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荆门江树空。推荐。爱诗词网。年代:唐代诗人作者:李白←上一篇:悲歌行 下一篇:秋浦歌十七首·其一→诗词简介:开元十三年(公元725)秋季,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别蜀地,踏上了远游的途程。这首诗便是他经巴渝,出三峡,直下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时所作。首联写时、地、景,带出行踪。一个“空”字,展现出秋霜降落、万木凋零的空阔境界。在如此场景中,高挂的“布帆”鼓风而来,给整个江面增添了一派生机,顿生无限意趣。李白用典,常常不露痕迹。这里的“布帆无恙挂秋风”,写景如画,妙语天成,不象用了典故,其实不然。东晋顾恺之江行遇风,给友人写信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直取“布帆无恙”而缀以“挂西风”,便景中见情,浑然天成,其一帆风顺、行人安稳的愉悦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第三句反用有关张翰的典故。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忆及故乡吴地的鲈鱼脍,便命驾而归。李白说自己“此行”并不是为了去吃“鲈鱼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句以答作结,振起全篇诗意,令人想见青年李白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对祖国名山胜水的热爱,从中感受到一种勇于追求的力的震撼和美的感染。原文拼音繁体《秋下荆门》.[唐].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qiūxiàjīnɡmén》《秋下荆门》.[tánɡ].lǐbái..[唐].李白.shuānɡluòjīnɡménjiānɡshùkōnɡ,bùfānwúyànɡɡuàqiūfēnɡ。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cǐxínɡbùwéilúyúkuài,zìàimínɡshānrùyǎnzhōnɡ。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荊門》.[唐].李白.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译文注释诗评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⑵空:指树枝叶落已尽。⑶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⑷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赏析一赏析二赏析三这首诗的题目,一本作“初下荆门”,当是初次出川时作。荆门,山名。《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共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山在今湖北荆门县长江南岸。作者坐船过荆门山时,正是秋天。沿江的荆门山上的树木经霜打后,树叶落了,所以称“江树空”。他坐的船是乘风,张帆安稳过去。《晋书·顾恺之传》:“顾恺之为殷仲堪参军。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地名),遭风,船败。恺之与仲堪笺曰:‘……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无恙,没有毛病,指完好。这里借用“布帆无恙”,指安渡荆门山。作者这次出川到吴越去,不是为了思乡而回乡,却是为了吴越山川人物之美而去的。《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齐王请他做僚属),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之见机而作。”张翰看到晋朝将乱,齐王会失败,就推说思乡,辞官回乡,这是有先见之明。作者离乡去吴越,跟张翰的思乡回去不同,是爱剡中的名山。剡(shàn善)中,今浙江嵊县,县南有剡溪,山水佳丽。《世说新语·任诞》称王徽之居山阴(今绍兴),忽忆戴逵。戴时在剡,即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这是讲王徽之的脾气怪僻。但也说明剡中有知名人物。因此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含有既爱那里的山水,也爱那里的名人在内。即这里用“入剡中”,当含有雪夜访戴的意味在内。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典故,用了“布帆无恙”的典故,用了“鲈鱼脍”的典故,是明用。假使在“入剡中”里想到雪夜访戴的故事,那里暗用。“在布帆无恙”里有含蓄的话,照这个典故看,顾恺之是“遭风,船败”,经历危险的。作者在《秋下荆门》的下一首《江行寄远》里说:“刳木出吴越,危槎百余尺”。刳木为舟,槎也借指木船,用一“危”字,当指在江中也有风浪的危险,故用“布帆无恙”来暗示,这是正面用典。张翰是借思念鲈鱼脍来辞官回乡,李白是离乡远游,所以称“不为鲈鱼脍”,这是用典来作反衬。假如入剡有访戴的含意,那是用典来指名山兼有访名人的用意。这样虽是用典而含意各别,可以借用典来表达丰富的情意。还有,“布帆无恙”,虽不知道这个典故的,并不访碍了解。不为“鲈鱼脍”与“自爱名山”联系,即不知道“鲈鱼脍”的典故,也不妨碍对这两句的理解,这又显出作者的善于用典。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对峙,江水湍急。战国时为楚国西方门户,称为“楚之西塞”。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初下荆门之作。诗一起便点题,径说自己要经过的荆门,此刻正是素霜飘落,树木凋疏,一派江天寥廓的景象。这是深秋季节,诗人信笔所写,没有一点衰飒气氛,用一“空”字,反使人有开阔、明朗的感觉。次句用典。“布帆无恙”,用东晋画家顾恺之事,意谓一帆风顺或一路平安。时李白从荆门乘舟东下,可谓“就地取材”;而且驱遣自如,恍如己出,不露丝毫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寒厅诗话》)。他说自己正趁着秋风扬帆东下,轻捷快速,又透露诗人的开阔胸襟。第三句反用西晋时吴人张翰在京城洛阳作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弃官回家的故事。“此行不为”,既表示自己胸怀大志,而且这一反跌与下句“自爱名山入剡中”呼应,使诗势完气足,深厚有力。“剡中”在今浙江省嵊县一带,多名山胜水,地有剡溪,为晋朝王羲之雪夜访戴逵处。李白的“入剡中”不一定是要去游览山水,也不像王雪夜访戴那样,要留下一段风雅韵事,它只是表明自己高风亮节,今后要做一番事业,不会与眼光短浅的张翰那样的人为伍。这里李白没有径直呼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而是用托意象征手法,表明他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李鍈《诗法易简录》对此诗的结构写法所道颇详,“首句写荆门,用‘霜落’、‘树空’等字,已为次句‘秋风’通气。次句写舟下,趁便嵌入‘挂秋风’字,暗引起第三句‘鲈鱼脍’意来。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为鲈鱼脍’五字翻用张翰事,以生出第四句来,托兴名山,用意委婉”。后二句所言尤确。
蹇材望。推荐。爱诗词网。周密《蹇材望》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1。北兵之将至也2,蹇材望毅然自誓必死3。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4”。且以银二笏凿窍5,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6,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7。”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8。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9,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10。既而北装乘骑而归11,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12。遂得本州同知13。乡曲人皆能言之14。【注释】1倅(cui脆):副。2北兵:指元军。3自誓:自己立誓。4镌(juan捐):雕刻。5笏:锭。6仍见祀:并请祭祀我。仍,再。7埋瘗(yi义):埋葬。8遍祝:遍告。9丙子:指宋少帝赵显德佑二年(1276)。旦日:阴历初一日。10溺死:指投水自尽。11北装:指元人的装束。12迎拜:迎接跪拜,即向敌人屈膝投降。13同知:官名。宋代地方政权的州、府、军都有同知,是一种副职。14乡曲:偏僻的乡村。【今译】蹇材望,四川人,任湖州的副州官。元军将要到来时,蹇材望自己立誓一定要为国死难。他做了一块大的锡牌,在上面镌刻了“大宋忠臣蹇材望”。并用二锭银子凿了窟窿,又在上面写道:“有得到我尸体的人,望给我埋葬,并请祭祀我,墓碑上题道:‘大宋忠臣蹇材望’。这银子是用做埋葬费用的。”每天把牌子和银子系在腰间,只等元军进城,就投水自尽;并且遍告乡亲和平常交往的人。人们都很怜悯他。1276年元月初一,元军进城。没有人知道蹇材望到了哪里,人们都说他已溺水而死了。过不多久,他却穿着元人的服装乘马而归,才知道他早在元军进城的前一天就出城投降了,于是得到了本州同知的官职。这件事连穷乡僻壤的人都能述说。【总案】本文描写的主人公蹇材望,原是宋朝的湖州副长官。在元军即将攻陷州城的前夕,他激昂慷慨,自誓与城共存亡,自诩“大宋忠臣”,并到处宣扬他为国死节的身后安排,大义凛然,令人敬佩。可是当元军进城后,人们却发现这位自誓必死的人,却早就出城奴颜婢膝,颜事敌,又以本州同知的新身分,北装乘骑而归。这种投机取巧的无耻行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作者在本文中,不加评说,只是客观地加以叙述,而蹇的丑恶面目,却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咏史左思。推荐。爱诗词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西晋著名诗赋作家。由于出身寒微,本人虽然很有才华,博学能文,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使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贵,但在门阀森严的西晋社会,终身仕进不得意。左思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社会态度,他的咏史诗表现得极为强烈鲜明。左思现存诗十四首。他善于咏史抒情,感情充沛,笔力雄迈,语言醇朴,在六朝的绮靡华丽的诗风中,是有数的不被熏染者。本篇是左思咏史八首之二。这首诗用松与苗的强烈对比,揭露了西晋极其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为了确保高级世族政治上的权利,吏部任人只依据门第高低作为用否的标准,这种选用法称为“门选”,结果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当时的门阀世族有荫亲属制,所荫亲属,多的可达九族,少的也还有三世。这种制度使得寒门庶族几乎是报国无门,很多社会矛盾因此而日趋尖锐化。左思的这首诗是包含愤怒感情的诗史,千余年来一直引发读者感慨不已。作者满腹不平,他提出,山上的离离弱苗,茎干不过一寸粗细,它们竟能荫盖山下的百尺青松,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地势使之然”。作者由自然界的这种不合理,进而与社会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力量,已使人从情理上产生共鸣。总题目是《咏史》,可是到此具体说的还是“时事”。结尾四句提出了西汉的三个历史人物,金日磾、张汤两家的子孙亲近,七世得荫,而人才出众的冯唐,却白首屈于郎署。在诗人看来,完全不合理的以“地势”定位的制度,已经“由来非一朝”了,怎能不有不平之鸣?这首诗,感慨深沉,感染力强,主要是由于它的主题与结构形式,达到了完全统一。全诗十二句,主题是愤慨世道不公,腐败无能的世族子弟,个个早踞高位,英俊多才的寒门贤士,人人沉居下品。这种主题的揭示,见之于形象,最有力的形式莫过于具体的对比。左思在此正是用了这种手法。十二句中有四组对比句,“涧底松”与“山上苗”是对比,“彼径寸”与“此百尺”是对比,“高位”与“下僚”是对比,金张两家七世荫亲与冯唐白首不被召用是对比。比较的结果,能在对象的存在中观照自身,这是感知事物间区别最好的一种形式,是诗歌形象的具体表现手法之一。左思在诗中不仅大量用比,而比的又极为工整、匀和,名物对比中,巧妙地运用动词,避免了名实事物一般陈列的单调方式,如“以”、“荫”,“蹑”、“沉”,“藉”、“珥”等等,都有很重的份量。诗中还有对比之中的比喻,如“松”、“苗”是对比,但诗人的意图不在“松”、“苗”上,而是以它们比喻生活中的寒门与世族,这就使诗句达到了以比喻构成对比的双重形象化的高超地步。十二句诗,每四句构成一个完整比较体,每四句又都有一结,这样对三章的三结性的比较,就把全诗的主题,突出地显示出来了。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好几百年,不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能生发感慨,除了是生活现实激发人心,诗的特殊形象构成方式,及其与主题的完美统一,也是重要原因。
题李凝幽居全诗。推荐。爱诗词网。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2。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3。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4。【释】1.李凝:《唐诗纪事》卷四十作李款,《唐才子传》卷五作李余。事迹不详。幽居:隐居。2.僧敲月下门:《唐宋遗史》记载:“贾岛苦吟。赴举,至京师,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改‘敲’为‘推’,骑驴举手吟哦,引手推敲之势,不觉冲京尹韩退之节。左右拥之至,具述其事。退之笑曰:‘作敲字佳。’乃命乘驴并辔哦诗,久之而去。”从此“推敲”就成了斟酌字句的术语。3.云根:云出之处。《公羊传》:“触石而出,肤寸而合。”因称石为云根。上句乃野色分而过桥,此句即云根动而移石。云出拂山石而过,仿佛山石在移动。4.幽期:指共同隐居的约期。【译】你独自幽居在这郊野,一条草径,通向你那荒芜的园林。鸟儿歇宿了,宿在池边幽静的树上,月儿出来了,有僧人静静地敲门。这里的景色,可是从野外过桥分得?远远的石头在动,噢!那是云气拂石而过。我虽然暂时告别,很快就会回来,决不违背与你共同隐居的许诺。【评】此诗以“推”“敲”二字,传名于世,最见贾岛之创作精神,即:“拈拾一些景物,用锤炼的字句烘托出一种灰暗清寂的情调。”(见拙编《中国文学宝库》吴大逵、李华总案)除“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外,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亦很典型。“分”、“动”二字,皆为“着力炼出”(清人纪昀语)。“分”字将对景物空间的细微体味表述了出来,对后人很有影响,如苏轼《汲江煎茶》:“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贾岛之前,有王维《终南山》“分野中峰变”,但“分野”作为一个词,且为一个名词,不似岛诗之以“分”为动也。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意思】太阳依傍着西山落下,黄河奔腾着流入东海。【赏析】这副流水对,写出了高远磅礴的景色,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有包举一切之概,可以入画,因而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衔落日,江河奔流的壮丽景色。[例]我在某天的黄昏,登上一座峻阜,远处的伏牛山与近些的中条山各峙大河的南北,载着粼粼波光的黄河静卧在橘红色的夕晖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古诗意蓦然入心。(马力《长河琐忆》)【全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①鹳雀一作“鹳鹊”。《清一统治》载:“山西蒲州府(今山西省永济县),鹳鹊楼在府城西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楼其上,遂名。后为河流冲没,即城角楼为扁以存其迹。”另赵凡夫《国秀集》作朱斌诗,题为《登楼》。【题解】鹳雀楼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高阜上,因时有鹳雀来栖而得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写道:“河中府鹳雀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此诗通首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前半两句十字,调遣了日、山、河、海等最能体现自然伟力的意象,以寥廓天宇为背景,与苍茫的暮色构成一幅极其壮丽宏阔的画图,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黄河入海流”其实是诗人“下瞰大河”并目送其远去的意中景,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咫尺有了万里之势。诗的后半拓开一层作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最能传登高望远之神。这两句诗,好在切合鹳雀楼处势,与前两句诗承接十分自然,十分紧密,是壮阔景象激起的一种不能自己的豪情;好在它借登楼这一平常情事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好在它极其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这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鉴赏】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是有名的登临胜地。据《清一统志》记载,其楼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位于黄河中高阜处,楼有三层。可以“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沈括《梦溪笔谈》),晋南风光,尽收眼底。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登临眺望,留下不少诗章。然而,唯王之涣此篇独步千古。诗的前两句,是写登楼所见。写得时间准确,景象壮阔,气势恢宏。“白日依山尽”,写举目西望。“白日”说明并非夕阳西坠的黄昏,而是在太阳尚有较强光辉的时刻。此时烈焰稍敛,余光尚亮,正是登临观景的好时机。但何以诗人又说“依山”而尽呢?这正说明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山势很高,十分峻伟。在恢恢天宇中,巍峨群山映托着白日,这是何等气势磅礴!俯首下瞰:“黄河入海流”。眼底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它奔腾咆哮,湍飞流转,颇有一泻千里之势。这两句写得苍茫壮阔,豪放雄劲。事实上,上句景色为诗人亲眼所见,是实写。下句是观奔腾呼啸黄河而引起的亢奋之想,是虚写,是因壮吞日月的黄河气势融进了诗人自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想象。这两句,大笔如椽,一远一近,一实一虚,一静一动,颇有“咫尺万里”之势,勾勒出了一幅雄浑豪放的北国山水图。诗至此,已写尽望中景色。不料诗人在后半首,却出人意表,再翻新意。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本已登高临远,饱览了壮观之景,享受到了观雄奇江山之乐;但他希望看得更多、更远、更阔,因而就要层楼更上!从表面看,诗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一个登临者的心理欲望,写一个登高看景的过程。但仔细读来,却让人感到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对更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而且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哲理:要看到新天地,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本诗给人以极为有益的启示。就诗境而言,首二句切定鹳雀楼境界,通过观望山河,已极尽形容;这后二句宕开一笔,以虚托之,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使得余力穿甲,格势更高,给人以更壮阔的想象。可谓余韵无穷。此诗四句皆对,却了无对仗之痕,不见呆板滞涩之病和支离破碎之伤。一气流走,充沛贯连,有悠然不尽之韵。细细体察,皆缘其气势足、命意高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意思】太阳依傍着西山落下,黄河奔腾着流入东海。【赏析】这副流水对,写出了高远磅礴的景色,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有包举一切之概,可以入画,因而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衔落日,江河奔流的壮丽景色。[例]我在某天的黄昏,登上一座峻阜,远处的伏牛山与近些的中条山各峙大河的南北,载着粼粼波光的黄河静卧在橘红色的夕晖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古诗意蓦然入心。(马力《长河琐忆》)【全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①鹳雀一作“鹳鹊”。《清一统治》载:“山西蒲州府(今山西省永济县),鹳鹊楼在府城西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楼其上,遂名。