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推荐。爱诗词网。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篱落:篱笆。径:小路。深:深远。阴:树阴。急走:快速奔跑。菜花:油菜花。【大意】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已是暮春时节,路旁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落,而新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快速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油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76页.
故书不厌百回读。推荐。爱诗词网。【名句】故书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②自知。【注释】①故书:旧书,古书。②子:你。【释义】古书读百遍都不厌烦,熟读深思的道理你是知道的。【点评】熟读深思四字是指导读书的要诀。参考文献苏轼《送安惇落第诗》
菊花黄巢。推荐。爱诗词网。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一首咏菊诗,充满着豪迈的战斗气概,体现出战士的激情与品格。首句“待到”一词,似脱口而出,实则分量极重。说明作者在遥庆菊花节,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而第二句则更是石破天惊、力重千钧了。“我花开后百花杀”,一个“我”字,以菊花为友,以菊花象征人民群众,其情感人!一个“杀”字,以百花为敌,以此象征统治集团,气势逼人!三、四两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菊花的香气,直冲云天,浸透长安城,这里一个“阵”字,透出战斗气息,而用“黄金甲”形容满城菊色,更不失英雄本色,至于“冲”、“透”、“尽”等则极言气氛之浓烈。这首诗无论意境、气势、用语、形象表现等,都令人耳目一新。诗如其人,作者如果没有农民英雄那样的革命豪情和战斗性格,就无法创作出这些奇警的诗句,也无法构想出这么新奇的意境,无法生发如此奇特的想象和联想。创作总联系着作者的生活,战斗的生活实践会赋予诗人以战士的激情,也才会赋予诗作以战斗的美。我们从黄巢的咏菊诗中欣赏到的不正是这种战斗的阳刚之美么?
宋词典故·琼枝
【出典】《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见《全唐诗》卷五四一)
琼枝。推荐。爱诗词网。宋词典故·琼枝【出典】《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见《全唐诗》卷五四一)【释义】琼枝是玉树之枝,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人物,宋词中更多用来比喻美女的体态。【例句】①与解香罗掩绣屏,琼枝半醉醒。(贺铸《醉琼枝》[槛外雨波新涨]516)这里用琼枝比喻醉后美人的风姿。②琼枝擢秀望难攀,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贺铸《小重山》[帘影新妆一破颜]518)这里用琼枝摇曳比喻舞女舞姿的高雅优美。③琼枝相倚妙无前。(邓肃《浣溪沙》[二八佳人宴九仙]1107)这里用琼枝形容堂上佐酒承欢的侍女的体态。
众白网。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语出《吕氏春秋·用众》。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但是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众多的白狐狸皮中取来的啊。比喻发动群众就可以建功成名。
也是水湄。推荐。爱诗词网。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夜风。那是四月初次燠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春天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像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一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属。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白,在一霎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在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像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螺蛳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42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像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世擦不完的灰尘,煮那像“宗教”也像“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她只要在启箱检点之际,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像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古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披肩把自己裹住。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我决定还要坐下去。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浪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潺湲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的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曾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如果照古文字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这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是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响,把公寓爱成山色的。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读这篇散文,感觉到此文生长着一对彩色的翅膀——想像。在某个春天的最后一天,一天中的最黑最沉的夜里——作者特意把它安排在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安排在台湾省某个城市的一条名叫新生南路的马路上,马路上的某一个巷子里的某一幢四层楼的公寓,公寓的最高一层楼面上,楼面上的某一间卧室(是作者家的)之外的走廊里。当然,作者如真的这样写了,那就不显眼了,恰恰相反,她不是由大而小,由远而近,而是倒过来作了描述:“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作者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在巧妙地凸现时空感。其目的是作出这么一种提示:宇宙浩瀚,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四季循环;人类置身于时空,何其渺小,非得顺应大自然规律才能生生不息,别无他途。在这种提示的背后,作者展示给读者看的是:春天过去了,不可抗拒地过去了。徒唤奈何也没用,过去就是过去了。暮春之际伤春惜春,自古文人皆然。张晓风的这篇散文未能摆脱这一情感格局。令人击节赞赏的便是她的想像。她是以想像来抒情述怀的。这就使她的文章和所有伤春惜春的诗文拉开了美的距离,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极富个性的美文。张晓风坐在她坐的那条几上(其间因夜凉了,她曾起身一次,去寻披肩把自己裹住),张开了想像的翅膀:她把自己的坐椅想像成了一叶小舟。她把新生南路想像成了一条河流。她把新生南路行驶的车流想像成了古色古香的“车如流水”。她把自己公寓下的连云公园,连云公园里“你纠我缠”的榕树,想像成了正在涨潮的绿涛。小叶在河流上浮着。河流的流水喧闹地流着。流水泛起绿色的柔浪……在这静静的夜里,“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只有我醒着”……醒在黑夜里的张晓风,还嫌这样的想像不够诗意,她便把她栖息之地想像成了水湄。“湄”,河滨、河岸也。作者理解为“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于是,作者的想像顺理成章地达到了高潮——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这一句,既点题,也将自己所有的想像幻化为一个剪影,美丽的剪影。背景是春天,想像中的春天,心灵的春天。想像的心灵不老,春天也不老。尤为奇妙的是作者想像的思绪仿佛可以触摸得到,并不是像有些作者的想像那样空穴来风,无所凭依,而是虚实结合,今昔叠现,令人信服。如将新生南路想像成河,因为它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岸柳成行,杜鹃花开:那里曾经流淌着水声,张晓风称之为“古老的水声”,故而张晓风说她“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潺湲的声音”,那是想像的逻辑使之然啊。这篇散文除了想像的特别,还有两点亦应一提。一是作者的怀古:身居闹市向往大自然,缅怀脚下逝去了的田园风光,如同新生南路的春意盎然的堤岸,它已经被岁月掩埋在地底了。二是作者的怀乡: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文中写到身居高楼却常常恍惚还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思乡之情糅入古诗,充溢于《也是水湄》的“流水绕孤村”的潺湲水声里了。
《诚斋集》又名《杨文节公集》,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文合集。他每任一地方官,就编一诗集,方回称他“一官一集”,当时即有刻行,《诚斋集》是嘉定元年(1208)他的儿子杨长孺所编定,当时并未刻印,直到端平元年(1234),才由杨万里的门人罗茂良校正刻行。全部流传至今。今有《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乾隆六十年(1795),吉水杨氏重刻《诚斋集》,题名《杨文节公集》,共85卷。又有《杨文节公诗集》42卷,清乾隆年间杨云采据明本校刻。《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一卷,有《历代诗余续编》本。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生于建炎元年(1127),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在永州时,得遇南宋主战派名将张浚,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作者“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宋史·杨万里传》)故世称诚斋先生。杨万里曾历任漳州、常州、筠州等地方官,入为东宫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曾上《千虑策》30道,陈述对国事朝政的意见,受到宰相虞允文重视;又曾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人才。后因忤权相韩侂胄,辞官闲居乡里15年,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临终遗笔:“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见其忧国之心。他的诗作在南宋别具一格,被严羽称为“杨诚斋体”。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而以杨陆声名尤著。
