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七绝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或十三载秋游宣城时。此时距其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已经十年,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诗以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敬亭山的美好,更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这是一首写山有情而表现人无情、借“静”景以消胸中块垒的诗。此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诗人已经离开长安十年。长期的漂泊,使他饱尝人间辛酸,心身俱疲,看透世态炎凉,更添孤寂之感。首二句写独坐敬亭山所见:众鸟高飞远去,太空孤云亦逾飘逾远。此以鸟之“高飞”喻他人之发达,而以“片云”的飘流喻己之孤寂。此二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二句言自己和世俗相违,然与敬亭山有情。诗人凝望秀美之敬亭,敬亭亦凝视着傲世之诗人,两看不厌,唯有深情。此写山之有“情”,而衬人之无“情”,乃见遭世态炎凉而愤世之深也。“尽”“孤”“独”“闲”“只有”等词语用得好,正见出“静”字贯穿全诗,更见诗人之孤独也。俞陛云曰:“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爱憎,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诗境浅说》续编一)可见李白之人生态度也。此诗用拟人化手法,写人与山自然亲爱、灵性相通,又见其超然情趣也。【全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李白,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太原早秋》诗。【注释】①“众鸟”两句以众鸟飞尽、孤云独去来衬托独坐。闲,悠闲。②“相看”两句把山人格化,相看不厌既写出作者对敬亭山的热爱,也说明了作者独坐之久,进而强调了作者的孤寂心情。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鉴赏导示】宣城,李白一生去过七次。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又一次来到宣城暂时落脚,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孤独失意的心情多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作中,这首诗即是其中的一篇。【鉴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感到心灵的慰藉,在寂静的山林中才感到胸襟的坦然。诗的一、二句表面是写眼中景,实则写心中情。诗人寂寞一人来到敬亭山,看到成群的鸟儿一只不留地高高飞去,孤独的云儿也慢慢地越飘越远。此时,空旷的天地间似乎只剩下形只影单的诗人和默默无语的敬亭山,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诗的三、四句写独坐观赏中的感受。“相看两不厌”是说我看着美丽的敬亭山,敬亭山看着我,人有情,山有意,人与山互相欣赏,成了知音。“只有敬亭山”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在现实社会中,他横遭冷遇,处境凄凉,也只有在对山川景物的观赏中才会得到一丝慰藉,这样写愈发把作者心灵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出来。【赏析】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游历宣城之际。山以亭名,为南齐诗人谢朓吟咏处。在这首诗中,李白对世俗的傲岸精神,表现为对孤独感的玩味和自我欣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致给岭云、归鸟这两个诗歌意象定了性,它们都成了皈依自然的象征。前二句写众鸟飞尽,孤云不留,象征的是诗人鄙弃世俗,而世俗也排斥诗人,所谓“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后二句之妙在不更从独处落笔,却从不独处写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就是辛弃疾用词所诠释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贺新郎》),这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法,以“相看两不厌”力破孤独感,它表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要强。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实是将自己情感外化,人和山两者同出而异名,互相欣赏其实是自我欣赏,所以“只有”云云,最终又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归根结蒂,诗人是在顾影自怜,为自己的孤独大唱赞歌。】
敬亭山古诗 李白。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七绝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或十三载秋游宣城时。此时距其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已经十年,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诗以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敬亭山的美好,更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这是一首写山有情而表现人无情、借“静”景以消胸中块垒的诗。此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诗人已经离开长安十年。长期的漂泊,使他饱尝人间辛酸,心身俱疲,看透世态炎凉,更添孤寂之感。首二句写独坐敬亭山所见:众鸟高飞远去,太空孤云亦逾飘逾远。此以鸟之“高飞”喻他人之发达,而以“片云”的飘流喻己之孤寂。此二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二句言自己和世俗相违,然与敬亭山有情。诗人凝望秀美之敬亭,敬亭亦凝视着傲世之诗人,两看不厌,唯有深情。此写山之有“情”,而衬人之无“情”,乃见遭世态炎凉而愤世之深也。“尽”“孤”“独”“闲”“只有”等词语用得好,正见出“静”字贯穿全诗,更见诗人之孤独也。俞陛云曰:“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爱憎,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诗境浅说》续编一)可见李白之人生态度也。此诗用拟人化手法,写人与山自然亲爱、灵性相通,又见其超然情趣也。【全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李白,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太原早秋》诗。【注释】①“众鸟”两句以众鸟飞尽、孤云独去来衬托独坐。闲,悠闲。②“相看”两句把山人格化,相看不厌既写出作者对敬亭山的热爱,也说明了作者独坐之久,进而强调了作者的孤寂心情。【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鉴赏导示】宣城,李白一生去过七次。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又一次来到宣城暂时落脚,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孤独失意的心情多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作中,这首诗即是其中的一篇。【鉴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感到心灵的慰藉,在寂静的山林中才感到胸襟的坦然。诗的一、二句表面是写眼中景,实则写心中情。诗人寂寞一人来到敬亭山,看到成群的鸟儿一只不留地高高飞去,孤独的云儿也慢慢地越飘越远。此时,空旷的天地间似乎只剩下形只影单的诗人和默默无语的敬亭山,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诗的三、四句写独坐观赏中的感受。“相看两不厌”是说我看着美丽的敬亭山,敬亭山看着我,人有情,山有意,人与山互相欣赏,成了知音。“只有敬亭山”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在现实社会中,他横遭冷遇,处境凄凉,也只有在对山川景物的观赏中才会得到一丝慰藉,这样写愈发把作者心灵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出来。【赏析】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游历宣城之际。山以亭名,为南齐诗人谢朓吟咏处。在这首诗中,李白对世俗的傲岸精神,表现为对孤独感的玩味和自我欣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致给岭云、归鸟这两个诗歌意象定了性,它们都成了皈依自然的象征。前二句写众鸟飞尽,孤云不留,象征的是诗人鄙弃世俗,而世俗也排斥诗人,所谓“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后二句之妙在不更从独处落笔,却从不独处写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就是辛弃疾用词所诠释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贺新郎》),这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法,以“相看两不厌”力破孤独感,它表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要强。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实是将自己情感外化,人和山两者同出而异名,互相欣赏其实是自我欣赏,所以“只有”云云,最终又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归根结蒂,诗人是在顾影自怜,为自己的孤独大唱赞歌。】【鉴赏要点】[1]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借景抒情。[3]以动写静。
【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译注】秋风吹不尽的,是捣衣女怀念远戍玉门关的丈夫的一片深情。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亦泛指边地。诗人以妇人的口吻,真实地写出了对戍守在玉门关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字面意思是说:一任秋风飒飒,却吹不尽思妇内心的绵绵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怀念之情或其他情思深远久长。[例1]“……十年啊,可我还是忘不了他。时间只让我知道,在这纷扰的世上,是什么让我永久地思念,是什么让我永久地悲伤。‘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刘开国《浴火红尘》)[例2]本书所选编的文字,或隐或显,那核心皆是一个“情”字。“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司马玉常《情之所钟——编后小识》)【全诗】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鉴赏】《子夜吴歌》属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按春、夏、秋、冬四时歌咏的又叫《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就是一组《子夜四时歌》,第三首是秋歌。此体本为五言四句,多写女子因情人而产生的哀怨。将四句改为六句,并用以抒写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是李白的创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以月起兴,景中带情。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等。因此,首句既写出了秋高月朗的节令特点,又紧紧扣住了怀人的题意。王夫之在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曾说:“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姜斋诗话》)确实是一语中的。如果说上句是景中含情,那么下句就是以声传情。秋天正是为征夫赶制寒衣的季节。在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千家万户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捣衣声,连绵不绝,如同一支雄壮的交响曲,将诗人引入了沉思遐想:这砧杵声中包含着思妇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多少关切与思念啊!“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也是撩拨人愁绪的有情之物。诗句写得很含蓄,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风不尽,情意绵长,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玉关情”之浓烈,几乎不可遏止,遂让思妇直接表白心声:但愿能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有人批评这两句是续貂之笔,有失含蓄:“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不然。如果照此办理,浑含是浑含了,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诗中抒写的“玉关情”,绝非泛泛之言,而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人民普遍情绪。诗句揭示了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意境浑厚是这首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作品中,秋月、秋声和秋风编织成一个纯美浑成的境界,表面看似乎见境不见人,细心吟咏,就可以发现思妇的形象无处不在,浓烈的情思弥漫在一片月色之中,情与景达到了浑融无间的程度。类似的诗句在南朝乐府中就有了,如《子夜四时歌·秋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然而李白的这首诗意境要浑厚得多,思想也要深广得多。
秋风吹不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译注】秋风吹不尽的,是捣衣女怀念远戍玉门关的丈夫的一片深情。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亦泛指边地。诗人以妇人的口吻,真实地写出了对戍守在玉门关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字面意思是说:一任秋风飒飒,却吹不尽思妇内心的绵绵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怀念之情或其他情思深远久长。[例1]“……十年啊,可我还是忘不了他。时间只让我知道,在这纷扰的世上,是什么让我永久地思念,是什么让我永久地悲伤。‘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刘开国《浴火红尘》)[例2]本书所选编的文字,或隐或显,那核心皆是一个“情”字。“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司马玉常《情之所钟——编后小识》)【全诗】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鉴赏】《子夜吴歌》属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按春、夏、秋、冬四时歌咏的又叫《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就是一组《子夜四时歌》,第三首是秋歌。此体本为五言四句,多写女子因情人而产生的哀怨。将四句改为六句,并用以抒写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是李白的创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以月起兴,景中带情。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等。因此,首句既写出了秋高月朗的节令特点,又紧紧扣住了怀人的题意。王夫之在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曾说:“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姜斋诗话》)确实是一语中的。如果说上句是景中含情,那么下句就是以声传情。秋天正是为征夫赶制寒衣的季节。在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千家万户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捣衣声,连绵不绝,如同一支雄壮的交响曲,将诗人引入了沉思遐想:这砧杵声中包含着思妇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多少关切与思念啊!“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也是撩拨人愁绪的有情之物。诗句写得很含蓄,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风不尽,情意绵长,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玉关情”之浓烈,几乎不可遏止,遂让思妇直接表白心声:但愿能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有人批评这两句是续貂之笔,有失含蓄:“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不然。如果照此办理,浑含是浑含了,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诗中抒写的“玉关情”,绝非泛泛之言,而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人民普遍情绪。诗句揭示了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意境浑厚是这首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作品中,秋月、秋声和秋风编织成一个纯美浑成的境界,表面看似乎见境不见人,细心吟咏,就可以发现思妇的形象无处不在,浓烈的情思弥漫在一片月色之中,情与景达到了浑融无间的程度。类似的诗句在南朝乐府中就有了,如《子夜四时歌·秋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然而李白的这首诗意境要浑厚得多,思想也要深广得多。
【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意思1】身姿轻盈袅娜,芳龄十三有余,就好像早春二月在枝头含苞欲放的豆蔻花。娉(pīng)娉袅(niǎo)袅:形容女子身姿轻盈美好。豆蔻(kòu):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二月初含苞待放。【意思2】诗句写已经十三岁的身姿轻盈美好的少女,如二月间的春花一般,随风颤袅,尤为俏丽。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极言少女的可爱的姿态。注:豆蔻,草本植物,花淡黄色,有香味。【举例】娉(pīng)娉袅(niǎo)袅,形容女子身姿之美。豆蔻,草本植物,初春花开于叶间,其未大开者称含胎花,喻处女。姑娘年过十三,身姿美好,像初春二月在枝叶间颤动的豆蔻花那样娇美。语出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以形容少女绝美的姿容。◇解开罗巾,触目更不辨悲喜,金盒中还留着两粒豆蔻,不由得就想起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正是珍贵妃初入宫的光景。(高阳《胭脂井》)【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少女姿容姣好,青春勃发。[例]解开罗巾,触目更不辨悲喜,金盒中还留着两粒豆蔻,不由得就想起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正是珍贵妃初入宫的光景。(高阳《胭脂井》)【全诗】《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注释】①娉娉袅袅:身姿轻盈柔美的样子。十三余:十三四岁。豆蔻句:豆蔻至初夏开花,二月初尚未开花,故用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少女为豆蔻年华。梢头,喻娇嫩。②卷上句:意谓一路上珠帘卷处,看到的女子,总不及作者所赠别的那一个。【全诗赏析】这两首赠别小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抒写了诗人对这位妙龄歌妓留恋惜别的心情。诗首先从对所爱形象的赞美写起,突出少女的纯净姣好,显示了她与一般青楼女子的天壤之别。首句“娉娉袅袅十三余”先形容女子体态是多么地轻盈美妙,接着写这位女子正当妙龄,不但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这种避实就虚的手法,空灵入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紧扣首句,互为映衬,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突出这位妙龄女子的可爱。“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南方人取其花未大开者,名含胎花,常比喻处女。诗人以二月初豆蔻临梢、含苞欲放的美妙景物为喻,展示了这位女子的天生丽质和独特风韵,不仅使“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形容、说明化成具体形象,而且使一位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女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唐代的扬州,中外商贾云集,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歌楼连栉,美女如云,正所谓“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诗人当时正要离开这富贵乡,而赠别的对象又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便自然地写道:“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十里”笔意酣畅,极力地渲染出大都会富丽繁华的气派。第四句紧承上句,“珠帘”是歌楼房栊的设置,“卷上珠帘”则可见“高楼红袖”的美妙。而这“春风十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不知有多少珠帘下的红衣翠袖的佳人。但诗人却说“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诗中未明言,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景象一并传出。诗人以春天的扬州,以生活在这繁华之地的所有贵族女子与青楼女子作比衬,这正是宋玉赞美“东邻之女”的众星拱月手法。
豆蔻梢头二月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意思1】身姿轻盈袅娜,芳龄十三有余,就好像早春二月在枝头含苞欲放的豆蔻花。娉(pīng)娉袅(niǎo)袅:形容女子身姿轻盈美好。豆蔻(kòu):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二月初含苞待放。【意思2】诗句写已经十三岁的身姿轻盈美好的少女,如二月间的春花一般,随风颤袅,尤为俏丽。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极言少女的可爱的姿态。注:豆蔻,草本植物,花淡黄色,有香味。【举例】娉(pīng)娉袅(niǎo)袅,形容女子身姿之美。豆蔻,草本植物,初春花开于叶间,其未大开者称含胎花,喻处女。姑娘年过十三,身姿美好,像初春二月在枝叶间颤动的豆蔻花那样娇美。语出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以形容少女绝美的姿容。◇解开罗巾,触目更不辨悲喜,金盒中还留着两粒豆蔻,不由得就想起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正是珍贵妃初入宫的光景。(高阳《胭脂井》)【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少女姿容姣好,青春勃发。[例]解开罗巾,触目更不辨悲喜,金盒中还留着两粒豆蔻,不由得就想起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正是珍贵妃初入宫的光景。(高阳《胭脂井》)【全诗】《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注释】①娉娉袅袅:身姿轻盈柔美的样子。十三余:十三四岁。豆蔻句:豆蔻至初夏开花,二月初尚未开花,故用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少女为豆蔻年华。梢头,喻娇嫩。②卷上句:意谓一路上珠帘卷处,看到的女子,总不及作者所赠别的那一个。【全诗赏析】这两首赠别小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抒写了诗人对这位妙龄歌妓留恋惜别的心情。诗首先从对所爱形象的赞美写起,突出少女的纯净姣好,显示了她与一般青楼女子的天壤之别。首句“娉娉袅袅十三余”先形容女子体态是多么地轻盈美妙,接着写这位女子正当妙龄,不但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这种避实就虚的手法,空灵入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紧扣首句,互为映衬,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突出这位妙龄女子的可爱。“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南方人取其花未大开者,名含胎花,常比喻处女。诗人以二月初豆蔻临梢、含苞欲放的美妙景物为喻,展示了这位女子的天生丽质和独特风韵,不仅使“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形容、说明化成具体形象,而且使一位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女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唐代的扬州,中外商贾云集,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歌楼连栉,美女如云,正所谓“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诗人当时正要离开这富贵乡,而赠别的对象又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便自然地写道:“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十里”笔意酣畅,极力地渲染出大都会富丽繁华的气派。第四句紧承上句,“珠帘”是歌楼房栊的设置,“卷上珠帘”则可见“高楼红袖”的美妙。而这“春风十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不知有多少珠帘下的红衣翠袖的佳人。但诗人却说“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诗中未明言,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景象一并传出。诗人以春天的扬州,以生活在这繁华之地的所有贵族女子与青楼女子作比衬,这正是宋玉赞美“东邻之女”的众星拱月手法。
