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是司马迁答复任安而自述其坎坷遭遇和思想的一封长信。任安,字少卿,荥阳人,司马迁的朋友。曾做过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举荐得任郎中,又迁为益州刺史。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卫青的姊姊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太子刘据(死后谥曰“戾”,史称戾太子),被武帝宠幸的江充诬告,说他以巫术暗害武帝。刘据发兵杀江充,后兵败自杀。当时任安任北军使者,曾接到戾太子要其发兵的密令;任安虽未响应但知情未举,故戾太子事平定以后,被判处腰斩。在此之前,任安曾写信给担任中书令的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由于种种原因(见《报任安书》)没有能及时答复,后在任安临刑前一个多月,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原文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懃懃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闲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託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向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奉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趋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试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託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译文少卿足下:前些时候承您屈尊赐信给我,教我谨慎地待人接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也曾听过德高望重的长者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认为自己的身体已经残废,而又处于可耻的地位,稍有举动就要受到责难,想要对事情有所补益,反而会招致损害,因此独自愁闷而无处诉说。正如谚语所说的:“为谁做呢?又让谁听呢?”钟子期死了,伯牙终生不再弹琴。为什么呢?因为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效力,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去打扮。像我这样身体已经残废的人,即使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可贵,品德如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终究不能引以为劳,恰恰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己受辱罢了。来信本该回复,适逢随从皇帝东巡回来,又忙于烦琐的事务,彼此能相见的日子很少,而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空闲得以详尽地说明我的心意。如今你遭到无法揣测的罪过,过一个月就接近十二月了,我随从皇帝去雍地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转眼之间你就会遭到不幸,这样,我便终生不能抒发心中的愤懑让你有所了解,而死去的人由于得不到回信,他的灵魂是会抱憾无穷的。请允许我大略地说说鄙陋之见。过了很久还没有回信,希望不要见责。我听说,加强自我修养,是有智慧的象征;乐于施舍,是行仁德的开端;索取与给予得当,是守道义的标志;如何对待耻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勇敢的标准;树立好的名声,是品行的最高准则。一个士人具备了这五条,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而进入君子的行列。所以,灾祸没有比贪图私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使祖先受辱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受宫刑更严重的了。受过宫刑的人,没有人肯和他们相提并论,这不是一朝一代的事,由来已久了。当初卫灵公与雍渠同车,孔子感到耻辱,便离开卫国到了陈国;商鞅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赵良便感到寒心;赵谈为皇帝的参乘,袁盎(即袁丝)满面怒容。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这种人耻于为伍。就是一般人,涉及有关宦官的事,没有不感到羞辱的,何况激昂刚毅而又有志气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怎么能让受过刑罚的人推荐天下的豪杰俊士呢?我靠了父亲的余业,得以在京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了。平日自己常想,对上,未能献出忠心和信诚,也没有策略卓越和才干特殊的声誉,以取得圣明君主的信任;其次,又不能替君主拾遗补阙,招延、推荐贤能之人和隐居之士;在外,不能参与军队攻城野战,取得斩将拔旗的功绩;对下,不能逐步积累功劳取得高官厚禄,使宗族、朋友增光得宠。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方面有成就,我苟且迎合主上的心意,以保持现在的位置,也不会有所建树,从此也可以看出来了。过去我也曾居于下大夫的行列,侍奉朝堂之上,发表些微不足道的议论,不在当时申张国家的法度,为国竭尽智谋,如今形体已残废,成了地位低下的人,处于卑贱者的行列里,竟要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是轻蔑朝廷、羞辱当今的士人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还说什么呢!还说什么呢!况且,事情的原委不容易明了。我年轻时怀有高远不可限量的才能,长大成人不能博得乡里的称誉。幸赖主上因为我父亲的关系使我得以贡献微薄的才能,出入于宫禁之中。我认为顶着盆子怎么还能望见天呢,所以我断绝了与宾朋的交往,把家庭私事抛在一边,日夜想着竭尽我微薄的才力,专心致力于本职事务,以期取得主上的信任和宠幸。然而竟然出现与此全然相反的情况!我和李陵都在宫中任职,平素并没有很深的关系,各人走各人的路,不曾在一起饮过一杯酒,互相表示殷勤的情谊。但是,我看他的为人,确是个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物,他侍奉双亲很孝敬,结交士人讲信用,处理财物能保持廉洁,待人接物都合乎礼义,能分别尊卑长幼,谦让有礼,恭敬节俭,甘居人下,常常想着奋不顾身,为国家的急难而献身。他平素所修养的品德,我以为具有国家杰出人材的风度。作为臣子,出于宁肯万死,不求一生的考虑,去解救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出众的了!如今行事一有不当,那些贪生怕死、保全自己和家室的臣子,随即夸大他的过失,以图酿成大罪,对此我实在感到非常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到五千名步兵,深入胡地,足迹到达单于的王庭,这就像在虎口边设下诱饵,勇猛地向强大的胡人挑战,向居高临下的为数众多的敌军展开进攻,与单于率领的军队连战十几天,所杀敌人超过自己军队的数目,敌军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胡人的君长都震惊了,便征调了左贤王、右贤王,出动了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国共同围攻他们。李陵军转战千里,箭矢已尽,无路可走,而救兵不至,死伤的士卒堆积如山。但是李陵一声号召,疲劳的士卒便无不复起,人人眼里流泪,脸上流血,暗自抽泣,于是拉开空弓,冒着敌人的刀剑,向北争着与敌人决死搏斗。李陵没有全军覆没的时候,有使者来报战况,朝廷的公卿王侯都向主上举杯祝贺。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奏章报来,主上为此吃饭无味,听政不高兴,大臣们担忧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个人不度量地位的卑贱,看到主上极度悲伤痛心,实在想献出自己诚恳的愚昧见解。我认为李陵对部下能做到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把仅有的少量物品分给别人,因而能得到部下拼死出力,即使古代的名将,也不比他强。李陵虽然失败被俘,看他的心意,是想得到适当的机会立功报效汉朝。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但他摧败敌人的功劳也足以显示于天下。我要把所想的这些向主上陈说,而没有机会,适逢主上召见询问,我就本着这个意思,论说李陵的功绩,想要以此宽慰主上之心,堵塞那些对李陵怨恨的言辞。我没能完全表达明白,明主不明白我的心意,以为我诋毁贰师将军而替李陵开脱,于是把我交给大理寺问罪。我的诚恳的忠心始终没有机会表白,于是被定了诬上的罪名,主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因为家贫,没有那么多钱财用来赎身;朋友们没有谁来营救,主上身边的人谁也不替我说句话。我本身不是木石,独自和法官打交道,拘禁在监狱之中,能向谁去诉说呢!这些正是你亲眼看到的,我做事难道不是这样吗?李陵已经活着投降了,败坏了他家族的声誉,而我又在蚕室中蒙受耻辱,深为天下人所讥笑。可悲呀!可悲呀!这些事情是不容易对世俗人说明的。我的先人并没有受赐剖符丹书那样的功劳,只是掌管文献、历史、天文、历法,与卜官、祝官相近似,本是为主上所戏弄,像乐师、优伶那样被豢养,而为世人所看不起的。假使我依法被杀,如同九牛失去一毛,同死去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不同呢?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智虑穷尽,罪恶极大,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为什么呢?平素自己立身于世的职业使人们有这样的看法。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死的作用有所不同。最后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自身不受辱,其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其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辞而受辱,其次是被捆绑而受辱,其次是剃毛发、戴铁圈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截断肢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受辱到了极点!书上记载说:“刑罚不能加到大夫身上。”这是说作为士人不可不勉励自己。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关进陷坑和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况。所以,有这样的士人,在地上划个圈圈作监牢,他也决不进入;削个木头人作狱吏,他也决不同他对答,而是决计在受辱之前便自杀。如今捆绑了手脚,戴上了刑具,暴露肌肤,被杖打、幽禁在牢狱之中。当这时候,见到狱吏就叩头,看见狱卒就吓得不敢喘气。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态。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却说自己没有受辱,不过是厚着脸皮而已,怎么还值得尊重呢?况且,西伯是一方诸侯之长,而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身受五种刑罚;淮阴侯本是王,却在陈地戴上了刑具;彭越、张敖都是面向南方、称孤道寡的王,却被捕入狱抵罪;绛侯灭掉诸吕,权势超过春秋五霸,却被囚禁在请罪室之中;魏其侯是大将军,却穿上赭色囚衣,戴上木枷、手铐和脚镣;季布剃去头发、戴上项圈自卖给看朱家做奴隶;灌夫在居室之中受辱。这些人都是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至犯罪落入法网,却不能自尽,而被囚禁在监狱之中。古今一样,哪里有不受屈辱的呢?由此说来,勇怯强弱都是形势所造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法制裁之前自尽,因而逐渐受挫而颓唐,到了身受杖打的时候,才想为守气节而死,这不也太晚了吗!古人不轻易对大夫施刑的原因,大概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按人之常情,没有不贪生恶死、顾念父母妻子的,至于为义理所激发的人不是这样,他们是有不得已之处。如今我不幸父母早逝,没有兄弟亲人,独自一人孤立世上,你看我对妻子怎么样呢?而且勇敢的人不一定为节义而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节义,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的呢?我虽然怯懦,想苟且活下来,也很懂得舍生就义的道理,何至于甘心陷入囚禁而受污辱呢!而且奴仆婢妾尚且能够自杀,何况我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是更该一死吗?我所以暗自忍耐着苟活下来,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甘愿忍受,是因为我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表明于后世。古时候富足尊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唯有卓越特出的人能受到后人的称道。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厄而著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出《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出《国语》;孙子被截去双足,而兵法得以编写出来;吕不韦迁居蜀地,《吕览》流传于后世;韩非在秦国被捕下狱,写出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贤人、圣人抒发他们内心的愤懑而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心意有抑郁闷结之处,理想不得实现,所以才追述过去的事,而寄希望于未来的人。就像左丘明双目失明,孙子截去双足,再也不能被重用了,于是退隐著书,以此抒发内心的愤懑,期望文章能流传后世,使自己的心意得以表白。近年来,我不自量力,运用拙劣的文辞,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大略地考订其事实,综合起来,说明事实的本末,考察其成功、失败、兴起、衰亡的规律,上从黄帝算起,下至于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用来弄清天象和人事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草创未成,遭逢这起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极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表示。如果我真能著成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播于大都邑里能了解我的人,那么,我就还了受屈辱的债,即使受刑被杀一万次,有什么可后悔的呢!然而这些只可以向有智慧的人去说,难于对世俗的人去讲。而且,背负着因罪受刑的坏名声,在社会上不容易安身相比;处于低下卑贱地位的人常常受到诽谤、非难。我因说话而遭逢这场灾祸,深为乡里所耻笑。因为玷污辱没了祖上,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呢?即使延续到百世,耻辱仍会越来越深。因此,痛苦之情在肠中整天转来转去,平日在家往往恍惚迷离,若有所失,出门常常不知要到何处去。每当念及这桩耻辱,未尝不汗流浃背、沾湿衣服。我仅是一个宦官,岂能自我引退隐居山中呢?所以,暂且随世俗而浮沉、与时势相俯仰地活下去,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结。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现在即使我想用推贤进士的行动、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粉饰,也没有用,不会取得世俗的信任,恰恰足以得到耻辱而已。总之,人死了之后是非才能有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意,只是大略地陈说我的鄙陋之见。谨再拜。赏读这是一篇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杰作。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久已郁积于胸的愤懑,如长河决堤、火山喷发,他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对任安这位即将走向刑场的老朋友,毫无顾忌地陈述了自己的家世、志趣、遭遇,以及自己蒙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愤懑,说明了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创作一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作者积蓄已久的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凝聚成一股“肠一日而九回”的激愤之情,贯穿于全文的字里行间,实有《离骚》之哀怨,烈士之悲壮。此文本为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而作者一发而不可收,竟作三千余言,字字有力,句句刚健,大胆地揭露了武帝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的性格,并用高亢之笔调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同时表明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进取意志。文势直如长江之水,浑浩流转,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结构上,本文腾挪跌宕,迂徐往复,血脉流畅,又环环相扣,把作者欲说还休,压抑已久的情感表现得淋淳尽致。不愧为古代散文中情文并茂、感人肺腑的名篇佳构。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译文。推荐。爱诗词网。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1.这组诗是熙宁五年(1072),苏轼作杭州通判时作的。望湖楼在西湖边昭庆寺前。今译黑云如墨汁搅动翻滚,此时尚未遮住天边的峰峦,转瞬间,白色的雨点似跳动的珍珠击打着船舷。一阵疾风,就将这墨云白雨席卷,望湖楼下,平静的水面辉映着雨后的蓝天。
日色已尽。推荐。爱诗词网。“日色已尽花含烟”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日色已尽花含烟”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黄昏”类的诗句。夕阳西下,余辉将尽,花儿仿佛含着袅袅轻烟。这是一幅黄昏时分,花儿被暮霭所缭绕的特写画面。笔触细腻,比喻贴切。李白“长相思”“全唐诗”第1713页。繁体:“日色已盡花含煙”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日色已盡花含煙”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黃昏”類的詩句。夕陽西下,餘輝將盡,花兒仿佛含著裊裊輕煙。這是一幅黃昏時分,花兒被暮靄所繚繞的特寫畫面。筆觸細膩,比喻貼切。李白“長相思”“全唐詩”第1713頁。拼音:“RiSeYiJinHuaHanYan”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RiSeYiJinHuaHanYan”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JiJieShiChen·HuangHun”LeiDeShiGou。XiYangXiXia,YuHuiJiangJin,HuaErFangFoHanZhaoNiaoNiaoQingYan。ZheShiYiFuHuangHunShiFen,HuaErBeiMuAiSuoLiaoRaoDeTeXieHuaMian。BiChuXiNi,BiYuTieQie。LiBai“ChangXiangSai”“QuanTangShi”Di1713Xie。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什么是近体诗。推荐。爱诗词网。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可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①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②律诗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例用对仗;③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涌现一大批星光熠熠的著名诗人。(1)初唐(高祖至玄宗开元初年,约一百年)。先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突破旧格局,继有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确立诗律。后有陈子昂高倡建安风骨,反对六朝华靡诗风,开创唐诗新途。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张九龄等。(2)盛唐(玄宗开元初年至代宗大历初,约五十年)。主要是以李白所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成为盛唐诗歌的主流;另有边塞诗派、田园诗派共同创造盛唐气象。安史之乱中杜甫以丰富深切的生活经验、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及艺术才力,揭露反映社会现实,为唐诗写下伟大的新页。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3)中唐(代宗大历初年至文宗太和九年,约七十年)。主要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为主流。另有韩孟诗派,追求怪诞为务;李贺偏向浪漫主义,好想象、多感伤;而刘长卿及韦应物等人则因不满现状,纷纷入隐山林;又有“大历十才子”、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各具特色,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张籍、韩愈、孟郊、贾岛、李贺、柳宗元、韦应物等。(4)晚唐(文宗开成元年至昭宗天祐三年,约七十年)。主要是以皮日休、杜荀鹤继承新乐府运动,以现实主义为创作风格。另外李商隐、杜牧等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于绮丽的诗词中,形成唯美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李商隐、杜牧、皮日休、陆龟蒙、温庭筠、韩偓等。(5)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北宋初期主要是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体,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诗风而风靡一时。与此同时,随着柳永、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到了北宋中期,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发起的诗文革新运动,在唐人天地之外另开一体,从而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宋诗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其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续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诗文运动的革新成果,使宋诗风格更趋于成熟、完美。从此以后,唐音、宋调判然有别。(6)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南宋初期主要是以“南宋四大家”和江西诗派为主。“南宋四大家”即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大都以爱国诗词著称。而江西诗派则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追求“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朋、祖可、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过、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吕本中等。(7)元代(公元1271年至1368年)。元代前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有元好问等;元末成就较高者有王冕等。(8)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4年)明代主要是以“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称雄诗坛,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前七子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后七子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同时公安派也活跃诗坛,反对拟古,认为“任性而发”才为真诗、好诗,以袁宏道兄弟三人为代表。(9)清代(1644年至1911年)。清代早期主要是以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王士禛为主流尊宋,推举苏轼。晚清分两派:一是取法白居易,如黄遵宪、曾国藩等;二是学步宋诗,号称“同光体”:如沈子培,陈三立等。本书主要是讲近体诗的创作,故关于近体诗各时期的代表诗人也大略做了介绍,有助于初学者管窥近体诗的发展历程及各种诗风的渊源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诗词创作。
