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出处】唐·柳宗元《渔翁》。【意思】渔翁昨夜落宿在西边岩石下,早晨起来在清澈的湘江中汲水,烧竹煮饭。写了渔翁的起居活动,表现出渔翁的勤劳与俭朴。而诗中以“清湘”代水,用“楚竹”代薪,则给人以超凡绝俗之感,流露出诗人愤世嫉俗的孤高情怀。注:汲(jí),从深处打水。燃楚竹,烧竹煮饭。【全诗】《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释】①西岩:指永州西山。②清湘:指湘水,流经永州。③欵乃(aoai奥霭):象声词,摇橹声。渌(lu路):清澈。【全诗赏析】《渔翁》是把诗中人渔翁置于他活动的天地中来描绘的,通过其活动以及周围景物揭示主人公的精神风貌。首句从“夜傍西岩宿”写起,我们可以想象渔翁是以船为家,生活在山水之间,行踪飘忽不定……诗的第二句写他早起打水生火,开始一日的生活,事属平常,但所汲为“清湘”之水,所燃为“三楚”之竹,这就很不平常了。“清湘”和“楚竹”在古代诗文中被赋予丰富的意蕴,所以一经拈出,就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有超凡脱俗之感,感到它们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读诗的第三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我们才醒悟到原来前两句所描述的其实是“雾里看花”,很不真切,读者只能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那么“烟销日出”以后该能看清楚渔翁的身影以至他的容貌了吧?急不得,先说“不见人”,继而随着“欸乃一声”棹歌,忽现眼前的是“山水绿”画面。这里颇有奇趣可寻:不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使主人公的出场不同一般;不说“山水绿”是“烟销日出”所致,而直接棹歌,似乎山水是被棹歌唱绿的。但仔细琢磨,又完全合乎情理:日出烟散,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山和水等大目标,然后才会把视线集中到具体的细小目标,只要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欸乃一声”的棹歌在山水间飘荡,它不受什么限制,自然入耳,听者寻声得人,于是人物出场。经过这一番安排,主人公的亮相造型自然会十分鲜明突出。诗的最后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也有类似三、四句的错位:“回看天际”这一动作与“下中流”没有逻辑关系,视线所接应该是“岩上无心云相逐”。经作者这样安排以后,让人觉得“回看天际”的动作尚未最后完成,而渔舟已下到中流之中了,渔翁动作敏捷可以想见。而用岩上白云缭绕舒展的画面结束全诗,有悠远不尽之致。“云无心而出岫”曾经是陶渊明企慕的境界,可以说末句的景物描写是揭示主人公精神风貌的着意之笔。苏轼曾说:“孰味此诗有奇趣。”但又主张后两句“虽不必亦可”。这种看法引起后世持久的争论,意见难以统一,但一致认为原作是好诗。

()

【诗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处】唐·柳宗元《渔翁》。【意思】回头来看,渔翁已驾船行至江心,水中倒映着青山和蓝天,片片白云仿佛正在与船儿追逐嬉戏。【全诗】《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释】①西岩:永州(今湖南零陵县)之西山,在湘水之滨。清湘:清澈的湘江,因湘江流经永州。燃楚竹:以楚竹为柴烧饭,因永州战国时属楚地。②欸(ai)乃:摇橹之声,或称舟子摇船时应橹的歌声。唐时民间渔歌有《欸乃曲》。③无心:指白云自由自在地飞动。【全诗赏析】苏东坡论柳宗元诗以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一点表现在他的山水诗里特别明显,的确达到了枯和膏、淡和浓的完美的统一。其原因主要有两条:纳人于山水;寄情于他人。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诗中的“西岩”的景物实在不必恭维,那山谷深远低洼,有的象蚁垤,有的象蚁穴,如此而已。但如果有人在这山水间,那就大不相同了。西山之夜,沉寂而安静,突然出现一个渔翁傍岩而宿,这夜,这山,便顿添活气。当清晨渔翁汲水生火做饭的时候,清清的湘江,葱翠的楚竹,也便随之生动起来。诗人以“清湘”代水,以“楚竹”代柴,就使渔翁一扫凡俗之气,山水变得明净澄洁,情趣变得古雅稚拙。下面诗人之笔格外轻灵圆活,于反常中创造了一种奇异之美:当清晨的雾霭消散,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渔翁却不见了。这里不仅写了人,而且写了人的活动,在山水的背景上忽然隐去,多么奇妙,莫非山水之灵又归体返本吗?忽听“欸乃”一声,循声望去,山水变得更加青翠碧绿了。“欸乃”和“山水绿”本来没有什么关系,但于惊异之际,忽闻棹歌,顿时心旷神怡,觉得山水也格外娇美了,这正是感觉通联的作用。这一句充满了人的活动,发“欸乃”之声的是渔翁,听声音的是作者,而感觉山水之绿的既有渔翁也有作者。这样写也为下边两句转换描写角度作了准备。当船到中流,回头遥看天际,那西山上的白云还在追逐着小舟。白云当然不会追逐,是小舟前进时人对远处景物的感觉,那么“回看天际”的是人,见“云相逐”的是人,与“云相逐”的还是人。毫无疑问,这首诗句句写人,人是景物的中心,人给山水以灵魂,没有人,山水就仅仅是山水而已。诗人的这种审美观点运用于创作,即便残山剩水也会带一股灵气。作者写这首诗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抒发情感,他的情感就寄寓在渔翁身上。在诗里,作者先在旁观,后在倾听,逐渐入神,到听“欸乃”之声,看“山水绿”的时候,渔翁和作者的身影就有了部分的交叠。到“回看天际”时,就产生了意象的复合,分不清是渔翁还是作者了。实际上,作者面对眼前的景观,渔翁的意态,早已身立于斯,魂寄于彼了。所以他能写得如此真切,转换如此自然。另外,渔翁是志趣孤高的化身。他独傍西岩而宿,饮清湘,燃楚竹,于山水间独自往来隐现,有情寄于山水,无绪看白云相逐。作者在轻笔淡墨中刻意表现渔翁的超脱,这种超脱不是看破红尘而与世无争,而是一种情怀的特殊表现方式,或独钓寒江,或啸傲山水,一蓑烟雨任平生。总的说,在渔翁的身上闪现着诗人的影子,诗人孤高的品格具体化为渔翁的形象。诗人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孤高志趣是以平常、简古的山水描写表现出来的,而作者的浓烈的情感又是靠形象的塑造而淡淡地流露出来的。读者从“枯”的表层下可以品尝到丰的旨趣,从淡淡的形象描绘中可领受到浓情的感染。柳诗确实是山水中的佳作杰构,苏评也的确是行家里手的真知灼见。

