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行水,涂①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坐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患以谴之?”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鬼怕恶人。推荐。爱诗词网。艾子行水,涂①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坐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患以谴之?”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艾子杂说》【注释】①涂:通“途”。【意译】艾子从水路上经过,见路旁有一座庙宇,虽然很矮小,却装饰得非常精致华丽,庙前有一条小水沟,一个过路人走到沟前,发现水很深,渡不过去。他回身进入庙中,搬出一尊神像架在水沟上,踩着神像走了过去。随后又有一个人走来,看到神像被架在水沟上,叹息不已,自言自语道:“怎么能这样糟蹋神像呢!”于是小心翼翼地扶起神像,用衣襟拂去上面的泥土,毕恭毕敬地捧到庙里,安放在神座上,又拜了几拜这才走了。过了片刻,艾子听到庙中一个小鬼说:“大王在此为神,享受一方烟火,今天反遭愚人的侮辱,为什么不加祸于他,以示惩戒?”神说:“如果要降祸的话,就降给后来的那个人吧。”小鬼迷惑地问:“前面那人践踏大王,侮辱至极而不惩罚,后来的这个人,尊敬大王,反倒加祸。这是什么道理?”神答道:“前面那个人早已不相信鬼神了,我又怎能加祸于他呢!”艾子听到这里,感慨地说:“真是鬼也怕恶人啊!”【解说】惩恶赏善,这是人间常理;而据说阴间更是铁面无私,有些狡诈之徒能逃避社会的惩罚,却决不能躲过阎罗的折磨。可是这个大神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敢施祸于践踏他的人,却要加害于尊敬他的人。原来大神有着难言的苦衷。他并非不想惩戒“恶人”,只是前者根本不相信鬼神,大神的“魔力”无法对他起作用,奈何不得他罢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看来世间有不少事都是自己过于迷信而造成的。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了许多巫术的奥秘:由于人的迷信,再经过那些巫婆、神汉的暗示,从而驱动人体内的神经、器官等等作为反应,结果会出现“奇迹”。神都是人造的,而且人总是克制不住这种造神的欲望;对那些杰出的、伟大的、或者风云一时的人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会将他们神化,这既是人的善良一面,又是人的迷失之处。从原始社会到现代高科技、高文明社会,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制造偶像、崇拜偶像,其实,“皇帝的心灵和补鞋匠的心灵是在同一模子里铸成的”。(蒙田语)一切的神(天上的、地下的、人间的)都不过是某些人不正常的想象力的产物;人一旦能够破坏对奇迹、幻想、妖术等等的恐惧和希望,就像那个践踏大神的行人一样,“神”也就烟消云灭了。【相关名言】人若是能用成规来控制所处的环境,或人的遭遇若总是幸运的,那就永远不会迷信了。——荷兰·斯宾诺莎迷信若无遮掩是一种残缺丑恶的东西。——英国·培根
寒花葬志。推荐。爱诗词网。归有光婢,魏孺人媵也(1)。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2),葬虚丘(3)。事我而不卒(4),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5)。一日,天寒,熟火煮荸荠熟(6),婢削之盈瓯(7);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8),即饭,目眶冉冉动(9)。孺人指余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10)。吁!可悲也已!〔注释〕(1)魏孺人:指作者的前妻,姓魏,原籍苏州,后迁居昆山,为光禄寺典簿魏庠之女。明清时七品以下的官的妻子封孺人。媵:陪嫁的婢女。(2)嘉靖:明世宗年号。嘉靖丁酉:公元1537年。(3)虚丘:在今江苏省昆山县东南。(4)卒:到头。(5)曳:拖。裳:下身的衣服。(6)爇(ruo)火:烧火。(7)盈:满。瓯:瓦盆。(8)倚:靠。饭:此作动词用,吃饭。(9)冉冉:徐徐。(10)奄忽:很快地。〔鉴赏〕具有传统的古典色彩的墓志铭总是以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嘉言懿行的智者贤士为表现对象,韩愈就写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然而,归有光却写有《沈贞甫墓志铭》、《寒花葬志》。前者写的是功名不彰的一介书生,后者则写的是普通寻常的婢女丫环。显然,墓志铭的表现对象也转入世俗的人生了,这个题材转折,兆示了明代的审美思潮的重大变迁。按照古典美学的见解,墓志铭即诔文,“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而《寒花葬志》既无德行可言,又非旌其不朽。作者所描述的是一位婢女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没有叱咤风云的功业,亦无力挽狂澜的显赫勋绩,一切显得平凡、世俗,然而,在这里,树立了中国古代散文美学思潮变迁的路碑。整个《寒花葬志》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美学史的地位,不全在于上述的题材,更在于具体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传达。从艺术事实也就是作品存在看,体现了归有光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而从创作主体看,则体现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对于对象观照的功能作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独特性不同于《陶征士诔》的作者颜延之,也不同于《柳子厚墓志铭》的作者韩愈。而归有光的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积淀着并折射出明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归有光是以他的体现时代审美意绪的独特心理来观照、把握、传达客体对象的。这是我们鉴赏本文美学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处。这篇墓志铭在同类题材中可算是一篇短文了。全文三节,重点在第二节。从表层意象上看,作者所表述的是寒花的具体身分。从二度层次看,则联系了归氏的妻子“魏孺人”。这篇短文,四次提到她,如果联系《项脊轩记》、《先妣事略》等也多次提及她,这里所写就不是偶然的了,隐含着对亡妻的怀念。“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在卒年葬地的概括介绍后,猛然涌起情感抒发的波澜:“事我而不卒,命也夫!”作者所深憾的是,寒花的早天,未能侍奉到底。平直的叙述文字后情感的猛然跳荡,感叹语气的猝然迸发,加强了抒情效果。作者文字中包孕的是失声流涕的声调和哀思如潮。由叙述到抒情的陡转,溅发出文章的第一朵情感浪花。这里的陡转,是主体无法抑制的情绪冲击,它奠定了全文基调和抒情性的基本特征:它是从情感出发而非罗列亡者的事迹。从深藏文词中的间接意蕴——审美情感,从表现于外的直接文词——“事我而不卒”的“我”来看,主体都有鲜明的存在,文章的审美特点也就从这里产生出来。清人张士元在《<震川文钞>序》中说,归有光的散文“读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倒是说出了归氏散文的审美特征。归有光是从“我”的情感出发,去对对象寒花进行审美把握的。寒花侍奉“我”的日子里,所忆及并形诸笔墨的事情甚多,但作者既未平板罗织寒花一生的行状,又未选取一般的事迹,他只捕捉了三个细节。三个细节的运用,从审美传达的角度看,我们尽可以说作者善于选材,尽可以说作者善于知微显著,由点及面,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们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上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信息论说明,储存于归有光主体结构中的寒花信息,可谓多矣。但是,如何搜索和提取信息,却有赖于主体的心理,特别是这类写身后墓志铭的文章更体现出主体的信息检索功能质。最能激活归有光主体感受的信息的是这三个细节,于是才有本文第二段的艺术事实。第一个细节,是寒花的外形,从“初”字看,这是原初性的审美表象。而历时多年后仍清晰如画,适见主体审美感受之深刻,成为审美中的优势中心。“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罗疏几笔,勾勒出寒花初进归门的素描图。它所显示的对象的自然质是寒花作为十岁孩童的外在肖像;它所显示的主体的审美功能质是作者记忆表象的兴奋和深隽。事隔多年感受最强的是双鬟的形象、深绿的颜色。第二个细节是吃荸荠。“一日”的词义显示出选择性,也表明对象信息系统最能激起主体情绪信号系统的是特定的一天中的特定一事。“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这里,以“婢持去,不与”的特定动作显示对象的调皮举止,活画出人物的情态,而充溢其间的是盎然的情趣。这一情趣由三方面构成:“我”自外而入的径取食之;“婢持去,不与”的顽皮举止;“魏孺人笑之”的音态笑貌。三者的互相作用、感染,形成家庭主仆间融融的调趣氛围。这一氛围正是其美学情味之所在。第三个细节是吃饭时的情景。“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指余以为笑。”这里同样是由三人所组合的生活画面,而又以寒花作为主位形象。“目眶冉冉动”,如“颊上三毫”,精光四溢,小女仆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神态惟妙惟肖。而作者也正是在这里选择了他最有感受的情景。寒花的形态、情态、神态,家庭的情趣、情味、情绪,使得作者回忆所至,恍若在即;疏淡几笔,表现俱足。文字换节后,文情意绪猛遇峭崖,遂成瀑流:“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这里真正是体现出苏轼所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绪特征。而归有光的这一情绪喷发,是在前面深情回思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起落和跌宕,就分外感人。犹如梦幻,往事回顾,愈是逼真、动人,则梦醒后愈觉惆怅、空虚、缱绻不尽。岁月忽忽,光景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有十个春秋。而今爱妻病故,娇仆早天,大有人去楼空之感。短短十字蕴含着难以排解的空虚感、难以申说的沉痛感。经过蕴蓄遂形成新的喷发,一声声腔悠长的“吁”,有多少岁月和人生的感伤情调。拖长的语调尚盘旋在纸面,顷刻便凝结成“可悲也已”的哽咽吞声和掷笔长叹。清人黄宗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写道:“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确是的评,道出了归有光这类以“女妇”为表现对象的散文抒情性的基本特征。而这一特征的表现,又正如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氏善于提取审美感受中最动人的情感,又善于表达这种感受,才获得上述的赞誉的。通篇发乎情而终乎情,从“命也夫”的失声悲恸到“可悲也已”的放怀抒吐,始终盘旋的是情感,略无阻隔却荡气回肠。这里不是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理性主义节制,既未借题发挥精理微义,又未象传统的墓志铭阐述故人的理性精神,一切都来自经验世界中的感性表象。归有光为一个名不彰位不显,仅是家庭小女仆的寒花撰写墓志铭,他把家庭中的主仆关系写得融然洽然,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与人关系的新变动,标志着散文正在走向生活的审美趋向。更重要的是,作者审美选择的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情景,这在传统古文中简直是凤毛麟角,但归有光却作为最主要的对象加以表现。作者以感受来选择、评价生活,感性主义取代了理性主义。所有这一切的主客体特征形成了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正统古文趋于式微;在客体上接近世俗生活,主体上接近日常情感的审美新要求正在形成。这一新要求在《寒花葬志》中得到完美的表现,因而归有光的这篇散文和《项脊轩志》等成为正统散文向近代散文转折的重大标识,它的审美影响一直及于袁氏三兄弟的“公安派”散文。而这一点和市民文学、小说戏曲的审美趋向是同步的。归有光能够在《寒花葬志》中以近代美学气息的笔调感应出时代心意的变异,真正是印证了得其风气之先的美学命题。而这正是积淀在本文深层结构中的美学精英。字数:3362作者:裘取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238-1242页.