【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注释1】同是:两人都是,指作者与长安琵琶女。天涯:天边。指远离京城的边远之地。沦落:流落,漂泊外地。相逢:指偶然相逢却可以倾心交谈。【注释2】天涯沦落人:流落在江湖的失意之人。此联的意思是:(你我)同样是远离家乡、流落在江湖的失意之人,彼此相逢,又何必一定要相识呢?后用来表示境遇相似之人的相互安慰、鼓励或慨叹;也用来表示命运、遭遇同样不幸之人的处境。【意思】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彼此相逢,倾心而谈,又何必在乎过去是否相识呢?沦落:有沉沦和流落之意。以琵琶女自况,表现了对她的同情,流露了对自己被贬放的不平,寄慨遥深。由于道出了所有沦落人同病相怜的共同心态,因而具有典型意义。【提示】诗人针砭时政,遭到贬斥,满腔怨愤无处倾诉。恰好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原为歌妓的商人妇。当他听了她富于感情的琵琶演奏,知道了她的悲凉身世后,不由得把她视为同调,引为知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同是流落他乡的人,偶然相遇就感情共通,何必要曾经相互认识呢?诗句表达了封建社会里受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的深切同情。现常借用“相逢何必曾相识”句,说明只要境况相同、思想一致,尽管过去并不相识,遇到一起也会因有共同语言而成为情投意合的朋友。【鉴赏】同样是飘泊异乡,沦落天涯的失意人,流浪的生涯与感受也大致相同,既然有缘相逢,又何必要求曾经相识呢?“同是天涯沦落人”常用来表示彼此的遭遇相同,也都同样对现实感到失望;“相逢何必曾相识”多用来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何妨抛开拘束,做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呢?这一句诗若是独立来看,就是另一种热情洒脱的意境了。【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的人相互结识、倾谈,同病相怜,或表达这种愿望。亦用以说明同遭不幸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例]从女民警的简略介绍中,我对这两位芳邻的身世稍为有些了解了。经过反复考虑,加上由于难堪的孤独感所驱使,我下了决心去拜访他们。我想,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我这么一点小小的“政治性传染病”已经算不了什么可怕的危险。何况,我上他们家里,无非是想听听音乐,决不会谈到政治或者其他“干预生活”的话题的。尽管程度不同,我们都是命运的“弃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黄秋耘《雾失楼台》)【全诗赏析】元和十年,白居易受政治迫害被贬九江郡司马。司马是一种冗员散职,作者在《江州司马厅记》一文中写道:“若有人蓄器贮用急于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虽终生无闷。……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噫,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可见作者当时生活的平静闲散,而又无聊,心情则充满矛盾和不安。诗序所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表面与暂时的现象。每逢人际交往,触绪牵情,又不免感事伤怀。序云元和十一年秋,送客湓浦口(湓水入长江处),遇一琵琶女,乃旧日长安名倡沦为商人妇者,既得领略其技艺之精妙,又闻其自叙经历之不幸,因“感斯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就是《琵琵行》的写作缘起。从篇首到“主人忘归客不发”是故事的引子。交代了诗人相遇琵琶女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这是一个逢秋兴悲的日子,枫叶赤,芦花白,江水碧,好一派肃杀的江景。故人当夜要出发,诗人在“浔阳江头”即湓浦口为之钱别。钱别的酒并不能消去心中的离愁别绪,又没有音乐助兴,故“醉不成欢”。方留恋处,不觉天色渐晚,“别时茫茫江浸月”——是不知不觉的发现和催别的信号。诗人当年四十五岁,在古时已是感伤老大的年纪,兼在迁谪之中,他乡送客,心中很不是滋味。这境况正是郑板桥《道情》集唐人诗句所说:“枫叶荻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尽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头。”这种特定的状况的渲染,为以下写相逢琵琶女作了铺垫。诗人先已说“举酒欲饮无管弦”,十分遗憾;后写“忽闻水上琵琶声”,则尤令人欣喜。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饯宴重开,琵琶独奏。诗中写琵琶女的露面,非草草交代,而别具摇曳多姿的描叙。在“寻声暗问”之初,先是“琵琶声停”,一阵迟疑。在邀者盛情难却之际,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故作姿态?还是当众害羞?否,须知这些都不是徐娘半老的昨日名角应有之态。揣其情,当是因告别“舞台”不作当众表演多年,深有“退休者”之寂寞,鱼龙失水的悲哀,受伤者的自怜。尤其是中夜梦回,泪流满面,骤然间遇此热情邀请于江湖之上,宜乎其欲语不能,欲进犹疑。江州司马“千呼万唤”这段时间,她显然是在化妆。然而当她抱琵琶出场后,便技痒难熬,恨不得一奏为快。这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可以知之。就在这三两声中,已令人觉其掩抑深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了。“低眉”可见专注,“信手”可见纯熟,所以往后弹奏“霓裳”、“六么”等名曲,也能弹出个人情寄,而“说尽胸中无限事。”这一段描摹琵琶声,乃全诗中最精妙的文字。描写演奏动作只有“轻拢慢撚抹复挑”一句,两只手都写到了。叩弦为拢,揉弦为撚,这是左手按弦指法;顺手下拨为抹,反手上拨为挑,这是右手弹弦指法。这是知音者说内行话,故自然妥贴。但诗人着重描写的还是音乐本身及其给人的感受。虽然所用办法,不过是由听觉联系到听觉,但通过人们熟悉的自然音响如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等等,能给人以具体生动的音乐美的印象。诗人在描摹中特别注意音乐对比因素的刻划,如高低、粗细、重轻、缓急、滑涩、断续等等。诚如傅雷所说:“‘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象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银瓶乍破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k(爆发),声势雄壮。”其间诗人又特别注意以音乐化语言来描绘音乐,这里有叠字“嘈嘈”、“切切”、“嘈嘈切切”,有重复“大珠小珠”,有双声迭韵如“间关”、“幽咽”,有顶真如“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有前分后总如“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这些辞格的运用,使得此诗在音情的密合上达到极致。诗人又让乐声在高潮中结束余韵不绝,“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既写环境,又写音乐效果。“悄无言”,可见听众屏息凝神;江心月白,又见环境的寂静清澄,音乐感通于自然,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同致。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由自述补叙琵琶女身世遭际。至此,女主人公才抬头亮相。原来她生在长安,“本是京城女”,家在下马陵(按《国史补》:“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人语讹为虾蟆陵”,诗用坊中语,盖由琵琶女自述)下住,自幼学艺,名编教坊。当年她是位色艺双绝的艺伎。——“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曹善才乃当时著名琵琶师,出于琵琶世家;秋娘为当时长安名倡。)因此拥有众多的追星族,曾被纨绔子弟捧红,名噪一时,出场费很高:“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过了一段灯红酒绿,豪华狂欢的生活,“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然而,随着新的明星的升起,她的行情看跌。加上发生了一些变故,“弟走从军阿姨死”(或言“弟”是女弟,弟走从军即烟花姐妹随军;“阿姨”即鸨母),她无异从生活的峰巅跌进深谷,饱尝了世态炎凉的辛酸,终至“老大嫁作商人妇。”在抑商的古代,商人富而不贵,生活是流动的,琵琶女从此也告别了长安。据《元和郡县图志》,江西饶州浮梁县产茶,虽非名贵而产量极丰,价必便宜。故此商人有采购之事,作为外室的琵琶女便被抛在江州船上。故在江口空船之夜,“忽梦少年事”。梦,不过是无意识思想的伪装,其根源还在于做梦之前潜在的情结。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岁月本可使人麻木,少年之事似已淡忘,然中夜梦回,仍不免历历在目,而百端交集,有不能自已者。此其所以当夜对月,一奏琵琶,以鸣不平。不料于无意之中,遇知音之人,礼下延请,其感慨又何待言。诗中虽仅写到“梦啼妆泪红阑干”为止,以下情事,已与篇首环合,为此诗中最简妙之笔。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为君翻作琵琶行”,写琵琶女的陈辞引起诗人隐痛和同情,“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人先已为其掩抑幽咽的乐声感染,既而又为其浮沉的身世嗟伤,从琵琶女身上,更照见了自己的影子。本怀兼济之志,出世之才,人过中年,却被投闲置散,远离帝京。在浔阳这样一个缺少高雅音乐的偏僻之地,忽闻此铮铮京都之声,给他带来旧梦重温的片刻陶醉,和物伤其类的持久的感触。一个人倾诉的不幸,成了两个人的共同不幸,致使诗人忘却了身份的差异,对此产生了同病相怜的认同感。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至理名言,也就是全诗的主题句。毛泽东书房中的《唐诗三百首》,在本诗的开头上有如下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毛在此诗的标题上还划了三个大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旁划一路密圈,以示激赏。紧接着,诗人进一步提出要与琵琶女来一次艺术上的合作,请对方再弹一曲。而自己创作诗歌。最末六句,写琵琶女感诗人厚意,作即兴发挥,弹出更为激越的音乐,使满座为之动容,而其间最动情者,便是身为江州司马的诗人自己。按白居易时为将仕郎守江州司马,将仕郎为从九品下,服色浅青。“青衫”则象征诗人贬谪的身份。《琵琶行》并不以故事情节曲折见长,但它深刻写出了旧时代人才被摧残压抑的悲剧。高明的演奏艺术家沦为商妇,锐意革新的志士成为“乐天”居士,无论是琵琶女还是诗人自己,均无力左右个人命运,而有“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的失路的悲哀。其间还夹有郢人失质,或世乏知音的悲哀。这一主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全诗笔力集中,笔无旁鹜。陈寅恪先生曾将其与元稹《琵琶歌》相比较,认为乐天此诗专为长安故倡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己身迁谪失路之怀,直是混合作者与被咏者为一体,可谓人我双亡、宾主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相形之下,元诗一题二旨,反失之浮泛。此外,诗中有关琵琶声乐的描摹,历来为人称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注释1】同是:两人都是,指作者与长安琵琶女。天涯:天边。指远离京城的边远之地。沦落:流落,漂泊外地。相逢:指偶然相逢却可以倾心交谈。【注释2】天涯沦落人:流落在江湖的失意之人。此联的意思是:(你我)同样是远离家乡、流落在江湖的失意之人,彼此相逢,又何必一定要相识呢?后用来表示境遇相似之人的相互安慰、鼓励或慨叹;也用来表示命运、遭遇同样不幸之人的处境。【意思】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彼此相逢,倾心而谈,又何必在乎过去是否相识呢?沦落:有沉沦和流落之意。以琵琶女自况,表现了对她的同情,流露了对自己被贬放的不平,寄慨遥深。由于道出了所有沦落人同病相怜的共同心态,因而具有典型意义。【提示】诗人针砭时政,遭到贬斥,满腔怨愤无处倾诉。恰好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原为歌妓的商人妇。当他听了她富于感情的琵琶演奏,知道了她的悲凉身世后,不由得把她视为同调,引为知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同是流落他乡的人,偶然相遇就感情共通,何必要曾经相互认识呢?诗句表达了封建社会里受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的深切同情。现常借用“相逢何必曾相识”句,说明只要境况相同、思想一致,尽管过去并不相识,遇到一起也会因有共同语言而成为情投意合的朋友。【鉴赏】同样是飘泊异乡,沦落天涯的失意人,流浪的生涯与感受也大致相同,既然有缘相逢,又何必要求曾经相识呢?“同是天涯沦落人”常用来表示彼此的遭遇相同,也都同样对现实感到失望;“相逢何必曾相识”多用来表示: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何妨抛开拘束,做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呢?这一句诗若是独立来看,就是另一种热情洒脱的意境了。【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的人相互结识、倾谈,同病相怜,或表达这种愿望。亦用以说明同遭不幸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例]从女民警的简略介绍中,我对这两位芳邻的身世稍为有些了解了。经过反复考虑,加上由于难堪的孤独感所驱使,我下了决心去拜访他们。我想,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我这么一点小小的“政治性传染病”已经算不了什么可怕的危险。何况,我上他们家里,无非是想听听音乐,决不会谈到政治或者其他“干预生活”的话题的。尽管程度不同,我们都是命运的“弃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黄秋耘《雾失楼台》)【全诗赏析】元和十年,白居易受政治迫害被贬九江郡司马。司马是一种冗员散职,作者在《江州司马厅记》一文中写道:“若有人蓄器贮用急于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虽终生无闷。……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噫,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可见作者当时生活的平静闲散,而又无聊,心情则充满矛盾和不安。诗序所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表面与暂时的现象。每逢人际交往,触绪牵情,又不免感事伤怀。序云元和十一年秋,送客湓浦口(湓水入长江处),遇一琵琶女,乃旧日长安名倡沦为商人妇者,既得领略其技艺之精妙,又闻其自叙经历之不幸,因“感斯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就是《琵琵行》的写作缘起。从篇首到“主人忘归客不发”是故事的引子。交代了诗人相遇琵琶女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这是一个逢秋兴悲的日子,枫叶赤,芦花白,江水碧,好一派肃杀的江景。故人当夜要出发,诗人在“浔阳江头”即湓浦口为之钱别。钱别的酒并不能消去心中的离愁别绪,又没有音乐助兴,故“醉不成欢”。方留恋处,不觉天色渐晚,“别时茫茫江浸月”——是不知不觉的发现和催别的信号。诗人当年四十五岁,在古时已是感伤老大的年纪,兼在迁谪之中,他乡送客,心中很不是滋味。这境况正是郑板桥《道情》集唐人诗句所说:“枫叶荻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尽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头。”这种特定的状况的渲染,为以下写相逢琵琶女作了铺垫。诗人先已说“举酒欲饮无管弦”,十分遗憾;后写“忽闻水上琵琶声”,则尤令人欣喜。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饯宴重开,琵琶独奏。诗中写琵琶女的露面,非草草交代,而别具摇曳多姿的描叙。在“寻声暗问”之初,先是“琵琶声停”,一阵迟疑。在邀者盛情难却之际,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故作姿态?还是当众害羞?否,须知这些都不是徐娘半老的昨日名角应有之态。揣其情,当是因告别“舞台”不作当众表演多年,深有“退休者”之寂寞,鱼龙失水的悲哀,受伤者的自怜。尤其是中夜梦回,泪流满面,骤然间遇此热情邀请于江湖之上,宜乎其欲语不能,欲进犹疑。江州司马“千呼万唤”这段时间,她显然是在化妆。然而当她抱琵琶出场后,便技痒难熬,恨不得一奏为快。这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可以知之。就在这三两声中,已令人觉其掩抑深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了。“低眉”可见专注,“信手”可见纯熟,所以往后弹奏“霓裳”、“六么”等名曲,也能弹出个人情寄,而“说尽胸中无限事。”这一段描摹琵琶声,乃全诗中最精妙的文字。描写演奏动作只有“轻拢慢撚抹复挑”一句,两只手都写到了。叩弦为拢,揉弦为撚,这是左手按弦指法;顺手下拨为抹,反手上拨为挑,这是右手弹弦指法。这是知音者说内行话,故自然妥贴。但诗人着重描写的还是音乐本身及其给人的感受。虽然所用办法,不过是由听觉联系到听觉,但通过人们熟悉的自然音响如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等等,能给人以具体生动的音乐美的印象。诗人在描摹中特别注意音乐对比因素的刻划,如高低、粗细、重轻、缓急、滑涩、断续等等。诚如傅雷所说:“‘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象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银瓶乍破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k(爆发),声势雄壮。”其间诗人又特别注意以音乐化语言来描绘音乐,这里有叠字“嘈嘈”、“切切”、“嘈嘈切切”,有重复“大珠小珠”,有双声迭韵如“间关”、“幽咽”,有顶真如“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有前分后总如“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这些辞格的运用,使得此诗在音情的密合上达到极致。诗人又让乐声在高潮中结束余韵不绝,“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既写环境,又写音乐效果。“悄无言”,可见听众屏息凝神;江心月白,又见环境的寂静清澄,音乐感通于自然,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同致。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由自述补叙琵琶女身世遭际。至此,女主人公才抬头亮相。原来她生在长安,“本是京城女”,家在下马陵(按《国史补》:“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人语讹为虾蟆陵”,诗用坊中语,盖由琵琶女自述)下住,自幼学艺,名编教坊。当年她是位色艺双绝的艺伎。——“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曹善才乃当时著名琵琶师,出于琵琶世家;秋娘为当时长安名倡。)因此拥有众多的追星族,曾被纨绔子弟捧红,名噪一时,出场费很高:“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过了一段灯红酒绿,豪华狂欢的生活,“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然而,随着新的明星的升起,她的行情看跌。加上发生了一些变故,“弟走从军阿姨死”(或言“弟”是女弟,弟走从军即烟花姐妹随军;“阿姨”即鸨母),她无异从生活的峰巅跌进深谷,饱尝了世态炎凉的辛酸,终至“老大嫁作商人妇。”在抑商的古代,商人富而不贵,生活是流动的,琵琶女从此也告别了长安。据《元和郡县图志》,江西饶州浮梁县产茶,虽非名贵而产量极丰,价必便宜。故此商人有采购之事,作为外室的琵琶女便被抛在江州船上。故在江口空船之夜,“忽梦少年事”。梦,不过是无意识思想的伪装,其根源还在于做梦之前潜在的情结。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岁月本可使人麻木,少年之事似已淡忘,然中夜梦回,仍不免历历在目,而百端交集,有不能自已者。此其所以当夜对月,一奏琵琶,以鸣不平。不料于无意之中,遇知音之人,礼下延请,其感慨又何待言。诗中虽仅写到“梦啼妆泪红阑干”为止,以下情事,已与篇首环合,为此诗中最简妙之笔。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为君翻作琵琶行”,写琵琶女的陈辞引起诗人隐痛和同情,“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人先已为其掩抑幽咽的乐声感染,既而又为其浮沉的身世嗟伤,从琵琶女身上,更照见了自己的影子。本怀兼济之志,出世之才,人过中年,却被投闲置散,远离帝京。在浔阳这样一个缺少高雅音乐的偏僻之地,忽闻此铮铮京都之声,给他带来旧梦重温的片刻陶醉,和物伤其类的持久的感触。一个人倾诉的不幸,成了两个人的共同不幸,致使诗人忘却了身份的差异,对此产生了同病相怜的认同感。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至理名言,也就是全诗的主题句。毛泽东书房中的《唐诗三百首》,在本诗的开头上有如下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毛在此诗的标题上还划了三个大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旁划一路密圈,以示激赏。紧接着,诗人进一步提出要与琵琶女来一次艺术上的合作,请对方再弹一曲。而自己创作诗歌。最末六句,写琵琶女感诗人厚意,作即兴发挥,弹出更为激越的音乐,使满座为之动容,而其间最动情者,便是身为江州司马的诗人自己。按白居易时为将仕郎守江州司马,将仕郎为从九品下,服色浅青。“青衫”则象征诗人贬谪的身份。《琵琶行》并不以故事情节曲折见长,但它深刻写出了旧时代人才被摧残压抑的悲剧。高明的演奏艺术家沦为商妇,锐意革新的志士成为“乐天”居士,无论是琵琶女还是诗人自己,均无力左右个人命运,而有“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的失路的悲哀。其间还夹有郢人失质,或世乏知音的悲哀。这一主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全诗笔力集中,笔无旁鹜。陈寅恪先生曾将其与元稹《琵琶歌》相比较,认为乐天此诗专为长安故倡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己身迁谪失路之怀,直是混合作者与被咏者为一体,可谓人我双亡、宾主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相形之下,元诗一题二旨,反失之浮泛。此外,诗中有关琵琶声乐的描摹,历来为人称道。
