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郑谷。推荐。爱诗词网。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鹧鸪〕我国南方的一种鸟,性喜暖畏寒,其鸣极似“行不得呀,哥哥。”〔青草湖〕即巴丘湖,在今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今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舜帝偕二妃南征,死于苍梧,二妃溺死湘江,故称建于江边的祠堂为黄陵庙。这首诗是郑谷的代表作。它描写了鹧鸪在凄冷中的悲哀处境,借此抒发了游子在异乡的慨叹。郑谷当时曾因此诗而赢得“郑鹧鸪”的美称,可见此诗在郑诗中的地位。诗的首联首先借“暖戏烟芜”的典型情景写出鹧鸪喜暖的习性,又以“锦翼齐”直接描写勾画了它的美丽的外貌。第二句借与山鸡的对比,写出它品格的高洁和内在的美。为下面它的凄楚和悲啼的描写埋下伏笔。“品流应得近山鸡”七字写得简洁明快,把许许多多的语言尽含其中,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形象。诗的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二句,以“雨昏”和“花落”交待时间,以“青草湖”和“黄陵庙”交待地点,以“过”和“啼”写动作。这样,鹧鸪的形象就被很好地描画出来了。“雨昏”或花落时节,天气一定是寒冷的,这时喜暖畏寒的鹧鸪便受到寒冷的侵袭。雨昏时,它飞过湖去,想找到一个安身之处,终无所获,所以它在风雨中飘摇。花落时,它在黄帝陵中避寒,但因此处比其它地方也温暖不了多少,所以他就哀鸣悲啼。诗人抓住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情景,形象地反映出凄风苦雨中游子的悲惨生活,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两句诗暗示出诗人创作的意旨,是本诗最精妙之处,难怪金圣叹在评及此诗时说:“相传郑都官当时实以此诗得名,岂非以其‘雨昏’‘花落’两句?”诗的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两句,把笔转向对闻鹧鸪者的描写。写出他们闻见《山鹧鸪》词时的感受。“征袖湿”和“翠眉低”写了两个细节,这两个细节足以表现他们对曲调的理解,表现他们对鹧鸪处境的同情。从反面看,这首词中的鹧鸪处境一定十分凄怆,惟其凄怆才能引起听众这么大的心灵的共鸣。他们和鹧鸪有着同样的命运。一个身在异乡为异客,倍受凌辱,一个征夫在外,久役不归。这里诗人把物与人的描写溶为一体,分不清是在写人还是在写物,是在写他人之思,抑或是在写自身的感受。这种情感的呼应与溶合加重了诗的感情比重,使诗的主旨更加显明。诗的尾联,在完成诗的意旨之后,把视野扩展开去,转向写自然的景观。“湘江阔”使“相呼相应”之声更加空旷凄清。而“苦竹丛深日向西”,使人想象到鹧鸪所面临的景况:太阳慢慢地向西移动,漫长的、更加凛冽的黑夜即将来临,苦竹丛中没有可供栖居的一席暖地,它们将向那里去呢?它们将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冰冷的夜晚呢?金圣叹说:“咏物诗中,多半是咏人之句。”从这一联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游子征人面临的境况表示深切的关注。他没有明言,而是借一句意境深广的诗来表现,显得余味无穷,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此善作诗者也。而金圣叹在评此诗时说:“我独爱‘苦竹丛深日向西’之七字,深得比兴之遗也。”此善说诗者欤!
春寒陈与义。推荐。爱诗词网。陈与义《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①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②【注释】①巴陵:古代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未了:未尽。怯:使虚弱。园公:作者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作者当时借郡守王摭的后园君子亭暂居。②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天开花,花初含苞时,色泽深红,开后呈淡红色。胭脂:喻海棠花的颜色。杜甫《曲江对酒》诗:“林花着雨胭脂湿。”【译文】二月的巴陵,天天吹着寒风,吹着——我这客居的园公。海棠倒不在意,她泛着美丽的胭脂色泽,悄然独立在细雨濛濛之中。(王洪译)【集评】今·钱钟书:“陈与义《陪粹翁举酒君子亭下》说:‘暮雨霏霏湿海棠’,不过像杜甫《曲江对雨》所谓‘林花着雨胭脂湿’,比不上这首诗的意境。宋祁《锦缠道》词的‘海棠经雨胭脂透’和王雱《倦寻芳》词的‘海棠著雨胭脂透’,也只是就杜甫的成句加上炼字的工夫,没有陈与义这首诗的风致。”(《宋诗选注》第151页)今·倪其心、许逸民:“这首诗抒写当时凄凉愁苦的心境,是作者乱离生活的一个反映。……末二句不止描绘出海棠的婀娜动人,而且笔端也似有所感慨。在春寒料峭中,看到一枝独开,娇红欲滴,生气勃勃,使诗人的心胸为之震荡,平添了生活的勇气。”(《宋人绝句选》第205页)【总案】这首诗作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当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南宋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陈与义此时正避难于岳阳。这年正月遭火灾,不得已而借郡守王摭(粹翁)后园君子亭暂居。仓惶逃难,备尝艰辛,客居他乡,饱受寂寞,再加上春寒料峭,风雨凄凄,个中滋味,难以言传。一个“怯”字,道出无限辛酸。凄凉之际,庭下的海棠傲然挺立,为全诗抹上了一片亮色。冒雨盛开的海棠给身处凄风冷雨中的诗人以精神上的启迪。钱钟书赞赏这首诗的“风致”,就在于诗的后两句不仅包括有“暮雨霏霏湿海棠”(陈与义《陪粹翁举酒君子亭下》)的优美画面,而且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思想、人格,形象中蕴含着哲理,意境深远,非一般咏物诗所比。
【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注】一个个弃我远去的昨日不可挽留;一个个迎我而来的今日又令我心绪烦忧。
【用法例释1】用以形容过去的已无法挽回,眼前现实又令人忧烦。[例]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可贵,然而既然失去了又如何能够挽回?得与失总是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那又何所谓得,何所谓失?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终于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希望渐渐远去。代之而起的是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含嫣《注定孤寂》)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注】一个个弃我远去的昨日不可挽留;一个个迎我而来的今日又令我心绪烦忧。【用法例释1】用以形容过去的已无法挽回,眼前现实又令人忧烦。[例]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可贵,然而既然失去了又如何能够挽回?得与失总是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那又何所谓得,何所谓失?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终于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希望渐渐远去。代之而起的是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含嫣《注定孤寂》)【用法例释2】无数个弃我而去的昨日是不可挽留的,许多个迎我而来的今日却使我心烦意乱,无限忧愤。表现了虚度年华、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集校注》一八卷1077页)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二:“起二句发兴无端。”《唐诗举要》卷二引清吴汝纶曰:“破空而来,不可端倪。”清余成教《石园诗话》:“此种吐属,所谓‘诗有别趣’。”【用法例释3】抛弃我而去的是过去的日子,每一个昨日都无可挽留。语出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表示对年华易逝、人生多忧的感叹,或表示不要沉湎于过去,应着眼于未来。◇小白呀,这次没有成功,不要灰心,岂不闻“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好了。(康式昭、奎曾《大学春秋》)【全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翻译】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挽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意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心如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赏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与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开首二句,突如其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将心中烦忧一吐为快。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既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朓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全诗构思缜密,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精神苦闷和狂放不羁、追求自由和解脱的情感。语言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
君子和而不流。推荐。爱诗词网。君子和①而不流,中立而不倚②。(《中庸》十)注释①和:和气,和谐。②不倚:不偏不倚。【译文】君子能够做到与人和气相处而不随波逐流(或与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立场客观公正而不偏颇。感悟和而不同。既坚持了原则、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又不伤和气,这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国际关系的一种智慧。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惓惓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西厢记赏析。推荐。爱诗词网。【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惓惓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里知我的心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是《西厢记》诗意最浓的部分。这一折在情节内容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一般的语言,分三个层次叙写莺莺在即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不仅把一个新婚少妇面临久别和不可预卜的未来而产生的离愁别恨绘写得真切,而且,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使全折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然而又是悠长的哀愁。历来被奉为经典的【端正好】,几乎是受到读者无一例外的称誉。短短的一曲,既描出了秋天的节令,又将景物都染上了哀伤,遣词命意都酷似一首精美的小词,精炼的词句也渲染出长亭送别的凄切气氛。【滚绣球】、【叨叨令】是叙写莺莺内心的离别苦况。在去长亭的路上,坐在车上的女主人公已是心都要碎了:相思才了,别离又起,难舍心上人,最苦远别离,这一切都既不能对母亲说,又不能对张生讲,更不能说给红娘听,只能埋藏在心里。想到今后要面对漫长的别离和孤寂:无心梳妆、日高犹睡、以泪洗面的情景似乎已经都涌上了心头。这两支看似朴素而白俗的曲文,将莺莺情思一缕、满腹恓惶的伤别心境,描绘得很有韵致。【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是对离别时刻的描画:张生与莺莺经热恋而终于成婚,顺理成章本应当是夙愿得偿,尽情地享受青春和爱情。但他们既没有度蜜月,也没有得到共桌而食的正常的夫妻生活,却马上就要久别,而且离别的酒宴还是在老夫人的主持之下,离别的仪式也是在老夫人的操纵之下,说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做什么呢?什么也不能做,于是带来的饯行酒食还不如泥土有味,暖溶溶的玉醅,多半成了相思泪。在酒宴上,只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无言的别离,蕴含了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与老夫人的对抗。【五煞】之后的六支曲,是老夫人离去之后,小夫妻之间的话别。老夫人刚刚嘱咐过张生“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她一转身,莺莺就对张生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的指令唱了反调。莺莺看重的是夫妻的恩爱,却不是状元及第。老夫人走后,她开始与张生话别,先是嘱咐他一路上要注意饮食起居,调理水土不服,从早眠迟起,到雨露风霜,全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对丈夫的细心叮嘱。之后,他告诉丈夫,自己满腹的忧愁和相思,自己的孤单和思念都使得“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最后,他倾吐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她希望张生若是高中了,不要薄情相弃、另结新欢;若是驳落了,不要羞归故里,有信要频频的寄。【五煞】、【四煞】、【三煞】、【二煞】这四支曲把新婚少妇的羞涩、妩媚、细腻、委婉,既对张生深情缱绻,又有内心的若有所失的复杂情绪传达得真切动人。【一煞】和【收尾】是莺莺黯然伤神的情景描绘: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有马嘶声传来,牵动人的思绪……“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最具代表性,既有藻丽,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和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和提炼。在总体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调,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藻丽华美统一的特色。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如果胡应麟是在称誉王实甫驾驭语言的能力,应该说,这称誉是有见地的。
醉乡记。推荐。爱诗词网。昔余尝至一乡陬①,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②,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③,以徜以徉,是为醉乡。”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叹夫刘伶、阮籍之徒矣④。当是时,神州陆沉⑤,中原鼎沸,而天下之士,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不必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人也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注释】①乡陬(zōu):偏僻的地方。陬,隅,角落。②荒惑:恍惚迷惑。荒,通“恍”,恍惚。③酣适:酣畅适意,指痛快饮酒。方:地方,处所。甘旨:美味。④刘伶、阮籍:俱为西晋人,与嵇康、向秀、王戎、山涛、阮咸等并称“竹林七贤”。⑤陆沉:陆地沉入海中,比喻当时中原土地为少数民族所占据。【鉴赏】《醉乡记》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借醉乡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抨击统治集团昏庸残暴,整个社会呈现出颓唐萎靡的状态。文章开头点到,“昔众尝至一乡陬”,这“乡陬”并不是陆游所说“箫鼓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地方,而是一个天昏地暗,让人感觉浑身发软,昏沉迷糊,眼花心乱的所在。村中人回答:“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揭示出醉乡的特征。文章由此引起议论,借刘伶、阮籍所处魏晋之际的史事,指出造成醉乡的根本社会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昏暴,以致“神州陆沉,中原鼎沸”。接着议论,醉乡虽乐,但并不能避世解忧。遁入醉乡,是逃避也是反抗。一旦“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其讽世之意极其深刻。文章结尾直指众人皆醉我独醒。对于醉与醒,可以颠倒来看,入醉乡之人未必昏惑,而醉乡之外的人未必清醒,这就把当世很多糊涂人一笔批倒了。这篇《醉乡记》反映了作者深广的忧愤,而语多含蓄。戴名世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自谓生于浊世,“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右支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入其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穷鬼传》)。唯有如此不羁之“穷鬼”,才能创造如此之“醉乡”,将社会的黑暗揭露得入木三分。作者:李美凤,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54-455页.
李商隐咏史。推荐。爱诗词网。李商隐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锺山何处有龙盘?此诗题为“咏史”,实际上是以六朝旧都(建邺、建康)为背景,将六朝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歌咏,借以表达诗人对王朝兴废的看法。首句“北湖”即玄武湖,“南埭”指鸡鸣埭,均为六朝帝王游宴之地。作者《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正咏当时游幸情事。如今北湖南埭,唯余一片茫茫白水,龙舟彩仗,绣襦宫人,皆已荡然无存,往昔繁华,都成历史陈迹。这句起势苍茫阔远,一笔扫去六代繁华,中含今昔沧桑之慨。次句从“水漫漫”的现境幻化出往境,叠印上“一片降旗百尺竿”的历史画面。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有“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单言东吴之覆亡;此句所写既包括南方王朝为北方王朝所灭,也包括江左各朝的更迭嬗递,一代代都是亡旗高举,一片没落气象。“一片”状其众多,“百尺”状其高扬。凭借天险地险,金陵城上本应刀枪森列,战旗高举,然所见者唯降旗如林,高扬百尺竿头而巳。其中寓含对萎靡无能的六朝统治者的揶揄嘲讽。三、四句就“一片降旗”所统括的六朝覆亡历史发抒议论。“三百年间”与“晓梦”,一长一短,本不相及,却用一“同”字绾结,既突出六朝繁华,不过像一场短暂的晓梦;又暗示从东吴到陈朝,更迭频繁,国祚短促,转瞬即灭。这句也像前两句一样,是一笔扫却三百年,但却是用实笔强调。由此便自然逼出末句的有力反问。“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本是前贤对金陵形胜的赞词,如今“三百年间同晓梦”,则所谓虎踞龙盘岂非纯属虚言!刘禹锡诗“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正可移作此篇题旨,但以反诘作收,却更警动有力。全诗用大概括、大议论,却并不抽象乏味,而是既有阔远的气势,又具形象与情韵。末句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中含有顿挫之致。
【诗句】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出处】唐·李白《杨叛儿》。【意思】乌鸦啼叫藏在杨花中,情郎醉了就留住我家。就象那博山炉中点燃的沉香火,爱情的火焰化作双烟飞上凌霄的云霞。
【鉴赏】博山所产的香炉中有名贵的沉香,香化成烟,凌入紫霞。用比喻状男女之间的爱情坚贞。双方的相会如同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难解难分,正象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空入紫霞。比喻新鲜、贴切,维妙维肖。【全诗】《杨叛儿》.[唐].李白.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注释】①杨叛儿:六朝民歌有《杨叛儿》一曲。杨叛儿是六朝民歌中女子对小伙子的称呼。②白门:指六朝时京都建康城的西门。古时,五行西方属白,故又称白门。此处指青年男女幽会的地方③博山炉:博山所产的香炉,是古代一种熏香用的器具。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木,点燃后香气满室。【鉴赏】“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这是诗人对古辞“杨柳可藏乌”的扩展。诗人在这里用“乌啼隐杨花”作比兴,引出了“君醉留妾家”。情人欢聚在一起,女子手捧美酒不断劝自己心爱的人痛饮,男子已经沉醉了。醉了怎么办?“君醉留妾家”!这是女子大胆的表白。一个“留”字点明他们的欢聚纯属男女私恋。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在一般女子那里不要说有“君醉留妾家”的大胆表白,就连“妾劝新丰酒”的场面也很少见到。在这首诗里女子追求爱情自由的言行,早已不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礼教所能制约的了。女主人公的爱情之火在这里达到了白热化。“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是诗人对原诗“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的改写。在这里诗人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自己的思想个性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不但使比喻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而且写出了千古名句:“双烟一气凌紫霞。”用香化成烟,双双一气,交错萦绕,直冲云霞,来形容两情如漆似胶难分难舍的热烈程度,把全诗推向高潮。李白以乐府民歌为题的诗歌是比较多的。但是他模仿民歌,并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总是有改造、有创新,既有民歌的痕迹又带有李白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上的特点。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少,政治上充满信心,对生活、爱情,也充满着热烈的憧憬和追求。因此,在改写过程中他忠实地保持了原诗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追求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比原诗表现得更充分、更强烈。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勇敢而又热情的女性形象,这与封建礼教所宣扬和提倡的女性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在改写中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民歌反抗封建压迫的战斗精神。这与李白大部分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内容是相吻合的。
