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写作时有些地方点明,有些地方渲染的写作技巧。

点染本是画家的手法,绘画时,配上背景和着色叫点染;人物画以人物为主时,配上景物就是点染。借用到文章写作上,一般先点明主旨、感情,再用景物渲染、烘托,收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如柳永的词《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头两句,先点明“念去去”,后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样景物来渲染,衬出远别的离情。后四句,先点明“伤离别”,再用“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烘托出清秋节伤离别之情。这片词连用点染,回肠荡气,感人至深。叙事文中,在叙述主要事件外,再配上一些陪衬的话或细节也属于点染,可以使文章显得更精神,人物也更加突出。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作者对草地艰难行军的渲染,对倒霉的鬼天气、伤员又病又饿的渲染,以及对“那同志”临终嘱托的渲染,全可以看作画面上的背景。而“那同志”“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它高高地擎着,象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一细节,在画面上则成为最突出的亮点。在用漫画笔法描状人物外貌时,运用点染手法,往往能最集中地反映关键部位,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深深刻入读者心中。如契诃夫《套中人》里别里科夫的“套子”,鲁迅《阿Q正传》中阿Q头上的癞疮疤,经过作者漫画式的勾勒,人们对他们可笑的外表,畸形的性格特征有了难忘的印象。

()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重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

()

蒲松龄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音乐舞蹈·舞蹈”类的诗句。

()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石结构的瓦房。平房的结构特点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井天”的布局。从而形成向心的院落。屋顶构以筒瓦、板瓦覆盖,前面重檐,形成突出的前廊。四柱落地,屋架承重、房屋左右后三面以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央则以木板为隔,山墙到顶,挑出屋面,便于防止邻家火灾蔓延。房屋多坐西向东,门窗均东向,以利防风。白族民居的门楼多装饰泥塑、木雕、石刻等,各部位均系榫铆衔接,并使用了斗拱技术,而不用铁钉。

()

程咬金进了城,当了大官。一天,程在郊外看见一个姑娘采桑,顺手帮了个忙。跟着程办事的胡参军以为程看中了她,逼她嫁程为妾,正巧程的夫人七奶奶进京寻夫,便救了这个姑娘,自己化装成新娘。一面夸胡参军能干讨喜,一面夸自己老来走运重当新郎,但程咬金在新婚之夜,一身新郎打扮,对着镜子自鸣得意,揭开新娘的头巾,却是糟糠之妻七奶奶,乖乖地挨了一顿打。

这事的祸首,似是胡参军。以前这种给长官办事的人,是很吃香的;他脑子灵,长官想不到的,他能想得周全,长官想要的东西,不用开口,他能随即奉上,真是讨人欢喜。不过这是对上,至于对下,那是见不得人的,威胁利诱,巧取豪夺,哪管小民的死活。

()

【名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一。在南边的田野里开垦荒地,安于愚拙,回到田园中耕种。两句诗反映作者对躬耕生活的热爱。拙:愚拙,指不惯于官场中的投机取巧。

()

【名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注释与译文]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两句的意思是:她那如玉的容貌显出寂寞凄凉的神情,泪流满面,就象一枝洁白的梨花上挂满春天的雨珠。诗句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使者到来时潸然下泪的仪容,比喻极为形象生动。

()

【诗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出处】唐·金昌绪《春怨》【意思】赶飞黄莺,不让它在枝上啼叫。啼叫时惊醒了我的好梦,使我不能到辽西跟丈夫相见了。教:让。妾:古代妇女的自称。辽西:辽河以西地区,在今辽宁省西部。【鉴赏1】