后为河流冲没,即城角楼为扁以存其迹。”另赵凡夫《国秀集》作朱斌诗,题为《登楼》。【题解】鹳雀楼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高阜上,因时有鹳雀来栖而得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写道:“河中府鹳雀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此诗通首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前半两句十字,调遣了日、山、河、海等最能体现自然伟力的意象,以寥廓天宇为背景,与苍茫的暮色构成一幅极其壮丽宏阔的画图,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黄河入海流”其实是诗人“下瞰大河”并目送其远去的意中景,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咫尺有了万里之势。诗的后半拓开一层作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最能传登高望远之神。这两句诗,好在切合鹳雀楼处势,与前两句诗承接十分自然,十分紧密,是壮阔景象激起的一种不能自己的豪情;好在它借登楼这一平常情事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好在它极其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这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鉴赏】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是有名的登临胜地。据《清一统志》记载,其楼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位于黄河中高阜处,楼有三层。可以“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沈括《梦溪笔谈》),晋南风光,尽收眼底。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登临眺望,留下不少诗章。然而,唯王之涣此篇独步千古。诗的前两句,是写登楼所见。写得时间准确,景象壮阔,气势恢宏。“白日依山尽”,写举目西望。“白日”说明并非夕阳西坠的黄昏,而是在太阳尚有较强光辉的时刻。此时烈焰稍敛,余光尚亮,正是登临观景的好时机。但何以诗人又说“依山”而尽呢?这正说明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山势很高,十分峻伟。在恢恢天宇中,巍峨群山映托着白日,这是何等气势磅礴!俯首下瞰:“黄河入海流”。眼底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它奔腾咆哮,湍飞流转,颇有一泻千里之势。这两句写得苍茫壮阔,豪放雄劲。事实上,上句景色为诗人亲眼所见,是实写。下句是观奔腾呼啸黄河而引起的亢奋之想,是虚写,是因壮吞日月的黄河气势融进了诗人自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想象。这两句,大笔如椽,一远一近,一实一虚,一静一动,颇有“咫尺万里”之势,勾勒出了一幅雄浑豪放的北国山水图。诗至此,已写尽望中景色。不料诗人在后半首,却出人意表,再翻新意。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本已登高临远,饱览了壮观之景,享受到了观雄奇江山之乐;但他希望看得更多、更远、更阔,因而就要层楼更上!从表面看,诗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一个登临者的心理欲望,写一个登高看景的过程。但仔细读来,却让人感到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对更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而且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哲理:要看到新天地,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本诗给人以极为有益的启示。就诗境而言,首二句切定鹳雀楼境界,通过观望山河,已极尽形容;这后二句宕开一笔,以虚托之,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使得余力穿甲,格势更高,给人以更壮阔的想象。可谓余韵无穷。此诗四句皆对,却了无对仗之痕,不见呆板滞涩之病和支离破碎之伤。一气流走,充沛贯连,有悠然不尽之韵。细细体察,皆缘其气势足、命意高也。
滕王高阁临江渚。推荐。爱诗词网。王 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江:指赣江。佩玉鸣鸾:这一句说滕王在此楼欣赏歌舞,但现在歌舞之声已经没有了。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飘游。帝子:指滕王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槛:栏杆。入选理由:因《滕王阁序》而有名;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就是化用此诗句而成。诗词赏析 这是与著名的骈文《滕王阁序》同时写作的诗。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有换韵的现象,不是七律。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去探望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宴会,即席而作《滕王阁序》,因按习惯写四韵八句的诗,就是本篇。诗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序》。第一句从空间着笔,写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背靠青山,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第二句写滕王李元婴的繁华时代已经过去,与结尾呼应。三四两句紧承,以景语说话,人世变迁,只有云和雨永远有生命。这两句意象鲜明,对仗工整,表意含蓄,堪称名句,难怪其影响很大。五六句应该是转折,但诗人却顶住永远飘移的“云”接笔,由空间变为时间,也可以看做转折。诗意只是三四句的补充,明白地说出,变含蓄为直白而已。人世就是不停地换代。最后两句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楼阁中的人已经死了,江水还在奔流。写出了人和水的对比,一消失,一永存。空间的变化其实还是落在时间的永恒和短暂的重心上。只有云和雨永恒,江水永恒,人生是短暂的,任何事物都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诗的主题基调是悲凉的。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①
乳姑不怠。推荐。爱诗词网。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①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②【注释】 ①长(zhǎng)孙:复姓。栉(zhì)洗升堂:到堂屋里去为婆婆梳洗。栉,梳子。咸集:都聚集在一起。②盥梳(guànshū):洗脸、梳头。【译文】 唐朝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都脱落了,祖母唐夫人对她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的饭食,如此数年,身体却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把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郑重地宣称:“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儿媳妇的孝敬之恩,但愿她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对此,有一首诗颂扬道:孝女唐夫人,乳婆如乳子。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效。【评说】 唐夫人“乳姑不怠”,这则故事有点夸张:因为女性只有在哺乳期间,才有乳汁,这是常识,而且一个人的乳汁不可能供一个成年人一年四季当饭吃。然而,作为一个媳妇,唐夫人照顾婆婆像照顾自己的幼儿一样,数年如一日,真不愧为古今中外“媳妇的楷模”。而据史料记载,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这也应了那句古语:一心换一心,好人有好报。
《儒林外史》开篇第1回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这名流便是指王冕。作者完整地叙写了他读书、放牛、学画、拒官、隐居的人生历程,并借他的故事隐括全书大义,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
《儒林外史》描写人物,一般都是截取其生活中的某一片断,很少从人物的幼年写起,记叙其一生的事迹。但有两个人物例外,一位是书中的“上上人物”——真儒虞育德,另一位便是名流王冕了。而且写虞育德,也只写到他后来去浙江做官为止;写王冕,则写到他去会稽山隐居并终老其间,仅此亦可知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深厚寓意。为了他,作者不惜笔墨描绘了他和周围人物的一系列场景。
王冕学画。推荐。爱诗词网。《儒林外史》开篇第1回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这名流便是指王冕。作者完整地叙写了他读书、放牛、学画、拒官、隐居的人生历程,并借他的故事隐括全书大义,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儒林外史》描写人物,一般都是截取其生活中的某一片断,很少从人物的幼年写起,记叙其一生的事迹。但有两个人物例外,一位是书中的“上上人物”——真儒虞育德,另一位便是名流王冕了。而且写虞育德,也只写到他后来去浙江做官为止;写王冕,则写到他去会稽山隐居并终老其间,仅此亦可知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深厚寓意。为了他,作者不惜笔墨描绘了他和周围人物的一系列场景。王冕放牛,据史载本有其事,但并不是给人家放牛,而是“父命牧牛”,曾因偷入村塾听诵书而亡其牛,遭父怒挞。而小说作者则改写成王冕少孤,家中贫穷,只得辍学,母亲说;“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年仅十岁的王冕则说:“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也还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这样的改动,就不仅突出了王冕读书求知的艰难,更显示出王冕的懂事和孝顺,说坐在学堂里心里闷,放牛快活,是为了安慰母亲;而带书去读,则表明自己的志向。至于王母的一番说话,则是一个慈母对儿子诉说自己的不得已。母子二人对话虽只寥寥数语,但穷苦人家母亲为儿子考虑、儿子又体贴母亲的深厚感情,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来了。雇主秦老汉向王冕交代放牛的注意事项,则是另一种情形。他在留王冕母子吃了早饭后牵了牛来,先详细交代放牛的地点,为王冕以后活动提供了一个雅静的场所;而每日两餐小菜饭和两个钱买点心,则让王冕可以安心地放牛读书;最后的叮嘱“百事勤俭些”,又是一个老实精明的庄户老汉的本份话语。如果再联系王母所言,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一年就是几两,周进在薛家集教书一年的束脩也不过才十二两,秦老之宽厚仁慈由此可知:与其说是他雇王冕放牛,倒不如说是有心接济他们孤儿寡母。王冕也没有辜负母亲和秦老的厚望,早出晚归,小心放牛,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志向,将每日点心钱省下来买书,读书三四年,“心下也着实明白了”,这为日后王冕“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王冕真正精神生活上的飞跃和物质生活上的转变还是在学画以后。王冕学画,是得之于大自然的启示。黄梅天气时的一场大雨之后,造物主把七泖湖妆扮得分外美丽,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透出来的一派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的山,则是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尤其绿得可爱。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湖里的十来枝荷花,更是逗人喜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诱人的景色,激动着王冕纯洁好奇的爱美之心,他立志要学画荷花了。历史上的王冕本以画没骨梅花而著称,但小说作者却改为画荷。这与小说中所描写的王冕的生活状况有关,他是在替人家放牛的空隙时间写生学画的,一般不会在冬天野外去学画梅;又与他放牛学画的空间有关,他放牛的处所在七泖湖边,湖边一带绿草,又有几十颗合抱的垂杨柳,十分清静幽凉,这样的环境很易使人联想起那随风散发出的阵阵诱人的荷香。这样,作者安排王冕画荷也就显得极其自然了。此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习惯于将人格美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历代文人吟诗作画的某些特定题材,与作者的人格向往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这些固定题材本身也有了特定的意象,如牡丹的富贵,梅花的傲雪,翠竹的刚直,而荷花则是高洁的象征。从《诗经·郑风》“隰有荷花”以比喻地位卑下而有德的人,到《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屈原用以自比,甚至李商隐也有“卷舒开合任天真”的感叹,再加上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赞美,以之对照《儒林外史》中的描写,都十分切合吴敬梓所塑造的王冕这一人物嵚崎磊落的性格。在王冕准备学画的时候,作者还安排了一个三人对话的场景。胖子、胡子和瘦子,都头戴方巾,显然是秀才身份。他们谈得很热闹,但话题却不离危老先生和官场。在这如画的环境里,谈这样俗气的话题,更令王冕厌恶世俗而深爱自然,也坚定了他学画的决心。作者虽然只是如实地录出这三个人的谈话,似乎无所臧否,但从王冕听后只是“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的描写中,可以觇知出作者的严冷态度。而王冕也从此就改而学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这无异是以画明志,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当画名传开以后,也使他能够“渐渐不愁衣食”,可以专心一意地读书了,不到二十岁,便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成为江南有名的学者了。首先识得王冕大才的该是危老先生危素。知县时仁为讨好危素,送去王冕画的二十四幅花卉册页,危素看后大为感叹:“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这既肯定了王冕的才学,也说明危素还是识人的,但他看重的却是王冕“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正因为如此,他才命时仁约王冕来会一会,以图日后或有用得着之处。如果说危素在这一方面错看了王冕,时仁就更是全然错看了王冕,他们以为一个乡下农民,听说官府乡绅相请,“自然喜出望外了”。不但危素没有下乡去亲自拜会,时知县更只是让衙役持帖相约。王冕生性原自不攀势要,痛恨贪官,对这种无礼的邀约,自然拒不前往,一场误会和冲突势不能免。衙役收贿后谎称王冕有病,时仁虽明知其中有假,但他却总从自己的角度去揣度他人,以为王冕是胆小,被吓坏了不敢见官府。如此,误会又进一步加深。如果说第一次是王冕正面顶撞衙役,那么这一次则是王冕软顶“灭门的知县”。时知县满以为本老爷亲自上门来请,王冕定会受宠若惊,哪曾料到王冕却居然避而不见。时仁至此方始明白自己错估了王冕,误会虽是消除了,但冲突却表面化了,时仁马上变了脸想差人捉拿,但又碍着老师,只得忍气吞声,俟来日再图报复。作者在写了危素想邀见王冕之后,又写了吴王朱元璋亲自拜访王冕的经过。此际,朱元璋正在酣战之中,却忙里偷暇,带着十几个随从,风尘仆仆地赶到诸暨乡下,寻到王家,和王冕携手进到屋内,两次声明“特来”拜访请教,一副谦恭下士神态。王冕亦以礼相待,不亢不卑,促膝谈到日暮,也只是烙了一斤面饼,炒了一盘韭菜,招待吴王。事后也不向人说起此人就是吴王。作者就在叙写王冕对待朱元璋和时仁、危素的不同态度中,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其实真正了解王冕品格的也不是吴王朱元璋,而是他的母亲。在花明柳媚的时节,是他母亲陪着衣着古怪的他,乘着牛车到处玩耍;在他拒见时知县后,是他年迈的母亲理解他并支持他外出躲避;直到临终前,他的母亲还这样叮嘱儿子:“……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下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其言切切而其情殷殷,正说出了一向相依为命的儿子的心意。除他母亲而外,邻居秦老也算得上是王冕的知己。他从王冕小时起就有心照顾,看着王冕长大,也知道他为人不俗,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替王冕全力扶持,让他安心避走济南。从这些表现看来,秦老也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这段情节,主要是通过王冕画荷的故事,描写了他和周围的几个人物,作为隐括全书的楔子。这里出现的人物,在正文中均可寻到他们的同路人;而在正文中徐徐展开的情节,如征君却聘、名士三湖之会等等,亦可于楔子中见其先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借王冕之口,以天象变异说明“一代文人有厄”,痛斥八股科举导致士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造成社会风气的污浊腐败。作者“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的创作意图也于此初步有所表露,塑造王冕这一光采照人的典型形象,则是为了激励士子去追求高尚的人格理想,以讲究文行出处,不在功名富贵的追逐中扭曲灵魂。
鹧鸪天送人。推荐。爱诗词网。《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①浮天水送无穷碧,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事,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释】①阳关:指送别的曲子。唐代王维有《渭城曲》一诗,其后二句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此诗常被用来在送别时演唱,因唱到后二句时要反复几遍,故称为《阳关三叠》。后人就以“阳关”代指送别歌曲。加餐:指保重身体,注意饮食。语出《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译文】唱完了送别的曲子,脸上的泪痕久久不干。求取功名是次要的事情,还是保重身体,努力加餐。两岸的绿树望不到尽头,好象被流水送到遥远的天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今使人愤恨的事情,怕不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才使人悲痛,团聚才使人狂欢?江头的风波虽能翻船打屋,我看还够不上十分凶险;只有人生道路上的险恶遭遇,才算是世间最大的难关!【集评】近代·俞陛云:“此阕写景而兼感怀,江树则尽随天远,好山则半被云埋,人生欲望,安有满足之时。况世途艰险,过于太行、孟门,江间波浪,未极其险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总案】此词借送别时江天的自然景物为象征,喻示世事的艰难和人生的风险,含蕴着极为强烈的忧生念乱意识。上片江树无穷之碧,喻愁思之绵渺无际;青山半埋于雨云,象征时局之郁闷与仕途之凄黯。雨中之江水、江树、乌云、群山,皆非纯客观之景,而是作为人的情绪的外化物而出现的。下片直抒胸臆,悲慨愤激,危苦之语足以耸动人心。上言人间大愁大恨远不止亲友离别一端,下言自然界的风波远不如人海凶险,全是警世之名言。故此词决非一般送别词,而是托物寓意的言志抒怀之作。
