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秋词。推荐。爱诗词网。【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排云:推开白云。碧霄:青天。【鉴赏导示】刘禹锡(772—842),中唐诗人,字梦得,洛阳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同年八月,革新运动失败,九月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十一月,又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被贬期间,诗人虽身处荒蛮,并未消沉、悲观。这首《秋词》就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此诗是众多咏秋作品中的一曲绝唱。诗人身处逆境却毫不悲观,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豁达乐观的情怀一向为人所称道。【鉴赏】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是对古人逢秋伤感的高度概括。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明了诗人的观点。诗人深深懂得:自古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意,他们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固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寞。然而诗人虽然遭贬,但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却是与众不同。在诗人看来,秋天比那生机盎然的春天更胜一筹。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将不可捉摸的秋兴落实在具体形象上:碧空如洗,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只莹洁的白鹤排云直上,冲向蓝天。鹤冲云天,突出的是一种豪情,一种昂扬气概。虽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冲霄而起,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让人一扫逢秋生悲的没落情绪,进入了一个意境开阔的诗的天地。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是奋斗精神的体现。诗人正是通过这一艺术形象表达其深刻的主题思想——人只要有志气,便不会感到寂寞,这既有哲理意蕴,又有艺术魅力,引人思索,耐人吟咏。结句“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句,诗人把“一鹤排云”唤起的情思概括为“诗情”,让它也随着冲破云天的白鹤飞向万里云霄,充分表达了作者虽然被贬却仍能奋发向上,为实现政治理想而不屈不挠、继续战斗的乐观情绪。《秋词》一反传统的悲秋观念,不仅颂秋赞秋,而且赋予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和壮志凌云的高尚情怀。所以说《秋词》是众多咏秋作品中的一曲绝唱。【鉴赏要点】[1]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形象鲜明。[3]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
白露为霜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推荐。爱诗词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处】先秦·《诗经·秦风·蒹葭》【译注】河岸的芦苇一片青苍色,银白的露水凝结成霜。所说的那个心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蒹葭(jiānjiā):芦苇。苍苍:青苍色。一说指茂盛的样子。伊人:那个人。【用法例释】前两句用以形容水边芦苇青绿茂盛,深秋露水凝结成霜的景色;后两句用以形容与人有水相隔,不能接近,或用以比喻人或事物可望而不可即。[例1]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那首古老的诗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乔洪涛《芦苇》)[例2]它有时又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在倾慕的渴望中,使你感到神秘莫测,咫尺天涯。(张平治《爱情美学》)
鸡鸣桑树颠。推荐。爱诗词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出自哪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什么意思,《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原文出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赏析。【出处】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鉴赏】狗在深巷中吠叫,鸡飞到桑树顶上鸣叫。这两句诗描写田园人家鸡犬相闻,一片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情景。安乐朴实的生活,给人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原诗】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推荐。爱诗词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出自:《荀子》名言名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译文如下:(劝学篇)骐、骥都是能日行千里的名驹,然而,它的一跃也只是一个步伐而已,而不是十步。驽马是匹羸弱的劣马,但它以不疾不徐的行程,照样能驮负重量,走上十天的路程。这就是说,不要恃才傲物,能以持续不歇的精神,不停地进步,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
【介绍】:
亲日派大汉奸卖国贼。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1883年5月4日生于广东三水。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7月加入同盟会,先后任评议员、《民报》主编。1906年于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后,随孙中山赴南洋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由于工作成效显著,为孙中山所器重。但1910年1月不听孙中山等人劝阻,去北京从事暗杀活动,3月炸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判终身监禁。1911年11月6日获释。此间受袁世凯等人拉拢,革命意志趋于消沉。12月参加南北议和,为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参赞,但暗中鼓吹“非袁莫属”论调,并公开阻止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袁世凯窃取政权后,汪辞去一切职务,赴法国学文学。回国后极力阻止革命党人讨袁,要革命党人放下武器拥袁为正式总统。
汪精卫简介。推荐。爱诗词网。【生卒】:1883—1944【介绍】:亲日派大汉奸卖国贼。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1883年5月4日生于广东三水。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7月加入同盟会,先后任评议员、《民报》主编。1906年于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后,随孙中山赴南洋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由于工作成效显著,为孙中山所器重。但1910年1月不听孙中山等人劝阻,去北京从事暗杀活动,3月炸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判终身监禁。1911年11月6日获释。此间受袁世凯等人拉拢,革命意志趋于消沉。12月参加南北议和,为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参赞,但暗中鼓吹“非袁莫属”论调,并公开阻止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袁世凯窃取政权后,汪辞去一切职务,赴法国学文学。回国后极力阻止革命党人讨袁,要革命党人放下武器拥袁为正式总统。袁世凯死后,汪精卫随孙中山南下护法。国民党改组,汪在反对与赞成改组的两派人之间左右逢源;公开场合竭力表示拥护三大政策,被视为国民党左派。1924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任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蒋汪间矛盾尖锐,出走赴法国。1927年4月1日回国到上海,4月5日与陈独秀发表联合宣言粉饰太平。4月11日到武汉后,任国民政府主席,仍以左派领袖面孔出现,高叫“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斥责蒋介石破坏三大政策行为。