当我正在梦中会见丈夫的时候,偏有那可恨的黄莺鸟在树上不停地鸣叫着,以致打断了我的美梦,于是我起来赶打黄莺儿,不许它在树枝上啼叫,免得惊醒了我的好梦,使我不能到爱人所在的辽西地方去与他会面。“伊州歌”是伊州地方的民谣。伊州地在边疆区,是古时的伊吾国。又“辽西”即今奉天地方。【鉴赏2】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整日啼叫,因为它的叫声总是扰了我的好梦,害我不能在梦里到辽西与夫君相会。这首诗语言生动自然,成功之处在于其谋篇布局之妙:诗句善于设悬念,起句引起读者的疑问,为何要“打起黄莺儿”呢?因为它总是啼叫;啼叫时又会怎么样呢?黄莺儿啼叫时会惊扰我的梦;黄莺儿是在白天啼叫的,为什么会惊扰你的梦呢?因为我对远方戍边的丈夫思之甚重,只好白天睡觉以企求梦里与之相会。句句相承,环环相扣,通篇自然流畅,结构浑然一体。在设置悬念的同时又为读者解开悬念,最后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思想意蕴上,这首诗触及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戍边兵役给战士及其家人带来的痛苦。【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女子对爱人寤寐不泯的思念。[例]事后佳秀向那个学生学会了这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此,她一思念长征的肖望东,便轻轻地念着这首“闺怨”诗来。(欧阳球琳《将军家的童养媳》)二、用以形容驱赶鸟雀,以免啼叫影响睡眠。[例]春眠人总是倦慵不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古代女子不得不用竹竿驱走乱啼的晨鸟,怨它们惊破了一觉好梦。(薛尔康《鸟儿,你早》)【全诗】《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注释】①诗题一作《伊州歌》。②打起:用竿棒驱赶。莫教:不让,不使。③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题解】这首诗语言平易清新,蕴藏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它通篇词意联属,篇法圆紧。每句诗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一句扣一句,一气呵成。首句起笔突兀,引起“悬念”:为什么打鸟呢?次句点明原因,原来是“莫教枝上啼”。为什么不让黄莺啼叫呢?原因在于“啼时惊妾梦”。末句画龙点睛,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女主人公在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辽西,汉郡名,它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唐人喜欢以汉喻唐,所以常借用古地名。此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内容层层深入,感情步步深化,生动刻画了少妇复杂的内心活动。【赏析】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惜时贵学”类的诗句。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述志追求”类的诗句。

()

【名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注释与译文]弄潮儿,乘潮戏水的小伙子。唐宋时钱塘观潮盛行,善泅少年执彩旗泅于水上供人观赏,称弄潮之戏。这两句描写弄潮儿的矫健英姿和大无畏精神:他们站在潮头上,手里高擎着旗子,旗子竟然一点也没被打湿。

()

人生能几浑如梦,梦里奈愁何。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绿杨台榭,梨花院宇,重想经过。水遥山远,鱼沉雁渺,分外情多。

赵雍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仲子,历官翰林院待制,《元诗选》说他“夙慧,有父风”。他的散曲传世仅有二首小令,同用[人月圆]曲牌,押韵虽异,句法全同,内容也同咏一男子对一女子的相思情怀,属于小令中的“重头”体式。元人燕南芝所著《唱论》对元曲所常用的十七宫调的调性各有描述。认为黄钟宫易于表现“富贵缠绵”的情调。此曲[人月圆]属黄钟宫,正是缱绻缠绵、一往情深构成了这二首小令的基调。

()

是指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鲁肃抚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时吴国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在十多岁时,他就随姐夫在军旅之中生活,不仅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颇具胆识。

()