韩非子喻老。推荐。爱诗词网。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①。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冑生虮虱②,燕雀处帷幄③,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④。”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⑤。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⑥;以城与地为罪,虞、虢是也⑦。故曰:“罪莫大于可欲。”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赵不已⑧,韩、魏反之,军败晋阳⑨,身死高梁之东⑩,遂卒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⑪。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⑫,不听宫之奇⑬,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憯于欲得⑭。”〔注释〕 ①遽传:古代传递紧急公文的方式,用马叫遽,用车叫传。 ②甲:古代作战时将士护身的战衣。冑:头盔,古代将士作战时保护头部的帽子。虮:虱子的卵。 ③帷幄:军队用的帐幕。 ④“戎马生于郊”至“知足之为足矣”:引《老子》,除“罪莫大于可欲”一句外,皆出自今本《老子》第四十六章。 ⑤翟:通“狄”,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丰狐:大的狐。玄豹:带赤斑的黑豹。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的庶子,因受后母骊姬的迫害,出奔狄,驻十二年,并流亡到多个诸侯国,后回到晋国做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⑥徐偃王:名诞,徐国的国君,以仁义治国的典型。 ⑦虞:春秋时诸侯国名,位于今山西平陆东北。虢(guó):春秋时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陕县。⑧智伯:名瑶,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之一,势力最强。范、中行(háng):范氏、中行氏都是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 ⑨晋阳:赵氏的封邑,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⑩高梁:晋国地名,位于今山西临汾东北。⑪溲器:饮器。一说为小便器。 ⑫屈产:晋国地名,产良马,位于今山西石楼东南。垂棘:晋国地名,出玉石,具体地点不详。 ⑬宫之奇:人名,春秋时虞国的大夫。 ⑭咎莫憯于欲得:过失没有比贪欲更惨痛的了。憯,通“惨”。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以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①。”楚庄王既胜②,狩于河雍③,归而赏孙叔敖④。孙叔敖请汉间之地⑤,沙石之处。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唯孙叔敖独在。此不以其邦为收者,瘠也,故九世而祀不绝⑥。故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⑦。”孙叔敖之谓也。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生传其邦⑧,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⑨,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⑩。”主父之谓也。〔注释〕 ①知足之为足矣:见于今本《老子》第四十六章。“知足之为足矣”,今本《老子》作“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②楚庄王既胜:前597年楚庄王出兵于邲(今河南郑州东),打败晋军。 ③河雍:即衡雍,郑国地名,位于今河南原阳西南。④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楚庄王时任令尹。 ⑤汉间:汉水附近。 ⑥九世而祀不绝:几代祭祀不断,指孙叔敖的子孙好多代享有汉间的封地。九世,多代。“九”为虚数,多的意思。 ⑦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此数句属今本《老子》第二十六章的内容,今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从祭祀不辍”。 ⑧主父:即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君主,后传位给小儿子何,自称主父。 ⑨代:赵国郡名,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云中:赵国郡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古城。 ⑩轻则失臣,躁则失君:属今本《老子》第二十六章内容,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作“轻则失本,重则失君”。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也。简公失之于田成①,晋公失之于六卿②,而邦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③。”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④,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而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越王入宦于吴⑤,而观之伐齐以弊吴⑥。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⑦,张之于江、济⑧,强之于黄池⑨,故可制于五湖⑩。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⑪,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⑫,遗之以璧马⑬;知伯将袭仇由⑭,遗之以广车⑮。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损之谓“弱胜强”也。〔注释〕 ①简公:指齐简公,名任,春秋末期齐国的君主。田成:即田成子,名常,齐国执政的大臣。 ②晋公:晋国的君主。六卿:指晋国当时控制国家实权的智伯、中行、赵、魏、韩、范六家。 ③鱼不可脱于深渊:此句和下文引《老子》文句自“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至“弱胜强”,均属今本《老子》第三十六章。 ④见赏:表现出赏赐。见,同“现”。 ⑤越王入宦于吴: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被迫求和,到吴国做吴王夫差的马前卒。 ⑥观之伐齐以弊吴:前486年,越王勾践见吴王夫差北上与齐国争霸,便去朝见夫差,送上礼物以示支持,实则为了削弱吴国。 ⑦艾陵:齐国地名,位于今山东莱芜市东北。 ⑧江:指长江。济:济水,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部。 ⑨黄池:宋国地名,位于今河南封丘西南。 ⑩五湖:这里指太湖,当时属吴国的腹心地区。 ⑪固:通“姑”。 ⑫晋献公:春秋时晋国的君主,名诡诸。虞:春秋时的诸侯国名,位于今山西平陆东北。 ⑬璧:指垂棘之璧。马指屈产之乘。 ⑭知伯:即智伯。知,同“智”。仇由:一作仇犹,春秋时狄人建立的国家,位于今山西盂县东北。 ⑮广车:一种大车。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①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②。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③,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④,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⑤,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⑦,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⑧。〔注释〕 ①“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至“为大于其细也”:共引《老子》四句,皆属于今本《老子》第六十三章。 ②突隙:烟囱的缝隙。突,指烟囱。 ③白圭:战国时期的水利家,曾任魏惠王的相。 ④扁鹊:古代的名医,姓秦名越人。蔡桓公:春秋时蔡国的君主,名封人。 ⑤腠(còu)理:皮肤,表皮。 ⑥火齐:清热去火的汤药。齐,通“剂”。 ⑦司命:古代认为主宰人的生命的神。 ⑧蚤:通“早”。昔晋公子重耳出亡①,过郑②,郑君不礼。叔瞻谏曰③:“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郑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④。”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⑤,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⑥,必将犀玉之杯⑦;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⑧,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⑨,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封为肉圃⑩,设炮烙⑪,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⑫。”勾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⑭。文王见詈于王门⑮,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⑯。故曰:“守柔曰强。”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⑰。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⑱。”〔注释〕 ①重耳:即晋文公。 ②郑: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 ③叔瞻:人名,郑国大夫。 ④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属今本《老子》第六十四章。 ⑤纣:商朝的最后一个王,著名的暴君。箕子:纣的叔父,官为太师。 ⑥土铏(xíng):盛汤的陶制器皿。 ⑦犀玉之杯: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 ⑧菽:豆类植物。藿:豆叶。 ⑨锦衣九重:多层用华丽丝织品做的衣服。九重,形容锦衣的层数多,表示阔气。 ⑩肉圃:挂满肉的园林,即肉林。 ⑪炮烙:烤肉用的铜格,也用作杀人的刑具。 ⑫见小曰明:此句和下文“守柔曰强”均属今本《老子》第五十二章。 ⑬洗马:即走马前面,俗称“马前卒”。洗,通“先”。 ⑭姑苏:即姑苏城,当时吴国的国都,位于今江苏苏州。 ⑮文王见詈(lì)于王门:周文王在商纣王用玉装饰的门前被骂。文王,周文王姬昌。詈,骂。王门,“玉门”,指商纣王用玉装饰的门。⑯牧野:地名,位于今河南淇县西南。 ⑰武王之王(wàng):武王称王。王,称王、统治。 ⑱“圣人之不病也”至“是以无病也”句:属今本《老子》第七十一章。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①,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②。”王寿负书而行③,见徐冯于周涂④。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⑤。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⑥。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注释〕 ①鄙人:边鄙之人、乡下人。璞玉:没有经过加工的玉石。子罕:即乐喜,春秋时期宋国人,宋平公时任宋国的司城(掌管工程的官)。 ②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此句长沙马王堆帛书及今本《老子》均作:“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下文“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作:“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③王寿:人名,生平不详。④徐冯:人名,生平不详。周涂:四通八达的道路。涂,通“途”,道路。 ⑤知:同“智”。 ⑥箧(qiè):小箱子。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①,三年而成。丰杀茎柯②,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③:“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④,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⑤;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⑥。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空窍者⑦,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⑧。”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注释〕 ①楮(chǔ):树名,落叶乔木,叶子像桑叶而更粗糙。 ②丰杀:宽狭。茎柯:叶片上的筋脉。 ③列子:即列御寇,战国中期宋国人,道家人物。 ④道理之数:指自然法则。 ⑤后稷:周人的始祖,名弃,善种植农作物,相传尧舜时代曾担任农官。 ⑥臧获:奴婢。分开则奴为臧,婢为获。 ⑦空窍:指人的眼、耳、鼻、口等器官。 ⑧“不出于户”至“可以知天道”句:此段今本《老子》第四十七章作:“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赵襄主学御于王子于期①,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②?此君之所以后也。”白公胜虑乱③,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颐,血流至于地而不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注释〕 ①赵襄主:即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之一。王子于期:即王良,晋国人,赵襄子的家臣,以善于驾驭车马著称。 ②上:通“尚”。 ③白公胜:春秋时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因避难逃到吴国,后封于白邑(位于今河南息县东北),号白公。楚庄王莅政三年①,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②:“有鸟止南方之阜③,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穀知之矣⑤。”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⑥,胜晋于河雍⑦,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⑧,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⑨。”楚庄王欲伐越⑩,杜子谏曰⑪:“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蹊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⑫,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⑬。”子夏见曾子⑭。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⑮。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⑯。”周有玉版⑰,纣令胶鬲索之⑱,文王不予⑲;费仲来求⑳,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㉑,贵之也;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㉒,是谓要妙。”〔注释〕 ①楚庄王:名侣,春秋时楚国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②右司马:楚国官名,主管军政。隐:隐语,谜语。 ③阜:土丘。 ④嘿:同“默”,沉默。⑤不穀:不善,先秦楚国君主自谦的称呼。 ⑥徐州:同“俆(shū)州”,当时属齐国,位于今山东滕县东南。 ⑦河雍:即衡雍,郑国地名,位于今河南原阳西南。 ⑧蚤:通“早”。见:同“现”。 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属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希,通“稀”。 ⑩越:春秋末期于古越族地区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今浙江大部和江苏、江西部分地区。⑪杜子:人名,生平不详。 ⑫庄蹊:即庄,战国初期楚国的大盗,曾纵横于今天的湖南、贵州至云南地区。 ⑬自见之谓明:此句属今本《老子》第三十三章。 ⑭子夏:即卜商,孔子的学生,春秋时期卫国人。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春秋时期鲁国人。 ⑮臞(qú):消瘦。 ⑯自胜之谓强:此句今本《老子》作:“自胜者强。” ⑰玉版:用玉做的刻有文字的板片。 ⑱纣:商纣王。胶鬲:人名,商纣王的忠臣。 ⑲文王:即周文王姬昌。 ⑳费仲:商纣王宠信的臣子,善于阿谀逢迎。 ㉑太公:即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姓姜名尚,一名吕尚。渭:指渭水,在今陕西境内。 ㉒自“不贵其师”至“是谓要妙”句:属今本《老子》第二十七章。知,同“智”。【鉴赏】 “喻老”,就是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和阐释《老子》。“喻”,是一种说理的方法,即譬喻的方法。在《韩非子》一书中,是采用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以解释《老子》。韩非的这篇《喻老》,涉及今本《老子》第四十六、第五十四、第二十六、第三十六、第六十三、第四十四、第五十三、第四十七、第四十一、第三十三、第二十七等章的内容。和前面的《解老》篇一样,韩非也只是有选择地摘取《老子》各章中的某些句子加以解说,而非逐字逐句地解读《老子》(这也可能是今天人们常用《韩非子》中的这两篇文章来推测先秦《老子》的原貌,但并不能确证该书真相的原因之一吧)。与《解老》不同的是,《解老》完全是一种理论的阐释,而《喻老》则通篇以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例来解说,显得更具体一些、更富有文学性一些。当然,韩非对《老子》的解读,不管是在《解老》还是在《喻老》中,都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式的,《老子》其实只是韩非发挥其法家思想的依托。与一般的先秦诸子引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不太一样的是,《韩非子》一书所引的故事主角,大多是先秦的诸侯霸主,这大概因为法家思想家心中做“王者师”的情结特别的重,而韩非所宣传的乃是“霸王之道”。韩非要给诸侯们灌输“霸王之道”,中心的思想不外乎两个:一是这种“霸王之道”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如何实行这种“霸王之道”。而这两方面有时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对“霸王之道”的内涵,在前面《主道》、《二柄》、《扬权》各篇中韩非早已有较多的阐释,归结起来无非就是“抱法处势”之类。在本篇中韩非更申述了此点,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制在己”,二是要“不离位”。“制在己”是说赏罚的大权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赏罚的大权在握,则“势重于人臣之间”,否则就会“邦亡身死”。故韩非解说《老子》“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曰:“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又解释《老子》“鱼不可脱于深渊;邦之利器,不可示人”说:“势重者,人君之渊,”“人君见(现)赏,而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现)罚,人臣乘其威”。韩非的法家思想强调“法、术、势”三者并用,这是他与商鞅、申不害两位法家前辈的不同。可以说,“法、术、势”的结合就构成了韩非的“霸王之道”。而本篇韩非所说的“制在己”和“不离位”,前者主要指赏罚的大权,实际就是“法”;后者讲君主不离开自己的权位,则实际就是“势”。这是“霸王之道”中“what”的方面,而重要的则是“how”的方面,即怎样才能实现“霸王之道”的问题,这实际也就是韩非思想中“法、术、势”三者并用中的“术”的问题。所以韩非在这篇《喻老》中借解读《老子》发挥的差不多都是这方面的内容。《喻老》篇提出的“霸王之术”的第一个要点,是“无欲”、“知足”。徐偃王因为“仁义”的美名而受罪,虞君为了贪图晋国的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而身死国灭。一个因名害身,一个不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能要的。这都是贪欲的祸患。《喻老》篇提出的“霸王之术”的第二个要点,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从理论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楚庄王这样的霸主,不也有三年“不飞不鸣”,以“长羽翼”、“观民则”的阶段吗?故要有大功,就不能“蚤(早)见示”。从防范的被动的一面来说,则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白圭行堤、扁鹊治病、箕子怖纣、勾践入宦于吴,都是这方面的事例。《喻老》篇提出的第三个要点是“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做宋人“为其君为象楮”的事,只做“臧获有余”的事。第四个要点是要“自知”、“自胜”,只有看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战胜自我,方可称之为“明”、名之为“强”,也才可以成就霸王大业。与儒家先“正心、诚意”,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路和道家“修性返德,德至同于初”的思想取向相比较,韩非及其法家哲学可能是一种最富有外向进取特点和道德他律色彩的思想,因为他们重视爵禄和赏罚并用,与其他诸子各派希望“知性知天”、“与天地参”或“同于道”、“同于德”的追求并不相同,显得具体和现实得多。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哲学主要是一种由外向内收的心性之学,故即使如韩非提出“霸王之术”时,也不能不关注人的心灵或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在本篇中他认为人的精神特别重要,它是人的主宰:“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君主要懂得内心虚静、无欲、“自明”、“自强”的道理。清末王先慎认为本篇韩非解《老子》“知足之为足矣”,其核心在强调“人无欲,心则能常守其根”,这不也指出了韩非哲学实际也有重人的内心的一面吗?
【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不知何处有人吹起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芦管:以芦叶为管制成的乐器。征人:远行的人,此指出外征战戍边的将士。望乡:指思乡。【鉴赏1】漂泊异乡的人,在那凄清的夜晚,听到幽怨的笛声,最容易激起满怀乡愁。原诗语译如下:在一片沙白似雪、月色凄冷如霜的深夜里,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人吹奏着芦笛,使征人们个个听得哀愁万分,一夜都痴迷地望着故乡。原诗描写征人的思乡情怀,也是描写人心对征战的厌烦。【鉴赏2】在万籁俱寂的月夜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凄凉哀婉的芦笛声,身戍边地的征人们听了,不由得一整夜都在望乡思念。诗句写出征人们因听笛而被触发的乡思。说“不知”,准确地展示出征人们乍闻笛声,即动乡思的神情。他们根本无暇去查究何人所吹。说“尽望”,则见所有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感,无一例外,从中可见诗人用词之准,也可见笛声对征人们的独特威力。以音乐情绪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是这两句诗显著的抒情特色。注:芦管,截芦为管,可吹奏,类篥。征人,指戍守边塞的人。【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清悠哀婉的乐曲或歌声触发了外出者的乡思。[例]天将拂晓,当胡笳声再次响起的时候,那些匈奴人竟“弃围而走”——这胡笳好生了得!真可谓“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了。(白涛《一个人的和声》)【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于灵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灵州也称受降城。②回乐烽: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在灵武西南。③芦管:即胡笳,一种以芦叶为管的乐器。《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引《晋先蚕仪注》:“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胡笳。”【鉴赏】〔受降城〕自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投降后,灵州(今甘肃省灵武县西南)就被称之为受降城。但本篇的受降城,为唐代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所筑,城共中、东、西三座,东西相距六七百里,相互呼应,以绝突厥南下之路。这三座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诗人李益登上的当是其西城。〔回乐烽〕指西受降城附近的烽火台。〔芦管〕乐器名,即芦笛。这是一首边塞诗的绝唱,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情绪。杜甫曾有“韩公(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为的是保卫边疆。然而,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弱,边无宁日,将士长期驻守,普遍思乡。诗人李益在那征战频仍的年代,在军中干过事,对此有亲身的体验。在一个深秋的月夜,他登上受降城楼,感慨万端,吟诵出这样一首诗:回乐峰前的沙地犹如白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好象浓霜;不知什么地方有人吹起了芦管,这一个夜间呀,每个远征的人都思念着家乡。情景交融,乡思哀怨,写得多么深沉!诗的一、二句写登城所见。在高于周围的城楼上,视野开阔,诗人看到了什么呢?在皎洁的月光下,远处烽火台周围的大漠似乎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冷雪,近处受降城外的地面上好象是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霜。这是一幅边塞夜景图:孤城,烽火台,是边地特有的卫戍建筑,虽笼罩在星月之夜,显得宁静而安谧,但是一旦交战,这里却是最动乱、最争斗的地方;大漠,旷地,是塞外特有的景象,这里虽人烟稀少,生活艰难,但是不得不在孤城与烽火台之中驻扎着兵力,保卫它背后的繁华富饶的内地;远处的沙似雪,近处的月如霜,又使这边塞蒙上了一层特有的色彩和情调,白色的、寒冷的、远远近近的雪和霜,在这月色之中显得多么凄凉、苍茫!诗的第三句写登城所闻。诗人面对大漠冷月,正感到难以禁持时,夜风里忽然吹送来了幽怨的芦笛声声。杀伐之地,寥廓边塞,深秋静夜,凄冷月色,这芦笛的悠扬随风而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更能敲叩人的心扉,诗人更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愫在迷漫,直透着他的心胸,以至被浸沉。诗的最后一句写登城所感。久戍不归的将士,在这月明之夜,已经萌发了对乡土的怀恋,何况又传来了幽怨的笛声,更增添了对亲人的思念。“一夜”写时间,指整个的夜间;“尽”指人数,写将士无一例外的乡愁;在这一夜间全体将士听着悲凉的笛声,对着团��的明月,会勾起他们各自的、形形色色的、无穷无尽的乡思的!这种“望乡”的情怀既是诗人自身的,但由于诗人在军中干事,了解将士的思想、情绪、脉搏,因此推想也是所有“征人”的。假如换一个角度来欣赏这首绝句,那么,便会发现,它不仅写出了诗人登城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写出了景色、声音、感情,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熔于一炉,表达了征戍之苦、离乡之久、思乡之切,而且短短的四句诗,给人一种简洁空灵、悠长深远的余味。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以“蕴藉宛转,乐府绝唱”来评价它,这是恰当不过的。【赏析】这首诗是写守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而诗人对于这一战场典型情绪的捕捉,则是在夜晚登上受降城闻笛声而感知到的。唐时有西、中、东三个受降城,均为唐朝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而筑。据富寿荪先生考证,其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以南,距离中城300里;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距离中城380里。本诗所说受降城,到底指中城,还是西城?说法不一。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根据《元和郡县志》中“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的记载,另据诗人《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一诗,认定本诗“受降城”当指中城,且认为其城址在今五原西北(与富先生所述“包头市西”尚有一定距离);而富寿荪、沈祖棻诸先生则认为,本诗所指当为西受降城,但未提供证据。理清本诗“受降城”确指当然对读解本诗有好处,但暂时理不清,也无关大要,因此可以先不去管它。诗的前两句以对仗形式写景。“烽”,指烽火台。一面是“回乐烽前”,另一面是“受降城外”,由远而近,形成一个特定的扫视范围。面对月夜笼罩下的茫茫原野,不管怎样调适视角:远眺,近观;平视,俯视,无一例外地都是单一的白色。大概这里一年难得看到无霜的日子,因此霜雪像魔影一样,死死缠绕着、占据着这些从内地来的守关将士的心,以至于在明月当空的夜晚也要产生错觉,疑沙为雪,误月为霜。透过这一反常心象,人们分明感知到了边戍将士一颗凄冷孤寂的心。这就为下文表现思乡情绪埋下了伏笔。后两句正面写“征人”的思乡心情。“芦管”,芦笛,管乐器。据陈肠(yáng)《乐书》记载:“芦管之制,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bìlì)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其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孔,下端有铜喇叭嘴。”听见“吹芦管”而不知、不究其声音发自何处,一是确实不知其声音来源,二是也来不及深究,因为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征人”一下子就被这充满凄清哀怨的声音拨动了心弦,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谁还有闲心思去探究这声音发自何处、为何人所吹呢?“一夜”,一夜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望”前置一“尽”字,不仅其“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都)包孕在内”(李锳《诗法易简录》),而且还昭示了其数量之多和范围之广。因此这句诗与其说是意在状写“芦管”的强大艺术效应,还不如说是旨在表现“征人”普遍思念家乡感情之深更为合适。这首诗,以景引情,以情实景,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刘禹锡在《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所说的“边月空悲芦笛秋”指的即此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轰动;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云:“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前’一章,何必王龙标(昌龄)、李供奉(白)?”将这首七绝与绝句圣手王昌龄、李太白相提并论,更可见其高妙圆熟的艺术成就。