()

【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鉴赏】这首诗是李白参加当时的政治斗争失败,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后写的。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地势很高。彩云:彩色云雾。原诗意思是:早上辞别长江上游高在彩云间的白帝城,一天功夫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山峦层叠,猿猴不断尖厉叫鸣,船快如飞,转瞬间就过了关山重重。这是写山川的壮丽和诗人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诗,可用来形容乘船或坐车去旅行的轻快感觉;也可用来形容某种时代潮流、思潮或力量的澎湃不可阻挡。原诗展露出一种愉快明朗的生命情调,意气飞扬奔放。【原诗】《早发白帝城》年代:唐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春季。是时李白被流放夜郎,刚行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便遇赦得释,怀着极度欣喜的心情,五十九岁的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自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今属湖北)的抒怀佳作。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彩云间”,力状白帝城之高,造成江水由西而东、由高到低的巨大落差,为下文舟行之速积蓄气势。“千里”,见出距离之远;“一日”,表明时间之短。如此遥远的距离用这样短的时间即可到达,则舟行之速不言自明。“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是诗人的听觉感受。不写两岸景色,独取啼鸣不绝的猿声,盖因舟行太快,沿江景物一闪而过,来不及细看,只有连成一片、不绝于耳的猿声回荡在空间,诗人只能凭听觉来感知船行的速度。前人有云:“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施补华《岘傭说诗》)。这段评语,正确指出了此句采用顿挫手法,借猿声反衬舟行之速的特点,可谓知言。两岸猿声尚未停歇,“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速度该是何等的迅捷!一个“轻”字,用得极好,它不仅给人一种轻盈飞动之感,宛如凌空飞越了万重山峦,而且细腻传神地展示了轻松愉快的诗人心境。由此回观全篇,则无论“朝辞”,还是“还”,抑或是万重山中的猿啼之声,都充溢着诗人那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这样看来,人物心境的快感和客观极快的船行有机地揉合在了一起,从而构成这首以描写速度美而著称的小诗的妙境。

()

[原文]

式微,式微!

()

《海棠春睡(海棠花)》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

【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徒:空。【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婉转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坐观”二字,再加一个“羡”字,已经把作者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例]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啧称赞,但只闻赞美,不见行动,在跃进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李善阶《从“羡鱼”和“结网”谈起》)【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全鉴赏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无名氏”语)。诗题一作《临洞庭湖》。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虚”与“太清”,均指天空。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云梦泽是古代巨泽,位于今湖北省长江南北,原为二泽,江北称云,江南称梦,后大部淤成陆地,遂并称云梦泽。此处用“云梦泽”指代湖北省东南部及湖南省北部的广大低洼地区。上句用一“蒸”字,写出水气弥漫之广与积蓄之丰;下句用一“撼”字,写出波涛喧声之大与威势之强。这两句诗阔大雄浑,气象壮观,是咏洞庭湖的名句,正如《西清诗话》所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一语气象。”后来杜甫亦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两句咏洞庭湖的名句,堪与孟诗媲美,同为千古绝唱,致使方回叹道,洞庭湖与岳阳楼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后人自不敢复题”(《瀛奎律髓》卷一)。在两句孟诗中,尤以“波撼岳阳城”一句最为声势动人。宋人范志明《岳阳风土记》云:“孟浩然《洞庭湖》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孟诗此句,既有夸张,亦有写实,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动人心魄的气势。前四句既描绘了湖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用以象征太平富强、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颈联两句表达诗人出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上句说自己想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但苦于没有船和桨,实际暗喻着诗人想从政做官,但可惜无人引荐的慨叹。张衡《应闲》云:“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此为“欲济无舟楫”所本。诗中之“济”字,语意双关,兼含“济水”与“济世”之意。“舟楫”既指渡水器具,亦指引荐之人。下句说自己虽然身处明君治下的盛明之世,但却平居闲处,无所事事,实在感到惭愧,有负“圣明”之世,从而表达了诗人不甘长期隐居,而欲出仕求官,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端居”即平居、闲居,此处指隐居。尾联两句请求张九龄予以推荐援引。诗人说他坐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只能徒然羡慕别人钓到的大鱼罢了。“垂钓者”既实指洞庭湖边的钓鱼人,亦喻指执掌朝政的丞相张九龄。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张丞相主持政事,诗人是很钦佩羡慕的,很愿追随在丞相左右,为朝庭做些事情;但自己现在仍是在野之身,尚无一官半职,虽然空有出仕从政的愿望,但却无法实现,因而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推荐援引。《淮南子·说林训》云:“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古语,既与有关洞庭湖的描写相贴合,但又翻出干谒求荐的新意:“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此诗收句亦然,而词意则超绝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新颖。前四句虽系写景,但景中含情,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巧妙地歌颂了开元盛世。后四句虽系抒情,但婉而不露,写得萦纤曲折,含蓄蕴藉。诗人虽然希望张九龄引荐,但又不失身份,写得词语得体,不卑不亢,毫无寒乞相。纪昀评此诗曰:“此襄阳求荐之作……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据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纪氏此评,可谓一语破的。孟浩然之诗,总体上虽以孤寂悠闲、冲淡清远著称,但有些诗却“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卷五引《吟谱》语)。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是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清人潘德舆说,孟浩然有些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壮逸浑健之诗在孟集中虽然不多,并不代表孟诗的主要风格,但它毕竟是孟诗的一个重要方面。

