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言有物。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语出《易·家人》。君子说话应当言之有物,做事应当持之以恒。物:内容。行:行为。恒:恒心。
老吾老以。推荐。爱诗词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孟子》)【注释】 ①老吾老:以吾老为老,尊敬我家的老人。前面一个“老”是动词,“以什么为老”、“尊敬”;后一个“老”是名词,“老人”。幼吾幼:以吾幼为幼,前面一个“幼”是动词,后一个“幼”是名词。【译文】 “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来也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来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评说】 孔子曾经说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那才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尊老爱幼、抚孤助残,这种博爱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试想,我们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倾注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老了,不正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照吗?同时,法律也规定: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培育孩子是每个公民应负的职责。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1】一定要登上泰山极顶,到那时再俯瞰四周群山,它们将显得十分矮小。会当:唐代人的口语,定要。一释为“应当”。凌:超越,登上。绝顶:最高峰。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泰山的峻伟和诗人胸怀的博大于此可见,因而金圣叹《杜诗解》卷一说“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意思2】会当:合当。凌:登临。绝顶:最高峰。句意:将来当我登到泰山极顶的时候,居高临下一看那周围的群山,一定显得非常矮小。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后多用这两句诗说明立足点高,能容易观察事物的本质,困难问题也易于解决。【鉴赏】登上山顶,从泰山峰顶俯视天下,众山都会显得渺小。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诗人漫游齐赵,经过泰山作了此诗,这是目前所存最早的一首杜诗,写尽泰山的雄伟高峻。此句诗歌中,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即“一定要”,因此诗句不仅表现出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山顶、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评析】杜甫著名诗句。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应当。凌:登上。《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明王嗣奭《杜臆》卷一:“公盖身在岳麓,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清金圣叹《杜诗解》卷一:“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位居峰巅等极高之处,鸟瞰四周,顿觉万物低矮渺小。[例]我曾经在一个明朗的早晨登上电视塔,鸟瞰晨雾弥漫的上海城,那真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整个上海,仿佛都匍匐在我的脚下了。(赵丽宏《上海抒情》)二、用以比喻取得最高成就或殊荣,傲视一切。[例]小将们把眼睛紧紧盯着乒坛的“珠穆朗玛峰”,渴望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丁《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三、用于比喻取得了卓越成就或具有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的人会觉得一般的理想和目标是那么短浅渺小。[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扔掉个人主义的包袱,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才能看清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从而树立起坚强的革命信念。这时再回首看那自私而可怜的个人主义,必然更觉渺小,只不过犹如人们脚下的一抔黄土而已。(黄胜平《“渺茫”与“渺小”》)【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官宦家庭出身。35岁进京城长安寻求人生前程,但很不如意,穷困中渐渐与下层人民接近,慢慢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疾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风格沉郁苍劲,讲究格律形式,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存诗1400多首。岳:指东岳泰山,又尊称“岱宗”等。钟:聚集。神秀:指奇特的景物。阴阳:山北和山南。决:裂开。眦:眼眶。该诗杜甫早期的名作;写泰山的名篇之一。明代诗人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且立片论 此诗是诗人青年时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后写的泰山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诗篇之一。诗是押仄韵的古律,很多地方不合平仄,不是标准的五律。此诗表达青年的壮怀,主题在结尾两句,是仰慕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表达。因为有这样的壮怀,所以诗写得景象阔大,雄奇神俊。首联一问一答,就将泰山绵延广远的气势写出来了。如果用白话解释,那就是“伟大的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山呢?它的郁郁葱葱的山色简直将齐鲁大地染成青绿的一片,还无边无际地扩展得更远了”。“青未了”三字可见诗人的写作天才。颔联赞美大自然把神奇的景色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峻将山北山南分割成明暗的天色,一山之中也不同。后一句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义相近。颈联想象登上泰山高处的感受,看到云卷云舒,让自己心胸激荡。目送飞鸟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大瞪着眼睛好像眼眶都要裂开一样。这两句不是登山之后的所见,而是在山下望而心想的内容。这样的心想,其实表明了青年诗人欲登高望远,纵观天下的抱负。两句的词序都是倒装,是“生层云荡胸”和“入归鸟决眦”。尾联说明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峰顶,去感受放眼望去,众山在泰山之下变得低而矮小的壮景。
杜甫会当凌绝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1】一定要登上泰山极顶,到那时再俯瞰四周群山,它们将显得十分矮小。会当:唐代人的口语,定要。一释为“应当”。凌:超越,登上。绝顶:最高峰。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泰山的峻伟和诗人胸怀的博大于此可见,因而金圣叹《杜诗解》卷一说“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意思2】会当:合当。凌:登临。绝顶:最高峰。句意:将来当我登到泰山极顶的时候,居高临下一看那周围的群山,一定显得非常矮小。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后多用这两句诗说明立足点高,能容易观察事物的本质,困难问题也易于解决。【鉴赏】登上山顶,从泰山峰顶俯视天下,众山都会显得渺小。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诗人漫游齐赵,经过泰山作了此诗,这是目前所存最早的一首杜诗,写尽泰山的雄伟高峻。此句诗歌中,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即“一定要”,因此诗句不仅表现出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山顶、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评析】杜甫著名诗句。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应当。凌:登上。《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明王嗣奭《杜臆》卷一:“公盖身在岳麓,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清金圣叹《杜诗解》卷一:“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位居峰巅等极高之处,鸟瞰四周,顿觉万物低矮渺小。[例]我曾经在一个明朗的早晨登上电视塔,鸟瞰晨雾弥漫的上海城,那真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整个上海,仿佛都匍匐在我的脚下了。(赵丽宏《上海抒情》)二、用以比喻取得最高成就或殊荣,傲视一切。[例]小将们把眼睛紧紧盯着乒坛的“珠穆朗玛峰”,渴望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丁《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三、用于比喻取得了卓越成就或具有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的人会觉得一般的理想和目标是那么短浅渺小。[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扔掉个人主义的包袱,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才能看清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从而树立起坚强的革命信念。这时再回首看那自私而可怜的个人主义,必然更觉渺小,只不过犹如人们脚下的一抔黄土而已。(黄胜平《“渺茫”与“渺小”》)【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官宦家庭出身。35岁进京城长安寻求人生前程,但很不如意,穷困中渐渐与下层人民接近,慢慢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疾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风格沉郁苍劲,讲究格律形式,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存诗1400多首。岳:指东岳泰山,又尊称“岱宗”等。钟:聚集。神秀:指奇特的景物。阴阳:山北和山南。决:裂开。眦:眼眶。该诗杜甫早期的名作;写泰山的名篇之一。明代诗人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且立片论 此诗是诗人青年时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后写的泰山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诗篇之一。诗是押仄韵的古律,很多地方不合平仄,不是标准的五律。此诗表达青年的壮怀,主题在结尾两句,是仰慕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表达。因为有这样的壮怀,所以诗写得景象阔大,雄奇神俊。首联一问一答,就将泰山绵延广远的气势写出来了。如果用白话解释,那就是“伟大的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山呢?它的郁郁葱葱的山色简直将齐鲁大地染成青绿的一片,还无边无际地扩展得更远了”。“青未了”三字可见诗人的写作天才。颔联赞美大自然把神奇的景色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峻将山北山南分割成明暗的天色,一山之中也不同。后一句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义相近。颈联想象登上泰山高处的感受,看到云卷云舒,让自己心胸激荡。目送飞鸟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大瞪着眼睛好像眼眶都要裂开一样。这两句不是登山之后的所见,而是在山下望而心想的内容。这样的心想,其实表明了青年诗人欲登高望远,纵观天下的抱负。两句的词序都是倒装,是“生层云荡胸”和“入归鸟决眦”。尾联说明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峰顶,去感受放眼望去,众山在泰山之下变得低而矮小的壮景。
《红楼梦》一百回“悲远嫁宝玉感离情”,是续作者为探春这位悲剧英雄安排结局的一段。当宝玉得知探春远嫁的消息时,“‘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到第102回仅仅交代了这样几句话“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宝玉自然难割难分。探春倒将纲常大体的话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来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这种描写完全不符合曹雪芹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只是勉强敷衍情节。“于是探春放心辞别众人,竟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睿智英断有男儿风的三姑娘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毅然决然迈出了荣国府。到第119回宝玉出走之后,探春回来了,“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好像金陵十二钗中只有探春的结果最好,远嫁只是暂时的挫折,究竟她衣锦还乡了。其实曹雪芹给探春的一幅图画是:“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题诗曰:“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的,如果是一身去国,离乡背井,身居异域,永无归期,那么远嫁时已无异于死别!可惜,我们如今已不能看见曹雪芹所写的动人心魄的笔墨了。不少红学家热心探佚,认为她可能飘洋过海,到一个海岛小国去做了王妃。也有人认为她做了王妃后,又遭大故,然后随夫远遁,有如流放一般。当然,悲剧的结局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后四十回写探春的归宿殊为草草,而对惜春的出家却不厌其烦,连连泼墨。对照前八十回作者的创意,似乎有些出入,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从探春的出生以及她所走过的这一段经历来说,她的脚步并不是轻松的,她有诸多痛苦,悲剧的因素也并不单单指她的结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给探春一个较好的境遇呢?“文学的真实——是从同类的许多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萃”。(高尔基《致青年作者》)作者无疑会在一切事实中抉择、综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挖掘了生活中的真实规律,因此,探春的一生不可能是喜剧,只能是悲剧。
在贾府四春中,探春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一个,第3回她一出场就容光照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她的眼睛,那里流露出敏捷的思维变化,不凡的情怀意绪,缜密的理解和领悟,给人的观感是气质的不俗。她的房间布置,一扫闺阁粉淡脂红的情味,那独特的风格无异是主人性格的一种补充和说明,那大理石的大案,那案上的名人法帖及数十方宝砚,那笔筒内插的如树林般的笔,那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等等。这间书房非以白粥小菜为食,拱肩缩背之落拓文人所能享用,而必须旷达倜傥如苏东坡、欧阳修者方能与之相谐调。这女儿的意趣也十分不俗,她有时攒了几吊钱,想买的是柳枝儿编的小篮子儿,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子儿,这些玩意儿没有铜臭之气,没有雕琢之痕。柳编小篮儿,它新巧、质朴、拙实,充满返朴归真的情趣;竹根挖的香盒,令人想到那“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苏辙《墨竹赋》)的品格。清姿瘦节的竹根挖就,自然会引起女儿们的喜爱,胶泥垛的小风炉,对远离庖厨的小姐来说,让她们接近了生活,增添了些想象,请看,这女孩儿是何等的不俗啊!但她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不幸的,做了女儿已是不幸,而庶出则更加不幸,卑微的出身给她带来了天然的缺陷,她的亲生母亲竟是那为人所不齿的赵姨娘!她竭力保持着正统贵族小姐的身份,向名份上的母亲王夫人靠拢,于是一切显示着人为的倾斜性,她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她的生母赵姨娘提起赵国基是她舅舅时,她迫不及待地否认,她认为赵国基不过是个奴才,而她舅舅王子腾“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她气得脸白气噎,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这是探春最最碰不得的伤疤。她为了摆脱这一耻辱和不幸,始终做着不懈的努力。鸳鸯抗婚时,王夫人受到贾母的责怪,探春不失时机地向贾母陪笑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她选择了最简洁、最发人猛省的一句话,她救了王夫人,又给贾母找着了台阶。平时对兄弟也有明显的厚薄,但这一切并不带有钻营谋求的色彩,因为她身上也流着贵族的血,那是父亲所赐予的。可以说《红楼梦》里,没有哪个小姐像探春这样谨慎地维护自己的小姐身份,加以她的才情学识,使她在贾家小姐中很突出,平儿说:“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儿。”凤姐不仅是怕,而且真心赞赏,她说:“好,好,好!好个三姑娘!”能被凤姐用三个“好”字来称许的,恐怕也只有探春了。尽管如此,她仍有很多烦难苦衷,她虽有两个母亲,但在哪一个母亲那里都没有得到过母爱。说来可怜,在她远嫁前夕,赵姨娘竟认为报应来了,十分解气,她想:“只愿意他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请看!这哪里还有一点儿亲子之情!因此,探春一向十分艳羡那些小户人家,天天娘儿们欢天喜地,大家快乐地过日子。她早就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一家族中人和人的利害关系。她说:“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地?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正是冰冷的事实,给她无数的具体感受所得出来的结论。于是探春更要挺起胸膛来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办事。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她出于对这一家族命运的真正关切,尽管态度咄咄逼人,没有人敢于持以异议,而且谁都忘记不了她给王善保家的那一记耳光,清脆、响亮,打出了凛然正气,实在痛快淋漓!她对这一家族的必然败亡看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我们不曾听见贾府上哪一位顶冠束带,衣租食税的爷们,下过这样哲理性的沉痛的判断。第57回理家时,被作者奉上“敏”字徽号的探春,不仅头脑清醒,目光犀利,而且善于审情度势,又富有杀伐决断。人人都感觉到她虽然言语安静,性情和顺,但精细处不让凤姐,连凤姐也知道:“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果然,探春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它只有几百两银子的效益,但探春却是以维护祖宗基业这一崇高目的为主导思想的,心思细密周全,作风严于律己,就是吃饭也是一派肃穆景象,“此时里面惟闻微嗽之声,不闻碗箸之响”。此情此景和贾府的爷儿们形成强烈对比,那些灌下黄汤,满嘴胡唚,乌烟瘴气的场面,和这里有着天壤之别。刚毅英断有丈夫之风的三小姐和那一堆醉生梦死的男人相比,犹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可是在那昏天黑地的封建社会,她的才识好像地下的岩浆在运行,人们根本无法透过那厚厚的土层去发现它的光和热。探春曾自怨自艾地说:“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生于末世运偏消”,那一时代根本没有给女子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曹雪芹怀着深深的感伤,给这一女儿起了个“探春”的名字,叹息那芬芳馥郁的春天必将逝去而无可挽回。为此,作者那种抑郁不平之气难以伸展,他决心给探春一个展才的机会,大观园的诗社就由她发起组织,她做了文坛的领袖,那封邀请信写得文采斐然,灵气四溢,那几个流走跌宕的四六句深得骈俪之美,不仅胸襟气魄压倒须眉,只那佳趣韵致已令人十分倾倒;更何况信中针对那男尊女卑又提出了庄严的抗议,探春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不教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这真可以算是封建时代女子的豪言壮语了!她的胆识魄力,贾府中没有一个须眉浊物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这束瑰丽的光芒终于熄灭了。