不知何处吹芦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不知何处有人吹起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芦管:以芦叶为管制成的乐器。征人:远行的人,此指出外征战戍边的将士。望乡:指思乡。【鉴赏1】漂泊异乡的人,在那凄清的夜晚,听到幽怨的笛声,最容易激起满怀乡愁。原诗语译如下:在一片沙白似雪、月色凄冷如霜的深夜里,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人吹奏着芦笛,使征人们个个听得哀愁万分,一夜都痴迷地望着故乡。原诗描写征人的思乡情怀,也是描写人心对征战的厌烦。【鉴赏2】在万籁俱寂的月夜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凄凉哀婉的芦笛声,身戍边地的征人们听了,不由得一整夜都在望乡思念。诗句写出征人们因听笛而被触发的乡思。说“不知”,准确地展示出征人们乍闻笛声,即动乡思的神情。他们根本无暇去查究何人所吹。说“尽望”,则见所有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感,无一例外,从中可见诗人用词之准,也可见笛声对征人们的独特威力。以音乐情绪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是这两句诗显著的抒情特色。注:芦管,截芦为管,可吹奏,类篥。征人,指戍守边塞的人。【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清悠哀婉的乐曲或歌声触发了外出者的乡思。[例]天将拂晓,当胡笳声再次响起的时候,那些匈奴人竟“弃围而走”——这胡笳好生了得!真可谓“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了。(白涛《一个人的和声》)【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于灵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灵州也称受降城。②回乐烽: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在灵武西南。③芦管:即胡笳,一种以芦叶为管的乐器。《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引《晋先蚕仪注》:“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胡笳。”【鉴赏】〔受降城〕自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投降后,灵州(今甘肃省灵武县西南)就被称之为受降城。但本篇的受降城,为唐代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所筑,城共中、东、西三座,东西相距六七百里,相互呼应,以绝突厥南下之路。这三座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诗人李益登上的当是其西城。〔回乐烽〕指西受降城附近的烽火台。〔芦管〕乐器名,即芦笛。这是一首边塞诗的绝唱,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情绪。杜甫曾有“韩公(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为的是保卫边疆。然而,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弱,边无宁日,将士长期驻守,普遍思乡。诗人李益在那征战频仍的年代,在军中干过事,对此有亲身的体验。在一个深秋的月夜,他登上受降城楼,感慨万端,吟诵出这样一首诗:回乐峰前的沙地犹如白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好象浓霜;不知什么地方有人吹起了芦管,这一个夜间呀,每个远征的人都思念着家乡。情景交融,乡思哀怨,写得多么深沉!诗的一、二句写登城所见。在高于周围的城楼上,视野开阔,诗人看到了什么呢?在皎洁的月光下,远处烽火台周围的大漠似乎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冷雪,近处受降城外的地面上好象是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霜。这是一幅边塞夜景图:孤城,烽火台,是边地特有的卫戍建筑,虽笼罩在星月之夜,显得宁静而安谧,但是一旦交战,这里却是最动乱、最争斗的地方;大漠,旷地,是塞外特有的景象,这里虽人烟稀少,生活艰难,但是不得不在孤城与烽火台之中驻扎着兵力,保卫它背后的繁华富饶的内地;远处的沙似雪,近处的月如霜,又使这边塞蒙上了一层特有的色彩和情调,白色的、寒冷的、远远近近的雪和霜,在这月色之中显得多么凄凉、苍茫!诗的第三句写登城所闻。诗人面对大漠冷月,正感到难以禁持时,夜风里忽然吹送来了幽怨的芦笛声声。杀伐之地,寥廓边塞,深秋静夜,凄冷月色,这芦笛的悠扬随风而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更能敲叩人的心扉,诗人更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愫在迷漫,直透着他的心胸,以至被浸沉。诗的最后一句写登城所感。久戍不归的将士,在这月明之夜,已经萌发了对乡土的怀恋,何况又传来了幽怨的笛声,更增添了对亲人的思念。“一夜”写时间,指整个的夜间;“尽”指人数,写将士无一例外的乡愁;在这一夜间全体将士听着悲凉的笛声,对着团��的明月,会勾起他们各自的、形形色色的、无穷无尽的乡思的!这种“望乡”的情怀既是诗人自身的,但由于诗人在军中干事,了解将士的思想、情绪、脉搏,因此推想也是所有“征人”的。假如换一个角度来欣赏这首绝句,那么,便会发现,它不仅写出了诗人登城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写出了景色、声音、感情,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熔于一炉,表达了征戍之苦、离乡之久、思乡之切,而且短短的四句诗,给人一种简洁空灵、悠长深远的余味。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以“蕴藉宛转,乐府绝唱”来评价它,这是恰当不过的。【赏析】这首诗是写守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而诗人对于这一战场典型情绪的捕捉,则是在夜晚登上受降城闻笛声而感知到的。唐时有西、中、东三个受降城,均为唐朝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而筑。据富寿荪先生考证,其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以南,距离中城300里;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距离中城380里。本诗所说受降城,到底指中城,还是西城?说法不一。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根据《元和郡县志》中“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的记载,另据诗人《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一诗,认定本诗“受降城”当指中城,且认为其城址在今五原西北(与富先生所述“包头市西”尚有一定距离);而富寿荪、沈祖棻诸先生则认为,本诗所指当为西受降城,但未提供证据。理清本诗“受降城”确指当然对读解本诗有好处,但暂时理不清,也无关大要,因此可以先不去管它。诗的前两句以对仗形式写景。“烽”,指烽火台。一面是“回乐烽前”,另一面是“受降城外”,由远而近,形成一个特定的扫视范围。面对月夜笼罩下的茫茫原野,不管怎样调适视角:远眺,近观;平视,俯视,无一例外地都是单一的白色。大概这里一年难得看到无霜的日子,因此霜雪像魔影一样,死死缠绕着、占据着这些从内地来的守关将士的心,以至于在明月当空的夜晚也要产生错觉,疑沙为雪,误月为霜。透过这一反常心象,人们分明感知到了边戍将士一颗凄冷孤寂的心。这就为下文表现思乡情绪埋下了伏笔。后两句正面写“征人”的思乡心情。“芦管”,芦笛,管乐器。据陈肠(yáng)《乐书》记载:“芦管之制,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bìlì)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其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孔,下端有铜喇叭嘴。”听见“吹芦管”而不知、不究其声音发自何处,一是确实不知其声音来源,二是也来不及深究,因为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征人”一下子就被这充满凄清哀怨的声音拨动了心弦,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谁还有闲心思去探究这声音发自何处、为何人所吹呢?“一夜”,一夜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望”前置一“尽”字,不仅其“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都)包孕在内”(李锳《诗法易简录》),而且还昭示了其数量之多和范围之广。因此这句诗与其说是意在状写“芦管”的强大艺术效应,还不如说是旨在表现“征人”普遍思念家乡感情之深更为合适。这首诗,以景引情,以情实景,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刘禹锡在《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所说的“边月空悲芦笛秋”指的即此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轰动;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云:“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前’一章,何必王龙标(昌龄)、李供奉(白)?”将这首七绝与绝句圣手王昌龄、李太白相提并论,更可见其高妙圆熟的艺术成就。
【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就要与你分别了,心中充满离情别意。我和你一样,都是在外任职,远离故乡。【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全诗鉴赏】本篇的题目应改为“杜少府之任蜀川”,因王勃活着的时候还没有“蜀州”,在王勃死后十年即武后垂拱二月(660)始分益州所辖四县,设置蜀州。这是一首男子汉的送别诗,充满青春气息,昂扬精神,感而不伤,独标高格。在无数“黯然消魂”的低唱中,诗人一洗凡调,发唱惊挺,表现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对得工整而开阔。“三秦”指唐代首都长安附近关中一带,茫茫大野辅卫着京城宫阙,气象非凡。“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津渡,泛指“蜀川”,纵目远望,风烟迷离,苍茫无际。当然,这种远望凭借的只是一种想象的眼睛,因为友人要离开京都前往蜀川,诗人便将两地气象巨笔勾勒,联系到一起,表现了阔大的胸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好友分手,总有些离别意绪,而首联描写的迷离风烟也已暗中包含了一种惘然的情调。这两句由写景转为直接抒发怀抱,宽慰友人:与你分手,我同样感受到了离别时的愁苦,因为我也是离家仕宦在外的人。这里,以己及人,情意恳切,显得感情深厚,非泛泛而谈可比。假如说三、四两句还多少有点感伤味道,那么,五、六两句就来了一个大转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虽天涯相隔,也能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犹如近邻。这两句虽然受到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影响,但经诗人高度概括,自铸伟词,诗的境界便一下子扩大了许多,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情理和高尚的志趣,犹如一股劲风,吹散文坛上的脂粉气;犹如一练悬瀑,洗尽送别词中的缠绵调;犹如一口宏钟,发出震耳惊世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结句补足送别的题意。“儿女”即“女儿”、“女子”。诗人嘱咐说,分手路上,不要作出女儿态,哭哭啼啼,流泪沾巾。这两句紧承上联,语气虽然委婉些而骨气仍然是刚健的。初唐诗坛,仍弥漫着六朝遗风,骨气销尽,刚健不闻。王勃作为一个青年诗人,以昂扬的青春热情,“思革其弊”,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以这首诗来看,洗尽绮丽,质朴雄放,使当时诗坛上耳目一新,对诗歌的健康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与君离别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就要与你分别了,心中充满离情别意。我和你一样,都是在外任职,远离故乡。【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全诗鉴赏】本篇的题目应改为“杜少府之任蜀川”,因王勃活着的时候还没有“蜀州”,在王勃死后十年即武后垂拱二月(660)始分益州所辖四县,设置蜀州。这是一首男子汉的送别诗,充满青春气息,昂扬精神,感而不伤,独标高格。在无数“黯然消魂”的低唱中,诗人一洗凡调,发唱惊挺,表现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对得工整而开阔。“三秦”指唐代首都长安附近关中一带,茫茫大野辅卫着京城宫阙,气象非凡。“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津渡,泛指“蜀川”,纵目远望,风烟迷离,苍茫无际。当然,这种远望凭借的只是一种想象的眼睛,因为友人要离开京都前往蜀川,诗人便将两地气象巨笔勾勒,联系到一起,表现了阔大的胸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好友分手,总有些离别意绪,而首联描写的迷离风烟也已暗中包含了一种惘然的情调。这两句由写景转为直接抒发怀抱,宽慰友人:与你分手,我同样感受到了离别时的愁苦,因为我也是离家仕宦在外的人。这里,以己及人,情意恳切,显得感情深厚,非泛泛而谈可比。假如说三、四两句还多少有点感伤味道,那么,五、六两句就来了一个大转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虽天涯相隔,也能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犹如近邻。这两句虽然受到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影响,但经诗人高度概括,自铸伟词,诗的境界便一下子扩大了许多,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情理和高尚的志趣,犹如一股劲风,吹散文坛上的脂粉气;犹如一练悬瀑,洗尽送别词中的缠绵调;犹如一口宏钟,发出震耳惊世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结句补足送别的题意。“儿女”即“女儿”、“女子”。诗人嘱咐说,分手路上,不要作出女儿态,哭哭啼啼,流泪沾巾。这两句紧承上联,语气虽然委婉些而骨气仍然是刚健的。初唐诗坛,仍弥漫着六朝遗风,骨气销尽,刚健不闻。王勃作为一个青年诗人,以昂扬的青春热情,“思革其弊”,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以这首诗来看,洗尽绮丽,质朴雄放,使当时诗坛上耳目一新,对诗歌的健康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张岱湖心亭看雪。推荐。爱诗词网。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①,余拏一小舟②,拥毳衣炉火③,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⑤,更有痴似相公者!”【注释】①更定:众人都入睡的时候。大约晚上九、十点钟。②拏:即“拿”。③毳(cuì):用毛皮制成的衣服。④雾凇:树枝上的雪,化为冰,似一条条冰柱,挂在树上。沆砀(hàngdàng):严寒天气,空中的白茫茫的空气。⑤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宋元以后,仆人对主人,或对社会地位高的绅士,也称相公。【鉴赏】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岛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是其小品文的传世之作。小品文在晚明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小品文体制短小精炼,在创作风格上趋于生活化和个人化,多反映作者的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率真直露,晚明时期趋向繁盛。《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后。全文共159字,较细腻地记录了作者在西湖乘舟看雪的所见所闻所感。大雪三天,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雪后西湖,“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雪中景物,仅“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而已,这就更深入地突出了“上下一白”。作者采取从高远处着眼,笔法新颖巧妙。“舟中人两三粒”,一为舟子,一为仆人,一即张岱自己。舟子和仆人并非为了看雪而去,看雪者只作者一人。岂料到湖心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大家引以为同调,相逢何必曾相识。返舟时,舟子喃喃而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所谓“痴”,乃执着深情,或思虑发于无端。这是对张岱最贴切的形容,其中可见张岱不忘故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和远离世俗的情怀。在如此静谧清绝的环境描写中,可见作者清高而孤寂的心理,而这正是遗民的生活情调。文章开头点明写作时间为“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用明代的纪年,即暗示出他的遗民的心理。细品全文,文章清新淡雅,字字珠玑,尤其在数量词的锤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文中运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烘托出冬雪之大,气氛之寂静,品格之清绝。而且,作者将“天”“云”“山”“水”之阔景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微景进行相比,将“独往”与“同饮”进行对比,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和意境。作者:邓冬玲,汪平秀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26-427页.
蒲松龄狼。推荐。爱诗词网。课文导读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课文注译一屠(1)晚归,担中肉尽,止(2)有剩骨。途中两狼,缀(3)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4)投之,后狼止而(5)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6)并驱(7)如故(8)。屠大窘(9),恐前后受其敌(10)。顾(11)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12)蔽(13)成丘(14)。屠乃奔倚(15)其下,弛(16)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17)相向(18)。少时(19),一狼径去(20),其一犬(21)坐于前。久之(22),目似瞑(23),意(24)暇(25)甚。屠暴起(26),以(27)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2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29)露尻(30)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31)前狼假寐(32),盖(33)以诱敌。狼亦黠(34)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35)耳(36)。(1)〔屠〕这里指屠户。(2)〔止〕通“只”,只有。(3)〔缀(zhuì)〕联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4)〔复〕又,再。(5)〔而〕连词,表转折,可是。(6)〔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并驱〕一起追赶。(8)〔故〕原来,旧。(9)〔窘〕困窘,处境危急。(10)〔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1)〔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12)〔苫(shàn)〕盖上。(13)〔蔽〕遮住。(14)〔丘〕小山。(15)〔倚〕靠着。(16)〔弛〕放松,这里指放下。(17)〔眈眈〕注视的样子。(18)〔向〕对着,朝着。(19)〔少(shǎo)时〕一会儿。(20)〔径去〕径自离开。(21)〔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22)〔久之〕过了一会儿。(23)〔瞑(mínɡ)〕闭眼。(24)〔意〕神情。(25)〔暇〕空闲,悠闲。(26)〔暴起〕突然跳起。(27)〔以〕用。(28)〔洞其中〕即“洞于其中”,省略介词“于”,属于介词结构后置。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29)〔止〕动词,通“只”。(30)〔尻(kāo)〕屁股。(31)〔悟〕明白。(32)〔寐〕睡觉。(33)〔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34)〔黠(xiá)〕狡猾。(35)〔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36)〔耳〕罢了。问题与探究1.你读了这则故事后,有怎样的启示?2.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3.你还能讲出一些与狼有关的寓言故事吗?
【诗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译注】清醒时我和它们一齐欢庆,喝醉后我们便又各自飘零。【全诗】月下独酌其一[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释】①不解:不懂得。②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赏析】刘熙载曰:“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斯为入妙。”(《艺概·词曲概》)这说的是为文的纵收之法,其实何止词如此!纵收之法,重复交错使用,便出现曲折。名篇佳构,多有曲折,如云霓来去,波澜起伏。《月下独酌》可谓一步一转,越转越奇,从现实引起联想、奇想,并进入幻想。花间有酒,独酌无亲,是现实。这对李白这样一位不甘寂寞的诗人来说,无异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与痛苦,但又因他傲岸不羁,根本不把孤寂放在心上,于是举杯邀月,低头约影,聊为酒伴,同饮共乐。但月与影,毕竟不是人,邀了它们,独酌的孤寂心情并未得到改变,于是叹息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诗人空虚、孤独和凄凉的心境,更强烈地表现出来。既然如此,何不罢饮归寝,省却多少烦恼!诗人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不肯把良辰美景等闲放过,月、影虽徒随身,聊胜于无,仍可为伴,“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四句便是写诗人与其酒伴共饮同乐的情景;然而实际上全是诗人自己在活动:或引吭高歌,或婆娑起舞,或陶然以醉,或顿然以醒,月徘徊,如听我歌,影零乱,如伴我舞。此刻,诗人已进入忘我忘情如痴如狂的神仙境界,全然不觉是在“独酌”。醉后虽与月与影“各分散”,什么月,什么影都看不到了,但毕竟还有“醒时”(实际上也是醉时)的片刻同欢。与月与影的聚散,看来好似“无情游”,只要情意专注,必能得“永结”。与月与影的相期,虽然如云汉般渺远,只要相亲之情永在,它们总会慰藉我的独酌。我国古代诗人,常于风清月白之时,独酌自饮,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闲适之情,如陶渊明、王维。而李白则不然。虽然“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但《月下独酌》却表达了谁曰我“独”的一颗不屈的灵魂。
醒时同交欢。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译注】清醒时我和它们一齐欢庆,喝醉后我们便又各自飘零。【全诗】月下独酌其一[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释】①不解:不懂得。②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赏析】刘熙载曰:“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斯为入妙。”(《艺概·词曲概》)这说的是为文的纵收之法,其实何止词如此!纵收之法,重复交错使用,便出现曲折。名篇佳构,多有曲折,如云霓来去,波澜起伏。《月下独酌》可谓一步一转,越转越奇,从现实引起联想、奇想,并进入幻想。花间有酒,独酌无亲,是现实。这对李白这样一位不甘寂寞的诗人来说,无异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与痛苦,但又因他傲岸不羁,根本不把孤寂放在心上,于是举杯邀月,低头约影,聊为酒伴,同饮共乐。但月与影,毕竟不是人,邀了它们,独酌的孤寂心情并未得到改变,于是叹息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诗人空虚、孤独和凄凉的心境,更强烈地表现出来。既然如此,何不罢饮归寝,省却多少烦恼!诗人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不肯把良辰美景等闲放过,月、影虽徒随身,聊胜于无,仍可为伴,“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四句便是写诗人与其酒伴共饮同乐的情景;然而实际上全是诗人自己在活动:或引吭高歌,或婆娑起舞,或陶然以醉,或顿然以醒,月徘徊,如听我歌,影零乱,如伴我舞。此刻,诗人已进入忘我忘情如痴如狂的神仙境界,全然不觉是在“独酌”。醉后虽与月与影“各分散”,什么月,什么影都看不到了,但毕竟还有“醒时”(实际上也是醉时)的片刻同欢。与月与影的聚散,看来好似“无情游”,只要情意专注,必能得“永结”。与月与影的相期,虽然如云汉般渺远,只要相亲之情永在,它们总会慰藉我的独酌。我国古代诗人,常于风清月白之时,独酌自饮,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闲适之情,如陶渊明、王维。而李白则不然。虽然“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但《月下独酌》却表达了谁曰我“独”的一颗不屈的灵魂。
