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李清照。推荐。爱诗词网。李清照《满庭芳》李清照李清照残梅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①。篆香烧尽②,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③,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④。从来知韵胜⑤,难堪雨籍,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⑥,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⑦。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⑧。注释①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②篆香:洪刍《香谱》:“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③江梅:范成大《范村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本此也。”④何逊:南朝梁诗人。⑤胜韵:风神韵致,胜过群花。⑥横笛:指笛曲《梅花落》。⑦须信道:唐宋时方言。《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须信道,犹云须知道也。”⑧疏影: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鉴赏李清照留有很多咏物词,梅、菊、桂、芍药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以咏梅词最多,这首《满庭芳》,后人曾补题为“残梅”,作者借梅花的清雅意趣,抒写个人的情思,可堪咏梅词的佳篇。开篇点明了作者的居所环境:“小阁”“闲窗”“画堂”,其修饰语分别是“藏春”“锁昼”“无限深幽”。此时正值春光旖旎,一派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风光,小阁本也应享受春色的曼妙,但是所有的美丽竟被锁在了窗外,连华丽的画堂也是幽暗寂静,丝毫觉察不到春的韵味与气息。作者以细腻的工笔,给静谧的小楼涂上了一抹清寂的色彩,折射出了词中女主人公的惆怅心绪和百无聊赖。古人有熏香的雅尚,“篆香”是其中的高级盘香,它的燃烧,透露出了时间的流动,原来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移改,此刻已是“日影下帘钩”了。作者本是寂寞寥落,忽而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清新淡雅,不禁带给她一丝宽慰。作者言“手种”江梅“更好”,大有意味,流露出了词人的种梅理念:梅花在她的眼中并不是简单的芳物名称,而是表达心志的使者,蕴藏着无穷的人生意趣。三国时期,王粲登楼望乡,写下了千古绝唱《登楼赋》,而此刻,作者只瞥见小梅,内心便生发出很多的感慨,自然不必再登楼起兴了。她想到了什么呢?“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何逊”句,语本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陈景沂《全芳备祖《花部《梅花》云:“梁何逊在扬州法曹,廨舍有梅花一枝,逊吟咏其下。后居洛思梅花,再请其任,从之,抵扬州,花方盛,逊对花彷徨。”何逊曾有梅花诗《咏早梅》(一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云“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作者也有咏梅词,她笔下的江梅生在深幽的庭院中,长期无人造访、欣赏它的风流雅致,其寂寞的形象丝毫不亚于何逊的扬州小梅,而词人的心呢?不也似这梅花般寥落!下阕作者表达对江梅的惋惜和咏叹。“从来知韵胜”,是作者对梅花气质的礼赞,极言它的幽雅无限,风韵天然。唐崔道融曾称梅花:“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范成大《范村梅谱》也言:“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可见梅以韵胜,早已毋庸置疑。但是梅花再好,也“难堪雨籍,不耐风揉”,禁不起雨打风吹的摧残,眼前的梅花已是残红,落花片片了,词人正沉浸在伤感中,更不堪的是远处又传来了凄婉的《梅花落》笛曲,给凋零的景象平添了无限凄婉。其实,由落梅到古曲《梅花落》,只是虚写,但是作者以独特的想象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它们在“忧愁感伤”中归于统一,而作者此时不也是“忧愁伤感”吗?她的红颜正似这眼前的残梅,在岁月的风刀霜剑中,变得憔悴不堪。冰姿倩影图【明】文徵明南京博物院藏已是惆怅满怀,作者却又笔锋一转,对残梅进行劝慰,“莫恨”五句便是作者的肺腑之言,语含温情。她仿佛在说:“美丽的梅花,你不要为暗香飘散而懊丧,也不要因雪白的花瓣凋零而悲伤,你要相信,即使香气不在,花瓣离开,踪迹被风扫尽,你依旧有风姿神韵。”“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二句意象幽美,突出了梅花的情韵长存,全词弥漫在温情脉脉的气氛中。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吟咏所发,志惟深远。”可见咏物最关键处在于寄托,李清照此篇,题目是残梅,其中描写了梅花的凋零,梅花的残损,但根本目的是突出梅花的气节与神韵,作者层层烘托,成功地展现了梅花的品格与气质,这既是她对花的欣赏和赞美,也是她对理想人格的恪守与追寻。(张雅莉)链接篆香。香粉为了方便燃点,便合香粉末用模子印压成各种别致的字型或花样,之后取出点燃,循次燃烬,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制成的香便是“篆香”。《百川学海》“香谱”条中说:“镂木之为范,香为篆文。”宋洪刍《香谱》载:“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篆香”又称“百刻香”,它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故寺院庙宇中常以此作计时器使用。唐宋时人们喜好雅尚,燃香前常将香料捣碎成粉状,调匀后洒在铜制的印盘里,一般成篆文“心”字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宋代熙宁年间出现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午夜香刻”。宣州石刻记载:“穴壶为漏,浮木为箭,自有熊氏以来尚矣。三代两汉迄今遵用,虽制有工拙而无以易此……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无雨,井泉枯竭,民用艰饮。时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又增置午夜香刻如左:福庆香篆,延寿篆香图,长春篆香图,寿征香篆。”
逍遥游庄子。推荐。爱诗词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②,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③。《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④,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⑤,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⑥,则芥为之舟⑦;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⑧,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⑨:“我决起而飞,抢榆枋⑩,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11);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12),蟪蛄不知春秋(13),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14),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15),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6),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17)。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1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19):“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20)。故夫知效一官(21),行比一乡(22),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3),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2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25),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26)。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7),以游无穷者(28),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29),神人无功(30),圣人无名(31)。尧让天下于许由(32),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33),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34),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35),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36)。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37),不过一枝。偃鼠饮河(38),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39),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40)!”肩吾问于连叔曰(41):“吾闻言于接舆(42),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43)。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44),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45),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46),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惠子谓庄子曰(47):“魏王贻我大瓠之种(48),我树之成而实五石(49)。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50)。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51)。”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52)。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53)。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54),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55)!”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56)。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57)。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58)?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59),死于罔罟(60)。今夫斄牛(61),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62),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注释】①北冥:即北海。鲲:传说中的大鱼。②怒:奋发的样子。③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④抟(tuán):指振翅拍击。扶摇:旋风。⑤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做野马。⑥覆:倒。坳堂:堂中低洼处。⑦芥:小草。⑧夭阏(è):连绵词,动词,表示阻拦。⑨蜩(tiáo):蝉。学鸠:斑鸠。⑩抢(qiāng):突过,冲上。榆:榆树。枋(fāng):檀树。(11)舂粮:捣舂粮食。舂,捣去稻谷的外皮。(12)朝菌:一种生长期很短的菌类植物,朝生暮死,所以叫“朝菌”。晦: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朔:夏历每月的最初一日。此处“晦朔”指早晚。(13)蟪蛄:寒蝉。(14)冥灵:树名。(15)椿:椿树。(16)彭祖:传说中长寿的人,据说活了八百岁。久:指长寿。(17)汤:商汤。棘:汤时的大夫。(18)羊角:旋风。(19)斥:小泽中的雀。(20)辩:通“辨”,区别。(21)知:同“智”,才智。效: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官:官职。(22)行:品行。比:合。(23)而:古通“能”,能力。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24)宋荣子:战国时宋人,其学说近墨家。(25)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人。御风:驾着风。(26)旬:十天。(27)六气:阴、阳、风、雨、晦、明。(28)无穷:指时间、空间的无限,表示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29)至人:修养最高的人。与下言“神人”“圣人”是同一种人。无己:指忘我,物我浑然一体。(30)神人:神化莫测的人。无功:不求功利。(31)圣人:有无限智慧的人。无名:不求名声。(32)许由:相传字武仲,颍川人,尧让天下给他,他不受而逃,隐于箕山。(33)爝(jué)火:小火把,光亮不大。(34)浸灌:灌溉。(35)夫子:指许由。(36)宾:派生物,附属品。(37)鹪(jiāo)鹩(liáo):小鸟名。喜欢居于树林深处,巧于筑巢。(38)偃鼠:即鼹鼠。(39)庖人:厨师。(40)祝:执掌祭祀的官,因他对神主而祝,故称尸祝。(41)肩吾、连叔:作者虚构的人物。(42)接舆:楚国的狂士,隐居不仕。(43)疵疠:疾病。(44)瞽:盲。(45)蕲(qí):同“祈”,求的意思。(46)四子:相传指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古代得道之人。(47)惠子:即惠施,庄子的朋友,宋国人,曾为梁惠王相。(48)魏王:即梁惠王。瓠:葫芦。(49)实:容受,容纳。石:十斗为一石,这里是说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50)瓠落:廓落,大而平浅。(51)掊:击破。(52)洴(píng)澼(pì):在水中漂洗。(kuàng):细棉絮。(53)方:药方。百金:金百斤。(54)鬻:卖。(55)蓬:短而不畅的物体,如蓬草。(56)樗(chū):臭椿,一种劣质的大木。(57)规矩:圆规和角尺,匠人用以求圆、求方的工具。(58)狸:野猫。狌(shēng):黄鼠狼。(59)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60)罔:网。罟(gǔ):网的总称。(61)斄(lí)牛:牦牛。(62)斤:斧。【鉴赏】《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算是《庄子》的代表作,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全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与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它集中探讨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即“逍遥游”,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对《逍遥游》的理解,是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关键。《逍遥游》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开头到“此小大之辩也”为止,通过小大之别来判断人或事物在受物质形体束缚下的相对自由。借鲲鹏游弋与翱翔、鲲鹏与蜩鸠的对比来描绘逍遥的物象、逍遥的小大之别以及逍遥受形体束缚所表现出的相对幸福。受形体束缚的相对逍遥算不上逍遥的极致,真正的精神领域的自由才是逍遥的最高境界。第二层次,接着写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描绘了逍遥的最高境界:消灭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是全文的中心。第三个层次,写到末尾,主要以一些小故事来阐述第二层次的思想,如“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惠子忧瓠落无所容”“置大本之木于广漠之野”等。这是对全文中心思想的推衍和证明。《逍遥游》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使文章充满了趣味。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重要的艺术特点。本文一开始,作者借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境界极高远幽寂。而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蜩蜩与学鸠、斥。庄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作比较,表明了“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价值取向。极富想象力,是《逍遥游》具有奇崛瑰丽的浪漫色彩的原因。善于运用比喻,也是《庄子》一书重要的艺术特点。作者为了说明小与大、“有所待”与“无所待”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先以水与舟作比喻,再用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作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作比喻,来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运用大量的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象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因而形象逼真,引人入胜。关于《逍遥游》杰出的艺术风格,清代胡文英《庄子独见·逍遥游》说道:“前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风清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也。”作者:黄雅怡,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78-82页.
【诗句】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出处】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翻译】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全诗】《洛阳女儿行》[唐]·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城中相识尽繁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出处】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翻译】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全诗】《洛阳女儿行》[唐]·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作者姓名已佚。分为上中下三卷。最早刊本为元至治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本,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日本仓石武四郎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影印。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直行排印出版。
商朝最末一位天子纣王,初为仁德之君,天下太平。一朝贪恋美色,选苏妲己(灵魂又为九尾狐狸所偷换)为妃,从此不理朝政,荒淫享乐,暴虐百姓,以致害死姜皇后,逼迫太子殷交逃离朝歌,去招兵买马,准备杀无道之君,后来成了助武王伐纣的英雄。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进谏纣王:“臣闻大王信妲己之谗言,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又害良民,斫胫看髓,剖剔孕妇,更修下三百尺高台,并千间殿宇,此乃废民之业;大王为此人谗言,背妻弃子,乱行乖异,不修正道,不治下民。大王不知国以民为主,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可失。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姜皇后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大王听小臣之言,天下大安,若不听小臣之言,久后死在万人之手。”纣王听后,三思久之,而听了妲己之言后,即欲斩了姬昌,嗣后囚之羑里城。七年之后,姬昌始出囚牢回封地歧州。“仍旧治理天下,重赏三军,轻收差税,重修有道,除去不仁,济赡生民,恤孤怜寡,招贤良,用忠直,天下军民尽喜。画地为牢,刻本为吏,治政恤民,囹圄皆空,行人让路,耕夫垂道,结绳为政,坐朝问道,吊民代罪,三分天下有其二。”姜尚因卜卦灵验,幸于纣王,被封为司户参军。后得知纣王无道不仁,乃往岐州渭水边垂钓,姬昌聘用于朝,封为桓檀公,旋拜封太公。姬昌病逝,武王姬发继位,拜太公为将,讨伐不仁之君纣王。太公领兵,渡潼关,直向朝歌,沿路得正义之士之助,特别得到纣王太子殷交之助,很快攻下朝歌,活捉纣王妲己。武王数纣王十条大过,命推出斩首。殷交斩了纣王,灭了妲己。
武王伐纣平话。推荐。爱诗词网。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作者姓名已佚。分为上中下三卷。最早刊本为元至治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本,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日本仓石武四郎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影印。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直行排印出版。商朝最末一位天子纣王,初为仁德之君,天下太平。一朝贪恋美色,选苏妲己(灵魂又为九尾狐狸所偷换)为妃,从此不理朝政,荒淫享乐,暴虐百姓,以致害死姜皇后,逼迫太子殷交逃离朝歌,去招兵买马,准备杀无道之君,后来成了助武王伐纣的英雄。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进谏纣王:“臣闻大王信妲己之谗言,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又害良民,斫胫看髓,剖剔孕妇,更修下三百尺高台,并千间殿宇,此乃废民之业;大王为此人谗言,背妻弃子,乱行乖异,不修正道,不治下民。大王不知国以民为主,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可失。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姜皇后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大王听小臣之言,天下大安,若不听小臣之言,久后死在万人之手。”纣王听后,三思久之,而听了妲己之言后,即欲斩了姬昌,嗣后囚之羑里城。七年之后,姬昌始出囚牢回封地歧州。“仍旧治理天下,重赏三军,轻收差税,重修有道,除去不仁,济赡生民,恤孤怜寡,招贤良,用忠直,天下军民尽喜。画地为牢,刻本为吏,治政恤民,囹圄皆空,行人让路,耕夫垂道,结绳为政,坐朝问道,吊民代罪,三分天下有其二。”姜尚因卜卦灵验,幸于纣王,被封为司户参军。后得知纣王无道不仁,乃往岐州渭水边垂钓,姬昌聘用于朝,封为桓檀公,旋拜封太公。姬昌病逝,武王姬发继位,拜太公为将,讨伐不仁之君纣王。太公领兵,渡潼关,直向朝歌,沿路得正义之士之助,特别得到纣王太子殷交之助,很快攻下朝歌,活捉纣王妲己。武王数纣王十条大过,命推出斩首。殷交斩了纣王,灭了妲己。《武王伐纣平话》文字粗疏,元刊本错落颇多。但故事首尾完整,有中心事件——殷纣王无道,被周武王伐灭,有中心人物——纣王、妲己、文王、武王、姜太公,有一贯的思想倾向——谴责暴政虐民,歌颂仁者得天下;算得上中国通俗小说史上早期的长篇结构。平话揭露纣王的暴虐无道是淋漓尽致的。纣王本为圣明之君,一旦惑于女色就成了暴君。第一,纣王听信妲己妖言,修建玩月台、摘星楼,楼台上修百间阁子,台下修千间房舍,为此滥用普天下民力。周文王姬昌闻知此事,言曰:“王行无道之事,自乱天下。”并进而谏劝纣王说:“如修此台,可害万民之力,恐失农桑之业。”平话作者也直接批评说:“修其完备,交万民受涂炭之苦。”第二,纣王听信妲己的诬陷之言,贬斥姜皇后,皇后骂纣王:“无道不仁之君,信谗贪色之主,人神共恶,天地不容,定死在万人之手。”纣王亲手将皇后从摘星楼上摔下,命将其尸埋于后宫第七个梧桐树下。第三,尽杀姜皇后宫人,手段极端惨毒,“殿下置一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所,教正宫宫人相扑,赢的推入酒池教饮酒醉死,输者推在虿盆中教蛇蝎蜇死。如有不死者,推在炮烙塘灰火坑之内,更烧铜柱大红,缚在柱上一烧死也。”纣王“如此无道,损害千人之命,宫女哀声不止。”第四,太子殷交知道母亲姜皇后惨死,欲杀纣王妲己报仇,被纣王妲己定计捉了,推去法场斩首。幸得胡嵩劫法场救了太子。第五,妲己自称能识孕妇所怀婴儿是男是女,纣王命捉拿孕妇验证,每日废百人之命。第六,妲己自称无论老少,一见可知其为父母青壮年时所生或为老年时所生,纣王命捉人来验证:“如此损害人命”。第七,西伯侯姬昌进谏纣王,请他为天下大安而诛妲己,纣王不听,反囚姬昌于羑里,且醢了姬昌之子百邑考,将肉酱赐姬昌啖吃。第八,纣王见南燕王黄飞虎之妻耿氏貌美非常,问曰:“卿肯与朕作乐,教卿为后,更教你夫为三公。”耿氏不从,纣王醢之,令人送肉酱与黄飞虎吃。黄飞虎得知实情,起兵反纣,攻打朝歌。第九,纣王伯父比干谏止纣王行不仁之事,纣王听妲己之言,剖比干之心。第十,纣王兄箕子来谏,纣王听妲己之言,把箕子剪发为奴。平话对纣王暴行,虽描写不生动,但叙述清楚,条理性强,使读者既可看出,由于纣王的倒行逆施,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可看出,统治阶级内部已分崩离析,纣王成了名副其实的独夫民贼。纣之不亡,乃天理所不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揭露纣王之无道,是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不是从巩固统治集团的统治秩序出发,谴责修建玩月台、摘星楼,说是:“害万民之力,失农桑之业”,“交万民受涂炭之苦”,并借姬昌之口提出“何不将此建台钱物,养赡贫民之耕锄,赏犒征夫之徭役”。从人民利益出发来观察评议政治事件,是宋元讲史话本重要特点之一。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取代殷纣王为天子,其根基是周文王姬昌奠定的。周文王之政是仁政,是爱民之政,是得道多助之政,所以周的兴起为平话作者所赞颂:“姬昌理天下重赏三军,轻收差税,重修有道,除去不仁,济赡生民,恤孤怜寡,招贤良,用忠直,天下军民尽喜。”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武王伐纣平话》体现了这种思想。平话中写了个纣王的太子殷交,先是为母亲姜皇后报仇要杀妲己,反遭杀头之祸,幸被胡嵩劫法场救了,于是逃出朝歌,招集人马,后来助武王伐纣,亲手杀了纣王和妲己。这种弑君弑父的行为,在秦汉以来的封建观念中都视为大逆不道,而平话作者却视为正义行为。这固然有孟子”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的话作护法神,但根本上说来是由于以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作为衡量政治是非的标准。这种标准只有人民才会有。如果了解了贫家出身的农民军领袖朱元璋,在做稳了皇帝之后,见到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就命令把孟子撵出孔庙,那么,我们就会理解赞颂殷交的弑父弑君是如何了不起的思想。宋元平话的人民性,就在于作者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讲话的。平话中的姜子牙,是个比较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是东海郡人,在朝歌市上卖卜,识破了上界金星变做凡人来买卜,以此哄动市人。纣王听说,叫进宫去,封为司户参军。他受纣王之命,捉得黄飞虎,听黄飞虎说了纣王无道不仁之事,就放了黄飞虎,自己也弃官而去。纣王兵追来,姜尚用遗衣驻军计及搬石投河计脱险。这已展示出姜尚的军师才能。后来武王伐纣,拜姜尚为将,乃事之必然。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前后一贯的主导面。姜尚垂钓渭水之滨,文王礼请姜尚出山辅佐王业。这是民间流传极广深受民众赞美的故事,可同刘皇叔三顾茅庐相互辉映。文王初到渭水滨见到姜尚,说:“某西伯侯姬昌专来出猎到此,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姜尚无言。又试探文王是否有天子之德,说:“君非专意举贤,出猎游戏;亦不是坚心求贤,而乘乐至此。吾乃钓叟,岂取金紫之名乎?臣恐停车驾,请大王且退去。”道罢遂入苇叶而去。文王心中知错,乃令车驾回号县,清斋三日,沐浴圣体,第三日,宣文武众臣排銮驾再去求贤。至水边,不见钓叟。文王吟诗道:“求贤远远到溪头,不见贤人见钓钩。若得一言明指教,良谋同共立西周。”姜尚未出。文王又吟诗道:“先生表察再来求,不似先前出猎游。若得一言安社稷,却将性命报恩由。”于是姜尚从芦花深处出来相见。这种君臣关系,同《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诸葛亮君臣关系一样,带有政治平等的色彩。这当然不是殷周之际或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乃是宋元时代市民政治平等意识的曲折反映,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很富于进步性的思想。《武王伐纣平话》,艺术上比较粗糙,但也有可取之处。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除姜子牙外,还有九尾狐狸苏妲己。她总能用巧言善辩来掩饰自己的丑恶本质,总能独出心裁地想出害人的方式。妲己要纣王令天下献奇珍异宝。终南山白水洞贤人许文素献上宝剑一把。向纣王说明,人见此宝剑不怕,如妖怪见之,失声叫走。一日妲己问纣王,可否有人献奇珍异宝,纣王教人拿出许文素献的宝剑给妲己看。“妲己不见,万事俱休,既见此剑,大叫一声,奔走如风,约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纣王询问她为何走了,她却“眉头一绉,计上心来”,说:“臣妾不是怕此剑。今有子童(妲己自称)姐姐到来,叫子童要赴仙会去,以此待赶姐姐去。”这样就把纣王瞒骗过了。又令西伯侯姬昌献上琼姬玉钏,此钏是无价之宝,带之随人心意,变通四时,欲寒则凉,欲热则暖,又令人身体轻健,容颜不老。纣王见此钏“光彩耀日,霞色光辉”,大悦,令与妲己看视。“妲己见宝钏,大叫一声,仆然在地,四体沉重,口鼻无煞。”妲己苏醒后,又向纣王解释说:“妾往日有心痛疾,今日又发作。”妲己就如此善用花言巧语掩盖自己的丑恶本质。同时她又精于想新花样害人,如要害死姜皇后宫中全部宫女,乃设酒池虿盆铜柱炮烙之所,令宫女相朴,胜者推入酒池醉死,败者推入虿盆教蛇咬蝎蜇死,如有不死之人,推在炮烙之内,教抱通红铜柱烧死。她灭亡之时也耍出了新花样,令人惊异而畅快。“刽子待斩妲己,妲己回首戏刽子,用千娇百媚妖眼戏之,刽子堕刀于地,不忍杀之。”“殷交用练扎了面目,不见妖容,举斧去妲己项上一斧。不斩万事俱休,既然斩着,听得一声响亮,不见了妲己。太公一手擎着降妖章,一手擎着降妖镜,向空中照见妲己真性,化为九尾狐狸,腾空而去。被太公用降妖章叱下,复坠于地,太公令殷交拿住,用七尺生绢为袋裹之,用木碓捣之。以此妖容灭形,怪魄不见。”有人说对妲己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女人就是祸祟的封建观念,这个说法没有对事物作具体分析。苏妲己是女人,但专干坏事,害国害民,揭露她责骂她,是正该的,怎么会错呢?如果女人并不坏,皇帝好色而乱了朝纲,罪过应在皇帝本人,如把罪过委之女人,这才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封建陈腐观念,是错误的,应予批判扫除。话本小说长于叙故事,侧面描写手法用得少。但此书却有一处用得极好。纣王令建法场斩太子殷交,殷交赴法场,平话于此时用侧面描写手法写出了太子外貌之美和内质之美:“须臾间斩太子。百官咨嗟,群臣仰叹。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口。人人见者,无不下泪;个个观了,咸皆伤情。如花仕女见太子,心怀不悦懒妆梳。似玉郎君观储君,意抱伤情罢宴会。”这种手法十分巧妙,令人遐想。