晏子之御。推荐。爱诗词网。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④,常有以自下者⑤。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⑥,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⑦。——《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注释】①盖:车上的伞。②策:鞭打。驷:古代一辆车上套的四匹马称驷。③去:离去。④志念深:即深谋远虑。⑤自下:虚恭谦下。⑥抑损:谦退,谦让。⑦大夫:奴隶社会中,诸侯国臣属分卿、大夫、士三等。此指官员。【意译】晏子担任齐国的相国。一天,他乘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只见自己丈夫为相国驾驭马车,头顶大伞,挥鞭催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过了一会儿,车夫回来了,妻子要和他离婚。车夫很吃惊,询问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出任齐国宰相,名扬天下。今天我看他外出,胸藏大志,满腹韬略,却仍十分谦逊。而你身长八尺,不过是人家的车夫,却神气十足,不可一世。因此,我不愿和你生活在一起。”从此以后,车夫便谦虚谨慎起来。晏子见了,感到奇怪,便问他为何有如此变化,车夫如实相告。晏子听了,感慨不已,于是推荐他做了大夫。【解说】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则寓言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国之内,能赶马车者当不下千万人,而能给宰相看中选来赶马车,固然是一件体面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这也只能说明自己的车技比别人略高一筹,并没有改变自己赶马车的身份,用不着趾高气扬、神气活现。因此,当这位马夫飘飘然不可一世时,他的妻子感到了其夫的浅薄与庸俗,觉得不值得与这样的人共同生活。好在这位马夫尚有接受批评的勇气,在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后从善如流,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缺点,以后每次赶车都十分检点自己的行为。晏子在发现马夫的变化之后,亲自推荐他当了大夫,这不仅是对马夫本人的奖赏,也是对一切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行动的肯定。谦虚使马夫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而自满则使他固步自封、目空一切,连他的妻子也要离他而去。这则寓言可以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有多大的功劳,处于多么重要的岗位,人生道路上多么顺利,都不可妄自尊大、得意忘形,否则,定将会众叛亲离,遭人唾骂!【相关名言】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印度·泰戈尔
习惯说。推荐。爱诗词网。清·刘蓉2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3,辄起绕室以旋4。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5。每履之6,足苦踬焉7。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8,坐语久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9,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10!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反而即乎其故11,则反窒焉而不宁12。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习惯说”原作“习说”,经后人删改易为今题。2刘蓉(1816-1873):清末人,著有《养晦堂诗文集》。3弗:不。4旋:转圈走。5浸淫:渐渐扩展。6履:踩。7:苦踬:苦于被跌绊。8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尊称。9蹶然:脚被绊。10习之中(zhong)人:意为习惯在人身一旦形成。11“至使”句:意为假使恢复到原来的状况。12窒:受阻。【析点】室中有洼,履之踬焉,“既久而遂安之”;取土平洼,履之“蹶然”,“又久而遂安之”。这本是不同的两个回合,但一以贯之的却是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作者即从这件亲历的小事中,深深体会到“习之中人甚矣哉”,并引发开去,得出一深刻的教训:“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不过,何止是为学呢?其实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贵乎慎始”,起点选择不当,长此以往,以致习非成是可就不妙了。同时,若是开头不好,又贵在能迷途知返,重新开始,作者不是也渐渐习惯了填平后的地面吗?看来这室中一洼的变迁,实在是蕴寓了许多的哲理。本篇由一件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论述井然有序,水到渠成。又一反一般论说文的枯燥而写得颇有情趣。刘蓉读书时俯时仰绕室以旋,在洼处屡屡踬然的惰形,其父的微笑揶揄,都写得细致入微,令读者在深味文中哲理之思的同时,倍感真实亲切,意趣盎然
【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处】唐·王维《三中送别》。【译注】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离愁?这令人神伤的场面也都饱溢在诗句中,可谓力透纸背。注:山中,王维隐居辋川别墅所在地蓝田。【全诗】《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①柴扉:柴门。②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翻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全诗赏读】这首《山中送别》乍读会让人感到特别:题为《送别》,却不写送别,起首一句便是“山中相送罢”,说今天曾有过“送别”那么一回事,已经过去了。至于行者为谁,前往何处,离别情景,一概略去,仅以一个并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带而过,大有漫不经心的意味。次句接以“日暮掩柴扉”,柴扉,指山居常见的白板门。山中生活简静,既昏便息,“掩柴扉”是每天到日暮时分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这似乎也与白昼送别没有多少关联;而诗人却把这本不相关的两件事连在一起,真让人疑心这是不是在写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三、四句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来。《招隐士》两句原意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王维这两句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是诗人“掩柴扉”以后的心理活动,正面抒惜别之情。经过后面这么一问,通首诗豁然开朗,变得神采飞动。“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按常情应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这说明它是诗人“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他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担心其久不归了。正是“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唐汝询《唐诗解》)。正因为日暮是离愁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刻,所以“掩柴扉”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就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被涂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诗中人寂寞低回的神态,推想其怅然若失之情,进而还能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在柴扉关闭后何以打发那漫漫长夜。至于到“春草明年绿”时,那又要费几多时日,何况“王孙归不归”还在未卜之中。绕开相送直写送罢,由“相送罢”直接“日暮掩柴扉”,又从当天的“日暮”遥接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时间上连续跳跃,而离愁别绪也在这跳跃中被逐步加强。“以送罢始,以盼归终,抒别后相思之意,弥见当前惜别之情。”(刘拜山评语)语言朴素、自然,而感情深厚、真挚,可谓寄至味于平淡。
山中相送罢。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处】唐·王维《三中送别》。【译注】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离愁?这令人神伤的场面也都饱溢在诗句中,可谓力透纸背。注:山中,王维隐居辋川别墅所在地蓝田。【全诗】《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①柴扉:柴门。②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翻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全诗赏读】这首《山中送别》乍读会让人感到特别:题为《送别》,却不写送别,起首一句便是“山中相送罢”,说今天曾有过“送别”那么一回事,已经过去了。至于行者为谁,前往何处,离别情景,一概略去,仅以一个并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带而过,大有漫不经心的意味。次句接以“日暮掩柴扉”,柴扉,指山居常见的白板门。山中生活简静,既昏便息,“掩柴扉”是每天到日暮时分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这似乎也与白昼送别没有多少关联;而诗人却把这本不相关的两件事连在一起,真让人疑心这是不是在写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三、四句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来。《招隐士》两句原意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王维这两句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是诗人“掩柴扉”以后的心理活动,正面抒惜别之情。经过后面这么一问,通首诗豁然开朗,变得神采飞动。“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按常情应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这说明它是诗人“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他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担心其久不归了。正是“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唐汝询《唐诗解》)。正因为日暮是离愁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刻,所以“掩柴扉”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就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被涂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诗中人寂寞低回的神态,推想其怅然若失之情,进而还能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在柴扉关闭后何以打发那漫漫长夜。至于到“春草明年绿”时,那又要费几多时日,何况“王孙归不归”还在未卜之中。绕开相送直写送罢,由“相送罢”直接“日暮掩柴扉”,又从当天的“日暮”遥接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时间上连续跳跃,而离愁别绪也在这跳跃中被逐步加强。“以送罢始,以盼归终,抒别后相思之意,弥见当前惜别之情。”(刘拜山评语)语言朴素、自然,而感情深厚、真挚,可谓寄至味于平淡。
执竿入城。推荐。爱诗词网。三国·魏·邯郸淳2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3,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本文选自《笑林》,标题系选注者所加。2邯郸淳(生辛年不详):三国时魏人。一名竺,字子叔,有《笑林》一卷。3俄:不久。老父:泛指年老者。【析点】面对一项任务,无论大小轻重,方法途径不对,都不能到达彼岸。如果只追求彼岸,失掉本真,丧失原则,就更是得不偿失。鲁人持长竿入城,无正确的方法途径,所以“竖执”“横执”均“不可入”。来了个谦称“非圣人”但“见事多”的老人,用锯截断了竹竿,城门是进去了,但竹竿也废了,进得城去又有何用!一则笑话,几十个字,客观记述,看似不动声色,却给人以很深的启迪——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不可不慎;尤其不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记得幼年时在一本儿童读物上看到据这个故事画的漫画,情节又有了拓展。正当锯子将及竹竿之时,来了一位“能干”的人,他夺过竹竿挥舞臂膀,将竹竿从城楼上投进城里去了。目的是达到了,方法也鲁莽得可爱,但终不免伤及城内人及掷坏竹竿的风险。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是不可不讲究的。这则故事辑入《笑林》一书,固然有讽刺愚人、引人一笑的用意,但我们却不妨于一笑中体悟一些人生的哲理。
李贺雁门太守行。推荐。爱诗词网。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调名称之一,后人多以它为题来吟咏边塞战争。李贺这首诗,堪称同题中的一篇佳作,它以不同凡响的笔触描写了边关一场惨烈的战争,一群报国的英雄,赞扬了舍生忘我的英勇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开篇一语精警,如高山坠石,令人惊绝。它用比兴和夸饰的手法,烘托出严峻的战争气氛。天空翻滚的乌云,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城头,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即将降临。这是自然现象,更隐喻着敌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情形。敌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笼罩着整个战场。诗一开端,推出一个险恶的战争环境,无疑一箭双雕,既交待了众寡悬殊的战争形势,又以此为起点,充分有力地展现守边将士英勇杀敌的风采。紧接的第二句写守边将士面对强敌,毫不退缩,紧急应战。满天乌云中偶尔逗漏缕缕阳光,与他们的盔甲相映,犹如鱼鳞闪烁,耀人眼目。这是一片黑暗中的灵光,它显示了将士们雄姿威武,凛凛然一身正气。战火熊熊燃起,理应大笔铺写短兵相接的鏖战场面,然而,高明的诗人却避实就虚,着力渲染战场的氛围。第三句写弥漫在听觉中的战地悲声。深秋的战场,死一般沉寂,马蹄声,呐喊声,刀剑撞击声,声声不闻,只有号角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呜呜咽咽,荡击长空,平增了十二分的凄厉。第四句则从视觉上写满目战场惨象,茫茫大地凝结着块块殷红的血迹。“燕脂”,即胭脂。“夜紫”,不必实指暮色。在黑云压城的境界中,白昼也如同黑夜,只有凭着从云缝里透射出来的阳光,才能看到奋战的血迹。将流血战斗的白天写成黑夜,这正体现了诗人一贯追求的奇诡的艺术风格。试想,在洁白的画布上涂尽浓墨,再泼洒下鲜红的颜料,斑斑驳驳,构成一幅何等怪异而极富象征意义的图画!三、四两句,在声色之间展现出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残酷。在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的一场拼杀之后,照理说来,原本势单力弱的守边部队是无力再战了,然而,情形恰恰相反,他们从血泊中挺立起来,奋勇反击。“半卷红旗临易水”,形象概括地表现了守边将士重振军旅,奇袭挺进。“半卷红旗”是星夜急速行军,以减少逆向阻力。“临易水”,点明部队已推进到勇士荆轲的故乡,古来征战频仍的地区。“霜重鼓寒声不起”,写最后决战在晨霜重结之时,寒冷的空气致使金鼓难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五六两句由此点化而成,更添悲壮色彩,象征着守边将士虽顽强抗击,一战再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局已定。七、八两句笔锋一转,又道出将士们血战到底的气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战国燕昭王曾在易水边上修筑高台,置千金于上,以招纳天下英才。“玉龙”是指剑。李岩《观道士磨剑》诗:“欲整锋芒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皞。”守边将士同仇敌忾,为了报效朝廷,为了保卫国家,决心仗剑守边,血洒天涯。诗歌就在这气壮山河的心声之下戛然而止,余音不绝。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以身许国的豪情在,安知不会有胜利的结局?黎简在《李长吉集评》中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这首《雁门太守行》,从构思到章法、遣词乃至平仄,都给人以一种陌生的感觉。诗人以一种罕见的反向思维,将英勇的将士放到最残酷的生命毁灭之时来考验,以浓厚艳丽的词藻来描写目不忍睹的生死搏斗,一切的黑暗环境与悲声凄色都是为了衬托将士们的悲壮情怀与磊落正气。细细读来,便不能不为诗人的苦心孤诣而击节赞赏。
印度人的服饰不仅与欧洲不同,而且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也有区别。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两千年的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的居民就开始穿很好的棉织、毛织和丝织品衣服了,另外也有穿鹿皮以及一些兽皮衣服的。
在吠陀时期,有了“陶迪”(围裤)等衣服。当时流行一种叫阿剃瓦斯的上衣,人们根据不同场合和工作的需要而穿不同的衣服,例如,举行祭祀活动时,祭司要穿红衣服和包头巾,祭司者穿丝绸衣服,其妻子穿一种草衣。纱丽服装很早就有,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直到公元4世纪的《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提到了“纱丽”。
印度服饰。推荐。爱诗词网。印度人的服饰不仅与欧洲不同,而且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也有区别。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两千年的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的居民就开始穿很好的棉织、毛织和丝织品衣服了,另外也有穿鹿皮以及一些兽皮衣服的。在吠陀时期,有了“陶迪”(围裤)等衣服。当时流行一种叫阿剃瓦斯的上衣,人们根据不同场合和工作的需要而穿不同的衣服,例如,举行祭祀活动时,祭司要穿红衣服和包头巾,祭司者穿丝绸衣服,其妻子穿一种草衣。纱丽服装很早就有,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直到公元4世纪的《摩诃婆罗多》史诗中提到了“纱丽”。当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以后,不仅使印度社会发生了变化,一些外国服装也随着传入印度,如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但这些服装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着,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包头巾等。后来欧洲人大量而不断地进入印度,又传入了欧洲服装,如西服、领带等。由上可以看出,印度服装的演变,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不仅受本民族生产力水平限制,而且也受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例如北印度人与南印度人在穿着上就有区别。北方比南方气温低,因而北方人比南方人穿得较多,同时,服装颜色也较深。同时,印度的民族服装也与该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有关。早在吠陀时期,人们就有根据不同场合和工作需要而穿不同服装的做法。到了后来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穿不同式样的服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如从头巾的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目前,印度人的衣着一般很朴素。但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所穿的衣服也有区别。如一些名门贵族多穿质料好的华丽衣服,农村平民一般穿质料粗劣而简单的服装。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是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有各式各样,而且是五颜六色。有浅色的,也有深色的,有些裙子绣上花,非常漂亮,有些还镶有无数镜片,闪闪发光。女子的紧身上衣短而瘦小,紧贴双肩、大臂和胸脯,小臂和腰部裸露在外,当然,大多数女子不能只穿这种衣服出门,外边还要再披件纱丽。同时妇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偏淡,如浅黄色、淡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雨季时多为深绿色。现在男子大多穿长衫(无领或圆领的)和陶迪(围裤)、包头巾。长衫一般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包法也各种各样,多达十几种;头巾的颜色不一,有白的、红的等等,整个以拉贾斯坦人和锡克教徒的头巾最为鲜艳。印度人的服装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其共同特点。一是显得人人平等,不分什么官服与民装,全都一样。如妇女所穿的纱丽,凡属女子都穿,区别只是布料的好坏而已,男服也如此。二是服装宽大舒畅、清洁、透气。这些都同当地气候有关。当然,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年龄的差异,场合的不同,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而穿不同颜色的服装,这是为了同场合、年龄等进行有机的搭配,也是同美丽如画、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色相协调。