蓄不露;四是语言美,看似明白如话,实是洗练精纯。【全诗鉴赏2】本诗虽然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出。本诗妙在寓情于问,诗人寻找一位隐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于是就问这位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师傅采药去了。”诗人又问:“他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到这座山里去采药了。”诗人又要求道:“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难色:“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我怎么能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呢?”这一系列的发问,短短四句,使寻隐者不遇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景跃然纸上。这首诗就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不但写出了松下问答的情景,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同时隐者高隐的品格,也可以于诗外体味之。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意思】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题解】唐代贾岛的五言绝句。写作者去寻找隐居在山里的友人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全诗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说,在松树下向隐者的徒弟打听隐者,他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山中,但云雾弥漫而又浓密,不知他在山中的什么地方。诗中主要写童子的回答,通俗自然,清淡朴素,表现含蓄。“去”,“处”二字,古代同属御韵。【注释】①言:说、讲。②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全诗鉴赏1】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白云叆叇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全诗鉴赏2】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客观事物,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也可以从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简洁明快,间接描写曲折深隐。只要诗人从生活和艺术需要出发,经过匠心独运的安排,无论采用哪一种表现方法,都可以写出精妙的作品来。这首诗写作者去寻访一位隐士没有见到,通过与童子的对话,反映出了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的生活。首句“松下问童子”,入题极为自然。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兴致勃勃去拜访朋友,经过山林跋涉,途中劳顿,却没有找到这位隐士,这时幸好在苍翠欲滴的青松之下看到了他的徒弟,便急切地询问起来。自第二句“言”字之下,全是童子的答话。他的回答巧妙而真实,既提供了师父的去踪“采药去”,给予作者可寻的希望;又指出师父只是在这大山之中,但山林茂密,白云缭绕,具体在什么地方,徒弟说不清楚,客人也无法寻觅。自“言”字以下的寥寥十余字,写得既有波折,又有情趣,把隐士的飘游生活和他所处的幽深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抒情短诗中,可以描写具体的人物、场面,可以安排简单的情节。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善于写这种情节单纯的抒情短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须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人物、画面和场景的描绘,把自己浓郁的感情倾吐出来。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二十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语言朴素无华,合于口语,在唐诗中别具风采。
松下问童子作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意思】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题解】唐代贾岛的五言绝句。写作者去寻找隐居在山里的友人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全诗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说,在松树下向隐者的徒弟打听隐者,他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山中,但云雾弥漫而又浓密,不知他在山中的什么地方。诗中主要写童子的回答,通俗自然,清淡朴素,表现含蓄。“去”,“处”二字,古代同属御韵。【注释】①言:说、讲。②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全诗鉴赏1】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白云叆叇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全诗鉴赏2】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客观事物,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也可以从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简洁明快,间接描写曲折深隐。只要诗人从生活和艺术需要出发,经过匠心独运的安排,无论采用哪一种表现方法,都可以写出精妙的作品来。这首诗写作者去寻访一位隐士没有见到,通过与童子的对话,反映出了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的生活。首句“松下问童子”,入题极为自然。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兴致勃勃去拜访朋友,经过山林跋涉,途中劳顿,却没有找到这位隐士,这时幸好在苍翠欲滴的青松之下看到了他的徒弟,便急切地询问起来。自第二句“言”字之下,全是童子的答话。他的回答巧妙而真实,既提供了师父的去踪“采药去”,给予作者可寻的希望;又指出师父只是在这大山之中,但山林茂密,白云缭绕,具体在什么地方,徒弟说不清楚,客人也无法寻觅。自“言”字以下的寥寥十余字,写得既有波折,又有情趣,把隐士的飘游生活和他所处的幽深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在抒情短诗中,可以描写具体的人物、场面,可以安排简单的情节。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善于写这种情节单纯的抒情短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须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人物、画面和场景的描绘,把自己浓郁的感情倾吐出来。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二十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语言朴素无华,合于口语,在唐诗中别具风采。
【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
“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