红楼之探春远嫁。推荐。爱诗词网。《红楼梦》一百回“悲远嫁宝玉感离情”,是续作者为探春这位悲剧英雄安排结局的一段。当宝玉得知探春远嫁的消息时,“‘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到第102回仅仅交代了这样几句话“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宝玉自然难割难分。探春倒将纲常大体的话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来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这种描写完全不符合曹雪芹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只是勉强敷衍情节。“于是探春放心辞别众人,竟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睿智英断有男儿风的三姑娘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毅然决然迈出了荣国府。到第119回宝玉出走之后,探春回来了,“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好像金陵十二钗中只有探春的结果最好,远嫁只是暂时的挫折,究竟她衣锦还乡了。其实曹雪芹给探春的一幅图画是:“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题诗曰:“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的,如果是一身去国,离乡背井,身居异域,永无归期,那么远嫁时已无异于死别!可惜,我们如今已不能看见曹雪芹所写的动人心魄的笔墨了。不少红学家热心探佚,认为她可能飘洋过海,到一个海岛小国去做了王妃。也有人认为她做了王妃后,又遭大故,然后随夫远遁,有如流放一般。当然,悲剧的结局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后四十回写探春的归宿殊为草草,而对惜春的出家却不厌其烦,连连泼墨。对照前八十回作者的创意,似乎有些出入,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从探春的出生以及她所走过的这一段经历来说,她的脚步并不是轻松的,她有诸多痛苦,悲剧的因素也并不单单指她的结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给探春一个较好的境遇呢?“文学的真实——是从同类的许多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萃”。(高尔基《致青年作者》)作者无疑会在一切事实中抉择、综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挖掘了生活中的真实规律,因此,探春的一生不可能是喜剧,只能是悲剧。在贾府四春中,探春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一个,第3回她一出场就容光照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她的眼睛,那里流露出敏捷的思维变化,不凡的情怀意绪,缜密的理解和领悟,给人的观感是气质的不俗。她的房间布置,一扫闺阁粉淡脂红的情味,那独特的风格无异是主人性格的一种补充和说明,那大理石的大案,那案上的名人法帖及数十方宝砚,那笔筒内插的如树林般的笔,那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等等。这间书房非以白粥小菜为食,拱肩缩背之落拓文人所能享用,而必须旷达倜傥如苏东坡、欧阳修者方能与之相谐调。这女儿的意趣也十分不俗,她有时攒了几吊钱,想买的是柳枝儿编的小篮子儿,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子儿,这些玩意儿没有铜臭之气,没有雕琢之痕。柳编小篮儿,它新巧、质朴、拙实,充满返朴归真的情趣;竹根挖的香盒,令人想到那“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苏辙《墨竹赋》)的品格。清姿瘦节的竹根挖就,自然会引起女儿们的喜爱,胶泥垛的小风炉,对远离庖厨的小姐来说,让她们接近了生活,增添了些想象,请看,这女孩儿是何等的不俗啊!但她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不幸的,做了女儿已是不幸,而庶出则更加不幸,卑微的出身给她带来了天然的缺陷,她的亲生母亲竟是那为人所不齿的赵姨娘!她竭力保持着正统贵族小姐的身份,向名份上的母亲王夫人靠拢,于是一切显示着人为的倾斜性,她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她的生母赵姨娘提起赵国基是她舅舅时,她迫不及待地否认,她认为赵国基不过是个奴才,而她舅舅王子腾“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她气得脸白气噎,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这是探春最最碰不得的伤疤。她为了摆脱这一耻辱和不幸,始终做着不懈的努力。鸳鸯抗婚时,王夫人受到贾母的责怪,探春不失时机地向贾母陪笑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她选择了最简洁、最发人猛省的一句话,她救了王夫人,又给贾母找着了台阶。平时对兄弟也有明显的厚薄,但这一切并不带有钻营谋求的色彩,因为她身上也流着贵族的血,那是父亲所赐予的。可以说《红楼梦》里,没有哪个小姐像探春这样谨慎地维护自己的小姐身份,加以她的才情学识,使她在贾家小姐中很突出,平儿说:“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儿。”凤姐不仅是怕,而且真心赞赏,她说:“好,好,好!好个三姑娘!”能被凤姐用三个“好”字来称许的,恐怕也只有探春了。尽管如此,她仍有很多烦难苦衷,她虽有两个母亲,但在哪一个母亲那里都没有得到过母爱。说来可怜,在她远嫁前夕,赵姨娘竟认为报应来了,十分解气,她想:“只愿意他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请看!这哪里还有一点儿亲子之情!因此,探春一向十分艳羡那些小户人家,天天娘儿们欢天喜地,大家快乐地过日子。她早就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一家族中人和人的利害关系。她说:“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地?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正是冰冷的事实,给她无数的具体感受所得出来的结论。于是探春更要挺起胸膛来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办事。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她出于对这一家族命运的真正关切,尽管态度咄咄逼人,没有人敢于持以异议,而且谁都忘记不了她给王善保家的那一记耳光,清脆、响亮,打出了凛然正气,实在痛快淋漓!她对这一家族的必然败亡看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我们不曾听见贾府上哪一位顶冠束带,衣租食税的爷们,下过这样哲理性的沉痛的判断。第57回理家时,被作者奉上“敏”字徽号的探春,不仅头脑清醒,目光犀利,而且善于审情度势,又富有杀伐决断。人人都感觉到她虽然言语安静,性情和顺,但精细处不让凤姐,连凤姐也知道:“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果然,探春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它只有几百两银子的效益,但探春却是以维护祖宗基业这一崇高目的为主导思想的,心思细密周全,作风严于律己,就是吃饭也是一派肃穆景象,“此时里面惟闻微嗽之声,不闻碗箸之响”。此情此景和贾府的爷儿们形成强烈对比,那些灌下黄汤,满嘴胡唚,乌烟瘴气的场面,和这里有着天壤之别。刚毅英断有丈夫之风的三小姐和那一堆醉生梦死的男人相比,犹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可是在那昏天黑地的封建社会,她的才识好像地下的岩浆在运行,人们根本无法透过那厚厚的土层去发现它的光和热。探春曾自怨自艾地说:“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生于末世运偏消”,那一时代根本没有给女子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曹雪芹怀着深深的感伤,给这一女儿起了个“探春”的名字,叹息那芬芳馥郁的春天必将逝去而无可挽回。为此,作者那种抑郁不平之气难以伸展,他决心给探春一个展才的机会,大观园的诗社就由她发起组织,她做了文坛的领袖,那封邀请信写得文采斐然,灵气四溢,那几个流走跌宕的四六句深得骈俪之美,不仅胸襟气魄压倒须眉,只那佳趣韵致已令人十分倾倒;更何况信中针对那男尊女卑又提出了庄严的抗议,探春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不教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这真可以算是封建时代女子的豪言壮语了!她的胆识魄力,贾府中没有一个须眉浊物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这束瑰丽的光芒终于熄灭了。曹雪芹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辉煌的悲剧理论,他是用众多悲剧形象说明了悲剧的本质、价值和影响的。“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终于走上了“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路。
【诗句】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出处】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意思】昨夜一轮明月陪伴你我同行。各郡百姓讴歌惋惜你的离去,【全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鉴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至成都。两年后,严武以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杜甫客居浣花溪畔的草堂,其生活得到严武的多方照顾。宝应元年(762),肃宗去世,代宗立,严武受命入朝,迁为京兆尹。这首诗就是因严武入朝而作,因已写过《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题目云“重送”。首联:“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诗人送严武已从成都到两三百里外的奉济驿了,说不完的知心话也只好就此打住、告别;道旁的青山依旧,目送行人,而自己的心中顿感惆怅空荡。诗人借山之多情与人之不忍相别而不得不别作对比,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意长情。颔联:“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写昨夜月下,我们举杯话别,共叙友情,今后不知何时才能重新聚会,重把杯,再痛饮?用一疑问句,既问己,也问友人,把在社会动荡下人生命运难料的复杂心情充分展示了出来。颈联:“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是对严武政绩的称颂。说他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或守外郡或入朝廷,均荣居高位,现离任东西两川时,各地的人们都惜留讴歌,不愿他离去。尾联:“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写自己送别后的心境。江村,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意谓自己一个人独归江村,只有孤单无依地度养残生了。这里的“独”、“寂寞”、“残生”,把严武走后诗人生活无济的凄苦悲凉的心情表现了出来。杜甫曾有诗“君来雪山重,君去雪山轻”,与此诗一样表达了对严武的感激和依恋惜别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多用倒装句,表现了深沉婉曲的情感,令人读之凄楚。
三朝出入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出处】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意思】昨夜一轮明月陪伴你我同行。各郡百姓讴歌惋惜你的离去,【全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鉴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至成都。两年后,严武以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杜甫客居浣花溪畔的草堂,其生活得到严武的多方照顾。宝应元年(762),肃宗去世,代宗立,严武受命入朝,迁为京兆尹。这首诗就是因严武入朝而作,因已写过《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题目云“重送”。首联:“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诗人送严武已从成都到两三百里外的奉济驿了,说不完的知心话也只好就此打住、告别;道旁的青山依旧,目送行人,而自己的心中顿感惆怅空荡。诗人借山之多情与人之不忍相别而不得不别作对比,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意长情。颔联:“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写昨夜月下,我们举杯话别,共叙友情,今后不知何时才能重新聚会,重把杯,再痛饮?用一疑问句,既问己,也问友人,把在社会动荡下人生命运难料的复杂心情充分展示了出来。颈联:“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是对严武政绩的称颂。说他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或守外郡或入朝廷,均荣居高位,现离任东西两川时,各地的人们都惜留讴歌,不愿他离去。尾联:“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写自己送别后的心境。江村,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意谓自己一个人独归江村,只有孤单无依地度养残生了。这里的“独”、“寂寞”、“残生”,把严武走后诗人生活无济的凄苦悲凉的心情表现了出来。杜甫曾有诗“君来雪山重,君去雪山轻”,与此诗一样表达了对严武的感激和依恋惜别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多用倒装句,表现了深沉婉曲的情感,令人读之凄楚。
念奴娇姜夔。推荐。爱诗词网。姜夔《念奴娇》姜夔姜夔予客武陵①,湖北宪治在焉②。古城野水,乔木参天③,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④,意象幽闲⑤,不类人境。秋水且涸⑥,荷叶出地寻丈⑦,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⑧,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⑨,数得相羊荷花中⑩。又夜泛西湖(11),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12),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13),水佩风裳无数(14)。翠叶吹凉,玉容销酒(15),更洒菰蒲雨(16)。嫣然摇动(17),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18),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19)。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2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21),几回沙际归路。注释①武陵:现在的湖南常德,宋时叫朗州武陵郡。②湖北宪治:指宋朝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使的官署。③乔木:高大的树木。④薄:靠近。⑤意象:犹气象、韵味。⑥且涸:将要干竭。⑦寻丈:指八尺乃至一丈,八尺曰寻。⑧绿云:指荷叶。⑨朅(qiè)来:来到,朅,发语辞。吴兴:今浙江湖州。⑩相羊:徜徉,自由自在地游玩。(11)西湖:指杭州西湖。(12)闹红:红荷盛开。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13)三十六陂:形容荷花淀很多。(14)水佩风裳:形容荷花高洁,以水为佩玉,以风为衣裳。唐李贺《苏小小墓》:“风为裳,水为佩。”(15)玉容销酒:形容荷花颜色,犹如酒晕才消。(16)菰蒲雨:谓洒在菰蒲上的细雨。菰(gū)蒲,指菰草和蒲叶。(17)嫣然:女子美好的笑容,这里把荷花比作美女。(18)青盖亭亭:形容荷叶像伞一样挺然直立。亭亭,直立的样子。(19)“争忍”句:谓荷花怎么忍心像洛神那样凌波而去。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争忍,怎忍。(20)浦:水边之地。(21)田田:荷叶初生时的情景,因像田字,故云。鉴赏江南水乡如果缺少荷花的点缀,就会减掉几分婉约的情致;中国的文学史上如果没有咏荷的诗词,就会多出一块难补的空白。在写荷花的宋词中,比较有名的有两首,一是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是姜夔的这首《念奴娇》。周邦彦的那首词被王国维称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而姜夔这首词被俞陛云称为“如仙人行空,足不履地”(《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两首词各有千秋,成为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姜夔客居武陵,往来于临安、吴兴,此词为作者到临安游西湖所作。词前小序记录了他与友人泛舟荷塘、畅饮观景的景象,叙述生动,文笔优美,可谓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小品。词的开头即把人引入了一个美丽的荷花世界中。词人乘坐一只小船划人茂密的荷花丛中,一路上只看到一对对鸳鸯在伴着船儿戏水。“闹红”二字指代荷花,将荷花盛开时鲜艳亮丽的颜色描写得十分生动。“闹”字借用了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的词意,写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机,可谓出语警醒。“三十六陂”极言荷塘之多,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无数的荷花,临风高举,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荷花是高洁的,也是美丽的,像无数曼妙多姿的佳人。它们以水为佩饰,以风为衣裳,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水佩风裳”本来是形容美人的,但这里用来形容荷花,更具万种风情、千般韵致。小船在荷花丛中前行,迎面凉风习习,从荷叶间吹来,鲜艳的荷花泛起红晕,仿佛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的残红,菰草蒲叶间,又洒下了点滴细雨。这一切构造出了一个清幽怡人的氛围。词人看着那倩影摇动的荷花,闻着荷花吐出的清冷幽香,不禁诗兴大发,将它写入了自己的诗篇。这里没有直接写词人咏荷,而是说“冷香飞上诗句”,巧妙的比喻,奇特的想象,令人拍案叫绝。词人沉醉于荷塘的美丽景色中,不知不觉已是日暮,荷叶亭亭如盖,伫立在斜阳中,仿佛是等待情人到来的凌波仙子。情人迟迟不来,它就一直执著地等待,久久不忍离去。草木本为无情之物,不懂得人间的感情,然而词人这里却将其拟人化,使它像人一样徘徊犹豫,荷花内在的精神特征从这里表现出来。正因为荷花有了人的情感,所以它也有恐惧和忧愁。一旦寒暑易节,舞衣般的叶子便经不起秋天肃杀的寒气而脱落,这满怀的愁绪随着瑟瑟的秋风,弥漫到南浦。“南浦”乃送别之地,愁思飘荡到这里,暗寓的是离愁别恨。