【诗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处】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意思】空旷的大山中,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让我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呢?在万物凋零、满目楚痍的时节,诗人“忽念山中客”,然而,思而不可得,欲访又不能,真真令人伤情。诗句于悲凉中见挚热,于淡泊中见深沉,字字句句盈溢着友人间深深情意。诗境清虚空灵,论者谓韦诗:“能道不吃烟火食语”正是由这而来,难怪苏轼等名家称之为绝唱。【鉴赏】空山中满是枯黄的落叶,叫我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行踪呢?这首诗是形容至友难寻,不觉惆怅万分。爱好攀登山岭的朋友,行进中一旦有人脱队,就会感受到这种滋味。【全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解题】此诗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秋,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全椒,县名,唐属滁州,今属安徽。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二淮南东路滁州:“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有洞极深。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此即道士所居也。”则诗中之山当即神山。诗以“念”字为诗眼,描绘道士束薪煮石的生活,委婉写出意欲杯酒相慰难寻行迹的惆怅感情。诗风简淡。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注释】①这首诗吐露了诗人对山中道士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景萧疏淡远,但诗人的情却意蕴深长。诗人想到道士在寒冷的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归来却煮白石为食,就想要送一瓢酒去安慰他,可是秋天来了,满山落叶掩没了踪迹,到那儿去找他呢?②郡斋:郡守的府第。③山中客:指神山中的道士。④束荆薪:指打柴。荆薪:藻木类的柴火。⑤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又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即将白石英与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熬煮,见《云笈七籤》。⑥风雨夕:秋风冷雨之夜。【作者小传】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天宝十载(751)以门荫入宫为玄宗侍卫,颇任侠使气,生活放浪,安史叛军人长安,失职流落。后折节读书。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不久弃官闲居。后又历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宰,转鄠县令、栎阳令,德宗时为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人称韦左司、韦江州、韦苏州。其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著名。诗风高雅闲淡,后人以之与陶潜并称“陶韦”。有《韦苏州集》。【全诗鉴赏】此诗作于德宗建中五年(784)秋日,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表达了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秋风秋雨,诗人因斋舍寒冷而忽然想起了山中的友人。“冷”一方面指出当时气候的寒冷,更是写诗人心头的“冷”,即孤寂。诗人自己在城中的官舍里尚感寒冷,更何堪山中的友人呢?推己及人,体现了作者与山中客深厚的情谊。此时的友人在做什么呢?一定是在山沟里打柴,准备归来后用来炼丹。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后因借为道家修炼。此句交代了友人山中客的身份——道士。天气如此寒冷,友人却仍执著地修炼,一位有道高人的形象突显出来。诗人饮酒驱寒,又念及友人在山中修炼的艰难,欲在这秋风冷雨之夜携酒拜访,使友人得到些许安慰。“慰”字与首句“冷”字相对应,给人些许暖意。可是落叶满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哪里去寻找友人的踪迹呢?“满”字、“空”用得好,满山落叶更显山林之空。如此,找到朋友是不可能的了,更谈不上与他在风雨的夜晚对酒长谈了。尾联落笔空灵,给人无限遐想。看似萧疏淡远,实则深挚热烈的感情蕴含其中。此诗诗“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张谦宜《茧斋诗谈》),实为“化工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苏东坡曾模仿此诗,据《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是啊,不是东坡无才,实在是这首诗天工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非他人所能学。
落叶满空山作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处】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意思】空旷的大山中,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让我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呢?在万物凋零、满目楚痍的时节,诗人“忽念山中客”,然而,思而不可得,欲访又不能,真真令人伤情。诗句于悲凉中见挚热,于淡泊中见深沉,字字句句盈溢着友人间深深情意。诗境清虚空灵,论者谓韦诗:“能道不吃烟火食语”正是由这而来,难怪苏轼等名家称之为绝唱。【鉴赏】空山中满是枯黄的落叶,叫我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行踪呢?这首诗是形容至友难寻,不觉惆怅万分。爱好攀登山岭的朋友,行进中一旦有人脱队,就会感受到这种滋味。【全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解题】此诗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秋,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全椒,县名,唐属滁州,今属安徽。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二淮南东路滁州:“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有洞极深。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此即道士所居也。”则诗中之山当即神山。诗以“念”字为诗眼,描绘道士束薪煮石的生活,委婉写出意欲杯酒相慰难寻行迹的惆怅感情。诗风简淡。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注释】①这首诗吐露了诗人对山中道士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景萧疏淡远,但诗人的情却意蕴深长。诗人想到道士在寒冷的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归来却煮白石为食,就想要送一瓢酒去安慰他,可是秋天来了,满山落叶掩没了踪迹,到那儿去找他呢?②郡斋:郡守的府第。③山中客:指神山中的道士。④束荆薪:指打柴。荆薪:藻木类的柴火。⑤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又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即将白石英与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熬煮,见《云笈七籤》。⑥风雨夕:秋风冷雨之夜。【作者小传】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天宝十载(751)以门荫入宫为玄宗侍卫,颇任侠使气,生活放浪,安史叛军人长安,失职流落。后折节读书。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不久弃官闲居。后又历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宰,转鄠县令、栎阳令,德宗时为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人称韦左司、韦江州、韦苏州。其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著名。诗风高雅闲淡,后人以之与陶潜并称“陶韦”。有《韦苏州集》。【全诗鉴赏】此诗作于德宗建中五年(784)秋日,时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表达了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秋风秋雨,诗人因斋舍寒冷而忽然想起了山中的友人。“冷”一方面指出当时气候的寒冷,更是写诗人心头的“冷”,即孤寂。诗人自己在城中的官舍里尚感寒冷,更何堪山中的友人呢?推己及人,体现了作者与山中客深厚的情谊。此时的友人在做什么呢?一定是在山沟里打柴,准备归来后用来炼丹。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后因借为道家修炼。此句交代了友人山中客的身份——道士。天气如此寒冷,友人却仍执著地修炼,一位有道高人的形象突显出来。诗人饮酒驱寒,又念及友人在山中修炼的艰难,欲在这秋风冷雨之夜携酒拜访,使友人得到些许安慰。“慰”字与首句“冷”字相对应,给人些许暖意。可是落叶满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哪里去寻找友人的踪迹呢?“满”字、“空”用得好,满山落叶更显山林之空。如此,找到朋友是不可能的了,更谈不上与他在风雨的夜晚对酒长谈了。尾联落笔空灵,给人无限遐想。看似萧疏淡远,实则深挚热烈的感情蕴含其中。此诗诗“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张谦宜《茧斋诗谈》),实为“化工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苏东坡曾模仿此诗,据《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是啊,不是东坡无才,实在是这首诗天工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非他人所能学。
【名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斗掩扉
语出唐代王驾《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穗大粒满,猪圈鸡窝的门都是半掩着。两句诗反映农村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丰收富裕景象。鹅湖山:在江西省铅山县。豚栅:猪圈。鸡栖:鸡舍。扉:门。
鹅湖山下稻粱肥。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斗掩扉语出唐代王驾《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穗大粒满,猪圈鸡窝的门都是半掩着。两句诗反映农村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丰收富裕景象。鹅湖山:在江西省铅山县。豚栅:猪圈。鸡栖:鸡舍。扉:门。
【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你若问——那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如何?你便是走出那古老的齐鲁国门,也仍可远瞻那青青的峰顶飘渺入云。
【评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全诗。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你若问——那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如何?你便是走出那古老的齐鲁国门,也仍可远瞻那青青的峰顶飘渺入云。【评析】岱宗:即泰山。泰山别称岱山,前人以为是五岳之首,故曰“岱宗”。齐鲁:春秋时的齐国和鲁国,一在泰山之北,一在泰山之南。句意: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四:“如《望岳》诗:‘齐鲁青未了’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之大,无过于此。”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泰山。”【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770)青年时代北游齐、赵时作。诗人热烈赞美泰山高大神奇的景象,表现了他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全篇以“望”贯穿,句句写望而不露一个“望”字。首句“岱宗夫如何?”一句设问,传神地表现出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激动喜悦、惊叹揣摩之情。次句“齐鲁青未了”是自答。诗人大笔挥洒出一片青翠山色,从齐到鲁绵延不绝,写出泰山横卧齐鲁、高入云表的雄伟壮阔气势,真是惊人之句。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诗人感到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美都集中在泰山身上了。但见泰山的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割”字用得奇妙,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的。泰山不仅巍峨高大,而且充满了活力。接下去“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山中云气层生,使诗人感到襟怀浩荡;在薄暮中归巢的鸟儿徐徐飞来,仿佛正闯入诗人眼里。“荡胸”、“决眦”、“生”、“入”,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长久仰望泰山的出神情态,蕴含着诗人对泰山的仰慕、热爱之情。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意愿。诗人在想象中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只见众山俯伏,更显出泰山雄伟。这两句富于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全诗形象鲜明,情调昂扬,意境开阔,是泰山的绝唱。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推荐。爱诗词网。《国语》厉王虐,国人谤①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③敢言,道路以目④。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⑥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⑦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⑧决之使导⑨,为民者宣⑩之使言。故天子听政(11),使公卿(12)至于(13)列士(14)献诗(15),瞽(16)献曲,史献书,师箴(17),瞍赋,矇诵,百工(18)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19)、艾(20)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22)隰(23)衍(24)沃(25)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26)也,善败(27)于是(28)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29)阜(30)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31)而行(32)之,胡(33)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34)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5)。【注释】①谤:指责他人过失。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②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③莫:没有谁。④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⑤弭(mǐ)谤:消除议论。弭,制止。⑥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⑦壅(yōng):堵塞。⑧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⑨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除。导,疏通。⑩宣:开导。(11)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12)公卿:三公九卿。(13)至于:以及。(14)列士:上士,中士,下士。(15)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16)瞽:盲人。(17)箴:规谏的文辞。(18)百工:这里指各种乐工。(19)耆:六十岁的人。(20)艾:五十岁的人。(21)悖:违背。(22)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23)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24)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25)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26)宣言:发表议论。(27)善败:治乱。(28)于是:从这里面。(29)所以:用来……的方法。(30)阜:丰富,增多。(31)成:成熟。(32)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33)胡:怎么。(34)与:帮助。(35)彘(zhì):晋国地名,今山西霍州。【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于是,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喻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在国君身边的大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德高望重的人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这大概才是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的办法吧。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字数:1758知识来源:李支舜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80-282页.
渔洋诗话。推荐。爱诗词网。《渔洋诗话》三卷,国朝王士祯撰。……士祯论诗主于神韵,故所标举,多流连山水、点染风景之词,盖其宗旨如是也。其中多自誉之辞,未免露才扬己。又名为诗话,实兼说部之体。……然其中清词佳句,采掇颇精,亦足资后学之触发,故于近人诗话之中,终为翘楚焉。(《四库全书总目》)
【诗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出处】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意思】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有谁能够为我表白我的清白无辜呢?高洁:高尚,清白。予:我。【赏析】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表予心:表明我的心迹。此联的意思是:无人理解我餐风饮露的行为,又有谁能来替我表明这种心迹呢?后用来比喻人的品行高洁;也用来表达一种被误解、被冤枉的愤懑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想表白自己的高尚品行或清白,但无人相信或理睬,为此苦闷不已。[例]在狱中,他总是念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样两句诗。我的老师是受人陷害被关进监狱的,因此口里总念着这两句诗,来希望别人相信他清白无辜。(袁建平《蝉之思》)【全诗】《在狱咏蝉并序》.[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注释】①西陆:指秋天,古人把日行周天分为四陆,日行西陆谓之秋。②南冠:楚冠,是囚徒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子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③“那堪”二句:大意是说:哪能受得了秋蝉向我这白头人这样地哀吟呢?蝉两翼似鬓,色黑,因称玄鬓。魏宫人莫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白头吟,指自己;借《西京杂记》所载卓文君因司马相如纳妾作《白头吟》以自绝的寓意,引人发生更多的联想。④高洁:蝉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故云高洁。【全诗鉴赏】此诗诗前有序云:“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达人君子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贞。吟乔树之微风,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这是一篇极优美的骈文,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其诗之本事,是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忤武后,被诬贪赃,下狱究治。此诗即为骆宾王在狱中所作。由于狱中的特殊环境,骆宾王用咏物体诗来表达自己贞洁的品行,具有隐喻兴托之旨。“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秋天的鸣蝉,在奏着它生命的最后一曲。而它的叫声,又让处在囚系之中的囚徒涌起了一种客中之感。“玄鬓”指蝉,作者看到了蝉的影子,秋蝉尚且还是乌黑的颜色,而自己的白头发已经爬上了双鬓。年华和岁月,就在这不公与痛苦中老去,此情此景,人何以堪?颈联纯用比兴之体,看似咏蝉,实亦咏人。“露重”、“风多”指代外部环境,露重会浸湿蝉翼,难以自由飞动,风多则环境嘈杂,难以听到蝉鸣。这两句实亦指骆宾王处在强势的压迫与挟制之下,不但没有说话的自由,还失去了人身的自由,难以飞高望远,而困于缧绁之中。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尤肖才人失路之悲,读之涕洟欲下。”这两句诗引起了后世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尾联代蝉言志,实亦自言。没人相信我的高洁,又有谁能将我的本心传达到世人面前呢?“无人信高洁”,本身就蕴涵了对于自身道德纯正的一个价值判断,而纯贞的道德不为世人所信,更直斥了世人之弊,表达了诗人无罪被诬的沉痛之感,和无人理解自己的无力之感。此诗继承了前人咏物诗的优秀传统,寄托遥深,其序与其诗相得益彰。诗中物我一体,浑然无迹。将作者忧谗畏讥而坚执贞正之性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人信高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出处】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意思】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有谁能够为我表白我的清白无辜呢?高洁:高尚,清白。予:我。【赏析】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表予心:表明我的心迹。此联的意思是:无人理解我餐风饮露的行为,又有谁能来替我表明这种心迹呢?后用来比喻人的品行高洁;也用来表达一种被误解、被冤枉的愤懑之情。【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想表白自己的高尚品行或清白,但无人相信或理睬,为此苦闷不已。[例]在狱中,他总是念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样两句诗。我的老师是受人陷害被关进监狱的,因此口里总念着这两句诗,来希望别人相信他清白无辜。(袁建平《蝉之思》)【全诗】《在狱咏蝉并序》.[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注释】①西陆:指秋天,古人把日行周天分为四陆,日行西陆谓之秋。②南冠:楚冠,是囚徒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子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③“那堪”二句:大意是说:哪能受得了秋蝉向我这白头人这样地哀吟呢?蝉两翼似鬓,色黑,因称玄鬓。魏宫人莫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白头吟,指自己;借《西京杂记》所载卓文君因司马相如纳妾作《白头吟》以自绝的寓意,引人发生更多的联想。④高洁:蝉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故云高洁。【全诗鉴赏】此诗诗前有序云:“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达人君子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贞。吟乔树之微风,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这是一篇极优美的骈文,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其诗之本事,是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忤武后,被诬贪赃,下狱究治。此诗即为骆宾王在狱中所作。由于狱中的特殊环境,骆宾王用咏物体诗来表达自己贞洁的品行,具有隐喻兴托之旨。“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秋天的鸣蝉,在奏着它生命的最后一曲。而它的叫声,又让处在囚系之中的囚徒涌起了一种客中之感。“玄鬓”指蝉,作者看到了蝉的影子,秋蝉尚且还是乌黑的颜色,而自己的白头发已经爬上了双鬓。年华和岁月,就在这不公与痛苦中老去,此情此景,人何以堪?颈联纯用比兴之体,看似咏蝉,实亦咏人。“露重”、“风多”指代外部环境,露重会浸湿蝉翼,难以自由飞动,风多则环境嘈杂,难以听到蝉鸣。这两句实亦指骆宾王处在强势的压迫与挟制之下,不但没有说话的自由,还失去了人身的自由,难以飞高望远,而困于缧绁之中。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尤肖才人失路之悲,读之涕洟欲下。”这两句诗引起了后世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尾联代蝉言志,实亦自言。没人相信我的高洁,又有谁能将我的本心传达到世人面前呢?“无人信高洁”,本身就蕴涵了对于自身道德纯正的一个价值判断,而纯贞的道德不为世人所信,更直斥了世人之弊,表达了诗人无罪被诬的沉痛之感,和无人理解自己的无力之感。此诗继承了前人咏物诗的优秀传统,寄托遥深,其序与其诗相得益彰。诗中物我一体,浑然无迹。将作者忧谗畏讥而坚执贞正之性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人书。推荐。爱诗词网。宋·黄庭坚1前承谕作《木假山记》跋尾2,以明允公之文章3,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春者也,岂可复刻画藻绘哉!往年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4,或作序记其前,王荆公见之曰5:“佛头上岂可著粪6?”窃深叹惜,以为名言。凡作序、引、后记7,为无足信于世,待我而后取重尔!足下深谅之。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有《黄山谷集》等。2谕:告谕,敬辞。《木假山记》:苏洵散文篇名。跋尾:书于文字后的短文。3明允公:即苏洵。苏洵字明允。4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5王荆公:即王安石。王安石封荆国公。6“佛头”句:“佛头著粪”语出《景德传灯录》,后比喻轻慢、亵渎之意。7引:文体名,与“序”相近。【析点】木经水腐虫蚀、风化破折后,状若小山。苏洵买之于溪叟,名之为“木假山”,因有所感,写了《木假山记》。文章借物抒怀,以木之升沉遇合,穷通寿夭自况;以木假山的三峰自比“三苏”的才能与品格,意在说明天之生材甚难的道理。这篇文章早在当时就成为议论文的名篇。想必黄庭坚的友人深爱此文,故写信请他为该文作跋。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老文章的立意和章法深为谙熟,为苏文作序应该说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他却写了这封回信,表示拒绝。作者开篇明旨,认为“以明允公之文章,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春者也,岂可复刻画藻绘哉!”指出既然原文意旨鲜明,就无需别人再啰嗦补赘,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浪费笔墨。接着作者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举出王安石批评庸者为欧阳修《五代史》作序的愚蠢行为是“佛头上著粪”的事例,令人更加信服的同时,又不失风趣幽默,在笑声中免却了友人因遭拒绝而生出的尴尬与不快。末句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为苏文作跋以取重于世,饱含了作者对苏老人品、文品的敬重与推崇。全文语言简练明畅,行文崎崛有致,可谓辞约而意丰,言短而情长
【诗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出处】唐·李白《古朗月行》。【意思】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解析】传说月蚀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因而月亮变得晦暗不明。这里诗人借用传说“蟾蜍蚀月”来影射当时的黑暗现实: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国势渐衰。诗句委婉曲折,引人深思。注:蟾蜍,癞蛤蟆。大明,指月亮。【全诗】《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赏析1】令人神思冥想的月亮,它并非总是那么的圆和亮,也有缺的时候,还有出现月蚀的时候。传说月亮上有只蟾蜍(俗称癞蛤蟆),不断地啮食它而造成月蚀。“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两句,写的就是这一情景,“大明”,是指月亮。古时人们对于“月蚀”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归罪于蟾蜍了,认为是它把月亮吞吃掉的。诗人以此比喻权奸当道,富有深刻的寓意。紧接着“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又运用了另一个神话传说:后羿是尧时最善射的英雄,当时十个太阳并出,每个太阳里都有只三只脚的乌鸦,晒得大地如火。于是,帝尧命后羿射太阳,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用来照明,从此天上人间才得以安宁。这里以此暗示当时缺少象后羿那样为民除害、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诗人的隐忧、感慨和希望。这四句诗里,尽管也运用了两个神话传说,但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巧妙的安排,而且变化灵活,寓意各异,有反面的、有正面的,对于表现与深化本诗的旨意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并耐人深思,以隐微之笔,发忧愤沉痛之情。【赏析2】诗的下半首,诗情转入另外一层,明月的形象和诗人的心情,随之改变。好月不长,清辉难久,“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月亮由圆而蚀。蟾蜍,俗称癞蛤蟆。传说月因蟾蜍吞食,遂使月亮变缺而发生月食。大明,既可指日,也可指月。此处当指月。《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大明揽辔于金枢之穴。”李善注曰:“大明,月也。”月亮被蟾蜍啮食,天地为之昏黯。突然,诗人引出了射日的后羿:“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羿,即后羿,神话中善射的英雄。乌,指太阳。传说帝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里有一只三只脚的乌鸦,晒得大地如火,庄稼草木焦死,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尧命羿射天,一下子射中了九个太阳,太阳中的九只乌鸦皆死,只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天上人间才得到清明和安宁。面对吞食月亮的蟾蜍,诗人多么希望出现象后羿一样的英雄,将月中蟾蜍射落啊!