乌啼隐杨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出处】唐·李白《杨叛儿》。【意思】乌鸦啼叫藏在杨花中,情郎醉了就留住我家。就象那博山炉中点燃的沉香火,爱情的火焰化作双烟飞上凌霄的云霞。【鉴赏】博山所产的香炉中有名贵的沉香,香化成烟,凌入紫霞。用比喻状男女之间的爱情坚贞。双方的相会如同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难解难分,正象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空入紫霞。比喻新鲜、贴切,维妙维肖。【全诗】《杨叛儿》.[唐].李白.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注释】①杨叛儿:六朝民歌有《杨叛儿》一曲。杨叛儿是六朝民歌中女子对小伙子的称呼。②白门:指六朝时京都建康城的西门。古时,五行西方属白,故又称白门。此处指青年男女幽会的地方③博山炉:博山所产的香炉,是古代一种熏香用的器具。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木,点燃后香气满室。【鉴赏】“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这是诗人对古辞“杨柳可藏乌”的扩展。诗人在这里用“乌啼隐杨花”作比兴,引出了“君醉留妾家”。情人欢聚在一起,女子手捧美酒不断劝自己心爱的人痛饮,男子已经沉醉了。醉了怎么办?“君醉留妾家”!这是女子大胆的表白。一个“留”字点明他们的欢聚纯属男女私恋。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在一般女子那里不要说有“君醉留妾家”的大胆表白,就连“妾劝新丰酒”的场面也很少见到。在这首诗里女子追求爱情自由的言行,早已不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礼教所能制约的了。女主人公的爱情之火在这里达到了白热化。“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是诗人对原诗“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的改写。在这里诗人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自己的思想个性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不但使比喻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而且写出了千古名句:“双烟一气凌紫霞。”用香化成烟,双双一气,交错萦绕,直冲云霞,来形容两情如漆似胶难分难舍的热烈程度,把全诗推向高潮。李白以乐府民歌为题的诗歌是比较多的。但是他模仿民歌,并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总是有改造、有创新,既有民歌的痕迹又带有李白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上的特点。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少,政治上充满信心,对生活、爱情,也充满着热烈的憧憬和追求。因此,在改写过程中他忠实地保持了原诗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追求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比原诗表现得更充分、更强烈。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勇敢而又热情的女性形象,这与封建礼教所宣扬和提倡的女性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在改写中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民歌反抗封建压迫的战斗精神。这与李白大部分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内容是相吻合的。
【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出处】唐·张祜《题金陵渡》。【意思】在西斜明月的光照下,浪潮正退落到夜江中逐渐憩息下来,在远处,清冷的江水之上闪烁着若明若暗的两三点星火,那里就是瓜洲了。诗句描写了遥望瓜洲所见的清美景观。后一句以虚为主,在意象的选择上,以“星火”写灯光微弱、明灭不定。又附上数量词的限制,更加突出其虚弱的情状。一般诗中很少使用判断词语,而这里独用一个“是”的确指判断,就使景观由虚至实了。从而达到了虚实相间,空灵而又直观相结合的高妙意境。注:瓜洲,位于今江苏镇江对岸。【鉴赏1】诗句用点染的手法来描写夜晚。正在落潮的江水浸在斜月的光照之中。在这朦胧的背景上,忽见远处瓜州有几点星火闪耀。此景清美宁静之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鉴赏2】夜晚的残月斜挂在天空,我站在小山楼上观看江中的潮落之景;远处闪烁着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火光的地方就是瓜洲古渡口。“潮落”一句是近景,“斜月”是指下半夜偏西的月亮,这两个字点明了观景时间——将晓未晓之际,与上句“一宿行人”相照应,透露了行人因愁思而夜不能寐的信息。独居他乡而望月思乡,诗人自然将眼光看向了对岸的瓜洲渡口,设想着归期。用“两三星火”描绘瓜洲远景,极妙,展现出月斜潮落时远处景物的朦胧空灵之感,衬托了诗人临江眺望的淡淡哀愁。这两句虽无一字写情,但却处处含情。通过对潮水、月、江、星火、瓜洲等景物进行描写,委婉含蓄地道出了天涯游子内心深处的愁苦之音,意境辽阔,余韵悠远。【全诗】《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释】1.金陵津渡:即金陵渡,位今江苏镇江市长江边。唐代称润州(镇江)亦为金陵,故其渡口名曰金陵渡。参见宋《野客丛书》卷二十:“当时京口(润州),亦金陵之地。……唐人江宁诗,往往多言京口事,可验也。又如张氏《行役记》言:‘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津,渡口。津渡连言为复词。小山楼:即张祜夜宿处,可:适合;应。2.瓜州:或作“瓜洲”,又称“瓜埠洲”,以其形状似瓜而得名。位今江苏邗江县南,为当时南北交通要道。【鉴赏】诗人客游江南,经历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拂晓时分,面对渡口清丽的夜景,写下了这首名篇。首两句交代了诗人当时的地理位置,以及漂泊江南的人生状态。“金陵津渡”,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津、渡,均为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是作者的栖息之地。“行人”即旅人,指客游江南的诗人。“自可愁”,是自然而然地惆怅。“愁”是全诗的基调。长期的客游生活,诗人一定对家乡满怀忆念。思乡之情的煎熬,使诗人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三、四两句从记叙转到了描写,画面景色略显寥落,仔细想象起来,却也秀丽可人。“斜月”和“两三星火”暗示了具体的时间,当时快要黎明时分了,月亮倾斜着要沉沦天际,星光也开始变得寥落。夜晚一般是江水的回落期,借着月亮的光辉,以岸边乱石杂草等为参照物,可以看到江水渐渐退去的痕迹。诗人能够细致地体会到江水的回落,显然不是偶然所见,而是耗费了较长时间在观览景物,可见这一夜的辗转无眠,使他百无聊赖,因此来江畔消遣时光。“瓜洲”,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与镇江隔江相望。诗人处于金陵津渡,北眺长江,看到两三星火闪烁在北方天际,因此以为在瓜洲上空。三、四句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夜江图:拂晓时分,夜月斜挂在西方天际,她柔柔的月光正慢慢地变得清淡,照耀在广阔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江水,正慢慢地东流进大海;在流动的水面上,倒映着两三点星星之火,它们若隐若现地闪烁在北方的天际,那大概是瓜洲的上空吧。诗人选取了几种深夜常见的景色,构造了一幅清丽的图画,既有实景的描写,也有虚景的想象,融动静于一身,静者清美,动者轻缓,整体冲和宁静,有潇洒出尘之气。
潮落夜江斜月里。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出处】唐·张祜《题金陵渡》。【意思】在西斜明月的光照下,浪潮正退落到夜江中逐渐憩息下来,在远处,清冷的江水之上闪烁着若明若暗的两三点星火,那里就是瓜洲了。诗句描写了遥望瓜洲所见的清美景观。后一句以虚为主,在意象的选择上,以“星火”写灯光微弱、明灭不定。又附上数量词的限制,更加突出其虚弱的情状。一般诗中很少使用判断词语,而这里独用一个“是”的确指判断,就使景观由虚至实了。从而达到了虚实相间,空灵而又直观相结合的高妙意境。注:瓜洲,位于今江苏镇江对岸。【鉴赏1】诗句用点染的手法来描写夜晚。正在落潮的江水浸在斜月的光照之中。在这朦胧的背景上,忽见远处瓜州有几点星火闪耀。此景清美宁静之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鉴赏2】夜晚的残月斜挂在天空,我站在小山楼上观看江中的潮落之景;远处闪烁着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火光的地方就是瓜洲古渡口。“潮落”一句是近景,“斜月”是指下半夜偏西的月亮,这两个字点明了观景时间——将晓未晓之际,与上句“一宿行人”相照应,透露了行人因愁思而夜不能寐的信息。独居他乡而望月思乡,诗人自然将眼光看向了对岸的瓜洲渡口,设想着归期。用“两三星火”描绘瓜洲远景,极妙,展现出月斜潮落时远处景物的朦胧空灵之感,衬托了诗人临江眺望的淡淡哀愁。这两句虽无一字写情,但却处处含情。通过对潮水、月、江、星火、瓜洲等景物进行描写,委婉含蓄地道出了天涯游子内心深处的愁苦之音,意境辽阔,余韵悠远。【全诗】《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释】1.金陵津渡:即金陵渡,位今江苏镇江市长江边。唐代称润州(镇江)亦为金陵,故其渡口名曰金陵渡。参见宋《野客丛书》卷二十:“当时京口(润州),亦金陵之地。……唐人江宁诗,往往多言京口事,可验也。又如张氏《行役记》言:‘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津,渡口。津渡连言为复词。小山楼:即张祜夜宿处,可:适合;应。2.瓜州:或作“瓜洲”,又称“瓜埠洲”,以其形状似瓜而得名。位今江苏邗江县南,为当时南北交通要道。【鉴赏】诗人客游江南,经历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拂晓时分,面对渡口清丽的夜景,写下了这首名篇。首两句交代了诗人当时的地理位置,以及漂泊江南的人生状态。“金陵津渡”,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津、渡,均为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是作者的栖息之地。“行人”即旅人,指客游江南的诗人。“自可愁”,是自然而然地惆怅。“愁”是全诗的基调。长期的客游生活,诗人一定对家乡满怀忆念。思乡之情的煎熬,使诗人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三、四两句从记叙转到了描写,画面景色略显寥落,仔细想象起来,却也秀丽可人。“斜月”和“两三星火”暗示了具体的时间,当时快要黎明时分了,月亮倾斜着要沉沦天际,星光也开始变得寥落。夜晚一般是江水的回落期,借着月亮的光辉,以岸边乱石杂草等为参照物,可以看到江水渐渐退去的痕迹。诗人能够细致地体会到江水的回落,显然不是偶然所见,而是耗费了较长时间在观览景物,可见这一夜的辗转无眠,使他百无聊赖,因此来江畔消遣时光。“瓜洲”,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与镇江隔江相望。诗人处于金陵津渡,北眺长江,看到两三星火闪烁在北方天际,因此以为在瓜洲上空。三、四句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夜江图:拂晓时分,夜月斜挂在西方天际,她柔柔的月光正慢慢地变得清淡,照耀在广阔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江水,正慢慢地东流进大海;在流动的水面上,倒映着两三点星星之火,它们若隐若现地闪烁在北方的天际,那大概是瓜洲的上空吧。诗人选取了几种深夜常见的景色,构造了一幅清丽的图画,既有实景的描写,也有虚景的想象,融动静于一身,静者清美,动者轻缓,整体冲和宁静,有潇洒出尘之气。
【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一抹余晖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在冷色的画面上涂上一点暖色,反而使冷色更加鲜明;一束阳光与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以光亮反衬幽暗,诗境幽冷空寂。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王摩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为知者道,难与俗者言也。”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后二句有一派天机,动中寓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全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鉴赏】这首“五绝”是诗人晚年在辋川与诗人裴迪唱和吟咏当地景物20首绝句中的一首,后来这20首绝句他自辑成集,题名《辋川集》,《鹿柴》是其中的第5首。柴,一作“砦”,读zhai,同“寨”,用带枝杈的树枝在地上编成的栅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荡荡的山中看不见人的影子,只是偶尔听见说话的声音。这两句以有声来反衬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指夕阳下反射出来的霞光。落日的余晖反照在树林深处,又照在青苔上。后两句由声及色,重点描绘深林中的幽深昏暗,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静寂。“景”通影,这里指日光。“返景”即太阳将落山时的余光。在幽深昏暗的深林之中,透过树木枝干的缝隙而射进一缕阳光,立刻给人以温暖光明的感觉,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周围环境的阴暗程度。前两句以有声反衬寂静,后两句以光亮反衬黑暗,这样,全诗就烘托出一种幽静的境界。这首小诗题名为《鹿柴》,却又无只字写“鹿柴”,只是写透过鹿柴听到的声音,见到的景象,从整体上生动地再现了大自然景色的恬静、深邃、幽暗、空寂,着力表现环境的凄清,烘托诗人追求的那种与尘嚣隔离的空而寂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诗人主体心境的安然闲适。细细品味,就可以体会到本诗的意境深幽,构思有其独到之处。
复照青苔上的上一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一抹余晖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在冷色的画面上涂上一点暖色,反而使冷色更加鲜明;一束阳光与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以光亮反衬幽暗,诗境幽冷空寂。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王摩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为知者道,难与俗者言也。”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后二句有一派天机,动中寓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全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鉴赏】这首“五绝”是诗人晚年在辋川与诗人裴迪唱和吟咏当地景物20首绝句中的一首,后来这20首绝句他自辑成集,题名《辋川集》,《鹿柴》是其中的第5首。柴,一作“砦”,读zhai,同“寨”,用带枝杈的树枝在地上编成的栅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荡荡的山中看不见人的影子,只是偶尔听见说话的声音。这两句以有声来反衬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指夕阳下反射出来的霞光。落日的余晖反照在树林深处,又照在青苔上。后两句由声及色,重点描绘深林中的幽深昏暗,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静寂。“景”通影,这里指日光。“返景”即太阳将落山时的余光。在幽深昏暗的深林之中,透过树木枝干的缝隙而射进一缕阳光,立刻给人以温暖光明的感觉,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周围环境的阴暗程度。前两句以有声反衬寂静,后两句以光亮反衬黑暗,这样,全诗就烘托出一种幽静的境界。这首小诗题名为《鹿柴》,却又无只字写“鹿柴”,只是写透过鹿柴听到的声音,见到的景象,从整体上生动地再现了大自然景色的恬静、深邃、幽暗、空寂,着力表现环境的凄清,烘托诗人追求的那种与尘嚣隔离的空而寂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诗人主体心境的安然闲适。细细品味,就可以体会到本诗的意境深幽,构思有其独到之处。
梦江南 温庭筠。推荐。爱诗词网。《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①【注释】①脉脉:含情欲伸的样子。白蘋洲;长满白蘋的汀洲。【译文】我梳洗完毕,登上望江楼,独自倚着栏干,满怀希望地等候。可是眼前千百张风帆过尽,都不是他的归舟。只见那落日的余晖含情脉脉,楼前的江水东去悠悠。啊!眼看当年分手的白蘋洲,我肝肠寸断难回头!【集评】明·沈际飞:“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草堂诗馀别集》卷一)明·卓人月、徐士俊:“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古今词统》卷一)清·潭献:“犹是盛唐人绝句。”(谭评《词辨》卷一)清·陈廷焯:“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白雨斋词评》)近代·李冰若:“‘过尽’二语,既极怊怅之情,‘肠断白蘋洲’一语点实,便无余韵。惜哉,惜哉!”(《栩庄漫记》)【总案】本篇与上篇内容相同,但在艺术上更为出色。在构思上不是一般地抒发相思之苦,而是具体地写思妇等候远人归来而失望的过程。从着意修饰,独倚江楼到归帆不见,肠断蘋洲,思妇的情绪发展脉络分明,其期待之热烈,久候之焦急,失望之悲哀无不如见肺腑,恻恻动人。而斜晖脉脉,江水悠悠,运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哀怨之中复杂以温馨,极具艺术魅力,确实令人有“黯然魂消”之感。同时词人运笔举重若轻,全篇生动自然,一气呵成,而又深沉凝炼,耐人咀嚼,允为词中上乘之作。
毛遂自荐文言文。推荐。爱诗词网。(节自《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纵于楚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纵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②!”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③,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颂,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④,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⑤。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纵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纵,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⑥,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⑦;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⑧!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纵。”毛遂曰:“纵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纵⑨,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纵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⑩,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纵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11)。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12)。【译文】秦国兴兵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并与其合纵拒秦;要平原君挑选食客和门下有勇气有力量且文武兼备的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使用文的方式能够取得胜利,那是最好不过了;倘若用文的方式不能取胜,那我只好用武力与楚国在华屋下歃血为盟,无论如何一定要签订合纵之约才回来。跟随的人员不必去外面找寻,在我的食客和门下人之中挑选就足够了。”挑选结果只选得十九人,余下一人无法选出,因而不能凑满二十人。平原君门下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他到平原君面前去自荐说:“我毛遂听说君主将去楚国定合纵之约,挑选食客、门下二十人同行,不去外寻找,而今缺少一人,我请求君用毛遂作后备人员跟随同行。”平原君问道:“先生你在我赵胜的门下住了几年了?”毛遂说:“在这里住了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干的人处在世间,就像锥子处在布袋中,他的尖端立刻从袋中显露出来。而今先生处在我赵胜门下三年了,我左右的人没有称赞你的,我赵胜也未听说过你的什么能耐。由此可见先生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你不能同去,你留下吧!”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请求处于布袋中的。假使我毛遂早处于布袋中,就脱颖而出了,并不仅仅是只显露他的尖端了。”平原君只好同意与毛遂同行,那十九人相互用目光表示轻视一笑,而未发议论。毛遂到了楚国,与那十九人议论大事,那十九人都很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进行合纵会谈,向楚王谈了合纵的利与害。从早上就开始谈起,到正午都还没有会谈结果。那十九人对毛遂说:“你快上去理论!”毛遂便提着剑,沿着阶梯一步一步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只两句话就决定了。今天从早晨就说起,到了正午还没有决定,这是为什么?”楚王问平原君道:“这位客人是谁?”平原君说:“是我的舍人。”楚王便呵叱道:“你怎么还不下去?我在和你的主人谈话,你来做什么?”毛遂提着剑向前逼近,说:“你之所以敢呵叱我毛遂,不过是依仗着你们楚国的兵多势众罢了。而今在此十步之内,你就不能自恃楚国的兵多势众了。你的性命,是系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在面前,你竟然敢呵叱我,这到底为什么?况且,我毛遂听说,商汤王只拥有七十里土地,却能称王天下;周文王只拥有一百里土地,却能使各国诸侯做他的臣子。这难道是依仗着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当然不是的。