【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出处】唐·李商隐《无题》。【意思】你清晓临镜,当会忧愁为那消逝的青春容颜;长夜吟咏,当会觉到月华的清寒。【全诗】《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全诗赏析】此诗以新颖巧妙的构思、细致入微的想象,描绘出了优美动人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深沉绵远的情思。“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先,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作者开篇以委婉曲折的笔调表达与爱人的惜别之意。接着,写别后两人对对方的思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谐音双关、比喻象征的手法写自己思念对方,表达了至死不渝、真挚永谐的爱恋;写对方思念自己则是用细致入微、形象逼真的描写来刻画、想象,体味着相思之苦,更衬托出这段恋情的无奈与坎坷。最后,引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能为自己传递消息,给自己和对方以宽慰。在写作风格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精神,又融合了杜甫严谨深沉浑雄的特点,以齐梁诗的绮丽浓艳色彩为背景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新的流派和风格。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夜吟应觉月光寒。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出处】唐·李商隐《无题》。【意思】你清晓临镜,当会忧愁为那消逝的青春容颜;长夜吟咏,当会觉到月华的清寒。【全诗】《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全诗赏析】此诗以新颖巧妙的构思、细致入微的想象,描绘出了优美动人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深沉绵远的情思。“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先,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作者开篇以委婉曲折的笔调表达与爱人的惜别之意。接着,写别后两人对对方的思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谐音双关、比喻象征的手法写自己思念对方,表达了至死不渝、真挚永谐的爱恋;写对方思念自己则是用细致入微、形象逼真的描写来刻画、想象,体味着相思之苦,更衬托出这段恋情的无奈与坎坷。最后,引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能为自己传递消息,给自己和对方以宽慰。在写作风格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浪漫主义精神,又融合了杜甫严谨深沉浑雄的特点,以齐梁诗的绮丽浓艳色彩为背景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新的流派和风格。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蔺相如完璧归赵。推荐。爱诗词网。(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②。秦昭王闻之③,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④,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⑤。”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⑥。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⑦。”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⑧。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⑨,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10),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1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2)。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13),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14),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15),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16),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17)。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19)。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20),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2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2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2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食客。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那块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事后,就派人送封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用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便与大将廉颇及诸位大臣商议:想把璧给予秦国吧,秦国的所谓十五城恐怕不可能得到,这是白白受骗;想不把璧给予秦国吧,恐怕秦兵马上会来。计策没有决定下来,想要挑选一个能够到秦国去回答关于以城换璧之事的人,也没能选出。此时,宦官头领缪贤说:“我的舍人蔺相如可以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打算逃亡去燕国。我的舍人相如制止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我说:‘我曾经跟从大王与燕王在国境上相会,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结为朋友。’从这知道他会的,所以我打算前往。’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你又得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想巴结于你。然而当今,是你从赵国逃亡去燕国,燕国惧怕赵国,看这形势,燕王不但不敢收留你,而且还将把你捆绑起来送还赵国。你不如解衣露膊,请求服罪就刑,这样还能侥幸得到赦免。’我听从他的计谋,大王你也幸好赦免了我。我个人认为这人是勇士,而且有智谋,适宜而且可以担当这差使。”于是,赵王召见,并问蔺相如道:“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换我的璧,是给予他呢?还是不给?”相如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可能不应允秦国的要求。”赵王说:“他取走我的璧,而不给我城,那怎么办呢?”相如说:“秦用城请求换璧,如果赵国不允许,是赵国理亏;赵国将璧给予秦国,而秦国不给予赵国的城,是秦国理亏。比较、衡量这两种策略,宁愿允许他,让秦国背上理亏的包袱。”赵王说:“谁人可以担当此使命呢?”相如说:“大王必定没有人选,我愿意捧护此璧,出使到秦国去。如果城划归赵国,那璧就留在秦国;城不划归赵国,我请求将璧完好地奉回赵国来。”赵王于是便派遣相如奉璧向西去秦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将璧依次传递给姬妾和左右的侍臣观赏,左右群臣都为秦王得璧而欢呼称贺。蔺相如看秦王的神情是没有偿还给赵国十五城的意思,便走上前说:“此璧上有小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便把璧交给相如。相如因而拿了璧,退几步站立,将身子靠在庭柱上,愤怒得头发竖立而像要冲开头上戴的帽子,对秦王说:“你大王想得到这块璧,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把所有的群臣都召集起来商议,大家都说:‘秦国很贪婪,依仗他的国力强大而用空话来索取和氏璧,所谓的偿还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商议结果是:不把璧给予秦国。我认为一般的朋友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一个泱泱大国呢!况且以一块璧的缘故,去伤害强秦的感情,这样不好。于是,赵王便斋戒沐浴更衣,不饮酒不食荤,一连五天,才派我捧璧拜送国书到秦庭。这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敬仰之故。而今我到了,你大王在一般的观台接见,这礼节已实属傲慢不逊的了;而得了璧,便将璧传给美人观看以此戏弄我。我看你大王是没有偿还赵王城邑的意思,所以我又将璧收回。你若必定要逼迫我,那今天我的头与璧就一起碰碎在这庭柱上了。”相如手捧着璧,用眼斜视着庭柱,像要撞击在柱上的样子。秦王害怕他击破璧,便起来称谢自己的不是,坚持请求相如别这样做,还召唤有司来查看地图,指出,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城给予赵国。相如料想秦王是故意装作要把城偿还给赵国,而实际上是不可能得到的。便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所共有的传世宝物,赵王害怕秦国,不敢不献给秦国。赵王送璧的时侯,斋戒了五天。而今大王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并在廷中设置九宾之礼,我才敢献上璧。”秦王料想道,最终不可能从相如手中强行夺取此璧,只好答应斋戒五日,款留相如入住广成客舍。相如料想,秦王虽然斋戒,而决计要违背约定不会偿还城邑。于是,便派遣他的跟从者改换服装,把璧藏在怀中,从小路逃走,送璧还赵。秦王斋五天之后,便在廷中设置九宾之礼,召见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一到,就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至今,经历了二十多个君王,从没有过坚定明确的遵守约定信用的人,我确实害怕被大王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我叫人把璧拿回去了,现已到达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你派遣一小小使臣到赵国,赵国便立即捧着璧来献。如今以你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城给予赵国,赵国哪敢留下璧而得罪大王你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行是应当被杀,我请求受烹。希望大王与你的大臣们仔细商量。”秦王与其大臣们相互对视而发出惊异的叫声。秦王的左右想要拉相如去烹。秦王就说:“如今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璧,而且还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倒不如趁此机会厚道的款待他,使他回归赵国,赵王哪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来欺骗秦国呢!”于是,秦王在秦廷以大礼廷见相如。大礼完后,送相如归赵国。蔺相如回归赵国,赵王认为相如是个有才干的称职大夫,出使诸侯国能不玷辱他所奉的使命,于是,赵王授予相如上大夫的官职。秦国不肯割城给予赵国,赵国也终究不把和氏璧给予秦国。【鉴赏】本文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是该“传”中的重要片断,它记载了蔺相如“使不辱于诸侯”,挫败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阴谋,最后“归璧于赵”的一段史实,歌颂了蔺相如的英勇、机智和不惜以生命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贪婪、鄙陋、恃强凌弱的霸道行径。文章先写蔺相如奉璧入秦的缘由,后写蔺相如入秦后保璧的斗争,以及巧妙地“完璧归赵”。开始,文章写赵得和氏璧,秦假意以十五城易璧;次言赵君臣谋,予与勿予,难以定夺;寻找可以使秦的人,也未得;再言宦者令缪贤推荐相如;相如出场,权衡利弊,当机立断,主张“宁许以负秦曲”,并自告奋勇,奉璧入秦。接着,文章写相如入秦后的斗争。第一场与秦王轻狂无礼之斗。相如入秦后,秦王傲慢轻狂,见相如于章台,传璧于姬妾美人,无意偿赵城。相如见状,假言璧有瑕斑,复取其璧,怒斥秦王失礼失信,以空言求璧,并持璧睨柱,欲与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怕相如毁璧,一改倨傲之态,请求相如勿毁,并致歉意。第二场写蔺相如保璧。相如言璧之宝贵,要秦王像赵王一样,“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方可献璧;五日后,相如在秦廷指斥秦国言而无信,恃强凌弱,申明归璧于赵的理由,并指出秦王两条路:一是先割十五城予赵,赵予秦璧;一是诛杀相如,终不能得璧。理直气壮,气盛言宜,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秦国君臣面对临死不惧、智勇过人的蔺相如,无可奈何,只有“相视而嘻”,最后不得不礼待相如,“毕礼而归之”。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蔺相如的智、勇与“使不辱于诸侯”的爱国精神与秦王的贪婪、恃强凌弱的霸道行径进行对比,双方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秦王的性格越突出,相如的性格越鲜明;相如的形象越高大,秦王的形象越鄙陋。在情节发展上,紧张曲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随矛盾的激化愈益栩栩如生,主题思想也步步深化。语言和行动描写也很突出,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的行为刻画与两次指斥秦王的个性化的语言,使人如闻其声,见人知性,有力地丰满了蔺相如的形象;秦王“大喜”、“恐其破璧”、“辞谢,固请”、“与群臣相视而嘻”,虽寥寥数笔,已使秦王的贪婪、色厉内荏的性格,跃然纸上。
【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1】这首五绝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幽静的景色。采用反衬手法,来突现诗的意境。空山万籁俱寂,偶尔传来人语声;闻人声,却不见人迹,极言林深树茂。暂时的“人声”更加突出了山林长久的空寂。此时一抹余辉射入林中,斑驳的树影落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的天边的幽暗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更觉深林的幽暗。这种以有声反衬空寂,以光亮反衬幽暗的手法,实属诗人妙笔之所在。注:景,即影,指日光。【译注2】返景:夕阳反照的光。景,同“影”。句意:空山里看不到人影,却听到了人声,深林里一缕斜阳射来,返照在青苔之上。写出了山居的幽静,透露了作者的悠闲心情。前二句静中有动,后二句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得既幽静又有生气。唐王维《鹿柴》诗。(《王右丞集笺注》一三卷243页)清张谦宜《斋诗谈》卷五:“悟通微妙,笔足以达之。‘不见人’之‘人’,即主人也,故能见返照青苔。”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已写出山居之幽景。后二句言深林中苔翠阴阴,日光所不及,惟夕阳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此苔痕,深碧浅红,相映成采。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笔复能写出。”【全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中年之后隐居辋川时的作品,作者融情入景,把眼前的景物与心头的兴致相会合,既描绘了和谐静美的自然景色,又表露了诗人纯净恬淡的情怀。首句“空山不见人”,写山林的安谧寂静,空旷的山谷,超然世外,人迹罕至,五个字描画出了一幅静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写静中之动,山林中虽然人踪稀少,但隐逸在山中的人却放情谈笑,自得其乐。这里写人而不见人,巧妙地用声音来烘托,造成了诗歌独特的意境。明代的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过:“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若主露而不藏,便浅而薄。”王维写山林美,使人隐匿于山林之中,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做到了藏而不露,含蓄有致。第三句“返影入深林”是动景,日落时分,晚霞透过树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山中繁茂的树木与绚烂的晚霞相互辉映,景色是多么迷人!第四句“复照青苔上”是静景,傍晚的阳光不仅映照着丛林,连那深林中潮湿土地上生长着的一片片青苔也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全诗寥寥二十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景——动景——动景——静景,相互映衬,活画出了一幅佳妙的“山林夕照图”。写景小诗往往得之于诗人一时的兴会,这首诗妙手偶得,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迹。景是实景,情是真情,字句也是信手拈来,不假修饰。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称赞这首诗:“佳处不在言语,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但闻人语响。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处】唐·王维《鹿柴》。【译注1】这首五绝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幽静的景色。采用反衬手法,来突现诗的意境。空山万籁俱寂,偶尔传来人语声;闻人声,却不见人迹,极言林深树茂。暂时的“人声”更加突出了山林长久的空寂。此时一抹余辉射入林中,斑驳的树影落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的天边的幽暗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更觉深林的幽暗。这种以有声反衬空寂,以光亮反衬幽暗的手法,实属诗人妙笔之所在。注:景,即影,指日光。【译注2】返景:夕阳反照的光。景,同“影”。句意:空山里看不到人影,却听到了人声,深林里一缕斜阳射来,返照在青苔之上。写出了山居的幽静,透露了作者的悠闲心情。前二句静中有动,后二句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得既幽静又有生气。唐王维《鹿柴》诗。(《王右丞集笺注》一三卷243页)清张谦宜《斋诗谈》卷五:“悟通微妙,笔足以达之。‘不见人’之‘人’,即主人也,故能见返照青苔。”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已写出山居之幽景。后二句言深林中苔翠阴阴,日光所不及,惟夕阳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此苔痕,深碧浅红,相映成采。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笔复能写出。”【全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中年之后隐居辋川时的作品,作者融情入景,把眼前的景物与心头的兴致相会合,既描绘了和谐静美的自然景色,又表露了诗人纯净恬淡的情怀。首句“空山不见人”,写山林的安谧寂静,空旷的山谷,超然世外,人迹罕至,五个字描画出了一幅静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写静中之动,山林中虽然人踪稀少,但隐逸在山中的人却放情谈笑,自得其乐。这里写人而不见人,巧妙地用声音来烘托,造成了诗歌独特的意境。明代的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过:“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若主露而不藏,便浅而薄。”王维写山林美,使人隐匿于山林之中,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做到了藏而不露,含蓄有致。第三句“返影入深林”是动景,日落时分,晚霞透过树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山中繁茂的树木与绚烂的晚霞相互辉映,景色是多么迷人!第四句“复照青苔上”是静景,傍晚的阳光不仅映照着丛林,连那深林中潮湿土地上生长着的一片片青苔也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全诗寥寥二十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景——动景——动景——静景,相互映衬,活画出了一幅佳妙的“山林夕照图”。写景小诗往往得之于诗人一时的兴会,这首诗妙手偶得,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迹。景是实景,情是真情,字句也是信手拈来,不假修饰。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称赞这首诗:“佳处不在言语,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西江月苏轼。推荐。爱诗词网。苏轼《西江月》苏轼苏轼平山堂①三过平山堂下②,半生弹指声中③。十年不见老仙翁④。壁上龙蛇飞动⑤。欲吊文章太守⑥,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⑦。注释①平山堂: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之堂,在扬州大明寺西南。②三过:元丰七年(1084)十月,苏轼由黄州移汝州,第三次经过平山堂。③弹指:言时间极短。④老仙翁:指苏轼的恩师欧阳修,此时已故去。⑤“壁上”句:欧阳修在平山堂壁上留下了许多墨迹,“龙蛇飞动”是形容笔势飞扬腾跃。⑥文章太守: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一词有“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句。⑦“休言”二句:白居易《自咏》有“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反用白居易的诗意,含义深刻。绿野堂图【清】袁耀鉴赏这是一首怀念恩师欧阳修的词。对苏轼来说,欧阳修不仅是他受业的恩师,也是一路提拔他的文坛领袖,更是让他一生都仰慕、崇敬的道德伟人。可以说,苏轼崇高的人格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欧阳修的影响。苏轼一生写了很多赞美、怀念恩师的文章,从初闻欧阳修之名一直写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他怀念欧阳修的词作也有很多,但大概要数这首《西江月》最有风致、最有感情。我们可以联系当时的背景来体会词中包含的深沉意蕴。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结束了漫长的黄州贬谪生活,“量移汝州”。在黄州的五年时间里,苏轼过着几乎是软禁的生活,也从未离开过这个穷乡僻壤。这次离开黄州之后,苏轼经过扬州拜访了平山堂,凭吊恩师。此时离上一次苏轼拜访平山堂(在熙宁七年(1074),即第二次过平山堂)已经整整十年,离最后一次见到欧阳修(在熙宁四年,即第一次过平山堂)已十三年。此时欧阳修逝世已经十二年,词中所谓“十年不见老仙翁”,如果按照数字来看,应是指离上一次过平山堂吊唁已十年。但文人写词可以只举其成数,十二年、十三年未必不可以称“十年”,所以这里所说的“十年”可以有多种理解。此时,岁月的无情流逝,物是人非的景象,以及这些年来的坎坷经历,让苏轼感慨万千。词的开篇三句,有一连串数字:“三过”“半生”“十年”。这三个数字写尽了这些年苏轼的经历和心情。苏轼平生三过平山堂(已见上文),当他第三次登上平山堂时,前两次的景象一一浮现,给他造成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十几年的、或者半辈子的时光,在记忆中如梦一般短暂迷离。“弹指”一词本是佛教用语,见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一引《僧祇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把“半生“说成一“弹指”。一长一短形成对比,这也是用了佛家的观念。经过黄州贬谪之后,苏轼对佛家的理论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词中随手用来,自然圆融。“壁上”句写欧阳修留下的墨迹,增添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龙蛇飞动”既是形容其字的俊逸潇洒,也与“老仙翁”的身姿呼应,暗示他的道德文章。接着由欧阳修的墨迹想到他的生平著作,“文章太守”一语既承接上文语义,又暗用欧阳修词中的句子,十分神妙。这里的“欲吊……仍歌……”是一个整体,“歌杨柳春风”是“吊文章太守”的具体方式。欧阳修曾在平山堂前种植柳树,其《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有“手种堂前垂柳”一句,苏轼十年之后拜访平山堂,这柳树必然已是巍巍长成了。所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睹物思人,追忆已逝的岁月,总能平添无限的悲意。承接这种悲意,苏轼又化用白居易的诗,慨叹生命的虚无——这是他身罹大难之后一直都有的慨叹。前人往往激赏本词的最后两句,因其在化用白居易诗之外,又增进一层:既感慨岁月、生命的虚无缥缈,又指出世间人在未曾醒觉之前,都只是沉睡在梦中,也包括他自己。这种带有自哀的自醒,是苏轼思想成熟的表现。宋释德洪觉范《石门文字禅》卷二七《跋东坡平山堂词》记载:“东坡登平山堂,怀醉翁,作此词。张嘉甫谓予曰:时红妆成轮,名士堵立,看其落笔置笔,目送万里,殆欲仙去尔。余衰退,得观此于祐上座处,便觉烟雨孤鸿在目中矣。”这段记载给我们留下了当时场景的珍贵记录。“红妆成轮”“名士堵立”,可说是一场盛会,但是苏轼“目送万里”“殆欲仙去”,则哀伤之情溢于言表。在盛会之时写一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俗套,苏轼或许也不免有些刻意。但是苏轼的感慨是有真实的经历和现实为基础的,在他崇高的人格的感召下,当时的观众和今日的读者在看到这些字句时,都会感慨万千。(姚苏杰)集评清《陈廷焯:“东坡《西江月》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白雨斋词话》卷六)链接宋代理学家文章理论的发展。北宋时代的理学家,开始承韩愈的“文道”论,在文章的观念中逐渐强化“道”的核心地位。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其《通书》的《文辞》篇中明确提出:“文所以载道也。”这也就是后来常被人说起的“文以载道”说。到了二程的时候,程颐更是在《语录》中提出“作文害道”一说。这些理学家所讲的“道”,主要是关于“身心性命”的义理之学,他们由最初的“重道轻文”,进而发展为“重道废文”。到了南宋,随着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周敦颐、程颐观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道合一”的理论,认为只要修“道”明“理”。文便会自然“从道中流出”,不必舍此而求文(《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以至于后来的真德秀在《文章正宗》中品评文章只从“明义理,切世用”的角度着眼,而基本不注意文章的艺术性,充分暴露了道学家文学理论的缺陷。曾巩强调文章“周理”“适用”。受欧阳修古文观念的影响,曾巩在“文”和“道”的关系上认为“畜道德而能文章”(《寄欧阳舍人书》),要求“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曾巩《南齐书目录序》)。
荒诞派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戏剧领域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亦称荒诞派戏剧,产生于法国,以后流行欧美各国,其影响至今未衰。“荒诞”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本义是“不和谐,不合拍”。由于荒诞派戏剧在其形成时期,具有革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所以被称为“先锋派”;又因为它具有和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因此又曾一度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一九六一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以《荒诞戏剧》的书名写了一部研究这种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专著,把它定名为“荒诞派”。
荒诞派戏剧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动荡不定、危机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西方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把社会灾难的原因归之于人的存在本身,而得出了世界是荒诞的、人是痛苦而无能为力的结论。荒诞戏剧家们都认为:“人居住在一个他所无法解释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含意是模糊不清的,人在其中的位置似乎是没有意义的,他惶惑、烦恼,并受到难以名状的威胁”。戏剧家尤金·尤内斯库说得更明白:“使我感到荒诞的不是任何社会制度,而是人本身。”荒诞派戏剧家基于对人生的这种荒诞性的理解、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他们便借助语言和各种舞台手段来表现、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人命贱如蝼蚁和微不足道,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