()

【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滚滚而来。落木:落叶。萧萧:落叶声。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长江之雄迈,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写景中流露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出神入化,古今独步。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仗工整,气韵流畅。【鉴赏】树叶纷纷落下,无边无际,江水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奔流不息。以“无边”修饰“落叶”,“萧萧”而下的气势才会具备;同样,以“不尽”修饰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的气势也生成。让人禁不住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江水翻滚,气势汹涌而来。落叶本是让人感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本是让人伤心不已,诗人赋予了诗句以悲壮的情感。然而,下句偏又写长江之水奔波不息,却并不泄气,又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正是如此,整句诗歌虽语含悲怆,却境界开阔,虽悲伤,读来却并不让人消沉。【鉴赏2】无边无际的树木在秋风中树叶飒飒落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写长江之雄迈。现在多用此语比喻旧事物、旧势力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事物、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唐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一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诗第一。”【鉴赏3】落叶萧萧而下,无边无缘。长江滚滚而来,不绝不尽。这是登高所见到的景物。两句诗从两种事物“落木”、“长江”描写了同一内容——秋天的肃杀空旷。“萧萧”、“滚滚”,以叠字来极力渲染无边不尽之势。而“无边”、“不尽”又强调了秋气的浓郁。两句诗描写秋景不是凄凄惨惨,而是气势豪迈,令人振奋。上、下句对仗极工,又不失自然。总体意念、句中词句俱佳,不愧为千古名句。注:萧萧,形容叶落的声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树木叶落纷纷或江水奔腾不息。[例1]一出镇子就是一大片银杏林,空间地下,极目所及,都是令人目眩的金黄颜色,一阵微风吹过,空中的黄叶簌簌作响,地上的黄叶也翩翩起舞,的确有一种如杜甫所吟咏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象,给了我一个毕生难忘的印象。(王西彦《红叶的性格》)[例2]是的,长江是一条一往无前的江河。“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嘉《长江之歌》)二、用以比喻旧的事物或人逐渐衰亡,新事物或新人不断涌现。[例1]国外有人统计:1965年的大学毕业生经过10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有70%老化了,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就有50%的专业知识过时了。我国有人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知识的这种旺盛的新陈代谢。(王希永、詹万生《给大学生的信》)[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祝愿一代新人,踏着先辈的足迹,创造更加动人的业绩吧!(张震、王小夫《在地狱的入口处》)【全诗】《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鉴赏】大历二年(766)夔州,重阳节登高作。大致上前四主景,后四主情。首联两句各以三景连缀属对,上句曰“风急-天高-猿啸”,笔墨浓重,使人顿生秋气肃杀之感,故落笔在一个“哀”字,是猿声给人的感觉。下句曰“渚清-沙白-鸟飞”,着色转淡,只一“回”字便与“风急”呼应,有不胜风力之感。两句密集许多意象,写得秋声秋色俱足,而猿鸟惊秋,亦足兴起人的秋思。次联笔势突变,不再一句三景,而作一句一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已觉气势雄浑;而“无边”与“不尽”,则在空间和时间上广远延伸,境界更见阔大;音情上“萧萧下”以舌齿音传风声,“滚滚来”以开口呼传涛声,出神入化;象征上则包容十馀年间人事代谢与历史变迁。三联入情叙事,以“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高度概括了老杜毕生经历及现实处境。其间熔铸了八九层意思:滞留客中、家山万里、常年如此、逢秋兴悲、登高又悲、独登更悲、百年过半、晚年多病等等,可谓百感交集于十四字中。末联谓多年国恨家愁、白发日多、排解唯酒,最后一句本作“新亭”仇注曰“停通”,今人多据此释为近来(因病)断酒。裴斐引“新亭举目风景切”(《十二月一日》),谓新亭乃登高所在,即修成不久的亭子,谓末句非但不是说断饮,恰恰说的是痛饮,“潦倒”云云,即沉滞于酒也,与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情。不同者,老杜所饮非“美酒”而是“浊酒”也。本篇不但在内容上极为凝练,境界上极为阔大,感情上极为深沉,就形式而言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造次一看,首尾似“未尝有对”,中幅似“无意于对”,细按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对、字字皆律,乃自然工稳,为杜诗中大气盘旋、沉郁悲壮风格之代表作。明代胡应麟推为“古今七律第一”。

()

昏昏: 糊涂,愚昧。昭昭: 明白,明智。语出《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生于战国时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以天下为己任,对当时处士横议、士风不古的现状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古代的贤者教导人,必先使自己彻底明白了,然后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教导别人的人,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用自己还觉得糊涂的东西使别人清楚明白。

()

株林野史

清石印本《株林野史》

()

