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白居易。推荐。爱诗词网。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许多诗人都写过《采莲曲》,题目相同,而反映的内容各异。总的说来,大都刻画采莲女儿的神态。本诗是描写采莲女与其意中人在荷塘深处相遇的情景。“菱叶萦波荷飐风”,写出了采莲的处所。菱叶萦波,是写低的菱叶,在水面上轻轻流动。荷飐风,是写高高的荷花在风中摆动。诗人通过一高一低的菱叶和荷花,点明事情就发生在荷塘之中。“荷花深处小船通。”这句诗又前进了一步,写出了两人相逢的地点在“荷花深处”。这是个僻静环境,远离人们的视野,这就增加了神秘色彩。一对少男少女,他们邂逅相遇了,一定是惊喜交加,他们会有些甚么行动呢?“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从“逢郎欲语”四字看,他们是相识的,而且是互相爱慕的,不然怎么要说话呢?她想要说话,又感到不好意思,只是低头发笑,一派娇羞的神态。一笑不要紧,在低头的时候,头发上插的碧玉搔头掉到水里去了。诗,至此戛然而止,两人以后究竟是怎样行动的,不得而知。留给读诗人无限想象的余地,不能不产生一个美妙的悬念。我读过一首诗,见于《随园诗话》,原题已忘,只记得诗云:“一家一个打鱼舟,结得姻缘水上浮。有女十三郎十五,朝朝相见只低头。”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荀子修身。推荐。爱诗词网。修身 《荀子》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51〕,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体恭敬而心忠信,术〔52〕礼义而情爱人,横行〔53〕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54〕,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埶〔55〕诈,术顺墨〔56〕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57〕转脱〔58〕,饶乐之事则佞〔59〕兑〔60〕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61〕而不录〔62〕,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行而供〔63〕冀〔64〕,非渍淖〔65〕也;行而俯项,非击戾〔66〕也;偶视〔67〕而先俯,非恐惧也。然〔68〕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69〕也。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70〕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71〕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72〕”“同异”“有厚无厚〔73〕”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74〕之也;倚魁〔75〕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76〕曰:“迟〔77〕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78〕成;厌〔79〕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80〕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81〕,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82〕者,其出入不远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83〕,君子也;齐明〔84〕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85〕其义则渠渠〔86〕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87〕然后温温〔88〕然。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89〕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90〕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91〕,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92〕。”此之谓也。端悫顺弟〔93〕,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94〕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95〕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96〕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老老〔97〕,而壮者归焉;不穷穷〔98〕,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99〕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100〕,天其不遂〔101〕乎。君子之求利也略〔102〕,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103〕而血气不惰,劳勌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104〕,喜不过予〔105〕。君子贫穷而志广,隆〔106〕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107〕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108〕理也;劳勌而容貌不枯,好交〔109〕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110〕,遵王之道;无有作恶〔111〕,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会真记。推荐。爱诗词网。元稹《会真记》恹恹瘦损,最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退,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栏杆,目断行云。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栏杆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王实甫实在把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爱情写得太美了,让人几乎就要忘记了它原本是个多残酷的故事。当然,崔莺莺肯定也有过这种儿女情愁,想念张生茶饭不思,分离半月就瘦了一圈。很多人说元稹是个伪君子,这篇微型小说就是他本人风流生活的一个印证。关于这是个自传故事,这点理应是确乎无疑的,至于他是不是个伪君子,就要通过看张生来实现了。在《会真记》里,张生出场的时候借助了一个典故,就像每个成名后的人都要被观众挖祖坟讲述小时候的故事一样,就像华盛顿也曾砍倒樱桃树一样,总之,为了证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强、合于礼仪的人,元稹引用了一件小事来说明张生的品性。他跟朋友一起出去游览饮宴,在那杂乱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出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他从不参与进那些嘈杂的场合,始终保持稳重。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又说运气是可以累积的,因此张生看上的第一个女人就是崔莺莺,那可是一个绝色,只可惜身逢战乱。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在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了命令,军队从此才安定下来。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崔莺莺被母亲催了好几遍才出来见客,这一见便互相看对了眼。张生看中的是她那绯红的脸颊,婀娜的体态,而崔莺莺看上张生恐怕还要更早,对于一个年龄相当的救命恩人,哪个女子不怀春呢,更何况张生天生风流倜傥,如果是心里没有鬼,更不会忸忸怩怩不肯出来了。我猜崔莺莺在年幼的时候一定发生过什么不幸,不然不至于自尊心这么强,这个未满十七岁的少女对于世事充满了伪装的冷漠和戒备,第一次见张生的时候,故意不理不睬,后来张生告求红娘帮忙,却又是碰了一个软钉子。这一节是比较出彩的,张生听了红娘的劝,写了情书给崔莺莺,崔莺莺回过一句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一看,以为偷情有戏,便半夜跑过去,却被崔莺莺正儿八经地教训了一顿,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环,送来了淫乱放荡词?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如果做出不合乎礼仪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乱的泥潭。”说完,马上就走了。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结果过了几个晚上,红娘竟然真的抱着崔莺莺的铺盖来到了张生的房间,从此软玉温香,良宵苦短。张生跟做梦似的,一直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在床褥上的泪痕还微微发亮、晶莹。但是这以后十几天,关于莺莺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再后来,他们又短暂地聚过几次,可惜崔莺莺一直没有敞开心胸好好爱过。元稹形容她是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敏捷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话表达出来;经常忧愁羡慕隐微深邃,却常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有一天夜晚。独自弹琴,心情忧愁,弹奏的曲子很伤感。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但是爱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甜蜜的,张生猜得准也好,猜不准也罢,反而显得崔莺莺更加神秘动人。直到张生进京赶考的时候到了,《会真记》里的崔莺莺对张生说:“你要是玩弄我之后就丢弃我也是正常,如果你还能想着玩弄了之后对我负责,那就是大恩惠了。就连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办不到。现在你将要走了,让我弹琴,就满足您的意愿。”于是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已听不出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这个可怜的女子,一直胆战心惊地在礼教和感情之间挣扎,在自尊和感情之间挣扎,在规矩和感情之间挣扎,然而无论如何挣扎,她都是灰飞烟灭,因为她的爱情跟火一样热,那是冰山一样冷漠的外表所不能遮掩的。可惜张生并不是她的良人,他除了迷恋她的身体根本无心关怀她的内心,她的卑微和不安,以及她的爱情。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张生第一年没有考取,还写了一封信给崔莺莺,劝她看开些。崔莺莺又回复了一封很理智的信,我以为千古以来再也没有比这封信更加悲情的了。她在信里写道:多亏你还记得我,我的情况么,还能怎么样呢?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甚至在睡梦当中,也常感叹呜咽。想到离别忧愁又缠绵,真觉得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虽然很短可又很不平常。秘密相会没有结束,好梦突然中断了。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你更多更远。好像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思绪,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我却想念你没有边没有沿,只是我低下卑微的头,无法向你答谢什么。至于我们的山盟海誓,我从来没有改变。我从前跟你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诚心。青春男女的心不能自我控制,你有时借听琴来挑逗我,我没有像投梭那样拒绝。等到与你同居,情义很浓,感情很深,我愚蠢浅薄的心,认为终身有了依靠。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以致给我造成了羞耻,不再有光明正大做妻子的机会。这是死后也会遗憾的事情,我只能在心中叹息,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尽力,体贴我的苦衷,因而委屈地成全婚事,那么即使我死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或许是通达的人,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把胁迫订的盟约看作可要挟的条件,那么我形体虽然消失,但诚心也不会泯灭。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边。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觉得抒发不出来。只是希望你千万爱惜自己,千万爱惜自己。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戴过的,寄去权充您佩戴的东西。“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内心的忧郁也许会与你千里相会合。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这一腔话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能够讲的出来的?她必然是把青春里所有的心血都搅碎了,才有这般苦涩的通透,她只不过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姐,何况,她还爱上了一个浪子。她就像一只被丢弃的破鞋,还妄图保存着一点尊严。我时常想,如果崔莺莺神经大条一点,热情一点,笨一点,会不会修成正果,索性把张生拿下了?又或者,她拘束一点,难搞定一点,说不定张生反而比较看重她,努力考取功名来迎娶她,从此琴瑟和谐。但是凡事没有如果,崔莺莺就是这么一个敏感多疑,却又喜欢假装成熟看开的女子,注定要受这些苦楚。张生并没有爱上她,只是一时迷恋她而已,她也没有给机会让张生爱上她,这颗自卑自惭形秽的心,因为爱情而愈加的卑微。张生如何能懂?因此他在别人的宴会上大放厥词,说崔莺莺是个祸害,破坏了他的德行。想必说这话的时候心中难免有怨恨。这样小家子气的男人,不要也罢,尽管元稹本意对他百般维护,还是免不了后人的唾骂,民间流传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将“张生”给修改了。后来他们各自成家,张生路过崔的家的时候曾经试图以表哥的身份相见,但是崔莺莺没见他,他很恼火。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最后也未见张生。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其实他对她的百般应承,也只不过是一时意起,然而她却视若珍宝,成为一生中最可贵的回忆,一句“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言出了她的心酸和心寒。她到死还是爱他的,可惜这个男人无心观察她千回百转的思虑,只看得见自己、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尊严以及自己的狗屁德行,忽视了一个女子的卑微和不安。但凡他有一点点爱她,事情也不会演变成如此欷歔的局面。然而还能说什么呢,在爱情的世界里,女人永远都是弱者,付出再多的感情,也只是换来抛弃,怨只怨自己爱上了错的人,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的情义断绝,而他们终于成为了过客。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处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周易·乾·象》译文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因为阳刚之爻处在初爻之位。龙出现在田间,君子之德,泽及天下。君子整天勤奋不息,反复践行天道。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因为盈满的状态不可持久。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名句解读“天行”就是“天道”,“健”就是健壮、运动不息;“天行健”是说天道日夜运行,四季交替,雷动风散,雨润日照,永不止息。“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这种天道启发下人道的表现。天道运行,一往无前,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作为人来说,应该效法天道,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活力,树立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经典故事晋代的祖逖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可他小时候却不爱读书。进入青年时代,他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在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银光飞舞,剑声铿锵。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俊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公元313年,祖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他热血涌动,豪气干云,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他自己也因而晋封镇西将军。历史上这样的人和事很多。仲尼处在困厄之中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却完成了《史记》,曹雪芹家境败落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名人多出自磨砺,伟人多奋发于逆境,强者是用努力和坚持锻造出来的。
罗马和北非迦太基两个奴隶制国家为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所进行的战争,先后延续一个世纪之久。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而迦太基又为腓尼基人所建,故史称这场战争为“布匿战争”。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初,罗马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意大利的主人。但这并没有满足罗马奴隶主的胃口,更大的贪欲使他们踏上向地中海世界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罗马向西部地中海扩张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强敌和竞争者是迦太基。据传统的说法,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是公元前九世纪后期腓尼基城市推罗建立的殖民地,因据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地,以及广泛的海上贸易,到公元前六世纪迦太基已经领有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尼亚岛、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的西部,成为西部地中海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当罗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西部地中海时,两个强国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展开一场生死决战。这场战争先后进行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是因为争夺西西里岛引起的,其导火线是所谓“墨西那事件”。叙拉古(希腊人在西西里岛建立的城市)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占了西西里东北的墨西那,遭到叙拉古僭主海龙二世攻击。意大利人分成两派,分别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迦太基抢先击败叙拉古,并遣军进驻墨西那。罗马统治集团经过权衡之后,派兵应援,进军西西里岛,遂即战争爆发。战争之初,罗马取得较大胜利,占领了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但是,由于迦太基拥有强大海军,意大利沿岸亦受到迦太基舰船的袭击。罗马人为战胜迦太基,迅即建造二百二十只战船,并在船头装有“接舷小吊桥”,当敌船接近时可把吊桥搭在敌船的甲板上,以发挥其在陆地作战之长,弥补海战经验不足之短。公元前260年,在西西里北部米里海角战斗中,罗马获得了海战的胜利。公元前256年,罗马派遣军队远征非洲,企图消灭迦太基。虽然罗马起初获得胜利,但后来却遭到惨败,执政官勒究拉斯被俘。罗马人不甘心败北,倾力造舰二百只。公元前241年,罗马人战胜了迦太基的海军。迦太基被迫求和,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结束。罗马获得大量赔款和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所有岛屿。战败的迦太基并不想就此把它在西部地中海的势力让给罗马。因此它遣军侵入西班牙,利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反击罗马的准备。到汉尼拔掌握军权时,迦太基人认为已经具备了同罗马人进行再较量的条件。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占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罗马出面于涉,并以战争相威胁,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战争伊始,迦太基军队统帅汉尼拔,率九万步兵,一千二百骑兵和三十七头战象,由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打破了罗马人想把战争局限在西班牙和北非,避免在意大利本土的作战计划,使罗马人处于被动地位。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大败罗马,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执政官阵亡。公元前216年,罗马征集八万军队,与汉尼拔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的巧妙战术,使罗马军陷于重围,结果使罗马军几乎全部被歼,创造了古代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但是,汉尼拔的这些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军事力量,使罗马一败涂地。相反,由于他孤悬敌境,给养、兵源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战斗力逐渐削弱。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逝太基附近登陆。汉尼拔被本国政府急令召回。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发生决定性的会战,汉尼拔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赔款一万塔兰特,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双方都是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的。半个世纪之后,迦太基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罗马统治者深恐迦太基的强盛,会导致军事上的东山再起,因此又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公元前149年,罗马侵略军在非洲登陆,迦太基人为保卫祖国奋起抗战,全城人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第三年,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在力尽粮绝的情况下,被罗马攻陷。劫余的居民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团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迦太基地区被罗马划为“阿非利加”省。