蟾蜍蚀圆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出处】唐·李白《古朗月行》。【意思】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解析】传说月蚀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因而月亮变得晦暗不明。这里诗人借用传说“蟾蜍蚀月”来影射当时的黑暗现实: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国势渐衰。诗句委婉曲折,引人深思。注:蟾蜍,癞蛤蟆。大明,指月亮。【全诗】《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赏析1】令人神思冥想的月亮,它并非总是那么的圆和亮,也有缺的时候,还有出现月蚀的时候。传说月亮上有只蟾蜍(俗称癞蛤蟆),不断地啮食它而造成月蚀。“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两句,写的就是这一情景,“大明”,是指月亮。古时人们对于“月蚀”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归罪于蟾蜍了,认为是它把月亮吞吃掉的。诗人以此比喻权奸当道,富有深刻的寓意。紧接着“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又运用了另一个神话传说:后羿是尧时最善射的英雄,当时十个太阳并出,每个太阳里都有只三只脚的乌鸦,晒得大地如火。于是,帝尧命后羿射太阳,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用来照明,从此天上人间才得以安宁。这里以此暗示当时缺少象后羿那样为民除害、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诗人的隐忧、感慨和希望。这四句诗里,尽管也运用了两个神话传说,但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巧妙的安排,而且变化灵活,寓意各异,有反面的、有正面的,对于表现与深化本诗的旨意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并耐人深思,以隐微之笔,发忧愤沉痛之情。【赏析2】诗的下半首,诗情转入另外一层,明月的形象和诗人的心情,随之改变。好月不长,清辉难久,“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月亮由圆而蚀。蟾蜍,俗称癞蛤蟆。传说月因蟾蜍吞食,遂使月亮变缺而发生月食。大明,既可指日,也可指月。此处当指月。《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大明揽辔于金枢之穴。”李善注曰:“大明,月也。”月亮被蟾蜍啮食,天地为之昏黯。突然,诗人引出了射日的后羿:“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羿,即后羿,神话中善射的英雄。乌,指太阳。传说帝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里有一只三只脚的乌鸦,晒得大地如火,庄稼草木焦死,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尧命羿射天,一下子射中了九个太阳,太阳中的九只乌鸦皆死,只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天上人间才得到清明和安宁。面对吞食月亮的蟾蜍,诗人多么希望出现象后羿一样的英雄,将月中蟾蜍射落啊!
【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意思1】夕阳西下,浩渺的烟波笼罩着宽阔的江面,眼前景色不禁使诗人产生何处是故乡的疑问。景色的迷茫恰好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来,遂成千古绝唱。【翻译】乡关:家乡。烟波:烟雾笼罩的江面。句意:太阳已经落山,四处暮霭沉沉,江上烟波浩渺,遥远的家乡,哪里望得见呢,不禁勾起了淡淡的哀愁。【鉴赏】原诗的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黄鹤楼俯瞰江汉,极目千里,相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崔颢此诗传诵一时。《唐才子传》说李白偕友登楼见崔颢题诗,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昔人:指仙人子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历,形容汉阳树。萋萋,形容芳草。这两句诗是说:隔着江水,汉阳的树木清楚在望,鹦鹉洲上的草也长得茂盛。鹦鹉洲在汉口西南长江中,后为江水淹没。前人评诗曾有此诗居唐人七律第一名的说法,又传李白为之搁笔,可见享尽盛名。此诗吊古怀乡,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动人肺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写游子思乡之情。【全诗】《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全诗赏析】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武昌城黄鹤山(一名蛇山)西北黄鹤矶,下临汉江,极目千里。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圮屡建,至清光绪十年(1884)毁于火。明崇祯七年(1634)上元节,邝露遇南海令黄熙出巡仪仗,酒醉不避惹祸,后弃家流亡。他先到广西,继而度桂岭,入两湖,泛洞庭,出九江,经江、浙而北上,历时五载。本篇是经武昌登黄鹤楼时作。诗写登楼所见及有关黄鹤楼的传说,隐约地表现作者的客子穷愁。首联由眼前景物引出议论:“汉阳芳树古今情,逐客南浮雁北征。”“逐客”,指贬谪的官宦。“雁”,喻旅人。两句说,无论是古代或今天南渡的逐客,也无论是古代或今天北征的旅人,登上黄鹤楼,远望汉阳一带的花草树木,都会引起同一的思想感情。“古今情”有“古今情同”之意。那么什么是“古今”之“情”呢?唐人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今”之“情”指的正是崔颢那种乡关之思、羁旅之愁。邝露虽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所感,但他的乡关之思、羁旅之愁不正是隐含在“古今情”三字之中么?“天尽水连巴子国,月明人在武昌城。”巴子国,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巴县,此泛指蜀地。此联承“汉阳芳树”续写登楼所见之景,并点明登楼时间。江水茫茫,远接天边的蜀地,诗人在明月之夜登楼,他在想什么呢?或许茫茫的江水,引起他的羁旅穷愁;朗照的明月,惹动他的客子离恨吧!句中没有言明,但首联有“古今情”三字领起,再联系作者的遭遇,则知两句景语亦是情语;虽不言愁,而愁自见。接着一联写有关黄鹤楼的联想:“白云依旧过全楚,黄鹄何年控太清。”“全楚”,谓楚地,汉阳、武昌属古楚国之地。“黄鹄”,即黄鹤。“控太清”,从天空飞下来。诗人月夜登楼,无法摆脱古今逐客、征夫的乡关之思、羁旅之愁,眼前的江水、花树、明月,都惹动他无限的愁绪。于是,他想到与此地有关的神话传说:《寰宇记》:“昔费禕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又有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由此经过的传说。千年楚地,白云依旧,乘黄鹤的仙人却杳无踪影。诗人多么想黄鹤从天而下,这样他就可以乘黄鹤而羽化,超脱尘世的愁闷了。此联由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化出,从侧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月夜登楼之“情”。“依旧”、“何年”,上下呼应,突出他的无可奈何和无限怅惆的心境。最后以写景作结。“日暮”句写的是眼前实在之景。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此袭用其句。“九疑”句写想象之景。《述异记》:“九疑山隔湘江。”句本此。“九疑”,山名。或作“九嶷”。“湘英”,舜妃女英,即湘夫人,此代指湘江。九疑山和湘江俱在湖南,登黄鹤楼难望此山、此水。诗人离粤,自桂而湘,今又身在湖北,千里间关,艰苦备尝,而前路茫茫,不知止于何方。两句一写眼前所见,一写湖南所历,既表现出他对两地山水的热爱,亦隐含“行行重行行”的感慨。邝露诗近体师法唐人。这首诗无论内容、意境、格调都深受崔颢《黄鹤楼》诗的影响。【赏读】这首诗首联写登楼凭吊所见。诗文开始由传说转入现实中所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这句是说仙人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剩下黄鹤楼,暗含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颔联写仙去楼空,惟有天际的白云千载悠悠。这是首联意蕴的进一步续写和渲染。诗人登上黄鹤楼,面对辽阔的江天,很自然地抒发感慨,给人一种苍茫的、寂寞的感觉。五、六句仍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与前面气势一贯。汉阳城中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也清晰可辨。这两句以景写情,直抒胸臆,不雕琢,不用典,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景象,给人一种悠悠难尽的感受。最后两句写由日暮、江波而产生的乡情。乡关何处,归思难禁,全诗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又归到开头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回应前面。这首《黄鹤楼》诗历来为人推崇,严羽曾称为唐人律诗第一。据说李白后来游黄鹤楼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清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这首诗抒情真切,写景明朗,景情交融,艺术上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意思1】夕阳西下,浩渺的烟波笼罩着宽阔的江面,眼前景色不禁使诗人产生何处是故乡的疑问。景色的迷茫恰好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来,遂成千古绝唱。【翻译】乡关:家乡。烟波:烟雾笼罩的江面。句意:太阳已经落山,四处暮霭沉沉,江上烟波浩渺,遥远的家乡,哪里望得见呢,不禁勾起了淡淡的哀愁。【鉴赏】原诗的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黄鹤楼俯瞰江汉,极目千里,相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崔颢此诗传诵一时。《唐才子传》说李白偕友登楼见崔颢题诗,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昔人:指仙人子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历,形容汉阳树。萋萋,形容芳草。这两句诗是说:隔着江水,汉阳的树木清楚在望,鹦鹉洲上的草也长得茂盛。鹦鹉洲在汉口西南长江中,后为江水淹没。前人评诗曾有此诗居唐人七律第一名的说法,又传李白为之搁笔,可见享尽盛名。此诗吊古怀乡,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动人肺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写游子思乡之情。【全诗】《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全诗赏析】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武昌城黄鹤山(一名蛇山)西北黄鹤矶,下临汉江,极目千里。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圮屡建,至清光绪十年(1884)毁于火。明崇祯七年(1634)上元节,邝露遇南海令黄熙出巡仪仗,酒醉不避惹祸,后弃家流亡。他先到广西,继而度桂岭,入两湖,泛洞庭,出九江,经江、浙而北上,历时五载。本篇是经武昌登黄鹤楼时作。诗写登楼所见及有关黄鹤楼的传说,隐约地表现作者的客子穷愁。首联由眼前景物引出议论:“汉阳芳树古今情,逐客南浮雁北征。”“逐客”,指贬谪的官宦。“雁”,喻旅人。两句说,无论是古代或今天南渡的逐客,也无论是古代或今天北征的旅人,登上黄鹤楼,远望汉阳一带的花草树木,都会引起同一的思想感情。“古今情”有“古今情同”之意。那么什么是“古今”之“情”呢?唐人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今”之“情”指的正是崔颢那种乡关之思、羁旅之愁。邝露虽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所感,但他的乡关之思、羁旅之愁不正是隐含在“古今情”三字之中么?“天尽水连巴子国,月明人在武昌城。”巴子国,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巴县,此泛指蜀地。此联承“汉阳芳树”续写登楼所见之景,并点明登楼时间。江水茫茫,远接天边的蜀地,诗人在明月之夜登楼,他在想什么呢?或许茫茫的江水,引起他的羁旅穷愁;朗照的明月,惹动他的客子离恨吧!句中没有言明,但首联有“古今情”三字领起,再联系作者的遭遇,则知两句景语亦是情语;虽不言愁,而愁自见。接着一联写有关黄鹤楼的联想:“白云依旧过全楚,黄鹄何年控太清。”“全楚”,谓楚地,汉阳、武昌属古楚国之地。“黄鹄”,即黄鹤。“控太清”,从天空飞下来。诗人月夜登楼,无法摆脱古今逐客、征夫的乡关之思、羁旅之愁,眼前的江水、花树、明月,都惹动他无限的愁绪。于是,他想到与此地有关的神话传说:《寰宇记》:“昔费禕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又有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由此经过的传说。千年楚地,白云依旧,乘黄鹤的仙人却杳无踪影。诗人多么想黄鹤从天而下,这样他就可以乘黄鹤而羽化,超脱尘世的愁闷了。此联由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化出,从侧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月夜登楼之“情”。“依旧”、“何年”,上下呼应,突出他的无可奈何和无限怅惆的心境。最后以写景作结。“日暮”句写的是眼前实在之景。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此袭用其句。“九疑”句写想象之景。《述异记》:“九疑山隔湘江。”句本此。“九疑”,山名。或作“九嶷”。“湘英”,舜妃女英,即湘夫人,此代指湘江。九疑山和湘江俱在湖南,登黄鹤楼难望此山、此水。诗人离粤,自桂而湘,今又身在湖北,千里间关,艰苦备尝,而前路茫茫,不知止于何方。两句一写眼前所见,一写湖南所历,既表现出他对两地山水的热爱,亦隐含“行行重行行”的感慨。邝露诗近体师法唐人。这首诗无论内容、意境、格调都深受崔颢《黄鹤楼》诗的影响。【赏读】这首诗首联写登楼凭吊所见。诗文开始由传说转入现实中所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这句是说仙人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剩下黄鹤楼,暗含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颔联写仙去楼空,惟有天际的白云千载悠悠。这是首联意蕴的进一步续写和渲染。诗人登上黄鹤楼,面对辽阔的江天,很自然地抒发感慨,给人一种苍茫的、寂寞的感觉。五、六句仍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与前面气势一贯。汉阳城中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也清晰可辨。这两句以景写情,直抒胸臆,不雕琢,不用典,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景象,给人一种悠悠难尽的感受。最后两句写由日暮、江波而产生的乡情。乡关何处,归思难禁,全诗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又归到开头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回应前面。这首《黄鹤楼》诗历来为人推崇,严羽曾称为唐人律诗第一。据说李白后来游黄鹤楼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清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这首诗抒情真切,写景明朗,景情交融,艺术上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指喻。推荐。爱诗词网。方孝孺浦阳郑君仲辨(1),其容阗然(2),其色渥然(3),其气充然(4),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指有疹焉(5),隆起而粟(6)。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7)。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8),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9),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10),肢体心膂(11),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12)。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其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13),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14);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15),而仅克之(16),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17)?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18),重之以疲敝之余(19),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20);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21),此真可谓智也与哉?余贱不敢谋国(22),而君虑周行果(23),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24)?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25)。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26)。〔注释〕(1)浦阳:浦江县的旧称。今属浙江省义乌县。(2)阗(tian)然:丰满的样子。(3)渥(wo)然:红润的样子。(4)充然:充足的样子。(5)拇:大指头。疹(zhen):皮肤上生的小疙瘩。(6)粟:意思是象粟那样大小。(7)患:忧虑,担心。(8)滋:增加。(9)盈握:满四寸,古时四寸为一握。(10)剟(duo)刺:割刺。剟:刺,击。(11)膂(lu):脊梁骨。(12)瘳(chou):病愈。(13)傅:同“敷”。(14)忽:不注意。(15)疲思虑:费了不少心血。(16)克:克服。(17)岂特:岂只。痏(wei):伤口。(18)况乎:何况。(19)重:加重。疲敝:人力、物力受到消耗。(20)戕(qiang)摩:杀害,消灭。剥削:搜刮。速:加快。(21)虞:忧虑。(22)谋国:筹划国家大事。(23)虑周行果:考虑周密,行动果断。(24)传:《左传》。三折肱(gong)而成良医:语见《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多次折断胳膊后,渐通医术,遂成为一个好医生。比喻游历多,增长了经验。(25)诚:如果。位:官位。(26)洪武辛酉: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洪武是明太祖年号。〔鉴赏〕方孝孺的《指喻》是一篇富于哲理性的杂文。作者以先喻后正的笔法,借“喻”立说,通过一位友人拇指生病的事例,阐明了这样的道理:天下的事情,常常开始发生在“至微”之处,由于人们的忽略轻视,而最终酿成大患。这种教训,是治理国家、筹划大事的人应该引以为警戒的。从结构上看,《指喻》全文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记叙友人郑仲辨拇指患疹的经过。文章起笔先交代郑君平时的身体情况。看似平平,但实际上是为下面事情的发展作好铺垫。正因为郑君一向身体健康,所以一旦手指上生了一个小小的肿块,当然不会介意。尽管郑君自己也曾先“疑之”,继而“忧之”,但是在别人“不足患”的嘲笑下,终于没有及早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紧接着,郑君拇指的病情发生了剧变——“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到了这种地步,郑君才“惧而谋诸医”。求医的情况,是这一部分的核心。但在用笔上,文章只是记述了医者对病情的分析诊断,而将如何治疗的具体过程一笔带过。这种写法,正是为文章的真正写作目的服务的。作者特意借医者之口,说明“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的道理,对郑君和那些“以为不足患”的“笑者”进行了批评。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作者将要在后半部分议论“天下之事”的伏笔。不过总的看,在前半部分的叙事过程中,作者注意以事实说话,力求具体地记述郑君生病、问病、求医的经过。文字朴实,不作过多的渲染,不插入自己的主观评论。这就使读者感到事情的真实可信,为下文的议论发挥,打下了一个良好可靠的基础。“余因是思之”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由曲笔记事转入正面议论,领起后半部分的文章。作者推微知著,以拇指之病比况天下之事,作三层议论。第一层,作者以排比映衬之笔,反复指出天下之事“如此指者多矣”,强调说明“君子之所深畏”在“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一再突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义。但是,作者似乎仍旧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在第二层里再作进一步的发挥。“昔之天下”至“岂特疮痏之于指乎”,一连三处诘问,将拇指之病与天下之事再次纽合在一起。既与前一部分的叙事文字印证呼应,使议论不致架空,又深入一层地启发读者作出积极的思考。“特以不早谋于医”的说明,语含双关,它的真正内涵是对“爱天下者”提出的严肃告戒。所以,从“况乎”二字以下,作者转入对时弊的直接揭露抨击。“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文意层层递进,正所谓垫高拽满,大大加强了文章的针砭力量。这里都是说明国事之可忧。所以,紧接着的第四问:“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犹如一响警钟,直可以振聋发聩,使人不能不心口折服。最后一层,作者正式点出“谋国”二字,说明“喻”之本意是希望“有位于时”之人,能够以“拇病为戒”。当然,这里也寄托着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至于援引经传之说,则使文字语气既显得从容得体,又含意深远。以染恙患病的事例来取喻设论,并非始于方孝孺的《指喻》。但是,这篇文章却有自己的特点。它不以文采辞藻炫耀,不发空泛的议论,而是从实际出发,举出人们生活中普通常见的事情,娓娓谈来。既有对具体事物的细致分析,又有因小见大的深入发挥;既不落陈腐说教的俗套,又不刻意求奇、故作大言、耸人听闻。它说理透辟,合情合理;语言简括,不枝不蔓,代表了说体散文中词气充沛而议论平正的风格。字数:2686作者:关道雄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203-1206页.
