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普希金。推荐。爱诗词网。《致大海》原文与翻译、赏析普希金再见吧,自由的原素!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呀,大海!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①。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随着你的山脊跑开!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一面峭壁,一个光荣的坟墓……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②。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像风暴之声驰过我们面前,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③。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查良铮译)【注释】①诗人曾一度想从敖德萨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未成功。②拿破仑于1821年死于圣赫勒拿岛的囚居中。③指英国诗人拜伦。他1824年死于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队伍中。【赏析】1824年,普希金由于得罪了敖得萨总督和一封有反宗教内容的信被查获,将再次被流放到北方荒凉的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去,他写下了这首向大海的告别诗。它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是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特征。作者把大海称做“自由的原素”,赋予大海以灵性,它不仅是孤独的诗人的知友,而且与他有共同的情感。作者用了许多富有主观色彩的修饰语(骄傲的、忧郁的、倔强的、任性的等)来塑造大海这个浪漫主义形象。大海在向诗人倾诉、恕语、召唤,他是多么想热烈地拥抱大海,随着它飘洋过海,去寻找自由的乐土。但可惜由于爱情或别的什么原因,他被束缚住了,仍然留了下来。眺望着汹涌的大海,诗人想到了不久前相继去世的欧洲的两个伟人。一个是影响欧洲一代历史的拿破仑,另一个是主宰一代思想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普希金对拿破仑的看法是历史地一分为二的,认为他曾是一个推翻欧洲各封建王朝、让人民看到“自由之光”的伟人,但后来却成了“蔑视人类”、企图奴役各国人民的暴君。(见《拿破仑》一诗,1821年)在《皇村回忆》、《自由颂》等诗中,普希金曾把拿破仑作为侵略者、暴君、恶徒来加以谴责,但在这里诗人却将他与自由的歌手拜伦并列在一起,这大概是隐含着对欧洲反动王朝复辟的指责。拜伦是大海的歌手,自由的化身,他不仅歌唱过自由,而且是在为希腊人民的自由而战斗的岗位上死去的。他去了,自由在悲泣。世界空虚了,到处都是专制的压迫,哪儿有自由幸福的乐土呢?!第十三节是全篇的重心,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现在诗人将被放逐到北方寂寞的荒原去,大海这个诗人心里的自由的偶象,将伴随着他,永不分离。大海与抒情主人翁——两个孤傲不驯的浪漫主义叛逆者形象,合二而一了。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语出宋·陆游《示子聿》。诗曰:“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原注:晋人谓戏为狡狯,今闽语尚尔。)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子聿,即陆游的小儿子。此诗简要地论述了诗人自己所经过的写作道路。在初学时,只知追求词藻的华丽,到中年后才渐趋“宏大”,向李白、杜甫学习。并认为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对把写诗当成儿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如果真要立志学习写诗,就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下工夫。说明诗人搞创作,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收集素材,发掘主题,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创作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工夫,或引作“功夫”。
工夫在诗外。推荐。爱诗词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语出宋·陆游《示子聿》。诗曰:“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原注:晋人谓戏为狡狯,今闽语尚尔。)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子聿,即陆游的小儿子。此诗简要地论述了诗人自己所经过的写作道路。在初学时,只知追求词藻的华丽,到中年后才渐趋“宏大”,向李白、杜甫学习。并认为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对把写诗当成儿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如果真要立志学习写诗,就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下工夫。说明诗人搞创作,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收集素材,发掘主题,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创作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工夫,或引作“功夫”。例如①作者通过一系列活生生的具体事实,表现了一位个性鲜明可爱的调皮生。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此文写作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是写作的真理。(摘自陈妙云评王小华《我的学生》)②“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书法与印章同样如此。熟知此道者,都善于书外求书,印外求印。(摘自尹凡《字魂——记中年书法篆刻家马士达》)③初春的一个上午,我们代表全省的工人去拜访了他,当我们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写好小说时,他举着手里的烟头沉静地说:“功夫在诗外”。(摘自李华《“功夫在诗外”——作家金河同志近影》)④中国有句流传已久的学诗名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以此让后人领会“诗外工夫”对作诗的决定性作用。(摘自甄文媛《解码“充电难”》)⑤2008年8月2日,我和两位同学跨进无锡市县前西街的一幢办公楼,在位于这座建筑三楼的《扬子晚报》无锡记者站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回首这一个月的日子,尽管短暂,却让我体会到“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真谛。(摘自江河《实习记者初体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推荐。爱诗词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处】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译注】一名差使骑着快马奔驰而来,身后扬起一片红色尘土,他的到来博得杨贵妃满意的一笑,却没人知道,那只是从千里之外专程为她送鲜荔枝来的。一骑(jì):一个人骑一匹马为一骑。妃子:指杨贵妃。杨贵妃爱吃鲜荔枝,唐玄宗便命人远道从广东、四川等地日夜兼程运送,曾为此累死许多人和马。【用法例释】用以揭露、讽刺君主王侯或权贵富豪不惜劳民伤财来满足自己的一点嗜好私欲。[例]她由美飞回重庆,随行的一架运输机内装满了珍贵的百货物品、化妆品、女睡衣、皮大衣等等。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军人,见了很生气,因为当时飞往重庆,必须经过喜马拉雅山的上空,曾经有些美国飞行员为了运输军火给中国,在途中牺牲了生命。杜牧有首《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美龄似乎可以与杨贵妃先后“媲美”了。(陆印泉《宋美龄生活散记》)
颜如舜华。推荐。爱诗词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有女同车春秋战国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推荐。爱诗词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以犹欢一作:而相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序唐朝王勃
秋晚的江上。推荐。爱诗词网。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923年10月30日在绍兴(选自《邮吻》开明书店1926年12月)【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斜阳晚照中江上的景色。诗中分别展现了归鸟、斜阳、秋江、芦苇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十分动人的图画。诗从归巢的鸟儿写起。飞翔了一天的鸟儿,表现出倦意,正缓缓地飞回树林,身上染满斜阳落照的颜色。但诗中不这样说,而是“驮着斜阳回去”,意象相当生动。随后,诗中描写突然异峰骤起,那些驮着斜阳回去的鸟雀,在江上“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里一方面使人感到斜阳也许太重了,有着倦意的鸟雀驮载不动,所以把斜阳倾掉在江水之中。这样一来,染满斜阳的江水反而显得更美丽了。另一方面,通过诗的形象诗人也感到,晚归的鸟雀,在归程中由于翻舞翩飞,才使斜阳滑跌在江上,诗的审美意象却因此显得更加生动。诗的末尾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刻画夕阳中的芦苇。芦花已经放白,但在诗人的视觉审美感受中,芦苇却像一位白了头发的妇女,在斜阳映照之下,显现出青春的红颜。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秋江晚照,却充满生气。斜阳是全诗构思的核心,通过斜阳把鸟儿、秋江、芦苇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红色的斜阳是全诗的主色调,表现了秋江晚照图的特色。另外,这首诗充满浓郁的画意诗情,既有色彩鲜明的绘画美,又有诗味隽永的意境美。在品味时,使人仿佛觉得置身于这景色优美的画图之中,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伍夫楹)
又称复古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上海,蔡元培任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手段,并以联络江浙一带会党为主要革命力量,会员共计二百七十二名。同盟会成立后,光复会主要成员秋瑾及不少会员都加入了同盟会,但徐锡麟及其领导下的部分会员并未参加,保持独立。1907年徐锡麟发动起义失败,秋瑾在绍兴遇害,1908年熊成基在安庆起义失败,光复会停止活动。1910年,陶成章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推章炳麟为会长,与同盟会正式分裂。1911年武昌起义,光复会成员组织光复军,在上海、浙江、苏州、镇江、汕头等地响应起义。1912年1月3日章炳麟在上海另组中华民国联合会。14日陶成章被陈其美派人暗杀,该会遂解体。可参看胡国枢:《论光复会》,《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光复会。推荐。爱诗词网。又称复古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上海,蔡元培任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手段,并以联络江浙一带会党为主要革命力量,会员共计二百七十二名。同盟会成立后,光复会主要成员秋瑾及不少会员都加入了同盟会,但徐锡麟及其领导下的部分会员并未参加,保持独立。1907年徐锡麟发动起义失败,秋瑾在绍兴遇害,1908年熊成基在安庆起义失败,光复会停止活动。1910年,陶成章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推章炳麟为会长,与同盟会正式分裂。1911年武昌起义,光复会成员组织光复军,在上海、浙江、苏州、镇江、汕头等地响应起义。1912年1月3日章炳麟在上海另组中华民国联合会。14日陶成章被陈其美派人暗杀,该会遂解体。可参看胡国枢:《论光复会》,《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空将汉月出宫门。推荐。爱诗词网。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朝李贺
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推荐。爱诗词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解释: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孟子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王维红豆诗《相思》。推荐。爱诗词网。【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注释】红豆:红豆树、相思树和海红豆等植物种子的统称。多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红豆有的一端呈黑色,有的有黑斑。南国:指岭南一带地区。采撷(xie):采集。最相思:最能表达相思之情。【鉴赏导示】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的为数甚多,王维的这首诗就是梨园子弟吟唱的歌词之一。据《全唐诗话》记载,天宝之乱后,著名歌手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由此可见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鉴赏】古人写坚贞感情有泪尽继之以血的描写。红豆颜色殷红,经久不变,形如泪珠,民间早就把它看作爱情的象征。唐诗中常用红豆来表达相思之情,这首诗意在借红豆以寄托自己对远在岭南的友人的怀念。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引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况且作者从发问对方着墨,足见相思之深。诗题“相思”,即相思子,红豆的别名。红豆生长在南岭一带,采用问句,春天来了,庭院中又长出了几枝呢?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往。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愿君多采撷”,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切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句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一个“最”字,意味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不离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全诗一气呵成,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体现了王维诗歌语浅情深的特点。【鉴赏要点】[1]名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采用象征、比兴、双关的手法。[3]语浅情深。
苏幕遮范仲淹。推荐。爱诗词网。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心情沮丧。②追:追随,纠缠。【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铺的大地,萧瑟秋色连着江中水波,波上寒烟迷漫肃杀苍翠。一抹斜阳映照群山天连着水。绵绵密密的芳草不谙人情,一直铺到斜阳照不到的山外。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是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片刻安睡。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评点】这是作者秋日旅途思乡之作。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碧云、黄叶、翠烟、斜阳、水天相接的秋天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触景伤怀,抒写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故里的深情。词的意境开阔,气势宏大,但又柔情似水,细腻感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推荐。爱诗词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一作: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一作:皎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汉朝曹操
昔年八月十五夜。推荐。爱诗词网。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风一吹一作:临风一叹)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朝白居易