诚斋集。推荐。爱诗词网。《诚斋集》又名《杨文节公集》,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文合集。他每任一地方官,就编一诗集,方回称他“一官一集”,当时即有刻行,《诚斋集》是嘉定元年(1208)他的儿子杨长孺所编定,当时并未刻印,直到端平元年(1234),才由杨万里的门人罗茂良校正刻行。全部流传至今。今有《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乾隆六十年(1795),吉水杨氏重刻《诚斋集》,题名《杨文节公集》,共85卷。又有《杨文节公诗集》42卷,清乾隆年间杨云采据明本校刻。《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一卷,有《历代诗余续编》本。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生于建炎元年(1127),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在永州时,得遇南宋主战派名将张浚,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作者“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宋史·杨万里传》)故世称诚斋先生。杨万里曾历任漳州、常州、筠州等地方官,入为东宫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曾上《千虑策》30道,陈述对国事朝政的意见,受到宰相虞允文重视;又曾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人才。后因忤权相韩侂胄,辞官闲居乡里15年,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临终遗笔:“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见其忧国之心。他的诗作在南宋别具一格,被严羽称为“杨诚斋体”。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而以杨陆声名尤著。本书133卷,包括《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退休集》等共9个集子,其中诗集42卷,文集90卷,最后附1卷杨万里历官告词。杨万里诗作今存4200余首,大多内容充实之作。“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对国家安危十分关注,在《读罪己诏》3首中,他劝告孝宗不能因小败而中途变卦,言词恳切。对南宋小朝廷的屈辱事敌深致愤慨:“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他甚至敢说:“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尤其淳熙元年(1190)杨万里奉命迎接金使,路途所见,今昔之比,感慨系之,题咏颇多。如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人民,本为骨肉,今竟成敌国,何其痛哉!在《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中,诗人感叹“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边”,在对国事日非的忧虑中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诚斋集》中还有一些诗作描写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如《插秧歌》、《竹枝词》、《悯农》、《悯旱》、《农家叹》等,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杨万里诗中数量最多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也是最能体现其诗歌艺术特色的部分,即其“诚斋体”精华之所在。杨万里在《荆溪集自序》中曾自述学诗的过程:“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中年以后,才“忽若有悟”,不肯再傍人篱下,他要创造,要超越:“传宗接代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明确表示反对只从故纸堆里去翻新出奇,并尽焚少作“江西体”诗千余首,转而师法自然:“不听陈言只听天”,到大自然中去寻诗:“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他以清新幽默的语言,独特新奇的艺术构思,丰富新颖的想象,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与奇情异趣。他对自然的一切都关注,大至山川日月,小至花木蜂蝶,无不收拾入诗,且涉笔成趣。以至姜夔叹之:“处处山川怕见君”。如他的《嘲蜂》、《嘲蜻蜓》、《戏嘲星月》,只看诗题就够新鲜。又如他的《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可谓观察细致,想出人外,且不无寓意。而像“篙师只管信船流,不做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下横山滩望金华山》)“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嘲淮风》)幽默风趣之外,更具讥讽色彩。而“一峰忽被云偷去”等诗,则诚“如摄影之快镜”(《谈艺录》),曲尽其妙。其诗歌语言自然活泼,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如“岸柳掉头获摇手”之类。而钱钟书、周汝昌等学人则认为他的口语往往还不是所谓真正的口语、民语,而是“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是前人用过的,或有出典的。这也说明杨万里还没有完全摆脱江西体的影响。确实很有见地。“诚斋体”的形成,与杨万里的诗歌主张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诚斋诗话》之“诗论”。他重视诗的“奇趣”与“活法”。他同时人周必大说“诚斋万事悟活法”。“活法”是吕本中提出的,是指遵守一定规矩而又不为所囿之意。诚斋的“活法”除这层意思外,还有以自由的眼光看自然之意,所以他的诗才那样独到,出人意表而不落古人窠臼。他还强调诗的“遗味”,要求诗要“透脱”,即不执迷于古人,不执迷于一事一物。当然他也强调诗的社会作用,称诗是“矫天下之具”,写下了不少富有意义的批评、讽刺的诗篇。《诚斋集》中还有15首词及一些辞赋,其词如〔昭君怨〕《赋松上鸥》,类其诗风,活泼清新,饶有趣味。其辞赋如《浯溪赋》、《海鰌赋》也呈现一种自然顺畅的气势。《浯溪赋》以古讽今,与范成大的《馆娃宫赋》是一时齐名的杰作。《海䲡赋》虽写胜事,却仍不忘告诫:“吾国其勿恃此险,而以仁政为甲兵;以人才为河山,以民心为垣墉也乎!”见解非常深刻。杨万里还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20卷;观点与程颐相近,爱引史证《易》。杨万里诗在当时即引起人们的关注,葛天民、周必大等都曾对他的诗予以评赞。元代方回、清代潘定桂等,都对他多所称赏。严羽《沧浪诗话》更名其体为“杨诚斋体”。他的七言绝句之影响江湖诗人及清代郭麟,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他也因过于求新求异、求趣味,以及一些“信笔”、“走笔”之作,引人讥为“油滑”、“佻巧”,以至“魔障”,但他作为开创了一种诗派的风格独具的诗人,仍功不可没。对杨万里及其诗集的研究,一方面是开展较早,一方面是还不很充分。前代学人对诚斋诗多所评价,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卷》。对杨诚斋较为深入的研究当推近人陈衍、当代钱钟书、周汝昌等。目前诚斋集尚无新的排印本,给研究工作带来不便。
骚体,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亦称楚辞体,在《汉书·艺文志》属“诗赋”一类。骚体为诗祖屈原所创,是屈原继承《诗经》的四言形式,并对楚国的民歌进行加工、改革、融合,打破了四言诗的“二字结构”,创造出了一种以六言为主、辅以五、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短句式的新体诗歌形式。《惜诵》就是屈原突破四言体式而创造的第一首“骚体诗”。
“骚体”诗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尤其是屈原的《离骚》,长达372句、共2469字,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具有非凡的意义。
骚体。推荐。爱诗词网。骚体,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亦称楚辞体,在《汉书·艺文志》属“诗赋”一类。骚体为诗祖屈原所创,是屈原继承《诗经》的四言形式,并对楚国的民歌进行加工、改革、融合,打破了四言诗的“二字结构”,创造出了一种以六言为主、辅以五、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短句式的新体诗歌形式。《惜诵》就是屈原突破四言体式而创造的第一首“骚体诗”。“骚体”诗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尤其是屈原的《离骚》,长达372句、共2469字,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具有非凡的意义。“骚体”诗的主要特征是句中多带“兮”字。譬如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骚体”诗不拘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或呼号,有发端、有展开、也有回环照应,脉络又是极其分明的。
牛后:牛肛门。宁做进食的鸡口,小而洁;不做出粪的牛后,大而臭。语出《战国策·韩策一》。
战国时期,谋士苏秦为了替楚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抗击秦国,来到韩国劝说韩王:“凭着韩国的强大和大王您的德能贤明,却要投向秦国为其服侍,接受封赏,向它朝拜进贡,使国家蒙受耻辱以致被天下人耻笑,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啊!希望您认真考虑一下。大王如果屈服秦国,秦王就一定会要求您把宜阳和成皋割让给他。今年把土地献给秦国,明年人家还要的话,就没有更多的土地给他们了。假如不给,就会前功尽弃,遭受更大的灾祸。大王的土地总有割完的时候,而秦国的贪婪却没有止境。用有限的土地去满足永远也不会停止的索取,这正像人们所说的求取怨恨买来灾难啊!用不着战争,土地就被人家割尽了。我听俗语讲:‘宁愿做鸡口,也不肯做牛后。’现在大王您假如要投向秦国,拱手屈服向秦国称臣,以臣子的行为服侍秦国,这跟做‘牛后’有啥区别呢?所以我真替大王您感到羞愧。”韩王听他说完,气愤得变了脸色,卷起袖子,手握宝剑,抬头叹息说:“我即便死了,也一定不屈服秦国!今天先生把楚王的心愿传达给我,我愿意让我的国家跟楚国联盟,一起抗秦。”