桃花溪 张旭。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推荐。爱诗词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江岸”类的诗句。这是正面描写赤壁矶景色的词句。陡峭的岩石,高耸入云,波涛汹涌翻滚,冲击着江岸,卷起千迭雪白的巨浪。句中用拟人的手法,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描绘出赤壁江山的景色,把人们带到奇险的境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全宋词”第282页。繁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江岸”類的詩句。這是正面描寫赤壁磯景色的詞句。陡峭的巖石,高聳入雲,波濤洶湧翻滾,沖擊著江岸,卷起千迭雪白的巨浪。句中用擬人的手法,從不同角度生動地描繪出赤壁江山的景色,把人們帶到奇險的境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全宋詞”第282頁。拼音:“LuanDanChuanKong,JingTaoPaiAn,JuanQiQianDuiXue”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LuanDanChuanKong,JingTaoPaiAn,JuanQiQianDuiXue”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JiangAn”LeiDeShiGou。ZheShiZhengMianMiaoXieChiBiJiJingSeDeCiGou。DouQiaoDeYanDan,GaoSongRuYun,BoTaoXiongChongFanGun,ChongJiZhaoJiangAn,JuanQiQianDieXueBaiDeJuLang。GouZhongYongNiRenDeShouFa,CongBuTongJiaoDuShengDongDeMiaoHuiChuChiBiJiangShanDeJingSe,BaRenMenDaiDaoJiXianDeJingJie。SuShi“NianNuJiao·ChiBiHuaiGu”“QuanSongCi”Di282Xie。
平林新月人归后。推荐。爱诗词网。“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诗句。在小楼之上独自遥望,风吹过后,牵动衣衫。见远处,树木林立,新月初升。人们都已三三两两回到了各自的家,唯独自己久盼的人却一直未返。词写黄昏暮景,寄予独立小楼之主人公以寂寥之情,用笔流畅,却透出一种清冷之感。注:平林,远远的一排树林。冯延巳“蝶恋花”“全唐诗”第10157页。繁体:“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是關於描寫“人物摹寫·人物舉止”類的詩句。在小樓之上獨自遙望,風吹過後,牽動衣衫。見遠處,樹木林立,新月初升。人們都已三三兩兩回到瞭各自的傢,唯獨自己久盼的人卻一直未返。詞寫黃昏暮景,寄予獨立小樓之主人公以寂寥之情,用筆流暢,卻透出一種清冷之感。註:平林,遠遠的一排樹林。馮延巳“蝶戀花”“全唐詩”第10157頁。拼音:“DuLiXiaoLouFengManXiu,PingLinXinYueRenGuiHou”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DuLiXiaoLouFengManXiu,PingLinXinYueRenGuiHou”ShiGuanYuMiaoXie“RenWuMoXie·RenWuJuZhi”LeiDeShiGou。ZaiXiaoLouZhiShangDuZiYaoWang,FengChuiGuoHou,QianDongYiShan。JianYuanChu,ShuMuLinLi,XinYueChuSheng。RenMenDouYiSanSanLiangLiangHuiDaoLeGeZiDeJia,WeiDuZiJiJiuPanDeRenQueYiZhiWeiFan。CiXieHuangHunMuJing,JiYuDuLiXiaoLouZhiZhuRenGongYiJiLiaoZhiQing,YongBiLiuChang,QueTouChuYiChongQingLengZhiGan。Zhu:PingLin,YuanYuanDeYiPaiShuLin。FengYanSi“DieLianHua”“QuanTangShi”Di10157Xie。
【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上天寻到碧落,地找遍黄泉,两处渺茫都没有寻见。【译注】找遍天上和地下,到处茫茫一片,不见杨贵妃的灵魂。穷:穷尽。碧落:碧空,天空。黄泉:地下的泉水,指地底下。【举例】穷:尽。碧落:道教称天空为“碧落”,一般用做天上的代称。黄泉:古人认为“天玄地黄”,泉在地下,故称黄泉,一般用做地下的代称。句意:道士遍寻天上地下,皆找不到杨贵妃的魂灵。后多用来形容费尽气力探寻,终不得其结果。唐白居易《长恨歌》中云:“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集》一二卷238页)唐孟棨《本事诗·嘲戏》:“诗人张祜,未尝识白公。白公刺苏州,祜始来谒,才见白,白曰:‘久钦籍,尝记得君款头诗。’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谓?’白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款头何邪?’张顿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尝记得舍人目连变。白曰:‘何也?’祜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邪?’遂与欢宴竟日。”目连变,即目连变文,唐代民间说唱文学。此虽一时戏语,但说明白诗的通俗性。【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到处寻找某人或某事物,却始终找不到。[例1]杨家族人,还有余贻泽,曾多方设法寻找杨公素的下落,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卞毓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例2]数学家高斯,为证明一条定理,费了两年的时日却毫无进展,真正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金志华等《青年人生哲学》)
上穷碧落下黄泉作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上天寻到碧落,地找遍黄泉,两处渺茫都没有寻见。【译注】找遍天上和地下,到处茫茫一片,不见杨贵妃的灵魂。穷:穷尽。碧落:碧空,天空。黄泉:地下的泉水,指地底下。【举例】穷:尽。碧落:道教称天空为“碧落”,一般用做天上的代称。黄泉:古人认为“天玄地黄”,泉在地下,故称黄泉,一般用做地下的代称。句意:道士遍寻天上地下,皆找不到杨贵妃的魂灵。后多用来形容费尽气力探寻,终不得其结果。唐白居易《长恨歌》中云:“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集》一二卷238页)唐孟棨《本事诗·嘲戏》:“诗人张祜,未尝识白公。白公刺苏州,祜始来谒,才见白,白曰:‘久钦籍,尝记得君款头诗。’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谓?’白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款头何邪?’张顿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尝记得舍人目连变。白曰:‘何也?’祜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邪?’遂与欢宴竟日。”目连变,即目连变文,唐代民间说唱文学。此虽一时戏语,但说明白诗的通俗性。【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到处寻找某人或某事物,却始终找不到。[例1]杨家族人,还有余贻泽,曾多方设法寻找杨公素的下落,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卞毓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例2]数学家高斯,为证明一条定理,费了两年的时日却毫无进展,真正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金志华等《青年人生哲学》)
