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之歌。推荐。爱诗词网。《海燕之歌》原文与翻译、赏析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中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在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隆……一堆堆乌云,像蓝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戈宝权译)【赏析】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了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目睹了沙皇军警镇压革命的血腥暴行,心情异常激愤,当即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在这篇小说里,许多鸟儿聚集在一块议论自由,黄雀则给同伴们唱起它在别处听来的海燕之歌。沙皇书报检查机关不准发表这篇小说,只有小说的结尾部分《海燕之歌》由于象征意义更为隐蔽,才被允许在杂志上发表。这首散文诗表面上描写的虽是暴风雨来临之前海边的自然景色,但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反映了1905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夕的政治形势,是一首洋溢着革命激情的浪漫主义作品。当时,世界革命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俄国。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由经济罢工转为政治斗争。在工人运动的影响下,农民和学生也纷纷起来,工人运动和农民斗争、学生罢课汇合成了汹涌澎湃的怒潮。这一切预示着革命高潮正在到来。高尔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创作的《海燕之歌》,可以说既是俄国人民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产物,又是更大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预报。“海燕”一词,在俄语中是由“暴风雨”和“信使”两个词缀合而成的,所以海燕这个词便含有“暴风雨的信使”之意。在诗歌中,海燕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来加以描写的。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海浪滔天,暴风雨就要来临之际,“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带着勇敢的叫喊声,高傲地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展翅飞翔。它确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呼唤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同海燕相反,那些胆怯蠢笨的海鸥、海鸭和企鹅,则被暴风雨和轰隆隆的雷声吓破了胆,呻吟着、躲藏着。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资产阶级市侩和机会主义者害怕革命的嘴脸。与此同时,风、云、雷、电与泛着白沫的大海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乌云压下来,海浪迎着雷声;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很明显,这些描写既象征着作垂死挣扎、疯狂镇压革命的反动势力,又是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的写照。这篇作品不但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具有惊人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全诗洋溢着火山爆发似的激情和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构思,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基本的表现手段,兼取对比、拟人、比喻、烘托诸种艺术手法,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绚丽多彩,感情色彩浓烈,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海燕之歌》的问世,不仅成为当时俄国人民反对沙皇专制的有力武器,而且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九世纪末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流行于法、英、俄等国。唯美主义鼓吹艺术脱离政治,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否定艺术的功利性和道德原则,单纯地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技巧。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小资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市侩哲学和庸俗习气的反叛。从历史渊源看,它深受十八世纪的康德美学的影响。康德关于区分自由美与附庸美、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认为“美即快感”的思想观点,为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唯美主义的首倡者是法国的戈蒂叶,他发挥康德的“自由美”的思想,在一八三五年发表的小说《模班小姐》的序言中第一个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戈蒂叶的美学观点在他的诗集《珐琅与玉雕》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把造形美抽象化、绝对化,完全排斥了思想观点、道德、情感诸因素的重要作用。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王尔德在其代表作——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的序言和悲剧《莎乐美》中,系统地表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观点。他颠倒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毫无用处,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他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思想、善恶概念等不过是艺术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固然主观上有反对艺术为金钱服务的意图,但是他同时也反对艺术为任何目的服务,这在客观上必然走到与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思想相敌对的地步。唯美主义推崇形式,有时从怪诞、丑恶、乖戾、反常的现象中挖掘美,因而有开拓艺术美的领域、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它表现了一种没落的艺术倾向,成为世纪末颓废主义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唯美主义后来经英国的佩特在理论上加以系统化。作为一种运动唯美主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解体。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倾向,却并来完全消失,从本世纪初叶以来,对于许多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唯美主义。推荐。爱诗词网。十九世纪末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流行于法、英、俄等国。唯美主义鼓吹艺术脱离政治,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否定艺术的功利性和道德原则,单纯地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技巧。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小资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市侩哲学和庸俗习气的反叛。从历史渊源看,它深受十八世纪的康德美学的影响。康德关于区分自由美与附庸美、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认为“美即快感”的思想观点,为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唯美主义的首倡者是法国的戈蒂叶,他发挥康德的“自由美”的思想,在一八三五年发表的小说《模班小姐》的序言中第一个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戈蒂叶的美学观点在他的诗集《珐琅与玉雕》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把造形美抽象化、绝对化,完全排斥了思想观点、道德、情感诸因素的重要作用。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王尔德在其代表作——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的序言和悲剧《莎乐美》中,系统地表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观点。他颠倒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毫无用处,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他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思想、善恶概念等不过是艺术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固然主观上有反对艺术为金钱服务的意图,但是他同时也反对艺术为任何目的服务,这在客观上必然走到与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思想相敌对的地步。唯美主义推崇形式,有时从怪诞、丑恶、乖戾、反常的现象中挖掘美,因而有开拓艺术美的领域、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它表现了一种没落的艺术倾向,成为世纪末颓废主义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唯美主义后来经英国的佩特在理论上加以系统化。作为一种运动唯美主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解体。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倾向,却并来完全消失,从本世纪初叶以来,对于许多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推荐。爱诗词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释义意为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后面正要吃它,常用来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随之而来。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故事庄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一天,他到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长相奇异的鹊正从南方飞来。这只鹊的翅膀展开有七尺宽,眼睛周长有一寸,从庄周头上飞过后停栖在一棵栗树上。庄周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啊!翅膀宽大却飞得不快,眼睛很大却看不清东西。”于是,他拿着弹弓拎起衣服下摆,轻轻地走了过去。庄周直到走至近前,才发觉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一只蝉正卧在浓密的树阴里,美美地啜吸着露珠,完全忘记了自己;蝉后的树叶中,有只螳螂正藏在那里,准备偷袭这只得意忘形的蝉,螳螂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的食物,也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危险;而那只从庄周头上飞过的异鹊亦只看见前面的螳螂,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庄周看到这里,猛然醒悟,自言自语道:“唉!物与物互相加害,这是因为两物类之间互相招引、贪图所致。”说罢,他便收起弹弓,反身走了。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推荐。爱诗词网。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卜居成都草堂后,曾于春日在草堂附近的锦江边漫游,写了一组题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诗。上面这首是其中的第五首,是一首即景。即兴之作。首句点明“江畔独步”所到之地为锦江之东、师塔之前。对这句诗,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记云:“余在成都,偶以事至犀浦(即杜甫草堂所在之县,故城在今四川郫县东),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盖谓僧所葬之塔。于是乃悟杜诗‘黄师塔前江水东’之句。”联系这段记述,可以想见:这座黄师塔的周围必有林木,而诗人则漫步行吟于清江与茂林之间,正是引人入胜的“寻花”处所,也是诗篇所展示的这幅春游图的背景。次句“春光懒困倚微风”,刻画“江畔独步”时的季节、天气。对这一句,如果从字面试加推敲,春光既无形迹,更无感知,何来“懒困”?懒困,应是人在春光下的感觉。这里,诗人却融我入物,移情于景,化自我的感觉为景色的感觉,把春光写得不仅懒困,且因懒困而思有所倚靠,而其倚靠的竟是本来也无形无迹的微风。其设想和造语似乎悖于事理,但却摄取了春光的神理与情态。这正是“无理而妙”(贺裳《皱水轩词筌》中语)的取神之笔,而有了这一句承上启下,就使上句所写的那一师塔前、江水东的环境荡漾着春机、生意,也为后一句所将着重描画的那一簇桃花起了烘染气氛的作用。三、四两句写“寻花”而终于见花。上句“桃花一簇开无主”是对所见之花的全面描述。短短七个字,含有四层意思:一是点明花的品类为色态娇艳、最足以表现春光的桃花;二是交代花的数量,既非单树,也不成林,而是一簇;三是显示花的状态,既非含苞待放,也未零落凋谢,而是正在盛开;四是说明花不是开在人家的园内或院内,而是任人尽情观赏的野生无主之花。