【诗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出处】唐.李端《听筝》【意思1】女子想要得到那个听曲人的顾盼,故意一再弹错琴弦。周郎:三国的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错,便要转过头去看看演奏者。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所喜爱的一位听曲人。拂:轻轻按动。【意思2】周郎: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句意:弹筝的女子为了逗取对方聆赏她的乐曲,时时把曲子故意弹错。把女子的心情曲折地表露了出来。【意思3】周郎: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精通音律,常听人弹琴,有时为军事误时,即使喝得半醉,还要回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顾:回头看。时时:多次。误拂弦:弹奏者(歌女)故意把曲谱弹错。此联的意思是:(歌女)为了让周郎多回买看她几眼,故意多次把曲子弹错。后用来表达某些女人故意在某男子面前那种邀宠之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故意出错或做出异常举动以吸引心爱的人或其他什么人注意。[例1]我想,她们的别有用心,少女那“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可爱傻劲,作为成年男子的他不会看不出来。(庞度《大学师生恋一瞥》)[例2]有许多时候,听一些朋友说话简直觉得恍若隔世,让人觉得他们是从银河系以外来的。也许,有的人并不是王晓波笔下那位只会缝扣子的傻大姐,而是聪明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郝建《有中国特色的反全球化》)【全诗】《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1】①筝:古乐器,形状似琴,有十三弦。②金粟柱:指筝上系弦的弦轴。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③拂:这里是“拨”的意思。【注释2】①金粟:形容筝柱的华贵。柱:筝上系弦的部件。素手:洁白的手,表明弹筝者为女子。②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顾:转头看。《三国志·吴志》说周瑜吴中呼为周郎,他精通音乐,虽在酒后,别人弹奏有误也能指出,所以时谣云:“曲有误,周郎顾。”【解题】此诗作年不详。筝:拨弦乐器。诗中描写听筝时所见弹筝女子的情态。前二句暗示女子的聪明和美丽,后二句写女子为了引人注意,故意拨错筝弦。全诗不直接写人物而人物形象心态跃然纸上,维妙维肖。徐增《而庵说唐诗》评此诗云:“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恁细?”据说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弹琴,只要弹错了,他一定能听出来,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曲有误,周郎顾。”李端的诗反其意而用之,弹筝的女子为了引起“周郎”的注意,故意把曲子弹错了,周瑜肯定是听出来了的,所以谜底是“周谕”,也就是“周瑜明白”的意思。因为标明是“粉底格”,所以末一字用同音字“瑜”替代“谕”,正确的谜底就是“周瑜”。当然,要猜中这则谜语,你必须要先知道这个典故。猜用典的谜,对文化修养要求比较高,对典故不熟的人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制作这一类的谜语,一定要用熟典,即很多人都知道的典故,切忌用僻典。这类谜语,一经猜中,一定兴味盎然,因此在猜谜活动中也可以适当地用一点。前二句写美人弹筝。“素手”说明弹筝者是女子。“金栗柱”、“玉房”不单写筝贵、房丽,与“素手”同置,更能衬托出女子的美丽。后二句写女子故意弹错以博青睐。《三国志》载“曲有误,周郎顾”。为博这样通晓音律的周郎一顾,所以女子“误拂弦”。也许是这个周郎貌似而不晓音律,也许是能晓音律而故做不知,也可能是女子对一顾不满足,所以这弹筝女子要“时时误”以博周郎顾。这首诗描写作者置身事外,只以简约线条勾画,不对女子心态做一字描写,然而却把这女子的情态心意勾画的惟妙惟肖,成功地塑造出女子的形象,表现出女子的心态。【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误拂弦”)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少女的形象。
欲得周郎顾。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出处】唐.李端《听筝》【意思1】女子想要得到那个听曲人的顾盼,故意一再弹错琴弦。周郎:三国的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错,便要转过头去看看演奏者。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所喜爱的一位听曲人。拂:轻轻按动。【意思2】周郎: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句意:弹筝的女子为了逗取对方聆赏她的乐曲,时时把曲子故意弹错。把女子的心情曲折地表露了出来。【意思3】周郎: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精通音律,常听人弹琴,有时为军事误时,即使喝得半醉,还要回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顾:回头看。时时:多次。误拂弦:弹奏者(歌女)故意把曲谱弹错。此联的意思是:(歌女)为了让周郎多回买看她几眼,故意多次把曲子弹错。后用来表达某些女人故意在某男子面前那种邀宠之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故意出错或做出异常举动以吸引心爱的人或其他什么人注意。[例1]我想,她们的别有用心,少女那“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可爱傻劲,作为成年男子的他不会看不出来。(庞度《大学师生恋一瞥》)[例2]有许多时候,听一些朋友说话简直觉得恍若隔世,让人觉得他们是从银河系以外来的。也许,有的人并不是王晓波笔下那位只会缝扣子的傻大姐,而是聪明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郝建《有中国特色的反全球化》)【全诗】《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1】①筝:古乐器,形状似琴,有十三弦。②金粟柱:指筝上系弦的弦轴。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③拂:这里是“拨”的意思。【注释2】①金粟:形容筝柱的华贵。柱:筝上系弦的部件。素手:洁白的手,表明弹筝者为女子。②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顾:转头看。《三国志·吴志》说周瑜吴中呼为周郎,他精通音乐,虽在酒后,别人弹奏有误也能指出,所以时谣云:“曲有误,周郎顾。”【解题】此诗作年不详。筝:拨弦乐器。诗中描写听筝时所见弹筝女子的情态。前二句暗示女子的聪明和美丽,后二句写女子为了引人注意,故意拨错筝弦。全诗不直接写人物而人物形象心态跃然纸上,维妙维肖。徐增《而庵说唐诗》评此诗云:“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恁细?”据说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弹琴,只要弹错了,他一定能听出来,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曲有误,周郎顾。”李端的诗反其意而用之,弹筝的女子为了引起“周郎”的注意,故意把曲子弹错了,周瑜肯定是听出来了的,所以谜底是“周谕”,也就是“周瑜明白”的意思。因为标明是“粉底格”,所以末一字用同音字“瑜”替代“谕”,正确的谜底就是“周瑜”。当然,要猜中这则谜语,你必须要先知道这个典故。猜用典的谜,对文化修养要求比较高,对典故不熟的人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制作这一类的谜语,一定要用熟典,即很多人都知道的典故,切忌用僻典。这类谜语,一经猜中,一定兴味盎然,因此在猜谜活动中也可以适当地用一点。前二句写美人弹筝。“素手”说明弹筝者是女子。“金栗柱”、“玉房”不单写筝贵、房丽,与“素手”同置,更能衬托出女子的美丽。后二句写女子故意弹错以博青睐。《三国志》载“曲有误,周郎顾”。为博这样通晓音律的周郎一顾,所以女子“误拂弦”。也许是这个周郎貌似而不晓音律,也许是能晓音律而故做不知,也可能是女子对一顾不满足,所以这弹筝女子要“时时误”以博周郎顾。这首诗描写作者置身事外,只以简约线条勾画,不对女子心态做一字描写,然而却把这女子的情态心意勾画的惟妙惟肖,成功地塑造出女子的形象,表现出女子的心态。【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误拂弦”)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少女的形象。“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这两句写少女坐在华美的房舍前面,弹着华丽的古筝。这里没有说是一个人还是好几个人,可能是几个人在一起弹奏。这是因为下面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姑娘为了得到自己心上人的眷顾而频频拂错了弦,显然这里不只是她一个人。“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周瑜作建威中郎将时才二十四岁,国人皆呼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凡是演奏有误,一定会被他发觉。当时人说:“曲有误,周郎顾”。这里当然是用“周郎”代指这位姑娘的心上人。但对“误”的原因历来有这样的解释,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这里将“误拂弦”的原因归结为妇人的卖弄与做作。当然,这位姑娘“误拂弦”的间接原因已经很清楚了,是“欲得周郎顾”,但她并不是因此而搔首弄姿,故意“误拂弦”。而是由于她感情太饱满,心情太激动了。因为她的情人就在眼前,她时时刻刻盼望她的心上人给她投来会心的一瞥,因而她不知不觉地频频地拂错了弦。这才是她“误拂弦”的直接原因。这是她的真情流露,并不是有心机地勾引别人。所以,用“时时误拂弦”来描写姑娘的动作和心理是很细腻很精彩的。由此可见,这首诗并不是写一个姑娘的“邀宠”,而是写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姑娘的真感情的自然流露。【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故意弹筝出错、博取他人青睐的诗,写得细腻婉曲,极有情味。前二句之“金粟”,是用筝柱的装饰明言筝的华美珍贵;“素手”,则以弹筝玉指的洁白暗示女子的美丽。此言华美的房前,抚筝美人,挥动玉指,筝弦里飞出一阵阵优美悦耳的乐音。后二句之“周郎”,巧用典故,暗指精通音乐的知音,也可理解为她所属意的郎君。“误拂弦”更是别有情味,写出了弹筝女子为了博得属意郎君的青睐,故意出错之心理、情态。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即李端)何故知得恁细。”其见解十分精辟。这“周郎顾”“误抚弦”,真是写得细腻微妙,婉转曲折,极富情趣,且十分传神。此诗也是十分成功的短章。
浣溪沙李璟。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①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②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③【注释】①真珠:即珍珠,指珍珠帘。依前:依旧。②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见《汉武故事》。丁香空结:喻愁思郁结。李商隐《代赠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③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译文】手卷起珍珠帘挂上玉帘钩,依旧把春恨锁在层层高楼。随风飘的落花谁是它主人?一时间思绪悠悠。连青鸟都传递远人的音信,丁香花徒然在雨中抱蕾凝愁。回头远望暮色中三楚的绿波,只见它茫茫接天而流。【集评】宋·《漫叟诗话》:“前人评杜诗,云:‘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云‘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不是好句。余谓词曲亦然,李璟有曲‘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舒信道有曲云:‘十年马上春如梦。’或改云‘如春梦’,非所谓遇知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明·李攀龙:“上言落花无主之意,下言回首一方之思。”又:“写出阑珊春色最是恼人天气”(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引)。明·王世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非律诗俊语乎?然是天成一段词也,著诗不得”(《艺苑卮言》)。清·黄苏:“清和宛转,词旨秀颖”。(《蓼园词选》)近代·俞陛云:“此调为唐教坊曲,有数名。《词谱》名《山花子》,《梅苑》名《添字浣溪沙》,《乐府雅词》名《摊破浣溪沙》,《高丽乐史》名《感恩多》,因中主有此词,又名《南唐浣溪沙》。即每句七字《浣溪沙》之别体。其结句加‘思悠悠’、‘接天流’三字句,申足上句之意,以荡漾出之,较七字结句,别有神味”。(《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现代·俞平伯:“或疑古代生活即使豪奢,未必用真珠作帘,推金积玉,毋乃滥乎?此泥于写实之俗说,失却前人饰词遣藻之旨矣。其用意在唤起一高华之景,与本篇一引‘水精帘里颇黎枕’事例相同,说为‘没有’,因与词意枘凿,说为‘必有’,亦属刻舟求剑也。”(《论诗词曲杂著》)现代·唐圭璋:“此首直抒胸臆,清俊宛转。其中情景融成一片,已不能显分痕迹(中略)。通首一气蝉联,刀挥不断,而清空舒卷,跌宕昭彰,洵可称词中神品”。(《唐宋词简释》)【总案】中主词善于从外界景物感触体发出一种极为自然而又真切的情感,从而感染读者。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女子暮春卷帘、凝望怀远的恨情。花随风落,是眼前之景,女主公对花设问,其实她的命运正象落花一样,无法自主,更无人护持。雨中丁香,也是即目所见。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以春风反衬丁香之愁。而中主笔下的丁香则是在暮春的凄风冷雨中结愁,显得格外凄楚惨淡,让人不能不怜之惜之。风里落花,雨中结愁的丁香,就是思妇自己。景情谐和,用笔自然,妙合无迹,非寻常手笔所能到。结二句三楚绿波,滔滔不绝,接天而流,犹如思妇的春恨不绝,无休无止,笔力十分雄健,意境异常开阔,气象浑融,无疑摆脱了花间巢臼,新辟了境界,非其他晚唐五代思妇词所能比,且开启后世豪放词派的无穷法门。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比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六国论 苏辙。推荐。爱诗词网。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比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是苏辙写的一篇史论文章。“六国”即指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这六个国家后来一个一个被秦国击破而消灭了,秦统一了天下,在我国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所谓“六国论”就是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三苏都写过《六国论》,但从论点到笔法绝无雷同。苏洵的《六国论》着重指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旨在抨击北宋王朝屈膝妥协的外交政策;苏轼的《六国论》则主要抓住“养士”这一点加以发挥,目的在于批评北宋王朝轻视文化,轻视知识分子的国内政策。苏辙的这篇文章从“天下之势”的角度论述了六国中的后方四国在抗秦斗争中理应团结一致摈秦的观点,暗喻了北宋王朝对外投降妥协,只求苟且偏安一时的政治现实。父子三人同论六国,然而观点却各不相同,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借古喻今,针贬时政。苏辙曾说过“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以为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历代论引》)这段话集中表现了苏氏父子积极用世的思想。他们议论的中心是“古今成败得失”,也就是研究治国安民的经验教训;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施之人”,是要“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内容必然要以古喻今,痛贬时弊。苏家父子的文章确实是实践了他们自己的文学主张。苏洵名重当世而不被重用自不必说,苏轼、苏辙兄弟一生仕途坎坷,也说明了这一点。他们的不幸遭遇和所吃的苦头都是由他们“言必中当世之过”(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所致。苏辙的《六国论》是借总结六国被秦所灭的历史教训,批评北宋王朝苟且偏安的政治现实的一篇史论,是其“有为而作”。全文共四段。文章开宗明义,一开始便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所以相继被秦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天下之势”,也就是说,如果六国的国君和谋士们明白当时天下的形势,因势利导,互相支援、共同抗秦的话,他们决不会一个一个被消灭,落个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作者以自己攻读《史记》的独特感受,自然而概括地写出了六国灭亡这一令后人触目惊心并时常引以为戒的历史事实:“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作者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六国“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但所以相继败北,乃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如果韩、魏、楚不是屈服于秦的压力,多次割地赂秦以求苟安的话,如果后方四国不是鼠目寸光,只求自己苟安,而大力支援韩、魏两国的话,秦的吞并政策是不会奏效的,六国完全可以避免灭亡的命运。什么是当时的“天下之势”呢?文章第二段,作者概略论述了七国的基本形势,指出韩、魏两国是秦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关键所在。“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如果,保住韩、魏,则秦吞并六国的计划就难以得逞;如果韩、魏不保,那么六国都不可避免地覆灭,“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为“秦之有韩、魏,比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懂得“天下之势”,就是要明白韩、魏两国是关键之地,因而后方四国应该全力保住自己的西方屏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六国才不至于覆灭。第三段,紧承上段具体论述。正是因为韩、魏两国屈从于强秦的压力,多次割地赂秦以求和平,尤其是齐、楚、燕、赵看不清“天下之势”,委弃前线小国韩、魏,听任它们归附秦国,被秦打通了“诸侯之障”,“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秦国在吞并六国的行动开始时,军事上曾出现过明显的漏洞,“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还没有真正征服韩、魏,后方并不稳固,就急于进攻齐国;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动。“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这是秦的第二个冒险行动。秦国军队远离本土,穿越韩、魏两国而攻击东面的燕、赵两国,腹背受敌,这在军事上是犯忌的。倘若燕、赵和韩、魏前后夹击的话,秦国必定大败。六国本可以抓住这两次机会合力击败它,但是他们却错过了这一天赐良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齐、楚、燕、赵四国“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韩、魏两国看不清天下形势,不敢联合其他四国共同抗秦,而是一味妥协退让以地赂秦,犹如引狼入室。作者进而指出:“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批评后方四国,不顾大局,认不清形势,置作为自己西方屏障的韩、魏于不顾,终使弱小的韩、魏在强秦的威逼下受挫而向秦称臣。如果六国了解天下形势,同心协力,互相支援,那么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文章最后一段,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六国,尤其是齐、楚、燕、赵后方四国,认不清天下的形势,没有“厚韩、亲魏以摈秦”,最终铸成大错的原因,指出由于他们“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致使秦人坐收渔利。如果四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再加上“阴助其急”,那么,秦国将无计可施,历史悲剧将不会出现了。作者又指出,六国在大敌当前之时,不但没有联合抗秦,共同对敌,反而勾心斗角,贪图眼前“尺寸之利”,甚至“背盟败约”、“自相屠灭”,因而秦兵未到,六国自己就已互相削弱了力量,陷入了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境地,致使秦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他们一个一个地消灭掉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六国“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三苏的论文首先贵在立意,本文亦是如此。苏辙借批评齐、楚、燕、赵不明天下形势、支援韩、魏抗秦,讽刺了当时北宋王朝不抗击北方契丹、西夏的威胁和侵略,而是妥协、赂财、割地以求苟安;揭露了不顾前方受敌的危急,而是在后方安乐、在偏安中醉生梦死的黑暗现实,由于时代的局限,本文不可能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也没有看到秦灭六国而统一了中国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文章抓住了是抗战还是苟安这一带有战略性的根本问题加以论证,立意峻拔,高屋建瓴,且持之有据,言文成理,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难能可贵的。在表现手法上,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作者以“天下之势”统领全篇,开篇先提出论点,继而提出秦与山东诸侯相争,关键在于韩魏二国。六国诸侯由于认识不清形势,只顾自己一时之苟且,最终酿成灭国之祸。接着围绕这一观点详细分析,反复论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理有据,步步深入,具有不容辩驳的说服力。本文的语言平易、自然、流畅,毫不雕琢,词理精确。苏辙和乃父乃兄一样,不但重视文章的立意,功用,而且也重视辞章。所以文中的语言不但平易、自然,而且也做到了辞能达意,文字的选用非常审慎。如第二段介绍战国末期天下形势时,仅用“秦之有韩、魏,比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短短几句,就把韩、魏是秦与诸侯之争的关键所在言明。总之,苏辙的这篇《六国论》虽不及其父兄论文的深远宏博,纵横恣肆,但也自成一家,“汪洋澹泊,深醇温粹”,“有一唱三叹之声”,足以与其父兄之文并立。