词人与荷花惜别的深情可窥一斑。放眼四望,岸边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吹起波浪,仿佛是在挽留他在花间多驻片刻。画面活泼生动,情与景交融,更加使人不忍离去。但最终词人不得不与那田田的荷叶依依作别,满怀惆怅地踏上了归去的道路。结句以“多少”照应“无数”,以“归路”挽合“来时”,首尾呼应,记录了观荷的整个过程。整首词出语清新,描写荷花的情态形神兼备,以简约的笔墨道出了荷的高雅清幽、超拔脱俗。词人清旷的襟怀、洒脱的个性渗透在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常迎春)集评明《卓人月:“‘冷香’六字,鬼工也。(‘高柳’二句)写出鱼柳深情,使人不能自绝。”(《古今词统》卷一三)清《许昂霄:“记年时、常与鸳鸯为侣。唐诗:‘鸳鸯相对浴红衣。’”(《词综偶评》)荷花图【清】刘誊江苏扬州博物馆藏链接词之“隔与不隔”。此乃王国维区别“境界”优劣高下的一个标准,“隔”为劣,“不隔”为优。《人间词话》云:“问‘隔’与‘不隔’之别,曰:……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姜夔)《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即“不隔”就是要求境界逼真、鲜明、传神,达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词一经雕琢,就会产生“隔”的毛病,所以,王国维认为姜夔的“《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并且说:“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注释与译文]诗人偕友出郊春游,忽记得去年今日曾来过这里,感慨良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就象秋雁一样,说来就来,讲究信用;而旧事物象春天的梦一样,则一点痕迹也没有了。诗句对偶精妙,比喻贴切,富有理趣地写出了诗人旷达而又惆怅的心情。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推荐。爱诗词网。【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注释与译文]诗人偕友出郊春游,忽记得去年今日曾来过这里,感慨良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就象秋雁一样,说来就来,讲究信用;而旧事物象春天的梦一样,则一点痕迹也没有了。诗句对偶精妙,比喻贴切,富有理趣地写出了诗人旷达而又惆怅的心情。参考文献(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正气歌序。推荐。爱诗词网。文天祥《正气歌序》余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2,单扉低小3,白间短窄4,汙下而幽暗5。当此夏日,诸气萃然6:雨潦四集7,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8。涂泥半朝9,蒸沤历澜10,时则为土气。乍晴暴势,风道四塞11,时则为日气。檐阴蕲爨12,助长炎虐13,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14,陈陈逼人15,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16,腥臊垢17,时则为人气。或圊溷18,或毁尸19,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20,当之者鲜不为厉21,而余以孱弱俯仰其间22,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23。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4。”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25。作《正气歌》一首。【注释】1北庭:汉朝时北匈奴所住之地叫北庭,此指元朝的大都燕京。2寻:古时长度单位,相当于八尺。3单扉:一扇门。4白间:本为窗边涂白,此指未施油漆的窗户。5汙下:又脏又低矮。6萃然:集聚。7雨潦四集:雨水从四处汇聚。8时:这时。9涂泥半朝:雨后泥淖在太阳升起以后。一说“朝”为“潮”字之误。10蒸沤:太阳蒸晒和水长期地浸泡。历澜:形容污泥发酵以后糜烂的样子。11风道四塞:四面都不通风。12薪爨(cuan窜):烧柴煮饭。13炎虐:炎热的威力。14寄顿:积储。15陈陈逼人:一阵阵的霉气逼人。陈陈:通“阵阵”。16骈肩杂沓(ta):许多人肩并肩杂乱地挤在一起。17腥臊汙垢:人身发出的胆臊气和汗液污垢的臭气。18圊溷(qinghun青混):厕所。19毁尸:毁灭的动物尸体。20叠:泄集。21鲜不为厉:很少人能不生病的。鲜:少。厉:疾病。22孱弱:虚弱。俯仰:低头抬头,代指生活。23是殆有养致然:这大概是平素有了修养才能得到这样的。2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培育我的浩然的气。语见《孟子·公孙丑上》。25浩然者:至大至刚的。【今译】我被囚禁在燕京,坐在一土室里,这住室宽八尺,纵深大约三丈多,一扇门又低又小,窗子矮小而狭窄,房子低湿而阴暗。正当这夏天,各种气味聚集着,雨水四处淌来,能浮动床和茶几,这时就积聚着水蒸气。雨后泥泞在太阳升起时,被蒸晒沤泡得糜烂发酵,这时就散发着泥土气味。天刚晴朗气候暴热,纹风不动,达时就升腾着热气。屋檐下劈柴做饭,助长了炎热的暴虐,这时就扑来了烟火气。仓库里陈腐的粮食堆积储存,一阵阵刺鼻逼人,这时就飘浮着霉米气。人们肩并肩地乱挤在一起,散发着腥臊和汗酸,这时就熏来了人的臊气。有发自厕所,有发自动物尸体,有发自腐鼠,恶臭到处袭人,这时就翻腾着污秽气。这时气味泄聚在一起,遇上的没有不生病的,而我以虚弱的身体困居其中,至今已有二年了,却没有受到伤害,这大概是平日有所修养才得到的吧。然而您又怎能知道我所修养的是什么呢?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那气有七种,我的气只有一种,用我一种气去抵抗七种气,我有什么可怕的呢?何况这浩然的至大至刚之气乃是天地之间的正气。于是做《正气歌》一首。【总案】本文是著名诗篇《正气歌》的序文。南宋祥兴元年(1278)冬天,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兵败为元军所俘,次年十月被押送到元都燕京。元世祖逼其投降,但他坚强不屈,被囚于兵马司狱中。在囚禁其期间,他写了很多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正气歌》是其中著名的一篇。所谓正气,就是充塞在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作者认为自然界的日月山河及万物,都是正气之所锺;正气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浩然之气,在危难艰险的时候,就能无所畏惧,战胜一切。这篇序文,作者写他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以他浩然之气,抵御着七种邪恶之气,充分显示了他的崇高品格和坚强斗志。这就点明了他写作《正气歌》的由来和主题思想,具有激发人们爱国精神和鼓舞人们战斗意志的力量。
【题解】据《资治通鉴》载:天宝九年冬,“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伪设会,饮以茛菪酒(毒酒),醉而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之首以献,前后数四。”天宝十年八月,“安禄山将三道(幽州、平卢、河东)兵六万以讨契丹,以奚二千为向导,过平卢千余里。……奚复叛,与契丹合,夹击唐兵,杀伤殆尽。”十一年三月,“又发蕃汉步骑二十万击契丹,欲雪去秋之耻。”李白于天宝十一年(752)十月北游幽州(今北京及河北北部),了解到安禄山为邀功而轻启边衅,连年穷兵黩武,以致民瘼深重,不堪其苦之状,便以悲愤之情写下此诗。诗中通过幽州思妇对阵亡丈夫的悲痛思念和哀悼,强烈地控诉了不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全诗】《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译文】烛龙栖息在寒门,目光好象朝日开。日月为什么照不到这片土地,只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如席大,纷飞吹落在轩辕台。幽州思妇在隆冬腊月,不歌不笑双眉低摧。风雪倚门远望征人,思君在苦寒长城实可悲哀。离别时提剑救边而去,留下这虎皮文金箭袋。内有一双白羽箭表衷情,如今已蜘蛛结网尘埃埋。双箭空在,征人战死再不回来。不忍见此遗物,忍痛焚为灰。黄河捧土尚可堵塞,北风飞雪恨难剪裁!【赏析】全诗分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极写幽燕边陲的风雪严寒,为后面的思妇出场抒情、渲染烘托出一种愁惨孤凄的环境氛围。开篇伊始,诗人就浮想联翩,运用了一个浪漫奇特的神话传说来起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烛龙是古代神话中司冬夏及昼夜的神,传说它人面龙身而无足,栖息在极北连太阳都照不到的寒门;靠它衔烛照耀,以眼的开合来分昼夜,以吹息分冬夏。(见《淮南子·地形训》)它的眼睛放射出光芒,就象早上太阳照耀着大地。两句起兴为第三句发问反衬:远在北极的“寒门”,虽然太阳照耀不到,尚有烛龙眼睛光辉代替;可幽州一带还不是北极,为何日月的光辉却照不到这里,唯有北风呼啸怒号、从天而降呢?五六两句再以高度夸张写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的情景。“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东经玉田、丰润,直达海滨,绵亘数百里。“轩辕台”,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夸张状雪,大气包举,雄盖宇宙,意象飞动,比喻新奇,直可“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文心雕龙·夸饰》)难怪它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句。这段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风雪交加、凛冽酷寒的环境描写,既是触发思妇愁肠百结的媒介,又是思妇心境悲凉凄怆的象征。“幽州思妇”以下十四句是第二部分,写战争给思妇留下的孤独凄惶的痛苦和绵绵无尽的怨恨。其中又分两层意思:前四句写思妇倚门翘首、望眼欲穿的思念;后十句则写她得知丈夫战死,面对遗物白羽箭的悲恸怨恨。诗人特地点明“十二月”,以突出一年之末,腊月年关将到,思妇渴望家人团聚,然而征人却依然杳然不归的特定情境和焦灼心情。“停歌罢笑双蛾摧”,正说明在此之前,她虽然思念,但还抱着乐观的希望;而今已到腊月年关,眼前混混沌沌的朔风大雪,使她那颗敏感的心愀然紧缩,对丈夫的挂念、相思、渴望、焦灼、担忧等各种思绪,在她心中翻腾,于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停歌”、“罢笑”、“双蛾摧”(蛾,蛾眉;摧,悲痛)、“倚门”、“望”等一系列动作表情,这正是她那内心复杂感情的外化。“望行人”潜台词也很丰富:不仅由眼前风雪中行人的艰辛而联想到远在“长城”的丈夫更加“苦寒良可哀”,而且还包含“望”断“行人”,最终也无丈夫的身影,因而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也许是从“行人”那里得知边陲战争失利、阵亡惨重之类的消息吧,因而才会出现下文箭在人亡的悲痛这一精彩的细节描写。你看她:倚门望眼欲穿,于极失望之中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于是迅速返回屋里,从那蜘蛛尘网中取下那个用金线绣着虎纹的箭袋子(鞞靫),看着其中那双白羽箭,她万万没想到丈夫曾经佩带在身的东西,而今竟成了亡人的遗物,顿时,勾起了她那抚今追昔的辛酸回忆。“提剑救边”,不仅刻画出丈夫那血性男儿、慷慨报国的豪迈英姿,也暗示出昔日夫妻壮别的场面;“金鞞靫”、“白羽箭”,既侧面透露出丈夫的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自然勾起思妇对丈夫昔日骑射习武的种种回忆,同时也牵引出而今物在人亡的沉痛悼念。“蜘蛛结网生尘埃”,则说明丈夫出征的久远和房栊的空寂冷寞。
这几句看似写境状物,实乃紧扣箭袋借境抒情,侧重写思妇的追昔;末尾六句则紧扣“箭在人死”直接抒情,侧重写思妇的抚今。既然“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那么留着它,只能徒增悲恸哀伤。“不忍”,状其往事不堪回首,悲痛欲绝;“焚之”,一则因“不忍看”,焚之以减轻痛苦;二则通过焚化,把箭重新祭献于九泉之下的亡灵,这是痛定思痛的举动。然而焚烧遗物并不能割断女主人公的相思悲恨,因为即使滔滔东去的黄河之水,其流量毕竟有限,故尔尚可运土筑坝堵截,然而思妇的一腔悲痛化成的愁苦怨恨,恰如那漫天飞卷的狂风暴雪,深广无边,绵邈无尽,没有任何人为的办法,可以裁断它的倾天而降之势,可以使它的呼啸怒号消歇。“黄河捧土”典出《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原意是说捧土难以堵塞黄河上的孟津渡口,而此处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却说黄河也可堵,以反衬悲恨难消,将女主人公的悲恨之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从而产生了摧人肺腑,余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北风雨雪”与“恨难裁”相连,不仅遥应篇首和题面,而且也把全诗写景与抒情两大部分在此总的绾结,造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最佳意境。李白善于借乐府旧题创新。六朝鲍照的《北风行》只是“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而李白却注入了控诉战争,哀感民瘼的新内容,不仅表现手法出神入化,翻新出奇,而且在主题开掘上也匠心独运,涵盖深广。诚可谓“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其次是奇特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欲写幽州之昏暗苦寒,则以烛龙寒门光耀反衬,把人先带到神话世界;欲夸燕山雪花之大,则以“如席”飞卷为喻,但又“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以致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中都举此例赞赏;欲状思妇悲恨难消,则活用典故说“黄河捧土尚可塞”来反衬,使悲愤之情顿然“水涨船高”地更加深广。这些,又可窥见太白浪漫主义手法之一斑。全诗虽自然得如脱口而出,但其中情景之巧妙交融、抒情之曲直交错,细节之生动传神,皆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李白 北风行。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据《资治通鉴》载:天宝九年冬,“安禄山屡诱奚、契丹,伪设会,饮以茛菪酒(毒酒),醉而坑之,动数千人,函其酋长之首以献,前后数四。”天宝十年八月,“安禄山将三道(幽州、平卢、河东)兵六万以讨契丹,以奚二千为向导,过平卢千余里。……奚复叛,与契丹合,夹击唐兵,杀伤殆尽。”十一年三月,“又发蕃汉步骑二十万击契丹,欲雪去秋之耻。”李白于天宝十一年(752)十月北游幽州(今北京及河北北部),了解到安禄山为邀功而轻启边衅,连年穷兵黩武,以致民瘼深重,不堪其苦之状,便以悲愤之情写下此诗。诗中通过幽州思妇对阵亡丈夫的悲痛思念和哀悼,强烈地控诉了不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全诗】《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译文】烛龙栖息在寒门,目光好象朝日开。日月为什么照不到这片土地,只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如席大,纷飞吹落在轩辕台。幽州思妇在隆冬腊月,不歌不笑双眉低摧。风雪倚门远望征人,思君在苦寒长城实可悲哀。离别时提剑救边而去,留下这虎皮文金箭袋。内有一双白羽箭表衷情,如今已蜘蛛结网尘埃埋。双箭空在,征人战死再不回来。不忍见此遗物,忍痛焚为灰。黄河捧土尚可堵塞,北风飞雪恨难剪裁!【赏析】全诗分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极写幽燕边陲的风雪严寒,为后面的思妇出场抒情、渲染烘托出一种愁惨孤凄的环境氛围。开篇伊始,诗人就浮想联翩,运用了一个浪漫奇特的神话传说来起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烛龙是古代神话中司冬夏及昼夜的神,传说它人面龙身而无足,栖息在极北连太阳都照不到的寒门;靠它衔烛照耀,以眼的开合来分昼夜,以吹息分冬夏。(见《淮南子·地形训》)它的眼睛放射出光芒,就象早上太阳照耀着大地。两句起兴为第三句发问反衬:远在北极的“寒门”,虽然太阳照耀不到,尚有烛龙眼睛光辉代替;可幽州一带还不是北极,为何日月的光辉却照不到这里,唯有北风呼啸怒号、从天而降呢?五六两句再以高度夸张写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的情景。“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东经玉田、丰润,直达海滨,绵亘数百里。“轩辕台”,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夸张状雪,大气包举,雄盖宇宙,意象飞动,比喻新奇,直可“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文心雕龙·夸饰》)难怪它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句。这段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风雪交加、凛冽酷寒的环境描写,既是触发思妇愁肠百结的媒介,又是思妇心境悲凉凄怆的象征。“幽州思妇”以下十四句是第二部分,写战争给思妇留下的孤独凄惶的痛苦和绵绵无尽的怨恨。其中又分两层意思:前四句写思妇倚门翘首、望眼欲穿的思念;后十句则写她得知丈夫战死,面对遗物白羽箭的悲恸怨恨。诗人特地点明“十二月”,以突出一年之末,腊月年关将到,思妇渴望家人团聚,然而征人却依然杳然不归的特定情境和焦灼心情。“停歌罢笑双蛾摧”,正说明在此之前,她虽然思念,但还抱着乐观的希望;而今已到腊月年关,眼前混混沌沌的朔风大雪,使她那颗敏感的心愀然紧缩,对丈夫的挂念、相思、渴望、焦灼、担忧等各种思绪,在她心中翻腾,于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停歌”、“罢笑”、“双蛾摧”(蛾,蛾眉;摧,悲痛)、“倚门”、“望”等一系列动作表情,这正是她那内心复杂感情的外化。“望行人”潜台词也很丰富:不仅由眼前风雪中行人的艰辛而联想到远在“长城”的丈夫更加“苦寒良可哀”,而且还包含“望”断“行人”,最终也无丈夫的身影,因而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也许是从“行人”那里得知边陲战争失利、阵亡惨重之类的消息吧,因而才会出现下文箭在人亡的悲痛这一精彩的细节描写。你看她:倚门望眼欲穿,于极失望之中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于是迅速返回屋里,从那蜘蛛尘网中取下那个用金线绣着虎纹的箭袋子(鞞靫),看着其中那双白羽箭,她万万没想到丈夫曾经佩带在身的东西,而今竟成了亡人的遗物,顿时,勾起了她那抚今追昔的辛酸回忆。“提剑救边”,不仅刻画出丈夫那血性男儿、慷慨报国的豪迈英姿,也暗示出昔日夫妻壮别的场面;“金鞞靫”、“白羽箭”,既侧面透露出丈夫的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自然勾起思妇对丈夫昔日骑射习武的种种回忆,同时也牵引出而今物在人亡的沉痛悼念。“蜘蛛结网生尘埃”,则说明丈夫出征的久远和房栊的空寂冷寞。这几句看似写境状物,实乃紧扣箭袋借境抒情,侧重写思妇的追昔;末尾六句则紧扣“箭在人死”直接抒情,侧重写思妇的抚今。既然“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那么留着它,只能徒增悲恸哀伤。“不忍”,状其往事不堪回首,悲痛欲绝;“焚之”,一则因“不忍看”,焚之以减轻痛苦;二则通过焚化,把箭重新祭献于九泉之下的亡灵,这是痛定思痛的举动。然而焚烧遗物并不能割断女主人公的相思悲恨,因为即使滔滔东去的黄河之水,其流量毕竟有限,故尔尚可运土筑坝堵截,然而思妇的一腔悲痛化成的愁苦怨恨,恰如那漫天飞卷的狂风暴雪,深广无边,绵邈无尽,没有任何人为的办法,可以裁断它的倾天而降之势,可以使它的呼啸怒号消歇。“黄河捧土”典出《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原意是说捧土难以堵塞黄河上的孟津渡口,而此处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却说黄河也可堵,以反衬悲恨难消,将女主人公的悲恨之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从而产生了摧人肺腑,余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北风雨雪”与“恨难裁”相连,不仅遥应篇首和题面,而且也把全诗写景与抒情两大部分在此总的绾结,造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最佳意境。李白善于借乐府旧题创新。六朝鲍照的《北风行》只是“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而李白却注入了控诉战争,哀感民瘼的新内容,不仅表现手法出神入化,翻新出奇,而且在主题开掘上也匠心独运,涵盖深广。