吉檀迦利。推荐。爱诗词网。《吉檀迦利》赏析薛克翘《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的代表诗作。1911年,在诗人50岁的时候,他从自己已发表的诗歌中选出103首,并自译为英文,总名为《吉檀迦利》,1913年出版,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Gitanjali)的意思是“献歌”,或者直译为“歌的奉献”。正如我国著名印度学者金克木先生在《泰戈尔的〈什么是艺术〉和〈吉檀迦利〉试解》一文中所说的,《吉檀迦利》是诗人泰戈尔献给他的“神”的一部诗集。这103首诗歌虽然是从不同的诗集和零星的诗作中选出的,但在排列上仍然有一个大体的顺序。对此,金克木先生写道:不用追查哪首诗从哪部诗集选来(如第六十首又见于《新月集》),我们也可以看出全书的层次结构。前三首由那个“神”或“人”即“无限”的人的感情而来,又用以献给无所不在的这“泛神”的“神”。随后转向人间。“神”在人中,在各个角落,一直到明显说出既是精神又是物质的国家民族(三十三和三十五),这却不是抽象的概念。诗的歌唱者有时自己说明是“丐女”(四十一和五十)。歌唱的对象有时是孩子,这就是那个“神”,“永恒的儿童”(六十、六十一、六十二)。有时是少女(六十四、六十六),是“上帝”(七十六、七十七),是“女神”(八十三),是神的偶像(八十八),然后唱出死亡(八十六、九十、九十一、九十五、九十八),最后是献诗歌于不知之“神”。这部诗集仿佛是有起、有结、有主题旋律又有变奏的完整的乐章。金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读者阅读《吉檀迦利》的向导,对理解全诗极有帮助,而诗人和“神”的关系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下面,我们循着金先生指示的路径,选若干组分别鉴赏。须说明的是,我们依据的版本是冰心先生的译本。一、生命的献歌(《吉檀迦利》第1至5首,原文略)在这一组诗里,诗人阐明了他向“神”虔诚献歌的缘由,这就是金先生所说的“起”。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解,“起”就是“兴”,即所谓“赋、比、兴”的“兴”。但印度的诗歌理论毕竟与中国不同,所以金先生称之为“起”,兼有缘起的意思。要理解这五首诗,首先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一、诗中的“你”是谁?二、“我”和“你”是什么关系?三、《吉檀迦利》歌颂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简言之,诗中的“你”就是“神”。而诗人心中的“神”,既是高度抽象的,又是非常具体的;既是不可知、不可思议、无从描绘的,又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体现于任何人和事物的。要理解这一点,必须首先简要地考察一下泰戈尔的哲学思想。泰戈尔深受印度传统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印度古代奥义书哲学“梵我一如”思想的影响。在奥义书哲学中,“梵”是最高的存在,也是最高的精神;梵具有不可思议、不可描述的特性;是宇宙的主宰,是宇宙的成因,也是宇宙万物的归宿;由于梵是宇宙万物的终极存在,宇宙万物都是梵的派生物,所以万物都具有梵的属性;人也具有梵的属性,如果说梵是宇宙最高灵魂的话,那么人则是个体灵魂;人可以通过一系列修行和善举,如克制欲望和乐善好施等,以达到与梵的同一,即实现梵我一如,最终进入至高无上、无比圆满、无比欢乐的境界。由此可见,泰戈尔的“神”和奥义书哲学的“梵”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另一方面,泰戈尔的哲学思想还与他家庭的宗教信仰有关。他出生在一个印度教毗湿奴派家庭,属婆罗门种姓。我们知道,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即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印度教又有三大派别,即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毗湿奴派信徒以毗湿奴为宇宙的最高神,认为他是宇宙生成的终极原因,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泰戈尔自幼受到家庭这种信仰的影响,曾是一名正统的毗湿奴派信徒。他曾经说过:“毗湿奴派大胆地宣布:神已经和人结合,在那里,人类的存在构成了最大的欢乐。”(《人生的亲证》)也就是说,泰戈尔主张的是人与神的结合,即神人合一、梵我一如。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诗中“我”和“你”的关系:“你”是宇宙的创造者,自然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是“我”的创造者,是“使我永生”的主宰,是“我的主人”;“你”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源,自然也是“我”情感的根源,是“我”歌唱的根源;“我”要与“你”合一,“我的心渴望与你合唱”,因此“我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屏除虚伪”,“我要从我心中驱走一切的丑恶”。诗人要把他的歌献给心中的神,就必然要歌颂他的神,歌颂神的创造,歌颂神的威力,歌颂神的完美。但是,诗人心中的神是遍在的,他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人之中。因为,人是他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他给人的最宝贵赏赐就是生命,所以“我”要歌颂人生,要“唱出生命的献歌”。这样,颂神和颂人便统一了起来。但是,泰戈尔毕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他的读者也都是一些活生生的人,所以他诗中主要表现的还是人生这一最重大的主题。这五首诗虽然只是一个引子,道出了全诗的创作缘由及其主要歌颂对象,包含着浓厚的神秘主义成分,但从艺术的角度去读它们,仍然让人觉得朗朗上口、清新优美。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时而是欢乐,“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时而是自豪和感激,“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眼泪涌上我的眶里”;时而是不安和似乎力不从心的遗憾,“我的心变成了你的音乐的漫天大网中的俘虏”;时而是安宁和闲适,“在这寂静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这源自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受。正像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他的生命中不仅有快乐和甜柔,也有“凝涩与矛盾”,无疑,他的歌不仅要唱出那些美好高亢的激情,也必将唱出某些令人不快的低调。但总的说,各首诗中都被一种虔诚和高洁的情感弥漫着,即使读者不是一个印度教徒,也会被这种感情所感染,所净化。诗中的比喻是贴切而优美的。如第一首,以“脆薄的杯儿”比喻人的躯壳,而人的生命或灵魂则被暗喻为水,是可以随时被“倒空”或“充满”的。与神的永恒相比,人的躯体的确是十分脆弱易朽的。印度教又相信灵魂的永存,相信轮回转生,诗人以水的活动性和不稳定性来比喻生命的流转,这都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人生的短暂。而且,水,自古以来都是生命的象征,所以被称为“生命之水”“生命之源”。这样,以躯体为杯,以生命为水,不仅是优美的比喻,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手法既古老又新颖,既能为世界的广大读者所接受,又带有印度的民族特色。再如第二首,说“我的赞颂像一只欢乐的鸟,振翼飞越海洋”,抓住了小鸟喜欢歌唱,善于飞翔的特点,以小鸟自比,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振奋之情。第三首,说“你的音乐的光辉照亮了世界”,则不仅抓住了声和光向四面八方迅速传播的共同特征,而且,光的传播更迅疾,更壮丽,以光喻声可以有力地表现“你”的遍在性和无比威力,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虔诚之心。二、遍在的神明(《吉檀迦利》第10、11、81首,略)泰戈尔又把他的神称为“上帝”。他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生活,受到西方人的影响,接受过基督教的一些思想。他认为,基督教和印度教之间没有根本的冲突,其基本教义是一致的;基督教所说的“上帝与我同在”,“我是他”,“我和我的圣父是一体”与印度古代奥义书哲学中“梵我一如”“个人的灵魂与最高的灵魂相结合则无所不在”是一致的(参见《人》)。基于这种思想,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写下了如上诗节。在第10、11首诗中,泰戈尔明确指出,上帝在最贫穷无助的下等人那里。这不仅出自泰戈尔的哲学,而且还来自他伟大的同情心。我们知道,泰戈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他对印度下层贫苦劳动人民寄予无比同情。在泰戈尔的年代里,印度的绝大多数人民是穷人,都在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们绝大多数都信奉宗教,把希望埋藏在心里,寄托于来世,每年都有许多人死于饥饿、疾病和灾荒,有谁来同情他们?泰戈尔对自己国家人民的处境十分了解,他曾经在各种场合呼吁人们帮助穷人,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不仅在诗中表达了他的同情心,而且也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社会改革的实践。他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出身地主家庭,但他的信仰和祖国的社会现实告诉他,他和普通人一样,都是“梵”的派生物,上帝对一切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博爱的。他不像当时的英国殖民主义者那样,只是把印度的劳动民众当做会说话的工具,当做牛马来驱使,在下层人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高等人架势;他也不像某些宗教家那样,为了逃避社会现实而追求超脱,或者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他与他的上帝一起,在劳动民众之中。穷苦的劳动者身上虽然是汗臭和尘土,但他却并不觉得肮脏,反而认为那是圣洁的。在这里,诗人把上帝和劳动者同等看待,在两者间划了等号。因此说,这两首诗与其说是赞美上帝的,不如说是讴歌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在说到泰戈尔的信仰时,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他不承认自己属于某一宗教派别;第二,他不礼拜偶像。关于第一点,他在《一个艺术家的宗教》一文中说:“我之所以不能接受任何一种宗教学说,这是因为在我周围的人们都把它奉为真理,我不能设想,只是因为人人都相信它的价值,我也接受它而相信宗教”。也就是说,在信仰问题上,泰戈尔并不盲从,他要追求的是真理,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只要他认为是符合真理的,他就赞成,就接受,而决不全盘吸收某一派的宗教学说以反对其他派别。正因为如此,他得以享有“世界公民”的美誉,而不是一个狭隘的教派主义者。他不把自己束缚于某一宗教,他有自己的宗教。正如他所说的,“我的宗教在本质上是一个诗人的宗教。”所谓“诗人的宗教”,实际上就是追求真理的宗教。泰戈尔认为,一切宗教都应当是人类追求真理的表现,而真理则意味着万物的和谐与统一,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大自然与神的和谐等。关于第二点,我们从《吉檀迦利》的第11首诗中即可看出。泰戈尔的神不是偶像,他认为上帝不在偶像身上,而在人的内心,在万物的内心。与第一点紧密相关,泰戈尔的神既不是偶像也不是教主,他不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偶像,而对于一些宗教领袖,如释迦牟尼、耶稣以及古代印度教中有成就的大师等,只是敬佩他们的人格,接受他们的某些思想,而决不把他们当做偶像来膜拜。在第81首诗中,泰戈尔进一步指出,上帝“潜藏在万物的心里”。这就明确强调了“神”的遍在性。“神”无所不在,不仅在人那里,也在物那里,而且在内心的深处。也就是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作为最高灵魂的上帝,分散为千千万万个个体灵魂是普遍存在的。这似乎是一种“泛神论”思想,但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泛神论有所不同。印度教哲学中的泛神论不仅承认万物有灵,而且还强调万物之灵统属于一个最高灵魂,强调个体灵魂与最高灵魂的认同与回归。这样,作为上帝的最杰出创造物的人,便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得到最后的归宿,这便是神人合一、梵我一如。所以说,泰戈尔在描述上帝的遍在性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同情心和博爱情怀,是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相一致的。他规劝人们深入到劳动者当中,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训诫,即规劝人们行善积德。他曾在《在行动中亲证》一文中批评那些为获得解脱而逃避社会责任的人,说:“他们的信仰没有法则的约束,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翱翔,他们的行为鄙弃由理性所提供的任何说明,他们的知性枉费心机地试图离开‘梵’的创造行为而见到‘梵’,从而使知性本身成为枯石,而他们在试图将‘梵’禁闭在自己流露的感情中时,却逐渐消失在昏迷之中,由于他们忽视了法则的束缚和对外部世界的行动要求,从而在内心也失去了维持人类精神力量和品行的判断标准。”这就是说,泰戈尔的修行是在一定“法则”的约束下进行的,人们不能逃避现实,不能推卸责任,不能无所作为。三、仁爱的高歌(《吉檀迦利》第17、18、27、32、34、36首,略)这里选了《吉檀迦利》中有关爱的6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神”的虔敬向往之情,以及他对民众的博爱之心。在第17、18首里,诗人所说的爱不是一般的性爱,而是一种对“神”的特殊情感。我们前面说过,泰戈尔受过印度教毗湿奴派的深刻影响。中世纪,当毗湿奴派的大师们掀起虔诚运动的时候,就主张通过虔诚的爱去亲证大神毗湿奴,当时出现的文学作品,如《牧童歌》(12世纪)等,便是以象征的手法表示对大神的亲近和敬爱。泰戈尔无疑受到了影响,认为爱是实现人神合一的重要途径。在他看来,他的爱归根结底是来自上帝,上帝赋予人类以灵魂,也赋予人类以情感,上帝以无边的爱关怀着人类。这两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上帝之爱的渴望,也暗示了爱的根源,还指出了爱的力量的伟大,它可以帮助人化解彷徨和悲哀,度过黑暗和寂寞的时光。同时,泰戈尔所说的爱又是一种超越一切的爱,一种自由自在的爱,一种不受任何法律和规章约束的爱,也就是最纯洁、最无私、最真诚、最神圣的爱。与第18首诗一样,第28首诗重点表现的是爱的伟大力量。诗人把爱比作灯火,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就像灯里没有火焰,而只有一个空架子,空躯壳,那就是行尸走肉,“还不如死了好”。由此可见,诗人特别强调爱的重要性,强调爱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第32首诗是对第17首诗的进一步诠释,诗人把他说的爱与尘世之爱作了比较。在诗人看来,尘世的爱是一种庸俗的爱,其中可能包括性爱。这种爱只是一种束缚,一种羁绊,而他所说的来自神的爱则是无比伟大无比高尚的,是超越一切、自由自在的。第34首诗中,诗人把他所说的爱又比喻成脚镣。乍看上去,脚镣也是一种束缚和羁绊,但这里却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脚镣代表牢固的联系,一种紧密而不可动摇的联系。爱,源自上帝,诗人从上帝那里得到爱,也把爱献给上帝。他认为,他的一切都属于上帝,上帝就是他的一切,他的爱归根结底也属于上帝。他要通过爱来达到与上帝的认同,这是他的人生目标。关于自由,泰戈尔在《人》一文中写道:“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分隔,而在于这种深奥的结合。”也就是说,他要的自由是在爱的束缚下的自由,在道德规范下的自由。他还在《在爱中亲证》一文中写道:“我们渴望自由,我们同样也要求束缚,爱的崇高职能便是喜欢接受一切束缚,并要超过它们。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爱更具有独立性。可是,我们难道在别的什么地方也能找到比爱有更多的依赖性吗?在爱中,束缚也像自由一样是令人愉快的。”在这里,“接受一切束缚”的意思与上一首诗表达的意思没有矛盾,因为这里所说的爱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第36首诗中,泰戈尔又把爱具体化,这种具体的爱表现在人生当中,表现在为民众服务当中。心中充满爱,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不仅可以“轻闲地承受欢乐与忧伤”,而且可以“超越于日常琐事之上”,可以“永不抛弃穷人也不向淫威屈膝”。这个爱被具体化为一种道德力量,一种意志力,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泰戈尔那里,爱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要在心目中把它献给不可知的神明,又要在人生中贯彻始终,在社会服务中落实到行动。这正如泰戈尔在他的论文《在爱中亲证》中说的,“在爱中,得与失是均衡的。在它的平衡表中,贷方与借方的账目在同一栏内……爱者不断地奉献自己,又在爱中获得自己。的确,爱将放弃与接受两种行动带到一起,并将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所歌颂和描述的爱是与他的哲学体系相一致的。从人生观上讲,泰戈尔的爱是解脱的手段,是神人合一的途径;从道德观上讲,他的爱又是一种仁爱、博爱,爱一切可爱的人,尤其是穷人,甚至爱一切可爱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我们注意到,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不讲仇恨,因为印度教哲学把仇恨列为恶劣而有害的情感,是要在修行中努力克服的。但泰戈尔也是人,也具备人所应当具有的各种感情,他没有在《吉檀迦利》中表现出仇恨,但至少表现出了憎恶,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谈到。四、热爱大自然(《吉檀迦利》第20至24首,略)这里选出五首诗,它们虽然不是专门为歌唱大自然而写的,也没有明确写出热爱大自然的字样,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已跃然纸上。从这些诗可以看出,诗人所要歌唱的仍然是“我”和“你”的关系,是“我”对“你”的向往和追求。但是,诗中写了清晨、黄昏和夜晚,写了春天、夏天和秋天,写了潮声、风声和鸟鸣,写了香花、落叶和黄叶,写了林野、曲径和河岸,写了淫雨、东风和碧空。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泰戈尔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他却不像古代的一些思想家那样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他说:“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有个性的整体,而不是一束不可见的力量,这一点,尽人皆知,得感谢我们的感官和心灵。”(《人格》)他还说:“我们认识它,实在不仅是因为我们能够想象它,而且因为我们能够直接感触它。”(《人的宗教》)也就是说,这个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世界是能够被感知的,它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们可以感觉到“宇宙的容颜,四季的环式舞,光和影、风和水的迷藏戏,人生的五色彩异”。