荒诞派戏剧。推荐。爱诗词网。荒诞派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戏剧领域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亦称荒诞派戏剧,产生于法国,以后流行欧美各国,其影响至今未衰。“荒诞”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本义是“不和谐,不合拍”。由于荒诞派戏剧在其形成时期,具有革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所以被称为“先锋派”;又因为它具有和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因此又曾一度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一九六一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以《荒诞戏剧》的书名写了一部研究这种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专著,把它定名为“荒诞派”。荒诞派戏剧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动荡不定、危机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西方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把社会灾难的原因归之于人的存在本身,而得出了世界是荒诞的、人是痛苦而无能为力的结论。荒诞戏剧家们都认为:“人居住在一个他所无法解释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含意是模糊不清的,人在其中的位置似乎是没有意义的,他惶惑、烦恼,并受到难以名状的威胁”。戏剧家尤金·尤内斯库说得更明白:“使我感到荒诞的不是任何社会制度,而是人本身。”荒诞派戏剧家基于对人生的这种荒诞性的理解、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他们便借助语言和各种舞台手段来表现、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人命贱如蝼蚁和微不足道,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荒诞派戏剧家认为传统的文学形式无法表现他们所理解的世界和人生,他们在理论上全部否定了西方过去的所有戏剧家及其理论,包括古希腊戏剧家和莎士比亚在内。他们认为:“整个的戏剧都有某种虚假的东西”,都表现了“露骨的幼稚和浅薄”,“现实主义,不论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都是在现实之外,它缩小了现实,减弱了现实,粉饰了现实,它根本不考虑我们的真实和我们最根本的那些苦恼:爱情、死亡和惊奇”。他们还声称:“我们的真实是在我们的梦幻里,在想象中”,“主观的真实是艺术家唯一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一个“想不到的真实”,连作者“自己也觉得突然的真实”,而且只有“虚构”才能表现这种“真实”。“虚构的真实比日常现实更深刻、更富有意义”。荒诞派戏剧家还反对戏剧表现任何意识形态,提出“戏剧只能是戏剧”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观看表现政治、社会内容的戏,不如去读哲学书、政治论文,或者去看报纸、听讲演。所以他们反对思想剧、倾向剧、哲理剧、心理剧等。他们认为:“戏剧不是思想的直接语言”,“艺术是激情的王国,而非说教领域”,“只要主题是解释这种或那种特殊的政治思想,那末表现这些主题的剧本便会随着这种意识形态而死亡”。他们反对戏剧反映某一特定的时代和历史内容,认为戏剧反映时代、表现历史,“正是造成它弱点和短命的原因”。他们要戏剧表现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精神状态和现象。实际上在艺术观和艺术手法上,他们接受了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的主张和实践。不同的文艺思潮和流派必然以它们各自的方式来反映社会。荒诞派戏剧则用夸张的、非理性的方式来表现和解释社会(人生或存在)的荒诞不经。荒诞派戏剧家任意破坏、肢解、割裂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传统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性格一一去掉,用艺术的荒诞来描绘现实的荒诞,用非理性的作品来对抗非理性的社会,采用了与传统戏剧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点主要有三:第一,没有戏剧事件和具体故事情节,没有戏剧转折、起伏跌宕和结局,抛弃了矛盾、冲突、解决的戏剧公式,抽掉了明确的时间、地点。也不表现人物性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整个舞台是突出世界荒诞性的一种象征。在表现手法上,作者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强调直接通过表演、形象、舞台场面来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即表现“原子时代的失去理性的宇宙”,表现“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从而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二,没有英雄人物,没有典型性格,甚至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完整的人物形象。戏剧人物本身就是荒诞的,稀奇古怪和支离破碎的,而且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写和概括。荒诞派戏剧家们鼓吹要尽量运用戏剧的夸张手法,“使这些手法有目共睹,明明白白,直趋极端,造成滑稽效果”。为达到这种效果,他们把平凡的日常现实分开来,使之变形,显得奇形怪状,把感情表现得极端夸张,借助具有象征意味的简单道具和荒诞的舞台布景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加以外化”。比如,用满台椅子、遍地的鸡蛋、伸在垃圾桶外的人头、半截入土的人、堆满屋子的家具、恶性膨胀的尸体等等所谓“伸延性戏剧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处境和心理状态;借助丑角的动作,刺耳的叫声或哑剧式的场面展示理性的丧失和生活的毫无意义。荒诞派戏剧就这样调动一切舞台手段把人类的惶惑不安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依靠荒诞的人物形象、可笑的、无目的行为和周而复始的谈话交织在一起,使戏剧具有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喜剧外观,但是,外观之下,却给人一种严肃和超感觉的苦恼的感受;它让离奇的形象在舞台上纵横驰骋、疯狂表演,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意想和强调一个事实: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他们所处的状态;它用大量的物体占领舞台空间,借以夸大物质的地位,进而说明反理性的世界倒过来压迫人的理性世界,反映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人的精神空虚的矛盾。第三,戏剧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言乱语。荒诞派戏剧家们认为,在荒诞的世界里,语言不再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而是妨碍人们认识“真实”的障碍。因此,在戏剧中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用既不联贯又毫无意义的语言、词句多次重复、语音的反复再现,或将一个符合语法、逻辑的单独句子放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场合,以夸大语言的机械表象,即用滑稽可笑、荒谬绝伦的语言体现人生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这些荒诞的艺术形式与它来自荒诞世界的内容是相得益彰的。它使人们从荒诞中看到了荒诞。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作家及作品有:萨谬尔·贝克特(1906—)是荒诞派的创始人之一,原籍爱尔兰,后移居法国。他从二十年代末开始写短诗、文学评论、长篇和短篇小说。五十年代以后写戏为主。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最后一局》(1957)、《快乐的日子》(1961)、《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60)等。一九六九年贝克特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最著名的剧作,曾轰动西方,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演出过。剧本写了两个衣衫褴褛、脏得发臭的苦老头——埃斯特拉贡和符拉季米尔,正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这两个老头自己都不清楚。第一幕:薄暮、荒凉的小路旁,一棵光秃秃的树,舞台空空荡荡,两个老头一边百无聊赖、语无伦次地闲扯,一边在等待戈多。他们等啊,等啊!终于有人来了,但来人不是戈多,而是路过这里的波佐和他的奴隶幸运儿。最后又来了一个孩子,他似乎是戈多的使者。他宣告,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晚上来,于是黑夜来临。第二幕:次日黄昏,路旁的那棵树已长出了几片叶子,两个老头还在原地等待戈多。戈多仍然没有来,来的还是波佐和他的奴隶幸运儿,但一夜之间波佐已经成了瞎子,幸运儿已经成了哑巴。这两个人走后,又来了昨天那个孩子。他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晚准来,决不失约。两个老头觉得生活实在无聊,也很使他们失望,于是,决定上吊自杀,可是他们没带绳子。埃斯特拉贡解下裤带备用,但是一扯就断了。于是俩人约好,如果明天戈多不来解救他们,他们就上吊。最后,经过一阵沉默,俩人都觉得该走了,都说“咱们走吧!”可是俩人仍原地不动地站着。他们似乎继续等待到明天、后天……对戈多到来似乎还存有一线希望。全剧到此告终。剧中寓意的是西方现实生活——等待、失望、再等待,这正是西方社会中一些人浑浑噩噩然而又痛苦的生活经验,他们正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模糊糊的、难以实现的希望,他们期望着有一个神明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可是他们在这种期待中耗尽了生命,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幻灭罢了。作者以空荡荡的舞台象征世界的冷漠荒凉,以秃树一夜之间长出树叶表示世界的荒诞而不可理解,把两个对自己命运一无所知的老头当作全人类的缩影。作者在这出戏中意在说明“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人生是空虚、寂寞、无聊、绝望的。他认为人生的这种处境比死亡更具有悲剧性。《最后一局》所表现的是人类生活的丑恶和死亡的必然。剧中人物是地球上一场毁灭性灾难后留下的四个幸存考,都是残废:瘫痪的汉姆坐在手推车里由害了一种怪病——只能站而不能坐的仆人克洛夫侍候着,汉姆的父母失去双腿,在垃圾箱里度日。这四人住的地方,是世界上唯一有生命的地方。全剧都是以他们四人之间莫明其妙的对话进行着。汉姆的父母不时从垃圾箱里把头伸出来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并向汉姆要东西吃。最后,“食物没有了,止痛药没有了”,他们只能痛苦地等待死亡,这个剧本比《等待戈多》更阴暗,因为《等待戈多》中的两个老头还模模糊糊地把自己的命运“拴在戈多身上”,盼望戈多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解除他们的痛苦,虽然他们的等待是毫无结果的,但他们还能自由走动,自然界也不乏生机;而《最后一局》则明明白白地表示世界的末日、人类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这是正在终结的社会的真实写照。这个剧本象一篇遗言,记载了一种文明的毁灭。”《快乐的日子》写了一个名叫温妮的老妇人处于生命转折点时仍然盲目乐观的病态心理。温妮远离人类,被抛弃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幻境里,孤苦一人,整个下半截身子已经埋入土中了,可她还麻木不仁,假装对这孤寂的世界,对恐怖置若罔闻。早晨。她被不知从何而来的铃声惊醒,便感叹道:“又是多么美好的一天!”于是从旅行袋里拿出牙刷、手帕、帽子、眼镜等,两手不停地做着各种动作——刷牙、洗脸、梳头……。她还模模糊糊地产生了一线希望:“也许有一天,大地下陷……放我出来”。她所期望的这一天终究没有到来,可怜她在泥土中越陷越深。最后,她被土埋葬得只剩一个脑袋,只有眼睛可以转动了。可以想见,她将不久于人世了。作者通过这一景象的描写,说明人的处境就象温妮一样可悲:一方面不由自主地走向死亡,一方面还自得其乐地忙于日常琐事,仍然在追忆着已逝的美好生活。同时,她也影射着那些毫无实感的麻木不仁者,他们醉生梦死,忘乎所以,既可怜又可笑。贝克特在他的戏剧中以独特的艺术手腕描绘了一幅又一幅残酷的人生画面,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身残志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如同一个病态的母亲所生的孩子,身上带着不同的先天病症,遭遇都基本相同。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漫长与死亡的折磨。他们甚至丧失了记忆力,全然没有时间、地点的概念。作者通过刻画这一连串荒诞的悲剧人物,着意表现人世间的灾难。他以其锐利的刀笔戳穿了资本主义社会歌舞升平的神话,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出资产阶级凶残、虚伪的本质,刻画了战后西方社会中一般人的彷徨、苦闷、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尤金·尤内斯库(1912—)出生于罗马尼亚,后移居巴黎,荒诞派的创始人之一和荒诞派的理论家。尤内斯库的政治观点比较接近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倾向。他既反对资产阶级现有的社会制度,也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艺术上,他主张创作自由,标新立异,反对因循守旧,反对在作品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他在剧作中所表达的人生和社会的荒诞、前途的迷茫和命运的不可逆转,既是他自己世界观的反映,也代表了西方社会部分人的思想倾向。他的世界观是消极、悲观的,但他在戏剧创作中创造和发展了新的戏剧手法。他是位多产的剧作家,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三十年内写了四十多部戏剧,重要剧作有《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雅克或驯服》(1955)、《犀牛》(1960)等。还写有论文集《札记及副札记》,回忆录《现在过去,过去现在》,小说《隐士》等。尤内斯库曾说:“我所有的戏剧都基于两种基本的意识状态……那就是消逝感和实体感,空虚感和过分的存在感,世界的虚假的透明感和世界的混浊感,光明感和浓厚的黑暗感。”他认为这些意识状态可能导致痛苦,也可能导致欣快。实际上他的戏剧基本上表现了他的人生是荒诞不经的观点。他以虚无悲观的情绪为基调,表现人的本质的丧失、人们相互之间的不可理解,生活的空虚,特别以小市民生活的虚伪无聊突出表现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因此,剧中尽管滑稽、荒唐,却只能给人以沉闷、绝望的感受。一九七○年,尤内斯库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被誉为“荒诞派的经典作家”。《秃头歌女》是尤内斯库的第一部剧作,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次偶然之举。一九四八年,尤内斯库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决定自学英语,用的书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买的一本简单的英语会话手册。但他在这本英语读物中发现的“不是英语,而是一些令人吃惊的普通道理”。比如:“一周有七天”,“天花板在上,地板在下”,“乡村比城市安静”,“但在城市里,人口更稠密”等等。因此,他决定用这些语句作素材,写一个剧本让朋友们开开心。剧中的许多对话,特别是开头几场中,很多对话原封不动地引用了会话手册中的句子。这个剧本的内容与题目毫无关系,因为剧中“既无秃头歌女,也无有头发歌女,而且根本就没有歌女”。剧名是在排演过程中确定的。作者原来用的剧名有《英国时间》、《疯狂的英国大钟》、《下着倾盆大雨》等,但这些剧名作者都不满意,而且认为容易被人误解为是对英国人的讽刺。在排演后期,剧中人消防队长把台词“金黄头发的女教师”错念为“秃头歌女”,作者就这样把错念的台词作为剧名,他认为这个剧名正好为剧本增添了荒诞性。此剧描写的是英国中产阶级中的两对典型夫妇之间的无聊对话。剧本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延续,而且这种延续平铺直叙,又缺乏必然的联系,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引人入胜之处。开始时,史密斯先生和太太在十分荒唐的瞎聊。他们说到一个名叫包比·毕生的熟人,然而谈着谈着,那一家子人全成了包比·毕生,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辨认了。另一对姓马丁的男女二人的对话更离奇荒诞,起初两人仿佛路人,可在攀谈中发现两人同乘一辆火车来到伦敦,现在住同一条街、同一幢楼、同一间房,居然还睡在同一张床上,原来他们是一对夫妻。夫妻之间尚且如此,可见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隔膜更加深刻。然而更荒诞的是:一个女仆插进来说,姓马丁的男人的孩子左眼是红的,而这个女人的孩子右眼是红的。这样一来,通过长时间交谈及逻辑推理确定的夫妻关系,竟一下又被推翻了。直到最后,他俩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剧本结尾时,是马丁夫妇和史密斯夫妇之间发生争吵。最后,他们互换了位置,重新开始第一幕的荒唐对话。剧本以这种荒诞的形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无聊,表现这两对夫妻的“自我”失去了明确的界限,人格可有可无而且可以对换,从而揭示了人的存在已丧失了一切真实的内容,人生和社会是荒诞不经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一部分人对现实的惶恐不安和他们对社会前途和人类命运感到不可捉摸、无法预测的消极情绪。尤内斯库认为象剧中那样缺乏思想、感情,整天唠叼日常琐事,说着说与不说都一样的单调、枯燥、荒诞的话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人们对此却熟视无睹。他曾说,在剧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在日常生活的古怪感情,这种古怪的东西是在司空见惯的平庸中显示出来的。”他还说,他之所以写这个剧也是为了向传统戏剧开火。这个剧本使尤内斯库迈出了创作荒诞派戏剧的第一步。《椅子》是尤内斯库的成名之作,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妇,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一座孤岛的灯塔里。他们为填补精神空虚而邀请宾客前来听他们的讲演。剧中通过划船的水声,门铃声,老人接待宾客的寒喧声等一系列音响来象征舞台形象以及人物的活动。实际上,舞台上看不见人,表示宾客接踵而至的是台上不断增加的椅子。最后,舞台上的椅子排得满满的,连老夫妇俩的立足之地也没有了。突然,皇帝驾到,两个老人又激动又惶恐,他们高呼“皇帝万岁”,从窗投水而死。这时,代替老人讲演的演说家出场,他张口开讲,但人们听到的只是一阵呻吟和咕哝声,原来这是个聋哑人。《椅子》的戏剧结构抽象,象征意义极其深刻强烈,它突出表现了人的一切填补精神空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始终在孤独和平庸中生活。而满台的椅子是作者以物的无限扩张和增多的艺术手法来加深戏剧主题的荒诞,虚无,增强艺术效果。《犀牛》是尤内斯库保留剧目中演出场次最多的剧本。它描写的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突然出现了一种怪病:犀牛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随着病毒的蔓延,全城居民便一个个、一批批地变成了犀牛。最后,只有一个名叫贝朗吉的人未被感染,他发出了“我不投降”的喊声,但是人们听到的只是一种绝望而孤独的声音。这个剧所表现的是,人为保卫自己的本质和尊严而进行的挣扎。作者说,这个剧主要以三十年代他在罗马尼亚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为依据。那时,法西斯思想就象病毒一样传染到他周围的人们身上,很少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和反抗,他本人不同意这种极端反动的思想,但他又无力改变大多数人的意愿。他认为:“这个剧不仅是对法西斯主义的祸害进行揭露和批判,而且也想借此对一切极端专制统治制度进行谴责和抨击。”在尤内斯库看来,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均带有这种极端色彩,因此,世界上现存的社会制度都是应该受抨击的,但是他自己又提不出什么明确的社会理想。这个剧之所以在西方戏剧界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作者在剧中仍然充满了“人类无力改变荒诞和受压抑的命运”这种消极的人生观。这种观点是战后西方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现实和世界前途的想法,它具有普遍性。而且通过人变犀牛的荒诞性和喜剧性来体现他的寓意,这种人的非人化的象征意义和寓言手法又超过了荒诞性的喜剧效果,使它更象一出“哲理笑剧”而受到人们赞赏。让·捷尼(1910—)法国人,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八年写了一些自传性的散文,如《玫瑰的奇迹》、《盗窃犯日记》等。一九四八年以后开始写戏剧。他的剧作大多描写社会下层的人,特别是被社会遗弃的人。常用犯罪和同性关系等题材来表现人格丧失的主题。他曾说,他在作品中赞美罪恶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恨。作品语言丰富生动。他的代表作《女仆》(1951),描写女仆克莱尔和索朗兹姐妹俩的阴暗心理。每天晚上,她俩趁女主人不在家的时候,轮流着一个扮演女主人,一个扮演仆人,以表现她俩对主人既羡慕又仇恨的情绪和跃跃欲试的犯罪心理。她俩计划着要毒死女主人。最后假戏真做,装扮女主人的那个女仆竟把本来是给女主人准备的一杯毒药喝了下去。剧中的时间是跳跃的,幻想与现实混杂在一起。作者试图以此表明:人们无法确定真实的存在和“自我”,只有借别人的身份才能找到“自我”。荒诞派成为战后西方重要的文艺流派。根本原因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现实,而且荒诞派戏剧取消了资产阶级认识和衡量这个世界的尺度——资产阶级理性,今天的资产阶级社会又确确实实是个已丧失了理性的社会。在这种意义上说,荒诞派戏剧生动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衰亡的历史趋势。但是荒诞派作家的“批判”和“否定”,是对着整个世界和一切社会制度的,这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也是他们最“荒诞”的一点。荒诞派戏剧经历了产生、发展和鼎盛、衰落时期。廿世纪五十年代初和中期是它的产生、发展时期;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是它的成熟和全盛阶段;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就慢慢地停滞和衰落了。今天荒诞派戏剧和作品在西方虽然拥有一些观众和读者,但是人们一般只把这些当作名作来欣赏,而不再作为今天新的活跃的戏剧运动来对待了。不过作为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无可救药的痼疾的荒诞派作品,无论它多么荒诞,在文学发展史上仍有它的历史价值,这价值主要在于:“通过赢得——虽然常常是迷惑——广大观众,它扩大了传统的、严肃的、战后的戏剧范围,……对只描写纯现实的事件的传统观念发出了挑战。”
形容诗歌形象地描写景物,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中;画里富有诗意。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绘画,以人物故事为主,山水画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唐代开元年间,有位山水画家叫王维,字摩诘,他不但擅长画画,诗也写得很美妙。后来辞官归故里,以诗画自娱,闲来描绘家乡的林木山川,他的画图饶有诗意,在我国山水画中独创一格。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推荐。爱诗词网。形容诗歌形象地描写景物,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中;画里富有诗意。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绘画,以人物故事为主,山水画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唐代开元年间,有位山水画家叫王维,字摩诘,他不但擅长画画,诗也写得很美妙。后来辞官归故里,以诗画自娱,闲来描绘家乡的林木山川,他的画图饶有诗意,在我国山水画中独创一格。北宋年间,也有位能工画的诗人叫苏轼,号东坡,他赞赏王维的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这一评议,不但中肯、精辟,而且很有感染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语就广为流传了。自此,人们把王维这一派画中含有诗意的佳品,称作“无声诗”;赞其抒写山水情调的诗歌为“有声画”。之后,不少人竞相效法王维的画风,并把诗题于画幅上,逐步形成了我国绘画史上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画家徐渭,字文长,在他的一幅墨葡萄画图上题诗四句:“落魄半生已成翁,独立书斋哺晓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画家通过诗句,深沉而委婉地倾诉自己一生怀才未遇、历尽坎坷的境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上题诗,不只抒情,而且还能借诗寓意、针砭时弊。
古典诗词中常以“断肠”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落魄。源自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剖肠视之,寸寸断裂。”
传说,有人在山里捉了一只小猿回家,母猿随即跟来。这人把小猿缚在院中树上,母猿向人哀叫,这人却把小猿打死了。母猿也悲鸣狂跳而死。剖开肚腹一看,母猿的肠子都一寸一寸地碎裂了。
断肠。推荐。爱诗词网。古典诗词中常以“断肠”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落魄。源自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剖肠视之,寸寸断裂。”传说,有人在山里捉了一只小猿回家,母猿随即跟来。这人把小猿缚在院中树上,母猿向人哀叫,这人却把小猿打死了。母猿也悲鸣狂跳而死。剖开肚腹一看,母猿的肠子都一寸一寸地碎裂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也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后来,人们便用“断肠”“肝肠寸断”形容悲伤、愁苦到极点。有时也用来形容十分饥饿。
房兵曹胡马。推荐。爱诗词网。杜甫《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杜甫30岁左右壮游洛阳时写的一首洋溢雄豪气势的名诗。“房兵曹”,一位姓房的下级武官,马的主人,其名字与身世均不详。“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助理兵马、驿传的小官。“胡马”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马。一二两句,壮声夺人:啊,好一匹赫赫有名的大宛马,健骨隆起像刀锋的棱角引人注目(不似凡马空有肥肉令人生腻)!“大宛”,汉代西域国名,在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盛产良马,尤以汗血马——汉代称为“天马”者最著名。“锋棱”,瘦骨突出像刀刃般锋利的棱角。三四两句,进而画马的神骏健悍之态:看吧,它两耳尖竖如同斜削的小竹筒,一何锐利;它轻捷奔驰,更像四蹄生风,踏风飞行!“竹批”,竹削。“峻”,尖锐。古人以两耳尖锐形似斜削的小竹筒为良马特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马)耳欲得小而促,状如新斩竹筒。”唐太宗描写他的骏马即“耳根尖锐,杉竹难方”。可作参证。五六两句,由眼前现状生发想象进而推断:这神马啊,奋勇前行,不拘奔向哪里,不问什么阔野大漠和深山峡谷,它都毫不为难!善骑者和它一起啊,实可以托付性命!唐汝询《唐诗解》于此评注:“神骏如是,是真所向无前。”仇兆鳌《杜诗详注》引何晏《韩白论》:“白起为将,所向无前。”都看出杜甫此处把马人格化的描摹。曾有诗评家认为:“用一‘真’字,言外有人不如马的意思”,是发人深思的。杜甫本是文章“似班扬”的高才之士,但在洛阳的进士考试却以失败告结。在充满势利气息的喧嚣都市中,难免遭人白眼,受小人的奚落乃至欺凌,所以,对良马方有如此深沉的寄慨。尾联两句,由马而人,抒发诗人的总括性评品和理想式愿望:有这样勇猛矫健、快捷奔驰的骏马结为伴侣啊,大可横行万里去开拓一个壮美的世界!本诗的艺术特色是,既善于以简练明快的传神笔致塑造出典型形象;又善于相机相谐地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形成警策渊永的意韵。张綖《杜诗通》说:“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这评价是中肯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出处】唐·李白《将进酒》【鉴赏】李白好酒,以为酒可以解愁,所以他极力劝人饮酒,并且要大家痛快地喝。这几句诗语译是:即使是贵重的五花马、千金裘,也可以让儿子拿去换取美酒。且让我们尽情地喝吧!痛痛快快地用酒消融那万古以来,人世间深沉的痛苦与哀愁。五花马:是指五色花纹的名贵好马。千金裘:是指价值千金的皮衣。李白感叹人生寂凉,不惜以五花马、千金裘,换来美酒以销尽一腔的愁苦。这首诗颇能说明好酒的人,故作洒脱的无奈与苦闷。【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鉴赏】《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呼儿将出换美酒。推荐。爱诗词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出处】唐·李白《将进酒》【鉴赏】李白好酒,以为酒可以解愁,所以他极力劝人饮酒,并且要大家痛快地喝。这几句诗语译是:即使是贵重的五花马、千金裘,也可以让儿子拿去换取美酒。且让我们尽情地喝吧!痛痛快快地用酒消融那万古以来,人世间深沉的痛苦与哀愁。五花马:是指五色花纹的名贵好马。千金裘:是指价值千金的皮衣。李白感叹人生寂凉,不惜以五花马、千金裘,换来美酒以销尽一腔的愁苦。这首诗颇能说明好酒的人,故作洒脱的无奈与苦闷。【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鉴赏】《将进酒》为乐府《鼓吹曲·汉绕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盛唐时代,每个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但只是作了一个点缀升平的词臣,不久便被谗放归。一次长安之行,彻底打破了李白用世寰宇的幻想,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他的诗也染上了浓重的理想、自信与社会时代相矛盾的悲剧色彩。这首《将进酒》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感情。它在虚无消沉、冥冥长醉中想了却一切的放浪形态里,表现了一种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自负与自信的傲岸精神。诗中那鲜明的、极富个性的抒情形象,那充沛豪迈、汪洋恣纵的激情,那天风海雨,大起大落的气势,形成了一种震撼古今、摄人心魄的美感力量。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乘着长风破浪前进的一天总会有的,到那时我将径直挂上高大的风帆,横渡沧海。