这样,只一句诗就把花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写到了;下句就集中笔墨,专写花的颜色。“可爱深红爱浅红”是一句问话,正如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所解说:“言桃花无主,可是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之意。”杨伦《杜诗镜铨》则称这句诗“叠用‘爱’字,有致”。句中的后一个“爱”字,一本作“映”,或作“与”,那就把原是富有情致的自我诘问之句变成了平实无味的客观表述之词,从而使诗句大为减色,实不可取。这里,只有用一句问话,才能充分表现桃花的颜色之美与诗人的爱赏之深。诗人独步江畔,寻到桃花,远望灿若红霞,近前细赏,则见花色或深或浅,色调各殊,不禁为之心醉意迷,目不暇给,连自己也不知道所更爱的是深红之花还是浅红之朵。诗句以问语出之,正传神地道出了诗人当时留连花前的情状。而且,就全诗而言,以这样一句问语作结,也使诗篇摇曳生姿,篇终有余音不尽之妙。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推荐。爱诗词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名句的诞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1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2烟雨任平生。料峭3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完全读懂名句1﹒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2﹒蓑:音suō,即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3﹒料峭:形容风力寒冷、尖利。别理睬那雨点穿过树林敲打叶子发出的沙沙声,我们何妨一边呼啸歌唱,吟着诗慢慢前行。手拄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便捷,谁还怕这点风雨?即使披着蓑衣,任凭风雨吹打、湖海烟雨,也能度过一生。清劲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寒意袭人。这时,天已放晴,山头的一抹夕阳正迎面照耀着我们。回顾来时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的路上,已是风停雨静。词人背景小常识苏轼(公元1036—1101年)自幼聪明过人,年纪轻轻就已经锋芒毕露。苏轼20岁时就和弟弟苏辙跟随着父亲苏洵进京应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夺得第二。苏轼考取以后,照惯例去拜见主考老师欧阳修,两人相谈甚欢,欧阳修觉得苏轼气宇非凡、才华出众,打心眼里喜欢,于是就惜才地跟旁人说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典故来由。)甚至连皇帝宋仁宗阅览过苏轼兄弟的试卷后,也欣喜地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形容他“一肚皮不合时宜”,无论旧党还是新党上台,他都不讨好,都被当做敌人看待,因此,他不得不四处流浪,进行“下乡之旅”。苏轼文名满天下,但是到底多有名?谣传当时他的书法诗文可以像“钱钞”一样在市面上流通。有一位名叫姚麟的老先生平生最喜欢苏轼的字,后来他知道他的学生韩宗儒与苏轼认识,并常有书信往来,便对韩宗儒说:“以后苏轼写给你的信都拿来给我,我愿意用上好的肥羊肉与你交换。”这事传到黄庭坚耳里,因此取笑苏轼的字是“换羊书”。名句的故事苏轼与黄州的朋友共游沙湖,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苏轼在词序里写道,这是到黄州第三年的三月七日,他在沙湖买了一块地,和朋友前往看田,途中遇雨。雨伞、蓑衣都由仆人先带走了,大家被淋得很狼狈,只有他浑然不觉。还对他淋成落汤鸡的友人们说,在雨中竹杖芒鞋比骑马还轻快方便多了;如果苏轼不是喝醉了,那么就是另有深奥的含意。答案是两者皆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可见词人是刚喝过酒的,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话锋一转,将自然现象联想至人生体会,即使人生路程风雨交加、荆棘密布,只要有件蓑衣他就可以无所畏惧。雨停了,明明是太阳出来了,为什么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既然天下大雨,阔达的苏轼都可以不懊恼、不在乎,那么天放晴,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高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常被视为是一种人生境界,对于利弊得失,早已置之度外。苏轼似乎也很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也无晴”这两句,他另外有一首诗《独觉》就用了完全相同的句子:“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应该是苏轼的自我期许吧,而苏轼的诗词中常常流露的禅味仙意,应该与他幼年时在道教天庆观受教育有关。历久弥新说名句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宋朝重要的政治人物,虽然政治立场相左,但都非宵小之徒,而是真有心为朝廷效力的人;两人不但政治立场不同,个性更是大异其趣。这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常常喜欢捉弄一板一眼的王安石。王安石兴致勃勃、费尽心血写了一本颇为自傲的《字说》,偏偏遇上爱找碴的苏轼,老是拿着单字要王安石解释,如“滑”字,是水+骨,是否就是意指水的骨头呢?三番两次,搞得王安石哭笑不得,只能气骂苏轼太轻浮。苏王二人虽然话不投机,但却仍是互相尊敬对方的。《警世通言》曾记载王安石请苏轼帮他取一瓮瞿塘中峡之水(瞿塘有上中下三峡:西陵峡、巫峡和临峡),以治寒疾。结果,苏轼从蜀地返回时,被两岸峭壁千仞、沸波一线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忘了取水这回事,等到想起来的时候,船已经到了下峡。苏轼心想,这水还是由中峡流下来的,应该是一样的水吧。回去交差时,只见王安石看了眼茶汤说:“你啊,你啊,你又来骗老夫了,这是下峡之水,岂能冒充中峡之水!”苏轼大窘,只好自首,谢罪之余并好奇王安石如何能分辨此水。王安石捻捻胡子回答说:“这瞿塘峡的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则缓,唯有中峡之水缓急相半。太医院以为老夫这病可用阳羡茶治愈,但用上峡水煎泡水味太浓,下峡水则太淡,中峡水浓淡适中,恰到好处。但如今见茶色半晌才出,所以知道这是下峡水了。”这是宋朝乌烟瘴气的政治斗争之外一些有趣轶事,也让我们看见政治人物的其他面向。
我的自白书。推荐。爱诗词网。《我的“自白书”》原文与翻译、赏析陈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们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赏析】这是一首政治抒情短诗。诗中洋溢着一种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面对死亡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风貌,充分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第一小节的三句诗,为我们形象地刻画出了反动派监狱中的血腥场景:沉重的铁镣,高举的皮鞭,带血的刺刀。这些用于镇压革命者的刑具落在胆小鬼的身上,或许会让人屈服。但是,对于诗人这样一位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来说,则显得过于微不足道了。束缚人的铁镣也好,高悬在头顶的皮鞭也好,都只能将诗人的肉体摧残,而无法夺走他坚强的意志。“我不需要什么自白”,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炸响,打破了敌人的幻梦。随后,诗人用直白的言语,将自己坦荡的胸怀展现给凶残的刽子手,誓死不降的决心足以使残暴的敌人气绝。“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诗人虽然未提自己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但却把两种(卑贱与高贵)不同的人格铺于纸面。使人感觉到,他首先以共产主义信念约束自己,因而才会在地狱中保持着精神气节。在现实面前,诗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反动派的毒刑拷打、威逼利诱完全失去作用之后,他们的最后一招无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己。但是,诗人既然已经抱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硬汉,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事业,死亡又算得了什么?“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他嘲笑死亡,也嘲笑敌人的无能,在嘲笑声中,“魔鬼”的宫殿在动摇,这里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更加表现出诗人昂扬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结尾处,诗人坚信自己顽强的斗争正是一曲雄壮的凯歌,它预示了蒋家王朝的彻底灭亡,因此也把诗中高亢的情感推向了顶端。这首诗中,抒情主体的个性形象极为鲜明,给人留下了铭心刻骨的感受。全诗的三个小节,分别表现出情绪从压抑、愤怒直到走向高潮的发展脉落。每小节的一、二、四句属同一韵步,语言无拘无束,节奏铿锵有力与感情的流泻配合得浑然天成。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推荐。爱诗词网。三国诗词《大梦谁先觉》原文|译文|赏析大梦谁先觉①?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②【释词】①这句诗是从李白《与元丹丘方城谈玄作》:“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点化而来的。觉,佛家语,意思是会得真理以开心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使用这个词汇。《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②日迟迟:迟,慢。天长夜短,太阳落得很晚。《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赏析】刘、关、张三访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知诸葛亮正昼寝,乃拱立阶下。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睡醒,口吟一绝句。亮相吟诗,是自我形象的集中写照。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时期,诸葛亮为躲避战乱,隐居在当时相对安定的荆襄之地。他虽身在草庐,但熟识天下之势。而那些怀抱利器,争先恐后,朝秦暮楚的政客文人,看似明白,实则昏昧。他不仅头脑清醒,见识卓绝,而且十分自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大梦谁先觉”,看似字句很平平,实则寄寓了很深的哲理,不能简单地归之为佛家、道家或儒家思想的阐释。佛家讲“觉”,《佛地论》卷一:“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大乘义章》卷二十:“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寤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道家也讲超然世外,洞明世间的境界,如道家尊为“老祖”的陈抟那首《对御歌》所唱:“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儒家典籍中早有“觉悟”一词,《荀子·成相篇》:“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因此说,儒道释三者在长期的文化交融和浸润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影响着封建文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选择,很难说清是哪一种学说的直接赋予。隐伏在历史人物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常常在不同的境遇下就有不同的思想倾向的侧面表现,如“诸葛亮出山”这一回的不同场合下,诸葛亮亮相时,侧重于他的道家形貌:“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当他纵论天下三分之时,俨然是出将入相的儒官风度。待其出山之时,又嘱其弟“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又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心态。总之,是一种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表现,很难用抽象的哲理语言概述,用李白诗句概括诸葛亮当时的心态最为恰当:“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平生我自知”,暗合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如果说“大梦谁先觉”是虚指,那么“平生我自知”则是实指,它紧紧扣应在诸葛亮隆中对策的一篇系统而又精到的论述中。“自知”是十年隐居之静而修养成的正果。这里既包含着良臣择主而事的政治选择,又涵盖着出将入相的战略思想。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鞠躬尽瘁的责任。既顺乎天时、识三分天下,又承复兴汉室为己任的毕生奋斗。然而,这一切又都笼罩在轻松、自然、闲适的氛围里,忘情于草庐高眠,春日迟迟,悠然自得,遂心所适之中,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情趣和风范,“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这首小诗是诸葛亮出场后第一次亮相,既是人物的心声,又是人物的剪影,整个色调是淡雅的,为浓墨重彩地描写诸葛亮隆中决策,做了一种白描式的铺垫。