布匿战争。推荐。爱诗词网。罗马和北非迦太基两个奴隶制国家为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所进行的战争,先后延续一个世纪之久。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而迦太基又为腓尼基人所建,故史称这场战争为“布匿战争”。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初,罗马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意大利的主人。但这并没有满足罗马奴隶主的胃口,更大的贪欲使他们踏上向地中海世界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罗马向西部地中海扩张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强敌和竞争者是迦太基。据传统的说法,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是公元前九世纪后期腓尼基城市推罗建立的殖民地,因据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地,以及广泛的海上贸易,到公元前六世纪迦太基已经领有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尼亚岛、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的西部,成为西部地中海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当罗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西部地中海时,两个强国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展开一场生死决战。这场战争先后进行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是因为争夺西西里岛引起的,其导火线是所谓“墨西那事件”。叙拉古(希腊人在西西里岛建立的城市)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占了西西里东北的墨西那,遭到叙拉古僭主海龙二世攻击。意大利人分成两派,分别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迦太基抢先击败叙拉古,并遣军进驻墨西那。罗马统治集团经过权衡之后,派兵应援,进军西西里岛,遂即战争爆发。战争之初,罗马取得较大胜利,占领了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但是,由于迦太基拥有强大海军,意大利沿岸亦受到迦太基舰船的袭击。罗马人为战胜迦太基,迅即建造二百二十只战船,并在船头装有“接舷小吊桥”,当敌船接近时可把吊桥搭在敌船的甲板上,以发挥其在陆地作战之长,弥补海战经验不足之短。公元前260年,在西西里北部米里海角战斗中,罗马获得了海战的胜利。公元前256年,罗马派遣军队远征非洲,企图消灭迦太基。虽然罗马起初获得胜利,但后来却遭到惨败,执政官勒究拉斯被俘。罗马人不甘心败北,倾力造舰二百只。公元前241年,罗马人战胜了迦太基的海军。迦太基被迫求和,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结束。罗马获得大量赔款和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所有岛屿。战败的迦太基并不想就此把它在西部地中海的势力让给罗马。因此它遣军侵入西班牙,利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反击罗马的准备。到汉尼拔掌握军权时,迦太基人认为已经具备了同罗马人进行再较量的条件。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占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罗马出面于涉,并以战争相威胁,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战争伊始,迦太基军队统帅汉尼拔,率九万步兵,一千二百骑兵和三十七头战象,由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打破了罗马人想把战争局限在西班牙和北非,避免在意大利本土的作战计划,使罗马人处于被动地位。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大败罗马,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执政官阵亡。公元前216年,罗马征集八万军队,与汉尼拔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的巧妙战术,使罗马军陷于重围,结果使罗马军几乎全部被歼,创造了古代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但是,汉尼拔的这些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军事力量,使罗马一败涂地。相反,由于他孤悬敌境,给养、兵源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战斗力逐渐削弱。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逝太基附近登陆。汉尼拔被本国政府急令召回。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发生决定性的会战,汉尼拔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赔款一万塔兰特,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双方都是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的。半个世纪之后,迦太基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罗马统治者深恐迦太基的强盛,会导致军事上的东山再起,因此又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公元前149年,罗马侵略军在非洲登陆,迦太基人为保卫祖国奋起抗战,全城人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第三年,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在力尽粮绝的情况下,被罗马攻陷。劫余的居民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团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迦太基地区被罗马划为“阿非利加”省。
韩非子五蠹。推荐。爱诗词网。《先秦散文·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上古之世②,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③。有圣人作④,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⑤,而民悦之,使王天下⑥,号之曰有巢氏⑦。民食果蓏蚌蛤⑧,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⑨,而民说之⑩,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1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13),而鲧、禹征伐。今有抅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14),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15),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通于当今之世者(16),必为新圣笑矣(17)。是以圣人不期修古(18),不法常可(19),论世之事(20),因为之备(2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22),兔走触株(23),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24),冀复得兔(2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6)。今欲以先王之政,当世之民(27),皆守株之类也。【注释】①蠹(du杜):蛀虫。五蠹,指当时危害社会、蛀食国家的五种人:儒家学者、言谈纵横家、游侠带剑者、逃避兵役的人、工商业者。韩非认为他们无益于耕战,应当加以清除。②上古之世:相当于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期,下文的“中古之世”相当于氏族公社时期。“近古之世,”则相当奴隶社会。③胜:制止。④作:出现。⑤构:架。⑥王(wang音旺):天下,为天下王。⑦有巢氏:传说是发明巢居的人。⑧蓏(luo音裸):此指野生瓜类。蚌蛤(ge音格),蛤蜊(li音梨)。⑨燧(sui音碎):可以钻燃取火的木材。⑩说:通“悦”。(11)燧人氏:传说发明钻木取火的人。(12)鲧(gun音滚):禹的父亲。决,疏导。渎,水道。(13)桀、纣:夏桀、商纣都是昏乱亡国之君。(14)今:如果,夏后氏之世,指夏朝。(15)殷:即商朝。商曾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故称商为殷,或殷商。(16)美:赞美。(17)新圣:新时代的圣人。(18)期:期望,羡慕。修,远。(19)常可:永远适宜的办法,指传统惯例。(20)论:研讨。(21)备:准备,措施。(22)株:露在地面的树根。(23)走:跑。(24)释:放下。耒(lei音垒):翻土农县。(25)冀:希望。(26)身:自己,指宋人。(27)先王:指尧、舜、禹、汤、武。【今译】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不能制止禽兽虫蛇的危害。有圣人出现,用树枝架成鸟窝一样的住处以避免野兽的侵害,人民喜悦他,使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有巢氏。人民吃的是瓜果蚌肉蛤蜊,腥臊难闻,伤害肠胃,人民多生疾病。有圣人出现,钻木取火烧熟以除腥臊气味,因而人民喜悦他。推崇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的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乃疏通江河。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暴戾昏乱,商汤、周武王兴兵讨伐。在夏后氏的时代如果有人架木作巢、钻木取火,必定为鲧、禹讥笑;在殷、周时代如果有人疏通江河,必定为商汤、周武王讥笑。这样,那么如果在现在社会有人赞美尧、舜、鲧、禹、汤、武的统治方法,必定被新时代的圣人讥笑。因此,新时代的圣人不羡慕远古,不效法传统的陈规,而是研究当代的形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宋国有位耕地的人,地中有个露出地面的树根,兔子奔跑撞在树根上,碰折脖子死掉了,耕地的宋人因而放下手中的锄头而守着那棵树根,希望又得到兔,兔子当然不能再得到,他自己被宋国人讥笑。现在还想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民众,就象守株待兔一样的可笑。【集评】宋·陈详道:“修古法则,滞而不通,故设为守株待兔之喻。”(见《韩非子品汇释评》)宋·吕吉甫:“自上古之世叙到殷、周,又直说到今世,见尧舜之道不可行于夏、商,世变代更已然,矧欲行古道于今时乎!总是古法不足,如苟卿‘法后王’之论是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明·陈深《韩非子品节》:“主意在此”(按,指“今有美尧舜”两句。)明·张榜:“起二句来得开大骏发。”明·孙矿‘劲而多波,肆而藏骨,议论奇辩难透,是韩子之隽,昔人与《孤愤》、《说难》同称。当以今古立论。(以上两条见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章苍古,第一段。”又:“守株之喻,千古谈柄。”【总案】越世高论,是诸子散文共有的特色。此篇是韩非子一篇大文章,前半部分每段先由古代推论,而以言当世之治。此段以上、中、近古三世灾害、食居徐徐论起,这些最切近的事实,说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治理当今之世,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名论,顺手拈出“守株待兔”寓言,说明“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乃不识时变,必为新圣笑,切近事配合浅近寓言,文字古朴,不露锋芒,至段末乃“立片言以据要”,回视前文,无不缘此设论。古者丈夫不耕①,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②,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③。令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④。是以人民众而贷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⑤,而不免于乱。【注释】①丈夫:泛指成年男子。②事力:用力,从事耕织劳动。养:供养,衣食。③自治:自然安定。④大父:祖父。⑤倍赏:加倍赏罚。【今译】古代成年男子不耕地,草、树的果实足够吃用;妇女们不纺织,野兽的皮革足够穿衣。不从事耕织劳动,衣食供养充足。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百姓不争夺。因此,厚赏不推行,重罚不使用,而老百姓自然安定。当今社会,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为多,每个儿子又生五个孩子,祖父未去世就有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口繁众而货物财富缺少,耕织劳累而衣食供养微薄,所以人们争夺财富,虽然加倍赏赐加重刑罚仍不免于混乱。【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每转皆从古事说起。”又:“文字不贵迂谈,须以近人情切事实为主,此文近之。”又:谓今人口众多数语,“如此推究更明爽”,“此等话头皆切事情。”明·唐荆川评此段开头:“脱胎换骨之妙。”明·杨升庵:“喻妙更明爽。”(按,指“今人有五子”数句。)(以上两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谓“今人有五子”数句“倍蓰无数。”【总案】此段以古今人口的多寡,阐明供养财富的厚薄的变化,指出“民争”、“不免于乱”是当今社会的特点。为下文以法为教逐段立论。结构上以人口紧扣住上文衣食住居,全从经济设论,语言简明透晰。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①,采椽不斫②;粝粢之食③,藜藿之羹④;冬日“麑”裘⑤,夏日葛衣⑥;虽监门之服养⑦,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⑧,股无完胈⑨,胫不生毛⑩,虽臣虏之劳(11),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12),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13)。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14),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15)。夫山居而谷汲者(16),媵腊而相遗以水(17);泽居苦水者(18),买庸而决窦(19)。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20);穰岁之秋(21),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22),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23),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24),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25),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26)、论薄厚为之政(27)。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28),称俗而行也(29)。故事因于世(30),而备适于事(31)。【注释】①茅茨:茅草盖的屋顶。翦:通“剪”,修剪。②采椽:栎木做的椽子。斫:砍削,雕饰。③粝(li音梨)粢(zi音资):泛指粗劣食物。粝:粗米。粢:谷类。④藜藿之羹:野菜汤。藜:草本植物,嫩叶可吃。藿:豆叶。⑤麑(ni音尼)裘:泛指质量差的兽皮衣服。麑:小鹿。⑥葛衣:泛指粗布衣。⑦虽:即使。监门:看门的人。服养:衣食。⑧身:亲自。锸(cha音插):锹。⑨股:大腿。胈(ba音拔):肌肉。⑩胫:小腿。(11)臣虏:奴隶。(12)去:舍弃。(13)多:赞美。(14)絮(xie音协)驾:把马套在车辕上。此指乘车。(15)薄厚:利益的大小。(16)谷汲:到山谷取火。(17)媵(lou音楼):楚国人二月间祭祀饮食神的节日。腊:周历十二月祭祀百神的节日。遗(wei音位):赠送。(18)泽:洼地。苦水:苦于水劳。(19)买庸:出钱雇工。庸:同“佣”。窦:通“渎”,水道沟渠。(20)饷(xiang音响):供给食物。(21)穰:庄稼丰收。(22)骨肉:泛指亲人。(23)易:看轻。(24)鄙:贪吝。(2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土’当作‘士’:‘士’与‘仕’同。‘橐’与‘托’通。”土橐:仕进和依附贵族。(26)多少:指财富的多少。(27)厚薄:指权势的轻重。(28)戾(li音利):凶暴。(29)称(chen音趁):适合。(30)因:随。(31)备:设置,措施。【今译】尧称王天下时,用茅草覆屋,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不事雕斫;用粗粮做饭,用藜叶、豆叶当菜汤;冬天穿质量差的兽皮衣服,夏天穿葛布粗衣;即使守门人的吃穿自奉,也不能比这再简薄欠缺。禹称王天下时,亲自拿着耒锹作为民众的表率,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也磨掉了,即使是奴隶的劳动,也不比这更苦。以此说来,古代人让掉王位,不过是抛弃看门人那样微薄的供养,而离开奴隶般的劳苦而已,所以古代人把天下传给别人也不值得称赞。现在的县令,一旦死后,子孙接连几代有马车坐,所以人们看重县令的位置。因此,人们在让位这件事上,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王位,却难以舍弃今天县官的职位,是因为利益的轻重不同。住在山上要到山下谷底打水的人,遇到节日,用水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住在低湿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而要雇人挖渠排水。所以,荒年的春季,就是幼小的弟弟也不给他食物;丰年的秋季,即使生疏的客人必定以食物款待。这并不是疏远同胞兄弟而反爱过路客人,是因为粮食多少不同。因此,古代人看轻财物,并非出于仁爱,而是财富丰多的缘故;现在的人争夺财富,并非品德贪鄙,而是财富太少的缘故。轻易地辞掉天子职位,并非高尚品德,而是天子的权势太小;竞争官职依附贵族,并非品德卑下,而是因为权势太大。所以圣人推究社会财富的多少,考虑权势的轻重,然后采取政治措施。因此,刑罚轻并不是仁慈,诛戮重并不是暴戾,无非适合世俗所宜而推行。所以政事随时代而变化,而一切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政事。【集评】宋·林希逸:“非见五蠹之民浮言乱国,遂谓《诗》、《书》不如法律,仁义不如耕战,至欲去文学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皆愤世之词也,而其流遂为焚坑之祸,而非亦不知其至此也。若其文之怪奇高妙,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明·闵如霖:“两段事前欲严刑,后欲气力。”(按,“前”指此段,“后”指下段。以上两条见(《韩非子品汇释译》)明·孙月峰:“波澜辞采。”(按,指“山居谷饮”数句。)又:“连五‘非’字,有态。”(以上两条见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明·陈深《韩非子品节》:“李斯、二世多称引此语。”(按,指“茅茨不翦”数语。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译》谓为明·王慎中语。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则谓赵定宇语。)明·杨升庵:“二语毒。”(按,二语指“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总案】前二段言衣食住居,此段逐渐转入权势地位,处处以古今实异作比照。古天子不如今县令,说明社会发展,世俗变异。苦水遗水、饥穰二喻,说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轻重,决定古今的辞让争夺与否,因而应从财富、权势——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着眼而施政,所以得出“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注重变化的“事”的结论。此段文字有显明对比,波澜多姿的比喻,比喻中又有对比,用笔透爽劲健,取喻切实。叙尧、禹语,精洁形象,五“非”字句否定短促,反复层层阐明事理,句句着力,无一松懈,而逼出末句的结论。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①,地方百里②,行仁义而怀西戎③,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④,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⑤。荆文王恐其害己也⑥,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⑦,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⑧,非道也。”乃修教三年⑨,执干戚舞⑩,有苗乃服。共工之战(11),铁铦短者及乎敌(12),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1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14)。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15)。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16),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17)。”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18)。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19)。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20)。去偃王之仁(21),息子贡之智(22),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23),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注释】①丰:在今陕西户县东北,沣水以西。镐(hao音号),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以东。周文王从岐山周原迁于丰:武王又从丰迁于镐。②方:方圆,指面积。③怀:感化。西戎,周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④徐偃王:周穆时徐国的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汉东:汉水以东。⑤割地:纳地结交。⑥荆文王:即楚文王。荆:楚的别称。⑦有苗:苗,三苗,古代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有:专有名词词头,无义。⑧上:通“尚”,崇尚。⑨修教: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⑩干:盾牌。戚:斧类兵器。把用于作战的兵器而用作舞蹈的道具,这是德化的一种形式。(11)共工:古史传说中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12)铦(xian音先):铁锸一类的武器。手:于,被。(13)备:指措施。(14)争于气力:在力量上较量。(15)子贡:孔子的学生,长于辩说。(16)辩:说得巧妙。(17)斯:此。(18)去:距离。门:指都门。界:国界。(19)削:削地,土地被割夺。(20)所以:用来。持:主持,管理。(21)去:弃。(22)息:废止。(23)循:依,用。敌:抵抗。万乘(sheng音剩):万辆兵车,指兵力强大的国家。【今译】古时周文王居处丰、镐之间,土地面积不过一百平方里,施行仁义而感化西戎,于是称王天下。徐偃王居处汉水以东,土地面积五百平方里,施行仁义,纳地朝奉徐国的有三十六个国家。楚文王担心徐国强大而威胁自己,就发兵讨伐徐国,于是消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而称王天下,徐偃王施行仁义而丧失徐国,可见仁义适用于往古而不适应于当今。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就要随着变化。在舜的时代,有苗民族不服从管辖.禹要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崇尚道德不充分而动用武力,这不合乎正确的原则。”于是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三年,拿着作战的兵器“”戚去跳舞,有苗才臣服。到了共工作战的时候,武器短的被敌击中,铠“甲”不坚固的身体被伤。这说明拿着干戚跳舞去进行教化的办法,只适用古代而不适用现代。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就要相应改变。上古时在道理上竞争,中古时在智谋上角逐,当今则在军事力量上较量。齐国将要攻打鲁国,鲁国派子贡游说齐国。齐人说:“您的话不是不动听,但我们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那一套话。”于是发兵讨伐鲁国,在距离鲁国国都城门十里为国界。所以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国灭亡,子贡依靠智谋巧辩而鲁国被侵削。由此说来,仁义、辩智都是不能用来管理保全国家。抛弃徐偃的仁义,废止子贡的辩智,用徐国、鲁国的兵力抵抗强大的国家,那么齐国、楚国的欲望就不能在徐国、鲁国得到实现。【集评】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评》:“王荆石曰:转折轻捷,议论最切事情。”(按,指“当尧之时”一节。)明·张宾王曰:“园转变化,百出百(“百”,疑当作“不”。)穷,而条理秩如独丝。文彩扶疏,气势蓬勃。”(见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总案】开头至此四段为全文第一部分。逐段由古而论及今,备言古今变化不同,“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看法贯穿前后。此段分三层专从持国备略阐发,“世异则事异”一层,“事异则备变”一层,以气力持国一层,全以治国史事为论据。文字较前舒缓园转,但气势蓬勃,议论透辟,昭然若揭。引人思索守株不仅无兔可待,反而幡然有害,去仁息智,强化气力,则是唯一治国途径。夫古今异俗①,新故异备②。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③,犹无辔策而御悍马④,此不知之患也⑤。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⑥,则视民如父母⑦。何以明其然也⑧?曰:“司寇行刑⑨,君为之不举乐⑩;闻死刑之报(11),君为流涕(12)。”此所举先王也(13)。