诚可谓“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其次是奇特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欲写幽州之昏暗苦寒,则以烛龙寒门光耀反衬,把人先带到神话世界;欲夸燕山雪花之大,则以“如席”飞卷为喻,但又“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以致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中都举此例赞赏;欲状思妇悲恨难消,则活用典故说“黄河捧土尚可塞”来反衬,使悲愤之情顿然“水涨船高”地更加深广。这些,又可窥见太白浪漫主义手法之一斑。全诗虽自然得如脱口而出,但其中情景之巧妙交融、抒情之曲直交错,细节之生动传神,皆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推荐。爱诗词网。《战国策》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忼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本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是一篇初具规模的人物传记,是纪传体的雏形,亦是后世历史小说的滥觞之作。司马迁曾以此为蓝本,稍事加工,写进《史记·刺客列传》,使荆轲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燕太子丹是战国后期燕王喜之子,幼时在赵国作人质。当时秦王嬴政也在赵,两人交谊颇深。后燕太子丹又质于秦,而秦王赢政却不念旧情,对之不以礼遇,丹怨而逃归。面临秦蚕食六国的形势,太子丹出于个人“被辱之怨”和国家存亡等利害关系的考虑,急于设法对付秦国。于是他请教太傅鞠武,鞠武亦无奈。这时秦将樊於期逃亡至燕避难,太子竟留下这位逃亡者。鞠武深感不妥,主张“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以缓和燕秦矛盾的爆发,然后联合诸国,共同抗秦。太子未予采纳。鞠武又将“智深而虑沉”的田光推荐给太子丹。而田光又因自己年老力衰、难负重任而推荐好友荆轲,并为表明不泄太子计谋而自杀。荆轲往见太子,丹详细分析形势后,曰:“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闚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脱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明知此举无济于事,故婉言拒绝太子。然而经太子“顿首固请无让”,终于慨允,下定一死之决心。从此,太子待荆轲以上卿之礼,在生活上曲意逢迎,以坚定他的决心。但荆轲未有行意。以下就是本文节选的部分。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并根据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终已不顾”),叙写荆轲入秦前的情况。开头用简炼的语言,揭示了秦灭赵窥燕的野心,交代了当时燕国的险境。这是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向,直逼燕境。“太子丹恐惧”而催荆轲行动。荆轲欲以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来取悦于秦王,但太子不忍。人物之间的分歧把情节推进一层,引出荆轲私见樊於期的戏剧性行动。荆轲先用话激起樊於期对秦王的仇恨,并暗示了樊於期的前景只能是绝境,然后提出自己的计划,这是既能报樊於期之仇,又能解燕国之危的方案。樊於期为了成全荆轲的义举,毅然自刎,献头相助。从荆轲考虑入秦方案和私见樊於期两件事中,可看出他有勇有谋的特点。愿入“不测之强秦”,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他忠勇果敢的一面。与樊於期的对话,表现了他能了解对方心理,体察对方情绪变化,这是他沉着精细的一面。樊於期献头,使太子与荆轲的分歧趋于统一:“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这是入秦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接着,又完成了第二项:求徐夫人匕首,“以药淬之”;第三项:令勇士秦武阳为副。由于荆轲对秦武阳不放心,想等待一位更可靠的同行者。太子丹见其迟迟未行,遂起疑心,于是情节又生出一番波折:太子丹催促荆轲,语带责难和嘲讽,这激怒了豪爽重义的荆轲。他“怒叱太子”后,无暇顾及入秦后果,毅然出发。太子丹无端生疑,表现了他的轻率、浮躁,说明他只是想利用荆轲为其卖命,并非真正了解荆轲。而荆轲在这次冲突中,则突现出刚毅、深沉、重义轻生的性格特征。“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这为易水送别的场面创造了一种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知其事者”,表明此举是秘密的,知道的人很少。“白衣冠以送之”,表示生离即成死别,亦是对荆轲义举的激励。“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先“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忼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歌声由悲凉到慷慨,凝聚着荆轲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啊!生与死的搏斗,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然而象荆轲这样的侠士,他重诺轻生,憎恨残暴的秦王,难忘田光的以死相激和樊於期的献首相助。他终究战胜了死亡的痛苦,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表示自己视死如归的意志。这篇悲壮的歌词,短短两句,遂为千古绝唱。“终已不顾”,形容意志坚决,下定一死决心。在这里,作者善于描绘一瞬间同时发生在各个人物身上的言谈举止,神情姿态,以及环境气氛,交织起来就形成了作品中的戏剧性场面。这种悲壮场面的渲染,凄怆氛围的烘托,有力地突现了荆轲重义轻生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使他的形象活灵活现、生动感人,颇富立体感。我们掩卷回思,其人物和场面犹栩栩如在眼前。第二部分(“既至秦”至篇终),叙写荆轲入秦生劫行刺秦王未成的经过。荆轲至秦国后,用重利贿赂蒙嘉,经他引荐,荆轲得以在咸阳宫面见秦王,从而完成了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以下作者集中全部笔墨来描绘秦廷生劫行刺的场面。如果说,第一部分,尤其是易水送别的场面,主要是表现荆轲重义轻生的性格特征;那么,以下这一场面的描写,则通过三组人物的对比,主要是再现荆轲沉着勇敢的性格特征,而重义轻生、沉着勇敢则是荆轲主导性格的两个方面。因此,这一场面,是本文的高潮,也是完成荆轲形象塑造的最后一幕。在秦廷生劫行刺场面中,三组人物的对比是:其一,荆轲与其副手秦武阳。秦是“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当他随荆轲来到秦王殿前时,立即“色变振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荆轲却“顾笑武阳”,用言语巧妙地掩饰了他的慌张,显得从容镇定。其二,荆轲与秦廷群臣。当荆轲在殿上追逐秦王时,“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这些平时威风凛凛的大臣们也慌作一团,可见当时情形之危急。而此时荆轲仍在拼力生劫秦王。其三,荆轲与秦王。这位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在荆轲的突然袭击下,竟吓得“环柱而走”、“不知所为”。尤为突出的是,荆轲身“被八创”、“自知事不就”时,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终不失英雄本色。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尚能如此,足以使杀人不眨眼的暴君“目眩良久”,他万万没有料到:世上竟有这等大胆的人!在秦廷行刺场面中,作者正是通过上述三层对比,有力地突现了荆轲沉着勇敢的特征,使这位悲剧英雄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本文通过叙写荆轲刺秦王的经过始末,塑造了荆轲这个重义轻生、沉着勇敢、机智刚毅的侠士形象。肯定和赞颂荆轲,并不在于他为太子丹报私仇,而在于他反抗强暴、扶助弱小的义侠精神。他虽然失败了,但并不因此而逊色,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传诵。当然,其中所流露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观点,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这篇文章通过荆轲形象的刻划,深刻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和燕、秦和山东诸国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同时,荆轲刺秦王的失败,预示着六国的灭亡,也是大战乱时代行将结束的一个悲剧性尾声。本文的作者善于用具体、细致、深刻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使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成为风姿各异、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人艺术。其一是,善于把荆轲放在重大矛盾冲突的环境中描写,使其在人物之间互相撞击、互相砥砺的过程中,迸射出性格的火花,并多棱面地展示和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二是,善于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三是,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议论,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其四是,善于描写戏剧性的场面,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以突现人物性格。其五是,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出塞马戴。推荐。爱诗词网。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这首边塞诗,写将士冒雪夜袭敌营,场面壮观,气势豪迈。尤其是将士们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的丰采,表现得极为生动。首句从“战袍”着眼,用一个“束”字,写金带紧紧扎住战袍,战士的形象就显得庄严雄壮,威武慓悍。次句描叙将士冒雪行军。“马头冲雪”四字,既反映了气候恶劣,冒雪出征,又表现了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一个“冲”字,笔力千钧,气势逼人,把将士的高昂斗志,表现得十分传神。“过”字虽与题目相应,却也隐含行军神速,气概非凡之意。真是字简意丰,形象鲜明,仅此一句,就描摹了一幅雄壮瑰丽的雪夜行军图。接下去,诗人描写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战士们冒雪夜行,越过临洮(今甘肃临潭西南),为的是夜袭敌营。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第三句“卷旗夜劫单于帐”,战士们直捣敌营。夜间劫营,为免风雪吹旗惊动敌人,便将战旗卷了起来。王昌龄《从军行》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两句,写的也是夜战卷旗。末句“乱斫胡兵缺宝刀”,将一个激烈拼杀的血战场面,浓缩在七个字中,言“乱斫”而不说猛斫、狠斫,一是暗示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夜劫弄得惊慌失措,已经乱作一团;二是表明在短兵相接之时,将士们英勇杀敌,已占了绝对优势。宝刀砍杀到“缺”了口,可见厮杀之烈,时间之长,杀伤之多。将士们那种击溃敌人的凛然正气,激昂壮烈的情景,全在这一“缺”字中传出。诗人写边塞,象马戴这样通过一次“夜劫”战斗,全力刻画戍边将士的丰神威仪和英勇行为的诗篇,还不多见。而且,全诗结构紧密,造语精美,细节典型,画面逼真,激越的诗情跳跃在字里行间,可说是边塞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魏风伐檀。推荐。爱诗词网。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代檀兮1,置之河之干兮2,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3,胡取禾三百廛兮4?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5?彼君子兮,不素餐兮6!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8!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9,河水清且沦猗10。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1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12!【注释】1.坎坎:伐木的声音。檀:树名。2.干:岸。3.稼:耕种。穑(音se):收割。4.胡:何也。廛:通“缠”,即束,捆。5.县:通“悬”,挂。6.素餐:白吃。7.亿:十万,指禾把的数目(依郑玄说)。8.特:三岁之兽曰特。这里泛指大野兽。9.漘(音chun):河边。10.沦:小的波纹。11.囷(音jun):束。12.飧(音sun):熟食,指吃饭。今译坎坎—坎坎—伐檀哟,伐檀,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河岸。清清的河水,激起了千万波澜。那些不种庄稼的人,为什么粮食堆成了山?那些不狩猎的人,为什么高宅大院前却挂着猪獾?你们是君子啊,你们可不白吃饭。坎坎—坎坎—伐檀哟,伐檀,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河边。清清的河水,激起了万千波澜。那些不种庄稼的人,为什么得到那么多的庄稼?那些不狩猎的人,为什么庭前挂满着野兽?你们是君子啊,你们可不白吃饭。坎坎—坎坎—砍下木材制车轮,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水边去。清清的河水,荡起了千万波纹。春时不播种,秋时不收割,为什么家中的粮食一囤囤?寒冷的严冬呀,你们不去打猎,为什么高宅大院前却挂着排排鹌鹑?你们这些正人君子呀,你们不是白吃饭的人。
二桃杀三士文言文。推荐。爱诗词网。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①,以勇力搏虎闻②。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③。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敌。此危国之器也④。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⑤,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⑥,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特猏⑦,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⑧,鼋衔左骖⑨,以入砥柱之中流⑩。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11@,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视之则大鼋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12)。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13),不义;恨乎所行(14),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15),冶专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注释】①事:侍奉,意为效力。②搏(bo音博):搏击。闻:闻名。③率(shuai帅):疑当为“少(shao)”,年少。伦:人伦,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④器;器具。指人时可作人才、人物解。⑤勍(qing情):强,劲。⑥馈(kui溃):赠送。⑦特:牲畜或野牲一头称特。猏(Jian肩):同“豜(jian肩)”,三岁的野猪。⑧尝:曾经。济:渡。河:黄河。⑨鼋(yuan元):鳖。骖(can餐):驾车拉外套的马。左骖:左边的外套马。⑩砥(di抵)柱:山名,在黄河缴流之中,于今河南三门峡。(11)挈(qie怯):手提。(12)挈:通“契(qi)”,用刀刻。领:颈。(13)夸:夸耀。(14)恨:是“很”的借字,违背。(15)节:合乎节度。【今译】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为齐景公效力的三个武士,凭他们有勇气有力量能够空手打虎出名。一天晏子从三人面前经过,有礼貌地快步走,这三个人却不起立答礼。晏子进宫见景公言道:“我听说:‘贤明的国君收养有勇力的武士,他们对上应该懂得君臣间的礼义,对下应该讲究长幼间的道德。对内可以防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服敌国。这样,国君得益于他们的功力,普通的人佩服他们的勇力。所以赐给他们尊贵的职位,优厚的俸禄。’现在国君供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义,对下没有长幼的礼节。对内不能防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服敌国。这三个人是危害国家的人物。不如除掉他们。”景公答道:“这三个人,要是打击他们恐怕不能得手,刺杀他们恐怕不能刺中呀!”晏子道:“这三个人都是凭个人勇力攻打强敌的匹夫,不懂长幼间的礼义。”于是请求景公派人给他们三人送去两只桃子,并对他们说:“三位何不比量谁的功劳大再来吃桃子呢?”公孙接仰天长叹,说道:“晏子,真是个聪明人哪!是他让国君来比量我们的功劳大小。不敢接受桃子,是没有勇气。武士多而桃子少,何不比量功劳而后再吃桃子呢?我一次曾打死一头大野猪,又一次肉搏初生的猛虎,像我这样的功劳,足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能同我相比了。”拿过桃子站起身来。田开疆言道:“我曾手持兵器作战,两次打退敌人的三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同我相比了。”拿过桃子站起身来。古冶子开言道:“我曾经陪同国君渡过黄河,一头大鼋叼走左骖,潜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之中。当那个时候,我还年少不会游水,只能潜水行动,逆流而上百步,又顺流而下九里,追到大鼋杀了,我左手握住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头,鹤跃一般腾出水面,船夫们都说:‘这是河神!’仔细看那是大鼋的巨头。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同我相比了。二位为什么不交回桃子?”抽出佩剑立起身来。公孙接、田开疆同声道:“我们的勇力不如你,我们的功劳不及你,拿起桃子不谦让,这是贪婪的表现;然而不敢死,又是没有勇气的表现。”二人都交回手中的桃子,双双刎颈而死。古冶子言道:“两个武士死了,单是我一人活着,这是不仁;拿话羞辱别人,反而夸耀自己的名声,这是不义;违背了武士的行为,如果不死,这是无勇的表现。虽是这样,我认为他们两人同吃一个桃子是合乎节度的,我独吃一个桃子也是合适的。”他也交回桃子,刎颈而死。使者回报道:“已经都死了!”齐景公按规定的穿着装殓了这三个人,并按武士的葬仪安葬了他们。【集评】明·杨慎评《晏子春秋》:“事属旧杂剧文,却有搬演。(援桃)而起,(刎颈)而死,相应处得血气闪倏之状。(古冶子)说(冶少)‘不能游’,愈自夸异。写得音状鼓动,恍见当年(古冶子斩鼋)。勇力(指三士)而知贪与仁义,宜以士礼葬也。”清·俞樾《诸子评议》:“古冶子之意,盖以二子之勇相等,二子同食一桃,则得其节矣;冶专食一桃,则得其宜矣。上文‘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云云,已自明不得不死之故,此二言又处置二桃,即以定己与二子之分量,故用‘虽然’二字作转也。”民初·张之纯《诸子菁华》:“诸葛武侯《梁父吟》即以伤之子也。贤如晏子,犹有进谗杀贤之事,况其下者乎!其末二句曰:‘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盖以此事为非矣。”【总案】这篇作品,在晏子故事里具有完全不同的格调,因为它通过“二桃杀三士”的情节,颂扬一种诡诈的权术,是用引起内争与火并的计谋,达到铲除异己的故事。这与晏子作为传说故事里的仁者、贤者与智者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故事的起因,实际是因为晏子经过“三士”面前时,他们没有起立致意。于是晏子便向景公进言,除掉他们。当景公表示“搏之”、“刺之”都不可能的时候.晏子提出了“计功食桃”的计策。果然,这“三士”只是蛮勇之夫,计功时各自夸耀,取桃子各不相让。由于古冶子功高一筹,公孙接、田开疆羞愧自刎。古冶子也因自己“不仁”、“不义”,决然自杀。这样,连一个桃子也没损耗,便使三个武士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据记载,诸葛亮对这一有损于晏子形象的故事,在他所作的《梁父吟》中,表示了责难之意。这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把故事当作了历史的“实录”,这对晏子的评断是不准确不公正的了。