但为时不久,汪精卫也下令限制工农运动,并于7月15日举行了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过程中,汪以正统自居,与蒋、桂及西山会议派等争权夺利。终以“反共过迟”,失利出国。1928年冬,汪系重要成员陈公博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简称改组派)进行反蒋活动,遥奉汪为领袖。汪回国后参与反蒋各派的“扩大会议”、“非常会议”等活动,与南京方面对立。经过争夺,国民党各派进行一番权力分配,实现了“和平统一”。1932年1月组成“统一合作”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后兼外交部长。此后利用职权推行对日妥协外交政策。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汪在“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口号下,屈辱求和。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引起国内各界强烈不满。1935年11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其间,汪被刺受重伤,辞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出国就医。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汪视为取代蒋介石的良机,兼程回国。1937年1月抵沪,蒋已获释回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职居蒋下。坚持亲日立场,在抗战阵营中散布“亡国论”,以他和周佛海为中心,形成一个主和小派别“低调俱乐部”。1938年12月18日率陈璧君、曹仲鸣、周佛海、陶希圣等叛逃。29日发出艳电响应日本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投降日本帝国主义。1939年元旦,国民党决定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撤除其一切职务。5月31日到日本东京,求作傀儡。8月在上海召集投敌叛国的国民党员开“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汪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伪中央政权,自称“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为代主席(11月29日正式就任)兼行政院长。汪伪与日本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组织伪军,进行“清乡”,烧杀抢掠沦陷区人民,在日军驱使下进攻解放区;充当日本对重庆国民党诱降的走卒;帮助侵略者掠夺沦陷区经济,推行奴化教育。其罪恶之大,罄竹难书。1943年,汪旧创复发,1944年3月3日赴日就医,11月10日死于日本。汪精卫曾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政治品质恶劣,毫无民族自尊心,在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利诱下,卖国求荣,成为千古罪人。
文天祥正气歌。推荐。爱诗词网。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省吉安)人。他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二十岁时,举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1276年元军围临安(今杭州市)他被派往元营中去议和。谈判时因不肯屈服而被扣留。后脱逃至温州,一再起兵抗元,曾收复了一些失地。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1278年底,不幸兵败被俘,押送燕京(今北京市)监禁。他拒绝了种种威胁利诱,至死不屈。1282年英勇就义。《正气歌》是文天祥在狱中写成的一首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那时,当了元军元帅的汉奸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招降坚持抗战的爱国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表示了誓死抗元的坚决态度。《正气歌》可与《过零丁洋》并读。《正气歌》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句数不限,长短不论,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文天祥被囚禁于燕京监牢的一个小土室,尽管受尽折磨,但一身凛然节概,以顽强斗争的“正气”来支撑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气歌》正充溢着这种昂扬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天地有正气”起,到“道义为之根”止,主要是谈不论山河日月,还是古今生死都少不了“正气”,它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开头六句指出天、地、人都是“正气”的体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其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股正气,分别给予万事万物以各种形体,下面则是大河高山,上面则是日月星辰,对人来说就是浩然正气,它充满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这里所说的“正气”是指刚毅正大的意志,与“浩然”之意大抵相近。文天祥以大千世界的布有正气,说到人亦有正气,一切都概莫能外,这实际上是表明他对正气的坚守笃信,以引为做人的标准。对文天祥来说,这种正气就是维护人的尊严的精神力量,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就是坚贞的民族气节。所以“皇路当清夷”以下的二十句,列举了历史上生当乱世的英雄人物为例,指出他们之所以表现得至死不屈,就因为具有可贵的正气。“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其意思是:当国家处于清明太平时期,有正气的人就能在朝廷里发挥才能,而国家在艰难危急的时期,就能现之以气节,让高尚的情操记载于万古长青的史册里。这是文天祥对一个人要有正气的总的看法及所抱有的明确态度。他在《过零丁洋》诗中所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真恳切至,感人肺腑的千古名言,就代表了他的这种看法及态度。正因为他有这种看法及态度,故而他对历史上的十二位英雄人物是敬仰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的名人名事,如流水行舟,似石丸滚坡,不可阻遏,气势充畅!这不只是说明了文天祥的历史知识是如此的丰富,而重要的是说明了他要以这些人为楷模的决心之大。在文天祥看来,春秋时期齐国太史把崔杼杀戮国君的罪行记于史册遭诛后,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写史又遭杀身之祸,另一个弟弟还是照样写,使崔杼无法可施;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也和上述齐国太史一样,不惮生命之危险,忠于记史的职守;战国时期韩国灭于秦始皇之手,张良为替韩国报仇,找了个大力士,铸了一个很重的大铁椎,以伺机出击秦始皇;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三年,到北海边牧羊受苦,始终拿着从汉朝带去表明身份的凭据——节,不忘祖国,拒不投降;三国时刘璋手下的将军严颜被张飞捉住,不怕砍头,面无惧色,结果张飞将其放回;晋惠帝司马衷时任侍中的嵇绍,在皇家内部发生叛乱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司马衷而被杀死,鲜血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上;唐朝安禄山造反围困了睢阳,张巡死守数月,上城督战,大声喊叫,连牙齿都咬碎了;安禄山造反时,常山太守颜杲卿在城破时被俘,骂不绝口,安禄山将其舌头钩断,还是骂声不绝,一直到死;三国时魏国有个平日喜欢戴玄帽的管宁,隐居辽东,不肯和当时的黑暗势力妥协,高尚的品格俨如冰雪一般;三国时诸葛亮伐魏之前,呈《出师表》给蜀汉后主刘禅,忠言直谏,鬼神也被其忠心感动得流泪;东晋时爱国志士祖逖一心想收复沦陷的土地,渡过长江时,敲着船桨对江水发出了“若不能平定中原,决不再过这条江”的誓言,气势压倒了异族侵略者;唐时朱泚谋反,段秀实不肯同流合污,持笏猛击朱泚头部,因此遇害。这些充满正气的人物,光耀千秋,名垂万代。文天祥所推崇的这些历史人物,也有的不尽妥当,但通过对他们的颂扬来激励自己的正气,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认为“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其意思是:这股正气磅礴,凛然长存,当它直冲日月时,生死都会置之度外。这说明他要踏着历史上这些英雄的脚印,裹挟正气,去走上杀身报国的道路。连生死都不放在话下,他还顾及其他什么呢!“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这是文天祥的最高信仰。