宁为鸡口。推荐。爱诗词网。牛后:牛肛门。宁做进食的鸡口,小而洁;不做出粪的牛后,大而臭。语出《战国策·韩策一》。战国时期,谋士苏秦为了替楚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抗击秦国,来到韩国劝说韩王:“凭着韩国的强大和大王您的德能贤明,却要投向秦国为其服侍,接受封赏,向它朝拜进贡,使国家蒙受耻辱以致被天下人耻笑,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啊!希望您认真考虑一下。大王如果屈服秦国,秦王就一定会要求您把宜阳和成皋割让给他。今年把土地献给秦国,明年人家还要的话,就没有更多的土地给他们了。假如不给,就会前功尽弃,遭受更大的灾祸。大王的土地总有割完的时候,而秦国的贪婪却没有止境。用有限的土地去满足永远也不会停止的索取,这正像人们所说的求取怨恨买来灾难啊!用不着战争,土地就被人家割尽了。我听俗语讲:‘宁愿做鸡口,也不肯做牛后。’现在大王您假如要投向秦国,拱手屈服向秦国称臣,以臣子的行为服侍秦国,这跟做‘牛后’有啥区别呢?所以我真替大王您感到羞愧。”韩王听他说完,气愤得变了脸色,卷起袖子,手握宝剑,抬头叹息说:“我即便死了,也一定不屈服秦国!今天先生把楚王的心愿传达给我,我愿意让我的国家跟楚国联盟,一起抗秦。”后人引用此语,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登楼杜甫。推荐。爱诗词网。杜甫《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是作者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从阆中回到成都时所写。当时吐蕃不断侵扰,代宗昏聩无能,宠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败,因而诗人以登楼所见,借后主刘禅宠信宦官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抨击时政,讽谏代宗。全诗由登楼即景抒情,寄慨遥深。首联从“万方多难”出发写景抒情,提领全篇;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颈联议论天下大事,尾联咏怀古迹,讽喻昏君,寄托个人怀抱,熔自然景象、国家兴亡、个人情思为一体,惊心之语,酸心之笔,落笔自成悲风凄雨之章。锦江,源出四川省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岷江。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其东南的新保关,为唐代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北极,北极星。这里用以比喻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统治者。祠庙,成都锦门外有刘备庙,西为武侯祠,东即为后主庙。梁甫吟,古乐府篇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全诗以“伤”、“此”、“来”、“变”、“终”以及“聊”诸字穿合,一气贯下,即景摄情,以情合景,情景互显,细密浑宏,“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沈德潜《唐诗别裁》)。全诗气势、格调不在《登高》之下,二者难分高低,都是杜甫律诗的绝调。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1】遥望黄河如带,远远地流上白云间,一座孤零零的小城,依傍着万仞高山。仞(rèn):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其高,非确指。【意思2】远远的黄河与天边白云相接,一座孤城与万丈高山相掩映。写出了边塞壮阔的景色。黄河一作黄沙。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不言征人之苦而苦浮现眼前。意沉调响,宜为绝唱。【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黄河或其他江河远流天边,群山簇拥孤城的景色。[例]永靖县城坐落在万山丛中,黄河从它的身旁流过。在这里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万里行》编写组《黄河万里行》)【全诗】《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①凉州词:原为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边陲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②万仞:千万丈。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③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古代一种歌曲。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题解】唐代七言绝句。王之涣作。诗题又作《出塞》。题下原有七绝2首,这一首最为知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边塞诗的名篇。诗以荒寒辽阔的塞外风光为背景,借羌笛吹奏的《折扬柳》乐曲的哀婉之声,含蓄地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久戍思乡的哀怨。诗的第一句在《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等宋代编成的书中作“黄沙直上白云间”。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旗亭画壁》的故事,大意说,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同到酒店饮酒,遇到伶人正在会宴,3人相约以伶人所唱各人所作诗的多寡来排定诗名高下。结果,诸女伶中最美的一个所唱的正是王之涣这首《凉州词》。这个故事说明此诗在唐代即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后人对此诗多所赞美,如清人王渔洋曾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作之一(见《唐诗别载集》),管世铭以为王之涣这一首诗即“拔戟自成一队”,可当李白、王维、王昌龄3家的七绝诗(见《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赏析】此诗《乐府诗集》题作《出塞》。高适有《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绝句,王七,即王之涣,则此诗当作于玉门关。“黄河远上”,《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均作“黄沙直上”。王之涣《凉州词》共两首,此为其中之一。诗的一、二两句写塞外风光。黄河远上白云间,系诗人想象的意象。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此类殊不少,何从取证而尽改之!”不少人都持这种观点。其实,解诗岂可如此坐实。写黄河,实有“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句)之势,以此作为“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背景,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如果写“黄沙”,那便是黄沙蔽天,虽也有荒寒萧索之象,可是终不如黄河远悬与孤城映照之景象动人。“黄河远上白云间”,从远处着笔,“一片孤城万仞山”从近处落墨,一虚一实,一山一水,描画出边塞雄观。诗的后两句透露出哀怨之气。“羌笛何须怨杨柳”一语双关。一层为羌笛何须吹奏这儿没有杨柳的音调;一层为羌笛何须吹奏那诉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调。《折杨柳》,系汉《横吹曲》名,多述离愁别绪。李白《塞下曲》:“五月天上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和此诗意相似。不必怨杨柳,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明为写自然景色,实为寓有深意。正如杨慎《升庵诗话》中所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首诗“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吴逸一《唐诗正声》)所谓含蓄隽永,也就是绝不嗟苦叹悲,而以春风不度玉门关符合实境之景,不露痕迹地表露出远戍边地的征人的哀苦。诗的前半部分以荒凉之境为后半部分写征人思归设景蓄势,第三句宕开一笔,为末句蕴力,全诗极尽吞吐腾挪之妙。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1】遥望黄河如带,远远地流上白云间,一座孤零零的小城,依傍着万仞高山。仞(rèn):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其高,非确指。【意思2】远远的黄河与天边白云相接,一座孤城与万丈高山相掩映。写出了边塞壮阔的景色。黄河一作黄沙。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不言征人之苦而苦浮现眼前。意沉调响,宜为绝唱。【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黄河或其他江河远流天边,群山簇拥孤城的景色。[例]永靖县城坐落在万山丛中,黄河从它的身旁流过。在这里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万里行》编写组《黄河万里行》)【全诗】《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①凉州词:原为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边陲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②万仞:千万丈。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③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古代一种歌曲。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题解】唐代七言绝句。王之涣作。诗题又作《出塞》。题下原有七绝2首,这一首最为知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边塞诗的名篇。诗以荒寒辽阔的塞外风光为背景,借羌笛吹奏的《折扬柳》乐曲的哀婉之声,含蓄地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久戍思乡的哀怨。诗的第一句在《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等宋代编成的书中作“黄沙直上白云间”。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旗亭画壁》的故事,大意说,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同到酒店饮酒,遇到伶人正在会宴,3人相约以伶人所唱各人所作诗的多寡来排定诗名高下。结果,诸女伶中最美的一个所唱的正是王之涣这首《凉州词》。这个故事说明此诗在唐代即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后人对此诗多所赞美,如清人王渔洋曾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作之一(见《唐诗别载集》),管世铭以为王之涣这一首诗即“拔戟自成一队”,可当李白、王维、王昌龄3家的七绝诗(见《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赏析】此诗《乐府诗集》题作《出塞》。