唐代我国东北以靺鞨粟末部为主体,结合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勾丽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自高王大祚荣至末王大諲譔,传十五世,凡二百二十九年。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在营州举兵反唐,靺鞨粟末部首领乞乞仲象乘机率部东归挹娄故地,未至而卒,其子大祚荣率部继续东进,回到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建立政权,国号振(亦称震国),大祚荣自称振国王。先天二年(713)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大祚荣为都督,去靺鞨之号,改称渤海。渤海是封建化程度很高的政权,最盛时以以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吉林省敦化市为中心,东北抵今苏联滨河地区,西接契丹,南以泥河与新罗为界,国都为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东京城),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地,史称“海东盛国”。渤海政治制度大抵模仿唐制,中央设宣诏、中台、政堂三省,地方有都督、刺史、县丞等职官。唐玄宗以后,渤海国王世代派使者入长安朝贡,请封号,派贵族子弟来长安留学。渤海在文化上受唐朝影响极深,汉文为其国内通用文字,许多汉文典籍流入渤海,唐朝文学作品深受渤海人民的喜爱。渤海的绘画、建筑、制瓷、雕刻无一不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解放后出土的敦化“贞惠公主墓碑”、和龙“贞孝公主墓碑”的碑制形式和文体与唐朝完全一致。渤海的农业比较发达,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出产稻、麦、豆、粟、穄等,手工业有纺织、陶瓷、矿冶、造船等行业,畜牧业和渔猎在渤海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渤海出产的马、貂皮、人参、铜是与唐朝进行贸易的主要物品。唐朝曾在青州设渤海馆,管理对渤海的贸易活动。
渤海于末王大諲譔二十年(926)被契丹灭亡,改称东丹,以辽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移靺鞨粟末民于辽河流域,迁都辽阳。东丹王渡海奔唐后,东丹国渐废。鸭渌府的渤海人曾建立定安国,反抗契丹人的统治。记载渤海政权兴亡的历史文献有《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渤海靺鞨传》、《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渤海传》。近人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二十卷(民国23年千华山馆铅印本)集各类史籍中有关渤海史料于一萃,分纪、表、传、考(志)四目,为研究渤海史的资料工具书。最新研究成果有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渤海国。推荐。爱诗词网。唐代我国东北以靺鞨粟末部为主体,结合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勾丽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自高王大祚荣至末王大諲譔,传十五世,凡二百二十九年。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在营州举兵反唐,靺鞨粟末部首领乞乞仲象乘机率部东归挹娄故地,未至而卒,其子大祚荣率部继续东进,回到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建立政权,国号振(亦称震国),大祚荣自称振国王。先天二年(713)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大祚荣为都督,去靺鞨之号,改称渤海。渤海是封建化程度很高的政权,最盛时以以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吉林省敦化市为中心,东北抵今苏联滨河地区,西接契丹,南以泥河与新罗为界,国都为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东京城),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地,史称“海东盛国”。渤海政治制度大抵模仿唐制,中央设宣诏、中台、政堂三省,地方有都督、刺史、县丞等职官。唐玄宗以后,渤海国王世代派使者入长安朝贡,请封号,派贵族子弟来长安留学。渤海在文化上受唐朝影响极深,汉文为其国内通用文字,许多汉文典籍流入渤海,唐朝文学作品深受渤海人民的喜爱。渤海的绘画、建筑、制瓷、雕刻无一不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解放后出土的敦化“贞惠公主墓碑”、和龙“贞孝公主墓碑”的碑制形式和文体与唐朝完全一致。渤海的农业比较发达,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出产稻、麦、豆、粟、穄等,手工业有纺织、陶瓷、矿冶、造船等行业,畜牧业和渔猎在渤海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渤海出产的马、貂皮、人参、铜是与唐朝进行贸易的主要物品。唐朝曾在青州设渤海馆,管理对渤海的贸易活动。渤海于末王大諲譔二十年(926)被契丹灭亡,改称东丹,以辽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移靺鞨粟末民于辽河流域,迁都辽阳。东丹王渡海奔唐后,东丹国渐废。鸭渌府的渤海人曾建立定安国,反抗契丹人的统治。记载渤海政权兴亡的历史文献有《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渤海靺鞨传》、《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渤海传》。近人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二十卷(民国23年千华山馆铅印本)集各类史籍中有关渤海史料于一萃,分纪、表、传、考(志)四目,为研究渤海史的资料工具书。最新研究成果有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出唐·孟郊《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小草。比喻子女。心:草木初发的茎干也叫作心。这里是双关语。三春晖:春天里的阳光。比喻贫寒人家的母亲对子女的关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谁说柔弱的小草,能报答春天里阳光的照育之恩。比喻儿女对母亲的心意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泽于万一。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儿女不能报答母爱;或赤子不能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或学生不能报答老师的培养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推荐。爱诗词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出唐·孟郊《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小草。比喻子女。心:草木初发的茎干也叫作心。这里是双关语。三春晖:春天里的阳光。比喻贫寒人家的母亲对子女的关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谁说柔弱的小草,能报答春天里阳光的照育之恩。比喻儿女对母亲的心意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泽于万一。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儿女不能报答母爱;或赤子不能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或学生不能报答老师的培养之情。例如①我想,世间本来就没有过统一的思想,人们尽可以随意地说,但是草们却绝不会如此地没有心肝。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已成流传千古的名句。足见寸草也是有心的。(摘自方《塞上的雨》)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尝经觉得自己就是这片国土上的一棵草。他愿意燃烧自己有限的生命,换取母亲的安宁,祖国的昌盛。(摘自林祁等《中国心——记从台湾归来的企业家陈尝经》)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海外同胞这种爱国爱乡,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热忱和行动,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摘自陈敏《捐资办学爱国爱乡》)④现在由于工作关系,我很少回家。常常在午夜梦回之时,对家的依恋就会化为深夜枕边的一缕清泪,我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终于明白了在这世事变迁如浮云的世上,真正变不了、迁不动的,还是自己心上的家。(摘自王晓敏《心灵的驿站》)⑤五月,因为母亲而庄严神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摘自张永生《五月在节日里飞扬》)
费尔巴哈。推荐。爱诗词网。费尔巴哈生平简介,费尔巴哈历史评价,费尔巴哈怎么死的?路德维希·安德累斯·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费尔巴哈于1804年7月28日诞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兰得休特城。他的父亲安塞尔谟·费尔巴哈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经从法学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有三个兄长、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大哥约瑟夫·安塞尔谟是弗赖堡大学的考古学教授,二哥卡尔是数学教授,三哥艾杜阿德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法学家。费尔巴哈少年时代的生活并不安定。他父母之间的关系一度很不和谐。随着父亲工作地点的频繁调动,他多次转学。先在慕尼黑上天主教小学。后来在斑堡和安斯巴哈等地上中学。在中学期间,他深受宗教课老师特·勒姆斯的影响。1822年秋,费尔巴哈从中学毕业,至1823年春,他一直在安斯巴哈的家中学习神学。1823年秋,费尔巴哈进入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在这所大学里,他对许多教授的讲课都不满意,唯一感兴趣的是卡尔·道布讲的《神学道德》和《论恶的起源》等思辩神学课。由于这位神学教授的影响,费尔巴哈在1824年转学到了柏林。柏林大学为费尔巴哈的思想打开了一个新天地。1825年夏,他又转入哲学系学习,听完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为黑格尔的思辨力量所倾倒。在柏林期间,费尔巴哈保持着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但在听完两年课程以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开始产生了怀疑。他问道,思维和存在,逻辑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凭什么理由可以从逻辑转到自然呢?他认为,假如没有自然本身的存在,逻辑这个童贞玉女是永远不可能生出它来的。1826年费尔巴哈离开柏林。在向黑格尔告别时,他对这位尊敬的老师表示,以后他要转向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它科学。1827年,费尔巴哈进入爱尔兰根大学。学习了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接着,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家里准备博士论文。用拉丁文写的论文题为《论统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是献给黑格尔的,其内容也是按照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来写的。1828年2月28日,费尔巴哈在爱尔兰根大学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从这年起到1832年,他在这所大学担任讲师,讲授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1830年,费尔巴哈在纽伦堡匿名出版一本小册子《论死与不死》。这件事给他整个学术生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同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背离的。它否定了个人的不死,证明只有人类作为精神上、道德上的实体即“类意识”,才是永恒和绝对的。费尔巴哈这些大胆思想发表后,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宗教神学具有无上权威的德国,它被看作是大逆不道。行政当局和宗教人士纷纷加以讨伐,小册子被政府没收。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谁是这本书的作者。费尔巴哈不仅受到父亲和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而且被大学辞退,赶出了校门。费尔巴哈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他把在爱尔兰根大学的讲稿加工整理,写成了三部哲学史著作。1833年出版《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四年后相继出版了《对莱布尼兹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尔·培尔》(1838)。这些著作并没有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对培根、斯宾诺莎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给予热情的评价。他明确地把理性同宗教、哲学同神学对立起来,把哲学史看作是人类理性从神学下解放出来的过程。这表明费尔巴哈在转向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他的哲学史著作,博得广泛的社会声誉,受到朋友们的赞扬。这期间,他还应《柏林科学评论年鉴》的约稿,撰写了评论黑格尔《哲学史》的文章。1834年发表《亚培拉和赫依斯,或作家与人》这部幽默哲学格言集,再度讨论了关于死与不死的问题。尽管在大学校门外费尔巴哈也能从事著述,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学院的讲台。1836年费尔巴哈作了最后一次努力,亲自向爱尔兰根大学提出任教申请。这所大学副校长恩格尔加尔特答复他说,主要的障碍是人们传说他是《论死与不死》的作者,如果他愿意公开“辟谣”加以否认,就有可能回到大学。但是费尔巴哈不愿背弃自己的思想,以奴颜婢膝作代价去换取职位。这时,费尔巴哈终于完全明白他同上层社会和官方学院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永远没有可能再登上大学讲台了。他内心深感痛苦,却并不颓丧。在他看来,丧失公职也是一种解放,从此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使费尔巴哈感到欣慰的是他结识了一位能够理解自己的姑娘贝尔特·列夫。从1834年起,他们彼此间就有频繁的书信来往。1837年11月12日结成了终生伴侣,一同迁居在弗兰根中部纽伦吉亚的布鲁克堡村。