【解题】此诗作年有二说:一说作于元和十年(816)至十三年间,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一说作于长庆二年(822),时作者赴杭州刺史任在江行途中。诗中描绘了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两组画面,景色柔和,环境宁静,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唐宋诗醇》卷二四赞之为“著色秋江图”。杨慎《升庵诗话》称此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亦谓后二句“似出率易,而风趣复非雕琢所及。”【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暮(mù):日落的时候。吟:诗体的一种。残阳:已有部分落入地平线以下的夕阳。瑟瑟(sèsè):碧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月似弓:月亮的形状像弓一样。九月初三,正是月初,只能看到月牙;到了每月中旬,月亮才圆。【译文】夕阳斜照平铺于江水之中,半江碧青半江被晚霞映红。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景啊!江草上晶莹的露滴如珍珠,天边挂着的一钩新月好似弯弓。【鉴赏】这是白诗中的名篇,向为人们所传颂。诗前后两句的取向基本相同,都是分别描写天上和地下的景色,所不同的是前两句写黄昏,后两句写夜景。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写得极优美形象壮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道”,原应解释为“条”,如用霞光万道形容初升的或下坠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但这里的“一道”,却以理解为最后的一线阳光更贴切。这一点如果我们联系后面的“残阳铺水中”来看就更清楚了。“残阳”,即夕阳,傍晚的太阳,在这里,更具体地说就是靠近地平线的太阳,因为唯有这样的太阳,她的光线才给人以有如贴在地面、铺在江中的感觉。由此可见,这句诗中的“道”、“残”、“铺”三个字用得是多么生动、形象和准确。她简直给人们画出一幅残阳的立体图。第二句写因西边的江岸高,阻挡了残阳照射西边一半的江水,因而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观。“瑟瑟”,原是出自西域的碧绿色宝珠,这里用来形容深绿色的江水。用“瑟瑟”与“红”形容江水,使人感到既清凉幽静,又华美热闹,有如仙山胜景,煞是可爱。后两句写夜景。抬头远望,一弯新月垂挂西天;低头俯察,江边的花草丛中露珠点点,在月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有如颗颗珍珠。这是一个多美妙的夜景啊!此诗被誉为“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御选《唐宋诗醇》)、“丽绝、韵绝,令人神往”(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白居易笔下的秋江晚景,的确令人倾倒。不少人以为此诗后两句写“深宵”夜景,这是不正确的,九月初三月是低悬西天,初夜就落山了,“深宵”已无月影可言。此诗写作时间地点,或以为作于长庆元年(821)游长安曲江,或以为作于长庆二年赴杭州途中,均属臆测。神州大地何处无佳境!我看不必落实。此诗实是作者善于铺陈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又一例证。【赏析心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罢忠州刺史,回京城为主客郎中,迁中书舍人。这期间,他目睹朝中宦官擅权,朋党倾轧,不愿卷入政治旋涡,主动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该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时,正值藩镇汴军作乱,汴河不通,改由襄、汉经蜀(长)江向东辗转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纪程诗。这首诗即为该年秋天赴杭州途中所作。这是一个夏历九月初三的黄昏。作者来到江边,徘徊独游,心情格外轻松。只见红日西沉,即将消失,只剩余晖铺于水中,江面一半变为碧色,江水变凉,已露秋天的寒意;一半变为红色,江水尚暖,还有太阳的余温。不一会,残阳消失,夜幕降临,一轮勾月,冉冉升起。夜已经深了,露水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水草之上,晶莹发亮,九月初三的月夜,真是可爱啊!你看那一粒粒露珠多像珍珠,一弯上弦明月恰似一道弓。“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浩浩惟红尘,红尘闹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晚年的乐天,脱离京都烦恼,摆脱了“冷热中间安置身”的尴尬与无奈,向往着“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的恬适与超脱。在这景色如画、明月秋江之畔,诗人心境无比宁静,从傍晚直到夜深,流连往返,漫步低吟,久久不愿离去。

()

〔缪称训〕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

()

【诗句】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出处】唐·杜甫《别房太尉墓》。【翻译】只听见树上黄莺哀啼数声,只看见周遭林花下落纷纭。【全诗】《别房太尉墓》.[唐.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鉴赏】孤独的坟墓前,孤独的老人默然而立,浇下一杯祭奠的热泪,寄予一番深挚的理解,再蓦然回首、离去,身后留下寂然的坟墓。这首诗感情浓烈而意象凄冷,是诗人复杂内心世界的沉痛表白。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正直,杜甫对他甚为钦慕。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出,辗转至凤翔,获肃宗褒奖。房琯兵败罢相,杜甫时任左拾遗,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触怒肃宗,险遭刑戮,而终为所疏。房琯罢相,后遇赐还朝,却因疾殁于途中,死后追赠太尉。故诗题题曰“别房太尉墓”。身在他乡,复为行役所累,宛如笼中的小鸟,几无自己的天空。在驰马奔走之际,途经故人坟墓,诗人驻足一祭。却见伶仃坟墓,在乱岗野草之中,说不尽的凄凉况味。忆及友人生前的戎马生涯,对比逝后的凄楚孤寂,诗人胸中,哀莫能诉。“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拔去孤坟上的丛生杂草,任凭泪水淌下,滴入尘土,化作对泉下友人的问候,不一会儿,诗人面前已不见寸方干土。连天空的云朵也被这种哀伤笼罩了,它们簇拥在坟墓上空,盘桓不肯离去。暂把哀伤收住,回想故人的慷慨生平——“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此处用了两个典故。《晋书·谢安传》载,谢玄等战于前线,破苻坚,时谢安与人对弈,闻捷,“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尽显风流;刘向《说苑》载,吴季札心知徐君爱其宝剑,适徐已殁,吴解剑系其冢树而去。两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房琯的推崇和敬重。一番悬想之余,面对的仍是杂乱、孤寂的坟墓。“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在这片杂乱中,纷纷凋零的花瓣,正如诗人片片洒落的泪珠,更如诗人渐渐趋于沉痛的心绪。那几声不知何处传来的莺啼,让这片寂寥之地更显空落,那是它们在婉转地送客么?也罢,不再打扰故人休息了,也该挥一挥手,迈动孤寂的脚步,作别了。