高适有《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绝句,王七,即王之涣,则此诗当作于玉门关。“黄河远上”,《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均作“黄沙直上”。王之涣《凉州词》共两首,此为其中之一。诗的一、二两句写塞外风光。黄河远上白云间,系诗人想象的意象。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此类殊不少,何从取证而尽改之!”不少人都持这种观点。其实,解诗岂可如此坐实。写黄河,实有“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句)之势,以此作为“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背景,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如果写“黄沙”,那便是黄沙蔽天,虽也有荒寒萧索之象,可是终不如黄河远悬与孤城映照之景象动人。“黄河远上白云间”,从远处着笔,“一片孤城万仞山”从近处落墨,一虚一实,一山一水,描画出边塞雄观。诗的后两句透露出哀怨之气。“羌笛何须怨杨柳”一语双关。一层为羌笛何须吹奏这儿没有杨柳的音调;一层为羌笛何须吹奏那诉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调。《折杨柳》,系汉《横吹曲》名,多述离愁别绪。李白《塞下曲》:“五月天上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和此诗意相似。不必怨杨柳,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明为写自然景色,实为寓有深意。正如杨慎《升庵诗话》中所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首诗“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吴逸一《唐诗正声》)所谓含蓄隽永,也就是绝不嗟苦叹悲,而以春风不度玉门关符合实境之景,不露痕迹地表露出远戍边地的征人的哀苦。诗的前半部分以荒凉之境为后半部分写征人思归设景蓄势,第三句宕开一笔,为末句蕴力,全诗极尽吞吐腾挪之妙。
马嵬坡下泥土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马嵬坡下泥土飞扬,不见玉颜空留断魂处。君臣相顾泪成行,沿着京城的方向信马由疆。
【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杨贵妃回头转眼一笑,便生出百种媚态,皇宫里面所有的妃嫔与她相比都黯然失色。回眸(móu):回头转眼看。六宫:妃嫔们的住处。粉黛:妇女的化妆品,代称妇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女子姿色出众,千娇百媚,相形之下,其他女子黯然失色。[例]有一个女孩名叫喜巧,她的美貌无法形容。借用古人之词,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赵大河《隐蔽手记》)二、用以比喻人或事物十分出色,同类者相形见绌。[例]北欧国家的水果,号称从世界各地选最好的运来,说实话,货架上的李子,我连正眼都不想瞧一下。家乡的大水李那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彭匈《家乡果品》)
回眸一笑百媚。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杨贵妃回头转眼一笑,便生出百种媚态,皇宫里面所有的妃嫔与她相比都黯然失色。回眸(móu):回头转眼看。六宫:妃嫔们的住处。粉黛:妇女的化妆品,代称妇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女子姿色出众,千娇百媚,相形之下,其他女子黯然失色。[例]有一个女孩名叫喜巧,她的美貌无法形容。借用古人之词,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赵大河《隐蔽手记》)二、用以比喻人或事物十分出色,同类者相形见绌。[例]北欧国家的水果,号称从世界各地选最好的运来,说实话,货架上的李子,我连正眼都不想瞧一下。家乡的大水李那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彭匈《家乡果品》)
我本不弃世。推荐。爱诗词网。“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孤独冷落”类的诗句。我本不弃世,但世人却不理解我。这是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壮志未酬苦闷心情的写照,诉说他不被人理解,不受重用的苦恼。李白“送蔡山人”“全唐诗”第1801页。繁体:“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是關於描寫“情感抒寫·孤獨冷落”類的詩句。我本不棄世,但世人卻不理解我。這是詩人理想不能實現,壯志未酬苦悶心情的寫照,訴說他不被人理解,不受重用的苦惱。李白“送蔡山人”“全唐詩”第1801頁。拼音:“WoBenBuQiShi,ShiRenZiQiWo”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WoBenBuQiShi,ShiRenZiQiWo”ShiGuanYuMiaoXie“QingGanShuXie·GuDuLengLa”LeiDeShiGou。WoBenBuQiShi,DanShiRenQueBuLiJieWo。ZheShiShiRenLiXiangBuNengShiXian,ZhuangZhiWeiChouKuMenXinQingDeXieZhao,SuShuiTaBuBeiRenLiJie,BuShouChongYongDeKuNao。LiBai“SongCaiShanRen”“QuanTangShi”Di1801Xie。
文明小史。推荐。爱诗词网。文明小史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六十回。题“南亭亭长新著”。作者即李伯元。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商务印书馆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排印《绣像小说》连载本。湖南永顺府僻处边陲,民俗浑噩,几个意大利矿师,受督抚委派,前来察看矿苗。他们住在高升店里,店小二的父亲不小心打碎了洋人的一只洋磁碗,知府柳继贤得报,大惊失色,担心会引起“赔款”一类的“交涉大事”,便立即停止武考,亲自和首县到高升店去拜会,以收柔远的效验。当地百姓听说洋人要来开矿,害怕刨坟见棺,于风水有所关碍,以致激起民变,打洋人,冲官府,闹得难以收拾。事后,洋人提出赔款,柳知府撤任。新任知府傅祝登滥肆株连,到处胡乱抓人。秀才刘伯骥聚友会文,被傅知府以“聚众会盟,谋为不规”的罪名,欲加逮捕,逼得刘伯骥躲进了古庙。庙中的老和尚,曾受到刘伯骥父母的布施,但看到刘伯骥连行李也没有带,仍不免怀有疑心,后来刘伯骥因寒气所感,生起病来,老和尚方后悔不迭,摆出一副讨庆他的意思来。附近一所教堂中的洋教士,与刘伯骥十分投契,知悉刘伯骥朋友被拿、自身落难的真情,便收留了他,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还挺身而出,解救了被傅知府无辜抓去的好人。之后,又不惮跋涉之苦,送他们至万国通商的文明之地,以为增长学识和他日建立功业的基础。刘伯骥来到汉口。总督大人讲求新法,颇思为民兴利,但手下的人所遵奉的,只是“把外国人一个个都抬到天上”的礼让主义,至于下层百姓,也只是看洋人看熟了,不以为怪罢了。吴江县贾家世代一直是关着大门过日子的,贾子猷兄弟三个,除非亲友庆吊往来,甚么街上、镇上,从未到过。学台改革考试章程的告示,使贾氏兄弟心里头一次有了“时务掌故天算舆地”之类的新概念;而岁考的失败,使他们明白:“小题圣手”的吊渡钩挽之法,已经不合时宜了,推而广之,现在的事,大而一国,小而一家,只要有好法子,都可以改的。启蒙老师姚文通又开导他们:开发民智,全在看报。兄弟三个于是一天到晚,足足有三个时辰用在上海出的时报、旬报、月报上。贾氏兄弟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文明小史》引首书影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文明小史》正文书影根据报上的信息,托人上省买回一盏洋灯,那光头比油灯要亮数倍。他们认为,“凡是‘外洋新到的器具’都是‘文明’的”,不惜重价买来一大堆不知用处的外洋货。怀着对于文明的无限向往,贾氏兄弟随同姚文通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在上海,可以看到当天出的新闻报纸,可以看到新编的文武新戏,有可以买到新书的书坊,有可以学到新鲜知识的大小学堂,还可以会到许多维新朋友,参加以往闻所未闻的演说会。姚文通在万年春吃大菜,见到牛排,便说:“兄弟高高祖一直传到如今,已经好几代不吃牛肉了。”同席的人笑他:“你还是个讲新学的!连个牛排都不吃,岂不惹维新朋友笑话你么?”广东阿二专门轧姘头,吊膀子,居然被认为“颇合外国婚姻自由的道理”。斗蟋蟀的无赖魏榜贤改了洋装,到处招摇撞骗,阅历不深的姚文通,却将他当作“天人”。着外国装的郭之问一边大抽鸦片烟,一边振振有辞地说:“为人在世,总得有点自由之乐,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权,虽父母亦不能干预的。”文萃书坊当八股盛行的时候,一部《文料触机》,一年总要卖到五万本,后闻八股一定要废,翻译之学一定要昌明,就廉价请了从东洋回来的人,胡乱编译《男女交合大改良》、《传种新问题》之类以牟利;培贤学堂住膳费高达四十八块,官利之外,每年总可余二、三千块钱,还自称是“格外克己”,又埋怨学堂办得太多,“弄得自己没有饭吃了”,“不管他文明不文明,只问他赚钱不赚钱”。“热闹场且赋归来”,贾氏兄弟在经历一番体验之后,怀着不无迷惘的心情,离开了上海。戊戌变法之时,王宋卿觑便上了一个改服色的条陈,被礼部压下来,未见施行。他郁郁不乐,正想别的法子,偏偏各样复旧的上谕下来,只索罢手。过了两年,义和团事起,王宋卿携眷出都以避风头,闲居乡里,甚不甘心。其时又闻改革新政开始施行,便求至亲万藩台为之说项,终于谋得山东学堂总教习的职位。他主持官吏考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文明小史》插图书影试,拟几个时务题目,也十分吃力,收了金子香两百银子的重贿,向他泄露考题,并取为第一名。课吏的结果,除了那交白卷的停委三年,余下的俱没有出进。进过外国学堂的内侄王济川,听先生讲如何叫做“自由”,如何叫做“平等”,那一种欢喜的心,直从肚底里发出来。见到家童对他竟同百姓怕官府的样子一样,正言说道:“论理你也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不过你生在小户人家,比我穷些,所以才做我的家童。我不过比你多两个钱。你同为一样的人,又不是父母生下来应该做奴才的;既做了奴才,那却说不得干些伺候主人家的勾当,永远知识不得开,要想超升从哪里超升得起?”要他今后“不要见了我拘定‘主人’‘奴才’的份儿”。志气极高的热血青年聂慕政、彭仲翔等,仰慕东洋文明,人人都有自由的权利,便往日本游学。在轮船上,大家议论官府不许结会演说,乃是专制国的不二法门,“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顾,便好发出苛刻的号令来,没一个敢反对他;殊不知人心散了,国家有点儿兵事也没人替他出力”,因此,专制实际上是害民害国的东西。他们同时承认:“野蛮的自由”是不足取的,“法律自治是要的”。外国兵擅自驻扎诸城县北门,又放纵兵丁醉酒闹事,翻译钮逢之对首县说:“倘然依着公法驳起他来,不但不该扰害我们的地方,就是驻兵也应该商量在先,没有全不管我们主权,随他到处乱驻的道理,这不成了他们的领土了么?只要东翁口气不放松,我可以合他争得来的。”钮逢之说:“外国人的法子,总要自由结婚,因为这夫妻是天天要在一块儿的,总要性情合式、才德一般,方才可以婚娶。”