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推荐。爱诗词网。《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教导。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学问:读书治学。无遗力: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少壮:年轻的时候。始:才。工夫:学习的时间。纸:书本。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身实践。【大意】古人读书学习都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的。年轻力壮的时候奋发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浅薄的、表面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江水西头隔烟树。推荐。爱诗词网。(宋)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柳词明媚,黄词疏宕”(《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少游清丽,山谷重拙”(夏敬观《手批山谷词》)。“疏宕”,“重拙”,这就是前人在与同时代人柳永、秦观的比较中所指出的黄庭坚词的风格特色。这首词就比较明显地表现了黄山谷词的这种“疏宕”、“重拙”的特色;它虽然写的也是思人念远的主题,但却不像柳、秦那样婉约缠绵而比较朴拙粗放。上阕写词人在江水之西瞻望江东却被烟遮树隔的惆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一水相连而关山阻隔无从相见,这是令人多么难耐的悲哀,词人以目断烟树作为天各一方的具象表征,比之前面引述的李之仪词似乎更增加了一些形象性的因子。“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阑”即“拦”也,梦魂来去当然不会被江水阻拦,但“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毕竟是虚幻的影像而已,词人以梦魂萦绕极言对所思的思念之深,并以梦魂来去不怕江拦反衬出身在异乡不能归去的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怨怼。下阕以音书难通、消息隔绝进一步抒写羁旅中的凄寂情怀。词人深夜难寐,独对孤灯写了无数书信,可数来数去却无一人可以去传递音书。“算没个、人传与”中的这个“算”字加得极妙,它点出了词人在作书之后想来想去仍一筹莫展的心态,“直饶寻得雁分付”,紧承首句而来,“分付”即“吩咐”。词人“算”来“算”去只想出了托付给空中的大雁去传书,然而“又还是、秋将暮”,暮秋鸿雁南翔而自己所思却在江东,南飞的大雁怎能给江东的人儿带去自己的书信呢?夏敬观指出“以市井语入词,始于柳耆卿(即柳永)。少游(秦观)、山谷(黄庭坚)各有数篇,山谷特之又甚。”刘熙载亦曰:“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惟故以生字俚词以侮弄世俗,若为金元曲家滥觞。”(《艺概》)这些见解都是切中其作之语言特点的。本词语言浅显如话,无需诠释,特别是“算”“没个人”“直饶”“吩咐”等词语更为纯粹民间口语,比之一般雅词来具有更大的表现力。这是黄庭坚词的优长特点之一,确实开了金元曲家之先河。刘熙载言其“侮弄世俗”,夏敬观言其“若比类者,学者可不必步骤耳”,乃是一种封建时代文人的偏见,是他们鄙视民间语言与民间文艺作品的一种错误观念的流露。
浣溪沙刘基。推荐。爱诗词网。《刘基·浣溪沙》原文赏析即景云压斜晖照树黄。风生水树绿阴凉。渴蛙得雨闹池塘。红焰射人榴火炫,青丝窣地柳条长。卷帘明月照回廊。刘基的长调词多属浑厚雅正、联绵委婉、精工细密的经意之作,而小令却多是清新圆润、空明流畅、不事雕琢的自然流露。这首《浣溪沙》即是其中之一。题为即景,确实是一幅自然生动的画面,不过又加入天籁之声,因而形、声相兼,又非无声之画所可范围了。它通首不用典,语言也清新流畅。这首词写的是园林、水边,从初夏雨后的黄昏到明月东升的夜晚这一时间跨度内的连续景象。你看,第一句就说“云压斜晖照树黄”,这是雨后方晴、落日余晖照耀着树梢的时候。怎知道是雨后呢?因为第三句写道:渴蛙方才得雨,正乐得在池塘里歌唱着呢。此时云低日沉,树杪镶着一层黄晕,不正是“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的时候吗?第二句“风生水树绿阴凉”,写水边树木得雨变得更加碧绿了,水面吹起了微微的凉风,人感到惬意。第三句“渴蛙得雨闹池塘”,更以青蛙的鼓吹,为雨后黄昏增添了不尽的活泼与生机。下片头两句是一联精彩的对仗。南宋朱熹诗曰:“五月榴花照眼明。”(《题榴花》)较之此词“红焰射人榴火炫”,不免黯然失色。唐明皇诗“灞岸垂杨窣地新”,似也不及这里的“青丝窣地柳条长”来得优美。渐渐地,时间已经推移到了明月东升的夜晚,这时作者已经回到了室内,卷起窗帘一看,月光满地并照进了回廊。你看,全词写得多么自然清新!闭目回味一下词中的意境,你就会知道这词是怎样一个写作过程了。作者于雨后傍晚到园中池边散步,收录了目接耳闻的美景妙音,回到室内后,卷帘又见明月在天,清光满地,心情该是多么悠然自得,于是提笔把它记录下来,就成了这首小词。作者当时的心情是轻松而愉快的,所以词中的意境也令人心旷神怡,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心静则明。推荐。爱诗词网。【原文】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出处】《围炉夜话》。