【诗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原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诗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意思1】我只有以彻夜不眠的思念,来报答你愁眉不展悲苦的一生。惟将:只将。长开眼:指彻夜不眠。未展眉:紧锁双眉,愁苦的样子。【意思2】“长开眼”谓作者彻夜无眠;“未展眉”言妻子一生受苦,未曾开颜。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终身不再娶的意愿。感情深沉执着,哀痛欲绝。【鉴赏】现在我只能整夜一直睁着眼睛思念你,来报答你一生都不能展眉欢笑,以此作为对你长年为我受苦的偿谢。长,或作常。元稹思念亡妻,哀痛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遣悲怀。同甘共苦的夫妻常用“报答平生未展眉”这句诗,来表示对另一半诚挚的真情与感谢。【用法例释】一、用以表达对辛劳一生的亡妻的缅怀。[例]环顾室中,其物犹故,其人不存。元微之悼亡诗有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我固不仅是终夜长开眼也。(梁实秋《槐园梦忆》)二、用以形容对辛苦的妻子充满感激或歉疚,表示珍爱、报答的心愿。[例]妻子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因素而成为他艺术事业的精神支柱,成了他苦涉艺海时的那“最后一片叶子”。因此阮文辉将永远诚挚地注视妻子那一双虽爬满皱纹却明静如清泉的眼睛。一如唐人元稹诗中所说的那样: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雒青之《艺海苦航》)三、用以表达一种思恩图报的感情。[例]你待他真心,他对你诚意,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好反其道而行之的吧?“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美好的感情;至于违背这一许诺,则难免受到谴责。(司马玉常《士与知己》)【全诗】《遣悲怀三首·其三》.[唐].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全诗赏析】中国历史上,悼亡诗写得较好的有潘岳与元稹,而元稹所有悼亡诗中,《遣悲怀》被公认为最佳,其情真意切,为后世传诵不已。此诗约作于元和四年(809),这一年,诗人爱妻韦氏因病去世。韦氏,即韦丛,字蕙丛,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孰料七年之后便撒手人寰,遗一女。可以想见,妻子病亡时仅仅二十七岁,诗人也不过三十出头,正是少年夫妻恩爱之时,却不料遭此大祸。诗人饱受丧妻之痛,写下了三首《遣悲怀》,表达对亡妻的沉痛哀悼。第三首则在承接前两首生时亡后的基础上,抒发诗人的自悲。“闲坐悲君亦自悲”,本来是为亡妻悲痛,却不料最终落到自悲的地步。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由妻子的早亡想到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不禁悲从中来。邓攸心地善良,但却终生无子,这难道不是命吗?潘岳的悼亡诗做得再好,又如何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呢?面对无法预知的天命,作为人类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诗人不免由自悲而变得绝望了。所幸,诗人又从绝望中生发出希望。但愿将来我死后能够与妻子合葬一处,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们约定好来世还做夫妻。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我们能再有缘相会了。诗人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再次被浇灭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以此报答妻子当年对自己的深情眷意了。值得一提的是,末篇末句之“未展眉”,对应首篇之“百事乖”,丝丝入扣,不愧为“天然关锁”。纵览这三首诗,紧紧抓住一个“悲”字,由过去而现在,由悲妻而悲己,由遣悲而伤悲,以“悲”字绾结全篇,环环相扣,循环往复,构造出浓郁的悼亡气氛,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名篇。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实之故。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欤!”此言不虚也。

()

【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意思】蜡烛真像有心人一样,还懂得依依惜别,替离人流泪到天亮。【鉴赏】桌上的蜡烛仿佛也在为我们的离别而痛心,替我们流泪到天亮。诗人不直言离别愁思,而是借物抒情,使离情更为悲戚。之所以说蜡烛有心,是因为蜡烛中间有一根灯芯,诗人在诗句里面巧妙地将蜡烛的芯比喻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因为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开,所以蜡烛也替他们的分离流泪。“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蜡烛更加富有情感,同时也更加能表达出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到天明”又点出了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进一步表现。【评析】出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之情。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蜡烛写成“有心惜别”。因为送别的宴会进行了一夜,所以照明的蜡烛也便“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移情于物,以垂泪惜别的心情观看周围的一切,因此蜡烛也在垂泪了。想象丰富,联想自然,细腻、含蓄而动人。【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烛光之夜的离愁别情。[例]我将眼睛闭起,想象在一间小房之内,两人面对面俯首坐着,黯然无语;时间是深夜,空气极静谧,灯油尽了,台上只有一只洋烛,被从没有关紧的窗隙中透进的夜风吹得火焰摇摇不定,一颗颗的白热的融蜡只是从上面继续的淋下……啊!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叶灵凤《惜别》)【全诗】《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题解】这首诗是诗人与妙龄歌妓作别时留恋的心情写照。【注释】①尊:同樽,酒杯。②心:烛心,亦喻人心。泪:烛泪,亦喻人泪。【全诗赏析】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诗作。诗人与情人感情很深,却总觉得无论怎样做都无法表达自己的多情;明明是多情,却因某种原因不得不与之分手,所以诗人说“多情却似总无情”。这是诗人与恋人分别时最真切最痛苦的内心感受,是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熔铸出的诗句。“唯觉樽前笑不成”,因感伤离别,诗人挤不出一丝的笑容,然而诗人又是多么希望自己能举杯与情人笑别,使情人高兴啊!“唯觉”二字将诗人矛盾的心理刻画得委婉尽致。最后诗人触物生情,说那蜡烛都在为自己与恋人“垂泪”,用拟人化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这首诗语言流畅精练,情致缠绵婉约,意境深沉幽远,堪称言情佳作。“多情却似总无情”,也许诗人爱的太深,太多情,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足以显示出来,与所爱人不得不别时,却默然相对,倒显得彼此无情了。因与心爱之人分别,为不让她伤心,所以故作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与心爱认别离时,因多情而故作无情,因故作无情而想强作欢笑,因为太多情又不可能强颜欢笑,诗人不忍离别,心绪纷乱。这种错综矛盾的心情便是诗人当时的感受。以如此复杂的心情看东西,倒觉蜡烛有情,烛之“蕊”也让诗人以人的感情而化为“心”,“替人”指蜡烛通人情在代人流泪,也暗指人由于太多情而流不出泪来了只好借蜡烛之泪来寄托伤心的感情,恍忽中把烛泪当成了己泪。“到天明”又点出告别时间之长,足见诗人不忍分离之情。这首诗感情深沉真挚,用语精炼流畅,清爽俊逸,情思缠绵悱恻,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