而只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奋发出了他们的威望。而今楚国的地盘方圆五千里,士卒百万,这是你成功霸业的资本。像楚国这般强大的力量,确实是天下不能抵挡的了。那白起,只能算个小毛头罢了,他只带领了几万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夺去了楚国的鄢郢两处地方;第二战便烧毁了楚国的夷陵即楚先王的坟墓;第三战竟然侮辱了你的祖宗先人,这些事恐怕是百世的仇恨哪!就是赵国也为之而感到羞耻,而大王你不知道仇恨吗?说实在话,合纵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我们赵国。我的主人在面前,你竟然呵叱我,这成什么体统?”楚王连忙说:“对对对!就照先生所说的办。就拿我们国家来与你们合纵吧。”毛遂说:“合纵的事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的左右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手捧铜盘跪着,前进到楚王面前说:“你首先歃血而定下合纵之约,第二就轮到我的主人,第三就轮到我。”毛遂就在殿上定了合纵之约。毛遂左手拿着一盘血,用右手招呼那十九人说:“你们大家就在堂下歃血吧!你们都是些庸碌之辈,没大用场,都是‘靠别人成事的人’。”平原君定下了合纵之约而回,回到赵国说:“我赵胜不敢再相天下的士人了。我相士多达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了。我自认为没有认错天下的士,今天我对于毛先生,却相错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被别国看得十分重要,犹如九鼎和大吕洪钟一般。毛先生的犀利言辞,胜过百万雄兵。我赵胜实在不敢再相士了。”此后毛遂就做了平原君的上等宾客。【鉴赏】本文节自《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前251),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后向魏、楚取得救援,击败秦军。节选的这部分写他的食客毛遂自荐,佐助他使楚结盟的经过,表现了毛遂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文章分四层:(一)交代形势。秦国赵都邯郸,平原君奉命使楚订“合纵”之约,并带门下食客二十人前往。经挑选,只有十九人入选,缺一人。(二)毛遂自荐。毛遂自荐补充那名缺额,随平原君去楚。但平原君得知毛遂居此三年,无所表现,劝他最好留下时,毛遂理直气壮地说:“那是没有表现的机会,如有机会,早就脱颖而出了!今天就请给我一个表现的机会!”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平原君不得不同意他前往。(三)说楚“合纵”。先写同行者对毛遂态度的转变。开初,对他是“目笑之而未发”;及至与十九人议论,皆服。这为毛遂后来的不凡表现埋下伏笔。接着,写他说楚王“合纵”。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合纵”,半天未决时,十九人推他上。毛遂按剑而上,先声夺人,说:“纵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纵,日中不决,何也?”引出楚王对他的呵叱。他乘机而上,先按剑对楚王进行威胁:“王之命,悬于遂手!”以震慑楚王;再给他讲王者“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的道理,进而强调:“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再次指斥楚王之不明事理以及对“士”之无礼。楚王“唯唯”,愿意“谨奉社稷而以纵。”与平原君等歃血订下“合纵”之盟。可见,毛遂的大智大勇与过人的胆识,是签订赵、楚“合纵”之盟的关键。(四)平原君自责。定“合纵”之盟归赵后,平原君自责识人虽过千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但对于毛遂,却识之不准。盛赞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进一步突出毛遂是难得的人才。全文以毛遂自荐为中心,情节发展逐步推进,由众人对毛遂的无识到皆服,再到平原君的盛赞,进入高潮,毛遂的形象鲜明生动地呈现于眼前。他深藏不露,与孟尝君的门客冯驩有相似之处,但他敢于自荐,大胆而勇敢的谋略,似乎与冯驩又有不同。虽均为策士,可谓“千人千面”也。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此诗可谓一幅鲜明的寒江独钓图。天气寒冷,大雪纷扬,空中不见鸟飞,路上没有行人。然而,就在这奇寒飞雪、天地浑素、空渺幽寂的环境中,却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驾一叶小舟,独自于风雪之中,垂钓于寒江之上。诗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一位坚毅、孤高、冷傲的渔翁形象,这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寄托着诗人自身的思想情感,深寓人生处世意绪,底蕴无穷。【鉴赏】在一个幽静寒冷的冬日,因大雪纷飞,山上没有鸟飞,路上没有人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条小船,独自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绝世独立、远离尘世的渔翁形象。诗歌塑造的整个画面极其广阔,千山万径,但是整个画面又是无声的,也许只有飞舞的雪花是动的;整个画面也是孤独的,只有垂钓于江心的渔翁老人。意境开阔却冷清幽僻,正表现出渔翁清高孤傲的形象。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司马之后。诗歌逼真地表现了老翁于孤舟江雪中垂钓的孤独场景。【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蓑笠(suoli梭立)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全诗赏析】这首诗大约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叙写雪天江上的景色和渔翁独自垂钓的情形,凝敛峻峭,简淡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宛如一幅雪天寒江独钓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的第一、二句,从宏观角度写背景,写群山原野。“千山”、“万径”是一种想象、夸张,都极言范围之广,境界之阔。千座山,万条路的景象是摸不着的,在有限空间所构成的画面上也是无法看到的,但人们通过诗歌语言,运用联想,却可以感觉到它的广阔无垠。“鸟飞绝”,是说连一只鸟都没有了;“人踪灭”,是说连一点人的踪迹也不见了。本来“绝”和“灭”就是一种极端的状态,现在前面分别冠以“千山”和“万径”,就显得更加突出,可说把环境的幽冷沉寂充分渲染出来了。这两句诗里还没有写到雪,但那“鸟飞绝”,“人踪灭”的冷寂境界,显然就是由那铺天盖地的大雪、严寒无比的天气所造成的。可谓不着一个“雪”字,却先显现了雪天的威力及其导致的后果。总之,这两句从总体上进行描写,设置了凄寒荒寂的氛围,为下面两句诗预作铺垫。诗的三、四句从微观角度写主要对象,写人物。如果说前两句包含着想象、夸张的成分,那么这两句就完全是写实,是具体而细致地描绘江乡雪景:在漫天雪飘的寒江中,一叶孤舟上坐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那里独自垂钓。“蓑笠翁”是本诗的中心,他在浩瀚无边的背景下,在画面上虽然显得很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地位,可说整首诗就是为了突现这个人物,为了传写出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千山”、“万径”的衬托之下,一个“孤”字,又一个“独”字,写尽了人物的孤独、寂寞。诗尾“寒江雪”三字,则不仅扣题,而且也是诗的点睛之笔。字面上是说寒江上的雪,实际这雪在诗里笼盖一切:“千山”、“万径”上是雪,“孤舟”、“蓑笠”上也是雪,纷纷扬扬的大雪构成了一个洁白的银雪世界。就是在这个雪的世界里,在“鸟飞绝”、“人踪灭”,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命的环境中,这个渔翁却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凛然不可侵犯似地端坐垂钓。可见那个“独钓”的“独”字,不仅包含有“孤独”感,表现了渔翁的孤寂冷清;而且具有“独特”意,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孤傲品性和坚韧意志。这个形象,正是诗人柳宗元的自我写照。柳宗元有治国之才,怀济世之想,但由于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远贬荒州,从此有才不能施展,有志不得实现,常存孤危之感。但另一方面,他又一再声称:“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与韩愈论史官书》),表示要坚持自己进步的政治理想。作者在诗中“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身上,就寄托了自己这种孤独苦闷而又决不屈服的思想感情。诗中的对比手段用得很成功。从宏观角度大处落墨,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描写背景和从微观角度小处着笔,运用具体写实手法描摹人物适成鲜明对照,背景越写得广阔寒寂,越映衬出人物的孤独冷清和特立独行,诗篇的题旨也越发显得突出。该诗的构局也极精巧。诗中具有高度概括力的二十个字,包含有二十种意思,写出了广和狭,大和小两类事物,作者对此像绘画中的“经营位置”一样,加以巧妙的组织安排,布置搭配,构成完整的江雪垂钓图景,显得非常和谐精美,鲜明生动。此外,全诗四句都是景语,没有一句情语,可是通过雪天独钓的渔翁形象,却把诗人孤独不屈的精神曲曲传出。苏轼评柳宗元的诗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诗就写得简淡清爽而又凝重淳厚,在峻洁的文字中,充满着一种“味外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此诗可谓一幅鲜明的寒江独钓图。天气寒冷,大雪纷扬,空中不见鸟飞,路上没有行人。然而,就在这奇寒飞雪、天地浑素、空渺幽寂的环境中,却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驾一叶小舟,独自于风雪之中,垂钓于寒江之上。诗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一位坚毅、孤高、冷傲的渔翁形象,这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寄托着诗人自身的思想情感,深寓人生处世意绪,底蕴无穷。【鉴赏】在一个幽静寒冷的冬日,因大雪纷飞,山上没有鸟飞,路上没有人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条小船,独自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绝世独立、远离尘世的渔翁形象。诗歌塑造的整个画面极其广阔,千山万径,但是整个画面又是无声的,也许只有飞舞的雪花是动的;整个画面也是孤独的,只有垂钓于江心的渔翁老人。意境开阔却冷清幽僻,正表现出渔翁清高孤傲的形象。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司马之后。诗歌逼真地表现了老翁于孤舟江雪中垂钓的孤独场景。【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蓑笠(suoli梭立)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全诗赏析】这首诗大约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叙写雪天江上的景色和渔翁独自垂钓的情形,凝敛峻峭,简淡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宛如一幅雪天寒江独钓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的第一、二句,从宏观角度写背景,写群山原野。“千山”、“万径”是一种想象、夸张,都极言范围之广,境界之阔。千座山,万条路的景象是摸不着的,在有限空间所构成的画面上也是无法看到的,但人们通过诗歌语言,运用联想,却可以感觉到它的广阔无垠。“鸟飞绝”,是说连一只鸟都没有了;“人踪灭”,是说连一点人的踪迹也不见了。本来“绝”和“灭”就是一种极端的状态,现在前面分别冠以“千山”和“万径”,就显得更加突出,可说把环境的幽冷沉寂充分渲染出来了。这两句诗里还没有写到雪,但那“鸟飞绝”,“人踪灭”的冷寂境界,显然就是由那铺天盖地的大雪、严寒无比的天气所造成的。可谓不着一个“雪”字,却先显现了雪天的威力及其导致的后果。总之,这两句从总体上进行描写,设置了凄寒荒寂的氛围,为下面两句诗预作铺垫。诗的三、四句从微观角度写主要对象,写人物。如果说前两句包含着想象、夸张的成分,那么这两句就完全是写实,是具体而细致地描绘江乡雪景:在漫天雪飘的寒江中,一叶孤舟上坐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那里独自垂钓。“蓑笠翁”是本诗的中心,他在浩瀚无边的背景下,在画面上虽然显得很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地位,可说整首诗就是为了突现这个人物,为了传写出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千山”、“万径”的衬托之下,一个“孤”字,又一个“独”字,写尽了人物的孤独、寂寞。诗尾“寒江雪”三字,则不仅扣题,而且也是诗的点睛之笔。字面上是说寒江上的雪,实际这雪在诗里笼盖一切:“千山”、“万径”上是雪,“孤舟”、“蓑笠”上也是雪,纷纷扬扬的大雪构成了一个洁白的银雪世界。就是在这个雪的世界里,在“鸟飞绝”、“人踪灭”,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命的环境中,这个渔翁却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凛然不可侵犯似地端坐垂钓。可见那个“独钓”的“独”字,不仅包含有“孤独”感,表现了渔翁的孤寂冷清;而且具有“独特”意,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孤傲品性和坚韧意志。这个形象,正是诗人柳宗元的自我写照。柳宗元有治国之才,怀济世之想,但由于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远贬荒州,从此有才不能施展,有志不得实现,常存孤危之感。但另一方面,他又一再声称:“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与韩愈论史官书》),表示要坚持自己进步的政治理想。作者在诗中“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身上,就寄托了自己这种孤独苦闷而又决不屈服的思想感情。诗中的对比手段用得很成功。从宏观角度大处落墨,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描写背景和从微观角度小处着笔,运用具体写实手法描摹人物适成鲜明对照,背景越写得广阔寒寂,越映衬出人物的孤独冷清和特立独行,诗篇的题旨也越发显得突出。该诗的构局也极精巧。诗中具有高度概括力的二十个字,包含有二十种意思,写出了广和狭,大和小两类事物,作者对此像绘画中的“经营位置”一样,加以巧妙的组织安排,布置搭配,构成完整的江雪垂钓图景,显得非常和谐精美,鲜明生动。此外,全诗四句都是景语,没有一句情语,可是通过雪天独钓的渔翁形象,却把诗人孤独不屈的精神曲曲传出。苏轼评柳宗元的诗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诗就写得简淡清爽而又凝重淳厚,在峻洁的文字中,充满着一种“味外味”。
姜夔暗香。推荐。爱诗词网。姜夔《暗香》姜夔姜夔辛亥之冬①,予载雪诣石湖②。止既月③,授简索句④,且征新声⑤。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⑥,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⑦。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⑧。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⑨。江国⑩。正寂寂。叹寄与路遥(11),夜雪初积。翠尊易泣(12)。红萼无言耿相忆(13)。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14)。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②石湖:南宋词人范成大,号石湖。③止既月:停留月余。④授简索句:指将纸笺授与姜夔,要他写词。⑤征新声:请创新调。⑥隶习:研习,指练唱。⑦“唤起玉人”两句:贺铸《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美人。⑧“何逊”两句:南朝梁诗人何逊,字仲言,酷爱梅花,写过《咏早梅》诗。作者这里把自己比做何逊,说年事渐增,昔日的文采却慢慢减退。⑨瑶席:指精美的座席。⑩江国:江南乡国。(11)寄与路遥:指寄赠梅花路途遥远。暗用南朝宋陆凯折梅赠长安友人范晔的典故。其《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12)翠尊:绿色酒杯。(13)红萼:红花,此处指红梅。耿相忆:怀念故旧,耿耿不忘。(14)“千树”句:宋时杭州西湖孤山种了很多梅树。寒碧:指西湖水温、水色。鉴赏梅在骚人雅客的笔下,一直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古以来咏梅的诗词很多,然而“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词源》卷下)。姜夔这两首词就得名于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其清空的意境、洒落的情怀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炎称为“绝唱”,并不夸张。根据词序,《暗香》《疏影》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当时词人应邀在范成大致仕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范成大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梅谱》。姜夔客石湖时,正是以自己的专擅投主人的雅好,驰骋才华,呕心沥血,创作了这两首咏梅佳作。姜夔作词善于烘托氛围,这首词发端就创造了一个凄清冷幽的环境。词人并不急于描写梅之风情,而是迂回一笔,先将时间拉回到过去。往日不知多少次,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在梅边吹笛。“旧时月色”已非真实的月光,因其在词人脑海里反复酝酿,再吐出时,已然带上了朦胧虚幻的色彩。而“梅边吹笛”也变得模糊起来,以其缥缈,而显得遥远。首三句可谓“忆梅”。忆之不足,故而采之。梅是美好的,所以采梅之人非“玉人”“美人”就无法与之匹配。贺铸有词“玉人和月摘梅花”(《浣溪沙》),将美人在月光下采摘梅花的景象描写得十分动人。“唤起玉人”两句化用了贺铸的词意,然而表达更加曲折委婉。仿佛在清冷的空气中,美人伸出纤纤玉指触落梅花。“不管清寒”足见爱梅心切。此章可谓“采梅”。采之不足,故吟咏之。词人以老去的何逊自拟,实乃自谦。何逊的《咏春风》诗,咏物颇为工细,词人说自己“忘却春风词笔”,实际是说以自己的笔力难以道出梅花的神韵,这还是在写梅的高雅脱俗。“何逊”两句可谓“咏梅”。咏之不足,故反复赏之。“瑶席”乃精美的座席,设下这样的座席,正与梅之清高相称。梅花没有“桃之夭夭”的奢华与繁盛,却拥有自己朴素的淡雅与高洁。花不过是疏疏落落的几枝,然而即使这不多的几枝花,也依然要绽放出美丽的容颜,倾吐出醉人的芬芳。梅生于雪中,长于雪中,故其香为冷香。在冬季晴冷的天气里,花前设座,梅边品笛,有秀色盈目、暗香扑鼻,实在是文人雅客的赏心乐事。“但怪得”两句谓之“赏梅”。由忆至采,至咏,再至赏,层层渲染,梅之品格风貌立体地呈现出来,于下阕转入抒情。梅唤起的是对心上人的思念,这思念化作信使手中那束红艳的花枝寄与远方的情人。然而路途太遥远了,这份情思终究难以传达,酒席间的绿色酒杯便承载了思念的泪水。下阕抒情并不直接,而是先宕开一笔,将读者的视野导入一个阔大的江南乡国的背景中,沉静、寂寥,这是客观的时空氛围,却也是词人主观感情的流露。在这种深沉的意境中,词人的情感得以升华,梅便成为传情达意的媒介。然而这种表达却也是含蓄的,“红萼无言”,道出的是真诚款曲的深情和至死不渝的爱恋。“翠尊”与“红萼”对举,色彩鲜明,为全词素淡的色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雪中梅竹图【宋】徐禹功辽宁省博物馆藏词人的思绪并没有就此收拢。梅花唤起的回忆,使他回到了曾经与情人携手共游的西湖边上的梅林。千株梅花,在寒冷碧绿的湖水的映衬下朵朵绽放,这幅图景成为见证他们的爱情的永恒记忆,有情人虽不能够在一起,但它被词人置入脑海,反复回想,“长记”一语透出的深意真可耐人寻味。梅花,盛开时有无言的庄重,凋落时有寂寞的沉静,在瞬间绽放美丽的华彩,又在瞬间无声飘零。词人觉得它消逝得太快了,想要挽留,却终究无计可施。“片片吹尽”,吹落的不仅是花瓣,更是有情人无尽的相思。于是所有的感慨皆化作“几时见得”四个字,从胸臆中吐出。这声叹息,既包含了对梅的怜惜,又包含了对相忆之人难再相会的遭际的感伤,情深意浓,韵味悠长。全篇句句不离梅花,在咏梅间处处融入怀人深情。画面干净,意境优美,张炎以“清真”“骚雅”(《词源》卷下《清空》)概括其艺术特色,可谓一语中的。(常迎春)集评宋《张炎:“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如东坡中秋《水调歌头》云(词从略),王荆公金陵怀古《桂枝香》云(词从略),姜白石《暗香》赋梅云(词从略)、《疏影》云(词从略)。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词源》卷下)链接宋代文人爱梅成风。宋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往往成为他们诗词以及书画作品中最为常见的题材。在宋代文学史上,不仅有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经典的诗句,为梅传形写照;也有姜夔特意为写梅而自度的词牌《疏影》《暗香》。宋代文人更由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本色来比喻文人的志节操守以及清雅的人格修养,这样的诗词名作也层出不穷,如王安石的《梅花》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等。画家更是将梅花视为楮墨中的尤物,一时间涌现出扬无咎在内的许多擅画梅花的画家。
从现有的材料分析,在汉族移民入台之前,大陆上已有两次向台湾移民,或经过福建或直接从福建移入。
第一次迁入台地的是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为北京人的后裔,大体于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时向南迁,在距今一万年至三万年前通过闽台间的大陆架即今天的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地区。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并不是长途跋涉直接从北方进入台地,而是从北方南迁后在福建地区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移进台地的。不久前,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南东山岛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块人类右侧肱骨残断化石,称东山人化石,时间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可证明,旧石器时代东山已有人居住了。1988年5月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西清流沙芙洞口村的狐狸洞里,发现距今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清流一带已有人类活动了。无疑,这些清流人和东山人都是从北方迁来的。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左镇人以及长滨文化主人、东山人、清流人,同是北京人的后裔,有共同的血统,他们移动路线是华北——清流——东山——台湾。这样,人们看到,台湾早期人类与福建早期人类,有着血统的关系。台湾历史上曾有过飞人、鸡距人、小黑人,后来不见了。有人认为,那些人有可能是左镇人、长滨文化主人的后裔,后来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而被淘汰掉。也有人认为,他们属于尼格利佗种人,来自菲律宾,除一小部分与南亚蒙古人混合以外,都在激烈的种族战争中被消灭了。