仙后。推荐。爱诗词网。第一卷 红十字骑士或虔诚的传奇第一章 [1—45行]真正“神圣”的保护圣徒, 击败丑恶的“错误”;“虚伪”诱使他陷入圈套, 邀他到家中留宿。1 有一位高贵的骑士驱马在平原, 全副武装,银制盾牌手中持,① 归时的深深创痕残留在盾面, 那是多次血战的残酷标记; 但直到这时,他尚未用过这武器: 怒马咬啮着笼头,口沫喷飞, 仿佛不甘于屈从马勒的绊羁: 那骑士英姿飒爽,端坐在马背,适合于激烈的战斗和骑士的比武大会。2他胸前饰有一枚血红的十字, 这是对殉难之主的亲切纪念, 为了主,他戴上这枚光辉的标志, 敬奉主——虽死犹如永活一般②: 同样的红十字也绘在银盾上面, 表明想获得主佑的最高希望: 在言行两方面他都忠心可见, 但一副庄严的神情流露在脸上;他无所畏惧,却总是令人敬畏异常。3他前去从事一项伟大的冒险—— 这任务由格罗丽亚娜,那位光荣 伟大的仙国王后,交他来承担—— 以赢得自己的荣誉和她的恩宠, 他渴望的人世事物唯有这两重; 他马不停蹄,心中一直渴望 考验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敌的英勇 战斗,同时也认识新的力量③他将与可怕的仇敌恶龙④大战一场。5有一位可爱的女郎⑤在他的身边, 骑着矮小的白驴,比白雪还白, 然而她更赛粉欺霜,但她的容颜 却被低垂的褶纹面罩遮盖, 一件黑色的披肩,她披覆在外, 像内心充满悲痛:她极度忧伤, 沉郁地坐在驴背上缓缓行来: 仿佛心里有某种隐秘的悲怆,手中用绳索牵着一只乳白的羔羊。6她纯真无邪,就和那羔羊⑥一样, 在生活和一切美德的教导各方面。 她出身皇族;远古时代的国王 和王后是她的祖先,他们从前 使权杖从东方延伸到西方海岸, 全世界都受他们的统治和左右; 直到地狱的恶魔以喧嚣和骚乱 蹂躏他们的国土,把他们赶走:她从远方召唤来这位骑士为她复仇。(胡家峦译)注释:①见《以弗所书》(6:11—17):“穿上神赐的全副武装,坚强地抵御魔鬼的攻击……此外,更要高举信心的盾牌,扑灭恶魔的火箭。”红十字骑士的甲胄象征每个基督徒的甲胄。②见《启示录》(1:18):“我是那永活者;我曾死去,但已经复活了,而且要活到永远。”③“新的力量”或指他新获之盾牌的力量,或指他使用这盾脾的、未经检验的力量。④见《启示录》(20:2):“那龙,就是那古蛇,也就是魔鬼和撒旦……”⑤指乌娜(Una,在拉丁文中意为“一”)。她代表真理、真正的信仰和真正的教会。她的“矮小的白驴”表明她的谦卑。《约翰福音》(12:14):“耶稣已经找到一匹驴驹,骑着进城。”《马太福音》(21:5):“告诉耶路撒冷:她的君王谦卑地骑着驴驹子进城了。”⑥羔羊暗示乌娜的纯洁清白以及她的基督教性质。《约翰福音》(1:29):“约翰远远地看见耶稣走过来,就说:‘看哪!这就是神的羔羊……’”【赏析】《仙后》是斯宾塞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最辉煌的开山之作。按照诗人原来的计划,这部模仿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浪漫史诗应有12卷,每卷12章,结果诗人只完成了6卷零两章。尽管离作者原来的计划相差很远,但还是有洋洋洒洒近3.5万行,成为英国诗坛为数不多的宏篇巨制之一。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仙后》并不易读,不仅因为它语言古奥,典故众多;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将英国的历史暗含于曲折离奇的浪漫传奇之中的寓言体史诗。正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一样,斯宾塞写作《仙后》的目的就是歌颂伊丽莎白女王,颂扬她统治期间英国的繁荣富强,表达英格兰民族的伟大精神。诗中的仙后格罗丽亚娜其实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化身。按照诗人自己的说明,这部长诗的宗旨是遵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表达12种基本品德,诗人的目的是“用美德和善行来塑造一个有道德和教养的高尚的人”。这个理想人物体现在亚瑟王子及各章的主人公身上。串连全诗的线索是青年王子亚瑟梦见仙后格罗丽亚娜,他醒来之后就去寻找她。而仙后格罗丽亚娜也正在天上举行一年一度的12天宴会,每天派一名骑士到人间惩奸扬善,除暴安良。每一名骑士都代表一种品德和力量,其冒险事迹即构成一卷诗的内容。亚瑟王子与这些骑士一起降妖除魔,他的身上集中了骑士们的所有美德,成为最高品德的完美化身。已完成的六卷的内容分别是:第一卷《红十字骑士或虔诚的传奇》,写红十字骑士随乌娜到她的父母之邦去铲除毒龙。红十字骑士即圣·乔治,代表英国;乌娜是向导,代表真理;毒龙代表谬误。第二卷《该恩爵士或节制的传奇》,写该恩爵士探访了财富之窟,捉住了女巫,在亚瑟王子的搭救下,共同救出了被囚禁七年的女王阿尔玛。阿尔玛代表的是人的灵魂。第三卷《布莉托玛或贞洁的传奇》,写女骑士布莉托玛如何解救被魔术师囚禁的艾莫莱特姐妹。艾莫莱特姐妹代表了女性贞操,而魔术师则代表了不正当的爱。第四卷《坎贝尔与特里蒙特或友谊的传奇》,歌颂了骑士间的友谊,主要情节补续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未写完的《扈从的故事》。第五卷《阿提盖尔或正义的传奇》,代表正义的阿提盖尔以自己正义的力量终于制裁了邪恶之徒。这里影射了当时的若干历史事件,如西班牙军队放弃信仰、苏格兰玛丽女王受刑等等。第六卷《卡里德爵士或礼貌的传奇》,写代表礼貌的卡里德爵士如何擒获象征人间嫉妒与诽谤的怪兽,但怪兽却挣脱铁链逃之夭夭,结果“嫉妒”与“诽谤”至今仍肆行于世。《仙后》第一卷常被视为全诗的缩影,具有道德、传奇、宗教、历史等多方面的寓意。我们可以通过本辞典所节选的第一章前五个诗节来窥斑见豹。“有一位高贵的骑士驱马在平原”,诗人开门见山,开篇就对主人公的身份和这次冒险活动的背景作了交代。红十字骑士全副武装,英姿飒爽。诗人对他手持的银盾和胯下坐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归时的深深创痕残留在盾面,/那是多次血战的残酷标记”,“怒马咬啮着笼头,口沫喷飞,/仿佛不甘于屈从马勒的绊羁”。银盾上刺目的战争印痕和战马出征时的蓬勃雄姿,一静一动,很好地渲染和喻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之激烈与残酷。诗人还不忘提醒读者,红十字骑士并非是身经百战的宿将,而是一名“尚未用过这武器”的初出茅庐的骑士,渴望“通过对敌的英勇/战斗”,“考验自己的力量”。红十字骑士的经验不足和求战心切的心理描写为后文所写的他不断误入歧途的曲折经历埋下了伏笔。与红十字骑士的勃勃英姿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卷的女主角乌娜,她肌肤胜雪,身穿黑衣,骑着一头比雪还要洁白的矮驴,手中牵着一只乳白的羔羊。低垂的面罩遮盖了她的面容,黑色的披肩透露了她心中的悲苦,她“沉郁地坐在驴背上缓缓行来”。传说当年耶稣就是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以此表示他是一位谦恭和平的君王,因为驴不同于用来作战的马。诗人同样以骑驴来表明乌娜的谦卑,乳白的羔羊则象征着乌娜的纯洁无瑕以及她的基督教性质。而且,乌娜的名字(Una)在拉丁文中意为“一”,代表真理,象征永恒,同时,她的名字也暗示了柏拉图所说的真和美的统一,这种内涵完全适用于真正的教会。除了用醒目的白色显示乌娜的纯真无邪,诗人又用忧伤的黑色引出了乌娜悲苦的身世。乌娜的祖先是“远古时代的国王和王后”,即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亚当原本是“伊甸园的国王”。“他们从前/使权杖从东方延伸到西方海岸,/全世界都受他们的统治和左右”,不难看出,乌娜的故国象征着尚未分裂的原始的真正的教会,但现在,这片国土却正在遭受恶魔的蹂躏,因此,拯救乌娜的父母也就是拯救人类,拯救乌娜的家园也就是拯救真正的信仰。《仙后》融合了中世纪传奇和寓言形式,诗中的每个人物、人名、情节,甚至对某些细小事物的描绘都可能富有深意。因此阅读《仙后》,不仅仅是阅读一个个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更重要的是体会道德伦理的寓意,看到暗含在故事中的英国的历史进程。在《仙后》中,斯宾塞首创了一种适用于长诗的格律形式——斯宾塞体,每一节九行,前八行是抑扬格五音步,十音节,以ababbcbcc为韵式,b韵为连锁韵,将前两个四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全诗的整体感和紧凑性;最后一行是抑扬格六音步,十二音节,又称为亚历山大诗行,它往往是全节内容的重点,或是前八行的总结和概括,有时更以格言、警句形式出现,使结尾更加苍宏有力。这种独特的诗节韵律富于变化,柔和动听,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斯宾塞的诗风与诗体为后世许多英国诗人所借鉴和仿效,影响并启发了包括马洛、弥尔顿、格雷、雪莱和济慈等诗人在内的后世诗学力量,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诗人的诗人”的美誉。(朱黎航)
《授时历》是在至元十八年(1281)开始使用的元朝历法。是在许衡领导下,由郭守敬、王恂等人,在科学观测的基础上,参考历代历法编订的。取《尚书》“敬授民时”之意,订名为《授时历》。这部历法时人说:“自古及今,其推验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元史》卷五二,《历志一》)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一部历法。其成就:考正七事。一曰冬至:精确地测定了至元十七年(1280)冬至发生的时刻;二曰岁余:确定一年为365.2425日,这个数值是南宋杨忠辅得出的,并在《统天历》中使用,郭守敬根据多次实测,并利用历史上的天文观测资料,证实这个数值是最精密的。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经历的实际时间差二十六秒,与1582年罗马教会颁行的《格里高利历》一致。三曰月躔:测定了至元十七年冬至时太阳的位置所在。四曰月离:至元十七年冬至时月亮离近地点的距离。五曰入交;测定了至元十七年冬至时月亮离黄白交点的距离,并利用这三个数据确定了朔望月、近点月和交点月的日数。六曰二十八宿距离:测定了二十八宿距星的度数。七曰日出入昼夜刻: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大都的日出、日入时刻。其次,创法五事。一曰太阳盈宿:求出太阳每日在黄赤道上运行的速度。二曰月行迟疾:求出月球每日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三曰黄赤道差:由太阳的黄道经度推算赤道经度。四曰黄赤道内外度:由太阳的黄道经度推算赤道纬度。五曰白道交周:求月道和赤道的交点。《授时历》还正式废除了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这也是历法史上的重大成就。
授时历。推荐。爱诗词网。《授时历》是在至元十八年(1281)开始使用的元朝历法。是在许衡领导下,由郭守敬、王恂等人,在科学观测的基础上,参考历代历法编订的。取《尚书》“敬授民时”之意,订名为《授时历》。这部历法时人说:“自古及今,其推验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元史》卷五二,《历志一》)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一部历法。其成就:考正七事。一曰冬至:精确地测定了至元十七年(1280)冬至发生的时刻;二曰岁余:确定一年为365.2425日,这个数值是南宋杨忠辅得出的,并在《统天历》中使用,郭守敬根据多次实测,并利用历史上的天文观测资料,证实这个数值是最精密的。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经历的实际时间差二十六秒,与1582年罗马教会颁行的《格里高利历》一致。三曰月躔:测定了至元十七年冬至时太阳的位置所在。四曰月离:至元十七年冬至时月亮离近地点的距离。五曰入交;测定了至元十七年冬至时月亮离黄白交点的距离,并利用这三个数据确定了朔望月、近点月和交点月的日数。六曰二十八宿距离:测定了二十八宿距星的度数。七曰日出入昼夜刻: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大都的日出、日入时刻。其次,创法五事。一曰太阳盈宿:求出太阳每日在黄赤道上运行的速度。二曰月行迟疾:求出月球每日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三曰黄赤道差:由太阳的黄道经度推算赤道经度。四曰黄赤道内外度:由太阳的黄道经度推算赤道纬度。五曰白道交周:求月道和赤道的交点。《授时历》还正式废除了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这也是历法史上的重大成就。
【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处】唐·李白《望天门山》【意思】两岸青山对峙,相继出迎,我乘一片孤帆从日出的地方驶来。日边来:孤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犹如来自太阳升起处。一说指太阳降落处。【提示】两岸的青山一座座扑进眼帘,一片孤帆,仿佛发自水天连接的太阳旁边,从远处徐徐飘来。这是诗人写自己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以动写静,色彩明丽,抒发出对祖国山川的无比热爱。【鉴赏】两岸的青山相对着走了过来,一片孤帆从日边而来。一个“出”字不仅化静为动,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隔江的天门山,仿佛迎面向自己走来,以示对江上来客的欢迎。“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地点,诗人并非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帆是动的,因此诗人的视角也一直在变,充满动态。诗人舟行至两山间,观望左右两岸层出不穷之山景,表达出诗人新鲜喜悦的心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船行水上,两岸青山夹峙的景色。[例]我们来到了号称小三峡的龙王峡。两岸高山入云,峭壁如屏,像是刀切一般,人们称之为一线天,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我把后句改成“孤帆一片缝中来”用以描绘,似觉贴切。(齐鲁青《重游㵲阳河》)【全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①此句意谓天门山中间断裂,为大江打开通道。楚江,指流经当涂的长江,当涂在战国时属楚国。②至此回:一作“直北回”,又作“至北回”。按:当作“至此回”为胜。王琦注引毛西河语云:因梁山、博望夹峙,江水至此一回旋也。时刻误“此”作“北”,既东又北,既北又回,已乖句调,兼失义理。【鉴赏导示】这首诗是描绘天门山美景的佳作。确定诗人“望”的立足点,对于理解诗意十分重要,但历来众说纷纭。通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可以确定此时诗人正行船江上,伫立船头而望。【鉴赏1】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气势澎湃,本是两山对峙,诗人却说楚江的激流被天门山拦腰斩断,一“断”一“开”,写出了水势的奔涌,让人的心灵感到强大的震撼。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那过于狭窄的通道,阻挡了江水的畅流,形成回旋的水势,浪涌千叠,向东流去。这两句诗一句写山势,一句写水势,用山的中断衬托水势威力无比。诗的后两句写近观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写诗人乘船向前行驶,两岸的山像屏风一样映入诗人的眼帘,像大自然让作者欣赏的巨幅山水画卷。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禁不住称赞:天门山啊,你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孤帆一片日边来”又将读者的视线牵向远方,在遥远的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轮红日浮出水面,一片孤帆从天边缓缓驶来……读这首诗,在优美的景色描绘中我们能感到一种豪迈的气魄,诗人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情素也跃然纸上。【鉴赏2】这是一首描写舟行天门山所见壮美景色的诗,表现了诗人胸襟开阔和喜悦的心情。此诗一句一景,紧扣一“望”字,景随舟移变换,十分奇异。首句写仰望之景,即江流奔腾至“天门”,两山对峙之情状。一个“断”字,写出两山陡峭、峻拔、奇险的态势;一个“开”字,写出江流汹涌奔腾,有劈山开路的万钧之力。与诗人“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一隐一显,有异曲同工之妙。次句写俯瞰,江水北折,激流回旋,波涛汹涌,更觉水势之奔腾奇险。“回”字用得极好。后二句由侧望转到远望,不仅见到雄奇相对而出的“两岸青山”迎面扑来,而且写出一片“孤帆”披着红日的金辉,乘风破浪,飞翔而来。其视野多么开阔,景色多么壮丽!此诗构思奇妙,组合精巧,写出了山川自然的本色风格,具有一气呵成的俊逸风神。【鉴赏要点】[1]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景色优美,气势豪迈。[3]运用衬托的手法。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处】唐·李白《望天门山》【意思】两岸青山对峙,相继出迎,我乘一片孤帆从日出的地方驶来。日边来:孤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犹如来自太阳升起处。一说指太阳降落处。【提示】两岸的青山一座座扑进眼帘,一片孤帆,仿佛发自水天连接的太阳旁边,从远处徐徐飘来。这是诗人写自己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以动写静,色彩明丽,抒发出对祖国山川的无比热爱。【鉴赏】两岸的青山相对着走了过来,一片孤帆从日边而来。一个“出”字不仅化静为动,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隔江的天门山,仿佛迎面向自己走来,以示对江上来客的欢迎。“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地点,诗人并非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帆是动的,因此诗人的视角也一直在变,充满动态。诗人舟行至两山间,观望左右两岸层出不穷之山景,表达出诗人新鲜喜悦的心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船行水上,两岸青山夹峙的景色。[例]我们来到了号称小三峡的龙王峡。两岸高山入云,峭壁如屏,像是刀切一般,人们称之为一线天,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我把后句改成“孤帆一片缝中来”用以描绘,似觉贴切。(齐鲁青《重游㵲阳河》)【全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①此句意谓天门山中间断裂,为大江打开通道。楚江,指流经当涂的长江,当涂在战国时属楚国。②至此回:一作“直北回”,又作“至北回”。按:当作“至此回”为胜。王琦注引毛西河语云:因梁山、博望夹峙,江水至此一回旋也。时刻误“此”作“北”,既东又北,既北又回,已乖句调,兼失义理。【鉴赏导示】这首诗是描绘天门山美景的佳作。确定诗人“望”的立足点,对于理解诗意十分重要,但历来众说纷纭。通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可以确定此时诗人正行船江上,伫立船头而望。【鉴赏1】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气势澎湃,本是两山对峙,诗人却说楚江的激流被天门山拦腰斩断,一“断”一“开”,写出了水势的奔涌,让人的心灵感到强大的震撼。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那过于狭窄的通道,阻挡了江水的畅流,形成回旋的水势,浪涌千叠,向东流去。这两句诗一句写山势,一句写水势,用山的中断衬托水势威力无比。诗的后两句写近观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写诗人乘船向前行驶,两岸的山像屏风一样映入诗人的眼帘,像大自然让作者欣赏的巨幅山水画卷。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禁不住称赞:天门山啊,你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孤帆一片日边来”又将读者的视线牵向远方,在遥远的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轮红日浮出水面,一片孤帆从天边缓缓驶来……读这首诗,在优美的景色描绘中我们能感到一种豪迈的气魄,诗人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情素也跃然纸上。【鉴赏2】这是一首描写舟行天门山所见壮美景色的诗,表现了诗人胸襟开阔和喜悦的心情。此诗一句一景,紧扣一“望”字,景随舟移变换,十分奇异。首句写仰望之景,即江流奔腾至“天门”,两山对峙之情状。一个“断”字,写出两山陡峭、峻拔、奇险的态势;一个“开”字,写出江流汹涌奔腾,有劈山开路的万钧之力。与诗人“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一隐一显,有异曲同工之妙。次句写俯瞰,江水北折,激流回旋,波涛汹涌,更觉水势之奔腾奇险。“回”字用得极好。后二句由侧望转到远望,不仅见到雄奇相对而出的“两岸青山”迎面扑来,而且写出一片“孤帆”披着红日的金辉,乘风破浪,飞翔而来。其视野多么开阔,景色多么壮丽!此诗构思奇妙,组合精巧,写出了山川自然的本色风格,具有一气呵成的俊逸风神。【鉴赏要点】[1]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景色优美,气势豪迈。[3]运用衬托的手法。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产生于联邦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一股“非政治化”,非思想化的纯学术研究思潮,以美国的“新批评派”和西德的“文体批评派”为代表,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中占统治地位,他们把理论思维重点放在作品的“本文”的“自身价值”和“独立性”上,把文学作品视为“完整的语言结构”,反对从任何政治、经济、思想史或心理根源上去分析、解释文学作品。这种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根源对立起来的文学批评方法,必然把文学引向片面、狭窄的形式主义道路。到了六十年代,随着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化,不少学者政治倾向加强,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辩论,他们从文学接受和影响方面来研究文学科学,以联邦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把理论思维的重点放到文学与现实、文学与读者、文学的功能与社会效果等问题上,特别注意把读者作为文学科学的对象。尧斯于1967年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接受问题,他的“七点论纲”,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宣言。尧斯认为在文学进程中,不仅有作家作品而且有读者,作品通过阅读才能进入文学的流通过程,才能表现出作品的价值。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接受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在艺术传达中不断修改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尧斯把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垂直接受是指从历史角度考察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有的文学作品蕴藏的含义逐渐被发掘,几百年也研究不完。水平接受是指每个时代、个人、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因接受者主观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接受。在接受过程中,读者的能动性不仅决定文学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影响文学的再生产。尧斯强调文学的社会效果和功能。他认为文学的社会效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文学功能是社会效果的总和抽象,文学有一种潜在引导力量,能改变人们的知觉行为。
接受美学。推荐。爱诗词网。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产生于联邦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一股“非政治化”,非思想化的纯学术研究思潮,以美国的“新批评派”和西德的“文体批评派”为代表,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中占统治地位,他们把理论思维重点放在作品的“本文”的“自身价值”和“独立性”上,把文学作品视为“完整的语言结构”,反对从任何政治、经济、思想史或心理根源上去分析、解释文学作品。这种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根源对立起来的文学批评方法,必然把文学引向片面、狭窄的形式主义道路。到了六十年代,随着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化,不少学者政治倾向加强,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辩论,他们从文学接受和影响方面来研究文学科学,以联邦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把理论思维的重点放到文学与现实、文学与读者、文学的功能与社会效果等问题上,特别注意把读者作为文学科学的对象。尧斯于1967年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接受问题,他的“七点论纲”,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宣言。尧斯认为在文学进程中,不仅有作家作品而且有读者,作品通过阅读才能进入文学的流通过程,才能表现出作品的价值。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接受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在艺术传达中不断修改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尧斯把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垂直接受是指从历史角度考察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有的文学作品蕴藏的含义逐渐被发掘,几百年也研究不完。水平接受是指每个时代、个人、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因接受者主观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接受。在接受过程中,读者的能动性不仅决定文学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影响文学的再生产。尧斯强调文学的社会效果和功能。他认为文学的社会效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文学功能是社会效果的总和抽象,文学有一种潜在引导力量,能改变人们的知觉行为。伊塞尔则从阅读鉴赏角度研究文学的接受。他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作者写出来的本文,另一极是审美的即读者对本文的具体化或实现。在作品文本结构中已经暗含着读者可能实现的种种解释的葫芽,叫做“暗含读者”。他还认为,文学使用的描写语言,包括了许多不确定的意义和意义空白,这些不确定的意义和空白是产生艺术效果的根本出发点,把他它称为“召唤结构”,由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同时他认为文学的意义随着时间更迭,其意义不断变化更新。作品的意义存在于阅读之中,是读者和作品相互关系的产物。因而阅读是作品和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阅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伊塞尔还认为文学作品描写的一种虚构世界,存在着一种“空旷结构”,在阅读中要调动现实生活世界的经验和想象力去填补,因而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民主德国脑乌曼等合作的《文学——社会——读者》一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对接受美学进行了总体考察,不但澄清了西方学者中一些唯心主义论点,而且丰富完善了接受美学体系,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接受美学的代表,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总的说来,接受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派。在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七十年代迅速流传至欧美,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性学术思潮。接受美学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关系,特别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指导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动的完整文学过程,在文学鉴赏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接受美学把作者?作品?读者视为一个动态的完整文学过程。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谓:“动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赋与文学作品发挥某种功能的潜力。但它自己不能实现,本身只具有产生某种社会作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变成现实性,只有进入鉴赏过程,通过读者来实现。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能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物质生产是这样,文学艺术产品自身的确证也需要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只有让文学作品成为鉴赏对象,在群众性的鉴赏中,才能发挥它改造社会,教化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并由此而获得艺术生命。所谓千古不朽的杰作,总是在被群众广泛接受,并在世代相传中不断更新美学见解,进行广泛的审美评价,获得新的补充,才成为“无时间性”的美学对象。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完整的文学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品。