(《诗人的宗教》)另一方面,人的感情变化也与客观世界的刺激与交流相关。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泰戈尔持有与西方人不同的观念。他认为,西方人对大自然采取的是一种敌对的态度,是以对大自然的征服为荣,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他在《人生的亲证》中写道:“大自然庄严而富有生机的圣堂,对西方人来说已经没有深奥的意义了,它们只给人带来财富和势力……森林在人们内心永远也不会产生神圣的交往之情。”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场所和条件,而且也创造了人类文明,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得以完整与和谐,“地、水和光,花和果,这对印度人来说,不仅是物理现象,用则取之,不用则弃之,而是认为这些自然物正像每一个音符对于完成和音是必要的一样,也是获得完美观念的需要。”在这五首诗里,我们所看到的正是诗人与大自然的“神圣交往之情”,正是他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的“完美观念”。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大自然是美丽的,然而也是多变的。大自然时时影响着诗人的情绪:在莲花开放的日子,他的心魂飘荡,感觉迷茫;在落红遍地的时节,他感到时而空虚,时而惊喜;在七月清晨的淫雨中,他感到冷寂和孤独;在暴风雨的夜晚,他感到了失望和悲愁。在复杂的情绪交换中,诗人始终以孜孜不倦的追求来平衡心的天平,始终以爱来填补心的空虚。泰戈尔热爱大自然,不仅因为大自然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的一体。他从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个近乎圆满的境界。他对大自然的歌颂,可以说是从真善美的角度进行的:首先,如前所述,他不认为世界是虚幻的,而是可感的,这便是真,物质世界是真实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实的。其次,他在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突出了博爱的主题,这便是善,自己为善,也导人向善。再次,他描绘的自然界五彩缤纷、变幻多端,这便是美,有优美,有壮美,有扑朔迷离之美,有光彩夺目之美。五、民族的悲歌(《吉檀迦利》第33、35首,略)泰戈尔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必然要写下爱国的诗篇,这里选出的两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吉檀迦利》的第33首诗,写的是“他们”和“我”。谁都可以看出,这个“他们”指的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我”所代表的就是印度民族。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印度近代的历史。早在16世纪初年,西方列强就来到印度寻求利益。他们初到印度时,打的是贸易的旗号,装得十分安分守己。但不久,当他们在印度站住脚以后,就凶相毕露了。他们的胃口很大,正常的贸易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贪婪,于是,他们就开始掠夺。当掠夺遇到反抗时,他们就进行血腥的屠杀。1500年,葡萄牙人首先自欧洲起航到印度。1510年,他们占领了印度西海岸富庶的港口果阿。1600年,英国人首先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正式开始了对印度的掠夺。1602年,荷兰参与了东印度公司的活动。1616年,丹麦人也来到印度。1664年,法国人也在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西方列强在印度的土地上掠夺,彼此间又为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竞争。他们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受害者却总是印度民族。18世纪中期,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势力逐渐加强,他们排挤掉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势力还不算,双方之间又互相排挤,都希望在印度占据垄断地位。在经过多次战争之后,英国人终于打败了法国人。此后,英国殖民主义者逐步蚕食印度。由于印度当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北方腐败的莫卧儿王朝已经徒有虚名,根本无力反抗。所以,英国人很快就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1857年,印度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起义,但两年后失败,印度完全落入英国人之手。从此,印度被划归大英帝国的版图,一直到1947年才获得独立。在此期间,英国人从印度攫取了难以统计的超额利润,尽管他们在印度也进行了开发,传播了西方工业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但那都是以剥削为目的的。印度民族为自己的独立自由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泰戈尔终其一生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生活,虽然他接受到过西方教育,得到过英国人的好处,但作为一个印度人,看到自己的国家在外国人的统治下,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奴役,他又怎能没有亡国之耻,怎能不怀有刻骨铭心的悲哀?在这首诗中,他以艺术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祖国和民族沦陷的历史,又以艺术的语言谴责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揭露了他们的伪善。诗人没有说他们是强盗,但他们的行径表明他们就是强盗;诗人没有使用过激的字眼,但憎恶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前面说过,《吉檀迦利》是优美的诗章,诗人在这个集子里更多地歌颂了崇高的爱,而没有提到仇恨。但这并不表示诗人的情感贫乏,而是诗人具有高深的修养。他不喜欢仇恨,不喜欢一切邪恶的情感。但他是是非分明的,因而也是爱憎分明的。我们不会忘记,1919年4月13日,印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英印当局向手无寸铁的民众开枪,杀死数百人,千余人受伤。泰戈尔为维护民族尊严,立即给当局写信,严正声明放弃英国皇家授予他的爵士头衔,以示强烈抗议。他在信中写道:“我能为祖国所尽的微薄力量,就是为被恐怖折磨得无言和麻木的千百万同胞鸣以抗议的声音,我愿为此承担一切后果。现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在这蒙受侮辱的不和谐的事件里,荣誉的奖赏更烘托出我们的羞耻。我愿意免除一切特殊的荣誉和我的同胞们站在一起,他们由于自身所谓低贱的原因被迫忍受人格的侮辱。”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日本帝国主义者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我们这位伟大的朋友极为愤慨,公开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对华战争。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他的爱国情操是一致的,都基于他的自由、博爱思想。他对被剥削者和受压迫者怀有始终如一的同情。在第35首诗中,泰戈尔描绘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也可以说这是他对自己祖国未来前景的期盼。在最后一句,诗人唱出了自己内心最深切的痛楚,迫切希望印度民族觉醒起来。在长期殖民统治的奴役和盘剥下,印度的绝大多数民众一直处于贫穷、愚昧和落后的境地。他们缺衣少食,终年在死亡线上挣扎,根本谈不上受教育和学文化,所以他们多数人都处于精神麻木的状态,满足于苟且偷生,不知道或者不敢于起来反抗。也许在他们看来,殖民主义者的统治是天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觉醒了,他们成立了民族主义组织,进行广泛的爱国宣传,以振聋发聩,启发民族觉悟。泰戈尔就是印度近代史上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高歌鼓舞了几代人为印度民族的觉醒和独立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直到今天,他的歌,仍具有激发印度人民民族自豪感的强大魅力。六、艺术与美(《吉檀迦利》第65、75、78、84首,略)这四首诗涉及到艺术和美的问题。在第65首诗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艺术起源的看法。他把诗与音乐的产生说成是上帝的恩惠。他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上帝的世界又通过“我”的心灵“织”成了字句。上帝的快乐又给这些字句加上了音乐,这便是歌和曲的由来。前面说过,泰戈尔的“上帝”(或者“神”)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上帝,而是宇宙的根本成因,也是宇宙的根本动因,遍在而万能。他支配着宇宙的一切,包括支配人的心灵。尽管如此,泰戈尔还是承认艺术是客观世界对心灵发生作用的结果。他诗中所说的“心灵”实际上指的就是情感。在第84首诗里,泰戈尔没有提到上帝,而是直接说出了诗歌产生的原因,即,由于人具有丰富的情感,所以当客观世界发生变化时,人的情感就会产生波动,诗歌便“流涌”而出。在这里,泰戈尔指出了两种情感波动,一种是由自然界变化所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人类社会变化所引起的。我们还注意到,泰戈尔在第84首诗里还特别强调了“愁”和“痛苦”,仿佛诗歌是因为这种情感而产生的。这和我们中国古代许多诗人因愁赋诗的情况恰相吻合。由此可见,在许多情况下,诗人们是在抒发自己苦闷的情怀,这一点是共通的。泰戈尔显然对此有着十分深刻的感受。那么,泰戈尔的“离愁”和“痛苦”是什么呢?是他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吗?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在他发表《吉檀迦利》之前的亲身经历。在20世纪初,泰戈尔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投身民族自治的斗争,在印度享有很高的声望。但是,1902年,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使他失去了终生的伴侣。1903年,他的二女儿又不幸病故。1905年,他父亲去世。1907年,他的小儿子夭折。五年间的这一系列家庭不幸,不可能不给他带来心灵创伤。当时,他的大女儿和小女儿都已出嫁,大儿子远在美国留学,只有他一个人居住在乡下,他难免感到孤独和苦闷。然而,让他痛苦的远不止是家庭的不幸,还有社会上许多人对他的不理解,甚至是强烈的谴责。那是因为,1906年,印度民族运动中出现了分裂,一些人上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当,不把斗争的矛头一直指向英国统治者,反而掀起了人民内部的宗教争端,泰戈尔为此退出了运动。他回到农村,继续从事写作。但有些人对他的退出很不满,不予谅解。在双重的精神压力下,泰戈尔从自己的信仰中寻求平衡,在文学创作中寻找寄托,应当说,《吉檀迦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的。第75首诗,诗人又强调了诗句中的“爱”,从而反映出他的美学思想是以“爱”为基点的圆满和谐。在泰翁看来,爱代表着真和善,有了真和善才有圆满和和谐,而圆满和谐才是美,才是真正的完美。他在《一个艺术家的宗教》中写道:“我们通常称之为美的东西,那些表现为线条、色彩和声音的和谐的东西,或表现为言辞与思想一致的东西,之所以令我们愉悦,只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最高真理。”他还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真和美是不可分割的。至于善,他认为,善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实用的价值,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美的;善是美的完美的本质,美是善的完美的形象。真、善、美是可以统一于一体的。而“艺术的职责就是要建立起人类的真正世界——真理和美的活生生的世界。”(《人格》)第78首诗像是在讲一个神话故事,但实际上反映的仍是诗人的美学思想,即他所理解的完美。他认为世界是完美的,这正如“神”的完美,失去了一颗星星并不影响他的完整。七、淳朴的童心(《吉檀迦利》第60首,略)这是《吉檀迦利》中较长的一首诗,也是世俗生活情趣较浓的一首。人们在读《吉檀迦利》时都会发现,几乎每一首诗写的都是“我”“你”或者是“他”,而这一首诗中却没有“我”“你”“他”。这首诗所歌咏的主要对象是孩子们。不过,我们仍然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我”和“你”的存在。因为“我”和“你”的合一是贯穿《吉檀迦利》全诗的核心思想。这首诗是诗人为我们精心描绘出的一幅壮美的画图:一大群孩子在海边玩耍,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追逐财利的人们在采珠和航海,他们不顾死亡的危险;天空时而是静止的,时而又风云突变;大海在喧闹,在同孩子们游戏,转瞬间又卷起狂涛,打碎船舶。从表面看,这仿佛是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但实际上不是,这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一幅图画。在这幅图里,一方面是孩子,天真无邪;一方面是商人,追逐暴利。双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天公似乎在执行公平的判决,把天真无邪的留下,把私欲强烈的淹死。这显然反映着诗人自己的好恶和意向。因此说,这首诗毫无疑问的带有象征的意义。孩子象征着旺盛而永恒的生命力,象征着纯真,象征着快乐,象征着和谐。而天空和大海则象征着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象征着“神”的公平意志和巨大的威力,象征着永无休止的运动。这首诗虽然描绘的不是真实的现实生活画面,但它毕竟反映出诗人童年时代曾经在海滨游戏过,与小伙伴们一起用沙子盖房子,用树叶编小船,拾石子和贝壳。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也至少是看到过海滨玩耍的孩子们。他对孩子们做游戏时那充满生活气息的描述,也许正是他对自己童年生活片断的留恋和甜蜜的追忆。这正表现出进入不惑之年的一代哲人的淳朴童心。泰戈尔是熟悉大海的,他对大海的描写也使人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我们在读这首诗时,仿佛看到了大海那汹涌的波涛,听到了大海那暴怒的咆哮。八、生命的轮回(《吉檀迦利》第37、69、70首,略)在我们的观念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泰戈尔看来,人的生命是无限的。他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神”把一个灵魂赋予一个躯体,当这个躯体老迈腐朽之后,这个灵魂又在新的躯体里获得生命;生命的永恒性来自“神”,来自宇宙的最高灵魂。至于某个具体的人,泰戈尔认为,他的一生如同是一次旅行,有起点也有终点,有出生也有死亡,这仅仅是生命过程的一个小小的片断。而这个小小的片断也可以划分出若干更小的片断,也有新旧交替,也有新生和死亡。这就是第37首诗中所表达的意思。生命是运动的,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在时间中完成的。泰戈尔在《吉檀迦利》第69首诗中把生命比喻为一股“泉水”,它不停地奔跑,流遍整个世界,而且还在“应节地跳舞”。意思是说,生命充满了宇宙,就像“神”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一样;生命的运动是有节奏的律动,是美好的、快乐的。下面两句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阐发:大地上充满了生机,如芳草钻出泥土并花繁叶茂;生命的运动如大海的潮汐,起伏进退,节奏分明。诗人热爱生活,热爱着充满生机的生命世界,为生活在此时此地而感到骄傲。在第70首诗里,诗人由生命的运动说到宇宙万物的运动。古代的印度人认为,世界的运动就像是车轮在不停地旋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也都像轮子一样旋转变化,时间是白天黑夜的不停转换,季节是春夏秋冬地不停循环,生命也是在不停地轮回交替。泰戈尔的诗中虽然没有提到轮子,但却反映出了同样的思想。泰戈尔不愧为一代诗哲,他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艺术地表述了他的哲学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阐述了玄秘深奥的哲理。九、死亡的颂歌(《吉檀迦利》第86、91、95、103首,略)《吉檀迦利》的最后十来首诗写的都是有关死亡的问题,我们这里选四首,仅是其三分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泰戈尔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首先,泰戈尔认为死亡是“神”的意志,虽然是令人畏惧和悲哀的,但又是不可抗拒的。在第86首诗中,他把死神说成是听命于上帝的仆人和使者,是从上帝的不可知处来临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意味着丧失一切,再加上人有求生的欲望和本能,因而对死亡感到恐惧和悲哀完全是人之常情。泰戈尔在这里表达的是世俗的情感,普通人的情感。但这仅仅是他对死亡看法的一小部分,而他的主要观点还在后面。其次,泰戈尔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真正结束,而是生命的继续,是生命的归宿,是灵魂去和最高灵魂的会合。因此,热爱今生,也应该热爱死亡。这里选的另外几首诗中所阐述的就是这一观点。在第91首诗里,泰戈尔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即把死亡比喻为一次新婚,比喻为新娘出嫁,以新娘与新郎的结合比喻个体灵魂与最高灵魂的结合。这个比喻并不是泰戈尔的发明,印度中世纪的虔诚派诗人,尤其是毗湿奴派诗人们就经常以男女性爱与结合为象征,以表示对大神的虔诚的爱,表示要与大神合一的强烈愿望。在第95首诗里,泰戈尔认为,生,是在上帝抚育和庇护之中,犹如婴儿在母亲的怀抱;死,也是在上帝仁慈的爱抚下,犹如婴儿从母亲的另一只乳房得到安慰。既然如此,死亡就没有什么可恐惧和悲哀的了。于是,泰戈尔在第103首诗中又进一步把死亡说成是人生的归宿,就像鹤鸟回归山巢,雨水回归大海,生命(灵魂)也要回归到自己“永久的家乡”。