()

王思任《雁荡记》

王思任

()

宋词典故·玉生烟

【出典】唐·李商隐《锦琴》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清·冯浩笺注引《困学纪闻》:“司空表圣(图)云:戴容州叔伦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见《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二)

()

王安石《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

【题解】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翰林院后,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之前,其时诗人家居东鲁。诗以记梦、游仙的笔调,展开新奇瑰丽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对人生浮沉的喟叹感慨,对封建权贵、丑恶现实的蔑视和抗争。诗中的天姥(mu),山名,在今浙江省嵊县,临近剡(shan)溪。诗一开始就以“烟涛微茫”的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衬“云霓明天”的天姥,使其蒙上了神奇色彩;继而又以雄奇的“五岳”和“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名,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山的南门称为赤城。)加以实衬,更显出它的巍然非凡。接着就展开一幅又一幅变幻瑰奇的梦游图景:飞度镜湖,明月照影;渌(lu)水荡漾,清猿啼鸣;“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随着“千岩万转”、“迷花倚石”,诗人就给我们展开一个更加神奇的境界:熊咆龙吟,栗林惊巅,云青欲雨,水澹烟生;霹雳使天空裂开巨缝(訇,读hong,形容大声,如“轰”),浩荡不见底的青冥之中,金银台在日月的照耀下夺目地闪烁。此刻,以霓为衣、以风为马、以虎鼓瑟、以鸾回车的仙人天神纷纷从云中而下,列座如麻……这是多么壮丽缤纷的想象,这是何等惊心眩目、光耀夺人的图景!这里除了有诗人长期漫游的经历、古代传说的印象、屈原诗歌的影响,也有长安宫廷生活的印迹,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多少人屈身权贵,曲意逢迎,只有李白才敢于表示这样决绝的态度而且付诸行动,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为人人所传诵、为代代所共鸣的主要原因。张厚余【全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海外来客所谈沦的瀛洲,在烟雾波涛之中实在难以寻求。越人所说的天姥,在忽明忽灭的云霞之中,或许还能亲眼目睹。天姥之高与天相连,又向天边展开,它的气势超越了五岳,遮住了赤城。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它也只能拜倒在它的东南,把身子斜倾。因此我想在梦中畅游吴越,一夜之间飞渡过镜湖的月色。湖月照着我的影子,一直把我送到了剡溪。当年谢灵运的宿处如今还在,那里有清澈荡漾的流水和清厉的猿啼。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登山用的木屐,登上了直上青云的石梯。半山见到了海中的太阳,又听到空中啼鸣的天鸡。千山万壑,万转千回,没有固定的路径,我正在倚石欣赏那迷人的山花的时候,忽然黄昏已经来临。只听得熊在岩上大声咆哮,龙在深渊高声长吟,深林为之战栗,高崖也为之震惊。黑压压的云层啊,好象就要下雨,波光摇动啊,水中升起了烟霭。一阵电闪雷鸣,丘峦随之崩摧,洞府的两扇石门,訇然一声立即打开。青天辽阔无边无际,日月之光照耀着神仙所居的金银台。云霓当作衣裳啊风当作马,云中的神仙啊纷纷而来下。虎鼓着瑟啊鸾运转着车,仙人们啊排列得密密麻麻。我的魂魄忽然一阵悸动,恍然惊起而叹息长嗟。身边只有睡觉时的枕席,失去了刚才的那些烟霞。世间行乐之事也是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向东流去的水。现在我别你而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还,且把白鹿寄放在青崖之间,不久就要骑了它去访问名山。我怎么能低眉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展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除了本诗之外,还有《别东鲁诸公》、《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等别称,是李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本诗的艺术是精湛的,思想却比较复杂。李白为何要写这首诗呢?大家知道,李白原是一位有极高抱负的人。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友人推荐,为唐玄宗征召入京,原认为自己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政治理想可以得到实现了。可是,玄宗只任命他一个“翰林供奉”的侍从官,是一个“光伴君旁”的闲官,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但他却因此而亲见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昏庸与腐败。他生性傲世,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招致谗毁,结果不到三年,玄宗就以“赐金放还”为名,将他逐出京城。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原先的政治理想,怀着极度悲愤之情离开了长安,浪迹天涯。天宝四载秋,当他离鲁赴越中(浙江)之时,写了这首诗赠给东鲁(即山东南部)诸友人,以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借寄游仙体,运用浪漫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弃绝尘俗、追求自由的思想;当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山水名胜和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内容的确比较复杂。“天姥”,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与天台县西北间的一座名山。传说,登上此山能听到仙人天姥歌唱的声音,山因此得名:天姥岑。“吟”,是一种诗体名,即乐府歌行体中之一种。据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引《文式》曰:“悲如蛩螀(qiongjiang穷浆)”曰‘吟’,读之使人思怨。”****古诗,不像近体诗那样注重格律,而是比较自由的,但也不是随意乱写。它的传统特征是:以韵脚的转换来体现诗义的转变和诗境的转移。因此,我们就根据韵脚的转换来划分章节与层次。全诗可分如下三大段,即:梦前、梦游、梦后。第一段(开头至“东南倾”):梦前——向往天姥,即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此诗写于作者离鲁赴越之际,故以海上仙山起兴,并用以仙女天姥命名的名山“天姥岑”作陪衬。因为李白知道,神仙世界虽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倒不如名山大川的胜地可供实地游赏。所以,在海客(指航海之人)侈谈神山之后,立即举出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所说的天姥来得现实。这里的瀛洲,即传说中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之一,是在大海中“微茫难求”的。而天姥山尽管高入云霄,因云霞明灭而时隐时现,却实有其地,可供人遨游,也将会有“成仙”之趣。这样一说,令人顿生遨游天姥之念。下边四句即转入专写天姥山的胜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之第一句,写其高,兼状雄阔。“向天横”,是一个奇崛之辞,是李白神来之笔,把天姥狂肆的个性写了出来。诗之第二句,是为了加深印象的“补笔”,连用“五岳”、“赤城”等名山作陪衬,作补充。赤城,是天台山的门户,离天姥不远,所以用“势拔”,以显夸张之意。这样写,作者还嫌不足,不够气派,故在下边两句,以写天台山与天姥山作映衬,“天台四万八千丈”,虽已很高,但比之天姥还矮了一截,俨然像要倾倒在它的脚下一般。诗人就这样地用了夸张、烘托手法,极写了天姥山的雄伟气势,令人不禁神驰心往,于是,引出了“梦游”之念。第二段(“我欲因之”至“烟霞”):梦游——奇特情景,即全力写梦这一大段有五层意思——第一层:入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是诗人写入梦的前六句诗。头一句,承上启下,既写了梦之所由,又写了梦之所向。接着三句,用“一夜飞渡”和“明月照送”,表现诗人对于游天姥山的急切而兴奋的轻快心态。后边两句,诗人用“渌水”和“猿啼”,写出当年谢灵运的留宿处——即唐时的剡溪,仍然是一派非凡气象。在此补释几个词语——吴越,吴、越两地相邻,连类而及,实指越,是偏义复义。镜湖,今绍兴一个胜地,即鉴湖,因波平如镜而得名,又名庆湖。剡溪,剡,读shàn,即曹娥江之上游,古剡溪位于浙江嵊县三界南至新昌县境内。谢公,即南朝诗人谢灵运,当年他游天姥山时曾于剡剡溪投宿。谢灵运曾在自己的《登临海峤》一诗写道:“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

欧阳修

()