台湾土著。推荐。爱诗词网。从现有的材料分析,在汉族移民入台之前,大陆上已有两次向台湾移民,或经过福建或直接从福建移入。第一次迁入台地的是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为北京人的后裔,大体于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时向南迁,在距今一万年至三万年前通过闽台间的大陆架即今天的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地区。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并不是长途跋涉直接从北方进入台地,而是从北方南迁后在福建地区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移进台地的。不久前,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南东山岛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块人类右侧肱骨残断化石,称东山人化石,时间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可证明,旧石器时代东山已有人居住了。1988年5月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西清流沙芙洞口村的狐狸洞里,发现距今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清流一带已有人类活动了。无疑,这些清流人和东山人都是从北方迁来的。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左镇人以及长滨文化主人、东山人、清流人,同是北京人的后裔,有共同的血统,他们移动路线是华北——清流——东山——台湾。这样,人们看到,台湾早期人类与福建早期人类,有着血统的关系。台湾历史上曾有过飞人、鸡距人、小黑人,后来不见了。有人认为,那些人有可能是左镇人、长滨文化主人的后裔,后来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而被淘汰掉。也有人认为,他们属于尼格利佗种人,来自菲律宾,除一小部分与南亚蒙古人混合以外,都在激烈的种族战争中被消灭了。第二次迁入台湾的大陆居民,是现在还生活在台湾的土著民族即高山族(也称山地同胞)的祖先,他们是在台湾成为海岛之后到台地的,其最早迁入者约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者约在2000年至2500年前。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东鳀”人、“夷洲”人、“流求”人和“东番”人等,晚近也有人称之为“番族”(包括“生番”、“野番”和“熟番”),那是多带有贬意的称呼。高山族不是统一的民族,而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语言、生活习惯等都不相同。如今高山族主要生活于台湾的山区。台湾的高山族,约有四十多万人,差不多占本省总人数的百分之二。高山族是比汉族更早来到台湾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演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在平地上年代较久的并与汉族融合者称为平埔族。平埔族乃统称,由好几个部分组成:凯达格兰人(分布于基隆、淡水一带),噶玛兰人(分布于宜兰一带),道卡斯人(分布于新竹、苗栗一带),巴宰海人(分布于台中),巴布拉人(分布于大甲溪和大安溪之间),西拉雅人(分布于台南、高雄、屏东一带),水沙连人(或称为邵人,分布于日月潭附近),巴布萨人(分布于彰化大肚溪以南),安雅人(分布于嘉义和南投一带)以及雷郎人等,住山区的称山地同胞,住平地的称平地山胞,人口约十万左右,现已和汉族人很难区别。另一部分是受汉族影响较小,迄今多数仍居住在山区,并且保持着本民族原有习俗和语言者,称高山族,人口约三十三万左右。现时台湾的高山族,主要是指后面这部分,按他们的种族和文化特征是属于蒙古人种的一个分支,明清时称“番族”,在日本统治时期称为高砂族。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改称高山族。高山族按不同的习俗和语言,实际上可分为九个部分(或称九个族群):泰雅人,7.6万多人,居台湾中部,分布在埔里以北的山区,有人称之为高山族的代表;布农人,3.5万多人,居住于中央山脉偏东之最高山地,分布在关山和玉里一带;曹人(也称朱欧人),7100人,居住于玉山以西的阿里山一带;赛夏人,约3900人,居住于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鲁凯人,约6300人,分布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排湾人,6万多人,与汉族接触最早,居住于大武山以南到恒春一带;卑南人,约8000多人,居于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地区;阿美人,约12万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多的一部分,居住于台东纵谷地带,即花莲和台东一带,多数在平地,文化程度较高;雅美人,约3500人,居于兰屿岛,同外界接触较少,多从事渔业为生。高山族大多居住在贫瘠、偏僻的山区,经济、文化较落后,但因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外界影响的不同,各部族间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其中排湾族已进入了封建贵族世袭制社会;而其他各族均不同程度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某些特征,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山族正在逐渐地汉化,跳跃式地发展。不同部分的高山族迁台湾来自的方向和时间不尽相同。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福建一带的闽越族即福建的土著族是可以肯定的。人们从台湾考古发掘的遗物,即近几年从台湾各地发掘出土的各种陶器中看到,它的形状及制作方法,都与往日在大陆各地发掘的极为相似,那可认为是大陆文化对台湾的延伸。关于高山族的来源,陈碧笙先生在《台湾地方史》一书中,提出一条线索。他说,现在的台湾土著居民,不论是属于北部山居人(旧史所谓“生番”,“野番”),或者南部沿岸平埔人(所谓“熟番”或“平埔番”),大部分都是属于南亚蒙古人种的原马来亚人的后裔。原马来亚人的祖先最初发源于亚洲北部大陆,一支沿东部海岸南下,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南地区,古代叫百越(有于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等);另一支越长江上流南下,分布于五岭以西的西南峡谷地区,叫百濮。大概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有一支越族自我国东南沿海分数批渡海到了台湾,一部分留下来与先住在那里的矮黑人相融合,后来大概就成为泰雅、赛夏、布农、朱欧等人的祖先;又一部分继续南移到菲律宾、加里曼丹、苏拉威西诸岛,也与当地的尼格利佗种人相融合,成为原马来人的某些支系。有段石锛很可能就是古越族制造、使用并传播到台湾及南洋诸岛去的,大约在同一时期,有几支越人和濮人也分作若干批到南洋群岛,与古印度奈西安种人相融合,成为原马来人,大部分马来人留下与原住那里的尼格利佗种人相融合,成为后来的真马来人,没有同尼格利佗人融合的部分,后来有一支经由菲律宾移入台湾,这些人大概就是排湾、阿美、卑南、雅美和平埔等人的祖先。这样,从大陆出发的两支南亚蒙古人种,最后仍在台湾汇合,北部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朱欧人的祖先应是最早到达台湾的,他们来自大陆,所以至今仍保持古越、濮诸族的一些文化特征,如缺齿、去毛、纹身、黥面、猎首、吹口琴、着贯头衣、住干栏屋、行崖葬及室内葬,腰机纺织以及父子连名等。在南部,排湾人到达最早,以大武山为发祥地,最初住在平地上,后因敌不过文化比较先进的平埔人才退入山地。平埔人大概于1500至1600年前迁入台湾,占据西部、西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卑南人、阿美人也相继而来,占据东部。雅美人来得晚,于公元6至8世纪间迁入红头屿。中国古代有“闽在海中”之说,那是指闽越族在海岛中。闽即闽越族。闽越在历史上虽有“闽”和“越”的不同称呼,实是同一的,初时闽为族名,越为国名,后来合而为一了,成了闽越族(百越族的一个支系),因为他们的活动地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所以后来泛指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最后则成了福建古代土著民族的专称。人们可以这么说,闽即越,即蛮、即番。台湾土著民族曾被称为“番族”,自是与此有关,因为台湾的土著民族有的系来自大陆,来自福建的土著族即闽越族,所以一直保留着大陆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如泰雅人、布农人的“征日”传说,即把天上多余的日打下来的传说,那无疑是来自后羿射日的神话;有的一直保留着闽越族的崇蛇习俗;有的在住房建筑方面仍和古代闽越族的形式一样,等等。这些也都证明,台湾土著族与福建土著族即闽越族有血缘的关系。从史籍记载看,早在先秦以前,台湾曾是越国的势力范围,由于这种关系,迁居台湾的闽越人,与大陆的越国人时有往来。后来又为什么不来往了呢?主要因为大陆实行海禁政策,特别是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等封建统治者多次下令迁徙沿海越人到内地,其结果必然使台湾与大陆相隔离。此后两地同胞也就失去了联系,到了三国时,吴国统治者试图再恢复先秦时与台湾的那种关系和联系,为此,便有黄龙二年(230)征夷州的事发生。这次吴国统治者派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渡海,攻打夷州,可惜没有成功,反使士卒死了十之八九。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举动,统帅卫温、诸葛直因此坐牢、杀头。吴国人沈莹可能当年参加过这场出征作战,后来年老时根据回忆,写成了《临海水土志》一书,介绍当时夷州的许多情况。从《临海水土志》一书中,人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夷州除了今日的台湾,不可能有别的地方。那里所描写的“山夷”人即夷州居民的风俗民情,多与越人相同,这也不难证明,台湾居民中至少有一部分与大陆越族人同属于一个种族,也就是说,他们是从大陆迁去的。夷州到了隋代称流求,《隋书》载,隋代的统治者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活动。第一次掠人而返,第二次取布甲而返,最重要的是第三次于大业六年(610)发兵万余人打流求,去了一个多月,战果是虏男女数千人而归。这数千人可能是数百人之误。他们把虏到的人安顿到什么地方呢?明末福建人何乔远在其《闽书》中明确讲到,隋代掠琉球(流求)五千户,居福清福庐山的化南、化北二里。有人对此作了考证,认为五千户当为五十户,二百多人。福庐山也叫郭庐山,福庐山的化南、化北,在今福清县龙田附近。有人说这是台湾人民移居大陆之始。到了元朝大德元年(1297),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队到琉求(台湾)察访,带回了一百三十多名土著族人,在福建住了一些时间,于第二年又将他们送回台湾。可见,早期两地还是有联系的。历史上闽台两地人民的来往,虽有间断过,可没有停止。这里人们不难看出台湾土著族(高山族)与福建的渊源关系。
【诗句】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出处】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意思】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全诗】《送方外上人》.[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解题】此诗约作于大历十二至十四年(773—775)之间,时刘长卿在睦州司马任。方外:僧人名,李白有《登巴陵西阁赠衡岳寺僧方外》,当即此人。刘长卿又有《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萧使君为萧复,大历十二至十四年间在常州刺史任。上人:对僧人的尊称。诗中写僧人如浮云野鹤,不会居于尘世。后二句又戏劝其不要居于人所共知的沃洲山,言外有讥刺时人借隐居以求名之意。笔调轻灵,意境含蓄。【注释】①孤云、野鹤:都是比喻僧人清高漂游。张祜《寄灵澈》诗亦以“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形容僧人。将:与,共。②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与天姥山相对,相传晋代名僧支遁(道林)曾于此放鹤养马,《世说新语·排调》则谓“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山’之误,��山即沃洲山)”道书称沃洲山为第十二福地。【全诗鉴赏】这是一首含有戏谑之意的送行诗,送的上人是诗僧灵沏。《园觉要览》中说:“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曰上人。”上人当然是对僧人的尊称。“孤云”即孤独的一片云。“将”,送的意思,是紧切题目而来的。“野鹤”喻指“上人”,诗的起句就开宗明义的点题并道出全诗主旨。用天上的仙禽“野鹤”来比喻人间的诗僧灵沏上人,既有恰合身份的地方,又把他推到十分高洁的境地。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俗世人间居住呢?反诘的语气把“上人”的高雅又推向更高的层次上去。第三句更具体地指明:切莫买下沃洲山!何故不能隐居此地以学道呢?那里虽是福地,当然可买地修行,但是知道它的人已经很多,已被时人识破了,已染上俗尘了,“上人”所居之地谅必别有清静的天地。沃洲山,在越州剡县南(今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晋代名僧支遁曾在此放鹤养马,有放鹤峰和养马坡。是道家的第十二福地。这样的胜地诗人却何以劝阻“上人”不要前往呢?这很明确表现出诗人讥讽上人“入山不深”的戏谑之意。
孤云将野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出处】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意思】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全诗】《送方外上人》.[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解题】此诗约作于大历十二至十四年(773—775)之间,时刘长卿在睦州司马任。方外:僧人名,李白有《登巴陵西阁赠衡岳寺僧方外》,当即此人。刘长卿又有《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萧使君为萧复,大历十二至十四年间在常州刺史任。上人:对僧人的尊称。诗中写僧人如浮云野鹤,不会居于尘世。后二句又戏劝其不要居于人所共知的沃洲山,言外有讥刺时人借隐居以求名之意。笔调轻灵,意境含蓄。【注释】①孤云、野鹤:都是比喻僧人清高漂游。张祜《寄灵澈》诗亦以“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形容僧人。将:与,共。②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与天姥山相对,相传晋代名僧支遁(道林)曾于此放鹤养马,《世说新语·排调》则谓“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山’之误,��山即沃洲山)”道书称沃洲山为第十二福地。【全诗鉴赏】这是一首含有戏谑之意的送行诗,送的上人是诗僧灵沏。《园觉要览》中说:“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曰上人。”上人当然是对僧人的尊称。“孤云”即孤独的一片云。“将”,送的意思,是紧切题目而来的。“野鹤”喻指“上人”,诗的起句就开宗明义的点题并道出全诗主旨。用天上的仙禽“野鹤”来比喻人间的诗僧灵沏上人,既有恰合身份的地方,又把他推到十分高洁的境地。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俗世人间居住呢?反诘的语气把“上人”的高雅又推向更高的层次上去。第三句更具体地指明:切莫买下沃洲山!何故不能隐居此地以学道呢?那里虽是福地,当然可买地修行,但是知道它的人已经很多,已被时人识破了,已染上俗尘了,“上人”所居之地谅必别有清静的天地。沃洲山,在越州剡县南(今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晋代名僧支遁曾在此放鹤养马,有放鹤峰和养马坡。是道家的第十二福地。这样的胜地诗人却何以劝阻“上人”不要前往呢?这很明确表现出诗人讥讽上人“入山不深”的戏谑之意。
诗文别集。十卷。嵇康撰。今见最早有明嘉靖间刊本。一九二四年有鲁迅辑校本。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黄初四年(223年),卒于魏景元三年(262年)。谯郡(今安徽宿县)人。魏宗室婿,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被杀。能文、工诗、善音乐,为“竹林七贤”之首。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四言诗也很有特色,著有《嵇中散集》十五卷。
嵇康集。推荐。爱诗词网。诗文别集。十卷。嵇康撰。今见最早有明嘉靖间刊本。一九二四年有鲁迅辑校本。嵇康,字叔夜。生于魏黄初四年(223年),卒于魏景元三年(262年)。谯郡(今安徽宿县)人。魏宗室婿,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被杀。能文、工诗、善音乐,为“竹林七贤”之首。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四言诗也很有特色,著有《嵇中散集》十五卷。是集分十卷,计诗一卷,文九卷。第一卷收诗六十首。卷二至卷十前部分为各体文章。卷十后另附有前人《嵇康集跋》和鲁迅的《跋》、《逸文考》、《著作考》等。集中所收诗歌,大多数是四言体。内容多表现清逸脱俗的境界,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也有一些诗,则明显地表现愤世疾俗的感情。代表作是《幽愤诗》,为嵇康因吕安事牵连入狱后所作,表现其托好老庄,不附流俗的志趣和耿直的性格。虽然自知这是招致“谤议”的原因,而略有自悔意,但终不肯改变素志,还要“采薇山阿,散发岩岫”,表示决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的态度和决心。嵇康的诗,与他清高孤傲、正直坦荡的个性相呼应,一些作品写得比较直露,揭露时弊,横议是非,不留情面,表现出清峻警峭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作品善用比兴,寄孤愤于言外,托喻清远。对于嵇诗的艺术风格,刘勰、钟嵘都有精当的评价:刘勰说他“嵇志清峻”(《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他“过为峻切,然托喻清远”(《诗品》)。嵇康的散文成就在诗歌之上。代表作是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写给昔日友人山涛的。山涛曾与嵇康、吕安为友,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但他后来转仕司马氏,并在离任吏部郎之前,欲举嵇康代其原职,康作此书拒绝。书中说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提出“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表示自己不愿出仕的坚决意志。书中流露出不满司马昭阴谋篡魏的情绪,锋利洒脱,很能表现他峻急刚烈的性格。还有一些篇制较长的论说文,如名篇《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等。这些文章论及哲学、政治、伦理、音乐诸方面,其中颇多新说胜解。鲁迅赞其论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嵇康的诗文集,梁以前有十五卷,至宋仅存十卷。今存刊本以明嘉靖年间黄省曾辑刻的十卷本为最早。另有明吴宽丛书堂钞本,与黄本同出于宋十卷本,但比黄本多存诗七首,共六十首,文字讹误也少些。明代中,后期常见的刻本有,汪士贤《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等,大体都出自黄省曾刻本。清代有陆心源皕宋楼钞本,则出自吴宽丛书堂钞本。1924年,鲁迅以吴宽丛书堂钞本为底本,以黄省曾、汪士贤、程荣、张燮、张溥等五家明刻本参校,并用《三国志》裴注、《晋书》、《文选》李善注,《世说新语》刘注及多种类书时《嵇康集》作了大量他校。此本校勘精审,去取严谨,文中校记也比较简明,是《嵇康集》校本中最好的本子。《嵇康集》注本有戴明扬教授的《嵇康集校注》。书中正文,依从明代黄省曾嘉靖四年(1525年)仿宋刻本,而以别本及诸书引载者校之,并注出校记。注文先列出旧注、次加戴注,并将明、清诸人评语,附载于各篇之后。此书校勘部分参阅了鲁迅、叶渭清两家校本,有一定价值,但往往偏信旧校“为旧校所敝”(鲁迅语),因而有许多不精当之处。注释、摘评部分却弥足参考。这部分主要特点是,征引繁富、释义准确。凡《文选》所载,戴本则先引李善注,后加自己补注;《文选》未收的,则于每两句下征引典籍,注其出处,释其字义,并在每首诗文后附上集录的前人评语,评语的征引也力求丰富。如卷一《幽愤诗》末,引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苏轼语、刘克庄《后村诗话》、李贽《焚书》、孙《文选评》、沈德潜《古诗源》、何焯《文选评》、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方庭珪《文选集成》等八条,卷五《声无哀乐论》末引了《文心雕龙》、黄道周《声无哀乐辨》、余元熹《汉魏名文乘》、曹宗璠《驳声无哀乐论》等四条,字数达数千字。这些评语基本照录原文,不作删节,很便读者参考。常见的《嵇康集》辑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本(即黄省曾刻本),《鲁迅全集》本(即鲁迅校本)。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校本》有一九六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此本着力于正文字、理旧说、是一部研究嵇原生平和作品较为完备的本子。