主人下马客在船。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处】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意思】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鲜花,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黄四娘:身份不详,唐时以行第称人为尊称,对妇女则在行第后加一“娘”字。蹊:小路。【赏析】黄四娘家花儿开满了小路,千万朵花把花枝都压低了。这是作者行至黄四娘家而作之诗句。此处为花开之胜地,花开得又多又盛,以至于枝不胜花之力,都被压低了。“压枝低”是实,“千朵万朵”极言花开之多,是虚。上句是抽象概括言其事,下句是形象描写。这样,作者便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留连忘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繁花垂枝的景色。[例]那一丛丛、一盆盆的月季、牡丹、兰花、美人娇……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相映成趣,这情景正如杜甫诗中所写的那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崔南云《我爱百花园》)【全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题解】杜甫入蜀定居成都后,生活稍许安定了一些。他本来就是一个有着山水性情、善于领略自然之美的人,只是由于国家的危亡、社会的动乱及生活的动荡,使他往往无暇顾及于此。现在,对于他来说,“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已成了遥远的回声,他只好把对祖国的热爱倾注于对祖国优美山水的歌颂中。这首诗撷取了“江畔独步寻花”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断,既描写了春光的明媚,又表现了自己愉悦的感受和意外的惊喜,显示出诗人一贯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的感情。【注释】①诗题是江边独自漫步赏春花的意思。②黄四娘:姓黄的青年妇女。“四”是人的排行。唐代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是分别用长幼顺序排列。称呼时,排行直接用在姓氏后面。女子则在排行后面加一“娘”字。“娘”是六朝以来对青年妇女的通称。蹊:小路。③压枝低:压得树枝低了下来。④留连:舍不得离开的样子。⑤自在:随意舒适的样子。⑥娇莺:啼声宛转谐美的黄莺。⑦恰恰:和谐自然。【鉴赏】这是杜甫的一首赏景诗。唐诗中像此篇一样刻画细腻、色彩艳丽的佳作实是不多。杜甫在成都西郊的草堂经友人资助终于落成了,在饱经离乱之后他终于有了安身的处所,心里十分欣慰。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沿江边漫步,踏春赏花,显得十分悠闲自在。上联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花圃小路上。句首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浓厚,颇有民歌风味。在这个花圃内,鲜花把路都遮断了。次句承首句用“千朵万朵”来使“满”字具体化,并用“压枝低”来进一步充实“满”字。这千朵万朵沉甸甸的花把枝条都压弯了,优美的景色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下联是一个“对结”,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前句描绘花枝上的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展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也可爱,这不免使漫步于花径上的人也“留连”起来。但杜甫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美景还多。一个“戏”字,将蝴蝶拟人化了;“时时”显示风光无限,不是偶尔一见,这样就将花蝶闹春的情趣渲染出来了。后句描绘诗人正在赏心悦目之际,刚好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一个“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二字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读者心理上轻松愉快的感觉。全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本诗还要注意诗人对双声词、象声词和叠字的运用之妙。“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串珠相连、音调宛转、朗朗上口。“恰恰”为象声词,用以形容娇莺的鸣叫,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均为叠字,这不仅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令语意更强、更生动,还能够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那一瞬间的快意。读完全诗,能使你和诗人一同享受那生意盎然的明媚春光给予人们的无穷美感。
千朵万朵压枝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处】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意思】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鲜花,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黄四娘:身份不详,唐时以行第称人为尊称,对妇女则在行第后加一“娘”字。蹊:小路。【赏析】黄四娘家花儿开满了小路,千万朵花把花枝都压低了。这是作者行至黄四娘家而作之诗句。此处为花开之胜地,花开得又多又盛,以至于枝不胜花之力,都被压低了。“压枝低”是实,“千朵万朵”极言花开之多,是虚。上句是抽象概括言其事,下句是形象描写。这样,作者便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留连忘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繁花垂枝的景色。[例]那一丛丛、一盆盆的月季、牡丹、兰花、美人娇……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相映成趣,这情景正如杜甫诗中所写的那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崔南云《我爱百花园》)【全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题解】杜甫入蜀定居成都后,生活稍许安定了一些。他本来就是一个有着山水性情、善于领略自然之美的人,只是由于国家的危亡、社会的动乱及生活的动荡,使他往往无暇顾及于此。现在,对于他来说,“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已成了遥远的回声,他只好把对祖国的热爱倾注于对祖国优美山水的歌颂中。这首诗撷取了“江畔独步寻花”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断,既描写了春光的明媚,又表现了自己愉悦的感受和意外的惊喜,显示出诗人一贯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的感情。【注释】①诗题是江边独自漫步赏春花的意思。②黄四娘:姓黄的青年妇女。“四”是人的排行。唐代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是分别用长幼顺序排列。称呼时,排行直接用在姓氏后面。女子则在排行后面加一“娘”字。“娘”是六朝以来对青年妇女的通称。蹊:小路。③压枝低:压得树枝低了下来。④留连:舍不得离开的样子。⑤自在:随意舒适的样子。⑥娇莺:啼声宛转谐美的黄莺。⑦恰恰:和谐自然。【鉴赏】这是杜甫的一首赏景诗。唐诗中像此篇一样刻画细腻、色彩艳丽的佳作实是不多。杜甫在成都西郊的草堂经友人资助终于落成了,在饱经离乱之后他终于有了安身的处所,心里十分欣慰。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沿江边漫步,踏春赏花,显得十分悠闲自在。上联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花圃小路上。句首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浓厚,颇有民歌风味。在这个花圃内,鲜花把路都遮断了。次句承首句用“千朵万朵”来使“满”字具体化,并用“压枝低”来进一步充实“满”字。这千朵万朵沉甸甸的花把枝条都压弯了,优美的景色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下联是一个“对结”,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前句描绘花枝上的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展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也可爱,这不免使漫步于花径上的人也“留连”起来。但杜甫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美景还多。一个“戏”字,将蝴蝶拟人化了;“时时”显示风光无限,不是偶尔一见,这样就将花蝶闹春的情趣渲染出来了。后句描绘诗人正在赏心悦目之际,刚好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一个“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二字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读者心理上轻松愉快的感觉。全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本诗还要注意诗人对双声词、象声词和叠字的运用之妙。“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串珠相连、音调宛转、朗朗上口。“恰恰”为象声词,用以形容娇莺的鸣叫,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均为叠字,这不仅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令语意更强、更生动,还能够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那一瞬间的快意。读完全诗,能使你和诗人一同享受那生意盎然的明媚春光给予人们的无穷美感。
存在主义是战后法国文学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之一。
萨特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的成名之作长篇小说《厌恶》,1938年问世,发行量达四十万册,成为法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他的鸿篇巨制《自由之路》,共分《理性的年代》(1945)、《延期》(1947)、《灵魂已经死去》(1949)等三部,更是当代小说的杰作”(法国评论家莫里斯·维多的《战后法国小说》)。他的剧本《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恶魔与上帝》(1951)等,都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萨特一生写了五十来本书,此外,他还于1945年10月创办了《现代》杂志。在法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文学家和哲学家能象萨特的名字那样频繁地出现在报刊上,正如加埃唐·皮康在《法国新文学全貌》中所说:“萨特是新文学的第一代宗匠,他在我们当中所占据的地位与1920年前夕纪德的地位相颉颃。”瑞典皇家学院于1964年曾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但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未能接受。
存在主义文学。推荐。爱诗词网。存在主义是战后法国文学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之一。萨特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的成名之作长篇小说《厌恶》,1938年问世,发行量达四十万册,成为法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他的鸿篇巨制《自由之路》,共分《理性的年代》(1945)、《延期》(1947)、《灵魂已经死去》(1949)等三部,更是当代小说的杰作”(法国评论家莫里斯·维多的《战后法国小说》)。他的剧本《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恶魔与上帝》(1951)等,都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萨特一生写了五十来本书,此外,他还于1945年10月创办了《现代》杂志。在法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文学家和哲学家能象萨特的名字那样频繁地出现在报刊上,正如加埃唐·皮康在《法国新文学全貌》中所说:“萨特是新文学的第一代宗匠,他在我们当中所占据的地位与1920年前夕纪德的地位相颉颃。”瑞典皇家学院于1964年曾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但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未能接受。存在主义原是一个哲学概念,克尔恺郭尔的唯意志论和人生哲学、尼采的“自我扩张”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便是它的理论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广泛流行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萨特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抛弃了克尔恺郭尔的神秘主义,继承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萨特的存在主义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德国法西斯疯狂地推行扩张主义,整个欧洲社会动乱不宁,成为互不信任的“肮脏的世界”(萨特语),尤其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空前浩劫,人们不仅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传统的观念,政治的信仰,都被血与火的事实粉碎了。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的存在?什么是人的价值?究竟有没有普遍的理性?这些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哲学上探讨和作出回答,而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恰好适应了这种需要,成为了西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萨特在1943年发表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阐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他的第一个论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只有根据人的行为,才能判定人的好坏;人不是上帝制造的,没有先天的性善性恶之分。这虽然是基于本体论和现象学的观点,但并非指人的社会物质存在,而目的在于肯定人的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当然是“自我”先于本质。这显然是唯我论的唯心主义的。第二个论点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我存在,别人也存在;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他的“主观性”。在“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互相倾轧,你争我夺,充满了丑恶和罪行。这个世界,没有主宰,没有理性,没有规律。人生在世,步步有障碍,处处受限制,常常遭不幸,每个人都是荒谬的,痛苦的,孤独的人。第三个论点是“自由选择”。认为人有个人自由,在各种环境中,采取什么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如果人按别人的意志而行动,不以个人的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就失去了“自我”,便不是真正的存在。所以萨特说,他自由地选择自己,他自己创造自己,他是他自己的创造。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存在。在他看来,个人既不能接受“自身以外的命令”,也不接受“自身以外的辩护”,“人注定是自由的”。这种个人主义的绝对自由观念是存在主义的理论核心。在战后的欧洲,尤其是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风行一时,宣传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应运而崛起,形成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这个流派在战后法国文学中,影响大,延续时间长,从四十年代后半期到五十年代后半期达到高潮,统治法国文坛几乎达十年之久,到五十年代末,才逐渐衰落。萨特把哲学运动和文学运动结合起来,不仅发展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几乎统治了战后的法国文坛,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不少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这些文学流派,有的是存在主义文学向消极方面的发展,有的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存在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反传统性,而在艺术表现上却又有传统的继承性,发展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新特点,可以说,它是“传统”和“创新”的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统一。因而形成自己特点:(一)思想内容的哲理性文学和哲学互相结合,可以说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传统。存在主义哲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存在主义的开山祖师克尔恺郭尔的哲学观点,大都是通过他的小说、戏剧作品表现出来的。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仍然保持了这一文学传统。萨特虽然发表了《存在与虚无》阐述存在主义理论的哲学专著,但大量的仍然是通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生动而具体的表现了他的哲学见解。这样使其哲学因文学而广泛传播,反之,文学因哲学而自成流派。因此,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萨特的日记式长篇小说《厌恶》,便是一部表现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主人公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罗康丹生活在一切使人厌恶的世界里,充满了污秽龌龊,有毒的植物,臭气熏天的牲畜,令人恶心的气味,人人浑浑噩噩,个个萎靡不振,心情苦闷、灰心丧气,感到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罗康丹说:“我们是一堆自我拘束,自我惶惑的生存者,我们无论哪个人都没有丝毫的理由活在世上……”,“我恍惚渴望着自我毁灭……可是,甚至连我的死也许是多余的……我永远是多余的。”这实际上是萨特借罗康丹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无缘无故地来到世上,无力地苟延时日,偶然地死亡。”《禁闭》是萨特一部有名的哲理剧,它形象地表现了存在主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思想。剧中描写了死后禁闭在地狱里的三个鬼魂,互相折磨,无法解脱。加尔散是一个鼓吹和平主义的报纸编辑,乱搞男女关系,在战争中贪生怕死,临阵逃跑,于一个月前抓回枪决而死。伊内丝小姐,是个搞同性恋爱的专家,她唆使表嫂抛弃丈夫,与自己另租新居同住,在一个星期前的半夜里,因恋情所迷,打开煤气管,中毒而死。艾丝黛尔因贪财与一个老头儿结婚,但瞒着丈夫与情夫同居,生下一个私生子,她十分反感,将私生子溺死在湖中而犯法,后患肺炎于昨日死亡。三个罪人死后,被打入地狱,囚禁于一室。但都本性不改,重犯生前的错误,形成了特殊的三角关系,互相排斥又互相利用。同性恋爱专家伊内丝爱上了艾丝黛尔,极力排斥加尔散;热恋男性的色情狂艾丝黛尔千方百计勾引加尔散,排斥同性伊内丝;加尔散极力想把伊内丝拉在自己身边,极力要摆脱艾丝黛尔的死死追求。三个幽灵“象旋转的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永远也碰不到一块去。”他们争风吃醋,尔虞我诈,互相牵制,互相利用,各不相容。你是我的陷阱,我是你的陷阱,他们每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是有第三者在破坏关系,因此他们都不能如愿以偿,加尔散感慨地说:“别人不让我有做我自己事情的时间。”伊内丝反驳说:“你的生活就是你自己。”这里充分地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哲理:每个人都在至死不变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可是总有别的客观因素在阻碍你实现自己的目的。萨特的《禁闭》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二)人物情节的真实感存在主义文学的真实感要求,是从“存在先于本质”的非理性的哲学观点出发的。具有反传统的性质。传统文学是从“本质先于存在”的理性主义哲学观点出发,把某种体现本质的类型人物当作理想,因而常常用某些理性的框框作为标准,把活生生的具有个性的人,分成善良型、丑恶型、激进型、消沉型、先进型、落后型等等,只有共性,而无个性,从而抹煞了人的真实性。存在主义文学正相反,他们反对先入为主的理性观念,要求把人物的心灵和躯壳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使现实世界的人物赤裸裸地再现在作品中。故事情节,犹如生活中发生真实事情一样,朴实无华。因此,他们反对用“渲染”、“夸张”、“集中”、“概括”等典型化的手法,认为那样做,就会歪曲人物形象,破坏事实真相,失去“真实感”。萨特的《毕恭毕敬的妓女》,剧中主人公莉齐就是一个存在主义的“真实人物”。她在种族歧视的案件中,害怕招惹是非,但却正直善良,见到欺人太甚也能见义勇为,而一经衡量个人得失,便又妥协投降。她就是存在主义所追求的不断进行“自由选择”的真实人物。(三)时间、空间的随意性存在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比起现实的时间和空间,有着更大的自由性。因此,作家在写小说时,要学会分解时间。有时要加速时间的进程,几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笔带过;有时为细致的刻划,也可以使时间放慢,“变成静止的,闭锁的回忆。”(萨特语)目的是要表现人物的全貌,不能因受时间的限制而把人物分割得支离破碎。时间上的同时性(即同时描写多处发生的事,时间上处于静止状态)可以通向空间上的立体性。因为在空间上作品描写了多处发生的事情,就必然具有立体感。萨特的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第二部《延期》,有时在一句话中就表现了两个地方的不同动作、甚至有时多到同时描写二十个地方的动作进程。而且有时主人公马蒂厄的动作与他的朋友的动作混在一起,使读者看了眼花缭乱,乃至昏头转向。这种立体感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慕尼黑事件在各种人物身上所产生的心理反映,表明各种人物都在关心和谈论或参与世界上发生的巨大事变,各国的反战人民都在同一时间内行动起来,显示了集体力量的伟大。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同他的哲学一样,表现着强烈的反理性主义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倾向。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与社会处于分离乃至敌对关系的孤立的状态,是从厌倦、恐惧、烦恼、迷惘的精神状态中领悟自己的存在,而非理性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不择手段、孤注一掷、盲目冒险。这种人物在现实社会中必然行不通,从而走向了悲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深渊。存在主义从履行人道主义责任出发,主张文学要干预生活,号召作家要“为时代而写作”,要“争取倾向性文学”。从而对现实持积极进取态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现象,谴责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政策,鞭挞了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扼杀人的自由、尊严和个性解放等罪恶现象。因为这方面的需要,所以萨特极其称赞马克思的“叛逆”精神,他在《环境》一书中曾说过:“自从资产阶级思想死亡以后,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文化,因为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人们理解人类、作品和事件。”这些思想无疑包含着资产阶级进步作家的某些积极因素。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却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不是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出发去解释社会现象,而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错误地归结为个人主观实践的结果。以认为每个人通过“自由选择”,积极履行人道主义责任,就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所以,萨特说:“在法国,斯大林式的政治是同体面地从事文学事业不相容的”。因此,他在政治上,既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也不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用萨特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资产阶级和共产党是两个必须互相替换的字眼,那要进行选择是不可能的。”他曾经企图建立一个名叫“革命民主联盟”的党派,以实现他的“中间道路”。但结果只拉到几个知识分子,不得不宣告失败。萨特所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就是他在《十七岁自画像》中主张的:“我始终认为无政府主义,即一种没有权力的社会,是应该得到实现的。”正是这样,他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权力,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和严格的组织纪律,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由此可见,萨特在政治上是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个人民主主义者和绝对自由主义者。他的文学创作充分体现了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他的一些小说和剧本中,不少人物对现实社会中的一切败行恶德,表示了厌恶和抗议,积极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但这些人物不是悲观主义者,就是冒险家、盲动主义者,最终都归于失败。