黄鹤高楼已捶碎。推荐。爱诗词网。李白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笔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乾元二年(759),李白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途中,至巫山遇赦,遂沿江而下,在江夏(今武汉)骤逢故人南陵(在今安徽)县令韦冰。李白感慨万端,作《江夏赠韦南陵冰》以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诗的最后四句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黄鹤楼,以神仙子安乘黄鹤过此而声传遐迩;鹦鹉洲,以东汉末因恃才傲物而被杀害的祢衡于此长江沙洲作《鹦鹉赋》而得名并名扬四方。前者令人向往神仙,后者会触发不遇明时的感慨,虽说是传说和历史,却寄托了李白和韦冰的情怀和遭遇。得道成仙决不是志士的理想,而是失意者的归宿;怀才不遇本非圣时的现象,却是自古以来的常情。李白压抑不住义愤和激情,高唱“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说明他对现实不再抱有幻想,生活中也不再自寻烦恼。他说,当年赤壁争雄时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各路英雄都如过眼云烟,像梦一般地过去了,我们还是作歌起舞,宽松一下心中的忧愁吧!这几句写得悲壮激昂,风流倜傥,构思浪漫奇特,笔调奔放,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是,对李白“捶碎黄鹤楼”的诗句和它所反映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当时就有个年轻人丁十八曾写诗讥讽李白“捶碎黄鹤楼”的诗句。丁十八的诗未能流传下来,从李白的答诗分析,内容无非说李白是“狂客”,黄鹤楼如何捶得碎之类。对丁十八的讥讽,李白在醉后乘着酒兴作此诗,回答了对他的责难。全诗共十四句,前六句先从“捶碎黄鹤楼”写起,大意是:(谁说黄鹤楼捶不碎?)原来的黄鹤楼早已被我捶碎了。仙人乘黄鹤往来无所凭依,不得在此休息,黄鹤便上天把这件事告诉玉帝,玉帝(体谅其苦处),于是放黄鹤飞回江南,传令神明太守(神明,言似有神助,故筑楼很快可成)重新修造。太守在黄鹤楼修成之后,又加雕饰和图画粉刷,使其更加灿烂生辉。楼旁又广植奇花异卉,芳香袭人。在这六句中,李白将错就错地编撰了一个神话,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黄鹤高楼已捶碎”而楼还依然存在的问题。这真是醉人醉语,更是仙人仙语,非酣醉如“谪仙人”李白,不可得此惊人妙语。接下来六句写人们对他“捶碎黄鹤楼”的不理解态度:一州的人都称我为“狂客”,有的年轻人还写诗讥讽我。这个年轻人是谁呢?——“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据《汉书》,严君平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即闭肆下帘读《老子》。一生不为官,卒年七十余。又据《搜神后记》,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昨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从这两个典故推断,丁十八也是个学仙修道、崇尚老庄之学的年轻人。但是他“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丁十八写诗调侃我,惊扰了我清闲脱俗的兴致。尽管白云穿窗而入,在我的书案和笔砚间盘绕旋飞,但我却雅兴全无。但李白是豁达的,他不修旧怨,与人为善,“帘下”两句把丁十八比作严君平和丁令威,就表明了李白的友好态度,而全诗的最后两句更令人感动:“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诗人对丁十八说:等明天酒醒之后,我要和你携手漫游,共同找寻那大好的烂漫春色。李白为人耿介傲岸,平交王侯,气凌公卿,有时连皇帝老儿也不放在眼中,尤其是他喝醉了酒时。“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都是真实的写照。但他对劳动人民却一往情深(可参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赠汪伦》、《哭宣城善酿纪叟》等诗),就是对这个写诗调侃他、惊扰了他的逸兴的年轻人丁十八,他不仅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只是轻轻地说了句“作诗调我惊逸兴”),而且以德报怨,还要与其共寻春晖。这是多反高尚的情操!李白年幼时即任侠学道,出蜀后更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丹》)。一般说来,他不大看重佛教。这主要是因为,佛教是讲来世的,道教是讲现实的;佛教是虚无的,圆寂的,道教则是实在的,浪漫的,它企望鹤发童颜和长生不老。初唐和盛唐是一个解放的年轻的时代,在宗教上自然是返老还童的。产生于华夏本土的而又带有浪漫气质的神仙,便代替了那老僧入定的、来自印度的、四大皆空的佛教。在某种程度上,道教的盛行体现了一定的时代风貌。这也理所当然地影响了李白的宗教观。他历经磨难屡遭不幸,这次又因一句“捶碎黄鹤楼”的诗句而被人误解,受到年轻人的讥讽和调侃,但不改初衷,还要“烂漫寻春晖”,继续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寻找美好的生活。此时诗人已年近花甲(59岁),但他仍然有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这正是李白可爱和伟大之处。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试上超然台上看。推荐。爱诗词网。“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登上超然台,放眼望去,护城河流动着半壕春水。满城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烟雨濛濛,笼罩着万户千家。句中从高处以远镜头取景,一明一暗地描绘出春城的自然风光。注:壕,护城河。苏轼“望江南·暮春”“全宋词”第295页。繁体:“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傢”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傢”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春夏”類的詩句。登上超然臺,放眼望去,護城河流動著半壕春水。滿城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煙雨濛濛,籠罩著萬戶千傢。句中從高處以遠鏡頭取景,一明一暗地描繪出春城的自然風光。註:壕,護城河。蘇軾“望江南·暮春”“全宋詞”第295頁。拼音:“ShiShangChaoRanTaiShangKan,BanHaoChunShuiYiChengHua,YanYuAnQianJia”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ShiShangChaoRanTaiShangKan,BanHaoChunShuiYiChengHua,YanYuAnQianJia”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JiJieShiChen·ChunXia”LeiDeShiGou。DengShangChaoRanTai,FangYanWangQu,HuChengHeLiuDongZhaoBanHaoChunShui。ManChengBaiHuaChengKai,ChaZiYanGong。YanYu濛濛,LongZhaoZhaoMoHuQianJia。GouZhongCongGaoChuYiYuanJingTouQuJing,YiMingYiAnDeMiaoHuiChuChunChengDeZiRanFengGuang。Zhu:Hao,HuChengHe。SuShi“WangJiangNa·MuChun”“QuanSongCi”Di295Xie。
删繁就简三秋树。推荐。爱诗词网。摘要:这两句对联的意思是:搞艺术创作,要删除繁杂的,使之趋于简明、精炼,像深秋里脱落枯叶的树木那样;又要特创新意,力求与众不同,像各具特色、竞相争艳的二月里的春花那样。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出清·郑板桥对联。删繁就简:删除繁杂的,使之趋于简明、精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都像这样,却也不难,大约删繁就简,只消八百韵也就够了。”三秋:这里指秋季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领异标新:略同于“标新立异”,指特创新意,立意与众不同。领:开创,倡导。这两句对联的意思是:搞艺术创作,要删除繁杂的,使之趋于简明、精炼,像深秋里脱落枯叶的树木那样;又要特创新意,力求与众不同,像各具特色、竞相争艳的二月里的春花那样。此联对仗工巧,比喻形象生动,深得艺术创作的要领。后人常引用这两句对联来说明艺术创作须务求简洁,更要立意新颖。例如①清代画家郑板桥留给后人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将有所发明创造比作“领异标新”的“二月花”,那么“删繁就简”则是孕育这种“智慧花”的枝干。当然,枝干下还有深扎大地、汲取养分的根基。(摘自王通讯《删繁就简三秋树》)②它使我想起了郑板桥的著名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用它来形容武永和同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是颇有意味的。(摘自黎明星《武永和——一个不断探索新流通渠道的人》)③“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艺术作品。(摘自吴鸿逵《立异标新二月花——谈〈驿路梨花〉的艺术特色》)④于是,便多了来来往往,把时间都耗费在本不需要耗费的客套和应酬的废话里……我往往于情急处,就搬出郑板桥的语录,宜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摘自陈忠实《删繁就简》)⑤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套开”全国城镇化会议,恰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为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锚定出稳中求进的新基调,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永续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出系统的总部署。(摘自刘胜《新元年新希望》)