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推荐。爱诗词网。帝曰:“禹①!洚水②儆③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④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尚书·大禹谟》)注释①禹:大禹、夏禹。②洚(jiànɡ)水:洪水。③儆(jǐnɡ):告诫。④满:自满。译文帝舜说:“禹!洪水告诫了我们。实现自己的承诺,完成治水的重任,只有你贤能;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能。你不自以为贤能,但是天下没有谁比你能能;你不居功自傲,但是天下没有人能与你争功。”感悟当奢侈成为一种时尚时,于国于民,勤俭就显得难能可贵了。今天,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节俭,日本人的节俭更是到了吝啬的程度。重新拾回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每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赤壁赋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③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⑤。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⑥。”客有吹洞箫者⑦,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⑧。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⑨,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⑩,东望武昌⑪,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⑫?方其破荆州⑬,下江陵⑭,顺流而东也,舳舻⑮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⑯,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⑰。”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⑱;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⑳,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㉑。”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 ①窈窕之章:指上“明月之诗”中的诗句。按诗即《诗·陈风·月出》,其第一章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窈纠即窈窕。 ②斗牛之间:斗、牛,指天上的斗宿与牛宿。古代以星辰配地上的方位,斗牛之间下合吴越分野;吴越分野在黄州之东,故实指东方的天际。 ③一苇:喻所乘小舟。语出《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④冯虚御风:冯同“凭”,意谓船行如凌空驾风一样。 ⑤“击空明”句:意谓船桨拍着清澈江波,在月光下的水面逆流上驶。空明、流光是互文,状水也状月;溯,逆流而上。 ⑥“渺渺兮”二句:运化《楚辞·九歌》“目眇眇兮愁予”句及《九章·思美人》题意,抒发贬谪黄州思君而不能见的情怀。美人,古人常用以象征君王或良友。 ⑦客有吹洞箫者:此客为道士杨世昌,见宋施元之、顾禧注苏诗《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注。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四《〈赤壁赋〉洞箫客》条:“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按系明人,名宽,字原博,号匏庵,卒谥文定)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据此则客乃杨世昌也。”杨世昌为绵竹(今属四川)人,苏轼《次韵孔毅父》诗中所称之“西州杨道士”及“洞箫入手声且哀”,即指此人。 ⑧“舞幽壑”二句:形容洞箫声悲切,使潜伏于深壑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啜泣。嫠(lí黎)妇:寡妇。 ⑨“月明”二句: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⑩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 ⑪武昌:今湖北鄂城。 ⑫“此非”句:指汉末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被周瑜击败于赤壁。此,指黄州江面。“此非……乎”,是存疑句法,表示不能十分确断此地即赤壁战场旧地。孟德,曹操字。周郎,周瑜;瑜年少有威名,江东人称为周郎。 ⑬荆州:汉代荆州包括湖北、湖南及河南南部部分土地,汉末荆州首府在襄阳。 ⑭江陵:今属湖北,数度为荆州首府。 ⑮舳舻(zhúlú轴卢):指战船。舳是船后掌舵处,舻是船前划桨处。⑯横槊赋诗:形容气概雄迈。语出唐元稹所作杜甫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槊,长矛。 ⑰“挟飞仙”四句:意思是,登仙、与明月这样永在是办不到的,所以只能将悲思通过箫声诉之于秋风。 ⑱“逝者如斯”二句:《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为川水不分日夜地这样流逝而去。苏轼引用孔子的话,又补充一句“未尝往也”,意思是川水虽逝去而河流仍在。 ⑲“盈虚者”二句:上文用“如斯”,是以舟边的长江为比,是近处,故用“斯”;此句用月为比,在远处,故用“彼”。盈虚,指月的盈亏,意思是月亮忽圆忽缺,但究竟没有消损或增大。 ⑳“盖将”四句:意思是,如从变动这面看,天地万物每一瞬间都在变化;从不变这面看,宇宙与人类都是长存的。 ㉑共适:今存苏轼手写《赤壁赋》,“共适”作“共食”,食的意思是享用。但明代以后本子大多作“共适”。两字均可通。此赋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因同年另有《后赤壁赋》,故世人习称为《前赤壁赋》。关于这一次赤壁之游,苏轼在《与范子丰》函中曾有所记述:“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可知此赋确是记游的实录。参照同时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更可看出赋中咏及曹操,词中咏及周瑜,两两相当;而词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用“人道是”三字传疑;此赋中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传疑;正可与《与范子丰》函中的“传云”、“或曰”两句相发明。但一赋一词,已使黄州赤壁的声名压倒了真正的古战场嘉鱼、蒲圻间的赤壁了。凡是记游的诗文,首先当然要求写景叙事生动有味,更需要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感情,才能神情飞动,诗趣盎然;倘若景与情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即主客观的契合之间生发出哲理的意蕴,那便是上乘之作了。苏轼的许多杰作,大抵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例如人们都熟悉的一首小诗《题西林壁》,全诗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就景、情、理三者兼备。头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写景;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景下评,显示出作者看山的惊喜之情;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对主客观的关系发抒哲学的认识论的解悟了。但一首七绝究竟不能细致地写景、充分地抒情和畅遂地宣示哲理,而在一篇赋里却行。《赤壁赋》通常被归为抒情小赋,其实依其内涵的重点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因此,从“苏子愀然”以下主客对答的三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发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但这种意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触,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参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发挥,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础了。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就记游来说,仅此一段,文意就已独立自足。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接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欣然同意这段对话乃是情理之所必有,正如对话结束,愁结解开以后的喜笑重酌也是情理之所必然一样。全赋的构架布局可说是天造地设,无瑕可击的。抒情小赋自六朝起已代替西汉的大赋成为赋的主流,并且逐渐趋向散文化,成为韵散交织的更为自由的文体。唐以后,散赋已成为赋的基本形式,比四六对仗的骈体文还要自由疏放,但诗味却更为浓郁。散赋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也自由。但它又确实保持着赋的精神,与散文迥乎有别。这篇《赤壁赋》可说是散赋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在形式上,这篇赋既抛弃了通常作赋的架势,捐除了“若夫”、“尔乃”、“是以”等通常赋体中常用的转圜接笋的辞语,使感情的流动转折十分畅遂;用韵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如出天籁,只在每节的结束数句稍加强调。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客曰”一段的“鹿”、“属”、“粟”与“穷”、“终”、“风”,以及下一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全赋若无韵而有韵,字面上的韵涵藏在全赋的感情节奏和叙述节奏之中,斧凿之痕全泯。先不论其全赋情景哲理的含蕴,即以表现方法而论,无怪于历代文论家的推崇,以至于唐庚称颂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唐子西文录》)了。字数:3977作者:何满子知识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诗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出处】唐·李商隐《贾生》。【意思】汉文帝访求贤能之人,便将贬谪在外的贾谊召回。贾谊的才情风姿更是无与伦比。【全诗】《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①贾生:即贾谊,汉洛阳人,年少通诸子百家,文帝召为博士,擢为太中大夫。对政事有深刻之洞察力和卓越之见解。他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又屡上疏陈政事,言时弊,为权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而卒,年三十三。(见《史记》《汉书》本传)②宣室:即宣室殿,在未央宫,是皇帝斋戒的地方。访:咨询。逐臣:遭贬谪之臣,指贾谊。③才调:才气,多指文才。④虚:徒然。前席:古人席地而坐,“不自知膝之前于席”,形容倾听入神。⑤苍生:百姓,这里指民生之事。问鬼神:《史记·贾生列传》:“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评析】唐诗篇名。七律。李商隐作。见明刊本《李义山诗集》卷六。写作时间不详。诗咏汉文帝夜召贾谊,不问国计民生而询以鬼神之事,借以抒发更深一层的怀才不遇之慨。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被召问,似颇受重视,然所问非国家大事,直以其为巫祝,岂不更堪悲恨?诗揭出此点,“纯用议论矣,却以唱叹出之,不见议论之迹”(纪昀《玉谿生诗说》),而愤懑讥刺可以意会。此种写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胡应麟称其与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皆宋人议论之祖”(《诗薮》内编卷六)。【鉴赏】此诗咏史,选材独到,——盖前人咏及贾生多就其贬长沙事发感慨,而诗人却选取贾谊从长沙召回、宣室(未央前殿正室)夜对的情节为诗材,讽刺君主徒有爱才之名,而无善任之实。本事见《史记·屈贾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僖(举行祭祀祈求福佑),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膝行而前)。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前二叙事,言贾生才调绝伦,故以逐臣见召,而夜对宣室也。倒腾出之,强调其“才调更无伦”,为后文反跌张本。后二以反跌作议论,“可怜”即可惜,“虚”即徒然,意谓人主于人臣能前席问道,固然大好,只可惜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舍本而逐末,枉然有此虚心也!亦倒腾出之,出句先置一叹以为悬念,对句方补叙理由,饶有唱叹之音。此即施补华所谓“以议论驱驾书卷,而神韵不乏。”逐臣获访,幸乎不幸,贾生当知之——诗中表现出不以个人荣辱作为衡量遇合与否的标准,胸襟超卓,立意固不凡也。
宣室求贤访逐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出处】唐·李商隐《贾生》。【意思】汉文帝访求贤能之人,便将贬谪在外的贾谊召回。贾谊的才情风姿更是无与伦比。【全诗】《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①贾生:即贾谊,汉洛阳人,年少通诸子百家,文帝召为博士,擢为太中大夫。对政事有深刻之洞察力和卓越之见解。他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又屡上疏陈政事,言时弊,为权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而卒,年三十三。(见《史记》《汉书》本传)②宣室:即宣室殿,在未央宫,是皇帝斋戒的地方。访:咨询。逐臣:遭贬谪之臣,指贾谊。③才调:才气,多指文才。④虚:徒然。前席:古人席地而坐,“不自知膝之前于席”,形容倾听入神。⑤苍生:百姓,这里指民生之事。问鬼神:《史记·贾生列传》:“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评析】唐诗篇名。七律。李商隐作。见明刊本《李义山诗集》卷六。写作时间不详。诗咏汉文帝夜召贾谊,不问国计民生而询以鬼神之事,借以抒发更深一层的怀才不遇之慨。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被召问,似颇受重视,然所问非国家大事,直以其为巫祝,岂不更堪悲恨?诗揭出此点,“纯用议论矣,却以唱叹出之,不见议论之迹”(纪昀《玉谿生诗说》),而愤懑讥刺可以意会。此种写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胡应麟称其与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皆宋人议论之祖”(《诗薮》内编卷六)。【鉴赏】此诗咏史,选材独到,——盖前人咏及贾生多就其贬长沙事发感慨,而诗人却选取贾谊从长沙召回、宣室(未央前殿正室)夜对的情节为诗材,讽刺君主徒有爱才之名,而无善任之实。本事见《史记·屈贾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僖(举行祭祀祈求福佑),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膝行而前)。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前二叙事,言贾生才调绝伦,故以逐臣见召,而夜对宣室也。倒腾出之,强调其“才调更无伦”,为后文反跌张本。后二以反跌作议论,“可怜”即可惜,“虚”即徒然,意谓人主于人臣能前席问道,固然大好,只可惜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舍本而逐末,枉然有此虚心也!亦倒腾出之,出句先置一叹以为悬念,对句方补叙理由,饶有唱叹之音。此即施补华所谓“以议论驱驾书卷,而神韵不乏。”逐臣获访,幸乎不幸,贾生当知之——诗中表现出不以个人荣辱作为衡量遇合与否的标准,胸襟超卓,立意固不凡也。
苏洵六国论。推荐。爱诗词网。六国破灭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③,暴霜露④,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⑤,奉之弥繁⑥,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⑧,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⑨。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⑩。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1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2),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3),当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1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注释】①六国:燕、赵、韩、魏、齐、楚。②弊:弊病。赂:贿赂。这里指割地求和。③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④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遭风霜雨露侵袭之苦。⑤厌:同“餍”,满足。⑥奉:奉送。弥:更加。繁:多。⑦事:侍奉。⑧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⑨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交好。嬴,秦王的姓,此借指秦国。⑩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11)李牧:赵国名将,曾几次打退秦军进攻。却:退却。(12)革灭殆尽:消灭得差不多了。(1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14)当:同“倘”,如果。(15)食之不得下咽: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16)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震慑。(17)日:每天,一天天,名词作状语。月:每月,一月月,名词作状语。以,而。(18)苟:如果。以:依凭。【鉴赏】本文是在宋王朝对辽和西夏采取屈辱求和政策的背景下写作的。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与契丹(辽)签订澶渊之盟,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又向契丹增加输送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被迫向西夏输送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以财物赂敌求得苟安。对此,苏洵痛心疾首,借评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弊在赂秦”,劝诫宋王朝吸取历史教训,改变求和政策,以免重蹈六国覆亡的故辙。正如清人朱晴川所评:“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文章一开始,苏洵提出中心观点: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并进一步分析,“不赂者以赂者丧”,从反面论证了“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接着,苏洵阐明赂秦产生的后果,秦国接受韩、魏、楚贿赂的土地,比起打胜仗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赂秦削弱自己,强壮敌人,最后必然促成自己灭亡。而齐、燕、赵虽然没有赂秦,但是因为失去强援,最终也被秦国各个击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沦为灭亡。苏洵同时指出,战斗是六国的唯一出路。燕、赵即是证明。燕、赵虽是小国,但战斗却使他们灭亡在各国之后。尤其是赵国,与秦战斗,五战三胜,要不是它没有坚持到底,中了敌人的反间计,失败绝不会来得这么快。这对当时宋朝有极深刻的启示意义。苏洵还为了文章的感染力,举出六国先祖创业的艰难,“暴霜露,斩荆棘”,晓之以利,动之以情,告诫后代子孙应该懂得珍惜。这都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苏洵的散文具有精于布局、富于雄辩的特点。宋人曾巩《苏明允哀词》评论苏洵文“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六国论》一文集中体现了这一长处。作者:林炜明,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99-301页.