【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意思】何时才能和你坐在西窗下,一边剪去烛芯,一边追述今日巴山夜雨之时我对你的思念?何当:何时能。剪烛:剪去烧残的烛芯,使灯光更明亮。却话:再说起。却,再。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巴,古国名,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一带。【意思1】何当:何时能。剪:剪去烧残的烛芯,使烛明亮。却话:追述。句意:何时能够回至家中,同你在西窗下剪烛夜谈,追述在巴山夜雨思念你的心情呢。诗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以未来之景慰藉现在,含意深远曲折。【评析】以今夜相思之苦预期未来相见之乐,又以未来相见之乐慰藉今夜相思之苦,即景见情,清空微妙,诚如纪昀所评:“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句说完,故为高唱。”(《李义山诗集点论》)【鉴赏】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一起坐在西窗之下剪着灯烛,一起说着现在的巴山夜雨之景呢?这是诗人由眼前雨景而生发的想象。诗人此时独处异乡,夜雨绵绵,更是加深了他的思家之情。但诗人并未一直苦闷,却是通过想象与妻子重逢时候的喜悦场景来自我安慰。诗人跨越现在的时空,想象未来的场面,而未来所话之事又是今日之景;诗人幻想的场景越是欢乐,就越反衬出他此时的满腹寂寞;回家之后能够与妻子共诉离情,现在却只能独自观雨。仅仅两句,却是时空交错,悲喜交织,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期望与亲友见面和叙谈。[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往事如烟,沧海桑田,李商隐的名句便愈念念于心。我那可敬的忘年朋友,……我们还能有幸重逢么?我期待着。(李放眉《夜雨西窗“烛火”明》)【全诗】《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释】寄北:寄赠北方的妻子。君:指作者的妻子。巴山:指大巴山。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的交界处。秋池:秋天的池塘。何当:什么时候能够。剪……烛:蜡烛点得时间长了,会结出烛花,使光线变暗。所以需要剪去烛花。形容谈到很晚。却话:再谈。【大意】你询问我回家的日期;可是,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啊!今夜,我独自一人留宿在荒凉的大巴山下,听着窗外的秋雨声;冰凉的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恰似我满腔的愁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在家中的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畅叙今夜人各西东的离别之情呢?【鉴赏1】这是一首动人的情诗。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为《夜雨寄内》,内者,妻也;他本均题为《夜雨寄北》,北者,既可指妻,亦可指友。张采田以为此诗乃商隐于大中二年(848)秋游巴蜀时作;他人(如俞陛云)则以为乃大中五年入东川柳仲郢幕而作,此前王氏已没,乃寄友之诗。从情感内容看,按“寄内”理解,更为合理。写作时间应与《摇落》同时,不能排除此前诗人到过巴东。一、二句用一问一答、一顿一转的手法,抒写思归念远的愁怀。妻子对归期的问询,可见系念之深、望归之切;诗人“未有期”的回答,道出了羁旅他乡,归期难卜,抒发了穷愁的怅惘之情。而“巴山夜雨”,涨满秋池,可见雨之浓密有声,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境。一个“涨”字,突显了雨水之多、池塘之满,加深了愁思与离情。三、四句抛开描写今日的离愁和悲苦,转到描写他日团聚、西窗共剪烛和追忆今日的情景,即用未来的欢乐驱遣眼下的愁苦,又把今夜的愁苦作为未来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如此,无疑使全诗增添了明朗欢快的情调,既排遣了自己心中的惆怅,又向妻子传递了温情,给了她极大的安慰。显然,这里采用了深一层的写法。桂馥云:“眼前景翻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札朴》卷六)的确此二句一转,出人意料,奇特的构想使全诗变得更为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了。另外“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又以“何当”二字承上启下,巧妙地将今夕现实和来日憧憬绾合在一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全诗显得回环往复,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且深化了意境。此诗清空如话,含蓄情深,最为动人。何焯赞它“水精如意玉连环”,其不以“藻绘典丽”著称,确实是别具一格的。【鉴赏2】[1]这首七绝,《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寄内”,是寄给他的内人(妻子),“寄北”,是寄给北方的人,可能是原配妻子,但有人考证这时李商隐原配妻子王氏已经病故,那么可能是续弦、姬妾,我们作怀人诗来读即可。诗寄自巴山,当是写于公元852~855年之间诗人任职东川之时。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2]何当:何时能够。这首怀人七绝,用简短的语言,把深切的思念情表现得深厚而涵蕴无尽。首句似是直叙,却以答问形式出之,形成跌宕曲折,表现了羁旅难归的两地愁苦(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吗,还没有个日期呢)。次句是夜雨绵绵涨满秋池的画面,不言愁,而独听异乡淅淅沥沥夜雨,愁苦自在景中。后两句宕开一笔,不言相念之切,却在孤寂忧思中憧憬团聚之欢乐,在想象中把今夜巴山冷雨中的苦思作为相逢时剪烛夜谈的话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在西窗下剪烛夜谈,谈谈我在巴山夜雨时对你的相思呢)。徐德泓《李义山诗疏》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首绝句纸短情长,与他大多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写得浅切畅晓而不乏神韵。
却话巴山夜雨。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意思】何时才能和你坐在西窗下,一边剪去烛芯,一边追述今日巴山夜雨之时我对你的思念?何当:何时能。剪烛:剪去烧残的烛芯,使灯光更明亮。却话:再说起。却,再。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巴,古国名,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一带。【意思1】何当:何时能。剪:剪去烧残的烛芯,使烛明亮。却话:追述。句意:何时能够回至家中,同你在西窗下剪烛夜谈,追述在巴山夜雨思念你的心情呢。诗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以未来之景慰藉现在,含意深远曲折。【评析】以今夜相思之苦预期未来相见之乐,又以未来相见之乐慰藉今夜相思之苦,即景见情,清空微妙,诚如纪昀所评:“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句说完,故为高唱。”(《李义山诗集点论》)【鉴赏】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一起坐在西窗之下剪着灯烛,一起说着现在的巴山夜雨之景呢?这是诗人由眼前雨景而生发的想象。诗人此时独处异乡,夜雨绵绵,更是加深了他的思家之情。但诗人并未一直苦闷,却是通过想象与妻子重逢时候的喜悦场景来自我安慰。诗人跨越现在的时空,想象未来的场面,而未来所话之事又是今日之景;诗人幻想的场景越是欢乐,就越反衬出他此时的满腹寂寞;回家之后能够与妻子共诉离情,现在却只能独自观雨。仅仅两句,却是时空交错,悲喜交织,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期望与亲友见面和叙谈。[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往事如烟,沧海桑田,李商隐的名句便愈念念于心。我那可敬的忘年朋友,……我们还能有幸重逢么?我期待着。(李放眉《夜雨西窗“烛火”明》)【全诗】《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释】寄北:寄赠北方的妻子。君:指作者的妻子。巴山:指大巴山。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的交界处。秋池:秋天的池塘。何当:什么时候能够。剪……烛:蜡烛点得时间长了,会结出烛花,使光线变暗。所以需要剪去烛花。形容谈到很晚。却话:再谈。【大意】你询问我回家的日期;可是,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啊!今夜,我独自一人留宿在荒凉的大巴山下,听着窗外的秋雨声;冰凉的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恰似我满腔的愁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在家中的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畅叙今夜人各西东的离别之情呢?【鉴赏1】这是一首动人的情诗。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为《夜雨寄内》,内者,妻也;他本均题为《夜雨寄北》,北者,既可指妻,亦可指友。张采田以为此诗乃商隐于大中二年(848)秋游巴蜀时作;他人(如俞陛云)则以为乃大中五年入东川柳仲郢幕而作,此前王氏已没,乃寄友之诗。从情感内容看,按“寄内”理解,更为合理。写作时间应与《摇落》同时,不能排除此前诗人到过巴东。一、二句用一问一答、一顿一转的手法,抒写思归念远的愁怀。妻子对归期的问询,可见系念之深、望归之切;诗人“未有期”的回答,道出了羁旅他乡,归期难卜,抒发了穷愁的怅惘之情。而“巴山夜雨”,涨满秋池,可见雨之浓密有声,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境。一个“涨”字,突显了雨水之多、池塘之满,加深了愁思与离情。三、四句抛开描写今日的离愁和悲苦,转到描写他日团聚、西窗共剪烛和追忆今日的情景,即用未来的欢乐驱遣眼下的愁苦,又把今夜的愁苦作为未来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如此,无疑使全诗增添了明朗欢快的情调,既排遣了自己心中的惆怅,又向妻子传递了温情,给了她极大的安慰。显然,这里采用了深一层的写法。桂馥云:“眼前景翻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札朴》卷六)的确此二句一转,出人意料,奇特的构想使全诗变得更为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了。另外“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又以“何当”二字承上启下,巧妙地将今夕现实和来日憧憬绾合在一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全诗显得回环往复,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且深化了意境。此诗清空如话,含蓄情深,最为动人。何焯赞它“水精如意玉连环”,其不以“藻绘典丽”著称,确实是别具一格的。【鉴赏2】[1]这首七绝,《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寄内”,是寄给他的内人(妻子),“寄北”,是寄给北方的人,可能是原配妻子,但有人考证这时李商隐原配妻子王氏已经病故,那么可能是续弦、姬妾,我们作怀人诗来读即可。诗寄自巴山,当是写于公元852~855年之间诗人任职东川之时。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2]何当:何时能够。这首怀人七绝,用简短的语言,把深切的思念情表现得深厚而涵蕴无尽。首句似是直叙,却以答问形式出之,形成跌宕曲折,表现了羁旅难归的两地愁苦(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吗,还没有个日期呢)。次句是夜雨绵绵涨满秋池的画面,不言愁,而独听异乡淅淅沥沥夜雨,愁苦自在景中。后两句宕开一笔,不言相念之切,却在孤寂忧思中憧憬团聚之欢乐,在想象中把今夜巴山冷雨中的苦思作为相逢时剪烛夜谈的话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在西窗下剪烛夜谈,谈谈我在巴山夜雨时对你的相思呢)。徐德泓《李义山诗疏》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首绝句纸短情长,与他大多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写得浅切畅晓而不乏神韵。
【诗句】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出处】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意思】帝王用最高的礼仪给五岳上香,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坐镇四方,嵩山位居中央。火神赤帝居住的荒山僻野怪妖很多,上天授予权柄让它雄镇南方。烟雾弥漫掩盖了大半个山,谁能穿云破雾登到最高的山峰上?【全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韩愈.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注释】①谒:朝拜,拜见。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境内。②祭秩:祭祀礼仪的等次。③火维:火乡。此指南方。柄:权柄,权力。④泄:吐出。穷:尽。此指到达山顶。⑤阴气:指山间潮湿阴森的空气。晦昧:阴暗。⑥若有应:好像有了感应。感通:指自己的祷祝感通神明。⑦青空:天空。⑧紫盖:山峰名。腾掷:形容山势起伏,如腾如掷。⑨森然魄动:指人们仰望衡山诸峰的高峻,而惊心动魄。灵宫:指衡岳庙。⑩粉墙丹柱:白墙红柱。(11)伛偻:弯腰。脯:干肉。明其衷:向神明诉说内心的郁闷。(12)睢盱:指张大眼睛望着。睢,张眼。盱,闭眼。(13)杯珓:古占卜工具,用玉、蚌壳、竹头、木结制成。(14)窜逐蛮荒:指贞元十九年(803)因上疏论天旱人饥被贬阳山县令一事。(15)望久绝:愿望早已断绝。(16)朣胧:似明不明的样子。(17)杲杲(gao):指日出光明。寒日:因是秋天,故称。【全诗赏析】贞元十九年(803),京畿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宽民徭,触犯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清远)令。永贞元年(805)遇大赦,离阳山到郴州(今湖南郴县)待命。九月,由郴州赴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仰望衡岳诸峰、谒祭衡岳庙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庙寺高阁等情况的叙写,抒发了个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为自己投身蛮荒之地终于活着北归而庆幸,一方面又表达对朝政昏聩的失望与抗议,和自己“英俊沉下僚”、仕途坎坷的愤懑情怀。开头六句从大处落笔,写衡岳的形势和气象,起笔高远超拔,用语不凡。先总叙五岳,说五岳相当于爵秩最高的“三公”,东西南北四岳环镇四方,中岳嵩山则在其中巍然耸立。后专叙衡岳,因衡岳地处南方燥热又荒芜,古人认为这里多妖魔鬼怪,天帝授权于衡岳神君,使它能雄镇一方,如镇守边关的将军一样,关系国家危亡,突出衡山特殊的地位。而它所具有的权威和它高耸入云的险峻,暗示了诗人来访的缘由——想以一身正气震慑妖邪奸佞,可惜官微言弱,力不能支。恨无权柄,竟而受制于人,如今赶来朝拜衡岳,要把这一腔愤懑借助衡岳的威严宣泄出来。
五岳祭秩皆三公。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出处】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意思】帝王用最高的礼仪给五岳上香,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坐镇四方,嵩山位居中央。火神赤帝居住的荒山僻野怪妖很多,上天授予权柄让它雄镇南方。烟雾弥漫掩盖了大半个山,谁能穿云破雾登到最高的山峰上?【全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韩愈.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注释】①谒:朝拜,拜见。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境内。②祭秩:祭祀礼仪的等次。③火维:火乡。此指南方。柄:权柄,权力。④泄:吐出。穷:尽。此指到达山顶。⑤阴气:指山间潮湿阴森的空气。晦昧:阴暗。⑥若有应:好像有了感应。感通:指自己的祷祝感通神明。⑦青空:天空。⑧紫盖:山峰名。腾掷:形容山势起伏,如腾如掷。⑨森然魄动:指人们仰望衡山诸峰的高峻,而惊心动魄。灵宫:指衡岳庙。⑩粉墙丹柱:白墙红柱。(11)伛偻:弯腰。脯:干肉。明其衷:向神明诉说内心的郁闷。(12)睢盱:指张大眼睛望着。睢,张眼。盱,闭眼。(13)杯珓:古占卜工具,用玉、蚌壳、竹头、木结制成。(14)窜逐蛮荒:指贞元十九年(803)因上疏论天旱人饥被贬阳山县令一事。(15)望久绝:愿望早已断绝。(16)朣胧:似明不明的样子。(17)杲杲(gao):指日出光明。寒日:因是秋天,故称。【全诗赏析】贞元十九年(803),京畿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宽民徭,触犯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清远)令。永贞元年(805)遇大赦,离阳山到郴州(今湖南郴县)待命。九月,由郴州赴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仰望衡岳诸峰、谒祭衡岳庙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庙寺高阁等情况的叙写,抒发了个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为自己投身蛮荒之地终于活着北归而庆幸,一方面又表达对朝政昏聩的失望与抗议,和自己“英俊沉下僚”、仕途坎坷的愤懑情怀。开头六句从大处落笔,写衡岳的形势和气象,起笔高远超拔,用语不凡。先总叙五岳,说五岳相当于爵秩最高的“三公”,东西南北四岳环镇四方,中岳嵩山则在其中巍然耸立。后专叙衡岳,因衡岳地处南方燥热又荒芜,古人认为这里多妖魔鬼怪,天帝授权于衡岳神君,使它能雄镇一方,如镇守边关的将军一样,关系国家危亡,突出衡山特殊的地位。而它所具有的权威和它高耸入云的险峻,暗示了诗人来访的缘由——想以一身正气震慑妖邪奸佞,可惜官微言弱,力不能支。恨无权柄,竟而受制于人,如今赶来朝拜衡岳,要把这一腔愤懑借助衡岳的威严宣泄出来。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题解】唐诗篇名。七古。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一五。题一作《别东鲁诸公》。约天宝五年(746)将离东鲁南游越中时所作。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南部。诗分三段。首段由对神仙世界的半信半疑引出天姥山,交待入梦缘由。次段为该诗主体,描绘梦游历险之情状,展现瑰丽变幻之奇景,其中既融铸诗人过去所游名山大川之印象,又烙有作者天宝初长安宫廷生活的迹印。末段抒写梦醒后之感慨,点出否定黑暗的现实世界,追求理想的自由生活之题旨。全诗已写梦境,又入仙境,可谓奇而又奇,幻而又幻,迷离惝恍,变化莫测,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且从心所欲不逾矩,章法谨严。《唐宋诗醇》卷六评曰:“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沈德潜亦云:“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诗境虽奇,脉理极细。”(《唐诗别裁》卷六)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直抒胸臆,直发议论,唱出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心声,为具有鲜明的李白个性特征之名句。又题《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李白作。天宝三年,李白辞官离京漫游,辗转来到东鲁。次年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与东鲁朋友话别,特吟此诗,留别明志。作者假想自己梦游了天姥山,诗作便由梦境进入仙境,展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通过这种精神上的历险和追求,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的黑暗、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诗作最后又梦醒回到了现实,抒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显示了作者蔑视权贵的傲岸不羁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大意】海上的来客向我夸说蓬莱仙岛,但它烟波浩渺,叫人那里寻找?越人介绍的天姥山,云霞闪烁中,或可看得见。天姥高与天相连,横空出世间。高过三山和五岳,盖过天台赤城山。天台四万八千丈,只好拜倒在东南。我想梦中游天姥,月夜飞过了镜湖。镜湖明月将我送,送我来到剡溪中。谢灵运的宿处今仍在,清水荡漾猿猴鸣。穿上谢公登山屐,轻松登上青云梯。半山腰上看日出,空中传来晓鸡啼。山中的道路千回万转,它真使人留连忘返。正靠在石崖贪看花草,想不到天色忽然昏暗。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岩石和泉林都在震颤。黑云沉沉要下雨,水光荡漾起云烟。电光一闪霹雳鸣,倾刻地裂山欲崩。雷电中闪现出仙人洞府,两扇石门訇的一声大开。苍天茫茫无底无边,神仙的楼台展现在眼前。神仙们纷纷从天而降,清风是他们的坐骑,彩云是他们的衣裳。老虎为他们弹奏琴瑟,鸾凤为他们驾起车辆,密密麻麻一大帮。忽然间我的心里一颤,迷离中发出一声长叹。眼前只不过是睡眠时的枕席,先前的烟霞全然不见。人间行乐也是如此,古来的万事似流水一般。您问我一去何时回还,暂且把白鹿牧放青崖间,出发时好骑它游访名山。我怎能低头哈腰侍奉权贵,叫我紧皱双眉,不得心欢开笑颜!【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里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744)春,李白离开长安,先在梁、宋一带,与杜甫、高适同漫游,后来入齐、鲁,在家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天宝四年(745),诗人离开东鲁,将南游越中,行前写成本诗,向山东的朋友们咏怀抒情,表白自己的心志。这段时间里,李白生活中有两件事值得注意,它们有助于理解本诗的题旨和艺术特征。一是“赐金还山”事。诗人被召入长安后,他那傲岸狂放的性格,蔑视权贵的精神,不为当道者所容,很快招来“时忌”,因而有人向唐玄宗进谗,终于用“赐金还山”的借口将李白逐出了长安。魏颢《李翰林集序》云:“以张垍谗逐。”李白自己也说:“贱臣诈诡,遂放还山。”(《为宋中丞自荐表》)权贵当道,贤者遭难的政治局面,正是李白离开京师的决定因素,也是本诗题旨的现实基础。二是“受道箓”事。李白离开长安后,约在天宝三年冬或四年春,于济南请“尊师”正式授予道箓,李阳冰《草堂集序》:“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李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李白从崇尚道家思想,向往求仙访道,进而成为名符其实的道教徒。杨泉《物理论》云:“会理乱丝,方可读诗。”深入赏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确乎必先从分析全诗结构、理清诗思脉络入手。本诗分三个段落,第一段自“海客谈瀛州”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共八句,是全诗的引言。东鲁濒海,所以诗人以“海客”句开篇,从题外写来。一、二两句是陪衬之笔,由海上仙山烟涛微茫难以到达,从而引出“越人语天姥”句,才点到题面上来。“天姥连天向天横”以下四句,具体描写天姥山的高拔雄峻。“连天”,极言山高;“向天横”,形容山之雄伟。诗人还嫌不足,于是连写“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烘托天姥山之高峻。“五岳”是我国名山,离天姥山很远,说“势拔五岳”,以天姥与五岳相比,尚有超拔气势,这是虚笔。“赤城”离天姥很近,故云“掩赤城”,是说天姥山之高,有压倒赤城之势,这是实写。七、八句,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形容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高则高矣,但它远远不及天姥山,只能倒伏在东南方,极力反衬天姥之雄伟。第二段三十句,七次换韵,诗意有七层转折。“我欲因之梦吴越”两句是过渡,上句承第一段,“因之”的“之”,便指“越人语天姥”里的天姥山;下句开启以下许多变幻梦境。“湖月照我影”以下八句,由上两句的仄声月韵换押平声齐韵,描述梦中登山的所见所闻。“湖月”句用顶针格修辞手法蝉联上下诗意,很是自然。诗人沿着当年谢灵运的游踪登上天姥山,眼见镜湖月,耳闻清猿啼;黎明时分登上半山腰,眼见海日景象,耳闻天鸡鸣叫。“千岩”两句换仄声径韵,叙述白昼漫游时迷恋山景,从早晨写到傍晚,诗人本意不在描绘天姥山景色,所以这里只用十四个字一笔带过。“熊咆龙吟殷岩泉”以下四句,换平声先韵,诗意从白昼的美景突然转入傍晚山中雷雨来临前的恐怖境界,山中泉水奔流,响声如熊咆龙吟,连深林也为之战慄,层巅也为之惊动,青云、烟水都蒙上了阴郁的色彩,环境氛围的描写与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非常协调。