今世说。推荐。爱诗词网。今世说清代文言短篇志人类笔记小说集。八卷。题“仁和王晫丹麓撰”。王晫(1636—?),字丹麓,号松溪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霞举堂刊本,藏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咸丰二年(1852)“粤雅堂丛书”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民国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石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排印“粤雅堂丛书”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1996年东方出版中心“文白对照历代世说精华”排印本。《今世说》记载了作者所处时代(清顺治、康熙两朝)的文人士大夫的轶闻遗事。体例仿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门叙事,唯为避揭短伤人之嫌,删自新、黜免、俭啬、谗险、纰漏、仇隙六门,其余三十门全同《世说新语》。全书或取材于汪琬《说铃》、陆圻《西陵新语》等书,也有作者自己见闻的实录,“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严允肇《今世说序》)。作者数易其稿,经多年撰成此书,亦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所记录的人物甚为“传神”,读之可“心旷神怡”(《今世说自序》)。确实,该书所刻画的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别具个性。如《周栎园好客》条:“周栎园好客,然不耐俗士。有过从者,周便率意与谈,尽辄望其去。坐少久,辄露不快色,去又辄忘其姓字。”从周对待客人的态度中把其人恃才傲物却又澹然忘机性格写得入木三分。全书以较多的笔墨描绘当时读书人的生活。如《吴六益负郭而居》条:“吴六益负郭而居,堂曰‘梅花书屋’,清溪乔木,映带前后。每当横潦载途,阶下水深至骭。车马到门,罕得见。吴读书其中,意泊如也。”显然,吴六益的读书生活带有明显的避世性质。既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又无力与之抗争,消极避世是当时文人的一种普遍心态。更有甚者,《林视公自为生藏》条记主人公逃到自造的墓穴中读书。这种自我麻醉的生活方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读书人处境的险恶。书中所记文人每可见其为文之才思敏捷,为政之精明强干,而作者对文字狱、文人反清复明活动等敏感问题则不敢正面触及。偶尔涉及,也是轻轻地一笔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霞举堂刊本《今世说》扉页书影清咸丰二年(1852)《粤雅堂丛书》本《今世说》正文书影过。如《吴汉槎少时不拘礼法》条记载性格简傲的吴汉槎最终不免于祸,牵涉丁酉科场案。迫于情势,有意回避了事件本身,正反映了作者以善化恶的伦理观,以及不愿树敌、惟恐惹祸的心理。他对清官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正直的一面。如《胡励斋为民请命》条,胡不愿用杀无辜老百姓来取悦上司,表现了一个正直封建官吏的道德良知,也说明了当时官场腐败、人民生命得不到保障的黑暗社会现实。《今世说》中除了记录当代人物的言行外,还有作者对所记人物加的小注,它能帮助人们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书中最为突出的是作者赞扬自己的人品才学,颇有自我吹嘘之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称其“载入己事,尤乖体例”。此外,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杭州一带,所记人物大多限于江、浙两省,这就无法反映清初文人生态的全貌。郭鸣郭鸣被授予昆山县令职位。昆山是一个难以治理的县城,吏人多豪滑。郭走马上任,未到县城五百余里的地方,就有十数吏人夹道迎接。郭装病不起,自怀部牒,抄小路一昼夜抵达县城。守县吏正在堂庑上大饮大嚼,见一老书生,仪状朴野,直上堂踞坐,皆大怒,斥逐之,不肯去。视其手中所持,若文书状,仔细一瞧,却正是部里发的昆山知县的委任状。众人大惊,互相推挤,纷纷跪下叩头谢罪。先前去迎接县令的吏人,恰恰也回来了,见此情形,知道大事不妙,也叩头求饶。郭笑遣之,吏愈恐,不肯起。郭问:“你们的所作所为我已经全部知道了。今天你们替自己考虑一下,想要舞文乱法,快意一时,而身陷刑戮呢,还是想奉公守法,饱食暖衣,养家糊口,过太平日子?”众人都表示愿意过太平日子。于是,郭鸣厉言正色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今天饶恕你们。后有犯者,严惩不贷!”吏皆涕泣悔悟,直至郭鸣离任未有人犯法。侯辅之侯辅之少遭家难,避居嘉兴,捕者突至,逮系登舟。侯默然,手执《周易》熟读之,倦则依捕人卧。捕者以为痴,且以为纨绔子弟容易制服。将抵会城,众捕人各自忙着收拾行李,放松了警惕。侯睨视两岸桑翳无际,忽窜入桑林中,捕者出乎意外,疾追不能得。侯逃出后,微行近白门,遇人盘问,以《周易》示之,说:“我是算命先生。”遂脱于难。胡励斋胡励斋以词臣备兵常镇。时镇多盗贼,每擒一人,就株连百余家,捕使按籍勾索。胡毅然争曰:“罪犯为了延缓死期,血口诬陷善良清白,怎可轻信他们?”使者数至,数不与。复正色曰:“以杀人而讨好上司,我不为也。何惜一官为数百人请命耶?”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宋牧仲世祖御极之初,命公卿大臣子弟入卫,时商丘宋文康公长子牧仲,年甫十四,相貌俊伟,一表堂堂,带刀侍皇上左右。皇上爱重之,每赐食中和殿。一日,牧仲将饼饵枣栗私自携出,被皇上发现。牧仲跪谢曰:“家中祖母年纪老了,十分宠爱我,我偷偷地将皇上赐的食物献给她,为了使她高兴。”皇上听了很高兴,从此每赐食,必尽敕以归。
调笑令韦应物。推荐。爱诗词网。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韦应物《调笑令》韦应物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①。跑沙跑雪独嘶②。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骏骨图【宋】龚开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注释①燕支山:即焉脂山,又作胭脂山,在甘肃山丹县境内,后来泛指边塞地区。②跑:同“刨”,指马用蹄子刨地、刨沙。鉴赏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唐五代词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唐代民间词、唐代文人词、五代时的西蜀词和南唐词。自唐玄宗时代起到“花间”派勃兴之前,有不少文人尝试作词。中唐前后的文人词,往往向民歌、民间词以及近体诗寻求依傍,题材广泛,内容自然、简单,风格清新素朴;技巧和手法上,多见整齐的句式和对仗的句法。韦应物的《调笑令》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此词从“胡马”咏起,起用叠句,把镜头直接对准了马儿;而后慢慢转向马儿所处的大环境,“远放燕支山下”,虽未详写胡马、山峦,粗线条的勾画反而更引人遥想。在唐代文人笔下,马、燕支山都是常见的边塞风物。杜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与此共读,可以想见胡马骁勇的神情。“燕支山”,在今甘肃北部,绵延祁连、龙首二山之间,是水草丰美的牧场,也是古代的边防要地。天高地阔,四野茫茫,群马驰骋、嘶鸣,真是壮美无限。三、四句由仄韵换为平韵,集中刻画一匹东西突驰、终至边草路迷的离群野马。通过“跑”“嘶”“望”等动态神情描摹马儿的彷徨、无措。“迷路,迷路”是倒叠“路迷”二字,一来词调如此,二得顿挫之妙。“边草无穷日暮”,既解释了马儿为什么迷失方向,又渲染了前句的三个“迷”字,令词作有了隽永、悠长的回味空间。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将韦应物的两首《调笑》合并解读,认为“此二词见韦苏州托想之高”。作为文人诗和民间词之间的“中间状态”,此词保留着反映现实生活的取材传统,篇幅短小,句法工整,还未充分发挥词的长短句式的特点,风格上质朴、旷大,颇有《敕勒歌》的韵味。然而,我们更应看到这首小词里蕴藏着相当活泼的艺术生命力。王国维曾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较诗而言,词似乎更擅长纯粹地描摹细腻、狭深的情感,而词作中的“悲剧性”“伤感性”也可作为观照词史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坐标。韦词中“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一句,描摹了一种动荡迷离,难以言尽的幽细心绪,这就已经与一般的题咏胡马、边塞的诗作不同。俞陛云之所以谓作者“托想”高,皆因体察到了词中弥漫的伤感色彩,否则何来“胡马东西驰突,终至边草路迷,犹世人营扰一生,其归宿究在何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论点?正因为有了这种窈深、幽远的意境,这首小词的艺术魅力才更加丰厚;正因为有了众多中唐文人对词的不断尝试、突破,才有了此后词文体的蔚为大观。(刘玉洁)链接《调笑令》词牌。《白香词谱》谓此调成立于中唐之际,原为唐人酒筵小曲,后用为词调。《调笑令》又名《古调笑》《转应曲》《三台令》《宫中调笑》等。单调,八句四仄韵,两叠韵。到了宋代,《调笑令》又另成一格,三十八字,六句七仄韵,以宋毛滂所作最为有名。
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楩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楩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南康直节堂记。推荐。爱诗词网。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楩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楩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屈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为人处世的这一矛盾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普遍感到困扰和苦恼。战国时楚人假托屈原所作的《卜居》(居:处世之道)就发出这样的慨叹:“吾……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自秦汉以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巩固和完善。而“直如弦,死道旁;曲如钩,反封侯。”(《汉顺帝末京都童谣》)的政治悲剧也随之愈演愈烈。封建士大夫们个人的悲剧命运深刻地反映着专治政体所固有的内心矛盾。每个步入仕途的读书人都面临着“为曲”,抑或“为直”的抉择。头脑清醒的青年政治家大多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崇尚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和犯颜直谏;然而,当他们饱经了宦海风波之后,又大多成为唯上是从,墨守陈规,暮气沉沉,保守腐朽的官僚,或萌生脱离现实,不问政治、寓情山水、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如范仲淹不计个人穷达,而始终“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者,的确不可多得。元丰八年(1085),苏辙为此文时,坐贬已达六年之久,去年刚刚移官绩溪(今属安微)令。这是他进士及第27年来第一次任地方长官,仅仅是一个山区小县的县令。比起已经三典名郡的苏轼,他的政治生涯更为坎坷。但是,行年50,仕途蹭蹬并没有使他的政治态度消沉,这正是苏辙难能可贵之处。在本文中,苏辙“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抒写他处世为人“行不失于直”的情怀,从而使这篇短小的文章得以不流于泛泛的应酬之作。文中写太守徐望圣,奉公守法。“所居以循吏称”,为政宽仁,不事苛求(“皦察”),寄托着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就在作此文的同年八月,苏辙奉召还朝,参与国家枢机要政,数年间擢居副相。他在这期间,反对尽废新法,主张慎重从事,区别对待,在他的许多奏议中都表现了对民生疾若的关心。南宋何万《苏文忠公谥议》中称:“九年之间朝廷尊,公路辟,忠贤相望,贵敛迹,边陲绥靖,百姓休息,君子谓公(苏辙)之力居多焉。”虽系对元祐之政的美化,而对苏辙在其中所起作用的估计,应该说是大体符合实际的。本文的章法结构。颇具匠心。落笔点题,开门见山,先揭出“直节”二字,为一篇立骨。为杉树写照,先作剪影。高大(“高三寻”,古以八尺为寻),挺拔(“长短巨细若一”),又承《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之语,索性说杉树“直如引绳”,都是要突出杉树“直”的特征。这里渲染一笔,“枝叶附之”,显出作者是自下而上地仰视。对杉树作一番白描之后,又用博喻手法把杉树比成:“太常之旗”(古帝王使用的大旗。《仪礼·觐礼》注:“大旆,大常也,王建大常,首画日月,其下及旒,画升龙降龙。”大同太),“承露之茎”(承露盘的柱子。《三辅故事》:“汉武帝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三个喻体,一个比一个庄严、肃穆、凛然不可犯,愈发显出杉树的刚正不阿,把“直”落在“节”字即情操气节上,设喻取比贴切自如,使杉树的形象具有了象征的意义。作者写杉树的“直”而且“节”,并非仅仅是要交代“直节堂”得名的始末,而是借宾形主。囿于作“记”的习惯,总免不了要赞扬堂主人一番,于是从曹吏、府史一流凡夫俗子对杉树“莫知贵也”,衬托出太守徐望圣独能“见而怜之”,作堂命名。识见不同,自有杉树般正直的操守,故能成为杉树的知音。而作者能看到这一层,那么自然也是“直节”的同好,不待赘言,理想已寄托个中了。以上明写杉树,暗写太守,一实一虚,一宾一主。接着,作者宕开一笔,“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总说一切生物,生来都是正直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便“委曲随物”,丧失了本性。文章用竹箭和松柏与杉树相提对举,说明杉树的可贵之处正在于能够不受环境支配,始终保持正直的节操,而终成栋梁之材。这是第二次写杉树。第一次写杉树着力刻画杉树的外貌,赋予寓意,第二次写杉则是刻画其性格,寓意更为显豁彰明。这一段文字,先总说,后分说,借竹箭、松柏为影,使文章有开有合。“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一句,承上启下,宾主易位,由写杉过渡到写人。赞美了徐望圣的政绩政事,指出他“行不失于直”,扣紧一篇主脑,然后用他喜爱杉树来加以印证(“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通“悦”)。又引《诗经》,旨在说明由于徐望圣具有正直的节操,故而才能有这样的好尚,这样的政绩。最后,借醉“客”之口,提出“为曲”“为直”的矛盾(醉“客”为“乌有先生”,“亡是公”之类,不必实有其人)。第三次写杉树,褒扬讴歌杉树“特立不倚”的气度,危难之中,“颜色不变”的节操,浓荫蔽日,有益于民的品格。至此,人树合传,神貌归一。作者的倾向性尽在其中,显而易见。本文笔法,一是托物言志,借宾形主;二是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步步深化题旨。在行文上骈散兼用,相映成趣,笔致婉转,语气平和而开合顿挫,屈伸自如。
国有三不祥。推荐。爱诗词网。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①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②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③所谓之不祥④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⑤。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⑥,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⑦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⑧为不祥也?”——《说苑·君道》【注释】①泽:聚水的洼地。②寡人:古代王侯对下级说话时的谦称。③殆:大概,恐怕。④不祥:不吉利。⑤是:这。不与:不在其中。⑥任:信任。⑦如:往,到。⑧曷:何。【意译】齐景公出外打猎,登上高山遇见猛虎,下到沼泽又遇见毒蛇。回来后连忙召见晏子,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他问晏子:“今天我出去打猎,真倒霉,在山上撞见猛虎,在沼泽里碰见毒蛇,大概要发生什么不吉利的事了。”晏子解释道:“要说不吉利事,国家有三种,但您说的这种情况不在其中。有贤人却没有发现,这是第一种;发现了贤人但不被任用,这是第二种;使用贤人但不相信他们,这是第三种。平时所说的不吉利就是讲的这三种情形啊。今天您登山见虎,因为山是猛虎藏身之地;下泽见蛇,那是因为沼泽是毒蛇的洞穴。到猛虎毒蛇的洞穴去看见它们,这是很自然的事,有什么不吉利可言呢?”【解说】晏子在齐国享有威望,他不仅能辞赏以正君,而且能见机以进言。这则寓言反映了晏子一贯的政治主张——举贤授能。景公看重的是自然天命的暗示:以为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是天意的启示,将有灾难降临。晏子看重的是人事,他认为不吉利都和人的行为有关,这里列出的三不祥:不知有贤,知而不用,用而不任,实际上是以层进的关系揭示出国家如果要避不祥只有任用贤明的道理。本寓言妙在晏子能抓住机会,解决问题。正巧齐景公问他“不祥”之事,他顺势提出自己的主张来规劝齐景公。但晏子对齐景公所问之事,也不是置之不理或有意避开不论,如果不理不论,齐景公心中的疑团还不会消除,甚至于因这原因齐景公也可能不信晏子的主张。晏子提出举贤任能之后,又耐心地解释了齐景公见虎见蛇的问题,山泽本是虎蛇所居,上山下泽遇见它们就是正常的了,并不存在什么不吉利的问题。说得合情合理,打消了齐景公的疑虑。【相关名言】国不务大,务得民心;佐不务多,务得贤俊。——刘向
【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出处】唐·高适《燕歌行》。【意思】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来越稀。边将身受皇帝思泽竞麻痹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鉴赏】“大漠”四句:穷秋,秋末。衰,一本作“腓”,枯萎变黄。斗兵,战斗的士卒。恩遇,指身受皇帝恩宠和重用。常,一本作“恒”。四句写边塞战争进行到深秋时,困守落日孤城的唐军,能战斗的士兵越来越少,将帅们身受皇恩,享受优越的待遇,却总是疏忽轻敌,尽管战士们在关山竭力作战,仍不能解除孤城之围。【全诗】《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鉴赏】高适(约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早年穷困,40岁后才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仕途通达,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人称“高常侍”。诗歌擅长七言,边塞诗较有名。横行:无阻挡地任意奔驰。摐金:敲击金属乐器,指军乐。榆关:山海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羽书:加急的军情文书。狼山: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境内。凭陵:仗势侵犯。玉筯:指思妇的眼泪。三时:指早、午、晚。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是最有名的盛唐边塞诗人之一,本篇就是一首边塞诗的代表作。《燕歌行》是乐府旧题,本是写离别内容的。本篇是借旧题写新事,写戍边打仗的复杂内容,题目只是一个用来辨认的记号而已。本篇基本上是以一次战争的过程为写作顺序。每四句为一意义层次,写战争爆发、出征迎战、将帅腐化和轻敌受挫、战士思家、战阵拼杀等内容,最后两句深切地表达了对战士的哀怜之情。本篇的思想性很突出,但思想倾向却有矛盾。诗中描写了将帅的轻敌骄纵,享乐腐化,不体恤战士,而战士们却不顾一切地血战,直到为国捐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唐朝如此,纵观历史长河,封建社会都如此,这是揭露社会本质的名句。战士们不顾生死,也不为功名,“死节从来岂顾勋”,这是盛唐英雄主义的张扬。但是,战争的艰苦残酷及作者的反战情绪也在诗中多处表现,对将帅的不满更为突出。结尾两句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怀念李广将军,因为他带兵常打胜仗,更因为他关爱士卒。乐府古体诗通常比较自由地安排句子,常常是长短随意,更不讲究对偶等修辞,但本篇却句式整齐,辞藻华美,对偶句很多,明显是受唐代格律诗带来的影响。其中的“大漠”两句、“少妇”两句、“杀气”两句都是精工的对偶句式,形成了本篇整齐美的主要特色。