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14),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15),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16),君虽厚爱,奚遽不乱(17)?今先王之爱民(18),不过父母之爱子(19),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20),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21),非以为治也(22)。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23),不听其泣(24),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注释】①俗:习俗,指社会情况。②备:设备,政治措施。③急世:急剧变动的时代。④辔策:马缰绳、马鞭子。悍马:烈马。⑤知:通“智”。⑥天下:指天下一切人。⑦如父母: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⑧明:证明。然:这样。⑨司寇:古代掌管刑狱的高级官员。⑩举乐:奏乐。(11)报:判决。(12)此引语数句撮举儒家之行事。(13)举:称举。(14)推是言之:从这点推论说。(15)先:超过。父母:指父母锤爱。(16)见:同“现”:表现。(17)奚:何。遽:即,就。(18)今:如果。(19)不过:不超过。治:指家庭和睦。(20)且:况且。夫:那种。(21)效:显示,表示。(22)以为:用来作为。(23)胜:先,重视。(24)听:顺。【今译】古代和现在的社会情况不同,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有异。假如想用宽大和缓的仁政来治理急剧变动时代的民众,犹如没有缰绳和马鞭而去驾驭烈马,这是不明智的祸害。现在的儒家、墨家都称颂先王爱天下的一切人,看待民众就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拿什么来证明是这样的呢?儒家说道:“司寇行刑时,国君为此而不奏乐;闻听到死刑的判决,国君就为之流泪,这就是儒墨二家所称举的先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如果做到象父子一样,那么国家一定得到治理,从这点推论说,天下应当没有不和睦的父子。从人的感情看,没有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了,父母都爱子女而家庭未必和睦,虽然非常锺爱,怎么就能不忤逆?如果先王爱民,不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儿女未必不忤逆,那么民众怎么就一定能治理得好呢?再说按法律执行刑罚,君主却为之流泪,以此表示仁爱,这是不可以用来治国的。同情流泪不愿行刑,这是仁爱,然而不能不施刑,这是法度。先王把依法行刑放在首位,而不顺着慈善的心肠去废法,那么仁慈不能用于治国的道理也就十分清楚了。【集评】明·孙月峰:“总是尚法意,中分三节。(见明·门无于《韩非子集评》)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谓以缓政治乱民句是“至透之论。”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第二段,又以古今起论。”又:“不知时务,此一篇骨子。”又:“‘未必治’、‘奚遽治’、‘非以为治’、‘不可以为治’,叠下‘治’字,亦法。”【总案】此段写法与前有异,先以“古今异俗”二句承住上文,遽接此前文论点,用乱民悍马之喻,进而推论治国当“胜其法”。以下则就“治”——从家庭的父子的和睦“治”到民之治,推衍出一节波折绵密的比较分析,末了在仁与法的矛盾中,取法去仁,以示乱世当用严法,仁义不足治国。且民者固服于势①,寡能怀于义②。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③,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④。盖贵仁者寡⑤,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⑥。鲁哀公⑦,下主也,南面君国⑧,境内之民莫敢不臣⑨。民者固服于势,势诚易于服人。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⑩。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11)。今学者之说人主也(12),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13),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14),此必不得之数也(15)。【注释】①固:本来。②怀:感化。③修行:修养德行。明道:弘扬道德。游海内:周游天下。④说:通“悦”。为服役者:为他效劳的人,指孔子的学生。⑤盖:发语词。贵:看重。⑥一人:指孔子。⑦鲁哀公:春秋、战国之际的鲁国君主。⑧南面:古代国君临朝南向而坐,以示尊贵。君:君临,统治。⑨臣:臣服,服从。⑩顾:反而。(11)乘:凭借。(12)学者:指儒家。(13)必及:一定达到。(14)凡民:平凡百姓。列徒:指孔子的众多学生。(15)得:得到,实现。数:术、方法。【今译】况且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孔子是天下的大圣人,修身律己而周游天下,全天下悦慕他的仁、赞美他的义而愿为他效劳的只有七十人,而真正仁义的人只有孔子一个。鲁哀公是个不高明的君主,南面称君,统治鲁国,国内的老百姓没有一人敢不服从。老百姓本来屈服于权势,权势确实容易制服人,所以孔子反而为臣而鲁哀公反倒为君。孔子不是为鲁哀公的义所感化,而是屈服于他的权势。所以根据义,孔子不会臣服于鲁哀公,而凭借权势,哀公就可以使孔子臣服。现在的儒家学者进言君主,不依仗必胜的权势,反说致力于仁义就可以称王天下,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做到象孔丘那样,而把世上的平民百姓都当成孔子的门徒,这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办法。【集评】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谓前段,“以不肖子之不受治于父母,喻仁爱之不可为治,是第一层。以泣罪之不能废刑,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二层。”又谓此段,“以海内好仁义者寡,见仁爱不可为治,是第三层。以仲尼之臣服哀公,喻仁反见屈于势,以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四层。”【总案】此段以好仁者的多寡,权势移人的轻重,正反两方面,阐明“仁之不可以为治”。两层都以孔子为例,处处都以对比见意。与上段合观,把一个观点从不同角度论述得透晰,于悬珠的比较显示立论的正确无疑,韩子论文的这一显著特色,体现在善于多方面地选择比较的对象。今有不才之子①,父母怒之弗为改②,乡人谯之弗为动③,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④;州部之吏⑤,操官兵⑥,推公法⑦,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⑧,峭也;千仞之山,跛样易牧者⑨,夷也⑩。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11)。布帛寻常(12),庸人不释;铄金百溢(13),盗跖不掇(14)。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15)。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16);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17),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18)。【注释】①不才:不成器。②弗:不。③谯(qiao)音俏):同“诮”:责骂。④胫毛不改:腿上的毛也不改变一根,指丝毫不改变。⑤州部:地方基层行政机关。⑥推:推行。⑦官兵:官府的兵器。⑧楼季:魏文侯之弟,善于攀登跳跃。逾:跨越。⑨跛牂(zang音脏):跛脚的母羊。⑩夷:平坦,指坡度平缓。(11)峭:严峻。(12)寻常:八尺为寻,两寻为常。(13)铄(shuo音硕):熔化。溢:通“镒(yi音益):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14)跖:春秋末奴隶起义领袖。掇(duo音多):拾取。(15)必其诛:坚决执行刑罚。(16)利之:以之为利,认为它有利。(17)一:统一,一致。固:固定不移。(18)不肖:德才不好的人。【今译】假如有个不成器的子弟,父母怒责他而不因此而改过,乡里的人责骂他,也不因此而动心,师长教诲他,也不因此而改变过失。父母的爱护、乡邻的品德,师长的智慧这三类一起施加在他的身上,然而他始终不被触动,丝毫也不改变。州部地方官吏,拿着官府的兵器,推行公家法制,搜查坏人,这样他才有所恐惧,变恶为善,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的爱护不能用来教育子弟,必须有待于州部官吏的严刑约束,人民本来受到仁爱而骄纵,遇到威势就伏贴听从。因此,不高的城墙,象楼季那样善于攀登的人也不能越过,因此它太险峻了;很高的山,跛脚的母羊却能容易地放牧到山上,那是因为山势平坦的缘故。所以明智的国王严峻地执行刑罚。数尺布缎,普通人不愿意丢弃,百镒溶化滚沸的黄金,任何强人都不敢去拾取。如果没有必然遇到的危害,小的东西也不肯抛弃;一定会烧手时,就连很多金子也不敢去拿。所以明智的君主坚决地执行刑罚。因此施行赏赐没有比得上厚重而信实,使人民有利贪图;执行刑罚没有比得上严峻而坚决,使人民有所畏惧;制定法度没有比得上彼此一致而固定,使人民容易知晓。所以君主施行恩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会有赦免,给予奖赏时辅加荣誉,实施刑罚时随即加上恶名,那么贤能的人和庸劣的人都会谒尽全力去办事。【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楼季跛牂’、‘布帛寻常’等语,李斯数称引谏二世。”又:“喻中喻皆畏法之喻。”宋·陈后山:“喻最迫切,韩子刑名之说,此其最胜矣。”(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明·张宾王:“看其脱胎换骨之妙。”(按,指“赏莫如厚”一节与上文语意转换。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倍赏必罚,而法固。真个良术,韩子主脑在此。”【总案】韩非《内外储》、《说林》多举事例作喻。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说“韩非著博喻之富”。在他的论文中这个特色也很显明,如此段先设不才子比喻,立骄爱听威之论。再以楼季跛牂的妙喻说明峭法严刑以证前论。复又从前喻生出布帛铄金的比喻,由严刑而论及厚赏。喻喻环扣,喻中生喻。又用对比把每个比喻组成两个对立体,安排严密紧凑。一连串比喻作为论据,不仅说理清楚,而且干净利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抉剔世情,真切通俗的博喻显示切中隐微的思想识力和辩悍凿凿的风格。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①;以其耕作也赏之,而少其家业也②;以其不收也外之③,而高其轻世也④;以其犯禁也罪之⑤,而多其有勇也⑥。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⑦,故法禁坏而民愈乱。令兄弟被侵⑧,必攻者⑨,廉也⑩;知友被辱,随仇者(11),贞也(12)。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13),而吏不能胜也(14)。不事力而衣食(15),则谓之能;不战功而尊(16),则谓之贤。贤能之行成,而兵弱而地荒矣。人主说贤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祸,则私行立而公利灭矣(17)。【注释】①卑:鄙视。士官:即仕官,做官。士:通“仕”。②少:轻视。③收:收用。处:疏远。④高:推崇。轻世:轻视世间荣辱。⑤犯禁:触犯禁令。⑥多:赞美。⑦悖(bei音备):违背。缪:通“谬”,谬误:矛盾。⑧今:如果。⑨攻:指还击。⑩廉:方正,刚直有棱角。(11)随仇:随即报仇。(12)贞:正直忠贞。(13)程:通“逞”。(14)胜:制止。(15)事力:指从事农耕劳动。(16)不战功:不作战立功。(17)私行:谋私利的行为。【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国君因士人有功赐封爵位,却鄙视他做官;因农人耕作施予奖赏,却看不起他经营家业;因隐士不愿意被录用而疏远他,却推崇他轻视世间荣辱;因游侠触犯禁令而责罚他,却赞美他有勇气。国君给予臣民的毁誉和赏罚互相矛盾,所以法律禁令被破坏,而民众越发混乱。自己的兄弟如果被人欺凌,一定进行反击,这人就被称为方正刚直;知己的朋友受到侮辱,随即报仇,这人就被称为正直忠贞。方正忠贞的品行既成,君主的法令就遭到违犯。君主尊重这种忠贞、方正的道德,而忘记了他们违反法禁的罪过,所以人们逞勇犯禁,而官吏不能制止。不从事耕作而衣食无缺,就称为有才能;不作战立功而地位尊贵,就称为有贤德。这种“贤能”一经行成,而国家就兵力削弱、土地荒芜。国君喜欢“贤能”的品行,反忘掉兵弱地荒之祸,那么谋私利的行为得到树立,而国家利益却遭到毁灭。【集评】晋·郭子玄曰:“此说当世法禁之丧,极切时弊。”(按,指“有功爵之”数句。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总案】此前所有文字,可以说是“五蠹”的题前语,此段为枢扭,渐渐说到题目上来。“今则不然”,断然语领起,由前文的理性论述,转至对当世时弊的揭示分析;赏罚悖谬则法禁败坏,人主不察则兵荒地弱。“私行立而公利灭”,峻峭语结束。此段文字不尚文采,不涉比喻,但风神凛然,于素朴见其峭深。“论事入髓,为文刺心”(门无子《刻韩子迂评跋》),读来使人“心骇而神功”(张鼎文《校刻韩非子序》),气力光焰,逼人眉宇。儒以文乱法①,侠以武犯禁②,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③,而诸先生以文学取④;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⑤。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⑥,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⑦。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⑧,其父窃羊而谒之吏⑨。令尹曰⑩:“杀人(11)!”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12),报而罪之(13)。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14)。鲁人从军战,三战三北(15)。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16)。”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17)。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18)。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19),而求致社稷之福(20),必不几矣(21)。【注释】①文:文献、礼乐。②侠:游侠,即带剑者。③离:通“罹”,触犯。④先生:儒家学者。取:取用,做官。⑤私剑:不守公法而仗剑行凶。养:供养。⑥趣:通“取”。⑦黄帝:即轩辕氏,据传是原始社会最早的部落联盟首领。⑧直躬:人名,据说因正直而得名。⑨谒:告谒,告发。⑩令尹: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11)之:他,指直躬。(12)直:正直,指忠心。曲:违逆。(13)报:判决。(14)暴子:逆子。(15)北:败北,败逃。(16)莫之养:没有人供养他。(17)举:称扬。上:通“尚”,崇尚。(18)赏:赏识,赏誉。(19)匹夫之行:个人谋私利的行为。(20)致:获得。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21)几:通“冀”,希望。【今译】儒生以诗书礼乐搅乱国家法度,游侠自持武勇违犯公家法禁,然而国君对他们都给予礼遇,这就是国家混乱的缘故。凡触犯法律的人应处以罪刑,但许多儒家学者却凭文献经典而被录用;凡违犯法禁的人要处以刑罚,但成群游侠却不遵守法令仗剑行凶反被供养。因此,法令所反对的,君主却加以任用;官吏要处罚的,君主却加以供养。法令和任用,官罚和君养,这四种情况相互违反,而无固定准则,即使有十个励行法治的黄帝也不能治好国家。所以,对讲究仁义的人不应该称赞,称赞了就有害于耕战之功;对精通文献经典的学者不能任用,任用了就要扰乱法治。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向官吏告发。令尹说:“杀掉直躬。”认为他对君主虽然忠心,而对父亲却忤逆不道,因而把他判处治罪。由此看来,对于国君是忠直的臣子,对于父亲则是不孝的逆子。有个鲁国人随从国君作战,三战三次败逃。孔子问他败逃的原故,回答说:“我有年老的父亲,如果自己战死就没有人来奉养他。”孔子认为他的败逃是出于孝顺,称扬而推崇他。由此看来,对于父亲是孝子,对于国君就是逆臣。所以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活动就没有人向官吏报告,孔子赞赏逃兵,鲁国人就容易投降敌人和临阵脱逃。君上和下民的利益是这般的不同,君主在推崇个人谋私利的行为时,又去谋求获得国家的利益,一定是没有成功的希望。【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以前说儒,此处又添出侠来。”(《韩非子品汇释评》谓为宋·刘须溪语。)又:“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按,“二段”指直躬、鲁人两节。明·归有光《诸子汇函》谓为明·孙矿语。)明·姜宝:“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说得痛切精神。”(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开头“二句提起。”“此亦至理之语。”(按,指“法之所非,君之所取”数语。见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总案】儒家被韩非认为是无益于耕战、乱法败国的最大蠹虫,故作为重点批判对象。远古不可为期,仁义不可为治,从开头写来,一路蜿蜒,层层无不为此立案,至此段方点出“儒”字。首二语豁然劲悍,铸造名句,“立片言以据要”。直躬、鲁人两喻置于归谬法推理中以说明仁义害功,以此求社稷之福,无异于南辕北辙。内在的逻辑力量,凝聚成壁垒森严,务摧敌锋之势。以上是第二部分,说明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仁义不足治国,并批判国君爱儒养侠的风气。古者苍颉之作书也①,自环者谓之私②,背私谓之公③,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④。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⑤;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⑥,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⑦,而信兼爱之说⑧;坚甲厉兵以备难⑨,而美荐绅之饰⑩;富国以农,距敌恃卒(11),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12)。举行如此(13),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14),所利非所用(15),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16),而游学者日众(17),是世之所以乱也。【注释】①苍颉(xie音协):一作仓颉:传说为汉字的创造者。书:指文字。②环:通“营”,打算。③私的本字为“厶”。自相环绕:象征为自己打算。韩非认为构成“公”的“八”是违背的意思。违背“厶”就是“公”的含义。④见:被。⑤受事:接受官职。⑥政:政治。⑦拔:攻克。⑧兼爱:厚作“廉爱”,据日人太田方《韩非子翼毳》校改。⑨厉兵:磨利武器。厉:通“砺”。难:危难,指战争。⑩荐绅:官吏上朝插手版于衣带,因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此指宽袍大袖的儒服。荐:通捂,插。绅:宽大的衣带。(11)距:通拒。(12)属:类。(13)举行:举动,指政治措施。(14)介士:披甲的兵士。(15)所利:给予利益的人。(16)服事:服役。简:怠慢。(17)游学:指游侠和学士。【今译】古时候苍颉造字,把为自己盘算的称作私,违背私的称作公,公私相互对立,那是苍颉本来就知道的了。现在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不深入观察的毛病。然而为一般平民着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修养仁义、习治文献经典。仁义修养好了就被君主信任,被信任就可得到官职。文献经典钻研好了就可做高明的老师,做高明的老师就显达荣耀,这就是一般人的好处。然而这样就使没有功劳的人却接受官职,没有封爵的人却显达荣耀,如果有这样的政治存在,那么国家必定混乱,君主就必定危险。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是不可并存的。斩杀敌人的应该受赏,但又大力推崇仁慈惠爱的行为;攻克城池的应该受封爵仕禄,但同时相信兼爱的学说。坚固铠甲磨利兵器以防备战争,但又儒者的宽袍大袖;富裕国家凭借农夫,抵抗敌人依恃兵士,但又看重那些文学之士。废弃敬上畏法的人民,反而豢养游侠杀人行凶之徒。如果国君的政治措施都象这样,想要国治兵强是不能做到的。国家太平时豢养儒生和侠客,战祸临头却使用甲兵战士,平时国家给予利惠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国家所要用的人,却得不到应给予的利惠。因此从事耕战的农夫和战士怠慢自己的工作,而游侠和儒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集评】明·赵定宇:“苍颉制字说起更妙,乃无中生有。”(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晋·支道林:“刘氏云:黄老之法,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韩非之论,诋“駮”浮□,法制无私,而名实相称,故曰‘归于黄老’。”(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提‘公’‘私’字以警醒。”又:“用二‘然则’字转去。”(按,指“然则为匹夫计”、“然则无功而受事。”)又:“一句主眼。”(按,指“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总案】此段要在说明既重耕战之士,就不能同时看重儒侠,二者并用则国乱主危,“治强不可得也”。信手拈来看似与治国大略无关的苍颉造字,先立“公私相背”之论。“然则为匹夫计者”,暂舍所论,借言儒侠私美,以便树的待矢。“然则无功而受事”,大势复又一转,回抱前文,转身发矢。经过一番抑扬伸缩,愈见“不相容之事,不两立”论的确凿。再从五个方面,反复阐明兼用耕战之士与儒侠,那么“世之所以乱”,就是推行这个政策的人必食的恶果。此段多用顶真句式和递进连词“则”字与转折连词“而”字,语气连锁而又有波澜。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①;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②。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③。今为众人法④,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⑤。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⑥,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⑦。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⑧,而慕上知之论⑨,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⑩,必将贵不欺之士(11);贵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12)。布衣相与交(13),无富厚以相利(14),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15),有一国之厚(16),重赏严诛,得操其柄(17),以修明术之所烛(18),虽有田常、子罕之臣(19),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20)?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21)。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22),固术而不慕信(23),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注释】①贞信:忠贞诚实。②微妙:深秘玄妙。③上智:最聪智的人。④法:规范。⑤识:知,了解。⑥务:求。粱肉:泛指精美饭食。⑦短褐(he音贺):粗布短衣。文绣:刺绣的盛服。⑧夫妇:指一般男女,即百姓。⑨知:通“智”。⑩若夫:至于。贤:看重。(11)贵:看重。(12)术:办法。(13)布衣:指平民。交:结交。(14)富厚:财富。利:资助。(15)处:占处,据有。(16)厚:即富厚。(17)得:能。柄:权柄。(18)修明:高明。术:使用、驾驭群臣的手段。烛:洞察。(19)田常:即田成子,又称陈成子、陈恒,齐国大臣。前481年,他发动政变,杀掉齐简公,专擅国政。子罕:即皇喜,任过宋国司城。曾劫持宋君。执政跋扈。(20)奚待:为什么等待。(21)人:指“贞信之士”。不足官:不足官职需要的人数。(22)一法:专一地用法。(23)固术:坚定地用术。【今译】况且社会上所认为的贤能,是指忠贞诚实的行为;所认为的智能,指精奥玄妙的言论。精奥玄妙的言论,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懂得。现在作为民众应遵守的法令,用的是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弄懂的精奥玄妙的言论,那么民众当然无法了解它。所以粗劣的饭食尚填不饱肚子的人不追求精美的盛宴,粗布短衣都不完整的人不奢望文彩锦绣的盛服。治理社会的大事,紧要攸关的事还不能办好,那么从缓的事就更不需要考虑了。现在所治理的政事,凡属于民间常事,一般普通民众都明白易知的事不去推行,却偏偏羡慕那高上智慧的言论,这对于治国之道正好相反。所以精奥玄妙的言论,并不是民众所需要的。至于看重忠贞诚实的行为,一定会推崇不搞欺诈的人;不搞欺诈的人,其实也没有使人不搞欺诈的办法。平民相互结交,没有财富以相资助,也没有威权势力来互相恐吓,所以才寻求不欺骗的人。现在的君主占据统治人民的权势,拥有全国的财富,对于重赏严诛,能掌握大权,用高明的治术洞察一切,即使有田常、子罕这样的臣子也不敢欺骗国君,为什么要等待忠诚不欺的人呢?现在忠贞诚实的不满于十,而国内的官职要按百来计算,一定要任用忠诚的人,那么能做官的人不足于官职需要的人数。能做官的人太少,那么治理的人少而乱法的人多。所以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专一地推行法治而不追求智能,坚定地施用术略而不崇尚诚信,因此法治不会败坏,而官吏也无所施其奸诈。