快嘴李翠莲。推荐。爱诗词网。入话:出口成章不可轻,开言作对动人情;虽无子路才能智,单取人前一笑声。此四句单道:昔日东京有一员外,姓张名俊,家中颇有金银。所生二子,长曰张虎,次曰张狼。大子已有妻室,次子尚未婚配。本处有个李吉员外,所生一女,小字翠莲,年方二八。姿容出众,女红针指,书史百家,无所不通。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有诗为证:问一答十古来难, 问十答百岂非凡。能言快语真奇异, 莫作寻常当等闲。话说本地有一王妈妈,与二边说合,门当户对,结为姻眷,选择吉日良时娶亲。三日前,李员外与妈妈论议,道:“女儿诸般好了,只是口快,我和你放心不下。打紧她公公难理会,不比等闲的,婆婆又兜答,人家又大,伯伯、姆姆,手下许多人,如何是好?”婆婆道:“我和你也须分付她一场。”只见翠莲走到爹妈面前,观见二亲满面忧愁,双眉不展,就道:“爷是天,娘是地,今朝与儿成婚配。男成双,女成对,大家欢喜要吉利。人人说道好女婿:有财有宝又豪贵;又聪明,又伶俐,双六、象棋通六艺;吟得诗,做得对,经商买卖诸般会。这门女婿要如何?愁得苦水儿滴滴地。”员外与妈妈听翠莲说罢,大怒曰:“因为你口快如刀,怕到人家多言多语,失了礼节,公婆人人不欢喜,被人笑耻,在此不乐。叫你出来,分付你少作声,颠倒说出一篇来,这个苦恁的好!”翠莲道:“爷开怀,娘放意。哥宽心,嫂莫虑。女儿不是夸伶俐,从小生得有志气。纺得纱,绩得苎,能裁能补能绣刺;做得粗,整得细,三茶六饭一时备;推得磨,捣得碓,受得辛苦吃得累。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净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铺了床,伸开被,点上灯,请婆睡,叫声“安置”进房内。如此伏侍二公婆,他家有甚不欢喜?爹娘且请放心宽,舍此之外值个屁!”翠莲说罢,员外便起身去打。妈妈劝住,叫道:“孩儿,爹娘只因你口快了愁!今番只是少说些。古人云:‘多言众所忌。’到人家只是谨慎言语,千万记着!”翠莲曰:“晓得。如今只闭着口儿罢。”妈妈道:“隔壁张太公是老邻舍,从小儿看你大,你可过去作别一声。”员外道:“也是。”翠莲便走将过去,进得门槛,高声便道:“张公道,张婆道,两个老的听禀告:明日寅时我上轿,今朝特来说知道。年老爹娘无倚靠,早起晚些望顾照!哥嫂倘有失礼处,父母分上休计较。待我满月回门来,亲自上门叫聒噪。”张太公道:“小娘子放心,令尊与我是老兄弟,当得早晚照管;令堂亦当着老妻过去陪伴,不须挂意!”作别回家,员外与妈妈道:“我儿,可收拾早睡休,明日须半夜起来打点。”翠莲便道:“爹先睡,娘先睡,爹娘不比我班辈。哥哥、嫂嫂相傍我,前后收拾自理会。后生家熬夜有精神,老人家熬了打盹睡。”翠莲道罢,爹妈大恼曰:“罢,罢,说你不改了!我两口自去睡也。你与哥嫂自收拾,早睡早起。”翠莲见爹妈睡了,连忙走到哥嫂房门口高叫:“哥哥、嫂嫂休推醉,思量你们忒没意。我是你的亲妹妹,止有今晚在家中。亏你两口下着得,诸般事儿都不理。关上房门便要睡,嫂嫂,你好不贤惠。我在家,不多时,相帮做些道怎地?巴不得打发我出门,你们两口得伶俐?”翠莲道罢,做哥哥的便道:“你怎生还是这等的?有父母在前,我不好说你。你自先去安歇,明日早起。凡百事,我自和嫂嫂收拾打点。”翠莲进房去睡。兄嫂二人,无多时,前后俱收拾停当,一家都安歇了。员外、妈妈一觉睡醒,便唤翠莲问道:“我儿,不知甚么时节了?不知天晴天雨?”翠莲便道:“爹慢起,娘慢起,不知天晴是下雨。更不闻,鸡不语,街坊寂静无人语。只听得:隔壁白嫂起来磨豆腐,对门黄公舂糕米。若非四更时,便是五更矣。且待奴家先起。烧火、劈柴、打下水,且把锅儿刷洗起。烧些脸汤洗一洗,梳个头儿光光地。大家也是早起些,娶亲的若来慌了腿!”员外、妈妈并哥嫂一齐起来,大怒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自调嘴弄舌!”翠莲又道:“爹休骂,娘休骂,看我房中巧妆画。铺两鬓,黑似鸦,调和脂粉把脸搽。点朱唇,将眉画,一对金环坠耳下。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禁步身边挂。今日你们将我嫁,想起爹娘撇不下;细思乳哺养育恩,泪珠儿滴湿了香罗帕。猛听得外面人说话,不由我不心中怕;今朝是个好日头,只管都噜都噜说甚么!”翠莲道罢,妆办停当,直来到父母跟前,说道:“爹拜禀,娘拜禀,蒸了镘头索了粉,果盒肴馔件件整。收拾停当慢慢等,看看打得五更紧。我家鸡儿叫得准,送亲从头再去请。姨娘不来不打紧,舅母不来不打紧,可耐姑娘没道理,说的话儿全不准。昨日许我五更来,今朝鸡鸣不见影。歇歇进门没得说,赏她个漏风的巴掌当邀请。”员外与妈妈敢怒而不敢言。妈妈道:“我儿,你去叫你哥嫂及早起来,前后打点。娶亲的将次来了。”翠莲见说,慌忙走去哥嫂房门口前,叫曰:“哥哥、嫂嫂你不小,我今在家时候少。算来也用起个早,如何睡到天大晓?前后门窗须开了,点些蜡烛香花草。里外地下扫一扫,娶亲轿子将来了。误了时辰公婆恼,你两口儿讨分晓!”哥嫂两个忍气吞声,前后俱收拾停当。员外道:“我儿,家堂并祖宗面前,可去拜一拜,作别一声。我已点下香烛了。趁娶亲的未来,保你过门平安!”翠莲见说,拿了一炷,走到家堂面前,一边拜,一边道:“家堂,一家之主;祖宗,满门先贤: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时八节,不断香烟。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似水,胜蜜糖甜。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二个女婿,达礼通贤;五房媳妇,孝顺无边。孙男孙女,代代相传。金珠无数,米麦成仓。蚕桑茂盛,牛马挨肩。鸡鹅鸭鸟,满荡鱼鲜。丈夫惧怕,公婆爱怜。妯娌和气,伯叔忻然。奴仆敬重,小姑有缘。不上三年之内,死得一家干净,家财都是我掌管,那时翠莲快活几年!”翠莲祝罢,只听得门前鼓乐喧天,笙歌聒耳,娶亲车马,来到门首。张宅先生念诗曰:“高卷珠帘挂玉钩, 香车宝马到门头。花红、利市多多赏, 富贵荣华过百秋。”李员外便叫妈妈将钞来,赏赐先生和媒妈妈,并车马一干人。只见妈妈拿出钞来,翠莲接过手,便道:“等我分!”“爹不惯,娘不惯,哥哥、嫂嫂也不惯。众人都来面前站,合多合少等我散。抬轿的合五贯,先生、媒人两贯半。收好些,休嚷乱,掉下了时休埋怨!这里多得一贯文,与你这媒人婆买个烧饼,到家哄你呆老汉。”先生与轿夫一干人听了,无不吃惊,曰:“我们见千见万,不曾见这样口快的!”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一路上,媒妈妈分付:“小娘子,你到公婆门首,千万不要开口。”不多时,车马一到张家前门,歇下轿子,先生念诗曰:“鼓乐喧天响汴州, 今朝织女配牵牛。本宅亲人来接宝, 添妆含饭古来留。”且说媒人婆拿着一碗饭,叫道:“小娘子,开口接饭。”只见翠莲在轿中大怒,便道:“老泼狗,老泼狗,叫我闭口又开口。正是媒人之口无量斗,怎当你没的翻做有。你又不曾吃早酒,嚼舌嚼黄胡张口。方才跟着轿子走,分付叫我休开口。甫能住轿到门首,如何又叫我开口?莫怪我今骂得丑,真是白面老母狗!”先生道:“新娘子息怒。她是个媒人,出言不可太甚。自古新人无有此等道理!”翠莲便道:“先生你是读书人,如何这等不聪明?当言不言谓之讷,信这虔婆弄死人!说我婆家多富贵,有财有宝有金银,杀牛宰马做茶饭,苏木、檀香做大门,绫罗缎匹无算数,猪羊牛马赶成群。当门与我冷饭吃,这等富贵不如贫。可耐伊家忒恁村,冷饭将来与我吞。若不看我公婆面,打得你眼里鬼火生!”翠莲说罢,恼得那媒婆一点酒也没,一道烟先进去了;也不管她下轿,也不管她拜堂。本宅众亲簇拥新人到了堂前,朝西立定。先生曰:“请新人转身向东,今日福禄喜神在东。”翠莲便道:“才向西来又向东,休将新妇便牵笼。转来转去无定相,恼得心头火气冲。不知哪个是妈妈?不知哪个是公公?诸亲九眷闹丛丛,姑娘小叔乱哄哄。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张员外与妈妈听得,大怒曰:“当初只说要选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先生曰:“人家孩儿在家中惯了,今日初来,须慢慢的调理她。且请拜香案,拜诸亲。”合家大小俱相见毕。先生念诗赋,请新人入房,坐床撒帐:“新人挪步过高堂, 神女仙郎入洞房。花红利市多多赏, 五方撒帐盛阴阳。”张狼在前,翠莲在后,先生捧着五谷,随进房中。新人坐床,先生拿起五谷念道:“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姮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绣带佩宜男。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撒帐上,交头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蠙珠来入掌。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撒帐前,沉沉非雾亦非烟。香里金虬相隐映,文箫今遇彩鸾仙。撒帐后,夫妇和谐长保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说那先生撒帐未完,只见翠莲跳起身来,摸着一条面杖,将先生夹腰两面杖,便骂道:“你娘的臭屁!你家老婆便是河东狮子!”一顿直赶出房门外去,道:“撒甚帐?撒甚帐?东边撒了西边样。豆儿米麦满床上,仔细思量象甚样?公婆性儿又莽撞,只道新妇不打当。丈夫若是假乖张,又道娘子垃圾相。你可急急走出门,饶你几下捍面杖。”那先生被打,自出门去了。张狼大怒曰:“千不幸,万不幸,娶了这个村姑儿!撒帐之事,古来有之。”翠莲便道:“丈夫、丈夫、你休气,听奴说得是不是?多想那人没好气,故将豆麦撒满地。倒不叫人扫出去,反说奴家不贤惠。若还恼了我心儿,连你一顿赶出去,闭了门,独自睡,晏起早眠随心意。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宁到伶俐。”张狼也无可奈何,只得出去参筵劝酒。至晚席散,众亲都去了。翠莲坐在房中自思道:“少刻丈夫进房来,必定手之舞之的,我须做个准备。”起身除了首饰,脱了衣服,上得床,将一条绵被裹得紧紧地,自睡了。且说张狼进得房,就脱衣服,正要上床,被翠莲喝一声,便道:“堪笑乔才你好差,端的是个野庄家。你是男儿我是女,尔自尔来咱自咱。你道我是你媳妇;莫言就是你浑家。那个媒人那个主?行甚么财礼,下甚么茶?多少猪羊鸡鹅酒?甚么花红到我家?多少宝石金头面?几匹绫罗几匹纱?镯缠冠钗有几付?将甚插戴我奴家?黄昏半夜三更鼓,来我床前做甚么?及早出去连忙走,休要恼了我们家!若是恼咱性儿起,揪住耳朵采头发,扯破了衣裳,抓碎了脸,漏风的巴掌顺脸括,扯碎了网巾你休要怪,擒了你四鬓怨不得咱。这里不是烟花巷,又不是小娘儿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顿拳头打得你满地爬。”那张狼见妻子说这一篇,并不敢近前,声也不作,远远地坐在半边。将近三更时分,且说翠莲自思:“我今嫁了他家,活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今晚若不与丈夫同睡,明日公婆若知,必然要怪。罢,罢,叫他上床睡罢。”便道:“痴乔才,休推醉,过来与你一床睡。近前来,分付你,叉手站着莫弄嘴。除网巾,摘帽子,靴袜布衫收拾起。关了门,下幔子,添些油在晏灯里。上床来,悄悄地,同效鸳鸯偕连理。休则声,慎言语,雨消云散脚后睡。束着脚,拳着腿,合着眼儿闭着嘴。若还蹬着我些儿,那时你就是个死!”说那张狼果然一夜不敢作声。睡至天明,婆婆叫言:“张狼,你可叫娘子早起些梳妆,外面收拾。”翠莲便道:“不要慌,不要忙,等我换了旧衣裳。菜自菜,姜自姜,各样果子各样妆;肉自肉,羊自羊,莫把鲜鱼搅白肠;酒自酒,汤自汤,腌鸡不要混腊獐。日下天色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待我留些整齐的,三朝点茶请姨娘。总然亲戚吃不了,剩与公婆慢慢噇。”婆婆听得,半响无言,欲待要骂,恐怕人知笑话,只得忍气吞声。耐到第三日,亲家母来完饭。两亲家相见毕,婆婆耐不过,从头将打先生、骂媒人、触夫主、毁公婆,一一告诉一遍。李妈妈听得,羞惭无地,径到女儿房中,对翠莲道:“你在家中,我怎生分付你来?叫你到人家,休要多言多语,全不听我。今朝方才三日光景,适间婆婆说你许多不是,使我惶恐千万,无言可答。”翠莲道:“母亲,你且休吵闹,听我一一细禀告。女儿不是材天乐,有些话你不知道。三日媳妇要上灶,说起之时被人笑。两碗稀粥把盐蘸,吃饭无茶将水泡。今日亲家初走到,就把话儿来诉告,不问青红与白皂,一味将奴胡厮闹。婆婆性儿忒急躁,说的话儿不大妙。我的心性也不弱,不要着了我圈套。寻条绳儿只一吊,这条性命问他要!”妈妈见说,又不好骂得,茶也不吃,酒也不尝,别了亲家,上轿回家去了。再说张虎在家叫道:“成甚人家?当初只说娶个良善女子,不想讨了个五量店中过卖来家,终朝四言八句,弄嘴弄舌,成何以看!”翠莲闻说,便道:“大伯说话不知礼,我又不会惹着你。顶天立地男子汉,骂我是个过卖嘴!”张虎便叫张狼道:“你不闻古人云:‘教妇初来。’虽然不致乎打她,也须早晚训诲;再不然,去告诉她那老虔婆知道!”翠莲就道:“阿伯三个鼻子管,不曾捻着你的碗。媳妇虽是话儿多,自有丈夫与婆婆。亲家不曾惹着你,如何骂她老虔婆?等我满月回门去,到家告诉我哥哥。我哥性儿烈如火,那时叫你认得我。巴掌拳头一齐上,着你旱地乌龟没处躲!”张虎听了大怒,就去扯住张狼要打。只见张虎的妻施氏跑将出来,道:“各人妻小各自管,干你甚事?自古道:‘好鞋不踏臭粪!’”翠莲便道:“姆姆休得要惹祸,这样为人做不过。尽自伯伯和我嚷,你又走来添些言。自古妻贤夫祸少,做出事比天来大。快快夹了里面去,窝风所在坐一坐。阿姆我又不惹你,如何将我比臭污?左右百岁也要死,和你两个做—做。我若有些长和短,阎罗殿前也不放过!”女儿听得,来到母亲房中,说道:“你是婆婆,如何不管?尽着她放泼,象甚模样?被人家笑话!”翠莲见姑娘与婆婆说,就道:“小姑你好不贤良,便去房中唆调娘。若是婆婆打杀我,活捉你去见阎王!我爷平素性儿强,不和你们善商量。和尚、道士一百个,七日七夜做道场。沙板棺材罗木底,公婆与我烧钱纸。小姑姆姆戴盖头,伯伯替我做孝子。诸亲九眷抬灵车,出了殡儿从新起。大小衙门齐下状,拿着银子无处使。任你家财万万贯,弄得你钱也无来人也死!”张妈妈听得,走出来道:“早是你才来得三日的媳妇,若做了二三年媳妇,我一家大小俱不要开口了!”翠莲便道:“婆婆休得要水性,做大不尊小不敬。小姑不要忒侥幸,母亲面前少言论。訾些轻事重报,老蠢听得便就信。言三语四把吾伤,说的话儿不中听。我若有些长和短,不怕婆婆不偿命!”妈妈听了,径到房中,对员外道:“你看那新媳妇,口快如刀,一家大小,逐个个都伤过。你是个阿公,便叫将出来,说她几句,怕甚么!”员外道:“我是她公公,怎么好说她?也罢,待我问她讨茶吃且看怎的。”妈妈道:“她见你,一定不敢调嘴。”只见员外分付:“叫张狼娘子烧中茶吃!”那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刷洗锅儿,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又到姆姆房中道:“请伯伯、姆姆堂前吃茶。”员外道:“你们只说新媳妇口快,如今我唤她,却怎地又不敢说甚么?”妈妈道:“这番,只是你使唤她便了。”少刻,一家儿俱到堂前,分大小坐下,只见翠莲捧着一盘茶,口中道:“公吃茶,婆吃茶,伯伯、姆姆来吃茶。姑娘、小叔若要吃,灶上两碗自去拿。两个拿着慢慢走,泡了手时哭喳喳。此茶唤作阿婆茶,名实虽村趣味佳。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柤。二位大人慢慢吃,休得坏了你们牙!”员外见说,大怒曰:“女人家须要温柔稳重,说话安详,方是做媳妇的道理。那曾见这样长舌妇人!”翠莲应曰:“公是大,婆是大,伯伯、姆姆且坐下。两个老的休得骂,且听媳妇来禀话:你儿媳妇也不村,你儿媳妇也不诈。从小生来性刚直,话儿说了心无挂。公婆不必苦憎嫌,十分不然休了罢。也不愁,也不怕,搭搭凤子回去罢。也不招,也不嫁,不搽胭粉不妆画。上下穿件缟素衣,侍奉双亲过了罢。记得几个古贤人:张良、蒯文通说话,陆贾、萧何快掉文,子建、杨修也不亚,苏秦、张仪说六国,晏婴、管仲说五霸,六计陈平、李左车,十二甘罗并子夏。这些古人能说话,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公要奴不说话,将我口儿缝住罢!”张员外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便叫张狼曰:“孩儿,你将妻子休了罢!我别替你娶一个好的。”张狼口虽应承,心有不舍之意。张虎并妻俱劝员外道:“且从容教训。”翠莲听得,便曰:“公休怨,婆休怨,伯伯、姆姆都休劝。丈夫不必苦留恋,大家各自寻方便。快将纸墨和笔砚,写了休书随我便。不曾殴公婆,不曾骂亲眷,不曾欺丈夫,不曾打良善,不曾走东家,不曾西邻串,不曾偷人财,不曾被人骗,不曾说张三,不与李四乱,不盗不妒与不淫,身无恶疾能书算,亲操井臼与庖厨,纺织桑麻拈针线。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手印缝中七个字:‘永不相逢不见面。’恩爱绝,情意断,多写几个弘誓愿。鬼门关上若相逢,别转了脸儿不厮见!”张狼因父母作主,只得含泪写了休书,两边搭了手印,随即讨乘轿子,叫人抬了嫁妆,将翠莲并休书送至李员外家。父母并兄嫂都埋怨翠莲嘴快的不是。翠莲道:“爹休嚷,娘休嚷,哥哥、嫂嫂也休嚷。奴奴不是自夸奖,从小生来志气广。今日离了他门儿,是非曲直俱休讲。不是奴家牙齿痒,挑描刺绣能绩纺。大裁小剪我都会,浆洗缝联不说谎。劈柴挑水与庖厨,就有蚕儿也会养。我今年小正当时,眼明手快精神爽。若有闲人把眼观,就是巴掌脸上响。”李员外和妈妈道:“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可怜!可怜!”翠莲便道:“孩儿生得命里孤,嫁了无知村丈夫。公婆利害犹自可,怎当姆姆与姑姑?我若略略开得口,便去搬唆与舅姑。且是骂人不吐核,动脚动手便来拖。生出许多情切话,就写离书休了奴。指望回家图自在,岂料爹娘也怪吾。夫家、娘家着不得,剃了头发做师姑。身披直裰挂葫芦,手中拿个大木鱼。白日沿门化饭吃,黄昏寺里称念佛祖念南无,吃斋把素用工夫。头儿剃得光光地,那个不叫一声小师姑。”说罢,卸下浓妆,换了一套绵布衣服,向父母前合掌问讯拜别,转身向哥嫂也别了。哥嫂曰:“你既要出家,我二人送你到前街明音寺去。”翠莲便道:“哥嫂休送我自去,去了你们得伶俐。曾见古人说得好:‘此处不留有留处。’离了俗家门,便把头来剃。是处便为家,何但明音寺?散淡又逍遥,却不倒伶俐!”不恋荣华富贵,一心情愿出家,身披一领锦袈裟,常把数珠悬挂。每日持斋把素,终朝酌水献花。纵然不做得菩萨,修得个小佛儿也罢。《清平山堂话本》原称作六十家小说,明代洪楩于嘉靖二十至三十年间(1541——1551)刊刻。编为六集,即:雨窗集、长灯集、随航集、欹枕集、解闲集、醒梦集。每集各分上下卷,每卷五篇,故总共六十篇话本。清平山堂原本是洪楩的斋名,其书版心多镌有“清平山堂”字样,因此马廉先生在出版影印本时,始冠以《清平山堂话本》之名。这些话本现多已散失,今之所存为日本内阁文库库藏之十五篇;马廉先生发现之雨窗、欹枕二集残本十二篇;阿英先生发现之翡翠轩与梅杏争春残本二篇。《清平山堂话本》多为宋元作品,最晚也成篇于明嘉靖以前。这些话本描述了商人的生活,表现了市民家庭的悲欢离合,传达了人们对功名的渴求与向往,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封建社会城市生活的面貌和状况,反映了当时的市民意识以及他们的欣赏趣味。《清平山堂活本》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话本选集,其艺术从总体上看还比较粗糙,因为它还只是说话人进行表演的“底本”,而不是纪录详实的“演出本”。由于受其他表演艺术(如杂剧、影戏等)的影响,它有着发展期艺术的明显胎痕,也就是缺乏修饰的原始性。正因其原始,后人才得以窥见当时艺术发展概况之一斑,并寻觅出各种艺术形式交叉影响、相互借鉴的历史轨迹。