【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出处】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意思1】青山淡淡,绿水迢迢,深秋的江南草木凋落。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此处形容江河源远流长。草木凋:一作“草未凋”。【意思2】迢迢(tiao):形容路途遥远,此处用来形容江水远源流长。句意:远远望去,青山隐隐约约连绵不断,江水迢迢,奔流不息,虽然时已深秋,可江南大地仍然芳草碧绿,尚未枯萎凋零。描绘了美好的江南风光。【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青山隐现,绿水长流,草木凋落的秋景。[例]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隐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陆文夫《吃喝之外》)【全诗】《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解】扬州历来繁盛,唐朝更是如此。韩绰不知为何人。杜牧曾在江南任职,此诗为离开江南时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创造了一个朦胧绝美的氛围,道出思念友人的缕缕真情。【注释】①韩绰:其人不详。②二十四桥:在扬州城西门外,因曾有二十四美人于桥上吹箫,故名。一说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一说扬州有二十四座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二十四桥》还列举了二十四桥中二十一座桥名。玉人:指扬州歌伎。赏读【全诗鉴赏】这首诗是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是古典诗词中写扬州的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扬州是杜牧的旧游之地,他在作客江南时,仍眷恋着扬州的繁华旖旎,于是把这种怀念之情写给了在扬州的朋友韩绰判官。韩绰生平不详,杜牧与韩绰当为熟友,另有《哭韩绰》一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在诗歌的开首二句,诗人挥笔写下深深留映在脑海中的江南美景。首句先从大处落笔,抓住了江南风光,青山迤逦,似与天接,绿水迢迢,蜿蜒如带。不仅如此,时令虽已是深秋,但江南大地依旧山青水秀,景致不减春色。诗句中的“隐隐”与“迢迢”两组叠字的运用,传达出江南绿水青山温柔妩媚的神韵,也表明江南的山水此时此刻离自己是相当之遥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的诸多景致留给诗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二十四桥上观赏明月。徐凝在《忆扬州》诗中曾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的明月之夜是何等的迷人。诗歌最后以玩笑调侃的笔调问老友韩绰在这深秋之夜、皓月高悬之际,是否在何处教那些歌妓吹箫呢?这首诗歌用最为简单的语言写出最富有特色的事物,并能激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并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含蓄着最蕴藉的感情。前人说这首诗是杜牧“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从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来看,这话不无道理。

()

黄宗羲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1)

()

关云长在曹操营中时,心里总想回到刘备那儿去。比喻坚守节操,忠于故主。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曹操把持朝政,为了铲除异己,决定先消灭实力较弱的刘备。那时,刘备刚到徐州,立足未稳,兵力又少。曹操大军来到,很快就打败了刘备。兵荒马乱之中,刘备与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失散,只好单骑投奔袁绍去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据守在下邳。

()

【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山在恍惚缥缈的烟波中。后来多用这两句说明:完全出于幻想、虚构的东西是根本不会存在的。虚无:虚幻渺茫。缥缈(piāo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大海或沙漠中海市蜃楼的现象。[例]那时,你正在眺望莫测的大海,突然你发现大海远处云气中有树木道路,亭台楼阁隐约可见,行人车马时隐时现,就好像神话传说中的“龙宫”、“仙境”,这种现象持续时间一般长达四十分钟左右。正如古代诗人所描绘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中。”(郑伯贤《神秘的沙漠》)二、用以形容远山或小岛云里雾里,隐约可见的景致。[例]一小时后,前方茫茫水域中隐隐约约出现了涠洲岛,脑子里就立刻冒出那两句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怪不得誉称“蓬莱”呢!(姚咏絮《北海——东方夏威夷》)三、用以形容海岛、沙洲等地幽雅清静,仿佛远离尘世的仙境。[例]登临纵目,看白帆点点,听涛声阵阵,渔歌互答,我被海岛所陶醉;仿佛到了天之涯、海之角,和我长期生活的喧嚣的都市、纷扰的人间是那么遥远!想寻找什么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涌入脑际的竟是《长恨歌》中的两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霍达《渔家傲》)四、用以比喻事物虚幻空灵,令人难以捉摸把握。[例]在这里,“鲜明”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听众听后,就知道你讲的主题是什么。而不是让听众感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邵守义《实用演讲学》)五、用以比喻与现实相距很远的幻想、梦境等。[例]28岁的吴冠中还处在多梦年华,五彩斑斓的梦、奇谲绚丽的梦、扑朔迷离的梦,引吸着他永不回头地向前走去。“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人的希望、人的生命力量是梦境给予的,没有梦,人生便成了一潭等待干涸的死水。(霍达《吴冠中》)

()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颗向日葵了吗

()