西出阳关。推荐。爱诗词网。宋词典故·西出阳关【出典】唐·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见《全唐诗》卷一二八)【释义】王维友人元二使安西,他赋诗送行,此诗被后人用作送别曲。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例句】①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姜夔《琵琶仙·吴都赋云……》2178)这里化用本典追忆昔日同所欢惜别的情景。②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张炎《摸鱼子·别处梅》3496)这里用本典抒写惜别情怀。
【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处】唐·韩翃《寒食》。【意思】春天的长安城无处不飘飞着落花和柳絮,寒食节这天,春风吹拂,宫苑中的杨柳随风斜舞。寒食:寒食节,古代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从这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节后另取新火。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晋文公焚山以求他出仕,介子推坚决不从,抱树而死。东风:春风。御柳:皇帝宫苑中的柳树。【鉴赏】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到处飞舞着柳絮,在这寒食之日,东风吹拂着宫内御苑内的柳树。诗歌上句描绘整个长安城内柳絮飞舞的景色,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按当时风俗,寒食日可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诗人先写柳树,之后非常自然地转到御柳,接着就转到皇城内的风光。诗人抓住了寒食节时令前后柳絮漫飞的画面,以“无处不”双重否定来加强语气,写出整个长安的动人春色。【应用】一、用以形容花絮纷飞,和风吹拂的春景。[例]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份,东风送暖,春意正浓,盛开的花,飘落的花,触目沁鼻。……韩翃也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都是这种情状。(武振国《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二、第一句用以形容四处雪花纷扬的景色。[例]竟纷纷扬扬下起大雪了,冻得毫无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站在玻璃窗前欣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雪景。(刘长春《江南无雪》)三、第一句用以比喻到处欣欣向荣,形势喜人。[例]“春城无处不飞花”。喜看今日的杭州文艺战线,阴霾迷雾已经扫荡,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正沐浴着灿烂阳光,欣欣向荣。(孙晓泉《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注释】①寒食:《荆楚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五侯:东汉桓帝时的五名把持朝政的大宦官。【全诗赏析】这一首描绘景物宜人的寒食节时京城长安风光的佳作。“春城无处不飞花”,开篇便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以“无”、“不”的双重否定形式,增强了表达效果,整个画面顿时开阔起来,而“飞”字,则使画面有动感,描绘出了春天优美的旋律,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中。“寒食东风御柳斜”,则紧接首句,点明具体的时节和地点,东风吹拂下的依依垂柳,是皇城长安特有的景色,“东风”一词,又照应了首句的“飞花”。淡淡的几笔勾勒,展现出长安城姹紫嫣红、柳絮飞舞的暮春气象,为古朴、凝重的古城,添了几笔春意。三、四两句,笔锋集中描写日暮时分的长安城景象,寒食节时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皇帝许可,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戚宠臣也可享有此特权。日暮,夜色已渐渐降临,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刻,但由于寒食例行禁火,平时灯火璀灿的京城,便显得格外黝黑、深邃。很快,人们终于看到了光明,首先是皇宫,然后是经皇帝特许的“五侯”,也可以恩准点烛,但是火种必须由宫廷传出,一个“传”字,带有一种连续的动态,仿佛使人望见烛火的星星点点,一直到渐远渐无穷,为宁静的长安城添上了朦朦胧胧的色彩。“轻烟散入”四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的轻烟,使人恍然嗅到了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马蹄声,看到了在夜空中象流星飘拂的烛火。同时对中唐社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封建特权,通过散入“五侯”家的描绘,达到了微讽的效果。这是一首精妙的绝句,时空跳跃颇大,从白天写到夜晚,从繁花似锦的春景,写到宁静如谧的夜景,勾勒出了长安城的春日全貌。整首诗还富有一种跳跃的动感,而这种动感与宁静的长安城结合起来,便具有动静结合的效果,宁静的长安城衬上星星点点的烛光,便显得格外深邃、悠远,使人回味无穷。
寒食东风御柳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处】唐·韩翃《寒食》。【意思】春天的长安城无处不飘飞着落花和柳絮,寒食节这天,春风吹拂,宫苑中的杨柳随风斜舞。寒食:寒食节,古代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从这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节后另取新火。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晋文公焚山以求他出仕,介子推坚决不从,抱树而死。东风:春风。御柳:皇帝宫苑中的柳树。【鉴赏】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到处飞舞着柳絮,在这寒食之日,东风吹拂着宫内御苑内的柳树。诗歌上句描绘整个长安城内柳絮飞舞的景色,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按当时风俗,寒食日可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诗人先写柳树,之后非常自然地转到御柳,接着就转到皇城内的风光。诗人抓住了寒食节时令前后柳絮漫飞的画面,以“无处不”双重否定来加强语气,写出整个长安的动人春色。【应用】一、用以形容花絮纷飞,和风吹拂的春景。[例]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份,东风送暖,春意正浓,盛开的花,飘落的花,触目沁鼻。……韩翃也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都是这种情状。(武振国《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二、第一句用以形容四处雪花纷扬的景色。[例]竟纷纷扬扬下起大雪了,冻得毫无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站在玻璃窗前欣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雪景。(刘长春《江南无雪》)三、第一句用以比喻到处欣欣向荣,形势喜人。[例]“春城无处不飞花”。喜看今日的杭州文艺战线,阴霾迷雾已经扫荡,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正沐浴着灿烂阳光,欣欣向荣。(孙晓泉《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注释】①寒食:《荆楚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五侯:东汉桓帝时的五名把持朝政的大宦官。【全诗赏析】这一首描绘景物宜人的寒食节时京城长安风光的佳作。“春城无处不飞花”,开篇便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以“无”、“不”的双重否定形式,增强了表达效果,整个画面顿时开阔起来,而“飞”字,则使画面有动感,描绘出了春天优美的旋律,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中。“寒食东风御柳斜”,则紧接首句,点明具体的时节和地点,东风吹拂下的依依垂柳,是皇城长安特有的景色,“东风”一词,又照应了首句的“飞花”。淡淡的几笔勾勒,展现出长安城姹紫嫣红、柳絮飞舞的暮春气象,为古朴、凝重的古城,添了几笔春意。三、四两句,笔锋集中描写日暮时分的长安城景象,寒食节时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皇帝许可,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戚宠臣也可享有此特权。日暮,夜色已渐渐降临,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刻,但由于寒食例行禁火,平时灯火璀灿的京城,便显得格外黝黑、深邃。很快,人们终于看到了光明,首先是皇宫,然后是经皇帝特许的“五侯”,也可以恩准点烛,但是火种必须由宫廷传出,一个“传”字,带有一种连续的动态,仿佛使人望见烛火的星星点点,一直到渐远渐无穷,为宁静的长安城添上了朦朦胧胧的色彩。“轻烟散入”四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的轻烟,使人恍然嗅到了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马蹄声,看到了在夜空中象流星飘拂的烛火。同时对中唐社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封建特权,通过散入“五侯”家的描绘,达到了微讽的效果。这是一首精妙的绝句,时空跳跃颇大,从白天写到夜晚,从繁花似锦的春景,写到宁静如谧的夜景,勾勒出了长安城的春日全貌。整首诗还富有一种跳跃的动感,而这种动感与宁静的长安城结合起来,便具有动静结合的效果,宁静的长安城衬上星星点点的烛光,便显得格外深邃、悠远,使人回味无穷。
【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回头看看来时的小路,只见苍茫暮色笼罩着青翠的山林。却顾:回头看。苍苍:暮色苍茫或指山林苍翠。横:有充塞、笼罩之意。翠微:青翠的山峰。【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暮色苍苍或一片青绿。[例]走在“十八盘”的山林间,……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由此对这山林公园的翠,又深了一层感受。(周沙尘《丹黄朱翠话香山》)【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此诗约作于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从诗题和所写内容看,诗人是在游完终南山(在长安南)之后,过访一位姓斛斯的隐者并与他月夜欢饮的。起句“暮”、“下”二字,点时兼写行踪。以下三句或进一步作补充说明,或描摹暮山景色,从而以生动传神之笔渲染出安逸、宁静、苍茫的气氛。再下四句承接上文,继写山下田园情景。“相携及田家”,说明诗人与斛斯山人路遇同归,从“相携”不难看出二人情谊之好;“童稚开荆扉”,幽雅之中杂以欢快气息,充满牧歌般的情调。一个“荆扉”,便已先令人产生了与烦扰的市朝绝不相类的古朴、静谧之感,何况“绿竹入幽径”,更何况“青萝拂行衣”呢?绿竹、青萝本具清雅、幽深的特点,再加上融融的月色和曲折深远的小径,便愈发使人觉其恬静、安逸了。这里,简笔勾勒妙景,无一费词,即深深传出诗人无比羡慕、喜爱的心情。最后六句写畅饮欢歌之乐。“欢言”,见出主客二人情投意合;“共挥”,表明酒逢知己,相对痛饮。两句诗向上回应“相携”,向下遥启末句,使全诗一线贯穿,浑然而不可分。相对欢言、共挥美酒之馀,复继之以“长歌”,以歌助酒,以酒佐歌,直唱到天河星稀的时分,则时间之久,饮酒之多,情感之浓都已在不言之中。“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是痛饮长歌后的情景,主客双方陶然欲醉,忘却了尘世间的一切机巧之心,精神达到了极度纯朴的境界。诗以此作结,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以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尽力把情感隐寓在画面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相比起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是更多一些雄快之气;相比起王维的田园诗,也更多一种活泼的生机,这大概便是李白田园诗的独特之处了吧!
却顾所来径。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回头看看来时的小路,只见苍茫暮色笼罩着青翠的山林。却顾:回头看。苍苍:暮色苍茫或指山林苍翠。横:有充塞、笼罩之意。翠微:青翠的山峰。【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暮色苍苍或一片青绿。[例]走在“十八盘”的山林间,……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由此对这山林公园的翠,又深了一层感受。(周沙尘《丹黄朱翠话香山》)【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此诗约作于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从诗题和所写内容看,诗人是在游完终南山(在长安南)之后,过访一位姓斛斯的隐者并与他月夜欢饮的。起句“暮”、“下”二字,点时兼写行踪。以下三句或进一步作补充说明,或描摹暮山景色,从而以生动传神之笔渲染出安逸、宁静、苍茫的气氛。再下四句承接上文,继写山下田园情景。“相携及田家”,说明诗人与斛斯山人路遇同归,从“相携”不难看出二人情谊之好;“童稚开荆扉”,幽雅之中杂以欢快气息,充满牧歌般的情调。一个“荆扉”,便已先令人产生了与烦扰的市朝绝不相类的古朴、静谧之感,何况“绿竹入幽径”,更何况“青萝拂行衣”呢?绿竹、青萝本具清雅、幽深的特点,再加上融融的月色和曲折深远的小径,便愈发使人觉其恬静、安逸了。这里,简笔勾勒妙景,无一费词,即深深传出诗人无比羡慕、喜爱的心情。最后六句写畅饮欢歌之乐。“欢言”,见出主客二人情投意合;“共挥”,表明酒逢知己,相对痛饮。两句诗向上回应“相携”,向下遥启末句,使全诗一线贯穿,浑然而不可分。相对欢言、共挥美酒之馀,复继之以“长歌”,以歌助酒,以酒佐歌,直唱到天河星稀的时分,则时间之久,饮酒之多,情感之浓都已在不言之中。“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是痛饮长歌后的情景,主客双方陶然欲醉,忘却了尘世间的一切机巧之心,精神达到了极度纯朴的境界。诗以此作结,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以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尽力把情感隐寓在画面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相比起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是更多一些雄快之气;相比起王维的田园诗,也更多一种活泼的生机,这大概便是李白田园诗的独特之处了吧!
【诗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出处】唐·刘方平《月夜/夜月》。【意思】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千家万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中,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也都倾斜着。默默地暗示时间的流逝,进一步点明夜更深。这里诗人采用直接叙述和侧面影射的手法,渲染夜深人静。【鉴赏】【全诗】《月夜/夜月》.[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更深:旧时夜间计时单位称“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指夜半三更以后。北斗、南斗:皆为星宿名。阑干:横斜的样子。【鉴赏】诗画同理,但诗的功能每多画境所难以企及的,如本诗三四两句所表现的春意渐动虫先知,隔窗虫声报节令的这种细微的感知,即画笔无法替代得了。刘方平是位精擅山水树石的丹青高手,其友人皇甫冉在《刘方平壁画山水》一诗中赞佩其“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有关于刘氏工画的载录。他的画艺,从此诗前二句的空间布局和设色的疏密浓淡中似亦可领略一二,时空的图象表现洵为高妙。然而刘方平毕竟更是个诗人,他熟谙语言的艺术功能,轻加组构,以虚见实,见微知渐,迅捷捕捉着一刹那间的感受,揭示出某种天人感应式的生活体验,而又极具轻灵秀润的美感。此诗在意象表现上固颇可视为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滥觞,然如以轻圆敏捷的“活法”言,实已足称杨万里“诚斋体”之先导。
更深月色半人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出处】唐·刘方平《月夜/夜月》。【意思】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千家万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中,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也都倾斜着。默默地暗示时间的流逝,进一步点明夜更深。这里诗人采用直接叙述和侧面影射的手法,渲染夜深人静。【鉴赏】【全诗】《月夜/夜月》.[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更深:旧时夜间计时单位称“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指夜半三更以后。北斗、南斗:皆为星宿名。阑干:横斜的样子。【鉴赏】诗画同理,但诗的功能每多画境所难以企及的,如本诗三四两句所表现的春意渐动虫先知,隔窗虫声报节令的这种细微的感知,即画笔无法替代得了。刘方平是位精擅山水树石的丹青高手,其友人皇甫冉在《刘方平壁画山水》一诗中赞佩其“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有关于刘氏工画的载录。他的画艺,从此诗前二句的空间布局和设色的疏密浓淡中似亦可领略一二,时空的图象表现洵为高妙。然而刘方平毕竟更是个诗人,他熟谙语言的艺术功能,轻加组构,以虚见实,见微知渐,迅捷捕捉着一刹那间的感受,揭示出某种天人感应式的生活体验,而又极具轻灵秀润的美感。此诗在意象表现上固颇可视为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滥觞,然如以轻圆敏捷的“活法”言,实已足称杨万里“诚斋体”之先导。
劝学译文。推荐。爱诗词网。《荀子》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青③,取之于蓝④,而青于⑤蓝;冰,水为⑥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⑦,⑧以为轮,其曲中规⑨。虽⑩有(11)槁暴(12),不复挺(13)者,使之(14)然(15)也。故木受绳(16)则直,金(17)就(18)砺(19)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则知(21)明(22)而行无过矣。吾尝(23)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24)之所学(25)也;吾尝跂(2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27)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29)也,而闻者彰(30)。假(31)舆(32)马者,非利足(33)也,而致(34)千里;假舟楫(35)者,非能水(36)也,而绝(37)江河。君子生(38)非异也,善假于物(39)也。积土成山,风雨兴(40)焉(41);积水成渊(42),蛟(43)龙生焉;积善(44)成德,而神明(45)自得(46),圣心(47)备焉。故(48)不积跬(49)步,无以(50)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51)一跃,不能十步;驽(52)马十驾(53),功在不舍(54)。锲(55)而舍(56)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8),上食埃土(59),下饮黄泉(60),用(61)心一(62)也。蟹六跪(63)而二螯(6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65)也。【注释】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动词,停止。③青:靛(diàn)青,一种染料。④蓝:草名,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制成染料。⑤于:前者表处所,意为“从”;后者表比较,意为“比”。⑥为:动词,形成,凝结。⑦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⑧(róu):通“煣”,使……弯曲。⑨规:测圆之器。⑩虽:即使。(11)有:通“又”。(12)槁暴(gǎopù):枯干。槁,枯。暴,同“曝”,晒。(13)挺:直。(14)之:代直木。(15)然:代词,这样,代“曲”。(16)受绳:经墨线量过。(17)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8)就:动词,接近,靠近。(19)砺:磨刀石。(20)参省(cānxǐng)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乎,相当于“于”。(21)知:同“智”,智慧。(22)明:明达。(23)尝:曾经。(24)须臾(yú):片刻。(25)所学:所字结构,指学习的收获。(26)跂(qì):踮起脚后跟站着。(27)博见:见得广。(28)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29)疾:强,这里指声音洪大。(30)彰:明显,显著。(31)假:借助,利用。(32)舆(yú):车。(33)利足:脚步快。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34)致:达到。(35)舟楫(jí):船只。楫,船桨。(36)水:名词作动词,游水,游泳。(37)绝:动词,横渡。(38)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39)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40)兴:起。(41)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42)渊:深水。(43)蛟:一种龙。(44)善:善行,好的行为。(45)神明:像神灵一样的智慧。(46)得:获得,发展。(47)圣心:像圣人一样的心怀。(48)故:所以。(49)跬(kuǐ):古代的半步。迈出一脚为“跬”,迈出两脚为“步”。(50)无以:没有用来……的。(51)骐骥:骏马。(52)驽(nú)马:劣马。(53)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叫“一驾”。(54)功在不舍:成功在于不停地走。(55)锲(qiè):刻。(56)舍:放弃。(57)镂(lòu):雕刻。(58)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均为定语后置,即“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59)埃土:尘土。(60)黄泉:地下水。(61)用:以,因为。(62)一:专一。(63)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64)螯(áo):蟹钳。(65)躁:浮躁,不专心。【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我曾整天空想,还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还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获得发展,圣人的心怀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尘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字数:2531知识来源:李支舜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19-222页.
