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老。推荐。爱诗词网。诗词典故·天不老【出典】见“天若有情天亦老”条。【释义】见“天若有情天亦老”条。【例句】①天不老,情难绝。(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72)这里化用李贺诗语意,借天不老衬托爱情永远难以断绝。②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门前柳。(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340)这里化用李贺诗语意,感叹上天无情,使有情人难成眷属。
月夜 刘方平。推荐。爱诗词网。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一作《月夜》。诗的开头就定时定景:时是“更深”,景是“月色”。“半人家”,从来理解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说,更深之时一大半的人家都有月色照临,“半”是直饰“人家”的;另一说是,夜静更深,朦胧的月色,一半映照着千家万户的庭院,一半笼罩在茫茫的夜空,“半”是补说“月色”的。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而后者似乎更为妥贴。月色映照的“人家”是静谧的,而月色笼罩的天宇也是静寂的。何况“北斗阑干南斗斜”,此刻正是北斗南斗二星都已横斜、即将隐没的“更深”时刻呢!看得出,这句把“更深”点得更加具体、形象了。天上的寥廓长空,地上的千家万户,似乎都已酣睡,而留下的皓洁的月光,横斜的南斗北斗,也只是相顾无言,默无声息。这“夜”是多么的静,这“月”是多么的洁啊!写夜月的静寂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为静寂而写静寂么?“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原来它是为这两句诗作铺垫的。若非如此静寂,“虫声”又哪能“新透绿窗纱”呢!夜半更深,万籁俱寂,本是寒气袭人的时候,奇怪的是,虫儿叫了,而且叫得很响。诗人写虫儿“偏知”,这就别出心裁。深藏在泥土之中的虫儿,往往是最早感受大地春回的信息的。说虫儿“偏知”,其实是诗人“偏知”。诗人于更深静寂之中,敏锐地觉察到,大地在回春,万物在复苏,生命在萌动。他借虫儿的动态来表现自己的感知,含蓄得很,也委婉得很。“春气暖”了,虫儿也鸣唱起来了。这“虫声”,把“春气暖”的感受编制成一首优美的回春曲;把春回的信息透进“绿窗纱”。一个“新”字,说的是乍鸣初唱,用得熨贴极了。“偏知”在“今夜”,虫儿还是初次鸣唱呢!世人都推崇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名句,而刘方平比苏轼早二百多年就写了这样的名句,这难道不值得赞誉么!(第一句)言更深之时,一半人家照着月色也。(第二句)北斗横于天,南斗斜于西,则更深矣。(三四句)春气暖,则虫声初出,直透窗纱,令窗中人一一听之,触动春愁,不能安睡矣。(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推荐。爱诗词网。卜算子·咏梅陆游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导读】这是陆游一首非常有名的咏梅诗。“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咏物寓志,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将梅花人格化。“卜算子”为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等。【原词】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①驿外:驿站外。驿站:古时传递文书人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译诗】驿站外的一个断桥旁边,有一树梅花在独自吐艳。夕阳中它任凭风吹雨淋,晚霞映出梅孤独的愁态。孤梅全无心去苦争春天,一任群花妒忌它的姣妍。纵然花瓣飘零变成尘土,它的香气依然长留人间。【赏析】词的上片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集中写了梅花的艰难处境。梅花长在偏僻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在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在风雨交加中备受摧残,实在令人叹息。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在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下片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写的是美德之一: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美德之二: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化作尘泥,还香气依旧。末句“只有香如故”意味深长,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和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和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曲折地表达了自己虽历尽艰辛,也决不趋炎附势而坚守节操的决心和孤高雅洁的志趣。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梅花傲然不屈的精神,暗喻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笔致细腻,意味深远,是咏梅词中的杰作。
崔颢黄鹤楼诗。推荐。爱诗词网。【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黄鹤楼:古代名楼。故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悠悠:飘荡的样子。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川:平原。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地名,现在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乡关:故乡。【鉴赏导示】崔颢(704—754),唐时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他的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奔放,少有伤感之情,且接近民歌。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于武昌登黄鹤楼时所作,是崔颢的代表作。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即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诗为咏黄鹤楼的绝唱。【鉴赏】这首诗,写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情。诗的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诗一开始,诗人既未对自己登楼的时间、心情做交待,也未着力描绘眼前的山光水色、草木日月,而是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的感受。诗人登上黄鹤楼,想起关于黄鹤楼的传说,面对人去楼空的现实,不禁怅然而生伤感之情。颔联两句,诗句沿着诗人的视线拓开去,由地上说到天上。那天际飘忽不定的白云呀,多么像浪迹天涯的游子!诗人由白云想到自己更添一层淡淡的乡愁。“一去”两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是昔人一去不回之辞,又有自己的哀怨惋惜之意。宇宙是永恒的,天上的白云千载悠悠不绝,然而人生是短暂的。古人成仙骑鹤也还是一去不复返了,我这一生,不过是白云之下,黄鹤楼上的一名匆匆过客。诗人感叹黄鹤楼的古今变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登楼时的寂寞感受。诗的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寄托乡思。汉阳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在武昌西南长江中。颈联两句,依然顺着诗人的视野运笔,从远处写来,把人们从空悠的白云中带到了绚丽的暖暖春色中来:望望汉水,波光粼粼,十分明丽,汉阳的树木,葱郁青翠,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茂盛,铺展江中。“历历”、“萋萋”叠字的运用,极富立体感、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一幅长江两岸寥廓空旷、秀丽幽雅的春景图。更加映衬了黄鹤楼的幽、空、静,为结句抒发乡思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尾联两句即景抒情寄托乡思。诗人站在黄鹤楼上,隔江的景色是如此的清新、淡雅、幽美,不知不觉已日落西山,黄昏降临,此时此景,怎能不勾起缕缕思乡之情。一般情况下,春光秋色都易引人思乡,何况此时已“日暮”,正是鸟归巢、人投宿的时候,诗人登临已久,视线从汉江自然移向远方,那里不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故乡——汴洲吗?可是那在暮色中遥远的故乡,却何处可见呢?眼前所见到的唯有江上的一片浩渺烟波罢了。在此,诗人以“日暮”、“烟波”作铺垫,衬托由此产生的思乡的“愁”绪。全诗意境茫远、抒情真挚、气势雄浑、语言流畅。它的成功不以内容新奇取胜,而在于用完美的艺术形式痛快淋漓地写出了诗人与许多人共同的感受。茫远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来自于诗人所选取的飘逸雄壮的意象:“仙人”、“黄鹤”的传说,高楼、大江、白云、落日、晴川、烟波,等等。语言的通俗流畅,一气呵成也增加了诗的阅读美感。这些都促成了这首诗成为黄鹤楼的绝唱。【鉴赏要点】[1]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意境茫远,气势雄浑。[3]写景逼真、生动,形象鲜明。[4]语言通俗流畅,一气呵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推荐。爱诗词网。忧国类名言赏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注释这是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的院联,表明了明末东林党对于国家时事的关切之心。句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看在眼里,挂在心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明·顾宪成