纲,网上的大绳;目,网眼。汉代《诗谱序》中说:“举一纲而万目张。”即提起网上的大绳,网眼就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议论文中抓住主要矛盾,围绕中心论点从多方面展开论证说理叫举纲张目法。是议论文说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论点,层层论证说理,或横向展开,从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例如吴晗的《谈骨气》,文章开头先确立了议论的中心:“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证:宋代文天祥不受高官厚禄的收买;古代一穷人“不受嗟来之食”;现代“闻一多不畏强暴和武力威胁”。这样,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从而有力的突出了中心论点。

()

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

李清照

()

《蔷薇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波斯诗人萨迪(1208—1292)的代表作。诗集分“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知足常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教育的功效”、“论交往之道”等8卷。从多方面描绘了诗人理解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总结诗人一生的生活经验。诗人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反对暴君暴政,鞭挞社会丑恶,同情人民苦难。诗集中描写了不少残暴帝王,诗人对他们满腔愤怒:“暴君、暴君,你应当立即关闭你的市廛,王权对你有害无益,你的死胜于你的暴力。”难能可贵的是诗集中表现了人民的力量,人民一旦起来,就能推翻帝王的统治。对僧侣圣徒的伪善无耻,朝臣宦官的勾心斗角,法官巡警的贪赃枉法,豪绅巨富的贪婪卑鄙,诗集中都有无情的揭露。《蔷薇园》艺术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从青春到老年,从接受教育到处世交往,从日常生活到为人礼仪都一一写到。以具体事例作例子,概括成深含哲理的格言,告诫人们“怎样做”和“做什么”。故有人称它为“训诫诗集”。诗人探索的答案是:人应该努力向上有所成就,为获得成就必须学习、劳动。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丰富精神世界,明辨是非;依靠劳动,自食其力,创造物质世界,改造自然。诗集中的一些哲理格言,是浓缩了的普遍生活真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诗集中也表现了一些局限。诗人描写的理想社会是仁君统治、人民顺从、安贫乐道、宁静和睦的宗法制社会;也有一些宣扬宗教教义和宿命论思想的篇章。

()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

()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注】在遥远的异乡,我想象兄弟们今天相偕登上高处,身上都插着茱萸,可就是少了我一个人。登高:农历九月初九重阳登高是古代的一种风俗。茱萸(zhūyú):一种有香味的植物,重阳节这天古人佩插茱萸以驱邪避灾。【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亲友团聚,独缺一二人在外未归,令人遗憾。[例]王维的重九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例证。家庭之中,兄弟聚会,自己未能赶到,就会发出如许怅惘,何况是革命队伍之中呢?(余心言《酸甜苦辣话人生》)【赏析】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在故乡的兄弟们大概都去登高了吧!唯有我独自客居异乡,不禁想起往日在家时和兄弟一起登山、插茱萸的情景,而今天我在远地过节,家人在登高、插茱萸时,可能会发现少了我一个人啊!“登高”和“插茱萸”都是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是为了驱除病疫灾难;将茱萸(一种落叶乔木,生紫赤色果实,茎可作药)插在帽子上或屋顶上,是为了祈求一年的平安无事。这是描写异乡游子每逢佳节怀乡思亲及兄弟间友爱之情的诗句。【全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赏读】此诗题下原注有“时年十七”四个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其时他离开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因在华山之东,故称“山东”)外出游历,客居长安。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重阳节怀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开头两句,正面叙写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用语十分通俗,但用意却十分缜密。劈头一个“独”字,点明只身客居的孤单。“在异乡”,表露自己远离故乡亲人的怅惘。“为异客”,昭示周围环境的陌生。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很好地状写出这位滞留天涯的游子冷寂凄清的处境。在作了这样的氛围渲染之后,年轻的诗人告诉我们,他就是在这种境遇中“逢佳节”的,因而,也就自然要“倍思亲”了。其实,透过这句诗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诗人是无时无刻不在思亲,只不过是适逢佳节,思念之情更要加倍。一个“倍”字重似千钧,下得何等有力!接下两句,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一幅家乡亲人重阳登高、欢度节日的情景。按古时习俗,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喜欢登高望远,插佩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避灾。这里,诗人不直说自己在思亲,而是用烘托的手法,说兄弟们因“遍插茱萸少一人”而在思念自己。这种以揣摩别人而表现自我的方法,使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含蓄蕴藉,进一步加重了全诗怀乡思亲的感情。清人张谦宜在《斋诗谈》中评论:“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这首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脉胳清楚,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似是信笔写来,其实是匠心独运,真可谓“一字不可移易。”诗人把道不完的怀念内容,压缩在短短的四句诗之中,使我们感受到它们的分量,从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尤其“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高度概括了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感受。正因为此,这首诗,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这句诗,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