于谦石灰吟。推荐。爱诗词网。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提起明朝的一代名臣于谦,人们总不禁想到他这首著名的《石灰吟》。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历任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在各地方官任上,他积极有为,兴利除弊,因此享有极高威望。当时,北方蒙古族瓦剌部屡次威胁边关及首都地区。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侵扰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一时京师震动,朝野不安。面对当时放弃北京南迁的主张,于谦坚决反对,果断地拥立英宗弟为景帝,同时主持军务,调集重兵,亲自督战,击退也先军,使局势转危为安。不幸的是八年后英宗复辟,于兼竟以“谋逆罪”被诬杀,直到万历年间始昭雪,追谥“忠肃”。《石灰吟》是于谦青年时代的诗作,是一首咏物诗,历来诗人多借此形式托物咏志。令人感佩的是,青年时代的于谦,就怀有崇尚信念,并为之不惜牺牲的抱负,他后来的生活道路,恰恰实践了青年时代所立的立向。“言为心声”,正是由于正气凛然,忠义之情,发自肺腑,《石灰吟》虽短短四句,却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久为传诵。“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击”字一作“凿”、都是敲击、掘的意思。用作烧炼的石灰石,采自深山,必须由采石工人用锤子、凿子经过千百次的敲击,方能挖掘到,挖掘到的石灰石,又要花费千辛万苦,历尽艰难,才能从深山中运出来,以便进一步炼制。若,如。等闲,平常。石头经开采运出来,还要堆放到石灰窑里,经受烈火高温的烧炼,才能化为雪白的石灰,为人所用。诗人赋予在烈火中被焚烧的石灰以人格:为了最后造就自己,达到为人所用的价值,所以面对烈焰的燎烧,也觉得心甘情愿,视同平常。“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全不惜”,又作“浑不怕”。诗人承上两句,对石灰的品格作进一步的揭示:烈火焚烧的结果使自己粉身碎骨,失却原来的面貌,化为粉末,但是杂质尽去,雪白无瑕,用于人间,正可使自己清白的本色长留世上。石灰开采炼制的过程,在诗人的心目中,具有严肃的象征意义。诗人赞美石灰的品格,旨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要留清白在人间”既是石灰形象的写照,又是诗人立志为了理想的实现甘愿承受一切痛苦磨炼的誓言。全诗一气呵成,直抒胸臆。作为一首咏物诗,诗人通篇不离对石灰吟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说的都是石灰炼制过程中的情形;而字里行间又无处不流露着青年于谦炽热的报国热忱,闪耀着忠贞不移的人格光辉。联系诗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不避艰险,力挽狂澜的作为,以及终不见容于残暴、多疑的封建君主和群小,以至最后被害的悲剧命运,吟哦“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铿锵诗句,但觉浩然正气荡气回肠,英灵不灭,永励后人。
【题解】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是他山水诗作的名篇之一。开头两句写春夜山间的寂静空旷。“人闲”二字,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为前提,才能发现桂树的花瓣在晚风中徐徐飘落。“落”虽是写动势,但由于是悄无声息的落,所以显出山林的幽静空旷。后两句写静景中的动势,以月出、鸟惊、啼鸣反衬树林的寂静和山谷的清幽。全诗描写了春山静夜的优美景色,其特点是以静写动,以动观静,动静谐和,创造出幽深动人的意境。【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桂花:木犀(xī)。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这里指春季开的桂花。涧(jiàn):两山之间的小溪。【翻译】人心清闲,能捕捉到桂花的飘落,人静夜静,能感受到春山的空寞。月亮将皎洁的月光洒落,惊飞了栖息的山鸟。春涧里回荡着它们鸣叫的歌。【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春涧幽静的诗。细微的桂花落在发间、肩头、襟袖间,在夜晚一般人是很难察觉的,那么,人何以知桂花飘落?首二句说春山空寂,夜里宁静安谧,这是客观环境的条件;而人闲,即心里闲静,毫无杂尘,一片明净,这是主观的条件。如此,万籁俱寂,才能觉察桂花的轻轻飘落。后二句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最为迷人:当月亮升空,银辉忽然洒遍山谷,宿鸟误为曙光降临,便在春涧的烟树中,不时地发出鸣声。这“惊”字,是受月光的惊吓,是对月光感到新鲜,可自己意会。如此写来,更见环境的幽静迷人,使人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氛围。这“花落”“月出”“鸟鸣”,乃静中之动,故弥见其静也,其月夜“春山”之宁静幽美可知矣。王维的这类诗“以其空明之心对自然加以观照,在空寂中表现生命的生息变化,又以这些生息变化进一步反衬出整体的静寂”(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上),真可谓超越人世之作也。【赏析】这是一首流动着生命韵律的小诗,一支宁静安谧的月光曲。古人有泛神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宏大磅礴如日月天体的运行,乃至轻柔飘渺如纤尘游氛的流动,无不与宇宙本体生命息息相通。(《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而愈轻柔愈细微的事物运动,愈能显现出宇宙自然生命的微妙律动,这,正是诗人在这首小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思。桂花寂寂地开放,又悄然飘落;皎洁的月光,如薄雾似流霜,梦幻般地弥满洒落天上人间,也将婆娑的桂影斑斑驳驳地投映于涧中;小鸟在月夜里随意鸣唱,空谷传音,悠扬婉转。这是一个自然自在的世界,鸟啼花落,默默无言地透露着大自然的生机、韵律和生命的信息。诗人这首小诗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微妙神秘的境界。“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袁枚《续诗品》)而诗人却领悟到了。这种感悟,不凭借知识,也非有意识地强求所能得,而是猝然间的兴会和物我相遇;这种感悟,不止于感官知觉,也非漠然的旁观,而是泯灭了物与我的界限,以整个心灵去亲和去感应。“人闲桂花落”,一个“闲”字,轻轻抹去物我的对立,淡化了主体色彩,使整个境界具有了自然自在的意味,而诗人则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诗人此时已摒除一切尘思俗虑,以朗澈透明的心境与超然的审美态度感悟与观照周围的一切,“荅焉似丧其耦”(《庄子·齐物论》),而与自然无言地默契。这是道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家禅宗的妙悟境界。清代神韵论者王士祯说:“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此诗亦然。佛家祖师在拈花微笑中领悟与传示了佛家真谛,诗人在他的诗境里领悟和向我们传示了什么呢?他没有明说,而一切也都在这无言之中。“人闲桂花落”,正是这忘机忘我的“闲”的心境与观照态度,使诗人敏感与赏悟到至微妙至纤细的景物及其变化:似看到桂华魂梦般的飘落,也似听到了花瓢飘依大地的瞬间那轻柔的声息。诗人是敏感的,他也将敏感如游丝的气质赋予精灵般的小鸟。“月出惊山鸟”,一个“惊”字,他人写来,或不免有惊心触目之感,而在诗人笔下,却如此自然和富于表现力,既烘染出环境氛围的静谧,又传写出小鸟的神韵。(《栾家濑》中“白鹭惊复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领悟到的一切,小鸟也领悟到,并以清脆甜美的串串音符表达出来了。苏东坡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首小诗正是一幅绝好的月夜春涧图,这里不仅在时间意味上,而且在空间意味上也那样和谐有序,富于层次感和韵律感,光影声色,妙合无间,莹彻玲珑,毫无人工造作的意味。“夜静春山空”一句,写出了整个境界与氛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东坡此语,也道出了王诗之妙处。【评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王维的五言绝句,正完美地体现了人格理想与诗美理想。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洞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力可及也。(徐增《说唐诗》卷七)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鸣声出烟树间。山居静夜,偶一闻之,右丞能在静中领会。(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鸟鸣涧古诗。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是他山水诗作的名篇之一。开头两句写春夜山间的寂静空旷。“人闲”二字,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为前提,才能发现桂树的花瓣在晚风中徐徐飘落。“落”虽是写动势,但由于是悄无声息的落,所以显出山林的幽静空旷。后两句写静景中的动势,以月出、鸟惊、啼鸣反衬树林的寂静和山谷的清幽。全诗描写了春山静夜的优美景色,其特点是以静写动,以动观静,动静谐和,创造出幽深动人的意境。【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桂花:木犀(xī)。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这里指春季开的桂花。涧(jiàn):两山之间的小溪。【翻译】人心清闲,能捕捉到桂花的飘落,人静夜静,能感受到春山的空寞。月亮将皎洁的月光洒落,惊飞了栖息的山鸟。春涧里回荡着它们鸣叫的歌。【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春涧幽静的诗。细微的桂花落在发间、肩头、襟袖间,在夜晚一般人是很难察觉的,那么,人何以知桂花飘落?首二句说春山空寂,夜里宁静安谧,这是客观环境的条件;而人闲,即心里闲静,毫无杂尘,一片明净,这是主观的条件。如此,万籁俱寂,才能觉察桂花的轻轻飘落。后二句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最为迷人:当月亮升空,银辉忽然洒遍山谷,宿鸟误为曙光降临,便在春涧的烟树中,不时地发出鸣声。这“惊”字,是受月光的惊吓,是对月光感到新鲜,可自己意会。如此写来,更见环境的幽静迷人,使人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氛围。这“花落”“月出”“鸟鸣”,乃静中之动,故弥见其静也,其月夜“春山”之宁静幽美可知矣。王维的这类诗“以其空明之心对自然加以观照,在空寂中表现生命的生息变化,又以这些生息变化进一步反衬出整体的静寂”(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上),真可谓超越人世之作也。【赏析】这是一首流动着生命韵律的小诗,一支宁静安谧的月光曲。古人有泛神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宏大磅礴如日月天体的运行,乃至轻柔飘渺如纤尘游氛的流动,无不与宇宙本体生命息息相通。(《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而愈轻柔愈细微的事物运动,愈能显现出宇宙自然生命的微妙律动,这,正是诗人在这首小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思。桂花寂寂地开放,又悄然飘落;皎洁的月光,如薄雾似流霜,梦幻般地弥满洒落天上人间,也将婆娑的桂影斑斑驳驳地投映于涧中;小鸟在月夜里随意鸣唱,空谷传音,悠扬婉转。这是一个自然自在的世界,鸟啼花落,默默无言地透露着大自然的生机、韵律和生命的信息。诗人这首小诗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微妙神秘的境界。“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袁枚《续诗品》)而诗人却领悟到了。这种感悟,不凭借知识,也非有意识地强求所能得,而是猝然间的兴会和物我相遇;这种感悟,不止于感官知觉,也非漠然的旁观,而是泯灭了物与我的界限,以整个心灵去亲和去感应。“人闲桂花落”,一个“闲”字,轻轻抹去物我的对立,淡化了主体色彩,使整个境界具有了自然自在的意味,而诗人则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诗人此时已摒除一切尘思俗虑,以朗澈透明的心境与超然的审美态度感悟与观照周围的一切,“荅焉似丧其耦”(《庄子·齐物论》),而与自然无言地默契。这是道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家禅宗的妙悟境界。清代神韵论者王士祯说:“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此诗亦然。佛家祖师在拈花微笑中领悟与传示了佛家真谛,诗人在他的诗境里领悟和向我们传示了什么呢?他没有明说,而一切也都在这无言之中。“人闲桂花落”,正是这忘机忘我的“闲”的心境与观照态度,使诗人敏感与赏悟到至微妙至纤细的景物及其变化:似看到桂华魂梦般的飘落,也似听到了花瓢飘依大地的瞬间那轻柔的声息。诗人是敏感的,他也将敏感如游丝的气质赋予精灵般的小鸟。“月出惊山鸟”,一个“惊”字,他人写来,或不免有惊心触目之感,而在诗人笔下,却如此自然和富于表现力,既烘染出环境氛围的静谧,又传写出小鸟的神韵。(《栾家濑》中“白鹭惊复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领悟到的一切,小鸟也领悟到,并以清脆甜美的串串音符表达出来了。苏东坡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首小诗正是一幅绝好的月夜春涧图,这里不仅在时间意味上,而且在空间意味上也那样和谐有序,富于层次感和韵律感,光影声色,妙合无间,莹彻玲珑,毫无人工造作的意味。“夜静春山空”一句,写出了整个境界与氛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东坡此语,也道出了王诗之妙处。【评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王维的五言绝句,正完美地体现了人格理想与诗美理想。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洞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力可及也。(徐增《说唐诗》卷七)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鸣声出烟树间。山居静夜,偶一闻之,右丞能在静中领会。(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诗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处】唐·杜甫《八阵图》。【译注】长江一直在奔流着,但诸葛亮的八阵图遗迹却终不消失。遗憾的是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话大举侵吴,结果遭到惨败。语句深沉,无限感慨。【鉴赏】原诗中的八阵图: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有石成堆,纵横棋布,夏日水淹没看不见,冬天水枯时露出,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所作八阵图的遗迹。功盖三分国:说诸葛亮有盖世功业,他辅助刘备,造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江流石不转:说八阵图的石头摆在江边,几百年来受江水冲击,屹然不动。原诗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功业在三国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永安宫外的八阵图便是他的杰作。几百年来在江水冲击下,石头却依然屹立不动。布阵练兵是为了消灭东吴,只可惜诸葛亮壮志未酬。人世间的遗恨太多,留给人很沉重的感觉。杜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诗,写得如此深刻,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全诗】《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鉴赏导示】这首诗是杜甫初到夔州,看了诸葛亮八阵图遗址之后,有所感触而写的一首咏史诗。全诗既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又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鉴赏】这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初到夔州时所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借凭吊诸葛亮的八阵图石抒发了杜甫对蜀国兴亡的感慨,同时寄托了他那“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抒情色彩很浓。首句从总体方面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实事。第二句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更集中、更凝练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前两句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两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两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为下文凭吊遗迹作了铺垫。第三句既有对诸葛亮功垂千古的赞叹,又有对他最终赍志以殁的惋惜和遗憾。第四句点出遗恨之意。此两句,就“八阵图”遗址抒发感慨,融议论于其中,使怀古与述怀浑然一体,不给人空洞抽象之感,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鉴赏要点】[1]名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2]叙述、抒情结合,议论融于抒情之中。[3]对仗工整自然。