提到“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会想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而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却是中国的王充。
王充(27—约97)在《论衡·效力》中,提出了“知为力”,即“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又说:“萧何以知为力。”他认为,“人生莫不有力”,“力”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为“筋骨之力”即体力,如壮士举重拔坚之力,农夫垦草种谷之力,士卒勇猛进攻之力,工匠构架斫削之力等;一曰“仁义之力”即脑力,如儒生广博疏通之力,佐史治书定簿之力,贤者论道议政之力等。这里,他不仅提出了“知为力”这个命题,而且明确地把“力”分为体力和知力两类。这比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要早1500多年。
知识就是力量的意思。推荐。爱诗词网。提到“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会想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而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却是中国的王充。王充(27—约97)在《论衡·效力》中,提出了“知为力”,即“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又说:“萧何以知为力。”他认为,“人生莫不有力”,“力”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为“筋骨之力”即体力,如壮士举重拔坚之力,农夫垦草种谷之力,士卒勇猛进攻之力,工匠构架斫削之力等;一曰“仁义之力”即脑力,如儒生广博疏通之力,佐史治书定簿之力,贤者论道议政之力等。这里,他不仅提出了“知为力”这个命题,而且明确地把“力”分为体力和知力两类。这比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要早1500多年。不仅如此,王充还主张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认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他说:“文力之人,助有力之将,乃能以力为功。”脑力与体力相结合,是使“力”变为“功”的唯一途径。
【题解】此诗约是玄宗天宝五载(746)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诗中所写的八个人都在长安住过,但时间上有先后,也有互相见不到面的。他们的身分也相差甚远,从王侯宰相,到布衣平民。杜甫是从嗜酒这一点上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八仙们生活的时代,基本上是开元后期。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富实,文学艺术也呈现出一代特殊的风貌,此诗正是形象地反映了那时思想活跃,人才并集的繁荣景象,诗中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各自不同的酣饮之态,赞扬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蔑视权贵、傲世疾俗、不满现实、憧憬个性解放的精神,其中也隐含着诗人自己的一股抑郁不平之气。此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造。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各自成章;而又主次分明,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故古今评家一致认为“此乃创格”。【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注释】
①知章:贺知章,诗人,官至秘书监,性放旷,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辞官回故乡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二句极言其酒后忘形。
乐圣且衔杯。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此诗约是玄宗天宝五载(746)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诗中所写的八个人都在长安住过,但时间上有先后,也有互相见不到面的。他们的身分也相差甚远,从王侯宰相,到布衣平民。杜甫是从嗜酒这一点上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八仙们生活的时代,基本上是开元后期。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富实,文学艺术也呈现出一代特殊的风貌,此诗正是形象地反映了那时思想活跃,人才并集的繁荣景象,诗中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各自不同的酣饮之态,赞扬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蔑视权贵、傲世疾俗、不满现实、憧憬个性解放的精神,其中也隐含着诗人自己的一股抑郁不平之气。此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造。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各自成章;而又主次分明,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故古今评家一致认为“此乃创格”。【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注释】①知章:贺知章,诗人,官至秘书监,性放旷,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辞官回故乡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二句极言其酒后忘形。②汝阳:汝阳王李琎,玄宗兄宁王李宪的长子。斗:一种较大的酒器。曲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酒泉郡(今甘肃省酒泉县),相传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③左相:李适之,雅好宾客,天宝元年(742)代牛仙客为左丞相,天宝五载(746)为李林甫排挤罢相。赋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乐圣、避贤:《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④宗之:崔宗之,开元初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官至侍御史,后谪金陵。觞(xhang商):酒杯。白眼:晋诗人阮籍能作青(黑)白眼,遇庸俗之人,便以自眼相对,表示蔑视。这句形容宗之傲世疾俗之态。皎:洁白。玉树临风:形容宗之醉后摇曳之态。玉树,喻宗之貌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兼葭倚玉树。”⑤苏晋:开元间举进士,历任户部、吏部侍郎,官至太子庶子。长斋:长期斋戒。逃禅:逃离禅戒,指不守佛教戒规。⑥长安市上酒家眠:《旧唐书·李白传》:“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自己卧于酒肆矣。”天子呼来不上船:范传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⑦张旭:书法家。《旧唐书·贺知章传》:“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草圣:草书之驿。脱帽露顶:写张旭酒后狂放不羁的神态。李颀《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挥毫:挥笔。如云烟:形容张旭书法飞动,如天上的云烟般舒卷自如。⑧焦遂:生平事迹不详。袁郊《甘泽谣》称他为“布衣焦遂”,常和文人往来。卓然:神情卓异。形容他酒后精神振奋的样子。四筵:四座。【译文】贺知章骑马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能睡眠。汝阳王敢于饮酒三斗才去朝见天子,路上遇到曲车竟然也流下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也移到酒泉。左丞相李适之饮酒每天用一万钱,豪饮起来就象巨鲸吞吐百川之水,罢相后仍衔杯豪饮,喜喝清酒,不喝浊酒。崔宗之少年英俊,潇洒风流,高举酒杯,白眼望青天,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苏晋一面长期斋戒礼拜佛象,一面又嗜饮,常醉酒逃禅。李白意兴豪放,才思敏捷,饮斗酒之间便可写诗百篇。喝醉了常常在长安市的酒家睡着。即使天子召见也不上船,大呼:“臣是酒中的神仙。”张旭三杯酒醉后,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帽露顶,以发作笔,奋力疾书,字迹如云烟自如舒卷。焦遂喝罢五斗后方有醉意,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惊动整个席筵。【鉴赏】我国古代文人往往以能饮酒为美德,这大概是由于饮酒和政治有关,通过饮酒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态度。魏晋间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便是以饮酒来对抗司马氏统治的一个政治小集团。司马氏欲跟阮籍联姻,阮籍不情愿,干脆昏醉六十日,司马氏只得罢了。陶渊明有《饮酒》诗二十首,其实不是写的饮酒,而是抒写了他对功名的厌弃,对隐居生活的赞美,是表明他的政治态度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其中的佳句。甚至连准备下令禁酒的曹操,也在《短歌行》中赞美饮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以饮酒来表示政治态度并不完全是直接的,很多场合下常常是一种间接的政治表态。如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载李白在翰林时,“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由此可见,《饮中八仙歌》中的八仙纵饮,绝大多数是表示对政治的一种消极态度,不全是为了表现“名士”的派头。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得其要领。饮中八仙依次为:贺知章、汝阳郡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这仅仅是杜甫诗中的次序,并不反映年辈的先后。考唐史,苏晋死于开元二十二年,贺知章死于天宝三年,李适之死于天宝六年,汝阳王死于天宝九年。所以朱鹤龄说:“《八仙歌》当是综括前后言之,非一时俱在长安也。”写贺知章两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是说他酒醉后骑马不稳,左右摇晃,好象乘船。并通过他偶有一次落井,仍然醉卧井底的典型细节来刻划他的形象。据《宣和书谱》卷第十八载:“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擢第后复登超拔群类科。天姿夷旷,谈论警发。能文,善草隶,当世称重。恐不能遽取,每于燕闲游息之所,具笔砚佳纸候之。偶意有惬适,不复较其高下,挥毫落纸;才数十字,已为人藏去,传以为宝。晚节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脱落簪绂之累,嬉戏里巷间,与物无忤,每醉必作,为文词初不经意,卒然便就,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尤见真率。往往自以为奇。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由此可知,贺知章醉后,作诗写字,能达到一种不能自知的怪逸境界,不仅是“眼花落井”而已。写汝阳王三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作为一个郡王,喝了三斗(一种大杯)酒以后才去朝见天子,其狂态可知。路上碰到装酒的车便口水直流,这样一个典型细节生动地刻划了他嗜酒成癖的性格。恨不得将他的封地移到酒泉去,因为相传酒泉郡城下,有金泉,其味如酒。通过这一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仅显示了他郡王的特殊身份,还进一步刻划了他的嗜酒性格。写李适之三句:“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据《旧唐书》记载:“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累封清和相公。与李林甫争权不叶,适之性疏,为其阴中……五载,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竟坐与韦坚等相善,贬宜春太守。后御史罗希奭奉使杀韦坚、卢幼临、裴敦复、李邕等于贬所,州县且闻希奭到,无不惶骇。希奭过宜春郡,适之闻其来,仰药而死。”由此可知,李适之的纵饮,是为了逃避李林甫的迫害,但结果仍然未能逃脱他的魔掌,被逼“仰药而死”。杜甫用夸张的笔法写其豪饮:每天要花费宴饮之资万钱,他饮起酒来如海中长鲸之吸饮百川。至于“衔杯乐圣且避贤”句,则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暗用李适之罢相后赋诗内容,“衔杯乐圣”指耽于饮酒,不问国事,“且避贤”是躲避李林甫的迫害;另一方面也是用典,《三国志·魏志》:“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所以这句表面意思是李适之喜欢饮清酒而不喜欢饮浊酒。杜甫作此诗可能已在李林甫当政时,所以用隐晦的手法写出李适之藏在豪饮后面的政治悲剧。写崔宗之三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祐甫《齐昭公崔府君(日用)集序》说:“公嗣子宗之,学通古训,词高典册,才气声华,迈时独步……十年三月,终于右司郎中。年位不充,海内叹息。”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诗说:“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根据这两段材料,我们知道崔宗之是一位才华洋溢、倜傥超群的青年诗人,喜欢饮酒,但年寿不永。所以杜甫描写时着眼于他的俊逸风姿。先称赞他是一位风流潇洒的美少年,这是平时的形象;然后写他,举杯饮酒时,白眼望天,傲岸而目无下尘的样子跃然纸上;喝醉以后,皎皎然如玉树临风,摇曳而美妙多姿,如在眼前。三种时态,三种不同的风姿,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写苏晋两句:“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数岁即能写文章,时人比之为王粲。这里杜甫抓住苏晋信佛和饮酒的矛盾,写出他嗜饮胜过信佛的性格。《杜臆》注释这两句说:“逃禅盖学浮屠术,而喜饮酒,自悖其教,故云。而今人以学佛者为逃禅,误矣。”写李白四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据《旧唐书·文苑列传》记载:“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又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根据这些记载,似乎杜甫所写李白醉后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仙等行为,仅是为了表现李白的傲骨和天子对他的优厚待遇。实际上,李白这些行为背后,是有政治原因的。前引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所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固然是明证,而李白自己写的《玉壶吟》更能说明问题: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勅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诗中明写由于他揄扬天子、谑浪群僚、数蒙恩宠,终于引起宫中妒忌,他只好借酒来浇愁,并把自己比成隐于朝市的东方朔。李白已看透,唐玄宗的所谓恩宠,不过是把他当作一名文学弄臣,他的“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的政治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所以,李白的纵饮沉醉,实在是一个悲剧。杜甫写出了这种悲剧,只是较为隐晦罢了。写张旭三句:“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意思是说,张旭三杯落肚以后,草圣张芝的草书技艺便显示出来了,他在王公大人面前也不讲什么礼仪,脱下帽子,露出头顶,显出狂态,挥笔疾书,如一片云烟落在纸上。杜甫抓住了一位草书家作书时的特征来写,个性极其鲜明突出。据《新唐书》载:“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由此可见,杜甫的描写相当真切。而盛唐另一著名诗人李颀写的《赠张旭》诗,更可作为杜诗的绝好注脚:张公性好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粇。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最后一位是焦遂,写了两句:“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关于焦遂,两唐书不见记录,仅袁郊《甘泽谣》说他是“布衣”,其余事迹,一无所知。杜甫以上写了七人,都是写的醉态;惟独于焦遂,写他饮了五斗以后还不醉。不仅不醉,正是意气最风发的时候,这时他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善于雄辩,惊动四筵,个性也极其鲜明突出。这首诗的结构和用韵都很特别,颇有点诡奇。在结构上,开头不用引语,劈头而起,便进入正文;最后也不用收束语,写完最后一人,就戛然而止,如截奔马。而中间历历落落挨次写来,或两句,或三句,或四句,极自由,又极富于变化。分之为八章,合之为一篇。在用韵上,一韵到底,使人产生一气呵成的完整感觉;而又不避重韵,“眠”字“天”字各押了两次,“前”字押了三次,又显然有分章的意味。这种形式,确是杜甫所独创。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诗人抓住“八仙”的个性特征来写,语言极精炼而个性极鲜明。正如《读杜心解》所说:“其写各人醉趣,语亦不浪下。知章必有醉而忘险之事,如公异日之醉为马坠也。以其为南人,故以乘船比之。汝阳,封号也,故以‘移封酒泉’为点缀。左相有罢政诗,即用其语。宗之少年,故曰‘玉树临风’。苏晋耽禅,故系之绣佛。李白,诗仙也,故寓于诗。张旭,草圣也,故寓于书。焦遂,国史无传,而‘卓然’‘雄辩’之为实录,可以例推矣。即此识移掇不去之法。”【点评】此创格,前无所因,后人不能学。描写八公都带仙气,而或两句三句四句,如云在晴空,卷舒自如,亦诗中之仙也。(王嗣奭《杜臆》卷一)吴见思曰:“此诗一人一段,或短或长,似铭似赞,合之为共为一篇,分之各成一章,诚创格也。”(仇兆鳌《杜诗详注》引)一路如连山断岭,似接不接,似闪不闪,极行文之乐事。用《史记》合传例为歌行,须有大力为根。至于错综剪裁,又乘一时笔势兴会得之,此有法而无法者也。此等诗以笔健为贵,清则劲而上腾,若加重色雕刻,便累坠不能高举矣,词家所宜知也。([清]张谦宜《絸斋诗谈》卷四)前不用起,后不用收,中间参差历落,似八章,仍似一章,格法古未曾有。每人各赠几语,故有重韵而不妨碍。(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写各人醉趣,语亦不浪下。知章必有醉而忘险之事,如公异日之醉为马坠也。以其为南人,故以“乘船”比之。“汝阳”,封号也,故以“移封酒泉”为点缀。左相有《罢政》诗,即用其语。宗之年少,故曰“玉树临风”。苏晋耽禅,故系之“绣佛”。李白,诗仙也,故寓于诗。张旭,草圣也,故寓于书。焦遂,国史无传,而“卓然”“雄辩”之为实录,可以例推矣。即此识移掇不去之法。写来都有仙意。(浦起龙《读杜心解》)
山风吹空林。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语出唐代岑参《暮秋山行》诗。山风吹进空寂的树林,飒飒作响,像是有人走入林中。两句诗写树林的空寂幽静,十分传神。
【诗句】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译注】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全诗】行路难其三[唐]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吾观自古贤达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译注】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全诗】行路难其三[唐]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名句】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语出唐代罗隐《西施》诗。如果西施可以被解释为使吴国灭亡的祸因;那么越国的灭亡又是因为谁呢?两句诗说明国家的衰亡,并不是个别人的作用,而是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原因、背景。西施:传说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位美女,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将西施献给了后者。吴国:春秋一国,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越国:春秋一国,在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公元前306年为楚国所灭。