大漠穷秋。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出处】唐·高适《燕歌行》。【意思】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来越稀。边将身受皇帝思泽竞麻痹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鉴赏】“大漠”四句:穷秋,秋末。衰,一本作“腓”,枯萎变黄。斗兵,战斗的士卒。恩遇,指身受皇帝恩宠和重用。常,一本作“恒”。四句写边塞战争进行到深秋时,困守落日孤城的唐军,能战斗的士兵越来越少,将帅们身受皇恩,享受优越的待遇,却总是疏忽轻敌,尽管战士们在关山竭力作战,仍不能解除孤城之围。【全诗】《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鉴赏】高适(约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早年穷困,40岁后才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仕途通达,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人称“高常侍”。诗歌擅长七言,边塞诗较有名。横行:无阻挡地任意奔驰。摐金:敲击金属乐器,指军乐。榆关:山海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羽书:加急的军情文书。狼山: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境内。凭陵:仗势侵犯。玉筯:指思妇的眼泪。三时:指早、午、晚。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是最有名的盛唐边塞诗人之一,本篇就是一首边塞诗的代表作。《燕歌行》是乐府旧题,本是写离别内容的。本篇是借旧题写新事,写戍边打仗的复杂内容,题目只是一个用来辨认的记号而已。本篇基本上是以一次战争的过程为写作顺序。每四句为一意义层次,写战争爆发、出征迎战、将帅腐化和轻敌受挫、战士思家、战阵拼杀等内容,最后两句深切地表达了对战士的哀怜之情。本篇的思想性很突出,但思想倾向却有矛盾。诗中描写了将帅的轻敌骄纵,享乐腐化,不体恤战士,而战士们却不顾一切地血战,直到为国捐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唐朝如此,纵观历史长河,封建社会都如此,这是揭露社会本质的名句。战士们不顾生死,也不为功名,“死节从来岂顾勋”,这是盛唐英雄主义的张扬。但是,战争的艰苦残酷及作者的反战情绪也在诗中多处表现,对将帅的不满更为突出。结尾两句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怀念李广将军,因为他带兵常打胜仗,更因为他关爱士卒。乐府古体诗通常比较自由地安排句子,常常是长短随意,更不讲究对偶等修辞,但本篇却句式整齐,辞藻华美,对偶句很多,明显是受唐代格律诗带来的影响。其中的“大漠”两句、“少妇”两句、“杀气”两句都是精工的对偶句式,形成了本篇整齐美的主要特色。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小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降落,滋润着万物,纤细无声。潜:静悄悄地、暗暗地。【鉴赏】小雨绵绵,无声无息,随着风在夜间洒落,春雨滋润世间万物,却细小无声。诗歌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情感。春雨贵如油,人们对春雨是无限喜爱的,而诗歌却以“潜入夜”“细无声”二词,表明春雨有意润物,却无意邀功讨好,只是默默地随风而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诗歌从听觉层面写,因为雨滴细小,而又总在夜晚来临,无声无息地滋润世间万物。当时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生活安定闲适。诗歌表现了诗人见春夜细雨润物的欢快心情。后世常用此句形容春雨喜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细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情景。[例]今年一入春,雨水儿就密。清明前后,总是那么如丝如雾的。难怪早晨推开窗子那阵儿,让人想起杜甫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了。(韩少华《润物细无声》)二、用以比喻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例1]可见封建意识的尘埃,也如春雨一样,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随时随地需要努力清除。(袁鹰《杏花春雨江南》)[例2]她这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禁使我们想起杜甫《春雨》中的佳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她正是用党的思想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啊!(蔡子谔《原动力的潜层开掘》)【应用】细雨伴着轻风悄悄地落下来,雨丝细细地滋润着万物,悄然无声。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原指春雨滋润万物,给人间带来生机;借指做某些事情应潜移默化。◇同样,柔的说理,也决非违心的迎合,误人的甜言。诚然,人们爱把“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喻作柔的思想教育,但在这里是没有半点哄骗虚假之意的。(华琪《说理的艺术》)对考生应试心理素质的培养,绝对不能忽视老师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刘翔《战胜自我》)【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①好雨:美好的雨,及时的雨。②红湿:花着雨而湿。③锦官城:指成都。《水经注·江水》:“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后州夺郡学,移夷星桥南岸道东;道西城,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他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后人泛称成都城为锦官城。【鉴赏】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有咏雨的诗,如孟浩然《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李白《对雨》、韩愈《早春呈张水部》、白居易《夜雨》、杜牧《雨中作》,其中虽不乏佳作,但首推其选,被称为“足空唐人”者,却是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究其原因,是由于它的艺术成就不止一端,在立意、切题、起句、状物、构图、意脉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也就是纪昀说的“通体精妙”。也许在某一点上,“中晚唐人刻意或及之”,但就其全篇各个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则“非余子之所可到”。首先说起句。对一首律诗来说,起句有力或新颖不凡,可以振起全篇,使之满目生辉、另眼相看,所以宋代的严羽尤重发句,他认为“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沧浪诗话》)。这首杜诗一开篇就用拟人之法,把无知无情的春雨人格化,并溶入诗人对此的情感和评价,所谓“好雨知时节”。对句则点出时令和交待称为“好雨”的原因:“当春乃发生”。这样,以起句扣住“雨”,对句扣住“春”,从中又明露诗人的喜悦之情,起首一联就紧扣诗题,既新颖别致又准确明快。其次是状物的细腻传神。颔联两句紧扣住“春夜”、“喜雨”这个诗题,典型地体现出春雨的特征。春雨的特征是细密、绵长,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特别在寂静的又孕育着生机的春夜,更是悄悄地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诗人用一“潜”字,描摹出春夜细雨悄悄落下之状,用一“润”字,点化出万物在绵绵春雨中的滋润之态,状物上显得细腻传神。仇兆鳌云:“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少陵集详注》)另外,“知时节”固然是“好雨”,“潜”、“润”之细雨更是好雨,因为“雨骤风狂,亦足损物”(仇兆鳌语),所以颔联是首联的进一步深化,也是进一层交待题目“春夜喜雨”之喜因。再次,是构图的讲究和设色的精妙。如果说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上描写春雨,那末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从视觉上作进一步描绘;如果说前者是诗人附近的局部近景,后者则是幅阔大的远景、背景:放眼望去,田野的小路上,乌云笼罩着田野,雨意正浓,唯有那一星渔火,闪烁在漆黑寂静的郊野,暗示着春的生机和人的活动。这样,远景与近景、视觉与听觉、局部与背景搭配在一起,极富层次感,也极为和谐美妙。另外,这两句在设色上也颇为精妙:大处是浓墨——“野径云俱黑”;局部却是重彩——“江船火独明”。明与暗互相映衬,无“俱黑”不见其“独明”,无“独明”又不显其“俱黑”,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度,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明代的诗论家王嗣奭说杜甫最善于“以画法为诗法”(《杜臆》),清代的施补华也称赞杜的景物诗善于“着色”(《岘佣说诗》),于此可见一斑。最后,从结构上看,全篇围绕一个“喜”字,一脉贯之。“好雨”一联固然是“喜雨”,中间两联,诗人面对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大面积的浓云雨意,又何尝不在暗抒喜悦之情。最后一联写诗人由眼前雨意推想明日清晨:经过一夜春雨的滋润,定然是花团锦簇、春色满园,锦官城又添春光十分了吧!诗人对春雨之喜悦,对生活之热爱,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可以说“无一字不是春雨,无一笔不是春夜喜雨”(查慎行《杜诗集说》),结构上堪称通体精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小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降落,滋润着万物,纤细无声。潜:静悄悄地、暗暗地。【鉴赏】小雨绵绵,无声无息,随着风在夜间洒落,春雨滋润世间万物,却细小无声。诗歌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情感。春雨贵如油,人们对春雨是无限喜爱的,而诗歌却以“潜入夜”“细无声”二词,表明春雨有意润物,却无意邀功讨好,只是默默地随风而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诗歌从听觉层面写,因为雨滴细小,而又总在夜晚来临,无声无息地滋润世间万物。当时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生活安定闲适。诗歌表现了诗人见春夜细雨润物的欢快心情。后世常用此句形容春雨喜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细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情景。[例]今年一入春,雨水儿就密。清明前后,总是那么如丝如雾的。难怪早晨推开窗子那阵儿,让人想起杜甫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了。(韩少华《润物细无声》)二、用以比喻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例1]可见封建意识的尘埃,也如春雨一样,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随时随地需要努力清除。(袁鹰《杏花春雨江南》)[例2]她这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禁使我们想起杜甫《春雨》中的佳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她正是用党的思想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啊!(蔡子谔《原动力的潜层开掘》)【应用】细雨伴着轻风悄悄地落下来,雨丝细细地滋润着万物,悄然无声。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原指春雨滋润万物,给人间带来生机;借指做某些事情应潜移默化。◇同样,柔的说理,也决非违心的迎合,误人的甜言。诚然,人们爱把“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喻作柔的思想教育,但在这里是没有半点哄骗虚假之意的。(华琪《说理的艺术》)对考生应试心理素质的培养,绝对不能忽视老师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刘翔《战胜自我》)【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①好雨:美好的雨,及时的雨。②红湿:花着雨而湿。③锦官城:指成都。《水经注·江水》:“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后州夺郡学,移夷星桥南岸道东;道西城,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他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后人泛称成都城为锦官城。【鉴赏】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有咏雨的诗,如孟浩然《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李白《对雨》、韩愈《早春呈张水部》、白居易《夜雨》、杜牧《雨中作》,其中虽不乏佳作,但首推其选,被称为“足空唐人”者,却是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究其原因,是由于它的艺术成就不止一端,在立意、切题、起句、状物、构图、意脉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也就是纪昀说的“通体精妙”。也许在某一点上,“中晚唐人刻意或及之”,但就其全篇各个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则“非余子之所可到”。首先说起句。对一首律诗来说,起句有力或新颖不凡,可以振起全篇,使之满目生辉、另眼相看,所以宋代的严羽尤重发句,他认为“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沧浪诗话》)。这首杜诗一开篇就用拟人之法,把无知无情的春雨人格化,并溶入诗人对此的情感和评价,所谓“好雨知时节”。对句则点出时令和交待称为“好雨”的原因:“当春乃发生”。这样,以起句扣住“雨”,对句扣住“春”,从中又明露诗人的喜悦之情,起首一联就紧扣诗题,既新颖别致又准确明快。其次是状物的细腻传神。颔联两句紧扣住“春夜”、“喜雨”这个诗题,典型地体现出春雨的特征。春雨的特征是细密、绵长,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特别在寂静的又孕育着生机的春夜,更是悄悄地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诗人用一“潜”字,描摹出春夜细雨悄悄落下之状,用一“润”字,点化出万物在绵绵春雨中的滋润之态,状物上显得细腻传神。仇兆鳌云:“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少陵集详注》)另外,“知时节”固然是“好雨”,“潜”、“润”之细雨更是好雨,因为“雨骤风狂,亦足损物”(仇兆鳌语),所以颔联是首联的进一步深化,也是进一层交待题目“春夜喜雨”之喜因。再次,是构图的讲究和设色的精妙。如果说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上描写春雨,那末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从视觉上作进一步描绘;如果说前者是诗人附近的局部近景,后者则是幅阔大的远景、背景:放眼望去,田野的小路上,乌云笼罩着田野,雨意正浓,唯有那一星渔火,闪烁在漆黑寂静的郊野,暗示着春的生机和人的活动。这样,远景与近景、视觉与听觉、局部与背景搭配在一起,极富层次感,也极为和谐美妙。另外,这两句在设色上也颇为精妙:大处是浓墨——“野径云俱黑”;局部却是重彩——“江船火独明”。明与暗互相映衬,无“俱黑”不见其“独明”,无“独明”又不显其“俱黑”,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度,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明代的诗论家王嗣奭说杜甫最善于“以画法为诗法”(《杜臆》),清代的施补华也称赞杜的景物诗善于“着色”(《岘佣说诗》),于此可见一斑。最后,从结构上看,全篇围绕一个“喜”字,一脉贯之。“好雨”一联固然是“喜雨”,中间两联,诗人面对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大面积的浓云雨意,又何尝不在暗抒喜悦之情。最后一联写诗人由眼前雨意推想明日清晨:经过一夜春雨的滋润,定然是花团锦簇、春色满园,锦官城又添春光十分了吧!诗人对春雨之喜悦,对生活之热爱,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可以说“无一字不是春雨,无一笔不是春夜喜雨”(查慎行《杜诗集说》),结构上堪称通体精妙。
成其圣。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注释:厌:满足。句意:一般的士人如果能不断地学习,他就能成为道德智能极高的圣人。出处:《管子·形势解》
我这里所用的“推背”的意思,是说:从反面来推测未来的情形。
上月的《自由谈》里,就有一篇《正面文章反看法》,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因为得到这一个结论的时候,先前一定经过许多苦楚的经验,见过许多可怜的牺牲。本草家提起笔来,写道:砒霜,大毒。字不过四个,但他却确切知道了这东西曾经毒死过若干性命的了。
里巷间有一个笑话:某甲将银子三十两埋在地里面,怕人知道,就在上面竖一块木板,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隔壁的阿二因此却将这掘去了,也怕人发觉,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这就是在教人“正面文章反看法”。
推背图全文。推荐。爱诗词网。我这里所用的“推背”的意思,是说:从反面来推测未来的情形。上月的《自由谈》里,就有一篇《正面文章反看法》,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因为得到这一个结论的时候,先前一定经过许多苦楚的经验,见过许多可怜的牺牲。本草家提起笔来,写道:砒霜,大毒。字不过四个,但他却确切知道了这东西曾经毒死过若干性命的了。里巷间有一个笑话:某甲将银子三十两埋在地里面,怕人知道,就在上面竖一块木板,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隔壁的阿二因此却将这掘去了,也怕人发觉,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这就是在教人“正面文章反看法”。但我们日日所见的文章,却不能这么简单。有明说要做,其实不做的;有明说不做,其实要做的;有明说做这样,其实做那样的;有其实自己要这么做,倒说别人要这么做的;有一声不响,而其实倒做了的。然而也有说这样,竟这样的。难就在这地方。例如近几天报章上记载着的要闻罢:一,××军在××血战,杀敌××××人。二,××谈话:决不与日本直接交涉,仍然不改初衷,抵抗到底。三,芳泽来华,据云系私人事件。四,共党联日,该伪中央已派干部××赴日接洽。五,××××……倘使都当反面文章看,可就太骇人了。但报上也有“莫干山路草棚船百余只大火”,“××××廉价只有四天了”等大概无须“推背”的记载,于是乎我们就又胡涂起来。听说,《推背图》本是灵验的,某朝某帝怕他淆惑人心,就添了些假造的在里面,因此弄得不能豫知了,必待事实证明之后,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我们也只好等着看事实,幸而大概是不很久的,总出不了今年。四月二日。【析】这篇杂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代为掩盖其投降卖国的罪行所作的欺骗性宣传,号召人民不要受骗上当。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头就点明题旨。《推背图》原是一种荒诞迷信的图册,鲁迅用它作为文题,不过是借用“推背”这个词语。作者开宗明义写道:“我这里所用的‘推背’的意思,是说:从反面来推测未来的情形。”紧接着,作者联系当时《申报·自由谈》上陈子展的文章以及中药药物学史上认识砒霜毒性的史实,说明“从反面来推测未来”作为一种观察现实、认识事物的方法,得来不易。当年,青年杂文作家陈子展在1933年3月13日《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杂文《正面文章反看法》,文中说,当时国民党报纸喊“航空救国”,“其实没有看见一只飞机敢还日本一个炸弹的”,而只是炸“匪”(红军);“‘长期抵抗’等于长期不抵抗,‘收回失地’等于‘不收回失地’”。因此,他提出了“正面文章反看法”。鲁迅指出:“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因为得到这一个结论的时候,先前一定经过许多苦楚的经验,见过许多可怜的牺牲。”作者以人类认识砒霜有毒为例说明这一点。人类在认识砒霜有毒之前,一定有过不识砒霜有毒的阶段,因而曾经被它“毒死过若干生命”这一事例,有力地说明了“正面文章反看法”这一结论凝聚着血的教训,因而鲁迅说它令人“毛骨悚然”。在论证了“正面文章反看法”的结论来之不易之后,鲁迅形象生动地叙写了“此地无银三十两”“隔壁阿二勿曾偷”的民间笑话,以此作为论据,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后期鲁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能熟练地运用辩证法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作者在第三层次开头明确指出:“但我们日日所见的文章,却不能这么简单。也就是说,对国民党的欺骗性宣传,在运用“反看法”时,绝不能像上述民间笑话那样简单,而有种种复杂的情况。鲁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指出,国民党报纸上的文章,“有明说要做,其实不做的;有明说不做,其实要做的;有明说做这样,其实做那样的;有其实自己要这么做,倒说别人要这么做的;有一声不响,而其实倒做了的”。甚至“也有说这样,竟这样的”。这里所列举的国民党报纸的欺骗宣传与他们的实际行为之间互不一致的种种情形,既揭露了国民党报纸的各种骗人伎俩,也说明了“正面文章反看法”的种种复杂情形。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后期观察社会问题的深入细致和运用辩证法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鲁迅摘引了当时报刊上的若干所谓政治“要闻”,引导读者运用各种不同的“反看法”作出正确的推测,以免上当受骗。读者对照作者提出的种种“反看法”,就会明白,第1条,属于“明说这样做,其实做那样的”,血战、杀敌是假,逃跑、投降是真;第3条也属于这一种,对外宣传芳泽来华“系私人事件”正是为了掩饰其来华的险恶目的;第2条,属于“明说不做,其实要做的”,明说“决不与日本直接交涉”,实际上正在暗中投降日本;而第4条则无疑属于“其实自己要这么做,倒说别人要这么做”,国民党当局自己要投降日本,反而诬蔑中国共产党投降日本。上述鲁迅摘引的政治“要闻”,原都是可以当反面文章看的。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敌的罪行,国民党报纸的骗人伎俩,原本是骇人听闻的。然而鲁迅在摘引上述政治“要闻”之后,却说:“倘使都当反面文章看,可就太骇人了。”毫无疑问,这里运用的是反讽手法,对国民党及其舆论载体——报纸作了有力的嘲讽。作者的愤怒之情,跃然纸上。当然,国民党报纸对于一般的灾情以及商业行情,也有一些客观的报道。读这些文章,则“无须‘推背’”。因此,“我们就又胡涂起来”的话,显然是一种反语,它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文章最后一层由《推背图》的被假造,“弄得不能预知”,“必待事实证明之后,人们这才恍然大悟”,说明事实不久将揭穿国民党报纸政治“要闻”的欺骗性。鲁迅晚年在谈到杂文的战斗性时曾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它“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推背图》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芳泽谦吉从日本到上海,是在1933年3月31日;国民党反动派编造的“共党联日,该伪中央已派干部××赴日接洽”的谣言,见之于当年4月2日申报“国内电讯”。鲁迅在4月2日写下的《推背图》就摘引了这两条政治‘要闻”,可见它对国民党报纸骗人伎俩的抨击是多么及时,这就使本文成为感应时代的神经,政治斗争攻守的手足,从而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既具有政论严谨的逻辑性,又具有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本文提出“从反面来推测未来”的观点之后,在第二层次中叙写了一则民间笑话。这则笑话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既生动形象,又十分有趣,充满幽默感。鲁迅利用这则民间笑话,不但使这篇杂文形象性强,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正面文章反看法”的感受。字数:2627注释①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作者:潘颂德知识来源:张效民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634-635页.
[原文]
《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郦元④以为下临⑤深潭,微风鼓⑥浪,水石相⑦搏⑧,声如洪钟。是说⑨也,人常⑩疑之。今(11)以钟磬(12)置水中,虽(13)大风浪不能鸣(14)也,而况(15)石乎!至唐李渤(16)始访(17)其遗踪(18),得双石于潭上,扣(19)而聆(20)之,南声函胡(21),北音清越(22),桴(23)止响腾(24),余韵(25)徐(26)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27)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28),所在(29)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30),何哉?