就他的认识,是说天地的存在依靠的是正气,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维护伦理道德信条的三纲,依靠的也是正气,没有正气,天塌地陷,纲无定则,所以今人也要仿效古人,高唱正气歌去为国尽忠。当然,文天祥在这里说的“正气”的具体内容和坚持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属于封建主义的思想范畴的,有着历史、阶级的局限性,然而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他不屈不挠的英雄性格与意志,却是十分感人的。第二部分从“嗟余遘阳九”起到结尾,主要是谈自己是如何凭借正气承受了精神上的折磨与肉体上的痛苦的,作好了以死殉国的思想准备。首先叙述了被囚后的不幸遭遇。“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在不吉利的时刻,碰上恶运了,自己也实在不得力啊!文天祥在这里作出悲叹,乃出于他对被俘的怨恨,因为这一来人身失去了自由,他也就无法去为国事奔劳。在他心上思念的还是“山河破碎风飘絮”,无奈“身世浮沉雨打萍”(引自《过零丁洋》),加之陷落敌手,不禁内心不安,责怪自己没有对付险恶环境的能耐。他被俘后随即被押解:“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囚车将他送到了荒凉的北方,他要学楚囚钟仪戴着南方的帽子时刻不忘祖国一样不忘宋朝。他知道他的生命危在旦夕,免不了要受到酷刑的煎熬,但他对这些视之等闲,想到“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反认为即使将他放到锅里活活煮死也会感到甜如糖浆。这是他甘心情愿地为国牺牲的一种豪迈之情的表示。所谓“求之不可得”云云,也是他不苟活人世,只求早死的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他被押解后就是下狱:“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一说牢房的阴森幽暗,鬼火闪烁,院门紧闭得一片漆黑,这里根本没有春光的温煦;二说关在一起的囚徒混杂,如庸牛与骏马同槽,自己也象凤凰落入鸡窝;三说在这样的监狱中自己蒙受风寒后定会弃骨沟壑。由此可见,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含辛茹苦,然而他经得住一切考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在他被囚的两年中,想不到一切恶毒疫气都退避了,而令人可悲的这么一个低下阴湿的地方,他却将其看作是他的安乐国。他的这种适应恶劣环境,抵御疾病侵染,克制感伤情绪的乐观胸怀是多么博大啊!下面文天祥作了自我解释,使人们明白了他为什么能够承受如此的磨难的:“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出语举重若轻,实有千钧之力。他说:我哪里有什么窍门,使得阴阳寒热不能损害我呢,只因为我心地光明,象晴空里的白云一样毫无牵挂罢了。这告诉人们,他善养浩然之气,以正气战胜了邪恶。他是借着自己在狱中经历的叙述,说明他是在正气的支持下安之若素的。其次表示要以具有“正气”的先辈贤哲作为榜样来鼓舞自己。文天祥一直是在干戈扰攘的战斗中度过的,为祖国的濒于灭亡沉痛,为无力挽狂澜之既倒叹息,所以“悠悠我心悲”,心中忧郁无限,“苍天曷有极?”就象苍天无垠没有尽头。他振作起精神,在全诗的末四句写道:“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其意思是:古代的忠义贞节之士虽一天天离我远了,但是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牢狱里读着圣贤的诗文,古人的道德范例,永远在我面前闪烁着亮采。这与前面列举的古代贤士相为呼应,将“正气”突出到很高的地位。同时,暗示着他随时随地为国捐躯,以自己的壮烈的行为为写出的这首《正气歌》划上最后的句号。这首《正气歌》写得沉郁、悲壮,可谓文天祥的“正气”是:铮铮铁骨志不摧,耿耿忠心动天地。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透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一个古代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作者在浙江衢州一带的山路上行进,只见绿荫密布,比来时所行山径更见稠密几分。再加上时时有黄鹂的悦耳鸣声从枝叶繁茂的林间传送而来,这更是上次山行时所没有听到过的。诗句写作者旅途中所见所闻,绿荫悦目,鸟鸣悦耳,诗人在这片林幽鸟欢的山地中旅行,其身心之愉快通畅便可得知。
绿阴不减来时路。推荐。爱诗词网。《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原诗出处,译文,注释作者在浙江衢州一带的山路上行进,只见绿荫密布,比来时所行山径更见稠密几分。再加上时时有黄鹂的悦耳鸣声从枝叶繁茂的林间传送而来,这更是上次山行时所没有听到过的。诗句写作者旅途中所见所闻,绿荫悦目,鸟鸣悦耳,诗人在这片林幽鸟欢的山地中旅行,其身心之愉快通畅便可得知。注:三衢,今浙江衢州市,其境内有三衢山,故称之。《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古诗句出处:宋·曾几《三衢道中》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什么意思,《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原文出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赏析。
却看妻子愁何在。推荐。爱诗词网。《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什么意思,《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原文出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赏析。【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鉴赏】这两句诗语译为:回头看看妻子,原先满面的愁容早已消失不见;随手卷收起诗书,整个人高兴得快要发狂了。经过多年的战乱,杜甫此时正逃难到剑外(在今四川),忽然听说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忍不住喜极而泣。“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是描写作者欣喜若狂的心情。【原诗】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忆秦娥李白。推荐。爱诗词网。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成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有人统计由唐至元文人词中《忆秦娥》一调,发现用调名本意的只有李白,故推断李白《忆秦娥》必为始辞,“娥”属方言,是秦晋间对美女的称谓(扬雄《方言》)。一起即写箫声,箫之为乐,其声出于深孔之中,幽幽咽咽,清深有过于长笛。故前人称之洞箫。善状箫声者,莫过于苏东坡:“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般之嫠妇”,“嫠妇”与“离妇”,实有同情。着一“咽”字,便尽得箫声之神。继而写到“秦娥梦断”,梦断犹言梦醒,但一字之别,意味全殊,盖“断”者中断,含有惊梦之意。进一步可以追问,秦娥当夜所梦为何,词人不予道明,读者也是可以猜想的了。“秦楼”是说长安的某座楼,而非指“秦氏楼”“箫声咽”是秦娥惊梦的原因,同时又是秦娥梦断后听到的声音;“秦楼月”则是秦娥梦断后看到的景色。箫声和月色,彼此间有一重相得益彰的关系,月下的箫声胜于一般的箫声,有箫声的月色胜于一般月色,故杜牧之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样的声色搭配无疑使此词境界具有一种迷幻之美。再进一层,须知有一个本地与箫声有关的美满夫妻的故事——秦穆公小女与萧史双双成仙的故事,反形之下,益增思秦娥的怀想;而“秦楼月”亦即“床前明月”则是专与离人作对的景色,此时此夜,秦娥何以为情,词人未予明点,读者可以会得。在音情上,值得注意的是“秦”字三出,“秦楼月”的重出,作为始辞来说,这里的重叠则完全是出于意匠的经营。“秦”字是一个发音较重的舌齿音,它的三叠,与“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字三叠,音情之妙正所谓“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异曲同工的。忧从何来?来自惊梦,和惊梦后的箫声,月色;来自从梦境回到现实。什么现实?“年年柳色,霸陵伤别”——自从当年与那人在霸桥折柳话别,以后年复一年,是只见柳色不见人了。霸陵是汉文帝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陵,就其水名(王粲《七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近有霸桥,为长安士人折柳送别之所。此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是过片处不是紧接上文,而是采用推开的写法:箫声不见了,月色不见了,连秦娥也一并不见了。那个梦一般的月夜,就象梦一样消失了得干干净净。读者面对的是另一番情境;时间——清秋佳节,地点——长安东南高地乐游原,人物和情景——没有,留给读者去想。乐游原又称杜原,汉宣帝在此筑陵,故又称杜陵,其东南十馀里有小陵为许后葬处,称少陵乐游原居京城最高处,四望宽敞,在唐时为登览胜地,解此,则“乐游原上清秋节”当指重九佳节无疑,此时乐游原上,满是长安士女,热闹的气氛一直维持到黄昏(乐游原上的日落景观是非常吸引人的)。