贝尔特·列夫是这个村一家瓷器工厂的股东。他在工厂旁边安下家,依靠妻子的产业和自己的著作收入,维持着俭朴的生活。在这远离德国科学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费尔巴哈渡过了将近25个年头,几乎没有离开过。然而费尔巴哈并没有同城市的精神生活断绝联系。他参加了正在兴起的青年黑格尔运动,把卢格主编的《德意志艺术和科学哈雷年鉴》作为发表自己思想的阵地。从1837年10月卢格向他约稿到1843年这家刊物被政府查禁,费尔巴哈一直是它的积极撰稿人。他在这家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青年黑格尔运动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偏僻小村的独居生活,给学术研究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朋友加普和卢格都极力劝他搬到海德堡或哈雷去居住。他拒绝了。他感到自由地生活在宁静的大自然里,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正是在以自然为对象的沉思中,同时在青年黑格尔运动和宗教批判的推动下,费尔巴哈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1838年底和1839年春,他发表过两篇文章,批判黑格尔关于宗教和哲学对象同一的思想,强调二者的根本区别。1839年8月和9月,费尔巴哈在《哈雷年鉴》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这是他的世界观根本转变的标志。这篇论文正式表明了他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彻底决裂,在文章里,费尔巴哈从感性存在和具体现实出发,批判了黑格尔对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颠倒,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具体现实,而是具体现实决定观念。哲学就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界。最深奥的秘密就在最简单的自然物里面。只有回到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在这里,费尔巴哈为他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1841年夏末,费尔巴哈最著名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在莱比锡出版。在这部著作里,着重研究了基督教的起源和本质的问题,把宗教批判和无神论思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远远超出了青年黑格尔派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争论水平。费尔巴哈在书中指出,理性、意志、心是人的本质,而基督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依赖感是宗教产生的根源。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必须打破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幻想,确认人就是人的上帝,用对人类的爱来代替对上帝的爱。费尔巴哈阐述的这些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主义,促使青年黑格尔派的加速解体和先进意识的重大发展,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①后来这部著作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在世界各地。1841年以后,费尔巴哈致力于研究新哲学的建立问题。1842年他写出《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3年又出版《未来哲学原理》。这两本小册子由于政府的查禁,是在瑞士苏黎世出版的。这是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在这两本书里,费尔巴哈第一次对自己所建立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作了系统地阐述和论证。这表明他的世界观转变的最后完成。费尔巴哈在书中指出了唯心主义同宗教的血缘关系和共同根源。他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神学论证,唯心主义是宗教的哲学论证。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是“神学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要扬弃神学,就要扬弃思辨哲学。而要恢复被神学颠倒了的人的真正本质,就要将“神学变为人本学”。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叫做“人本学”或“人本主义”。他认为,人本学就是“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自然先于精神,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它的特性是有形的、多样的、感性的。时间空间是自然的存在形式。只有自然的必然性,而没有超自然的力量。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感性的存在。人的本性在于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感性肉体是基础,灵魂是属性,二者是不可分的。他还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它的基础或原因是客观的。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自然,深入它的奥秘。在神学和唯心主义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德国,费尔巴哈奋起批判宗教,批判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继承了黑格尔的某些辩证思想,对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这是他在哲学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但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摆脱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直观性。他不懂得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1843年,费尔巴哈曾同卢格和马克思等人筹办的《德法年鉴》有过接触。这年5月,卢格邀请费尔巴哈为年鉴的创刊号撰稿,7月又去布鲁克堡同他面商。马克思也曾为此给他写信。费尔巴哈赞同他们的行动,但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纲领,他怀疑通过革命是否能根本改造德国。他拒绝了卢格和马克思再三的约请。不久,由于意见分歧,他同卢格的关系也破裂了。费尔巴哈所重视的是宗教问题。他认为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扬弃宗教异化来解决。1845年他发表《宗教的本质》这部重要著作,1846年又发表《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他把对宗教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无神论思想。费尔巴哈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的时候,正是他的祖国在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1844年6月,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1848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费尔巴哈赞成资产阶级民主制,相信对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末日审判终将到来。但他认为那是遥远未来的事。他不懂得正在发生的革命的意义,不愿投身到建立民主制度的实际斗争中去。在革命高潮中,他所作的只是一件事:1848年12月1日到1849年3月2日,应海德堡大学生的邀请,去海德堡讲演。那时费尔巴哈在大学生和许多工人中有很高的声望,被看作是自由思想的象征。但大学当局拒绝他走进校门,他只得在市政大厅发表演说。这就是后来在1851年出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这是他对自己的哲学和宗教思想的综合性论述。在海德堡,费尔巴哈曾经被推举为代表,出席过1849年5月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国民议会。会议以资产阶级代表为主,但费尔巴哈对它持消极的态度,他说他只是一个“批判的观者或听者”。1849年,革命失败,反动势力更加猖獗。许多所谓的革命思想家如卢格等人,都投身到了反革命营垒。费尔巴哈回到布鲁克堡,致力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他仍然保持着激进的民主主义的信念。在寄给侨居美洲的朋友加普的信中,他写道:“欧洲是监狱。自由和囚禁的差别纯粹是量的问题。……我永远感到自己是一个囚徒。”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同现实的严重冲突。在五十年代,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用了5年时间埋头研究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有关基督教的材料,写出《神谱》一书,于1857年发表。可是这本书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此后,他拒绝朋友们的劝告,不愿投稿于任何报纸杂志,沉默了将近10年之久。费尔巴哈的晚年生活十分凄苦。1859年他妻子在布鲁克堡的那家工厂破产倒闭。他们失去了产业,不得不离开这个给了他们多年生活乐趣的令人留恋的环境,迁居到纽伦堡附近一个小村镇雷亨堡去,在那里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费尔巴哈曾经一度中断了同当时文化潮流的联系。他痛苦地感到参考书的缺乏而又无力购买。但是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朋友关心着他,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英国、美国有不少人发起了一个募集基金运动,来援助费尔巴哈的生活。这位老人在友情的支持下,顶着窘迫生活的压力,仍然努力从事著述。从1863到1866年写作了《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于1866年出版。在1867到1869年贫病交加的日子里,费尔巴哈还写出《论幸福》一书。这是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可惜这部著作和其它许多关于伦理学的有价值的札记手稿,在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出版。费尔巴哈伦理学著作,从“合理的利己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神学禁欲主义的伦理思想。应当肯定,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当然,对于那时正在兴起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说,他所鼓吹的超阶级的人类之爱,是不可取的。费尔巴哈在晚年也曾努力学习过一些社会主义的文献,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于1870年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1869年以后,费尔巴哈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在发生几次中风之后,终于在1872年9月13日与世长辞。15日被安葬在纽伦堡的约翰公墓。社会民主党派一位代表以国际工人协会的名义,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名义,以费尔巴哈的友人马克思、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的名义,在墓前献上花圈。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高度评价。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580.html
即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早在兴中会时期,孙中山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到1903年,又丰富发展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以此作为纲领。当年10月《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王朝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驱逐鞑虏”,并不是要驱逐满族人民。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州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恢复中华”的目标是,“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反动腐朽的清王朝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通过“反满”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是号召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其具体目标是:国民享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议会由国民选举的议员组成,宪法由议会制定,人人共守。孙中山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都“不是平等自由的”,都是“国民所不堪忍受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只有民族革命不行,必须同时进行政治革命,才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而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反动主张,而且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族君主政体的陈腐观念。