归来饱饭黄昏后。推荐。爱诗词网。“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黄昏”类的诗句。诗写一牧童沐夕阳返家,饭饱之后,合蓑衣而卧,自有初升的明月静静地陪伴着他。诗中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吕岩“牧童”“全唐诗”第9697页。繁体:“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黃昏”類的詩句。詩寫一牧童沐夕陽返傢,飯飽之後,合蓑衣而臥,自有初升的明月靜靜地陪伴著他。詩中寫出瞭農傢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瞭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贊美勞動的短曲。呂巖“牧童”“全唐詩”第9697頁。拼音:“GuiLaiBaoFanHuangHunHou,BuTuoSuoYiWoYueMing”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GuiLaiBaoFanHuangHunHou,BuTuoSuoYiWoYueMing”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JiJieShiChen·HuangHun”LeiDeShiGou。ShiXieYiMuTongMuXiYangFanJia,FanBaoZhiHou,GeSuoYiErWo,ZiYouChuShengDeMingYueJingJingDePeiBanZhaoTa。ShiZhongXieChuLeNongJiaTianYuanShengHuoDeTianJing,YeTiXianLeMuTongFangMuShengHuoDeXinLao,ShiYiShouZanMeiLaoDongDeDuanQu。LvYan“MuTong”“QuanTangShi”Di9697Xie。
绝句志南。推荐。爱诗词网。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②【注释】①系(ji记):拴住。短篷:指小船。杖藜:拄着藜干制的拐杖。②杏花雨:农历正月中,节气雨水,杏花开花,以为物候。杨柳风:古时用花期区别春风转暖的级数,称“二十四花信风”。杨柳开花在农历三月节清明节气尾期,其时的风称柳风或杨柳风。【译文】古木林阴中拴系上我的短篷小舟。扶着藜木拐杖向桥东走。杏花雨霏霏,似要沾湿我的衣襟袖口,杨柳风拂面,带着几分温柔、娇羞。(王洪译)【集评】南宋·朱熹:“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总案】美感的生成有其临界度。细雨沾衣,和风拂面,使人感到快意,才能产生美感;狂风暴雨,将人淋得浑身透湿,使人感到寒冷,就大煞风景,毫无美感可言。释志南这首《绝句》就给人一种优美感,十分富有诗意和情趣。“杏花雨”、“杨柳风”虽为实写,但“杏花”、“杨柳”能唤起人们对旖旎春光的视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用心的读者再深入一层透视就会发现,在这幅清丽的画面深层,隐藏着诗人笑傲人生,超尘出世的达观态度。自然界春季一切喧闹的景物都被淡化,只凸现“古木”、“短篷”、“小桥”和“杖藜”过桥的诗人的特写镜头——俨然是一个遗世独立、逍遥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士形象。创造出一种物我两忘的禅境。难怪朱熹读后赞赏它“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了。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推荐。爱诗词网。摘要:(据郭沫若《离骚今译》)反映出诗人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至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语出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诗中句曰:“既替余以蕙缃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泛指多次。其:语气词,表示加重语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据郭沫若《离骚今译》)反映出诗人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至死不悔。例如①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在一次大学生的讨论会上,当争辩各种各样的人生理想时,这个梳着两条小辫的白玫,脸胀得红红的,睁圆了眼,鼓起了腮帮,大声大气地说:“我最欣赏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为了整个民族过上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我真愿意人人都有屈原那股劲儿!”(摘自林非《爱情,丢失在异邦》)②无论如何,“李铜钟”之后的张一弓,已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存在,你得硬着头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别无选择。(摘自齐岸青《闲话张一弓》)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曾因激进改革而闻名的沐阳县,虽一度引发争议,却不改初衷,砥砺前行。(摘自陈文柏《传承与发展——记江苏省沐阳县中医院》)④一个辅导员,只有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辅导员,只有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摘自袁海滨《论辅导员的责任心》)⑤让我们设计出的校服,在他们心扉中既炫耀其黎明,更灿烂于黄昏。路漫漫其修远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设计师们,为了学生,虽九死其犹未悔,吾辈将上下而求索。(摘自孙雅楠《从校服设计浅谈学生穿衣审美》)
“新乐府”一词,是白居易提出的。所谓新乐府,就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一种诗。这是针对长期统治诗坛的“嘲风月、弄花草”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出的。关于“用新题”的问题。建安以来,文人乐府也间或有写时事的,但多借用古题,使题目与内容不协调,也使反映现实的范围受到限制。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所以又名“新题乐府”。关于“写时事”,建安后也有自创新题的,但内容与时事无关。杜甫虽有既用新题也写时事的,但不是所有新题都写时事,而白居易的五十首《新乐府》全写时事,专门“刺美见(现)事”。关于是否入乐的问题,新乐府不以入乐与否为标准。音乐上“未尝被于声”,只有乐府之名,而文学上则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新乐府运动”既是一次恢复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运动,也是一次文学通俗化的运动。“新乐府运动”之所以成就重大,影响深远,首先在于它有一套进步的文学理论作指导。白居易在总结《诗经》以来诗歌创作经验及前人和同时人诗论中的进步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并以其创作实践丰富了理论:
首先,强调诗歌的使命在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读张籍古乐府》)。从而达到“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诗歌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乐府诗序》),要“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认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必须植根于现实。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于歌诗也。”这就是说诗的产生是由于“事”触动了人的感情的结果。而这种“事”决不是个人小事或“嘲风雪,弄花草”的无聊之事,而是“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的生民国家大事。因此,诗人要“多询时务”,关心政事,主动从现实生活中去吸取创作源泉,才能写出为政治服务的作品来。