【译文】心中宁静,就自然明澈,如同平静的水面能够映照出景物一样。【赏析与启迪】“静”不仅是一种养生之道,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这恰如一汪清澈的湖水只有在平静时,才能映出周围群山的倒影。如果水波奔腾涌动,那就只能听到自己的响声,而无法映出天上的星月和地上的山峰。同样,一个人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智,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无知浅陋。就学习知识而言,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前提。如果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又怎么可能有所收获和进步呢?现实中,一些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优越的城市学生,学习成绩却远不如那些家境贫寒、学习环境简陋的农村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境的不同。相比农村,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有的学生无法抗拒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心情躁动不安,把主要精力浪费在各种娱乐上,以致耽误了学习。农村学生则不同。许多学生从小就养成勤奋刻苦的作风,心无旁骛,潜心学习,自然学习效果也就胜人一筹了。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推荐。爱诗词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处】先秦·《诗经·邶风·击鼓》【译注】我曾对你发誓,无论生死离合都永不变心。我紧握着你的手,要与你白头偕老。契(qì):合。阔:离,别。子:对男子的尊称。成说:立下誓言。执:拿着。偕(xié):一同。【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表达山盟海誓。[例]杰克和罗丝的缱绻柔情由埙吹来,绵长而别有滋味,仿佛那爱已深藏了千年万年。《诗经》上说的“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指的不就是类似这种情感吗?(蔡琴《埙》)
贺敬之(1924—),当代优秀诗人。山东峄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自毛女》。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剧本》、《诗刊》编委,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贺敬之建国前所写的诗,收入诗集《乡村之夜》、《朝阳花开》中。建国后,从1956年发表著名诗作《回延安》起,诗人相继发表了许多杰出的抒情诗和政治抒情诗,收入《放歌集》和1979年出版的《贺敬之诗选》中。
贺敬之建国后的诗作,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短诗,如《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窗口》。这些诗作感情真挚醇厚,意境清新深远,讲究炼字炼意,颇有民歌风味和古诗神韵。1956年3月,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故地重游,无限感慨,写下了优秀的抒情诗《回延安》。诗人激动地写道“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诗歌描绘了延安亲人的欢迎,回忆自己的成长,赞颂延安的巨大变化和伟大历史功绩。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节节换韵的格式,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和地方色彩。另一类是描绘我国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这些诗气势磅礴,洒脱豪放,洋溢着饱满的革命激情、高昂的时代精神,而且善于通过诗的鲜明有力的形象,把相当抽象的政治概念和口号形象化。高亢豪迈,激情奔放是贺敬之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贺敬之的诗。推荐。爱诗词网。贺敬之(1924—),当代优秀诗人。山东峄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自毛女》。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剧本》、《诗刊》编委,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贺敬之建国前所写的诗,收入诗集《乡村之夜》、《朝阳花开》中。建国后,从1956年发表著名诗作《回延安》起,诗人相继发表了许多杰出的抒情诗和政治抒情诗,收入《放歌集》和1979年出版的《贺敬之诗选》中。贺敬之建国后的诗作,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短诗,如《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窗口》。