一方面作家为读者创作作品,作品影响读者;另一方面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推动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至于优秀的古典文学遗产要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获得新的艺术生命,也只有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美学见解,在审美鉴赏中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来实现。三、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受到作品的制约,又要受到读者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美欣赏的全过程中,鉴赏主体的读者,在接受审美客体的作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希望、要求选择作品,在鉴赏作品中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文化艺术修养等进行再创造。在接受过程中,同时又受作家作品的影响,并把作品当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扩大知识,提高修养进行娱乐的手段。在接受过程中作品或对读者发生积极影响,或者发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叫读者自身变革过程。据此,有人又把接受美学称为:接受——影响美学。作品的潜在功能越丰富,对读者的影响就越大,影响越大,接受的人就更多,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就更强。四、接受美学把文学的接受分为社会性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作者一部作品从脱稿到读者接受,要经过两种社会占有形式。第一是社会接受形式,作者完稿后把作品交给编辑部,出版社之类的中介机构,经过编辑、评论家、教师、研究所的学者,从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各方面进行鉴定,筛选,以及通过讲座、书评、朗颂会、座谈会、图书广告等介质,进行评价、介绍、宣传,沟通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信息,引起读者的期待心理。第二是个人接受形式。即每个读者根据自己主观条件、兴趣爱好选择、感受、体验、解释、理解文学作品。由于读者的主观条件不同,有不同的鉴赏动机,需求和效果。在鉴赏过程中一般又分为一般性阅读,批评性阅读,分歧性与背离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批评性阅读和分歧性、背离性阅读。批评性阅读是读者在忠于作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查阅各种有关文献、资料,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并撰文表明自己的见解,指出作品的成败、得失、高下、优劣,如文学史家、训古家、注释家、版本家、评论家等,属于高一级读者的接受,我国古代学者往往以这种方式接受作品。如《毛诗正义》、《楚辞集注》、《全唐诗话》《清诗话》等,这种批评性接受文学作品的信息,便于作者总结提高、改进创作、推进创新。也有利于提高读者群的欣赏水平。至于分歧性和背离性阅读,主要是在批评性阅读基础上,提出与作品相对立的见解为接受目的一种阅读。接受美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是肯定的。但目前接受美学尚处在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仅根据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苏联和我国学者的部分主张,作了一些扼要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从完整的文学过程中去鉴赏文学作品。但就接受美学本身而论,也还有不少弊端,如过分强调读者的作用,忽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在反对实证主义的借口下,排除对作品进行社会分析,他们仅研究作品的信息、代码,以美学功能取代作品的其它功能,这是一种偏颇之见。另外我们还应看到,接受美学在实践上,并没有收到他们在理论阐述中那种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一种理论探索之中。就我国而论,接受美学目前还处在理论思维阶段,在具体运用上仅作了一些尝试,有特广大读者,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文学鉴赏中不断运用,以丰富我们的鉴赏理论,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天目袁宏道。推荐。爱诗词网。〔明〕袁宏道天目幽邃奇古,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疋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山间雷声,仅似儿啼,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虞长孺云,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不逾数尺,而偃蹇辄数丈,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清远,非他处所及,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已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甚霁,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只眼,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袁宏道集笺校》〔注释〕 庄:指双清庄,在天目山下。县:通“悬”。偃蹇:伸展貌。幻住:天目山峰名。《论语》云:“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袁中郎与“仁者”绝无缘分,可否算作孔圣人意下的“智者”也绝无把握;虽然“动”、“乐”二字倒颇合中郎的气性,而孔老夫子也曾高抬贵手,让管仲“如其仁”,但圣人则可,常人则不可,如笔者也马马虎虎让袁中郎“如其智”,岂不是妄想方驾圣人,有僭越大罪?但中郎“智者”位子虽然坐不稳实,但却是荆州府公安县人氏,那长江水的涨落、起伏、曲折,种种变幻,是自幼看得精熟的,称之为能乐水,则可庶几无愧。然而年纪之限、经历之限,以及宦网之限,使得袁中郎活了三十岁,才第一次作名山之游。天目山不是寻常之处,游记也不是寻常笔墨可以交账的,中郎那管惯于戏水的笔,能否写出“乐山”的境界呢?此篇开头便不像“乐山”。山之深幽,不正像仁道的玄邃精微么?他却嫌太荒凉,没点大江的咆哮热闹劲;山之峭削,不正像仁道的一以贯之么?他却嫌迂曲太少,没点大江的回流千折味;山的相貌苍古,不正像仁者的“寿”么?他却嫌不够鲜妍,不似江水能常逝常新;山的骨相厚重,不正像仁者的“静”么?他却嫌欠玲珑,不似波澜有千姿万态。挑了半天毛病,说穿了还是一双看水的眼睛不曾变,便是指陈山病,也如在说河枯,到最后便干脆直呼“水乏”了。然而到了天目山,却不曾见这种种脱水的症候,中郎自然意下大惬,一支笔也自己管不住了,只顾往“水”字上奔,一气说出七个“绝”,游历的线路却给搁到后头去充当补笔了。这七个“绝”,大抵与“水”字有关。首先入目的,自是满山的万道瀑流,这是中郎的命根子,所以跃然居于首座。飞泉是治“乏水”病的良药,山石服之,面色虽苍苍,却见滋润,不落枯瘦之态,是最可喜,故紧接着记之;至于石骨之奥之巧,便似大江的多港汊,石径之曲折,便似大江的多回流;这些统是石的水性,故居于次席。幽谷之端、悬崖之顶,有小庙插立,钟声隐隐,这就如江天一色之际,有渔舟唱晚,岂不是绝景?至于云之如浪,山尖之如波上浮萍,其取象于水,更是自不待言了。第六绝数尺松的偃蹇数丈,自可令人联想到荆江的九曲回肠;第七绝的烹茶煮笋,自当汲泉为之;除了第四绝雷声,七绝中倒有六绝可闻水声,可嗅水味。一篇天目山记,“形”是写山,“神”却在水,余波所及,连那四百寺僧的劝饭,也个个如水中之鱼,争着喁喁向上了。道士点铁成金,自属虚妄之谈,袁中郎点山成水,却是动了真格!如此看来,袁中郎到底不配做“仁者”,身处于名山,“乐”起来也如面对着长川,一种“乐水”的禀性,实在难移。然而这般“乐”法,不算“乐山”呢?还是真能“乐山”呢?常士与才士,见解自然不一。中郎其常士乎?其才士乎?
【诗句】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出处】唐·王维《青溪》。【翻译】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全诗】《青溪》[唐]·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谁留盘石上。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出处】唐·王维《青溪》。【翻译】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全诗】《青溪》[唐]·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句】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王杨卢骆用的是初唐时的诗体,“作文轻薄”的讥笑声则喋喋不休。【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注释】王杨卢骆:指初唐著名的作家王勃、杨炯(jiǒng)、卢照邻、骆宾王,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轻薄(bó):言行轻佻(tiāo),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度。哂(shěn):讥笑。休:休止,停止。尔曹:你们这些人。灭:湮没无闻。不废江河万古流: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鉴赏1】这首绝句,是为不能正确对待初唐“四杰”的历史作用而写。“杨王卢骆当时体”,作者说杨王卢骆为当时文体,它们胜于六朝的浮艳空谈风气,但尚未形成盛唐的现实作风系统文体。他们承前启后,只是过渡人物。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只能做到如此地步。“轻薄为文哂未休”,可当时人就抓住他们的尚未成熟和不足之处大做文章,讥笑不休,说什么“浮躁浅薄”“鬼点簿”“算博士”等等。大浪淘沙,“尔曹身与名俱灭”,历史证明,那些无端哂笑者自己才是浅薄者,是匆匆的历史过客,统统身死名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初唐四杰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他们的声名,就像江河之水,万古长流。历史会惊人地重复。作者死后若干年,也有人嗤点李白与杜甫,对他们的作品妄加评论,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些哂笑者却是“蚍蜉撼大树”,身与名俱灭。
【鉴赏2】
轻薄为文哂未休。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王杨卢骆用的是初唐时的诗体,“作文轻薄”的讥笑声则喋喋不休。【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注释】王杨卢骆:指初唐著名的作家王勃、杨炯(jiǒng)、卢照邻、骆宾王,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轻薄(bó):言行轻佻(tiāo),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度。哂(shěn):讥笑。休:休止,停止。尔曹:你们这些人。灭:湮没无闻。不废江河万古流: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鉴赏1】这首绝句,是为不能正确对待初唐“四杰”的历史作用而写。“杨王卢骆当时体”,作者说杨王卢骆为当时文体,它们胜于六朝的浮艳空谈风气,但尚未形成盛唐的现实作风系统文体。他们承前启后,只是过渡人物。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只能做到如此地步。“轻薄为文哂未休”,可当时人就抓住他们的尚未成熟和不足之处大做文章,讥笑不休,说什么“浮躁浅薄”“鬼点簿”“算博士”等等。大浪淘沙,“尔曹身与名俱灭”,历史证明,那些无端哂笑者自己才是浅薄者,是匆匆的历史过客,统统身死名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初唐四杰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他们的声名,就像江河之水,万古长流。历史会惊人地重复。作者死后若干年,也有人嗤点李白与杜甫,对他们的作品妄加评论,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些哂笑者却是“蚍蜉撼大树”,身与名俱灭。【鉴赏2】王杨卢骆的诗歌在当时是一种新兴文体,却有人喋喋不休地哂笑他们是为文轻薄的人。你们这帮人生前虽哗众取宠,但死后却身名俱败,默默无闻,而对四杰却毫无损伤。他们的诗文仍如长江大河,万古流传。这是诗人对奚落贤才的小人发出的愤怒斥责。后人常用以说明诋毁掩盖不了真理,顺应历史潮流的事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注:哂(shěn),含讥讽鄙视的微笑。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人称为初唐四杰。
春灯迷史。推荐。爱诗词网。春灯迷史清刊本《春灯迷史》扉页书影清抄本《春灯迷史》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十回。题“青阳野人编演”。青阳野人无考。成书于清嘉庆初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刊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清抄本,藏荷兰莱敦大学汉学研究院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抄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清刊本。唐朝玄宗年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一个少年书生,姓金名华字生丽。九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阎氏抚养成人。年方一十六岁,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人物标致,举止风流。从小聪慧,七岁开始读书,凡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三教九流无不通晓,乃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儿。阎氏爱如掌上明珠,着媒人四处选择美貌女子,求结良缘,竟未有一个中意的。左邻韩印,家道殷实,近年开了两处典当,自己只在家里受用。娶妻刘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娇娘,今年一十三岁,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父母因女儿生得好,必要选个读书才子才肯许配。兼因年已五旬,膝下尚无儿子,将来这偌大家私,却教何人接管,老夫妻常常相对伤心落泪。幸亏女儿告慰双亲,自信以己之才貌、父母之家财,要择一个风流少男,招赘为婿,日后生下一男二女,可为韩门根基。韩印夫妇甚以为然。隔邻金家也曾遣媒来说亲,初时只是推诿不决,今听女儿如此一番道理,韩家也有招赘金华之意。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晚上天朗气清,月明星稀,照耀如同白昼一般。金华换了新装,约了同窗好友崔栋一起上街观灯,款步逍遥。在大街之上遇见韩家娇娘带了侍婢兰儿也来看灯,互相注意,眉目含情。金华见到娇娘,就像见了九天仙女,神魂飘荡。娇娘对金华也是频频顾盼不止。两个在灯场上,虽只相距咫尺,却是人多眼杂,不能言语相通。不想那崔栋忽然腹中不适,告别金华先行回家而去。这正合金华心意,就一直尾随娇娘左右,不忍远离。灯场上又过来一队龙灯,有一二百人,蜂拥而过,人群大乱,一时间把娇娘和丫环冲散,分开两边。金华得此机会,喜不自胜,就挤上前去,一把拉住娇娘去一旁说话。娇娘知是金华,只是低头不做声。金华约她当夜三更在后园一会。话犹未了,人群已经通过。丫环兰儿大声叫喊小姐,寻找过来。金华只得放了小姐的手,走到一边去。当下灯散,各自回家。三更后,娇娘打发丫环去睡,自己下楼去后园相会金华。金华越墙过来,正在左顾右盼四下张望,娇娘迎上前去,引了金华悄悄上得楼来,进了闺房。两人在房中互诉相思,得谐云雨之欢。金华别了娇娘,下楼越墙而回。此事却被丫环兰儿觉察。半夜,她听见小姐房中响动,起身往门缝里偷看。这兰儿年已十八,此中风情比小姐懂得更多些,不觉引动春心。次日,就与小姐悄悄说笑。娇娘知道夜来之事已被她识穿,就许下兰儿,准她与金华同欢。正月十六日,是韩员外寿诞之日。韩印妹子守寡在夫家,有个女儿名叫潘俊娥,年已十六岁,生得温柔标致,与娇娘堪称双绝。俊娥此次随母来韩家为舅父祝寿,晚上就与娇娘同室而寝。半夜,娇娘主婢挂念金华之约,不能安睡,直等到俊娥熟睡,才偷偷来到后园会见金华。俊娥半夜醒来,房中不见了娇娘主婢,又听后园有人声响动,就下楼循声寻至小屋边,从窗口往里一瞧,发现三人正在行云雨之欢,少女含羞,回身欲待离去。却被娇娘出来,一把拖住,先说了情由经过,又用言语挑逗。俊娥也动了春心,进屋与三人做了一路。金华的仆人原子,年已二十三岁。昨晚起身小解时,见公子房中点着灯,却不见人,直到天明,公子才爬墙回来,心中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这晚见公子又不在屋,也想过去听听风儿,倘或撞个丫环,碰碰运气,就也越墙而过,到了后园小屋,见无人影,却在床上捡了一根汗巾。正要出门,恰好兰儿进屋,被他一把抱住。天交五鼓,金华辞别小姐,越墙回家。转眼已到五月天气,甚是炎热。不想潘、韩二位小姐,均已有了四五个月身孕,渐渐无法掩盖,只推有病,闭门不出。五月十三日,是韩印妻刘氏生日,俊娥又随母来给舅母祝寿。当夜,刘氏与韩氏同梦月下老人前来说道:“你二人的女儿与金华有姻缘之分,如今二女已各怀孕。这是他们夫妻作的本分事情,不伤名节。”同夜,韩印及金华母阎氏都做了相同的梦。于是,刘氏、韩氏来到金家会见阎氏,三家共同商议,替儿女办婚事。当月成婚,一夫二妻,快活过日子。丫环兰儿配了仆人原子。后共生三子,分别取名为韩成嗣、金克昌、潘禧后。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推荐。爱诗词网。《论语》子路①、曾皙②、冉有③、公西华④侍坐⑤。子曰:“以⑥吾一日⑦长⑧乎⑨尔⑩,毋(11)吾以(12)也。居(13)则(14)曰:‘不吾知(15)也。’如(16)或(17)知尔,则何以(18)哉?”子路率尔(19)而对曰:“千乘(20)之国,摄(21)乎大国之间,加(22)之以师旅(23),因(24)之以饥馑(25);由也为之(26),比及(27)三年,可使有勇(28),且知方(29)也。”夫子哂(30)之。“求,尔何如(31)?”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2),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3)。如(34)其(35)礼乐,以俟(36)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37)。宗庙之事(38),如(39)会同(40),端章甫(41),愿为小相(42)焉(43)。”“点,尔何如?”鼓瑟(44)希(45),铿尔(46),舍(47)瑟而作(48),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49)。”子曰:“何伤(50)乎?亦(51)各言其志也!”曰:“莫春(52)者,春服(53)既成(54),冠者(55)五六(56)人,童子(57)六七人,浴乎(58)沂(59),风(60)乎舞雩(61),咏(62)而归。”夫子喟然(63)叹曰:“吾与(64)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65)。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6)!”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67),其言不让(68),是故哂之。唯(69)求(70)则非邦(71)也与(72)?安(73)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74)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75)而何?赤也为之小(76),孰能为之大(77)?”【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②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③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④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⑤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⑥以:因为。⑦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⑧长(zhǎng):年长。⑨乎:介词,同“于”,表示比较。⑩尔:你们。(11)毋:不要。(12)以:通“已”,止。(13)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14)则:就。(15)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知,了解。(16)如:假如。(17)或:无定代词,有人。(18)何以:即“以何”的倒装,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以,用,做。(19)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20)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21)摄:夹。(22)加:加上。(23)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24)因:继,接着。(25)饥馑:泛指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26)为之:治理这个国家。(27)比及:等到,到了。(28)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29)方:方向。这里指做人的道理。(30)哂(shěn):微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31)何如:疑问代词,怎么样。(3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方圆。计量面积或体积的一种单位。面积一方即一丈见方。方六七十,即国土边长为六七十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33)足民:使人民富足。(34)如:至于。(35)其:那些。(36)俟(sì):等待。(37)焉:代词,此,指在这方面。(38)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39)如:或者。(40)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这些都是当时重要的国家大事。(41)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做。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2)相(xiàng):在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司仪官。主持赞礼的分大相和从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43)焉:语助词,不译。(44)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乐器,有二十五根弦。演奏“瑟”叫“鼓”。(45)希:同“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46)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尔,“铿”的词尾。(47)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48)作:起立。(49)撰:述,说。(50)何伤:有什么关系呢。伤,妨害。(51)亦: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52)莫(mù)春:晚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53)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54)既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55)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56)五六:与后文“六七”均为虚数。(57)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58)乎:介词,同“于”。(59)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入浴。(60)风:动词,吹风,乘凉。(61)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62)咏:唱歌。(6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64)与(yù):同意,赞成。(65)后:动词,后出来。(66)也已矣: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67)礼: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68)让:谦让。(69)唯:句首语气词。(70)求:冉求。(71)邦:国家。(72)与:同“欤”,呢,语气助词。(73)安:疑问代词,怎么。(74)赤:即公西华。(75)诸侯:指国家。意思是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76)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代词,指代诸侯。小,小相。(77)大:大相。【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治理国家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三年工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那些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几位成年人,几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大事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公西赤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相呢?”字数:3448知识来源:李支舜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49-154页.