越国亡来又是谁。推荐。爱诗词网。【名句】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语出唐代罗隐《西施》诗。如果西施可以被解释为使吴国灭亡的祸因;那么越国的灭亡又是因为谁呢?两句诗说明国家的衰亡,并不是个别人的作用,而是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原因、背景。西施:传说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位美女,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将西施献给了后者。吴国:春秋一国,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越国:春秋一国,在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公元前306年为楚国所灭。
望驿台 白居易。推荐。爱诗词网。白居易《望驿台》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元稹于元和四年(809)出任监察御史,该年三月出使东川,写下了《使东川》一组绝句。白居易写了12首和诗,《望驿台》是和诗中的一首。要透彻地读懂和诗,就要先了解原唱。元稹的原唱是这样的:“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诗是写于三月的月末,内容是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妻子本来以“春尽”为夫妻团聚之时,但现在因公务未了而无法实现。“孟光”在这里是指其妻韦丛。白居易和诗写的也是元稹夫妻相互思念之情,但由于他是处于旁观的位置,故而写得更全面,更有自己的特点。“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和诗的开首两句分写元稹夫妻二人彼此思念。“靖安宅”,即当时长安城的靖安里,元稹的宅第也在这里。前句是写韦丛依窗眺望着垂柳,心中思念着远行的心上人。次句是写此时此刻元稹在驿站里望着满地的落花,也在思念着自己的妻子。首二句以对偶的形式出现,夫妻两相对映,愈显他们的心心相应。此外,诗句中的用词也相当讲究,如“柳”字,唐人有折柳以赠远行之人,以示留恋之意,诗中的柳字自当含有此意;再如次句中的“花”字,这里亦有以姣好之花容喻妻子之美貌,有睹花思人之意。这种写法使得诗句更具内含,更加耐读,也更能丰富读者的想象。三四两句“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原唱中有“不曾春尽不归来”的句子,本来他们夫妻相约春尽为重聚之期,但是现在“春光同尽”,归期难定,相聚希望落空,于是才有了“居人思客客思家”这样的结果。这句诗对他们夫妻深沉思念之情的描绘是十分真切的,而概括得如此全面,也只有与元稹这般相知的旁观者才能道得出。再者,末句的用词十分精妙,也就是说作者十分巧妙地在一个单句中运用了重言错综的手法,以“客思思客”相对应,使得诗句有着音韵循环和谐之美。白居易的和诗在内容上与原唱既彼此相应,但又非简单的复述,而是同中见异,有着自己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原唱写得更好。全诗含蓄与率直相结合,谨严与流动相结合,可以说是和诗中的上乘之作。
《长干曲四首·其一》.[唐].崔颢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题解】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主人公开朗、天真的性格。【注释】①《长干曲》:乐府古题,多描写长干里一带妇女生活和感情。长干,长干里,今南京市旧里弄名,在长江南岸。②这首是女子问话,又自我作答,显得很主动。
妾家住横塘。推荐。爱诗词网。《长干曲四首·其一》.[唐].崔颢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题解】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主人公开朗、天真的性格。【注释】①《长干曲》:乐府古题,多描写长干里一带妇女生活和感情。长干,长干里,今南京市旧里弄名,在长江南岸。②这首是女子问话,又自我作答,显得很主动。【原诗今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而妾住在附近横塘。只是停下船儿问问,也许你是我的同乡。【其一鉴赏1】这首小诗描写一水乡女子在江上向过往的小伙子攀谈问话的一个细节。它像一场独幕剧,又像一篇微型小说。寥寥四句独白,简单明了,但仔细含茹把玩,却又觉得隽永深长,风神无限。诗一上来就直接用主人公的问话开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寥寥十字,从句式上看,不过是一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的组合,既没有什么奇思异想,也没有什么僻典故实,从事件上看,不过是人生逆旅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细节:攀谈问话。简单极了,平淡极了。诗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平淡的人生琐事中,看到了诗意的光彩和戏剧化的情节。分析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首先,问话中称对方为“君”,答语中称自己为“妾”,点出问者和所问对象的性别:一个水乡姑娘与一个船家小伙子。诗文中大凡涉及到男女,倾慕迷恋,恩怨憎爱之类的浪漫传奇故事就会随之展开。但此诗并没有沿袭这些俗套,只是写一女子款款问话。她问对方家住何处,也是一般人路遇谋面开始攀谈时的常例。作为一个姑娘,她也只能问别人“家住何处”,若改问姓甚名谁,则既不礼貌,也不合乎身份。所以第一句纯是问语,绝无深意。但话由一女子先问,又是在礼俗甚多的古代,已经够大胆率直了。第二句诗人写女子不待对方回答就自报家门。从社交的一般习惯来讲,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的年龄居处是不该轻易告诉陌生人的。诗人这样写,一方面是想说明水乡姑娘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含有向对方介绍自己情况的用意。俞陛云说这两句“既问君家,更言妾家,情网遂凭虚而下矣。”(《诗境浅说续编》)正点破女子自我介绍中的暗示。“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姑娘在大胆攀问又主动介绍之后,才觉得自己有些太唐突,怕引起对方的误解,所以赶忙又加以补充和解释,说自己不过是随便问问,打听对方是不是同乡。这样解释看来十分得体,既掩饰了姑娘的羞涩,又表现了她的敏捷和聪慧。但是稍有阅历的人不难看出,姑娘的这两句解释和补充,欲盖弥彰,把起初恐怕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秘密给点破了。末句中的“同乡”一语,表明姑娘是在他乡异地,孤独寂寞,烦闷无聊,所以对家乡的一切都很敏感,于是闻乡音而相问。这样,“同乡”由问话攀谈的借口,转变为寻找慰藉理解的纽带,最后成为系连两个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红线。《长干曲》属于南朝乐府《杂曲歌辞》,内容多表现江南水乡船家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崔颢所作《长干曲》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诗用民歌体,表现水乡姑娘的纯真娇憨,虽不过四句问语,但却声态并作,情貌俱现,非常传神。且含蓄蕴藉,“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其一鉴赏2】《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描绘广陵女子驾着菱舟逆浪而上,卖弄本领的情景,大胆泼辣的神态皆于自夸的口吻中见出。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便从这首古辞的意思中生发而来。古辞中的女子迎浪相邀的人是谁?她在向谁作自我介绍?诗中没有明言。而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以女子口吻所唱的情歌,这就使崔颢的《长干曲》能根据古辞所留下的想象余地,将它的意思扩充成四首问答式的民歌,构想出一个采莲少女与一位船家青年在水上相识的一幕情景,表现了人生中偶而相逢的片刻意趣。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联系其他三首来看,这个女子应是在江上采莲,见到船家青年,可能因对方的乡音引起了她的注意,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问对方住在何处,语气直捷,开门见山。然后不等回答,便介绍自己住在横塘(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与长干相近)。接着似乎又很快意识到这样直截了当地向一个陌生男子打听住处并自报籍里,未免过于唐突,于是旋即便解释自己之所以停船借问的缘故,是想到彼此可能还是同乡。四句平平常常的问话,语意直白而又几经转折,虽不见人,却闻声便可见出这个在水上长大的女子快人快语、热情开朗的性格,天真而大胆的表情中还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欲与对方结交的情思。王夫之评此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中的有字之处只是截取女子试探性的几句问话,而这幕对话的情节和背景则都在无字之处:江上船只来往、姑娘们结伴采莲的景象,女子对船家口音的反应,她驾着莲舟主动靠近船家的过程,问讯时曲折微妙的心理活动,无不活现在她的声情口吻之中,却又并无一字落入言筌。这首诗只是两人相识的开端,但简洁有味的口语,直接发自内心的声调,以及直面相问的开场白,语意中似有若无的情思,启发了无穷的联想,并自然引出了以下的三首问答诗。
未到江南先一笑。推荐。爱诗词网。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注释】(1)此诗二首,作于徽宗崇宁元年(1102),作者时年五十八岁。岳阳楼:建于今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楼上,濒临洞庭湖,面对长江。该楼为唐代张说所建,宋仁宗庆历时滕宗谅(字子京)加以增建,登上城楼,既可眺望洞庭湖,又可俯瞰万里长江。范仲淹撰有《岳阳楼记》,此后,岳阳楼名声大震。君山:又称湘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2)投荒:指远谪到偏僻荒凉的地方。万死:九死一生,源自柳宗元诗:“万死投荒十二年。”鬓毛斑:耳旁头发花白。(3)生入:指能够活着从“投荒之地”出来,才能生入瞿塘滟滪关。瞿塘: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滟滪关:又名江关,即瞿塘峡中的滟滪堆,曾为三峡中著名的险关。(4)江南:指作者家乡江西修水县。宋代属江南西路,简称江西。先一笑:形容作者被赦,将被起用时的喜悦心情,未到家乡,禁不住“先一笑”了。【赏析心得】宋哲宗绍圣年间,新党再起,对保守派“元佑党人”进行打击报复,黄庭坚也在被迫害之列。他于绍圣二年(1095),因修国史,政敌诬陷他写《神宗实录》失实,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改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吃了许多苦头。直至徽宗即位后的元符三年(1100),作者已经五十六岁了,才被放还。徽宗崇宁元年(1102)初春,作者出川后,由荆州赴老家分宁(修水)。这两首诗就是他返回江西老家,途经洞庭湖时所写,尽情倾吐当时喜悦的心情。“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首两句作者以对比手法,写了“生”“死”两重天。受诬逐放荒远偏僻之地,煎熬多年,鬓毛都已斑白,自认绝无生还希望。不料,正如其好友东坡云“帝遣巫阳招我魂”,新登皇位的“玉帝”一纸诏书,竟让他活着乘舟闯入人称鬼门关的瞿塘滟滪堆。死而复生,又惊又喜,作者此时的心情万分激动。第二句,“生入”与“生出”,历有争论,有人认为,“生出”似比“生入”更合诗意。其实,作者在此是引用了典故《后汉书·班超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此句“生入”即同其意。“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第三句,未到江南老家,不禁喜极一笑。一笑泯怨愁,这一“笑”,实在是太精彩了。六、七年的投荒贬谪生活,有多少苦和愁!如今,尽在这一笑中了。高度概括,含蓄不露,充分显示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超妙水平。第四句是喜极一笑,心情愉快的具体表现。回家途中,路经岳阳,登上岳阳楼,在初春蒙蒙细雨中,饱览湖光山色。洞庭不变,君山依旧,如今返乡与早年投荒的心情,一喜一忧,却是截然相反了。(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注释】(1)川:河水,这里指汇聚众河之水的湖水。凭栏:靠着栏杆。(2)绾结:盘结,即把头发盘绕缠起。湘娥:古代神话中的湘君女神。传说尧帝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溺死湘江,化为神,号湘夫人,住在君山上。鬟:妇女头上螺形的发髻,此指君山山峰。(3)不当:到不了。(4)银山:指湖水涌起如银似的白色波浪。青山:指君山。【赏析心得】第二首是承接第一首。“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春风吹着春雨,飘洒满湖水面,作者登楼独自倚着栏杆向远处望去,只见烟雨中的君山就像湘夫人头上盘结缠绕的十二个发髻,神韵卓然,格外美丽。“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兴致勃勃的诗人,突发奇想:如果乘舟到湖里去,靠近“湘君”,从波涛汹涌、雪白浪花掀起的银山中,近距离欣赏这一螺青峰,那该是多美的事啊!此诗二首,题为《望君山》,第一首却未直接描写君山,全是倾吐心中喜悦之情,精彩之句在于“未到江南先一笑”。这个“笑”字,将怨、愁全抛在浩渺洞庭湖水中了。远谪归乡的诗人,正因为有第一首情绪转折作基调,才有兴致在烟雨中欣赏君山,品出她的美丽动人,并突发奇想,写出气魂宏伟、豪迈旷放的壮丽诗篇。如果前首的写法是“点铁成金”,那么后首就是成功的“夺胎换骨”了。
临颍美人在白帝。推荐。爱诗词网。“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詩句出處:《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註釋】:臨:(一)①自上往下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而君之後宮臨而笑臣。”(臣:自稱的謙詞。)②統治;治理。《漢書·貢禹傳》:“武帝始臨天下,尊賢用士。”《國語·晉語五》:“茍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汝其誰?”③至;到;到達。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州司:州官。)也用於稱對方到來的敬辭。《左傳·襄公三年》:“請君臨之。”④靠近;臨近。《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傢樓臨民傢。”范仲淹《嶽陽樓記》:“把酒臨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臨清流而賦詩。”⑤對著范本摹仿。⑥指時間臨近;將要。《漢書·韓延壽傳》:“臨上車,騎吏一人後至。”(騎吏:騎馬的官吏。)⑦監視。《詩經·大雅·大明》:“上帝臨女,無貳爾心。”(女:同“汝”。爾:你。)(二)lìn哭,哭吊死者。《史記·孝文帝本紀》:“宮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聲。”(旦:早。舉聲:高聲號哭。)《世說新語·傷逝》:“孝武山陵夕,王孝伯入臨。”美:①味美。《孟子·盡心下》:“膾炙與羊棗孰美。”(膾:剁細瞭的肉。炙:燒烤的肉。羊棗:一種小柿子。孰:哪個。)《呂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實。”②美麗;漂亮。《詩經·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③美善;美好。《荀子·王霸》:“無國而不有美俗。”④稱贊;贊揚。《谷梁傳·僖公元年》:“美齊侯之功也。”在:①存在;在世。《論語·裡仁》:“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范縝《神滅論》:“豈容形亡而神在。”②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或狀態。張華《情詩》:“處歡愒(kài)夜促,在戚怨宵長”。(愒:貪。)③處;處所。陶潛《飲酒》之二:“衰榮無定在,彼此共更之。”④在於;取決於。《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⑤問候;慰問。《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使寡人朝夕聞衛國之言,吾子獨不在寡人。”(寡人:衛獻公自稱。淹恤:久遭憂患。吾子:指衛大夫大叔文子。)⑥觀察;審察。《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璇璣玉衡:玉飾的天體觀測儀器。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⑦介詞。引進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情形、范圍等。柳宗元《田傢》詩:“迎新在此歲。”《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將軍禽操宜在今日。”(將軍:指孫權。操:曹操。)⑧和“所”連用,表示強調,其下多連“不”等。⑨終結。《尚書·呂刑》:“非天不中,惟人在命。”⑩通“才”。僅僅。《漢書·賈誼傳》:“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戶耳。”白:①白色。《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辨:辨別。)②純潔。《韓非子·說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潔;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彰明;顯赫。《荀子·天論》:“禮義不加於國傢,則功名不白。”⑤表明;陳述。《呂氏春秋·士節》:“吾將以死白之。”⑥稟告;報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詞》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帝:①天帝。古人或宗教徒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為帝。《尚書·呂刑》:“上帝監民。”屈原《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②君主;皇帝。《戰國策·趙策三》:“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續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四年》:“帝每勸以讀書,(趙)普遂手不釋卷。”妙:①好;美好。《論衡·定賢》:“曲妙人不能盡和。”②奇巧;奇妙。江淹《別賦》:“術即妙而猶學。”③精微;微妙。《申鑒·雜言下》:“幽深謂之玄,理微謂之妙。”④幼小;細小。錢起《送傅管記赴蜀軍》:“才略縱橫年且妙。”(才略:才幹謀略。縱橫:奔放自如。)⑤通“眇(miǎo)”。遙遠。《韓非子·難言》:“閎大廣博,妙遠不測。”舞:①舞蹈。《呂氏春秋·孟春》:“命樂正入學習舞。”②跳舞。《論語·八佾》:“季氏八佾(yì)舞於庭。”(佾:八人一行為一佾。)《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gǔ)。”(賈:經商。)③揮動;擺動。《山海經·海外西經》:“操幹戚以舞。”(操:持。幹、戚:均武器名。)葉夢得《賀新郎》:“吹盡殘花無人見,惟垂楊自舞。”④飛翔。《列子·湯問》:“瓠(hù)巴鼓琴而鳥舞魚躍。”(瓠巴:人名。)⑤玩弄;舞弄(文字、權術等)。《史記·酷吏列傳》:“舞智以禦人。”此: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曲:(一)①彎;不直。與“直”相對。《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②不正;不公正;不正派。《戰國策·秦策五》:“趙王之臣有韓倉者,以曲合於趙王。”陸賈《新語·辨惑》:“懷曲而合邪。”(合:迎合。邪:偏邪。)③局部;一部分。《淮南子·繆稱》:“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④委婉曲折。元結《惡(wù)曲篇》:“未嘗曲氣以轉聲,曲辭以達意。”⑤泛指彎曲之處。吳融《壁畫折竹雜言》:“渭曲逢,湘江別。”(渭:水名。)⑥偏僻之處。嚴忌《哀時命》:“塊獨守此曲隅兮。”(塊:孤獨。隅:角落。)(二)qǔ①韻文的一種。通常指宋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裁相近,但格式較為自由。