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意思】亲朋们杳无音信。饱经沧桑,年老多病的诗人,只伴着一叶孤舟四处漂流。可是诗人又想到关山以北的战区,那里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而自己却不能为国家尽一点微薄的力量,不禁依着窗户,老泪纵横。诗人在个人生活如此困顿的情况下,还这般关心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拳拳忠心可感天动地。【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1.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楼,下临洞庭湖。2.吴楚:指春秋战国时吴楚两国之地,在我国东南一带。坼(音che):分裂。3.无一字:指没有一点音信。4.戎马:指战争。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背景】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时杜甫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岳阳楼:岳州巴陵县城门西楼(今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气势雄壮,久负盛名。在杜甫前的张说,早在开元四年(716)为岳州刺史时常与才士登此楼赋诗,孟浩然亦有诗。杜甫以得偿宿愿的愉快心情登楼,前半写景极为雄浑壮阔,尤其是颔联二句,“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刘辰翁《批点千家注杜诗》卷一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半写情,叹身世,忧国事,却极为凄楚悲哀。意境由雄阔转悲窄,抑扬顿挫,声律细密,为杜甫晚年代表作。【鉴赏】这是诗人杜甫五十七岁时流寓湖南所作。其时国事多艰,个人贫病交加,这双重的不幸,给全诗打上了苍凉沉郁的色彩。岳阳楼在岳阳县城西门上,中国南方最大的湖泊——洞庭湖的对面。诗人闻名已久。首联道出了诗人渴欲一见而终偿夙愿的心情。然而,这平平道来的首联,并不仅仅具有一种单纯的“叙述性”功能,它还寄寓着诗人浪迹天涯,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以诗法衡之,律诗的开头两句并不要求对仗,但杜甫却有意作成一联,正是为了强化“今”“昔”之间所孕涵的感情意味!“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对仗工稳、气势恢宏,典型地概括出洞庭湖的雄伟气势——那浩淼无垠的洞庭湖水,将吴楚两国的疆界顿然划开,日月星辰宛似“浮”在洞庭湖上。若无博大的襟怀和融铸万物的创造力,是断不能将“乾坤”与“浮”连缀在一起的。五、六两句,作者将诗笔转入个人的身世上。杜甫从公元七六○年始就“漂泊西南”,艰苦度日,到写此诗时已整八年,其间与亲朋断绝了一切联系;加上体弱多病,一如随风飘流的孤舟。天地是如此广阔,而诗人的天地却是那样的狭小,两相对比,自然引起诗人的无穷感慨。但杜甫并未因个人的不幸境遇而一味怨艾,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社稷安危和黎民疾苦的诗人,不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不会仅为一己的不幸而悲恸——“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于岳阳楼上,凭栏远望,家国身世之感油然而生,不禁涕泗滂沱……统观全诗,这尾联两句实为一篇之警策。杜甫尝谓“晚节渐于诗律细”,揽读诗人的这首力作,我们不能不再次叹服老杜诗律的精细和笔法的谨严。【评论】唐诗篇名。五律。杜甫作。见《杜诗详注》卷二二。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乘船自夔州出峡,十二月由湖北的江陵、公安漂泊到湖南的岳阳,此诗即写诗人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先写渴望登临而夙愿终尝的心情,次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雄伟气势,最后抒发由登楼引起的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感和忧念时局的爱国挚情。全诗意境沉郁阔大,律法工稳自然,语言精警深曲,是体现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特点的五律代表作之一。黄生曰:“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转引自《杜诗详注》卷二二)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尤其是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唐庚说:“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养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方回曰:“尝登岳阳楼,左序毬门壁间大书孟诗,右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同上)王嗣奭也说:“只‘吴楚’二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一○)

()