新官场现形记。推荐。爱诗词网。《新官场现形记》简介|鉴赏社会小说,二卷。八回。佚名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改良小说社初版。列说部丛书。每回附图一帧,故全称“绘图新官场现形记”。《新官场现形记》叙写荆州地方,濒湖界江,地脉肥沃。某年除夕,小店主王羽飞正醉眼矇眬,感孤叹寡之际,忽有哭声隐约传来。却是邻居包霆夫妻,因万业萧条,生计无着,正待长驱鬼门关,直入枉死城。幸被羽飞一掌击醒,于是,得过且过,权充首营马弁。且说首营参府吉邦基,自幼不拘小节,聚赌闹事后投奔族兄,继而靠上会稽胡游府,便有了说不尽的春风得意,眉飞色舞,至迁荆州,更是如鱼得水,悠哉游哉。俟胡氏一命呜呼,竟若丧考妣,一落千丈,少恃失宠,穷途末路。随惊动恻隐之心,幸得首营之职。孰知账下有文案言蕴球,武营学生出身,弄衅造祸,投门自荐,然终私欲难平,不择手段,则尅扣钱粮,冒名顶替,联络内戚,釜底抽薪,借人背权充垫脚石,施暗计反作进身阶。天长日久,包霆目睹耳闻此种卑鄙龌龊之内幕,当即告辞,怫然而去。有颜公馆主人,为应对亢直,退隐闲居,日渐窘迫,落拓万分,几存末路之思。忽传同年陆楚芗消息,虽获补东越漳平之缺,却为稍有禀正傲骨之气,被参将秦振邦借事掠功自居,先发制人,以撤任告终。又有东嘉应州潘南屏,以算盘心肝,如簧舌尖,铁钳手腕,软硬兼施,恩威并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手牵羊,恐吓要挟,顺水推舟,逼迫就范,如此这般,竟然官运亨通,得意万分。再说言蕴球,劣迹败露,奔走他乡,充作学堂教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献殷勤,挑是非,喧宾夺主,取而代之。其实,诸如侵吞金银,以强词夺理,和盘托出,置死地后快的种种意料之外,令人愕然的所作所为,乃并非鲜见,而时有所闻。献媚,利用,倾轧,算计、宦海之中真是变幻无端,深浅莫测。《新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据说曾浮沉宦海二十余年,因目击其中逢迎之状,运动之法,升降荣辱之机关,攀附竞争之手段,故能罗列排比,描写尽致。其实,这样的描写,还始终未能越出披露与揭发的范畴。不过,在种种图景的展现中,倒也表达了一些颇可意味的思索与见解。水流花放,月暗星昏,总是夹杂着怕凶不怕善,欺寡不欺众的劣性,根深蒂固,万难移易。当知情意融合而为万物之灵时,孤飞独处就走向了合群争存。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了“场”的圈定,有了“层”的划分。然官之于士工农商,实非天定,而系人造,即那富贵贫贱,亦可循环来去。如此,游刃便有了从容周旋的余地。挑破门面语,揭开护身符,所谓道德学问掩隐下的官场黑幕则历历在目。摸不着,猜不透的个中就里,一俟展开,悉览无遗,钢筋铁骨便不肯与无赖小人为伍。而陈陈相因,沿用成习的惯例,或稍备匡正之心,也会有困顿裹足,厄运缠身。惟有人情练达,脉络熟稔者,方能左右逢源,飞黄腾达。更有那秘而不宣,出其不意之所为,又常令人错愕惊诧,却徒唤奈何。《新官场现形记》的结构设置,因其罗列排比的特色,总有隔山涉水,牵强附会,缺衔接,少交代之嫌。同时,人物展现亦随景变换,稍纵即逝,面貌简略,举止一般。惟在叙写陆楚芗蹉跎漳平县时,对参将秦振邦的形象刻划,直切中甚有几分生动之处。这边命案未定,那边教民争衅,秦参将即暴跳起来,痛责陆知县,“我好容易挣来的功名,这番被你这呆鸟带坏了。我到任到今,足足七年,一向不曾遇着风浪”,“你这背时货,你这呆鸟,你害了我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欲一帆风顺,想平步青云的官场心态,实在昭然若揭。待到风声渐紧,难关逼近,秦参将便把眼一斜道,“你要办匪,你最是不要自己性命么,我可还要留着吃饭,不来奉陪你了。”随将“衣冠剥个罄尽,杂在兵役里,行一步颠两步”,“探头探脑摸下五六里路”。当见得“前面火把通明,人头晃动”时,竟“啊呀”一声抱头滚入路旁的草堆里,高喊“大王饶命,我不是秦参将,是卖草的!”贪生怕死,酒囊饭袋的丑恶嘴脸,堪称不打自招。而眼看鹿死在手,胜券稳操,则又迅即翻身上马,趋奔向前,争功邀宠,先发制人。擅于察颜观色,精于随机应变的滑稽面目,荒唐行为,令人啼笑皆非。
晨昏忧乐每相亲。推荐。爱诗词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出处】明·于谦《观书》【译注】书跟我感情深厚,就像老朋友一样,不论早晨还是晚上,不管忧愁还是快乐,它都和我相亲相伴。书卷:书籍。古代的书多做成卷轴形,故称。晨昏:早晚。相亲:彼此亲爱友好。【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酷爱读书,感觉书跟自己就像感情深厚,朝夕相伴的亲友一样。[例]明人于谦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最能反映我读书的心境。(许培根《书卷多情似故人》)
雪战
军事谋略对抗的一种思想,指借助雪势进攻敌人。刘基在《百战奇略》中指出:“凡与敌相攻,若雨雪不止,视敌无备,可潜兵击之,其势可破。法曰:攻其所不戒。”意即:同敌人互相攻打,如果当时下雪不止,敌人没有防备,可派兵进袭,就能攻破敌军。兵法上说:在敌人不戒备时向他们进攻,就是这个道理。此种战法称为雪战。
雪战。推荐。爱诗词网。雪战军事谋略对抗的一种思想,指借助雪势进攻敌人。刘基在《百战奇略》中指出:“凡与敌相攻,若雨雪不止,视敌无备,可潜兵击之,其势可破。法曰:攻其所不戒。”意即:同敌人互相攻打,如果当时下雪不止,敌人没有防备,可派兵进袭,就能攻破敌军。兵法上说:在敌人不戒备时向他们进攻,就是这个道理。此种战法称为雪战。
司马相如子虚赋。推荐。爱诗词网。《汉代文学·司马相如·子虚赋》原文、赏析、鉴赏楚使子虚使于齐〔2〕,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3〕。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4〕,亡是公在焉〔5〕。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6〕?”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从车骑之众〔7〕,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8〕。”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9〕,选徒万骑〔10〕,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11〕。掩兔辚鹿〔12〕,射麋脚麟〔13〕。骛于盐浦〔14〕,割鲜染轮〔15〕。射中获多〔16〕,矜而自功〔17〕。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18〕?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馀年〔19〕。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20〕,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馀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21〕,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22〕,隆崇嵂崒〔23〕,岑崟参差〔24〕,日月蔽亏〔25〕。交错纠纷,上干青云〔26〕;罢池陂陁〔27〕,下属江河〔28〕。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29〕,锡、碧、金、银〔30〕,众色炫耀,照烂龙鳞〔31〕。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昆吾〔32〕;瑊玏、玄厉,碝石、碔砆〔33〕。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34〕,芎、菖蒲〔35〕;江蓠、蘪芜〔36〕,诸柘、巴苴〔37〕。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38〕,案衍壇曼〔39〕;缘以大江〔40〕,限以巫山〔41〕。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42〕,薛、莎、青薠〔43〕;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44〕,东蘠、彫胡〔45〕,莲藕、觚卢〔46〕,菴闾、轩于〔47〕。众物居之,不可胜图〔48〕。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49〕,内隐钜石白沙〔50〕;其中则有神龟、蛟鼍〔51〕,瑇瑁、鼈鼋〔52〕。其北则有阴林〔53〕,其树楩、楠、豫章〔54〕,桂、椒、木兰,檗、离、朱杨〔55〕,樝梨、梬栗〔56〕,橘、柚芬芳〔57〕;其上则有鹓雏、孔、鸾〔58〕,腾远、射干〔59〕;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犴〔60〕。于是乎乃使诸之伦〔61〕,手格此兽〔62〕。楚王乃驾驯駮之驷〔63〕,乘雕玉之舆〔64〕;靡鱼须之桡旃〔65〕,曳明月之珠旗〔66〕;建干将之雄戟〔67〕,左乌号之雕弓〔68〕,右夏服之劲箭〔69〕。阳子骖乘〔70〕,孅阿为御〔71〕,案节未舒,即陵狡兽〔72〕。蹴跫跫〔73〕,辚距虚〔74〕;轶野马,騊駼〔75〕;乘遗风〔76〕,射游骐〔77〕,倏眒倩浰〔78〕。雷动猋至〔79〕,星流霆击〔80〕。弓不虚发〔81〕,中必决眦〔82〕;洞胸达掖,绝乎心系〔83〕。获若雨兽〔84〕,揜草蔽地〔85〕。于是楚王乃弭节徘徊〔86〕,翱翔容与;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受诎〔87〕,殚睹众物之变态〔88〕。“‘于是郑女曼姬〔89〕,被阿緆,揄纻缟〔90〕,杂纤罗,垂雾縠,〔91〕襞积褰绉〔92〕,纡徐委曲〔93〕,郁桡溪谷〔94〕。衯衯裶裶〔95〕,扬袘戍削〔96〕,蜚襳垂髾〔97〕。扶舆、猗靡〔98〕,翕呷萃蔡〔99〕;下摩兰蕙〔100〕,上拂羽盖〔101〕;错翡翠之葳蕤〔102〕,缪绕玉绥〔103〕。眇眇忽忽〔104〕,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105〕,媻姗、窣〔106〕,上乎金堤〔107〕;揜翡翠〔108〕,射〔109〕;微矰出〔110〕,纤缴施〔111〕。弋白鹄〔112〕,连驾鹅〔113〕;双鸧下〔114〕,玄鹤加〔115〕。怠而后发〔116〕,游于清池。浮文鹢〔117〕,扬桂栧〔118〕;张翠帷,建羽盖;罔瑇瑁〔119〕,鉤紫贝〔120〕;金鼓〔121〕,吹鸣籁〔122〕;榜人歌〔123〕,声流喝〔124〕,水虫骇,波鸿沸〔125〕;涌泉起,奔扬会〔126〕。礧石相激〔127〕,硠硠礚礚〔128〕;若雷霆之声,闻乎数百里之外。将息獠者,击灵鼓〔129〕,起烽燧〔130〕;车按行,骑就队〔131〕;纚乎淫淫〔132〕,般乎裔裔〔133〕。“‘于是楚王乃登阳云之台〔134〕,怕乎无为〔135〕,憺乎自持〔136〕;勺药之和具〔137〕,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脟割轮焠〔138〕,自以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无以为应仆也。”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139〕,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140〕,以娱左右〔141〕,何名为夸哉!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142〕,先生之馀论也〔143〕。今足下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144〕,而显侈靡,窃以为足下不取也。若必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145〕。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陼钜海〔146〕,南有琅邪〔147〕,观乎成山〔148〕,射乎之罘〔149〕;浮渤澥〔150〕,游孟渚〔151〕。邪与肃慎为邻〔152〕,右以汤谷为界〔153〕;秋田乎青丘〔154〕,彷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156〕!若乃俶傥瑰玮〔156〕,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崒〔157〕,充牣其中〔158〕,不可胜记;禹不能名,卨不能计〔159〕。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160〕,是以王辞不复〔161〕,何为无以应哉?”〔1〕本篇选自胡克家校刻李善注《文选》。《子虚赋》同《上林赋》在《史记》、《汉书》中为一篇,《文选》始分为二。作者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自求免官而游于梁,依梁孝王。在梁著《子虚赋》。梁孝王死后,回到蜀郡临邛。后因汉武帝读《子虚赋》而被召至京,著《天子游猎赋》,前后璧合,即《子虚》、《上林》。后任命为郎,奉命通西南夷。晚年因病免官,家居而卒。司马相如赋《汉书·艺文志》言二十九篇,今存六篇。《子虚》、《上林》分则为二,合则为一,从构思上说是一个整体。〔2〕子虚:同“乌有先生”、“亡(wu)是公”都是虚拟人称。“子虚”、“乌有”、“亡是”义并相近,都是说并无此人。齐:汉初封高祖长庶男刘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吕后称制时稍削之,文帝立,尽以高后时所割复与齐。刘肥之孙齐文王卒,无子,国除。后一岁,文帝以刘肥之子分齐为王,齐有七王。吴楚反时,齐王曾受胁迫参与其谋,齐孝王畏罪自杀,景帝乃立其子寿为齐王(懿王)。武帝时主父偃曰:“刘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吕太后时齐欲反。吴楚时孝王几为乱。今闻齐王与其姊乱。”武帝初年以前齐国情况可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云:“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索隐述赞》云:“表海大国,悉封齐王。”则齐楚之国,至武帝初年已属尾大不掉。司马相如此赋,非无深意。