这在当时的政治思想上是个很大的进步,并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建立政权这个中心问题。民生主义,是想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避免中国重蹈欧美的覆辙,预防将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具体实施办法是核定地价,其现有的地价仍归原主,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加的地价,则归于国家,以此来防止革命后的贫富分化,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垄断。以上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首先要独立,再民权,再民生福利,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率领群众进行战斗的一面旗帜。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上,没有或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在民权主义上,受“天赋人权论”的影响,不懂得实现民主必须与封建势力作严重斗争,以为建立民国,有了国会、宪法就万事大吉,反映缺乏阶级斗争观念,对民主主义的实现抱有天真幻想;在民生主义上,没有发动农民进行反封斗争,实现土地改革。可参看李时岳、赵矢元;《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三民主义。推荐。爱诗词网。即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早在兴中会时期,孙中山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到1903年,又丰富发展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以此作为纲领。当年10月《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清王朝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驱逐鞑虏”,并不是要驱逐满族人民。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州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恢复中华”的目标是,“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反动腐朽的清王朝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通过“反满”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是号召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其具体目标是:国民享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议会由国民选举的议员组成,宪法由议会制定,人人共守。孙中山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都“不是平等自由的”,都是“国民所不堪忍受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只有民族革命不行,必须同时进行政治革命,才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而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反动主张,而且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族君主政体的陈腐观念。这在当时的政治思想上是个很大的进步,并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建立政权这个中心问题。民生主义,是想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避免中国重蹈欧美的覆辙,预防将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具体实施办法是核定地价,其现有的地价仍归原主,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加的地价,则归于国家,以此来防止革命后的贫富分化,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垄断。以上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首先要独立,再民权,再民生福利,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率领群众进行战斗的一面旗帜。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上,没有或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在民权主义上,受“天赋人权论”的影响,不懂得实现民主必须与封建势力作严重斗争,以为建立民国,有了国会、宪法就万事大吉,反映缺乏阶级斗争观念,对民主主义的实现抱有天真幻想;在民生主义上,没有发动农民进行反封斗争,实现土地改革。可参看李时岳、赵矢元;《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北方有佳人评价。推荐。爱诗词网。北方有佳人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一北方有位绝色女子,超俗出众卓尔不群。秋波一闪放弃城市,美目再盼放弃国家。即使明知倾覆城邦,错过之后哪里再见这个姑娘?二李延年(?—前87),西汉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曾在皇帝养狗的地方服役。他的妹妹就是本诗里的“佳人”,倾城倾国,妙解音律。《汉书》记载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这几句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了佳人的独特品质,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被深深打动,立时生出一见佳人的向往之情。李延年的妹妹当即被封为夫人,即李夫人。李延年也因此得宠,被任命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容貌盖世、多才多艺的李夫人遇上汉武帝这样能欣赏、理解自己的一代天骄,真是幸事;可是不幸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如流星划过夜空,不久就去世了。汉武帝追悼不已:“是耶?非耶?立之而望,偏何姗姗其来迟!”“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这也是“红颜”一词最早的出处。汉武帝死后,被汉武帝钦点的辅佐大臣霍光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征和三年(前90),李延年因兄李广利投降匈奴被杀。三“北方”,指中山,李延年故乡,在长安之北。也泛指黄河流域。自先秦至汉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心全在黄河流域,故北方多才女佳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王昭君、貂蝉、杨贵妃都是北方人。“一顾”、“再顾”,写佳人多情,但写得十分含蓄,显得似有情似无情。“倾城”、“倾国”,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成为后人形容美女常用的词。《红楼梦》里,贾宝玉笑称林黛玉是“倾城倾国貌”。希腊神话中有个美人海伦,人们为她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海伦上城头观战,双方士兵首次见到海伦,惊为天人,都觉得这场战争值得。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海伦可比。美好的佳人,常常会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少吗?晋大夫史苏将褒姒与妹喜、妲己并列为“女祸”。夏桀时的妹喜见人沉溺酒池而笑,商纣时的妲己见炮烙之刑而笑,周幽王时的褒姒见烽火戏诸侯而笑:美人一笑而亡国。周幽王的烽火台在骊山顶上,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也在骊山山顶,看见“一骑红尘”,而“妃子笑”,随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退位,杨贵妃赐死,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可是,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她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四中国诗的格局,从《诗经》开始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二加二的结构,两个字的音节。大约到战国后期,南方的楚人歌唱四言诗的时候,在句中或句尾加上一个衬字“兮”,于是开始出现了五言句:“吉日兮良辰”、“广开兮天门”。到《楚辞》演变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三加三的结构,三个字的音节,中间加一个衬字“兮”。秦汉统一之后,《楚辞》中的骚体,逐渐从诗歌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赋”的先声。在民间,五言句中的“兮”字被换上一个有意义的实字,成为五言诗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变成了二加三的关系。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五胡乱华,一下来了很多新的声音,重新出现二、二、三的关系,就是七言。这首诗处于诗歌发展史的重要中枢位置。如果用《诗经》四言体可作这样的表述:“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倾城倾国,佳人难得。”这首早期的五言诗,还看得出从“兮”字改用实字的痕迹。“北方兮佳人,绝世兮独立。一顾兮倾城,再顾兮倾国。倾城兮倾国,佳人兮难得。”同样,第五句“宁不知”三个衬字如果删除,这首诗就是整齐的五言体式:“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诗显示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当然音乐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秦朝中央政府已经专门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府机构,名字叫“乐府”。西汉初期的庙堂宫廷音乐歌舞“大抵皆因秦旧事”。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西域胡乐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影响,在民间的俚歌俗曲中流行着新的音乐。李延年负责的乐府,是一个庞大的音乐机构,司马相如等文学家曾担任歌辞的写作,各地民间艺人八百多人担任工作人员。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赵、秦、楚各地的歌谣,配上音乐来歌唱;创作和填写歌辞,改编曲调,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等。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乐府由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变成一种可以入乐的诗体的名称。正如十五国风也来自民间,形成了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从上古到汉代的“古诗”,“以乐从诗”,入乐歌唱。《易水歌》、《垓下歌》、《越女歌》都是。汉代以后,诗乐分途,不是所有的诗都能人乐歌唱,只能采择那些具有音乐感的诗来合乐。乐府所收集的民歌有著名的《陌上桑》、《上邪》、《焦仲卿妻》等,都是可以入乐的。当时的时代流行赋体,五言是难得一见的“新声”,多在民间。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层宫廷,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配合这种新声变曲的就是最初的五言诗。五言体逐渐进步,就产生了《上山采蘼芜》这样比较整齐的五言体诗歌。再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古诗十九首》的产生。这时已不再叫“乐府”,而称之为“古诗”。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祖籍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担任过太子中允、太常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卒于熙宁八年(1075),时年六十八岁,谥号“忠献”。韩琦生前声名显赫,与范仲淹并称“韩范”。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中收录其词四首。
点绛唇韩琦。推荐。爱诗词网。韩琦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祖籍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担任过太子中允、太常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等职。卒于熙宁八年(1075),时年六十八岁,谥号“忠献”。韩琦生前声名显赫,与范仲淹并称“韩范”。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中收录其词四首。点绛唇【原文】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①,滴尽胭脂泪。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愁无际。武陵②回睇,人远波空翠。【注释】①砌:台阶。②武陵:即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译文】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画堂里落花满地,使我平添了几许愁绪。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坠落到石阶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泪,让人心碎。春匆匆而逝,人也别离,与谁在花前共醉?愁绪如海,无边无际。转首回望,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旧浓翠。【鉴赏】这首词通过对词人刚刚病愈后所见所感的描述,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的情怀。上片写词人的所见,哀伤萦绕。第一句直接交代词人当时的情况:大病初愈,无精打采。接下来一句写晚春之景,其中前四字“画堂花谢”是写花,而后面的“添憔悴”则由景及情,既是写花在暮春时节开始憔悴凋零,又是写自己又老又病,憔悴不堪。写花与写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词人的惆怅忧伤在一定程度上是因花而起,触景生情,从而使人的落寞之情更添一层。后两句写“乱红”,与上文紧密相连,更深一层地描景言情。“胭脂泪”以花写人,愁绪立现。下片言情。前两句写前尘如梦,现下已人去楼空,饮酒赏花已无人相伴,这是写惆怅。紧接着写词人惆怅满怀而添愁绪,并且此愁无边无际,足见忧愁之深。结尾两句用典抒情。“武陵回睇”指词人追忆当年的共醉之地。只是现在旧物仍在,人事全非,虽翘然顾盼,亦难见昔日之人,只有绿波空翠。“空”字用得尤妙,尽现词人此时黯然神伤的状态。此词笔法精妙,含蓄幽深,情景交融,隐含着词人对人生的感慨,读之令人感叹不已。