唐·王勃

豫章

()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意思1】当年的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身死异乡,只留下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是说昭君远嫁匈奴,死后葬在那儿,如今独留青冢。这是一副流水对,其中“一去”与“独留”,“紫台”与“青冢”,属对尤工,见出诗律之严细。【意思2】紫台:紫宫,此指皇台。朔漠:北方大沙漠。青冢:指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市。相传冬天塞外草白花花一片,惟独昭君墓上草青翠嫩绿。此联的意思是:(昭君)一离开皇宫,就直奔那北方的沙漠(再也没有回来),(如今)只有(她那)长满青草的坟墓(在无限的沙漠里)对着每一个凄凉的黄昏。后用来表达对王昭君远嫁的感叹。【意思3】紫台,皇帝宫廷。连,这里指联婚。朔漠,北方沙漠。青冢(zhǒng),王昭君墓,因其上草色常青,故名。这两句说:王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居住在北方沙漠地区;最后只留下青色的坟墓,面对着黄色的天幕,两句诗写尽了昭君的一生,语句凝炼,雄浑有力。【鉴赏】原诗的明妃:即王昭君。紫台:紫宫,皇帝所居。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青冢:昭君墓,在今内蒙古一带的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塞外一片荒芜,只有昭君墓旁有片青草。画图省识春风面:传说汉元帝命画师画宫女容貌,宫女多贿赂画师。王昭君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因此得不到青睐。元帝没有见过她,直到她被遣嫁匈奴召见时,元帝见她容光焕发,是后宫第一美人,大为惊讶,知为画师所欺,怒斩画师。此句说,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到她的青春美貌。环佩空归月夜魂: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汉,惟魂魄在月夜归来。琵琶:琵琶原是西域胡人的乐器。分明怨恨曲中论:今琵琶曲有“昭君怨”的乐曲。王昭君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同情绝代美人王昭君不得志于帝王之家,远嫁异域,寂寞凄凉。实际上“昭君和亲”对各民族彼此关系的和睦是有贡献的。杜甫此诗突出地将王昭君的怨恨写出来,为昭君千百年来的凄凉处境争取了不少同情的咏叹。【全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赏析】这时诗人住在夔州,遥望数百里外秭归香溪的昭君村,有感于昭君的命运,发而为此诗。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站在三峡西头的夔州高山之上,遥看三峡东头地势低落的香溪,只见群山万壑,如大江洪流奔赴荆门山,昭君就生长在这万山丛中香溪之畔的昭君村。此联起笔突兀雄奇,突出昭君生长环境的奇特。言外之意是说只有这样风水雄奇之地才能出现昭君这样的奇女子,同时也表明几百年来人们对她永不忘怀。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由昭君村自然想到昭君一生的悲剧及其怨恨。她离开汉宫,远嫁朔漠,死葬沙漠,未能归国还乡,一缕孤魂独向大漠黄昏,这是多么令人悲痛之景。真是天地无情,青冢有恨!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诗人紧扣昭君身世,进一步指出其悲剧的原因是汉元帝的昏庸。因他只从画图略识昭君,以致造成昭君葬身塞外。但昭君心怀故国之思不变,虽骨埋青冢,其灵魂还会在月夜徒然回到她的父母之邦。这既是对昏庸之君的谴责,也是对昭君的同情和伤悼。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借琵琶之音,说明昭君的千载怨恨只有寄托在琵琶乐曲中进行倾诉了!这沉痛之语,突出了“怨恨”的主题。这首诗从形象入笔,全写昭君,未及议论,但诗人的爱憎全在其中。昭君的怨恨,暗寓了诗人高才受屈、流落飘零之愤。全诗哀痛之旋律,给人们留下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遗韵,令人伤叹不已。

()

素娥篇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

()

(节自《滑稽列传》)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五)劳动生活”类的诗句。

()

【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鉴赏】娇艳的名花与倾国的美人配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讨人喜欢;因此,时常能博得君王充满欢笑的赞赏。名花:此指牡丹花。倾国:美女的代称,此指杨贵妃。作者赞美杨贵妃的美丽,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这两句诗,常用来赞美女子的美艳与讨人喜爱。带笑看”三字将君王、牡丹、杨妃三位一体融合起来,既写花又写人,相映成趣,可谓语语绚丽,字字流葩,使花更显其美,人更显其娇。绝代佳人的姿色、神态跃然纸上。【全诗】清平调词三首[唐]李白,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赏析】第三首是说名花和美人得到君王的宠爱,而“带笑看”写出了君王中意的神态。如此娇媚、显贵的杨玉环还有什么愁和恨?纵使她曾有过春愁、春恨,也都消释尽了。她不但“长得君王带笑看”,而且眼下她正和君王在沉香亭并肩倚阑,共赏牡丹,是何等的优雅风流!第三首诗不再写仙境和古人,而是写现实,写了杨贵妃的“倾国”色,写了君王唐玄宗,也写了他们共赏牡丹的沉香亭。