〔3〕“王悉发车骑(ji)”二句:《史记》、《汉书》本传“王”前有“齐”字。“畋”作“田”,下同。《艺文类聚·产业部》下引同。“悉发车骑”《史记》作“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五臣本《文选》与《类聚》引同。畋(tian):打猎。〔4〕过:过访。奼(cha):“诧”之借,五臣本作“诧”。夸耀。〔5〕亡是公:《史记》与《汉书》作“无是公”。在:原作“存”,据《史记》与《类聚》改。〔6〕获:出猎而得。此指所猎获的禽兽。〔7〕仆:古代男子自谦之称。〔8〕云梦之事:先秦时楚国泽薮名,在长江以北,汉水下游,当今京山、天门、应城、汉川、云梦等县地,此后面积逐渐缩小,并逐渐向东南方转移。〔9〕乘(sheng):辆。〔10〕选徒:数(计算)兵卒。选徒万骑:犹言“点了一万骑兵”。〔11〕罘(fu):捕兽的工具,即覆车,也叫幡车网。弥:满,遍布。〔12〕掩:用罘网之类罩住。辚(lin):用车轮辗轧。〔13〕脚麟:《史记索隐》:“司马彪曰:‘脚,掎也。’《说文》曰:‘掎,偏引一脚也。’”则“脚麟”是言拽住麟的后腿。麟:一种鹿类的动物。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今并州界有麟,大小如鹿,非瑞应麟也。”〔14〕鹜(wu):奔驰。盐浦:海边盐滩。〔15〕鲜:本义为生鱼,引申为新鲜生肉。如《左传·襄三十年》:“惟君用鲜,众给而已。”割鲜:指打猎休息时割所获禽兽之鲜肉烧而野食。染轮:指割鲜肉时血污车轮(因割时依车轮而悬挂之)。〔16〕中(zhong):指射到了目标上。〔17〕矜(jin):自负贤能。自功:自以为有功。〔18〕饶乐:富有乐趣。饶:富足。〔19〕宿卫:在宫中任值宿守卫之官。〔20〕有无:偏义复词,指宫禁苑囿中之所有。〔21〕特:仅仅。〔22〕盘纡岪(fu)郁:(山势)逶迤曲折。〔23〕隆崇崒(luzu):高峻奇险。崒:山高危的样子。〔24〕岑崟(cenyin):山高峻貌。〔25〕日月蔽亏:言山很高,有时把日月都遮挡住。“亏”指挡住了一部分。〔26〕干:抵,触,够着。〔27〕罢(pi)池:倾斜貌。陂(po)陀:宽广貌。〔28〕属(zhu):连接。〔29〕丹:朱砂。青:石青。均可作颜料。赭(zhe):赤色的土。堊(e):白土。雌黄:与雄黄同类,又名石黄,即三硫化砷。可制颜料。白坿:石英。〔30〕碧:青绿色玉石。《说文》:“碧,玉之青美者,从玉、石,白声。”《汉书》颜师古注“谓玉之青白色者”,乃误解字之结构所致。〔31〕照烂龙麟:众色照耀,鲜亮如龙麟。〔32〕玫瑰:火齐珠(颜师古注,《一切经音义》卷六)。或曰美玉,或曰石珠,或曰琅玕”。胡绍煐《文选笺证》曰:“琅玕亦珠也。……珠多以玉石琢成之。”则众说虽异,但亦相近。琳:玉名。或曰珠。胡绍煐曰:“古珠皆以玉……名异而实同。”瑉(min):一种似玉的美石。昆吾:一种矿物石。也作“琨珸”、“崐峿”,《史记索隐》引司马彪说:“崐峿,石之次玉者。《河图》云:‘流州多积石,名崐峿石,炼之成铁,以作剑,光明如水晶。’”〔33〕瑊玏(jianle):一种次于玉的石。玄厉:一种纯黑色的可以用来磨刀的石。碝(ruan):似玉的石。《文选》本篇郭璞注引张揖说:“石之次玉者”,“白者如冰,半有赤色。”碔砆(wufu):即砆石。也是似玉的石。郭璞注:“碔玞,赤地白采,葱茏白黑不分。”也作“武夫”。〔34〕衡:也作“蘅”,即杜蘅。芷:白芷。若:杜若。并香草名。〔35〕芎(xiongqing):多年生草本,叶秋芹,秋开白花,根茎可入药。菖蒲:多年生草本,生于水边,叶上有脊,细长如剑形。〔36〕江蓠:一本作“茳离”。即大叶芎。蘼芜:芎的苗,叶有香气。〔37〕诸柘(zhe):甘蔗。巴苴(ju):巴蕉。〔38〕陁(yi)靡:邪长。郭璞注引司马彪曰:“陁靡,邪靡也。”《汉书》“陁”作“阤”,音同。〔39〕案衍壇曼:皆地势平宽貌。〔40〕缘:沿着。〔41〕限:界线,边缘。此处作动词用。巫山:在云梦泽一带。《舆地纪胜》曰:“阳台庙在汉川县南三十五里阳台山上,即宋玉为《高唐赋》处。”此巫山即阳台山。〔42〕葴(zhen):马蓝。菥(si):《史记》作“”,《汉书》作“析”,一种似燕麦的草。《广志》云:“凉州地生析草,皆如中国燕麦。”苞:一种草,与茅相似,可以用来织席、编屦。荔:似蒲而小,根可制刷子。〔43〕薛:即萧,双声假借。张揖曰:“薛,藾蒿也。”莎(suo):蒿的一种,其根叫香附子。一名雀头香。青薠:似莎而大,生江湖。〔44〕埤:通:“卑”。《史记》集解本作“卑”。卑湿:低湿。藏莨(zanglang):狼尾草。俗名狗尾巴草。蒹(jian):荻苇。葭(jia):芦苇。〔45〕东蘠(qiang),水蓼。“蘠”,《史记》作“蔷”。其结实形尖而扁,似葵子,可食。彫胡:菰米。〔46〕觚(gu)卢:《史记》作“菰卢”,音义同。方以智《通雅》以为指菰茭、芦笋。〔47〕菴(an)闾:青蒿。《政类本草》卷六引《图经》:“菴闾子,春生,苗叶如艾蒿,高三二尺。七月开花,八月结实。”又云:“菴,草屋也。闾,里门也。此草乃蒿属,老茎可以盖覆庵闾,故以名之。”轩于:莸草(《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说)。《证类本草》卷十一引陈藏器说:“莸草,生水田中,似结缕,叶长,马食之。”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六:“茎颇似蕙而臭。”〔48〕不可胜图:数不胜数。图:计。《公羊传·庄十三年》:“君不图与?”注:“图,计也。”〔49〕外:指池水表面。发:开放。菱华:菱的花,色白,四瓣。〔50〕内:涌泉清池之内。钜:同“巨”。〔51〕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鼍(tuo):一名鼍龙,又句猪婆龙。四足,背尾有鳞甲,似蜥蜴而身大,体长六尺至丈余。力猛。皮可以蒙鼓。〔52〕瑇瑁(daimei):爬行动物,形状像龟,产于热带海中,甲壳可以作装饰品。鼋(yuan):大鳖,背青黄色,头有疙瘩,俗称癞头鼋。〔53〕阴林:幽深的树林。〔54〕楩(pian):即今黄楩木。长于南方,质地坚密,为建筑良材。豫章;木名,樟类良材。〔55〕檗(bo):黄蘖。皮可作颜料。离:山梨。《尔雅》:“梨,山樆。”《玉篇》:“樆,山梨也。”郝懿行曰:“梨生人家者梨,生山中者名樆。”《说文》无“樆”字,当作“离”。朱杨:河柳。也叫“柽”,高丈余,夏秋两季开红白小花。〔56〕樝(zha):同“楂”。即今铁梨,果实黄赤而圆,肉坚,酸涩,入汤煮熟则甜滑。梬(ying)栗:又名梬枣、丁香柿。似柿子而小,甘陇一带叫软枣。〔57〕柚(you):常缘灌木,果实与橘、橙相类而较大,色正黄、皮厚。〔58〕其上,承接上文,指树上。“有”字下五臣本有“赤猿玃猱”,《史记》作“赤猨蠼蝚”。鹓(yuan):鸾凤之属。孔:孔雀。鸾:鸾鸟。此处皆借以言云梦北部森林中奇禽异兽人所罕见者尽有之。〔59〕腾远:一种善于凭借树枝等凌空腾跃的猿类。“腾远’即‘腾猿”,“猿”“远”字相近。射(ye)干:郭璞注:“似狐,能缘木。”法云《翻译名义·畜生篇》曰:“悉伽罗,此云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60〕蟃(wan)蜒:据《广韵》,字当作“獌狿”。郭璞曰:“大兽似狸,长一寻(按:原作:“长百寻”,盖传抄之误。孙偭云:“獌狿,大兽名,长八尺。”八尺即一寻)。犴(chuan):一种猛兽名。〔61〕(zhuan)诸:即专诸(?—公元前515),春秋时吴国猛士,曾替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62〕手格:空手搏击。格:搏击。〔63〕驯駮之驷:四匹驯服的毛色不纯的马。驯:驯服。駮:同“驳”,毛色不纯的马。驷:合驾一车的四匹马。〔64〕雕玉之舆:雕刻精致、上面镶嵌有玉石的车子。〔65〕靡:同“麾”(hui),义同“挥”。鱼须之桡(nao)旃(zhan):鱼须喻旗上缘之旒穗。桡:曲。旃:曲柄的旗。〔66〕曳(ye):摇。明月之珠旗:以明月珠为缀饰的旗。〔67〕建:竖起。干将:刀剑锋利的样子。《广雅疏证·释器》:“干将为利刃之貌,故又为剑戟之通称。……自《吴越春秋》以干将为吴人,遂致纷纷之说。”古者工匠勒其名于器具之上,干将当是著名工匠之名号,后遂成善铸剑戟者之通名和名剑之名。也仍用以形容剑戟锋刃之利。〔68〕乌号(hao):本是柘木之名,因以称柘木做成的弓。柘木密致坚韧,所做的弓弹性好而力大。又因其木色黄,木汁可染赤黄色,故传说黄帝之弓为乌号之弓”。雕弓:上面刻有花纹图案的弓。〔69〕夏服之劲箭:夏后氏之利箭。夏后氏有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服,箭袋。“夏服之劲箭”意为夏后氏箭袋中装的利箭。〔70〕阳子:孙阳。字伯乐,秦穆公之臣,善御。骖乘:陪乘。〔71〕孅(xian)阿:古之善御者。又传说是月御。〔72〕“案节”二句:言尚未完全放开奔驰,即已陵轹狡捷的野兽。案节,指马行缓慢而有节奏。未舒,未展开奔驰。陵,陵轹,从上面辗过去。〔73〕蹴(cu):踢。蛩(qiong)蛩:传说中兽名。《史记》作“邛邛”。《汉书》注引张揖曰:“蛩蛩,青兽,状如马。”〔74〕辚(lin):辗。距虚:野兽,驴骡之属。〔75〕“轶(yi)野马”二句:超越野马、陶駼,以车轴撞击之。两句互文见义。轶,超越。(wei),车轴头,此处用为动词。騊駼,《字林》云:“北狄良马也。一曰野马也。”古所谓“天马”,即指未经驯养的野马。〔76〕遗风:千里马名。〔77〕骐(qi):白色而有苍艾色花纹的马。游骐:非驯养之骐马。〔78〕倏眒(shushen):奔逐迅速貌。如左思《蜀都赋》:“鹰犬倏眒。”倩浰(qianli):迅疾貌。〔79〕猋(biao):疾风。今通作“飙”。〔80〕星流:形容追逐野兽的人马如流星一样快。霆:闪电。《汉书》作“电”。〔81〕弓:拉弓。〔82〕中(zhong)必决眦(zi):必射中其目,使其目眶绽裂。决:裂开。眦:目眶。〔83〕“洞胸”二句:箭镞穿过胸部而从腋下射出,射断了连着心脏的经络。洞:贯穿。掖:同“腋”。心系:连着心脏的血脉经络。〔84〕获:收获。雨兽:形容野兽多得像下雨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满地都是。〔85〕揜(yan):遮盖。〔86〕弭(mi)节:按节徐行。〔87〕徼(jiao):拦遮、截当。(ju):疲极,此处指被追疲极的野兽。受诎:收取力尽不能再跑的禽兽。〔88〕殚(dan):尽。变态:指动物被猎获时的各种姿态。〔89〕郑女:郑国的女子。郑处南北商贾交会之地,其女善唱流行新曲。曼姬:即美女。曼:皮肤细腻的样子。如楚辞《天问》:“平胁曼肤。”〔90〕二句言披着细缯和细布的上衣与披风,曳着纻麻布和细白生绢的长袖。被,同“披”。阿,细缯。緆(xi),细布。揄(yu),挥,曳。纻(zhu),麻织成的布。缟(gao),细白的生绢。〔91〕杂纤罗:装饰着细致的罗绮。雾縠(hu):轻薄如云雾的薄纱。〔92〕襞(bi)积:衣裙上的褶子。褰绉(qianzhou):缩叠。此指上下折叠成的褶裥。褰:提起,褶起。〔93〕纡(yu)徐委曲:形容衣裳上皱褶的纹理弯曲好看。纡徐:从容宽舒貌。委曲:曲折辗转貌。〔94〕郁桡溪谷:緆缟罗縠之属轻软多褶纹,有如布满溪谷。郁桡:深曲貌。〔95〕衯(fen)衯裶(fei)裶:衣长而飘动貌。“衯衯”义同“纷纷”,“裶裶”义同“蜚蜚”。此用以形容衣裙,故字从“衣”。〔96〕袘(yi):衣裙之下缘。戍削:衣裙边缘整齐貌。〔97〕蜚襳(feixian):衣上长带随风飘起。蜚:同“飞”。襳:衣上装饰性长带。垂髾(shao):带端剪成燕成燕尾形的丝线垂着。髾:本义为发尾,两边长,以帛续旐亦作燕尾形,衣带端之丝线也作燕尾形,因其形亦称之为“髾”。〔98〕扶舆、猗(yi)靡:衣裙摆动、体态婀娜之貌。《淮南子·修务》:“今鼓舞者扶於猗那。”《上林赋》:“垂条扶於。”“扶舆”即“扶於”,“猗靡”即“猗那”。胡绍煐曰:“枝条谓之扶於,亦犹猗那,故体态谓之扶舆,亦谓之猗靡。”〔99〕翕(xi)呷(xia)萃蔡:因风吹和人行走衣服发出窸窸窣窣和哗啦哗啦的响声。张揖曰:“翕呷,衣起张也;萃蔡,衣声也。”〔100〕摩:抚摸,摩擦。〔101〕羽盖:用羽毛缀饰的车盖。〔102〕错:错杂。翡翠:一种鸟。雄者羽为红色,名翡,雌者羽为绿色,名翠。葳蕤(weirui):繁盛的样子。这里是形容羽毛的头饰。〔103〕缪:此处同“缭”。绥(rui):本义为帽缨末稍部分(缨结于颔下,垂者名绥),此处指女子头上所饰缨绥,乃以玉珠串起缠绕而成。〔104〕眇(miao)眇:犹缈缈。众女以轻縠薄缟罩之,随意行走,衣带飘拂,如云如雾,故曰:“缈缈忽忽”。〔105〕獠(liao):夜猎。此处指打猎。〔106〕媻(pan)姗、窣(bosu):皆谓摇摆缓行之貌(参胡绍煐说)。媻姗,同“蹒跚”。窣,匍匐而行。此处指有时身体失去平衡时以手扶地。〔107〕金堤:坚固的河堤。〔108〕揜(yan):同“掩”。其义通“罨”,指网从上掩之以捕取。〔109〕(junyi):雉一类的鸟,其羽毛呈五彩。〔110〕微矰(zeng):很细的系有生丝的短箭,射飞鸟所用。出:射出。〔111〕纤:原作“孅”,同“纤”。《史记》与五臣本作“纤”,今据改。缴(zhuo):矰后所系生丝线。施(yi):曳,延续,延展。〔112〕弋(yi):用矰射。鹄(hu):天鹅。〔113〕驾(jia)鹅:野鹅。〔114〕鸧(cang):鸧鸹。一种水鸟,似鹤,苍青色。下:指被射下。〔115〕玄鹤:黑色的鹤。加:箭加于其身。〔116〕发:出发。〔117〕浮:指泛舟。文鹢:加彩绘雕饰的船。鹢(yi):一种水鸟,似鹭而大,羽色苍白,善高飞。古代君王所乘船,其首有鹢首。后代以鹢为舟之代称。文:文彩。〔118〕扬桂栧(yi):高举起桂木作的般桨。栧:同“枻”。“桂”原作“旌”,《史记》作“桂”。王念孙曰:“‘桂栧’谓以桂为楫,犹《楚辞》言‘桂櫂兮兰栧’也。‘浮文鹢’,扬桂栧;张翠帷,建羽盖’,皆相对为文。”