与这一番热闹形成强烈对照的,是西行的大路的冷清(“咸阳古道音尘绝”),和沿途汉陵的冷清(“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原来汉帝诸陵,如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都在长安与咸阳之间。末二句人联想到李商隐登乐游原所写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词中所写也是黄昏登原时所见:西行的道路在早上是车马喧阗的,但黄昏时分则不见行人,而本来就静悄悄的陵墓,在西风残照之中,更见寂寞凄清。这里,第一个把“古道”“西风”“残照”这些衰飒的意象构成一种最佳组合,来表现一种感伤的意境,为元人马致远“万中无一”的小令《天净沙》所本。词的客观情景中包含的意味很长,那西行的大道,不知送走了多少征人,“万里长征人未还”——而乐游原上的长安游人该有多少这样的家属啊,面对“咸阳古道音尘绝”的景色,他们在想什么呢?就在这里,读者发现上下片词情的联系,发现上片的秦娥怨,在这里得到了呼应和延伸;上片所写的离伤的内涵,在这里得到丰富和发展。进而,词人不限于一时离伤,而把它上升为古今情,上升为历史的感伤和人生的感伤:“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词中,这样的绝大感慨是很少见的,“篇终接浑茫”(杜甫)、“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此词足以当之。读罢亦有天地茫茫,何处是归程的感觉。所以徐士俊《古今词统境》评曰:“悲凉跌宕,虽短词中具长篇古风之意气”,王国维《人间词话》:“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关口”,就是免开尊口,可以观止。此词上片写中夜梦回的秦妇之怨,意境朦胧、深曲、伤感、缥缈;而下片写黄昏登览的长安士人之怅望,意境开阔、悲凉、雄浑、慨慷。上片则近温庭筠《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下片则近李商隐《登乐游原》将两种具有不同美感而又彼此联系的意境合而为篇,成为主旋律相同而又形成变奏的两部曲,无疑大大提高了词的境界,深化了词的内涵。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最值得注意的,一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年年柳色似乎暗示春景,而下片则明点秋令;霸陵在长安东,而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咸阳古道在长安西北。似乎结构很散漫,使初读者不易找到它的中心。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音律的作用:词中场景不断转换,而并不流于散漫,除了潜在的意脉,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声韵。此调句句入韵,一韵到底,而两片的中间都有三字句(“秦楼月”、“音尘绝”)部份地重复着上句,这种重复在意义上并不必要,但在音调上是需要的,对上句尽了和声的作用,同时逼出下一个韵脚来,以唤起新的情绪、新的意念,这里面充满神韵,有如串连起珍珠之红线。这是一种纯歌曲的作法,它使声音的作用,在词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推荐。爱诗词网。【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出处】《进学解》,作者韩愈。【译文】学业因勤奋而精良进步,以玩乐而荒废退化。【赏析与启迪】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就,离不开勤奋刻苦的品质。若长期沉迷于嬉闹、玩乐之中,不免玩物丧志,使自己一生庸碌无为。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与勤奋密不可分。由于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有的青少年学生把接受教育当成压力和负担,学习时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甚至热衷于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近年来,少数青少年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了学业荒废、健康受损的不良后果。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几乎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其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青少年学生能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中去,外部世界的诱惑就会自动消解了。
李商隐锦瑟。推荐。爱诗词网。锦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1],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2],望帝春心托杜鹃[3]。沧海月明珠有泪[4],蓝田日暖玉生烟[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注释】[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2]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3]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4]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5]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物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物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赏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也最是深隐含蓄。自古以来,关于此诗主旨众说纷纭。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诗题“锦瑟”,是起句的头两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该诗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以弦的数目和生命的长度相联系,“无端”二字感慨生命易逝。颔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特点。以“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巧妙地设计了“晓”“迷”“春”三字。“晓”,早晨也,比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即青春美梦。“迷”迷恋,沉溺也不放弃,不可割舍。然再美却也只是一场幻梦,似乎又含有诗人自伤的情绪。“杜鹃啼血”悲凉之至,却因一“春”字而带有信念的光辉。斯人已逝,然其精神却将代代相传,悲壮如此。颈联蚌以月光养珠,始极光莹。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蓝田沧海”句,古人认为玉有“玉气”,在阳光的照耀下,玉气冉冉上腾,美好之至,却也无法把握之至。如同爱情,也如同理想。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滁州西涧注释和译文。推荐。爱诗词网。独怜幽草涧边生(2),上有黄鹂深树鸣(3)。春潮带雨晚来急(4),野渡无人舟自横(5)。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推荐。爱诗词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译注】春风中,得意洋洋地骑马疾驰,一天里便看完了长安的各种鲜花。疾:快。【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心情愉快,行动敏捷,兴致或干劲大增。[例]这两年,蛰居多年的老爷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今天这位飞到四川讲学;明天那位爬上庐山开会;出书的出书;出国的出国。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马瑞芳《学海见闻录》)二、用以形容得意洋洋的样子。[例]大款们另有一番风光,炒股票、玩期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缠十万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季羡林《我们面对的现实》)
唐婉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可考,陆游的表妹。她自幼聪慧,文采斐然,曾嫁与陆游为妻,但因种种原因,陆游的母亲将他们拆散,唐婉改嫁赵士程。1155年,陆游礼部会试不成,去沈园游玩,和唐婉不期而遇,两人都很悲痛。陆游题《钗头凤》(红酥手)词于墙上以抒哀情。1156年,唐婉重游沈园,看到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词,感慨不已,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