这些诗作感情真挚醇厚,意境清新深远,讲究炼字炼意,颇有民歌风味和古诗神韵。1956年3月,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故地重游,无限感慨,写下了优秀的抒情诗《回延安》。诗人激动地写道“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诗歌描绘了延安亲人的欢迎,回忆自己的成长,赞颂延安的巨大变化和伟大历史功绩。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节节换韵的格式,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和地方色彩。另一类是描绘我国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这些诗气势磅礴,洒脱豪放,洋溢着饱满的革命激情、高昂的时代精神,而且善于通过诗的鲜明有力的形象,把相当抽象的政治概念和口号形象化。高亢豪迈,激情奔放是贺敬之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出自哪里,《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什么意思,《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原文出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赏析。
曾经酒醉鞭名马。推荐。爱诗词网。《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出自哪里,《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什么意思,《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原文出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赏析。【出处】民国·郁达夫《钓台题壁》【鉴赏】曾因酒醉而鞭打名马,又怕多情而拖累美人。这两句诗是郁达夫的名句。诗人多情却又爱酒,“曾因酒醉鞭名马”是指有才者的醉酒放荡;“生怕情多累美人”是指多情人的深情厚意。【原诗】不是尊前爱惜身,佯放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此为作者远眺之景:只见大江两岸的连绵山野,长满了红彤彤的枫树。千枝万枝的红枫叶,使漫山遍野一片绚烂。江上长桥在枫叶的掩映下,似乎被染上了红霞的光辉。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行驰。诗句写秋时江面附近的枫林景色。景象开阔,色彩明丽,写出了枫林的气势。
枫叶千枝复万枝。推荐。爱诗词网。《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原诗出处,译文,注释此为作者远眺之景:只见大江两岸的连绵山野,长满了红彤彤的枫树。千枝万枝的红枫叶,使漫山遍野一片绚烂。江上长桥在枫叶的掩映下,似乎被染上了红霞的光辉。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行驰。诗句写秋时江面附近的枫林景色。景象开阔,色彩明丽,写出了枫林的气势。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古诗句出处: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人人营私。推荐。爱诗词网。【名句】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①,则天下大乱。【注释】①营私:谋取私利。【释义】人人都为国家利益考虑,则国家太平;人人都为自己谋取私利,国家就会大乱。【点评】如果人人都能为公而不谋私利,则必然会天下大治。参考文献刘鹗《老残游记》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推荐。爱诗词网。生死类名言赏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句意立志铲除祸国殃民的败类,却没有能力挽救国家的命运,如此而死与我的心力恰好相称,真是痛快之至!《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出自: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推荐。爱诗词网。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是什么意思大厦将倾·独木难支:dàshàjiāngqīng;dúmùnánzhī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释义:倾:倾斜、倒塌;独木:喻个人。形容形势危急,面临崩溃的危险,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胜任和挽救。王火《战争和人》第三部卷一:“可是如今,我不同流合污也不行,这叫作~。”