江流石不转。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处】唐·杜甫《八阵图》。【译注】长江一直在奔流着,但诸葛亮的八阵图遗迹却终不消失。遗憾的是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话大举侵吴,结果遭到惨败。语句深沉,无限感慨。【鉴赏】原诗中的八阵图: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有石成堆,纵横棋布,夏日水淹没看不见,冬天水枯时露出,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所作八阵图的遗迹。功盖三分国:说诸葛亮有盖世功业,他辅助刘备,造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江流石不转:说八阵图的石头摆在江边,几百年来受江水冲击,屹然不动。原诗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功业在三国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永安宫外的八阵图便是他的杰作。几百年来在江水冲击下,石头却依然屹立不动。布阵练兵是为了消灭东吴,只可惜诸葛亮壮志未酬。人世间的遗恨太多,留给人很沉重的感觉。杜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诗,写得如此深刻,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全诗】《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鉴赏导示】这首诗是杜甫初到夔州,看了诸葛亮八阵图遗址之后,有所感触而写的一首咏史诗。全诗既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又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鉴赏】这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初到夔州时所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借凭吊诸葛亮的八阵图石抒发了杜甫对蜀国兴亡的感慨,同时寄托了他那“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抒情色彩很浓。首句从总体方面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实事。第二句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更集中、更凝练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前两句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两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两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为下文凭吊遗迹作了铺垫。第三句既有对诸葛亮功垂千古的赞叹,又有对他最终赍志以殁的惋惜和遗憾。第四句点出遗恨之意。此两句,就“八阵图”遗址抒发感慨,融议论于其中,使怀古与述怀浑然一体,不给人空洞抽象之感,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鉴赏要点】[1]名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2]叙述、抒情结合,议论融于抒情之中。[3]对仗工整自然。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本是刘备的谋士,后曹操设计,使他归附了曹营。但他从此对政事一言不发,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喻沉默不语。典出《三国演义》。
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本名福。少时好学剑,因替人报仇,惹上人命,被救后改名换姓,遍访儒家学舍,终成奇才。
徐庶进曹营。推荐。爱诗词网。徐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本是刘备的谋士,后曹操设计,使他归附了曹营。但他从此对政事一言不发,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喻沉默不语。典出《三国演义》。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本名福。少时好学剑,因替人报仇,惹上人命,被救后改名换姓,遍访儒家学舍,终成奇才。他先为刘备的军师,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曹操慕他才智,认为他在敌营只会对己不利,想尽办法要拉拢徐庶。知道徐庶自幼丧父,老母在许昌家中,无人侍养,曹操便叫人掳来徐母,逼她写信劝徐庶回许昌辅佐曹操。徐母不肯,赞刘备汉家英豪,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要叫我儿背明投暗,绝无此理!”曹操不肯罢休,又使一计。他软禁徐母,模仿徐母的字,假借其名,写信要徐庶弃刘奔曹。徐庶为人至孝,无奈辞别刘备投曹。徐母见到儿子,拍案大怒骂道:“仅凭一纸伪书,不察详细,便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是愚夫!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呀!”骂罢入内室,上吊身死。徐庶悲愤万分,懊悔至极!他深感刘备知遇之恩,誓对曹操终身不献一谋。也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比喻不讲话或不爱讲话,也指对人有意见或对问题有不同看法,闷在心里不讲出来。因此这个熟语也演变成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萧何追韩信。推荐。爱诗词网。(节自《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③?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④,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⑤,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⑥,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译文】汉王发兵到蜀郡时,韩信逃出楚国,归降到汉王那里,那时韩信还没有知名度。做一个接待宾客的官员,后来犯了砍头之罪,同批罪犯中的其他十三人都已斩首。依次轮到了韩信,韩信便抬头向上一望,恰巧看见滕公,他说:“汉王不是想得到天下么?为什么要杀我壮士!”滕公很惊奇韩信的话,又见他相貌堂堂,便放了他不杀滕公与他谈了一次话,觉得十分畅快。滕公将韩信的情况对汉王说了,汉王便封韩信做管理粮饷的军官,汉王没觉得韩信有什么奇特之处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论,萧何也觉得韩信是个奇人。汉军到南郑,众将在路途逃跑的几十人。韩信猜想,萧何等人已经几次对汉王说过我韩信了,看来,汉王不会重用我的,便立即从汉军中逃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他来不及让汉王知道此事,自己就去追韩信。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十分愤怒,犹如失掉了他的左右两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谒见汉王,汉王又气又高兴,骂萧何道:“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所追的人是谁呀?”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众将逃跑的几十人,你不去追,就追一个韩信,你在撒谎骗我。”萧何说:“众将是容易再得到的,至于韩信,则是没有第二个的国士。你若是只想长久的做汉中王,也便没有什么事用得着韩信;若是你要争得天下,那没有韩信也就没有谁能与你商议大事。但不知大王你的计策是怎么决定的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向东去,哪能郁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萧何说:“你决计要向东去,若能任用韩信,韩信就可留下;如不任用他,韩信终究是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你推荐的缘故,封他做将官罢。”萧何说:“虽然做了将官,韩信还是必定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么封他为大将。”萧何说:“很好。”于是,汉王就想召唤韩信来拜他做大将。萧何说:“大王你素来傲慢无礼节,今天拜大将好像呼喊个小孩儿一般,这也是韩信要逃走的原因。大王你必定要拜他为大将的话,那就要选择好日子,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场地,具备拜将的礼节,才可以的。”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多将官都十分高兴,个个都以为自己能被封为大将。待到拜大将时,才知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诧。【鉴赏】韩信(?—前196),汉初诸侯王,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时,刘邦采其策,攻占关中。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时,使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之地。后刘邦封他为齐王。不久,率军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与陈豨勾结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他善于用兵,自称“多多益善”。本文写他投奔刘邦后被拜为大将的过程。初投刘邦时,不得志,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犯罪,本应杀头,但他在滕公(夏侯婴)面前表现奇特,得免。滕公告汉王刘邦,得以改任管理粮饷的军官。这为他以后的逃跑埋下了伏笔。接着,写韩信在南郑逃跑。因他与萧何已多次谈论,仍不得汉王重用,故决计逃亡。萧何得知消息后,独自追韩信,一二日方回。当汉王问他为什么要独追韩信时,萧何回答:“诸将易得,韩信是国士无双的人才。汉王如果想争天下,非韩信同你商议决策不可。”这从侧面突出了韩信的才能。在萧何的一再举荐下,韩信被汉王拜为大将。全文围绕韩信拜将,突出他的“奇伟”。临被杀之死,竟大言“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此“奇”之一。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此“奇”之二。南郑逃跑,萧何独追,此“奇”之三。拜将即为“大将”,此“奇”之四。拜为“大将”,一军皆惊,此“奇”之五。写“五奇”,均为以后韩信展露突出的军事才能作铺垫。韩信本人无长篇大论,仅“何为斩壮士”一言,其余皆从侧面切入,愈显其才能之深邃莫测。
石钟山记翻译。推荐。爱诗词网。宋·苏轼《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郦元④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⑤。是说⑥也,人常疑之。今以⑦钟磬⑧置水中⑨,虽⑩大风浪不能鸣(11)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12)始访(13)其遗踪(14),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15)。自以为得之(16)矣。然是说也,余尤(17)疑之。石之铿然(18)有声者,所在皆是(19)也,而此独以钟名(20),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21),余自齐安(22)舟(23)行适(24)临汝(25),而长子迈将赴(26)饶(27)之德兴(28)尉(29),送之至湖口(30),因(31)得观所谓石钟者(32)。寺僧使小童(33)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34),余固(35)笑而不信也。至莫(36)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37)欲搏人(38);而山上栖鹘(39),闻人声亦惊起,磔磔(40)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41)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42)也。余方心动(43)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44)如钟鼓不绝(45)。舟人(46)大恐(47)。徐(48)而(49)察(50)之(51),则(52)山下皆石穴罅(53),不知其浅深(54),微波入焉(55),涵澹(56)澎湃(57)而(58)为(59)此(60)也。舟回至两山(61)间,将入港口(62),有大石当(63)中流(64),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65),与风水相吞吐(66),有窾坎镗鞳(67)之声,与向(68)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69)焉(70)。因(71)笑谓迈曰:“汝识(72)之乎?噌吰者,周景王(73)之无射(74)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75)之歌钟(76)也。古之人(77)不余欺(78)也!”事不目见耳(79)闻,而臆断(80)其(81)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82)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83)虽知而不能言(84)。此世所以(85)不传也。而陋者(86)乃(87)以斧斤(88)考(89)击而求之(90),自以为得其实(91)。余是以(92)记之,盖(93)叹(94)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①《水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记述水道河系的专著。相传是汉人桑钦撰,有人认为是晋人郭璞所著。也有人认为该书创自东汉,说法不一。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叫《水经注》。②彭蠡(lǐ):即鄱阳湖,在今江西北部。③焉:兼词,于此。④郦元:《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的省称,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⑤“下临”四句:当引自《水经注》,但不见于今本,苏轼所看到的是此书未残本。临,对着。鼓,振动。搏,击,拍。洪钟,大钟,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⑥是说:这种说法。⑦以:把。⑧磬(qìng):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后来寺庙里,拜神时用来敲击的一种铁或铜制的器物,也叫磬。⑨置水中:省略句,即“置于水中”。⑩虽:即使。(11)鸣:使动用法,使……鸣。(12)李渤:洛阳人。唐宪宗时做过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著有《辨石钟山记》,对石钟山的命名作过解释。(13)访:探寻。(14)遗踪:旧址,指石钟山所在地。(15)“扣而”五句:这是李渤《辨石钟山记》中的话。扣,敲。北音,原作“北声”。聆,细听。函胡,同“含糊”,声音浑厚、模糊。清越,清脆、响亮。桴(fú),鼓槌。响腾,声响飞扬。响,声音。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缓缓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歇,止。(16)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石钟山命名的原因。(17)尤:更加。(18)铿(kēng)然:形容声音洪亮。(19)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20)名:取名,命名。(2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公元1084年农历六月初九。元丰,北宋神宗的年号。(22)齐安:旧郡名,今湖北黄冈。(23)舟:名词作状语,乘船。(24)适:往。(25)临汝:今河南临汝。(26)赴:赴任,就职。(27)饶:饶州,州治在今江西鄱阳。(28)德兴:饶州属县,今江西德兴。(29)尉:县尉。(30)湖口:今江西湖口,位于鄱阳湖与长江连接处。(31)因:因而。(32)所谓石钟者:叫它做“石钟”的山。(33)小童:这里指未成年的杂役。(34)硿(kōng)硿焉:形容敲击石块发出的声音。硿硿,拟声词。焉,相当于“然”,拟声词词尾,“……的声音”。(35)固:副词,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36)莫:同“暮”,晚上。(37)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38)搏人:抓人。搏,击,这里是“抓”。(39)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一种鹰类猛禽。(40)磔(zhé)磔:鸟叫声,这里用作动词。(41)且:表并列,相当于“边”。(42)鹳(guàn)鹤:形状像鹤而顶部不红的一种水鸟。(43)心动:心惊。(44)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45)绝:止。(46)舟人:船夫。(47)大恐:十分惊恐。(48)徐:慢。(49)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的连词。(50)察:细看。(51)之:代发声之处。(52)则:同“乃”,表对上句的解释,原来是。(53)罅(xià):缝隙,裂缝。(54)浅深:偏义复词,义在“深”。(55)焉:兼词,于之。(56)涵澹:水流动荡的样子。(57)澎湃:波浪撞击的声音。(58)而:因而。(59)为:形成。(60)此:指噌吰之声。(61)两山:指上钟山和下钟山。(62)港口:支流入口处,与今义不同。(63)当:正好处于。(64)中流:河流中间。(65)窍:窟窿。(66)吞吐:吸进吐出。(67)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前二字为击物声,后二字为钟鼓声。(68)向:先前。(69)乐作:音乐奏起。作,起,这里是“演奏”的意思。(70)焉:语助词。(71)因:于是,因而。(72)识:识别,辨别。(73)周景王:东周国君。(74)无射(yì):钟名,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铸成,见《国语·周语》。(75)魏庄子:名绛,春秋时晋国大夫。(76)歌钟:编钟,由若干音调不同的钟组成的一种乐器。《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晋侯把郑国送的编钟等乐器半数分赠魏庄子。(77)古之人:指郦道元。(78)不余欺:宾语前置,即“不欺余”,没有欺骗我。(79)目、耳: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80)臆断:凭主观猜测下结论。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81)其:代“事”。(82)殆(dài):大概,恐怕。(83)渔工水师:渔夫船工。(84)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85)所以:……的原因。(86)陋者:指见闻有限、知识浅薄的人。(87)乃:副词,竟然。(88)斤:斧子一类的工具。(89)考:敲,击。(90)之: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91)实:指事情的真相。(92)是以:即“以是”,因此。(93)盖:连词,表示下一句说的是上一句的原因。(94)叹:叹惜。【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浑厚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农历六月初九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自然就觉得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独自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像老头子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像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支流入口处,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辨得出这种声音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用钟命名的缘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既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更笑话李渤见识的浅陋。字数:4190知识来源:李支舜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562-567页.