陶渊明诗《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题解】

()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题解】开元十三年(725)五月,李白从夔州出三峡,写了此诗。首句点明出发的时间、地点,“彩云间”,渲染了白帝城的高入云霄,为下面的轻舟飞流而下做铺垫。次句写舟行之速,这里从时空两个方面将“一日”和“千里”作对比,使人更感悬殊之大,一见其猛浪若飞、舟行如箭的情景,二见其前程远大、轻松愉快的心境。三、四句言行舟轻快,便觉猿声清幽,给人快感;在不知不觉中,已过万重云山,有流星奔马之势也。《上三峡》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此何其滞重!而此诗末句一个“轻”字,与之相较,别有一番意蕴,见出用字之精妙也。此诗“言舟行快绝”妙在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能使通首精神飞越”,真可谓“神气俊逸”(据《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转引桂馥《札朴》)也。此次出峡后,李白再也没有回到蜀中和绵州。此诗激情奔放,雄峻豪爽,欢快轻松,空灵飞动,可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全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翻译】早晨离开云霞变幻的白帝城,千里远的江陵一天就返回了。白帝山两岸的猿猴一直叫个不停,我乘坐的小船已经过了千万座山。【注释】①《下江陵》:又作《早发白帝城》。有人以为此诗是李白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经三峡时作,因诗中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之故,而此句出于《水经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还字而不用他字,是用韵之故”(刘开扬《唐诗的风采》)。江陵,唐时府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②白帝:城名,在今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东汉公孙述至鱼腹,见白气如龙出井中,以为祥瑞,改鱼腹为白帝,并割据此地,亦自称白帝。(见《太平寰宇记》一四八《夔州·奉节县》)③两岸猿声:《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赏析1】从字面看,此诗并无难解之处;仔细琢磨,却能体会出它在骏快豪爽中还有精练工稳的一面。即以首句“彩云间”三字而论,一般的讲法都指出这是早晨的景色,这当然很对;但诗人用这三字却有其更主要的意思,即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是也。此诗主要的内容自然是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然而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那么三、四两句纵写得再出色也会事倍功半。现在诗人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白帝城的地势是高入云霄的,于是下面写舟行之速、时间之省、行程之缩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如单从“彩云”的字面去领会题面的“早”字,恐怕还是隔着一层的。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这句诗的大意是:“白帝城同江陵相去虽有千里之遥,但乘下水船只要一天的工夫就可以回来了。”诗人心情的喜悦舒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喜悦舒畅必须有其乘上水船时困苦艰辛的经验作基础,换言之,没有以前的乘上水船的艰苦经验——如舟行之慢、行期之拖延、安全之无保障等——是无法体会“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和喜悦的。从诗情的含蓄一面看,“还”字的涵义恰好概括了这一点。而从语言的精炼一面看,这个“还”字看似容易,实际却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第三句的境界离今人似嫌稍远,因为三峡两岸人烟日益稠密,猿啼早已成为陈迹,但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却无妨供我们联想。吴均《与宋元思书》:“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可见两者原有相类似之处。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之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自无怪诗人笔下也有一气呵成之概了。我还想说一下末句的“轻”字。由于三峡水急滩险,无论上下水,“一叶扁舟”是很难“容与中流”的;相反,由于上水船必须由纤工用力牵挽,我们心目中倒更容易联想到船的分量沉重。可是诗人偏偏下了一个“轻”字。