泰戈尔在《恶的问题》一文中说:“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永远不会把死亡看得很严重,在死亡面前它欢笑、舞蹈和游戏,它建设、贮藏并相爱。只有当我们把个别死亡的事实同生命整体分离时,我们才会看到它的空虚并变得沮丧。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整体,忘记死亡只是它的一部分……而事实是,死亡并不是最终的真实,它看起来是黑暗的,有如天空看上去是蔚蓝的,但死亡并不是变黑的实体,正像并不在鸟的翅膀下留下它的蓝色一样。”结合这段话阅读《吉檀迦利》有关死亡的表述,我们便会明白,泰戈尔对待人生和死亡的态度是严肃的、积极的。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某些说法,但我们不能不赞赏他的这种态度。在印度,特别是古代,一些人为了求得解脱,为了摆脱死亡的恐惧,而不敢面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但泰戈尔不是这样。他认为,人生的时光是美好的,是宝贵的,不能浪费时间,要积极地“建设、贮藏并相爱”。这就是他在《吉檀迦利》第90首诗里写的:“当死神来扣你们的门的时候,你将以什么贡献他呢?呵,我要在我客人面前,摆上我的满斟的生命之杯——我决不让他空手回去。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的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死神来扣我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着人生的秘密,思考着生和死的问题。人们都希望长生不死,但都不得不面对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肉体的修炼也好,药物的服用也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个宗教也竭尽了全力。宗教是从精神入手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那就是提出了关于灵魂的学说。印度教关于灵魂的学说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泰戈尔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也是受了印度教思想的影响。不过,他对印度教思想的接受是有取舍的,他所取的是积极的一面,并不因为死亡而否定人生。最后,我们可以这样说,《吉檀迦利》是一部生命的赞歌,它以诗歌的形式、艺术的手法,全面地反映了泰戈尔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绚丽多彩的审美感受,还有发人深思的哲学思考。原载季羡林、周志宽主编《泰戈尔名作欣赏》薛克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百合花茹志鹃。推荐。爱诗词网。文学名作《茹志鹃·百合花》原文|主题|赏析|概要作者简介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等。内容概要1946年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分往各战斗连帮助工作。因我是女同志,团长派一个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早上下过雨,空气十分清新。一路上,通讯员撒开大步走在前面,虽不见他回头看我一眼,但却能与我保持丈把远的距离。我快,他快;我慢,他也慢。我怎么也赶不上他,双脚走得胀痛如火烧。于是我提出休息,便与通讯员对面坐下,这一来,他便张惶局促,好像身边埋下定时炸弹。我忍着笑,随便与他拉家常,方知我们是同乡。这个小通讯员年仅19岁,入伍1年,在家乡时帮人拖毛竹。提起家乡,我越感亲切,便问及他是否娶亲,他飞红脸,更加忸怩,半晌方憨笑摇头。看到他这样,我只好不语。闷坐片刻,我们又继续赶路。下午两点,我们到了包扎所。这个包扎所设在小学校,几个卫生员正在准备纱布棉花,满地都是用门板搭起的临时病床。一个两眼熬得通红的乡干部送来铁锅和鸡蛋等物,并说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需先借老乡的被子,以备伤员使用。我自告奋勇讨了这差事,并请通讯员一起帮忙。我们先到了一个村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儿,我便借到两条棉絮一条棉被,心里十分高兴。只见通讯员两手空空走来,他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我估计他话说崩了,便劝他带我去看看,他执拗不肯。我走近低声说起有关“群众影响”的话,他听后便带我去了。我们走进那家老乡院子,见房门贴着鲜红对联,喊了几声“大姐、大嫂!”,一会儿才见一年轻媳妇出来,高鼻子弯弯眉,穿着粗布新衣,长得很好看。我上前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位同志说话不好,别见怪。她听了尽咬着嘴唇笑。我有些尴尬,通讯员却眼也不眨地看着我,如同看连长做示范动作。我只好硬着头皮讪讪开口借被子,并讲了一番革命道理。那媳妇不笑了,停了半晌,转身抱来一床被子,原来是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假洋缎面,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故意朝我一送,说:“拿去吧!”我手上已抱满被子,叫小通讯员去接,他无奈,只好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便走,不料衣服挂在门钩上,肩处撕下一大块布来。那媳妇笑着找针线要缝补,通讯员高低不肯。出得门来,有人告诉我们,那媳妇过门才3天,新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眉头,边走边嘟哝,说这样不合适。我故做严肃说起那媳妇未嫁时,不知为这床新被费了多少心血,可有人竟说她死封建。通讯员听后更加不安要立即送还新被,我忙劝住了他。心里觉得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十分可爱。分手时,他送两个馒头给我开饭。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只见枪筒里多了枝野菊花,肩上的破布在晚风里飘动。回到包扎所不久,又来了一些帮忙的妇女,其中有那个新媳妇,她还是笑眯眯的,不时东张西望。后来问我同志弟哪去了,并不好意思地说:“刚才借被子时,他可受我的气了。”我们忙着铺床,新媳妇把自己那条百合花被铺在屋外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天黑了,月亮升上来。敌人烧起一堆堆野火,不时地燃放照明弹,在这样一个“白夜”发动进攻,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我连那皎洁的月亮也憎恨起来。乡干部又来了,送来干菜月饼慰劳我们,我才记起今天是中秋节,家乡过中秋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也不知那可爱的小同乡在做什么。攻击开始了,不久,便陆续有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时紧张起来,我忙着给伤员登记入册。听伤员说,战斗初起,一切顺利。待部队冲破工事进入街区,消息便断了。这时下来的伤员都极度疲乏。包扎所的担架不够,重彩号来不及送往后方医院,我只好带领几个妇女先给伤员喂饭、或擦洗他们身上的污泥血迹。新娘子有些怕羞,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答应做我的下手。半夜时分,前面送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已满,只好安排在屋外那块门板上。担架员围着不走,恳请我一定要救活这个战士。新媳妇端水上前,只听“啊”了一声,我急忙拨开众人,看见一张年轻稚气的圆脸已变得灰黑,安详地合着眼,军装肩头的破洞还挂着一片布。担架员向我叙述挂彩的经过。原来是这个小通讯员为掩护十几个担架员,只身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我忍泪打发走担架员,见那新媳妇移过灯来,为他解衣擦拭身上的血污,庄严虔诚,全无忸怩羞涩。我忙去请来医生,新媳妇正低头为他缝衣肩上的破洞。医生听了通讯员的心脏,默起,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他手脚冰凉。新媳妇仍然细密地缝补那个破洞。我低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的一瞟,低下头,还是一针一线地缝。无意中我摸到身边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来棺材,动手要揭掉那床被子。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半铺在棺材底,半盖在通讯员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作品鉴赏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茅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首先,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她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小说中的小通讯员年仅19岁,参军才一年。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另一个人物是俏俊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作者写出这样一个鲜亮的形象是想以“一个正处在爱情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从而谱写出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同时,小说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从选材上讲,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推为背景,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情景通过民工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就连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是做暗场处理,不做正面描写。作品仅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做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作者还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例如作品中的“我”在刚刚接触小通讯员时,因赶路不及而“生起气来”,然后又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作法而“发生兴趣”,以后是对小同乡“越加亲热”,接下去是“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就这样,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由远而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现了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如小战士枪筒中插的树枝和野花,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以及那条百合花被等细节都在作品中重复出现,前呼后应,这些描写不仅渲染烘托出情境气氛,而且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使作品极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抒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什么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文出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推荐。爱诗词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什么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文出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赏析。【出处】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昨夜又吹起阵阵的西风,青绿的树叶纷纷凋落;我独自走上高楼,痴痴地望着那远处直通天涯的路。原词描写离情,秋风阵阵,一片萧瑟苍茫、寂寞孤独的景象,更加引发内心对意中人的思念;在高楼上凝视远方,痴心盼望意中人的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描写景色的萧索凄冷;“独上高楼”颇有一种傲然孤立,独来独往的意味;“望尽天涯路”表示对遥远理想的追寻与企盼。王国维以这三句词比喻古今成大功立大业者必经的第一境界,说明在追求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对理想志向的执著信念,并且要有勇气忍受一切寂寞、孤独与辛酸。【原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南风最了解我的心意,它会在睡梦中将我吹到西洲去。诗句描述了一位青年女子的美好心愿。她在想,只有南风才了解我的心思,将吹我到西洲去,那是我与心上人共同逗留过的地方。实际上,风岂知人意,更不会吹梦到西洲。诗句将风拟人化,借想象中的景象抒发难以实现的美好心愿,既写出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真诚、挚着与迫切,也见出她无法实现美好愿望时的无可奈何的苦闷。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推荐。爱诗词网。《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原诗出处,译文,注释南风最了解我的心意,它会在睡梦中将我吹到西洲去。诗句描述了一位青年女子的美好心愿。她在想,只有南风才了解我的心思,将吹我到西洲去,那是我与心上人共同逗留过的地方。实际上,风岂知人意,更不会吹梦到西洲。诗句将风拟人化,借想象中的景象抒发难以实现的美好心愿,既写出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真诚、挚着与迫切,也见出她无法实现美好愿望时的无可奈何的苦闷。《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古诗句出处:齐·无名氏《西洲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推荐。爱诗词网。《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原文、赏析、鉴赏丁玲三十七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起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着清朗的笑声。鸟雀的欢噪已经让步到另外一些角隅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有甲的小虫,便更不安的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稳重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罅隙中透过点点的金色的彩霞,林子中回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梯子架在树旁了。人们爬上了梯子,果子落在粗大手掌中,落在篾篮子里,一种新鲜的香味,便在那些透明的光中流荡,这是谁家的园子呀!李宝堂在这里指挥着。李宝堂在园子里看着别人下果子,替别人下果子已经二十年了,他总是不爱说话,沉默的,像无所动于衷的不断工作,像不知道果子是又香又甜似的,像拿着的是土块,是砖石那末的毫无喜悦之感。可是今天呢,他的嗅觉也和大地一同苏醒了过来,像第一次才发现这葱郁的、茂盛的、富厚的环境,如同一个乞丐忽然发现许多金元一样,果子都发亮了,都在对他着眼呢。李宝堂一面指挥着人,一边说:“这园子一共是二十八亩,七十棵葫萝冰,五十棵梨树,九棵苹果,三棵海棠,三十棵枣,一棵核桃。早先李子俊他爹的时候,葫萝冰还多,到他儿子手里,有些树没培植好,就砍了,重新接上了梨树。李子俊没别的能耐,却懂得养梨,告诉咱们怎么上肥,怎么捉梨步曲,他从书上学来的呢。可惜只剩这十一亩半。靠西北角上五亩卖给了江世荣,紧南边半亩给了王子荣,一个钱也没拿到。靠洋井那三亩半还卖得不差,是顾老二买的,剩下七亩半,零零碎碎的卖给四五家人了。这些人不会收拾,又只个半亩、亩多的,就全是靠天吃饭,今年总算结得不错。”有些人就专门把那些装满了果子的篮子,拿到堆积果子的地方。人们从这个枝上移到那个枝上去,果子逐渐稀少了起来,叶子显得更多了。有些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欢乐,把摘得一个大果子,扔给在邻树上摘果子的人,果子被接住了,就大笑起来,果子落在地上了,下边的人便争着去拾,有的人就往口里塞,而旁边必然有人大喊道:“你犯了规呵,说不准吃的呀,这果子已经是穷人们自己的呀!”“哈,摔烂了还不能吃么,吃他李子俊的一个不要紧。”也有人同李宝堂开玩笑说:“宝堂叔,你叨咕些什么,把李子俊的果园分了,就打破了你看园子这饭碗,你还高兴?”“看园子这差事可好呢,又安静,又不晒,一个老人家,成天坐在这里抽袋把烟,口渴了,一伸手,爱吃啥,你可就吃啥,宝堂叔享不到这福了。”“哈,”李宝堂忽然成了爱说话的老头,他笑着答道:“可不是,咱福都享够了,这回该分给咱二亩地,叫咱也去受受苦吧。咱这个老光棍,还清闲自在了几十年,要是再分给一个老婆,叫咱也受受女人的罪才更好呢。哈……”“早就说你跟园子里的果树精成了亲呢,要不全村多少标致闺女,你都看不上眼,从不请个媒人去拜门,总是果树精把你迷上了,都说这些妖精喜欢老头儿啦!”一阵哄笑,又接着一阵哄笑,这边笑过了,那边又传来一阵笑,人们都变成好性子的人了。果子一篮一篮的堆成了小山,太阳照在树顶上,透不进一点风,有些人便脱了小褂,光着臂膀,跑来跑去,用毛巾擦脸上的汗,却并没有人说热。比较严肃的是任天华那一群过秤的人。他们把秤过的果子记在账上,同时又把它装进篓子里。李子俊的女人在饭后走来了。她的头梳得光光的,穿一件干净布衫,满脸堆上笑,怯生生的,向什么人都陪着小心。没有什么人理她,李宝堂也装着没有看见她的样子,又把脸恢复到原来那末一副古板样子了。她瑟瑟缩缩地走到任天华面前,笑着道:“如今咱们园子不大了,才十一亩半啦,宝堂叔比咱还清楚啦,他爹哪年不买几亩地。”“回去吧”,那个掌秤的豆腐店伙计说了:“穷人们都放心,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已经卖得不少了!”“尽她呆着吧。”任天华说道。“唉,咱们的窟窿还大呢,春上的工钱都还没给……”女人继续咕噜着。树上的人却又大声向邻树道:“嘿,谁说李子俊只会养种梨,不会养葫萝冰?看,他养种了那末大一个葫萝冰,真真又白又嫩又肥的香果啦!”“哈……”旁树上也响起无邪的笑声。这个女人便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坐下来。她望着树,望着那缀在绿树上的红色的珍宝。这是他们的东西,以前,谁要走树下过,她只要望人一眼,别人就会陪着笑脸来解释的。