从历史角度来看,说话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平话,如《秦并六国平话》、《三国志平话》,主要是讲历史故事;一是小话(笑话),多是讲世俗生活故事,如宋元时期的小说。从现存残本推断,《清平山堂话本》所收编的都是小说,《快嘴李翠莲记》即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这因为它具有相当浓厚的喜剧色彩,是一段典型的小话;还因为它展示出了相当完备以及非常活泼的说话形式。《刎颈鸳鸯会》是有音乐伴奏的说话,说话者讲至关节处,便“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其情状大概类似于今之川剧帮腔。《张子房慕道记》是无伴奏的说话,其大段诗歌,由说话人自己吟咏出来,亦起到一种音乐的调节作用。《快嘴李翠莲记》则居于二者之间:有伴奏,但无前者繁复;独吟咏,却比后者丰富。其表演形式多半为一人持竹板类打出乐器,自说自打;而表演者以游方的小尼姑、小和尚的可能性最大。《快嘴李翠莲记》采用了四种表演手段,即“说、念、吟、数”。“说”是正常的白话叙述,如“人话”之后的那一段叙说,以交待故事的起因发展;“念”是很有节奏的诵读,如翠莲临嫁前拜别祖宗的那段“家堂,一家之主……”;“吟”是带旋律性的咏唱,象张宅先生撒帐时的那段祈祝性颂祷:“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如歌一般。此三种手段,均无伴奏,唯独“数”时,才击器作节,并极富表情地朗朗叙说。凡李翠莲的道白基本都以数板形式表现,因此“数”在这篇话本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用之一为补叙缘由。翠莲见爹娘“满面愁容、双眉不展”,就数了一段板,述说女婿如何贤能,当时她尚未见过张狼,如何得知?固然是听媒婆王妈妈讲的,若按一般的叙述,男方情形该由媒婆说合时叙出,但那样处理势必显得拖沓,远不及翠莲于“亮相”时这般“数”出来得新鲜。作用之二是描摹细节。李员外早上起来见女儿还未梳妆,大加斥责,翠莲劝其息怒,并赶紧打扮起来:“铺两鬓,黑似鸦,调和脂粉把脸搽……’这段很轻巧的数板,再辅之以说话人的传神表演,完全表现出那清倩呼灵的情采。描摹亦可繁可简:上例为繁,属铺陈性的渲写;下例为简,则属跳跃性的点染——新婚之夜,翠莲先不让张狼上床,后又思忖着“若不与丈夫同睡,明日公婆若知,必然要怪”,所以便招呼他“上床来,悄悄地,同效鸳鸯偕连理”。只用两个上下句,便把这一情节摹写过去。“数”的第三个作用是推动情节。翠莲过门三日,母亲前来“完饭”,听婆婆说了女儿许多不是,不由不埋怨她几句,她却一长篇:“细禀告”,把婆家数落了一大通,而且还为母亲撑起腰板:“寻条绳儿只一吊,这条性命问他要!”从这一段及至下几段数板,气势紧密相连,且层层推进,将整个故事情节逐渐导向高潮。“数”的作用之四为展示心理。张员外要儿子休了翠莲,她听后发了一大段牢骚,以表白自己:“……不曾说张三,不与李四乱,不盗不妒与不淫,身无恶疾能书算。”她被休回家,遭到父母的抱怨,又暗自思想道:“……止望回家图自在,岂料爹娘也怪吾。夫家、娘家着不得,剃了头发做师姑。”这种心理活动的揭示,使整个被叙人物甚至整篇话本,在艺术上都显得更加完整。李翠莲的人物形象是浪漫主义的,她的一言一行,无处不显示出高度的夸张。说话人因为刻意追求欢娱的演出效果,所以对人物的塑造,远超过生活的现实程度,而呈现出一种半娇嗔、半尖刻、半泼撒、半单纯的混合状态。如拜别家堂的最后两句:“不上三年之内,死得一家干净,家财都是我掌管,那时翠莲快活几年!”在此,表演者只一个目的,就是要逗观众哄堂大笑,其目的无疑是达到了,但于人物本身,却未尝没有相当的损害,且与后来之自我表白,亦形成了一些矛盾。然而这种夸张也确实传达出了作者对整个封建社会的由衷反抗——李翠莲不是仅向某个人“调嘴弄舌”,而是对世俗主动进击、顽强挑战:父母被她数说得“敢怒不敢言”,兄嫂被她抢白得“忍气吞声”,迎亲众人被她惊诧得“张口吐舌”,夫家亲眷被她搅弄得“面面相觑”,及至婆婆告状,说她“打先生、骂媒人、触夫主、毁公婆”,所有这些,全是她有意之作为,绝非他人强加之罪。她肆意践踏“门前含饭”、“入门撒帐”等礼教风仪,这在客观上,侧面表现了民俗时尚;而在主观上,却和她同世俗的对抗相一致——体现出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反抗精神。李翠莲的形象意义,就在于这种无视一切的反抗,这在封建社会里,即使仅是一段说话表演,也非常难能可贵。与《清平山堂话本》其他作品相比,《快嘴李翠莲记》的故事结构最为完整,且内容与形式也达到了相当高度的和谐统一。《简帖和尚》于入话后,单扯一段“错封书”作为“错下书”的引子,流露出招徕听众的书场痕迹。而《快嘴李翠莲记》则丝毫没有这种破坏痕迹,它以一个姑娘的婚配为经线,以这一姑娘的气质作纬线,相互交织,组成了一段密不见纹的布帘,因而结构上显得非常严谨。其情节发展颇具有段落感,它沿着应聘待嫁、迎娶入房、新婚完饭、斗嘴被休、归家出家这样一条线索,不枝不蔓从容叙来,环节之间衔接甚紧,而每一环节之内又各有起伏跌宕。如斗嘴被休这一情节,表现翠莲不畏夫家众人,将伯姆小姑婆婆一气挫败,若其再与公公连斗,则给人以一发不可收的空旷感,且节奏上也显得过于紧迫。作者于此处插入张员外唤她烧茶的一段叙述,通过“说”,一方面展现了她勤敏能干的性格特点,为其被休时的抱怨张本;另一方面使已经绷紧的情节节奏得以松缓,以便推出下面与公公斗嘴、并遭休弃的故事高潮。这篇话本的内容形式相当和谐,其关键是采取了非常恰当的数板来表现翠莲的快嘴形象。数板上韵,而连续用韵则形成了一种缜密的节奏感,其实以韵文数板并不快,但与白话念说行相间隔,造成了反衬对比,以致产生了“快嘴”的错觉,因而刻画翠莲的形象就比纯自然的白话摹仿要艺术得多。尽管它有时用韵并不严谨(它用的是宋元时期逐渐定型的中州韵,除个别字——如“擒了你四鬓怨不得咱”,咱:读za——发音不同,大体与今之普通话声调接近),象“衣期”、“灰堆”时而通押,且押得很不规则,但总体上说,全篇三十一段数板,基本都相当顺畅,个别拗口的地方,借打击乐的鲜明音节,亦可掩饰过去,这也是形式对内容的弥补。数板的形式很适于表现喜剧,而《快嘴李翠莲记》所包涵的喜剧内容经过这种形式的光大,便产生出了相当强烈的感染力量,并取得了无可替代的艺术效果,使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很难移植,他篇话本多被人改为拟话本,编入“三言两拍”,而此篇小说却独存于“清平山堂”。李翠莲的故事至少宋代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据说,秦腔中曾有“李翠莲上吊”的剧目,今从《西游记》十一回的情节中,还可以看到宋元时期李翠莲故事的原始面貌。此篇话本和早先流传的故事,内容截然不同,加之《清平山堂话本》在此篇末题有“新编小说快嘴媳妇李翠莲记”的字样,以此推断此篇为明代作品。《杨温拦路虎传》是宋代作品,从其艺术之朴拙便可推断;《张子房慕道记》为元代话本,因其具有时代性主题——汉族知识分子不满于外族统治,常借题发挥,睢景臣所做散曲《哨遍套·高祖还乡》便是代表。它显然出自文人之手,尚属于案头剧一类的“案头底本”,若以演出角度看,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是,《快嘴李翠莲记》却比它们成熟得多;不仅说话内容非常丰富,演出形式极其活泼,而且能够自觉地运用文字加以尽量准确的记录,这只有在一种艺术发展到比较完备的时期才会同时具备的。至于篇中寓涵在喜剧背后的深刻思想,正好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相呼应,它们共同传达出一种相同的时代主题——即对封建明王朝之于妇女的残酷压迫的有力反抗。
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
宣王好射。推荐。爱诗词网。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尹文子》【意译】宣王爱好射箭,并且喜欢别人说他的弓硬,其实他用的只是三石弓。宣王常把自己的弓拿给他的臣下看,臣下都试着拉弓,但个个拉到一半便装模作样地放下弓说:“这张弓起码有九石,除了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听后非常高兴。其实,宣王用的弓只不过三石,却到死都以为自己能用九石的弓。三石,是实际情况,九石,只是虚名。宣王因喜欢虚名而失掉了实情。【解说】宣王徒有虚名的根本原因是虚荣心、爱奉承,图虚名、爱奉承的结果是被人欺骗,自己一辈子生活在自制的幻境之中。就寓言本身的情节看,危害不大——只是落得个可笑可怜的境地,但在实际生活中,一国君主倘若如此昏庸,就要祸国殃民了。从另一角度看,装模作样喊“九石”的人,心中其实都有数,不肯说真话,总是因为说真话没好处,于是竞相“报喜不报忧”。一到这地步,朝廷也就只有小人得志了。小人得志,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群体,都是衰败的征候。虚荣心其实是人的本性之一,尤其是人在自觉到不如别人的时候易犯的毛病,所以说虚荣心与自卑感正是一对孪生兄妹,因此,根除的办法也只有正视现实,自立图强,否则,是无法可想的!【相关名言】名实之相离,是非之难定。——尹文
原意指军门,军营的大门。军门称“辕门”源于我国古代。
古代有一种叫“掌舍”的官,他的职务是掌管安置天子外出息止的处所。据《周礼·天官·掌舍》载:“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bì)枑(hù)再重,设车宫辕门。”这就是说天子与诸侯行“会同”(会见)之礼时,要在国都之外设坛来接见诸侯。坛的外面要设置两层保护圈,这就是“梐枑”。坛外还要用车辆环绕起来,作为藩屏,叫做“车宫”。在车宫的出入口处的两辆车要仰起来,让车辕向上,两车相对,形成一个门,因此叫“辕门”。后来行军沿用此法,辕门就成军门的代称了。后来,“辕门”也借指官署的外门。
辕门。推荐。爱诗词网。原意指军门,军营的大门。军门称“辕门”源于我国古代。古代有一种叫“掌舍”的官,他的职务是掌管安置天子外出息止的处所。据《周礼·天官·掌舍》载:“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bì)枑(hù)再重,设车宫辕门。”这就是说天子与诸侯行“会同”(会见)之礼时,要在国都之外设坛来接见诸侯。坛的外面要设置两层保护圈,这就是“梐枑”。坛外还要用车辆环绕起来,作为藩屏,叫做“车宫”。在车宫的出入口处的两辆车要仰起来,让车辕向上,两车相对,形成一个门,因此叫“辕门”。后来行军沿用此法,辕门就成军门的代称了。后来,“辕门”也借指官署的外门。
羊毛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并不是剪羊毛的人身上的毛。意在说明真相,谓东西原来就是你的,不是给你的那个人的。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寓言。
从前有个牧羊人,养着一群羊,靠剪羊毛卖钱为生。开始,他每年只在春天剪一次毛,卖羊毛收入不错,而羊也因剪毛后度夏凉爽,非常满意。后来,为了更多地卖钱,牧羊人便改为一年春秋两季剪两次毛。这样他的收入便增长了一倍,而羊到冬季之前毛也基本上能长齐,冬天还算过得去。再后来,贪婪的牧羊人想一年剪四次毛,春夏秋冬都剪。群羊受不了,提出抗议:“宁肯死去,也不让剪四次。”牧羊人安慰羊说:“为了你们安全过冬,给每只羊发一件羊毛坎肩,让你们享受温暖。”一向逆来顺受的群羊,不但接受这一赠予,对此还表示感谢。
羊毛出在羊身上。推荐。爱诗词网。羊毛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并不是剪羊毛的人身上的毛。意在说明真相,谓东西原来就是你的,不是给你的那个人的。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寓言。从前有个牧羊人,养着一群羊,靠剪羊毛卖钱为生。开始,他每年只在春天剪一次毛,卖羊毛收入不错,而羊也因剪毛后度夏凉爽,非常满意。后来,为了更多地卖钱,牧羊人便改为一年春秋两季剪两次毛。这样他的收入便增长了一倍,而羊到冬季之前毛也基本上能长齐,冬天还算过得去。再后来,贪婪的牧羊人想一年剪四次毛,春夏秋冬都剪。群羊受不了,提出抗议:“宁肯死去,也不让剪四次。”牧羊人安慰羊说:“为了你们安全过冬,给每只羊发一件羊毛坎肩,让你们享受温暖。”一向逆来顺受的群羊,不但接受这一赠予,对此还表示感谢。一头老黄牛看透了这件事,它对牧羊人说:“你真是太聪明了,你发的坎肩是羊毛织的,而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俗语就是从这个寓言中来的。它比喻某些施予,其实还是从被施予者身上来的,施予者不过是通过此手段捞到好名声罢了。
西湖七月半。推荐。爱诗词网。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1),峨冠盛筵(2),灯火优傒(3),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4),名娃闺秀(5),携及童娈(6),笑啼杂之,环坐露台(7),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8),弱管轻丝(9),竹肉相发(10),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11),酒醉饭饱,呼群三五(12),跻入人丛(13),昭庆、断桥(14),呼嘈杂(15),装假醉,唱无腔曲(16),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17),净几暖炉,茶铛旋煮(18),素瓷静递(19),好友佳人,邀月同坐(20),或匿影(21)树下,或逃嚣里湖(22),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23),看之。杭人游湖,巳出酉归(24),避月如仇。是夕好名(25),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26),轿夫擎燎(27),列俟岸上(28)。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29),赶入胜会(30)。以故二鼓以前(31),人声鼓吹(32),如沸如撼(33),如魇如呓(34),如聋如哑(35)。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36),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37),官府席散(38),皂隶喝道去(39),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40),灯笼火把如列星(41),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42),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43),断桥石磴始凉(44),席其上(45),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46),山复整妆(47),湖复頮面(48)。向之浅斟低唱者出(49),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50),拉与同坐。韵友来(51),名妓至,杯箸安(52),竹肉发。月色苍凉(53),东方既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54),清梦甚惬(55)。〔注释〕(1)楼船:舱作楼形的大船。箫鼓:这里用作动词,吹箫击鼓。(2)峨冠:高高的帽子。(3)优:优伶,演戏的人。傒(xi):通“奚”,仆人。(4)亦船亦楼:即楼船。(5)娃:美女,这里指歌妓之类。闺秀:大家女子。(6)童娈(lian):即娈童,俊美的男童。(7)露台:指楼船上的阳台。(8)浅斟:慢慢饮酒。低唱:低回宛转地歌唱。(9)管:指吹奏乐器,如箫笛之类。丝:指弹拨乐器,如琴瑟之类。弱:轻柔。(10)竹:指管乐器,竹制,如箫、笛、笙之类。肉:指歌喉。相发:相互协和。(11)帻(ze):古代男子包头发的头巾。(12)呼群三五:彼此呼唤,三五成群。(13)跻(ji):登。这里指挤进。(14)昭庆:昭庆寺,又名菩提院,在西湖东北岸,后晋天福元年(936)吴越王修建。断桥:原叫宝祐桥,唐代称为断桥,在西湖白堤东端,靠近昭庆寺。(15)(xiao)呼:高声乱叫。(16)无腔曲:不成调的曲子。(17)轻幌(huang):轻细的帐幔。(18)茶铛(cheng):烧茶的小锅。旋:随即。(19)素瓷:白净的瓷杯。静递:静静地传递。(20)邀月同坐:邀请来在月下同坐。(21)匿影:藏身。(22)嚣:吵闹。里湖:西湖以苏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两部分,苏堤以西为里湖。(23)作意:着意,用心。(24)巳出酉归:古人以十二地支记时,从夜半(零时)开始,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巳时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酉时为下午五时至七时。(25)好名:追求名声。(26)犒:用食物或财物慰劳别人。(27)擎(qing)燎:举着火把。(28)列:列队。俟:等候。(29)速:这里用作使动词,催促。舟子:船夫。放:行(船)。(30)胜会:热闹的集会。(31)二鼓:二更天。古时把一夜分为五更。二更约为晚上九时至十一时。(32)鼓吹:指音乐声。(33)撼:摇动。(34)魇(yan):梦魇,作恶梦时发出呻吟或惊叫。呓(yi):说梦话。(35)如聋如哑:象聋子大声呼叫,象哑巴一样说不清。(36)止:通“只”。篙:撑船用的竹杆。(37)少刻:片刻,不一会儿。(38)席:宴席。(39)皂隶:衙役。喝道:官员外出,衙役们在前面开路,喝令行人闪开,叫喝道。(40)怖:吓唬。(41)列星:罗列天空的星。(42)赶门:急忙赶路进城门。(43)舣(yi)舟:拢船靠岸。(44)石磴:石阶。(45)席:这里用作动词,摆开宴席。(46)月如镜新磨:月亮好象刚刚磨过的铜镜一样明亮。(47)复:重新,又。整:整理。(48)頮(hui)面:洗脸。此处指湖面复归明洁。(49)向:刚才。(50)往通声气:过去打招呼。(51)韵友:风雅的朋友。(52)箸:筷子。安:摆好。(53)苍凉:凄凉。(54)拍人:扑人。(55)惬(qie):惬意,心满意足。〔鉴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又当七月十五,该有多少湖光山色可写,历代文人又总是把自然景象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可是,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却别开生面,脱开窠臼。劈头一句:“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作者一笔撇开其他情景,不涉墨于景,只着色于人,艺术构思别具一格。文章在短短的一句交代过后,直入描写中心:“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总领下文。然后逐类加以描述,“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这里所勾画的是达官贵人在月下的情景。作者虽未明点其身分,但是从他们乘坐的楼船,戴着高高的帽子,摆着丰盛的筵宴,点起明亮的灯火,有优伶演唱、仆人侍候的排场等的描述中显示出了他们的身分、地位。“声光相乱”描述了情态。“光”字落实了前面的“灯火”;“声”字落实了前面的“优”字;“乱”字则生动地描述了纵情寻欢的情景。