钗头凤 唐婉。推荐。爱诗词网。唐婉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可考,陆游的表妹。她自幼聪慧,文采斐然,曾嫁与陆游为妻,但因种种原因,陆游的母亲将他们拆散,唐婉改嫁赵士程。1155年,陆游礼部会试不成,去沈园游玩,和唐婉不期而遇,两人都很悲痛。陆游题《钗头凤》(红酥手)词于墙上以抒哀情。1156年,唐婉重游沈园,看到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词,感慨不已,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钗头凤【原文】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①。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注释】①阑珊:快完了。【译文】世情如纸薄,人情险恶;风雨摧残,黄昏的花朵更容易凋落。晨风吹干了泪水,脸上还残留着斑斑泪痕。想写下心事,可又有诸多不便,只好独倚栏干,自语自言。这真是,做人难,抗争难,就连一吐苦衷也难!我们被迫分离,各奔东西,日子与从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久病缠身,心绪不佳,生活如秋千摇摆不定。城上吹起凄切的角声,漫漫长夜将尽。怕人询问我的心事,只好吞下泪水,强颜装欢。满腹的心事只有瞒瞒瞒!【鉴赏】唐婉在这首和词中通过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记述,表达了坚定含蓄的感情,字里行间饱含愁苦,令人读之动容。上片饱含词人丰富的情感。起首两句开门见山,倾吐对世事人情的斥责和愤慨,随后自比雨中黄花,极言自己的悲惨境遇。“晓风”两句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悲痛。她独自凭栏,思虑是否将满腔思情诉诸笔砚,以寄情人,结果是“难,难,难”。下片记述自己的悲惨遭际。“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心中悲痛,却又怕人前垂泪,于是强颜欢笑,可哪能自欺欺人,心底的真情终究不能忘却。最后以“瞒,瞒,瞒”收尾,尽显词人心中的无限愁苦和无奈。本词情真意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与陆游的词相互辉映,堪称绝唱。
别有幽愁暗恨生。推荐。爱诗词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译注】琵琶声渐渐停歇,平静中却别有一种幽愁暗恨,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幽愁暗恨:心中潜藏的哀愁怨恨。【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音乐或其他文学艺术中的留白、含蓄起到了意在言外,余韵无穷的特殊效果。[例]白乐天诗句云:“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无胜有,含蓄之致也。花喜其初绽,眉怜其浅颦,可以为例。(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二、用以形容在某些场合,没有声音、语言更能表情达意,更显得意味深长。[例]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用脚踢门而过,教师连眼都不看一下,照样上他的课:“柴门久不开,叩门人还是轻轻地叩、轻轻地叩,足见叩门者的风度是多么的高雅!”讲到此,看了一眼那踢门而进的迟到的学生,一切尽在不言中。设想,此时老师如果暴跳如雷,效果一定会比这好吗?白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鲁玉清《班主任要善于当好学生的助手》)
虞世南的《蝉》的诗。推荐。爱诗词网。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这首言简意远的咏物小诗,不只咏叹了蝉声的婉转悦耳,而且吟颂了秋蝉高洁的品格,借物咏怀,寄意高远,在古人的咏蝉诗篇中,别具特色。首句“垂緌饮清露”,“緌(rui)”本为古人冠缨末梢下垂的部分,又状蝉头部伸出的触须,《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花则冠而蝉有緌。’此指蝉之触须,如同拂扬下垂的冠缨。古人以为蝉“含气饮露”,居高饮洁,生性高洁,诗中故有“含清露”之说。唐代戴叔伦《画蝉》诗中也有“饮露身何洁”句。次句“流响出疏桐”,写出秋蝉鸣声的远扬。“流响”,指蝉的鸣叫声,着一“流”字,便写尽蝉鸣的流利婉转,悦耳动听。梧桐本为高树,因秋深叶落,枝干更见挺拔峭立,“疏桐”二字且与后面的“秋风”相应,在蝉鸣与梧桐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出”字,将两者联系起来。这个出字妙在两点:一是点出秋蝉所依的是高桐,居高所在;二是生动地表现了蝉鸣声的响亮远扬。更为下面两句诗作好了铺垫,带动了全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诗人在对蝉鸣声生动描写之后,引发的议论。借助于飒飒的秋风,蝉鸣之声才能得以远扬,一般人们都这样认为,古人诗中写蝉,大多也如此描写,南朝诗人张正见在《赋得秋蝉喝柳应衡阳王教诗》中即有“风高知响急”句。而虞世南却翻出新意,别有见解,他强调蝉声远扬,是蝉自身居高所致,而非借助于秋风,表现了蝉孤傲清高的品格。这同时也给人们这样一个启迪和感受:一个人只要立身高洁,自然会声名远扬,而无须凭借外在的力量。诗人处处以赞颂的态度表现蝉的品格,意在以蝉自况。沈德潜在《唐诗别载》言此诗:“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确是很有道理的。诗人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曾屡次被唐太宗赞赏为“五绝”。由此看来,这首寓意含蓄蕴藉的小诗,也可看作是诗人对自己高洁品行的自我鉴定。
石破天惊逗秋雨。推荐。爱诗词网。《石破天惊逗秋雨。》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石破天惊逗秋雨。见“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条。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语出宋·柳永《望海潮》。词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首创此调,当时极负盛名。据《钱塘遗事》记载,此词原为孙何出任钱塘而作。用渲染手法,概括地描绘了杭州一带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繁华富庶的景象。三秋:指阴历九月。桂子:桂花。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这里有九月盛开的桂花,香气远播,更有十里荷花,娇艳异常。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后人常引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来描绘江南风光之秀美动人。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推荐。爱诗词网。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语出宋·柳永《望海潮》。词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首创此调,当时极负盛名。据《钱塘遗事》记载,此词原为孙何出任钱塘而作。用渲染手法,概括地描绘了杭州一带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繁华富庶的景象。三秋:指阴历九月。桂子:桂花。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这里有九月盛开的桂花,香气远播,更有十里荷花,娇艳异常。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后人常引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来描绘江南风光之秀美动人。例如①江南,这块风景秀丽、土地丰腴的地方,古人就用过生色生辉的字眼形容过它,称颂过它,“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呵……童玫坐在车上,重见车窗外的它的原野、河流、池塘、村舍、绿树时,心儿怦怦跳,不,是在亢奋地颤动,是如痴如醉。(摘自沈仁康《在小桥边》)②白沙堤上静极了,看不见人影,也听不见声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夜吐着不倦的芬芳。(摘自何志云《从“舞会王子”到……》)③今夜,我在幻感的你的词境里,见你行吟江畔,独对“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泪雨霖铃,怀幽人杳离。不知将潜思苦恋的衷曲诉诸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是北陵的洁石芳草,惊鸿流照?只听秋风咏叹:“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摘自章雨《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柳永》)④会稽山上虽然见不到“十里荷花”,但“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山村中,哪一家不是“满架蔷薇一院香”呢?(摘自周艾文《会稽幽兰》)⑤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确是微山湖一大奇观,是号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无法相比的。(摘自殷允岭等《微山湖静悄悄的美丽》)