他一定要娶学堂里的女学生,理由是:“他既然读书,晓得了道理,自己可以自立,哪个敢欺负他?再者,世故熟悉,做得成事业,讲得来平权,再没有悍妒等类的性情。”他还从世界大势来开导母亲:“如今外国人在那里要中国的地方,想出各种的法子来欺负中国,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时不敢动手,不好不从种族上自强起来。他们说得好:我们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倒有二万万人不中用,就是指那裹脚的女人说了。”其母终于让了步。江宁知府康志庐受制台信用,任全省学务总办,拟章程、盖房子、聘教习。他最怕一班维新党天天讲平等、讲自由,担心学生看了上海来的新书,一个个都讲起平等来,不听节制,于是大倡禁书,搜抄书店,监禁学生,弄得江南学堂为他一人势力圈所有,没人敢违他半毫分。他宣扬自己的儿子是“武曲星下凡”,将来一定可以为国宣劳,立威雪耻;儿子因上体操碰破了头,便命全校停课,让学堂里的监督、提调、教习、学生,拿了手本轮班进府探病。他知道“一个人脑子是顶要紧的,一切思想都从脑筋中出来”,因而要买补脑汁给伤了头的儿子吃。少爷一死,又要教习率领学生一起穿体操衣服,手执花圈,前来送殡,各监督一律素褂摘缨,以示哀悼。劳航芥因为自己是久住香港之人,因此视中国的同胞为土芥,而见了白种人,则一副胁肩谄笑的样子。他被安徽巡抚聘为顾问官,嫌住的地方湫隘不堪,吃的东西不能下箸,又诬赖店主人偷了他的表,拳打脚踢。南京开了个工艺局,不想制造出来的货物,总还是土样,不能改良,因此制台想派一个人到外国去调查调查,回来教给这些工匠等,他们好弃短用长。饶鸿生被派往东洋考察,他在出国的轮船上出了许多洋相。到了日本,发现那里下午四点就天黑了,半夜二点就大亮,大觉诧异,问人方知是“日轮旋转”所致。余小琴铰了辫子从日本游学回来,其父劝他等养长了再去拜客,余小琴遂直斥其父顽固,并说:“论起名分来,我和你是父子;论起权限来,我和你是平等。你知道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文明小史》插图书影英国的风俗么?人家儿子,只要过了二十一岁,父母就得听他自己作主了。我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你还能够把强硬手段压制我吗?”在余小琴“家庭革命主义”的攻势下,其父只好败下阵来。北京政府,近日百度维新,差不多的事都举办了。有些心地明白的督抚,一个个都上条陈,目下有桩至要至紧之事,是什么呢?就是立宪。立宪这两个字,要在十年前把它说出来,人家还当他是外国人的名字呢。于今却好了,士大夫也肯浏览新书,新书里面讲政治的,开宗明义必说是某国是专制政体,某国是共和政体,某国是立宪政体。自从这立宪二字发现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得源源本本,有条有理,有些士大夫看了,尚还明白立宪二字的解说。这时两湖总督蒋铎上了个吁请立宪的折子,上头看了很为动容,就发下来叫军机处各大臣议奏。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推荐。爱诗词网。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无题》是诗人婚前追慕妻子、两人深挚相爱的恋歌。李商隐二十六岁考中进士,第二年春天即到泾川(今甘肃)王茂元幕府为掌书记,并得侍御史衔(《旧唐书》本传)。汉代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后世因通称御史府为兰台寺。诗末“走马兰台类转蓬”句可证这诗正作于泾川时候。第一联说昨天晚上,在画楼西畔、桂堂东面和她甜蜜的幽会。“昨夜”复叠,强调这是难得的相会的时刻,是令人消魂的时刻。作者采用环境气氛的烘染和象征的手法,把自己心中的追求婉曲地表露出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春宵!天空缀着稀稀点点的星儿,微微的春飔轻轻地吹拂。在这种恬静的春夜,同自己的心上人相遇,是人生最惬意的事。《诗·绸缪》中写到“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邂逅”,“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美女)”。“昨夜星辰”正暗用了《绸缪》篇抒写男女相爱及夜间邂逅相会的情景。而“风”,又有男女相恋的特定情韵。再加上“画楼”、“桂堂”,就使这一相遇的环境充满着温馨的诗情和缠绵的意绪。二、三两联用的是倒折法。“送钩”、“射覆”都是酒席上的游戏:席间各分为两座(隔座),或称两曹(分曹)即两班人,有时传送酒钩,叫对座猜;有时覆物于盂,让匹曹射,以中否角胜负,负者罚酒。三联说的即是今晚的事:你在私宅“送钩”、“射覆”,酒暖灯红,好不热闹,而我却不能身与其中,徒羡望而不可即也。赵臣瑗《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云:“此义山在茂元家窃窥其闺人而为之。”弃去“窃”字,这个见解是可以接受的。由于不与其中,未能和心上人相近,诗人充满着寂寥和惘怅。但心中热烈的爱情,化成了执着的追求,他想插上双翅飞到她身边,可是“身无彩凤双飞翼”。他深信不仅是自己眷眷于她,而且意中人也和自己心心相印,正如犀角之两端,有白理如线相彻。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喻象同出句工丽相对。这一联千百年来成为恋人传递相思的妙联佳句。屈复笺释说:“身虽似远,心已相通。”孙洙说:“形相隔,心相通。”但是,真挚的爱情只有“心相通”是不能满足双方的相思之渴的,任何感情的升华都抵不过现实分隔的煎熬。因而诗人惘怅、忧思、哀怨……触绪纷来,郁勃于心,最后逼出“嗟予”的一喟。“应官”就是应官府的点卯,走马供差,往来兰台,象飘转的断蓬,真是身不由己啊。这首抒情小诗,从听见“灯红酒暖”的刺激,引出落漠惆怅的主体感受;从灼烧的爱情的苦痛,升华为热烈执着的追求;从心幻的优美的情思,最后跌落到现实阻隔的忧伤和感喟,各种复杂的感情,抑郁心中,万转千回却又从“昨夜”这一特定的时间切入,曲折地流出,节奏虽缓而深沉,沁人心肺。冯舒云:“妙在首二句。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然义山高处不在此。”(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引)冯班云:“起句妙。三、四不过可望不可即之意,点化工丽如此!”(吴乔《西昆发微》引)首句“星辰”字、“风”字,非泛然写景,正得昨夜乃良夜也。(〔清〕陆昆曾《李义山七律诗解》)
四月二十三。推荐。爱诗词网。四月二十三日作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四月二十三日作原文颭颭荷离水,翩翩燕出巢。苔添雨后晕,笋放露中梢。世路千重浪,生涯一把茅。款门僧亦绝,无句链推敲。诗词问答问:四月二十三日作的作者是谁?答:陆游问:四月二十三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乍得阳和如细柳。推荐。爱诗词网。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作者:裴翻 朝代:唐代原文常将公道选群生,犹被春闱屈重名。文柄久持殊岁纪,恩门三启动寰瀛。云霄幸接鸳鸾盛,变化欣同草木荣。乍得阳和如细柳,参差长近亚夫营。诗词问答问:《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的作者是谁?答:裴翻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注释全唐诗:卷552-6
俞灏。推荐。爱诗词网。分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经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景抒情写人咏物婉约思念送别爱情抒怀离别思乡生活爱国哲理女子写花边塞怀古古文观止友情怀人战争相思闺怨孤独忧国忧民感伤梅花田园叙事讽刺咏史怀古赞美体裁:词五律五绝七律七绝乐府楚辞散曲文言文五古五排七古杂言句四古联句七排六古贺新郎诗经·国风·郑风诗经·国风·邶风胡笳曲偈诗经·国风·召南诗经·小雅·鱼藻之什脱京口诗经·国风·唐风诗经·国风·周南满江红诗经·大雅·荡之什朝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作者:李白白居易陆游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邵雍杜甫辛弃疾黄庭坚陶渊明陈与义李商隐范成大刘禹锡唐寅王维纳兰性德文天祥李煜张耒戴复古刘克庄曹操范仲淹晁补之叶绍翁高崇文李清照贺铸元好问王冕龚自珍苏辙乾隆秦观刘邦曹植嵇康袁宏道岑参贾岛蔡邕秦桧宋江柴望《俞灏》古诗文朝代:宋代,共收录9篇诗文俞灏(1146—1231),宋人,先世居杭,徙家湖州乌程,字商卿,自号青松居士。光宗绍熙四年进士。授吴县尉,知招信县。宁宗嘉定中历知安丰军、常德府。在任备马储粮,随军策应,颇著劳绩。七年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寻以昏老寝罢与祠禄。理宗宝庆二年致仕。筑室西湖九里松,晚喜观释氏书。有《青松居士集》。诗词问答问:俞灏是哪个朝代的人?答:俞灏是宋代的人。问:俞灏的诗词作品有多少首?答:我们已收录 9 篇俞灏的作品。
咏柳 曾巩。推荐。爱诗词网。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以散文名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也颇具特色,一些七言绝句尤其清新可读,《咏柳》便是传世佳作之一。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春天的柳条还未发黄,就倚仗着东风送暖,一下子蓬勃生长起来,变成了绿色,且随风摇曳,狂飞乱舞,不可一世。用“乱”字、“狂”字描写了柳条的气势,也表达了诗人对此种情形产生的厌恶情绪。第三句紧承“狂”字而来,说柳条只懂得让柳絮漫天飞舞,遮蔽了日月。“蒙”字极写柳条的狂劲。第四句却陡然一转,说柳条却不知道东风过后是秋风,天地之间还有清霜降落,而那就是柳叶飘零的时候。这首诗表面咏柳,实际上是借刻画乱条的狂劲,讽刺那些倚势凌人、得志便猖狂者的丑恶形象。人世间自有那等小人,自己没有本事,羽毛也未丰满,遇偶然机会,倚仗着某种势力,一下子发达起来,就象柳条那样,把飞絮飘扬起来,漫天飞舞、洋洋自得。殊不知天道有常,万物有变,当清霜降落,柳叶不免随风飘零,那时将是另一种滋味。诗的前三句是蓄势,极写柳条的猖狂劲。末句陡然一转,提出了警告:倚势猖狂,好景不长,清霜在后,凋零有时。这就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世人以警醒。同时,诗人抓住了柳树轻狂的特点,使它人格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昔人恨曾子固不能诗,然其五七言古,甚排宕有气。近体佳句……颇得陶谢家法。……又七言绝句,如“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飞翚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凉月一溪潮。”“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皆清深婉约,得诗人之风旨,谓其不能诗者妄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四)