分戲曲、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②歌曲。王褒《長安有狹邪行》:“塗歌楊柳曲,巷飲榴花樽。”(塗:同“途”。樽:酒器。)③樂曲。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一:“請君莫奏前朝曲。”神: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瞭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揚:①舉起。《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揚枹(fú)兮拊(fǔ)鼓,疏緩節兮安歌。”(枹:鼓槌。拊:擊。疏緩:指節奏緩慢。)②向上揚起的樹枝。《詩經·豳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③簸動;向上播散;掀起。《詩經·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④稱頌;宣揚;傳播。《詩經·大雅·江漢》:“對揚王之休命。”(對:酬答。休:美好。)⑤顯示;顯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揚兵河上。”⑥容貌出眾。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⑦發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光揚洪烈。”(洪烈:偉大的功業。)⑧振作。杜甫《新婚別》:“兵氣恐不揚。”(兵氣:士氣。)⑨古九州之一——揚州的簡稱。轄今之蘇、皖、贛、浙、閩諸省。⑩鉞,古代一種兵器。《詩經·大雅·公劉》:“幹戈戚揚。”(幹:盾牌。戚:古代一種像斧的兵器。)[揚揚]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樣子。《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推荐。爱诗词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治国任人”类的诗句。猛烈的大风,能分出草木是否坚韧、挺拔;动荡不安的政局,能辨别人是否坚贞、忠诚。诗句说明了:只有在时势险恶、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才能识别出忠良之臣。现在多用“疾风知劲草”来比喻朋友和国家之间的友谊能经得起考验。注:板荡,比喻乱世。李世民“赐萧瑀”“全唐诗”第19页。繁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是關於描寫“諭理警世·治國任人”類的詩句。猛烈的大風,能分出草木是否堅韌、挺拔;動蕩不安的政局,能辨別人是否堅貞、忠誠。詩句說明瞭:隻有在時勢險惡、生死攸關的危難關頭,才能識別出忠良之臣。現在多用“疾風知勁草”來比喻朋友和國傢之間的友誼能經得起考驗。註:板蕩,比喻亂世。李世民“賜蕭瑀”“全唐詩”第19頁。拼音:“JiFengZhiJinCao,BanDangShiChengChen”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JiFengZhiJinCao,BanDangShiChengChen”ShiGuanYuMiaoXie“YuLiJingShi·ZhiGuoRenRen”LeiDeShiGou。MengLieDeDaFeng,NengFenChuCaoMuShiFouJianRen、TingBa;DongDangBuAnDeZhengJu,NengBianBieRenShiFouJianZhen、ZhongCheng。ShiGouShuiMingLe:ZhiYouZaiShiShiXianE、ShengSiYouGuanDeWeiNanGuanTou,CaiNengShiBieChuZhongLiangZhiChen。XianZaiDuoYong“JiFengZhiJinCao”LaiBiYuPengYouHeGuoJiaZhiJianDeYouYiNengJingDeQiKaoYan。Zhu:BanDang,BiYuLuanShi。LiShiMin“CiXiaoYu”“QuanTangShi”Di19Xie。
独坐黄昏谁是伴。推荐。爱诗词网。“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诗句。孑然一身,独自坐在黄昏的烟霞中,谁来陪伴我呢?只有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相对相伴,共度这黄昏的时光。末句三、一、三式排列,在近体诗句式中极为少见。注:紫微郎,指中书省各级官员,此指作者自己。白居易“紫薇花”“全唐诗”第4934页。繁体:“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是關於描寫“人物摹寫·人物舉止”類的詩句。孑然一身,獨自坐在黃昏的煙霞中,誰來陪伴我呢?隻有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相對相伴,共度這黃昏的時光。末句三、一、三式排列,在近體詩句式中極為少見。註:紫微郎,指中書省各級官員,此指作者自己。白居易“紫薇花”“全唐詩”第4934頁。拼音:“DuZuoHuangHunSheiShiBan?ZiWeiHuaDuiZiWeiLang”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DuZuoHuangHunSheiShiBan?ZiWeiHuaDuiZiWeiLang”ShiGuanYuMiaoXie“RenWuMoXie·RenWuJuZhi”LeiDeShiGou。JieRanYiShen,DuZiZuoZaiHuangHunDeYanXiaZhong,SheiLaiPeiBanWoNe?ZhiYouZiWeiHuaHeWoZheGeZiWeiLangXiangDuiXiangBan,GongDuZheHuangHunDeShiGuang。MoGouSan、Yi、SanShiPaiLie,ZaiJinTiShiGouShiZhongJiWeiShaoJian。Zhu:ZiWeiLang,ZhiZhongShuShengGeJiGuanYuan,CiZhiZuoZheZiJi。BaiJuYi“ZiWeiHua”“QuanTangShi”Di4934Xie。
【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天上浮云就像游子的心意,漂泊不定;徐徐落日就像我的惜别之情,迟迟不去。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故人:指诗人自己。此二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将游子的心情比作天上的浮云般飘泊不定;而“故人情”是指在家乡的故友的心,所以下句的意思是说友人的心将要如落日般地寂寞了。【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白云飘浮,夕阳徐下的景色或表达对浮云、落日的喜爱之情。[例1]记忆里只有绿,绿得不能再绿的绿,万般的绿上有一朵小小的白云。想着、想着,思绪就凝缩为一幅油画。乍看那样的画会吓一跳,觉得那正是陶渊明的“停云,思亲友也”的“图解”,又觉得李白的“浮云游子意”似乎是这幅画的注脚。(张晓风《江河》)[例2]落日给予我乡情亲情的温暖,是日出难以替代的。啊,果然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黄东成《夕照情》)二、用以形容游子远行、漂泊,亲朋惜别、眷念的情景。[例]临别的时候,他站在异国的街头,孤零零的一个人,向我遥遥挥手。自然而然,我吟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些诗句,虽已有一千两百岁了,仍新得令人感极涕下。(余光中《现代诗的名与实》)【诗评】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此指友人。故人:此指自己。句意:浮云飘忽无定,好似游子的心情;落日缓缓下山,好似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借眼前景色,写别离的情绪,情景交融。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集校注》一八卷1050页)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奉送卿二翁统节镇军还江陵》诗注:“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永【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的诗往往如天风海雨,千尺飞瀑,夺人之魄,但他也有一些诗,写得通俗浅显,情深意长,语淡味浓。《送友人》就是一例。这位友人是谁,已难以考证,但李白一生平交王侯,蔑视富贵,与下层百姓、落魄士子之间倒是情真意挚,肝胆相照。从这首诗中所用的比喻,如“孤蓬”、“浮云”看,这位友人也应是一位失意蹉跎的人物,而诗人此时的心境也约略相仿,因此,临歧分手,情意绵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点明送别已至城外,但两人仍舍不得分手,只见青山隐隐,白水迢迢。这两句对仗工整,写景如画,“青”、“白”交映,色彩明丽。“横”、“绕”二字以拟人化的动态来描写山环水绕的情趣,自然而生动。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景色如此美好,山明水秀,好友相聚正好携手徜徉,但现在却不得不分手了,而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从此如孤蓬飘转,浪迹天涯,难得相逢了。以“孤蓬”作比,已写出了随风万里、难能自主的苦衷,是为生计所迫,还是被功名所牵,还是因罪而贬谪,种种情缘,难以言明,也无须言明。加上一个“孤”字,就更写出了孤单无依的凄凉心情。这种对友人日后寂寞境况的体味,正表现了诗人情意之深,体贴之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由眼前景引发出心上意,即景生情,贴切自然。空中浮云飘动,欲行未行,西边落日衔山,恋恋不舍。作者用落日白云构成一种苍茫浮动的意象,巧妙地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理状态。这两句,随手拈来,天趣自生,情与景密不可分。“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结尾两句,写留恋徘徊,终不得不挥手告别,作者没有再写心中的感觉如何,而是用“萧萧马鸣”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马儿临别长啸,似乎情缱绻而不愿离去,那么,主人的心情如何,就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语言通俗而富有表现力,抒情如从胸臆中流出。首联对仗,“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瓯北诗话》卷一),中间二联,以“孤蓬”、“浮云”、“落日”构成一种象征性的图景,将情与景打成一片,尾联用衬托法,不言离情而离情自见,十分含蓄。另外,这首诗虽属五律,但格调上倒更象两首五绝,神韵悠然,造语简朴而其味隽永,在李白诗中,自成一格。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天上浮云就像游子的心意,漂泊不定;徐徐落日就像我的惜别之情,迟迟不去。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故人:指诗人自己。此二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将游子的心情比作天上的浮云般飘泊不定;而“故人情”是指在家乡的故友的心,所以下句的意思是说友人的心将要如落日般地寂寞了。【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白云飘浮,夕阳徐下的景色或表达对浮云、落日的喜爱之情。[例1]记忆里只有绿,绿得不能再绿的绿,万般的绿上有一朵小小的白云。想着、想着,思绪就凝缩为一幅油画。乍看那样的画会吓一跳,觉得那正是陶渊明的“停云,思亲友也”的“图解”,又觉得李白的“浮云游子意”似乎是这幅画的注脚。(张晓风《江河》)[例2]落日给予我乡情亲情的温暖,是日出难以替代的。啊,果然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黄东成《夕照情》)二、用以形容游子远行、漂泊,亲朋惜别、眷念的情景。[例]临别的时候,他站在异国的街头,孤零零的一个人,向我遥遥挥手。自然而然,我吟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些诗句,虽已有一千两百岁了,仍新得令人感极涕下。(余光中《现代诗的名与实》)【诗评】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此指友人。故人:此指自己。句意:浮云飘忽无定,好似游子的心情;落日缓缓下山,好似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借眼前景色,写别离的情绪,情景交融。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集校注》一八卷1050页)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奉送卿二翁统节镇军还江陵》诗注:“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永【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的诗往往如天风海雨,千尺飞瀑,夺人之魄,但他也有一些诗,写得通俗浅显,情深意长,语淡味浓。《送友人》就是一例。这位友人是谁,已难以考证,但李白一生平交王侯,蔑视富贵,与下层百姓、落魄士子之间倒是情真意挚,肝胆相照。从这首诗中所用的比喻,如“孤蓬”、“浮云”看,这位友人也应是一位失意蹉跎的人物,而诗人此时的心境也约略相仿,因此,临歧分手,情意绵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点明送别已至城外,但两人仍舍不得分手,只见青山隐隐,白水迢迢。这两句对仗工整,写景如画,“青”、“白”交映,色彩明丽。“横”、“绕”二字以拟人化的动态来描写山环水绕的情趣,自然而生动。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景色如此美好,山明水秀,好友相聚正好携手徜徉,但现在却不得不分手了,而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从此如孤蓬飘转,浪迹天涯,难得相逢了。以“孤蓬”作比,已写出了随风万里、难能自主的苦衷,是为生计所迫,还是被功名所牵,还是因罪而贬谪,种种情缘,难以言明,也无须言明。加上一个“孤”字,就更写出了孤单无依的凄凉心情。这种对友人日后寂寞境况的体味,正表现了诗人情意之深,体贴之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由眼前景引发出心上意,即景生情,贴切自然。空中浮云飘动,欲行未行,西边落日衔山,恋恋不舍。作者用落日白云构成一种苍茫浮动的意象,巧妙地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理状态。这两句,随手拈来,天趣自生,情与景密不可分。“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结尾两句,写留恋徘徊,终不得不挥手告别,作者没有再写心中的感觉如何,而是用“萧萧马鸣”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马儿临别长啸,似乎情缱绻而不愿离去,那么,主人的心情如何,就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语言通俗而富有表现力,抒情如从胸臆中流出。首联对仗,“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瓯北诗话》卷一),中间二联,以“孤蓬”、“浮云”、“落日”构成一种象征性的图景,将情与景打成一片,尾联用衬托法,不言离情而离情自见,十分含蓄。另外,这首诗虽属五律,但格调上倒更象两首五绝,神韵悠然,造语简朴而其味隽永,在李白诗中,自成一格。
词·王安石词《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推荐。爱诗词网。词·王安石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据四部丛刊影钞校本《乐府雅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学成就昭著,为宋朝一大家。主张文为现实服务,“有补于世”。其文严谨,说理透辟,笔力雄健峭拔,遒劲奇崛,诗如其文。词能“一洗五代旧习”。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首从“登临送目”起,笼罩全篇,末以警语作结,振动全章。全词笔力峭劲,寄兴遥深,境界清肃,饶有余味不尽之情致。篇首三句,开门见山,言登金陵古城远眺,正好是天高气爽的晚秋季节。“故国”,即南朝旧都金陵。词人以“故国”、“晚秋”、“天气始肃”,逐一交待登高揽胜之地点、时令、天气,造语自然,给出一个秋色肃杀的境界,有无意为佳之妙。以下二句,以远景镜头推出,写远望的金陵山川形势,给全词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千里长江从金陵城外流过,如一匹白绸子似的清莹而漫长,远处的群山青翠簇拥。这两句以写意手笔点染出山川之美。以下四句写江边景色,似用工笔勾勒:绵延千里的江面上,片片征帆在夕阳余晖中离岸而去。酒楼上的布帘儿高高挑起,随西风飘拂。彩舟游弋,如淡云般飘移,白鹭洲仿佛在星河中要翩然飞起。“背西风”,可以使读者想见酒楼所处的地势。“星河”,或指暮色中的长江,或指夜色降临,星辉耀江,白鹭洲(在南京西南长江中)蔚峙中流,势欲飞起。如果说上片第四、五句是写金陵山川之静态,此四句则是写其动态,犹如点睛,整幅画面随即灵动生趣。行笔至此,金陵江天上下融为一体,这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不相让。上片以“画图难足”收结,极为颖妙。词人以上片前七句作白描写景,又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稍作刷色,顿增明丽,至此仍有难状之憾,遂以“画图难足”了结,谓纵有生花妙笔也难绘尽金陵山川之美,以抒嗟赏之怀。下片换头,以“念往昔”拓开,追溯历史,大发怀古警今之议论。这里,词人所“念”者,并非个人的哀怨得失,而是慨叹六朝统治者端居金陵,竞逐繁华,荒淫误国。“门外楼头”,出自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意思是说,隋朝大将韩擒虎率兵灭陈,打到金陵城的朱雀门外时,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还在结绮阁楼上寻欢逐乐,后隋兵破陈,俘获陈后主,杀了张丽华。王安石在此借典慨叹六朝各代君主皆争相追逐豪华奢侈的生活,相继演出陈后主式的悲剧。“繁华竞逐”,原是亡国之恨。“门外楼头”,继言亡国之悲恨。“悲恨相续”,则言六朝覆灭之憾,为六朝历史作了总结。以下两句对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金陵吊古略作议论,将六朝覆灭的教训扩大到对千古以来的各代衰亡的思考,有“更上一层楼”之感,诚为大家手笔。六朝之后,至王安石生活之北宋,漫漫数百年,词人用“千古”,意在形容这段时间之漫长和江山易代之频繁。千年来,文人骚客到此登高凭吊,只是一味空叹朝代兴亡,很难从中引出教训以醒君主。现在六朝旧事已随滚滚长江而去,只剩下缕缕寒烟笼罩着的晚秋衰草。“寒烟衰草凝绿”,状眼前凄凉肃杀之秋色,回照篇首,也流露出对北宋统治者不能吸取教训和励精图治的几分不满。此句意境似与上片“画图难足”的山川之美难合,细细玩味,方知词人用笔之妙。景生情,景为情生,心境不同故耳。眼前虽是“画图难足”,但透过画图,词人似乎已隐约看到宋王朝黯淡凄凉的前景。煞拍处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收束全篇,不啻是对北宋朝廷的当头棒喝。不以前车为鉴的统治者依然醉生梦死,至今犹有商女唱亡国之音,“门外楼头”的悲剧一定还会重演。“《后庭》遗曲”,即《玉树后庭花》歌曲之简称。此曲为陈后主所作,历代均视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词人在这里借题发挥,却立意高出一筹,言六朝已远,但其遗曲至今时时可闻。若以宋人张昪的《离亭燕》之“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楼,寒日无言西下”等语予以对比,不难看出《桂枝香》立意高妙新警,思想境界也更有深度。王安石此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写景远近交错,浓淡相宜,层层拉近,纵收无迹,其境界清旷高远,历历如绘。《蕙风词话》谓“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人词往往有之”,王安石此词堪称佳例。其次,词章法首尾圆合,起承转合,无非法者。以“登临送目”呼起,上片均为“送目”所见之景,前结以“画图难足”收住,又为下片转入议论作了衬笔(金陵山川无疑是六朝兴亡的见证)。最后四句落笔现实,奇警有力。下片大发议论,类似散文笔法,也反映了宋词发展的一些特点。王安石《登大茅山顶》诗以文入诗,冯班曾讥之为“史论”,但此词之议论却如沈德潜所谓“带情韵以行”,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了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张炎语),确实不可多得。另外,此词用典贴切精警,有袭故弥新之妙。例如“千里澄江似练”,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澄江静如练”句,下片“门外楼头”是化杜牧《泊秦淮》诗句等。一首词,几处用典,已不多见,更况诗典、史典皆信手拈来,如同己出,不愧是大方家数。