怎么如今这些人都不认识她了,她的园子里却站满了这末多人,这些人任意上她的树,践踏她的土地,而她好像一个不相干的讨饭婆子,谁也不会施舍她一个果子。她忍着被污辱了的心情,一个一个的来打量着那些人的欢愉和对她的傲慢。她不免感慨的想道:“——好,连李宝堂这老家伙也反对咱了,这多年的饭都喂了狗啦!真是事变知人心啦!”可是就没有一个人同情她。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风暴要来,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她常常想方设计,要躲过这突如其来的浪潮。她不相信世界将会永远这样下去,于是她变得大方了,她常常找几件旧衣送人,或者借给人一些粮食。她同雇工们谈在一起,给他们做点好的吃。她也变得和气了,常常串街,看见干部就拉话,约他们到家里去喝酒。她更变得勤劳了,家里的一切活她都干,还常常送饭到地里去,帮着拔草,帮着打场。人家都说她不错,都说李子俊不成才,还有人会相信她的话,以为她的日子不好过;她还说今年要不再卖地,实在就没法过啦!可是现在还是不能逃过这灾难,她就只得挺身而出,在这风雨中躲躲闪闪的熬着。她从不显露,她和这些人中间有不可调解的怨恨,她受了多少委屈呵!她只施展出一种女性的千依百顺,来博得他们的疏忽和宽大。她看见大伙的工作又扩展开来了,便又走远些,在四周逡巡,舍不得离开她的土地,忍着痛苦去望那群“劫掠者”。到中午时候,人们都回家吃饭去了。园子里显得安静了许多。她又走过来,巡视着那些顿时失去了灿烂的绿叶,连不大熟的都被摘下来了。她又走过那红色的小丘,这在往年,她该多么喜悦呵!可是现在她只投过去憎恨的视线。“嗯,那树底下还坐得有人看着呢!”她通过了自己的园子,到了洋井那里,水汩汩的响着,因为在水泉突出的地方,倒覆了一口瓦缸,水声便更清脆,再从缸底下流出一条小渠来。这井是他们家开的,后来一道卖给顾老二了。顾老二却从来没有改变水渠的道路,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断绝他的水源。这条小渠弯弯曲曲的绕着果子园流着,它灌溉了这一带二三十亩地的果子。她心想:“——唉,以前总可惜这地卖给别人了,如今倒觉得还是卖了的好!”顾涌的园子里没有人,树上结得密密层层,已经有熟透了的落在地上了。他的梨树不多,但他的红果却特别大,这人舍得上肥和花工;可是,还不是替别人卖力气。她感觉到这三亩半园子也被统制了,她不禁有些高兴,要卖果子就谁的也卖,要分地就分个乱七八糟吧。可是当她刚刚这样想的时候,却听到一阵年轻女人的笑声。接着她看见一个穿浅蓝衣服的影子晃了过去,谁呢?她脑子里搜寻着,她走到一条水渠边,有一棵柳树正从水渠那边横压了过来,倒在渠这边的一棵梨树上。梨树已大半死去,只留下一根枝子,那上边却还意外地结着一串串的梨。她明白了对面是谁家的园子,“哼!是她呀!”她已经看见那个穿浅蓝布衫的黑妮,正挂在一棵大树上,像个啄木鸟似的,在往下边点头呢。树林又像个大笼子似的罩在她周围。那些铺在她身后的果子,又像是繁密的星辰,鲜艳的星星不断的从她的手上,落在一个悬在枝头的篮子里。忽的她又缘着梯子滑了下来,白色的长裤就更飘飘晃动。这时她的二嫂也像一个田野间的兔子似的跳了过来,把篮子抢了过去,而那边她姐姐又叫着了:“黑妮!你尽贪玩呀!”黑妮是一个刚刚被解放了的囚徒。她大伯父曾经警告她道:“村子上谁也恨咱那个兄弟,咱们少出门,少惹事,你一个闺女家千万别听他的话,防着他点,是是非非你都受不了啦!”黑妮听了他的话,坚决不去找程仁,答复他们道:“你们要再逼咱,咱就去告张裕民。”但无论怎样,家里总还是不放松她,死死地把她扭着,不让她好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正在无法摆脱的时候,却一下晴了天,今天全家都喜笑颜开,当红鼻子老吴,打锣报告被统制的十一家果地的时候,几对靠紧了门缝听着的耳朵,都没有听到钱文贵三个字。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都会心的笑了。伯父已经不再在院里踱来踱去,他躺在炕上,逍遥的摇着一把黑油纸扇。伯母东院跑到西院,不知忙什么才好。妇女们都被打发到园子里来了,钱礼就去找工人雇牲口。黑妮最感到轻松,她想她们不会再逼迫她了。她二哥到底没有冤枉去当八路呵!她还悄悄地向顾二姑娘说道:“二嫂,别怕咱爹,哼!他如今可是沾的咱二哥的光啦!”李子俊的女人却忍不住悄悄地骂道:“好婊子养的,骚狐狸精!你千刀万剐的钱文贵,就靠定闺女,把干部们的屁股舔上了,狗肏的们就看着咱姓李的好期负!你们什么共产党,屁,尽说漂亮话,你们天天闹清算,闹复仇,守着个汉奸恶霸却供在祖先桌上,动也不敢动!咱们家多了几亩地,又没当兵的,又没人溜沟子,就倒尽了霉。她妈的张裕民这小子,有朝一日总要问问你这个道理!”她不能再看下去了!她发疯了似的往回就跑,可是又看见对面走来了许多吃过午饭的人,还听到他们吆牲口的声音,她便又掉转头往侧边冲去,她不愿再看见这些人,她恨他们,她又怕不能再抑制住自己对他们的愤恨,这是万万不准透露出来的真情。她只是像一个挨了打的狗,夹着尾巴,收敛着恐惧与复仇的眼光,落荒而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较早一部反映我国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获得苏联的斯大林文学奖。这部小说以宏伟的结构、纷繁的头绪、众多的人物、细致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我国刚刚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斗争历程。按照原来的计划,这部小说写三个阶段,第一是斗争,第二是分地,第三是参军。但后来作者改变了原定计划,重点写了第一部分,分地和参军则作为小说的结尾只简单地写了几笔。因此,这部小说所表现的,主要是广大贫苦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从政治上把地主阶级打翻在地的伟大斗争。小说以农民协会与恶霸地主钱文贵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展开了对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各种矛盾事件的描写。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现在要把这不合理的制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地主阶级从统治的宝座上拉下来,使他们威风扫地,这就必然会遭到他们公开的或隐蔽的反抗,而几千年来的阶级压迫和思想统治,使广大农民不能一下子就都觉悟起来。加之作品所反映的土改运动,又是在解放战争尚未决定胜负的艰苦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这场斗争表现得十分艰巨而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发动群众,首先从政治上彻底打下地主阶级的反动气焰。作者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非凡的洞察力,通过对钱文贵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把这一点深刻地揭示了出来。钱文贵是暖水屯的一霸,他老谋深算,阴险狡猾,平时,他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但当土改运动的浪潮猛烈地冲击到暖水屯的时候,他随机应变,筹划对策。他让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又找了个村治安员做女婿,并怂恿侄女去拉拢农会主任,还鼓动站在反动立场的小学教师暗地里散布谣言,进行破坏。斗地主要先“拔尖”,不把钱文贵的阴谋揭露出来,不把他的反动气焰打下去,群众就发动不起来,土改就无法进行。作者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关键,深刻地反映了这场关系到我国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历史上空前规模的阶级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先进农民的形象。这里有深沉老练、忠习耿耿,但因斗争复杂,一时还不够果断,然而一旦思想明确,下了决心,便英勇顽强,坚决勇敢的暖水屯带头人张裕民;有朴实憨厚、立场坚定、公道正派,但因私人关系一时还有种种疑虑的农会主任程仁;有积极热情、踏实肯干,但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的支部宣传委员李昌;以及勇敢坚决略带一点鲁莽的积极分子刘满;大胆泼辣的羊倌女人周月英等等。小说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几千年来一直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群众的觉醒,揭示了土改运动必将取得彻底胜利的历史趋势。同丁玲的其他小说一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十分注重用人物分析和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塑造形象。如这里节选的“果树园里闹腾起来了”这一部分,描述了农民翻身后果园里的欢乐景象,与之相对照也描写了地主的心理活动,这一节对地主婆李子俊老婆的刻画就采用了细密的描写手法:她开始装得百依百顺,想以此软化、欺骗贫雇农队伍对她家的清算斗争,当这一着失灵,虽表面强装笑脸但内心却充满了刻骨仇恨。她在果园的心理活动,把一个地主婆在土改中的阴暗心理描绘得入木三分,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具有鲜明阶级性和个性的人物形象。另外,场面描写和气氛渲染也十分突出。这不仅有助于深刻揭示出各阶层的人物在这场斗争中的心理变化,而且能够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群众运动的恢宏气势。
《史记》
此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曾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官至上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经历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廉颇“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渑池之会。推荐。爱诗词网。《史记》此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曾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官至上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经历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廉颇“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当初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可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可以差遣。”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他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他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诈取和氏璧,交换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怠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料定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上是无法得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置‘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料定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给赵国,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走小道,把它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惊呼的声音。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最后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赵王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缻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缻。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缻,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瓦缻。蔺相如说:“如果大王不肯敲缻,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缻。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来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赏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蔺相如一人就有这么多令人钦佩敬重的正面历史故事,可见其在政治上确实才华超群,在人格上确实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之处。透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则故事,我们略可窥见其在政治外交上的风采。文章总体上呈现出传记的色彩,传记创作讲究选材、构思的艺术技巧,讲究各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讲究语言的加工润饰,因此,蔺相如的语言或许经过文学化的处理后与其历史真实有些出入,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演讲营养的吸收借鉴。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事件中,蔺相如与秦王进行了多次交锋,每一次交锋中,秦王的计谋均未得逞,而蔺相如的明快决断、智勇双全和能言善辩却表现得淋漓尽致,秦王的狡诈与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蔺相如这一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个性突出。在完璧归赵过程中,蔺相如未见秦王之前是交代事件的起因,并借宦官头目缪贤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对蔺相如的出场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缪贤犯罪后欲逃到燕国去,在这危急关头,蔺相如挺身而出,苦口婆心地给缪贤讲清楚了“走燕”的不可行,分析利害,提出对策,精辟的说理令人信服,寥寥数语就让缪贤放弃了计划,不仅使其娴于辞令的特点初步显露,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他是一位有勇有谋之良臣。而在正反对比中,其他臣子们的畏秦与蔺相如的大无畏形成鲜明对比。到了秦国之后,蔺相如与秦王共有三个回合的交锋。第一回合的交锋非常精彩,同时又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相如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将和氏璧奉给秦王后,短时间内通过对秦王一系列动作神情的观察发觉“秦王无意偿赵城”,于是他上前说:“璧有瑕,请指示王。”他拿回和氏璧后“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这一连串的行动是在瞬间作出决定并完成的,可见其行为之果决。首先,他巧设托词,出语非常地平和,谦恭有礼,让欣喜不已的秦王放松警惕,而后当机立断,谎说一句,巧妙地将和氏璧取回。之后才开始了对秦王的一番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直言斥责,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王“空言求璧”的阴谋,直接洞穿了秦王以强欺弱的心态,言辞犀利,斥责中含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几乎令秦王的威风扫地。他怒发冲冠,决心与和氏璧共存亡,同时紧紧抓住了秦王想要和氏璧的贪心,他不畏强暴、坚定不移、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态度令秦王大为震惊。在他严正不可侵犯、咄咄逼人的言辞下,秦王只好让步。他终于胜利地完成了与秦王的第一次交锋。但秦王岂肯善罢甘休?老谋深算的秦王还有别的伎俩未用。在与秦王的第二次交锋中,蔺相如看透了秦王不想予城的心思,于是巧设“斋戒五日”等缓兵之计,并派人悄悄地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璧已归赵,蔺相如的任务已经完成,他决定以身殉国,于是在与秦王的第三次交锋中,他慷慨陈词,历数秦王不讲信用,同时暗示秦王璧已归赵,向秦王分析了杀了自己对秦国并无好处的实情,让秦王处于矛盾之中。最终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论辩才华,蔺相如完满地化解了危机,人璧两全,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在与秦王的斗争中,他有理、有礼、有节,言语使用非常到位,分寸得当,在整个斗争的细节中他察言观色的高超本领和运筹于胸、从容应对的外交风采展现无遗。从整体分析,不难发现,蔺相如在三个回合的交锋中都能化险为夷、化两难之矛盾为两全,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他对秦王心理的准确分析和把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的外交才华在另一历史事件渑池之会上也得到了施展,在这篇传记中,秦王俨然成了以强凌弱的典型。在此次宴席上,蔺相如以大义凛然、寸步不让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再次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使秦王的愿望依然落了空。两个重要事件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这么一位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优秀外交家形象。这篇文章不仅对其事迹作了精彩的记述,而且其所述于演讲方面也足为后人所仿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推荐。爱诗词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译注】艳阳下波光闪耀,天晴时景色正美好;下雨时山色空濛,雨中景致也十分奇妙。我要把西湖比做西施那样的美女,不论是淡雅的梳妆还是浓艳的打扮,总是那么漂亮动人。潋滟(liànyàn):水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好。西子:西施。相宜:此指宜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杭州西湖或其他风景名胜秀丽宜人,晴雨皆美。[例1]湖的四周,便是若隐若现的山峦,南北两座山峰依稀只能看见轮廓。南屏晚钟也已失去了光彩,朦朦胧胧,美得别具一格。这时我真正领会到了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金杨《雨雾中游西湖》)[例2]这里美丽的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清清的湖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映衬得草原分外美丽,使人不由得想起苏轼那首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陈友铭《高山出平湖》)二、用以说明具有本质美的事物或人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亦用以说明事物无论处于哪种情形,皆有其长。[例]风度的美,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在这形形色色的美的背后,有没有某些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呢?因为具备了这种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就表现出不同的美来。我以为是有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阴晴雨雪,不同的天气中表现出来的千姿百态,难道不都是那共同的美的本质的反映?(秦牧等《美,怎样才算美》)三、用以比喻无论何种情形均能适应。[例]我们先来看苏东坡的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如果我们真正地能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人生,我们就能达到飘逸与豁达的境界,无论晴天也好,雨天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在真如的心情中得到解脱。(胡纪泽《禅·适意的人生》)