为了形容船快,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必须给船的本身加上一笔,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于是诗人选择了这个“轻”字。夫船行水上而几乎轻如无物,则其快也可想而知。从立意看,这个“轻”字使全诗空灵飞动;而从遣辞看;它又显得那么熨帖工稳。谁说李白没有字斟句酌的功夫呢?最后,我觉得此诗频用数词也是虚实相生的。“千里”、“一日”和“万重山”,当然都不免是夸张说法(直到今天坐轮船出峡,也没有“一日千里”的速度);惟独“两岸”的“两”,却是实写。而全诗之妙,恰在这个“两”字上。正因为两岸都有山,都有猿啼,所以才能“左右逢源”;也正因为“左右逢源”,才见出船上人目不暇给、耳不暇接的神情来,这才能从紧张中见出愉快!假使风景只有一面,即使再好也难免单调,而这首诗也就只剩得一个平面,没有锋棱挺秀、空灵飞动之感了。【赏析2】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不可确考。一般有二种说法。一说认为作于李白初次出蜀仗剑东游之际,表现了青年诗人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一说认为作于李白晚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部队,获罪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作此诗,表现了当时极其欣喜欢快的的心情。按此诗题一作“下江陵”,第二句又用“还”字,说明他不是初到江陵。所以,第二说似更为合理一些。此诗的诗意极其明白晓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江陵即今湖北江陵。诗人说,早晨告别了白帝城,顺流东下,舟行迅捷,江陵千里之遥一日便到达了。当两岸猿声不绝于耳之际,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已飞快地穿越了万重山峰。这里,时间、地点、行程以及路途所见所闻,率皆如实写来,脉络分明。甚至,人们指出了它是完全取材于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江水》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在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容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相比照,可以看出李诗写从白帝到江陵舟行的迅捷、写两岸猿声,确实从郦《注》脱胎而来。但很显然,郦《注》完全是写实,只是客观描写三峡该段的山情水态,主体精神隐而不见。而李白,则将千里江山囊括于胸中,以强烈的主观激情驾驭天地万物,使之一一就列于自己笔端。千里江流水涌湍急,两岸高山重峦叠嶂,仿佛皆因诗人的一腔豪情而设,顺着笔底络绎奔腾出来。首句妙在“彩云间”三字。它虽似寻常之笔,漫不经心,却颇富意蕴。它极写白帝城之高耸入云,暗示出白帝与江陵之间的势差,不只在于远近有千里之遥,还在于高低有天壤之别。这样写来,首先便为“千里江陵一日还”巧妙地垫上了一笔,使人不难想象,“一日还”的江中小舟,绝不是轻波荡桨,优悠自在,而是从高到下,由远及近,驾着滚滚波涛,仿佛从彩云中间俯冲下来,箭也似地弹射出去的。由此体悟,顿感“一日还”极富弹性与内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余地。而且,“彩云间”云云,笔法带有夸张,已委婉地渲染出诗人“下江陵”的愉快心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诗句。仿佛诗人不是从尘世来,而是从云中步入人间,宛如神仙下凡一般。所以,首联虽似简单交代时间、地点和行程,实已酝酿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气势,散发出一腔激越腾荡的豪情,令人顿生企羡响往、心旷神怡之感。接着二句,则仍顺此笔意,通过写行程,进一步将“下江陵”的轻快愉悦之情尽情抒写出来。这里,诗人抓住时空的对立统一,咫尺之间,舒卷出万里云天。“两岸猿声啼不住”,极言时间短暂,倏忽一瞬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则又极言空间广阔。时的短暂与空的渺远形成对立,诗人通过“轻舟”,轻轻一点,便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了极大的空间范围,使它们高度地统一起来。这里,“轻舟”是连系时空的导索,一个“过”,轻跳洒脱,咫尺千里,表现出了极富轻灵空阔意蕴的渺远诗境。这两句诗,还可使人在大小对比、动静交错之中,感受到诗境的博大与轻灵。两岸峡谷,刀劈斧削,巉岩嶙峋;万重山峦,连绵起伏,杳无边际——此皆言其大者静者;而一叶扁舟,凌波江上,倏忽跳荡,一泻千里——此又言其小者、动者。大与小的对比映衬,开拓了诗的广度与深度,显得堂庑特大,境界宏远;动与境的迭加交错,又点活了全诗的境界,使之呈现出精神飞越、逸气灵动的风貌,极富清灵秀逸之趣。所以我们说,蜀地的奇山奇水,一入诗人胸襟,经过妙笔点染,便觉灵气奔溢,雄峻挺拔,“惊风雨而泣鬼神”(杨慎《升庵诗话》评此诗语》。诗写山水,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寥寥几笔,便把诗人的轻快心情充分表现出来。寓精神内蕴于山川形貌,可谓形神皆备,臻于佳境。清人沈德潜称赞此诗“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唐诗别裁集》),堪称的评。