王说是,今据改。〔119〕罔:借为“网”。此处用为动词,用网捕。〔120〕鉤:钓。《史记》、《汉书》作“钓”。〔121〕摐(chuang):击。金鼓:钲。铙钹一类的乐器。〔122〕籁:箫。〔123〕榜人:船夫。榜:船。〔124〕流声:悠扬的歌声。喝(ye):声音悲咽,嘶哑。此形容船夫所唱民歌,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也。〔125〕波鸿沸:指天鹅大雁之类水鸟惊起叫着乱飞。波鸿:概指大雁之类水鸟。此句与上“水虫骇”相对,上句言水中鱼鳖之类惊骇奔走,下句言水上的鸿鹄之类喧嚷乱飞。〔126〕“涌泉起”二句:指波涛相激荡而汇合。奔扬:指波涛(日人中井积德说)。〔127〕礧(lei)石:众石。儡:堆积。〔128〕硠硠礚礚(langke):石头因水之冲击相撞的声。〔129〕灵鼓:一种六面鼓(见《周礼·地官·鼓人》郑玄注)。〔130〕起烽燧:燃起火把。烽指束草于长木之端者,燧指积薪,必要时点燃。古者”烽主昼,燧主夜。”此处偏指烽。〔131〕骑(ji):备有鞍辔的马。此处指骑马者。就:归于。〔132〕(xi):连属貌。淫淫:渐进貌。〔133〕般(pan):逶迤延伸。裔裔:流行貌。〔134〕阳云之台:原作“云阳之台”。据《史记》、《汉书》及五臣本改。宋玉《大言赋》、《小言赋》皆作“阳云之台”。阳云之台即阳台,在云梦南巫山之下。〔135〕无为:指内心泰然无事。怕:恬淡貌。〔136〕憺:安静貌。今通作“澹”,安静无事之貌。自持:保持平静的心情。〔137〕勺药:即调和、调料(植物香料调味品的粉末)。文颖曰:“五味之和也。”具:备。御:进食。〔138〕脟(luan):通“臠”。切成块状的鱼肉。轮焠(cui):在车轮间烤炙之。郭嵩焘曰:“‘脟割轮焠’,正谓割取臠,就轮间炙而食之。此盖以讥上‘割鲜染轮’之说也。”上句言“曾不下舆”,则郭说是也。〔139〕贶(kuang):惠赐。此处犹今言“赏光”。〔140〕戮(lu)力:并力、勉力。致获:获得野兽。〔141〕左右:左右之人。此处代指楚使子虚。〔142〕风烈:指美好的风俗和光辉的业绩。〔143〕先生之馀论:您先生很多高论中的一点。〔144〕奢言:大言。淫乐:过分的游乐活动。〔145〕害:妨害,损伤。信:诚实、信誉。〔146〕陼:同“渚”。钜:此处同“巨”。东陼钜海:东面以大海边为渚(犹言东临大海)。〔147〕琅邪(ya):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五十里,其山三面为海,西南与陆地相连。〔148〕观:游观。成山:在今山东荣城县东。成山及上句的琅邪皆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所至。〔149〕之罘(fu):山名。三面环海,一径南通。在今山东烟台市以北。〔150〕渤澥(xie):指渤海。郭璞注引应劭曰:“渤澥,海别枝也。”即大海延伸入陆地中的部分。〔151〕孟渚: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152〕邪:同“斜”。肃慎:古国名,在今黑龙江、吉林、辽宁诸省地域以内。〔153〕右:当为“左”字之误。古代言地域之左右前后,皆以面南时方位言之。李善注已指出其误。梁章钜、朱珔、高步瀛并有说。汤(yang)谷:传说中日出之处。此处指东面大海。〔154〕田:同“畋”,打猎。青丘:古国名,传说其地有九尾狐。胡绍煐、高步瀛以为指辽东、高丽一带地方,非是。今考定为今山东蓬莱以东之长岛。〔155〕蒂(di)芥:比喻细小的东西。蒂,花、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芥:一种植物,其籽可用于榨油或碾作调味品。籽的颗粒很小。〔156〕俶傥(titang):同“倜傥”,不平凡。瑰玮:谓事物珍贵奇异。〔157〕鳞崒(cui):如鱼鳞般集合到一起。〔158〕充牣(ren):充满。〔159〕“禹不能名”二句:言其种类众多。传说禹任治水之事,别九州,“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史记·夏本纪》),广见博识。卨(xie),典籍中也写作“契”尧时任司徒之职,而司徒以测算为特长。〔160〕见客:被看作宾客。〔161〕辞:言词。复:回答。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在汉代骋辞大赋的创作上有典范作用,此后的《两都》、《二京》等皆“依样画葫芦”,遂形成京苑赋的一个结构特征。清人程延祚《骚赋论·中》云:“《子虚》、《上林》,总众类而不厌其繁,会群采而不流于靡,高文绝艳,其宋玉之流亚乎?”说明了本篇的特色。本篇描写场面宏大而层次分明。虽长篇铺排,但将描写自然环境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将概括叙述同具体场面、细节的描写结合起来,而且角度时时变换,尤能注意到事物的对立统一美。如写云梦泽景象,写“上干青云”的崇山峻岭,也写“下属江河”斜坡曲岸;写平原广泽的花草众物,也写高丘阴林的树木深林,等等。水陆、上下、燥湿、飞禽走兽,万象毕具,众彩纷呈。构架的宏伟、叙述的整齐、语言的丰富多彩三者结合在一起。故欲了解汉赋的特色,应先读《子虚》、《上林》。
能温席。推荐。爱诗词网。【原文】香①九龄②,能温席③,孝于亲,所当执④。【出处】《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作,是我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注释】①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典,官至尚书令。②九龄:九岁。③温席:暖被窝。④执:做事。【译文】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应该谨守的本分。【赏析与启迪】在元朝郭守正所编的《二十四孝》中,记载着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意思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凛冽冬夜,九岁孩童黄香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御寒;在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懂事的黄香又不辞辛苦地为父亲扇凉枕席。黄香的行为,源自于他内心最质朴、最真挚的孝道;黄香身上的品格,正是我们世代传承的尊老爱亲的美德。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无不倾注着父母厚重而又真切的关爱。现实生活中,有的青少年不肯体谅父母的艰辛,不懂得孝敬父母,只知道向父母要钱索物,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口腹之欲,这种人和九岁的黄香比起来,显得多么的自私和渺小。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美德和做人的起码良知,它不能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战前准备。推荐。爱诗词网。《孙子兵法·主题篇·战前准备》鉴赏〔形〕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九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鉴赏】在战争之前,除了比较双方的“五事”、“七计”,预测战争胜负,用“庙算”进行决策,以及采用各种方法“为之势”、“因利而制权”外,还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孙子军事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李筌注:“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垒,多具军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左川泽,右丘陵,为不可胜也。”张预注:“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九变》篇又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曹操注:“安不忘危,常设备也。”梅尧臣注:“所赖者,有备也。”上述孙子的言论和各家注解都充分说明战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战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历来军事家都十分注意。司马穰苴说:“凡战,定爵位,著功罪,申教令。”所谓“定爵位”是明确各级军官的高低和职责;“著功罪”是表彰军队各部过去的功劳和警戒过去的罪过;“申教令”是对部下加强教育,使其听从命令。他又说:“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为五虑。”即在战前要选择天时、聚集财富、使众悦服、占据有利地势、重视兵器的配备和坚利。司马穰苴还说:“凡战,人习阵利,极物以预,是谓有善。”(《司马法·定爵》)他要求人人练习阵战之利,预先充分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就会有好的结果。可见司马穰苴对战前准备的重视。孙膑说:战时要“事备而后动”;“无备者伤”,“无备者困于地”(见《孙膑兵法》的《势备》、《见威王》、《威王问》等篇)。可见孙膑也十分重视战前的各项准备。以上这些论述,与孙子主张“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恃吾有以待”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战前缺乏准备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事,在春秋时代比比皆是。公元前638年,邾人出师攻鲁。鲁轻视邾,“不设备而御之”。结果两军一战,鲁师大败,鲁公的头盔亦被邾人所获。公元前582年,楚人伐莒。莒“无备”,“不修城郭”,故只十二日“楚克其三都”,莒国几乎被灭。公元前562年,秦庶长鲍等帅师伐晋,晋因秦师少而“弗设备”,结果“晋师败绩”。由上述多次战例说明,孙子主张在战前要“先为不可胜”和“立于不败之地”的论断,是从长期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多么英明而有远见的策略!历史上因事先准备充分而取得战争胜利的事,也不胜枚举。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迎战依附突厥的刘武周,在柏壁(今山西新绛县)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对峙。诸将纷纷请战,李世民分析说:“宋金刚孤军深入,兵锋甚锐;但其补给困难,故其意在速战,不利持久。我们则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击。另外,我们可分兵直趋汾(今山西汾阳市)、隰(今山西隰县),攻其腹地。如此,则宋金刚前无可掠,后有失地之忧,必然退兵。那时我们再进击,定有所获。”次年4月,宋金刚部因处境不利,被迫撤军。李世民乘势追击,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大败宋金刚,使其损失惨重,狼狈逃窜。这一战役,李世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胸有计谋,抓住时机出击,因而取得大胜。孙子关于“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还可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以体育竞赛为例。跳水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运动,参加跳水比赛要有很强的毅力,才能练得高超的跳水技能。跳水队员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台上一秒钟,台下数年功。”比赛时成功、优美的一跳,要靠平时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改进、巩固、提高才能练就。第26届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金牌获得者熊倪曾深有感慨地说:“中国跳水队所取得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教练员同运动员用血汗浇铸出来的。”在跳水比赛中,只有如孙子所说的那样“先为不可胜”,练就一身别人无法超越的本领,才能获得冠军,夺取金牌,在世界体坛上一展雄风!孙子所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立于不败之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等教导,应该成为体育竞赛项目参加者的座右铭。