“列缺霹雳”以下六句,换平声灰韵。这时,奇境突现,在雷声隆隆、电光闪烁之中石门洞开,出现了一个神仙世界——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以下两句,换仄声马韵,描写神仙纷纷降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以下六句,换平声麻韵,前两句仍写神仙来会的景况,受诗人的驱遣,众多神仙集会在金银台,他们身穿彩虹衣裳,驱长风为马,驾鸾凤为车,虎为之鼓瑟,真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后四句,正当诗人为“列如麻”的仙人惊心眩目的时候,忽然他从梦中惊醒,一切美景、仙境都烟消云散,只剩下睡觉时用的枕席,诗人也徒然为之唏嘘长叹而已!这一段,由入梦写到出梦,表现了“梦游”天姥山的全部历程,是全诗的主干。第三段七句,是全诗结尾部分。“世间行乐亦如此”两句,承上段诗意,发抒感叹,诗人从梦间仙境的突然出现又倏然消失,联想到人世间“行乐”亦是如此,深深感慨“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是他对人生的总结,是他当时的真实思想。“别君去兮何时还”三句,向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和去向,遥扣题面“留别”之意。三句均押删韵,三句一意,此亦为运化三句体入诗之体制,与《乌栖曲》同例。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从天外飞来,醒明全诗题旨,是把握全诗诗脉的关捩,最为紧要。【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记梦诗、游仙诗,全诗将山境、梦境、仙境浑融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名山胜川和神仙境界的热烈向往,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和执着追求,也表现了诗人不满并憎恶腐朽政治和黑暗现实,抒发诗人在理想破灭后的无限感叹,反映出诗人的美学理想和傲岸不羁的反抗精神,是李白诗中思想、艺术方面都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诗更多地体现了道家思想对诗人的影响,诗中描写了众仙齐集的奇璚场面,由奇诡瑰丽的仙境所构成的诗歌意境,寄寓着诗人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激情;全诗多处运用道家典籍的典故和前代游仙诗的成句,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四”又作“一”),出自《云笈七签》引陶弘景《真诰》:“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鸾回车”,出自《上清诀》:“元父所控,赤羽飞车,左御绛鸾,右驾紫凤。”(《太平御览·道部》引)“风为马”,出自傅玄《吴楚歌》:“云为车兮风为马。”此外如“日月照耀金银台”,语出郭璞《游仙诗》;“仙之人兮列如麻”,语出《云笈七签》引《上元夫人步虚曲》。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诗人以变幻惝恍的艺术结构、灵活多变的语言形式和迅速变换的韵律,恰当地表现了奇特的艺术想象,炽热的情感喷发和强烈的理想追求。诗人的艺术想象力,骋驰飞翔,他一忽儿追攀刘宋诗人谢灵运,一忽儿迎来了“霓为衣”的云神和“鸾回车”的仙人;他一忽儿在东鲁与友朋话别,一忽儿到了镜湖、剡溪,完全超越了时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尽情地抒写自己的不满黑暗现实的喷薄欲出的激忿和追求理想世界的炽热感情。全诗采用大开大阖,纵横变幻,奇峰突现的结构方法,先写天姥山中的美景,突然,笔头一转,写到山中“熊咆龙吟”、“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惊恐氛围,紧接着“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忽然幻出奇境,出现了众神纷纷来降的场景,使全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神仙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诗人掉转笔头写到梦境的灭没,章法上又多一层变幻。尽管全诗诗情的发展惝恍莫测,但贯串着一根主线,这便是结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因为诗人不肯“事权贵”,所以要迷恋天姥山的清秀景色,乐而忘返;正因为不愿“事权贵”,所以要追求和赞叹瑰丽奇璚的神仙世界;正因为不愿“事权贵”,所以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整首诗外形狂放,实则首尾呼应,脉理细致。诗人采用长短参差、灵活动荡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体,间以四、五、六、九言及骚体的兮字句,有对偶句,有隔句对、有散句,有似对而不整饬者,多种语言形式妥贴地交叉在一起,犹如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全诗随着想象的飞跃,感情的自由抒发,诗人配以迅速变换的韵脚,平、仄声韵交替使用,押韵字数或多或少,变化无常。韵律的变换、更替和内容、结构配合默契,也是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吴企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推荐。爱诗词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题解】唐诗篇名。七古。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一五。题一作《别东鲁诸公》。约天宝五年(746)将离东鲁南游越中时所作。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南部。诗分三段。首段由对神仙世界的半信半疑引出天姥山,交待入梦缘由。次段为该诗主体,描绘梦游历险之情状,展现瑰丽变幻之奇景,其中既融铸诗人过去所游名山大川之印象,又烙有作者天宝初长安宫廷生活的迹印。末段抒写梦醒后之感慨,点出否定黑暗的现实世界,追求理想的自由生活之题旨。全诗已写梦境,又入仙境,可谓奇而又奇,幻而又幻,迷离惝恍,变化莫测,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且从心所欲不逾矩,章法谨严。《唐宋诗醇》卷六评曰:“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沈德潜亦云:“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诗境虽奇,脉理极细。”(《唐诗别裁》卷六)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直抒胸臆,直发议论,唱出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心声,为具有鲜明的李白个性特征之名句。又题《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李白作。天宝三年,李白辞官离京漫游,辗转来到东鲁。次年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与东鲁朋友话别,特吟此诗,留别明志。作者假想自己梦游了天姥山,诗作便由梦境进入仙境,展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通过这种精神上的历险和追求,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的黑暗、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诗作最后又梦醒回到了现实,抒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显示了作者蔑视权贵的傲岸不羁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大意】海上的来客向我夸说蓬莱仙岛,但它烟波浩渺,叫人那里寻找?越人介绍的天姥山,云霞闪烁中,或可看得见。天姥高与天相连,横空出世间。高过三山和五岳,盖过天台赤城山。天台四万八千丈,只好拜倒在东南。我想梦中游天姥,月夜飞过了镜湖。镜湖明月将我送,送我来到剡溪中。谢灵运的宿处今仍在,清水荡漾猿猴鸣。穿上谢公登山屐,轻松登上青云梯。半山腰上看日出,空中传来晓鸡啼。山中的道路千回万转,它真使人留连忘返。正靠在石崖贪看花草,想不到天色忽然昏暗。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岩石和泉林都在震颤。黑云沉沉要下雨,水光荡漾起云烟。电光一闪霹雳鸣,倾刻地裂山欲崩。雷电中闪现出仙人洞府,两扇石门訇的一声大开。苍天茫茫无底无边,神仙的楼台展现在眼前。神仙们纷纷从天而降,清风是他们的坐骑,彩云是他们的衣裳。老虎为他们弹奏琴瑟,鸾凤为他们驾起车辆,密密麻麻一大帮。忽然间我的心里一颤,迷离中发出一声长叹。眼前只不过是睡眠时的枕席,先前的烟霞全然不见。人间行乐也是如此,古来的万事似流水一般。您问我一去何时回还,暂且把白鹿牧放青崖间,出发时好骑它游访名山。我怎能低头哈腰侍奉权贵,叫我紧皱双眉,不得心欢开笑颜!【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里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744)春,李白离开长安,先在梁、宋一带,与杜甫、高适同漫游,后来入齐、鲁,在家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天宝四年(745),诗人离开东鲁,将南游越中,行前写成本诗,向山东的朋友们咏怀抒情,表白自己的心志。这段时间里,李白生活中有两件事值得注意,它们有助于理解本诗的题旨和艺术特征。一是“赐金还山”事。诗人被召入长安后,他那傲岸狂放的性格,蔑视权贵的精神,不为当道者所容,很快招来“时忌”,因而有人向唐玄宗进谗,终于用“赐金还山”的借口将李白逐出了长安。魏颢《李翰林集序》云:“以张垍谗逐。”李白自己也说:“贱臣诈诡,遂放还山。”(《为宋中丞自荐表》)权贵当道,贤者遭难的政治局面,正是李白离开京师的决定因素,也是本诗题旨的现实基础。二是“受道箓”事。李白离开长安后,约在天宝三年冬或四年春,于济南请“尊师”正式授予道箓,李阳冰《草堂集序》:“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李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李白从崇尚道家思想,向往求仙访道,进而成为名符其实的道教徒。杨泉《物理论》云:“会理乱丝,方可读诗。”深入赏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确乎必先从分析全诗结构、理清诗思脉络入手。本诗分三个段落,第一段自“海客谈瀛州”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共八句,是全诗的引言。东鲁濒海,所以诗人以“海客”句开篇,从题外写来。一、二两句是陪衬之笔,由海上仙山烟涛微茫难以到达,从而引出“越人语天姥”句,才点到题面上来。“天姥连天向天横”以下四句,具体描写天姥山的高拔雄峻。“连天”,极言山高;“向天横”,形容山之雄伟。诗人还嫌不足,于是连写“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烘托天姥山之高峻。“五岳”是我国名山,离天姥山很远,说“势拔五岳”,以天姥与五岳相比,尚有超拔气势,这是虚笔。“赤城”离天姥很近,故云“掩赤城”,是说天姥山之高,有压倒赤城之势,这是实写。七、八句,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形容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高则高矣,但它远远不及天姥山,只能倒伏在东南方,极力反衬天姥之雄伟。第二段三十句,七次换韵,诗意有七层转折。“我欲因之梦吴越”两句是过渡,上句承第一段,“因之”的“之”,便指“越人语天姥”里的天姥山;下句开启以下许多变幻梦境。“湖月照我影”以下八句,由上两句的仄声月韵换押平声齐韵,描述梦中登山的所见所闻。“湖月”句用顶针格修辞手法蝉联上下诗意,很是自然。诗人沿着当年谢灵运的游踪登上天姥山,眼见镜湖月,耳闻清猿啼;黎明时分登上半山腰,眼见海日景象,耳闻天鸡鸣叫。“千岩”两句换仄声径韵,叙述白昼漫游时迷恋山景,从早晨写到傍晚,诗人本意不在描绘天姥山景色,所以这里只用十四个字一笔带过。“熊咆龙吟殷岩泉”以下四句,换平声先韵,诗意从白昼的美景突然转入傍晚山中雷雨来临前的恐怖境界,山中泉水奔流,响声如熊咆龙吟,连深林也为之战慄,层巅也为之惊动,青云、烟水都蒙上了阴郁的色彩,环境氛围的描写与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非常协调。“列缺霹雳”以下六句,换平声灰韵。这时,奇境突现,在雷声隆隆、电光闪烁之中石门洞开,出现了一个神仙世界——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以下两句,换仄声马韵,描写神仙纷纷降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以下六句,换平声麻韵,前两句仍写神仙来会的景况,受诗人的驱遣,众多神仙集会在金银台,他们身穿彩虹衣裳,驱长风为马,驾鸾凤为车,虎为之鼓瑟,真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后四句,正当诗人为“列如麻”的仙人惊心眩目的时候,忽然他从梦中惊醒,一切美景、仙境都烟消云散,只剩下睡觉时用的枕席,诗人也徒然为之唏嘘长叹而已!这一段,由入梦写到出梦,表现了“梦游”天姥山的全部历程,是全诗的主干。第三段七句,是全诗结尾部分。“世间行乐亦如此”两句,承上段诗意,发抒感叹,诗人从梦间仙境的突然出现又倏然消失,联想到人世间“行乐”亦是如此,深深感慨“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是他对人生的总结,是他当时的真实思想。“别君去兮何时还”三句,向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和去向,遥扣题面“留别”之意。三句均押删韵,三句一意,此亦为运化三句体入诗之体制,与《乌栖曲》同例。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从天外飞来,醒明全诗题旨,是把握全诗诗脉的关捩,最为紧要。【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记梦诗、游仙诗,全诗将山境、梦境、仙境浑融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名山胜川和神仙境界的热烈向往,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和执着追求,也表现了诗人不满并憎恶腐朽政治和黑暗现实,抒发诗人在理想破灭后的无限感叹,反映出诗人的美学理想和傲岸不羁的反抗精神,是李白诗中思想、艺术方面都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诗更多地体现了道家思想对诗人的影响,诗中描写了众仙齐集的奇璚场面,由奇诡瑰丽的仙境所构成的诗歌意境,寄寓着诗人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激情;全诗多处运用道家典籍的典故和前代游仙诗的成句,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四”又作“一”),出自《云笈七签》引陶弘景《真诰》:“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鸾回车”,出自《上清诀》:“元父所控,赤羽飞车,左御绛鸾,右驾紫凤。”(《太平御览·道部》引)“风为马”,出自傅玄《吴楚歌》:“云为车兮风为马。”此外如“日月照耀金银台”,语出郭璞《游仙诗》;“仙之人兮列如麻”,语出《云笈七签》引《上元夫人步虚曲》。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诗人以变幻惝恍的艺术结构、灵活多变的语言形式和迅速变换的韵律,恰当地表现了奇特的艺术想象,炽热的情感喷发和强烈的理想追求。诗人的艺术想象力,骋驰飞翔,他一忽儿追攀刘宋诗人谢灵运,一忽儿迎来了“霓为衣”的云神和“鸾回车”的仙人;他一忽儿在东鲁与友朋话别,一忽儿到了镜湖、剡溪,完全超越了时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尽情地抒写自己的不满黑暗现实的喷薄欲出的激忿和追求理想世界的炽热感情。全诗采用大开大阖,纵横变幻,奇峰突现的结构方法,先写天姥山中的美景,突然,笔头一转,写到山中“熊咆龙吟”、“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惊恐氛围,紧接着“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忽然幻出奇境,出现了众神纷纷来降的场景,使全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神仙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诗人掉转笔头写到梦境的灭没,章法上又多一层变幻。尽管全诗诗情的发展惝恍莫测,但贯串着一根主线,这便是结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因为诗人不肯“事权贵”,所以要迷恋天姥山的清秀景色,乐而忘返;正因为不愿“事权贵”,所以要追求和赞叹瑰丽奇璚的神仙世界;正因为不愿“事权贵”,所以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整首诗外形狂放,实则首尾呼应,脉理细致。诗人采用长短参差、灵活动荡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体,间以四、五、六、九言及骚体的兮字句,有对偶句,有隔句对、有散句,有似对而不整饬者,多种语言形式妥贴地交叉在一起,犹如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全诗随着想象的飞跃,感情的自由抒发,诗人配以迅速变换的韵脚,平、仄声韵交替使用,押韵字数或多或少,变化无常。韵律的变换、更替和内容、结构配合默契,也是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吴企明
南园十三首其五。推荐。爱诗词网。《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书生万户侯④?【注释】①吴钩:原为吴国所铸的弯形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②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据的州郡。据《资治通鉴》元和七年三月载:“李绛曰:‘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③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令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上。④若个:哪个。【诗大意】男子汉为什么不带上宝刀,去收复被藩镇割据的五十州呢?请君登上凌烟阁去看一看,那二十四名封侯拜相的开国元勋中,又有哪一个是书生出身的呢?【赏析】《南园十三首》是李贺回归乡里时写的一组短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中提到“关山五十州”的话,一般注家认为指的就是元和七年李绛所言之事,因此本诗可能是写李贺辞去奉礼郎离开长安回到福昌家乡后的心情。《南园十三首》大多描写福昌乡下的田园风光,但其中蕴含着诗人的郁闷和不满。特别是其中的四、五、六、七数首,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准备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如在《其四》中他表示希望能像汉初张良那样,得到圮上老人送的兵书(“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在《其六》中,他指出在国家多事之秋,哪里用得着舞文弄墨的书生(“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在《其七》中,他看不起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的文人,表示要弃文习武(“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本篇与上面提到的几首一样,也表达出他的愤懑与不平,只是写得更加直率、更加痛快罢了。开始二句是一个长长的问句,一问到底,实际上抒发的是一种期望:在此国家多难、藩镇猖獗之时,堂堂男儿应手执干戈,奔赴沙场,以卫社稷,平定那些抗拒中央的割据势力,以达到国家统一的目的。在这两句里饱含诗人的一片爱国热忱。后二句表面上是在说明为什么要弃文习武的道理:有哪一个建立功勋的人是书生出身的呢?实际上抒发的却是一种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感情。他的这种感情,在他写的另一组短诗《马诗二十三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这首诗有一个风格上的特点,那就是直抒胸臆,自然而有力。李贺的诗往往出奇制胜,想象丰富奇幻,词句新颖不落俗套,有时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晦涩难解。但他的诗作中也不乏明白晓畅、清新自然之作,这首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陋室铭刘禹锡。推荐。爱诗词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孔子云:“何陋之有?⑦”【注释】①斯:这。②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③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④金经:用泥金(铜粉和胶水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或指《金刚经》。⑤案牍:官府文书。⑥诸葛庐:诸葛亮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子云亭:汉代扬雄的住所,在成都,叫草玄堂,较为简陋。扬雄,字子云,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⑦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鉴赏】《陋室铭》是一篇骈体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陋室铭》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表明作者安贫乐道、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一般认为,此文是刘禹锡就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时所作的。《陋室铭》仅81字,篇幅极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含深厚,有咫尺藏万里之势。其布局谋篇、构思立意,诚如清代学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的分析:“通篇总是‘惟吾德馨’四字衍出,言有德之人,室藉以重,虽陋亦不陋也。起四句以山水喻人,次言室中之景,室中之客,室中之事,种种不俗,无他繁苦。即较之南阳草庐,西蜀玄亭,匪有让也。盖以有德者处此,自有不同者在也。末引夫子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著迹。”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衬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贤人比喻作者自己。其次,有叙述、描写,有抒情、议论,有染有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叙述描写,是染。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议论,是点,画龙点睛。点染结合,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后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作者:张兰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09-210页.