诗经蜉蝣。推荐。爱诗词网。蜉游之羽,① 蜉蝣绒羽薄闪闪,衣裳楚楚。② 真象透明新衣裳。心之忧矣, 深深忧虑埋心中,于我归处? 我将存身在何方?蜉蝣之翼, 蜉蝣张开双翅膀,采采衣服。 衣服华丽真漂亮。心之忧矣, 深深忧虑塞满怀,于我归息? 我将栖息在何乡?蜉蝣掘阅,③ 蜉蝣穿穴飞出来,麻衣如雪。 洁白如雪麻衣衫。心之忧矣, 深深忧虑痛断肠,于我归说? 我的归宿寻觅难?【注】①蜉蝣:虫名。体软弱,触角短,翅半透明,能飞,腹部有等于体长的尾须两条,常在夏天日落后成群飞舞。成虫寿命很短,往往只活几天。②楚楚:鲜明、华美的样子。③掘阅:掘,穿;阅,穴。昆虫穿穴而出。曹为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叔振铎,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位于齐晋之间,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曹国小邦危,无以自守,统治者沉酣宴乐,贵族阶级人物虽锦衣玉食,仍不免感叹前途渺茫,人生短促,故借蜉蝣而发出如此的哀歌。蜉蝣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生命这般短促,虽“羽”犹如透明的衣裳,可护体、保温以至于飞翔,也是瞬息荣华,转眼即逝,因此有“于我归处”之叹。首章言“蜉蝣之羽”,次章言“蜉蝣之翼”,“羽”“翼”虽都可解作翘膀,但仍有微小的区别。成鸟的羽,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三种。这里的“羽”,即含“绒羽”意,极言其新而薄。闻一多《风诗类钞》:“蜉蝣的羽极薄而有光泽,几乎是透明的。古人形容麻织品做成的衣服,往往比作蜉蝣的羽,因此便称这种衣服为羽衣”。以此“羽”为衣,故给人以“楚楚”(鲜明、整洁)之感。“翼”者,即三羽俱有,暗示其翼已成。以此“翼”为衣,故给人以“采采”之感。“采采”,既有如朱熹《诗集传》:“采采,华饰也”意;更有《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的“采采”意,即表示繁密和茂盛。极言衣的华丽、漂亮,如百彩簇集。我们常见日将落时蜉蝣大群舞空中,正此境也。这样,虽同是“心之忧矣”,悲伤无限,而最后的失落感也不尽同:一曰:“于我归处”,一曰:“于我归息”。“处”有“居住”意,如《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可引申为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身虽在,但不知何处可寄,四顾茫茫,天遥地远,表现的是一种深沉落漠情绪。“息”,歇止、休息,如《诗·召南·殷其雷》:“何斯违斯,莫敢遑息”。“归息”,犹言收场、结局。至此,失落感递进一层:尽管衣饰粲粲,富贵尊荣!如日中天,但归息有日,未知欢乐尚有几时!“羽”进而为“翼”,是物象的转化演绎;“处”进而为“息”,是意象的转化演绎;藉蜉蝣而抒怀,诗人之感慨显然步步深沉了!一字之差,造成了不同的艺术境界。三章转从蜉蝣之由来写起。“掘”,本挖掘义。据《广雅》:“掘,穿也”。“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阅,读为穴,宋玉《风赋》‘空穴来风’,即《庄子》‘空阅来风’也”。可知“掘阅”即穿穴。《汉书·王褒传》有“蜉蝤(蝣)出以阴”语。三国吴人陆玑在其所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谓蜉蝣“夏月阴雨时地中出”。此言蜉蝣之卵在泥中演变成幼虫,又羽化成蜉蝣,便从土中穿穴而出。“麻衣”,古代的常服,即“深衣”。郑玄《毛诗笺》:“麻衣,深衣。诸侯之朝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实则“麻衣如雪”不过喻蜉蝣半透明的羽翼,显示出蜉蝣破土而出,令人瞩目。即使如此,仍是“心之忧矣”,因为归根结底还是:“于我归说”?说音税。《毛诗笺》:“说,犹舍息也”。即止息意。既然始终难觅归宿,则其心之惨伤,真是“至矣,尽矣,蔑以加以”了。本诗藉蜉蝣以寓意,直是咏怀,非复赋物,盖此中有我在也。古人或谓“刺奢也”(《诗序》);或谓“以肘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诗集传》),以至认为“均于诗旨未当”,“难以臆测”(《诗经原始》),不得而知。诗意的确比较隐晦。但联系曹共公当国时,地处一隅,无所作为,贵族集团嬉于宴乐而又心怀惴惴,可知此诗以朝生暮死的蜉蝣而寄寓,发出了这一曲“浮生若梦,为欢儿时”的哀音。
又名《包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十卷。安遥时编,序署“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轩”。(编者安遥时生平事迹不详)
《龙图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内容虽不相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其题材既有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采录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的有关材料而加以敷演成篇的。如《桑林镇》所写断立李太后事,《厨子作酒》所写处决孙都监父子事等,就都久已在民间流传。《石狮子》取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八的《长水县》;《卖真靴》写周新之事,则来自《明史·周新传》。有不少内容又是从《海公案》中辗转抄来的。如《阴沟贼》、《斗粟三升米》、《地窖》等,就几乎与《海公案》中的有关故事雷同。《扯画轴》、《借衣》,则明显地与《古今小说》中《滕大尹鬼断家私》、《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相近似。《乌盆子》写包公定州审乌盆案,则是从元曲改编的。还有少数故事直写明代近事。
龙图公案。推荐。爱诗词网。又名《包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十卷。安遥时编,序署“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轩”。(编者安遥时生平事迹不详)《龙图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内容虽不相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其题材既有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采录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的有关材料而加以敷演成篇的。如《桑林镇》所写断立李太后事,《厨子作酒》所写处决孙都监父子事等,就都久已在民间流传。《石狮子》取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八的《长水县》;《卖真靴》写周新之事,则来自《明史·周新传》。有不少内容又是从《海公案》中辗转抄来的。如《阴沟贼》、《斗粟三升米》、《地窖》等,就几乎与《海公案》中的有关故事雷同。《扯画轴》、《借衣》,则明显地与《古今小说》中《滕大尹鬼断家私》、《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相近似。《乌盆子》写包公定州审乌盆案,则是从元曲改编的。还有少数故事直写明代近事。小说的基本内容,是歌颂包公的,写他秉公执法,清政廉明,通过他审理的恃强凌弱、谋财害命以及奸盗诈骗等案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其中有些故事判斩了皇亲国戚,如《黄叶菜》、《狮儿巷》;有的故事揭露了土豪劣绅的狠毒和凶残,如《栽赃》、《鬼推磨》讥讽势利之徒;《屈杀英才》、《久鳏》则抨击了科举试官。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鼓吹忠孝节义观念的作品,如《阿弥陀佛讲和》写许献忠只取侧室;《三宝殿》写黄玉姬断头救父;《二阴筈》中周可立退银宿妻等饱含腐朽落后思想的篇章。书中还有一些封建迷信、荒诞不经的描写,如神灵显圣、鬼魂告状、鸟兽报恩等情节。《龙图公案》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又为后出的《龙图耳录》、《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所汲取。书中有的故事写得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也较鲜明,但全书文意甚拙,思想性艺术性不高。本书版本分繁简两种:繁本,一百则。有清初刊大本,每则后附听玉斋评,有插图,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四美堂刊本,版心题“种树堂”,有图。乾隆丙申重刊本。简本,有六十二则、六十三则、六十六则不等。有乾隆乙未书业堂刊本,形式与四美堂本同,间附听玉斋(或题李卓吾)评。道光癸卯藜照楼重刊小字本。光绪辛卯上海正谊书局排印《三公奇案》本。
雨霖铃 柳永。推荐。爱诗词网。柳永《雨霖铃》柳永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①,骤雨初歇②。都门帐饮无绪③,留恋处、兰舟催发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⑤。念去去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⑧,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⑨,更与何人说。注释①长亭:古时设在交通大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是送别的场所。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指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④兰舟:据南朝任昉《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⑤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⑥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⑦“暮霭(ǎi)”句: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阴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楚国在南方,故称南天为楚天。⑧经年:年复一年。⑨风情:指男女恋情。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五代】董源辽宁省博物馆藏鉴赏这首词作于作者离开汴京经湖南前往江浙时,是一首与情人话别之作。南朝梁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柳永充分利用《雨霖铃》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来写离情,可谓曲尽其妙。全词围绕“伤离别”进行构思,情节上起伏跌宕而又层次清晰,语言上声情双绘而又简洁明了。其中,三个意境的布局显得尤为匠心独运,层次井然。先写离别环境,重在借景抒情;次写离别情形,重在描摹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既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又将离别之伤层层加深和扩展,意境凄婉,感人至深。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创作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先实写离别的三个情节,加上戏剧性的布局和人物细节的刻画,犹如一幅连环画。才“帐饮”,已“无绪”;正“留恋”,又被人“催发”,一承一转,语未了,意未尽,事已转。整体上所描绘的意境,又犹如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清人周济云:“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如“念去去”一句,上承“凝噎”,下启“千里”。这里的“念”字读去声,“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读时沉郁顿挫而又道出了身不由己,让人倍感前途茫然。作者又同时虚写了三个时空,将离情别绪无限地延展开去。“千里”以外、“杨柳岸”“良辰好景”之地,一程远似一程;“今宵”“酒醒”的拂晓、“此去经年”,一层深似一层,将绵密不断的离愁别绪笼括全篇,道尽了恋人之间难舍难分的凄恻情景。