【集评】宋·楼盼:“微妙之言,愈读愈有奇。”(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明·茅鹿门:“微妙之言。”(按,指“糟糠不饱者”三句。)明·唐荆川:“‘重赏严诛’即上‘富厚相利’、‘威势相惧’,是脉络贯通处。”(以上两条均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舍势舍术,徒恃彼言,必为所欺。《外储》云:‘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总案】《史记·韩非传》说韩非文章“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并全录《说难》一篇。司马迁对法家人物无多好感,但对韩非及其文极为同情和推赏。韩子文“切事情”的特点,于此段可见一端。论切近之事,举切迫之喻,用切实平淡之语,三者熔为一炉。后半言人主处势、修术,舍弃智信,以术察奸,则法不败,是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现。“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这在“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语)的以兼并而求统一的战国末期,倒不失为一句大实话,大概只有象韩非这样不爱掩饰的人才能道出。令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①;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②。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③,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④,故智士退处岩穴⑤,归禄不受⑥,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⑦。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官之法者家有之⑧,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⑨,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⑩,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11)。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必禁无用(12)。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13)。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14)?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15)。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注释】①说:通“悦”。当:恰当。②美其声:欣赏他的虚名。责:求。功:办事的功效。③谈言者:长于辞令的人。辨:通“辩”。周:切合。④行身者: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行:修。为高:标榜清高。⑤退处:隐居。⑥归禄:归还君主给他的俸禄。⑦术:道。⑧商、管:商鞅和管仲。他们都主张奖励农耕,发展生产。法:指法令之书。⑨兵:指军事。⑩孙、吴:孙指春秋时的孙武,或指战国时的孙膑;吴指吴起。都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11)被:通“披”。(12)无用:指无用的言行。(13)上:指君主。(14)孰:谁。(15)事智:指“修文学,习言谈”的智力活动。【今译】现在的君主对于言谈,只喜欢巧辩动听而不过问内容是否恰当;国君用人去做事,只欣赏他的虚名而不责求他办事的功效。因此,天下的众人,那些长于辞令的人专求巧辨动听而不切合于实用,所以称先王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国政就难免出现混乱;注重道德修养的人,竞相标榜清高而不合于实际的功效,因而智士隐居深山,归还所赐给的俸禄而不愿接受,而国家的兵力难免要削弱,国政仍难免于混乱,这是什么原故呢?人民所称赞的,主上所尊重的,都是使国家混乱的办法。现在全国的人民都议论治国大事,收藏商鞅、管仲的法家著作的,家家都有,然而国家越发贫困,这是由于谈耕种的人多,而拿锄头的人少;全国都议论军事,收藏孙子、吴起的军事著作的,家家都有,但国家战斗力愈弱,这是由于谈战争的人多,披甲作战的人太少。所以英明的君主使用他们的力气,而不听他们的谈论;奖赏他们的功劳,坚决禁止无用的言谈。所以民众竭尽死力听从君主。耕地耍用力气很为劳苦,而百姓愿意耕种,他们说:可以因此富有。战争是很危险的事,然而百姓肯去打仗,说:可以因此显贵。现在研治文献经典、研习言谈辞令的人,没有耕种的劳苦而享有富贵,没有作战的危险而据有尊贵的地位,那么人们谁不愿这样做呢?因此许多人从事智力活动而极少的人从事耕战。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会败坏;从事耕战的人少了,国家就会贫弱: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集评】宋·杜希逸:“按李斯之文,为绝品上乘之文,其在先秦号称第一也。然二世、李斯皆能称引《韩子》。当时百家之书尽火,而何《韩子》独存?意其为法律之书,故亦不去也。惜乎韩子以至妙之文,怀不仁之术,而投诸不令之朝,宜其为人以谗谮死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不免于乱’、‘不免于弱’,共警句。”又:“句法劲道。”(按,指“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又:“‘富之实’、‘贵之尊’,下字清莹。”【总案】战国末期充满了纷乱扰攘,韩非以救世者的激切,以全副精神注视现实。此段就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理性的精彩描绘,指出君主“不责其功”,趋世者就“不周于用”,上有所好,下必风行。只有用富贵导致人们虽危不避、虽劳不惮地披甲执耒,才能避免兵弱政乱国贫的危险。用语造句遒劲迫切,语意挺硬激切,一怀救世心思愈论愈急地布列纸面。一个心眼替君主盘算设想,裸露出韩非的思想个性和气质。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①,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悍②,以斩首为勇③。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④,动作者归之于功⑤,为勇者尽之于军⑥。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⑦。既畜王资而乘敌国之衅⑧,超五帝侔三王者⑨,必此法也。【注释】①书简:书籍。②捍:通“悍”,强悍。③斩首:杀敌。④轨:符合,遵从。⑤动作者:指劳作的人。归:归属功,指农耕。⑥尽:尽力。⑦王资:称王的条件。⑧畜:通“蓄”,积累。承:乘。衅(xin音信):缝隙:引申为破绽,弱点。⑨五帝:一般指古史传说中的黄帝、颛顼(zhuanxu音专虚)、帝嚳(ku音酷)、尧、舜。侔(mou音谋),相等。三王,三代之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三代开国君主。【今译】所以在英明君主统治的国家,不用文献典籍而以法令为教材;禁绝宣扬先王的言论而以官吏为师,制止游侠的凶悍妄动而鼓励杀敌立功的勇敢行为。这样,全国的民众,那些长于辞令的人必须遵守法令,从事劳作的人必须尽归于农耕,凡是有勇力的人都把勇力用于作战。因此太平时人民努力生产而国家财力殷富,有战争时人民勇于杀敌而兵力强盛,国富兵强,这就是称王的资本。已经积累了成就王业的条件,再利用其他诸侯国的弱点,那么超过五帝,赶上三王,必定是这种法制了。【总案】前段主要讥切时事,反面驳论土风;此段设计筹划,正面立论王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韩非法治思想的重要结晶。语虽无多,而气势鼓动,坚毅雄迈,以一副高蹈阔步昂首远视之貌,收束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进一步分析儒侠对国家的危害,倡导重视耕战之民,王者之业则指日可待。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①,言谈者为势于外②,外内称恶③,以待强敌,不亦殆乎④!故群臣之言外事者⑤,非有分于从衡之党⑥,则有仇雠仇之忠⑦,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⑧: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⑨,则举图而委⑩,效玺而请兵矣(11)。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12),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13),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忘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14);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15)。事成,则以权长重(16);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听说于其臣(17),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矰缴之说而侥幸其后(18)?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19)。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20)。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贵于外(21),内政之有也(22)。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23),则不至于治强矣。【注释】①士民:此主要指儒生游侠。②言谈者:指在各国之间游说的纵横家。为势于外,借敌国力量造成自己权势。③称:举,行。④殆:危险。⑤外事:指外交。⑥分:份,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属于。从衡,即纵横,指合纵、连横。⑦雠,通“仇”。忠,通“衷”,心思。⑧事,侍奉。⑨实,指实惠。⑩图,国家地图。委,交付。(11)效玺,指献出君主的印章,表示臣服。(12)为,参予。(13)乾道本“伐”作“交”,王焕镳《韩非子选》说:“按上文云‘不救小而伐大’.救小与伐大并言,此处亦当作‘伐大’,疑‘交’、‘伐’二字形近致误。”今据改。(14)士官,仕官,扬谋取官职。(15)私家,权门豪族。(16)长重,长期受到重用。(17)说,议论。(18)矰缴(zengzhuo音增灼),带有细绳的射鸟箭。矰缴之说,比喻用来猎取功名富贵的夸夸其谈。(19)以,因为。(20)其后,事后。(21)责,求。(22)有,取得。(23)事智,用智。【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儒侠在国内为所欲为,纵横家在国外造成自己的势力,他们内外作恶,以此对付强大的敌国,不是很危险吗?所以那些议论外交大事的群臣,不是有属合纵或连横的一党,就是对某国有了私仇,想借国内的力量进行报复。所谓合从就是联合几个弱国攻击一个强国;所谓连衡就是侍奉一个强国以攻击弱国:这都不是安邦定国的办法。现在凡是主张连横的臣子,都说:“不侍奉大国就会被侵略而遭受祸害。”侍奉大国未必有实际好处,必须先献出本国的地图,呈上君主的印章来求得军事上的援助。献出地图就会地域削减,交付印章君主的名分就会降低。地域削减,国家就削弱了;君主名分降低,国政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参予连横,还没有看到它的利益,却丧失了土地,搞乱了政治。凡是主张合纵的臣下,都说:“不去援救小国而攻打大国,就会失去天下各国的信任,这样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危险,君主的地位也就降低了。”援救小国未必有实惠,则需发兵去抗击大国。援救小国不一定能保存他,而讨伐大国不一定不有疏误,有疏误就会被强国所控制。出兵则军队挫败,退守则城池陷落。援救小国参予合纵,还未见到什么好处,就已丧失土地、军队受挫。因此,侍奉强国,就让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借助国外权势在国内捞取官职;援救小国,就让那些搞合纵的人借助国内的权势在国外取得好处。国家利益还未树立,纵横家本人的封邑和厚禄倒先都来了。君主虽然卑弱,臣子却尊贵起来;国家土地虽然削减,权门私家却富起来了。事情成功了,他们凭借猎取的权势在国内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了,他们就靠获得的财富隐居起来。君主听了那些搞合纵连横的臣子的议论,事情还未成功便已有了尊爵厚禄;事情失败而不加诛罚,那么游说的人谁不愿意用猎取功名的浮夸议论在事成之先获得富贵?谁不愿意在事败之后得以侥幸免祸?所以国家破灭、君主死亡都是因为听信了那些纵横家的夸夸其谈。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君主不能明辨国家和私门的利益,对于适当与不适当的话不会审察,而且事败后不坚决惩罚他们。游说的人都说:“如果致力于外交事务,收效大的可以称王天下,收效小的可以获得安全。”所谓称王天下,是说能进攻别的国家;而获得安全,是说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强盛,就能进攻别的国家;国家治理得安定,就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治理得强盛不能求助于外交活动,只有从搞好本国内政中取得。现在不在国内施行法治措施,而把心思消耗在外交上,那么就达不到治理强盛的目的。【集评】明·赵定宇:“以前说许多‘言谈之士’,后卒归于‘从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姜凤阿曰:‘详是不行法之弊为祸不浅,读之凛然’。”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势活活泼泼。”(按,指“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数句。)【总案】前文批判影响巨大的儒家从仁义忠信不切实用、不使民从、无益于耕战着眼。而纵横家只在犬牙交错的诸国关系的利害指陈上奔骛,所以专就处事活动上剖析其利弊。起乎“今则不然”,笔锋一转,开拓出下文一片新天地。接用“内外”语承上启下,针线细密。顺势先以“不亦殆乎”虚晃一枪的话,引动读者注意,然后步步为营,层层说来。在具体驳斥纵横家时,先分别布列其钻营手段和观点在外交上的失利,连横“献图效玺”会导致地削、名卑、政乱,合纵以抗大国则多有疏漏而为人所制。然后指明纵横家借此以营私利,所谓“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这样看来,听用其言,国家内外都会后患无穷。束了又从“王”与“安”、“强”与“治”,两用二难推理的方式阐明“事智于外”的浮说不可用,而应在国内推行法治以求治强。首尾以未见其利而有其害一线贯穿,层层之间起结严整。“
回乡偶书 贺知章。推荐。爱诗词网。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贺知章晚年回家时的作品。题作“偶书”,偶者,偶然也。这里有“忽然想到写下来”、“漫不经心”的意思。从这四句诗的内容和文字看来,倒也并无刻意求工的意思,非常通俗、顺口,好象真是忽然想到写下来的。不过,读者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真是上了此老的当了。作者回乡的见闻是很多的,可以引起他吟咏的东西也很多。这里,他是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这样一种最能表达他此时此地心情的特征性的现象和喜剧性的场面,把它安排得十分妥贴、恰当。恰恰不是“偶”成,倒是可以说匠心独运了。诗的意思比较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这里就不多解释了。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首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至今还那么激动人心?其中的奥秘在哪里?从贺知章写这首诗来看,他的感情倒是很自然的。他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之前就已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直在外面奔波,到八十多岁才回乡。几十年宦海生活,使他目睹了沧桑变化,丰富了生活经历。最后,他对这一切都感到厌倦、烦恼,倒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他感到十分的亲切。当他获准回乡时,十分的高兴和万分的感慨,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高兴的是毕竟叶落归根,了此心愿。感慨的是家乡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小孩子们都是他出走以后生的,当然他和他们是互不认识的,那可爱的孩子是那么懂事,还把他当作客人,笑着问他从何处来的呢!我们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从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边疆、农村,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眼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天天丰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过去了,乡思在牵动着他,回家去看看吧!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会惊喜不已,一方面也会产生自豪:这就是哺育我成长的土地啊,这里,本来是条小巷,我每天走在青石板上去上学,现在却成了宽阔的大道,那里,原来是个杂货铺子,现在却大厦高耸,成了百货商店了……啊,家里的人还认得我吗?虽然我乡音未改,可是两鬓已经苍白,儿童们真要把我当作客人啦!一种对家乡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想到自己这一辈子也并未虚度年华,又觉得是对得起哺育自己的母亲了。这一切的感慨,喜悦,对往事的回忆,都会交织在一起,涌上心头的。当然,贺知章出外是当封建朝廷的官吏,而我们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但是,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点儿共同的东西呢?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首诗之所以传颂千古,妇幼皆知,就在于它写出了这点东西,比如说对家乡的热爱,重返故乡时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对家乡变化的慨叹、惊讶、赞赏等等。这“共同的东西”,应该说是生活的本质,一首好诗,必然是要接触到这生活的本质的,尽管它和我们相隔那么久,凭这一点“共同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联想,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补充它,丰富它,这首诗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了。相反,如果一首诗只是接触到生活的皮毛,到今天,已无法使我们产生联想,无法用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丰富它,补充它,必然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如同嚼蜡一般的。除此之外,诗歌形式的整齐、精悍,语言的通俗、工整,绝句形式带来的音韵、节奏上的音乐美,都为这首诗的传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写诗的人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从183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光绪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许其专折奏事。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以其专折奏事的特殊待遇,提出一系列新政建议。在政治方面,要求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开制度民政之局,拔天下通达之才,大誓群臣以雪国耻。”在经济方面,要求振兴商务、农务、工业、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要求废八股,兴学校,办报馆,以培养新式人才。在军事方面,要求裁旧军,练新军,数顿国防,挽救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一百余道改革的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农工商总局、铁路局、矿务局,各省设商务局,提倡各种商办企业,奖励新发明、新创造,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编制予、决算等;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专门学堂,将书院淫祠改为新式学校,各省设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翻译新书,派人出国留学;军事方面,各军一律改练洋操,改刀矛为新式洋枪,筹建海军,扩大水师学堂,培养海军人才,以及地方力行保甲等;政治方面,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学会,准许臣民百姓上书言事,裁撤闲散重选机构及广东、湖北、云南三省巡抚,澄清吏治,提倡廉正作风,准许旗人自谋生计等等。至于康有为列为“变政”大端的“立制度局以议宪法”,以及“请开懋勤殿以议制度”,由于受到顽固派的阻挠,未能提出或提出而未及实行,政变发生,百日维新就天折了。总之,新政的范围很广泛,对一些旧制度进行了勇敢的改革,对一些新制度的推行也相当激进。所有这些,都旨在使资产阶级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毫无疑问,在当时的中国,这是进步的。可参看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百日维新。推荐。爱诗词网。从183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光绪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许其专折奏事。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以其专折奏事的特殊待遇,提出一系列新政建议。在政治方面,要求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开制度民政之局,拔天下通达之才,大誓群臣以雪国耻。”在经济方面,要求振兴商务、农务、工业、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要求废八股,兴学校,办报馆,以培养新式人才。在军事方面,要求裁旧军,练新军,数顿国防,挽救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一百余道改革的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农工商总局、铁路局、矿务局,各省设商务局,提倡各种商办企业,奖励新发明、新创造,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编制予、决算等;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专门学堂,将书院淫祠改为新式学校,各省设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翻译新书,派人出国留学;军事方面,各军一律改练洋操,改刀矛为新式洋枪,筹建海军,扩大水师学堂,培养海军人才,以及地方力行保甲等;政治方面,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学会,准许臣民百姓上书言事,裁撤闲散重选机构及广东、湖北、云南三省巡抚,澄清吏治,提倡廉正作风,准许旗人自谋生计等等。至于康有为列为“变政”大端的“立制度局以议宪法”,以及“请开懋勤殿以议制度”,由于受到顽固派的阻挠,未能提出或提出而未及实行,政变发生,百日维新就天折了。总之,新政的范围很广泛,对一些旧制度进行了勇敢的改革,对一些新制度的推行也相当激进。所有这些,都旨在使资产阶级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毫无疑问,在当时的中国,这是进步的。可参看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在三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面对法西斯战争威胁所采取的妥协、姑息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绥靖政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实力不断衰落,又遭到1929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政局动荡不安,工人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都使英、法在国际政治中处于软弱的地位;经过第一次大战,英、法已得到较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目前无力扩张,力求保住既得利益,大体上维持现状;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害怕战争及和平麻痹思想严重,英、法也担心战争会搞乱世界市场,影响财政来源;英、法军事准备较差,与法西斯国家的军备差距日益扩大,不想同法西斯德、日、意直接交锋;存在着对社会主义苏联的疑虑和对世界革命运动的恐惧感。因而,英、法等国绥靖主义思潮泛滥,面对法西斯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它们采取守势,一再迁就、退让,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妥协求和平,以让步避战争,从而出现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英、法维护霸权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归根结底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一种手段。