新乐府运动。推荐。爱诗词网。“新乐府”一词,是白居易提出的。所谓新乐府,就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一种诗。这是针对长期统治诗坛的“嘲风月、弄花草”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出的。关于“用新题”的问题。建安以来,文人乐府也间或有写时事的,但多借用古题,使题目与内容不协调,也使反映现实的范围受到限制。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所以又名“新题乐府”。关于“写时事”,建安后也有自创新题的,但内容与时事无关。杜甫虽有既用新题也写时事的,但不是所有新题都写时事,而白居易的五十首《新乐府》全写时事,专门“刺美见(现)事”。关于是否入乐的问题,新乐府不以入乐与否为标准。音乐上“未尝被于声”,只有乐府之名,而文学上则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新乐府运动”既是一次恢复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运动,也是一次文学通俗化的运动。“新乐府运动”之所以成就重大,影响深远,首先在于它有一套进步的文学理论作指导。白居易在总结《诗经》以来诗歌创作经验及前人和同时人诗论中的进步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并以其创作实践丰富了理论:首先,强调诗歌的使命在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读张籍古乐府》)。从而达到“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诗歌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乐府诗序》),要“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认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必须植根于现实。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于歌诗也。”这就是说诗的产生是由于“事”触动了人的感情的结果。而这种“事”决不是个人小事或“嘲风雪,弄花草”的无聊之事,而是“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的生民国家大事。因此,诗人要“多询时务”,关心政事,主动从现实生活中去吸取创作源泉,才能写出为政治服务的作品来。其次,阐述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歌的作用和社会功能。《与元九书》)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騃……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在提出了诗歌的情、言、声、实四要素后,紧接着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诗歌有着巨大的感人之“情”,因而“实义”最为重要,应有《诗经》“六义”那种“美刺”精神,并对六朝以来脱离现实的绮靡颓废的文风给予彻底的否定。同时指出,诗歌也要注意“言”与“声”等表现形式,顾及诗歌的艺术性。再次,从文学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出发,为了发挥诗歌的功能,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主张“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新乐府序》)。要“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同上),“非求宫律高,不为文字奇”(《寄唐生》),做到语言通俗平易,音节和谐婉转,内容真切感人,很好发挥诗歌功能。白居易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尽管还有某些局限,但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和历史意义。“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创作的“新乐府”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批判性。它继承和发扬了《诗经》“风雅比兴”和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战斗性和生命力。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急剧变化。在贞元、元和年间,外族吐藩回纥不断入侵,内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争频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些现实为“新乐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新乐府”又较深刻地批判了这样的现实。比如白居易的“讽谕诗”就广泛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荒淫腐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深厚的同情人民的思想和强烈的斗争力量。讽谕诗中表现民间疾苦,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代表作品有《观刈麦》、《杜陵叟》、《采地黄者》、《重赋》、《卖炭翁》等名篇。《观刈麦》极写农民麦收季节的辛苦。通过“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封建课税的残酷,对广大农民终年劳动而不得温饱的痛苦生活,寄予极大同情。《采地黄者》画出了一幅人瘦马肥图,尖锐地揭露了社会上两个阶级完全不同的生活——穷生的性命不如富家的牛马。《重赋》通过农民冬日无衣穿,官库“缯帛如山积”的对比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严重不合理现象。《杜陵叟》描写在天灾迭降的情况下,统治者却“急敛暴征求考课”,迫使农民“典桑卖地纳官租”。对此,诗人愤怒喊出:“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呼声,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宋人张舜民说:“乐天《新乐府》几乎骂”,确实如此。《卖炭翁》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营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贫穷劳苦的卖炭老人,在南山伐了薪烧成炭运到京城出卖。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希望木炭不跌价,虽然衣服穿得单薄,身上很冷,而“心忧炭践愿天寒”,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起码生存条件,但这最低愿望也成了泡影,木炭被“手把文书口称敕”的“黄衣使者白衫儿”掠夺了。作者寓爱憎于叙事之中,对“宫市”制度给予强烈谴责。讽谕诗中有不少是抨击封建贵族奢侈浮华生活的。《红线毯》一诗,写宣州太守为取得皇帝的宠信,每年都要勒索宣州人民编织的大量丝毯向朝廷进贡。诗人愤怒责问:“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买花》用“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对比,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豪华生活。《轻肥》、《歌舞》等诗,剖析了当时贵人们肥马轻裘,红烛歌舞生活,以及桌子上的九酝美酒,水陆八珍,是建立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悲苦和死亡上的。诗人们以匕首般的语言愤怒指出:“是岁江南旱,衢州人吃人”,“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在讽谕诗中,还有不少反映妇女命运的诗,这是难能可贵和值得重视的。作者对封建制度压迫下妇女的不幸遭遇从多方面进行反映,给予无限同情。《井底引银瓶》写一个多情少女为追求婚姻的幸福,勇敢地逃离家庭而委身于自己所爱的男子,她的正当行为为封建礼教所不容,而遭到可怕的非议和迫害。诗人以极大同情对其遭遇鸣不平。在《母别子》中,诗人以强烈不平和无限愤懑抨击了负心男子在得到高官厚禄以后,就抛妻弃子另娶新人,造成母子分离的悲愤现象。