青玉案贺铸。推荐。爱诗词网。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①,但目送、芳尘去②,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③,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④。【注释】①凌波:即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②芳尘:带芳香的尘土。此指美人行踪。③蘅皋: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蘅,蘅芜,香草名。④“梅子”句:江南四五月间多雨,时梅子成熟,因称“黄梅雨”或“梅雨”。【译文】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飘然远去。这锦绣年华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的朱门大户?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白云飘浮城郊已到日暮,我提笔写下断肠诗句。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地,满城翻飞的柳絮,和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评点】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下片写幽居寂寞积郁难抒的愁情,结尾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叠用三种凄清景色喻愁,极贴切巧妙,为千古名句。黄庭坚对此词极为赞赏,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万树《词律》称赞本词:“词情词律,高在千秋。”
元末农民起义。推荐。爱诗词网。元末农民起义(151~167年)元至正十一至二十七年(1351至1367年)九月,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武装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至正十一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等,聚集3,000人首先起义,攻占安徽和河南交界地区十余州县,发展至10万余人。在其影响下,徐寿辉、李二、王权、郭子兴等相继起义。不久,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部。起义军以红巾、红旗为号,故称红巾军。同时,方国珍于台州、张士诚于淮东也起兵反元。十月,徐寿辉以蕲水(今湖北浠水)为都称帝,国号天完。即将所部兵力,一路逆江而上,克武昌、江陵(今湖北荆州)等地;另一路顺江而下,攻取长江中下游一些州县,尔后进军江西和江浙。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镇杭州。起义军以“摧富济贫”为口号,得到贫民拥护,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元朝廷急令丞相脱脱率大军南下,于徐州击败李二义军,继集江南数省元军,攻克杭州,对起义军进行全面镇压。各义军相继受挫,转入低潮。十四年,脱脱率军40万向淮东张士诚部进攻,元顺帝诏削脱脱官爵,临阵易将,使元军军心涣散。张士诚乘机夺取淮东,进占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其他各支义军亦乘机主动出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徐寿辉部重新占领湖广、江西大部。朱元璋组成一支以徐达、常遇春等人为骨干的武装,在郭子兴病卒后,统领其军。十五年二月,刘福通在亳州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十六年,刘福通为分散元军主力,命部将分路攻入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十七年,遣军三路北上伐元。次年五月,刘福通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宋都。随之三路北伐军先后失败。十九年八月,元军攻破汴梁。十六年正月,天完将领倪文俊移都汉阳(今属湖北),自任丞相,十七年欲杀徐寿辉未果,反被部将陈友谅袭杀。十九年底,陈友谅迫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时在重庆(今重庆)的天完陇蜀行省右丞明玉珍,得知陈友谅称帝,也宣布自立,二十三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夏。十六年三月,朱元璋率水陆军攻克元集庆(今江苏南京),改称应天,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尔后向元统治薄弱的东南地区用兵。二十一年,乘元军战力削弱、其他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之机,开始兼并各方势力。采用谋士刘基建策,确定先灭陈友谅、后攻张士诚,统一东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于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正月,灭陈友谅,二十七年灭张士诚,从而控制了江南广大地区。元末农民军,分路进攻,歼灭元军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元朝灭亡。胄中国古代将士用于防护头部的装具,亦称“兜鏊”、“头鏊”、“盔”等。通常与铠甲配套使用,所谓“甲胄”、“盔甲”等词是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在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和兽皮制作。商周时期,军队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胄,皮胄由于轻便和制作更为便捷,仍是主要装备。战国晚期,出现了用铁甲片编缀的铁胄,较之铜胄有更好的防护能力。由于外形似鏊(锅),故称之为“兜鏊”,其后部还装有保护颈部的“顿项”。秦汉时期,军队普遍装备铁胄,能够有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秦始皇兵马俑坑还出土过用石片编缀的“石胄”和“石甲”。唐朝以后,多采用网状的环锁胄。宋明时期以后,胄多称为“盔”。清朝的盔,表面髹漆,额前正中有突出遮眉,盔顶竖有插饰缨枪或獭尾用的铁管,后垂缀有铜钉的护颈。元军头盔元朝军队编制简表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占领杭州后,改筑杭州城,还专筑水门5座。图为其中的凤山水门。
李白行路难。推荐。爱诗词网。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xiū)直万钱。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题解】742年(天宝元年),作者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作者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未被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注释】1.樽:古代盛酒的器具。2.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3.珍馐:珍贵的菜肴。4.直:通“值”,价值。5.箸:筷子。6.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吕尚祖先曾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以吕为氏。吕尚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吕尚年纪很大了还常到渭水之滨垂钓。一天,周文王出外狩猎前占卜得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于是立吕尚为国师。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其拘捕入监。吕尚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文王。文王便与吕尚暗地谋划倾覆商政权。吕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由于这个原因便成了兵家始祖。武王即位后听从吕尚意见,牧野之战后,商朝被灭。武王将吕尚封于齐,(今日临淄)。吕尚在齐国改革政治制度,顺应当地习俗,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使齐成为当时富盛之国。吕尚活了一百多岁,但葬地不详。7.忽复乘舟梦日边:像做梦乘船经过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伊尹是夏末商初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后来辅佐商汤打败夏桀,成为商朝一代开国元勋。商汤在位29年后逝世,伊尹又接连辅佐了4位商王,死后商王用天子之礼厚葬他。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作者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8.