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推荐。爱诗词网。《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出自哪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什么意思,《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原文出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赏析。【出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请你别再说要把我抛弃的话了,只希望你多加珍重,三餐可要多吃些饭啊!这两句诗描写妇人对迟迟不返的丈夫,内心的恳切叮咛;游子乐不思归,妻子却毫不埋怨,依旧对丈夫诚心关照挂念。【原诗】见“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长篇小说。清李汝珍作,一百回,出于嘉庆年间。作者李汝珍(1763?-1830?),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河南县丞。他学识渊博,精通音韵,兼及杂艺,著有《李氏音鉴》。《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作二百回,但仅成百回。作品描写唐敖、多九公等游历海外四十余国的见闻和唐闺臣等一百个才女的故事,中间多有浪漫的海外奇闻的描写和各种专门学问知识的穿插。作者描写海外奇闻多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加推衍而成,借以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讥弹现实社会的黑暗。作品对日薄西山的腐朽封建社会的种种伪善人物和风习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和强调相让不争的社会理想。《镜花缘》通过浪漫主义的海外世界的幻境来反映现实,抨击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弊端,表现改良社会的要求和设想,是一部有特色的作品。但缺乏生动的人物性格刻画,人物有漫画化倾向,情节多有不谐调之处,剪裁不精,中间穿插各种技艺知识,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镜花缘作者。推荐。爱诗词网。长篇小说。清李汝珍作,一百回,出于嘉庆年间。作者李汝珍(1763?-1830?),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河南县丞。他学识渊博,精通音韵,兼及杂艺,著有《李氏音鉴》。《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作二百回,但仅成百回。作品描写唐敖、多九公等游历海外四十余国的见闻和唐闺臣等一百个才女的故事,中间多有浪漫的海外奇闻的描写和各种专门学问知识的穿插。作者描写海外奇闻多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加推衍而成,借以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讥弹现实社会的黑暗。作品对日薄西山的腐朽封建社会的种种伪善人物和风习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和强调相让不争的社会理想。《镜花缘》通过浪漫主义的海外世界的幻境来反映现实,抨击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弊端,表现改良社会的要求和设想,是一部有特色的作品。但缺乏生动的人物性格刻画,人物有漫画化倾向,情节多有不谐调之处,剪裁不精,中间穿插各种技艺知识,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推荐。爱诗词网。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题解】这首诗写于763年,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被官军收复。作者当时正在四川梓州,为避安史之乱,于762年在梓州居住了一年零八个月。【注释】1.官军:唐朝军队。2.收:收复。3.剑外:剑门关以北。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4.蓟北:蓟州以北,今河北北部一带,叛军老巢。5.涕泪:眼泪。6.却看:回过头来看。7.妻子:妻子和儿女。8.愁何在:不再愁。9.漫卷:随便、胡乱卷起。10.青春:绿色的春天。11.作伴:春天可以陪伴我。12.巴峡:出发地,应指嘉陵江经重庆出口流经长江一带的峡谷。13.巫峡: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14.“襄阳”和“洛阳”:作者的原籍和故乡。1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作者想象中的还乡路线,即出巴峡巫峡向东而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再由陆路向洛阳。【串译】剑门关北,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头再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襄阳,再一路北上,直奔洛阳。【赏读提示】宝应元年冬,唐军收复了洛阳和郑州、汴州。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诵读的基本节奏动型应呈轻快型的。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语句的起势迅猛高亢,可以恰切地表现出捷报的突然。多年漂泊“剑外”,艰苦备尝。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然而回想八年来重重苦难的煎熬,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是多么遥远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诵读时也须抓住“快”的特点,将快意和喜悦尽情地释放宣泄出来。【推荐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语出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曲径:深曲的小路。曲,一作“竹”。幽处:幽雅清净的地方。禅房:僧房,也称“寮房”,僧人住处。花木深:与“幽处”相呼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雅清净的地方,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写禅房幽净很成功,深得欧阳修的赞赏。后人常引用“曲径通幽处”一句(或两句)来说明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雅清净之地,或说明艺术作品的含蓄曲折,深远有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推荐。爱诗词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语出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曲径:深曲的小路。曲,一作“竹”。幽处:幽雅清净的地方。禅房:僧房,也称“寮房”,僧人住处。花木深:与“幽处”相呼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雅清净的地方,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写禅房幽净很成功,深得欧阳修的赞赏。后人常引用“曲径通幽处”一句(或两句)来说明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雅清净之地,或说明艺术作品的含蓄曲折,深远有致。例如①第四,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是说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如前所说,有些考生的怯场现象是由于在作文某一环节上卡壳却又不会转弯,结果越想越紧张、害怕而产生的。有经验的考生对此采取的对策往往是暂时避开,不死心眼地朝一个牛角尖钻。(摘自朱乾坤等《语文复习应试100问》)②由于这园中之园常常在曲径通幽处,正当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产生“迂回不尽之路,云水相忘之乐。”(摘自廖志豪等《苏州史话》)③出东门向上攀,曲径通幽处,有一块巨大的岩石,石上一株古松,松上古人题词:“树老千年欲化龙。”(摘自郭淑敏等《苍岩山断想录》)④细细品味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蓓蕾的树下,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抒几句深情的感悟,倾听那四季花开的声音。(摘自季羡林《宁静以致远》)⑤我在小城曲径通幽处生活,游离在小城之中,却时常深陷在思乡的情结里。(摘自王春芝《和一座城的缘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推荐。爱诗词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出处】唐·刘长卿《别严士元》【译注】细雨打湿了衣裳,却看不见一缕雨丝;闲花凋落在地上,听不到一点声音。【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细雨蒙蒙,残花飘落的寂静景象。[例1]数日后,潇潇春雨,绵绵不绝。住在六楼的罗竹风,望着低垂着的铅灰色云层,仿佛天也矮了半截。“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他站在落地窗前,蒙蒙细雨不时飘洒在脸上,倒觉得头脑清醒得多。(叶永烈《姚文元传》)[例2]春风轻拂,花香袭人,时而有花瓣轻轻地飘零下来,寂然无声地落在游人的头发上、肩背上、胸襟上、草地上,使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佳句来。(李盛仙《阳春三月景,桃花何处寻》)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推荐。爱诗词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处】唐·李白《关山月》【译注】一轮明月从天山上升起,悬浮在苍茫无际的云海间。天山:指今甘肃省西北的祁连山。【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明月出山,云烟茫茫的景色。[例]一轮皓月,挂在西边的天上。远处的祁连雪峰,隐隐可见;近处的马鬃山,山色若黛。茫茫大戈壁滩,好像罩上了一层薄薄的柔纱。这时李白的有气魄的佳句,从我的胸中涌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涂光群《西域探奇录》)