大学之道原文。推荐。爱诗词网。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注释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知止:知道目标所在。得:收获。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庶人:指平民百姓。壹是:都是。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赏析本文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也是儒学为人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可以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开门见山,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确立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集中而鲜明地表明了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连接前四目与后三目的中间环节。前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的途径;后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用,是实现外王的目标。两千多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生阶梯,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修身一定要诚其意,也就是使意念真诚,不要自欺欺人,一切都发自内心。而要做到真诚,最大的考验是“慎其独”,即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修身还须正其心,也就是心要专一,不被愤怒、恐惧、喜好、忧虑等情绪所干扰。在人的心理因素中,情感与理智是一对矛盾,正其心,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调节自己,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三心二意,为情所牵,必不能达修身之目的。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几个阶梯而实现内修的要求之后,进而要实行外治的功夫,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必先齐其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的现象,虽然现代社会情况已不同,但《大学》告诫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些思想仍可作为今日之为政者的座右铭。平天下在治其国。一是强调在上位的君子应实行絜矩之道。絜指量度,矩指尺子,絜矩之道是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二是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是强调德与才比较,德为本,财为末。为政者若把财视为根本,就会与民争利。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四是强调德是为政之宝。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在用人上,必须爱憎分明,把德放在第一位。《大学》的中心思想是讲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个人修身为中心,向内延伸到主观世界,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结合起来;向外延伸到客观世界,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修身要与社会担当相结合,是儒学的显著特征之一。知识链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到朱熹时重新编排整理,入《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大学之道”即为《大学》开篇第一段。
春望 唐 杜甫。推荐。爱诗词网。【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国破:指唐都长安被安史叛军占据。此句说只有山河仍在,意渭其他皆已不存。下句言城中春日唯有草木丛生。感时:指感伤时局。此句说因感伤时局,看到花开也伤心落泪。恨别:怨恨与亲人离别。此句因怨恨与亲人别离听到鸟鸣也觉惊心。烽火:代指战争,此处指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战斗。搔:抓挠。搔头是心绪烦乱时的动作。浑欲:简直要。不胜簪:说头发少得不能插簪子了。簪是古人用来插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鉴赏导示】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抒情诗。长安沦入安史叛军之手,看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了诗人的愁思。【鉴赏】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肃宗在武灵(今属宁夏)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困居长安。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于次年三月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情。全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郁蕴藉,自然深挚。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满目荒凉,山河依旧,世事全非。沦陷后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中。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以下皆由“破”而来,因此“破”有提携全篇的作用。此联为全诗创造了悲凉沉寂的气氛。颔联是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诗人由泛览满城草木一片凄凉转而推出花、鸟的特写镜头。对颔联两句诗的理解,诗评家有分歧,焦点在“溅泪”、“惊心”的是花、鸟还是人。一般的理解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因感时恨别,见了这娱人之物反而掉泪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前四句,“望”字统领,诗人的视线从都城到山河,由全城到花、鸟,感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这样,在景与情的变化中,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系念亲人。颈联写在战火中急切渴盼亲人家书的迫切心情。尾联写在此境际中愁绪满怀,搔首徘徊,顿觉白发稀疏、几不胜簪。“白发”、“搔”、“更短”突出了“愁”的结果。这些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情怀,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鉴赏要点】[1]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情景相生,景情交融。[3]风格沉郁顿挫。[4]语言凝练。
落霞与孤鹜齐飞。推荐。爱诗词网。【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注释】选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作《滕王阁诗序》,一般选本简称《滕王阁序》。落霞:晚霞。鹜:野鸭。长天:广阔的天空。【赏析】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市,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举行宴会,为人饯别。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省亲,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刚巧遇上了这次盛会,并应邀即席赋诗,写成了著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文。简称《滕王阁序》。王勃是初唐四杰中首屈一指的作家,才华出众,14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尚未及冠,就已经名闻海内了。他这篇《滕王阁序》,锦丽高华,脍炙人口,冠盖一时,最为人们赞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说:灿烂的晚霞与孤鹜在黄昏的天空飞翔,秋水与长天都是那么澄碧清净。这两句化用了北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意境,却妙笔出新,在青天碧水浑然一色的背景中,画出了晚霞、孤鹜的美丽形象:你看,“落霞”自高而低飘散,远接天陲;“孤鹜”横空远举,与落霞齐飞;“秋水”、“长空”,清丽澄净,天水“一色”,上下混蒙,青冥一片。这是一幅背景旷远,在水天之间点缀着片片红霞,色彩明丽的画面。它静中有动,刚而能润,壮美与优美兼具,诗意浓郁,画境清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关于这篇序文的写作,还流传着一段优美的逸闻。据《唐摭言》卷五记载:唐高宗上元二年,南昌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为纪念这件盛事,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大宴宾客。阎公事先让女婿写好一篇宴滕王阁的文章,想借机炫耀一下他的才华。王勃应邀赴会,坐于末席。席间,阎公命人捧出笔墨纸砚,遍请各位宾客作序。众人明白阎公的心意,皆婉言推辞。当阎公邀请王勃时,王勃不知内里,毫不客气地接过纸笔就写。阎公不便发作,暗自生气,便以更衣为借口,退出了宴会。可他又不放心,于是派人探听王勃写些什么,即时回禀。开初,探听的人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笑道:“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接着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沉吟不语。当听到下一句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惊讶不已,“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阎公连忙赶回宴席,与王勃把盏敬酒,尽欢而散。满座的文人骚客,也为之赞叹不已,击节叫绝,自愧不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荐。爱诗词网。名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得到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名句解读(1)格物“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2)致知“致知”就是求得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人的心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是被尘埃遮蔽住了,所以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故“物格而后知至”。(3)诚意“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无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故“知至而后意诚”。(4)正心“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宁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5)修身“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故“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6)齐家“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故“家齐而后国治”。(7)治国“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故“国治而后天下平”。(8)平天下“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在它的指导下,后代儒家无不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进而实现对家国天下的关怀,即“内圣”与“外王”之道。经典故事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理学名家。在他30余年繁忙的翰苑和戎马生涯中,不忘亲人、敦睦亲情,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内容涉及修身、诫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为学、从政、治军诸多方面。仅一部家书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耕读传家是曾国藩齐家的基本理念。曾国藩对“读”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读是学习做人的途径,通过学习圣贤教诲,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道德。即使不读书,不识字的人,也要学习做人的道理。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谆谆教导:“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官气。”在这封信的最后,曾国藩强调耕读传家“至要至要,千嘱万嘱”。他在写这封信的前10天,经历了靖港之败和投水自杀,在成败生死之际,依然不忘对家人坚守耕读传家之道的教诲,可见他对耕读传家的珍视和苦心。更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将齐家读书与做官分隔开来,这也是他的一贯主张。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为明理之君子。”在曾国藩看来,能使家族延续久远的,不是官位和财产,而是家风和品格。曾国藩出身于贫寒农家,对儿时生活的艰辛刻骨铭心,所以对勤俭的理解更为直观、深刻,他一生奉行勤俭自律。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可也,略丰亦可,大丰则我不敢也。”曾国藩一生平步青云,封侯拜相,官俸优厚,物质条件应当是丰裕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做到了“富贵不能淫”,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道德底线。曾国藩一生戒惧“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特别是当了大官之后更是诚惶诚恐,最怕子侄后辈染上骄、奢、逸的毛病。曾国藩十分看重孝悌在齐家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家书》中反复强调,只有孝悌,才能使家庭和睦、兴旺发达。在致诸弟信中说:“凡一家之中,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不仅言传,经常禀报商议家事,恳请兄弟子侄尽孝尽责,而且十分注意身教,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家人。曾国藩对祖父母、父母极为恭敬孝顺,经常为自己不能亲身孝敬长辈而内疚惭愧。当母亲病故时,他更是哀痛不已,深深自责。曾国藩对弟妹可谓关怀备至,真正达到了“长兄如父”的要求。《家书》最精华部分在“与弟书”及“训子书”。一般而言,关心子女容易,关心兄弟姐妹难。因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兄弟姐妹则会自立门户,渐行渐远。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信中充满兄弟之情,读之令人感动,不仅体现其望弟成才的苦心,而且体现其崇高的道德风范。曾国藩作为儿子,忠孝两全,堪称楷模;作为兄长,教导勤勉,金针度弟;作为父亲,率先垂范,严格要求。