《上阳白发人》通过上阳人的悲惨遭遇,反映出在深宫幽闭的岁月里,葬送了无数女子的青春和幸福,揭露了封建宫廷广选妃嫔的残酷与罪恶。在《太行路》中,诗人喊出了“人生莫作妇女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的沉痛凄恻的不平之声。讽谕诗中还有些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西凉伎》通过老兵的口慨叹:“自从天宝干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风翔。”但是边防将领忘记了他们的职责,沉天“醉坐笑看”西凉伎人表演狮子舞。“遗民断肠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这是什么原因?诗人在《城盐州》诗中揭露了他们的秘密:“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边将们为了保存势力邀宠固权而不惜养寇纵敌。不仅“养寇”,而且把冒死从失地逃回来的爱国者当成“寇”去邀功请赏,真是令人发指。诗人对于正义战争态度是积极的,而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却坚决反对。《新丰折臂翁》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点。白居易的讽谕诗题材广泛,锋芒锐利,象一把把匕首刺向统治集团,把那些丑恶,阴暗的东西都无情地揭示出来了。难怪当时“权豪贵近者”,读后要“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握军要者”,读后要“扼腕”、“切齿”(见《与元九书》昵。第二个特点是通俗性。“通俗性”是“新乐府”诗人,特别是白居易的独创,所以他们被称为中唐的“通俗诗派”。如前所述,白居易主张“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李肇《国史补》说:“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浅切于白居易。”这“浅切”就是浅显深切,说明它的“通俗”,不同于一般的平庸粗糙,而是经过反复锤炼以后所形成的平易流畅的语言风格。他在《诗解》中曾说:“旧句时时改,令老妪解之……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周了闲《香山诗评》载有:“张文潜以五百金购白居易诗稿本,见其窜改涂乙,几不存一字……”可见其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仔细推敲,精心修改的。苏轼说“白俗”,王安石说“白俚”,这似乎是贬抑之词,却正好说明白居易诗歌语言接近人民,也正因为如此,“新乐府”获得普遍、广泛的传播。据《元氏。长庆集》卷五十一记:“白诗在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白氏在《与元九书》中也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王定保《唐摭言》引唐宗室李忱吊白氏诗:“童子解咏《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元氏长庆集》卷五十一记载:“鸡林(新罗国)贾人求市(白诗)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一百金换一篇。”白居易的诗在当时就产生这样大的影响,不但汉民族喜欢,而且少数民族也热爱,不但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流行国外。这除了它现实主义内容之外,其语言的通俗流畅,音韵的和谐优美也是重要原因。正如他自己在《与元九书》中所说:“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参加这个运动的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他青年时代就因战祸而避难越中,过着,“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的贫困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近人民,对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关系极大。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白居易的思想带有儒释道三家杂揉的色采,但儒家的“穷则独善将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是他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他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闭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可见,这一思想既支配他政治态度,也支配他创作方向。如果以贬江州为界将其分为前后两期的话,那么其思想前期以“兼济”为主,后期以“独善”为主。前期他“为民请命”,勇敢战斗,愤怒批判,不怕牺牲自己,政治态度十分积极。后期他走上了明哲保身,乐天安命,妥协消极的道路。但“兼济”是他的思想,“独善”只是他的一个无可奈何的退路。他后期虽以游山玩水、参禅、学道、饮酒来解除内心的痛苦,思想比前期退了一步,但并未放弃一切原则。在外任上,仍尽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如兴修水利等而受到人民爱戴;政治上不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一直保持自己洁白的品格。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从事诗歌创作很突出的一位诗人。他将他创作的三千多首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诗四大类。价值最高的是讽谕诗,它是“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的体现,也是现实主义诗论的实践。讽谕诗共一百七十余首(其中《秦中咏》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它主题明确,形象鲜明,具有深厚的同情人民的思想和强烈的斗争力量。除讽谕诗外,值得提出的是感伤诗中的《长恨歌》和《琵琶行》。这是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的杰作。《长恨歌》是白居易早年作品,写明皇误国,贵妃死难的悲剧。诗歌布局谨严,故事曲折,语言优美,形象鲜明。作品可能受了当时传奇文学的影响,加上神仙道士的穿插,丰富奇诡的想象,使故事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和浪漫主义色采。作者一方面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给予强烈的讽刺和批判,同时,通过美化的艺术形象,把宫廷爱情故事写得美丽动人。就歌颂爱情这一点上,由于艺术的感染力量,远远超过了李杨爱情悲剧的本身,而得到人们的喜爱。《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比《长恨歌》更富于现实主义意义。诗歌以琵琶女沦落身世为主题,联系作者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反映了被压迫者的悲惨命运。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把“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而落得“守空船”的琵琶女的生活感情,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表露了他们之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的不幸遭遇和感叹。通过哀怨和激愤的琶琵语,唱出了他们的不幸,唱出了社会的不平。诗歌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刻划人物深刻生动,比喻新颖精妙,语言优美明快。白居易讽谕诗以外的三类诗,虽多数能反映社会现实,但也有少数宣扬佛老的消极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东西,应该具体分析。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他和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文学观点基本一致,两人齐名,世称“元白”。元稹有《乐府古题》十九首(和刘猛及李余的),《新题乐府》十二首(和李绅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的疾苦和阶级剥削。与《长恨歌》并称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以安禄山事变为背景,作者借宫边老人之口,批判了唐玄宗朝政的黑暗腐朽。