【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意思】诗人登上幽州台,吊古伤今,感慨生不逢时。前未见到古代能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等明君,后不见贤明的君主,念乾坤广袤,天地悠长,只有我孤独孑然,不禁怆然泪下。诗句悲凉慷慨,表现了许多志士壮怀难申的苦闷之情,遂成千古绝唱。注:幽州台,燕昭王筑幽州台,招俫天下豪杰,得名将乐毅。怆然,伤感的样子。【鉴赏】独自登上这荒凉的幽州古台,前代求贤若渴的燕昭王已然不在,漫漫未来中也难以看到继续招贤纳士的来者。面对着那苍茫无际的悠悠天地,孤身一人的我内心凄怆,不禁潸然泪下。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登上幽州台时的所见所思:古往今来,诚心求贤的君王不在少数,而自己空怀一腔热血、空负一身才华,却不曾有过知遇之主。联想到黄金台的千古美谈,再看到当下自己的不得志,不由生发出一股浓浓的悲凉之感,变个人的不幸际遇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从而忧心不已,涕泪零落。此诗古朴大气,充斥着一种浓郁而悠远的沉痛苍凉。诗人情感充沛,一泻千里,读之,千年以来的沧桑往事历历在目,也似乎可以看到苍茫天地之间云起云落。情中见景,景中含情,令人情怀激荡,感慨万分。【全诗】《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在兵败情况紧急之际,陈屡献策,武均不纳,反将陈降职为军曹。诗人遭受打击,深知报国的雄图已成泡影,于是满怀悲愤登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西南),唱出这首千古不朽的慷慨浩歌。诗人在幽州台上眺望祖国北方辽阔壮丽的山河,神驰于苍茫无际的宇宙;又由燕地的史实,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将满腔悲痛倾泻而出。前两句,“古人”与“来者”,是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君主。传说战国时代燕昭王为了招揽贤才而筑黄金台,此台即幽州台。诗人登台自然想起燕昭王礼遇、重用乐毅、郭隗等英雄豪杰共图霸业的历史故事,感到自己遇到的只是武攸宜这类刚愎自用、庸碌无能之人,而雄才大略、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不复可见;后来也应当有贤明之主,但也来不及见到了。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已渗透了字里行间。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不仅借燕地史实反衬出壮志难酬的忧愤,而且吊古伤今,抒发了在悠长岁月中因个体生命的孤独短暂而引起的伤感。紧接而来的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又以空间辽阔永恒的描写作对照,把孤独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烘托得十分强烈。由于这三句所蕴含的苍凉感伤情绪的重重积累,终于喷发出末句“独怆然而涕下”,以一种巨大的感情的冲击力,猛烈地震撼着读者的身心。在屈原的《远游》中,有“唯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吾不及知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从字面看,与《登幽州台歌》酷似。想来陈子昂一定读过《远游》。正如梁宗岱先生所说:当他“登上幽州台的时候,也许屈原这几句诗忽然潜意识地变相涌上他的心头,或者干脆只是他那霎时胸中油然兴起的感触,与《远游》毫无关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第104页)子昂是诗人兼哲人。这样的人,在登高远眺的时候,面对茫茫宇宙,天长地久,感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孤单、寂寞,这种情思感觉是极普遍极自然的。同屈原的《远游》相比,从军失意的子昂的悲慨,是由幽州台这个象征着古代志士得意的特定地点环境而引起的。这样,诗意就具有了历史的、社会现实的深厚内蕴,意境也更为苍凉遒劲。这首短诗所以历来传涌,首先就在于宇宙意识和人生悲慨的交融。诗人以无穷无尽、无际无涯的时空为背景,塑造了一个高台独立,热泪飞洒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有远大的抱负,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深深的孤独与悲哀;他虽然孤独、悲哀,却并不消沉颓唐,而是慷慨悲歌,饱含着悲天悯人的博大感情,倾泻出满腔抑郁不平之气。一个高大的形象巍然兀立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肃然起敬,并引起无限的同情和感慨。其次,诗人把自己的情思和想象扩展到无穷无尽的时空,将一般诗人难以表现的时空境界诗化了,也哲理化了。在空阔无际的宇宙的刹那间,诗人所激发出的对于理想与现实、宇宙和人生、小与大、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沉思,将千秋万代地引起人们继续不断地探索的兴味。再次,作为一首登览诗,全篇并没有具体地描绘山水景物。诗人自己说过:“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感遇》其六)他认为“玄感”是直觉,无形象可见,并讥笑世人的想象力平庸短浅,拘于目之所见。这是诗人独特的诗歌美学观。此诗即体现这种美学观,有一种超乎形象之美。用司空图《诗品》中的话说,就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尽管它在字面上并无具体的景物形象刻画,但人们读了此诗,眼前却清晰地展现出一幅北国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甚至,玄奥神秘、不可捉摸的时间和空间,茫无涯际的宇宙,也都在我们的“灵视”里变得生动具体了,活起来了。这种表现方法,与西方现代派诗将“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巧妙配合的表现方法暗合。这就是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苍凉悲壮,诗意深醇,元气浑成的《登幽州台歌》,作为一首登览抒怀之作,可以说是古今独步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意思】诗人登上幽州台,吊古伤今,感慨生不逢时。前未见到古代能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等明君,后不见贤明的君主,念乾坤广袤,天地悠长,只有我孤独孑然,不禁怆然泪下。诗句悲凉慷慨,表现了许多志士壮怀难申的苦闷之情,遂成千古绝唱。注:幽州台,燕昭王筑幽州台,招俫天下豪杰,得名将乐毅。怆然,伤感的样子。【鉴赏】独自登上这荒凉的幽州古台,前代求贤若渴的燕昭王已然不在,漫漫未来中也难以看到继续招贤纳士的来者。面对着那苍茫无际的悠悠天地,孤身一人的我内心凄怆,不禁潸然泪下。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登上幽州台时的所见所思:古往今来,诚心求贤的君王不在少数,而自己空怀一腔热血、空负一身才华,却不曾有过知遇之主。联想到黄金台的千古美谈,再看到当下自己的不得志,不由生发出一股浓浓的悲凉之感,变个人的不幸际遇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从而忧心不已,涕泪零落。此诗古朴大气,充斥着一种浓郁而悠远的沉痛苍凉。诗人情感充沛,一泻千里,读之,千年以来的沧桑往事历历在目,也似乎可以看到苍茫天地之间云起云落。情中见景,景中含情,令人情怀激荡,感慨万分。【全诗】《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在兵败情况紧急之际,陈屡献策,武均不纳,反将陈降职为军曹。诗人遭受打击,深知报国的雄图已成泡影,于是满怀悲愤登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西南),唱出这首千古不朽的慷慨浩歌。诗人在幽州台上眺望祖国北方辽阔壮丽的山河,神驰于苍茫无际的宇宙;又由燕地的史实,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将满腔悲痛倾泻而出。前两句,“古人”与“来者”,是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君主。传说战国时代燕昭王为了招揽贤才而筑黄金台,此台即幽州台。诗人登台自然想起燕昭王礼遇、重用乐毅、郭隗等英雄豪杰共图霸业的历史故事,感到自己遇到的只是武攸宜这类刚愎自用、庸碌无能之人,而雄才大略、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不复可见;后来也应当有贤明之主,但也来不及见到了。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已渗透了字里行间。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不仅借燕地史实反衬出壮志难酬的忧愤,而且吊古伤今,抒发了在悠长岁月中因个体生命的孤独短暂而引起的伤感。紧接而来的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又以空间辽阔永恒的描写作对照,把孤独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烘托得十分强烈。由于这三句所蕴含的苍凉感伤情绪的重重积累,终于喷发出末句“独怆然而涕下”,以一种巨大的感情的冲击力,猛烈地震撼着读者的身心。在屈原的《远游》中,有“唯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吾不及知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从字面看,与《登幽州台歌》酷似。想来陈子昂一定读过《远游》。正如梁宗岱先生所说:当他“登上幽州台的时候,也许屈原这几句诗忽然潜意识地变相涌上他的心头,或者干脆只是他那霎时胸中油然兴起的感触,与《远游》毫无关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第104页)子昂是诗人兼哲人。这样的人,在登高远眺的时候,面对茫茫宇宙,天长地久,感到个体生命的短暂、孤单、寂寞,这种情思感觉是极普遍极自然的。同屈原的《远游》相比,从军失意的子昂的悲慨,是由幽州台这个象征着古代志士得意的特定地点环境而引起的。这样,诗意就具有了历史的、社会现实的深厚内蕴,意境也更为苍凉遒劲。这首短诗所以历来传涌,首先就在于宇宙意识和人生悲慨的交融。诗人以无穷无尽、无际无涯的时空为背景,塑造了一个高台独立,热泪飞洒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有远大的抱负,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深深的孤独与悲哀;他虽然孤独、悲哀,却并不消沉颓唐,而是慷慨悲歌,饱含着悲天悯人的博大感情,倾泻出满腔抑郁不平之气。一个高大的形象巍然兀立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肃然起敬,并引起无限的同情和感慨。其次,诗人把自己的情思和想象扩展到无穷无尽的时空,将一般诗人难以表现的时空境界诗化了,也哲理化了。在空阔无际的宇宙的刹那间,诗人所激发出的对于理想与现实、宇宙和人生、小与大、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沉思,将千秋万代地引起人们继续不断地探索的兴味。再次,作为一首登览诗,全篇并没有具体地描绘山水景物。诗人自己说过:“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感遇》其六)他认为“玄感”是直觉,无形象可见,并讥笑世人的想象力平庸短浅,拘于目之所见。这是诗人独特的诗歌美学观。此诗即体现这种美学观,有一种超乎形象之美。用司空图《诗品》中的话说,就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尽管它在字面上并无具体的景物形象刻画,但人们读了此诗,眼前却清晰地展现出一幅北国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甚至,玄奥神秘、不可捉摸的时间和空间,茫无涯际的宇宙,也都在我们的“灵视”里变得生动具体了,活起来了。这种表现方法,与西方现代派诗将“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巧妙配合的表现方法暗合。这就是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苍凉悲壮,诗意深醇,元气浑成的《登幽州台歌》,作为一首登览抒怀之作,可以说是古今独步的。
【名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快快,去杀羊宰牛喝他个痛快,先满饮三百杯释我心怀!【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烹羊宰牛且为乐。推荐。爱诗词网。【名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快快,去杀羊宰牛喝他个痛快,先满饮三百杯释我心怀!【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临江仙苏轼。推荐。爱诗词网。《临江仙》·苏轼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这首《临江仙》小令,是他贬居黄州时写下的即兴感怀之作。上片记事,写词人夜饮归来的情景。“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和“三更”,与“醒复醉”紧相照应。“仿佛”一词,着力勾画词人半醉半醒的情态,“都”字,维妙维肖地绘出词人对家童微嗔的情绪。下片议论,写循世隐居的思想。词人以反问开始,慨叹自己贬谪以来的艰难处境,怨尤在仕途中的蹭蹬不达。至此,议论戛然而止,笔头转向眼前江水的描写。闲闲一笔,既是景物的摹绘,又是词人内心的反省,并由此生发开去,毫不突兀地收敛了匡时济世的襟抱。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马价十倍。推荐。爱诗词网。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二》【注释】①比:接连。【意译】有一个人,要卖掉一匹好马。他站在集市上一连三个早晨,谁也认不出他的那匹好马。于是他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好马要卖掉,可是在集市上接连卖了三个早晨,连问价的人都没有。我希望您到集市上去,绕着我的马仔细看一看,离开时又回过头来瞧一瞧,我将送给你一天的报酬。”伯乐于是来到市面上,绕着马认真地看了看,离开时又回过头来瞧了瞧,结果,马的身价一下就提高了十倍。【解说】人才必须得到名人的引荐,才会得到重视。否则,即使是人才在前,人们也往往是视而不见,见而不察的。三旦立于市而不被人所知的骏马,一旦马价十倍,究其原因,只因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伯乐是识马的权威和专家,他的言行自然会左右买马人的心理。让人惊叹的是,居然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人懂得利用名人来作鉴定,做广告。当然他还没有今天的人们精明,而伯乐自然也没有今天的一些专家名人们懂得利用自己的声誉,你看他两手空空请来伯乐,竟是如此容易,而伯乐居然能尽心尽职,这一点实在要使今天的许多人汗颜不已。然而,只要真能请得伯乐来,把骏马推销出去,即使代价高些也无妨。最可悲哀的是三旦立市,而不见伯乐。君不见历史上有多少人才,只因没有识才如伯乐者的惠顾而湮没无闻?很多人才被压抑,只因他们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像这匹骏马由于得到伯乐的赏识提携而实现了它的自身价值,毕竟是幸运的。但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有几匹骏马能轮上这样荣光的事呢?这大概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悲哀吧。【相关名言】常才不能别逸伦之器。——葛洪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意思】过去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坐落于洞庭湖畔,始建于唐。现在的楼是1984年整修一新的。【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过去只是听说洞庭湖,如今真的来到了洞庭湖,登上了岳阳楼。[例]总想有一天能站在岳阳楼上饱览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壮观。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真可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龙志毅《古今多少事——三峡行》)【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鉴赏导示】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本首诗写登岳阳楼时所见的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来被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岳阳楼,在巴陵县(今湖南省岳阳县)西城上。它下临洞庭,为游览胜地。【鉴赏】首联运用流水对,顺畅自然:过去“我”早就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终于(有幸)登上了岳阳楼。在叙述中诗人含有几多的感慨。颔联气魄宏伟,写出了洞庭湖气象的壮阔:吴楚之地好像被它分裂为二,整个天地像日夜浮浸在湖中。如此阔大地写景,使整首诗具有了雄伟壮阔的意境。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颈联自叙,充满了落寞之感:亲朋很久没有寄过只字片语了,现在“我”已是年老多病且孤身飘零。尾联诗人直抒胸襟:(虽然)老病,但“我”还是关注着北方边地的战事,倚靠着栏杆眺望北方,眼泪、鼻涕忍不住流了下来。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在诗中将自然现象、个人遭遇、时代苦难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抒发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因景生情,寓情于景。[3]气象雄伟开阔。