“对长亭晚”的凄凉况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沉郁顿挫,更加使人读之感同身受,神情黯然。正如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在《草堂诗馀隽》中所言:“‘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全篇情景交融,意致缠绵,凄恻哀婉,体现了柳词风格,也是柳永词代表作之一。(李飞跃)集评宋《俞文豹:“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吹剑续录》)清《张德瀛:“耆卿词多本色语,所谓有井水处,能歌柳词,时人为之语曰‘晓风残月柳三变’,又曰‘露花倒影柳屯田’,非虚誉也。特其词婉而不文,语纤而气雌下,盖骫骳从俗者。以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旨绳之,则望景先逝矣。胡致堂谓为掩众制而尽其妙,盖耳食之言耳。”(《词徵》卷五)链接《雨霖铃》词牌。《雨霖铃》,一作《雨淋铃》,本为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后用为词调。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有云:“《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也有用平韵的。词之阳刚阴柔。词之初起阶段,由于时代精神、审美风尚及音乐艺术的制约,大约只有阴柔婉美一体。到北宋中期,苏轼等人崛起词坛之后,言志抒怀的词逐渐增多,词不单用来应歌佐欢,也用来抒写士大夫之逸怀浩气,于是出现了阳刚壮美的一派词,与传统的柔美之词并立争辉。宋人俞文豹《吹剑续录》所载那位善歌幕士对苏轼、柳永两家词风的评论(详见本词集评),就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词坛阳刚、阴柔两大类型风格并立的现实。此后词史上风格流派不断发展演变,但无论体派如何纷繁,都大致可以区分为偏于阳刚或偏于阴柔两大类。词的阳刚阴柔,各擅其美,各有价值,不可偏废。古代词论家常将阳刚、阴柔两大类型的词来进行对比评论,强分“正宗”“别调”,强分“正”与“变”,为何者为“正统”而争论不休,这实在大可不必。词体词风的发展,无疑是应时而变、因人而异的。《文心雕龙》早就指出:文学风格是“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的,“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况且从作家的个性气质来看,“才有庸俊,气有刚柔”;从文学表现不同内容所需的不同风格气势来看,“文之任势,势有刚柔”,刚美、柔美两类作品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极为合理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阳刚、阴柔两种美并非互相排拒、绝对对立的关系,而常常是互为参照、互相影响乃至互相融合的。举例来说,辛弃疾是偏于阳刚之美的词人,但他的词作中除了“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壮美之外,也有写得与晏幾道、秦观等人一样优美的“秾纤绵密”之什,还有摧刚为柔、以“花间丽语”抒悲壮之情的若干作品;姜夔一向被认为是偏于阴柔之美的词人,但是他作词常常是有意识地融刚、柔为一体,他的不少爱情词都以健笔写柔情,从而使其总体上呈现“清空骚雅”的风格特征。(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推荐。爱诗词网。公输子①削竹木以为䧿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䧿也,不如匠之为车辖③,须臾刘④三寸之木,而任⑤五十石⑥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鲁问》【注释】①公输子:即公输班,春秋时鲁国人,又称鲁班,是古代有名的巧匠。②:同“鹊”。③辖:古代车上的零件,插在轴端的孔内。④刘:雕。⑤任:载,担任。⑥石:古时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一说二十五斤为一石。【意译】公输子削刻竹木做喜鹊,做成后放它飞上天空,竟三天不落,公输子很得意,认为是最巧不过的了。墨子对他说:“像你这样制作喜鹊,还不如匠人做车辖,他用三寸长的木料片刻工夫就制成了,而且能负载五十石重的货物。凡做东西,有益于人的才称得上巧,对人没用的都只能被叫做拙。”【解说】对同一个事物的评价,往往会因不同的具体情形而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公输班削竹木为鹊,在天上飞行三天不落,在二千多年前能造出这样复杂的机械,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壮举。人们在此似乎可以发现一种飞行运载工具的最初萌芽,一种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但是,公输班毕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兵荒马乱、诸侯纷争的特定形势,决定了这时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都必须要带来切实有用的功利价值,能够迅速转化成劳动生产力,或者成为诸侯交战中的有用武器。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墨子批评了公输班的做法,斥之为玩物丧志,没有实际意义的玩意儿。木鹊再巧,却不能抵上可以负载五十石货物的车辖。这是墨子的逻辑,也是他急功近利思想的具体表现。当我们超越了功利的要求,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来考察,墨子对公输班的否定与批判就显得过于简单与粗糙了一些。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有它萌芽的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完备的过程。只有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才有可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人都不能硬性规定人们只能向一个方向发展,而不能向其它的方向迈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而且还需要精神的享受。一切能使人愉快、休息、赏心悦目的事物,都应该有其存在的空间。这才能推动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相关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英国赫·斯宾塞
【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冒着夜雨割来了春天新发的韭菜,刚煮熟的米饭里掺了些小米,满锅喷香。新炊:刚煮好的米饭。间(jiàn):掺杂。黄粱:小米,掺和饭中喷香可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现采摘新鲜蔬菜,现淘米煮饭,做成可口的饭菜。[例]有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叩关而入,正在寂寞中的你,岂不欢喜吗?于是你招呼家人稚子“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款待他,此时淙淙的雨声直是在劝你们的杯酌。(施蛰存《雨的滋味》)【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新炊间黄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冒着夜雨割来了春天新发的韭菜,刚煮熟的米饭里掺了些小米,满锅喷香。新炊:刚煮好的米饭。间(jiàn):掺杂。黄粱:小米,掺和饭中喷香可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现采摘新鲜蔬菜,现淘米煮饭,做成可口的饭菜。[例]有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叩关而入,正在寂寞中的你,岂不欢喜吗?于是你招呼家人稚子“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款待他,此时淙淙的雨声直是在劝你们的杯酌。(施蛰存《雨的滋味》)【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译注】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鉴赏】暂且尽情地享受这生前的一杯酒吧!何必去追求那死后才能流传千秋万世的名声呢?晋朝张翰是吴人,因见秋风而想起吴中的菰菜与鲈鱼,于是决心回归故乡。他曾说过:“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李白希望自己也能像张翰一样纵情适性,于是写下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两句诗。凡是看透人间世事以后,心胸自然放达,管它什么“身后千载名”,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全诗】行路难其三[唐]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翻译】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采薇而食。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赏析】
且乐生前一杯酒。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译注】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鉴赏】暂且尽情地享受这生前的一杯酒吧!何必去追求那死后才能流传千秋万世的名声呢?晋朝张翰是吴人,因见秋风而想起吴中的菰菜与鲈鱼,于是决心回归故乡。他曾说过:“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李白希望自己也能像张翰一样纵情适性,于是写下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两句诗。凡是看透人间世事以后,心胸自然放达,管它什么“身后千载名”,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全诗】行路难其三[唐]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翻译】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采薇而食。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赏析】第三首诗纯言退意,与第一首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此篇用典频繁,但不是自比古人,而是通过对古人的评论表达出至为复杂的心情。首先对许由、伯夷与叔齐的弃世提出非议,可见前两首所说的“济沧海”“归去来”并非心甘情愿;可是,接着又对伍员、屈原、陆机、李斯之殒身政治表示不满。弃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济世又深感世情险恶,两边都不是他原意选择的出路。正因为如此,李白的“行路难”才有别于鲍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剧性。不用说,诗中引用历史教训也出于现实感受。