反映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文学。它是巴黎公社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的产物。这一文学发展延续的时间从一八七〇年普法战争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达二十年之久。它的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同时还有散文和政论等。巴黎公社文学紧密结合巴黎公社的革命事件,直接为现实斗争服务。内容包括反对普鲁士侵略,谴责资产阶级投降卖国,记录巴黎公社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描写公社战士在“流血的一周”里为保卫公社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此外,还包括公社失败后流亡国外的公社诗人和作家对巴黎公社所走过的光辉道路和伟大壮举的缅怀和回忆。巴黎公社文学代表诗人是鲍狄埃,他所写的《国际歌》作为无产阶级战歌永远载入无产阶级文学的史册,成为鼓舞无产阶级和一切革命人民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公社诗人德勒的《巴黎换一块牛排》揭露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卖国投降行为;卡尔亚的《凡尔赛分子》刻画了进犯巴黎的凡尔赛分子的卑怯嘴脸和无产者的浴血抵抗;拉绍塞的《我们要兄弟般友好》阐发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思想,于格写于监狱的《狱中歌》、米雪尔的《囚徒之歌》,描写了公社社员在坐牢和流放中的生活和感受。公社委员儒勒·瓦莱斯的著名自传体三部曲《雅克·万特拉》第三部《起义者》,代表了公社文学在散文方面的重要成就。它成功地再现了巴黎无产阶级从创建公社到保卫公社的宏伟壮丽的斗争史。巴黎公社文学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对后来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巴黎公社文学。推荐。爱诗词网。反映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文学。它是巴黎公社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的产物。这一文学发展延续的时间从一八七〇年普法战争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达二十年之久。它的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同时还有散文和政论等。巴黎公社文学紧密结合巴黎公社的革命事件,直接为现实斗争服务。内容包括反对普鲁士侵略,谴责资产阶级投降卖国,记录巴黎公社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描写公社战士在“流血的一周”里为保卫公社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此外,还包括公社失败后流亡国外的公社诗人和作家对巴黎公社所走过的光辉道路和伟大壮举的缅怀和回忆。巴黎公社文学代表诗人是鲍狄埃,他所写的《国际歌》作为无产阶级战歌永远载入无产阶级文学的史册,成为鼓舞无产阶级和一切革命人民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公社诗人德勒的《巴黎换一块牛排》揭露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卖国投降行为;卡尔亚的《凡尔赛分子》刻画了进犯巴黎的凡尔赛分子的卑怯嘴脸和无产者的浴血抵抗;拉绍塞的《我们要兄弟般友好》阐发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思想,于格写于监狱的《狱中歌》、米雪尔的《囚徒之歌》,描写了公社社员在坐牢和流放中的生活和感受。公社委员儒勒·瓦莱斯的著名自传体三部曲《雅克·万特拉》第三部《起义者》,代表了公社文学在散文方面的重要成就。它成功地再现了巴黎无产阶级从创建公社到保卫公社的宏伟壮丽的斗争史。巴黎公社文学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对后来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老桑烹龟是什么意思
【典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担出欲上吴王。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hu),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簿?’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既至建业,权命煮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树乃熟。’献者乃说龟树共言,权使人伐桑树煮之,龟乃立烂。今烹龟犹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龟为元绪。”南朝梁·殷芸《小说》亦载,文大略同。
老桑烹龟。推荐。爱诗词网。老桑烹龟是什么意思【典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担出欲上吴王。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hu),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簿?’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既至建业,权命煮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树乃熟。’献者乃说龟树共言,权使人伐桑树煮之,龟乃立烂。今烹龟犹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龟为元绪。”南朝梁·殷芸《小说》亦载,文大略同。【今译】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在山中见到一大龟,于是捆起载回。龟说道:“出游时机不对,被君所得。”此人十分惊异,想送给吴王。船夜间停泊在一大桑树下,半夜桑树忽然对龟说:“辛苦啊元绪,你这是怎么回事?”龟说:“我被人捉住,快要被烹煮了,可是,哪怕烧光南山的树木,也烧不烂我”桑树说:“诸葛恪(字元逊)博学多识,会想出办法的,如果去找象我这样的,那你怎么是好呢?”龟说:“子明,不要多讲,否则连你也有灾祸。”桑树不再言语。到建业后,孙权命煮龟,但烧柴万车,龟仍然照旧。诸葛恪说:“用老桑树烧就会熟了。”献龟人也叙述了龟、树所说的话,孙权派人去伐桑树煮龟,马上便烂熟了。【释义】后以此典指因被牵连而殃及自身。【典形】九江元龟、祸枯桑、老龟烹不烂、老木为薪蒸、元绪不慎口、废元龟、老桑祸、龟缘入梦烹。【示例】〔九江元龟〕明·陈子龙《枯鱼过河泣》:“九江元龟亦被收,纷纷见梦谁为理。”〔祸枯桑〕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老龟烹不烂〕唐·白居易《杂感》:“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老木为薪蒸〕宋·王安石《同王濬贤良赋龟》:“复恐谗夫负之走,并窃老木为薪蒸。”〔元绪不慎口〕宋·陈与义《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低回愧人子。推荐。爱诗词网。《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出自哪里,《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什么意思,《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原文出处,《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赏析。【出处】清·蒋士铨《岁暮到家》【鉴赏】作者蒋士铨岁暮匆忙赶回家里,面对慈母的殷勤问话,不由感叹自己终年在外,有亏人子的孝道,于是低回留连,一点都不敢叹说自己旅途的劳苦。长途奔走,风尘仆仆的游子,不敢叹说旅途困顿多苦的原因,是担心父母会着急忧虑。后代常引用“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两句诗,来表示游子返家后,不敢对父母诉说旅途劳苦的愧咎心理。【原诗】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泥土鲁黎。推荐。爱诗词网。《鲁藜·泥土》原文、赏析、鉴赏鲁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七月”派的年轻诗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时代里投入广阔的斗争生活,他们不能不思索和寻求自己的位置,在群众火热的斗争实践中,他们有所省悟,因而他们的诗章中常常飞跃出一些经过沉思而领悟的哲理。鲁藜写于抗战前期的《泥土》,正是这样一首含有深刻哲理意蕴的抒情短诗。全诗只有四句,写得安静清丽,而闪耀着时代的光华。它通过“珍珠”和“泥土”两个鲜明对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自勉和对同时代人的启迪。第一节的两句,以“珍珠”作比喻,劝喻人们不要自视高贵、特殊,如果那样就会给自己埋下痛苦的种子。第二节则以“泥土”作比喻,劝喻人们要甘居平凡,不考虑索取,“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即为大众多作奉献,造福于大众。诗人在这里所反映的,实际是一种对社会对大众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的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问题,也正是革命人民集体主义精神的写照。
商道即人道。推荐。爱诗词网。胡雪岩经商智慧一道:商道即人道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做人方面也一定是非常成功的。所谓“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只有这样融商道与人道为一体的商人才堪称后世楷模,只有这种人商合一的境界才可以说是商人的最高境界。经商不只是简单的钱货交易,大凡成功的商人都能够看到钱之外的东西,并在此方面开动自己的商业智慧,为自己广开财路!1.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智慧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胡雪岩自然深谙生财之道。不过胡雪岩眼中的“道”应该是取财于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的正道。在他经商的过程中都体现着他做人的原则,即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这位晚清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生离奇曲折,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最初,胡雪岩只是钱庄的一个学徒。由于家道败落,母亲在无奈之下才将他送到一家名为信和的钱庄当小伙计,从扫地、倒便壶开始做起。由于他勤快聪明,熬到满师,便成了信和的一名伙计,专理跑街收账。当时不过20岁的胡雪岩实在是有些胆大妄为,竟然自作主张,挪用钱庄的银子资助潦倒落魄的王有龄进京捐官,不仅自己在信和的饭碗丢掉了,且因此一举,还使自己在同行中“坏”了名声,再没有钱庄敢雇用他,终至落魄到靠打零工糊口的地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王有龄得胡雪岩资助进京捐官,一切顺利。回到杭州,很快便得了浙江海运局坐办的肥缺。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龄知恩图报,一回到杭州就四下里寻访胡雪岩的下落,即便知道自己力量有限也要尽力帮助他。重逢王有龄,因资助王有龄留下的恶名自然消除。这时,胡雪岩面临两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一是留在王有龄身边。此时的王有龄需要帮手,也特别希望胡雪岩能够留在衙门里帮自己。适当的时候,胡雪岩也可以捐个功名,以他的能力,在官场中肯定会有腾达的时候。另一个选择是回信和钱庄,信和“大伙”张胖子收到王有龄还回的500两银子之后,为了拉回官场有靠山的胡雪岩,准备让出自己大伙的位子。他找到胡雪岩的家里,恳请胡雪岩重回信和,甚至将胡雪岩离开信和期间的薪水都给他带了去。这两条路胡雪岩都没有走。混迹于官场并非他的兴趣所在,如果回信和钱庄,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大伙,因此这两条路他都不会走。帮王有龄他自然不会推辞,但最终还是要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胡雪岩要自己做主,开办自己的钱庄——事实上,这时的胡雪岩连一两银子的本钱都没有。不过,他料定王有龄会外放州县,在他看来,现在有几千两银子把钱庄的架子撑起来,到时可以代理官库银钱往来,凭他的本事,定能够由此发迹。果然,入道之后,他借助官场的势力,以开钱庄起家,层层托靠,左右逢源,周旋于官府势力、漕帮首领、洋商买办之间,开丝行、办药店、设典当、贩运粮食、买卖军火,数年后,便成为驰骋十里洋场,能在上海这一中国近代金融贸易中心呼风唤雨的富商大贾,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作为商人,胡雪岩有唯利是图的一面,同时,在他经商的过程中又透着做人的道理,小到为了朋友和家人,王有龄杭州被困,胡雪岩孤身闯敌营去购粮,之后更再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待不长,而甘愿冒险为他借洋债;大到为了国家和民族,舍衣施药,广行善事,建义渡,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细观胡雪岩与官场、商场及洋人的结识、交往过程,不难发现,他对官场中人的助力往往比官场中人给他的助力更大;他对商场中的人,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处处以“和”、“圆”为先;他在与洋人打交道时,则处处以民族大局和黎民利益为重。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处事原则。当然,胡雪岩商业帝国的最后倾颓,究其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清末,中国时局动荡不定,政府腐朽昏庸,洋商巧取豪夺,再加上中国商界内部的不团结,致使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结合过程中受到限制,纵使他再精于世故也无力对付政府和洋人的合围。但让人值得推崇的是,胡雪岩即使濒临破产也没有为自己匿产私藏。胡雪岩虽然输了,但输得很大气、很洒脱,还输得很光明磊落。事实上,在当时胡雪岩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私匿一些钱财。想想胡雪岩驰骋商场几十年,创下偌大一份家业,富可敌国,仅胡雪岩的23家典当行的资产就值200多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用说现银,就是家中收藏的首饰细软,收集一部分,也可以让他在生意倒闭之后维持相当阔绰的生活。在钱庄、丝行全部倒闭之后,由于有左宗棠在官场中的转圜斡旋,胡雪岩只是被革去二品顶戴,责成清理,并没有最后查抄家产,胡雪岩完全有条件转移财产,但他都没做,而是继续坚持他的为人之道——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输了,但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不得不令人敬佩。另外,在危机关头,胡雪岩自身难保的状况下,他仍然怀有宽以待人的胸襟。宓本常在阜康钱庄倒闭后自杀身亡,胡雪岩却认为实在“犯不着”——因为胡雪岩已经原谅了他的过失和不义。胡雪岩特别嘱咐古应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后事。虽然宓本常商业道德不好,但朋友一场,他的后事也应照料。胡雪岩即使身处绝境,依然为别人着想。夜访周少棠,他回来时身上感觉寒冷,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需要安排下去;他并不怕官府查抄,因为公款有典当行可以作抵,可慢慢还。只是清理资产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道怎样才能偿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这一层,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由此看来,胡雪岩虽身为一个商人,可凡事却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商中透着他做人善良、不羁的一面。胡雪岩作为一个旧时的商人,在他的经商历程中一直体现着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原则。他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棉衣、施粥,另外还施棺材,办育婴堂,并非是因为所谓“为善最乐”,他只是认为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吃饭,例行公事,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无所谓乐与不乐了。由此可见,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的权衡中,始终坚持经商定要先做人,而且他在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为自己在社会和商界中赢得了旺盛的人气和名气。胡雪岩人生启示:胡雪岩认为经商定要先做人。实际上,经商的过程中透着做人的道理,体现着做人的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一句古语。经商定要先做人,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不坑蒙拐骗,不走邪门歪道,按规矩去赚钱。只要按规矩取财,得之于正道,君子也不会以爱财为耻。2.帮人亦是帮己胡雪岩智慧 胡雪岩一生助人为乐,也经常得人助。正所谓助人者始得人助,为商者在能力范围内千万不要吝于助人。胡雪岩曾经说过:“有钱可用,还要看机会,还要看人。”也就是帮人要帮到实处,帮在急难处,同时所帮的人还应该是可帮之人。胡雪岩的事业如此腾达,正来自于此。清朝时期,京城用粮均由鱼米之乡的苏杭地区通过运河运送,称为“漕运”。参与运粮工作的一批人马称为“漕帮”。因运河连年受战事影响常常阻塞造成运粮误期,朝廷下旨改漕运为海运。这样一来境遇本来就每况愈下的漕帮更是雪上加霜。漕帮虽外在力量雄厚,根深蒂固,派头、场面都过得去,但作为漕帮当家人的尤五,心中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整个漕帮自乾隆年间开始就一直借债度日。当时漕帮有一批粮,想卖掉这批货,换些现银,让各位弟兄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心里也有个安慰。