昔闻洞庭水。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意思】过去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坐落于洞庭湖畔,始建于唐。现在的楼是1984年整修一新的。【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过去只是听说洞庭湖,如今真的来到了洞庭湖,登上了岳阳楼。[例]总想有一天能站在岳阳楼上饱览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壮观。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真可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龙志毅《古今多少事——三峡行》)【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鉴赏导示】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本首诗写登岳阳楼时所见的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来被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岳阳楼,在巴陵县(今湖南省岳阳县)西城上。它下临洞庭,为游览胜地。【鉴赏】首联运用流水对,顺畅自然:过去“我”早就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终于(有幸)登上了岳阳楼。在叙述中诗人含有几多的感慨。颔联气魄宏伟,写出了洞庭湖气象的壮阔:吴楚之地好像被它分裂为二,整个天地像日夜浮浸在湖中。如此阔大地写景,使整首诗具有了雄伟壮阔的意境。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颈联自叙,充满了落寞之感:亲朋很久没有寄过只字片语了,现在“我”已是年老多病且孤身飘零。尾联诗人直抒胸襟:(虽然)老病,但“我”还是关注着北方边地的战事,倚靠着栏杆眺望北方,眼泪、鼻涕忍不住流了下来。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在诗中将自然现象、个人遭遇、时代苦难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抒发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因景生情,寓情于景。[3]气象雄伟开阔。
《击缶而歌》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诗经·陈风·宛丘》:“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仗击之。秦、赵会于渑池,秦王击缶而歌。”
击缶而歌。推荐。爱诗词网。《击缶而歌》出处、释义和例句【出典】《诗经·陈风·宛丘》:“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仗击之。秦、赵会于渑池,秦王击缶而歌。”【释义】缶是古代乐器,先秦已有此乐器,《诗经》中有所反映。据《旧唐书》记载,原为西戎之乐。唐时乐有击瓯之乐,据《乐府杂录》记载,出自击缶。【例句】男儿贫困果如何?击缶讴歌,甘贫守分淡消磨。(曾瑞套曲[正宫·端正好]《自序》[小梁州])这里写作者甘贫守分,怡然自得的情状。
一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说经话本。三卷。不题撰者姓名。刊印于南宋或元代。
书以“诗话”命名,就是书中有诗有话的意思。王国维作跋语称:“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大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书中每节之后,必以诗作结,这些诗近于佛经的偈赞,话文也与佛经相近。其体裁类似唐、五代讲唱经文的“俗讲”,应算作说经说参请一类的话本。其体例与《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略同。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推荐。爱诗词网。一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说经话本。三卷。不题撰者姓名。刊印于南宋或元代。书以“诗话”命名,就是书中有诗有话的意思。王国维作跋语称:“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大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书中每节之后,必以诗作结,这些诗近于佛经的偈赞,话文也与佛经相近。其体裁类似唐、五代讲唱经文的“俗讲”,应算作说经说参请一类的话本。其体例与《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略同。本书内容叙述唐僧玄奘和孙行者往西天取经,沿途历经险阻,终于胜利而回的故事。全书分十七个章节:(原缺题)第一;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入大梵天王宫第三;入香山寺第四;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过长坑大蛇蛉处第六;入九龙池处第七;(原缺题)第八;入鬼子母国处第九;经过女人国处第十;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入沉香国处第十二;入波罗国处第十三;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入竺国渡海之处第十五;转至香林寺受心经本第十六;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每节标明题目次序,实为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是后世章回小说之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内容,可以说是《西游记》故事的最早雏形。书中有“来助和尚取经”的猴行者,他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弥猴王。”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取经途中经过三十六国,历经艰难险阻,都靠他克服解救。显然,《诗话》已经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孙悟空形象。“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在后来的《西游记》中,发展成为齐天大圣大闹蟠桃会和孙行者偷吃人生果两回故事。书中所写的唐僧,虽然不象《西游记》中那样迂腐,然而也相当软弱无能。《诗话》所讲取经故事还非常简略。到了元代,又出现了《西游记平话》(又名《唐三藏西游记》),此书没有流传下来。从同时代朝鲜人所写的《朴通事谚解》一书中,可以看到一些片断情节与《西游记》已非常相似。可见《诗话》是早于《平话》出现的早期话本。本书版本有: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中下三卷,宋椠巾箱本。旧藏日本高山寺,今归太仓喜七郎。上卷缺第一则,中卷缺第八则。有一九一六年,罗振玉影印本,一九二五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一九五四年,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罗氏影印巾箱本校以大字本排印,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罗氏两种影印本合印。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宋椠大字本。第一卷缺首,第二卷全缺。旧藏日本高山寺,今归德富苏峰成篑堂文库。罗振玉曾据以影印,入《吉石庵丛书》。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罗氏两种影印本合印,取以互勘补正。
飞花艳想。推荐。爱诗词网。飞花艳想清刊本《飞花艳想》扉页书影清刊本《飞花艳想》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梦花想》、《鸳鸯影》、《幻中春》。十八回。题“樵云山人编次”。樵云山人,一般认为即刘璋。刘璋字于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等,山西太原人。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刊本,藏上海图书馆;清雍正写刻本,藏大连图书馆;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十五年(1835)坊刊本,藏芜湖市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清雍正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刊本,1993年华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说大观》排印清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清雍正写刻本。明嘉靖年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秀才柳友梅,本柳宗元之后,父早亡。一日,友梅与朋友花下谈心,得知杭州府雪太守发下二诗题,令学府读书人诵作,限期交卷。此诗题乃太守女儿瑞云所出,目的是为了择婿。友梅知瑞云美貌多才,心中不禁暗喜。次日,便与友人同游西湖,寻觅诗情。天作人合,恰逢瑞云与表姐梅如玉亦乘船游湖。梅如玉乃梅兵备之女,亦美丽聪慧。因其父赴福建任,经过杭州,暂留雪太守府中。两船相邻时,友梅吟诵声传入二小姐耳中,二小姐惊其诗才,忙命婢朝霞偷看。朝霞揭起帘角,友梅恰与二小姐打个照面。虽是惊鸿一瞥,友梅却心仪不已。后来,梅兵备要赴任,因福建局势动荡,便将如玉托付雪太守。瑞云、如玉同居雪府,脾性相投,情同手足。纨绔子弟刘有美、张良卿、李美君不学无术,因垂涎瑞云美貌,便心生奸计:刘有美暗中抄袭柳友梅诗,张、李二人则买通收卷人使“掉包计”,将友梅诗据为己有,却把他们的歪诗署上友梅名交给太守。自那日游湖后,雪、梅两女亦念念不忘友梅,欲效娥皇、女英同嫁一夫。待学府诗作送来,二人却无中意者,心下失望生疑。临考时,雪太守面观人物,鉴别文才,才知友梅乃真才子,便将二女相许。因厌恶刘、张二人小人行径,发榜时,雪太守便以无名字羞之。刘友美等忌恨万分,伺机陷害雪太守。后梅兵备病故于任所,如玉小姐扶柩回金陵。待乡试完毕,友梅高中第一名解元,太守之子莲馨亦中举人。雪府摆宴欢庆。突然圣旨到,斥太守“伪立私党,倡作诗词”,命锦衣卫校尉押解入京。此事乃刘友美买通奸相严嵩所为。雪府家眷只得搬回老家苏州,雪公子与友梅则一同进京救父,上下打点后,事渐平息。春闱时,友梅又高中,钦点一甲第三名探花。进严府谒见奸相嵩时,嵩见其年少新进,一表人材,欲将内侄女相许。三番两次托人说媒,友梅却以早已订亲,坚决不允。严嵩遂怀恨在心。当时,边关正紧急,急需派人北上议和,严嵩暗将雪太守、柳友梅之名奏上。圣旨下来,令二人五日内起程。雪、柳二人只得北去。瑞云、如玉自回苏州后,日夜打听雪太守消息,后报柳友梅点探花,心甚慰。过数月,却不见人归。正纳闷时,家人忽报老爷家书到,告知雪、柳二人已出使北庭,二位小姐宜须改嫁。瑞云、如玉看罢,不觉惊呆半晌。后才知乃张良卿伪造。又数日,传说皇上将点秀女。大户小户凡有女儿者,皆忙议亲。一日,两媒婆进雪府,为刘友美、张良卿求亲,并谣传柳友梅被北主招做了驸马。二小姐虽悲凄万分,却坚决不允。刘、张二人便将她们列入秀女名。几日后,采办官来点验。二小姐如雷轰顶,如玉遂削发为尼,瑞云便要投湖自尽。朝霞阻之,挺身而出,自请代瑞云进京。不久,雪公子省亲归来,才知家中发生诸多变故,因感朝霞侠义,认其为妹,并到采办官处说情。一年后,和议成功,雪、柳翁婿回朝复命。皇上大喜,重重赏赐,友梅衣锦还乡,与如玉、瑞云终成眷属。朝霞进京后,皇上知其为出使官员之女,放其回家。因感念前情,友梅亦与之结为夫妇。
《集韵》是中国古代韵书。宋丁度等编,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版本有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曹楝亭扬州使院刻本。
丁度(990—1053),字公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代文字音韵学家。大中祥符五年(1012)登服勤词学科,官至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著有《迩英圣览》、《龟鉴精义》等。
集韵。推荐。爱诗词网。《集韵》是中国古代韵书。宋丁度等编,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版本有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曹楝亭扬州使院刻本。丁度(990—1053),字公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代文字音韵学家。大中祥符五年(1012)登服勤词学科,官至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著有《迩英圣览》、《龟鉴精义》等。《广韵》刊行31年以后,宋景祐四年(1037)宋祁、郑戬等认为陈彭年、丘雍所编的《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于是皇帝诏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典领,宋祁、郑戬、贾昌朝、王洙等同加修定,并令“撰集务从该广”。两年后成书,名为《集韵》。《集韵》共10卷,平声4卷,上、去、入声各2卷,收53525字。其体例与《广韵》相似,分206韵,每韵下面各分列同音字组,每组同音字首列一个反切,并注明同音字字数。本书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广韵》,这主要是因为它卷帙繁重,难于流行,同时《礼部韵略》又代替它成为考试用韵,因而使用不多。但到了清代,戴震和桂馥谈文字,每取《集韵》互订,段玉裁注《说文》亦颇事采用,并谓:“丁度等此书兼综条贯,凡经史子集、小学方言,采集殆遍,虽或稍有纰缪,然以是资博览而近古音,其用甚大。”此后,本书在研究语音、词义、文字等方面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集韵》的价值主要有四:1.收字最多。《集韵》是历史上收字最多的韵书,其收字原则是“凡古文见经史诸可辨识者,取之;不然,则否”,因此一个字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无论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根据,就一并收入。这样书中所收之字,一般都有二体、三体,甚至有四体、五体直至八体、九体的。因此本书可说是按韵编排的异体字字典。2.注释可靠。《集韵》的释义一般先依《说文》,其次以其他字书、义书为补充,并注明出处,而将一般口头流传、不见于经传的意义置于最后,并用“一曰”注明。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把前代韵书如《广韵》中的不可靠的注释都修正或删改了。3.修订反切。《集韵》修订了《广韵》的许多反切用语。首先是改类隔切为音和切,如“卑”,改“府移切”为“宾弥切”,“便”,改“房连切”为“毗连切”;其次是使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尽量和谐,如“孙”,改“思浑切”为“苏昆切”,“先”,改“苏前切”为“萧前切”。这种修订反映了宋代实际语音的变化。4.记录大量又音。凡一字有两种以上读音的,《集韵》都尽行收录,如“四”,《广韵》仅“息利切”一读,《集韵》收“息利切”、“息七切”二读,“天”,《广韵》仅“他前切”一读,《集韵》收“他年切”、“铁因切”二读。这种又音或是古音,如“天”字铁因切一读,或是方音,如“四”字息七切一读,有助于研究古语和方言。《集韵》某些字的归韵比较杂乱,如谆、准、稕、魂、混、缓、换、戈、果诸韵,《广韵》只有合口呼,《集韵》则兼有开口呼;隐、焮、迄、恨诸韵,《广韵》只有开口呼,《集韵》则兼有合口呼。在反切用语方面,反切下字应与所切之字同韵,而《集韵》常有不合,如“尽,在忍切”,“尽”在准韵而“忍”在轸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处】唐·李白《将进酒》【鉴赏】你难道没看到黄河的水,从那高耸无际的天上奔腾而下,向东奔流到海,一去就不回头!李白借黄河之水的一去不返,比喻光阴的消逝不会再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已成为形容黄河之水的源远流长与水势浩大的名句。【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点评】九曲黄河源出险峻的山脉,似从天而降,奔腾咆哮流向东海,一泻千里不复还。诗人借黄河之水东流不返,慨叹人生易逝,年华难再。语句气势宏大,境界雄浑,黄河的奇伟壮观,在诗人笔下得到绝妙地表现,令人叹为观止。注:天上来,古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因其地势极高,故言“黄河之水天上来”。【赏析1】你不见黄河水从天上飞流直下,一直奔流大海永不再回!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唐李白《将进酒》诗中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太白全集》三卷179页)《唐宋诗举要》卷二引清吴汝纶曰:“驱迈淋漓之气。”《李白集校注》卷三引钱可选云:“李太白云‘黄河之水天上来’,蓋极言其高远也。【赏析2】《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奔流到海不复回。推荐。爱诗词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处】唐·李白《将进酒》【鉴赏】你难道没看到黄河的水,从那高耸无际的天上奔腾而下,向东奔流到海,一去就不回头!李白借黄河之水的一去不返,比喻光阴的消逝不会再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已成为形容黄河之水的源远流长与水势浩大的名句。【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点评】九曲黄河源出险峻的山脉,似从天而降,奔腾咆哮流向东海,一泻千里不复还。诗人借黄河之水东流不返,慨叹人生易逝,年华难再。语句气势宏大,境界雄浑,黄河的奇伟壮观,在诗人笔下得到绝妙地表现,令人叹为观止。注:天上来,古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因其地势极高,故言“黄河之水天上来”。【赏析1】你不见黄河水从天上飞流直下,一直奔流大海永不再回!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唐李白《将进酒》诗中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太白全集》三卷179页)《唐宋诗举要》卷二引清吴汝纶曰:“驱迈淋漓之气。”《李白集校注》卷三引钱可选云:“李太白云‘黄河之水天上来’,蓋极言其高远也。【赏析2】《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名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春风吹拂着柳花和酒香,使整个酒店都充满了浓烈的香味。吴地卖酒的女郎,拿出新酿的美酒唤客品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太白全集》三四卷728页)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四:“山谷言:学者不见古人用意处,但得其皮毛,所以去之更远。如‘风吹柳花满店香’,若人复能为此句,亦未是李白。”《李太白集注》卷三引明杨慎《升庵外集》:“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鉴赏】春风吹拂着柳花,送来了满店的芳香。春日明丽,百花争放,轻风徐来,满室盈香,到处洋溢着一片青春欢乐的气息。现今常用“风吹柳花满店香”这句诗,来形容春日百花齐放、芳香满室的景象。【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赏析】全诗仅六句,已把“留别”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同为“留别”诗,写法却何等不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第一句写“金陵酒肆”。“柳花”暗示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因而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绿遍十里长堤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风吹柳花”直入店内,自然也送来百花的芳香。一个“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同时又带出第二句:吴姬压出新酒捧来劝客,酒香四溢,与随风吹来的百花芳香融为一体,浑然莫辨,两句诗展现了如此美好的场景!令人陶醉,令人迷恋。而这,正是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蓄势。第三句突转,第四句拍合。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欲行不行”,无限留恋。双方的惜别之情,只用“各尽觞”三字,便化虚为实,体现于人物行动。结语之妙,一在暗示“金陵酒肆”面对长江,诗人即将乘江船远去;二在遥望长江,心物交感,融别意于江水,赋抽象以形象;三在不用简单的比喻而出之以诘问,诘问者的神情,听众们的反应,以及展现在远处的江流、平野,都视而可见,呼之欲出。这两句,可能受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刘禹锡“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都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