绥靖政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931-1938年间,可通称为“不干涉政策”,其特点在于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表现了既争斗又妥协,既限制又纵容的矛盾立场和两面态度。从西方国家在日侵华、意侵埃、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等三次战争中的表现可见其特点。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侵略中国东北,这是法西斯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个重大行动,它公开破坏了九国公约,损害了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美国于1932年1月7日发表国务卿史汀生的照会,声明不承认日本破坏国际条约、侵占中国东北的合法性,此即“不承认主义”或“史汀生主义”。国际联盟随即表示支持“不承认主义”。国联经过调查以后于1933年2月24日通过李顿报告书,一方面宣布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是非法的侵略行为,不承认伪“满洲国”,要求日本从东北撤军,恢复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另一方面却不对日本采取任何制裁措施,并建议在东北实行在外国监督下的“自治”,承认日本的特殊利益。日本加以拒绝,并于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意大利于1935年10月3日侵略埃塞俄比亚,直接威胁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利益。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但是这种制裁很不彻底,一是禁运不包括意大利最急需的石油、钢铁、煤炭等战略原料;二是英国拒绝封锁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使得意大利的军事补给线畅通无阻。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以后,英、法、德、意、苏等二十七国于9月签订不干涉协定,成立不干涉委员会,对内战双方进行封锁。德、意从一开始就全面援助西班牙叛军,而且派出大批军队进行武装干涉。但是,德、意破坏不干涉原则的行动并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实际上使西班牙共和国遭到封锁而处于不利地位。1938年9月,英、法勾结德、意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绥靖政策发展的顶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步步退让,不仅没能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带来世界和平,反而姑息养奸,助长了法西斯的扩张野心,破坏了集体安全制度的建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绥靖政策。推荐。爱诗词网。在三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面对法西斯战争威胁所采取的妥协、姑息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绥靖政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实力不断衰落,又遭到1929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政局动荡不安,工人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都使英、法在国际政治中处于软弱的地位;经过第一次大战,英、法已得到较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目前无力扩张,力求保住既得利益,大体上维持现状;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害怕战争及和平麻痹思想严重,英、法也担心战争会搞乱世界市场,影响财政来源;英、法军事准备较差,与法西斯国家的军备差距日益扩大,不想同法西斯德、日、意直接交锋;存在着对社会主义苏联的疑虑和对世界革命运动的恐惧感。因而,英、法等国绥靖主义思潮泛滥,面对法西斯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它们采取守势,一再迁就、退让,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妥协求和平,以让步避战争,从而出现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英、法维护霸权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归根结底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一种手段。绥靖政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931-1938年间,可通称为“不干涉政策”,其特点在于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表现了既争斗又妥协,既限制又纵容的矛盾立场和两面态度。从西方国家在日侵华、意侵埃、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等三次战争中的表现可见其特点。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侵略中国东北,这是法西斯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个重大行动,它公开破坏了九国公约,损害了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美国于1932年1月7日发表国务卿史汀生的照会,声明不承认日本破坏国际条约、侵占中国东北的合法性,此即“不承认主义”或“史汀生主义”。国际联盟随即表示支持“不承认主义”。国联经过调查以后于1933年2月24日通过李顿报告书,一方面宣布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是非法的侵略行为,不承认伪“满洲国”,要求日本从东北撤军,恢复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另一方面却不对日本采取任何制裁措施,并建议在东北实行在外国监督下的“自治”,承认日本的特殊利益。日本加以拒绝,并于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意大利于1935年10月3日侵略埃塞俄比亚,直接威胁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利益。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但是这种制裁很不彻底,一是禁运不包括意大利最急需的石油、钢铁、煤炭等战略原料;二是英国拒绝封锁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使得意大利的军事补给线畅通无阻。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以后,英、法、德、意、苏等二十七国于9月签订不干涉协定,成立不干涉委员会,对内战双方进行封锁。德、意从一开始就全面援助西班牙叛军,而且派出大批军队进行武装干涉。但是,德、意破坏不干涉原则的行动并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实际上使西班牙共和国遭到封锁而处于不利地位。1938年9月,英、法勾结德、意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绥靖政策发展的顶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步步退让,不仅没能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带来世界和平,反而姑息养奸,助长了法西斯的扩张野心,破坏了集体安全制度的建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毛泽东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文献之一。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
这个讲演着重揭露了党内文风不纯的问题,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宣传工具,也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藏身之地。其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它的产生是“五四”时期革命文风的反动,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讲演历数并批判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象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开来,祸国殃民。文中强调,“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提出“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要求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号召深入实际,下决心跟老百姓学习。讲演分析了党八股的危害,指出它和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一样,会导致“窒息革命精神”、“害党害国”的恶果。因此,“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反对党八股主要内容。推荐。爱诗词网。毛泽东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文献之一。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这个讲演着重揭露了党内文风不纯的问题,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宣传工具,也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藏身之地。其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它的产生是“五四”时期革命文风的反动,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讲演历数并批判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象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开来,祸国殃民。文中强调,“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提出“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要求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号召深入实际,下决心跟老百姓学习。讲演分析了党八股的危害,指出它和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一样,会导致“窒息革命精神”、“害党害国”的恶果。因此,“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是反对主观主义及其文风的檄文,是指导党的思想建设的光辉文献。它对于在党员和干部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培养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拔剑四顾心茫然。推荐。爱诗词网。《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哪里,《拔剑四顾心茫然》什么意思,《拔剑四顾心茫然》原文出处,《拔剑四顾心茫然》赏析。【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鉴赏】我拔出剑来,四下张望,不知何去何从,心中一片茫然。李白这首“行路难”借着描写山路的崎岖难行,来感叹自己仕途的困顿与人生的坎坷,拔剑四顾,不觉感慨万千。充分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和落魄失意的寂寞愁情。【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推荐。爱诗词网。《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译注】海水波浪起伏,山一样的小岛高高耸立。何:多么。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sǒng):高耸。【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水波起伏,岛屿挺立的景色。[例]岛的高处有一座旧屋,空的,四面石墙撑着斜出荒草的檐顶。在此纵目,无遮无拦。海面被雾气漫着,望不透。真是万里烟波。人在岛屿,如孤栖莲瓣上。岛虽小,却占尽海天的苍茫气象。曹孟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虽为汉魏的旧句,说起它的力量来,仍能以建安风骨撼人,故还值得借用。(马力《蜈支洲岛》)
岂无白衣与子同袍全文。推荐。爱诗词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原文与赏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②。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③。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无衣》)注释①同袍:与下文的“同泽”、“同裳”,意思均指士兵穿着一样的军服。袍:军服,白天当衣、夜晚当被。②泽:通“襗”,指贴身的内衣。③裳:下衣。译文怎能说我无军衣?与你同披一战袍。国王出兵去打仗,我的戈矛磨得亮,同仇敌忾士气旺。怎能说我无军衣?与你同穿一内衣。国王兴兵去打仗,磨亮我的戟与矛,步调一致练兵忙。怎能说我无军衣?与你同穿一衣裳。国王兴兵去打仗,备好铠甲与刀枪,与你一起上战场。感悟“袍泽之谊”曾让多少军旅行伍者刻骨铭心,也让多少普通人顿生敬意,因为它是患难中结下的牢固友谊,它没有金钱与利益的纠葛,而是用生命相互期许,共同练就。
愚人集牛乳。推荐。爱诗词网。愚人集牛乳喻【原文】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渐多,卒[3]无安处。或复酢败[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7]或笑。愚人亦尔。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9]。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注释】[1]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2]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3]卒:终于。[4]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5]当顿:当场,当时。[6]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7]瞋嗔:发怒、生气。[8]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9]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译文】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评析】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故事征引吃梨的学问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
道傍过者问行人。推荐。爱诗词网。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题解】选自《全唐诗》。《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乐府诗,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根据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而命诗题。“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开元以后,唐玄宗先后重用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李、杨对边境上少数民族的骚扰,一味强调讨伐。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吐蕃和南诏(云南境内)的战争。唐王朝出兵南诏,并不是正义的统一战争,而是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权臣与地方官胡作非为引起的。这连年不断的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了同样的不幸。对南诏战争前后共死亡了二十余万人。杜甫对于唐王朝一手挑起的破坏民族关系、牺牲人民的生命、劳民伤财的不义之战,是了解的,也是极力反对的。这首反映对外战争的叙事诗,大约写于天宝十年(751),或十一年。【解读】全诗三个自然段,可分两个意义段。第一段,至“哭声直上干云霄”。诗歌突然而起,以重墨烘染,描绘出一幅震撼心灵的巨幅送别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战车隆隆滚动,战马引颈嘶鸣,被抓去出征的人弓箭各自佩在腰。〕写“车”、“马”、“行人”。车是战车,马是战马,行人是出征作战的人,突出了一个“战”字,扣紧了诗题“兵车行”。写战车用“辚辚”,写战马用“萧萧”绘声,以声音叙起。写行人换上了戎装,腰间各佩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渲染出一派战争气氛。诗用两个三字短句起笔,节奏急迫,车马喧嚣,“征人”默默地行进,描绘出了一个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宏大的出征场面。“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他们的爷、娘、妻、子都跑来送别,此时尘土弥漫,连咸阳桥也看不清了。〕前句写“相送”,后句写“尘埃”。谁“相送”?爷、娘、妻、子。表现出主要劳动力全被抓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幼了,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塌天大祸。怎样“相送”?“走”相送。“走”,奔跑之意,用得极为精当,将老小跌跌撞撞奔跑追赶急行的征人,向亲人作生死离别的动人情景、惊心动魄的场面描绘了出来。一个“走”字,寄予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车马扬起的灰尘,人们踏起的尘埃翻滚,弥漫。只见“尘埃”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上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可见,“行人”与送行者之多,场面之大,之乱。顺便一笔,也点明了送别之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有的牵衣抽泣,有的跺脚捶胸呼号,有的拦路痛哭,哭声震天,直冲向云中。〕前句紧承“耶娘妻子走相送”写来,七字连用四个动词,描绘出了三种哭状:有的“牵衣”而哭,恋恋不舍;有的捶胸“顿足”而哭,悲痛愤恨;有的“拦道”而哭,痛苦绝望到一切不顾的地步。有的爷娘哭送儿子;有的妻子哭送丈夫;有的孩子哭送父亲。后句加以总括,送行者在哭,被送“行人”也在哭,突出了一个“哭”字,这哭声遍野,汇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这声浪直冲云霄,震苍天,撼大地,震耳欲聋。仿佛要让苍天来看看这人间的惨象。诗人以饱含同情之笔,描绘出了一幅惨不忍睹的送别出征图,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揭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妻离子散的悲剧,催人泪下。第一段,描写亲人送别“行人”的悲惨之状,是记事部分。通过记事,提出了以下问题,造成了悬念:“行人”为何出征?是谁强迫他们出征?为何悲哭?引起以下“记言”部分。诗人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第二段,至诗末。分两层,第一层,至“被驱不异犬与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道旁过路的人询问被抓的征人,征人只是回答:朝廷按名抽丁强征太频繁。〕“道旁过者”是谁?是作者自指。杜甫常以田夫野老自称,这里他以路边经过的人向“行人”询问情况,这样自称是很自然的。怎样“问行人”?没有叙说。这一“问”,表明以上所写出征惨状都是诗人亲眼目睹,以下所述悲切言辞又都是诗人亲耳所闻。诗人巧用问答式,借当事者,即“行人”之口作答,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根源,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但云点行频”五字,欲言又吞,情态如见。“但云”二字一直领到篇末,以下都是“行人”的答话。“点行”:按丁口簿点名强迫征兵。一个“频”字,反映了强征次数之多,征人之多,兵役繁重,流露了“行人”的反战情绪。“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抓准了问题的症结,概括了全段的中心意思。以下诗文便是具体写“点行频”的情况。“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有的人从十五岁被抓去北上驻防黄河边,即便到了四十岁,也还要到西北屯田耕种;〕这两句用“从……至……”的句式,写一个从十五岁就被征去“北防河”,虽到四十岁了还得“西营田”的“行人”作例,极写役夫久戍边疆的悲苦,具体陈述“点行频”,以表情况的真实可靠。“北防河”: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以后,每年征调戍卒到黄河西北一带驻扎,防吐蕃入侵,称“防河”。“西营田”:即屯田。当时常征人到西北边塞要冲驻守,兼营农垦,也是为了防止吐蕃入侵。“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离开时,里正给小战士包上头巾硬充壮丁,回来时,头发全白,还要重返前线驻守边城。〕这两句用“去时……归来……”的句式,与前两句“从……至……”对应着写来。“去时”年刚“十五”,里正(唐时百户为一里,置里正一人)与之裹头,亲手给他包上头巾,表明战士年龄之小,形象之可爱。“归来”年已“四十”,头已白,鬓已苍,还得防守边地,更进一步写出了艰苦的服役漫长无期。以上四句,充分反映出当时兵役之重:未成年的被征,白了头也不得幸免。“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疆的战争连年不断,流血如同海水,但是皇上用武力扩张疆土仍然不停。〕“边庭”,即边疆,连年发生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就要流血,战士们的鲜血流成了海。“成海水”,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残酷的战争夺走了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与对死难者的深切同情。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民深重灾难的根源是战争,战争的根源是“武皇开边意未己”。武皇:汉武帝。唐代诗人常用汉代皇帝暗指唐代皇帝,此处实指唐玄宗。玄宗为了炫耀武功,不顾广大人民的死活,开拓边疆的野心永不止息。所以说“武皇开边意未已”是全篇的主旨。这两句诗点出了征战不息的原因,控诉了前方战士遭遇的残酷。诗人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充分表达了他强烈的正义感和悲愤之情,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伟大襟怀。“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您没有听说,那华山以东的二百多个州县,许许多多的村庄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君”,是“行人”对“道旁过者”的敬称。“君不闻”,是“行人”在提示诗人:边庭的情况是如此,广大内地的情况您听说过吗?以此引起下文。“汉家”,借指唐王朝。“山东”,华山以东,即潼关以东。唐时山东分七道,凡二百一十一州,此处取其整数。华山以东的州州县县、村村落落,战争造成了人烟稀少,冷落萧条,田园荒芜,荆棘丛生。“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即使有健壮的妇女犁田耕种,庄稼也是长得东不成行,西不成垄。〕在这辽阔的荒芜了的“山东”大地上,“纵有健妇”,即使见到有的健壮的妇女,掌犁把锄耕耘。“健妇”,强调了少数健壮的妇女,不是所有的妇女,反衬出男子全被抓走,有力地揭露了兵役之重。庄稼长得不成行,不成垄,东一棵,西一棵,散乱不齐,不成样子。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失去了着落,可见百姓为生存而挣扎的真实情况,多么可悲。以上四句,写后方的荒芜惨景,那么壮丁被征调得更多的关中就可想而知了。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况,从一点推及到面,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再加上关中兵能吃苦耐劳、勇敢善战,因此被随意调遣,无异于对付鸡狗一样。〕“况复”,即何况加之,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受战争之苦最甚者不是“山东”兵,而是“秦兵”,即关中兵,也就是本诗中所写的“行人”。为什么?因为“秦兵耐苦战”,能吃苦,又善战。统治者就是这样,能吃苦的就叫多吃苦,能善战的就叫多苦战,驱使“秦兵”无异于“犬与鸡”。一个“驱”字,表现了统治者根本不把战士当作人看待,视如鸡狗一般地任意驱赶。这不是一般的厌战、反战情绪的流露,而简直是大发牢骚了。诗从“边庭”写到“山东”,又从“山东”写到关中,由点到面,揭露了“武皇开边”造成的全国性的大灾难。