【诗句】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出处】唐·李颀《古从军行》。【意思】夜晚风沙弥漫,漆黑一片,军营中回响的只有巡夜的打更声和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军中的景象是多么的悲凉和寂寞!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注:公主琵琶,代指思乡之曲。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行人,指出征将士。【鉴赏】远行的人听到军中发出的刁斗声,只觉得像在阴暗的风沙中一般。想当年公主和番乌孙时,在马上只借着弹琵琶来诉说心中的幽怨,实在非常凄凉!【鉴赏】夜阑人静之时,出征战士营垒之中传来阵阵刁斗之声,这声音在塞外北风和沙尘的裹挟下显得低沉沙哑。那和亲远嫁的公主信手弹拨着怀中的琵琶,曲调之中饱含着深深的忧愁哀怨,如泣如诉。诗句描绘的是夜间塞外营垒之中的清冷场景:“风沙暗”既是塞外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也预示着战事的紧急与残酷;“公主琵琶”既是对古今和亲女子凄惨命运的描画,也弹拨出了世人对战争的声声怨言。再加上刁斗之声的渲染,此句显示出不同于前句的浓重的悲凉感,撼人心魄,惹人叹息。语言质朴厚重,意境深远悠长。【全诗】《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题解】这是一首反对黩武战争的诗。明写汉武帝用兵开边,实际是讥讽唐玄宗穷兵黩武,致使广大将士生灵涂炭的行为。“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注释】①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五公里处,是两务小河交叉处的一个小岛。②行人:指战士。刁斗:古代行军器物,铜质,有柄,可容一斗,白天用作烧饭,晚上击以巡更。公主句:汉代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曾弹奏琵琶。幽怨,怨其远嫁。③玉门:即玉门关。汉代设关,汉代设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是当年中国和西域分界的关隘。被遮:被阻断。应将句:只得拼着性命随轻车将军前往死战。轻车,将军名号。这正是一场掠夺战争。④蒲桃:即葡萄,汉代从西域引进。【点评】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赏读】诗的开头两句写紧张的军中生活。将士们白天望烽火,黄昏饮战马。接着两句是环境描写,描绘出一幅风沙弥漫,一片漆黑的景象。在这景象里,听得见巡夜的打更声和如泣如怨的琵琶声。表现出寂静而荒凉的环境氛围。五六句诗人又着意渲染军营外边陲的环境。野云万里之外荒凉得不见城郭,只看见雨雪纷纷连接大漠。写出了凄冷苦寒的军旅生活,反映出将士们从军的艰辛。接着两句诗人没有正面写军人们的哀怨,而是以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的哀啼落泪来烘托戍边行人的凄苦,“夜夜”、“双双”的叠用,具有很强的艺术力量。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将士们想班师回朝却不可能实现。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攻大宛,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又不允许,在玉门派人拦截并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诗的后四句就是针对这一事而写的,汉武帝一意孤行,不惜牺牲千百万将士的生命。也暗刺当朝统治者轻启战端,穷兵黩武,不管人民的死活,草菅人命,最终只能换得区区的蒲桃而已。这首诗一句紧承一句,末句画龙点睛,显示出这首诗的讽谕力,音节错落,多用叠字强调语意。
公主琵琶幽怨多。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出处】唐·李颀《古从军行》。【意思】夜晚风沙弥漫,漆黑一片,军营中回响的只有巡夜的打更声和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军中的景象是多么的悲凉和寂寞!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注:公主琵琶,代指思乡之曲。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行人,指出征将士。【鉴赏】远行的人听到军中发出的刁斗声,只觉得像在阴暗的风沙中一般。想当年公主和番乌孙时,在马上只借着弹琵琶来诉说心中的幽怨,实在非常凄凉!【鉴赏】夜阑人静之时,出征战士营垒之中传来阵阵刁斗之声,这声音在塞外北风和沙尘的裹挟下显得低沉沙哑。那和亲远嫁的公主信手弹拨着怀中的琵琶,曲调之中饱含着深深的忧愁哀怨,如泣如诉。诗句描绘的是夜间塞外营垒之中的清冷场景:“风沙暗”既是塞外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也预示着战事的紧急与残酷;“公主琵琶”既是对古今和亲女子凄惨命运的描画,也弹拨出了世人对战争的声声怨言。再加上刁斗之声的渲染,此句显示出不同于前句的浓重的悲凉感,撼人心魄,惹人叹息。语言质朴厚重,意境深远悠长。【全诗】《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题解】这是一首反对黩武战争的诗。明写汉武帝用兵开边,实际是讥讽唐玄宗穷兵黩武,致使广大将士生灵涂炭的行为。“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注释】①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五公里处,是两务小河交叉处的一个小岛。②行人:指战士。刁斗:古代行军器物,铜质,有柄,可容一斗,白天用作烧饭,晚上击以巡更。公主句:汉代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曾弹奏琵琶。幽怨,怨其远嫁。③玉门:即玉门关。汉代设关,汉代设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是当年中国和西域分界的关隘。被遮:被阻断。应将句:只得拼着性命随轻车将军前往死战。轻车,将军名号。这正是一场掠夺战争。④蒲桃:即葡萄,汉代从西域引进。【点评】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赏读】诗的开头两句写紧张的军中生活。将士们白天望烽火,黄昏饮战马。接着两句是环境描写,描绘出一幅风沙弥漫,一片漆黑的景象。在这景象里,听得见巡夜的打更声和如泣如怨的琵琶声。表现出寂静而荒凉的环境氛围。五六句诗人又着意渲染军营外边陲的环境。野云万里之外荒凉得不见城郭,只看见雨雪纷纷连接大漠。写出了凄冷苦寒的军旅生活,反映出将士们从军的艰辛。接着两句诗人没有正面写军人们的哀怨,而是以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的哀啼落泪来烘托戍边行人的凄苦,“夜夜”、“双双”的叠用,具有很强的艺术力量。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将士们想班师回朝却不可能实现。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攻大宛,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又不允许,在玉门派人拦截并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诗的后四句就是针对这一事而写的,汉武帝一意孤行,不惜牺牲千百万将士的生命。也暗刺当朝统治者轻启战端,穷兵黩武,不管人民的死活,草菅人命,最终只能换得区区的蒲桃而已。这首诗一句紧承一句,末句画龙点睛,显示出这首诗的讽谕力,音节错落,多用叠字强调语意。
开辟荆榛逐荷夷。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开辟荆榛①逐荷夷③,十年始④克⑤复⑥先基⑦。【注释】①荆榛(zhen):均为灌木名。开辟荆榛,即披荆斩棘的意思。③荷夷:荷兰侵略者。④始:方始。⑤克:完成。⑥复:恢复。⑦先基:祖先的基业。【释义】披荆斩棘发展实力,以驱逐荷兰侵略者,经过十年才恢复祖先留下的基业。【点评】郑成功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宝岛台湾,其功绩永不可没。参考文献郑成功《复台》
《飞燕外传》
轶事小说,旧本题汉伶玄子于撰,或称唐末宋初人作。该书最早著录于南宋《郡斋读书志》传记类。今有《顾氏文房小说》本、《汉魏丛书》本、《绿窗女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广汉魏丛书》本、《增订汉魏丛书》本、《龙威秘书》本、《汉魏小说采珍》本等。《飞燕外传》叙述汉成帝庞幸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姊妹的荒淫故事。赵氏姐妹是一对私生双胞胎,其生父为冯万金,冒姓赵,冯氏家败后,飞燕姐妹流落长安。入宫后,赵飞燕以其聪颖、体态轻盈、善为歌舞而备受庞于汉成帝,先为婕妤,后立为皇后,飞燕为保全其地位,与于她之后入宫的妹妹合德日事蛊惑,淫言惑众,致使朝纲纷乱,是非混淆。成帝无嗣暴死后,飞燕被废为庶人,后自杀身亡。书中将西汉灭亡之罪归咎于赵飞燕姊妹,指女人为祸水,自是其历史局限。故事表现飞燕姐妹一刚一柔,展示出了二人性格上的不同。叙述中有淫秽成分,但用意在于揭露帝王的荒淫无道,笔寓讥讽。作为早期的志人小说,《飞燕外传》在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宋代秦醇作《赵飞燕别传》,除飞燕自缢,死后化为大鼋的结尾外,内容与《飞燕外传》大致相同,其文辞则更佳。
飞燕外传。推荐。爱诗词网。《飞燕外传》轶事小说,旧本题汉伶玄子于撰,或称唐末宋初人作。该书最早著录于南宋《郡斋读书志》传记类。今有《顾氏文房小说》本、《汉魏丛书》本、《绿窗女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广汉魏丛书》本、《增订汉魏丛书》本、《龙威秘书》本、《汉魏小说采珍》本等。《飞燕外传》叙述汉成帝庞幸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姊妹的荒淫故事。赵氏姐妹是一对私生双胞胎,其生父为冯万金,冒姓赵,冯氏家败后,飞燕姐妹流落长安。入宫后,赵飞燕以其聪颖、体态轻盈、善为歌舞而备受庞于汉成帝,先为婕妤,后立为皇后,飞燕为保全其地位,与于她之后入宫的妹妹合德日事蛊惑,淫言惑众,致使朝纲纷乱,是非混淆。成帝无嗣暴死后,飞燕被废为庶人,后自杀身亡。书中将西汉灭亡之罪归咎于赵飞燕姊妹,指女人为祸水,自是其历史局限。故事表现飞燕姐妹一刚一柔,展示出了二人性格上的不同。叙述中有淫秽成分,但用意在于揭露帝王的荒淫无道,笔寓讥讽。作为早期的志人小说,《飞燕外传》在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宋代秦醇作《赵飞燕别传》,除飞燕自缢,死后化为大鼋的结尾外,内容与《飞燕外传》大致相同,其文辞则更佳。
道教典籍,又名《政和道藏》、《万寿道藏》。以藏书宫观或刊刻年代得名。是宋代重修的《道藏》。黄裳监工雕印。先有《大宋天宫宝藏》、《崇宁重校道藏》,到政和年间(1111-1117)徽宗又诏天下搜访道书,设经局、会道士再次重加校订,约成于政和六、七年间,由黄裳监工雕版。此书的编纂校订在福州闽县九仙山天宁万寿观进行,从此堆积如山的道书,始得汇总刊版付印,称《政和万寿道藏》。收道书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仍循《大宋天宫宝藏》体例,分三洞四辅十二类。印竣经版送到东京(今河南开封)。靖康、建炎年间,经版与各地《道藏》多毁于兵火,独福州天宁万寿观所藏《政和万寿道藏》未经兵火,传至金元。道教典籍自东晋以来数量渐多,《隋书·经籍志》载有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余卷。隋唐至宋,又有大量道教典籍产生,终于汇编成《道藏》传世。这是对道教及中国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万寿道藏。推荐。爱诗词网。道教典籍,又名《政和道藏》、《万寿道藏》。以藏书宫观或刊刻年代得名。是宋代重修的《道藏》。黄裳监工雕印。先有《大宋天宫宝藏》、《崇宁重校道藏》,到政和年间(1111-1117)徽宗又诏天下搜访道书,设经局、会道士再次重加校订,约成于政和六、七年间,由黄裳监工雕版。此书的编纂校订在福州闽县九仙山天宁万寿观进行,从此堆积如山的道书,始得汇总刊版付印,称《政和万寿道藏》。收道书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仍循《大宋天宫宝藏》体例,分三洞四辅十二类。印竣经版送到东京(今河南开封)。靖康、建炎年间,经版与各地《道藏》多毁于兵火,独福州天宁万寿观所藏《政和万寿道藏》未经兵火,传至金元。道教典籍自东晋以来数量渐多,《隋书·经籍志》载有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余卷。隋唐至宋,又有大量道教典籍产生,终于汇编成《道藏》传世。这是对道教及中国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缺月挂疏桐。推荐。爱诗词网。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先是熙宁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多扰民者,心中不满,发抒于诗中,因此激怒新党,说苏轼诽谤朝政,遂逮捕下狱,百端罗织,必欲置之死地,即所谓“乌台诗案”。幸而神宗还算明白,终于释放苏轼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乃量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定慧院在黄州东南。此词是苏轼在贬所抒怀之作。上半阕叙写寓居定惠院时的寂静情况。“漏”指漏壶,是古人计时的器具,从壶中滴水计算时间,夜深时,壶中滴水减少,仿佛断了,故“漏断”即指夜深。这段词意是说,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下半阕承接上文而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正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语)。“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南宋时曾有人认为:“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种看法未免拘泥。金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这是通达之见。这首词虽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发抒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的作品,但是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还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至于后人或谓此词为王氏女子而作(《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或谓为温都监女而作(《野客丛书》卷二十四)。都是好事者附会之辞,不足凭信。这首词的艺术是很高妙的。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评价可谓甚高。尤其“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二语,能说出苏词的真实本领,苏轼其他好词亦常有此种境界。陈廷焯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词则·大雅集》)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奇特,前人已有道出者。胡仔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也可以看出苏轼在作词上的创新之处。晚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而推苏轼为豪放之宗。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宋词仍是以“婉约”为主流,而苏轼词的特长是“超旷”,“豪放”二字不足以尽之。这首《卜算子》词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永遇乐》(明月如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佳什,都是超旷之作,同时也不失词的传统的深美闳约的特点。这是评赏苏词时所极应注意的。
我闻琵琶已叹息。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
耶稣受难。推荐。爱诗词网。《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逾越节第二天的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这时候,出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30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的。”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罢。”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做见证,控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稀奇。巡抚有一个惯例,每逢这节期,按众人的要求,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问他们:“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还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的。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请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所以巡抚问众人时,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对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戏弄完了,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尝不肯喝。他们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经过那里的人,讥诮耶稣,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人,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说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就信他;说他依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他们也和其他的人一样地讥诮他。作为基督教义的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博爱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与繁琐、严酷的传统法律教条相比较,耶稣的教义意味着对摩西律法的反动,这种崭新的革命性的转折遭到了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祭司组成的犹太公会的强烈反对,在多次挑战和警告失败之后,公会决定置耶稣于死地而后快。关于耶稣的被捕、受审和受难,新约全书的四大福音书作了详细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耶稣被捕的时间是在公元30年逾越节的当天,被捕的地点是在圣城耶路撒冷郊外橄榄山上一丁名叫客西马尼的园子里。这是一个漆黑的深夜,耶稣和门徒们刚刚在城里聚了餐,当公会的缉拿队伍赶到那里的时候,耶稣正在园子里独自沉思冥想和向上帝祈祷,与他同在的是他的最亲近的三个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关于耶稣被捕的细节,福音书有两种意见。《约翰福音》记载说:当拿着灯笼、火把、兵器的士兵来到园里的时候,耶稣镇定自若地问他们找哪一个人,当他明知他们正在找拿撒勒人耶稣的时候,他告诉他们他就是。于是士兵们就抓住他,把他捆绑起来。但是,同观福音书则认为,在最后的晚餐之前,叛徒犹大就出卖了他的老师,与公会密谋抓住耶稣。他和公会的祭司约定,当他领他们到耶稣的那个布道集团中去的时候,他吻谁,谁就是他们要擒拿的耶稣。那天晚上,犹大带着公会的队伍来到了客西马尼。他走上前来吻耶稣,并说:“请拉比安。”于是士兵们就抓住了耶稣。为了保护自己的老师,忠实的大使徒彼得拔出刀来,砍伤了一个人,但是,耶稣把他劝止住了。以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为首的犹太公会在当天晚上立即着手审讯犯人,审判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清晨。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耶稣一直保持缄默,对所有的问题都避而不答,这就使审讯者陷入困境,因为他们得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指控。最后,当大祭司该亚法问耶稣,他到底是不是永生的上帝的儿子,到底是不是救世主即基督的时候,耶稣开口说,他是。大祭司之所以要这么问,是基于一个巧妙的两难推理。如果耶稣作出否定的回答,那么他可以活命,但是他将前功尽弃、身败名裂,他的启蒙事业就会被彻底断送。如果他作出肯定的回答,根据犹太法律诫命,他就亵渎了至高无上的上帝,这种僭越行为完全可以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可以断言,耶稣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但是,他义无反顾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耶稣时代,犹太王国是罗马帝国在近东的一个行省,这个地方既有传统的世袭王公贵族,又有拥有最终裁决权和生杀予夺大权的罗马总督。在总督的指挥下,所向无敌的罗马兵团就驻扎在总督府所在地凯撒利亚。这个半王国半殖民地的社会存在着比较特殊的法律现象。一方面,传统的希伯来律法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社会运行和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罗马帝国的民法、刑法和诉讼法又得到了普遍的贯彻和实施,在民事纠纷和诉诸法律的争端中,罗马法总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这样,有的行为可能违背其中的一种而不违背另一种,如果遇到那些触犯犹太律法但却不违反罗马法的行为,处理起来就更为棘手。公会的祭司们很清楚,如果凭借僭妄罪和亵渎罪的指控来指望罗马总督判处耶稣死刑,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总督完全可能一笑了之。因此,逾越节第二天清晨,他们把耶稣送到罗马总督那里,要求对这个人处以极刑。他们指控说,这个人诱惑犹太民众漠视帝国的典章制度和法律规定,鼓动人们拒绝缴纳皇帝的赋税。这个人还自称是犹太人之王,他力图利用民族主义的宣传说教而掀起一场旨在颠覆罗马帝国统治的宗教政治革命。在经过对耶稣的提审和交谈之后,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觉得事情并非祭司们指出的那么严重,他觉得判处这样一个仅仅是思想偏激和具有宗教狂热情绪的人以极刑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一心指望这个异端者的肉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祭司们表示,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接受总督的意见。