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9.济:渡过。【串译】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十千元,玉盘装着珍贵菜肴可值万元。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又被冰封了河道,准备登太行山又积雪满山。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的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赏读提示】《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南朝诗人鲍照、唐代诗人卢照邻等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抒写了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作者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重用。作者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作者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作者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行路难》内容复杂,情绪多端,诵读起来难度大些。但只要对以上四种转折变化控制得宜,将最后“明朗”“自信”的境界顿开、高昂乐观的人生大志充分展现出来,也可以有所作为的。【推荐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推荐。爱诗词网。【名句】君子博学而日①参省②乎己,则知③明而无过④矣。【注释】①日:每天。②参省:参:检验。省:反省。③知:通“智”,才智。④过:过错。【释义】君子不仅要博学,而且每天要检验和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会明辨是非而不会有过失。【点评】人不仅要博学而且要把所学知识用于检验自己的言行。参考文献《荀子·劝学》
西湖歌舞几时休。推荐。爱诗词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处】宋·林升《题临安邸》【译注】青山外还有青山,高楼外还有高楼,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休止?【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市容繁华,歌舞升平。[例]北宋末年的统治集团,南渡后把京城搬到杭州,过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的生活。(邵传烈、戴平《灯下谈美》)二、第一句用以形容山峦重叠,楼阁栉比的景色。[例]四围云山卧翠,彩色楼房浮沉在浪峰浪谷里。华灯初上,点点星火,明明灭灭,闪闪烁烁,幽静里透着繁华,不由使人想起杜牧“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了。(陈慧瑛《匡庐三夜》)三、第一句用以比喻好中有好,强外有强。[例]山外青山楼外楼,老是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那么,借上述的道理用于知人论世或者自我修养,也许不无裨益。(林帆《山外青山楼外楼》)
浮云游子意。推荐。爱诗词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此指友人。故人:此指自己。句意:浮云飘忽无定,好似游子的心情;落日缓缓下山,好似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借眼前景色,写别离的情绪,情景交融。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集校注》一八卷1050页)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奉送卿二翁统节镇军还江陵》诗注:“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永。”
长太息以掩涕兮。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长太息①以掩涕②兮,哀③民生④之多艰⑤。【注释】①太息:长叹。②掩涕:掩盖眼泪。③哀:哀伤。④民生:人民的生活。⑤艰:艰难。【释义】我长叹息禁不住掩面哭泣,哀怜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点评】只有像屈原这样的爱国诗人,才会如此关心人民的疾苦。参考文献屈原《楚辞·离骚》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语出宋·苏麟《断句》。苏麟曾献给范仲淹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掌故见下文引例①。这句诗的意思是:临水建造的楼台,先得到美好的月色,向阳生长的花木,最容易萌生发育。原是作者借比喻含蓄曲折地发牢骚,说范仲淹只提拔亲近,而不录用他。后人常引用“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句来比喻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向阳花木易为春。推荐。爱诗词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语出宋·苏麟《断句》。苏麟曾献给范仲淹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掌故见下文引例①。这句诗的意思是:临水建造的楼台,先得到美好的月色,向阳生长的花木,最容易萌生发育。原是作者借比喻含蓄曲折地发牢骚,说范仲淹只提拔亲近,而不录用他。后人常引用“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句来比喻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例如①当然,近也有近的好处。俞文豹《清夜录》载:“范文正公(仲淹)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近水楼台先得月”,与“远来和尚会念经”,真是天然一副巧对。因为相处日久,相知便深,“内举不避亲”,原无可厚非。……然而倘只在亲信中选“千里马”,一味让身边的“兵官”“先得月”,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属于“近视眼”患者,难免要误国害事的。(摘自罗荣兴《远来的和尚与近水楼台》)②据说,在评奖中,为了取得数百元的“花纸头”……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委员之便为自己拉票。(摘自浙人《“红纸头”和“花纸头”》)③但老黎看到公司批发、零售店有的财会人员干了十多年,工作经验丰富,能力也强,只因名额有限没能转干,于是便对自己的孩子说:“奶奶是党员干部,应当严于律己,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她教育孩子安心工作,主动放弃了转干机会。(摘自李劲夫《九让名额》)④“近水楼台先得月”,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赋予了北京广告人太多的便利。北京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蛋糕,等待着有能力的人们尽情分享。(摘自刘文欣等《“变”在北京》)⑤航模队经常在大操场上训练和表演,我们小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放学后一听见有航模发动机的声音,就像小鸡逐食一样跑去观看。(摘自杨作利《圆梦大飞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黄河源远流长,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地向东奔泻,一直流入到大海。巍巍华山直耸云霄,险峻的山峰宛如接触到天际一样。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华山的雄伟和壮美,然而,这大好河山,当时正沦于金人之手,因此就更加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诗句感情奔放、气势豪迈。