苏轼大江东去。推荐。爱诗词网。念奴娇(大江东去)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4]。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人间如梦,一樽还酹(lèi)[7]江月。【注释】[1]“大江”三句:总领全词,江山如画,英雄可敬,而“淘尽”二字与篇末功业无成的感慨也相呼应。大江:长江。淘:淘汰,冲掉。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2]“故垒”三句:点赤壁。故垒:旧时营垒。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吴中呼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率吴军大败曹操于赤壁。[3]“江山”二句:前句接上,后句启下,转入怀古。[4]“遥想”三句:小乔:周瑜的妻子。雄姿英发:姿态威武,才气横溢。[5]“羽扇纶(guān)巾”三句:羽毛扇和系青丝带的头巾,本为诸葛亮的装束,后多用来形容儒将装束。这里是写周瑜的风度。下阕以“遥想”二字领起,接连六句都是抒发对周瑜少年得志的仰慕。“小乔初嫁”,写他婚姻如意;“雄姿英发”,写他威武英俊;“羽扇纶巾”,写他风流潇洒;“谈笑间”,写他临战从容;“强虏灰飞烟灭”,写他战功卓著。[6]“故国”三句:“故国神游”是“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指古战场赤壁。“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文。“华发”即花发,头发花白。[7]酹(lèi):洒酒祭奠,这里有邀月共饮的意思。【译文】赤壁怀古长江滚滚东流,像大浪淘沙,冲掉了千古英雄遗迹。人们说旧营垒的西边,正是三国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零乱的岩石高耸入云,汹涌的怒涛拍打着岸壁,卷起无数浪花,像千万堆白雪。美丽如画的祖国河山呵,一时聚集了多少英雄豪杰!回想那时的周瑜,小乔刚刚嫁给他,英姿飒爽,才气横溢。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已灰飞烟灭。当年的古战场令人神往,可笑我对周瑜充满仰慕,自己却一事无成而发已花白。人世间真如梦幻,不如举杯邀请江中的明月。【解析】元丰五年(1082)贬官黄州时作。赤壁,这里指黄冈赤壁。赤壁之战的赤壁,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苏轼在《赤壁洞穴》中写道:“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可见苏轼并未肯定黄冈赤壁为赤壁之战的赤壁,词中的“人道是”三字也含有怀疑的意思。但他仍然把它作赤壁之战的赤壁描写,只不过是借此抒怀而已。正如清人朱日溶所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词的上阕主要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空间时间背景都极为广阔,为下阕怀古做好了准备。下阕从怀古归结到伤今,缅怀伟大的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理想同现实的矛盾。全词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最能代表苏词的豪放风格,被誉为千古绝唱。
颤抖着。推荐。爱诗词网。《〔匈牙利〕裴多菲·小树颤抖着……》经典诗文赏析小树颤抖着,当小鸟在上面飞。我的心颤抖着,当我想到了你,我想到了你,娇小的姑娘,——你是最大的金刚石,在全世界上!多瑙河涨水了,也许就要奔腾。我的心也一样,抑制不了热情。你爱我吗,我的玫瑰?我真正爱你,你爸爸妈妈的爱,也不能和我的相比。我知道你爱过我,当我们在一起。那时是火热的夏天,现在是冰冷的冬季。即使你已不爱我,愿上帝祝福你,但如果你还爱我,愿他一千倍祝福你!(孙用译)一八四六年,裴多菲忽然听到他后来的妻子森德莱·尤丽亚被她父亲强行嫁给萨特马文州的一个大地主,这个消息对裴多菲是个沉重的打击。裴多菲经过反复询问,证明是谣言。但是在谣言尚未被揭穿之前,诗人产生怀疑和忧虑则是必然的。这时他写成了这首《小树颤抖着……》。诗作一开始,以“树”的“颤抖”映衬“心”的“颤抖”,表现了诗人怀疑与忧虑的心绪,和惆怅与苦闷的情愫。但他仍怀着强烈的希望追求着。第二节对似要失落的爱发出由衷的呼唤。“我的玫瑰”即为“我亲爱的”。“多瑙河”的“奔腾”象征着诗人为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他决定投身革命洪流,表现了爱情与自由的结合。第三节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夏天”与“冬季”分别是爱情成熟如愿的标志和失恋后凄冷的象征。这种比喻新颖、朴素,表现了诗人殷切、焦急的心情,和不强求于人的品质;同时又不失自尊,体现了爱情生活的相互体谅。除了表达纯真的爱情,诗作亦从侧面斥责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同时另一值得重视的特点是,诗人将政治内容(“多瑙河涨水了,/也许就要奔腾”)渗入其中,表现出诗人将象忠于祖国一样,永远忠于爱情;把对爱情的忠贞同为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融合在一起,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这首诗意境优美,词句动人,感情真挚,风格明朗。简洁短促的句式,显示出心灵的急切和炽热;来自心底的声音无任何修饰,是感情的袒露和直泻。恰切的比喻,奇妙的想象,火热的情感,逼真的描画,生动的形象,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同时,值得提到的是,由于诗人熟悉民间生活,热爱民间文艺,所以这首诗采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流畅的大众化口语、迭句的运用、自然和谐的韵律,显示出浓郁的民歌风格。因而这首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被谱曲传唱至今,深受匈牙利人民喜爱,而且已被译成六十种以上的文字。这首用民歌体写成的爱情诗,使我们感到活泼轻快,节奏自然;它充分说明,裴多菲已摆脱了拉丁语诗的束缚,建立了真正的民族诗歌的形式。
少年游苏轼。推荐。爱诗词网。少年游(去年相送)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1]相送,余杭门[2]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3],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妲娥[4]怜双燕,分明照、画梁[5]斜。【注释】[1]去年:苏轼是头一年十一月离开杭州去润州等地的。[2]余杭门:宋代杭州城北的三座城门之一。[3]今年春尽:苏轼作这首词是次年四月。[4]妲娥:月中嫦娥,代指月。[5]画梁:绘有画图的屋梁。【译文】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送你时,一直送到余杭门外,雪花飘飘像漫天的杨花。今年春已尽,杨花飘飘像漫天的雪花,为什么你还迟迟不回家!酒杯在手与谁共饮?卷起珠帘邀明月光临。清凉的风露透进窗纱,人无眠,夜已深。恰似月里嫦娥,怜爱燕子双栖的目光——今宵明月格外多情,久久照画梁……【解析】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到常州、润州等地赈饥,久不得归,作这首词。“代人寄远”只是托词,实际是苏轼奔波在外,为思念夫人王闰之而作。词的上阕即用回环往复的句式,表达了这种使人肝肠欲断的思念之情;下阕通过无人伴饮,风露清寒,但燕子成双成对,抒写自己的孤独和苦闷,景中含情。苏轼在词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豪放词,但就作品数量而言,仍以婉约词为多,而其质量也并不亚于任何以婉约著称的词人。这首是苏轼较早的以婉约为特征的言情词。
过零丁洋文天祥。推荐。爱诗词网。【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零丁洋:即“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一种经书。干戈寥落四周星: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写此诗后20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亡朝廷覆亡。雨打萍:此句比喻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在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文天祥兵败后,曾从惶恐滩撤退。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蒸发如汗,故称竹简为汗青。这里指史册。【鉴赏导示】按史家议论,宋诗味同嚼蜡,是因为它议论说理的原因。但部分诗人的部分诗作却能留传千古,虽直抒胸臆,不讲修辞,却不掩沉郁悲壮之风。文天祥抗元被俘后的诗作便属此类。欣赏此类诗作,应着眼于诗中表达的英雄气节。【鉴赏】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江西吉水人。南宋抗元将领、民族英雄,文学家。此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被押北上燕京途中,过零丁洋时写的。当时已经当了元军元帅的汉奸张弘范,曾几次派人威逼文天祥写信招降正在坚持抗战的其他爱国将领,文天祥就提笔写了这首诗来回答张弘范。诗中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坚贞意志和高尚情操,表明了诗人宁可一死、决不投降的丹心之志。首联高度概括了自己的人生际遇。前句说自己“辛苦遭逢”是缘于“一经”,也是叙说自己是凭刻苦读书而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没想到仕途竟如此“辛苦”,有这般“遭逢”。后句则侧重写自己的报国经历。“干戈”代指抗元战事。“寥落”本指荒凉冷落,这里指战斗稀少。南宋小朝廷对待元军一直存在“和”、“战”两派,文天祥势单力薄,抗元战事常遭掣肘,故说“干戈寥落”。这一句满怀悲愤,既有对国家被侵扰的忧虑,又暗怀对腐败无能的朝廷的斥责,惋惜之情,溢于言表。颔联承接首联叙述家国之恨。于国,由于“干戈寥落”,由于不积极抗战,所以国破家亡,大好河山破碎如风吹飘絮;于己,国破无以存身,恰似无根浮萍在乱雨中零乱逃亡。“风飘絮”、“雨打萍”的比喻十分贴切。颈联由远及近实写,将两个颇具感情色彩的地名,巧用双关修辞手法,进一步反映了诗人抗元被浮后的愤怒和沮丧。上句追忆景炎二年被元年打败,不得不从急流险恶的惶恐滩突围撤退福建汀州事。下句仍是抗元事实写。此联的双关修辞运用天成,“惶恐”、“零丁”情绪齐注诗人心头,艺术情绪与艺术表达结合天衣无缝。尾联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中块垒,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我死之后,要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驻史册,光照人间。从而把自己以死报国的理想上升为天下爱国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鉴赏要点】[1]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性的完美结合。[3]简练生动的语言。[4]比喻贴切,双关运用巧妙。
绿杨芳草长亭路。推荐。爱诗词网。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①。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②。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注释①年少:少年人,指女子所爱恋的情郎。②“一寸”句:化用五代前蜀韦庄《应天长》词:“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一寸,指愁肠,亦即愁心。研读要点这是一首代言体的爱情词。“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是说在杨柳依依、芳草遍地的春天,女主人公和她的情人在长亭分别,青春年少的他轻易地便离别而去,言外之意是留下女子空自多情。“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接下来这两句便集中写女子的相思离愁。白天过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相思;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这细雨,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意象幽美,情致凄婉。“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过片两句直接以“无情”、“多情”对举,写男子之无情与女子之多情。如何多情呢?“一寸还成千万缕”。一寸是指心。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李煜《蝶恋花》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正说出了“一寸还成千万缕”的含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白居易《长恨歌》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以时间的有尽头来反衬爱情和离恨的无尽头,晏殊这两句则是以空间的有尽头来反衬相思的无尽头,都是写一种深到极致的爱情。晏殊的儿子晏几道说:“先公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妇人语,就是指写闺情、写男欢女爱。有人指出说“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难道不是妇人语吗?晏几道拿了白居易的诗“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来说事,说先公也是这个意思。其实晏殊的这首《玉楼春》,包括他的很多其他爱情词,总体来说无疑是写女性的相思离愁,但他总是在其中寄寓了一些更广阔的关于人生、关于青春、关于聚散的感慨,就像“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两句一样,如人所评价的“意自高雅尔”(胡仔),所以虽然是以写词著称、骨子里却又不免轻视词的晏几道,会拿了这两句去做那样的辩解。应当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与晏殊诗人雅词的特点是有关系的。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东侧栏杆旁的梨花洁白如雪,柳树叶青翠欲滴,柳絮随风飘舞,梨花盛开满城。前句写梨花柳叶之色,后句写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之状,勾画出迷人的春景,极富色彩感。“淡白”与“深青”,恰好地表现了梨花、柳叶各自的色泽特征。诗句中也暗含伤春的感慨。
