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存约,长庆进士。唐朝人,太和中,为兴元节度判官,兵乱被害。诗一首。 ...
赵存约。 赵存约,长庆进士。唐朝人,太和中,为兴元节度判官,兵乱被害。诗一首。
僧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在台州,作诗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幻梦。 僧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在台州,作诗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籍贯俱不详。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1首。 ...
张钦敬。 生卒年、籍贯俱不详。玄宗开元间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1首。
[唐]顾封人,咸通中进士。诗一首。 ...
顾封人。 [唐]顾封人,咸通中进士。诗一首。
萧楚材,高宗时,为太常博士。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三年(戊午,公元六五八年)春,正月,戊子,长孙无忌等上所修新礼;诏中外行之。先是,议者谓贞观礼节文未备,故命无忌等修之。时许敬宗、李义府用事,所损益多希旨,学者非之。太常博士萧楚材等以为豫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敬宗、义府深然之,遂焚《国恤》一篇,由是凶礼遂阙。 ...
萧楚材。 萧楚材,高宗时,为太常博士。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三年(戊午,公元六五八年)春,正月,戊子,长孙无忌等上所修新礼;诏中外行之。先是,议者谓贞观礼节文未备,故命无忌等修之。时许敬宗、李义府用事,所损益多希旨,学者非之。太常博士萧楚材等以为豫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敬宗、义府深然之,遂焚《国恤》一篇,由是凶礼遂阙。
孟彦深,字士源。登天宝二年进士第,为武昌令。元结居樊上。 ...
孟彦深。 孟彦深,字士源。登天宝二年进士第,为武昌令。元结居樊上。
五代时南诏人。大长和国布燮(官名,相当宰相)。前蜀王衍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乃削发为僧,自号为“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娴熟汉诗文,善谈论,能歌咏,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归国后,遇鸩而卒。 ...
段倚。 五代时南诏人。大长和国布燮(官名,相当宰相)。前蜀王衍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乃削发为僧,自号为“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娴熟汉诗文,善谈论,能歌咏,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归国后,遇鸩而卒。
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初任校书郎。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荆冬倩诗1首,或以为孟浩然诗,误。 ...
荆冬倩。 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初任校书郎。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荆冬倩诗1首,或以为孟浩然诗,误。
名不详。中唐以后人。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其诗2联,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李侍御。 名不详。中唐以后人。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其诗2联,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崔建。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史青。 史青,唐朝零陵人。聪敏强记。今存诗一首。
五代时人。登进士第。高从诲辟于荆南幕。善诗,所作《中秋不见月》,为时所称。又著《后史补》三卷,记唐末五代逸闻,已佚。 ...
高若拙。 五代时人。登进士第。高从诲辟于荆南幕。善诗,所作《中秋不见月》,为时所称。又著《后史补》三卷,记唐末五代逸闻,已佚。
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详。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复试落第七人。考官:左谏议大夫陈商。该科榜发时张濆为状元,易重名列第二,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名士、举子皆以为此科取士不公,议论纷起。易重善诗,尤工文,有佳作千余篇,名显一时,惜多已 散失。《全唐诗》存其《寄宜阳兄弟》一首。 ...
易重。 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详。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复试落第七人。考官:左谏议大夫陈商。该科榜发时张濆为状元,易重名列第二,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名士、举子皆以为此科取士不公,议论纷起。易重善诗,尤工文,有佳作千余篇,名显一时,惜多已 散失。《全唐诗》存其《寄宜阳兄弟》一首。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 ...
张萧远。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
天宝间进士。与孙昌胤同应礼部试。事迹参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录存王若岩诗1首。 ...
王若岩。 天宝间进士。与孙昌胤同应礼部试。事迹参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录存王若岩诗1首。
刘遵古[唐]沛国(今安徽省宿州市)人。刑部尚书。太和四年(八三o)节度东蜀军。工行书。元和九年(八一四)裴度所撰,唐兴元节度使裴玢碑,为其所书。《金石录、宣室志》 ...
刘遵古。 刘遵古[唐]沛国(今安徽省宿州市)人。刑部尚书。太和四年(八三o)节度东蜀军。工行书。元和九年(八一四)裴度所撰,唐兴元节度使裴玢碑,为其所书。《金石录、宣室志》
开元宫人。 开元宫人,活动于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姓名不详,曾于制军袍时题诗于袍中,为士兵得之,主帅奏于朝廷,玄宗怜而嫁之与得袍士兵。
字思敬。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高宗龙朔时为周王府参军,总章中为协律郎,与上官仪等预修《芳林要览》。善文,与孟利贞、董思恭等并以文藻知名当时。事迹见《旧唐书·元思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重复著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2卷、元思敬《诗人秀句》2卷。又撰有《沈约诗格》1卷、《诗髓脑》1卷。皆已佚。《全唐诗逸》存诗1首。 ...
元兢。 字思敬。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高宗龙朔时为周王府参军,总章中为协律郎,与上官仪等预修《芳林要览》。善文,与孟利贞、董思恭等并以文藻知名当时。事迹见《旧唐书·元思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重复著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2卷、元思敬《诗人秀句》2卷。又撰有《沈约诗格》1卷、《诗髓脑》1卷。皆已佚。《全唐诗逸》存诗1首。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贤,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贤司徒官爵,迎其灵柩返还长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怀太子墓。 ...
李贤。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贤,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贤司徒官爵,迎其灵柩返还长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怀太子墓。
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人。宪宗元和间居越州上虞县宝泉乡。光绪《上虞县志》卷三七收其元和二年(807)所作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余鼎。 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人。宪宗元和间居越州上虞县宝泉乡。光绪《上虞县志》卷三七收其元和二年(807)所作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