风吹柳花满店香。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春风吹拂着柳花和酒香,使整个酒店都充满了浓烈的香味。吴地卖酒的女郎,拿出新酿的美酒唤客品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太白全集》三四卷728页)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四:“山谷言:学者不见古人用意处,但得其皮毛,所以去之更远。如‘风吹柳花满店香’,若人复能为此句,亦未是李白。”《李太白集注》卷三引明杨慎《升庵外集》:“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鉴赏】春风吹拂着柳花,送来了满店的芳香。春日明丽,百花争放,轻风徐来,满室盈香,到处洋溢着一片青春欢乐的气息。现今常用“风吹柳花满店香”这句诗,来形容春日百花齐放、芳香满室的景象。【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赏析】全诗仅六句,已把“留别”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同为“留别”诗,写法却何等不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第一句写“金陵酒肆”。“柳花”暗示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因而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绿遍十里长堤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风吹柳花”直入店内,自然也送来百花的芳香。一个“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同时又带出第二句:吴姬压出新酒捧来劝客,酒香四溢,与随风吹来的百花芳香融为一体,浑然莫辨,两句诗展现了如此美好的场景!令人陶醉,令人迷恋。而这,正是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蓄势。第三句突转,第四句拍合。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欲行不行”,无限留恋。双方的惜别之情,只用“各尽觞”三字,便化虚为实,体现于人物行动。结语之妙,一在暗示“金陵酒肆”面对长江,诗人即将乘江船远去;二在遥望长江,心物交感,融别意于江水,赋抽象以形象;三在不用简单的比喻而出之以诘问,诘问者的神情,听众们的反应,以及展现在远处的江流、平野,都视而可见,呼之欲出。这两句,可能受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刘禹锡“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都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
【名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你看陈王曹植在平乐观欢宴呀,一斗美酒十千钱!【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李白离家后漫游八年,一事无成,内心日益增长的苦闷和悲愤,使他寄之于酒,抒之于诗,表达了他鄙弃富贵、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表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他感慨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绪。全诗交织着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自信与失望、悲愤与抗争的心声。这首诗写得豪迈、洒脱、激情奔放,以酣畅淋漓的笔法,反复表现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表面上写的是“乐”,而把“愁”字藏在字里行间,直到最后一个字才点出来。通篇大起大落,忽开忽,既有黄河奔腾万里直泻入海的气势,又有黄河九曲百折千回的蕴涵。句法以七言为主而有参差错落的变化,音节嘹亮,韵脚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又自然流畅。
陈王昔时宴平乐。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你看陈王曹植在平乐观欢宴呀,一斗美酒十千钱!【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李白离家后漫游八年,一事无成,内心日益增长的苦闷和悲愤,使他寄之于酒,抒之于诗,表达了他鄙弃富贵、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表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他感慨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绪。全诗交织着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自信与失望、悲愤与抗争的心声。这首诗写得豪迈、洒脱、激情奔放,以酣畅淋漓的笔法,反复表现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表面上写的是“乐”,而把“愁”字藏在字里行间,直到最后一个字才点出来。通篇大起大落,忽开忽,既有黄河奔腾万里直泻入海的气势,又有黄河九曲百折千回的蕴涵。句法以七言为主而有参差错落的变化,音节嘹亮,韵脚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又自然流畅。
尝试集。推荐。爱诗词网。《尝试集》我国新文学革命初期第一部白话诗集。作者胡适(1891~1962),初名嗣糜,学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倡导者。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提出,白话文学应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对旧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全面发难,被认为是新文学革命的第一个宣言书。他在《尝试集》初版《自序》中说:“我们认定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故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基于这种认识,胡适决心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为白话新文学拓荒开路。《尝试集》就是他对白话诗所作的广泛而大胆的尝试。他取陆游“尝试成功自古无”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以为“天下决没有不尝试而能成功的事,也没有不用尝试就可预料成败的事”,“故用‘尝试’两字做我的白话诗集的名字”(《尝试篇·自序》)。胡适创造白话诗之初,几乎是单枪匹马,甚至还受到一些友人的驳难和讥笑。《尝试集》中的第一篇《蝴蝶》(1916年8月13日作)描写了自己的真实心境:“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那些“国粹派”文人便以“黄蝴蝶”指代胡适以表轻蔑,然而胡适无所畏惧,坚持不懈地“尝试”,写出了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可以称得上够标准的自由体白话新诗,如《老鸦》:“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愿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第一节)塑造了一个独立不移、不苟且、不阿谀的个性形象,反映了五四时代那种肯定自我存在、反叛传统观念的新精神。又如《一颗遭劫的星》(1919年12月17日作):“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动也不动一动!”(第一节)借气候的描写,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又如《双十节的鬼歌》语含讽刺,更具强烈的战斗性。胡适的新诗,日益得到有识之士的赞和,到1918、1919年,尝试新诗的人逐渐多起来,沈尹默、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傅斯年、康白清、俞平伯等也纷纷写作新诗,胡适的努力终于赢得了知音,唤来了诗坛、文学界的新气象,郭沫若的《女神》(1921)、闻一多的《红烛》(1923)也相继问世,新诗创作蔚然大观。《尝试集》中的部分新诗,首先在《新青年》上陆续发表,加上胡适其他白话翻译作品,它们成为《新青年》上最早的白话文学作品。此后,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优秀白话文作品震动文坛,白话文的声势和影响越来越大,至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不得不承认“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借助白话文,五四新思想、新道德迅速传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特别是青年学生受到普遍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启蒙,从而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尝试集》1920年3月初版,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同年9月即再版。1922年10月刊行了经作者增删的增订4版,其后便以此版行世。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依增订4版重排出版,为便于读者、研究者参考,另将该版删去的初版和再版中的序及诗作全部附于书后,成为《尝试集》最完备的本子。
卜算子苏轼。推荐。爱诗词网。苏轼《卜算子》苏轼苏轼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疏桐幽人图溥儒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因古代曾属于黄国,故隋时建黄州。定惠院:苏轼初到黄州时寓居之地,在黄州府治东南。②漏断:指夜深,漏壶里的水将要流断。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③幽人:语出《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意思是说幽隐的人只要坚持正直就能够得到吉利。后来的“幽人”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如《周易》所说的道德高尚的幽隐之人,一个是指被幽囚之人。苏轼作品中常用此语,如《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幽人夜度吴王岘”等,是以后一种意思为主,但也未尝没有以前一种意思自许之意。④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鉴赏元丰二年(1079)七月到十二月,苏轼经历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是北宋历史上最招人诟病的文字狱。幸好由于苏轼本身的崇高声望,弟弟苏辙的拼死相救(乞纳在身官为赎兄罪),以及皇帝对苏轼的好感,他才幸免于死。九死一生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他四年的黄州生涯,也打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异常辉煌的一页。元丰三年(1080)二月初,苏轼抵达黄州。由于政敌的刻意打击,初到黄州的苏轼无处居住,只能暂居在定惠禅院,到五月份才移居临皋亭。这段时期,一家人过着极其艰苦,并且担惊受怕的日子。本词的写作应该也是在元丰三年二月到五月之间。虽然历代词评家都对这首词赞不绝口,但它却是苏轼词作中争议最多的一首,举其大概,约有三点:第一,这首词是否有本事或者所指;第二“拣尽寒枝”句是否有语病;第三,如何理解幽人和孤鸿两个意象。关于这三点的争论,历来说法不同,资料繁多,不容赘引,下面只略作辨析,择善而从。首先,关于这首词的本事,宋代就开始流传,说是苏轼为一女子而作。女子或姓王,或姓温,说法不一,大约都是钟情于苏轼而最后不嫁而亡。今天看来,这种说法附会的成分很明显,明显违背了苏轼写词一贯的精神,所以这个“本事”是不足信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到处都包含着对朝政的隐射讽刺,如“缺月,刺微明也”等,认为它与《诗经《卫风《考槃》相似。现在我们看来,《诗经》中所谓的讽刺大都是经师的附会,那么对苏轼词这样解释,也很像是经师的做法,同样不足信。当然,不排除苏轼心中的确是有“怨”要说、有“愤”要泄,但却不会是这种一一对应的笨办法。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一说:“虽作者未必无此意,而作者亦未必定有此意,可神会而不可言传。”这话是说得恰到好处,我们应该用这样通达的观点来理解这首词。其次,关于“拣尽寒枝”句的争论,起因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九认为:“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此后也有很多人赞同胡仔,认为苏词的确是偶然出现了语病,但是大多数人不同意胡仔的说法,他们的理由又有两种。第一种认为,读苏轼的作品不能拘泥于这些细节,苏轼这里只是写一种寓意,不需深究。第二种则是为了证明苏轼根本没有错,论据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鸿雁未必不栖息在树枝上,他们能举出古人诗句作证;一种认为,正因为鸿雁不栖息树枝的事实,苏轼才写出“不肯栖”来,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而已。综观各种说法,显然最后一种“拟人的手法”是最简洁也最可采的,当然,认为苏轼写词“主在寓意,不必深究”的看法也有道理。第三,关于“幽人”与“孤鸿“的问题,涉及到对整首词的理解,下面结合全词的鉴赏,来作一些分析。词的上阕以“缺月”“漏断”开篇,一写景一写声,动静结合,突出当时环境的清冷,这虽是纯粹的写景,但强烈的凄凉感已经涌来。接下来两句就出现了“幽人”和“孤鸿”,开始给客观的景色加入了主观的精神。前人的争议主要在这个“孤鸿”上,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孤鸿即是幽人,以孤鸿影的缥缈比喻自己的孤单无依;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确有一只孤鸿飞过了幽人的头顶,幽人才看到了缥缈的影,睹物自怜而倍感忧伤。其实这两种理解都说得通,无论有孤鸿也好,无孤鸿也好,这里的重点都是“人的感情”,而不是客观的景物。词人说“时见幽人独往来”,仿佛他就在看着幽人一般;又说“缥缈孤鸿影”也仿佛他看着孤鸿一般。似乎这里的作者既不是“幽人”也不是“孤鸿”,而是他们之外的一个旁观者。这是一种脱离主体的自我审视。一个人只有脱离自我,从高处审视自己,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实际上可以说,这里的幽人、孤鸿都是作者自己。下阕接续上阕末的“孤鸿”来写,“惊起却回头”句可以认为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但更好的理解应该是:作者或者幽人的精神,已经化为了这只孤鸿,三者已合一。因此,“惊起却回头”的是孤鸿,是幽人,也是作者;“有恨无人省”的也是他们;“拣尽寒枝”的,还是他们。这是一种物我同化的极高境界。苏轼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折磨之后,终于能够在艺术上、也在思想上,达到这种境界了。(姚苏杰)集评宋《黄庭坚:“‘缺月挂疏桐(略)。’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六《跋东坡乐府》)清《刘熙载:“黄鲁直跋东坡《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阕云(黄跋见上一条集评)。余案:词之大要,不外厚而清。厚,包诸所有;清,空诸所有也。”(《艺概《词曲概》)链接宋代文人墨戏的代表——苏轼《古木怪石图》。苏轼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颇具天赋的书法家、画家。他的书法以意态和奔放自成一体,被列为宋代四大书家之首,苏轼自己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他的绘画属于文人写意的一路,不拘泥于形似,开创了中国文人画宣泄胸臆、寓意抒情的传统。《古木怪石图》是现存苏轼绘画作品中最为可信的一件,也是北宋文人“墨戏”的代表作。画面的左侧以旋转的笔锋画一块形状怪异的巨石,石后有焦墨细竹;在画的右侧,是一枝屈曲的古木,枝干虬屈、干枯,根部有杂草几棵。画法用笔草草,不求形似,整个画境荒空而沉郁。对于这样一幅构图怪异的画作,宋代有很多人在诗文中屡述这是苏轼借古木怪石抒写内心的郁结之气。黄庭坚在《题子瞻枯木》一诗中说:“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米芾在《画史》中也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及其他诗作中的语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并将他关押在御史台达四个月之久。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故此案被称为“乌台诗案”。苏轼的诗文中虽然确有对新政的不满和嘲讽,但因此而定罪则纯属政治陷害。苏轼最终虽因种种原因免于一死,但此后长期被贬黄州,生活困苦不堪。这一事件对苏轼的处事态度和文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