柳絮飞时花满城。推荐。爱诗词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东侧栏杆旁的梨花洁白如雪,柳树叶青翠欲滴,柳絮随风飘舞,梨花盛开满城。前句写梨花柳叶之色,后句写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之状,勾画出迷人的春景,极富色彩感。“淡白”与“深青”,恰好地表现了梨花、柳叶各自的色泽特征。诗句中也暗含伤春的感慨。《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古诗句出处:宋·苏轼《东栏梨花》
野望 王绩。推荐。爱诗词网。【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皋:山边。东皋:传说王绩渡河还家,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薄暮:傍晚。徙倚:徘徊。依:归依。犊:小牛。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自己避世隐居之意。【鉴赏导示】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诗人。他的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颇受陶渊明影响,抒写幽静闲适之趣,而风格清新朴素。由于生逢乱世,仕途坎坷,诗中往往流露抑郁之感。这首诗是他诗歌中最为人传颂的一篇,也是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律诗。诗由傍晚秋原淡远的景物中透出一种忧郁惆怅的主观感情色彩。【鉴赏】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这是王绩的代表作。首句写观望的时、地,即在东皋伫望。“薄暮”,是特定的时间概念;“东皋”,在龙门县北山附近,是诗人自己命名的隐居地,有点明归隐身份的作用。次句写观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的心情。徙倚,徘徊的样子;“将何依”化用曹诗《短歌行》中的意思,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中间四句,写薄暮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象,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两句即景抒情,写观望的感慨,说自己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同首联的剖白遥相呼应。诗人念及思归之情的《诗经·采薇》,并长声歌唱,委婉地表现了现实苦闷,只好怀古以求慰藉的伤感。本诗在结构上首尾两联言情,中间两联写景,与后来五律布局一致;语言上,朴素自然,全无堆叠之嫌,一洗初唐浮艳之风,独具风格。【鉴赏要点】[1]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以景写情,形象鲜明。[3]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结合。[4]风格朴素,自然清新。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原文与翻译、赏析
【鹊踏枝】自隋唐,数兴亡,料着这一片青旗,能有的几日秋光。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推荐。爱诗词网。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原文与翻译、赏析【鹊踏枝】自隋唐,数兴亡,料着这一片青旗,能有的几日秋光。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酒保云)师父,我这酒赛过琼浆玉液哩。(正末唱)【寄生草】说甚么琼花露,问甚么玉液浆。想鸾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鲵吸尽银河浪,饮羊羔醉杀销金帐。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抵多少骑驴魏野逢潘阆。【幺篇】想那等尘俗辈,恰便似粪土墙。王弘探客在篱边望,李白扪月在江心丧,刘伶荷锸在坟头葬。我则待朗吟飞过洞庭湖,须不曾摇鞭误入平康巷。(正末云)我这墨非同小可,便当二百文钱也不多哩。(唱)【后庭花】这墨瘦身躯无四两,你可便消磨他有几场。万事皆如此,(带云)酒保也,(唱)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酒保云)我不要这墨,你则与我钱。(正末云)墨换酒,你也不要?(唱)敢糊涂了纸半张。(正末云)一个舞者,一个唱者,一个把盏者,直吃的尽醉方归。(唱)【金盏儿】我这里据胡床,望三湘,有黄鹤对舞仙童唱。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但得一尊留墨客,(带云)我困了也,(唱)我可是两处梦黄粱。《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现存于《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两种版本有差异:一、二折词句稍有不同,第三折差别较大,前者【滚绣球】下有【道情曲】等五曲,后者只【伴读书】等三曲,词句也不同。第四折也有较大差异。今据《元曲选》本。这是个度脱戏,故事是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到岳阳楼饮酒,见柳树精可以度脱,但因其未得人身,便叫它去郭家投胎。又有杜康庙前的白梅树,也有灵气,又让梅树精去贺家投胎。二树精投胎后,一为郭马儿,一为贺腊梅,二人结为夫妻。三十年后,吕洞宾下凡来,要度二树精成仙。贺腊梅很快悟道;郭马儿却留恋红尘,迟迟不能省悟。于是吕洞宾三到岳阳楼,通过种种变幻,开启郭马儿的道心,终于使他记起前生之事,了道成仙。此选第一折中数曲。吕洞宾一过岳阳楼,在楼上饮酒,见此楼形胜雄壮,山水秀美,对着秋光,不禁抒发起沧桑之叹,感叹浮生虚幻。马致远的剧中人物,常打有马氏思想感情的印记,这虽然是个“度脱戏”,却由于作者借吕洞宾这一主要人物,倾吐了代表元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思想情绪,抒发了书生怀抱,而减弱了这一剧作的宗教气氛,使这个戏有“弦外之音”,从而确立了它的艺术价值。吕岩来到岳阳楼,见到楼阁“翠巍巍当着楚山,浪淘淘临着汉江”,望眼一眺,洞庭湖、鄱阳湖、青草湖皆收眼中,时又正值金秋,他想起了登楼的王粲、醉饮的陶潜,此时此刻,文人的登临怀古之心,油然而兴。吕岩虽是八仙之一,不过,他在成仙之前,原也是个文人,有此雅兴倒也不足为奇。【鹊踏枝】曲以俯览天地万物的气概,指点历史上的兴亡。自隋唐以来,几度兴亡,只在弹指一挥间。更何况这酒店树起的青旗,能消得几度秋光?这壮丽的江山,使人心潮澎湃,挥毫抒怀,留给后人几行醉墨淋浪。吕岩是神仙,见惯沧桑变化,对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自然不足为奇,但是,在这里,他更像是个饱经沧桑的文人,有一腔悲怆的情怀,无论是对兴亡,对浩荡的江山,都流露出恋恋之情,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此外,他此刻的身份是卖墨的商人,因此也要照顾到这种特殊的身份,“怎消得”句是点睛之笔,在感叹中不忘吕岩在红尘中的角色,而在抒情中非常巧妙的结合起来。当然,在后面还有更好的发挥。【寄生草】与【幺篇】专写一个“饮”字。酒保说他的酒像琼浆玉露,吕岩开始对饮酒及喜饮的人,大加铺叙。“鸾鹤”句只是见江上景物后的随意发挥,真正要写的是那些善饮的人,似鲸鲵吸巨浪,甚至会醉杀在销金帐。这里用两则典故:前者用杜甫诗《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后者用宋党进在大雪天在销金帐中饮羊羔美酒以避寒气的故事。下两句又用两个故事:“烧猪佛印待东坡”是说宋代高僧与苏东坡的故事。佛印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都很友善。而宋金元间关于他与东坡的故事流传很多,金院本有《佛印烧猪》剧目,元人杨讷有杂剧《佛印烧猪待东坡》(已佚),吴昌龄有杂剧《花间四友东坡梦》今存。在小说中,则有《清平山堂话本》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喻世明言》有《明悟禅师赶五戒》。“骑驴魏野逢潘阆”句则是说宋代诗人潘阆的故事。潘阆自号逍遥子,大名人,为人狂妄不羁。他的诗《过华山》负有盛名,其诗曰:“高爱三峰插太虚,昂头吟望倒骑驴。傍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上居。”有人据其诗画《潘阆倒骑驴图》。魏野也是当时诗人,其《赠逍遥诗》云:“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骑驴的是潘阆,不是魏野,作者在此有误。)马致远用著名的高人逸事,来写“饮酒”,为曲词添上浓浓的色彩,也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力。酒保见客人提起饮酒的古人来,也来凑趣,说起王弘送酒给陶渊明、刘伶荷锸、李白摸月等有关饮酒的故事,谁知却碰来一鼻子灰。【幺篇】中,吕洞宾对以上三个历来被人称赞的“酒徒”都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尘俗之辈”,不值一提。而只有他“朗吟飞过洞庭湖”,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据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岳阳楼有吕洞宾留题:“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而此杂剧即根据此诗和别的一些传说,尤其是一些道教书籍中的故事编写而成。因此在这里贬尘俗之辈,而张扬道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吕洞宾是神仙,自然认为要比凡人——尽管是人间高人——更高一层。在此,还应提到马致远的思想,他是个很不得志的文人,所以对很多事都看得很“透”,如他的散曲作品中有“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就是对屈原的“独清”、“独醒”,提出异议,其实是不愿再分天下的是非曲直了。所以,在欣赏这一杂剧的时候,既要看到它有一定社会意义,也要看到作者的颓废消极思想。酒保讨酒钱,吕岩拿墨抵帐,于是,他又借题发挥。【后庭花】曲中,他以墨比喻不择手段求取功名的人,说它“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到头来是“糊涂了纸半张”。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墨是文具,读书求功名的人必定要用;黑心肠指墨通体皆黑,随着使用,越磨越短,直至消磨殆尽,岂非全为了求功名吗?至于言外之意,自然由人们自己去体会。“糊涂了纸半张”也是言含双关,可以认为人们以墨涂鸦,文章不值一提;也可体会为一事无成,即“浮生空自忙”。【金盏儿】则写醉态。他醉中见一个舞者,一个唱者,一个把盏者,一起喝得尽醉方休。他望三湘,见到“黄鹤对舞仙童唱”。但是酒保却什么都没有看到,究竟他真的看到了,还是醉眼朦胧的幻觉?他是神仙,只有他自己知道。“黄鹤”句用黄鹤楼典故,是说荀瓌在黄鹤楼,见西南有骑鹤仙人飘然而至,与他对饮。(见梁代任昉《述异记》)。黄粱梦也是我们熟知的典故,见唐人沈既济传奇《枕中记》。在此用神仙典故,既符合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着道家对人生的看法。