【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处】唐·韩翃《寒食》。【意思】寒食节普天之下禁烟火,独有贵戚宠宦能得到恩准燃烛。日暮时分由宫室分传蜡烛,那袅袅烛烟飘散进五侯之家。诗中以轻烟引起人们联想到五侯的特权,借此暗讽了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弊政。【赏析】日暮时分,皇宫中传蜡烛以分火。烛火飘散的烟也传入权贵之家。因寒食节禁火,也不能点蜡烛,但是皇帝却准许宠臣点蜡烛,由此讽刺了皇帝对权贵的恩宠。“传蜡烛”“轻烟散入”等语,不仅刻画出皇恩之下“五侯家”轻烟袅袅的景象,也令人联想到内侍奉命赐火,走马传烛的画面,展现出中唐时代政治腐败的黑暗局面。诗人内心是充满愤怒的,却选取了一个在寒食日传蜡烛的奇怪举动,不加任何评论,而讽刺意味十足。【鉴赏】原诗中的寒食:古时寒食节大概在清明节前二日。据说,春秋时代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的有功之臣介之推,在重耳回到晋国当权后,不肯当官受禄,逃入绵山隐居。晋文公(重耳)急于要请他出山,听从错误的建议,放火烧山,以为这样,讲孝道的介之推就会背着老母亲走下山来。但介之推却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国人哀痛介之推之死,于清明前二日不点火煮食,叫做“禁烟”。传蜡烛:据“西京杂记”(此书一说为汉刘歆撰,一说为晋葛洪撰)记载:“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又唐人“辇下岁时记”记载“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这是说,寒食节后,帝王之家将火种送给王侯贵族之家。五侯:东汉桓帝封宦官五人为侯。单超为新丰侯,徐璜为武原侯,具瑗为东武阳侯,左悺为上蔡侯,唐衡为汝阳侯。五人同日封侯,世谓之五侯。人们认为这首诗大意是在讥讽宦官当权。作者写作此诗时(唐朝代宗大历年间)宦官势力兴起,朝政日见败坏,讽刺的含意是可能的,但此诗给人一种升平盛世、五侯之家繁华富贵的印象。难怪后人有一本笔记说:唐德宗读过这首诗,印象深刻,刚好朝廷里有官职空缺,想起这首诗的作者,就把官职给了他。后人对于“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诗的理解,也是讽刺与歌颂兼有,大概主张歌颂升平者为多。【全诗】《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全诗赏析】寒食是我国古代从春秋时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约在清明前两天,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止生火三日,只吃糕团等现成食物,至清明始准举火,故名寒食。按唐制由皇帝传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宣示皇恩。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感慨万分,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写下《寒食》。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讽刺诗。诗人写道:暮春的长安城热闹繁华,到处都飞舞着雪一样的柳絮,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苑中的柳条。太阳落山,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那袅袅的轻烟啊,首先飘散进入了五侯的家中。汉宫,暗喻唐宫。五侯暗喻唐朝的政要。唐代诗人惯于在作品中借用汉代的典故,实指唐代当时的事。唐代自中期以后,几位皇帝都信任宦官,以致他们权势甚大,败坏朝政。正直之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便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传蜡烛”,即是分火以赐近臣,然而不说遍赐近臣,独说赐予五侯,对皇帝厚待和亲信宦官作了辛辣的讽刺。全诗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生动的形象。“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传诵千古。“春城”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词,但当时却是诗人的独创,新颖别致,而且十分符合实际景色。“无处不飞花”以双重否定的句式来强化无边的春意,毫无斧凿之痕,足见炼句之功夫。三四句讽刺皇帝的偏宠,却不发一句议论。讽刺之笔,深藏不露,讽刺之意,又显露不晦,艺术手法高超。

()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

阳春白雪:指战国时楚国高雅的歌曲名。下里巴人:指战国时楚国民间流行的通俗歌曲名。源于战国时期。《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楚襄王时贵族把持朝政,楚国文学家宋玉(相传是屈原的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些批评,因而受到贵族势力的排挤。楚襄王听信谗言,有一天责问宋玉说:“你的行为有不检点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些人对你不满意?”宋玉回答说:“确实有这样的事,从前有一个人在郢都唱歌,起初唱的是《下里》《巴人》,能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后来唱《阳春》《白雪》,跟着他唱的就只有数十人了。这是因为歌曲越高深,会唱的人就越少。因此,那些平凡的人,是很难了解我的所作所为的!”

()

【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八月天高气爽,却不料突然刮起一阵呼啸的狂风,卷走了我屋上的三层茅草。【赏析】一“怒”字和一个“卷”字,突出了风势之迅猛。茅草一扫而飞尽,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诗句景情交融,流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焦灼心情。【全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鉴赏】杜甫的七古名篇。诗中描写一场风雨,把他居住的茅屋破坏了;屋漏床湿,使他通宵不眠。他从一己不幸,想到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而牺牲自己的愿望。

全诗分为四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等五句为第一段,描写风狂屋破情景,句句押韵,用急剧的节奏渲染狂风的猛烈和他的焦急、痛惜之情。一开篇便使人身临其境,耳闻秋风怒号,目睹屋破茅飞。第二段也是五句,写一群顽童不听他的呼唤,抢走了茅草。诗人把自己和顽童对照起来写,活画出顽童调皮捣蛋的神情,和自己又急又气又感顽童幼稚可爱的心理。第三段八句,由“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写风息雨至,夜雨侵迫,自己通宵不眠的窘况。“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四句,写生活细节,非常生动、细致、真切,充满了感情。在层层深入地描写自己生活的贫寒困窘之后,诗人自然地抒发出内心的理想和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最后一段。诗人从风雨屋破的生活实感出发,希望建成千万间大厦,让天下穷苦人民欢乐、安稳地住下来。诗人用“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鲜明、巨大的形象,来表达舍己为民的崇高、伟大抱负,这就避免了抽象、空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这一段连用三个九字长句,在一声“呜呼”之后,韵脚由平声转入声,把希望、感叹的情绪表现得格外激切、强烈。诗人由实写自己的悲苦境遇,拓展到广厦千万间的虚拟的壮丽画面,使诗的结尾闪耀出浪漫主义的光辉,意境也显得高远、壮阔。

()