第一层,写“行人”历述频繁的征兵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承蒙您老人家关心地询问我们,我们当兵的岂敢表白满肚子的怨恨?〕“长者”,照应上文的“道旁过者”,是“行人”对诗人的尊称;“役夫”,照应前文的“行人”,是士卒的自称。这表明了谈话在继续进行,也表明了通过谈话彼此越来越了解,关系愈来愈密切了。所以,“役夫”对诗人尊之为“长者”。“长者”怎样问,仍没有直写。一个“虽”字,一个“敢”字,曲折而逼真地刻画出了役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反映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役夫积愤在胸,敢怒不敢言,但终因极度悲愤,又不能不言了,以此表现恨之深,怨之重,提起下文。下文便是役夫的“伸恨”,即申述的心中怨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就像今年冬天,关西的士卒未能休整又调往边地。〕“且如”,即“就像”,有举例言明之意。“未休”,即未能休整,又开赴前线。“关西”与“关东”相对而言,即“关中”。“关西卒”,指前文“秦兵”,即“役夫”。“未休”句是对“被驱不异犬与鸡”的举例证明,同时也点明了“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扣紧了诗的主旨,以事实为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此为役夫“伸恨”之一。“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官府还一个劲儿地催租讨税,可我们的租税又从什么地方来?〕“县官”,不指一县之官,而指官府。“急索租”,“索”,强取之意,“索租”且急,一个“急”字,含义深刻。官府索租为何“急”?“点行频”,朝廷征兵过多,兵马动,粮草行,需备大量粮草;“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战争连年不断,消耗了大量物资,造成了国库空虚,索租怎能不急?官府人员,挥霍无度,索租怎能不急?但战争征集了牺牲了大批“壮丁”,造成了农业上劳力的严重缺乏,造成了“千村万落生荆记”、“禾生陇亩无东西”的惨状,还要缴纳租税,岂不是天大的荒唐!这一矛盾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尖锐地发展着,所以诗人通过“役夫”之口,愤怒地喊出“租税从何出”的质问,作为对统治者的抗议。真实地写出了“役夫”怨恨在心,欲忍不能的神情。此为役夫“伸恨”之二。这里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充分地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丁、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双重灾难。“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人们都这么说:生男孩没好处,不如生女孩有用;生女还能嫁近邻,指望养老又送终,生男反被抓壮丁,战死沙场埋草丛。〕“生男好”、“生女恶”,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但现实,残酷的战争使得他们的心理也起了反常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观念。“信知”,确知,即真正知道,“生男恶”、“生女好”。为什么?因为“点行频”,点的全是男儿;因为“边庭”流的“海水”般的鲜血,也全是男儿之血。所以,诗人极其沉痛地写道:“生女犹得嫁比邻”,“犹得”,即“还能够”之意,还能留在身边,倘属“健妇”,还能“把锄犁”,还能勉强从事生产,勉强维持生活。但“生男”呢?多被“点行”,多血染“边庭”,丧命沙场,弃骨荒野,埋没如草了。残酷的战争破坏了人们的家园,也在人们的心灵中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竟然使人们产生了如此颠倒的变态心理。诗人通过这一反常心理的描写,极为深刻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武皇的开边政策,与“点行频”的兵役深恶痛绝。这是诗人的血泪控诉。此为役夫“伸恨”之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您没看见,青海边上,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无人收埋。新鬼们愁苦冤屈,旧鬼们哭泣不休,每逢阴雨,到处听到鬼叫声啾啾。〕“君不见”,“行人”又一次提示诗人,表示谈话仍在继续进行:您没看见过吗?青海湖边的古战场上,黄沙茫茫,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成堆,暴露在荒野之上,无人收葬,可怕极了。此句紧承“生男埋没随百草”写来,前后贯通,内在相联。“边庭流血”者成“新鬼”,“自古白骨”者为“旧鬼”。“新鬼”、“旧鬼”连用,表明自古至今战争不断,无数平民子弟充当了历代统治者的炮灰。新死的鬼愁苦怨恨、哀哭不止;旧死的鬼愁闷怨恨、悲哭不已,在凄风苦雨中,“啾啾”地哭诉着心中的哀冤,吟泣在青海湖边。阴森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此为役夫“伸恨”之四。第二层,写“行人”慨叹现实的兵役之苦。第二段,通过“过者”与“行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行人”的答话,申诉了对唐王朝开边政策的怨恨,即苦役之情,是记言。全诗以人哭写起,又以鬼哭作结尾,含意颇深。结尾凄凉的氛围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结尾悲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首尾对照,自然引起人们的联想:今日这些“弓箭各在腰”的“行人”,明日将会成为“边庭流血”“啾啾”凄哭的“新鬼”。诗的这一悲惨哀怨的结尾,更加深了人们对“开边意未已”“武皇”的憎恨,加深了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认识,深化了诗的主题。【综述】诗有力地抨击了唐帝国实行开边拓疆、穷兵黩武的政策,揭露了拓边战争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群众遭受征战之苦的同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把唐帝国的内外矛盾结合起来写,对外的用兵,致使对内加紧压榨;壮丁的大量死亡,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一切都归结为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揭露得大胆、深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不加区别地反对唐与吐蕃的一切战争,是不妥的。那些战争,有的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有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应作具体分析的。这首叙事诗采用记事与记言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第一段记事,描绘出了一幅悲痛凄惨的出征图。第二段记言,采用问答的方式,通过“行人”之口,历述不义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诗人与“行人”对话,不写诗人问话,只写“行人”答语。但是,我们从“行人”的答言中可以推断出问话的内容。这种写法使诗句精练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答语中间,又有适当穿插,使谈话人之间不断产生呼应,保持着交谈的口气。而“行人”谈话的神情口吻,表现得惟妙惟肖。这种记言的形式,让读者倾听着“行人”的诉苦,受到感染,得到教育。诗人的发问,并非是不知而问,而是有意揭露当局横征暴敛而问,揭露唐王朝穷兵黩武而问。这篇叙事诗,寓情于叙事之中,无论是前一段的记事,还是后一段的记言,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融汇在全诗的始末。这样,描写真实,揭露深刻,使这首诗成为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另外,三、五、七言,交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俗口语的运用,质朴自然,明白如话。顶针(即接字)句的运用,使诗句上递下接,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宜都记。推荐。爱诗词网。袁山松:宜都记(节选)袁山松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口,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西陵江南岸,有山,其峰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人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船,如凫雁矣。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校各本辑文整理而成的。《宜都记》是较早的一部以记述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其中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尤为精绝,为盛弘之《荆州记》写三峡所本,后又经郦道元加以扩充丰富,写进《水经注》。本文的第一段,写西陵峡一带水道弯曲,山川隐映,如绝复通,两岸重峦叠嶂,峭壁陡立,高山夹峙,一江中流,如非日中不见太阳,如非夜半不见月亮。这一段纯是写景,用笔筒括而又十分生动。“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两句,尤为妙绝,既是实景,又是亲身体验,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味。而“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三句,则直接为盛弘之《荆州记》所本。及至郦道元《水经注》已经写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了。盛弘之、郦道元在描绘三峡山水雄奇清美方面,比袁山松写得具体,也很有意境美。可是他们却都没有写及三峡山水隐映,“如绝复通”的变幻美,所以他们虽然丰富了袁山松模山范水的文字内容,但也有不及他的地方,这大概是不同的山水审美眼光所使然吧。第二段写西陵峡体势高峻耸秀的景色。先写江中仰视,只见“壁立峻绝”,江天一线,幽奇险绝。次写登山远眺,纵览群山,境界雄阔。最后写俯视大江,万里巨流,细长萦回如带,那江中的舟船,也变得很小了,象是飘浮在水面的凫雁,衬托出山势的高耸。语言凝炼,摹写真实。写仰视、回望、俯临,也极有层次。第三段写西陵峡的猿声。“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三句,描绘猿声的清异和山谷传响,哀转不绝的声韵,极富文学情思。也许,作者舟行江中,正体验着羁旅客愁的孤凄生活,故而三声猿啼,勾起的是一片凄凉心情,这恰是古代游子闻猿啼而悲的共同心态,因此才引述行者之歌说:“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在这里,清奇的山水、清异的猿啼和人的清冷的心境,互相融合,化而为物我同谐共振、情景水乳交融的意境,显现出三峡风光在人心中所唤起的特殊的美感。正由于袁山松捕捉到了这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峡猿哀啼的奇音异响,写出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所以盛弘之《荆州记》、郦道元《水经注》都仿效他的手法,将这段文字写进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在语辞上稍作更动罢了。《宜都记》以文学的笔调写三峡山水之美,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虽然全文已散佚,但从仅存的这几段来看,也足以说明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审美眼光、文字技巧都是相当高明的。唯其如此,才为后人所称引,成为摹写三峡山水的范本。
不是逢人苦誉君 亦狂亦侠亦温文。推荐。爱诗词网。《亦狂亦侠亦温文》出自哪里,《亦狂亦侠亦温文》什么意思,《亦狂亦侠亦温文》原文出处,《亦狂亦侠亦温文》赏析。【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鉴赏】不是我特别喜爱逢人就夸赞你,实在因为你的为人,有狂气,有侠情,却又温文儒雅。作者藉这两句诗描写自己对友人黄蓉石的衷心赞美。黄蓉石的亦儒亦侠,堪称是中国传统书生的典型。【原诗】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柳永
柳永(987~1053),本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祖籍崇安(今属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封屯田员外郎,所以又称“柳屯田”。他常年流连于青楼市井,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又因为通晓音律,熟悉民间音乐,新创了很多慢词长调,拓宽了词的题材,堪称北宋专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长于铺陈。著有《乐章集》,词有二百余首流传后世。
柳永 雨霖铃。推荐。爱诗词网。柳永柳永(987~1053),本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祖籍崇安(今属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称“柳七”。宋仁宗时中进士,官封屯田员外郎,所以又称“柳屯田”。他常年流连于青楼市井,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又因为通晓音律,熟悉民间音乐,新创了很多慢词长调,拓宽了词的题材,堪称北宋专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长于铺陈。著有《乐章集》,词有二百余首流传后世。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①、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②,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③,更与何人说。【注释】①去去:极言路程之远。②经年:一年又一年。③风情:绵绵的情意。【译文】秋蝉声声哀婉凄切,傍晚在长亭送别,一场大雨刚刚停歇。在京城城门附近的帐幕里我们无心饮酒,难舍难分之际艄公催着要开船启程。我们紧拉着手泪眼相看,竟然说不出话只有哽咽。可怜我这一去千里烟波茫茫,暮霭沉沉的南天一片空阔。自古以来多情人就为离别伤感,更何况是在冷落萧瑟的清秋时节。今夜酒醒后船会行到何处?杨柳岸边,晨风料峭,天挂残月。这一去怕是要终年不归,离开你任什么良辰美景都是虚设。唉,纵然有千万种似水柔情,又能向何人诉说呢。【鉴赏】这首词是柳永同时也是宋朝婉约词的代表作,真切再现了与情人离别时恋恋不舍、缠绵哀怨的情景,至今仍被人们反复咏唱。上片细腻地刻画了情人诀别的场景。前三句以景写情,融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离人心中的“凄切”。深秋时节,暮色苍茫,大雨初停,秋蝉哀鸣,处处悲凉。“都门帐饮无绪”直写自己的情绪。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珍馐美食也失去了滋味。正难舍难分的时候,无奈“兰舟催发”,情人将别,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这是怎样的痛苦和无奈啊!他们凄凉的身影似在眼前,真实可见。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无语凝噎”。后两句是词人对离别之后生活的联想:自己将孤身一人,在这广阔苍茫的天地间流浪漂泊。烟霭沉沉,前路茫茫,这愁绪似乎已经如烟霭一般,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下片主要是联想。前两句情感递进,由一般的离别具体到此次的暮秋离别,凄凉的氛围愈铺愈浓。之后三句,词人想象分别后的情景:今夜酒醒后,小舟已行到杨柳岸边,晓风凄凉,残月斜挂,怎不让人心碎!于是词人心中已满是萧然落寞:这次离别之后,即使再有什么所谓的美好光景,也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这满腔凄苦自是再也无人可以诉说!悲极!哀极!苍凉之感从空间蔓延到时间,怎堪忍受!这首词遣词造句不着一丝痕迹,绘景直白自然,画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词人笔下的各种景物莫不含情,把一腔离愁铺满天地古今,而又不显做作。行文若此者,柳屯田之外,词坛又有几人!
于谦·石灰吟
于谦(1398—1457),钱塘人。1448年,蒙古族瓦剌部南侵中原,英宗轻率迎战,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蒙古军进逼北京。国难当头,作者挺身而出,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并击溃蒙军,保住了明朝的江山社稷。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将其杀害。
石灰吟 于谦。推荐。爱诗词网。于谦·石灰吟于谦(1398—1457),钱塘人。1448年,蒙古族瓦剌部南侵中原,英宗轻率迎战,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蒙古军进逼北京。国难当头,作者挺身而出,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并击溃蒙军,保住了明朝的江山社稷。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于天顺元年将其杀害。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1.千锤万击:指石灰石在深山开采时要经过很多次的敲打才能开采出来。2.烈火焚烧:石灰石开采出来后又要经过烈火焚烧才能变成石灰。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4.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所粉刷的雪白墙壁就留在人间了。【串译】经过千万次锤打出得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赏读提示】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作为咏物诗,它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此词正是他的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要加大吐字力度,给足情感分量,褒扬激情地点题诵之。尤其是“清白”二字处在全诗的最高点上,情绪和一切技巧的灌注都应以此二字为主旨,忽视或丢掉了这两个字,将“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表现得再热闹就无异舍本求末了。【推荐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经 静女。推荐。爱诗词网。《诗经·邶风》名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导读】邶国是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是邶国歌谣中一首别致的爱情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原诗】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静女其娈⑤,贻我彤管⑥。彤管有炜⑦,说怿女美⑧。自牧归荑⑨,洵美且异⑩。匪女之为美○1,美人之贻○12。【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姝(shū):美丽。②“俟我于城隅”句:在城墙边等着我。俟:等待。城隅:城的角楼。③爱而不见(xiàn):爱,通“薆(ài)”,隐藏。见:出现。④踟蹰(chíchú):犹豫徘徊。⑤娈(luán):美好。⑥贻我彤管:贻,赠送。彤管:红色的管箫,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⑦炜(wěi):光明,这里形容红润美丽。⑧说(yuè)怿(yì)女(rǔ)美:说,通“悦”。怿:喜爱。女:代词,指彤管。⑨自牧归(kuì)荑(tí):从野外采来茅草芽送给我(作为信物)。牧:指郊外田野。归:通“馈”,赠送。荑:茅草芽,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恋、婚姻的民俗。⑩洵(xún):诚然,实在。○1匪:通“非”。女(rǔ):即“汝”,指“荑”。○12美人之贻:美人,即上文的“静女”。贻:赠送。【译诗】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可爱,早已在墙角边将我等待。可你藏在哪儿啊怎么不出来?急得我东张西望抓耳又挠腮。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美丽,你送给了我一支红色的箫笛。这支红笛多好看啊,我喜欢它是因为更喜欢你。在郊外你采来茅草芽放在我的手心里,这茅草芽啊实在鲜美又奇异。其实不是这草芽有什么特别,是因为它代表着心爱姑娘的一片心意。【赏析】这是一首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诗的第一章采用特写镜头式的写法,描写了一个即时的场景:一个小伙子与女友约会在城角,他赶到约会地点,可早到的女孩却故意躲着不出来。小伙子急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一筹莫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极为生动,抓住了小伙子急切地想见到心上人的动作特征,又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醉如痴的有情人形象,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诗的后两章写的应当是那个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少女赠送给他彤管、荑草,小伙子欣喜若狂。“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几句表达爱意的描述,抓住了生活中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抓住典型的细节,着力描绘人物的心理、动作、情态是这首诗最鲜明的特点。全诗清新活泼,饶有趣味,充满浓浓的青春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西江月 苏轼。推荐。爱诗词网。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尘世也,书这首词桥柱上。照野弥弥[1]浅浪,横空隐隐层霄[2]。障泥[3]未解玉骢(cōng)[4]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5]枕绿杨桥,杜宇[6]一声春晓。【注释】[1]弥弥:水波荡漾的样子。[2]层霄:层云。[3]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垂至马腹两旁以挡泥土,故称。[4]骢(cōng):雪白的马。[5]欹:斜。[6]杜宇:即杜鹃鸟。【译文】月照蕲水的郊野,水波翻动着月色;半空里隐约着层层淡淡的云朵。来不及解除青骢马的鞍鞯,我要在芳草丛中醉眠一晚。最可爱的是一溪风清月辉,马儿呀,且莫把这波动如玉的月华踏碎。解鞍下马斜枕着手臂,睡倒在绿杨桥上,杜鹃一声啼叫——好一个春晓!【解析】这首词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写得幻丽妙曼,词前小序也写得清丽可人。小序中的蕲水,即黄州蕲水,今湖北浠水。曲肱:弯着胳膊。这首词描绘了苏轼在月色溶溶的夜晚漫游在蕲水边,醉卧于绿杨桥畔,陶醉于野原溪月的物我两忘的游历和兴致,显示了诗人浪漫不羁、逍遥自得的形象与情怀。这首词总的特点:奇。景物奇,人亦奇。景物“疑非人世”,人亦非同常人。东坡诗词的可喜可爱,不只是他的文字、笔法的新美华妙,更因为执笔抒情的人、他的人格、他的风采是可喜可爱的。如这首词,月涌溪流,云横空际,景色如画;胯下马“障泥未解”,更显得骏健,马非凡马;作为月夜浪游者的诗人形象更富有个性:水中月色不忍驱马踏碎,乃是出于对纯洁美好事物的爱护之心;绿杨桥畔夜眠芳草丛中,晨听杜鹃啼晓,气质之豪放不羁,情感之丰富细腻,与野原美景相辉映,既是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一种情感寄托,也反映了他对宦海风波的厌憎,对现实压迫的蔑视。东坡词词采华茂,意象奇美,色彩明沽,饶有诗趣,此篇尤其突出。“玉骢”“芳草”“一溪风月”“琼瑶”(指水中月色)、“绿杨桥”,都是很美的形象,创造了一种空灵幻丽的诗情画意。