()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羁留于他乡。百年:古人认为人生不过百年,常用“百年”指一生。这里指年岁已暮。在羁旅思乡的一般含意中融入久客孤独的哀愁,悲秋苦病的情思,离乡万里、人已迟暮的喟叹,使人深深感到诗人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意象组合紧密,风格沉郁顿挫。【鉴赏1】我常年漂泊在外,距家乡万里之遥,对此秋景,内心感到非常伤悲;一直以来,疾病缠身,今日却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诗人登高远眺,遍目是万物萧条的秋景,诗人不由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心中顿生无限悲愁。“常作客”三字指出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百年与多病搭配,将自己人在暮年,多病缠身的处境交代清楚。本是无限孤独寂寥,极其悲伤,诗人却以“万里”“百年”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得哀愁也变得壮大而深沉。【鉴赏2】远离故乡,长久客居,时逢秋天,心情甚感悲凉;老来多病,独自登高眺望,不免感慨无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悽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客居他乡的人(多指老人)体弱多病,孤苦伶仃的境况。亦用以形容独自登高,悲感秋天。[例]他无家无小,不知如何打发乡思乡愁。年近迟暮,重病缠身,晚景凄切。真个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啊!(熊光炯《“台风”思乡曲》)【全诗】《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鉴赏】公元765年(代宗永泰元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767年(大历二年)到了长江之滨的夔州(今重庆市奉节),这首诗就是在该地(重阳节)登高时所写的。霜风渐紧、万木凋零的深秋时节,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了一派渗透着诗人悲凉情绪的自然景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哀”与“回”是诗人感情的外化,因心情悲哀而低回,便视万物皆“哀”且“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极具动态性的两个意象群,大大增添了意境的独特色彩和悲秋的强烈氛围。景中之情已表达得非常充溢,这含蓄的外壳需要点破,于是便有了第五六句的出现,这里具体地点出了常年飘泊、年老多病的生活景况和不幸遭遇,这是诗人实际情况的真实概括,因而就极有打动人的力量,而“万里”与“百年”两个词语更表现出诗人飘泊的空间之广与多病的时间之长,同时也隐含了诗人之“悲”之“病”并非小小的一己之虞……末联之句是全诗意蕴的总括,这里既有抒情,又有描写,还有叙事,我们在这诗句中看到了诗人由“艰难苦恨”染白了的两鬓繁霜,也看到了因病而新停了的酒杯。本来诗人还可以借酒浇愁以销胸中块垒,如今因病连酒都停了,这愁这苦这忧这恨又该如何排遣呢?这沉重的结尾把读者的心也坠到了忧伤的深渊……