()

齐己《早梅》

齐己

()

《洛阳伽蓝记》是记述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著作。北魏杨衒之撰。5卷。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最早著录。此书版本有10多种,较早的如明代如隐堂刻本、吴琯《古今逸史》本等,清代有《汉魏丛书》本、真意堂丛书活字本、吴若准《集证》本等,现常见的有《大正藏》本、《四部备要》重印《集证》本、张宗祥《合校》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今人周祖谟有《校释》本(1963年),范祥雍有《校注》本(1958、1978年)。据刘知几《史通》卷5所叙,本书原分正文和子注,但在流传过程中,正文和子注逐渐被混淆,以致后世传本一概连写,混子注入正文。清代顾广圻仿全祖望整理《水经注》例分出子注,没有做成;吴若准与唐晏根据此说,先后试行分析,都有缺点。

杨衒之(杨或作羊,或作阳),家世、爵里、生卒都不甚可考。《广弘明集》卷6说他是北平(今河北完县东南)人。书首所署作者官衔姓名是“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书中自述“永安(528—530)中衔之时为奉朝请”,“武定五年(547),余因行役,重览洛阳”。或说他做过“期城郡太守”,或说他做了“秘书监”。北魏灭亡后,当他重游洛阳时,眼见昔日“招提栉比,宝塔骈罗”的洛阳寺院变成一片废墟,满目凄凉,不禁触景生情,对世事变迁及国家兴衰存亡发出了内心的感慨,故而撰《洛阳伽蓝记》以期后人惊觉。《广弘明集》卷6说他“见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竞,侵渔百姓,乃撰《洛阳伽蓝记》,言不恤众庶也”。即认为他撰书用意在批评北魏王公贵族不关心民间疾苦,用掠夺所得兴建佛寺。又说他曾上书批判佛教“虚诞”,“有为徒费”,主张对佛教加以整肃。这表明本书作者的立场是反佛的。

()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

蜀海棠

()

点绛唇·厚地高天

()

花月痕

清光绪十四年(1888)福州吴玉田刊本《花月痕》目录书影

()

《致大海》

普希金

()

【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出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这是诗人春游西涧所见之景。幽草在涧边悄然生长,黄鹂在深树上欢快鸣叫。一静一动,互相映衬,显出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怀,对幽草表示独爱,黄鹂则相形见绌,暗示出作者无为、自好的情怀。【赏析】春雨过后,诗人最喜欢到滁州西涧观赏景物。在那里诗人最怜爱的是河边茂密丛生的小草,草上树丛的深处还有黄鹂婉转弄睛的鸣啾声响个不停呢。诗人写出自己在雨后河边喜草爱鸟的情趣。雨后嫩绿的小草叶梗上闪烁着清露,着实令人喜爱,再加上诗人头顶上又传来悠悠的黄鹂啼唱,这就使上下美景立体化了。前者悦目,后者悦耳,简直美不胜收。注:独怜,最是怜爱。深树,树丛深处。【全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全诗鉴赏1】这首诗写了西涧春天及晚雨的景色。第一、二句,写了西涧草青树碧,黄莺流啭,一片清幽的景致。在繁花似锦,百鸟声喧的春天里,诗人却独自游赏这野谷的寂寂幽草和深树里的嘤嘤鹂唱,足见情趣之独特,胸襟之闲静。第三、四句写西涧晚雨。傍晚时分,春雨沙沙,潮水急涨,在荒寂的渡口上,只有一叶小舟任凭雨打浪推,横漂竖泊,悠然自得。诗人留意到并刻画出那小舟“高眠横卧得自由”的神态,包容着野渡傍晚寂寂无人的静态和急雨潮涨,奔流冲荡的动态。动和静统一在一个小景物上,给人美感,启人联想。从诗人精心描绘的晚雨、春潮、自横的小舟中,我们能体察到诗人自适恬淡的情趣,又能领会到他隐藏于心底的淡淡哀愁。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写景诗,诗中晴景雨景,动景静景、颜色声响紧密结合,互相配衬,形象极为丰富、优美。【全诗鉴赏2】作于滁州任上,诗写雨后野渡的幽静之趣,颇具诗情画意。与王摩诘诗一样,也抽去时间概念而描写空间意象,是画意所出。“独怜”二字实直贯全诗四句,即偏爱西涧整个儿境界,不专指涧边幽草也。诗人表现幽静境界,除用莺啼(即鸟鸣),水声相衬托外,主要是突出一只飘浮在渡口的空船,妙在“自”字、“横”字,——所谓“自”者,即与人无关,所谓“横”者,仍是任水摆弄,皆深得物理悠然自得之情趣。同时还含蓄的表现了待渡人的一丝惆怅。末联语意不仅屡被后人模仿,宋代宫廷画院更取“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为考题,高明的画师或于船头画一拳鹭,以示无人。还有添一舟人卧舟尾独弄横笛,则谓非无舟子,无行人也,这是属于画家的一种创意。