石钟山记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原文]《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郦元④以为下临⑤深潭,微风鼓⑥浪,水石相⑦搏⑧,声如洪钟。是说⑨也,人常⑩疑之。今(11)以钟磬(12)置水中,虽(13)大风浪不能鸣(14)也,而况(15)石乎!至唐李渤(16)始访(17)其遗踪(18),得双石于潭上,扣(19)而聆(20)之,南声函胡(21),北音清越(22),桴(23)止响腾(24),余韵(25)徐(26)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27)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28),所在(29)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30),何哉?元丰七年(31六)月丁丑(32),余自齐安(33)舟行(34)适(35)临汝(36),而长子迈将赴(37)饶之德兴(38)尉(39),送之至湖口(40),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41)焉(42),余固(43)笑而不信也。至莫(44)夜月明,(45)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46)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47)欲搏(48)人;而山上栖鹘(49),闻人声亦惊起,磔磔(50)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51)者,或曰此鹳鹤(52)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53),噌吰(54)如钟鼓(55)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56)山下皆石穴罅(57),不知其浅深(58),微波入焉(59),涵淡(60)澎湃(61)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62)口,有大石当中流(63),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64)吞吐,有窾坎(65)镗鞳(66)之声,与向(67)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68)焉(69)。因笑谓迈曰:“汝识(69)之乎?噌吰者,周景王(71)之无射(72)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73)之歌钟(74)也。古之人不余欺(75)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77)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77)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78)终(79)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80)能知;而渔工(81)水师(82)虽知而不能言(83)。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84)者乃(85)以斧斤(86)考(87)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88)记之,盖(89)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①《水经》: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书,记述江河的源流分布情况,相传为汉朝的桑钦(也有说是晋朝郭璞)所著,今已散佚不存。②彭蠡(lǐ):鄱阳湖的另一个名称。在江西省北部。③焉:语气助词,表示确定的语气。④郦元:即郦道元。古人为行文方便,在称呼知名人物时,有时略去一个字。郦道元是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遍游各地,根据亲身经历,对《水经》原文逐条详加注引,成《水经注》。⑤临:与……相接。⑥鼓:掀起。⑦相:单指一方。⑧搏:拍击。⑨是说:这种说法。是,这。⑩常:同“尝”,曾经。(11)今:如果。(12)钟磬(qìng):复词偏义,单指钟。磬,古代打击乐器,多用石或玉制成。(13)虽:即使。(14)鸣:使……发出声音。“鸣”后的省略代词“之”。(15)而况:何况。(16)李渤:唐朝洛阳人,曾作过江州(现九江市)刺史,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17)访:探访。(18)遗踪:遗迹,旧址。(19)扣:敲。(20)聆(líng):细听。(21)南声函胡: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含胡。函胡,含胡。另一种说法,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中、西、东、南、北五方相配。南音即徵声,北音即羽声。(22)北音清越:指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脆响亮。越,高扬。(23)桴(fú):鼓槌。这里用如动词,指敲击。(24)腾:起,这里指传扬。(25)韵:这里指声音。(26)徐:缓慢。(27)尤:更加。(28)石之铿(kēng)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声音。(29)所在:到处。(30)名:命名。(31)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元丰,宋神宗的年号。(32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33)齐安:今湖北省黄冈县。(34)舟行:坐船走。舟,名词作状语,坐着船。(35)适:到……去。(36)临汝:今江西省临川县境内。(37)赴:赴任。(38)饶之德兴:饶州德兴县,今江西德兴。(39)尉: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40)湖口:今江西湖口县。(41)硿硿(kōngkōng):象声词,形容斧击石的声音。(42)焉:相当于“然”,形容词或象声词词尾。(43)固:仍然。(44)莫:同“暮”,晚上。(45)独:特意。(46)侧:名词作状语,在两侧。(47)森然:阴森森地。(48)搏:扑,抓。(49)鹘(hú):隼(sǔn)鹰的一种。(50)磔磔(zézé):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51)咳且笑于山谷中:即“于山谷中咳且笑”,状语后置。(52)鹳(guàn)鹤:水鸟名,似鹤,颈和嘴比鹤长。(53)发于水上:即“于水上发”,状语后置。(54)噌吰(chēnghóng):象声词,形容洪亮的钟声。(55)钟鼓,复词偏义,单指“钟”。(56)则:原来。(57)罅(xià):裂缝。(58)浅深:复词偏义,单指“深”。深,形容词用如名词,指深度。(59)焉:于之。之,指石洞石缝。(60)涵淡:水波荡漾。(61)澎湃(péngpài):波冲浪激。(62)港:江河可通船只的支流。(63)中流:河中间。(64)相:这里单指“风水”一方。(65)窾坎(kuǎngkǎn):象声词,形容击物的声音。(66)镗鞳(tāngtà):象声词,形容钟鼓的声音。(67)向;刚才。(68)乐作:奏乐。(69)焉;相当于“然”的样子。(70)识(zhì):同“志”,记住的意思。(71)周景王:周朝国君。(72)无射;钟名,铸成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年)。(73)魏庄子:名绛,谥号庄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74)歌钟,即古代的编钟。鲁襄公十一年(前561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了一半赐给大夫魏绛。(75)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前。(76)臆断:主观猜测。(77)殆:大概。(78)士大夫:指做官的人。(79)终:始终,一直。(80)莫:没有可能,没有办法。(81)渔工:渔人。(82)水师:船工。(83)言:立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84)陋:见识短浅。(85)乃:竟然。(86)斧斤:都是斧头一类的工具。刃纵的叫“斧”,刃横的叫“斤”。(87)考:扣,敲。(88)是以:即“以是”。是,此。以,因。(89)盖:表肯定论断的句首语气词,有“乃(是)”,“原来(是)”的意思。[译文]《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山下与深潭相接,微风掀起波浪,湖水拍击石岸,(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鸣响)。这个说法,人们曾经有所怀疑。如果把钟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发出声音,更何况是石头呢!直到唐朝李渤才探寻它的遗迹,(他)在潭边找到两块石头,敲击石头后仔细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呀,而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一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同时大儿子苏迈将要赴任去做饶州的德兴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有机会观察那名叫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和尚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块敲(给我听),(果然)发出硿硿声,我仍然只是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特意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陡峭的绝壁下面。巨大的山崖在两旁直立,高达千尺,像凶猛的野兽古怪的恶鬼,阴森森地(好像)要扑过来抓人;而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受惊飞起,在云层里磔磔地叫着;又有像是老年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的,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声音。我正心惊肉跳,想要回去,忽然有一种很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噌吰,像钟似的敲个不停。船上的人非常惊恐。(我)慢慢地察看(发出声音的地方),原来山下都是石窟和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微小的波浪涌到洞隙里,荡漾冲击,就发出这种声音。船转到两山中间,将要进入支流的入口处,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把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小窟窿,它们吞进吐出江风湖水,就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和刚才听到的噌吰声相应和。好像乐曲在演奏—样。(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古籍的记载吗?“噌吰”的声音,(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编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们啊!”对于任何事情不是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猜测判断它的有还是没有,行吗?郦道元所见到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但记载得不详细;士大夫们一直不愿意乘小船在夜里停泊在陡峭的石壁下面(去考察),所以没人能了解(真实情况);而渔人、船工即使知道,却不能记载下来。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而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石头的办法)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了解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是为了叹惜郦道元(记事)简略和讥笑李渤的(见识)浅薄。[鉴赏]本文以记游为题,内容也以描写山水为主,但此游的旨趣却在对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考证,并以此为切入点,阐发凡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哲理。全文思路围绕石钟山命名之谜逐层展开:第一段,围绕石钟山命名引出两桩疑案,是为设疑。第二段记叙探明真相的过程,是为破疑。第三段分析石钟疑案形成的原因,是为析疑。一个“疑”字贯穿全篇,是全篇文眼。不论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全都围绕它着墨,所以文章写得很集中,结构显得很紧凑。文章用字讲究分寸,极为准确传神。如对郦道元的说法,只说“人常疑之”,因为“郦元所见,殆与余同”,只不过“言之不详”,故作者为其“简”而叹惜。对李渤的说法,却说“余尤疑之”,由“人”而“余”,由“疑”而“尤疑”,这是因为李渤“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以斧击石便“自以为得之矣”,故作者因其“陋”而讥笑。有针对性的描写,是这篇文字的一大特点。为了强调要做到目见耳闻,就要敢冒风险,就要有勇气“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为此,作者着力地描写夜泊绝壁的恐怖气氛:侧立的大石如猛兽奇鬼的怪影,各种令人心动欲还的怪声,不要说是苏轼,就连当地经验丰富的舟人都为此“大恐”。短短几十字就营造出使人心惊胆战的效果,为说明探求真理不可畏难的道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字数:4406注释[作者及作品简介]选自《苏东坡全集》。作者苏轼,请参看《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及作品简介”。石钟山,在今江西省湖口县鄱(pó)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之北的叫下钟山。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赴汝州,途中送长子苏迈至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了这篇著名的游记。明清时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否定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经今人考察,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才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苏轼知识来源:彭格人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解闷十二首。推荐。爱诗词网。杜甫(其一、其二、其六、其七、其八、其九)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①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②《解闷十二首》是作者寓居夔州时的作品,约写于代宗大历元年(766)。王嗣奭说:“非诗能解闷,谓当闷时,随意所至,吟为短章以自消遣耳”(《杜臆》卷八)。这十二首诗题材多样,形式活泼,围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随手写成。或叙事,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从多方面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各篇之间组织也比较松散,艺术上却不拘绳墨,挥洒尽致。这种诗体,自杜甫开创之后效法者很多,例如宋代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即是。第一首写夔州的风物。首句写夔州民居。夔州多山,居民多架木为屋,面临江水,依山而居,杜诗“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巅。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赠李十五丈别》)可证。作者刚到夔州时,住的就是这种建筑,有《草阁》诗纪其事。这种民居,由于依山建筑,远望如星罗棋布,所以说“草阁柴扉星散居”。“草阁”,指以草葺盖;“柴扉”,指以荆为门。次句“浪翻红黑雨飞初”,写江上雨景,七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山雨初来,乌云密布,狂风呼啸,浊浪排空,本来就幽暗的三峡,这时更显得天昏地暗了。句中的“翻”字“黑”字“飞”字,都极精警生动,不但使人仿佛看到了夔州陕中初夏大雨初来的场面,而且使人仿佛感受到它雷雨时的声势。第三句“山禽引子哺红果”,转笔写晴天山中的景物。这时暴雨已过,晴空万里,经过大雨的洗刷,山中的树木花草更显得青翠葱笼,鲜艳明丽。几只山禽,带着雏鸟出来觅食喂哺。这是一幅典型的山中初夏景物图画。“哺红果”,不但暗示出时令季节,而且增加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使人感到山中初夏季节生意盎然的气氛。末句由山中再写到江边。“白鱼”,是一种小鱼,因其呈银白色而得名。又因只能长到二寸来长,故又称“白小”。盛产于夔州东瀼水(今名草堂河)与西瀼水(今名梅溪河)之中。据宋赵与时《宾退录》引《靖州图径》说,当地居民多以此鱼为蔬菜,故又称“鱼菜”。杜甫曾有一首专咏这种鱼的《白小》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商店)银花乱,倾筐雪片虚。”可见当时市场上这种鱼很多。“溪女得钱留白鱼”(留,犹给),写当地人民江边买卖白鱼的情景,不仅绘景如画,而且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得”字、“留”字,生动新颍而又自然浑成。这首诗通篇写景,首句写山上民居,次句写江上雨景。三、四两句分承山水:一写山禽引子,一写溪女留鱼。四句写景,犹如夔州四幅不同的风物风情画面,这些画面又都统一于诗人的伫立眺望之中。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特别在二、三、四句中,捕捉住具有夔州多山地区特征而又稍瞬即逝的自然景物,用清新明快的语言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第二首写因见商胡东下扬州,而起东游之念。“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一、二两句写因见商胡解缆起舟东下扬州,而触动思绪,回忆起当年漫游西陵故驿楼的情景。杜甫年青时曾到吴越漫游,他由洛阳出发,先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接着东下苏州,不久又到浙江。这次漫游前后将近四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晚年寓居巴蜀期间,他曾多次忆及:“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春日梓州登楼二首》);“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五湖游”(《草堂》)。希望再次漫游。但由于经济、身体(杜甫这时患有肺病、风湿麻痹病及糖尿病)等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现在,见到商胡即将离夔东下,这,自然要勾起他对当年漫游吴越情景的回忆了。“西陵”,在今浙江萧山县境,旧有驿楼,名古驿台。“忆上西陵古驿楼”,不仅指当年在西陵古驿楼的酣歌痛饮,同时也包括泛舟鉴湖,遨游剡溪等整个漫游吴越的情景。两句融叙事、抒情于一体,不仅表达出诗人对往年所历胜景的无限向往,而且显示出诗人注目遥想的神情姿态,透露出欢愉恬蜜的情绪。“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三、四两句写诗人想请商胡帮助打听一下淮南一带的米价,因为他现在又动了乘兴东游的念头了。“淮南”指淮南道,包括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湖北省长江以北汉水以东的广大区域,治所在扬州。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榨取。特别是上元二年(762)元载任租庸使,下令征收自天宝十三年(754)至上元二年八年以来农民所欠的租调,而且不问有无拖欠,只要家有粟帛,即发徒围之,取其一半,“甚者十取八九,谓之‘白著’”(《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当时就曾流行一首歌谣说:“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多‘白著’。”在这样的情况下,淮南米价之昂贵,人民生活之悲惨就可想而知了。处在生活几乎全由朋友接济中的诗人杜甫,虽然豪情逸兴至老不衰,也不得不先了解一下淮南米价这个现实问题了。这两句格调轻快流畅,感情热烈奔放,上句承上转折,下句一笔收回,由于豪兴勃发,虽直抒尽致,仍觉神完气足。全诗四句,隔句相承,以见商胡“下扬州”起兴,从忆“西陵”写到问“米价”,从问“米价”写到“欲东游”,逐句转接,一气呵成,而又写得曲折宛转。末句点题,收结全篇,更显得气机酣畅,跌宕多姿。第六首是为怀念诗人孟浩然而作。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始北上应举。落第后漫游江淮吴越,后曾任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因“食鲜疾动”,遽然去世。孟浩然的诗,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但他一生沉沦,落拓不遇。他比杜甫大二十三岁,他们之间未有交往,但杜甫对这位前辈诗人却很尊敬。乾元二年(759),他在《遣兴五首》中说:“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寄托了他对孟浩然的缅怀与敬仰。在这首诗中,他对孟浩然又一次表示了推崇和追思。“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一、二两句点出诗的主题。首句忆其人,次句忆其诗。说“复忆”,可见所忆已非一次,说明孟浩然对诗人的影响之深。孟浩然的诗主要描写故乡的山水及旅途景物,不事雕琢而风神清朗,韵致飘逸,所以说“清诗”。“清诗”,是对孟诗风格特征正确而精到的概括。清诗“句句”堪传,足见其感人之深,艺术成就之高,而诗人仰慕与推挹之情,也溢于言表。三、四两句就当时诗坛现象抒发感慨。“耆旧”,故老,这里指当时的文人学士。“漫钓”,空钓。“槎头”,砍断的木头。“缩颈鳊”,鱼名,又名团头鲂,武昌鱼。味极肥美。襄阳人采捕,常以槎拦水取之,因谓之“槎头缩颈鳊”。见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三国志·吴志·陈凯传》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见这种鱼很早就闻名。孟浩然家居襄阳,他常到岘山附近汉水之边垂钓,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颈鳊。”这里则巧妙地利用其成句“槎头缩颈鳊”来借指他的情味醇美的诗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是说自孟浩然去世之后,诗坛多碌碌之辈,其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再也见不到像孟浩然那种清新自然韵味醇美的诗篇了。两句似慨似讽,以当时诗坛的现实,反衬孟诗的无可伦比,对孟浩然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又一次作出热情的称颂。末句以孟句入诗,既贴切又风趣,而用笔自然,如信手拈来。以绝句评述作家作品,首创于杜甫。《解闷》中论及的诗人还有薛据、孟云卿、王维等。《戏为六绝句》也是这类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而且对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后来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清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等,都是它的模仿之作,可见这种论诗形式对后代的影响。第七首自叙诗歌创作的体会。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运用绝句这种形式,对诗歌创作的风格、语言、声韵以及文学遗产的继承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精到的见解。这首小诗,不但表达出他对诗歌语言、声韵等艺术技巧的重视,而且写出了他对前代诗人的苦心学习。首句写诗歌对陶冶人们“性灵”的作用。“陶冶性灵”,语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这里是指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存底物”,是说凭何物。这一句实际已提出诗歌对人的美感作用,但以问句领起,带动全篇,因而显得摇曳多姿,跌宕有致。次句写自己认真的写作态度。“新诗”,指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诗的通称。说“新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改”,一指遣词造句的推敲选择,二指音韵声律的斟酌琢磨。新诗写成进行修改,改罢之后,还要“长吟”——曼声吟诵一番,足见他对写作的认真与刻苦。“自长吟”三字,画出了他苦心推敲独自长吟的形象。三、四两句写自己刻苦写作的原因。“二谢”,指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和谢朓。谢灵运以描写山水刻画自然景物著名,为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永明诗体代表作家。其诗观察细致,刻画生动,尤长逼真描写自然景物。“阴何”,即阴铿,何逊。南朝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与永明新体诗,语言清丽,情致宛转,其绝句与五言诗已与唐人律诗相近。“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是说自己深知二谢诗才出众,造诣精深,作诗能挥写自如;自己则只能学习阴何,像他们那样刻苦经营。上句宕开,下句挽回,一纵一收,写出自己“转益多师”刻苦学习的精神。“将能事”,谓二谢精于诗道;“苦用心”,指阴何在诗歌艺术表现上的刻苦追求、精益求精。“熟知”,写自己对二谢的了解和倾慕;“颇学”,写自己的刻苦与谦虚。全诗叙述了作者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见解和对诗歌创作的体会。但应指出的,是诗人一方面认为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性灵”,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诗歌密切联系现实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这是他反复推崇《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及许多优秀作品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创作出了《三吏》、《三别》等许多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作品。在诗歌艺术上,他“转益多师”,刻苦追求,说自己“遣辞必中律”(《桥陵诗三十韵》),“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由于这种严格要求,苦心学习,他的诗歌才能攀上艺术的顶峰,达到“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的艺术境地。第八首,写对诗人王维的怀念。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二十一岁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的著名代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去世已经六年了,诗的首句就从这里落笔。