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梅雨朗读
梅雨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

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

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

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注释

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

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

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

“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八):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6-197

2、胡士明.柳宗元诗文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208-210

梅雨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的作者在永州遇上糟糕天气,心中更是苦闷,遂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八):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6-197

  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月余。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不必说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了。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颔联写柳州之荒凉,夜里能听见猿猴悲啼,早晨被远处的鸡声惊醒,皆言人烟稀少。愁与梦,更是诗人不得志的心态写照。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用典。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朓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字面写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尘埃所染,而是边城气候。言外之意却是从此入京无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心里必定愁苦。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柳宗元朗读
()

猜你喜欢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
黄侃

寸眉两叶。禁受愁千叠。幽意缠绵无处说。但有魂销心切。

更深月过回廊。照见秋花断肠。侬比秋花命薄,谁怜独自凄凉。

()

沟水通宫苑,泠泠去复回。

无人漏言语,红叶是良媒。

()

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小径通商岭,高窗见杜陵。
云霞朝入镜,猿鸟夜窥灯。许作前峰侣,终来寄上层。

()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

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