里尔克秋日。推荐。爱诗词网。《〔奥地利〕里尔克·秋日》经典诗文赏析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冯至译)里尔克于一九○二年在巴黎作的这首诗,像他的早期诗歌一样充满了音乐性和流动感,似乎诗人的感情从未在任何一点上凝结过。全诗三节共十二行。每一行诗句清晰、凝练,没有任何玩弄文字和技巧的痕迹,显得自然流畅,似乎直抒情怀。其实,诗人只是把技巧隐于无技巧之中,利用自己非凡的语言才能把读者带进诗歌,带进一个金黄色的氛围。在这氛围中,读者仿佛能够看见诗人正在巴黎的一条林荫道上来回走着,四周各种植物经历了“曾经很盛大”的夏日,正由青转黄,趋于成熟;农夫们也满怀希望地在路边的屋檐下憩息。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一个个满载生命力的精灵在空气中游荡,到处呈现出生机和希望。也许正是被这种生机和希望所感动吧,诗人不由得仰天祈祷:“主啊!是时候了。”这句人人皆知的宗教语言一开始便使诗歌带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命定感,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情绪,成为读者和诗歌自身感情的爆发点。然后又以“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使之与前句在节奏和意境上到达和谐统一,表达了秋天来临的重要以及不为人们意志所转移之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渴盼情绪。在第二节,诗人直接进入对秋天的描写,“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这句赋予初秋一种含苞待放的少女式的生命意识。诗人对初秋的赞美正是因为对它们成熟后丰满的倾慕,所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果实成熟之迅速以及自己迫不急待的心情用“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表现出来。“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一句道出了丰收时节,人们陶醉在丰满的果实中的情形。这里没有直接对秋天的赞美,而是以非凡的才气使当时的情绪找到完美的“对等物”(庞德)“把思想还原为知觉”(艾略特)。然而,诗人并不只是为了描写这样一个果实丰满的时节,而是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几年来一直在外游荡,面对这美好的季节仍无法摆脱孤独之感,恐怕孤独是没有尽头了吧。此时忧伤的诗人感到孤独对于他自己就像秋天的果实对于所有人,都是自己经历盛夏的结果。正如人们在这个时节只能等待结果的安排,“我”也只能“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这大概也是诗人的本分。然而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我”可以把它“当着落叶纷飞”,象秋天的落叶作为秋天的一部分与秋天共存。“我”也将永存。一切都已确定,忙碌已不再有用,“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便是诗人带着苦涩的微笑悟出的人的命运真谛,也是诗人注入全诗的精神,而前面两节不过是这精神的铺垫。正是因此,读者才能在诗人对金秋的赞美中,跟随着诗人在巴黎的林荫道上漫不经意的散步中,领悟全诗的精神,然后又在诗人的情绪感染下,与诗人一起理解着孤独,理解着“果实”,体验到诗人“醒着,读着,写着长信”,“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的心情。(梅芳)
题西林壁 古诗。推荐。爱诗词网。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解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汝阳)团练副使,赴任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期间写下多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乃其中之一,并且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简析 《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情理交融的写景诗。作者把平凡的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形象描绘中。前两句写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不同形态与气势,后两句写出了作者审美感受后的哲理升华:只有跳出庐山,才能真正认识庐山;只有综观全局,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此诗意境鲜明,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推荐。爱诗词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āu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后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他又到赤壁,时已年近半百,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此篇。这年秋冬,作者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赤壁的创作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题解】《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词牌名。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此调有仄平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注释】1.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苏轼所游的赤壁为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2.风流人物:英雄人物。3.故垒: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壁垒。4.乱石穿空: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耸入云。5.千堆雪:指层层浪花。6.公瑾: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7.小乔:乔玄次女,东吴美女。嫁周瑜是赤壁之战十年前的事。8.初嫁:夸其少年得志,美女配英雄。9.雄姿英发:英姿飒爽,谈吐卓越。10.羽扇: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11.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2.樯:桅杆。13.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器具。14故国:三国时的古战场。15.神游:感觉好像亲游某地。16.华发:白发。17.樽:古代的盛酒器具。18.酹:把酒洒在地上或江中表示祭奠。【串译】滚滚滔滔长江向东流去,汹涌的波浪冲洗去了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那旧营垒的西边,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高耸的石壁插入天空,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如画的江山啊,那一时期出现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出嫁过来,公瑾踌躇满志,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就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人们应该笑话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一场大梦啊,还是把一杯酒祭给江上的明月吧!【赏读提示】此词是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下片对周瑜的追怀。下片怀古,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其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想当年年纪轻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又是那样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为,在年轻的时候便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作者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多情应笑我”始,自我伤感之意由此可见。这首词在吊古的基础上伤今,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诵读时,上片应以稳健沉实、高亢坚挺、舒缓悠长的语态表现赤壁景色之气势磅礴,豪放雄壮。“大江东去”的“大”应是重度喷口,一开口就是一个大喷口,在于表现长江之阔。稍事顿歇,“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句之间要衔接密致,不宜停逗。“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承袭上面的句型,“故垒西边”后安排个停逗,然后再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气贯下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江水、江岸之“势”,语气尽可能地夸张,注意“穿”“拍”“卷”三个动词给足分量,到此应是上片的第一个高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语势再稍微下放,有历数英豪且数不尽之感。下片“遥想”的内容只是引头,应重点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几句上铺展开对人生的感慨、感伤之深。面对周郎,词人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失望之余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因而归结为深沉而又颇多消极的慨叹。诵读时关于“还”字的读法:古时只有一个读音hudn。许慎《说文解字》中,“还”从辵瞏声,户关切,切出来就是“huán”音。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20世纪60年代,也是只有这一个读音,而没有“hdi”音。那时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仍然读作“huán”。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此词“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如梦”,怎么“一樽”便可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作者站在赤壁旁放开遐思,“遥想”周公瑾当年的英姿风采,竟无法自持。其后从梦中回还,醒来,归结于自己的游故国的多情善感,华发早生。再其后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断句顿挫建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推荐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台湾,西汉时称东鳀,东汉以后称夷州,隋至元称流求,明中叶称北港或东番,明末始称台湾。今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汉至唐时处在氏族制阶段,部落成员称“弥鳞”,最高首领被尊称为“王”,王下面有数名“帅”。西汉时,台湾有二十余部落,属于会稽郡,过年时来献贡物。东汉时,台湾人常到会稽进行交易。公元230年,东吴将军卫温、诸葛直曾率万余人到台湾,此后大陆八迁去的渐多。到隋朝,台湾同大陆的来往更密切。公元607年,隋炀帝派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台湾“求访异俗”。第二年,再派朱宽前去“慰抚”。公元610年,炀帝又派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周,率兵万余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安)出海,到台湾“慰谕”以波罗檀洞(以山洞为室)为中心的部落居民,斩其王欢斯渴刺兜及小王欢斯老模,虏男女数千而归。唐朝时,台湾归岭南节度使管辖,施以安抚政策,台湾与大陆的民间贸易有了发展,大陆的手工业品不断运到台湾,台湾居民也经常以土特产品到大陆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大陆人前往台湾定居者更多。在台南发现的唐宋时代的瓦瓶、钱币等器物,证明唐宋时期台湾与大陆间经济文化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元朝以澎湖巡检司对台湾行使主权,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有了新发展。明末,台湾先后被日本及荷兰殖民者侵占近四十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病故,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割据台湾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康熙帝派兵进驻台湾,次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又和大陆连成一家。可见,自西汉以后,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日趋臻密,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王纲的论文《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知识》1981年第六期)可参阅。