当总督进一步争辩和力图赦免耶稣的时候,祭司们竭力把自己打扮成皇帝的忠诚臣仆和帝国利益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威胁说,如果总督固执己见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通过某些手段而使他陷入不利。面临这样的恫吓,本丢·彼拉多终于让步了。为了取笑,执行死刑的罗马士兵给耶稣披上一件表示贵族身份的朱红色袍子,并且给他戴上一顶荆棘做成的冠冕。他们来到刑场,这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是髑髅地的意思。根据彼拉多的命令,他们在耶稣头上安了一个牌子,上面分别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写上“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之王”的字样。士兵们把耶稣和另外两个死囚钉在十字架上,就坐下来抓阄,看谁能赢得耶稣的衣服。在周围围观的人群中,有耶稣的母亲、亲戚和门徒,在将母亲托付给他的一个门徒之后,耶稣为罗马士兵和围观的人祈祷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天快要黑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一个好心的罗马士兵用海绒蘸满醋绑在枪尖,送到耶稣的口边。耶稣尝了醋,就说“成了”。并大声呼叫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完这话,就死了。基督教认为,耶稣受难最高程度地体现了救赎精神。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避免原罪,也不可能避免后天的罪孽,耶稣受难的宗教意义就在于,上帝为了免除世人的罪恶,派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人间,受尽苦难折磨,最后被钉十字架而死。耶稣以自己的痛苦来免除他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无罪之身遭受有罪才应得到的刑罚,以自己的殉道来唤起他人对于仁爱和宽容原则的追求,从而使千千万万深陷于罪孽的人幡然醒悟、浪了回头。在耶稣的教诫中,曾经有这样的话:“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基于这样的认识,耶稣受难象征着他所信守的仁爱哲学的胜利,同时也使他个人的人格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果把以上的话理解为现实生活的处事法则,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但是,基督教认为,所有这些都仅仅是一些最本质的根本原则。耶稣的所作所为及其受难思想告诉人们,仁爱和宽容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原则是何等重要。这些原则使一个人既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难题,又能使人超越那些具体的恩恩怨怨而达到一种绝对道德境界。同时,耶稣受难也是希望告诉人们当一个人无怨无悔地体现着仁爱与宽容的伦理原则的时候,他的身上将会充满怎样的绚烂瑰丽的人性的光辉。在基督教会形成的初期,以耶稣受难为主题的文学与美术作品就在社会底层大量创作和流传开来。在拜占庭时期的教堂绘画中,关于耶稣受难的玻璃镶嵌画层出不穷。随着基督教的壮大和发展,对多神教和异教的排斥倾向成为一种时尚,无论是耶稣还是他之前的一神教主义者摩西都受到基督教会的普遍尊敬和称许。几乎整个中世纪,文化科学知识都主要集中在教会、僧侣和神职人员那里,基督教会在文化的控制和宣传上占据了无可争议的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希望通过对耶稣受难的宣传,呼吁人们为了等候来世的幸福而放弃现世,号召人们向环境屈服,向世俗力量低头,以绝对的宽厚、虔诚和忠顺来对待教会和皇族统治者。14世纪文艺复兴之后,人们开始在耶稣受难这一题材中寻找新的不同于教会钦定的主题。他们发现,耶稣受难体现出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无限的仁爱与宽容,以及一种为了追求真正的信仰与理想而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人们心目中,耶稣也逐渐由神变成了半人半神,最后由半人半神变成了真正的人。在这种思想激励下,人文主义艺术家们以此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艺术品。在早期尼德兰画家和早期意大利画家如乔尔乔内、乔托、丁陶莱托、提香的笔下,耶稣受难充满着一种伤感和哀痛,给人以一种沉重感,并使人对暴力和不宽容产生深深的唾弃。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那里,耶稣受难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意义,它既悲凉、又壮烈显示出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些大师的作品力图告诉人们,尽管总要有暴力来阻挠,尽管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但是人类的无上高贵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却总是要踏着这些东西前进的,它们总是要胜利的。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总是以耶稣受难作为自己创作和思考的题材,是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理性和人道最终会胜利,一切都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注】佳节,这里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旧时重阳节有登高(登山)习俗。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旧时重阳节有佩带茱萸囊或头插茱萸以辟邪免灾习俗。诗写长期离家,独自一人客居异乡,每到节日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乡亲人。遥想家乡兄弟们节日登高、头插茱萸,数点人数,发现就少了我一人啊!全诗平易质朴,却情深意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相思之情,却从对方处着意,曲折有致而更见深情。【全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赏读】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时的作品。在古人思乡怀亲的诗歌中,这是一首传诵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练的语言,细致真实地描写出自己旅居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中写自己远游客居的体会。一个人背乡离井,到外地作客,十分孤独冷清。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看到别人欢乐地同父母兄弟团聚,自己触景生情便加倍地思念亲人。首句从一个“独”字写起,一句中重叠出现了两个“异”字,写出了“异乡“、“异客”的凄凉悲苦。第二句用词十分精确,“每”与“倍”两个虚字,不仅写出了每逢佳节来临时自己思念加深,格外怀念家中亲人的特殊感情,而且字句间也暗寓着:自己独在异乡,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亲人,只不过到了节日这种感情更加强烈罢了。千百年来,这一句诗众口流传,被广泛引用,正是因为它以精确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一种共同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是诗人猜想、推断中的情景。这两句没有接着前两句正面具体写自己如何如何想念父母兄弟,而偏偏说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游乐时思念着自己。这种想象和推断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家时和兄弟们朝夕相处,手足难分,一旦自己只身远游,久久不归,相互之间的思念同样是很深切的。诗人从对面写兄弟们思念自己,也不是泛泛地去写,而是描绘出具体的、动人的场景:今天是重阳佳节,按照习俗要登高饮酒,插戴茱萸,家中的兄弟们此刻定然正登高游乐。他们既为节日的喜庆而兴高采烈,但是,当大家一个个插戴茱萸的时候,又会敏感地觉察到唯独我不在他们中间。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具体情景的虚拟摹写,用“遍插”、“少一人”几个字反衬出了自己深厚强烈的思亲情绪。从全诗看,前两句写王维自己想亲人。后两句写王维设想兄弟们想自己。两两对照,情意缠绵,结构严谨而新巧。据史载,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王维曾经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他本来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他弟弟王缙愿意削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因而获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同他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见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这首诗的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诵的根本原因。
独在异乡为异客。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注】佳节,这里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旧时重阳节有登高(登山)习俗。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旧时重阳节有佩带茱萸囊或头插茱萸以辟邪免灾习俗。诗写长期离家,独自一人客居异乡,每到节日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乡亲人。遥想家乡兄弟们节日登高、头插茱萸,数点人数,发现就少了我一人啊!全诗平易质朴,却情深意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相思之情,却从对方处着意,曲折有致而更见深情。【全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赏读】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时的作品。在古人思乡怀亲的诗歌中,这是一首传诵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练的语言,细致真实地描写出自己旅居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中写自己远游客居的体会。一个人背乡离井,到外地作客,十分孤独冷清。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看到别人欢乐地同父母兄弟团聚,自己触景生情便加倍地思念亲人。首句从一个“独”字写起,一句中重叠出现了两个“异”字,写出了“异乡“、“异客”的凄凉悲苦。第二句用词十分精确,“每”与“倍”两个虚字,不仅写出了每逢佳节来临时自己思念加深,格外怀念家中亲人的特殊感情,而且字句间也暗寓着:自己独在异乡,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亲人,只不过到了节日这种感情更加强烈罢了。千百年来,这一句诗众口流传,被广泛引用,正是因为它以精确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一种共同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是诗人猜想、推断中的情景。这两句没有接着前两句正面具体写自己如何如何想念父母兄弟,而偏偏说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游乐时思念着自己。这种想象和推断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家时和兄弟们朝夕相处,手足难分,一旦自己只身远游,久久不归,相互之间的思念同样是很深切的。诗人从对面写兄弟们思念自己,也不是泛泛地去写,而是描绘出具体的、动人的场景:今天是重阳佳节,按照习俗要登高饮酒,插戴茱萸,家中的兄弟们此刻定然正登高游乐。他们既为节日的喜庆而兴高采烈,但是,当大家一个个插戴茱萸的时候,又会敏感地觉察到唯独我不在他们中间。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具体情景的虚拟摹写,用“遍插”、“少一人”几个字反衬出了自己深厚强烈的思亲情绪。从全诗看,前两句写王维自己想亲人。后两句写王维设想兄弟们想自己。两两对照,情意缠绵,结构严谨而新巧。据史载,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王维曾经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他本来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他弟弟王缙愿意削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因而获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同他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见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这首诗的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诵的根本原因。
恐是仙家好别离。推荐。爱诗词网。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钱钟书先生在品评分析李商隐诗时说过:“虽琢炼精莹,而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夺情、工巧伤气之作。”(《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未刊稿,转引自《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688页,周振甫撰《李商隐》文中)这几句话可谓是对李商隐诗歌总的艺术风格最为精当的评价,这首诗也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风格。李商隐的诗大多都有寄托,但表现又很婉转,具有一种含蓄朦胧之美,本诗也是如此。这就需要先把本事理清,然后才能把握和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辛未”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七夕”即七月初七,这个标题本身就把本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标示得清清楚楚,我们依据这条线索来考察一下诗人当时的处境。宣宗大中三年(849),徐州军乱,驱逐原节度使李廓。朝廷任命卢弘止(《旧唐书》作卢弘正,今从《新唐书》)为武宁节度使前去治理徐州。卢弘止是个文武双全的干练之才,元和年间进士及第,论资历和地位都比李商隐高。他很有魄力,徐州军“自王智兴后,吏卒骄沓,银刀军尤不法。弘止戮其尤无状者。终弘止治,不敢譁”(《新唐书·卢弘止传》卷一七七)。局势稳定后,卢弘止便招揽人才,于十月聘李商隐为判官,得侍御史衔,从六品下。李商隐的品级略有提高,久受压抑的心情开始好转。这时期他情绪高昂,积极上进,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在《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一诗中他形容当时的心情说:“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礼分常周旋。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李商隐当时的喜悦与对卢弘止感恩戴德并寄以厚望的心情。他在徐州幕府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大约在大中五年春天,卢弘止死于任所,李商隐失去了这位有地位的朋友,只好离开徐州幕府再度入朝,请求令狐綯的援引。于此可知,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论此诗曰:“时在徐幕,必有借慨”便不足为凭了。从时间来看,当时李商隐已离开徐州幕府还朝,从思想感情来看,诗人对卢弘止感激犹恐不及,怎能还有什么“借慨”呢?所以,此诗的感慨当是对令狐綯所发,这从时间和人情常理上都可找到根据。李商隐与令狐綯的关系极其复杂而且又很微妙。李商隐曾在青少年时期受知于令狐綯的父亲令狐楚,并在令狐父子的竭力举荐下考中进士,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是有恩情的。可是,后来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中的骨干人物,而令狐父子则是牛僧孺党中的中坚,牛李两党在当时是水火不相容的政敌。这样,牛党中的人大都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对他很反感。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李商隐基本上都是在李党势力范围中活动任职。然而,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李党领袖人物李德裕已被贬而死,力量渐衰。牛党一派基本上控制了朝廷大权。大中五年四月,同平章事令狐綯已出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李商隐唯一比较可依托的朋友卢弘止又已经去世,他无路可走,只好硬着头皮回京向令狐綯求情,争取得到谅解并能推荐自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什么结果,他受到了许多冷遇。大概在五六月份时才出现转机,给他一个补太学博士的职务。据张采田考证,李商隐此诗创作在《无题》四首之后。经过向令狐綯的再三陈情,二人关系已有所缓解,所以李商隐才能得到补太学博士之职(正六品上)。他开始转忧为喜,但此职距李商隐原来的理想差距还很大,他并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他便在七夕之时创作此诗,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是借牛郎织女故事发端,表现人与人遇合的困难。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在我国长期流传的美好传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两颗星宿隔着天河相望,每隔一年时间才能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在乌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一次。二人的阻隔本是在外来势力的强压下才形成的,但诗人却翻陈出新,说恐怕是神仙们爱好别离,才故意将相会的时期安排得这么远吧!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隐约地体察到诗人的这种心情:他和令狐綯的隔膜已经很久,此次进京又经过了许多周折,费了许多唇舌。现在才渐渐有了转机,所以他觉得时间太长,但必定算有了希望,这便是“迢递作佳期”的含义,语中微露喜悦之情又暗寓自我调侃的意味。“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二句说,佳人的相会要经过耐心的等待,需要在一定的良辰里才能实现。前句表地点,后句指时间。“金风”表明时间为秋季,暗合七月在初秋之义。因为阴阳五行中的“金”配属秋天,故“金风”即是秋风的意思。“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描绘双方盼望相会时的焦急心情。“漏”即刻漏,是古人标示计算时间的记时器物,其作用与现代的钟表相同。“清漏”暗指为天宫仙界中的器物。“渐移”表现嫌时间过得太慢。这两句诗大意是说,二人急切地盼望着相会时刻的到来,可是那漏壶中的刻箭却移动得非常缓慢,他们焦灼地相望了很久很久,然而那些连接两岸的云气尚未接通,所以他们迟迟也未能过河相会。这两句诗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在获得补太学博士的职务后,希望再有新的提升,还在焦急地渴盼着。张采田解释这两句诗说“属望尚奢”,是有道理的。最后两句内容含量更大,思想感情也比较复杂。诗人在这里又拈出七夕的故事与习俗。“乞巧”即乞求巧慧聪明,也是七夕风俗中的一项内容。《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引自《初学记》卷第四)。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说,牛郎织女得以相会,怎么能不想要报答乌鹊架桥的功德呢?但是为了心灵手巧,人们还是向蜘蛛乞求,希望它把丝套在瓜果上以带来巧慧。若再加以解析的话,前句是借用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的故事来暗喻自己是通过令狐綯的引荐搭桥才谋得官职的,对此事怎能没有心意要感激报答其恩德呢?后句一转,意谓尽管如此,但我所得到的仅仅是个微不足道的职位,只有再作别的打算了。联系李商隐后来的行踪,这两句诗的语意就更明白了。补太学博士后不久,李商隐就离开此职,到由河南尹改镇东蜀的柳仲郢幕府中任节度书记,十月改判上军,不久又升任检校工部郎中(从五品上)。这便可证明李商隐对令狐綯的举荐虽有一定的感激之情,但对其职位并不满意。他可能当时已在另寻出路,开始向蜘蛛乞巧丝”了。本诗的表现方法非常高明。诗人即事即景抒情,将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与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借彼言此,既是彼又是此,使二者妙合无垠、浑然一体。从表面意义来看,诗人是在写“七夕”节日的情景,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一直延续的民间风俗乃至于当时的客观景象都概括了进去。若仔细品味,诗人在这形象的描述中又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将自己当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含蓄地倾述出来,缠绵委婉,余味无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诗人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用“巧丝”来谐“巧思”,也增加了本诗的情趣。