正因为他们忘乎所以地取乐,才会“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使得情景描述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作者在描述了这一幅画面后,紧接着用画笔描出:“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这里所描述的情景与上句有所区别。他们不是在灯红酒绿中狂欢狂乐,而是在歌伎、男童、闺秀的簇拥下,环坐平台,取笑作乐。“笑啼杂之”的“杂”字和上文的“声光相乱”的“乱”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嬉笑声和啼叫声混成一片,这就描出了笑中取乐的糜烂情态。而“左右盼望”心不在焉的情态,就准确地揭示了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原因,流露出作者的轻蔑之情。至于第三种人,“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这类人和前两类不同,他们月夜游湖有自己的方式:陪伴者不同,取乐方式不同;而其心理也颇有独特性:“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第四种人,“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这是一批市井细民,中间夹杂了一些无赖汉。这伙子人也看月亮,也看观赏月亮的人,也看那些不看月亮的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视线分散,搅在人群中起哄,凑热闹,因而在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真正看到。作者接着写的第五种人:“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这种人的高情雅志,显然是指的文人骚客。这正是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完成了对五种人看月的情态描述后,作者用重彩浓墨写杭州人游湖的热闹景况。“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从点出“巳”时,“酉”时,就一笔剖露了他们“避月如仇”的实质。“是夕好名”“逐队争出”,一个“好”写出了他们好图虚名,一个“争”表现了他们迫不及待、蜂拥出城的情态。为了达到出城目的,不惜“多犒门军酒钱”,以至“轿夫擎燎”,大白天也举起火把,这就含有讽刺意味了。他们“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俟”到“入”的动词变换及几个动词的连用,把游客急切的动态描绘得活灵活现。“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巳”,一句接一句,如急管繁奏,描述了游船繁杂的情景,特别是连用几个比喻,精妙恰当,写出了嘈杂的声浪。“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这段文字是写游人们归去时的生动情景,恰与来时的匆忙形成呼应。随后,作者描述了真正欣赏西湖七月十五月色的人们。“吾辈始舣舟近岸”,“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文笔清新动人,“如镜新磨”的比喻写出了月色的娇美。这幅画面是前文所写景象的对比,特别是,前面繁复的文字,无一字直接写月亮的形象,只有到这时才正面写出,个中匠心,引人深思。意在说明只有他们才能领略西湖的月夜之美。他们在万籁俱寂之中,纵舟于湖面之上,“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有言尽意无尽之妙。这篇散文格调清新,描述生动,文词优美,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由于西湖七月半是个狂热的节日,作者所要描述的是游人,因而,文章一开始用“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一句话,点出了题旨的中心。而以“看月”和“不看月”作为全篇主轴,形成对衬的结构框架。作者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把西湖游客分成五种人加以描绘。在描绘时都是根据文章一开始所确定的“看”字来进行的,表现出作者的艺术描绘有着明确的着眼点。所以,作者虽然把五种人并列起来写,但是,都以“看之”来收束,因而不显得散乱。这五种人的描绘经过了作者的艺术概括和提炼,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虽然作者没有对每一种人的身分和社会地位加以提示,但是,我们通过各自的游湖情景的描述,完全可以推测和想象得到。这就显示出作者艺术描写的高超本领。五种游人的描绘,相对独立,各自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在每幅画面的描写中,都是用简练传神的笔墨描绘出他们游湖的方式和情态,文词的艺术概括力很强。在每句中总是先作具体描述,然后指出他们观赏明月的态度,语词凝练,一经点示,便昭然若揭,确实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作者在刻画五种人时,用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既描绘出他们的具体形象,又注意传送出他们的情怀,同时还表现作者的抑扬褒贬,看出作者主观评价的倾向性。文章先总述一笔,然后按不同类型加以分述,分述过程中,虽然是平均用墨,但是每幅画之间又恰成前后映衬。分述过后,再加以综合描述,描述了西湖七月半游人的狂潮,也把文章推向全篇的高潮。在综合描述后,转入单独描述,写包括作者在内的一类人游湖的情景。作者在行文时,有合有分,有概括描述有具体描述,有综述也有分述,有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有人物情态的描述,显示出章法的多变化。而作者所欣赏的“吾辈”游湖的方式和情怀,放在最后一部分进行,这是作者笔墨的落脚点。因而前面的大段文字,就或明或暗地发挥了对比映衬作用,作者逐层过渡,一路写来,使得最后部分显得顺理成章。文章的描述好象是电影中的镜头,一个镜头就是一幅图画。但是镜头和镜头之间又不是割裂开的。除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还适当地把前文已有的描述挪到后面来,例如“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等句子,就把前后画面适当地加以勾联,并且组合成一幅新的艺术画面。这样,整个文章既做到章法的多变化,又做到结构的严谨。这是写作艺术上的又一个重要特色。这篇文章文词上笔墨变幻,丰富多彩。有时浓墨重彩,有时又素色淡化,这一切都根据不同的描写对象和需要来安排。在描写游湖狂潮时,泼墨如雨,淋漓尽致。精妙的比喻和纵情的描述相结合,文气酣畅。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人流如潮的繁闹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人声鼎沸的嘈杂音响。由于作者既用浓墨重彩,又用素色淡化,因而作品富于诗情画意,形成了既有动态又有静态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最后一句“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想不已。整个文章的语言声色兼备,清新喜人。作者常用四字一句的语言结构,很有概括力和表现力,读起来觉得圆润顺畅,余香满口。字数:5026作者:裘取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332-1337页.
醋葫芦。推荐。爱诗词网。醋葫芦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目录书影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二十回。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且笑广芙蓉癖者评”,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现仅存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笔耕山房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1995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笔耕山房刊本。宋朝的临安,有一员外叫成珪,做些经纪事体,妻子是都直的女儿都氏,如花似玉却任性专横、妒劲十足。成珪有一极好的朋友周智,与他同经营过绢铺,后分枝,成珪另开一解库。周家有儿有女,成珪无子女,甚着急。一日,成珪对都氏说要去进香还愿。都氏让他请周家同去,她让成珪烧一炷线香,点完限时限刻赶回家。结果,成晚回了,都氏吱喳了好一会。次日,两家同去了天竺寺。拜佛烧香后,众人到船上游玩。周智对都氏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劝她容成珪娶妾。都氏怕小妾进来坐享其成,周说无妨。都氏动了无名之火,怪周教唆成,将他两人一同骂上,还将菜馔朝成打将过去。众人弄得不欢而散。次日,成珪进都氏房,见丫环缘萼不管熏衣,却在看猫打雄,便用扇子朝她背上打了一下,被都氏瞧见。另一丫环红蕖送点心来,成珪刚吃过饭,就让两个丫环拿去吃。都氏越发恼怒,她认定成看上了两个丫环,就想了个办法,让成珪找个媒婆来。成珪以为让他娶妾,很是高兴。结果,都氏让王婆将两个丫环一同卖出。两个丫环长得极丑陋,王婆吃惊,成珪气个半死,一径出门半个来月,不与家中通音信,都氏却一点不着急。此事遂了另两人的意愿,一是他们过继的女儿,另一是内侄都飙。这两人都好吃懒做,尽管成珪不喜欢,但他们都会拍都氏的马屁,都氏喜欢。成珪实际上只是在周智家住下,不让外人知晓。一日,正是初秋天气,成珪有了念家心情,便与周告别。周智给了他一个药方——黄鹂,说是可以疗妒。成珪回家后,即让人弄了三五个黄鹂,烹煮得香香的,都氏吃了感到味道很好。不想晚上受了些风寒,都氏肚子痛得要命,猛然想起成珪让她吃鸟儿,便将成珪又骂又咬。医师说不是毒药,是疗妒的,都氏愈加发怒。她将成珪揪到厅上跪着训斥,说要定个条例,即刻一方印章,让成珪印在龟头上,每日起床后,带着印儿随处可走,但不许损坏印儿,不然就严惩。几天中,那印儿随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时大时小,都氏借故打他竹片。成珪因而终日纳闷,懒去游玩,只在周家消遣。周智问明情形后,就向他面授机宜。成珪就眼泪汪汪地对都氏说做了个怪梦,醒后觉万物皆空,因而要去佛门,讨个来生福分。都氏劝不住,请周智来,周乘机将成珪的梦解给都氏听,意思是说让成珪娶妾生子。都氏为此又定下一个计策,说娶妾可以,但要由她选择。结果,王婆为成珪找了个三十来岁尚未适人的石女熊三姑,从嫁的还有一个丫环翠苔。成亲晚上,成珪自然没能做成好事,他便想到是都氏搞鬼,只得独自纳闷。都氏还有新愁,即怕翠苔被老家伙猎了去,因为翠苔十五、六岁,袅娜成熟。成珪见了想动她,就设了一计。时值周家何氏寿诞,成珪让都氏与自己同去贺寿,叫翠苔留下。到周家不久,成珪突然装病先回去,乘机睡到了翠苔床上。次日,都氏觉察,罚成珪跪到半夜,又将翠苔拖至花园,打得声气全无,让仆人成茂用口袋盛出抛江,对外说翠苔盗物出逃。不料翠苔奄奄一气尚存,求成茂救救她。成茂将她送入周家,周智收下,没告诉成珪。一日,周智对成珪说,新购了一与翠苔相似的宠儿,当赠成珪为妾。成珪婚时认出翠苔,因都氏有龟头之法,很觉为难。周智让他打上一个假印,不想被都氏识破。两人争打时,门外一官经过,都氏喊住,说成与周私刻印章,希图走漏精子。那官误以为走漏精税,便将成、周打了一顿板子。成珪又给了些银子,才了却此事。一日,成珪设宴唱戏,点了一出《疗妒羹》,惹得都氏大怒。她将都飙认定为己子,改姓成,又将产业分发都飙和养女儿、女婿,让成珪赶紧立册分股。成珪很是伤心,哭诉自己无儿之苦。都飙囊内有物,即去访旧友行赌,输了个精光。石女妾熊二娘见家产没自己的份,就对父亲说要削发为尼。熊老同意。二娘到庵中,改名为空趣。一日课诵时,突然不开口,原来已成佛,即波斯达那尊者。后在冥判官处得知都氏命惟孤寂,与成二人绝嗣,便愿意投胎于翠苔腹中。翠苔已成外妾,人称三娘子,产下一儿,起名梦熊。在起名庆贺的船中,成珪看见都飙同一伙泼皮无赖、妓女在另一条船上鬼混,都氏知道后,让都飙下跪,都飙反将都氏推倒,与成珪和都氏打成一团,趁乱逃往扬州。成珪有了儿子,不去想都飙之事。都氏却被气得时常发病。一日,成珪在周家看到一画师画像十分传真,便回家与都氏商议,请画师画他们老夫妻。画师画了男左女右,都氏让他重画女左男右,以示女子贵重。画师原添了个美貌侍女,周智急叫他将侍女改成假山。一日,都氏经过画前,忽觉有响,仔细看画,见假山后有女子面貌,便疑翠苔阴魂到。忽又觉被人拖去乱打,又见都飙过去,不朝这儿看一眼,气得牙关紧闭,一点灵光,冲出顶门,直逼兜率天顶。众神知是妒妇气。玉帝令诸神去收此恶气,众神推辞至冥王处。结果,鬼卒将都氏拽走,按她所做坏事,一一惩罚。在波斯达那的请求下,鬼卒将都氏的妒筋抽去,让她还阳将功赎罪,又将《怕婆尊经》交给她。都氏还魂后,即让人寻得翠苔,赔罪还礼。都飙带贼友进成家偷窃被捉,梦熊让父母放了他。但结果,成珪养女被火烧死,都飙被官府所捉,即日起解。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插图书影不久,梦熊考中进士,与周家孙女完姻。都氏、成珪死后,梦熊遂出家为僧。二十多年后忽然坐化,恢复了波斯达那尊者的真身。尊者来到冥府,十殿阎王俱来迎接,方知成珪乃天上金童,因觑觎玉女被谪贬尘凡,玉帝又遣玉女托生为翠苔,了其夙愿。都飙则被鬼卒牵去。
·冯梦龙·
眉间尺仇楚逃之山,道逢一客曰:“吾能为子报仇,然须子之头与子之剑。”尺与之头。客之楚,献王。王以镬煮其头,七日不烂,自临视之。客人从后截王头入镬,两头相啮,客恐尺头不胜,自拟其头入镬,三头相咬,七日后,一时俱烂,乃分其汤葬之,名曰“三头冢”。
眉间尺。推荐。爱诗词网。·冯梦龙·眉间尺仇楚逃之山,道逢一客曰:“吾能为子报仇,然须子之头与子之剑。”尺与之头。客之楚,献王。王以镬煮其头,七日不烂,自临视之。客人从后截王头入镬,两头相啮,客恐尺头不胜,自拟其头入镬,三头相咬,七日后,一时俱烂,乃分其汤葬之,名曰“三头冢”。〔选自《古今谭概》〕●●小说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紧张的气氛中:一个少年为躲避楚王官兵的追捕,逃进了山。读者必然会问:他怎么了?楚王为什么要追杀他?他为什么要以楚王为仇敌呢?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我们补上作者省略的部分:传说眉间尺是干将和莫邪的儿子,因为两眉之间相隔较远,取名为眉间尺。干将是天下第一的铸剑名工。楚王得了块奇异的铁,命干将把这块铁铸成剑。干将花了三年时间,铸成了一对举世无双的宝剑。这两柄剑纯青透明,像两条发着寒光的冰。干将知道楚王残忍多疑,绝不允许世上再有超过他的宝剑,献剑之日必定是被杀之时。干将便让妻子莫邪藏起雄剑,留待以后报仇用,自己便带着雌剑去献楚王。凶残的楚王果然用刚到手的雌剑砍下了干将的头。干将的遗腹子眉间尺长成少年,背着父亲留下的雄剑去找楚王讨还血债,却被楚王发觉而悬赏搜捕,眉间尺只得背着剑逃进深山。这就是本篇开头的“眉间尺仇楚逃之山”的前因。作者避开了对前因的叙述,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眉间尺的勇敢无畏,为了更好地突出“客”的智勇双全的性格。文中的眉间尺,是一个敢于向凶残的最高统治者宣战的英雄少年。他的父辈虽已对最高统治者的本性有所认识,但缺乏针锋相对的斗争精神。眉间尺虽然年少,却敢于向最高的无道昏君挑战,无所畏惧,甚至为了杀死楚王,他毫不迟疑地割下自己的头颅,献出了宝剑。残暴的楚王得到眉间尺的头还不解恨,又把他的头放到大锅里去煮。眉间尺的一腔仇恨集中于头,虽经七日七夜的煮烧磨难,复仇之心永不泯灭,头也不烂。当楚王的头被客截落入锅后,眉间尺以头相咬,英勇战斗,在客头的帮助下,终于咬死王头,“一时俱烂”。一个坚韧顽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的客,是一个为伸张正义而献身的英雄。眉间尺要杀楚王,是为报父仇。客帮助眉间尺杀楚王,不含有一点私人感情成分,完全是为孤儿寡母、贫弱无助者伸张正义,为铲除邪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眉间尺的英勇无畏、客的救助弱小的精神都是受到推崇的民族精神。作者让三个头骨无法分辨,以“三头冢”葬之,实际是让眉间尺和客,享有人间至尊“王”的待遇。本篇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本篇的悬念有三:其一在本篇开头,一少年在山间奔跑,远远的似能看到楚王的追兵,使读者惊诧。“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李渔《闲情偶寄》);其二在客一语而使眉间尺“与之头”。读者并不了解客的为人,客仅说:我能为你报仇,但需要你的头和你的剑。眉间尺对客竟毫不怀疑而割下了自己的头。这一悬念有一箭三雕的功用,一是表现眉间尺报仇心切,只要能杀死楚王,用自己的头换取胜利也值得;二是表现客的救人急难、一诺千金的侠义心肠;三是抓住读者的心理:客是楚王的奸细,赚取眉间尺的头颅怎么办?读者越疑越要往下读。其三是客献眉间尺头,眉间尺怎么报仇?直至眉间尺的头在客人头的帮助下咬杀王头,读者才释然。短短的文章竟设置了这么多悬念,真可谓曲尽其妙。本篇塑造眉间尺,用的是一种怪诞的手法:以头相咬而报杀父之仇。这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存在。这种奇特、荒诞的手法,既是封建社会专制、强权压迫下平民百姓反抗的变形反映,又是作者冯梦龙从古代神话、传说中吸收滋养的表现。本篇所讲述的故事,曾被鲁迅改编为《铸剑》,收入《故事新编》中。
彭荆风《驿路梨花》原文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1977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我”和老余到云南南部哀牢山最高处的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的一些事情,来表现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这样一个美好主题。通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似乎只有几个平凡的细节,然而却因小见大,平中见奇,发人深思。