五千仞岳上摩天。推荐。爱诗词网。《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原诗出处,译文,注释黄河源远流长,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地向东奔泻,一直流入到大海。巍巍华山直耸云霄,险峻的山峰宛如接触到天际一样。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华山的雄伟和壮美,然而,这大好河山,当时正沦于金人之手,因此就更加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诗句感情奔放、气势豪迈。注:三万里河,河,指黄河。三万里,极言其长。五千仞岳,这里指西岳华山。五千仞,极言其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古诗句出处: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推荐。爱诗词网。【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诗题是江边独自漫步赏春花的意思。黄四娘:姓黄的青年妇女。“四”是人的排行。唐代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是分别用长幼顺序排列。称呼时,排行直接用在姓氏后面。女子则在排行后面加一“娘”字。“娘”是六朝以来对青年妇女的通称。蹊:小路。压枝低:压得树枝低了下来。留连: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自在:随意舒适的样子。娇莺:啼声宛转谐美的黄莺。恰恰:和谐自然。【鉴赏导示】此诗虽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却写得和谐自然、语言匀称工丽,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鉴赏】《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寓居成都时写的一组诗。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诗为组诗之六。诗人着重描绘了春花烂漫、春意蓬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幽径赏花的喜悦心情。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一个“压”字,突出了春花欣欣向荣的状态,用字极为精巧妥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热闹的情趣渲染了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达出诗人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在语言运用上,后两句用的是工整的对偶形式。“留连”、“自在”是一对联绵字,都是双声关系;“时时”、“恰恰”是一对叠字,更使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鉴赏要点】[1]名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融情入景,以景传情。[3]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4]用词精巧妥帖。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句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前几句说琵琶女弹奏琵琶,技巧娴熟,指法高超,正弹到妙处,忽然“凝绝不通声暂歇”,一下停住了。接下这句诗的意思是:(好像另有幽怨的愁情,暗自从心中产生,)此时此刻,虽然没有弦声,却比有弦声更妙。因为表达这种欲吐难吐的怨情,“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诗句表意深沉,写法高妙。后人常引用这句诗来说明某种类似的情境。
此时无声胜有声。推荐。爱诗词网。此时无声胜有声。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句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前几句说琵琶女弹奏琵琶,技巧娴熟,指法高超,正弹到妙处,忽然“凝绝不通声暂歇”,一下停住了。接下这句诗的意思是:(好像另有幽怨的愁情,暗自从心中产生,)此时此刻,虽然没有弦声,却比有弦声更妙。因为表达这种欲吐难吐的怨情,“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诗句表意深沉,写法高妙。后人常引用这句诗来说明某种类似的情境。例如①一定是热赫曼打发去的。他的脑瓜真够用!亚森也不由看了他一眼,送去一道褒奖的目光。热赫曼挺起腰板跪坐在毛毡子上,一副随时听候差遣的憨态。他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摘自肖陈《果园》)②不过与其这样写冲淡大笑的气氛,还不如隐去的好,因为作者不交待,读者通过前后的情节,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而且意境更深,形象更丰满,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写实在有不写的妙处。(摘自倪兴民《留一些,让读者去想》)③这两只翻飞旋转,令人目不暇接的水袖,似乎在倾诉人物的一腔悲愤,又像是在渲泄人物的无限愁苦,虽然无言,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摘自赵晓东《“疯”的美感——看李莉演〈福寿镜〉》)④产品的情感刻印,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摘自孙惟徽《卖的就是情绪》)⑤吴斌走了,全杭州城都在为他送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座城只为他一人!(摘自郭韶晔《为善行撑起一片蓝天》)
陆游·钗头凤
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者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三百多首,有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的,有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的,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有《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
钗头凤 陆游 唐婉 原文。推荐。爱诗词网。陆游·钗头凤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者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三百多首,有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的,有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的,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有《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等。红酥手,黄滕(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yì)鲛绡(jiāoxiāo)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题解】《钗头凤》,词牌名。六十字,上下片各十句,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此调历来以陆游这首《钗头凤》最为出名,故作正体。【注释】1.酥:光洁细腻貌。2.黄滕酒:宋时官酒上以黄纸封口,又称黄封酒。3.离索:离群索居,分离也。4.浥:沾湿。5.鲛绡:传说鲛人织绡,极薄,后以泛指薄纱。鲛传说居海之人,坠泪成珠。【串译】你那光滑细腻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都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像宫墙中的绿柳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只能感叹当初相识,错!错!错!春景依然如旧,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桃花凋落在空旷的闲池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相托。只能感叹当初相知,莫,莫,莫!【赏读提示】作者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作者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作者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此后唐琬郁郁寡欢,怏怏而卒。陆唐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此后作者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时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已模糊,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后来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诗:“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土上,尤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唐婉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断被心上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莫大幸福啊!此诗的诵读应以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为主,而不可一味地去表现词人的无奈。“错、错、错”和“莫、莫、莫”的顿挫语感是表达成色的关键所在。气息控制和口腔运作的“趋弱化”加上字节的抻长甩拉,一字更比一字放慢速度,一字更比一字加浓语气,一字更比一字加深感受,这是诵读者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断句顿挫建议】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