壮族叙事长诗。流传于广西来宾,武宣等地壮族民间。长诗叙述的是壮族青年达七和六丘的爱情故事。达七从小被卖给财主芦婆当“养女”,象长工六丘一样受芦婆虐待,剥削。达七与六丘互相同情,彼此相爱,并在歌圩上自主地订下了婚姻。芦婆贪财,想把达七许给土司少爷莫琼,并编造说,达七的生父临终时曾嘱咐说谁送给南海红宝鲤,就把达七嫁给谁。达七把此事告诉六丘,六丘即披荆斩棘前往南海寻宝鲤。龙王公主为六丘对爱情的坚贞所感动,将宝鲤送与六丘。而在六丘赴南海未回时,土司少爷莫琼即强行把达七娶走。花轿抬至红水河边,达七趁机跳下急水滩。六丘回到家里,得知莫琼已把达七娶走,急忙追赶,并从急流中救起达七。从此,达七六丘得以团圆。蒙光朝根据壮族师公唱本翻译、整理的《七姑》,初载《民间文学》1981年第6期,后收入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出版的《双姑传》。
达七。推荐。爱诗词网。壮族叙事长诗。流传于广西来宾,武宣等地壮族民间。长诗叙述的是壮族青年达七和六丘的爱情故事。达七从小被卖给财主芦婆当“养女”,象长工六丘一样受芦婆虐待,剥削。达七与六丘互相同情,彼此相爱,并在歌圩上自主地订下了婚姻。芦婆贪财,想把达七许给土司少爷莫琼,并编造说,达七的生父临终时曾嘱咐说谁送给南海红宝鲤,就把达七嫁给谁。达七把此事告诉六丘,六丘即披荆斩棘前往南海寻宝鲤。龙王公主为六丘对爱情的坚贞所感动,将宝鲤送与六丘。而在六丘赴南海未回时,土司少爷莫琼即强行把达七娶走。花轿抬至红水河边,达七趁机跳下急水滩。六丘回到家里,得知莫琼已把达七娶走,急忙追赶,并从急流中救起达七。从此,达七六丘得以团圆。蒙光朝根据壮族师公唱本翻译、整理的《七姑》,初载《民间文学》1981年第6期,后收入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出版的《双姑传》。
【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意思】从前在王导、谢安厅堂前飞舞的燕子,如今已飞进普通百姓家里去了。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豪门世族,当时都住在乌衣巷。【鉴赏】原诗中的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从东晋到唐以前,王谢两大家族都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都城正南门(名朱雀门)外的大桥,当时是交通要道,车马来往繁忙。这两句诗意思是:王谢等贵族的宅第已成废墟,燕子照旧飞来,就到平民的房屋里做窝。这首诗写沧桑变化,寄托兴亡的感慨。燕子依然飞翔,而豪门却已衰落;荣华富贵有如过眼云烟,到头来全都是一场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旧日繁华之地今已破败衰落。[例]当年秦淮楼头,乌衣巷口,歌楼酒肆,士女如云,该是何等繁华!如今香消玉殒,春梦如烟,舞榭歌台,又是一代新人,昔日凌云冠盖,早已化作一抔粪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陈慧瑛《剪剪春雨话金陵》)二、用以比喻过去高级、高雅或高贵的事物或人物现已变得平常普通。[例1]一直到了盛唐之际,因为邢州白瓷生产的发展与广泛使用,饮茶才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下子由上层人物晏客而普及到芸芸黎庶众生之中,饮茶风习才弥漫全国,从华夏神州传遍世界,成为“友谊的纽带”。(赵冀长《白瓷瓯甚洁》)[例2]反倒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革命以后,大批的贵族带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文物收藏流落民间,大大拉近了这两个阶层的距离,在使自己平民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平民文化的贵族气和书卷气。(易中天《读城记》)三、用以形容燕子飞入人家,搭窝筑巢。[例]它栖不择居,或陆或船或岛或礁,不像燕子那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总是寄人篱下。(刘树信《遥遥西非路,偕行一海鸥》)【全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评】此诗以乌衣巷之变,寄托兴衰之感。前两句以两个曾威名赫赫一时的地名“朱雀桥边”,“乌衣巷口”与衰飒的意象组合:“野草花”、“夕阳斜”。后两句以燕子联络贯穿当年之王谢华堂与今日之寻常百姓之家。明人唐汝询评“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唐诗解》);清人施补华则进一步评说其“入”字妙:“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岘佣说诗》)此外,此诗首两句对仗巧妙:“朱雀桥”与“乌衣巷”皆为地名,却天然成对(谢安子弟皆着黑衣而得名)。【全诗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虽咏怀古迹,却没有拘泥于史实,不作一句议论,只是选取典型景物以显示乌衣巷的今昔变化,寄托诗人深深的感慨。是诗人最为满意的怀古佳作之一。首句从描写六朝古都金陵南门外的朱雀桥入手,描写乌衣巷的环境。朱雀桥横跨于秦淮河上,是当时车马填咽的交通要冲,是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它不仅与第二句中的乌衣巷地名相对,而且“朱”与“乌”又都表颜色,对仗自然工整,形成语言上的美感。由于两地相邻,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这里东晋时代居住着的高门士族,便于展开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今日的朱雀桥边,野草丰茂,野花飘零,那谢安在桥上建筑的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也许遗迹尚存,却早已被人们冷落了。这里诗人以“野”状“草花”,说明这草花寂寞开谢,自生自灭,一丝荒凉冷落的气氛油然而生。“花”字不仅与“草”字并列,指野草、野花,而且可解作动词“开花”。昔日繁华的朱雀桥边野草任其生长以致开花,不是将人迹罕至、满目荒凉的衰败景象表现得更为充分么!第二句破题,正面写乌衣巷。据《舆地纪胜》记载:“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乌衣巷,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可见这里曾是掌握东晋政权的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的聚居之地。昔日的乌衣巷,显官士族之家比邻相连,高屋深宅之雕梁画栋,衣冠楚楚之士往来不绝,好一派繁华之势,鼎盛气象!可今日,乌衣巷不仅掩映在朱雀桥衰落凄清背景之下,而且只剩下夕阳残照,一抹余晖洒落在街道上。“夕阳”乃西下的落日,“斜”字也可解作动词“斜照”。以“斜”字写落日,更渲染出夕阳西下的惨淡景象,也隐喻着气息奄奄的衰落情景。前两句选取野草荒落、残阳晚照,烘托出乌衣巷的凄凉景象,第三、四句则抒发诗人对乌衣巷变迁的深重感叹。但诗人没有流于一般浅显、直露和正面的抒发,而是继续借助于景物,把感叹寓于景物的描写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尽管不会有历尽沧桑的数百年的老燕,但“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晋傅咸《燕赋序》),却是其代代相传的生活习性。诗人即抓住这一特点,冠以“旧时”二字,以象征性的比喻,把燕子作为历史的见证。昔时王谢堂前的那群群家燕,如今一只只飞入百姓之家。这就反衬出今日乌衣巷的主人已不再是那些高门望族,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了。由于诗人把自己对历史变迁的判断,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寓于野草、斜阳、飞燕三种典型景物中,因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取得了诗人自己所揭示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的审美效果,难怪白居易面对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要“掉头苦吟,叹赏良久”(刘禹锡《金陵五题序》)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全诗。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意思】从前在王导、谢安厅堂前飞舞的燕子,如今已飞进普通百姓家里去了。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豪门世族,当时都住在乌衣巷。【鉴赏】原诗中的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从东晋到唐以前,王谢两大家族都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都城正南门(名朱雀门)外的大桥,当时是交通要道,车马来往繁忙。这两句诗意思是:王谢等贵族的宅第已成废墟,燕子照旧飞来,就到平民的房屋里做窝。这首诗写沧桑变化,寄托兴亡的感慨。燕子依然飞翔,而豪门却已衰落;荣华富贵有如过眼云烟,到头来全都是一场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旧日繁华之地今已破败衰落。[例]当年秦淮楼头,乌衣巷口,歌楼酒肆,士女如云,该是何等繁华!如今香消玉殒,春梦如烟,舞榭歌台,又是一代新人,昔日凌云冠盖,早已化作一抔粪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陈慧瑛《剪剪春雨话金陵》)二、用以比喻过去高级、高雅或高贵的事物或人物现已变得平常普通。[例1]一直到了盛唐之际,因为邢州白瓷生产的发展与广泛使用,饮茶才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下子由上层人物晏客而普及到芸芸黎庶众生之中,饮茶风习才弥漫全国,从华夏神州传遍世界,成为“友谊的纽带”。(赵冀长《白瓷瓯甚洁》)[例2]反倒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革命以后,大批的贵族带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文物收藏流落民间,大大拉近了这两个阶层的距离,在使自己平民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平民文化的贵族气和书卷气。(易中天《读城记》)三、用以形容燕子飞入人家,搭窝筑巢。[例]它栖不择居,或陆或船或岛或礁,不像燕子那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总是寄人篱下。(刘树信《遥遥西非路,偕行一海鸥》)【全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评】此诗以乌衣巷之变,寄托兴衰之感。前两句以两个曾威名赫赫一时的地名“朱雀桥边”,“乌衣巷口”与衰飒的意象组合:“野草花”、“夕阳斜”。后两句以燕子联络贯穿当年之王谢华堂与今日之寻常百姓之家。明人唐汝询评“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唐诗解》);清人施补华则进一步评说其“入”字妙:“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岘佣说诗》)此外,此诗首两句对仗巧妙:“朱雀桥”与“乌衣巷”皆为地名,却天然成对(谢安子弟皆着黑衣而得名)。【全诗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虽咏怀古迹,却没有拘泥于史实,不作一句议论,只是选取典型景物以显示乌衣巷的今昔变化,寄托诗人深深的感慨。是诗人最为满意的怀古佳作之一。首句从描写六朝古都金陵南门外的朱雀桥入手,描写乌衣巷的环境。朱雀桥横跨于秦淮河上,是当时车马填咽的交通要冲,是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它不仅与第二句中的乌衣巷地名相对,而且“朱”与“乌”又都表颜色,对仗自然工整,形成语言上的美感。由于两地相邻,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这里东晋时代居住着的高门士族,便于展开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今日的朱雀桥边,野草丰茂,野花飘零,那谢安在桥上建筑的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也许遗迹尚存,却早已被人们冷落了。这里诗人以“野”状“草花”,说明这草花寂寞开谢,自生自灭,一丝荒凉冷落的气氛油然而生。“花”字不仅与“草”字并列,指野草、野花,而且可解作动词“开花”。昔日繁华的朱雀桥边野草任其生长以致开花,不是将人迹罕至、满目荒凉的衰败景象表现得更为充分么!第二句破题,正面写乌衣巷。据《舆地纪胜》记载:“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乌衣巷,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可见这里曾是掌握东晋政权的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的聚居之地。昔日的乌衣巷,显官士族之家比邻相连,高屋深宅之雕梁画栋,衣冠楚楚之士往来不绝,好一派繁华之势,鼎盛气象!可今日,乌衣巷不仅掩映在朱雀桥衰落凄清背景之下,而且只剩下夕阳残照,一抹余晖洒落在街道上。“夕阳”乃西下的落日,“斜”字也可解作动词“斜照”。以“斜”字写落日,更渲染出夕阳西下的惨淡景象,也隐喻着气息奄奄的衰落情景。前两句选取野草荒落、残阳晚照,烘托出乌衣巷的凄凉景象,第三、四句则抒发诗人对乌衣巷变迁的深重感叹。但诗人没有流于一般浅显、直露和正面的抒发,而是继续借助于景物,把感叹寓于景物的描写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尽管不会有历尽沧桑的数百年的老燕,但“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晋傅咸《燕赋序》),却是其代代相传的生活习性。诗人即抓住这一特点,冠以“旧时”二字,以象征性的比喻,把燕子作为历史的见证。昔时王谢堂前的那群群家燕,如今一只只飞入百姓之家。这就反衬出今日乌衣巷的主人已不再是那些高门望族,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了。由于诗人把自己对历史变迁的判断,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寓于野草、斜阳、飞燕三种典型景物中,因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取得了诗人自己所揭示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的审美效果,难怪白居易面对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要“掉头苦吟,叹赏良久”(刘禹锡《金陵五题序》)了。
游人虽未盛。推荐。爱诗词网。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馀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本文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满井是北京安定门东三里外的一口古井,井中飞泉喷礴,冬夏不竭。井旁苍藤丰草,掩映着清清的渠水,错落的亭台,景色优美,是当时京郊探胜的好地方。开首点出时地节令。燕地,指现在的北京和河北省北部,古代属燕国。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五(一说为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百花还没有消息,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下接几句承上文“馀寒犹厉”,着重写风沙的厉害。风是“冻风”,有起冻结冰之感;而且时常刮,一刮风,就沙砾飞扬,简直没法出门。一出门,冒风快走,不到百来步就挡不住要回头。这是写渴望出游与不能出游的矛盾。作者是一位喜游爱动的人,如今花朝节已经过了,也不知花事如何,因而探春出游之意早已按捺不住,但却被寒风沙砾所阻,不得不“局促一室之内”,其懊丧和郁闷可想而知。以下,作者记叙了廿二日偕友游满井时所见的融融春光。“廿二日天稍和”几句,状写天气和心情。一个“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于是立即同几位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是出郊所见;一个“局促室内,欲出不得”的人,忽然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芳香,心头不禁漾出一股春天的喜悦。他四望郊原,一片空阔,快活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若脱笼之鹄”,鹄就是天鹅,这是着力描写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冰皮始解”几句写春水之美。“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用对偶的句式,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泽。“始”、“乍”二字扣紧早春景象,十分贴切。“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是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清晨刚打开镜匣,反射出镜子的清光一样。“镜之新开”、“冷光乍出”的“新开”、“乍出”,与“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的“始解”、“乍明”,一是形容一天的起点,一是形容一年的起点,相互呼应,同一机杼,很有节候感,足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刻画的工巧。另外,用新开匣的明镜来比喻明亮的春水,也显得优美熨帖;同时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晨妆对镜的美人,从而具有表里相关的两层意蕴。“山峦为晴雪所洗”几句,是写春山之美。山峦的积雪被晴日所融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拭一般,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刚洗过脸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发髻。“始掠”的“始”字,表明美人晨妆刚罢。这个比喻,与上面开匣明镜的春水的比喻,虽然分别指山和水,却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这就把春山春水融成一体,给人以相互生发的和谐美感。写水写山之后,转笔写植物。杨柳是敏感的春天使者,也是春色的象征。“柳条将舒未舒”,写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宛如朵朵蓓蕾,欲开还闭,别有一种风韵。“柔梢披风”,则写出杨柳的动态美。轻柔的柳梢,虽然还没有垂下万缕金丝,却已经迎着和暖的春风低昂而舞了。用一“柔”字、“披”字,写早春杨柳的风姿,很传神。这两句写杨柳,回应前面“高柳夹堤”一句,而作进一步的领略观赏。“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前面“土膏微润”一句,视线由高而低:那一望无际的平畴上,浅绿的麦苗已经从芳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刚刚只有寸把长呢,整齐得像短短的马鬃一样。作者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句都渗透着明朗而喜悦的感情色彩。以上几小层,从初到野外的第一印象写起,进而逐层展示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苗之美,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这是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一大层次。接着写早春的游人。余寒刚过,盛春未到,游人也还不多。但是春天毕竟来了,第一批郊游者也跟着来了。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泉而茗者”,是饮泉水煮茶的,显得清雅而悠闲;“罍而歌者”,是边喝酒边唱歌的,显得豪爽而痛快;“红装而蹇者”,写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骑着毛驴缓缓而行,显得从容而舒适。“亦时时有”,是说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句反接“游人虽未盛”一句,说明游春者已颇有人在。作者对这些最早到郊外来寻春的游人,显然是欣赏而怀有好感的。“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两句是抒写自己的感受,尽管郊原的风还很有点劲道,但徒步而游,从背上沁出的汗水中,却分明可以感到暖融融的春意了。这一节从游人着笔,写出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俨然是一幅郊原春游图。他们既领略着最早的春光,又给余寒初退、大地回春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暖意。这一倒叙之笔,成为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二大层次。“凡曝沙之鸟”几句,写大自然中的生物。“曝沙之鸟”,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呷浪之鳞”,指在水波中呼吸的鱼儿。曝沙,描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刻画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鱼鸟一动一静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他甚至发现和感受到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这真是体察入微,化身为鱼鸟的代言人了。所谓“替山川写照,为鱼鸟传神”,作者以画工的手段、诗人的敏感,把早春景色写活了。这一节着眼于大自然的生物,构成了春光描写的第三大层次。通过以上三层描写,得出一个审美结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里的人还不知道。辜负春光,岂不可惜!这几句与开头“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对照,可以感到作者由衷的欣慰之情。他在郊田之外,呼吸领略到初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心头的郁闷荒寒到这时便为之一扫。另外这与前面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的景象,也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是作者郊游满井的结论。“始知”二字,得之于目接神遇的深切感受,也就是说,当他站立在郊田之外,沐浴着大好春光的时候,对于那些长期蛰居城内,感受不到早春气息的人,很有几分感慨。辛弃疾《鹧鸪天》词中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袁中郎的感慨在这一点上颇有共同之处,因而其寓意似乎也不局限在感知春色上,而含有引发人摆脱尘俗,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以上写景,写人,旁及鱼鸟,然后拍入到自身。“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这几句是说: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山石草木之间,而不至于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只有我这个官员啊。当时他正在作顺天府学教官,是个闲职,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不怕耽误公事。“惟此官也”的“惟”字,颇有自傲和自慰之感,他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为此深自庆幸没有那种庸俗的封建官场习气,流露出袁中郎独特的性情与个性。结尾“此地适与余近”,从字面上是说此地刚好与我的住处接近,但这个“近”字,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山水也有情性,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这里就体现了物我交融、如逢知己之感。“余之游将自此始”,表示这一次满井之游,将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开端,怎么能不记下这美好的第一印象呢?把感受化为文字,是为了巩固记忆,时时回顾,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眷眷珍惜之情。事实上,作者在写这篇游记的前一年(万历二十六年),已经游过满井,而且写了一首诗;但他在这里却说“余之游将自此始”。这大概是因为这一次的感受特别深刻,所以把它作为一个美好的开端吧。最后点明写这篇游记的时间是“己亥二月”,也就是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篇末记时,是古代游记的一种常见格式。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迥然有苦乐之异和天渊之别,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真挚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注〕(huì会)面:洗脸。鬣(liè列):马鬃。罍(léi雷):古代盛酒的器具。