诗歌针对当时现实,提出用政治来消灭内乱的主张。元稹还有些小诗也写得含蓄有味。如:“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前人评论:《长恨歌》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行宫诗》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的确是各尽其妙。其讽谕诗不如白居易的尖锐有力。总之,“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一次诗歌革新运动。它继承发展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较全面地解决了诗歌的功能、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诗歌创作中(诸如内容与形式、语言、音韵等)几个重大的理论和创作问题。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所创作的“新乐府”,广泛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抨击了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具有深厚的人民性和斗争力量。它不仅为唐代诗坛增了色,也为中国文学史生了辉,对我国诗歌的发展给予积极健康的影响。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所创作的大量诗歌,在当时即为广大群众广泛传颂,不少佳作今天仍脍炙人口,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
源于戏曲专用术语。京剧一场戏如有五出的话,第一出叫“开锣戏”,第二出叫“早轴”,第三出叫“中轴”,第四出(倒数第二出)叫“压轴”,第五出(最后一出)叫“大轴”。清代王梦生《梨园佳话》作“压胄子”。“胄子”是武戏,容易吸引观众。要使唱功的吸引力超过武戏,所以称为“压胄子”。
由此可知,戏曲的最后一出,即现代说的压台戏叫“大轴”,压着大轴的倒数第二出戏方叫“压轴”,并因此而得名。
压轴。推荐。爱诗词网。源于戏曲专用术语。京剧一场戏如有五出的话,第一出叫“开锣戏”,第二出叫“早轴”,第三出叫“中轴”,第四出(倒数第二出)叫“压轴”,第五出(最后一出)叫“大轴”。清代王梦生《梨园佳话》作“压胄子”。“胄子”是武戏,容易吸引观众。要使唱功的吸引力超过武戏,所以称为“压胄子”。由此可知,戏曲的最后一出,即现代说的压台戏叫“大轴”,压着大轴的倒数第二出戏方叫“压轴”,并因此而得名。长期以来,许多人常用“压轴”来形容最后一个精彩节目,把倒数第一个节目称为“压轴戏”。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但大家习惯了,也就被认可了。
【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宫中石阶在深夜里冰凉如水【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鉴赏诗】此诗抒写一个遭弃宫女的孤苦生活和凄清心境。头两句绘出一幅宫内凄凉生活图画:秋天晚上,烛光微颤,屏画幽暗。此时,一位形孤影茕的宫女正用一方小团扇扑打着绕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委婉含蓄,至少蕴有三层意思:其一,萤常常生长于荒芜的草丛坟墓之间,宫女居住的庭院居然飞舞萤虫,可想而知宫女生活是何等孤苦凄清了;其二,宫女扑萤之举可见其百无聊赖。她无所事事,只有以小扇慢慢扑萤,似乎欲赶跑困扰她的孤寂凄冷,又有何用?其三,宫女手中的小扇具有比拟意义。扇子本为夏日扇风取凉之用,秋日却无用处,因而古代诗人往往用秋扇比拟弃妇。传说汉成帝妃班婕妤被赵飞燕谗言,失宠之后住于长信宫,写下《怨歌行》,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等诗句。这传说虽不足信,然而后来诗词中往往将团扇、秋扇同失去爱情的妇女串连为一了。如“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唐代王建《宫中调笑》),就是这样。此诗的“轻罗小扇”,不正是持扇宫女被弃命运的象征吗?再仔细品味,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有其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是说夜已深沉,凉气袭人,当进屋入梦了。然而宫女却依旧坐于石阶之上,注目天河两边的牵牛与织女。大概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吧!哀惋自身之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首仰望之中。全诗无一句抒情语,可是宫女那种哀怨与期盼相交织的复杂情感却力透纸背,以一隅而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妇女的凄苦命运。
天阶夜色凉如水。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宫中石阶在深夜里冰凉如水【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鉴赏诗】此诗抒写一个遭弃宫女的孤苦生活和凄清心境。头两句绘出一幅宫内凄凉生活图画:秋天晚上,烛光微颤,屏画幽暗。此时,一位形孤影茕的宫女正用一方小团扇扑打着绕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委婉含蓄,至少蕴有三层意思:其一,萤常常生长于荒芜的草丛坟墓之间,宫女居住的庭院居然飞舞萤虫,可想而知宫女生活是何等孤苦凄清了;其二,宫女扑萤之举可见其百无聊赖。她无所事事,只有以小扇慢慢扑萤,似乎欲赶跑困扰她的孤寂凄冷,又有何用?其三,宫女手中的小扇具有比拟意义。扇子本为夏日扇风取凉之用,秋日却无用处,因而古代诗人往往用秋扇比拟弃妇。传说汉成帝妃班婕妤被赵飞燕谗言,失宠之后住于长信宫,写下《怨歌行》,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等诗句。这传说虽不足信,然而后来诗词中往往将团扇、秋扇同失去爱情的妇女串连为一了。如“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唐代王建《宫中调笑》),就是这样。此诗的“轻罗小扇”,不正是持扇宫女被弃命运的象征吗?再仔细品味,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有其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是说夜已深沉,凉气袭人,当进屋入梦了。然而宫女却依旧坐于石阶之上,注目天河两边的牵牛与织女。大概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吧!哀惋自身之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首仰望之中。全诗无一句抒情语,可是宫女那种哀怨与期盼相交织的复杂情感却力透纸背,以一隅而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妇女的凄苦命运。
【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意思】我军准备用轻快如飞的骑兵出击,才能迅速追上敌军,就在轻骑列队的短暂时刻,将士们的弓刀上就落满大雪。整个场面动人心弦,风雪交加,战士却不畏严寒,训练有素。诗歌设计非常巧妙,单于遁逃,轻骑追逐,到底结果如何,诗歌全然未提,却只攫取这样一个轻骑列队,雪满弓刀的场景,有张有弛。至于结果,但凭读者想象。诗歌呈现出盛唐边塞气势恢宏、乐观向上的气象。【全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①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单于:匈奴最高首领,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②轻骑:轻装的骑兵。【赏读】“月黑雁飞高”,为写后文先铺设环境,渲染气氛,统罩全篇,尤如剧本中的场景说明,借夜色之浓,雁飞之高暗写单于狡猾,单于乘夜遁逃,使唐军追剿更加困难,依然被唐军发现,于是“欲将轻骑逐”诗歌以“大雪满弓刀”结束全篇。轻骑欲出而这既进一步补写了唐军出征的环境,在首句“月黑”之外,加上雪猛,又衬托出唐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善于抓住典型的形象,善于把握富于艺术效果的关键时刻,诗人还善于调动人的想象,而使诗的韵味顿生。尤其是最后两句,经过前两句的渲染,表现出神勇威猛的唐军将士,令敌人不战而逃,按照常规应接着写追杀敌军的一场激战,可作者却只写出激战之前一个场面,诗到此处嘎然而止,留无限的意义在诗外,言尽意无穷,耐人寻味。【鉴赏】这一首写寒冷漆黑的夜晚,敌军悄悄逃跑了,我军迅速准备追击。诗人发挥了抒情短诗以少总多,以小见大的特长。他既不写我军如何追击,也不点明是否追上敌人,而只描写了一个细节:正当我军轻骑兵列队欲出时,天上飘降大雪。刹那之间,将士们的弓刀上就落满了雪片。这个细节,尤如一个富于启发性的特写镜头,引诱读者去想象当时风狂雪猛的恶劣气候,紧张的战斗气氛,将士们威武的气概和必歼逃敌的高昂斗志。诗人借助一个凝聚着多重暗示的鲜明形象,为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此诗富有意趣和魅力。