《望星空(原诗略)·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望星空》(载《人民文学》1959年第11期)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这是该诗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正确把握这首诗思想内涵的关键所在。
郭小川望星空。推荐。爱诗词网。《望星空(原诗略)·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望星空》(载《人民文学》1959年第11期)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这是该诗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正确把握这首诗思想内涵的关键所在。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壮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抒写出诗人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诗分四章。前两章,设想一个“我”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瞭望,既把星空写得异样的安详,又把星空写得无比的壮丽。诗人想象着那星空里竖立着层层神秘的殿堂,大气中流荡着奇妙的酒浆;想象着星星是万古不灭的灯光,银河是没有尽头的桥梁,并极力赞美星空:“啊,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诗中的“我”,甚至面对壮阔的星空“不免感到惆怅”,唱出了深沉的歌声:“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诗人怀着一腔真诚,抒写了自己对浩瀚宇宙的独特感受,也毫不回避地流露了一些低沉的“惆怅”。这种“惆怅”,可以看作是1959年那个特殊年代特殊情境在诗人心灵上的曲折投影,或多或少地泄露了诗人对当时共和国土地上出现的种种异常现象的忧虑和不安。当然,从诗的整体构思来看,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先向读者推出一个急待反驳和说服的对象,使你误以为诗人是在赞美星空,怀疑人间不如天上,而他的真正意图还留在后面。一进入三、四章,诗人掉转笔锋,把我们的视线引入“北京的心脏”——天安门广场,让壮丽辉煌的星空一下子变成了天安门广场的陪衬。诗人以满腔的热情,生花的妙笔,描绘灯火辉煌的天安门广场,描绘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使得星空在它们的映衬下一下子变得“暗淡无光”。诗人处处照应前面对星空的描写,告诉读者,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杯盏中,正斟满了芬芳的友谊的酒浆;在长安街上,正挂出了长串的星光;在北京的中心,正架起了一座银河般的桥梁。诗人用美好的现实,一一否定先前的“惆怅”,并且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才是“人间天上”“大地上的天堂”,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一点也不虚妄”。由此诗人还转入严肃的自我解剖,不仅驳斥了先前的“忧伤”,而且怀着满腔豪情唱出了雄壮的歌声:“星空哟,/面对你,/我有资格挺起胸膛。”不仅如此,诗人还极其真诚地告诫自己和战友:“可是呵,/我和我的同志一样,/决不会在红灯绿酒之前,/神魂飘荡。”接着,诗人立足现实,展开想象的翅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理想蓝图:“我们要把长安街上的灯火,/延伸到远方;/让万里无云的夜空,/出现千千万万个太阳。/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让满天的星斗,/全成为人类的家乡。”最后诗人更是满怀信心地宣告:“人生虽是短暂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世界呀,/由于人的生存,/而有了无穷的希望。”从而强有力地抒发了人类改造世界、征服宇宙的壮志豪情和远大理想。诗人的用意并不是要赞美星空,否定人间,而是为了使诗取得“意外”和“突然”的抒情效果,特意根据感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欲扬先抑(对天安门广场来说)和以虚衬实(以对星空的虚写来反衬天安门广场的实写)的艺术手法,使诗情显得波澜起伏,并以汹涌激荡的高潮作结,从而更艺术地用诗来批驳虚无主义的观点,说服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惆怅”和“忧伤”,鼓舞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短暂的人生,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也渗透着浓厚的宇宙意识和人类庄严的使命感,其主旋律是对人生的礼赞,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讴歌。诗中那种令人荡气回肠、不绝如缕的情调,常常使我们味之不尽,吟咏再三;诗中那种启人畅想天外、神思渺渺的哲理,常常使我们如入新境,豁然洞开。
【诗句】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赏析】唐诗篇名。七律。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三。属杂律诗。浮梁,今江西景德镇。於潜,今浙江临安。乌江,今安徽和县。符离,今安徽宿县。下邽,今陕西渭南。约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其时藩镇叛乱,战祸频仍,灾荒连年,诗人自己亦骨肉分离,过着漂泊羁旅的生活。此诗即抒写其感时伤乱、怀乡思亲的感情:“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全诗不事雕饰,气势酣畅,情韵无限。清孙洙评此诗曰:“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唐诗三百首》卷六)“吊影分为千里雁”一联,以分飞失群之孤雁和辞根飘转之飞蓬比喻弟兄离散漂泊,“共看明月应垂泪”一联,用兄弟五处望月垂泪的想象抒写其共同的思乡深情,均写得精巧贴切,为历来传诵之名句。【赏析】诗歌。作者白居易。选自《白居易集》。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到诗人亲口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流离失散,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战乱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寂寥凄清。破败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亲人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上。如此的痛苦经历,使诗人抒发的感情尤为深沉、深切。
弟兄羁旅各西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赏析】唐诗篇名。七律。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三。属杂律诗。浮梁,今江西景德镇。於潜,今浙江临安。乌江,今安徽和县。符离,今安徽宿县。下邽,今陕西渭南。约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其时藩镇叛乱,战祸频仍,灾荒连年,诗人自己亦骨肉分离,过着漂泊羁旅的生活。此诗即抒写其感时伤乱、怀乡思亲的感情:“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全诗不事雕饰,气势酣畅,情韵无限。清孙洙评此诗曰:“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唐诗三百首》卷六)“吊影分为千里雁”一联,以分飞失群之孤雁和辞根飘转之飞蓬比喻弟兄离散漂泊,“共看明月应垂泪”一联,用兄弟五处望月垂泪的想象抒写其共同的思乡深情,均写得精巧贴切,为历来传诵之名句。【赏析】诗歌。作者白居易。选自《白居易集》。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到诗人亲口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流离失散,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战乱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寂寥凄清。破败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亲人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上。如此的痛苦经历,使诗人抒发的感情尤为深沉、深切。
【诗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处】唐·王昌龄《闺怨》。【意思】远望之中忽然看到路旁杨柳颜色变绿,引起感情波动,后悔不该让丈夫去边疆立功封侯。把少妇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真切而含蓄。【应用】名〉陌,田间的小路。觅,找,寻求。猛然看见路边的杨柳已露出了春色,后悔当初不应该劝说丈夫去从军以争得封侯的爵赏。语出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用以表达妇女当初劝说丈夫外出以求取功名,而后来却因思念深切而产生后悔心情。◇当初,是你怂恿他出国的,什么攻博士要紧啦,什么留学生吃香啦。可现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你后悔莫及了吧!(安泰《姑嫂》)【提示】原诗共四句,前两句写一位少妇浓妆艳抹,兴致勃勃地登楼观赏春景。接下来,这两句说:她忽然看见路旁到处柳色青青,因而触动了离愁,懊悔真不该轻易地让丈夫远离自己去寻求功名。因为杨柳色使她联想起当年折柳赠别,也联想起青春的易逝。诗句刻划出闺中少妇心理的微妙变化,细腻含蓄,耐人寻味。【鉴赏】全诗以愁字点出主旨。离愁别恨,特别是在年轻夫妇之间更难排遣。开头写少妇浓妆艳抹,上楼观赏春色,此时她心中没有愁绪,所以兴致很高。忽然因看见田边柳色青青,于是触动了离愁(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看见杨柳想到别离,是很自然的),懊悔当日不该那么轻易地让丈夫离乡背井去追求功名富贵了。“悔教夫婿觅封侯”常用来表示女子对丈夫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与不满。悔,是后悔青春的虚度,即使丈夫真的封侯显达,也无法弥补白白浪费的大好青春。【全诗】《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鉴赏】宫怨反映宫廷女性的哀怨,是一个专题。闺怨则反映社会各阶层妇女的怨情,是又一个专题。盖封建时代妇女活动范围限于家庭,所谓足不出户,富家妇女连家务活也不做,精神也就特别空虚,因此她们把夫妻间的团聚看得很重,然而由于生活的原因,却以不能如愿的时候居多,此闺怨所由作也。王昌龄这首闺怨写得相当别致相当深刻,为众多同类之作不及。写“闺怨”,却先说“不知愁”。刻意求深的读者往往不得其解,或曰为礼教所囿不便流露愁情,这种说法不合唐代实际,也不合诗意;或曰“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是少妇,不是少年(男性);或曰诗中少妇是半憨的,所以不知愁,但写半憨的少妇没有普遍意义,又与诗意不合。其实“不知愁”就是“不知愁”,盖以从军为荣,盛唐社会风气如此,“功名只向马上取”,“觅封侯”不但是少年的愿望,亦必合于少妇的幻想。少年壮志不言愁,和闺中少妇不知愁,是完全可能的事。首句说罢“不知愁”,次句具体说明她是怎样的“不知愁”。在一个春天的早上,她打扮得济济楚楚,款步登楼,既为赏景,也未尝没有几分风流自赏的意味。“凝妆”即严妆、浓妆,知愁者断不如此——“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非无膏沐,谁适为容?”第三句是全诗转折的关纽,当少妇登楼观望街景时,发现最醒目的却是街头青青的柳色,一刹那间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可作为“春色”的代称,然其形象的暗示性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使人联想到青春年华、也可以使人联想到好景不长(“蒲柳之姿,未老先衰”)、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折柳送别和《折杨柳曲》而引起伤离,这些联想都可以通往远方引起对夫婿的思念。从而使少妇产生了一个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悔恨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少妇情绪的变化在刹那间发生,看起来是突变,其实也有个渐进过程——就在少妇表面“不知愁”的当儿,她的潜意识中未尝没有惆怅和孤独的情绪在滋长,当其遇到一定外部条件(如“杨柳色”)的刺激,就会发生突变。所以“忽见”两字是大转折,“悔教”二字是现有的心情,而别后思念、平日希望等等矛盾的心理状态,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这篇七绝截取一个生活断面,抓住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予以集中描写,使读者从偶然见到必然,由突变联想到渐进,不但表现了诗人对笔下人物心理变化的准确把握,同时在艺术上也做到了以小见大。
忽见陌头杨柳色下一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处】唐·王昌龄《闺怨》。【意思】远望之中忽然看到路旁杨柳颜色变绿,引起感情波动,后悔不该让丈夫去边疆立功封侯。把少妇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真切而含蓄。【应用】名〉陌,田间的小路。觅,找,寻求。猛然看见路边的杨柳已露出了春色,后悔当初不应该劝说丈夫去从军以争得封侯的爵赏。语出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用以表达妇女当初劝说丈夫外出以求取功名,而后来却因思念深切而产生后悔心情。◇当初,是你怂恿他出国的,什么攻博士要紧啦,什么留学生吃香啦。可现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你后悔莫及了吧!(安泰《姑嫂》)【提示】原诗共四句,前两句写一位少妇浓妆艳抹,兴致勃勃地登楼观赏春景。接下来,这两句说:她忽然看见路旁到处柳色青青,因而触动了离愁,懊悔真不该轻易地让丈夫远离自己去寻求功名。因为杨柳色使她联想起当年折柳赠别,也联想起青春的易逝。诗句刻划出闺中少妇心理的微妙变化,细腻含蓄,耐人寻味。【鉴赏】全诗以愁字点出主旨。离愁别恨,特别是在年轻夫妇之间更难排遣。开头写少妇浓妆艳抹,上楼观赏春色,此时她心中没有愁绪,所以兴致很高。忽然因看见田边柳色青青,于是触动了离愁(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看见杨柳想到别离,是很自然的),懊悔当日不该那么轻易地让丈夫离乡背井去追求功名富贵了。“悔教夫婿觅封侯”常用来表示女子对丈夫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与不满。悔,是后悔青春的虚度,即使丈夫真的封侯显达,也无法弥补白白浪费的大好青春。【全诗】《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鉴赏】宫怨反映宫廷女性的哀怨,是一个专题。闺怨则反映社会各阶层妇女的怨情,是又一个专题。盖封建时代妇女活动范围限于家庭,所谓足不出户,富家妇女连家务活也不做,精神也就特别空虚,因此她们把夫妻间的团聚看得很重,然而由于生活的原因,却以不能如愿的时候居多,此闺怨所由作也。王昌龄这首闺怨写得相当别致相当深刻,为众多同类之作不及。写“闺怨”,却先说“不知愁”。刻意求深的读者往往不得其解,或曰为礼教所囿不便流露愁情,这种说法不合唐代实际,也不合诗意;或曰“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是少妇,不是少年(男性);或曰诗中少妇是半憨的,所以不知愁,但写半憨的少妇没有普遍意义,又与诗意不合。其实“不知愁”就是“不知愁”,盖以从军为荣,盛唐社会风气如此,“功名只向马上取”,“觅封侯”不但是少年的愿望,亦必合于少妇的幻想。少年壮志不言愁,和闺中少妇不知愁,是完全可能的事。首句说罢“不知愁”,次句具体说明她是怎样的“不知愁”。在一个春天的早上,她打扮得济济楚楚,款步登楼,既为赏景,也未尝没有几分风流自赏的意味。“凝妆”即严妆、浓妆,知愁者断不如此——“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非无膏沐,谁适为容?”第三句是全诗转折的关纽,当少妇登楼观望街景时,发现最醒目的却是街头青青的柳色,一刹那间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可作为“春色”的代称,然其形象的暗示性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使人联想到青春年华、也可以使人联想到好景不长(“蒲柳之姿,未老先衰”)、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折柳送别和《折杨柳曲》而引起伤离,这些联想都可以通往远方引起对夫婿的思念。从而使少妇产生了一个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悔恨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少妇情绪的变化在刹那间发生,看起来是突变,其实也有个渐进过程——就在少妇表面“不知愁”的当儿,她的潜意识中未尝没有惆怅和孤独的情绪在滋长,当其遇到一定外部条件(如“杨柳色”)的刺激,就会发生突变。所以“忽见”两字是大转折,“悔教”二字是现有的心情,而别后思念、平日希望等等矛盾的心理状态,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这篇七绝截取一个生活断面,抓住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予以集中描写,使读者从偶然见到必然,由突变联想到渐进,不但表现了诗人对笔下人物心理变化的准确把握,同时在艺术上也做到了以小见大。
襄邑道中 陈与义。推荐。爱诗词网。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是陈与义二十八岁时,由汴京去襄邑,沿汴河而下途中所作。诗写汴河两岸的景物和顺风行船的舒畅悠闲之感。按一般的写法,开头两句的顺序是可以颠倒一下的:“百里榆堤半日风,飞花两岸照船红”,也能成文。陈与义却不然,下笔先写飞花,起势不凡,这不仅侧面反映出两岸飞花的惹眼与繁盛,使诗人情不自禁将寓目所见直笔于诗中,同时也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使整个画面顿显生动活泼。“照船红”几字,也是别有意味。花本无法照人照物,必是花光花红映水,水光水色照船,一时间水光花影,交相辉映,船上诗人,行此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的情境之中,其兴味之盎然,是可想而知的了。何况又加两岸榆柳,绿叶成荫,船不撑而自动,人未饮已沉醉,这段欢畅,何可形容!诗人从二十四岁中进士以来,一直郁郁不得志。世风日下,权贵当朝,有识之士倍受排挤,投机钻营者却日见高升。诗人空怀抱负,难以施展,闲居京师,日日无事,只以诗酒自娱,打发时光而已,其心情自是异常苦闷,适逢此次有机会去襄邑一游,离开红尘蔽天的京师,走出门户不开的书斋,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触目皆是的春日繁花,使诗人心怀为之一爽,世事的烦扰,为人的艰难,在美妙神奇自然造化面前都显得琐屑而卑微,所以诗人忘却了一切不快,尽情陶醉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静写动,以“云不动”的静态来衬托“云与我俱东”的动感。笔致轻快,与诗人此时的心情恰好相合。而“云与我俱东”又回应了第二句“百里榆堤半日风”,正是风吹云动,风送船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了。“云与我俱东”暗用了拟人手法,把本无心无根、飘来荡去的云朵,写得有情有意,象为了什么事要到东边去一趟似的,读来情趣盎然。这首诗全用白描手法,不做雕饰,真实生动,这在当时诗坛中是极为少见的。当时正盛行着江西诗风,作诗讲究字锻句炼,讲究使事用典,资书以为诗,重主观、轻客体,陈与义此前的诗作也有这个缺点,是大自然的生气给了他书本中所没有的新鲜感受和诗思启迪,对自然美的欣喜发现、细致观察和准确捕捉,使他的诗有了活泼清新的气息。诗不在书本中,不在书斋里,诗思来自客观,佳句出于自然,陈与义从这首《襄邑道中》以后对这一点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他的诗艺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时“号为新体,旗亭传舍摘句题写殆遍”,他使闭关在书斋中的宋诗开始睁眼向外,与自然、生活重新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这正是他对宋诗的贡献。此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对此继续发扬光大,“万象毕来,献予诗材”(杨万里《荆溪集序》),各以其繁富的诗篇描绘祖国的江山风物,使宋代诗歌在苏黄之后重新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发端之功应该是归于陈与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