()

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1年11月,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1933年7月,部队由原来的3万发展到8万多人。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壮大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发展。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在四川西部懋功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共同北上。张国焘违抗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擅自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自立“中央”,进行分裂活动,使红军遭受严重的损失。由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红四方面军对张国焘错误路线坚决斗争。1936年7月,张国焘被迫同意与到达甘孜的红二方面军一同北上抗日。10月,在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此后,张国焘又命令红四方面军渡过黄河西进,2万多人在西进途中遭到失败。四方面军其余部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

()

〔意大利〕白尔谢

吟游诗人孤独地

走过幽暗的树林,

()

【诗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出处】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意思】我在五松山下借宿,孤单寂寞没有一点儿欢愉。眼见田家整天秋忙的劳作辛苦,在夜寒中还得春米的是邻居农家女。【全诗】《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赏析】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自己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多么凄凉啊!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

【诗句】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出处】唐·杜甫《哀江头》。【译注】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娇媚生波,她与皇帝同车,侍奉在君王之侧。【全诗】《哀江头》.[唐].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

【名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与译文]留连,恋恋不去。恰恰,频频、时时。两句的意思是:花枝上嬉戏的彩蝶不时翩翩起舞,因留恋花香而不忍离去;娇小可爱的黄莺儿自由自在,发出频繁不断的鸣叫声。诗句以细腻的笔触、浓丽的色彩描画了春暖花开、蝶舞莺歌的景致。