【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挥着手,你便从此离去,我们那两匹马也不禁萧萧悲鸣。兹(zī):此。萧萧:马叫声。班马:离群的马。班,别。【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亲友分别时的悲凉气氛。[例]中秋节刚过。纪晓岚与家人洒泪而别,正是:“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以他的待罪之身,束装起行了。(杨子忱等《纪晓岚全传》)【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翻译】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友人呵,这一回分别,你就要象是一支飞蓬,在天涯海角飘零。袅袅的白云呵,是你游子的身影,深沉的落日呵,满托着故人的友情。呵,你终于向我挥手启程,引来了马儿,萧萧的悲鸣。【赏析】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写送别,而出以俊爽之笔。诗人以新鲜活泼的形象和自然明快的节奏,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表现得既真挚热烈又豁达乐观。诗中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相互映衬,色彩灿烂,饱含情意。诗人很善于变换手法写景。第一联,“青山”、“白水”纯写实景,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第二联,“孤蓬”是虚景,纯用以暗喻游子,对仗不求工,浑洒出流畅自如的“流水对”。第三联,“浮云”、“落日”,取眼前景物作比是实景虚用,对仗又极工整。第四联,诗人先描写了与友人马上挥手相别的一个动作;再因人及马,以渐行渐远的班马(离别的马)萧萧之声作结。这一个镜头和画外音,表现出无限深情,留下了无穷诗味。

()

【诗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意思】杨贵妃是一个绝世超凡的美人,如果不是在西王母所住的群玉山看见她,便是在瑶台的月光下,才能和她相逢呢。这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安的牡丹苑游乐时,命李白所作的诗句。当时李白虽已饮醉,但仍即刻吟出三首“清平调,此为其中一首;同时“清平调”也从这首诗开始而变成乐府题名。“群玉山”是西王母所住的山头。“瑶台”以美玉为饰的台,是有氏仙女所住的地方。【赏析】象杨贵妃这样超凡的佳人假如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的仙子,就是在瑶台月光照耀下遇到的天女。借“玉山”、“瑶台”仙境的描写,不露痕迹地把杨贵妃比作仙女临凡,既写出绝代佳人难以状摹的姿色,又使语言含蓄,精妙绝伦。【全诗】清平调词三首[唐]李白,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赏析】李白四十二岁时,被玄宗征召入宫,供奉翰林。唐玄宗所看重的,只是李白的诗才,政治上并不重视他。所以,李白徒有“愿为辅弼”的志向,却不能实现。《清平调三首》就是在长安宫中奉旨制作,以供配乐的歌辞。第一首赞杨贵妃如花似仙。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面容,勾勒出杨贵妃超俗拔群的服饰和美貌。那沾坠着露珠的牡丹,承受着春风的拂动,该是怎样的神采飘逸,似这样的花容人面恐怕只有在上天仙界才能见到。这首诗以虚写的方法,把牡丹和美人交织在一起,参差辉映,词语雅淡,构思巧妙。【注释】①想:如,像。②槛(jian):栏杆。③二句谓贵妃之美,只有神仙世界才能见到。群玉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会:当,该。瑶台: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地。④此句以“一枝”作指实之笔,紧承前首,以牡丹之艳丽芬芳喻贵妃之美。红:一作“秾”,一作“浓”。⑤此句意谓楚王与神女在巫山云雨欢会,毕竟虚无飘渺,徒然使人伤神。言外有古人不及今人之意。云雨巫山:宋玉《高唐赋》谓楚王游高唐,梦一女子来幽会,自称巫山之女,临去致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枉:徒然。断肠:销魂,伤神。⑥可怜:可爱。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以美貌著称。倚新妆:形容美女娇懒的姿态和神情。⑦名花:指牡丹花。倾国:美女。《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以“倾国”、“倾城”代指绝代佳人。⑧此句意谓面对名花和倾国,即使有无限春愁春恨,也都在春风中消释掉了。解释:消除。⑨沉香亭:用沉香木建造的亭子,当时在长安兴庆宫龙池东。

()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

()

【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出处】唐·刘方平《月夜/夜月》。【意思】今夜小虫开始感受到春天暖和的气息,它们的叫声初次透进绿色的窗纱。偏知:犹言方知。新:初、刚。【鉴赏】在这样一个斗转月斜、夜寒袭人的深夜,却偏偏能够感觉到暖暖春意,虫儿的鸣叫声透过绿色的窗纱稀稀疏疏地传了进来。春天刚刚到来,万物便已经感应到。此句从听觉着眼:虫感觉到春意而自然鸣叫,诗人闻虫儿鸣叫声而知春暖。诗人用一句话传达出两层意思。“绿”字的运用也使得诗句带有春天万物复苏、芳草如茵的气息。因今夜传来的虫鸣声,表现了诗人因春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和希望。诗句构思独特,立意新颖。【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春夏之夜屋外虫声唧唧的情景。[例]朦胧中,觉得雨住了,代替它的却是窗外唧唧的虫声,似远似近,如唱如吟。这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佳句,感到春天的确来了。(刘允嘉《花潮》)【全诗】《月夜/夜月》.[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释】1.更深:旧时夜间计时单位称“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指夜半三更以后。北斗、南斗:皆为星宿名。阑干:横斜的样子。【鉴赏】唐代诗人刘方平(开元、天宝在世)作。这首诗描写月夜中透露的春意。由于观察敏锐,感受细腻,构思新颖,笔墨清丽,而为后世传诵。诗的前两句:“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月亮西斜,月光照着院落,一半儿明亮一半儿暗淡;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两句以星月的移动、明暗的对比,表现月夜静谧,夜色已深。三、四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诗人听到清脆、欢快的虫声透进了绿窗纱,因而感觉到夜气中已散发出春暖的信息。诗人敏感地捕捉住了刚刚响起的虫声,并借助它来表现春天的来临,从料峭夜寒中写出了春天的暖意,这样的构思是新颖独创、不落俗套的。诗人用笔又极准确、细致。写虫声,用“新透”,既表现出自己听到虫声时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又与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从色彩上进一步衬出“春气暖”。在结构上,本是听虫声而知春暖,却先写春暖,后出虫声,有意倒叙,使人读来倍感亲切有味,新鲜别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