欲将轻骑逐。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意思】我军准备用轻快如飞的骑兵出击,才能迅速追上敌军,就在轻骑列队的短暂时刻,将士们的弓刀上就落满大雪。整个场面动人心弦,风雪交加,战士却不畏严寒,训练有素。诗歌设计非常巧妙,单于遁逃,轻骑追逐,到底结果如何,诗歌全然未提,却只攫取这样一个轻骑列队,雪满弓刀的场景,有张有弛。至于结果,但凭读者想象。诗歌呈现出盛唐边塞气势恢宏、乐观向上的气象。【全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①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单于:匈奴最高首领,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②轻骑:轻装的骑兵。【赏读】“月黑雁飞高”,为写后文先铺设环境,渲染气氛,统罩全篇,尤如剧本中的场景说明,借夜色之浓,雁飞之高暗写单于狡猾,单于乘夜遁逃,使唐军追剿更加困难,依然被唐军发现,于是“欲将轻骑逐”诗歌以“大雪满弓刀”结束全篇。轻骑欲出而这既进一步补写了唐军出征的环境,在首句“月黑”之外,加上雪猛,又衬托出唐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善于抓住典型的形象,善于把握富于艺术效果的关键时刻,诗人还善于调动人的想象,而使诗的韵味顿生。尤其是最后两句,经过前两句的渲染,表现出神勇威猛的唐军将士,令敌人不战而逃,按照常规应接着写追杀敌军的一场激战,可作者却只写出激战之前一个场面,诗到此处嘎然而止,留无限的意义在诗外,言尽意无穷,耐人寻味。【鉴赏】这一首写寒冷漆黑的夜晚,敌军悄悄逃跑了,我军迅速准备追击。诗人发挥了抒情短诗以少总多,以小见大的特长。他既不写我军如何追击,也不点明是否追上敌人,而只描写了一个细节:正当我军轻骑兵列队欲出时,天上飘降大雪。刹那之间,将士们的弓刀上就落满了雪片。这个细节,尤如一个富于启发性的特写镜头,引诱读者去想象当时风狂雪猛的恶劣气候,紧张的战斗气氛,将士们威武的气概和必歼逃敌的高昂斗志。诗人借助一个凝聚着多重暗示的鲜明形象,为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此诗富有意趣和魅力。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推荐。爱诗词网。孔子曰:“其为人也,发愤①忘食②,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十九)注释①发愤:决心努力,勤奋。②食:吃饭。【译文】孔子说:“我这个人,勤奋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起来忘掉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感悟孔子这种乐观、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尼泊尔的民族服装,男子上衣是大襟、和尚领、系布襻的过膝褂子。尼泊尔语称“兜拉”。裤子是胯大裆肥腿瘦包脚腕的“马裤”,尼泊尔语称“苏鲁瓦尔”。帽子是黑色或织花椭圆形布帽,尼泊尔语称“多毕”。在家里通常穿绾腰筒裙,状似纱龙,尼泊尔语称“妥地”。女子上衣是露出腰和上腹的紧身无领小衫,尼泊尔语称“笮络”,下身围纱丽,纱丽上端披在胸前遮住腹部,或搭在左肩上,下端直垂地面。纱丽品种有真丝、真纱、尼龙纱绸、花布和土布等,花色有鲜艳夺目、烫金耀眼的,也有色重如墨和朴素淡雅的。妇女穿上纱丽显得亭亭玉立、轻盈飘逸。未成年女子不穿纱丽,穿连衣裙。工人和农民不论男女均在民族服装外缠裹白色或黄色的腰布,将钱币随身物品塞在腰围里。天冷了,人们均披一块薄毡或线毯、厚布或毛线披巾,尼泊尔语统称其为“卡斯垛”。现代尼泊尔男性流行在民族服装上罩一件齐臀西式外套或马甲。大多数中青年知识分子穿西装套服或西式衬衣、牛仔裤。女学生上学时穿校服纱丽,平时则喜欢穿西式裙衫、牛仔裤和布料套装,即:长袖连衣裙、包腿长裤和一条脖巾。
尼泊尔服饰。推荐。爱诗词网。尼泊尔的民族服装,男子上衣是大襟、和尚领、系布襻的过膝褂子。尼泊尔语称“兜拉”。裤子是胯大裆肥腿瘦包脚腕的“马裤”,尼泊尔语称“苏鲁瓦尔”。帽子是黑色或织花椭圆形布帽,尼泊尔语称“多毕”。在家里通常穿绾腰筒裙,状似纱龙,尼泊尔语称“妥地”。女子上衣是露出腰和上腹的紧身无领小衫,尼泊尔语称“笮络”,下身围纱丽,纱丽上端披在胸前遮住腹部,或搭在左肩上,下端直垂地面。纱丽品种有真丝、真纱、尼龙纱绸、花布和土布等,花色有鲜艳夺目、烫金耀眼的,也有色重如墨和朴素淡雅的。妇女穿上纱丽显得亭亭玉立、轻盈飘逸。未成年女子不穿纱丽,穿连衣裙。工人和农民不论男女均在民族服装外缠裹白色或黄色的腰布,将钱币随身物品塞在腰围里。天冷了,人们均披一块薄毡或线毯、厚布或毛线披巾,尼泊尔语统称其为“卡斯垛”。现代尼泊尔男性流行在民族服装上罩一件齐臀西式外套或马甲。大多数中青年知识分子穿西装套服或西式衬衣、牛仔裤。女学生上学时穿校服纱丽,平时则喜欢穿西式裙衫、牛仔裤和布料套装,即:长袖连衣裙、包腿长裤和一条脖巾。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清赵学敏。赵学敏(1719~?),字依吉,号恕轩,浙江钱塘人。此书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种药物《本草纲目》未记载,加已载而需予补充药物共921种,其为补充《本草纲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推荐。爱诗词网。《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清赵学敏。赵学敏(1719~?),字依吉,号恕轩,浙江钱塘人。此书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种药物《本草纲目》未记载,加已载而需予补充药物共921种,其为补充《本草纲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参考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及采、种草药予以介绍,参照《本草纲目》体例编撰,较之多出藤、花二部,书前首列“正误”。全书内容皆论述《本草纲目》误记或漏记的药物,如“大腹子”条称:“大腹子乃大腹槟榔,与槟榔形似而性异……至今日药肆中所用槟榔,半多以大腹子代用,率由濒湖一言之误也。”凡例称:“川贝不分川象(指川贝母、浙贝母);大枣不分南北,传误非浅。”又如“小序”中称:“濒湖之书成博矣,然物生既久则种类愈繁……如不解一也,今产霍山(在今安徽省西部)者则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霍山,汉置潜县)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识。”这说明许多药物同物而异种。皆载录以别之。书中所收许多药物来自民间,如:紫草茸清解痘毒,鸦胆子治疗冷痢,千年健治疗风湿,独角莲治疗毒虫咬螫等等,还收录了许多外来药物,如西洋参、西国米、吕宋果、金鸡勒等等,此外还发掘了民间验方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赵学敏还著有《本草话》《升降秘要》《药性玄解》等,但已佚失,仅存此著,解放后有排印本。
王顾左右而言他。推荐。爱诗词网。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①于其友,而之②楚游者。比其反也③,则冻馁④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⑤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⑥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妻子:古代这两个字连用,通常指妻子、孩子。②之:至,到。③比(bì)其反也:比,接近,临近;反,返。④馁(něi):饥饿。⑤士师:古代的狱官。⑥已:结束,罢免。【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假如您的臣子中有人到楚国去旅游,临行前把妻子、孩子托付给了他的朋友;待到他回来后,才知道他的妻子、孩子既受冻又挨饿。那么,该怎么对待那个朋友呐?”齐宣王说:“与他绝交呗”孟子说:“狱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他的官呗。”孟子又说:“假如一个国家治理不好,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假装没有听见,转过脸去与左右的大臣扯别的事了。感悟问责,上面的可以追究下面的,下面的可以追究下下面的,下下面的再追究下下下面的。最下面的是老百姓。老百姓没有可以去追究的对象,就追究自己吧。可能有人要问,那最上面的,谁可以去追究呢?最上面的不用追究,因为最上面的最自觉、无可追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