()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人心清闲,能感觉桂花轻轻飘降,在静谧的夜晚,春山显得格外空旷。月亮出来了,惊得山鸟扇动翅膀,一两声鸣叫,在山涧里不时回荡。【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①闲:寂静。桂花:南方植物,亦称木樨,越中有四季桂,见《宝庆续会稽志》。此处指春桂。②二句意谓月光惊动了山鸟,不时在山涧中鸣叫,打破春夜的沉寂。【鉴赏】《鸟鸣涧》是王维的五言绝句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皇甫岳”,是王维友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此人乃皇甫洵之子,生平事迹不详。云溪,皇甫岳别墅所在地。有学者考证,在唐代,皇甫家族中有一支籍居于润州丹阳郡(今江苏丹阳)。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维曾以殿中侍御史身份知南选,次年自岭南北归,尝过润州并到瓦官寺谒璇禅师,集中有《谒璇上人》诗。故云溪当在丹阳。这组诗即作于是时(参见鲁屋《王维<鸟鸣涧>杂说》,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6期)诗中的“桂花”,即木犀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或黄或白,香气袭人,有秋桂、春桂、四季桂之分。这里当指春桂或四季桂。这是王维描写静境的名篇。诗人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表现江南云溪春夜的幽静意境,抒写出他的一颗诗心对大自然的细致体验。小诗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那么清新淡雅;又宛如一首小夜曲,非常恬静幽美。诗人一下笔便写出“人闲”二字,点明自己的心境。这二字是全篇的眼睛。“闲”,就是闲适,也有寂静之意。诗人在山居下榻,没有人事烦扰,不闻车马喧嚣,心境是多么悠闲、宁静呵!在静的环境中,又有静的心情,对于大自然的声音和动态最为敏感。所以,当春桂细小的花瓣从枝头上飘落下来,立刻被诗人感觉到了。是花瓣落在衣襟上,引起了他的触觉?是风吹花瓣的细微声息,被他听见?还是花瓣散发出的缕缕清芬,沁入了他的肺腑?诗人没有细写,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春夜山中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写桂花轻轻坠落,便把读者引进一个静谧、幽雅的境界。桂花的飘落,使诗人更感到春夜里万籁无声,一片寂静。又由于夜的寂静,诗人愈觉得春山格外空旷。好像除了自己以外,周围什么都不存在了。诗的前两句用了对仗,对得既工整又天然。因“人闲”而知“花落”,因“花落”而感“夜静”,因“夜静”而觉“山空”。诗意环环相扣,一气蝉联而下。且不说在这春山静夜中花瓣的轻轻飘坠是那么饶有情趣和韵致,单就诗句中词意的联属而言,就给人一种流动的音乐之美。忽然,一轮明月破云而出。乳白色的月光洒落山林,惊动了栖息于涧中的山鸟。一般地说,月出是不至于使山鸟惊醒的。山鸟惊动,正表明春山寂静到了极点。于是,在这条名叫“云溪”的春涧之中,时而传来一两声山鸟的鸣啭,大概它们误以为是曙光吧?音回空谷,既暂时打破了春山的寂静,同时又使春山愈发显得清幽空寂。哦,迷人的春夜!花落、月出、鸟鸣,诗人连续写了春夜山中这几种景物的动态和声响,但我们反而被带进一个极为清幽静谧的境界。原因何在呢?原来,诗人非常懂得事物的“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他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以动显静”和“以声写静”的艺术手法。前三句,用花落、月出的动态,显出春山月夜之静;后一句,是用鸟啼之声来破静,又反衬出静。寓动于静,寓声于静,愈见其静,这就更生动、深刻地创造出幽静境界。正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王维在许多诗中都创造了“空”、“静”的意境,却情致不同,毫不重复。此诗的静境,淡雅、柔美,漾溢着春夜的温馨、安恬气息,而又生意盎然。我们读了,感到赏心悦目,又不禁怡然陶醉,从中体验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唐诗学者陈允吉先生在《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一文中,引证佛教《大般涅槃经》所云:“譬如山涧因声有响,小儿闻之,谓是实声,有智之人,解无定实。”“譬如山涧响声,愚痴之人,谓之实声,有智之人,知其非真。”据此断定王维写这首小诗,是要寓托佛教虚幻寂灭的思想。这对于我们认识宗教理念性的东西怎样渗透了诗人的艺术思维而体现于作品的内在意蕴是有启迪意义的。但我们决不要忘记了,王维毕竟不是纯粹的佛教信徒,他首先是一位热烈地渴求美、辛勤地创造美并且深谙艺术表现奥秘的诗人。他在这里是写诗,而不是写佛学讲义。不可否认,佛教理念确实渗透于他的山水诗的自然意象之中,并使诗的意境往往富于佛理禅趣;但诗中的自然山水意象,由于是诗人怀着一颗充满爱的诗心对客观自然美的再创造,因而它也有可能以其盎然活泼的生机违反诗人所信奉的佛教理念。寄寓在《鸟鸣涧》中的诗人对自然、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和执着之情,同佛教的厌世、出世思想又是对立的。对于王维山水诗中诗情、画意和禅理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既要挖掘出诗中深层的禅理意蕴,又不能把这些优美的诗仅仅看作是佛教理念的图解。