作为商人,胡雪岩有唯利是图的一面,同时,在他经商的过程中又透着做人的道理,小到为了朋友和家人,王有龄杭州被困,胡雪岩孤身闯敌营去购粮,之后更再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待不长,而甘愿冒险为他借洋债;大到为了国家和民族,舍衣施药,广行善事,建义渡,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细观胡雪岩与官场、商场及洋人的结识、交往过程,不难发现,他对官场中人的助力往往比官场中人给他的助力更大;他对商场中的人,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处处以“和”、“圆”为先;他在与洋人打交道时,则处处以民族大局和黎民利益为重。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处事原则。当然,胡雪岩商业帝国的最后倾颓,究其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清末,中国时局动荡不定,政府腐朽昏庸,洋商巧取豪夺,再加上中国商界内部的不团结,致使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结合过程中受到限制,纵使他再精于世故也无力对付政府和洋人的合围。但让人值得推崇的是,胡雪岩即使濒临破产也没有为自己匿产私藏。胡雪岩虽然输了,但输得很大气、很洒脱,还输得很光明磊落。事实上,在当时胡雪岩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私匿一些钱财。想想胡雪岩驰骋商场几十年,创下偌大一份家业,富可敌国,仅胡雪岩的23家典当行的资产就值200多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用说现银,就是家中收藏的首饰细软,收集一部分,也可以让他在生意倒闭之后维持相当阔绰的生活。在钱庄、丝行全部倒闭之后,由于有左宗棠在官场中的转圜斡旋,胡雪岩只是被革去二品顶戴,责成清理,并没有最后查抄家产,胡雪岩完全有条件转移财产,但他都没做,而是继续坚持他的为人之道——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输了,但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不得不令人敬佩。另外,在危机关头,胡雪岩自身难保的状况下,他仍然怀有宽以待人的胸襟。宓本常在阜康钱庄倒闭后自杀身亡,胡雪岩却认为实在“犯不着”——因为胡雪岩已经原谅了他的过失和不义。胡雪岩特别嘱咐古应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后事。虽然宓本常商业道德不好,但朋友一场,他的后事也应照料。胡雪岩即使身处绝境,依然为别人着想。夜访周少棠,他回来时身上感觉寒冷,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需要安排下去;他并不怕官府查抄,因为公款有典当行可以作抵,可慢慢还。只是清理资产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道怎样才能偿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这一层,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由此看来,胡雪岩虽身为一个商人,可凡事却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商中透着他做人善良、不羁的一面。胡雪岩作为一个旧时的商人,在他的经商历程中一直体现着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原则。他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棉衣、施粥,另外还施棺材,办育婴堂,并非是因为所谓“为善最乐”,他只是认为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吃饭,例行公事,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无所谓乐与不乐了。由此可见,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的权衡中,始终坚持经商定要先做人,而且他在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为自己在社会和商界中赢得了旺盛的人气和名气。胡雪岩人生启示: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想成就一项事业,少不了要借助“众人拾柴之势”。得帮人时且帮人,其实也是一种极好的感情投资方式,它能够帮助自己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换句话说,许多时候,帮人其实也是帮自己。施恩于人,获报于人,有时甚至是以“滴水”而获“涌泉”。3.以道为先,凡事多为人着想胡雪岩智慧 胡雪岩有句名言,说做生意的人要学会“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想想别人”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想想别人的难处,想想别人和自己一样的辛苦。生意人不能不想自己,不能不去细心地算计筹划如何去赚钱。钱是赚来的,更是筹划来的。但在想自己的时候,不妨也相应地想想别人,这样做也会为自己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胡雪岩义名在外,为人厚道,杭州城内无论官民都愿意把自己的钱存到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使得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一开业就显出一派兴旺景象,胡雪岩又知人善任请了一个叫刘庆生的得力手下为他打理内务,自己就抽出身来帮王有龄的忙。王有龄因为得到胡雪岩的帮助,顺利地解决了漕米解运的老大难问题,博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也替巡抚大人去了一块心病。巡抚大人为此允诺为王有龄请功。王有龄自然喜不自禁,谁知一等再等,却不见有什么消息,心中虽然着急却又不好开口向巡抚大人问及此事。作为商人,胡雪岩有唯利是图的一面,同时,在他经商的过程中又透着做人的道理,小到为了朋友和家人,王有龄杭州被困,胡雪岩孤身闯敌营去购粮,之后更再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待不长,而甘愿冒险为他借洋债;大到为了国家和民族,舍衣施药,广行善事,建义渡,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细观胡雪岩与官场、商场及洋人的结识、交往过程,不难发现,他对官场中人的助力往往比官场中人给他的助力更大;他对商场中的人,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处处以“和”、“圆”为先;他在与洋人打交道时,则处处以民族大局和黎民利益为重。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处事原则。当然,胡雪岩商业帝国的最后倾颓,究其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清末,中国时局动荡不定,政府腐朽昏庸,洋商巧取豪夺,再加上中国商界内部的不团结,致使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结合过程中受到限制,纵使他再精于世故也无力对付政府和洋人的合围。但让人值得推崇的是,胡雪岩即使濒临破产也没有为自己匿产私藏。胡雪岩虽然输了,但输得很大气、很洒脱,还输得很光明磊落。事实上,在当时胡雪岩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私匿一些钱财。想想胡雪岩驰骋商场几十年,创下偌大一份家业,富可敌国,仅胡雪岩的23家典当行的资产就值200多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用说现银,就是家中收藏的首饰细软,收集一部分,也可以让他在生意倒闭之后维持相当阔绰的生活。在钱庄、丝行全部倒闭之后,由于有左宗棠在官场中的转圜斡旋,胡雪岩只是被革去二品顶戴,责成清理,并没有最后查抄家产,胡雪岩完全有条件转移财产,但他都没做,而是继续坚持他的为人之道——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输了,但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不得不令人敬佩。另外,在危机关头,胡雪岩自身难保的状况下,他仍然怀有宽以待人的胸襟。宓本常在阜康钱庄倒闭后自杀身亡,胡雪岩却认为实在“犯不着”——因为胡雪岩已经原谅了他的过失和不义。胡雪岩特别嘱咐古应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后事。虽然宓本常商业道德不好,但朋友一场,他的后事也应照料。胡雪岩即使身处绝境,依然为别人着想。夜访周少棠,他回来时身上感觉寒冷,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需要安排下去;他并不怕官府查抄,因为公款有典当行可以作抵,可慢慢还。只是清理资产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道怎样才能偿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这一层,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由此看来,胡雪岩虽身为一个商人,可凡事却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商中透着他做人善良、不羁的一面。胡雪岩作为一个旧时的商人,在他的经商历程中一直体现着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原则。他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棉衣、施粥,另外还施棺材,办育婴堂,并非是因为所谓“为善最乐”,他只是认为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吃饭,例行公事,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无所谓乐与不乐了。由此可见,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的权衡中,始终坚持经商定要先做人,而且他在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为自己在社会和商界中赢得了旺盛的人气和名气。胡雪岩人生启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失意时,一个人往往要走顺路;得意非常之际,也常常为自己种下祸根,埋下日后衰败的由头。胡雪岩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仅不抢同行的饭碗,且凡事以道为先,处处为别人着想。先做人,后经商,营儒商之道,走大企业之路。胡雪岩化智为义,自然明白以道为先,凡事多为人着想的道理。轿夫有如韩信点兵,当然是多多益善,为人处事也是如此。4.不赚烫手钱胡雪岩智慧 商人重利。作为商人的胡雪岩也不例外,他也把利看得很重。但是胡雪岩取财走的却是君子之道,那些蝇营狗苟之类的烫手钱,他是从来不会沾手的。胡雪岩认为,做生意当然是以赚钱为目的,但赚什么样的钱以及赚钱后会产生什么后果,也确实不能不让人去谨慎考虑。那种拿了会烫手的钱,即使再多也不能沾。对于生意人来说,到底哪些钱拿了会烫手呢?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会烫手的钱,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类:第一类是触犯法律挣来的钱,如靠走私贩毒等不正当途径赚来的钱。虽然利润丰厚,但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这种途径赚来的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钱”,这些钱拿了肯定是会烫手的。况且,赚取黑心钱,天理也难容,必将招来灾祸,受到惩罚。作为商人,胡雪岩有唯利是图的一面,同时,在他经商的过程中又透着做人的道理,小到为了朋友和家人,王有龄杭州被困,胡雪岩孤身闯敌营去购粮,之后更再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待不长,而甘愿冒险为他借洋债;大到为了国家和民族,舍衣施药,广行善事,建义渡,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细观胡雪岩与官场、商场及洋人的结识、交往过程,不难发现,他对官场中人的助力往往比官场中人给他的助力更大;他对商场中的人,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处处以“和”、“圆”为先;他在与洋人打交道时,则处处以民族大局和黎民利益为重。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处事原则。当然,胡雪岩商业帝国的最后倾颓,究其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清末,中国时局动荡不定,政府腐朽昏庸,洋商巧取豪夺,再加上中国商界内部的不团结,致使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结合过程中受到限制,纵使他再精于世故也无力对付政府和洋人的合围。但让人值得推崇的是,胡雪岩即使濒临破产也没有为自己匿产私藏。胡雪岩虽然输了,但输得很大气、很洒脱,还输得很光明磊落。事实上,在当时胡雪岩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私匿一些钱财。想想胡雪岩驰骋商场几十年,创下偌大一份家业,富可敌国,仅胡雪岩的23家典当行的资产就值200多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用说现银,就是家中收藏的首饰细软,收集一部分,也可以让他在生意倒闭之后维持相当阔绰的生活。在钱庄、丝行全部倒闭之后,由于有左宗棠在官场中的转圜斡旋,胡雪岩只是被革去二品顶戴,责成清理,并没有最后查抄家产,胡雪岩完全有条件转移财产,但他都没做,而是继续坚持他的为人之道——经商定要先做人。胡雪岩输了,但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不得不令人敬佩。另外,在危机关头,胡雪岩自身难保的状况下,他仍然怀有宽以待人的胸襟。宓本常在阜康钱庄倒闭后自杀身亡,胡雪岩却认为实在“犯不着”——因为胡雪岩已经原谅了他的过失和不义。胡雪岩特别嘱咐古应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后事。虽然宓本常商业道德不好,但朋友一场,他的后事也应照料。胡雪岩即使身处绝境,依然为别人着想。夜访周少棠,他回来时身上感觉寒冷,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需要安排下去;他并不怕官府查抄,因为公款有典当行可以作抵,可慢慢还。只是清理资产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道怎样才能偿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这一层,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由此看来,胡雪岩虽身为一个商人,可凡事却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商中透着他做人善良、不羁的一面。胡雪岩作为一个旧时的商人,在他的经商历程中一直体现着经商定要先做人的原则。他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棉衣、施粥,另外还施棺材,办育婴堂,并非是因为所谓“为善最乐”,他只是认为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吃饭,例行公事,是应该做的事,也就无所谓乐与不乐了。由此可见,胡雪岩在商道与人道的权衡中,始终坚持经商定要先做人,而且他在这一点上做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为自己在社会和商界中赢得了旺盛的人气和名气。胡雪岩人生启示:作为一个商人要做到不赚取烫手钱,确实需要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将心比心,总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小时候绿原。推荐。爱诗词网。作者:徐荣街小时候,我不认识字,妈妈就是图书馆。我读着妈妈——有一天,这世界太平了;人会飞,小麦从雪地里出来,钱都没有用……金子用来做房屋的砖,钞票用来糊纸鹞,银币用来飘水纹……我要做一个流浪少年,带着一只镀金的苹果、一只银发的蜡烛、和一只从埃及国飞来的红鹤,旅行童话,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但是,妈妈说:“现在你必须工作。”绿原绿原在四十年代就活跃在国统区的诗坛上,五十年代遭到不应有的误解和伤害。尽管四十年来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那在生活和斗争的道路上执着追求、不断拚搏的精神,却是始终不渝的。《小时候》这首诗选自绿原的第一本诗集《童话》,它是诗人早期作品的代表作。《童话》写在诗人的生活和心境比较平静的岁月,那时诗人还没有接触严酷的社会现实,对生活充满了瑰丽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诗歌作品大都单纯明快,洋溢着童真。这首诗一开头就写得自然新颖,流露出盎然的情趣和甜蜜的母爱。人们的童年时代大都受到母亲的抚爱和熏陶,妈妈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妈妈那里孩子开始认识事物,了解世界,向着未来展翅奋飞。诗人说“妈妈就是图书馆。/我读着妈妈——”这样的诗句道别人所未道,发别人所未发,是最贴切、最朴实不过的诗句。紧接着,在第二、三两小节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向我们展示了妈妈描述过的崭新的世界。在那里没有战乱,没有灾荒,没有为金钱财富而进行的欺诈和角逐。“金子用来做房屋的砖,/钞票用来糊纸鹞,/银币用来飘水纹……”那是一个美满富足的社会,金钱的罪恶被彻底埋葬了,人们生活在一个完全净化过了的世界里。诗的第四节诗人进一步驰骋奇妙的幻想,畅想自己骑着从埃及国飞来的红鹤,带着镀金的苹果和银发的蜡烛,遨游世界,“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获得甜蜜的爱情……《小时候》写得瑰美、明净,充满了赤子的诗情。诗中这些奇特的幻想。看来有些荒谬,其实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就在这些荒诞不经的描写中包含着生活的真实,同时也可以看到诗人少年时代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牛汉在评论绿原的诗歌时说得好:“绿原创作《童话》的时期,他浑身都是敏感的触角,对人生觉得广阔而新鲜,虽然朦胧闪烁,但心灵并不虚浮。他这种天真的梦境我是非常熟悉的。不过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比我更为凄苦和不幸,他试图用自己编织的童话弥补命运的缺憾。”(《荆棘和血液——谈绿原的诗》)然而,童话般的幻想只能作为精神上的一种慰藉,却改变不了严峻的现实。诗人终究必须回到现实中来,直面惨淡的人生,去生活,去奋斗。用他的歌叹息,用他的歌射击,同四十年代的抗战文艺一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