西厢记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惓惓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里知我的心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是《西厢记》诗意最浓的部分。这一折在情节内容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一般的语言,分三个层次叙写莺莺在即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不仅把一个新婚少妇面临久别和不可预卜的未来而产生的离愁别恨绘写得真切,而且,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使全折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然而又是悠长的哀愁。历来被奉为经典的【端正好】,几乎是受到读者无一例外的称誉。短短的一曲,既描出了秋天的节令,又将景物都染上了哀伤,遣词命意都酷似一首精美的小词,精炼的词句也渲染出长亭送别的凄切气氛。【滚绣球】、【叨叨令】是叙写莺莺内心的离别苦况。在去长亭的路上,坐在车上的女主人公已是心都要碎了:相思才了,别离又起,难舍心上人,最苦远别离,这一切都既不能对母亲说,又不能对张生讲,更不能说给红娘听,只能埋藏在心里。想到今后要面对漫长的别离和孤寂:无心梳妆、日高犹睡、以泪洗面的情景似乎已经都涌上了心头。这两支看似朴素而白俗的曲文,将莺莺情思一缕、满腹恓惶的伤别心境,描绘得很有韵致。【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是对离别时刻的描画:张生与莺莺经热恋而终于成婚,顺理成章本应当是夙愿得偿,尽情地享受青春和爱情。但他们既没有度蜜月,也没有得到共桌而食的正常的夫妻生活,却马上就要久别,而且离别的酒宴还是在老夫人的主持之下,离别的仪式也是在老夫人的操纵之下,说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做什么呢?什么也不能做,于是带来的饯行酒食还不如泥土有味,暖溶溶的玉醅,多半成了相思泪。在酒宴上,只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无言的别离,蕴含了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与老夫人的对抗。【五煞】之后的六支曲,是老夫人离去之后,小夫妻之间的话别。老夫人刚刚嘱咐过张生“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她一转身,莺莺就对张生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的指令唱了反调。莺莺看重的是夫妻的恩爱,却不是状元及第。老夫人走后,她开始与张生话别,先是嘱咐他一路上要注意饮食起居,调理水土不服,从早眠迟起,到雨露风霜,全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对丈夫的细心叮嘱。之后,他告诉丈夫,自己满腹的忧愁和相思,自己的孤单和思念都使得“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最后,他倾吐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她希望张生若是高中了,不要薄情相弃、另结新欢;若是驳落了,不要羞归故里,有信要频频的寄。【五煞】、【四煞】、【三煞】、【二煞】这四支曲把新婚少妇的羞涩、妩媚、细腻、委婉,既对张生深情缱绻,又有内心的若有所失的复杂情绪传达得真切动人。【一煞】和【收尾】是莺莺黯然伤神的情景描绘: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有马嘶声传来,牵动人的思绪……“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最具代表性,既有藻丽,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和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和提炼。在总体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调,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藻丽华美统一的特色。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如果胡应麟是在称誉王实甫驾驭语言的能力,应该说,这称誉是有见地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名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谦恭未篡时。推荐。爱诗词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译注】周公在流言四处散布的时候,也感到过恐惧;王莽在没有篡夺帝位时,曾经十分恭谦。假使当初真相未明时,这些人便死去,那么,他们一生行为的真伪又有谁知道呢?周公:姬旦,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造谣说他想篡位。周公恐惧,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他回来。三叔害怕而叛乱,周公奉成王命出征,奠定东南。日:一作“后”。王莽:西汉人。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后被起义的绿林军所杀。未篡:一作“下士”。向使:假使。复:又。【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辨别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只看一时一事,需长期观察,而且盖棺方可论定,因为一个人早死或晚死几年,其结论也许就不一样。[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希特勒在审判时被处以死刑,如果希特勒在坐牢时被折磨而毙,如果希特勒在后来的“民主浪潮”中被乱枪打死,那么希特勒将以什么面目刻诸史册?估计应该是个“民主斗士”吧,看他那百折不挠的模样,看他那视死如归的模样,看他那旗帜上打出的鲜红灿烂的标语口号,谁会知道,希特勒是有史以来的头号恶魔呢?由一个民主斗士逆转为独裁恶魔,大概是因为希特勒当初身未死吧。(刘诚龙《“民主斗士”希特勒》)二、前两句用以说明行为端正的人也怕流言蜚语的攻击,因为人言可畏;心术不正的人为使其阴谋得逞,常装出恭谦卑顺的样子,以骗取信任。[例]记得四年前“九一三”事件之后,广泛流传过白居易那首“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的诗。当时也是抄来抄去,议论纷纷。……当时议论的是已经折戟沉沙的林彪,大家没有任何顾忌。(袁鹰《贺新郎》)
刘备三顾茅庐。推荐。爱诗词网。刘备三顾茅庐三国时候,蜀国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智慧超群,神机妙算,为蜀国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秋后代的表率。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又是如何到了刘备手下的呢?当初刘备起家时,手下得力助手很少,只有关羽、张飞两兄弟,缺乏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刘备志向远大,渴望恢复汉室基业,统一国家,解除人民的苦难。他为人重仁义,谦虚有礼,十分看重有才德的人。这年,他听说隆中有一位隐士诸葛亮,足智多谋、才德极高,就非常仰慕,希望能与他结为知己,共同营造不朽的事业。这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想拜见诸葛亮。到了诸葛亮的茅屋前,刘备下马叩门,出来一个童子,刘备说要见诸葛先生。童子回答说:“先生今早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去哪里了。”刘备就留下话,请童子转告先生,说刘备来拜访。回去的路上,碰到一个人,气度不凡,神采奕奕。刘备急忙下马施礼,问道:“您是不是诸葛先生?”那人不是诸葛亮,他说自己是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刘备想,他既是诸葛亮的朋友,也一定不是平常之辈,就想邀请他一道回府。崔州平却说:“我过惯了闲散生活,对做官没兴趣,我们还是改日再见吧!”说完就走了。三人回到住处,过了几天,刘备又差人前去打探。听说诸葛亮已回来了,刘备很高兴,就让人准备车马。张飞不耐烦地吵吵:“他不过是一个山野农夫,何必劳驾哥哥亲自前往,我派个人去把他叫来见你就行了。”刘备训斥张飞说:“诸葛亮是当今天下的大贤之人,怎么能这样无礼地对待他?”于是骑上马再去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跟在后面。时令已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地上积雪一尺厚,走路异常困难。快到隆中的时候,突然听到附近酒店有人在慷慨激昂地唱歌。刘备想:“莫非诸葛先生在这里吗?”就下马入店,见到两个气度不凡的人,正面对面饮酒。刘备就急不可待地问道:“您二位中谁是诸葛亮先生?”原来这两位是诸葛亮的朋友,也是准备前去拜访诸葛亮的。刘备告辞了二人,来到茅屋前,叩门求见。童子说:“先生现在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就跟着童子进去,看见一个少年,手执书卷在那里吟诗。刘备赶紧上前施礼,说明来意。那少年却笑着说:“您认错人了。我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哥哥昨天同崔州平相约,外出闲游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书信,失望地离开了。刚出茅屋看见童子向远处招手,说是老先生来了。刘备抬头一望见一个人身披狐裘,骑着毛驴,携着一葫芦酒走过来了。刘备心想:“这才是诸葛亮先生啊!”于是翻身下马,迎上前去施礼。却听见诸葛均在后面说道:“这不是家兄诸葛亮,而是家兄的岳父黄承彦。”刘备知道又弄错了,只得告别众人,怏怏离去。回到住所,时光流转,已是第二年初春。刘备决定再去拜访诸葛先生。关羽、张飞不高兴了,一起劝阻说:“兄长您两次前往,礼节上已是过分了。诸葛亮想必是华而不实、徒有虚名,所以才躲避着您不肯出来相见,您不要被这个人给迷惑住了。”刘备批评两位兄弟不该瞎猜疑,还用古时候齐桓公五次拜访一个贤人的故事来说服他们。张飞怒冲冲地说:“这个农夫哪里是什么大贤!今天不劳哥哥你亲自前去,他如不来,我就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见你。”刘备训斥说:“不得无礼!今天你就不要去了,我与关羽去就行了。”说完,两人就上马出发了。张飞尽管不情愿,但还是跟着来了。三人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外,还隔着半里路,刘备就下了马步行。正遇到诸葛均,刘备赶忙迎上前去施礼,问道:“诸葛亮先生在家吗?”诸葛均回答道:“昨天晚上刚回来,您今天可以见着他了。”刘备欢天喜地地来到门前,叩门求见,童子出来接待。刘备请求传告。童子回答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还在睡觉。”刘备说:“既是这样,就不要去打搅,我们等一会儿。”于是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走进去,站在台阶下等着。等了老半天,诸葛亮还没醒来,刘备三人仍然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张飞生气了,对关羽说:“这家伙如此傲慢,见我们弟兄三人站在这里等候,却假装睡着了不理睬。等我到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阻,张飞这才勉强忍住。刘备静静地站在堂前,只见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大喜,往前迈了一步,却失望地发现诸葛亮又面朝墙壁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醒来,问童子:“有人来访吗?”童子回答说:“刘备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诸葛亮翻身下床,说声:“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我?”于是赶忙到里屋去梳洗着装,老半天了才出来。刘备急忙迎上前去,深深施一礼说:“久闻先生大名,刘备心里十分钦佩,两次前来拜见,都没能见到先生,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是三生有幸啊!”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谦恭,也就没有什么遮掩,两人推心置腹地谈了起来,谈得十分投机。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为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占据荆州和西南地区,同东吴结盟,共同对抗北方的曹操。刘备听了,觉得入情入理,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到营中做军师。诸葛亮却推辞了。刘备再三请求,诚恳至极,眼泪都流下来了。诸葛亮也很感动,终于答应下来,成了刘备的得力助手。刘备也始终如一地善待他,自己死后,还把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故事也传为千古佳话。
诗体小说,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作品描写青年贵族奥涅金厌倦了闲逸的上流社会生活,趁继承叔父的遗产之机,从京城来到乡下,结识了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贵族连斯基,并通过他认识了女地主拉林娜一家。拉林娜的长女达吉亚娜钟情于奥涅金,在给他的信中倾诉了自己的爱情,但遭到拒绝。在一次舞会上,奥涅金故意向拉林娜的小女儿奥丽加调情,因此激怒了从小爱上奥丽加的连斯基,两人进行决斗。奥涅金在决斗中开枪打死连斯基后,怀着悔恨的心情外出漫游。几年后他重返彼得堡上流社会,与达吉雅娜邂逅相遇,突然对她产生了狂热的爱情,但达吉雅娜已嫁给一个老将军,为了忠实于丈夫,她拒绝了奥涅金的要求。作品围绕以上的基本情节冲突,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的状况,提出了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贵族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出路。主人公奥涅金具有复杂的矛盾性格。他一方面厌恶生活于其中的贵族社会的庸俗和欺骗;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贵族生活的圈子,无力为改变现状而积极行动。一方面渴望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他经常处于内心的矛盾痛苦中,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冷漠,只能借助怪僻的动机和行为,寻求精神刺激,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最终成了一个对社会不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多余人”。奥涅金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体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徬徨苦闷的精神特征和怀疑主义气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他作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标志着一个文学新时期的到来。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体现着诗人的道德理想。她虽然是一个贵族小姐,但内心日益增长着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渴求,言行坦诚,情感真挚,这一切既和上流社会虚伪、庸俗的风气相对照,也同奥涅金的禀性迥然不同,她具有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丰富、道德纯洁和坚韧克制等特点。《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整部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严谨的结构中穿插了大量的抒情或旁白,给人以亲切雅致的艺术情趣。语言优美,诗句流畅,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奥涅金。推荐。爱诗词网。诗体小说,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作品描写青年贵族奥涅金厌倦了闲逸的上流社会生活,趁继承叔父的遗产之机,从京城来到乡下,结识了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贵族连斯基,并通过他认识了女地主拉林娜一家。拉林娜的长女达吉亚娜钟情于奥涅金,在给他的信中倾诉了自己的爱情,但遭到拒绝。在一次舞会上,奥涅金故意向拉林娜的小女儿奥丽加调情,因此激怒了从小爱上奥丽加的连斯基,两人进行决斗。奥涅金在决斗中开枪打死连斯基后,怀着悔恨的心情外出漫游。几年后他重返彼得堡上流社会,与达吉雅娜邂逅相遇,突然对她产生了狂热的爱情,但达吉雅娜已嫁给一个老将军,为了忠实于丈夫,她拒绝了奥涅金的要求。作品围绕以上的基本情节冲突,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的状况,提出了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贵族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出路。主人公奥涅金具有复杂的矛盾性格。他一方面厌恶生活于其中的贵族社会的庸俗和欺骗;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贵族生活的圈子,无力为改变现状而积极行动。一方面渴望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他经常处于内心的矛盾痛苦中,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冷漠,只能借助怪僻的动机和行为,寻求精神刺激,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最终成了一个对社会不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多余人”。奥涅金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体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徬徨苦闷的精神特征和怀疑主义气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他作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标志着一个文学新时期的到来。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体现着诗人的道德理想。她虽然是一个贵族小姐,但内心日益增长着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渴求,言行坦诚,情感真挚,这一切既和上流社会虚伪、庸俗的风气相对照,也同奥涅金的禀性迥然不同,她具有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丰富、道德纯洁和坚韧克制等特点。《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整部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严谨的结构中穿插了大量的抒情或旁白,给人以亲切雅致的艺术情趣。语言优美,诗句流畅,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推荐。爱诗词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原文与赏析孟子曰:“有大人①之事,有小人②之事。……或③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④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⑤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⑥也。”(《孟子·滕文公上》四)注释①大人:君子,统治者。②小人:百姓,被统治者。③或:有的,④治:管理,统治。⑤食:供养。⑥通义:通行的道理。译文孟子说:“君子有君子应该做的事,百姓有百姓应该做的事。有的人从事的是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人,统治者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感悟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也不应该有尊卑之别。但现实中不同阶层的人在生活上、心理上还是有区别的,劳资矛盾也依然存在。因此孟子的话虽然刺耳,但对问题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古朗月行 唐 李白。推荐。爱诗词网。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首诗借古题咏月,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深厚情感。前八句写儿时对月亮的幼稚认识。由于小时候不理解月亮到底是什么,因此,就把它叫作白色的玉盘,有时则又怀疑是不是瑶台仙境的明镜忽然飞到青云顶上去了。把月亮叫作盘子也好,叫作镜子也好,都反映了儿童的一派稚气,一片天真。以上这四句是从对月亮的直感上写的。下面四句再从有关月亮的传说上去写。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月亮初升时,人们可以看到仙人向下伸出的两只脚;随着月亮渐升渐明,人们才看到月中仙人和一丛丛的桂树。幼时还听到这样的传说,月亮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每天都在不停地捣药,但不知捣出这许多药来,到底送给谁吃?仙人,桂树,小白兔……多么动人的传说!听了这些动人的传说,幼小的心灵里将会涌现出多少美好的遐想!孩子们爱听这些传说,相信这些传说,又一次反映了儿童的一派稚气,一片天真。以上八句,尽管写的是儿童时代的情景,但诗人回忆得如此美好,叙述得如此娓娓动听,不但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而且反映了对明月的一腔深情。他爱明月,尤其爱留在儿时记忆中的明月——象玉盘,象明镜,仙人安座,桂树团团,白兔捣药的那种明月。这种深情,把诗人带回到了童年时代,使他陶醉,使他欢乐。此时此刻,我们从诗人那张愉悦沉思的面庞上,依稀看到了另一张稚态可掬、天真可爱的面容,这就是诗人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显露出来的童心、稚气和痴情。然而,这一切毕竟都是美好的过去。眼前明月,却已成了另一副模样——后八句便写月蚀发生后的情景。由于蟾蜍的吞食,本来明晃晃的月亮已经残缺不全了。过去,十日高照,人和天都处于灾难之中,所幸有后羿射去九乌(即九个太阳),人和天都免除了灾难;而今月亮遭难了,又有谁来拯救呢?“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在劫难中失去光彩,越去越远,那里还能再让人观赏啊!看到这一情景,诗人不禁忧愁满怀,心肝齐摧:“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至此,儿时月亮之圆与此时月亮之缺形成了鲜明的比较,诗人此刻的忧愁与儿时的欢乐也形成了鲜明的反照。由此也可以发现,诗歌前八句对皎皎明月的讴歌,正是为了在后八句更深沉地表达面对残月所产生的忧愁。但不论是讴歌,还是忧愁,都反映了诗人对明月所怀有的特殊感情,这是贯穿全诗的一条感情线索。此外,一次月蚀竟让诗人如此忧愁,其感情之天真,也会使人想起其幼时的稚气,免不了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诗人爱明月,决非偶然。这不仅是因为他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对明月星汉有着特殊的兴趣,而且他是一位有着伟大抱负的诗人,在理想不能实现时,他要借助于明月寄托自己的情怀。从他的《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许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明月就是他的朋友。在《把酒问月》中,他发出过这样的呆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并且表示:“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在《月下独酌》中,他又作出过这样的醉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并且表示:要同明月“永结无情游(即永结忘却世情之游),相期邈云汉(即相约在遥远的天河仙境中相会)”。由此可见,诗人对明月的一腔深情和痴情,正反映了他“独酌无相亲”的孤寂处境和苦闷心情,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和不愿沉沦的内心情怀,流露了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权贵的极端蔑视。在《古朗月行》中,他围绕明月所表现出来的稚态和傻气,面对残月所表现出来的忧愁和天真,都是深深植根于这一思想基础之上的。以前,评论者对这首诗歌的寓意猜测颇多,但都不甚了然。其实,它的本意即在于此,无须转弯抹角地去作太多的索隐。
《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