()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意思1】松树下问童子,师父哪里去了?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大山之中,却因白云缭绕;不知他的去处。【意思2】我去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见一个男孩,问起他的老师,他说老师出门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深林密不知究竟在何处。这首诗采用自为问答的形式,诗句浅显近于口语,虽未正面写隐者,而隐者幽居之意自在。【鉴赏】我在松下问童子,童子说先生上山采药去了;只知道他是在这座山中,而山里的云雾深重,却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原诗描写隐者远离尘俗,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中颇富禅机,并有清逸高妙之趣。“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幽访胜的人,最喜爱这两句诗。若是问路找人,知道人在某处,却偏偏找不着,也可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全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①童子:未成年的人。《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全诗鉴赏1】写隐居者特殊生活方式的诗;短小而内涵丰富、结构很有特点的诗。 标题用“不遇”,实际上是文学上安排的“不遇”,“遇”则无题,就不能宣扬远离红尘的生活方式,遇其人反是毫无意义的事了。古典诗歌中借“云深”“云中”“云外”来写的人生,大多表达一个主题:远离俗世,自由随性。由诗中的“隐者”可以分析出作者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人生观。作者是有出尘经历(当和尚)的人,后经韩愈的劝说而还俗,但在红尘中并未显达,还是仕途蹭蹬。他潜意识会向往那空寂的天地,对那里的人感兴趣,那正是其价值取向所在。诗中的隐者有童子,不是修行学道的人,就是求长生的人。说“采药”正是修炼的需要,而不是采药来卖的人,不然怎么会隐居呢?因此,诗的主题是赞赏修道求长生的人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鄙夷思想。诗的结构很有特点。短短四句,容量却不少。全由问答句组成是诗的基本结构,在简单的问答中完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内涵的表达。作者的裁剪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填补,也是其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我”在松树下问童子,问话略去了,至少应该有几句问童子的话,才符合日常生活的交流,但这几句话读者自可补出。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之后,肯定还应该有“我”问“在哪里采药”等话语,然后才应该是童子的回答,也就是末两句,可是“我”的问话作者也略去了。末两句当然是诗的精华。表面看似乎是很平常的答话,事实上是文学的描述。这两句很美,一是景象好,云雾缭绕,包含天地,阔大无边,而且虚实相生;二是隐者的高人身影让人景仰;三是诗歌的主题含蓄不露;四是语言美,看似明白如话,实是洗练精纯。【全诗鉴赏2】本诗虽然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出。本诗妙在寓情于问,诗人寻找一位隐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于是就问这位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师傅采药去了。”诗人又问:“他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到这座山里去采药了。”诗人又要求道:“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难色:“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我怎么能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呢?”这一系列的发问,短短四句,使寻隐者不遇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景跃然纸上。这首诗就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不但写出了松下问答的情景,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同时隐者高隐的品格,也可以于诗外体味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盤。

()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1)

()

坏事干得多了,必然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西申国君主申侯的女儿。史称郑武公夫人姜氏为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时难产(脚先见)非常痛苦,遂起名“寤生”,武姜自然不喜欢大儿子,而偏爱小儿子太叔段,希望他做郑武公的继承人,多次请求,但武公都没有答应。

()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是一部研究古代历史的学术论文专著。现当代史学家顾颉刚撰,王煦华编辑。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所研究员。著有《古史辩》、《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并主持标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等。一生潜心研究古史,创立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探索古史传说的演变,在对古史传说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深入考辩之后,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对古代的民族和地域,也有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秦汉以前的中国只是没有统一的许多小国。对于古书的著作时代也进行了大量的考证。该书汇集了作者研究古史的精华文章,给研究古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文集分8册出版。编辑者对这8册的顺序安排是按照顾先生研究古史的4个方面的主要贡献来编排的:第1册为有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论述;第2、3、4册为古史传说及夏、商、周至春秋时代的史实考辩;第5、6册为古代民族和疆域的探索;第7、8册为古书的真伪、内容和著作时代的考订。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精当,语言质朴,读之颇有裨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于1988年开始,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

()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街市村坊·水乡”类的诗句。

()

【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注释与译文]易水,水名,在今河北境内。壮士,指战国时奉燕太子丹之命谋刺秦王的刺客荆轲。这两句是易水送别时荆轲唱的,诗句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出侠义之士不畏强暴,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