驿路梨花。推荐。爱诗词网。彭荆风《驿路梨花》原文《驿路梨花》是彭荆风1977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我”和老余到云南南部哀牢山最高处的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的一些事情,来表现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这样一个美好主题。通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似乎只有几个平凡的细节,然而却因小见大,平中见奇,发人深思。散文从哀牢山中赶路人老余和我在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写起,“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简洁地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给人以孤寂、荒凉的感觉。正使人感到该怎么办之时,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有梨树就有人家,一幅美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新月,夜风,梨花洁白;竹篾,泥墙,草顶小屋,住宿的问题总算可以解决了,可是屋里有水有米,却无主人。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来猜测谁是这屋子的主人?围绕寻找屋主人又引出了和瑶族老人之间的一场误会。老人既非主人,也不认识主人,他只是来送粮的。好不容易从老人口中探得屋主人大概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这时谁不想像梨花姑娘的可敬可爱?可是梨花姑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仍是个谜。第二天当“我们”在修葺小茅屋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作为驿站的茅屋,是当年解放军路过时学习雷锋做好事为过路的行人盖的。解放军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好作风被拾菌子的梨花姑娘继承了下来。梨花远嫁后,这一群哈尼族的小姑娘又接过了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作者为解决这一个个的悬念,就带着读者去见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然而又是可敬可爱的人物。读完这篇散文掩卷而思,你也许会问:这篇散文是写梨花的吗?好像是的,又好像不是。“驿路梨花”当然写的是梨花,但这里作者要写的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一大群人。他们之中有普通战士、梨花姑娘、哈尼族小姑娘、瑶族老猎人等。尽管他们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是一群敦厚朴实、总是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热情帮助的人。这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群体,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到这一群体中去。作者就是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富有新意的故事,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作品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儿的梨花,不仅实指梨花姑娘,而且泛指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梨花姑娘和其他一些人都是哀牢山的梨花,这梨花没有浓艳的色彩,雪白皎洁,散发着盎然的春意,梨花开放时,茂密繁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象征着一种利他的品质和精神,一种淳厚朴实的民风,也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这篇散文的特点,主要是艺术手法上情景交融,理藏事中,结构上悬念迭起,层层推进。读这篇散文,犹如欣赏含蓄的画,蕴藉的诗。又如苏州园林的布局,曲曲折折,曲径回廊,最后豁然开朗,使人在这多种变化中悟出深刻的哲理,得到美的享受。《驿路梨花》的作者歌颂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不是直接歌咏,也没有简单地以梨花作象征。而是文势委婉,几经曲折。作品从两个深夜赶路人找住所写起,寻到住所找主人,这也不是主人那也不是主人,最后恍然大悟。由花想到人,想到人的思想、精神,从而完成了作者的意图,揭示了作品的主旨。《驿路梨花》这篇散文立意高远,构思奇特,文笔清新,实为散文园地里的一朵“梨花”。(沈其茜)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推荐。爱诗词网。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算得上是保留民族文化的“遗产”。商贾云集的南京夫子庙秦淮河一带地方,平添了那么一点古文化的气息,在商品经济时兴的今日,也不失为一种古色古香的点缀。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秦淮河,虽然早已经是半老徐娘,但是风韵犹存,仍旧是销魂荡魄的好去处。那时,俞平伯先生风华正茂风流倜傥,正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好时光。但是,他却在仲夏之夜,“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躺在藤椅上去“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了!在俞先生的眼里,秦淮河依然像西施一样的美丽,“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俞先生坦然地说:“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谁还好意思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这真是事实上的Decadent(颓废者)了!”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暗淡淡的画船(?)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在他的视觉嗅觉听觉诸般感觉里,“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船儿荡,随着我们的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一切的船儿荡”。读者诸君一定已经被这些艳丽的辞藻撩拨得心旌摇荡了。但是,俞先生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还在进一步地发挥:“……从杨柳枝的乱鬓里所得的境界,照规矩,外带三分风华的,况且今宵此地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泛滥着有女儿们的娇喉!况且今宵此地,又是圆月既缺未缺,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候。叮��的小锣,伊轧的胡琴,沉填的大鼓……弦吹声腾遍了三里的秦淮河。”我所以引用以上的文字,意在说明俞平伯的可贵之处。有人说,俞平伯的这一篇散文,写在“黑暗的年代”,因为他的性格旷达、洒脱,又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苦闷与不满”,便是通过及时行乐而表现出来的。他的超脱,既是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是对于自身的保护,所以他在泛舟秦淮时为桨声灯影所感染,表现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同时,游秦淮一路,俞平伯缘情悟理,夹叙夹议,写景阐理溶为一体,表达了哲人之游的情愫,他正是抱着“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的人生哲理,主张人人应“兴高采烈地活着”。并且,进而阐明俞平伯游秦淮的冷静超脱乐意融融,正是王国维所论述的“无我之境”,“我”与自然山水相互应和达到“心和境的交萦互染”的境界。且不论俞平伯秦淮之游的心境是否“苦闷与不满”,单就以上论述的本身而言,大抵还是言之成理的。不过,俞先生还有一个可贵之处,他的精神与思想的闪光之处,却还没有被人发掘出来。在我看来,俞平伯的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可贵之处,在于俞先生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所缺少的“忏悔意识”。他敢于说出自己“爱一切的女人”(“至于在我呢,世间的道德久成为可笑的浮词,它的收缰勒马的威神,散作隔界的烟云了。我只背诵C.M君的几句诗给佩弦听,望他曲喻我的心胸。”C.M君的几句诗,即“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的女人;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他敢于说出“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便“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他敢于承认在秦淮河的香风艳气之中他本人“欲的胎动无可疑的”;他公开认为“谁都有一个Censor(潜意识的压抑力),这是同的;但不同的是它的脸。佩弦说他的是一种暗昧的道德意味,我说是一种似较深沉的眷爱,……”。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背负着因袭传统文化的十字架。先秦儒学之中便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教,到了宋代更有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大禁,“理学杀人”竟成为严酷的现实,所以,《金瓶梅》的作者不得不隐姓埋名,以至于作者是谁至今还是海内外“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因此,俞平伯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敢于直言为世俗所不容的真心话,敢于解剖自己,表现出自我的“忏悔意识”,不能不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在他(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点“效应”或“反馈”。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平伯的这篇秦淮河游记显示出超凡的坦荡洒脱,充满着女性的魅力,使得读者诸君感受到秦淮河同女人一样的妩媚动人,这自然加深了文章的审美情趣,拓宽了文章的美感容量。同样,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卢梭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成为十八世纪法国浪漫文学的先河,卢梭本人也成为“法国的第一位情感作家”。而托尔斯泰从忏悔走向《复活》,开创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功。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俞平伯未能完全超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之上,或者说,他还不能完全超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之外,他的“忏悔意识”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与显露,他手中的笔还在走着迂回曲折的路线。于是,他一方面坦率地说:“灯光所以映她的秾姿,月华所以洗她的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恋,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另一方面,他又情不自禁地表白:“我告诸君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当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也就是说,正当他要拷问自己灵魂的时候,他却又不无突兀地告诉读者说“无所存在”了!当然,还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先生最终勇于承受时代落差所造成的悲剧命运,成为一个悲剧命运的承担者,在“历经风霜刀剑”之后成为现代中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柯平凭)
雪夜访戴。推荐。爱诗词网。王子猷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③,开室,命酌酒④,四望皎然⑤。因起仿徨⑥,咏左思《招隐诗》⑦,忽忆戴安道⑧。时戴在剡⑨,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⑩。经宿方至(11),造门不前而返(12)。人问其故(13),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释〕①本篇节选自《世说新语·任诞》。题目为编者所加。②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王献之兄。性卓异不羁,任性放达,官至黄门侍郎。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眠觉,睡觉醒来。④命酌酒,命人备酒。⑤四望皎然,举目四望,一片洁白。⑥因,于是。起,起身。仿徨,徘徊不定,来回走动。⑦左思,字太冲,西晋时有名的词赋家,曾作《三都赋》,十年始成。诗今仅存十四篇。《招隐诗》曰:“杖策招隐士,荒塗横古今。崖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岗,丹葩曜阳林。”⑧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晋时谯国(今安徽毫县一带)人。少有清操,性恬和任达。好鼓琴,善写文,尤喜游乐,多与高门风流者相游,以品节高尚著称。⑨剡,地在绍兴附近。⑩即便,马上。就,访问,拜访。(11)经宿方至,航行了一夜才到。(12)造门不前而返,到了戴家门前不进而回。(13)故,原因,缘故。
纪昌学射。推荐。爱诗词网。《列子》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②而兽伏鸟下③。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④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⑤,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⑥,以目承牵挺⑦。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⑧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⑦如著⑩,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11),南面而望之。旬日(12)之间,浸(13)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14)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5)、朔蓬之簳(16)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17)。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18)曰:“汝得之矣!”【注释】①选自《列子·汤问》。②〔彀(gòu)弓〕把弓拉满。③〔兽伏鸟下〕野兽倒下,飞鸟落下。伏,倒下。④〔过〕超过,超越。⑤〔尔先学不瞬〕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尔,你。不瞬,不眨眼睛。⑥〔偃(yǎn)卧其妻之机下〕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偃卧,仰面躺下。机,织布机。⑦〔以目承牵挺〕用眼睛紧盯着踏板。承,承接,这里指眼睛盯着。牵挺,织布机的踏板。⑧〔虽锥末倒眦(zì)〕即使用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虽,即使。锥末,指锥子的尖端。眦,眼眶。⑨〔微〕微小。这里指微小的物体。⑩〔著〕明显。这里指明显的物体。(11)〔以牦(máo)悬虱于牖(yǒu)〕用牦牛的毛系住虱子悬挂在窗户上。牖,窗户。(12)〔旬日〕十天。(13)〔浸(jìn)〕渐渐地。(14)〔睹〕看。(15)〔燕角之弧〕燕国牛角做的弓。弧,弓。(16)〔朔蓬之簳(gǎn)〕北方蓬竹做的箭杆。朔,北方。簳,箭杆。(17)〔贯虱之心而悬不绝〕穿透了虱子的心,而悬挂它的牛毛却没有断。贯,贯穿,穿过。绝,断。(18)〔高蹈拊(fǔ)膺(yīng)〕高兴地跳起来并拍着胸脯。【译文】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便有野兽倒地,飞鸟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他学习射箭,后来本领超过了他的师傅。有个叫纪昌的人,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再谈射箭的事。”纪昌回到家中,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紧盯着踏板练习不眨眼睛。二年以后,即使用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还必须要学会看东西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好像看大物体一样清晰,看微小的物体好像看明显的物体一样清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的毛系住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方望着它。十天之后,虱子在他眼中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虱子看起来像车轮那么大。再用眼睛看其他物体,都像山丘一样大了。于是用燕国牛角做的弓,北方蓬竹做的箭杆,射那只悬挂着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而悬挂它的牛毛却没有断。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啊!”字数:1255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99-3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