双花双叶又双枝。推荐。爱诗词网。《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其他(花、草、树)》类的诗句。这是借织妇之言,表达古代女子的爱情理想。她多么希望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象这织就的锦缎上的图案,并生相连的双花、双叶和双枝,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条丝线缀连,使它们永在一起。句中以咏物抒怀,倍感情味无限。无名氏《九张机》《全宋词》第3650页。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夫明六经之指。推荐。爱诗词网。颜氏家训·勉学(节选) 颜之推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51〕,兀〔52〕若枯木,泊〔53〕若穷流〔54〕,鹿独〔55〕戎马之间,转死〔56〕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57〕也。有学艺者,触地〔58〕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59〕,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60〕,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夫明六经之指〔61〕,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62〕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63〕。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64〕,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65〕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66〕,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67〕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68〕,怡声下气〔69〕,不惮〔70〕劬劳〔71〕,以致甘腝〔72〕,惕然〔73〕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74〕,见危授命〔75〕,不忘诚谏〔76〕,以利社稷,恻然〔77〕自念,思欲效〔78〕之也;素〔79〕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80〕,礼为教本〔81〕,敬者身基〔82〕,瞿然〔83〕自失〔84〕,敛容〔85〕抑志〔86〕也;素鄙吝〔87〕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88〕恶满,赒穷〔89〕恤匮〔90〕,赧然〔91〕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92〕,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93〕然沮丧,若不胜衣〔94〕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95〕,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96〕,勃然奋厉,不可恐慑〔97〕也:历兹以往,百行〔98〕皆然。纵不能淳,去泰〔99〕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100〕,不必得其理;宰〔101〕千户县,不必理〔102〕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103〕横而棁〔104〕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105〕早而黍〔106〕迟也;吟啸〔107〕谈谑〔108〕,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109〕,军国经纶〔110〕,略〔111〕无施用〔112〕: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113〕,良由是〔114〕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115〕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116〕枭〔117〕。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118〕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119〕,秋登〔120〕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121〕,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122〕,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123〕,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124〕笃〔125〕,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126〕;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127〕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128〕面墙〔129〕,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130〕瞑〔131〕目而无见者也。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132〕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133〕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134〕已来不复尔〔135〕,空守章句〔136〕,但诵师言,施之〔137〕世务,殆〔138〕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139〕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140〕已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141〕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绦等,兼通文史,不徒〔142〕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143〕。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144〕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145〕,相与专固〔146〕,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147〕数百,责〔148〕其指归〔149〕,或无要会〔150〕。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151〕无益之事,恐非业〔152〕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153〕,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154〕义,燕寝讲堂〔155〕,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156〕功业;必〔157〕能兼美,吾无闲〔158〕焉。……夫老、庄之书,盖全真〔159〕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160〕,终蹈〔161〕流沙〔162〕;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163〕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164〕,递相〔165〕夸尚,景附草靡〔166〕,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167〕诛,触死权〔168〕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背多藏厚亡〔169〕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170〕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嵇叔夜排俗〔171〕取祸,岂和光同尘〔172〕之流也;郭子玄以倾动专势,宁后身外己〔173〕之风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174〕畏途相诫〔175〕之譬也;谢幼舆赃贿黜削〔176〕,违弃其余鱼〔177〕之旨也: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余桎梏尘滓〔178〕之中,颠仆〔179〕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180〕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181〕也。洎〔182〕于梁世,兹风复阐〔183〕,《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184〕讲论。周弘正奉赞〔185〕大猷〔186〕,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187〕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188〕末筵〔189〕,亲承音旨〔190〕,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古人勤学,有握锥〔191〕投斧〔192〕,照雪〔193〕聚萤〔194〕,锄则带经〔195〕,牧则编简〔196〕,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197〕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198〕,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199〕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200〕,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201〕。此乃不可为之事〔202〕,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203〕客刺〔204〕书翰〔205〕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206〕以汉书闻〔207〕。……谈说制文〔208〕,援引古昔,必须眼学〔209〕,勿信耳受〔210〕。江南闾里〔211〕闲,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说,强事饰辞〔212〕:呼〔213〕征质〔214〕为周、郑,谓霍乱〔215〕为博陆〔216〕,上荆州必称陕西,下扬都言去海郡,言食则口,道〔217〕钱则孔方,问移〔218〕则楚丘,论婚则宴尔〔219〕,及王则无不仲宣,语刘则无不公干。凡有一二百件,传相祖述〔220〕,寻问莫知原由,施安〔221〕时复失所〔222〕。庄生有乘时鹊起〔223〕之说,故谢朓诗曰:“鹊起登吴台。”吾有一亲表,作《七夕》诗云:“今夜吴台鹊,亦共往填河。”《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224〕。”故戴暠诗云:“长安树如荠。”又邺下有一人咏树诗云:“遥望长安荠。”又尝见谓矜诞〔225〕为夸毗〔226〕,呼高年为富有春秋〔227〕,皆耳学之过也。夫文字者,坟籍〔228〕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读五经者,是〔229〕徐邈而非〔230〕许慎;习赋诵者,信褚诠而忽吕忱;明史记者,专徐、邹而废篆籀〔231〕;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不知书音〔232〕是其枝叶,小学〔233〕乃其宗系〔234〕。至见服虔、张揖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235〕如此,况异代各人乎?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236〕,己身姓名,或多乖舛〔237〕,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238〕。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机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硕学,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钟之不调,一何〔239〕可笑。……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240〕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241〕。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242〕也。〔注释〕凡庶:普通百姓。郑重:频繁、反复。启:开;寤:通“悟”,觉。启寤:启发使之觉悟。被:受。体性:禀性。体,指本质。因:凭借。天机:犹灵性,谓人的天赋灵机。志尚:志向。素业:清高的事业,旧指儒业。自兹:从此。堕慢:堕通“惰”,懒散;慢,懈怠。会当:应当。货贿:财物。工巧:能工巧匠。伎艺:有技术和才艺的人。法术:方法、技术。差务:不屑。札:通“甲”,铠甲。忽忽无事:无所事事。忽忽,形容心中空虚恍惚。销日:消磨时光。余绪:即余荫,指前人留传的功业而后代得到一官半职。一阶半级:即一官半职。蒙然:茫然无知的样子。欠伸:打哈欠、伸懒腰。贵游子弟:王公贵族的子弟。上车不落:形容年纪小,仅是不从车上掉下来而已。著作:官名,即著作郎,负责编纂国史。体中何如:即“身体怎样”,魏晋时候人们通信时常用的问候语。秘书:官名,负责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跟:意为穿。此字或为“趿”。一说为脚跟,意难通。高齿屐:当时人喜欢穿的一种木底有齿的鞋。棋子方褥:花纹是棋形方格的方形坐褥。凭:靠、倚。斑丝:杂色丝。隐囊:当时贵族用的靠垫一类的东西。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以儒家经义取士的形式。求第:求,求取;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顾:通“雇”。三九:指三公九卿。假手:假借别人之手。尔:指示代词,那。快士:佳士。朝市:此作朝廷。曩(nǎng):往昔、从前。曩者:以前的人。当路:当权的人。秉:把持。党:亲信。诸:之于。身:指自己。被:身穿粗布衣服。褐,古代穷人穿的粗布短衣。〔51〕失皮而露质:失去吓人的外衣而露出本来面貌。质,本质,此作本来面貌。〔52〕兀:茫然不知的样子、呆头呆脑。〔53〕泊:寂泊。形容人有气无力的样子。〔54〕穷流:干涸的河流。〔55〕鹿独:流离颠沛。〔56〕转死:即抛尸。〔57〕驽材:才能低劣的人、蠢材。〔58〕触地:到处、无论何地。〔59〕百世小人:世代都是平民。小人,指平民。〔60〕千载冠冕:世代为官的人。〔61〕指:同“旨”,宗旨、主旨。〔62〕敦厉:督促勉励。厉,通“励”,劝勉。〔63〕资:供给。自资:自用。〔64〕庇荫:保护。〔65〕薄:微小;伎:同“技”。薄伎:小技术。〔66〕馔(zhuàn):食物。营馔:谋求食物。〔67〕生民:人民、老百姓。此可译为一般的人。〔68〕先意承颜:意谓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意,即父母没有想到的而孝子先想到,并且对父母恭顺。〔69〕怡声下气:语气和悦态度柔顺。怡,和悦。〔70〕惮:怕、畏惧。〔71〕劬(qú):劳。劬劳:劳苦、劳累。〔72〕腝(ér):同“胹”,煮熟。甘腝:甜美和烂熟的食物。〔73〕惕然:警觉的样子。〔74〕侵:侵犯,这里指越级侵权。〔75〕授命:献出生命。〔76〕诚谏:诚原为“忠”,避隋文帝之父改。〔77〕恻然:诚恳的样子。〔78〕效:模仿、效法。〔79〕素:平素、向来、一向。〔80〕卑:谦卑;牧:约束、治理。卑以自牧:谦卑自守。〔81〕礼为教本:礼是教化的根本。〔82〕敬者身基:恭敬是立身的基础。〔83〕瞿(jù):惊惧。瞿然:惊动的样子。〔84〕自失:若有所失。〔85〕敛容:严肃的样子。〔86〕抑志:压抑自己的雄心,这里指谦虚。〔87〕鄙吝:浅薄俗气而吝啬的人。〔88〕盈:满。〔89〕赒(zhōu):周济、救济;穷:穷苦、穷困。赒穷:救济穷苦者。〔90〕匮:缺乏、不足、贫匮。恤匮:体恤贫匮者。〔91〕赧(nǎn)然:惭愧脸红的样子。〔92〕黜己:贬损自己。〔93〕苶(nié):疲倦的样子。〔94〕不胜衣:谦退的样子。〔95〕达生委命:通达人生的真谛并且听任命运的安排。〔96〕回:同“违”,指违背祖宗之道。〔97〕慑:害怕、恐惧。〔98〕百行(xìng):各种品行。〔99〕泰:过甚。〔100〕一条讼:一件案件。〔101〕宰:主宰、统治。〔102〕理:治理。〔103〕楣:房屋的横梁。〔104〕棁(zhuó):梁上短柱。〔105〕稷:谷子。〔106〕黍(shǔ):黏黄米。〔107〕吟啸:吟咏。〔108〕谑:戏谑、开玩笑。〔109〕迂诞:荒唐、不合事理。〔110〕经纶:整理丝缕,引申筹划国家大事。〔111〕略:大致。〔112〕施用:有用。〔113〕嗤诋:嗤笑诋毁。〔114〕良:的确。良由是:的确事出有因。〔115〕凌忽:欺凌忽视。〔116〕鸱(chī):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鹞鹰。〔117〕枭(xiāo):一种凶猛的鸟。〔118〕说:通“悦”。〔119〕华:通“花”。〔120〕登:收获。〔121〕专利:专一而敏锐。〔122〕理:温习。〔123〕坎壦:困顿、坎坷。〔124〕弥:更加。〔125〕笃:诚笃、专一。〔126〕硕儒:大儒。〔127〕寤:醒悟。〔128〕因循:守旧不变。〔129〕面墙:比喻一无所见。〔130〕贤乎:胜于。〔131〕瞑:闭。〔132〕弘:弘扬、发扬光大。〔133〕该:总括、尽备。〔134〕末俗:末世的风俗。〔135〕尔:这样。〔136〕章句:汉代以来以剖章析句来解说古代经书意义的一种著作体。〔137〕施之:用之于。〔138〕殆:大概。〔139〕总丱(guàn):犹总角,儿童束发为两角形,引申为童年。〔140〕出身:出仕,指做官。〔141〕卒业:完成学业。〔142〕徒:仅。〔143〕擅名:闻名。〔144〕率:大致、一般。〔145〕蚩拙:无知、愚蠢。〔146〕专固:专断顽固。〔147〕酬:应答。〔148〕责:质询。〔149〕指归:即旨归,旨意归向。〔150〕要会:要旨、要领。〔151〕勤:致力于。〔152〕业:事业、本业。〔153〕注义:注,注释经文;义,含义。〔154〕疏:疏释注文文字。〔155〕燕寝讲堂:燕寝,闲居之处;讲堂,讲习之处。这里指解释经文的人对“居”字的不同理解。〔156〕济:成就。〔157〕必:果真、假使。〔158〕无闲:没有异议。〔159〕全真:保全自然之本性、保全天性。〔160〕柱史:官名,即“柱下史”,老子曾任此官。〔161〕蹈:踩,这里引申为到。〔162〕流沙:即沙漠。〔163〕任纵:任性放纵。〔164〕玄宗:道家深玄的旨意。〔165〕递相:一个接一个。〔166〕景:通“影”。靡:倒。景附草靡:像影子随形体而走,草随风而倒,比喻盲从,没有主见。〔167〕见:被。〔168〕死权:因追逐权力而死。〔169〕多藏厚亡:聚藏越多,丧失的越多。〔170〕鼓缶:敲瓦盆。〔171〕排俗:排斥世俗。〔172〕和光同尘:语出《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意谓与俗浮沉、随波逐流。〔173〕后身外己:语出《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谓表面克制自己,而自己反得其益。〔174〕乖:违背。〔175〕畏途相诫:语出《庄子·达生》:“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意谓可怕的道路上十人中有一人被劫贼所杀,父子兄弟就会相互劝戒。〔176〕黜削:罢免官职。〔177〕弃其余鱼:《淮南子·齐俗》载惠子带一百辆车队经过,庄子看到他那么奢侈,就把自己所吃多余的鱼扔掉,以此警戒惠子。〔178〕桎梏(zhìgù):脚镣手铐等刑具,这里引申为束缚。滓(zǐ):液体中沉淀的杂质,这里引申为繁琐的事务。桎梏尘滓:为世界上繁琐的事务所束缚。〔179〕颠仆:跌倒。〔180〕直:只。〔181〕要:关键。〔182〕洎(jì):到、至。〔183〕阐:开、广。〔184〕躬自:亲自。〔185〕奉:帮助。赞:佐助。奉赞:辅佐、帮助。〔186〕大猷(yǒu):大道、重要方法。指治国大道。〔187〕剧:厉害。〔188〕预:参与。〔189〕末筵:末席、末座。此为谦虚说法。〔190〕音旨:言谈要旨。〔191〕握锥:《战国策》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股。〔192〕投斧:《庐江七贤传》载文党投斧求学。〔193〕照雪:《初学记》引《宋齐语》载孙康家贫,映雪夜读。〔194〕聚萤:《晋书》载车胤家贫,夏月捉萤火虫照明读书。〔195〕锄则带经:《汉书》载儿宽带经而锄,休息时辄读之。〔196〕牧则编简:《汉书》载路温舒牧羊时取大泽中蒲叶编写书。〔197〕孤:幼年死去父亲。〔198〕寮寀(liáo cǎi):官舍,此处作为官的代称。〔199〕殊:特别。〔200〕爨(cuàn):炊、烧。此作烧饭、做饭。〔201〕礼:礼遇。〔202〕不可为之事:意谓难以做到之事。〔203〕乞丐:乞讨、讨取。〔204〕客刺:名片。〔205〕书翰:书札。〔206〕卒:最终。〔207〕闻:闻名于世。〔208〕制文:做文章。〔209〕眼学:指亲眼所见。〔210〕耳受:指道听途说得来。〔211〕闾里:乡里、民间。〔212〕饰辞:修饰言辞。〔213〕呼:称。〔214〕征质:征,索取、征求;质,抵押、担保之物,此指人质。〔215〕霍乱:即霍乱病。〔216〕博陆:汉霍光为大将军,封博陆修。“谓霍乱为博陆”意义不详。〔217〕道:称呼。〔218〕移:迁移。〔219〕宴尔:即燕尔。故现在有新婚燕尔之说。〔220〕祖述:原意指效法、遵循前贤的学说。此带贬义,指不学无术者沿袭前人说法。〔221〕施安:施行。〔222〕失所:失其所在、不得当。〔223〕乘时鹊起:见机而起。〔224〕荠:荠菜。〔225〕矜:自以为贤能。诞:放荡。矜诞:骄傲放荡。〔226〕夸毗(pí):过分柔顺以取媚于人。〔227〕富有春秋:富有春秋指少年,而呼高年为富有春秋,则大误。〔228〕坟籍:书籍。〔229〕是:以……为是(正确)。〔230〕非:以……为非(不正确)。〔231〕籀(zhòu):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又称大篆。〔232〕书音:语音、音韵。〔233〕小学:古称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234〕宗系:根本。〔235〕向背:拥护和反对。〔236〕忽:忽视。忽不经怀:指漫不经心、不放在心上。〔237〕乖舛(chuǎn):错误。乖,背戾;舛,错乱、错谬。〔238〕所由:原因。〔239〕一何:多么。〔240〕称:胜任。〔241〕雌黄:一种矿物名,古人用黄纸写字,而用雌黄来改正错误之处,因此修改文字又称雌黄。〔242〕一隅:一个角落,此作一个方面。(杨英姿)〔鉴赏〕《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为阐述教子治家、立身扬名而作。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勉学》在《颜氏家训》中列卷四第八篇。代表了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影响后世至巨。之推思想由《家训》一书看,杂玄、释而本儒家。所以本篇所论勉学,其实乃在鼓励读书,读儒家经典。大要为一“破”一“立”。“破”在批判魏晋六朝以来盛行于士族上层的清谈玄学不肯实学之风;“立”在倡导一种以读六经为主,勤勉踏实的学风。先说说他“破”一些什么。人为何需勤学?颜之推指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士农工商四民应当各习其业,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尚且勤学,何况庸常之人。然而,魏晋,尤其齐梁以来,有两种风气影响了世风、学风。一种是不学无术;另一种是崇尚清谈玄学或浅学。由于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所以文武事业两皆不能,更有一些士族子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平时只会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这种人仰仗家世余绪,在社会上混个一官半职,出入各种社交场合,“望若神仙”洋洋自得,逢到考试可以请人捉刀。然而一旦遇到国家丧乱,只能“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因为不肯花数年工夫,所以“长受一生愧辱”。相反,有些寒族子弟,因熟读《论语》、《孝经》,尚可为人师。另外一种士人,读书不求甚解,“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结果成为浅学之徒而遭人耻笑。至于一批崇尚老庄的“任纵之徒”也往往“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没有什么好结果。对此种种风气,颜之推认为不可效法,他的结论是:“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积财万千,不如薄技在身。”而对士人来说,“技”之易习而可贵的,莫过于读书;读什么书?“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这是本篇所议论的第一个问题。再说说他的“立”。既要读书勉学,首应明白读书目的为什么,明白读书应取一个什么态度。针对世人急功近利的庸常短见,颜之推反复申述了勉力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多智而明达”,但假如能够坚持读书,则必有天才拔萃出类者成为人才,那么禄也就在其中了。所谓“开心明目,利于行”,实际上不仅仅是修养,其实也包含了将来在社会上谋生。此外,颜之推认为士人读书养性一定要效法古圣贤,因此他批评齐梁以来社会上常见的两类读书人,一类是“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的空头读书人;另一种则是“浅尝辄止”之辈,这类人稍读几卷书便“凌忽长者,轻慢同列”,结果“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所谓“以学自损,不如无学”。所以对读书人而言应当明白“春华秋实”之理,读书勉学犹如种树,“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这才是读书人应取的态度。这是本篇论述的另一个问题。第三,什么时候为读书最佳时期?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这是贯穿于整部“家训”里的思想,更是本篇主要论点之一。由于各人遭遇不一,即使盛年先学了,晚学也是不可缺少的。他以孔子、曾子、荀子、曹操等硕儒前贤等事迹,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同时颜之推还针对社会上种种不良士习和学风一一加以剖析批评。总之,他要自己的子弟向古贤学习,“行道以利世”。颜之推生当乱世,身历数朝,有家学渊源,当时即称淹博,他深知南北政治俗尚之得失,学术之短长。《家训》一书记录他生平的学问与见解,为历代“家训”之典范。《勉学》中有许多见解暗合现代教育心理理论,此外文章本身也多有可取处:描绘士大夫丑态惟妙惟肖,典型的事例俯拾皆是,令人忍俊不禁;教训子弟则循循善诱;因是写给子弟看的也不拘章法,犹如与人谈话,娓娓道来,推心置腹,不惮烦不训人,令人有坐春风、沐时雨之感,实为家教、风教之典范。
流莺李商隐。推荐。爱诗词网。流莺【原文】流莺漂荡复参差[1],渡陌临流不自持[2]。巧啭岂能无本意[3]?良辰未必有佳期[4]。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5]。曾苦伤春不忍听[6],凤城何处有花枝[7]。【注释】[1]流莺:莺声圆转流滑,故称流莺。参差:不齐的样子,形容流莺飞翔之状。[2]不自持:不能自主。[3]啭(zhuàn):鸟宛转地鸣叫。[4]良辰:好时光。莺啼正值暮春,所以称“良辰”。[5]万户千门:《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6]春:一作“心”。忍:一作“思”。[7]凤城:此指长安。冯浩注引赵次公注杜诗:“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曰京师之盛曰凤城。”【译文】流莺到处飘荡,高翻低飞,飞过田间河流,不能自主。流莺美妙的歌声怎么能没有真情?好的时光未必就有好的机遇。它在风雨阴晴、朝朝暮暮中飞翔不已,无论千门万户是开门还是闭门,它都啼叫不已。曾经因流莺伤心的哀鸣不忍心聆听,长安哪里才有花枝能让流莺栖息?【赏析】这首诗借流莺漂泊不定、无枝可倚的处境,暗喻诗人四处漂泊、辗转流离的身世。通过描写流莺阴晴雨雪啼啭不止的“伤春真意”,寄托诗人自己理想抱负,沉痛哀婉。冯浩曰:“通体凄婉,点点杜鹃血泪。”首联写流莺翻飞不定之状,先以“漂荡”“参差”“渡陌临流”点出“流”字,再用“不自持”三个字道出漂泊的原因,语气平淡,不平之气却已带出。颔联写“巧啭”,从声音的角度揭示流莺的不幸。反问句突出流莺叫声中的“真谛”,暗含无人肯定、无人能懂的悲哀处境。“良辰”却不逢“佳期”,跌宕起伏,暗示君臣遇合无期,深婉悲凄。颈联承前两联,虽然翻飞身不由己,“巧啭”无人聆听,但是流莺风雨兼程、不舍昼夜,从未停止。“风朝露夜阴晴里”,写不因时间变换、气候变化而停止;“万户千门开闭时”,写不因热闹或安静而停歇。那声声啼叫倔强而痛苦,让内心本就凄苦的诗人不忍聆听。尾联即表达诗人对流莺的同情,先是“不忍”,再发出“何枝能栖”的质问,既是对流莺命运的担忧,亦是象征着对自己居无定所、流寓蹉跎人生的怀疑和厌弃,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与李义府“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