鹧鸪天苏轼。推荐。爱诗词网。《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①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②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③【注释】①翻空:在空中飞翔。蕖(qu渠):芙蕖,即荷花。②杖藜徐步:语出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五:“杖藜徐步立芳洲。”③“又得”句:语本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又得浮生半日闲。”【译文】茂盛的森林尽头,露出了空明的山色,有修竹掩映着矮墙。小池边的草儿衰落了,知了在声声地叫个不歇。时时看得见白鸟在天空飞翔,红色的荷花映着水面散发出阵阵细微的清香。在村舍外的古城边,我手持藜杖徐徐地漫步,西斜的太阳也渐渐转过了山。多亏了昨夜三更的一场透雨,为我飘浮无定的一生带来了一天的清凉。【集评】宋·魏庆之引《庚溪诗话·诚斋论夺胎换骨》条:“有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者……唐人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坡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皆以故为新,夺胎换骨。”(《诗人玉屑》卷八)清·郑文焯:“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愈觉清异,较‘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每谓坡公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手批东坡乐府》)【总案】此词作于作者贬居黄州期间。这首词的手法是采用白描手法,遣词造句,鲜明生动,明白如话,音节也和谐、优美。上片写景,下片叙事,配合得恰到好处,几乎没有雕凿的痕迹。(崔富章周明初)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
少年中国说(节选)。推荐。爱诗词网。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2〕,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3〕。西宫南内〔4〕,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5〕。青门种瓜人〔6〕,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7〕,阿剌飞之幽于锡兰〔8〕,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9〕,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10〕,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11〕,唐虞三代〔12〕,若何之郅治〔13〕,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14〕。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内,四百兆之父兄子弟〔15〕,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16〕,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17〕,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18〕。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19〕,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20〕,非写几十年白折〔21〕,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22〕,非唱几十年诺〔23〕,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24〕,外任监司以上者〔25〕,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26〕,中堂大人之名号〔27〕,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般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以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28〕,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29〕,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享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30〕。干将发硎〔31〕,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本文作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1900),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文章。(梁启超介绍,见清词部分。)〔2〕潴(zhu):积水。〔3〕“追想”句中之“洛阳”,系作者误记。按白居易《琵琶行》,应为“长安”。〔4〕西宫南内:唐时太极宫称西宫,兴庆宫称南内。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5〕霓裳羽衣曲:本名婆罗门,源出印度,唐开元时传人中国。〔6〕青门:指长安城的霸城门。种瓜人:指邵平。邵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种瓜于青门外。〔7〕厄蔑:现译作厄尔巴,拿破仑的放逐地。〔8〕阿刺飞:疑即阿拉比(公元1839~1911),埃及民族解放领袖,曾率义军抗击英军,战败被放逐锡兰岛。〔9〕髀(bi):大腿。《说文》:“髀,股外也。”〔10〕拿云:比喻雄心大志。〔11〕畴昔:从前。〔12〕唐虞三代:指陶唐氏尧、有虞氏舜及夏、商、周三代。〔13〕郅(zhi)治:盛世。〔14〕煊赫:声势盛大。〔15〕兆:一百万为一兆。〔16〕楚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时,诸名士相邀新亭饮宴。周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7〕澌(si)灭:消失,消亡。〔18〕《能令公少年行》:见《定盦全集》,诗的大意说一个人不应因年老而自馁,只要放宽胸怀,做自己应做之事,便能长葆青春。〔19〕玛志尼:意大利的革命志士,少年意大利党的主要组织者。几经挫折,终于使国家统一。玛志尼与加里波的、喀富尔并称意大利三杰。〔20〕八股:又名八比、制义、时文。明、清两朝规定的科举考试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21〕白折:清代考卷之一。殿试用大卷,朝考及其他考试用白折,即由白纸叠成的折叶。〔22〕手本:旧时下级进见上级所用的名帖。〔23〕诺:古人相见,作揖问好,称作唱喏。诺,当作“喏”。〔24〕卿贰:指尚书、侍郎。旧时以六部尚书为六卿,少卿为卿之贰,合称卿贰。贰,副。〔25〕监司:清代通称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为监司。〔26〕红顶花翎:指高官。红顶,清朝一二品官员帽上的顶珠;花翎,清朝五品以上官员的冠饰,以孔雀翎缀在帽顶,翎眼多者为贵。〔27〕中堂: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为宰相办公之处,后称宰相为中堂。〔28〕走无常:迷信说法中摄人生魂的鬼差。〔29〕僦(jiu)屋:租赁房屋。〔30〕矞(yu)矞皇皇:明盛的样子。形容奇花光彩夺目,富丽堂皇。〔31〕干将:古剑名。春秋时,吴人干将善铸剑,因以为名。发硎:刀新从磨石上磨出来。硎,磨刀石。本文从帝国主义讥称中国为“老大帝国”起论,通过重迭排比、层层推进的方法,从正反两面反复阐发、论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朝官吏的无能,充分表现了作者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乐观进取的积极精神。文章立论鲜明,气势磅礴,善用比喻和排比,多方铺张,极尽渲染,增强了文章的鼓动性。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作者在文章中对一些问题所持的观点,还需我们历史地对待。
【名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语出《宋史·王安石传》。天象的变异不值得畏惧,先辈的做法不值得效法,众人的议论不值得属意。说明为政贵在因时因事制宜,而不能拘泥于故制,为天变和人言所惑。
祖宗不足法。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传》。天象的变异不值得畏惧,先辈的做法不值得效法,众人的议论不值得属意。说明为政贵在因时因事制宜,而不能拘泥于故制,为天变和人言所惑。
巴山蜀水凄凉地。推荐。爱诗词网。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白居易在宴席上写了《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境遇表示同情,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酬答他。巴山楚水,泛指今四川、湖广一带。刘禹锡在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做过地方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九月被贬,至敬宗宝历二年(826)被召回京,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闻笛赋,指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据《晋书·向秀传》载,与向秀友善的嵇康,因对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不满而被杀。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便作了这篇《思旧赋》,表示对嵇康的怀念。诗人用这个典故寄托他对亡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翻似,倒好像。烂柯人,据《述异记》载,晋代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下棋,便停下来观看,一局棋完,见斧柄已烂,王质回到家里,已过了100年,同时人都已死去。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诗的首联抒发了自己长年被贬的愤懑,颔联则表达出对志同道合亡友的怀念和人世沧桑之感,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进一步述说自己仕途的失意,尾联表明了要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信念。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二句,客观上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被引用来比喻腐朽势力的必然衰败和新生力量的不可战胜,被传颂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