李白诗《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 李白。推荐。爱诗词网。李白诗《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盛唐时期,沿长江一带的重要城市,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很多,市民阶层也日益兴起。他们的生活、情感、意念,就成为当代文学家瞩目的题材内容之一。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李白,与市民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容易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态。乐府古辞中有《长干曲》,唐代崔颢拟作《长干曲》四首,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一首,都是四句五言的抒情小诗。李白亦拟之而作《长干行》,吸取六朝乐府“西曲歌”的艺术养料,使之有了新的突破。这表现在:形式上,由抒情短诗转向叙事和抒情兼长的十五韵长诗;题材上,由男女情爱转向商妇的离情别绪。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通过追忆过去、叙写现时、想往未来的方式,表达一位少妇怀念外出经商的丈夫的情思,刻画了一个天真淳朴、情感真挚、执着地追求幸福的商妇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带有鲜明的市民意识。一个八月的晴日,孤独的商妇看到蝴蝶双双飞舞,睹物伤神,一幕幕往日的生活图景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开头六句,女主人公追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一个短发“初覆额”的女孩,与邻里的男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纯真可爱。“十四为君妇”以下四句,回忆初婚时的情景,既低头而又面向暗壁,千声呼唤不肯回一次头,少女初婚时的内心喜悦和羞涩情况,凭借着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断,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了。“十五始展眉”以下四句,女主人公沉浸于婚后甜蜜的爱情生活中,她与丈夫感情融洽,经历了“羞颜尚未开”到“十五始展眉”的情感升华的历程,他们的表情方式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含而不露发展到热烈奔放,信誓旦旦,愿与“尘与灰”一样不离不分,同生共灭。丈夫常常怀着尾生抱柱守信的意念,妻子则愿常常厮守在丈夫身边,哪里肯上望夫台呢?“十六君远行”以下四句,写女主人公的生活突然出现变化,丈夫外出经商,远去长江三峡。五月时分江水暴涨,滟滪堆淹没水中,容易触礁。所以,商妇在心里暗暗祝告“五月不可触”;三峡两岸高山上猿鸣声声,最容易惹起行人的客愁,所以,商妇想象丈夫在“猿声天上哀”的环境里定会愁绪满怀。这四句诗,在离愁别绪之中还带着深深的忧虑。“门前迟行迹”以下两句,紧承上文,表现商妇深刻的思念,用环境烘托的手法渲染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不直说商妇的情思,却说“门前迟行迹”,在不断徘徊的行动中流露出她焦虑不安和长久等待的心情。不直写商妇的心态,却说“一一生绿苔”,她徘徊过的地方处处都生长绿苔,她等待时间之久长和相思之痛苦,不言而自喻。“苔深不能扫”一句,诗意透过一层,绿苔由浅薄转深厚,愈深而愈扫不掉,象征着女主人公的刻骨相思不可驱遣。“落叶秋风早”句,诗意又深进一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是使人悲愁的典型环境,更何况这寂寞而孤独的商妇,对时序迁移和物候变换特别敏感,从五月至今,她已经尝够了别离的滋味,现在又遇到秋天到来,这将使她怎能忍受得了呢?“八月蝴蝶黄”以下四句,写眼前景物,女主人公的思绪,也从追想回忆之中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双飞的蝴蝶和孤独的自身,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触发起她的联翩思绪,而种种思绪都是环绕着“双”和“单”兴起,有她和丈夫共同生活时的喜悦和快慰,有丈夫远行后的悲愁和哀怨。她忍受不了离别的相思的痛苦,隐入了极度悲伤之中,“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以下四句,写商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双飞的蝴蝶嬉戏在西园的草上,这也唤起她心头新的希望。她寄语远方的丈夫:何时从三巴回归,预先写一封家信来,我将不顾路途遥远,赶到长风沙来迎候你。陆游说:“盖自金陵至长风沙七百里,而室家来迎其夫,甚言其远也。”(《入蜀记》卷三)用商妇热烈期待丈夫归家结束全诗,有力地表现出她向往和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执着精神。这首诗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坦露女主人公的真情实感,《唐宋诗醇》云:“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诗篇按时间顺序叙事,将“过去”、“现在”、“未来”、“长干里”、“三峡”、“长风沙”三个时间和三个空间的环节扣合起来,步步深入,合情合理地表现女主人公情感、性格的不断变化;又不时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点染其间,渲染环境氛围,不时用生动具体的生活细节细腻地刻画女主人公的心态,两者交替使用,融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全诗除了“抱柱信”和“望夫台”两处用典以外,大部分采用白描手法,不加雕饰,语言简练明快、真率自然,从中也可以看出李白善于汲取乐府民歌的营养,提炼诗歌语言的创作个性。
大风歌 刘邦。推荐。爱诗词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赏析]这首歌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其写作背景是这样的: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这里说的“十二年”,即刘邦入关、立为汉王以后的第十二年,打败项羽,即皇帝位之后的第七年,公元前一九五年。这时候,他击败了淮南王黥布的叛军,命别将追杀,自己则便道回乡,召父老兄弟欢聚。酒酣之时,一面击筑(一种弦乐器)伴奏,一面唱出了这首歌,又挑选出一百二十个青年人合唱。他情感激动,“乃起舞,慷慨伤怀……”。这一切,对于了解他当时的心态,从而领会这首歌的内涵,是很有帮助的。这首歌,后人的评价很高。例如朱熹在《楚辞后语》里便说:“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然而具体解释起来,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萧统把这首歌编入《文选·杂歌》,李善注云:“风起云飞,以喻群凶竞逐而天下乱也。威加四海,言已静也。夫安不忘危,故思猛士以镇之。”而李周翰的注却与李善注恰恰相反。他说:“风喻己,云喻乱也。己平乱还故乡,故思与贤才共守之。”日本渡边昭氏所藏《文选集注》引陆善经的解释既与李善不同,又与李周翰有异:风起,喻初越(“越”,是“起”字之误)事时;云飞扬,喻从臣;守四方,思镇安之也。可以看出,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于第一句。李善认为“大风起兮”比喻秦末群凶并起,“云飞扬”比喻因群凶并起而引起的天下大乱。总之,这里面不包括刘邦本人,而是刘邦加“威”的对象。李周翰则认为:“大风起兮”的“风”是刘邦自喻,“云飞扬”的“云”指天下大乱。陆善经对“风”的理解与李周翰一致,认为“大风起兮”是比喻刘邦初起事;对“云飞扬”的理解,则与李善、李周翰都不同,认为那也指刘邦方面,是比喻“从臣”的。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汉高祖的〈大风歌〉》(见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里引了我国古书中关于“大风”的几个例句,说明“大风”是贬义词,刘邦不可能用来比喻自己;又说“‘云’是一个容易与‘乱’联系起来的意象”,刘邦当然也不愿意用来比“从臣”。因此,他断言“李周翰及陆善经之说最为拙劣”。他以李善的解释为基础而加以发挥,认为第一句所表现的是“天意的无常”、“天意的支配”。“可怕地降临的暴风是不可知不可抗的天意无常的产物”。因此,他认为“这是一首感慨于环境突然变得幸福了的歌,所以反过来也就会忧虑幸福的丧失”。另一位日本学者小川环树则认为第一句所写的大风骤起、浮云蔽空的形象已经暗示了刘邦的不安,而在那行踪不定的浮云里,又寄托了对自己或儿子将来命运的忧虑。因而他认为这首歌是“感伤文学的起源。”我们细读这首歌,总会感到把第一句作李善、吉川、小川那样的解释,实在不很妥贴,主要原因是如果作那样的解释,就与第二句缺乏顺理成章的联系。而在事实上,它们的联系却十分紧密。第二句“威加海内”紧承第一句而来,而第一句的“大风起”正是渲染一种足以扫荡一切的“威”力和足以征服一切的“威”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周翰和陆善经对于“大风起”的解释就不算错。既以“大风起”比喻自己起事后的威力、威势,则李周翰把“云”解释为被扫荡的对象,也是合情合理的。问题只在于把“飞扬”解释为“散亡”,缺乏训诂学上的根据。而陆善经的解释,却是有训诂学上的根据的。吉川幸次郎只注意到“大风”是贬义词的用例,只注意到“云”可与“乱”联系,而没有考虑其它。《易·乾》以“云从龙,风从虎”说明同类相感,后世因而常以“风云”比喻遭际遇合。《后汉书·耿纯传》:“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常衮《授李抱玉开府制》:“风云所感,挺此人杰,文武相济,弼于朕躬。”《大风歌》的第一句,正是用比兴手法描绘渲染了刘邦及其“从臣”乘时崛起、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因而第二句继之以“威加四海”,便有“水到渠成”之妙。“大风起兮云飞扬”一句兼用比兴手法,既渲染气势,又具有明显的比拟象征作用。至于“风”与“云”各比拟象征什么,原不必细加区分。如果硬要区分的话,那么“云飞扬”从属于“大风起”,“风”是主,“云”是从。所以李周翰认为“风喻已”,陆善经认为“云喻从臣”,都是说得通的。从章法上看,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乃是为第二句的.“威加四海”蓄积气势、渲染气氛。它所展现的,不正是一种所向无敌的“威”势、“威”力吗?而这种风起云扬的威势、威力既然比拟、象征着君臣遇合,乘时崛起,那么这种“威”势、“威”力之所以能够加于海内,当然包含着“从臣”的功劳。刘邦在唱出这首歌的一、二两句时是估计到这一点的。既然如此,如果那些“从臣”都健在,都忠于他,岂不是用不着发愁没有猛士守四方吗?可是摆在他眼前的事实又是什么呢?帮他打天下的功臣诸如韩信、彭越等人都已经被他诛杀了;在破项羽于垓下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黥布,因韩、彭被诛而惧祸及己,举兵反叛;刘邦在平叛中身中流矢(半年后疮口恶化致死),他是带着严重疮伤回到故乡的;这时候,他已经六十二岁,太子(后来的惠帝)懦弱无能,黥布之叛尚未彻底平定,而从吕后所说的“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来看,想反叛的还大有人在。明乎此,就不难理解这首起势雄壮的《大风歌》为什么却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叹收尾,就不难理解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什么“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沈德潜《古诗源》评此歌云: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耶?刘邦对诛杀功臣是否真有“悔心”,这很难说;但沈德潜所分析的形势无疑乃是刘邦所意识、所焦虑的。以“从臣”如“云”而“威加海内”的刘邦最终以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慨叹而走向死亡,不管他对诛杀功臣有无“悔心”,终归是可悲的。当然,有“悔心”要好得多;如果像吕后那样刘邦一死便担心诸将谋反而密谋全部族灭,认为不如此便“天下不安”,那就更糟糕。郦将军的分析是正确的:如果尽诛诸将,则“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史记·高祖本纪》)幸而这番议论受到重视而采取了“大赦天下”的措施,才消除了人心的“不安”。刘邦当然是个天命论者,但他唱《大风歌》时感到的“不安”却直接来自活生生的现实,而不是直接来自对于“天意无常”的认识。要不然,他就用不着思得猛士以改变现实,从而违反“天意”了。《文中子·周公篇》云:“《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犹存。”宋阮逸解释道:“‘安得猛士守四方’,此不忘战备,心在杂霸也。”钟惺在《古诗归》中评此歌,却针锋相对地说:“妙在杂霸习气一毫不讳,便是真帝王、真英雄。”很显然,王通和钟惺只在对于“杂霸”的评价上有分歧;而从“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的观点出发,认为《大风歌》“安不忘危”、“不忘武备”,则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如在前面所分析,《大风歌》表现了刘邦的“不安”;“安不忘危”云云,其实不曾搔着痒处。吉川幸次郎看出了“这首歌里有不安”,却不从现实方面、人事方面探究产生“不安”心理的主要根源,而把这种“不安”完全归因于“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是由于天意的无常,也就会担心,无常的天意会向其它方向转移”,也未必是十分中肯的。
晚晴 李商隐。推荐。爱诗词网。李商隐《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这是李商隐后期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因而广受赞誉的好诗。诗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应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之聘,在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掌书记,颇受郑亚信任和礼遇,心境较多舒朗,遂有此作。首联先从具象描绘入题写自己于春末夏初雨过天晴、气候清和的时刻,登临俯视,满目壮观。深居,幽僻静谧的寓所。俯夹城,由于居处地势高峻因之能俯视夹城。夹城,又称瓮城,古代为增强城池防御力量,在城门外加设的曲城,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代长安城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芙蓉园之间都有夹城相连。此处并非实指,而是借以夸叙登高望远的盛况并以之衬托开阔的心境。颔联继以想象铺展,说大自然(老天)雨住天晴,是有意怜惜生长于幽暗角落的野草(否则,春夏之间连绵的阴雨会烂死小草)。因而,人们更珍重这雨后放晴夕照辉映的美好时光。这里诗人以幽草自比其地位低微、不为人知的身世,因而幸遇雨后晚晴,得以沐浴阳光,焕发生机,就衷心感激“天意”的“怜”惜之情。诗人以这雨霁云开、余辉照映的晴好暮景,象征人生得遇知音、一展才识的幸福晚年,仿佛连未来生活也预示了光明和温馨,这确是“人间”的共识和共性,所以,这两句就有千古传诵的审美魅力。李商隐《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也是以描写暮景比喻老年。但后者在美丽暮景表示喜悦时却又嗟叹它的短暂,其衰颓情绪令人遗憾;“人间”句虽自悲身世,但却珍重“晚晴”——即要把握可贵的晚年,而不理会它的久暂,其乐观的心态、振奋的情志令人赞赏!颈联进而细笔勾画登临远眺的欣悦之境,在这雨收云散、空气澄鲜的喜人美境中,凭临高阁,又见一缕落日余辉射进小窗,给幽室平添了几多明朗、几许温情,真叫人十分惬畅!并,兼、合,有“更加”之意。迥,远。注,流注,流入,指夕晖射进。此处的“高阁”,正应合着开端的“俯”视,“小窗”正照应着首句的“深居”。可见诗人选词造句之精工缜密。结联塑造雨后夕照中归鸟轻快飞翔的动人形象,并以此归鸟再次巧妙地隐喻诗人自己特有的心境。越鸟,南方之鸟。越,指今两广一带,古时为百越(一作粤)聚居之地。古诗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此时诗人身在桂林,正处南方,故而引为自喻。一说越鸟即燕,李商隐有《越燕》之诗歌咏过此鸟。此联中“巢干”呼应“晴”,“归飞”再现“晚”,“体更轻”显示羽毛干燥后飞翔的迅捷灵便,暗寓喜晴欢归的意绪,正是诗人幸遇佳境、精神振奋、乐观有为之心态的自画像。同样,这幅小鸟于祥和氛围中的自由飞归图,也给读者以审美的快感。全诗构思精审,用语简妙,因而画面鲜明,意蕴舒朗,并巧含哲理机趣,且能于典雅秾丽之外一显其恬愉散爽、流美厚重的可贵风格,是作者诗艺更为老练纯熟的成功记录。
古代的“自由诗”。唐代将周秦汉魏不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或“古风”,以与齐梁以来开始流行的格律诗即“近体诗”相区别。“古体诗”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近体诗出现之前,除了楚辞体而外(古人曾将其视为赋体),几乎所有的诗歌包括乐府,都可包括在“古体诗”之内。但古体与近体不是从时间上区分,而是从格律上区分,所以,唐代有近体诗,明清有古体诗。从句式上说,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之分,实际上就是格律诗以外的所有自由诗体包括乐府诗的总称,以五古和七古最为流行。古体诗既不用讲对仗、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只要读起来上口就行。句数没有严格的限制,如白居易的七言古体《长恨歌》长达一百二十余句,而杜秋娘的七言乐府《金缕衣》却只有寥寥四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样一种形式上自由灵活、便于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体,自然受到历代诗人的青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是写古体的高手。近代诗人龚自珍甚至认为,李白写得最好的诗就是乐府,他说得非常幽默:现在所传的李太白诗,除了乐府,大都是伪作。后代擅长古体的诗人更是不计其数。
什么是古体诗。推荐。爱诗词网。古代的“自由诗”。唐代将周秦汉魏不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或“古风”,以与齐梁以来开始流行的格律诗即“近体诗”相区别。“古体诗”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近体诗出现之前,除了楚辞体而外(古人曾将其视为赋体),几乎所有的诗歌包括乐府,都可包括在“古体诗”之内。但古体与近体不是从时间上区分,而是从格律上区分,所以,唐代有近体诗,明清有古体诗。从句式上说,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之分,实际上就是格律诗以外的所有自由诗体包括乐府诗的总称,以五古和七古最为流行。古体诗既不用讲对仗、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只要读起来上口就行。句数没有严格的限制,如白居易的七言古体《长恨歌》长达一百二十余句,而杜秋娘的七言乐府《金缕衣》却只有寥寥四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样一种形式上自由灵活、便于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体,自然受到历代诗人的青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是写古体的高手。近代诗人龚自珍甚至认为,李白写得最好的诗就是乐府,他说得非常幽默:现在所传的李太白诗,除了乐府,大都是伪作。后代擅长古体的诗人更是不计其数。
上蔡苍鹰何足道。推荐。爱诗词网。“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詩句出處:《行路難》;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註釋】:華:(一)①草木所開的花。後作“花”。《詩經·召南·何彼穠矣》:“華如桃李。”《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指開花。《禮記·月令》:“桃始華。”②從中間剖開。《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绤。”(二)huá①光彩;光輝。謝莊《月賦》:“增華臺室,揚采軒宮。”(臺室、軒宮:皆星座名。)又輝映。何遜《秋夕仰贈從兄寘南》:“高樹北風響,空庭秋月華。”②出現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古人以為吉兆。李程《日五色賦》:“祥開日華。”(祥:吉祥。)③華麗;華美。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麗有風采。陸機《贈紀士》:“華顏婉如玉。”④精華。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⑤才學。韓愈《送鄭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華。”又指文采。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詞華傾後輩。”(傾:使欽佩。)⑥聲譽;名聲。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聲華大國寶。”⑦繁盛。劉得仁《樂遊原春望》:“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⑧顯貴。王績《策杖尋隱士》:“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⑨浮華。《後漢書·周舉傳》:“但務其華,不求其實。”⑩歲月;時光。沈佺期《春閨》:“歲華空自擲。”又年輕;年少。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11)(頭發)花白。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中國古稱華夏,省稱“華”。亦專指漢族。《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夷:古稱少數民族名。)(13)通“嘩”。喧嘩。《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二十》:“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乎:於。)(三)huà通“樺”。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亭:①設在道旁供人停留食宿的處所。《世說新語·雅量》:“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住。”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②古代設在邊塞供守望用的崗亭。《墨子·雜守》:“其甚害者,為築三亭。”《漢書·匈奴傳上》:“(單於)見畜佈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③有頂無墻供入休息的亭子,多設在路旁或風景區、園林中。蘇軾《喜雨亭記》:“亭以雨名,志喜也。”(志:記。)④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大率(shuài)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大率:大略。)⑤直;正。《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亭行六百裡。”⑥調和。《淮南子·原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⑦養育。張九齡《奉和聖制喜雨》:“艱我稼穡,載育載亭。”(載:則。)唳:鶴叫。又泛指鳥類高亢地鳴叫。沈佺期《隴頭水》:“隴頭風落葉,隴雁唳寒天。”《論衡·變動》:“夜及半而鶴唳。”詎:①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怎麼”。《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元年》:“今忽受景地,詎是事宜?”(景:侯景,人名。)《莊子·人間世》:“天所不宜,詎足以化物哉?”②表示時間。相當於“曾經”。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一別詎幾何,忽如隔晨興。”③假如;假設。《國語·晉語六》:“詎非聖人,不有外患,必有內憂。”可:(一)①同意。《左傳·隱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使以臣之言為可,願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④能夠;可以。《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⑤著實。《史記·田單列傳》:“吾懼燕(yān)人掘吾城外塚墓,僇(lù)先人,可為寒心。”(僇:通“戮”。殺。此指戮屍。)⑥適合;適宜。張翰《杖賦》:“方圓適意,洪細可乎。”李漁《笠翁一傢言·笠翁偶集·種植部》:“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瘦得渾如削,百般醫療終難可。”(渾:簡直。)⑧當著,對著。周邦彥《南柯子》:“曉來階下按新聲,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擊,奏。一方:一塊。)⑨副詞。1.表示估計,相當於“大約”。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李白《相逢行》:“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3.表示反詰,相當於“豈”“哪”。《史記·項羽本紀》:“騅不逝兮可奈何!”方幹《山中言志》:“潛夫自有孤雲侶,可要王侯知姓名?”(潛夫:隱居的人。)(二)kè[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君主的稱號。古樂府《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帖:軍中文告。)聞:(一)①聽見。《韓非子·十過》:“先聞此聲者,其國必削。”②聽說。《韓詩外傳》卷七:“吾聞君子不食鱺(lǐ)魚。”③使上級聽到;報告上級。《韓非子·五蠹》:“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④見聞;知識。《史記·儒林列傳序》:“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佈諭下。”⑤聞名。李白《贈孟浩然》:“風流天下聞。”⑥領會;掌握。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⑦嗅。《韓非子·十過》:“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二)wèn名聲;聲譽。《論語·子罕》:“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上:(一)①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②等級高或質量好的。《天工開物·飴餳》:“色以白者為上。”③次序或時間在前的。《墨子·七患》:“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⑤由低處往高處。《莊子·逍遙遊》:“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裡。”⑥去;往。黃宗羲《柳敬亭傳》:“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⑦向前。《戰國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終。)⑧進呈;進獻;送上。《漢書·東方朔傳》:“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⑨出場。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楔子:“正旦扮鶯鶯上。”⑩加;添加。《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11)塗染。《天工開物·造竹紙》:“先以白礬水染過,後上紅花汁雲。”(12)通“尚”。崇尚。《呂氏春秋·長見》:“尊賢上功。”(二)shǎng上聲,漢語四聲之一。