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推荐。爱诗词网。台湾,西汉时称东鳀,东汉以后称夷州,隋至元称流求,明中叶称北港或东番,明末始称台湾。今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汉至唐时处在氏族制阶段,部落成员称“弥鳞”,最高首领被尊称为“王”,王下面有数名“帅”。西汉时,台湾有二十余部落,属于会稽郡,过年时来献贡物。东汉时,台湾人常到会稽进行交易。公元230年,东吴将军卫温、诸葛直曾率万余人到台湾,此后大陆八迁去的渐多。到隋朝,台湾同大陆的来往更密切。公元607年,隋炀帝派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台湾“求访异俗”。第二年,再派朱宽前去“慰抚”。公元610年,炀帝又派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周,率兵万余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安)出海,到台湾“慰谕”以波罗檀洞(以山洞为室)为中心的部落居民,斩其王欢斯渴刺兜及小王欢斯老模,虏男女数千而归。唐朝时,台湾归岭南节度使管辖,施以安抚政策,台湾与大陆的民间贸易有了发展,大陆的手工业品不断运到台湾,台湾居民也经常以土特产品到大陆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大陆人前往台湾定居者更多。在台南发现的唐宋时代的瓦瓶、钱币等器物,证明唐宋时期台湾与大陆间经济文化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元朝以澎湖巡检司对台湾行使主权,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有了新发展。明末,台湾先后被日本及荷兰殖民者侵占近四十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病故,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割据台湾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康熙帝派兵进驻台湾,次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又和大陆连成一家。可见,自西汉以后,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日趋臻密,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王纲的论文《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知识》1981年第六期)可参阅。
千里大堤毁于蚁穴。推荐。爱诗词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原文与赏析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①。(《淮南子·人间训》)【注释】①以:因为。蝼蚁(lóuyǐ):蝼蛄、蚂蚁。寻(xǔn):古时八尺为一寻。【译文】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百丈高楼,毁于一烟。【感悟】小蚁穴毁了大江堤,小烟火烧了大建筑。我们生活中的灾难不都是这样发生的吗?这要求我们平时要有科学的灾害预警机制和灾害干预措施。
净琉璃
又称“人形净琉璃”、木偶戏。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净琉璃”,原是一种用琵琶伴奏的说唱曲艺,产生于室町时代(1393—1575)中叶。据载,它由演唱当时流行的《净琉璃物语》(描写牛若丸与三河国富豪之女净琉璃姬相爱的故事)而得名。至战国末期,它已开始受到新兴起的城市居民的欢迎。于17世纪初,由从琉球传入的乐器“三弦”和木偶戏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戏剧——木偶戏。这种戏剧由担任说唱的“大夫”,伴奏的“三弦”师和操纵木偶的木偶师三者融为一体,同台演出。起初木偶的操纵方法较为简单;内容也以说唱武勇、豪侠为主。约至“元禄时代”(1688—1704),师承宇治加贺掾(古“净琉璃”演唱家)的著名“净琉璃”演唱家竹本义大夫(1651—1714),博采流行于江户、京都和大阪一带各家“净琉璃”曲调之长,创造出一种“义大夫调”,备受世人欢迎;后又与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合作,因而使“净琉璃”的音乐、曲调、剧本和表演艺术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时盛况空前,几乎压倒当时的“歌舞伎”。日本文学史称近松与竹本义大夫合作后创作的《景清出家》(1686)前的“净琉璃”为“古净琉璃”,以区别后期着重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新净琉璃”。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有近松的《曾根崎情死》、纪海音的《阿染久松飞白袖子》(1711)。竹田出云的《菅原传授手习鉴》等“三大杰作”和并木宗辅的《一谷嫩军记》(1751)等。
净琉璃。推荐。爱诗词网。净琉璃又称“人形净琉璃”、木偶戏。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净琉璃”,原是一种用琵琶伴奏的说唱曲艺,产生于室町时代(1393—1575)中叶。据载,它由演唱当时流行的《净琉璃物语》(描写牛若丸与三河国富豪之女净琉璃姬相爱的故事)而得名。至战国末期,它已开始受到新兴起的城市居民的欢迎。于17世纪初,由从琉球传入的乐器“三弦”和木偶戏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戏剧——木偶戏。这种戏剧由担任说唱的“大夫”,伴奏的“三弦”师和操纵木偶的木偶师三者融为一体,同台演出。起初木偶的操纵方法较为简单;内容也以说唱武勇、豪侠为主。约至“元禄时代”(1688—1704),师承宇治加贺掾(古“净琉璃”演唱家)的著名“净琉璃”演唱家竹本义大夫(1651—1714),博采流行于江户、京都和大阪一带各家“净琉璃”曲调之长,创造出一种“义大夫调”,备受世人欢迎;后又与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合作,因而使“净琉璃”的音乐、曲调、剧本和表演艺术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时盛况空前,几乎压倒当时的“歌舞伎”。日本文学史称近松与竹本义大夫合作后创作的《景清出家》(1686)前的“净琉璃”为“古净琉璃”,以区别后期着重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新净琉璃”。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有近松的《曾根崎情死》、纪海音的《阿染久松飞白袖子》(1711)。竹田出云的《菅原传授手习鉴》等“三大杰作”和并木宗辅的《一谷嫩军记》(1751)等。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移到檐底唱,九月伏在门槛下,十月钻进床底藏。这是描写蟋蟀在不同月份里的景象。诗人虽然只写出蟋蟀空间位置的转换,却暗传出天气由暖渐渐变凉的过程,令人感到寒气递增。诗句语言简炼。蕴义含蓄。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推荐。爱诗词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原诗出处,译文,注释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移到檐底唱,九月伏在门槛下,十月钻进床底藏。这是描写蟋蟀在不同月份里的景象。诗人虽然只写出蟋蟀空间位置的转换,却暗传出天气由暖渐渐变凉的过程,令人感到寒气递增。诗句语言简炼。蕴义含蓄。注:宇,屋檐。《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诗句出处:《诗经·豳风·七月》
失节是大。推荐。爱诗词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点睛之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一句被经常误读的儒家名言,这句话出自二程的《河南程氏遗书》。【经典解读】《河南程氏遗书》中记载了程颐与另一个人的一段对话。有个人问程颐,娶寡妇为妻合不合理,程颐说,寡妇再嫁属于失节,娶失节的人为妻也是失节。那人又问,如果那个寡妇十分贫穷可以再嫁人吗,程颐就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从中可以看出,程颐所说的并非专指妇女,而是说男女都不能“失节”。寡妇改嫁是一种失节的行为,男人娶寡妇是把寡妇置于不义之地,属于明知故犯之罪,所以也是失节的行为。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仅仅是就事论事,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北宋名臣范仲淹就鼓励寡妇再嫁,他的儿子纯祜死得早,正巧他的学生王陶的妻子也死了,他就把守寡的儿媳嫁给了王陶。程颐本人也没有遵自己所言,他就曾为一个丧夫的外甥女安排了一桩婚事。即使到了南宋,寡妇再嫁也是常事,甚至离婚再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李清照、唐婉都曾再嫁,在当时也并没有引发争议,甚至连皇帝都不歧视再嫁和改嫁的行为。然而,这句话在南宋以至元明以后却成为了禁锢妇女行为的枷锁,这明显不符合程颐的本意。朱熹以后,礼教对人的束缚日益加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成为男权社会压迫妇女的工具,这完全是对思想家本意的断章取义式的误读。
祭妹文翻译。推荐。爱诗词网。袁枚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提倡“性灵”说。所谓“性灵”,就是指真性情。“性”近于实感,“灵”近于想象。把真实的感受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灵”说的真谛。袁枚曾经在《随园诗话》中打比方说:“熊掌豹胎,食之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者也,剪采为之,不如野蓼闲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他论诗如此,写诗文也常常如此。《祭妹文》就是他实现抒写“性灵”的文学主张,回环往复、自道衷情的佳作。《祭妹文》所祭祀的是袁枚的三妹素文。素文的一生是在封建礼教迫害下悲惨的一生。她与江苏如皋高家子弟原是“指腹为婚”,正式受聘时还不满周岁。十多年以后,高家因为儿子恶劣无赖,曾经建议解除婚约。但是,她本人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坚持“从一而终”,不愿解除婚约,勉强成婚。过门以后,丈夫行为放荡,经常向她勒索嫁妆做嫖妓的费用,不依便百般毒打。后来她丈夫因赌博输钱,下狠心要将她卖掉抵债时,她才逃回娘家告官,判决断绝夫妻关系。素文回娘家后,郁郁寡欢,忧愤交加,不幸在四十岁的时候便匆匆早逝。这悲剧的一生,令人同情、叹息、哀伤;而对于袁枚来说,兄妹手足之情,生离死别之悲,更是化作无限的哀思,如同泉水一样从心中喷发出来。文章的开头先总说三妹素文之死,长兄袁枚以一声“呜呼”,哀叹三妹“生于浙而葬于斯”,不仅壮年早逝,而且尸骨埋葬他乡,无限的哀伤从“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中曲曲传出。接着,说三妹致死的原因。这固然是因为三妹与恶劣无赖结为夫妻,备受虐待;但是,穷追到底,又不得不归咎于诗书:早年他们兄妹并肩而坐听先生讲授诗书,三妹尤其“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成年,竟然就这样以身殉礼了。无限的追悔和痛心从“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中翻跌出来。如果说以上是作者直接言情的话,那么,接着下文就是寓情于事。兄妹相处之间的事,可以写得很多很多;但作者将笔墨着重用在能显示死者三妹的品德上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一写来。从“余捉蟋蟀”至“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写兄妹幼年琐事,从中可见恋恋不舍之情。这里写了三件小事:一是兄妹一起捉蟋蟀。作者回忆三妹捉蟋蟀时“奋臂”的天真形象,特别是回忆兄妹在“岁寒虫僵”的时候“同临其穴”的情景,因而联想到今日“殓汝葬汝”,以兄妹幼年时的游玩之乐来反衬壮年时死别之悲。二是兄妹一起朗诵《诗经·郑风》中的《缁衣》一诗。那时,九岁的袁枚与“梳双髻,披单缣”的三妹,以琅琅的童声朗诵《缁衣》一诗,引得先生也连连发出赞叹声。作者在这里以三妹幼年的聪明好学来反衬她壮年忧郁早逝,特别是“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一句,可见作者悲痴成梦,分明是兄妹“死别”还梦为“生离”,寄语三妹共同回忆那兄妹幼年时伴读的美好情景,真是催人泪下。三是刚成年时的兄妹分别与重逢的情景。当袁枚出远门的时候,三妹拽住他的衣裳悲哭;当袁枚进士及第后衣锦归乡时,三妹竟然高兴得“从东厢扶案出”,真所谓“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袁枚《到家》诗)。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生活琐事,其目的是寓情于事,事写得愈详尽愈见他的悲哀,愈见他对三妹恋恋不舍之情。正如作者所说:“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欲哭不能,只能以对“嫛婗情状”的追忆来代替一片痛哭声。如果说以上是写幼年到刚成年时的三妹素文,那么,接着就是写壮年时的三妹素文。从“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至“教从何处呼汝耶”,写三妹素文归娘家后的事,从中可见他们兄妹相依之情。这其中有照料母亲章氏,有辨认家中书信,从中可见三妹的忠孝与才华,是“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特别是前年生病的时候,三妹通宵探问,见袁枚的病情“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在床前给兄长“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作者从自己昔日生病时有三妹说笑解闷,联想到今后再生病时只能独自悲痛,如此以乐写悲,更显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悲伤之情如果说以上写壮年时的三妹,那么,下面就是写兄妹死别。从“汝之疾也”至“而竟已乎”,写兄妹永诀,从中可见作者悲痛欲绝。当三妹生病的时候,袁枚相信医生的话,以为没有什么危险,到扬州探访古迹去了,这就错过了死别的机会;本来三妹可以派人送信让袁枚回家探望,但又生怕兄长心忧,阻止人家去报信,又一次错过了死别的机会;等到三妹病情沉重、气息微弱,盼望兄长回家一别的时候,袁枚也“飞舟渡江”,赶回家来,但袁枚“以未时还家”而三妹“以辰时气绝”,永远失去了这死别的机会;只是三妹“四支犹温,一目未瞑”,以“忍死”等待兄长归来。这里写兄妹死别,文势如同登山,悲伤之情一层高于一层,“四支犹温,一目未瞑”中所蕴藏的哀伤到达了顶峰,真可以说一字一泪,天地同悲。作为与三妹素文情同手足的袁枚,此时此刻,真是痛不欲生。