会:应当。直:径直。云帆:高大的船帆。济:渡。【用法例释1】一、用以形容乘船航行于江河湖海。[例]翌日清晨,郭沫若一行来到了海边,被安置在船头的尖舱里。这是一条只有两道帆樯的货船。郭沫若突然想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豪情逸致吗?不,不是。他是带着几多苦闷和困惑准备在海上漂流的。(黄侯兴《郭沫若与香港之缘》)二、用以形容对理想抱负的实现或美好前程的到来充满信心。[例]古人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把生命植根于希望的沃土,让她与奋斗为伍,那我们就一定能开拓出一条人生的坦途!(张植信《追求奋斗理想》)【用法例释2】长风破浪:南朝宋宗慤少年时,叔父宗炳问其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谓要做一番大事业。句意: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是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集校注》三卷238页)刘咸忻《风骨集评》:“‘停杯’‘长风’二联振动易学。”【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全诗赏析】这是一首乐府诗,天宝三载(744)作者被迫辞官离京时所作。全诗共十四句,在乐府诗中并非宏篇巨制,却写得跌宕起伏,醉墨淋漓。开头写友人盛情宴送与自己痛苦心态。于是“拔剑四顾”,悲从中来,心绪茫然。而茫然的心绪与友人的盛情形成极大反差,曲折反映出离京时思绪起伏不定的心态,揭示出世路艰险在他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从侧面切入了本题。接着,写离京意向与举步维艰的犹疑心理。欲东渡黄河,离开京城,却坚冰塞川;欲北上太行,又大雪满山,难以攀援。茫茫大地,百万山河,却无路可走,短短两句,就生动而准确地点出了“行路难”的本意。其实,在作者心中是“别有人间行路难”的,因此他接着又征引姜太公垂钓碧溪与伊尹梦过日边的典故,暗示自己虽被迫离开朝廷,但仍想以隐求仕,希望将来能象姜伊二人一样,得遇明主,再展宏图。在这里,以曲折的文笔,表达出自己复杂心度,虽没用“行路难”字样,而“行路难”三字已呼之欲出,这就为下文慨叹蓄足笔势。“行路难”四句,醒明题旨。这四句句短节促,既是激烈而复杂的内心矛盾的外现,又是故作躇踌之语,使笔势横空盘旋,呈现萦回曲折之状,然后忽开异想,奋笔直书“长同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自己既被朝廷抛弃,便义无反顾,决心挂帆渡海而去。这既显示了他决不与污浊的社会现实同流合污的决心,又表现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真是大笔挺迅,势不可挡。李白《行路难》无疑是从鲍照的《行路难》中受到过启发的,但鲍照质实,李诗豪俊,其成就远在鲍诗之上,这恐怕与李白才高有极大的关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乘着长风破浪前进的一天总会有的,到那时我将径直挂上高大的风帆,横渡沧海。会:应当。直:径直。云帆:高大的船帆。济:渡。【用法例释1】一、用以形容乘船航行于江河湖海。[例]翌日清晨,郭沫若一行来到了海边,被安置在船头的尖舱里。这是一条只有两道帆樯的货船。郭沫若突然想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豪情逸致吗?不,不是。他是带着几多苦闷和困惑准备在海上漂流的。(黄侯兴《郭沫若与香港之缘》)二、用以形容对理想抱负的实现或美好前程的到来充满信心。[例]古人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把生命植根于希望的沃土,让她与奋斗为伍,那我们就一定能开拓出一条人生的坦途!(张植信《追求奋斗理想》)【用法例释2】长风破浪:南朝宋宗慤少年时,叔父宗炳问其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谓要做一番大事业。句意: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是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集校注》三卷238页)刘咸忻《风骨集评》:“‘停杯’‘长风’二联振动易学。”【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全诗赏析】这是一首乐府诗,天宝三载(744)作者被迫辞官离京时所作。全诗共十四句,在乐府诗中并非宏篇巨制,却写得跌宕起伏,醉墨淋漓。开头写友人盛情宴送与自己痛苦心态。于是“拔剑四顾”,悲从中来,心绪茫然。而茫然的心绪与友人的盛情形成极大反差,曲折反映出离京时思绪起伏不定的心态,揭示出世路艰险在他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从侧面切入了本题。接着,写离京意向与举步维艰的犹疑心理。欲东渡黄河,离开京城,却坚冰塞川;欲北上太行,又大雪满山,难以攀援。茫茫大地,百万山河,却无路可走,短短两句,就生动而准确地点出了“行路难”的本意。其实,在作者心中是“别有人间行路难”的,因此他接着又征引姜太公垂钓碧溪与伊尹梦过日边的典故,暗示自己虽被迫离开朝廷,但仍想以隐求仕,希望将来能象姜伊二人一样,得遇明主,再展宏图。在这里,以曲折的文笔,表达出自己复杂心度,虽没用“行路难”字样,而“行路难”三字已呼之欲出,这就为下文慨叹蓄足笔势。“行路难”四句,醒明题旨。这四句句短节促,既是激烈而复杂的内心矛盾的外现,又是故作躇踌之语,使笔势横空盘旋,呈现萦回曲折之状,然后忽开异想,奋笔直书“长同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自己既被朝廷抛弃,便义无反顾,决心挂帆渡海而去。这既显示了他决不与污浊的社会现实同流合污的决心,又表现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真是大笔挺迅,势不可挡。李白《行路难》无疑是从鲍照的《行路难》中受到过启发的,但鲍照质实,李诗豪俊,其成就远在鲍诗之上,这恐怕与李白才高有极大的关系。
意思是事事陌生,样样不懂。该词为吴方言词。
以前,吴方言区百姓的风俗礼节十分繁复,祭祀之风极盛,一年之中至少要在新年、清明、七夕、十月朝(即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亦称“祭祖节”“冥阴节”“秘祭”,民间称之为鬼头日)、冬至等节日中祭祖,逢亲人的忌日要祭祖,祭品之多寡视家庭贫富而定,但是必备有三件物,即猪头一只,鸡一羽,鱼一尾,合称“三牲”,三牲中以猪头为首,所以又讲作“猪头三牲”。沪方言中“牲”与“生”同音,“猪头三”实际上是“猪头三——牲”的藏尾语,射“牲”——“生”,喻初来上海,对城市生活陌生而笨头笨脑的“阿木林”。1921年版《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释:“猪头三,此为詈骂初至沪者之名称。其源盖出于‘猪头牲’一语。呼为‘猪头三’者,歇后语则为一‘牲’字,‘牲’‘生’谐声,言初来之人,到处不熟之谓也。”
猪头三。推荐。爱诗词网。意思是事事陌生,样样不懂。该词为吴方言词。以前,吴方言区百姓的风俗礼节十分繁复,祭祀之风极盛,一年之中至少要在新年、清明、七夕、十月朝(即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亦称“祭祖节”“冥阴节”“秘祭”,民间称之为鬼头日)、冬至等节日中祭祖,逢亲人的忌日要祭祖,祭品之多寡视家庭贫富而定,但是必备有三件物,即猪头一只,鸡一羽,鱼一尾,合称“三牲”,三牲中以猪头为首,所以又讲作“猪头三牲”。沪方言中“牲”与“生”同音,“猪头三”实际上是“猪头三——牲”的藏尾语,射“牲”——“生”,喻初来上海,对城市生活陌生而笨头笨脑的“阿木林”。1921年版《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释:“猪头三,此为詈骂初至沪者之名称。其源盖出于‘猪头牲’一语。呼为‘猪头三’者,歇后语则为一‘牲’字,‘牲’‘生’谐声,言初来之人,到处不熟之谓也。”这种藏尾语,沪方言中还有不少,如称人母为“骊山老”,就是“骊山老——母”之藏尾语,恭贺他人福气好为“天官赐”,则是“天官赐——福”之藏尾语,又有以“原来如”、“落梁老”喻痴呆或痴心,它们又是“原来如——此(痴)”“落梁老——鼠(痴)”的藏尾语。当然,现在不少藏尾语已从上海方言词汇中消失了。实际上,由祭祀俗语“猪头三牲”蜕变而来的“猪头三”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据《吴苏方言纪要》载:“‘猪头三’,分引申其义,以为詈人之资,不必尽施之初来之人,殊失‘猪头三’之本义,近又有‘猪头四’之名词,乃‘猪头三’上孳生而来,已无独立之意义矣。‘猪头三’一作”‘者头三’,‘者’字起首三笔为‘土’字,讥其土头土脑耳。”可见至迟在1920年,上海俗语中又从“猪头三”派生出“猪头四”“者头三”等词汇,现在均已消失不用了。现在沪方言“猪头三”不一定用以詈骂初来上海的对城市规矩不熟的陌生者,其义举凡可以泛用于处事愚蠢、不灵光、戆头戆脑等。
【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注】剑门关外忽然传闻官军收复了蓟北,我刚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泪流满面,打湿了衣裳。剑外:四川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指蜀中地区。蓟(jì)北:今河北省北部蓟县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泪:眼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当得知国土光复、战乱平息等国家民族摆脱劫难,转危为安的消息时,人悲喜交加,涕泪纵横的情状。[例]在那个举国欢庆的十月里,接到复职通知,真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感觉。(祁生《大江东去》)【全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注释】①剑外:指剑阁以南,蜀地的代称。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叛军根据地范阳一带。②漫卷:胡乱地卷起。③青春句:指春天花香鸟语,景色宜人,旅途可不寂寞。④即:即刻。【全诗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一家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捷报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当时,他一家寓居梓州。这时,河南、河北(黄河南北两岸的地区)被叛军占据的几个地区相继被收复,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从此结束。剑外,指作者当时所在的梓州,即今四川省三台县。因地处剑门以南,所以称剑外。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即今河北省北部,是叛军的老巢。乱离奔走、流落异地的诗人,听到这一特大喜讯后,一瞬间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首快诗”(清代诗人浦起龙语)。诗的首句写狂喜之故,以下各句写狂喜情态。前三句写眼前表现,后四句写心中所想。时间上由“忽传”、“初闻”到“即从”、“便下”;空间则由剑外到“巴峡”、“巫峡”,再到“襄阳”、“洛阳”;动作上又由“却看”、“漫卷”、“愁何在”、“喜欲狂”,到“须纵酒”、“好还乡”,表达了他仓促间欲歌欲哭的行状与情感,非常生动感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注】剑门关外忽然传闻官军收复了蓟北,我刚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泪流满面,打湿了衣裳。剑外:四川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指蜀中地区。蓟(jì)北:今河北省北部蓟县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泪:眼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当得知国土光复、战乱平息等国家民族摆脱劫难,转危为安的消息时,人悲喜交加,涕泪纵横的情状。[例]在那个举国欢庆的十月里,接到复职通知,真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感觉。(祁生《大江东去》)【全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注释】①剑外:指剑阁以南,蜀地的代称。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叛军根据地范阳一带。②漫卷:胡乱地卷起。③青春句:指春天花香鸟语,景色宜人,旅途可不寂寞。④即:即刻。【全诗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一家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捷报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当时,他一家寓居梓州。这时,河南、河北(黄河南北两岸的地区)被叛军占据的几个地区相继被收复,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从此结束。剑外,指作者当时所在的梓州,即今四川省三台县。因地处剑门以南,所以称剑外。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即今河北省北部,是叛军的老巢。乱离奔走、流落异地的诗人,听到这一特大喜讯后,一瞬间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首快诗”(清代诗人浦起龙语)。诗的首句写狂喜之故,以下各句写狂喜情态。前三句写眼前表现,后四句写心中所想。时间上由“忽传”、“初闻”到“即从”、“便下”;空间则由剑外到“巴峡”、“巫峡”,再到“襄阳”、“洛阳”;动作上又由“却看”、“漫卷”、“愁何在”、“喜欲狂”,到“须纵酒”、“好还乡”,表达了他仓促间欲歌欲哭的行状与情感,非常生动感人。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处】唐·杜牧《泊秦淮》【意思】烟雾,给秦淮河披上柔曼的轻纱,明月,将皎洁的光华在岸沙上披洒。夜色里,我的船儿泊岸秦淮,靠近酒家。【全诗】《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①秦淮:秦淮河,在江苏南京市区内,六朝时是有名的歌舞繁华之地。②笼:笼罩。③商女:卖唱的歌女。④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耽迷声色之中,与狎客共制艳曲《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终至亡国被俘,后人把他的《玉树后庭花》看作亡国之音。【全诗鉴赏】秦淮河流经金陵一段,自六朝以来,一直是商旅集散之地,河两岸秦楼楚馆林立,至唐末杜牧的时代繁华不减当年。如果说金陵在六朝时期的兴衰史足以证明世事的反复无常,那么秦淮河的繁华不减,似乎又给人某种启示。《泊秦淮》要表达的便是作者途经此地所触发的怀古意绪。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烟水迷濛,风景如画。第二句叙事,补足前句,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说明商女所唱,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应该是先泊于秦淮,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后叙事,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他承袭了祖父宰相杜佑的遗风,“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的,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诗的后半是听商女唱后庭遗曲所引发的感慨。乐妓在酒店替客人唱歌侑觞,所唱之歌恰是产生于金陵的《玉树后庭花》。这是耐人寻味的。陈后主苟且偷安,荒淫误国,《玉树后庭花》成了可耻结局的见证。诗人慨叹唐末的统治者对前朝荒政取亡的教训“哀之而不鉴之”,《玉树后庭花》传唱不衰就是明证。诗人的心也为“商女不知亡国恨”而震动:不知亡国恨反倒少一层痛苦,自己与商女相比,谁幸谁不幸真难定论。作者终于若有所悟:世事沧桑自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大半生热衷政治的结果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全诗鉴赏2】此诗为一篇羁旅之章。诗人赴扬州刺史任,路过六朝古都建康,唐都虽不在此,而秦淮河两岸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却甚过京都。首句就不同凡曲,两个“笼”字尤其醒目。烟、水、月、沙均为两个“笼”字融会为一,点画为一幅甚是雅致的水边夜景图。柔媚静寂而又清漪微浮,笔墨轻淡而有朦胧冷谧的气氛。“水、月”与次句“夜泊秦淮”关联紧密,读完首句再诵次句,煞是自然。倘若按作者行动来看,应为“夜泊秦淮”在前,“烟笼寒水月笼沙”于后,但果真如此,反觉平淡无奇了。其妙处在于:其一,这样先创设出颇具特色的环境氛围,有夺人于先声的功效;其二,如此也很合符一幅图画之画面与题字的关系,即常常是先驻目于那幅图画之画面——“烟笼寒水月笼沙”,之后再细瞧边角之题字——“夜泊秦淮”。所以这样处理很符合人们艺术鉴赏的习惯。次句看似坦平,却颇令人品味。因为“夜泊秦淮”而“近酒家”,同时说明首句时间、地点,且照应诗题。因为“近酒家”方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才感触到了诗人的情思。此句起承转下,统领全章,构筑精细不落俗套。商女本为侍候他人的歌女,唱啥全凭听者情趣而定,可见诗人第三句乃为一种曲笔,要说“不知亡国恨”的正是那在座的把玩者——贵族官绅们。据传替陈后主制作的亡国之乐《玉树后庭花》,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现今却又有人在这颓世之际,不以国事为重,反用如此亡国之乐来寻乐找趣,这怎么不让诗人由此而生历史悲剧又会重演之感慨呢!“犹唱”两字,巧妙而自然地将历史、现实与想象中的未来连为一线,韵味无尽。这三四句于委婉轻盈的曲调之中,显现出风趣的讽刺,婉转的喟感,无限的悲怆。
夜泊秦淮近酒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处】唐·杜牧《泊秦淮》【意思】烟雾,给秦淮河披上柔曼的轻纱,明月,将皎洁的光华在岸沙上披洒。夜色里,我的船儿泊岸秦淮,靠近酒家。【全诗】《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①秦淮:秦淮河,在江苏南京市区内,六朝时是有名的歌舞繁华之地。②笼:笼罩。③商女:卖唱的歌女。④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耽迷声色之中,与狎客共制艳曲《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终至亡国被俘,后人把他的《玉树后庭花》看作亡国之音。【全诗鉴赏】秦淮河流经金陵一段,自六朝以来,一直是商旅集散之地,河两岸秦楼楚馆林立,至唐末杜牧的时代繁华不减当年。如果说金陵在六朝时期的兴衰史足以证明世事的反复无常,那么秦淮河的繁华不减,似乎又给人某种启示。《泊秦淮》要表达的便是作者途经此地所触发的怀古意绪。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烟水迷濛,风景如画。第二句叙事,补足前句,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说明商女所唱,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应该是先泊于秦淮,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后叙事,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他承袭了祖父宰相杜佑的遗风,“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的,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诗的后半是听商女唱后庭遗曲所引发的感慨。乐妓在酒店替客人唱歌侑觞,所唱之歌恰是产生于金陵的《玉树后庭花》。这是耐人寻味的。陈后主苟且偷安,荒淫误国,《玉树后庭花》成了可耻结局的见证。诗人慨叹唐末的统治者对前朝荒政取亡的教训“哀之而不鉴之”,《玉树后庭花》传唱不衰就是明证。诗人的心也为“商女不知亡国恨”而震动:不知亡国恨反倒少一层痛苦,自己与商女相比,谁幸谁不幸真难定论。作者终于若有所悟:世事沧桑自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大半生热衷政治的结果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全诗鉴赏2】此诗为一篇羁旅之章。诗人赴扬州刺史任,路过六朝古都建康,唐都虽不在此,而秦淮河两岸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却甚过京都。首句就不同凡曲,两个“笼”字尤其醒目。烟、水、月、沙均为两个“笼”字融会为一,点画为一幅甚是雅致的水边夜景图。柔媚静寂而又清漪微浮,笔墨轻淡而有朦胧冷谧的气氛。“水、月”与次句“夜泊秦淮”关联紧密,读完首句再诵次句,煞是自然。倘若按作者行动来看,应为“夜泊秦淮”在前,“烟笼寒水月笼沙”于后,但果真如此,反觉平淡无奇了。其妙处在于:其一,这样先创设出颇具特色的环境氛围,有夺人于先声的功效;其二,如此也很合符一幅图画之画面与题字的关系,即常常是先驻目于那幅图画之画面——“烟笼寒水月笼沙”,之后再细瞧边角之题字——“夜泊秦淮”。所以这样处理很符合人们艺术鉴赏的习惯。次句看似坦平,却颇令人品味。因为“夜泊秦淮”而“近酒家”,同时说明首句时间、地点,且照应诗题。因为“近酒家”方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才感触到了诗人的情思。此句起承转下,统领全章,构筑精细不落俗套。商女本为侍候他人的歌女,唱啥全凭听者情趣而定,可见诗人第三句乃为一种曲笔,要说“不知亡国恨”的正是那在座的把玩者——贵族官绅们。据传替陈后主制作的亡国之乐《玉树后庭花》,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现今却又有人在这颓世之际,不以国事为重,反用如此亡国之乐来寻乐找趣,这怎么不让诗人由此而生历史悲剧又会重演之感慨呢!“犹唱”两字,巧妙而自然地将历史、现实与想象中的未来连为一线,韵味无尽。这三四句于委婉轻盈的曲调之中,显现出风趣的讽刺,婉转的喟感,无限的悲怆。
儿子与情人。推荐。爱诗词网。《儿子与情人》外国文学作品简析作者:[英]劳伦斯类型:小说背景搜索本书成书于1913年左右,首次为劳伦斯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将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相结合,以张扬人的自然本性来对抗西方现代社会的异化是他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儿子与情人》为半自传体小说,以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矿区为背景,记述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他早期创作中最成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除此以外,劳伦斯的主要作品还有《虹》《恋爱中的妇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其中《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因被斥为“有伤风化”的色情文学而先后在英、美等国被禁止出版,60年代经过轰动性的法庭审判方才解禁。而今,随着人们对其作品认识的深入,它已被誉为世界文学名著长廊中独具特色的佳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健、何善强翻译的《儿子与情人》是较好的译本。内容精要憧憬浪漫、文雅生活的少女葛楚德与矿工瓦尔特·毛莱尔结婚后,毛莱尔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贪杯之徒。葛楚德对他由爱转恨,于是把自己的爱都转移到四个孩子——威廉、安妮、保罗和亚瑟的身上。过去,她的最爱是大儿子威廉,后来威廉到伦敦去发展,她的感情重心又转向了二儿子保罗。保罗对绘画情有独钟,比兄弟姐妹更敏感的他,与母亲也更接近。没有想到威廉在伦敦急病而亡,丧子的毛莱尔太太悲恸万分,她将全部感情寄托在了保罗身上。英国煤矿16岁的保罗认识了莱弗斯家的女孩密里安。这个性情沉静,鄙视世俗情欲的女孩虽有点怪癖,但保罗被她内在的魅力所吸引。保罗在袜厂工作之余仍坚持绘画。密里安非常赏识他的作品,并向他提出改进意见。但是,毛莱尔太太不喜欢这个女孩。几年以后,保罗认识到密里安深深地爱着自己,但她的爱是超脱情欲的精神之爱。而他自己也爱密里安,却不敢在肉体上接近她。很久以来,母亲一直强迫保罗放弃密里安,但保罗下不了决心。这时,保罗经密里安介绍认识了漂亮的克拉拉·道斯。这个女子年龄比保罗大五岁,已经与丈夫分居。不久她成了保罗的情妇。但保罗感到自己不会娶她,因为她不是他所需要的人,而她也不愿彻底与丈夫决裂。在保罗心目中,只有母亲才是能完全理解他和给他爱的女人。巴克斯特·道斯知道保罗与他妻子克拉拉有不正常的关系后,妒火中烧。一次,他在酒店里恐吓保罗,保罗没有还手,但却继续和克拉拉来往。保罗的画在当地展出并获得了四等奖,母亲欣喜万分地鼓励他。他很想到国外去看看,但却舍不得离开母亲。他又去找密里安。当密里安为了满足他而委身于他时,他对她无情而又粗暴。这种关系不能使他满足,他又回到了克拉拉的怀抱。密里安知道保罗和克拉拉之间的关系暖昧,但是她还是等待着,希望保罗最终能回到自己身边来。然而,保罗却继续与克拉拉在一起,因为她可以满足他那种无名的欲望。而在家里他始终关怀和安慰着母亲。父亲虽然与他们住在一起,但他已经不被儿子看做父亲,不被妻子看做丈夫了。一天,毛莱尔太太被诊断已患癌症,除了用吗啡止痛和等死以外,别无办法。此后一段时间,毛莱尔太太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而她抗拒死亡的精神令儿女们感到惊讶。保罗到克拉拉那里去寻求安慰,可是她也无法使他忘掉悲伤。一天,保罗去医院看望母亲,发现巴克斯特·道斯也在那里,他患了伤寒,刚刚痊愈。保罗出于同情,说服了克拉拉,使她回到丈夫身边,夫妻重新和好。这时,毛莱尔太太的痛苦达到了极限,为了让她从痛苦中解脱,保罗和安妮给她服了过量的吗啡,第二天毛莱尔太太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母亲的去世使保罗的内心一片迷茫,他感到自己的生命仿佛也随着母亲的死亡而完结。过去他可以去找克拉拉,现在克拉拉也不在他身边了。保罗精神消沉地游荡着,试图找到生活的目标。他去找密里安,想要重温旧梦,但见到她时,又感到她不是他所需要的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她。这时他只想与母亲一起死去。在长期的内心斗争之后,他终于感到母亲的精神是永久地和他在一起的,他没有必要通过死亡去追随她。他开始以新的勇气去面对新的生活。知名篇章此段选于本书第8章“爱的冲突”,是最能表现保罗与毛莱尔太太之间至为复杂而微妙的母子之情的一段。毛莱尔太太深感被陷于情网中的儿子冷落,在这一段中终于向儿子倾吐了自己内心难以抑制的怨愤。毛莱尔太太盘根问底,保罗不由支吾起来。“啊,比如说……画画……还有书。你对赫伯特·斯宾塞毫无兴趣。”“的确,”她酸溜溜地回答,“可是你在我这个年龄也不会感兴趣的。”“可我对他感兴趣,密里安也感兴趣。”“你怎么知道我就不可能有兴趣呢?你跟我谈过吗?”毛莱尔太太强词夺理。“可是你是不感兴趣,妈,你知道你对一幅画是否可作装潢,里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之类的话题兴趣索然。”“你怎么知道我兴趣索然?你问过我吗?你跟我谈过这些事吗?”“可是这种事情对你来说无关紧要,妈。你是知道的。”“那么是什么事呢,啊,什么事对我来说是有关紧要的呢?”她逼问着。保罗痛苦地皱紧眉头。“你年纪大了,妈,而我们还年轻。”他本来的意思是想说她这把年纪的人的兴趣与他们年轻人不同。然而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说错了。“是啊,我心里一清二楚——我老了,应该靠边站了。我现在同你毫无关系,你只要我伺候你——别的全是密里安的份。”这番话保罗可受不了了。他本能地意识到他是母亲的命根子。不管怎么说,她与他息息相关,是他惟一重要的人。“妈,你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的叫喊感动了母亲,她不由得可怜起他来。“看来大有可能啊,”她说,心里已经好过多了。“根本不可能,妈——我真的不爱她。我只想同她谈谈话,可是我总想回家呆在你的身边。”他已经解去领带,敞开衣领。这时他站起来,光着脖子打算去睡觉了。当他俯身去吻母亲时,她一把抱住他的头颈,把脸埋到他肩头抽泣起来,这一举动与她过去判若两人,保罗感到心如刀绞。“我真无法忍受。我可以容忍另一个女人——可决不是她。她不会让我得到一席之地,一点都不会……”保罗立刻对密里安恨之入骨。“再说我从来没有——你知道,保罗——我从来没有过丈夫——一个真正的丈夫。”他抚摸着母亲的头发,嘴巴贴到了她的喉咙。“她把你从我身边夺去便欣喜若狂——根本不像普通的姑娘。”“放心吧,我不爱她,妈,”他喃喃低语,一面低下了头,痛苦地把眼睛埋进她肩头。他母亲给了他一个炽热的长吻。“我的孩子,”她满怀深情地颤声唤道。他不知不觉地轻抚着她的脸。“好了,”母亲说,“去睡吧。明天早上你会感到疲倦的。”她正说着,猛听到丈夫回来了,“你爹来了,去吧。”突然,她几乎是带着恐惧地望着他,“也许我太自私了。如果你要她,就要吧,孩子。”母亲看上去非常稀奇古怪,保罗不由颤抖着吻了她。“啊,妈妈!”他轻声呼唤。(选自《儿子与情人》,李健、何善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妙语佳句当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的时候,她很像一条站在镜子前面的狗,怒不可遏,发疯似的与自己的影子过不去。爱情应该给人以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阅读指导劳伦斯一生所追求的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自然人性的回归,而这一主题是建立在他对男女关系尤其是性关系的探讨上的。他的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往往选择一、两对男女,以他们关系的发展作为小说的脉络,并由此揭示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儿子与情人》便围绕煤矿工人毛莱尔一家展开,通过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情感历程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葛楚德以对儿子的爱来填补由于对丈夫的失意而造成的情感空白,希望从儿子身上得到她本来应该从丈夫身上得到的爱。而保罗也沉浸在对母亲的深情之中,而对父亲充满了仇视与憎恶,“母亲对他来说是首要的,惟一崇高的”。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学,他们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母子之爱。葛楚德对保罗的爱的异常之处,突出地表现为这种爱与其他女性对保罗的爱不可相容。而保罗已经成年,感情却完全处于母亲的控制之下,觉得“最深沉的爱是属于母亲的”。因此,他一直难以从内心完全接受密里安和克拉拉。对母亲的眷恋成为横亘在他走向情感成熟的道路上的高墙,将他与其他女性隔开。这是保罗的悲剧,也是爱他的人的悲剧。小说中的两位女性,密里安和克拉拉,代表着人性中“灵”与“肉”的两个方面,因此她们都不完美,都有缺陷。在密里安身上,宗教情绪占着主导地位,使她潜意识中深植着对肉欲的鄙视。在修女一样圣洁的她的面前,保罗总是难以释放出情欲的本能,因此总是为不完满的爱情感到压抑和痛苦。性感、迷人的克拉拉的出现,弥补了密里安带给保罗的情感缺陷。克拉拉对保罗的爱是热烈、大胆的,但却缺乏对保罗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理解,因此,保罗在对她一度的迷恋之后,仍然感到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而密里安也不能让他感觉到爱的和谐和完满,这更使他转向对与自己心灵相吸的母亲的依恋。通过对这两位女性的刻画,劳伦斯呼唤爱情中人性健康、完美地发展。许多评论家与心理学家认为,保罗精神上与情感上的分裂倾向为“俄狄浦斯情绪”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病例。然而,劳伦斯写作《儿子与情人》时还并未接触弗洛伊德学说,他也并不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最根本的不同是,劳伦斯认为人物心态的变异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先天的性本能的乱伦冲动造成的,而是后天因素对人性的压抑造成,健康的精神状态必须建立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儿子与情人》在着力于心理剖析的同时还表现出深刻的社会批判色彩。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非人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破坏了家庭幸福,阻碍了人们精神上的自然、健康的发展,这正是劳伦斯热心探索和着力表现的主题。他在《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描写一个畸形家庭,揭示特殊的精神问题下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因素,对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出了愤怒的谴责。阅读建议《儿子与情人》虽然还保留着传统小说的格局,但是在小说中既没有激烈的外部冲突,也没有曲折动人的中心情节,更多的是以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构成全书。它反映出现代主义作品的共同倾向,即不注重人物的外部行动和故事情节,而着力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揭示。同时,小说中常常闪烁着花和月光等具有浓郁的象征气息的意象,以自然界的景物来象征奔涌在人物内心中的某种精神力量和情感。这些艺术特点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细心体会。