王安石
金谿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伤方仲永。推荐。爱诗词网。王安石金谿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人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是一则记述、评论“神童”故事的短文。在王安石传世的散文中,因其简约质朴、寓理于事、启人心迪而著称。“神童”方仲永秉赋聪颖,五岁即能操笔成诗,一时令“邑人奇之”;及长成,却因为“不使学”反落为平庸之辈。作者甚感于此,笔墨行文间一掬叹惋、怜惜之情。而唱叹发微于人事,辩析明理于篇章,使王安石能直抒胸臆。作者深刻地阐明:即使是“神童”、“天才”,倘若后天得不到教育和培养,一意“恃才弃学”,也必将陷入“卒之为众人”的平庸结局。王安石更由此而指出:“神童”一类尚且须“敏而好学”,才不至于“泯灭”,何况资质平凡的众人。可见勤学终生的必要与可贵。这一短篇虽是王安石青年时期的作品,已然可见临川为文立论鲜明,因事言理,刻意宜人适世,以气势取胜的风格。此文显示了作者思想的深邃,而短文在艺术上以简洁切实、层次分明;议论集中,辩析透彻;文辞浅显、开口见心为特色。则更可证实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能以其气势雄健、“拗折峭深”的文风而独辟一脉,确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章的构撰很精巧,命题为“伤仲永”,通篇却并无一“伤”字。然而作者的叙人事,发议论,时时处处都流露出内心真诚的伤悼与惋惜之情。使题、文能始终互为照应。在表面的平静叙记中,凝聚着满腹的伤郁;在畅达胸臆时,又隐散着一片劝谕,可见作者的运笔和用心。全文以“伤”构筑布局,以“伤”蓄势运笔而又不留一丝直言伤悼的痕迹,确是难能可贵。全篇可分为三节。一、二两段纯记述人事,不杂一句辩析议论,已显示作者的匠心。王安石此文是用欲抑先扬之法,他深谙要点明仲永的所“伤”之处,须先写尽仲永的可“扬”之处。作者落墨于传闻,将方仲永五岁便操笔成诗的佳话先予记述,历数其可“扬”处,“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未尝”而“忽求”,文辞形象生动,当为“一扬”;继以“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即书”且“自为”,记事简明切实,可称“二扬”;而“传一乡秀才观之”的“传”、“观”二个动词极富神采,应看作可“扬”之三;而“指物立就”四字,更令人惊叹。使五岁“神童”聪颖、机警、可爱之状活立于纸上。可谓应“扬”之四;至于“邑人奇之”,则指出“神童”的声名传远,自然是可“扬”之五。凡此五处,已使作者深信“天才”的存在,即便是传闻夸饰,佳话渲染,王安石似乎也不愿去辩析,只是一心记述而已。对比于篇首的“世隶耕”和“父异焉”,一个“世”字从正面指明仲永出身的卑微;一个“异”字则从侧面写出仲永的聪慧过人。在作者的笔下,方仲永的秉赋“受之于天”,可褒扬者凡五处,果然与众不同。给人以“伤又从何来”之感。此处“欲抑先扬”之法运用得极自如。作者继而叙记因有此五处,“神童”之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天才之悲剧也就从“日谒”、“不使学”开始了。不过作者行文仍不示明褒贬,虽寓于文句之中,而“伤悼”仍不落一字。其实,王安石对为父者竟以仲永的天赋而力图“宾客”、“乞钱币”、“利其然”的作法非常反感。于是顺势提炼出“不使学”三字作为全篇的“文眼”。方仲永的可惋惜、可伤悼处既由此始,亦正在此。从行文看,“不使学”三字仍然是记实的叙述,并不指代褒贬。但可“扬”之处说尽,“抑”而所“伤”者也就不言自明了。王安石的长于说理论辩并非限于正论大体之中,叙事短篇亦可见其端倪。此处“不使学”三字如分水岭,使“神童”的五条褒扬顿成饭后茶余的谈资,作者内心的叹咏与伤悼也随之流露出来,虽然,在以“不使学”收束首段文字时,这种伤悼与抑贬,并不明显,作者的感伤并无一字一句,但“不使学”三字成为伤悼的基础,为下文的生发议论设下了伏笔。至于第二段的叙事记人,文句愈加简短切实。既交代了故事的始末,又使全文的结构整饬。从仲永“十二三”时作者的亲见其人,到“又七年”之后的再次询问,一见一闻,“神童”仲永的故事遂由传闻而亲见,而“复到舅家问焉”,已颇有时日了,但王安石对其事其人的关注反愈加深切。不过仲永已经由“不能称前之闻”回复为“泯然众人”。“神童”的佳话亦就此结束,作者由此悟出的一番议论却不能不发。王安石耳闻目睹,以“神童”方仲永5岁能操笔成诗,“十二三”却“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更已“泯然众人”的惊人变化,痛感“不使学”的贻害“神童”、更贻害众人,伤悼、叹惋之情顿然直泄无余。行文已非纯粹记人事,语辞亦直露作者的情感。“不能”与“泯然”二词,贬抑明显,伤悼溢于言表,而二个虚词“矣”,更是含一片叹惋之意。全文结构鲜明得体,叙事议论亦时起波折。后一段的议论,得之于前两段的三处预设伏笔。“不使学”、“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的事实,使作者能因事立论,由事言理,有感而发,毫无抽象空洞的印象。而议论集中、条分缕析,使论辩有力,文章简练。以“王子”自称而阐发的议论,其主旨已不仅仅在“伤仲永”了。王安石以鲜明的三组对比:“神童”的“受之于天”与“受之于人”;仲永前后变化的“一闻一见”;“天才”早期的“通悟”与后期的平庸,寓言式地指出:“不受之天”的众人,既无“神童”的聪颖“通悟”,若“又不受之人”,不愿努力学习,加强后天的教育。其后果更不堪设想,“得为众人而已耶?”,或许连普通人都跟不上了。这里的语重心长而又感情浓烈,远不是一、二两段中敛气蓄势、不示褒贬的纯粹记述所能比拟的。作者并没有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全篇的结构。首先为末段的议论有根有据。而行文巧用对比,寓言式的点明题旨,以及将方仲永这一悲剧人物的形象同作者颇有哲理的阐述穿接在一起,使叙述和议论产生了极大的概括性,神童的泯灭几成一例含有特定意义的典型。标题与行文的相得益彰,而蕴藉主旨却出题外,短文的意义也就更深刻了。《伤仲文》一文“以盘折胜,……造语极危悚,又极精切”(《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古人的这种见解虽是一家之言,倒也有可取处。以散文的语言而论,王安石追求“篇无余语、语无余字,往往束千百言、十数转于数行中”(《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语辞风格。这篇短文以选词精切,简短切实见长。如赞仲永5岁“书诗四句”,即指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说明“神童”亦有其所限;而“文理皆有可观者”,仍旨在体味“指物立就”的诗作尚可一读。至于语言的简洁质朴,生动形象、蕴含激情则文中更有多处。如“借近旁与之”一句,颇具形神,使“父异焉”三字有落实。至于“日扳”,“环谒”二词,用得恰到好处。将仲永迫于父亲的贪图而四处奔波,终日献“异”技的情景揭示无遗。王安石行文讲究一波三折,而语言却无拖沓枝蔓之虞。末段的议论,句式多变,层层递进。其文辞却浅显,且多用虚词,使论证更加有力。然而,王安石的散文语言虽有洗尽铅华凡艳的长处,却因过于重视文学的实用价值,常给人以说理有余文采不足的疵病。此文虽文句简短切实,议理深入浅出,终究缺少文采的厚味。以文中所述“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以及“又七年,还自扬州”推断,此文似写于作者宝元二年(1039)至庆历二年(1042)的入仕以前。据王安石的《忆昨诗》有“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句,可知16岁时的王安石,正是个恃才傲物,我行我素的青年。诗中又感叹“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证实了作者直至17岁那年(1039)才猛然醒悟、立志发奋。在北宋六大家中,王安石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其胸襟自然非一般文人士子所能比。青年时期的王安石,其理想亦在做时代的弄潮儿。所以,他能借《伤仲永》一文,因事言理,寄托心志。行文中更是奇思横溢,议论超群,屡出新意。而通篇由伤悼仲永到警策众人,从而使短文的题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既是一般同龄人所不能达到的思想深度,亦是散文大家王安石行笔落墨的独特之处。《伤仲永》仅仅是这种“拗折峭深”、曲折畅达、气雄词峻风格的雏形,是一种抒发心志的锋芒小试。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推荐。爱诗词网。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③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⑤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⑥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⑦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⑧【注释】①硕鼠:大老鼠。硕:大。无:同“毋”,不要。②三岁:多年。“三”表示多,非实数。女:同“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的倒装,下同。顾:照顾。③逝:同“誓”。去:离开。适:到。乐土:与下文“乐国”、“乐郊”都是指作者幻想中安居乐业的地方。④爰(yuan圆):乃,于是。所:处所、地方。⑤德:恩惠,此处用作动词,意为给予恩惠。⑥直:同“职”,处所。⑦劳:慰劳,抚恤。⑧之:语助词,用在这里表示反诘的语气。永号:长叹。【译文】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黍!多年辛劳供养你,不曾得到你顾怜。发誓从此离开你,去寻那边的乐土。乐土啊乐土,这才是我安身处!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麦!多年辛劳供养你,不曾受过你恩惠。发誓从此离开你,去寻那边的乐国。乐国啊乐国,这才是我好归宿!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苗!多年辛劳供养你,不曾见你来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去寻那边的乐郊。乐郊啊乐郊,还会有谁来悲叹!【集评】《毛诗序》:“《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五)唐·孔颖达:“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言贪而畏人,若大鼠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且畏人。故序因倒述其事,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毛诗正义》卷五)宋·朱熹:“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诗集传》卷五)清·姚际恒:“此诗刺重敛苛政,特为明显。”(《诗经通论》卷六)清·方玉润:“(《硕鼠》)刺重敛也。”“此诗见魏君贪残之效,其始皆由错误以啬为俭之故。其弊遂至刻削小民而不知足,以致境内纷纷逃散,而有此咏。不久国亦旋亡。圣人著之,以为后世刻啬者戒。”(《诗经原始》卷六)近·闻一多:“(《硕鼠》)怨重敛也。”(《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今·余冠英:“这篇诗表现农民对统治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诗人骂剥削者为田鼠,指出他们受农民供养,贪得无厌。农民年年为剥削者劳动,得不到他们丝毫的恩惠,只得远寻‘乐土’,另觅生路。所谓‘乐土’,在当时只是空想罢了。”(《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今·陈子展:“此诗盖为新兴之贵族地主阶级,或少数占有私田之自由农民,为反对国君履亩之税而作乎?抑此新兴地主苛向佃农按亩收租,而农民有此呼吁之作也?”(《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总案】作为《诗经》中的优秀作品,《硕鼠》设喻生动贴切,大老鼠脑满肠肥的外形和贪婪索取的嘴脸,比附剥削者丑恶的面目,给人以极鲜明具体的感受,也更深刻地揭露了剥削者冷酷无情、寄生掠夺的本质,手法之巧妙,内容之蕴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末尾“适彼乐土”的美好憧憬,在当时的社会里虽然只是一种空想,却为全诗涂上一抹明亮的色彩,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压抑苦闷和绝望心情,体现了劳动者乐观开朗的积极精神和对剥削阶级憎恨至极、不共戴天的心绪情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直截了当的抒情方式使本篇在艺术上产生特殊的效果。诗人正面直指硕鼠,由斥责到怨怒及至最后的彻底决绝,感情越来越激昂,气势也越来越逼人,兼之篇章的复沓迭咏,营造出急流奔涌、回荡成澜的诗之氛围,十分富于战斗性。结句略换字词和语调,加重其内容分量,传达出既憧憬理想王国中的安居乐业,也反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极不合理的现象的思想,言至简而意至赅。全诗形象昭然,题旨突出,格调明快有力,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推崇。
【诗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意思】潜心绘画竟然不觉老年将到,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淡薄。丹青:绘画的红色和青色,借指绘画。我:指曹霸。【评析1】杜甫诗词名句。出自《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洒脱放达和怡然自得的人生的向往。“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这两句是说,曹霸爱绘画竟不知老年将至,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薄。称赞曹霸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执着地沉浸在他的艺术创造之中。实际上“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真正来源是孔子的《论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意思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是乐在其中的。那些不义之财,在我看来就好象浮云一样。【评析2】因为太熟衷于画图,也就忘记了自己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同时以为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像飘浮于天空的云彩一般,悠游而不可靠。
这是社甫看到曹霸所画的图,一时兴起而作的诗。
丹青不知老将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意思】潜心绘画竟然不觉老年将到,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淡薄。丹青:绘画的红色和青色,借指绘画。我:指曹霸。【评析1】杜甫诗词名句。出自《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洒脱放达和怡然自得的人生的向往。“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这两句是说,曹霸爱绘画竟不知老年将至,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薄。称赞曹霸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执着地沉浸在他的艺术创造之中。实际上“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真正来源是孔子的《论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意思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是乐在其中的。那些不义之财,在我看来就好象浮云一样。【评析2】因为太熟衷于画图,也就忘记了自己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同时以为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像飘浮于天空的云彩一般,悠游而不可靠。这是社甫看到曹霸所画的图,一时兴起而作的诗。“丹青”即绘画。“引”是诗的一种形式。“曹霸”于玄宗时,被任命为武卫将军,擅长绘画,所画的马可谓当代的翘楚。【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酷爱、追求艺术或其他事业,不觉年老,不慕名利。[例1]我与真汉相识以来,他给我的印象是名实相符的真男子汉,为追求艺术,可以自甘淡泊,不以名利为意,为了生活,只能“作画以为稻粱谋”,而不走邪道旁门。到他的居室、画室一看,虽不至于可与古人之环堵蓬蒿相比,但却是简朴得令人感到肃然。因此不禁想到杜甫在《丹青引》中写的:“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两句诗,用来形容真汉,也是十分恰当的。(曾敏之《思参造化有神来》)[例2]确如老杜诗云,“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费老已经完全地“无官一身轻”了。而他利用这“轻”,倒可以做更“重”之事,乃至于他在《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一文中,又发出如许叹息:“时间之少,生命之短,到老才体会得真切。”(王乾荣《费孝通:高龄年华大写意》)【全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鉴赏】这首诗写于代宗广德二年(764),这时画家曹霸也因安史之乱流寓住在成都。《丹青引》是题目“赠曹将军霸”的注。“丹青”是作画时用的各种颜料的统称,这里用以代画。“引”,唐代杂曲曲调的一种,这里用作诗歌的一种体裁。曹霸是曹髦之后,曹操的曾孙,开元年间已经很出名,“天宝末每诏写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历代名画记》)。蔡梦弼《草堂诗笺》记载:“霸,玄宗末得罪,削籍为庶人。”这首诗是杜甫用诗为曹霸写的小传。诗中叙述了曹霸的身世和坎坷遭遇,赞扬他的艺术成就,为他鸣不平,同时抒发诗人自己的愤慨。由于诗人将人物命运与时代景象联系起来进行描述,因此大大增强了诗的历史深厚感。全诗40句,八句一段,共分五段。第一段写曹霸的家世和他本人以书画继承远祖曹操的文采,以及社会地位的升降等;第二段写他画人的技能;第三四段写画马,是本诗的主峰即中心;第五段写他的不幸遭遇和对世事不平的感慨。其中“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两句,化用《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借以赞誉曹霸品格超拔脱俗,潜心画事,生老富贵皆置之度外,造语精妙。清仇兆鳌说这首诗“首尾振荡,句句作意,是古今题画诗第一手”(《杜诗详注》),评价肯切不虚。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已。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盲苦。推荐。爱诗词网。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已。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刘元卿《贤奕编》这则寓言中的瞎子在桥上失脚,两手紧紧握住栏干(楯〔dun〕,栏干上的横木),被自己想象的危险吓得大喊大叫,闹了一场虚惊。作者说:“真理本来是浅易明白的。但有些人却陷在空想中,抓住某一点而矜持自负。对比这个故事,应该自省吧。”这说明他的意图是讽刺那些盲目自是而一无真知的学派和个人。从旁观者看来,瞎子的行为确是可笑,因为他既不能认识客观事物,又不肯相信别人指出的“放下即实地”的现实,徒然自我惊恐。作者的联想议论,正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但是如果为瞎子设身处地想一下,人们也许会谅解他。瞎子的自我惊恐,是因为他看不见实际情况,对于旁人的话,也无从判明真伪。这就告诉我们:能否大胆放手做事,是以了解实际情况为前提的。心中无数,遇事就没有把握;情况明则决心大。这是一条唯物论的原理。再说,在一般情况下,桥下确乎有水甚至有深渊,瞎子的惊恐是以普遍的事实和生活经验为根据产生的,并非主观空想,问题是他不应该用矛盾的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用对事物的常态认识否定对事物的变态认识。所以,这故事又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要符合生动丰富而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不能停滞和凝固。再进一步说,瞎子的惊恐直到他脚踏实地才消除,在此之前,无论旁人怎么劝慰,也无济无事,他仍是“握楯长号”。这又说明,要判别认识的真伪,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放下即实地”,是多么令人警醒的座右铭!本文篇幅虽短,却体现了形象性和哲理性的成功结合。盲子失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开始是“自分”,后来是“自是(不信过者言),最后是“自晒”,都带有主观性,但又各自体现不同的哲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