渔父屈原。推荐。爱诗词网。〔战国·楚〕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楚辞》〔注释〕 江潭:从后文“宁赴(举身投入)湘流”之语可知,此江即指湘江;潭为水深处。 凝滞:拘泥固执。 淈(gǔ):搅浑,搅乱。 糟:酒糟。醨(lí):薄酒。 “安能”句:察察,清洁。汶(mén)汶,玷辱。 鼓枻 (yì义):摇动船桨。 歌:关于这段《沧浪之歌》,前人如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均以为渔父之歌《沧浪》,与前文“与世推移”之意相同。这恐怕不确。《沧浪歌》的含义,恰在于指明要区分清浊:清者可以濯缨,浊者则只可濯足。这与渔父前面所说不分清浊、“淈其泥而扬其波”之意相反,而与屈原崇清贬浊的主张相合。当年孔子听了此歌,评论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也是告诫弟子保持清洁之行,而不可为浊以自取其辱。《孟子·离娄》引用此歌并孔子的评论,以证明“不仁者可与言哉”(不可与言)的道理,都说明此歌之意乃在区分清浊,而非不分清浊,与世推移。以此推测,渔父前面所劝,安知不带有试探屈原志节之意?最后终为诗人峻洁志节所动,故微笑歌此以慰勉。湘州民间把渔父作为屈原之同道,而在屈子庙中为他塑像配食,是不是也看到了这一点?由于这关系到对本文结尾的截然相反的理解,故借注文以申说之。在《卜居》中经历了巨大内心冲突的诗人,不久又遭遇了一次外部思想的交锋——这就是《渔父》所记载的著名问答。文中的“渔父”,究竟是作者之所虚设,还是真有其人?这曾是楚辞研究中的难解之谜。但从司马迁、刘向对此均有记述看,在民间流传的屈原事迹中,大抵真的遇见过这位老渔父。从那“子非三闾大夫欤”的问语中还可推知,他应该还是屈原担任三闾大夫期间曾交往过的熟人。这次与渔父的不期而遇,发生在清波迭荡的湘水之畔。本文开篇即以萧淡的笔墨,描摹了屈原被逐江南的落魄情状:“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寥寥数笔,便在苍茫的江天之间,刻下了一位伟大逐臣的孤清身影。面容之“憔悴”,表明这位不向“瓦釜雷鸣”的黑暗朝廷折腰的诗人,在身心上已遭受了多么沉重的摧残;“行吟泽畔”的奇特举止,则又告诉读者:诗人虽遭斥逐,犹自未悔,仍在为楚国的命运踯躅、吟叹!对于见过诗人的渔父来说,这情况更显得触目惊心——当年名动遐迩的潇洒大夫,而今成了如此枯槁的江上迁客,能不令他骇然而呼:“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渔父的惊呼,把诗人从沉吟中唤醒。胸间久蓄的痛苦一经触发,回答的语气也显得格外愤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开口即是“清浊”、“醉醒”的比兴,显示的正是“发愤以抒情”的诗人本色;而“举世”、“众人”这一网打尽式的措词,似乎又显得那样孤傲。但这无非是诗人的愤慨之辞,其锋芒所指,当然不是民众,而是腐朽的楚之朝廷。倘若了解当时厕身楚王左右的,是怎样一批“腥臊并御”(《涉江》)的谗臣;楚之朝政又处于怎样“变白以为黑”(《怀沙》)的昏乱之中,便知道诗人之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无比溷浊沉醉的黑暗世界了!所以“我”与“举世”、“众人”的对立,与其说是表现了屈原的孤傲,不如说是抒泻着这位被旧世界驱逐的贞臣内心无限苍凉的悲愤。渔父当然理解这一点。但他开初并不赞同屈原坚守操节的处世态度。在他看来,圣人之可贵,本不在于“凝滞于物”;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才是知天达命的明哲。不过这渔父颇机敏,他的驳难,也与诗人一样,采用了哑谜式的比兴:“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世道既如此黑暗,又有什么清浊、曲直可分,还不如折节保身,谋它个同污共醉为好!这就是包含在渔父话语中的弦外之音。渔父的驳难,虽亦出于对诗人遭际的同情,但他所指点的迷津,却关乎人生立命之大节。屈原岂能为求个人之安逸,而改变他早在《橘颂》中立下的效法伯夷、“独立不迁”的操守?一番寻常的问答,引出的竟是如此重大的人生哲学论辩,屈原的答复也因此极为庄肃:针对渔父不分清浊的主张,屈原列举“新沐(洗发)者必弹冠(弹去灰尘),新浴者必振衣(振去污屑)”的生活实例,说明连常人都懂得保持发肤的清洁,淈泥扬波、同流合污,又岂是人生处世之正道?这就从人所共知的常理上,驳倒了渔父的主张,揭出了圣人与世推移之说的全部荒谬性。再加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反诘,便显得更为严正有力。这反驳真是既浅显又深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曾作过多么深切的思考!对于渔父的关切劝告,屈原又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之语,表明其虽然感激,却又不能不加以拒绝的断然态度。一场关系安身立命之道的思想交锋,在貌似寻常的问答中告终。在折节保身和舍身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正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志节的光辉!渔父显然也被打动了,因为他终于露出了晴朗的微笑。本文结尾正以“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动人描述,展出了一个云开雾散的空阔境界。最耐人寻味的,是渔父所唱的那支《沧浪之歌》,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不以同样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补充屈原的“沐”“浴”之理吗?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之于混浊之流呢?许多注家以为,渔父之歌仍在说明圣人“与世推移”的哲理,这恐怕是误解了。他其实是被屈原的峻洁志节所折服,才微笑摇桨,以此动人的清歌,来表达对这位逐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这也正是渔父的可爱之处。渔父去了,悠悠的“沧浪”之歌,却还伴着沉思中的诗人,在高高的江岸上回荡。《渔父》对二千年前这一幕问答情景的传神描摹,使披蓑戴笠的渔父、清癯沉吟的屈原,至今还以其充满睿智的音容笑貌,历历分明地浮现在湘江的清波白云之间,多么令人神往和缅怀呵!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推荐。爱诗词网。【名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注释】选自《庄子·秋水》。井蛙:井底之蛙。喻指见识不大。拘:局限。虚:通“墟”,指井蛙生活的地方。夏虫:春生秋死的昆虫。笃:与“拘”互文,限制的意思。时:时令。曲士:乡曲之士。见识浅陋,只懂得某方面道理的人。曲,偏僻之地。束于教:被所学的知识束缚住。束,束缚。教,所受的教育。【赏析】庄子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讨论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发挥了相对论的思想。海若对河伯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底之蛙没法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局限于井底那个狭小的空间;春生秋死的昆虫,没法跟它谈论冰雪,因为它受到生存时间的限制;仅懂得某方面道理的人没法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住了。庄子借海若之口指出,井底之蛙没见过大海,所以没法跟它谈论大海;春生秋死的夏虫,没见过冰雪,所以没法跟它谈论冰雪;乡曲之士狭,受教育的束缚,所以没法跟他谈论大道。庄子以此为喻指出:人的认识、见解及观念受环境影响很大,生活环境狭小的人,眼界不开,会产生诸多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能理解高深远大的事物。成语“井底之蛙”即源出于此,用来比喻阅历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咏史班固。推荐。爱诗词网。汉诗《班固·咏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①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②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③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④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⑤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⑥【注释】①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肉刑:对犯人切断其肢体或割裂其肌肤之刑。②太仓:中央政府积谷之仓。递:递解。③《鸡鸣》:用《诗经·齐风·鸡鸣》篇意,暗喻淳于公获罪是遭谗毁。④晨风:即鹤(zhan沾),是一种猛禽。⑤恻然:犹恻隐,对受苦难者表示同情。文帝悲怜缇萦意,乃下诏除肉刑。⑥愦(kui溃)愦:糊涂。【译文】自三王以来仁德更加浇薄,后世君主理政专用肉刑。主管太仓长官有罪当受处罚,传令马上逮捕递解京城。临行前他深恨身边没有儿子,危难时节无人援救孤苦伶丁。小女缇萦为父言所痛苦感叹,人被处死再也不能复生。毅然进京至宫阙上书天子,替父洗冤寄意于古歌《鸡鸣》。悲戚忧伤如心肝被摧坏撕裂,歌声激切像晨风鸟扬声悲鸣。大汉圣君孝文皇帝深受感动,怜悯缇萦女一片苦心挚情。男儿虽多却都是糊涂无能,为父昭雪比不上弱女子缇萦。【集评】梁·钟嵘:“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诗品·总论》)“孟坚才疏,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诗品》卷下)清·王夫之:“或缛其简,或节其余,就彼语结赞,无事溢词,史笔诗才有合辙矣。”“用肉刑者三王之薄德,诸老先王必欲割人鼻势以卖弄肚皮骨董,闻孟坚此语曷少思之。”(《古诗评选》卷四)【总案】班孟坚《咏史诗》,仅就事直陈,篇后结赞,无复比兴寄托,铺排渲染,是以史家笔法入诗,讲究核直,不尚华丽,故钟嵘谓其“质木无文”。然其首创“咏史”一体,功不可没。自是以后,代有发展,至晋左思《咏史》,借史咏怀,由叙事变而为抒情,又为之开拓新领域。又此诗通篇五言,为文人五言诗的早期作品,对五言诗的登堂入室,亦有贡献。近人郑文,著《汉诗选笺》,以为此诗不仅直叙淳于公事,亦有所寄托。班固晚年坐窦宪之罪免职,洛阳令又挟嫌系之狱,而固诸子不肖,多不遵法度,无人为之昭雪,其感叹之心由是而生。此说亦本之钟嵘“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之说,但能体察苦心,生发明了。故录以彰之。
木的象形字。推荐。爱诗词网。木“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一棵树的形状:上边是伸展的树枝,下面是树根。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木”。《说文·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像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木,冒覆。冒覆土地而生长。代表东方。上从屮,下面像它的根。大凡木的部属都从木。)“木”的本义为树木。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引申为木本植物的通称。如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又引申为木材、木制品。如《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质实在,敲起来声音很钝,所以“木”又引申指头脑呆笨、不灵便。如“木头人”。还引申为麻木、痴呆、发愣。如《聊斋志异·促织》:“但儿神志痴木,奄奄思睡。”
出门一笑大江横。推荐。爱诗词网。《出门一笑大江横》出自哪里,《出门一笑大江横》什么意思,《出门一笑大江横》原文出处,《出门一笑大江横》赏析。【出处】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鉴赏】走出大门,只见浩浩江水横在眼前,不禁心旷神怡,发出会心的一笑。“出门一笑大江横”颇具顿悟真理的畅快意味,也有着海阔天空的豪情逸兴。现今常用“出门一笑大江横”这句诗,来劝人凡事要看得达观些,若能敞开胸怀,便不会整天为小事而烦恼挂心了。【原诗】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