现在的所谓“黄祸”,我们自己是在指黄河决口了,但三十年之前,并不如此。
那时是解作黄色人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有些英雄听到了这句话,恰如听得被白人恭维为“睡狮”一样,得意了好几年,准备着去做欧洲的主子。
不过“黄祸”这故事的来源,却又和我们所幻想的不同,是出于德皇威廉的。他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罗马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但那人并不是孔子,倒是佛陀,中国人实在是空欢喜。所以我们一面在做“黄祸”的梦,而有一个人在德国治下的青岛所见的现实,却是一个苦孩子弄脏了电柱,就被白色巡捕提着脚,像中国人的对付鸭子一样,倒提而去了。
黄祸。推荐。爱诗词网。现在的所谓“黄祸”,我们自己是在指黄河决口了,但三十年之前,并不如此。那时是解作黄色人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有些英雄听到了这句话,恰如听得被白人恭维为“睡狮”一样,得意了好几年,准备着去做欧洲的主子。不过“黄祸”这故事的来源,却又和我们所幻想的不同,是出于德皇威廉的。他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罗马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但那人并不是孔子,倒是佛陀,中国人实在是空欢喜。所以我们一面在做“黄祸”的梦,而有一个人在德国治下的青岛所见的现实,却是一个苦孩子弄脏了电柱,就被白色巡捕提着脚,像中国人的对付鸭子一样,倒提而去了。现在希特拉的排斥非日耳曼民族思想,方法是和德皇一样的。德皇的所谓“黄祸”,我们现在是不再梦想了,连“睡狮”也不再提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章上也不很看见。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我不知道我们自己觉得现在好像是什么了?我们似乎不再想,也寻不出什么“象征”来,我们正在看海京伯的猛兽戏,赏鉴狮虎吃牛肉,听说每天要吃一只牛。我们佩服国联的制裁日本,我们也看不起国联的不能制裁日本;我们赞成军缩的“保护和平”,我们也佩服希特拉的退出军缩;我们怕别国要以中国作战场,我们也憎恶非战大会。我们似乎依然是“睡狮”。“黄祸”可以一转而为“福”,醒了的狮子也会做戏的。当欧洲大战时,我们有替人拚命的工人,青岛被占了,我们有可以倒提的孩子。但倘说,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没有我们的份,是不合理的。十月十七日。【析】这是一篇交织着思想批判和政治批判内容的杂文。作为思想批判,其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不注重实际,妄自尊大和无特操,无是非,任人摆布的病态的国民性;作为政治批判,其锋芒所向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凌辱,国民党政府对“国联”的幻想以及对日本侵略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文章在艺术构思上非常巧妙,它以“黄祸”为题,既醒目又含蓄,在行文过程中则循着破解“黄祸”的真正含义这条线索将文章层层深入地向前推进,并以“黄祸”为纽带将文章的思想批判和政治批判对象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文章在形象生动的议论中包容着丰厚的思想内容。文章首先摆出“黄祸”说,破解“黄祸”论的实际含义,批评“有些英雄”不注重实际,妄自尊大的虚骄之气。开篇摆出现实中和历史上“黄祸”说的两种流行理解,接着便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勾画出“有些英雄”面对本世纪初那种“解作黄色人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黄祸”论的“得意”心理。在此基础上,鲁迅首先通过对“黄祸”论之“来源”的讲述,点出德皇威廉二世所制造的“黄祸”论的实际含义并不是指中国的强大,而是为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的奴役、掠夺制造舆论。接着又举出德国侵略者在其强占的我国青岛肆无忌惮地凌辱中国“苦孩子”的事实。这样便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所做的“黄祸”梦完全是一场“空欢喜”。从而既暴露了中国受西方殖民者压迫、凌辱的历史和现状,更揭露和批评了部分中国人那不注重实际,妄自尊大和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然后,揭露和批判部分中国人在“黄祸”梦破灭后那麻木沮丧,任人摆布的奴化心态和无特操、无是非的“巧人”思想,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政府屈辱的外交路线。文章对这二者所作的批判,是互为表里,有机交织在一起的。文章紧承第一部分,指出“德皇的所谓‘黄祸’,我们现在是不再梦想了”,但同时也指出,正是由于这“黄祸”梦的破灭,使中国人的心理由妄自尊大而一下演变为麻木沮丧,任人摆布的奴化心态,于是“我们似乎不再想,也寻不出什么‘象征’来”了。接着,鲁迅便巧借“我们正在看海京伯的猛兽戏,赏鉴狮虎吃牛肉”这件事,暗指中国与东、西方殖民者的关系正是海京伯猛兽戏中牛肉与狮虎的关系,并且含蓄地揭露与批判了“我们”面对东、西方殖民者正在吞噬“我们”的可悲现实而不悟不争的麻木心态。在此基础上,鲁迅便一连用三个分句集中地概括了国民党政府和中国的一些报刊面对30年代初几件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那自相矛盾的表态,由此既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入侵,公然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寄幻想于“国联”的“公理判决”的屈辱的外交路线,又对一些报刊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无特操、无是非的“巧人”思想作了无情曝光。接着一句“我们似乎依然是‘睡狮’”,以反语的方式写出了鲁迅对国民党政府与国内舆论界所作所为的嘲讽,也蕴含了鲁迅对愚弱国民性的痛切批判。最后指出“我们”在20世纪舞台上的地位,点出“黄祸”的真正含义。在这一部分里,鲁迅首先用概括力极强的语句将“我们”的思想观念与“我们”所处的实际情形进行对比。意在指出,无论是20世纪初我们“有些英雄”面对德皇威廉二世所制造的“黄祸”论的“得意”,还是现实中的国民党政府的求助于“国联”的“公理判决”以及“我们”的麻木沮丧情绪和无特操、无是非的“巧人”思想,都阻挡不了东、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都不能掩饰和改变中国被东、西方“狮虎”撕、吃的历史和现实。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鲁迅才写下了“但倘说,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没有我们的份,是不合理的”这一满含着深沉悲愤的终篇之语。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本文进行思想批判和政治批判的创作目的。但从鲁迅一贯的以“立人”为目的的启蒙主义思想来看,这结篇之语中似乎又深潜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只要我们抛弃了愚弱的国民性,我们是能够觉醒和自新、自救、自强的。那么,在20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就应该有而且一定会有我们中国新的、坚强的身影。于是,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没有我们的份,是不合理的。”字数:2291作者:陶德宗知识来源:张效民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675-676页.
【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处】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意】柳絮飘零,杜鹃哀啼,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我将愁心托付给明月,随风一起伴着你直到夜郎之西的龙标。【意思】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叫声与“归”谐音,故常用以比喻别离或思归。龙标:地名,今湖南黔阳。五溪:雄溪、��溪、酉溪、��溪、辰溪的总称,均于湖南西部,喻指荒远。夜郎:地名,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于黔阳南方而略偏西,故诗说“夜郎西”。“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然落尽、杜鹃鸟声声啼“归”的深春时节,听说了王昌龄谪迁偏远之地的龙标尉的消息。虽然遥隔两地,但月明中天,千里可共,我将一片牵怀的愁心托寄于明月,使之随风一直飘寄到龙标,以慰藉他无辜的孤苦。此诗表达了李白对无辜左迁的王昌龄的深切关怀之情。【全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①左迁:古称贬官为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唐时属蛮荒之地。②闻道:听说。五溪:湘西山区五条长江支流或支流的支流,山高谷深水湍急,系雄溪、��溪、酉溪、��溪、辰溪的总称。③夜郎:这里指位于湘西沅陵县,古称夜郎县。龙标县在夜郎县西北。有人把夜郎国与夜郎县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古夜郎国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一个小国。【鉴赏】
盛唐七绝最杰出的代表,一向是李太白、王少伯并称,这两个天才诗人,生平又都有政治失意的经历,而王昌龄的命运无宁更加悲苦。他一生官卑职小,仕途屡遭挫折——开元间曾贬岭南,天宝初(742)谪迁江宁(今南京)令,七年(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被贬的理由据说是“不护细行”(小节夫检)——连个像样的罪名都找不到,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王昌龄被贬,李白不在江宁,只是听到消息,作出反应,故诗题作“遥有此寄”。王昌龄之贬,时间当在暮春,故诗开篇即以“杨花落”、“子规啼”切合情事。而古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子规声像“不如归去”等等说法,作为诗歌意象,自能引起身世浮萍、天涯羁旅的愁情,紧扣王昌龄贬谪之事。次句的“龙标”是地名(“龙标”作为王昌龄的代称乃是后话),句意即听说龙标远过五溪(酉溪、武溪、辰溪等五个溪口,其馀二溪所指有不同说法,其地皆在湘西),——换言之,五溪地处边远,龙标比五溪还要边远,——不堪之意溢于言表,措语却含蓄从容。按唐贞观年间,龙标分置三县,其一曰夜郎,“夜郎”字面,还可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今贵州桐梓),着一“西”字,更增边远之感。由于诗人不在朋友身边,不能举地以当面安慰朋友,才想到要写一首诗。也许写诗的当时,他正对着一轮明月,于是得到即景好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二句意谓:让我把一片同情寄托给天空明月吧,不论你走到哪里,即使已经到达贬所,你也会看到这同一轮明月——“月亮代表我的心”。诗中没有一个字明言对朋友被贬一事的看法,字里行间却饱含同情和理解。诗人把自己的“愁心”赋予具象的“明月”,一个孤独、高洁、光明的形象,这就意味着诗人坚信朋友的清白无辜,从精神和道义上予以支持、援助,无形中也对迫害无辜者投以愤慨和轻蔑。事有凑巧,若干年后,王昌龄早已物故,李白本人却因报国心切而无辜下狱,最后被判长流夜郎——走了一段王昌龄当年所走的曲折之路,再次体会到人间行路之难。一路上他定然会想起这首旧作,或许会想到:“谁寄愁心与明月,伴我直到夜郎西?”【赏析】这是一首特别的赠别诗。好友王昌龄被贬远行,对于诗人来说,已是迟到的消息。等到他闻及此事,赠别相送,可友人已经走了。怎么办呢?在信息传递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这几乎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但这一点也难不倒我们天才的诗人。他遥寄的这首诗,胜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话、电传、电视和手机等任何通讯工具,穿越时间,横跨空间,表达了感情无比丰富、友情无限真诚,万古咏唱不衰的离情别意。“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是愁思的象征,子规啼声最为愁苦。两者组合,构成凄凉悲绝的暮春景色。在漂泊无定、纷纷落下的杨花和啼血子规声声的悲啼中,不幸的友人就因为所谓“不护细行”那么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贬往远方。漂落之感、离别之情,向谁诉说?“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被贬之人将要跋山涉水,迈过五溪蛮荒之地,才能到达偏远的谪所龙标。路上的艰险,令诗人对贬友不胜忧心。多情的诗人,总要为好友做点什么吧。他冥思苦想,记起了前人的名诗,一是三国时曹植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一是初唐诗人齐浣(澣)的“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长门怨》)。受他们启发,何不将一颗忧愁之心托付明月,随风吹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以慰藉好友寂寞而痛苦的那颗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特奇异,无理但有趣。超越前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句,就这样脱口而出,使遥远的龙标诗人倍感温暖与欣慰。不幸的是,大约十年之后,李白自己却要被流放至更加偏远的贵州夜郎。那个时候,王昌龄可能已不在人世,一生遭遇坎坷的两位大诗人,再也不能遥寄愁心,互致问候了。
闻道龙标过五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处】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意】柳絮飘零,杜鹃哀啼,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我将愁心托付给明月,随风一起伴着你直到夜郎之西的龙标。【意思】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叫声与“归”谐音,故常用以比喻别离或思归。龙标:地名,今湖南黔阳。五溪:雄溪、��溪、酉溪、��溪、辰溪的总称,均于湖南西部,喻指荒远。夜郎:地名,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于黔阳南方而略偏西,故诗说“夜郎西”。“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然落尽、杜鹃鸟声声啼“归”的深春时节,听说了王昌龄谪迁偏远之地的龙标尉的消息。虽然遥隔两地,但月明中天,千里可共,我将一片牵怀的愁心托寄于明月,使之随风一直飘寄到龙标,以慰藉他无辜的孤苦。此诗表达了李白对无辜左迁的王昌龄的深切关怀之情。【全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①左迁:古称贬官为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唐时属蛮荒之地。②闻道:听说。五溪:湘西山区五条长江支流或支流的支流,山高谷深水湍急,系雄溪、��溪、酉溪、��溪、辰溪的总称。③夜郎:这里指位于湘西沅陵县,古称夜郎县。龙标县在夜郎县西北。有人把夜郎国与夜郎县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古夜郎国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一个小国。【鉴赏】盛唐七绝最杰出的代表,一向是李太白、王少伯并称,这两个天才诗人,生平又都有政治失意的经历,而王昌龄的命运无宁更加悲苦。他一生官卑职小,仕途屡遭挫折——开元间曾贬岭南,天宝初(742)谪迁江宁(今南京)令,七年(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被贬的理由据说是“不护细行”(小节夫检)——连个像样的罪名都找不到,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王昌龄被贬,李白不在江宁,只是听到消息,作出反应,故诗题作“遥有此寄”。王昌龄之贬,时间当在暮春,故诗开篇即以“杨花落”、“子规啼”切合情事。而古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子规声像“不如归去”等等说法,作为诗歌意象,自能引起身世浮萍、天涯羁旅的愁情,紧扣王昌龄贬谪之事。次句的“龙标”是地名(“龙标”作为王昌龄的代称乃是后话),句意即听说龙标远过五溪(酉溪、武溪、辰溪等五个溪口,其馀二溪所指有不同说法,其地皆在湘西),——换言之,五溪地处边远,龙标比五溪还要边远,——不堪之意溢于言表,措语却含蓄从容。按唐贞观年间,龙标分置三县,其一曰夜郎,“夜郎”字面,还可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今贵州桐梓),着一“西”字,更增边远之感。由于诗人不在朋友身边,不能举地以当面安慰朋友,才想到要写一首诗。也许写诗的当时,他正对着一轮明月,于是得到即景好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二句意谓:让我把一片同情寄托给天空明月吧,不论你走到哪里,即使已经到达贬所,你也会看到这同一轮明月——“月亮代表我的心”。诗中没有一个字明言对朋友被贬一事的看法,字里行间却饱含同情和理解。诗人把自己的“愁心”赋予具象的“明月”,一个孤独、高洁、光明的形象,这就意味着诗人坚信朋友的清白无辜,从精神和道义上予以支持、援助,无形中也对迫害无辜者投以愤慨和轻蔑。事有凑巧,若干年后,王昌龄早已物故,李白本人却因报国心切而无辜下狱,最后被判长流夜郎——走了一段王昌龄当年所走的曲折之路,再次体会到人间行路之难。一路上他定然会想起这首旧作,或许会想到:“谁寄愁心与明月,伴我直到夜郎西?”【赏析】这是一首特别的赠别诗。好友王昌龄被贬远行,对于诗人来说,已是迟到的消息。等到他闻及此事,赠别相送,可友人已经走了。怎么办呢?在信息传递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这几乎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但这一点也难不倒我们天才的诗人。他遥寄的这首诗,胜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话、电传、电视和手机等任何通讯工具,穿越时间,横跨空间,表达了感情无比丰富、友情无限真诚,万古咏唱不衰的离情别意。“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是愁思的象征,子规啼声最为愁苦。两者组合,构成凄凉悲绝的暮春景色。在漂泊无定、纷纷落下的杨花和啼血子规声声的悲啼中,不幸的友人就因为所谓“不护细行”那么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贬往远方。漂落之感、离别之情,向谁诉说?“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被贬之人将要跋山涉水,迈过五溪蛮荒之地,才能到达偏远的谪所龙标。路上的艰险,令诗人对贬友不胜忧心。多情的诗人,总要为好友做点什么吧。他冥思苦想,记起了前人的名诗,一是三国时曹植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一是初唐诗人齐浣(澣)的“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长门怨》)。受他们启发,何不将一颗忧愁之心托付明月,随风吹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以慰藉好友寂寞而痛苦的那颗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特奇异,无理但有趣。超越前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句,就这样脱口而出,使遥远的龙标诗人倍感温暖与欣慰。不幸的是,大约十年之后,李白自己却要被流放至更加偏远的贵州夜郎。那个时候,王昌龄可能已不在人世,一生遭遇坎坷的两位大诗人,再也不能遥寄愁心,互致问候了。
【名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钟鸣鼎食的豪华富贵呀,我没兴趣,只愿沉醉在酒乡之中呀,不愿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诗篇名。唐代李白作。这首诗作于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漫游梁宋之时。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饮酒诗。诗人胸有“块磊”,一方面壮志凌云,强烈地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另一方面现实竟是“天生我材君不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尖锐矛盾郁积胸中,愤懑无比,在漫游中遇到知心朋友岑勋、元丹邱,倾谈纵歌畅饮,借酒力以消“块磊”,借豪饮之兴以除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诗中纵酒享乐的情绪,只是浪花,并非主流,而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自信,对圣贤王侯的兀傲鄙视,这种昂扬奋进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才是本诗的主流。中国文学史上对李白浪迹纵酒,历来看法不一,王安石曾以此贬低李白,说李白“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这种看法实乃皮相,没有看到李白在昏酣适意中愤世嫉俗的清醒,在狂饮大醉中对理想、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李白沉溺醉乡并非真的颓唐,他是以此作为对黑暗现实反抗和获得宽慰排解的手段。诗中所表现的鄙弃世俗、蔑视富贵、自重自信的傲岸不屈的精神,气薄云天的豪情,乃是基调、主流,具有十分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其气魄、力量,正如本诗开篇所描写的从天而降的万里黄河一样,一泻千里,不可阻挡。
但愿长醉不复醒。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钟鸣鼎食的豪华富贵呀,我没兴趣,只愿沉醉在酒乡之中呀,不愿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诗篇名。唐代李白作。这首诗作于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漫游梁宋之时。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饮酒诗。诗人胸有“块磊”,一方面壮志凌云,强烈地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另一方面现实竟是“天生我材君不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尖锐矛盾郁积胸中,愤懑无比,在漫游中遇到知心朋友岑勋、元丹邱,倾谈纵歌畅饮,借酒力以消“块磊”,借豪饮之兴以除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诗中纵酒享乐的情绪,只是浪花,并非主流,而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自信,对圣贤王侯的兀傲鄙视,这种昂扬奋进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才是本诗的主流。中国文学史上对李白浪迹纵酒,历来看法不一,王安石曾以此贬低李白,说李白“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这种看法实乃皮相,没有看到李白在昏酣适意中愤世嫉俗的清醒,在狂饮大醉中对理想、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李白沉溺醉乡并非真的颓唐,他是以此作为对黑暗现实反抗和获得宽慰排解的手段。诗中所表现的鄙弃世俗、蔑视富贵、自重自信的傲岸不屈的精神,气薄云天的豪情,乃是基调、主流,具有十分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其气魄、力量,正如本诗开篇所描写的从天而降的万里黄河一样,一泻千里,不可阻挡。