()

《大卫·科波菲尔》

18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董秋斯的中译本。这部近似自传体小说,既保留了作者前期作品乐观幽默的风格,又表现出后期创作严肃忧郁的情调。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围绕着大卫的童年、学习、工作和爱情层层展开,大卫的父亲早逝,母亲再嫁后他受到继父的虐待。母亲死后他去当童工,住在密考伯家中,后投靠姨婆到伦敦上学,与律师威克菲尔的女儿艾妮斯结下深厚友谊。毕业后,他当了律师,不久开始写作并获得成功,大卫与天真的姑娘朵拉结婚后,尽管发现他与朵拉在思想性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仍深爱着朵拉,后律师威克菲尔遭到骗子希普的陷害,大卫在密考伯的帮助下,揭露了希普,把威克菲尔先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朵拉不幸身患重病,临终暗中将大卫托付给艾妮斯。几年后,大卫发现自己也深受着艾妮斯,最后,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幸福,小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和弱者的同情,塑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典型形象,深刻反映了正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迅速发展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以主人公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鼓励人民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表达了19世纪中期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理想,作品结构复杂,故事性强,人物刻画生动,特征突出,表现出幽默,讽刺的风格。

()

新感觉派是日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一九二四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和中和与一、今东光、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佐佐木茂索、佐佐木味津三、伊藤贵磨、石滨金作、菅忠雄、加宫贵一、诹访三郎、铃木彦次郎等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以《文艺春秋》为后盾,创办了《文艺时代》,开始了新感觉派文学运动。以后,岸田国士、南幸夫、酒井真人、稻垣足穗、三宅几三郎等也相继加入。著名评论家千叶龟雄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号《世纪》杂志上,针对《文艺时代》杂志上的作品的特点发表了一篇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的文章,指出“所谓‘文艺时代’派所具有的感觉,远比以往表现出来的任何感觉艺术都新颖,无论在语汇、诗或韵律节奏感方面都很生动”。这个流派便由此而得名。

新感觉派的诞生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一九一九年的“抢米暴动”,一九二○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特别是一九二三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困难。另外一方面,在苏联十月革命影响下方兴未艾的工农运动和革命运动开始遭到镇压,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道路走去。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使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唯我主义等社会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企图使人从外部的动机,转向内心的不安,于是社会上很快就蔓延了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战后贪图瞬间快乐的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