“高人”,在古代诗歌里多指隐士(因其不仕王侯而高尚其志)与人品高尚之人。从王维的半官半隐与清高绝俗不慕荣利的一生历史看,这两层意思都有。“右丞”,指王维。“不见高人王右丞”,不仅交代了王维已经去世,不可复见,而且流露出诗人对这位高人的缅怀和追思。次句写蓝田别墅,寄托物在人亡之思。据史载,王维晚年购宋之问蓝田别墅,有花坞竹洲等处,山水秀美,与友人裴迪常泛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现在这位高人已经去世六年了,蓝田别墅的山林丘壑,恐怕早已杂草丛生、藤蔓缠绕、淹没在一片荒凉之中了。“蔓寒藤”三字,把蓝田丘壑的荒芜和深秋季节的凄寒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寒”字不但写出了季节的特征,而且传达了作者心凄情悲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怀念前贤的心情。“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丞相能。”三、四两句承上作转折。“秀句”,指王维的诗篇,着一“秀”字,写出了王诗意境清秀拔俗与文辞清新秀朗的风格特征。“相国”,指王缙。王缙早年也以文翰闻名,与王维名冠一时。“时议云:论诗则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金壶记》)。广德二年(764)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大历中以党附元载,贬括州刺史。杜甫作此诗时,其劣迹尚未暴露。这两句由缅怀王维而写到王缙。上句写王维“秀句”流传,下句写王缙文采能诗,而以“风流未绝”一语绾合,诗人对王维的缅怀与敬仰,也就在不言之中了。杨伦说:“赞襄阳只一‘清’字,赞摩诘只一‘秀’字,品评不苟。”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维的深刻理解,深情赞叹。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怀念;对他诗歌的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现出诗人“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转益多师”虚心学习的精神。全诗在品评赞扬王维的同时,对当时不重人才,任凭一代诗才住处荒芜寥落的现象,也抒发出深沉的感慨。第九首讽刺唐代宗继续令南方进贡荔枝。唐玄宗时杨贵妃爱吃荔枝,每当荔枝成熟,玄宗就命令南方和四川飞骑进贡。传送者跨山越谷,人劳马疲,死者继路。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杨贵妃都已去世,然而统治者却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命令南方和四川继续进贡荔枝,这首诗即针对此而发。“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先帝”,指玄宗;“寂寞”指死亡。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久离人世,然而,“劳人害马”进献荔枝的旧例仍未废除停止,荔枝还是年复一年地进贡到长安。两句开门见山,直揭主旨。“还复”二字,不但揭露出统治阶级的贪图享乐,透露出广大人民的深重痛苦,而且包含着作者对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的尖锐批评。“炎方每续朱樱献”。“炎方”,指南海(今广东)。“朱樱”,即樱桃。唐代规定,每年四月一日由皇家内园进樱桃荐祀陵庙。祀毕,颁赐给百官。荔枝成熟荐祀都在樱桃之后,所以说“每续朱樱献”。这一句紧承次句,说明荔枝“还复”进贡的理由,同时为末句转折铺垫。“玉座应悲白露团”。末句紧承上句,写玄宗歆享荔枝时的感受。“玉座”,即御座,指玄宗。“白露团”,即露珠,指泪珠。当进荐的荔枝放在“玉座”之前,先帝如果地下有灵,回想起以往的情景,也不禁要泪水滔滔悲伤起来吧?这里的“应悲”,不仅指玄宗对开元盛世一去不返,目前国势江河日下的悲伤,还应包括玄宗对自己荒于女色贻祸误国的悔恨。这一句是作者的设想,它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为杨贵妃征贡荔枝,这在唐玄宗荒淫奢侈的生活中虽然只是小插曲,却颇具典型意义。它具体说明了玄宗后期政治上的荒淫腐朽,后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唐玄宗杨贵妃也终于落得应有的下场。这首诗因事兴感,抓住“荔枝还复入长安”这一事件,揭露出肃代两朝统治者无视这一历史教训,重蹈玄宗亡国的旧辙,其立意是很深刻的。全诗虽多叙事实,却写得曲折含蓄,耐人咀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推荐。爱诗词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①,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②?漫卷诗书喜欲狂③。白首放歌须纵酒④,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⑤,便下襄阳向洛阳⑥。【注释】①剑外:四川剑门关以南的地方。蓟(ji计)北:今河北省蓟县。这里泛指河北北都,安史叛军的根据地。②却看:回视。③漫卷:胡乱地收卷起来。④放歌:放声高歌。纵酒:开怀畅饮。⑤巴峡:嘉陵江流经四川阆中一段江流曲折,所谓南流如巴字,亦称巴江。巴峡,即指嘉陵江峡。时杜甫正在梓州,首程应由涪江入嘉陵江,所以说“从”。巫峡:在四川巫山县东。⑥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洛阳:杜甫故乡。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诗大意】我身羁剑外,忽然得知蓟北收复的消息,开始听到悲喜交集泪流满衣裳。再回头看妻子儿女的愁容也为之一扫,胡乱地卷起诗书,乐得简直发狂。我尽情痛饮放声高歌,春色明媚一路风光正好还乡。就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了襄阳再奔洛阳。【赏析】广德元年(763)春天,诗人在梓州时所作。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官军在河南打了胜仗,收复了东京、河阳、汴、郑、滑、魏诸州。十一月叛将薛嵩以相、卫、洛、邢四州降,张忠志以赵、恒、深、定、易五州降。河南河北诸州收复。广德元年正月,叛首史朝义兵败自缢,贼将李怀仙取其首级来献,请降。至此延续八年,祸及全国的灾难性大动乱始告平息。杜甫这时正携带家小漂泊梓州,消息传来,喜出望外,诗人长期的抑郁愁怀,顿时消散。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唱出了生平第一首快诗。诗的开头突兀直起,诗人的感情突然迸发,初闻捷报的仓猝之间,仅用语言是难以名状的,就以“涕泪满衣裳”的外形描写,把心底的兴奋激动、百感交集的心理状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这种喜极而零涕,非实历其境是体会不到的。首句七字,两个地名,剑外:诗人漂泊之地;蓟北:叛军的老巢。南北跨越数千里,写得气势开阔,仿佛这种狂喜的心情不是诗人一人所独有,而是整个中国都浸沉在胜利的欢乐之中。“闻”字重要,诗中的一切神理、举动、设想都从此生发而出。听到消息喜极而悲,激动的泪水难以抑止,诗人8年的颠沛流离,与安史之乱同时开始,叛乱平息也意味着苦难生活的结束。接着又写极喜之状。第二联是诗人快活心情的具体描写。“却看妻子”、“漫卷诗书”是两个连续动作。“却看妻子愁何在?”写妻子也兼写自己,实则是夫妻二人愁容都为之一扫,情感的相互传染,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漫卷诗书”这个描述,简直像贪玩的小学生听到老师宣布放假的消息,如释重负似的轻松自在。诗人时年52,却也高兴得忘乎所以,显得那样天真,这就把诗人的爱国思家的赤子之心表露无遗了。如何抒发这喜悦之情?高歌豪饮以示庆贺。诗人接着想到两河收复,回家的打算可以如愿以偿了。“青春”点明“初闻”的季节,自然界大地回春,政局也大地重光。欢悦的心情伴随着沿途山清水秀的美景,返还离别已久又梦寐以求的家园,是何等惬意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美妙的遐想,立即拟好了最捷近易行的还乡路线:沿江乘舟顺流而东,过巴峡穿巫峡,然后北转,下襄阳向洛阳。这比杜甫入蜀之道顺便多了。欢快的心绪,想象的路程也是那样的捷便迅速,梓州洛阳相距数千里,简直朝发而暮可至了。这一联中连用四个地名,律诗的尾联多不对仗,而杜甫在这里不仅对仗,还是一绝妙的工对巧对。四个地名,既各自句中对偶,又上下句对偶,形成工稳的地名对,从实际地理路线上,又是一气直下的流水对。杜甫返乡沿途所经甚多,为何独取这四个地方?两峡是沿江东下的险峡,顺流急驰,舟行如穿梭,转瞬即过,正好来表现路途之迅速。而襄阳是杜甫的祖籍,洛阳是其家园所在,又正好表现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诗人仓猝造语也是颇费苦心的。这首抒情诗除首句叙事点题外,全是抒发惊喜之情,诗人浓重而久抑的情感一时迸发而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其势如奔流赴海,一气呵成,惊喜之状溢于字句之外,使人千载如见。全诗以情取胜,直抒胸臆,纵横自得,洒脱奔放,一似无暇顾及于篇章,然而这首律诗正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结构严密而巧妙,以两地名起,以四地名结,峰峦对照,布局最奇。八句之中每句均有一个行为动态,而行为动态之前又都有一个起修饰作用的副词:“忽传”、“初闻”、“却看”、“漫卷”、“须纵酒”、“好还乡”、“即从”、“便下”等,这些词语的连续使用,更显得语势流畅,节拍急促,一气贯注,如轻舟快马,长驱直下,突出了欢乐轻快的格调,诗人那种初闻喜讯、愁怀顿消、手舞足蹈、欢欣若狂的动作神态简直呼之欲出。一变诗人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所以被前人评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读杜心解》)。
张志和渔歌子。推荐。爱诗词网。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南宗画的始祖王维认为:“水墨最为上”。其原因是:“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传为王维所作的《山水诀》)这就是说,淡而能远,饶有余味。唯其云雾迷茫,才能得朦胧之致,冥漠之情。这时,空间中各个侧面的界线打破了,远近的距离模糊了,历史和现实茫茫无际的流光也无形融化了。这便是心理时空的广阔,是由悟解之深与浮想之广交织而成的绝妙境界。这里有诗情,也有画意。大体后于王维的张志和,便是这样一位词人,以画意写诗情的作手。他留传下来的作品极少。其《渔歌子》原有五首,但另外四首却都为“西塞山前白鹭飞”这一首光辉所掩。格调清新,韵味高洁,语言质朴,而最为珍贵的,是展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蹈文人的淡泊胸襟。张志和,唐肃宗时待诏翰林,曾因事被贬,赦还后绝意仕途,长期徜徉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他不仅娴于音乐,还通晓书画。由于江南水乡的风光给了他丰富的艺术营养,水墨淋漓和烟波浩渺的自然景色内化为词人的意象,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他的以画意写诗情的风格,特别是融汇了南宗画家的风格,确乎不失为他自号的“烟波钓徒”的风格。“烟波”中点染了这么一个“钓徒”,“钓徒”的高情远意又为“烟波”增加逸韵。“钓徒”而徜徉于“烟波”之中,他的本来旷放的胸襟自然也就随着流光的空明而翛然远引,得“天地浑溶之气”(石涛《题青莲草阁图》)。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既然张志和是富于高情远意的诗人兼画家,所以他善于把诗的时间性和画的空间性结合起来。烟波茫茫,可感之物、可写之景正多,但在他的笔下,却能够从纵横千万里的山水中切取一角,那便是旧吴兴县的西塞山前;从朝辉夕阳的光景流变中切取一刹那,“有先一刻,后一刻不能之妙”(王士祯:《诗友诗传录》)的一刹那,那便是白鹭鸶刚从水田中扑喇喇飞起时,在桃花汛泛起的清溪中肥嫩的鳜鱼正在浮游嬉逐时。更凑巧的是,斜风细雨的烟波中,恰恰有一个钓徒,载着青青笠帽,披着绿草蓑衣,在水天迷濛中垂钓。这样,西塞山前的画幅就因为浸润了张志和的诗情,表现了盎然的生气和落落寡合、矫矫不群地追求以大自然为精神寄托的动态。西塞山是巍然兀立的,然而眼前有一阵白鹭鸶飞过,山,好象也随之飞动了。漂浮在水上的桃花湿漉漉,原不同于迎风摇曳之花,然而,当它和吴兴一带的水波特有的清澄碧绿的色泽互相汇合时,这就不但是水在流,漂在水上的桃花在流,连肥肥的鳜鱼也在泼刺刺地嬉逐了。青箬笠,绿蓑衣。这样打扮的一个“钓徒”,虽说分明是坐在船上容与、浮漾,以画面上一个定着的焦点而存在,即使垂钓,也还是悠悠徐徐,动作的幅度不大。这不是基本处于静态么?对。然而可别忘记,就在这时,偏有一阵阵斜风掠过,细雨吹来,人影就不免显得朦胧飘忽了。与白鹭同飞,与桃花水同流,甚至于使人联想到肥肥的鳜鱼的鲜美了。动与静结合的妙处,归根结蒂是以形写神。中国早期画论家南朝宋的宗炳早说过:“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山水序》)他认为山水画的高手应该是能充分显示出山水的精神,实际也就是深蕴于其中的作手的精神。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切取大千世界中变化不居的万象,定着到相对静止的一点上。(对这首《渔歌子》说来,就是选西塞山前特定瞬间中的烟波垂钓)但究其实质,却又静而不静。这正因为,高手的画家“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陈郁:《话謏》)。而所谓“写心”,实际也就是从静中观动,以动写静,把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结合起来,得“画外之态”(晁以道有“诗传画外之意”之语),传诗境之神。《渔歌子》的传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一首短短小令,也有个春云舒展的过程。先是以“鹭飞”示轶尘绝谷之态,再则以“流水”传襟度洒落之怀,而更为画龙点睛的,则是结尾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通过作者笔下渔父的描写,深沉而果决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自白,不是“不思归”,而是“不须归”。这显然是词人自誓,决心要以山水之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终老。鸟飞、水流、鱼肥,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一路下来,都是柔美型的事物,潇洒飘逸的风情。但出人意料的是作为词眼的这一个“不须”猛然迸出,这位“烟波钓徒”的避世中隐藏着的傲世心情便豁然显露了。于是,在烟水迷茫之中,“在朦胧之中,理想的人物性格笼罩着一切。”(柯勒律治评莎士比亚诗篇语)这便是张志和融汇诗画艺术功能从而达到的传神极致。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访求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呜呼,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其严光之比与?处二子之间,诚有裕矣。(〔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刘熙载《艺概》卷四)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清〕黄苏《蓼园词选》)
【题解1】这是一首舟行写景诗,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所以也叫天门山。天门山在长江两岸,为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分属当涂县与和县。东、西梁山如门阙,故统称天门山,又如列眉横黛,故亦统称蛾眉山。长江水在这里受两山夹江对峙所阻,十分湍急,浪涛汹涌。此诗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美景色,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写景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是李白诗作中的名篇。【题解2】唐诗篇名。七绝。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二一。天门山,指今安徽当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绝壁千仞,形如天门,故名。全诗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抓住叙写对象独有的特征,以“望”字相贯串,在动态中描绘出天门山奇险秀美的景色,抒写诗人酣畅淋漓的兴会。运笔自然,气势雄放,为李白七绝名篇。《唐宋诗醇》评曰:“此及‘朝辞白帝’等作,俱极自然,洵属神品,足以擅场一代。”三、四两句把舟过天门山时楚江两岸峰峦迭起,竞相突出的感觉生动传出,是曲尽山水之妙的佳句。【全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塗西南。分东西两座。东面的叫博望山,西面的叫溧山,两山夹江对峙如门,天门山因此而得名。②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为山势所阻,于是转而向北流去。③两岸青山相对出:船行中流,转望左右两岸,只见青山相对,平地拔起,好像并排向前奔出似的。④孤帆:指孤舟。以帆代舟是用了修辞上的借代手法。⑤日边来:孤帆为日光所映,远远望去,好像来自日边。【翻译】可是天工神斧将雄伟绵亘的高山斩断,呵!是楚江江水冲开了天门山。那浩荡东去的江水呵至此陡然向北回环。两岸双双对对驶出其一座座青山,一只孤帆其一翩然来自水天相接的日边。【鉴赏导示】在李白的诗作中,有不少呕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此诗是描绘长江穿越三峡途中天门山的奇观的。写得雄奇豪放、清新流畅、意趣盎然,可见李白诗歌风格一斑。【鉴赏1】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天门山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欣赏大自然的感情和豪放开朗的胸怀。诗人从“江”与“山”的关系开笔,写长江流过天门山的奇险形势,一座绵延横画的大山好像从中突然断裂,仿佛是被奔腾而来的江水激流冲开,形成了一个天门,又束住江流在山的下面回旋激荡。写山势,着一个“断”字,突出了山的陡峭挺拔,又用一个“开”字,写出了长江从中急速穿过。在诗人的笔下,长江有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次句写由于两山夹峙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着一“碧”字,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可爱。“至此回”,写由于两山相夹形成的回旋。这里,作者借水势衬托山的奇险。三、四句,诗人写两岸夹江和江面上的景物。顺着江流东下,只见青山在两岸矗立,仿佛列队而出;而长江穿门而过后,浩瀚无际,在水天相接之处升起一轮红日,一片白帆披着早晨的霞光从日边飘来,色彩艳丽,画面开阔。写“青山”,着一“出”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生机盎然。“孤帆一片”为“一片孤帆”的词序调换,音韵和谐、节奏通畅明快。“日边来”一方面写船行江上的方向,另一方面衬托江水冲过天门山之后的江面开阔,流露出诗人对这雄奇景象的浓厚兴致和新鲜喜悦的心理感受。全诗写得雄奇奔放,节奏明快。【鉴赏2】全诗四句,都是诗人在舟中经天门时“望”之所得。“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的长江水冲破天门奔流而去的壮阔气势。楚江是指长江流经楚地的一段。这句话仿佛是说是奔涌的江水撞开了本为一体的天门山,使它成为东西两座山,水断山门,山为水开,起笔就气势阔大。“碧水东流至此回”,借水势写出了山的奇险。因为两山夹峙,江面陡窄,水流至此,回环冲激,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借长江巨流的变化,显示出天门扼江的力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姿,也写出诗人所处的位置。“出”字简洁传神地写出了两岸山峦扑入眼帘,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态的美感,诗人处在舟中,顺流而下,舟行疾速,才会有青山对出的感觉,似乎夹江对峙的天门山迎面走来欢迎这位乘孤舟从日边而来的客人,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首诗由远及近,舟移景易,描绘出一幅楚江山水图。诗人饱含激情,描绘了天门山雄伟的景色,并赋予动态美,意境开阔,气魄雄迈,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悠然的情趣。【鉴赏要点】[1]名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雄奇奔放,意境开阔。[3]形象鲜明。[4]以动写静,化静为动。[5]清新流畅、音韵和谐。【拓展】天门山一名梁山,系东梁山与西梁山合称。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位于长江东岸,距当涂县15公里;西梁山,位于长江西岸和县境内。两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故合称天门山。东西梁山形如列眉横黛,又合称蛾眉山。这里山形雄险,景色奇妙,自古为长江胜景之一。李白多次来此游览,其《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宋人梅尧臣、沈括、范成大、杨万里等皆有诗赞美,如沈括咏叹:“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这里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地势险峻,也是历代军事要塞。梁太平元年(556),于东梁山筑却月城,清代在此筑炮台,今尚存遗址。近年在东梁山巅建电缆铁塔,一线飞越大江,宏伟壮观。
李白 望天门山。推荐。爱诗词网。【题解1】这是一首舟行写景诗,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所以也叫天门山。天门山在长江两岸,为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分属当涂县与和县。东、西梁山如门阙,故统称天门山,又如列眉横黛,故亦统称蛾眉山。长江水在这里受两山夹江对峙所阻,十分湍急,浪涛汹涌。此诗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美景色,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写景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是李白诗作中的名篇。【题解2】唐诗篇名。七绝。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二一。天门山,指今安徽当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绝壁千仞,形如天门,故名。全诗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抓住叙写对象独有的特征,以“望”字相贯串,在动态中描绘出天门山奇险秀美的景色,抒写诗人酣畅淋漓的兴会。运笔自然,气势雄放,为李白七绝名篇。《唐宋诗醇》评曰:“此及‘朝辞白帝’等作,俱极自然,洵属神品,足以擅场一代。”三、四两句把舟过天门山时楚江两岸峰峦迭起,竞相突出的感觉生动传出,是曲尽山水之妙的佳句。【全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塗西南。分东西两座。东面的叫博望山,西面的叫溧山,两山夹江对峙如门,天门山因此而得名。②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为山势所阻,于是转而向北流去。③两岸青山相对出:船行中流,转望左右两岸,只见青山相对,平地拔起,好像并排向前奔出似的。④孤帆:指孤舟。以帆代舟是用了修辞上的借代手法。⑤日边来:孤帆为日光所映,远远望去,好像来自日边。【翻译】可是天工神斧将雄伟绵亘的高山斩断,呵!是楚江江水冲开了天门山。那浩荡东去的江水呵至此陡然向北回环。两岸双双对对驶出其一座座青山,一只孤帆其一翩然来自水天相接的日边。【鉴赏导示】在李白的诗作中,有不少呕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此诗是描绘长江穿越三峡途中天门山的奇观的。写得雄奇豪放、清新流畅、意趣盎然,可见李白诗歌风格一斑。【鉴赏1】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天门山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欣赏大自然的感情和豪放开朗的胸怀。诗人从“江”与“山”的关系开笔,写长江流过天门山的奇险形势,一座绵延横画的大山好像从中突然断裂,仿佛是被奔腾而来的江水激流冲开,形成了一个天门,又束住江流在山的下面回旋激荡。写山势,着一个“断”字,突出了山的陡峭挺拔,又用一个“开”字,写出了长江从中急速穿过。在诗人的笔下,长江有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次句写由于两山夹峙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着一“碧”字,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可爱。“至此回”,写由于两山相夹形成的回旋。这里,作者借水势衬托山的奇险。三、四句,诗人写两岸夹江和江面上的景物。顺着江流东下,只见青山在两岸矗立,仿佛列队而出;而长江穿门而过后,浩瀚无际,在水天相接之处升起一轮红日,一片白帆披着早晨的霞光从日边飘来,色彩艳丽,画面开阔。写“青山”,着一“出”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生机盎然。“孤帆一片”为“一片孤帆”的词序调换,音韵和谐、节奏通畅明快。“日边来”一方面写船行江上的方向,另一方面衬托江水冲过天门山之后的江面开阔,流露出诗人对这雄奇景象的浓厚兴致和新鲜喜悦的心理感受。全诗写得雄奇奔放,节奏明快。【鉴赏2】全诗四句,都是诗人在舟中经天门时“望”之所得。“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的长江水冲破天门奔流而去的壮阔气势。楚江是指长江流经楚地的一段。这句话仿佛是说是奔涌的江水撞开了本为一体的天门山,使它成为东西两座山,水断山门,山为水开,起笔就气势阔大。“碧水东流至此回”,借水势写出了山的奇险。因为两山夹峙,江面陡窄,水流至此,回环冲激,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借长江巨流的变化,显示出天门扼江的力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姿,也写出诗人所处的位置。“出”字简洁传神地写出了两岸山峦扑入眼帘,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态的美感,诗人处在舟中,顺流而下,舟行疾速,才会有青山对出的感觉,似乎夹江对峙的天门山迎面走来欢迎这位乘孤舟从日边而来的客人,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首诗由远及近,舟移景易,描绘出一幅楚江山水图。诗人饱含激情,描绘了天门山雄伟的景色,并赋予动态美,意境开阔,气魄雄迈,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悠然的情趣。【鉴赏要点】[1]名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雄奇奔放,意境开阔。[3]形象鲜明。[4]以动写静,化静为动。[5]清新流畅、音韵和谐。【拓展】天门山一名梁山,系东梁山与西梁山合称。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位于长江东岸,距当涂县15公里;西梁山,位于长江西岸和县境内。两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故合称天门山。东西梁山形如列眉横黛,又合称蛾眉山。这里山形雄险,景色奇妙,自古为长江胜景之一。李白多次来此游览,其《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宋人梅尧臣、沈括、范成大、杨万里等皆有诗赞美,如沈括咏叹:“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这里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地势险峻,也是历代军事要塞。梁太平元年(556),于东梁山筑却月城,清代在此筑炮台,今尚存遗址。近年在东梁山巅建电缆铁塔,一线飞越大江,宏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