【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意思1】古时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那白云在经过千年以后的现在,仍然和往日一样在空中悠游飘浮着;但是,那个已经离去的仙人却从来没再回来过。【意思2】诗句借传说落笔。黄鹤飞去不复返,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飘荡,悠悠千载。这里通过黄鹤楼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人世沧桑,岁月不再的寂寞、惆怅之情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注:黄鹤,黄鹤楼因其所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记载:“昔费文袆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贺。”《齐谐志》言: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提示】黄鹤一飞去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还在黄鹤楼上空悠荡飘浮。诗人借古代传说抒发古人不可见的遗憾心情和世事茫茫的感慨,气势苍莽,感情真挚。【鉴赏1】仙人骑着黄鹤一去就不曾再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依旧在楼头上,自在地飘游。作者怀念远去的人,并且感叹人事多变,唯有自然是永恒不变的;人如果和伟大的自然比起来,不是显得太渺小卑微了吗?【鉴赏2】这是作者观黄鹤楼,抒发忧怨之情的诗句。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诗意是说:黄鹤飞去不复返,物去楼空,只有白云飘荡,千载悠悠。鹤去楼在,诗人联想到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全诗】《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黄鹄矶上,古时“鹄”、“鹤”二字相通,黄鹄矶即黄鹤矶。②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一说三国蜀费文祎成仙,曾骑黄鹤在此停歇;一说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经过这里。③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水。汉阳:今武汉市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④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当时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后为江水冲没。【全诗赏析】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曾经评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但是,假如我们细心吟读一下,就会发现,这首诗并没有严格遵守七言律诗的规格,比如前四句,“黄鹤”二字三次出现,这种重复是律诗上的大忌,第四句结尾还出现了“三平调”,这也是律诗不允许的。那么,为什么严羽对这首诗评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这首诗写得情感真挚,气势流畅,情与景的交融达到一片化机的地步。正如沈德潜所评论的那样:“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人们被他那种苍茫千古的诗意,出神入化的妙笔所折服,也就不再计较一字一句的声韵格律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四句如行云流水,要一气连读。“黄鹤楼”地处武昌黄鹤山上,传说古代有仙人在这里乘黄鹤飞升而去。诗人登楼远望,思接千载,想到古人已逝,人去楼空,只有天上白云,千载悠悠。这几句开头就发深沉豪叹,诗人由登楼所见空间的高远联想到时间的悠长,追思古人,目尽青天,以“千载”形容“白云”,思绪绵绵,给人以无尽的历史沧桑的感觉。这几句,今古对比,虚实相映,有一种风景不殊,人事已改的苍凉味道。按照常规写法,上面几句已铺垫好抒情议论的基础,下面该横生感慨了,但诗人却突然一转,用精工对仗的笔法写眼前景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照晴川,波光闪烁,远树历历在目,芳草萋萋满眼。前四句写仙人乘鹤,虚无缥渺,这几句写眼前景物,笔笔如生,大江、远树、芳草、白云,衬托着黄鹤楼又是如此谐调,给人绘景如画,身临其境的感觉。按照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律,五、六两句应该转折,这两句宕开一笔,转生波折,不仅符合律诗要求,还有如下好处:通过登高远望见到的大江、长洲,从侧面写出了黄鹤楼之高,扣住了题目,这是一;上面虚写,这里实写,形成对比,文势有所起伏,这是二;“芳草萋萋”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巧妙引出下文的归思之意,这是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黄昏,寒江生烟,萋萋芳草引出游子的思家情绪。但远望不可当归,乡关渺茫,何处是故园呢?诗的结尾描绘出一种旷远而迷濛的景色,确切地表达了游子去国思家的淡淡哀愁,给人如烟如雾的感觉,与开头描写的渺茫思古的情调化为一体,写景之中,融会感情。这首诗看上去如泻水于地,随意东西,其实,句句不离黄鹤楼,或写来历,或写背景,或描绘登楼所见,或抒写登楼所思,腾挪变化而精神不散,一气贯注其中。后人曾有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而搁笔的传说,由此可见后人之推崇。
白云千载空悠悠。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意思1】古时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那白云在经过千年以后的现在,仍然和往日一样在空中悠游飘浮着;但是,那个已经离去的仙人却从来没再回来过。【意思2】诗句借传说落笔。黄鹤飞去不复返,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飘荡,悠悠千载。这里通过黄鹤楼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人世沧桑,岁月不再的寂寞、惆怅之情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注:黄鹤,黄鹤楼因其所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记载:“昔费文袆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贺。”《齐谐志》言: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提示】黄鹤一飞去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还在黄鹤楼上空悠荡飘浮。诗人借古代传说抒发古人不可见的遗憾心情和世事茫茫的感慨,气势苍莽,感情真挚。【鉴赏1】仙人骑着黄鹤一去就不曾再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依旧在楼头上,自在地飘游。作者怀念远去的人,并且感叹人事多变,唯有自然是永恒不变的;人如果和伟大的自然比起来,不是显得太渺小卑微了吗?【鉴赏2】这是作者观黄鹤楼,抒发忧怨之情的诗句。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诗意是说:黄鹤飞去不复返,物去楼空,只有白云飘荡,千载悠悠。鹤去楼在,诗人联想到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全诗】《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黄鹄矶上,古时“鹄”、“鹤”二字相通,黄鹄矶即黄鹤矶。②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一说三国蜀费文祎成仙,曾骑黄鹤在此停歇;一说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经过这里。③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水。汉阳:今武汉市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④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当时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后为江水冲没。【全诗赏析】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曾经评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但是,假如我们细心吟读一下,就会发现,这首诗并没有严格遵守七言律诗的规格,比如前四句,“黄鹤”二字三次出现,这种重复是律诗上的大忌,第四句结尾还出现了“三平调”,这也是律诗不允许的。那么,为什么严羽对这首诗评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这首诗写得情感真挚,气势流畅,情与景的交融达到一片化机的地步。正如沈德潜所评论的那样:“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人们被他那种苍茫千古的诗意,出神入化的妙笔所折服,也就不再计较一字一句的声韵格律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四句如行云流水,要一气连读。“黄鹤楼”地处武昌黄鹤山上,传说古代有仙人在这里乘黄鹤飞升而去。诗人登楼远望,思接千载,想到古人已逝,人去楼空,只有天上白云,千载悠悠。这几句开头就发深沉豪叹,诗人由登楼所见空间的高远联想到时间的悠长,追思古人,目尽青天,以“千载”形容“白云”,思绪绵绵,给人以无尽的历史沧桑的感觉。这几句,今古对比,虚实相映,有一种风景不殊,人事已改的苍凉味道。按照常规写法,上面几句已铺垫好抒情议论的基础,下面该横生感慨了,但诗人却突然一转,用精工对仗的笔法写眼前景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照晴川,波光闪烁,远树历历在目,芳草萋萋满眼。前四句写仙人乘鹤,虚无缥渺,这几句写眼前景物,笔笔如生,大江、远树、芳草、白云,衬托着黄鹤楼又是如此谐调,给人绘景如画,身临其境的感觉。按照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律,五、六两句应该转折,这两句宕开一笔,转生波折,不仅符合律诗要求,还有如下好处:通过登高远望见到的大江、长洲,从侧面写出了黄鹤楼之高,扣住了题目,这是一;上面虚写,这里实写,形成对比,文势有所起伏,这是二;“芳草萋萋”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巧妙引出下文的归思之意,这是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黄昏,寒江生烟,萋萋芳草引出游子的思家情绪。但远望不可当归,乡关渺茫,何处是故园呢?诗的结尾描绘出一种旷远而迷濛的景色,确切地表达了游子去国思家的淡淡哀愁,给人如烟如雾的感觉,与开头描写的渺茫思古的情调化为一体,写景之中,融会感情。这首诗看上去如泻水于地,随意东西,其实,句句不离黄鹤楼,或写来历,或写背景,或描绘登楼所见,或抒写登楼所思,腾挪变化而精神不散,一气贯注其中。后人曾有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而搁笔的传说,由此可见后人之推崇。
归去来兮辞原文。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本文选自《靖节先生集》。“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本篇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并且多用四、六字对偶句,格调与一般的散文不同。本文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作者已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80余天,便决定弃官隐居。文章写作经过,序里有说明。《宋书》说:“郡遣邮督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为了避免饥寒不得不违心去做官,为什么还要不愉快而独自悲伤呢?现在明白以往的错误已无法改正,未来的事情却可以补救。实际上迷路还不远,我已经明白今天的想法正确而昨天却做的不对。船在水上轻快地飘荡着前进,微风飘拂吹动着衣衫。我向行人打听前面路程还有多远,只恨天色微明,亮得太慢。终于我望见了自家的房屋,高兴得两脚奔跑起来。仆人们都跑出来欢迎,年幼的儿子在门边等着我。院子里几条小路已经荒芜了,松树和菊还活着。我手牵孩子走进屋内,看到酒已经满满地盛在一个壶里。我拿过酒杯自己斟上酒,看着庭院中的树木,感到非常高兴。我倚靠在南窗上表达我傲然自得的心情,深知生活在仅能容膝的房子里更容易使人安适。每天到园子里走走,那里成了我散步的场所,家中虽有门,门却经常关着。我拄着拐杖游游停停,时时抬头向远处眺望。只见白云无心地从山中飘出,鸟儿飞得疲倦了,也懂得要飞回巢去。日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在那里徘徊。回去吧!让我同外人断绝交往!世人与我意志不合,还驾车出去寻找什么呢?我很高兴同亲戚们说说心里话,喜欢用弹琴读书来消除愁闷。种田的人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田地上开始耕种。我有时驾着有布篷的车,有时划着一只船,穷尽到幽深的涧谷,经过那高高低低的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细细的泉水刚刚开始流动。我羡慕各种生物及时生长,感叹我一生快要过完。算了吧!寄身在天地间还有多少日子,为什么不随着心性,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还想到哪里去呢?升官发财不是我的愿望,神仙世界也是没有希望进入的。我只想有个好天气,一个人出去,有时就把拐杖插在一边,去为庄稼锄草和用土培苗。登上东边泽畔,放声长啸,面临那清清的流水吟咏诗歌。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度过我的余年,应该快乐地顺应自然而生活,还有什么怀疑的呢!赏读本文是作者与当时黑暗腐朽的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从内容上,这篇文章几乎把陶渊明的家庭情况、从政经过、辞官理由、辞官后的思想斗争、归来后与家人聚会的欢欣以及农耕生活的乐趣等都作了简洁而生动的描述,可以说是一部简要的生平履历。文章的侧重点是作者辞官的决心和归返田园的欢畅。虽然文章里流露的“乐天知命”的思想和隐居不仕的生活态度并非是积极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反抗。全文感情真挚,不假雕饰,韵调优美,自然纯真。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谓推崇备至了。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出处】唐·李白《将进酒》【翻译】你可曾见?高堂上对着明镜照见满头白发,早晨时还缕缕青丝,晚上已如雪样白。【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点评】诗人采用夸张手法,极言岁月匆匆——从青年到老年只是朝暮之间。这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悲观已极,但却不纤弱,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赏析1】高堂,指父母双亲。青丝,喻黑发。两句的意思是:你没看见上一辈的人因为从镜子里看到白发而悲伤,早晨还是黑发,晚上已变得雪白?诗句以夸张笔法画出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悲叹人生的短促。但读者不妨从韶光易逝、切莫虚度这一角度去理解。【赏析2】唐代诗歌。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今甘肃静宁)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载《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三。当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为客,3人登高畅饮,而李白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故借酒兴诗情,以如椽巨笔,挥千古名作。开篇以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奠定了狂放、豪纵之音;而“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则表明了李白怀才不遇、积极用世的思想本质。通观全诗,则有一种“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慨叹,表现出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傲岸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沉情绪。全诗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万千,诗情狂放、激愤豪迈,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之感。全诗大起大落、忽翕忽张、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实属鬼斧神工之作。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缀之,极尽参差错致之能事。诗句以散句为主,又以短小对语点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即是。
朝如青丝暮成雪。推荐。爱诗词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出处】唐·李白《将进酒》【翻译】你可曾见?高堂上对着明镜照见满头白发,早晨时还缕缕青丝,晚上已如雪样白。【原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点评】诗人采用夸张手法,极言岁月匆匆——从青年到老年只是朝暮之间。这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悲观已极,但却不纤弱,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赏析1】高堂,指父母双亲。青丝,喻黑发。两句的意思是:你没看见上一辈的人因为从镜子里看到白发而悲伤,早晨还是黑发,晚上已变得雪白?诗句以夸张笔法画出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悲叹人生的短促。但读者不妨从韶光易逝、切莫虚度这一角度去理解。【赏析2】唐代诗歌。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今甘肃静宁)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载《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三。当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为客,3人登高畅饮,而李白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故借酒兴诗情,以如椽巨笔,挥千古名作。开篇以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奠定了狂放、豪纵之音;而“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则表明了李白怀才不遇、积极用世的思想本质。通观全诗,则有一种“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慨叹,表现出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傲岸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沉情绪。全诗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万千,诗情狂放、激愤豪迈,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之感。全诗大起大落、忽翕忽张、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实属鬼斧神工之作。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缀之,极尽参差错致之能事。诗句以散句为主,又以短小对语点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即是。
【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鉴赏提示】这是大年初一仍行旅在外的游子写的怀乡诗。大意是说,行舟停泊在青山脚下,前望仍是茫茫的水程。由于涨潮,江面显得更加开阔;风向正好,帆篷被吹得鼓胀胀的。黑夜过去了,朝阳又从海上升起,不觉已开始新的一年。可怜我依旧飘泊在外,只得托飞雁将家书传递到家乡洛阳。其中二、三两联常被人单独征引,传为名句。一首传唱不绝的好诗,往往既有完美的艺术整体,又有出色的警言妙语。王湾此诗整体高华而颔、颈两联不仅对仗工整,写景入神,而且自然无迹地表现了某种人生境界与生活哲理,使读者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鉴赏】王湾的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不管异文多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都是相同的。这首诗写王湾客行至镇江北固山下时,看到潮平江阔、风正帆悬的景象,触发了对家乡洛阳的情思,充满了画意诗情。尤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享有盛誉,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把这两句作为盛唐气象的代表,和中唐、晚唐的诗作了比较,指出不同时代孕育不同气象的诗歌,并称此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其实,这一联之高妙,还不只是在“形容景物”上,而在于巧述时令变化,给人以哲理性的暗示。“海日生残夜”,乃海日生于残夜,意谓残夜之时就孕育了海上喷薄而出的太阳。日和夜是相对立、相排斥的。如今说日孕之于夜中,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江春入旧年”,寒冬将尽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有人以为这一年的立春在腊月,在旧年里就已经立春了。这说法固然也可成立,但理解为江南春早,在旧年未尽时就已暖气潜动、草木萌发更有实感,且使人如见春色,如感春意。冬尽春来,这是自然顺序,如今春“入”冬而至,既主动,又急切,使人感到生命急速的律动,要摆脱一切束缚,冲决种种阻力,早临人间。“海日”句写一天之始,“江春”句写一年之初。这两句既可分别表达一种意念,又可复合为写景:春晨;写意:新事物来自旧事物。新陈代谢,新的取代了陈的地位,但新是从陈中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导致的转化,新并非凭空而来,无缘而至。“海日生残夜”和“江春入旧年”,深究其义,实为一致。可是都不同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具体描写,而以抽绎事理的方式表述,使形象镀上理性的光泽。加之这两句又尽变化之能事,“海日”是具象,“江春”则抽象。“残夜”,明言天将晓;“旧年”则笼统称之。言“海日”说从残夜中“生”,述“江春”称向旧年中“入”。“生”和“入”方向相反,给人的感受判然不同。如果写成“海日进残夜,江春入旧年”或“海日生残夜,江春出旧年”,则对句流为“合掌”,且动意大减,生气顿失。“生”,有孕育的深意;“入”,有闯进的动感,相对成文,映照生趣,使之无愧于千古名句。王湾现存诗仅十首,尤以此首擅名。此首中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闻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更以理趣动人,使人从时间的流逝中,看到新生事物总是不可抗拒地出现,从而高扯起生活的风帆,驶向广阔的生活的海洋。【赏析】
这首诗有“归乡行”和“离乡行”二说,均可通;细玩“江春入旧年”句意,似以前说为胜。诗人泊船于北固山下,从船舱固定的观察点向外张望,只见客路萦绕青山,又伸向远方,行舟疾驶江面,仿佛跑到了绿水前面。前句是静态的描写,为远望所得,蜿蜒的驿路不禁撩起乡思;后句是动态的刻画,为近观所见,他人的行舟自会惹动离愁。这幅联语使用工丽的对句,写得动静相生,映带成趣,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再结合题面,可知首句中的“青山”当指北固山,次句中的“绿水”则指长江,这就坐实了泊船于北固山下的特定位置,而“青山”、“绿水”的鲜明色彩又似不经意地点染了江南的秀色,“一身而二任”,开篇起得可谓平稳而得势。颔联状摹长江景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人今番从吴、楚还乡是走水路,由长江北上邗沟,再经通济渠,直抵洛阳。因而写江景是题意所须。这两句妙在能绘出江行之人眼中的典型之景,道出江行之人视野开阔的共同感受。特别是下句,一个“正”字和一个“悬”字用得极好,表明了船是顺风行驶,正好借助风力。如风力过小,不好说“正”;风力过大,也难以说“正”。只有风力恰到好处,才得以一帆高“悬”。清代学者王夫之曾经盛赞这句诗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薑斋诗话》卷上),是极有见地的品鉴。如果是武陵渔人泛舟于惠风和畅的桃花溪中,或是西江商旅买舸行经惊涛骇浪的三峡险滩,又怎会出现这“风正一帆悬”的江行特有的景观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诞生于黑夜已残之时,江春来到寒冬未尽之日。一个“生”字和一个“入”字,赋予了无生命的“海日”和“江春”以感情和性灵,这些最美好的事物仿佛特意提前赶到人世,殷勤地为人们献出光明和春意,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幸福。“江春入旧年”句,除了表明长江景物在行将消逝的残冬中已呈现出融融春意,还告诉我们,这一年的立春是在旧历年底。第三联具有郁勃奋发之气,给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受,写得最为警策,也最为活脱。无怪乎明代胡应麟把这幅联语视作盛唐诗歌的代表,清代沈德潜称它“一经锤炼,便成警绝”,纪昀也说这“全是锤炼工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滞留吴地,满怀客居之感和思乡之情,于是产生一个念头:托付北飞的鸿雁,请它们将一封家信带到故乡洛阳,就说不久(或许是春节前夕)即可与家人团聚。这一联用抒情的咏叹笔调作结,截住前面的景语,最为和谐得体。全诗意境明朗开阔,格调刚健清新,写景具有鲜明特征,抒情道出特定感受,已经完全摆脱了齐梁纤弱柔靡诗风的影响,是首传诵人口的好诗。
乡书何处达。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鉴赏提示】这是大年初一仍行旅在外的游子写的怀乡诗。大意是说,行舟停泊在青山脚下,前望仍是茫茫的水程。由于涨潮,江面显得更加开阔;风向正好,帆篷被吹得鼓胀胀的。黑夜过去了,朝阳又从海上升起,不觉已开始新的一年。可怜我依旧飘泊在外,只得托飞雁将家书传递到家乡洛阳。其中二、三两联常被人单独征引,传为名句。一首传唱不绝的好诗,往往既有完美的艺术整体,又有出色的警言妙语。王湾此诗整体高华而颔、颈两联不仅对仗工整,写景入神,而且自然无迹地表现了某种人生境界与生活哲理,使读者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鉴赏】王湾的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不管异文多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都是相同的。这首诗写王湾客行至镇江北固山下时,看到潮平江阔、风正帆悬的景象,触发了对家乡洛阳的情思,充满了画意诗情。尤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享有盛誉,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把这两句作为盛唐气象的代表,和中唐、晚唐的诗作了比较,指出不同时代孕育不同气象的诗歌,并称此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其实,这一联之高妙,还不只是在“形容景物”上,而在于巧述时令变化,给人以哲理性的暗示。“海日生残夜”,乃海日生于残夜,意谓残夜之时就孕育了海上喷薄而出的太阳。日和夜是相对立、相排斥的。如今说日孕之于夜中,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江春入旧年”,寒冬将尽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有人以为这一年的立春在腊月,在旧年里就已经立春了。这说法固然也可成立,但理解为江南春早,在旧年未尽时就已暖气潜动、草木萌发更有实感,且使人如见春色,如感春意。冬尽春来,这是自然顺序,如今春“入”冬而至,既主动,又急切,使人感到生命急速的律动,要摆脱一切束缚,冲决种种阻力,早临人间。“海日”句写一天之始,“江春”句写一年之初。这两句既可分别表达一种意念,又可复合为写景:春晨;写意:新事物来自旧事物。新陈代谢,新的取代了陈的地位,但新是从陈中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导致的转化,新并非凭空而来,无缘而至。“海日生残夜”和“江春入旧年”,深究其义,实为一致。可是都不同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具体描写,而以抽绎事理的方式表述,使形象镀上理性的光泽。加之这两句又尽变化之能事,“海日”是具象,“江春”则抽象。“残夜”,明言天将晓;“旧年”则笼统称之。言“海日”说从残夜中“生”,述“江春”称向旧年中“入”。“生”和“入”方向相反,给人的感受判然不同。如果写成“海日进残夜,江春入旧年”或“海日生残夜,江春出旧年”,则对句流为“合掌”,且动意大减,生气顿失。“生”,有孕育的深意;“入”,有闯进的动感,相对成文,映照生趣,使之无愧于千古名句。王湾现存诗仅十首,尤以此首擅名。此首中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闻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更以理趣动人,使人从时间的流逝中,看到新生事物总是不可抗拒地出现,从而高扯起生活的风帆,驶向广阔的生活的海洋。【赏析】这首诗有“归乡行”和“离乡行”二说,均可通;细玩“江春入旧年”句意,似以前说为胜。诗人泊船于北固山下,从船舱固定的观察点向外张望,只见客路萦绕青山,又伸向远方,行舟疾驶江面,仿佛跑到了绿水前面。前句是静态的描写,为远望所得,蜿蜒的驿路不禁撩起乡思;后句是动态的刻画,为近观所见,他人的行舟自会惹动离愁。这幅联语使用工丽的对句,写得动静相生,映带成趣,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再结合题面,可知首句中的“青山”当指北固山,次句中的“绿水”则指长江,这就坐实了泊船于北固山下的特定位置,而“青山”、“绿水”的鲜明色彩又似不经意地点染了江南的秀色,“一身而二任”,开篇起得可谓平稳而得势。颔联状摹长江景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人今番从吴、楚还乡是走水路,由长江北上邗沟,再经通济渠,直抵洛阳。因而写江景是题意所须。这两句妙在能绘出江行之人眼中的典型之景,道出江行之人视野开阔的共同感受。特别是下句,一个“正”字和一个“悬”字用得极好,表明了船是顺风行驶,正好借助风力。如风力过小,不好说“正”;风力过大,也难以说“正”。只有风力恰到好处,才得以一帆高“悬”。清代学者王夫之曾经盛赞这句诗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薑斋诗话》卷上),是极有见地的品鉴。如果是武陵渔人泛舟于惠风和畅的桃花溪中,或是西江商旅买舸行经惊涛骇浪的三峡险滩,又怎会出现这“风正一帆悬”的江行特有的景观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诞生于黑夜已残之时,江春来到寒冬未尽之日。一个“生”字和一个“入”字,赋予了无生命的“海日”和“江春”以感情和性灵,这些最美好的事物仿佛特意提前赶到人世,殷勤地为人们献出光明和春意,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幸福。“江春入旧年”句,除了表明长江景物在行将消逝的残冬中已呈现出融融春意,还告诉我们,这一年的立春是在旧历年底。第三联具有郁勃奋发之气,给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受,写得最为警策,也最为活脱。无怪乎明代胡应麟把这幅联语视作盛唐诗歌的代表,清代沈德潜称它“一经锤炼,便成警绝”,纪昀也说这“全是锤炼工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滞留吴地,满怀客居之感和思乡之情,于是产生一个念头:托付北飞的鸿雁,请它们将一封家信带到故乡洛阳,就说不久(或许是春节前夕)即可与家人团聚。这一联用抒情的咏叹笔调作结,截住前面的景语,最为和谐得体。全诗意境明朗开阔,格调刚健清新,写景具有鲜明特征,抒情道出特定感受,已经完全摆脱了齐梁纤弱柔靡诗风的影响,是首传诵人口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