“呜呼痛哉”到“而竟已乎”这一段文字是从一团乱麻似的心中喷射出来的悲恨之声,真有一番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的光景。文章的最后写处理死者的身后事,告慰与伤痛交错。先说三妹的诗:“汝之诗,吾已付梓”;再说三妹的女儿:“汝之女,吾已代嫁”;次说三妹生平事迹的整理:“汝之生平,吾已作传”;又说三妹的坟墓。最后从死者三妹联想到作者自己“至今无男”,又“齿危发秃”,不胜凄凉之感。特别是文章的结尾连说“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回环往复,悲伤不已。《祭妹文》没有采用四字一句的传统祭文的形式,而是以自由抒发的散文抒写作者不尽的哀思。通篇以痛哭为文章,叨叨絮絮,夹哭夹写,其中有泣,有诉,有呼,有嚎,在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一系列琐事的诉说之中,融注着一片真挚的兄妹骨肉之情。虽然叙事琐碎,充满着感伤的气氛,文章的后面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调子更加低沉了,但它抒写了作者对亡妹素文的悼念之情,哀思真切,动人心弦。历来的评论家将它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相提并论,称为古今哀悼文章中的杰作。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推荐。爱诗词网。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湖阴先生〕王字石晚居金陵时的一位邻居杨德逢,号湖阴先生。题壁诗共两首,此选其一。〔长扫〕即常扫。〔排闼〕闼,是小门。排闼,是说推开湖阴先生草堂的门进去。这是一首赞美躬耕隐居的邻里朋友的诗,豪健有神、雅丽精绝、亲切有味。前两句写邻里友人草堂的洁净,田园种植得齐整有序。在一些写隐士的诗歌里,往往把他们所居茅屋檐下的路写成长满了苔藓,以证明他们与世间人事往来绝迹的高雅清静的生活。但这位隐居的湖阴先生不同,他生活的环境不仅清静,而且洁净,因为他自己常常洒扫庭尘,也就难长青苔了。湖阴先生与一般隐士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躬耕田园,精耕细作,把田地修整为一畦一畦的,不仅齐整好看,而且便于浇水管理,这要花费很大的劳动代价,这和那些过寄生生活、待时而图升迁的隐士们相比,精神境界高出许多。对此,诗人在诗中流露出一种赞美之情,这位清高而勤劳的隐者形象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受。后两句写湖阴先生居所环境的优美。园田被绿水环绕,门口对着两座大山,青山抱翠,白云缭绕,山顶处雾腾腾一片茫茫,造成一种朦胧美的意境。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写出了山水的灵性。“一水护田将绿绕”,似乎水流为护田而存在;“两山排闼送青来”,似乎是门前的两座山也急不可待地推开湖阴先生草堂的小门进来,把那令人愉悦的青翠山色送到主人的眼前。把山水写成竞相奉献它们美色的有灵性的事物,含蓄生动地表现着山水忠于隐者的情韵和气派,简直把山水写活了。意新语工,余味无穷。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推荐。爱诗词网。《飞鸟集》第217首〔印度〕泰戈尔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 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 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 垂着绿荫的(郑振铎译,选自《泰戈尔作品集》)【赏析】果实、花朵和绿叶本是植物体生长链条上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在一般人心目中,“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因为花朵体现着植物体青春的最大风采,而果实则表征着植物体生命的最高价值。本是开头二句率先端出上述世人之见,并不意味着诗人的认同,相反的这二句只是为下文提供了一种有力的铺垫:一个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将我们导入诗人自我的内心深处,他既不愿做果实的事业受人重视,也不愿做花朵的事业为人欣赏,而心甘情愿去做叶的事业,他所看重的,是绿叶那“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可贵品质。诗人曾多次礼赞谦逊的美德,即以《飞鸟集》来说,第157首就写道:“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去领受谢词。”第174首的思想倾向也完全相同:“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第57首甚至明确地指出:“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既伟大又谦虚的人格表率。这首诗语言明朗晓畅,意蕴则丰富深邃,而且化抽象为具象,表现十分生动。(曹玉川)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道听途说,德①之弃也。【注释】①德:指有道德的人。【释义】道听途说,是有道德的人所坚决摒弃的。【点评】以道听途说为据,是治学者的大忌。参考文献《论语·阳货》
汉乐府·长歌行。推荐。爱诗词网。《汉乐府·长歌行》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长歌行:汉代乐府的曲牌名。葵:菜名,嫩叶可吃。朝(zhāo)露:早晨的露珠。晞(xī):干。阳春:春天。布:散布。光辉:光泽。焜(kūn)黄:枯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通“花”。衰(cuī):枯萎。百川:所有的河流湖泊。徒:白白地。【大意】园中的葵菜长得青翠碧绿,叶上的露珠儿待到日出就会被晒干。温暖的春天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时常担心秋天来到,万物枯败花叶衰败。所有的河水都向东流到大海,什么时候能再次向西流回?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叹气了。
超今冠古是什么意思。推荐。爱诗词网。成语《超今冠古》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超今冠古:chāojīnguàngǔ词源: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词由:公元820年,即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的七月,朝廷一批大臣大肆吹捧唐宪宗,给他一个尊号,叫“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韩愈这时被贬在潮州,听到这个消息,就写了《贺册尊号表》,不但欢迎这样做,而且对唐宪宗册尊表示庆贺。他在这篇文章中,也大大吹捧了一番。他对“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下个定义,然而就每一个方面举了唐宪宗的政绩来印证,说唐宪宗尊为这样的称号,完全应该的。他说:“所有的美德你都具备了,这个称号对你来说是名实相符的。你的功业实在高得很,超过了今天所有的人,就是和古人相比你也是第一位的。”词义:超过今天的人,和古代的人相比也名列第一。超:超过,超越;冠:第一名。比喻古今第一,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的。亦作“超古冠今”、“超今绝古”。书证: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下:“夫子美诗超今冠古。”《宋书·羊玄保传》:“(褚胤)弈棋之妙,超古冠今。”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独立三边静。推荐。爱诗词网。《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回忆当年雄镇三边之时,敌人不敢来犯,国境安靖;以身许国之心,向谁诉说?只有这随身的宝剑了解自己。写老将军功成身退,绝无怨尤。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阳》诗:“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全唐诗》一四七卷1492页)俞陛云《诗境浅说》甲编:“五六句谓回首当年,曾雄镇三边,纤尘不动,以身许国之心,焉得逢人而语,惟龙泉知我耳。”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推荐。爱诗词网。《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君子于役:君子,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丈夫。于:动词词头。役:指服劳役或兵役。期:服役的期限。曷至哉:曷:何时。意思是:什么时候丈夫才能回到家里呢?埘(shi):在墙壁上挖洞砌成的鸡窝。下来:从高处下来。如之何勿思:怎么不想他。如之何:怎么;勿思:不想(他)。不日不月:不能用日月来计算。有:又;佸(huo):聚会。桀:树桩。下括(kuo):下来了。(11)苟无饥渴:希望丈夫不至于挨饥挨渴。苟:或许,带有疑问口气的希望之词。【鉴赏导示】《君子于役》是写繁重的徭役之苦带给百姓家庭的伤痛。诗中通过一位丈夫服役在外、不知归期的妇女之口的倾诉,反映了西周晚期和周王室东迁以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状况下的人民的生存状态。诗作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刻画细致而真实。【鉴赏】这首诗写一位山村劳动妇女对长期在外服役、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愁绪。诗的第一章开头两句直陈其事,诉说丈夫到远方服役去了,不知归期。“曷至哉?”的疑问,表达了她对丈夫不能自已的思念之情。接下来三句对山村家园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为后面的因为丈夫不能归来的惆怅和对丈夫的思念做了极好的铺垫。黄昏时分,最易勾起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丈夫在家的日子,正是他劳动完毕返回家门的时候,如今却不知他远在何方。此时,她触景生情,便不由得产生了“如之何勿思”的感叹。章末默默的一语,透溢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深沉的爱恋,又流露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极度惆怅。第二章中,诗歌运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仍持续着女主人公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倾诉。“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短短的一句担忧与祝愿的话,蕴含着纯朴深厚的感情,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关心与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服役者经常遭遇到的不幸与折磨。语言本色质朴、凝练是此诗的又一特点。第一章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仅十二字,就勾画了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是耐人寻味的。【鉴赏要点】[1]名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2]复沓的章法、反复咏叹的手法。[3]语言本色质朴、凝练。
江南春绝句 杜牧。推荐。爱诗词网。杜牧《江南春绝句》原文|注释|赏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①。南朝四百八十寺②,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①山郭:依山的城郭。②“南朝”句:南朝统治者多好佛,大兴佛寺。《南史·郭祖深传》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赏析杨慎《升庵诗话》认为“千里”应作“十里”,并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反驳说:“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也。”何文焕从“立题”这一点来反驳杨慎,很有道理。且正所谓“诗家驰骋诗思,精骛八级”、“诗有别材,非关理也”,所以“黄沙远上白云间”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所以我们不必计较“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不是真的半夜敲钟,所以我们才会为李白“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样的句子所陶醉———谁又能真的看到万里黄云、能同时看到长江的九条支流呢?相比符合常情常理,诗歌更重要的是想象丰沛、诗意充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花红草绿、莺啼婉转,一派春光明丽的景象。依山傍水的村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使明朗的春色中因为有人的活动而显得生趣盎然。这两句意象比较密集,但不是像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那样给人急促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而是以明亮的颜色、欢快的声响写出江南春天清新明媚而又详和宁静的感觉。后两句意象就很疏朗,只写了烟雨之中的寺庙楼阁。“多少”两个字,到底体现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慨呢?可做两种理解:一种是体现杜牧的理性批判精神。杜牧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有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所以常常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宋代就有人指出,四百八十寺是概指寺庙之多,杜牧这么写是在讽刺南朝统治者佞佛而贻害国家。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虽然它使前面两句所写的明媚春光带上了一点沉重的色彩,但并没有造成整体氛围的割裂感,仍然体现着江南春天清新迷人的感觉。另一种理解是从更纯粹的诗的氛围来解读。认为它并不是体现杜牧的理性批判,而是因为前两句是眼前景、当时景,又是平面横铺式的,在时间、空间上只具有横断面,澄澈透明却显得单薄。而后两句把人的眼光由南朝所建的寺庙引向历史深处,由时代沧桑之感开掘了诗的纵向深度,这样就使诗歌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蕴藏的情感上都达到了立体化的效果。所谓“诗无达诂”,多样化的理解和阐释正体现着这首看似简单的绝句为什么有涵咏不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