鐘嶸《詩品序》:“至平上去人,則餘病未能。”蒼:①深藍色。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詩:“謝公行處蒼苔沒。”(謝公:謝靈運。)②灰白色。杜甫《洗兵行》:“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③指天。袁康《越絕書·越絕清糴內傳》:“昔者上蒼以越賜吳,吳不受也。”[蒼蒼]1.深藍色。《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2.灰白色。白居易《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3.茂盛貌。《詩經·秦風·蒹葭》:“蒹葭(jiānjiā)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蘆葦。)何:(一)①疑問代詞。1.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二)hè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足:(一)①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fú)林雍,斷其足。”(苑子、林雍:均人名。刜:刀砍。)古樂府《木蘭辭》:“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勞有功者也。”②器物的腳。《禮記·明堂位》:“夏後氏之鼓足。”《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③足夠;充足。《老子》:“損有餘而補不足。”④滿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突兀:高聳的樣子。)⑤夠得上;配;值得。《荀子·勸學》:“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二)jù①過分。《論語·公冶長》:“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丘:孔子名。)②補足。《列子·楊朱》:“[公孫穆]逃於後庭,以晝足夜。”(逃:躲避。)道:(一)①道路。《史記·陳涉世傢》:“會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徑。《左傳·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會:約會。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裡。”④方法;途徑。《論語·裡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⑤技藝。《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⑥宇宙萬物的本原。《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⑦規律;道理。《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循:遵照。貳:不專一。)⑧政治主張或思想學說。《論語·裡仁》:“吾道一以貫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義。徐階《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淪:淪亡。替:衰落。諛:阿諛,奉承。)(11)道傢。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術。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子若學道,即有仙分。”(13)行政區劃名。1.唐初分天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清代和民國初年曾在省以下設若幹分守道。(14)說;講述。《鹽鐵論·遵道》:“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15)量詞。用於命令、題目等。《新唐書·選舉志》:“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二)dǎo①同“導”。1.疏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決:河流決口。克:能。)2.引導。《漢書·張騫傳》:“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政:政令。齊:整頓。免:免於犯罪。)③介詞。從;由。《漢書·淮南王安傳》:“諸使者道長安來,為妄妖言。”
【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意思】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此联的意思是:从前在王导、谢安等豪门厅堂前飞来飞去的燕子,如今却飞进普通人家里垒起窝来了。后用来表示对沧海桑田、世事变化之大的感慨。【鉴赏1】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指的是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晋孝武帝时的丞相谢安,两家是东晋王朝时的豪门贵族。以此为隐喻,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鉴赏2】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堂前紫燕,现在也飞入了平常百姓家筑巢。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寄寓于此,其二者曾对晋朝历史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乌衣巷也因此名噪一时。然而随着陈国灭亡,乌衣巷便急速衰落,至唐朝时则沦为废墟。诗人有慨于历史变迁的无常,故借乌衣巷怀古伤今。但诗人并不直接描写乌衣巷衰败之实景,而是将眼光转向“旧时”之燕。“旧时”句,突出了燕子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寻常”句则体现了今昔的强烈对比。诗人在写景描物中,从侧面反映了乌衣巷繁华落尽归于颓败的现状,表达了强烈的历史兴亡之叹。【应用】〈名〉王谢,指王家和谢家,均为东晋时江南的高门士族。昔日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飞进普通的百姓之家。语出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以表示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无限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灵芝作为封建时代帝皇的御用珍品,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能够享用的保健品和药品,实在是时代的大进步和人民的大福分。(陈曦《灵芝挑战癌症》,《北京青年报》1998年10月1日)【英文翻译】1.Swallowswhichskimmedbypaintedeavesinbygonedays,Aredippingnowamongthehumblehome'sdoorways.《千家诗英译》2.SwallowsusedtonestlebeforetheWangandXie'smanors,Buttheyarenowflyinginandoutofthehousesofcommoners.3.SwallowswhichskimmedbypaintedeverinbygonedaysArenowdippingamongcommonpeople'sdoorways.(许渊冲译)【全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1]这是《金陵组诗》第二首。乌衣巷,在今南京市内秦淮河南岸,原是东吴戍守石头城的乌衣军营房所在地,东晋时成为王、谢两大家族宅第聚集的里巷。[2]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乌衣巷入口附近。[3]王、谢:指东晋的王导和谢安,他们两姓是六朝时的世家望族,都住在乌衣巷。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长满野草闲花,熙攘往来的鸟衣巷,只见夕阳西斜,昔盛今衰,好景不再,从前寄托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也落到寻常百姓家里。兴废变迁的历史沧桑之感,是这首七绝的主题。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得蕴藉含蓄,感慨无穷。【全诗赏析】这首诗感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体现了由盛入衰的转化规律,给人以哲理性启示。朱雀桥,当时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乌衣巷,在秦淮河南,离朱雀桥不远。这地方原是孙吴时代戍守石头城的军营,军士皆着黑衣,故名乌衣巷。东晋名臣王导、谢安住在这里。诗的一、二两句意思是,在当时,这一地区是极其煊赫之所在,冠盖往来,车马盈门,现在是野花闲开,夕阳残照。诗的后两句写过去在这里筑巢的燕子,如今到普通人家檐下做窝了。这首诗写出了荣华不长、富贵难久。表现同一主题采取相似手法的作品很多。唐代钱起的《过故洛城》:“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清代陈忱的《叹燕》:“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封建社会中那些高官厚禄者,虽一时荣华富贵,终因改朝换代发生的权力再分配,或子孙的庸碌不能守成,走向了败落;福转化为祸,势在必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二解,一是认为从前在王、谢华堂上筑巢的燕子,现在因那些宅第已荡然无存,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了;一是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凋零,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施说颇得诗中三昧,说燕子筑巢仍在原处,才使“旧时”和“今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否则只能说燕子另迁门户,而不突出处所的变化。燕子年年来此,代代来此,旧时这儿是王谢家的画堂,如今“晋代衣冠成古丘”,华堂倾屺,变成了普通人家的住房。清代何文焕也说:“妙处全在‘旧’字及‘寻常’字。四溟(指明代谢榛)云:‘或有易之者曰:王谢堂前燕,今飞百姓家。点金成铁矣。’”(《历代诗话考索》)武瓘的《感事》诗也采用这种写法:“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燕回归旧巢地,乃其生物习性所致,并非爱富弃贫。这样理解,则将王谢由盛到衰的对比更加强烈了。刘禹锡写出了由盛到衰的转化,他不可能也认为没必要说出促使这变化的原因。我们今天以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其理不言自明。我们所理解的原因和刘禹锡的不会相同,而刘诗却给我们以思考的契机。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意思】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此联的意思是:从前在王导、谢安等豪门厅堂前飞来飞去的燕子,如今却飞进普通人家里垒起窝来了。后用来表示对沧海桑田、世事变化之大的感慨。【鉴赏1】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指的是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晋孝武帝时的丞相谢安,两家是东晋王朝时的豪门贵族。以此为隐喻,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鉴赏2】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堂前紫燕,现在也飞入了平常百姓家筑巢。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寄寓于此,其二者曾对晋朝历史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乌衣巷也因此名噪一时。然而随着陈国灭亡,乌衣巷便急速衰落,至唐朝时则沦为废墟。诗人有慨于历史变迁的无常,故借乌衣巷怀古伤今。但诗人并不直接描写乌衣巷衰败之实景,而是将眼光转向“旧时”之燕。“旧时”句,突出了燕子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寻常”句则体现了今昔的强烈对比。诗人在写景描物中,从侧面反映了乌衣巷繁华落尽归于颓败的现状,表达了强烈的历史兴亡之叹。【应用】〈名〉王谢,指王家和谢家,均为东晋时江南的高门士族。昔日王、谢两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飞进普通的百姓之家。语出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以表示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无限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灵芝作为封建时代帝皇的御用珍品,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能够享用的保健品和药品,实在是时代的大进步和人民的大福分。(陈曦《灵芝挑战癌症》,《北京青年报》1998年10月1日)【英文翻译】1.Swallowswhichskimmedbypaintedeavesinbygonedays,Aredippingnowamongthehumblehome'sdoorways.《千家诗英译》2.SwallowsusedtonestlebeforetheWangandXie'smanors,Buttheyarenowflyinginandoutofthehousesofcommoners.3.SwallowswhichskimmedbypaintedeverinbygonedaysArenowdippingamongcommonpeople'sdoorways.(许渊冲译)【全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1]这是《金陵组诗》第二首。乌衣巷,在今南京市内秦淮河南岸,原是东吴戍守石头城的乌衣军营房所在地,东晋时成为王、谢两大家族宅第聚集的里巷。[2]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乌衣巷入口附近。[3]王、谢:指东晋的王导和谢安,他们两姓是六朝时的世家望族,都住在乌衣巷。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长满野草闲花,熙攘往来的鸟衣巷,只见夕阳西斜,昔盛今衰,好景不再,从前寄托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也落到寻常百姓家里。兴废变迁的历史沧桑之感,是这首七绝的主题。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得蕴藉含蓄,感慨无穷。【全诗赏析】这首诗感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体现了由盛入衰的转化规律,给人以哲理性启示。朱雀桥,当时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乌衣巷,在秦淮河南,离朱雀桥不远。这地方原是孙吴时代戍守石头城的军营,军士皆着黑衣,故名乌衣巷。东晋名臣王导、谢安住在这里。诗的一、二两句意思是,在当时,这一地区是极其煊赫之所在,冠盖往来,车马盈门,现在是野花闲开,夕阳残照。诗的后两句写过去在这里筑巢的燕子,如今到普通人家檐下做窝了。这首诗写出了荣华不长、富贵难久。表现同一主题采取相似手法的作品很多。唐代钱起的《过故洛城》:“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清代陈忱的《叹燕》:“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封建社会中那些高官厚禄者,虽一时荣华富贵,终因改朝换代发生的权力再分配,或子孙的庸碌不能守成,走向了败落;福转化为祸,势在必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二解,一是认为从前在王、谢华堂上筑巢的燕子,现在因那些宅第已荡然无存,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了;一是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凋零,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施说颇得诗中三昧,说燕子筑巢仍在原处,才使“旧时”和“今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否则只能说燕子另迁门户,而不突出处所的变化。燕子年年来此,代代来此,旧时这儿是王谢家的画堂,如今“晋代衣冠成古丘”,华堂倾屺,变成了普通人家的住房。清代何文焕也说:“妙处全在‘旧’字及‘寻常’字。四溟(指明代谢榛)云:‘或有易之者曰:王谢堂前燕,今飞百姓家。点金成铁矣。’”(《历代诗话考索》)武瓘的《感事》诗也采用这种写法:“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燕回归旧巢地,乃其生物习性所致,并非爱富弃贫。这样理解,则将王谢由盛到衰的对比更加强烈了。刘禹锡写出了由盛到衰的转化,他不可能也认为没必要说出促使这变化的原因。我们今天以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其理不言自明。我们所理解的原因和刘禹锡的不会相同,而刘诗却给我们以思考的契机。
【诗句】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出处】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意思】《竹枝词》唱到哀惋哽咽处,寒猿为之长啸,闇鸟为之哀鸣。以“寒猿”、“闇鸟”的悲唱,烘托出《竹枝词》曲调的凄楚悲切,并渲染出幽暗、悲凉的气氛。从而反映出诗人贬官以来的伤感情怀。注:寒猿,凄苦的猿。闇,幽暗。【翻译】瞿塘峡口水烟低,瞿塘峡口濛濛水雾似轻烟低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白帝城头深深夜里玉轮已偏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听那“竹枝”唱到最凄咽愁苦之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峡口的寒猿暗鸟都惊起而哀啼。【鉴赏1】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忠县)刺史任上写了四首《竹枝词》,内容都是写他听唱巴蜀一带民歌《竹枝词》的情景和感受。四首的基调都很凄苦,表达了作者当时抑郁寡欢与感伤的情绪,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开首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残夜凄清的景致。夜色迷蒙,瞿塘峡影峥嵘而立,江面烟雾低垂;而白帝城上一轮惨白的月亮正向西斜去。在暗淡夜色中,一轮弯月镶嵌其间,给人以一种压抑感。时间已经是下半夜而诗人却不眠。为下面二句描述歌声的凄苦悲切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两句由上文的寂静无声转而描述所听到的歌声。夜色本就凄凉幽暗,再闻此凄苦悲凉的歌声,竟让“寒猿暗鸟”都受到感染,闻之而悲鸣。夜色凄幽,本已黯然,再添愁苦之音,更添一层悲苦。值得回味的是,本来闻《竹枝》而悲苦的是诗人,但诗人却不这样说,反说是歌声使得山中的寒猿和林间的暗鸟为之悲啼。这是更深一层的写法,不仅显得含蓄,而且也营造了当时周围的环境气氛。总之,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景,但从一个侧面则展示了诗人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画面之中。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唐宋诗醇》评曰:“声韵悠扬,最合竹枝之体。”【鉴赏2】竹枝词是巴蜀间一种民歌形式,刘禹锡任夔府刺史时,嫌其词俚俗,曾为之改写,得以传播。刘禹锡专记其事云:“余来建平里中,见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从刘氏的记述着来,竹枝词首先是歌唱的,还可以许多人联唱;其次是用短笛、击鼓伴奏;其三,歌唱者是边唱边舞,故而深受群众喜爱。“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这两句诗是诗人说明他初次听见唱竹枝词的地点、时间。诗中所说的瞿塘峡口、白帝城头证明这诗是居易元和十四年自江州赴任忠州路经夔府经历的事,听见竹枝词歌声是在三月初旬的一个午夜。这个唱竹枝词的人是谁不知道,词的内容诗人没有提,但是听其歌声,令人凄然。“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传说歌词是七字句,一般是上四字一断,也就是拖腔的地方,声音特别宛转动人,即诗中所说的“声咽处”。因歌声凄苦,惊醒了山上的猿猴、栖止的山鸟,一齐哀啼起来,令人听起来,也感到心酸。这首小诗只是记述诗人听见竹枝词的歌声,没有涉及到歌的内容,但给我们的印象,歌者一定是倾诉生活的苦难,而且当地人民的生活是贫困的、痛苦的;从而显示出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瞿塘峡口冷烟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出处】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意思】《竹枝词》唱到哀惋哽咽处,寒猿为之长啸,闇鸟为之哀鸣。以“寒猿”、“闇鸟”的悲唱,烘托出《竹枝词》曲调的凄楚悲切,并渲染出幽暗、悲凉的气氛。从而反映出诗人贬官以来的伤感情怀。注:寒猿,凄苦的猿。闇,幽暗。【翻译】瞿塘峡口水烟低,瞿塘峡口濛濛水雾似轻烟低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白帝城头深深夜里玉轮已偏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听那“竹枝”唱到最凄咽愁苦之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峡口的寒猿暗鸟都惊起而哀啼。【鉴赏1】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忠县)刺史任上写了四首《竹枝词》,内容都是写他听唱巴蜀一带民歌《竹枝词》的情景和感受。四首的基调都很凄苦,表达了作者当时抑郁寡欢与感伤的情绪,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开首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残夜凄清的景致。夜色迷蒙,瞿塘峡影峥嵘而立,江面烟雾低垂;而白帝城上一轮惨白的月亮正向西斜去。在暗淡夜色中,一轮弯月镶嵌其间,给人以一种压抑感。时间已经是下半夜而诗人却不眠。为下面二句描述歌声的凄苦悲切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两句由上文的寂静无声转而描述所听到的歌声。夜色本就凄凉幽暗,再闻此凄苦悲凉的歌声,竟让“寒猿暗鸟”都受到感染,闻之而悲鸣。夜色凄幽,本已黯然,再添愁苦之音,更添一层悲苦。值得回味的是,本来闻《竹枝》而悲苦的是诗人,但诗人却不这样说,反说是歌声使得山中的寒猿和林间的暗鸟为之悲啼。这是更深一层的写法,不仅显得含蓄,而且也营造了当时周围的环境气氛。总之,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景,但从一个侧面则展示了诗人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画面之中。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唐宋诗醇》评曰:“声韵悠扬,最合竹枝之体。”【鉴赏2】竹枝词是巴蜀间一种民歌形式,刘禹锡任夔府刺史时,嫌其词俚俗,曾为之改写,得以传播。刘禹锡专记其事云:“余来建平里中,见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雎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从刘氏的记述着来,竹枝词首先是歌唱的,还可以许多人联唱;其次是用短笛、击鼓伴奏;其三,歌唱者是边唱边舞,故而深受群众喜爱。“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这两句诗是诗人说明他初次听见唱竹枝词的地点、时间。诗中所说的瞿塘峡口、白帝城头证明这诗是居易元和十四年自江州赴任忠州路经夔府经历的事,听见竹枝词歌声是在三月初旬的一个午夜。这个唱竹枝词的人是谁不知道,词的内容诗人没有提,但是听其歌声,令人凄然。“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传说歌词是七字句,一般是上四字一断,也就是拖腔的地方,声音特别宛转动人,即诗中所说的“声咽处”。因歌声凄苦,惊醒了山上的猿猴、栖止的山鸟,一齐哀啼起来,令人听起来,也感到心酸。这首小诗只是记述诗人听见竹枝词的歌声,没有涉及到歌的内容,但给我们的印象,歌者一定是倾诉生活的苦难,而且当地人民的生活是贫困的、痛苦的;从而显示出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本篇选自《剑南诗稿》。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作者已六十八岁。他一生主张北伐、渴望统一。但这愿望不仅直到晚年都未实现,反而因此屡遭投降派的谗毁排挤。然而,种种打击并未削弱他的爱国热情,时时萦绕脑际的,仍是那收复夙愿。于是,在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交加的冬夜,诗人再也遏制不住满腔激情,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情、借梦言志的豪迈诗篇。这首诗通过“铁马冰河”的梦境,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报国雪耻、效命疆场的雄心,反映了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此诗集中表现了陆游爱国诗篇的两大特征。一是常常借助梦境来描述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报国理想,虽然这是虚幻之境,却是陆游爱国激情的折光。二是把忧国报国之情扩溢于所有题材,“渔舟樵径,茶椀炉熏,或晴或雨,一草一木,莫不著歌咏以寄此意”(《唐宋诗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此两句言志。“僵卧”两字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衰老的情态,潦倒的境遇。这里虽实指身体的年迈多病,却也孕含精神上的莫大痛苦、折磨。加之“孤村”,更映衬出诗人处境的寂寞凄凉。这是一幅英雄末路的自画像。他人若处此境,定会自哀自伤。可作者却于此处陡转笔锋,推出“不自哀”三个力透纸背的字。诗人爱国忘私,胸襟坦荡,故“不自哀”;所哀者,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已。接之,作者以更高昂的激情表达了自己的夙愿宏志:“为国戍轮台”,即拼杀沙场,报效祖国。“尚思”暗示此志早已有之,如今老而弥坚。“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此两句记梦。诗人忧虑国事,深夜未眠,听着屋外的飒飒风声、叮咚雨声,这对一般人来说只能哀上添愁。但对陆游而言,大自然凄凉的风雨声竟化作他梦境中雄壮激越的行军曲。以“铁马冰河”概写梦境,极其凝炼:诗人骑马领兵,跨过冰河,驰骋疆场,气吞残虏。在这里,志(前两句所述)为梦之基础,梦为志的幻现,而夜阑风雨则是两者的媒介。故这是托梦喻志,以展示诗人慷慨激壮、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读后令人顿生敬意,这是其一。同时,这也说明作者的理想在现实中可思不可为,更无法实现。于是只能将此雄心壮志寓于梦境,使其在梦中暂时化为现实。这本身就流露出作者的悲哀和愤懑,这种隐藏在慷慨激昂感情背后的心境,读后令人感叹不已,这是其二。这首诗在艺术上亦颇有特色。首先是语言凝炼,含蕴丰富。其次是上下贯通,跳跃性强。“僵卧孤村”至“不自哀”为一感情飞跃;“夜阑卧听风吹雨”至“铁马冰河入梦来”为又一感情飞跃。诗的一、二句言志,三、四句记梦,作者因志入梦,以梦写志,志与梦上下贯通,交相辉映,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壮心不已、誓死报国的崇高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