王世贞登太白楼。推荐。爱诗词网。明·王世贞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李供奉〕因李白曾“有诏供奉翰林”,故后人称李白为李供奉。〔济水〕源于河南,在山东入海。此为水名。释“济”作“渡”,误。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五言律诗。太白楼,有的书上注释在“安徽当涂县西北”“采石矶”(浙江人民出版社《宋元明诗三百首》)。这是对诗中“天门”、“济水”理解有误所致。《嘉庆一统志》:“李白酒楼在济宁州南城上,唐李白客任城县,县令贺知章觞之于此。”任城县,即今济宁市,李白曾居家于此。楼以人名,故太白楼当在今之济宁。后人怀念李白,每至此楼,多有题咏,诗作如林,故咏太白楼诗颇不易作。但王世贞毕竟是明代文坛领袖,在后七子中“神明意气,皆足以绝世。”(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登太白楼,并未对前人诗作望而生畏,而是高屋建瓴地另辟蹊径,写出了李白的气质和胸襟,从而超越了前人。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对此诗评价极高:“天空海阔,有此眼界笔力,才许作《登太白楼》诗。”首联,王世贞一反怀古诗先写景后抒情的常规,撇开太白楼周围景色不写,从空中落笔,开门见山直写李白。他抓住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豪迈洒脱的性格特征,高度概括地用“长啸”二字来予以体现;同时,又抓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解放的襟怀气质,用一个“独”字来加以表现。五个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李白的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但王世贞毕竟后于李白八百年,李白“长啸独登楼”之情态,王已绝无可能见到,因此他不得不在这里用“昔闻”二字来轻轻地加以虚化,说明作者系根据所见之资料,所闻之传说想象出来的,这种虚境实写的手法更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量。颔联紧紧扣住了题目。从表面上看是写李白“垂顾”此楼,才使此楼名传“百代”。但楼既因李白而得名,写楼实际上就在写李白其人。作者在此表示了对李白的景仰。另外,根据王世贞在当时“地望之高,游道之广,声力气义,足以翕张贤豪,吹嘘才俊“(《列朝诗集小传》)的地位,也可能有“附骥”之意在内。颈联,按怀古诗常规应转入抒情,但作者在此却偏偏宕开一笔转入写景,显示了他“天空海阔”的功力。上一句显然套用了杜审言“云霞出海曙”的诗句,写早晨视野之开阔,站在太白楼上,能一眼望到东海日出之前的曙光;后一句是写夜晚太白楼周围的宁静,月光皎洁,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从中作者既表示了能登斯楼的幸运,也表示了世无其人的哀伤。这里需提及的是“天门”一词,有的同志认为是实指安徽的天门山,并据此断定太白楼在当涂。其实,此“天门”只作天空解。杜甫“天门日射黄金阙,春殿晴曛赤羽旗”,陆游“天门邈难窥,地芥亦懒拾”可证。何况天门山也决非安徽一地才有。否则末联中“济水”即不可解。尾联,作者以后继无人的慨叹作结。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中说:“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王世贞对李白无限景仰、对李白之后再无高人来此感到无比沮丧。要李白“重来”此楼吟诗论文已决无可能,因此,只好看着济水不舍昼夜地奔腾而去,表示了对“逝者如斯”的感慨。以不答作答,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充分回味的余地。王世贞前期作诗颇喜模仿古人,晚年颇有悔悟。本诗虽尚有模拟唐人诗意,套用唐人诗句痕迹,但仍能推陈出新,不落俗套。用笔飘逸潇洒,与诗中所咏之对象相吻合。
洪升长生殿。推荐。爱诗词网。《清代文学·洪昇·长生殿》原文、赏析、鉴赏惊变(丑上〔2〕)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3〕。月殿影开闻夜漏〔4〕,水晶帘卷近秋河〔5〕。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生、旦乘辇〔6〕,老旦、贴随后〔7〕,二内待引,行上)【北中吕粉蝶儿】〔8〕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到介)〔9〕(丑)请万岁爷下辇。(生、旦下辇介)(丑同内待暗下)(生)妃子,朕与你散步一回者〔10〕。(旦)陛下请。(生携旦手介)(旦)【南泣颜回】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11〕。(生)高力士,将酒过来,朕与娘娘小饮数杯。(丑)宴已排在亭上,请万岁爷、娘娘上宴。(旦作把盏,生止住介)妃子,坐了。【北石榴花】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12〕。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妃子,今日虽是小宴。倒也清雅。回避了御厨中,回避了御厨中,烹龙炰凤堆盘案〔13〕,吚吚哑哑,乐声催趱〔14〕。只几味脆生生,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妃子,朕与你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15〕,都不耐烦听他。记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赏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调》三章,令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还记得么?(旦)妾还记得。(生)妃子可为朕歌之,朕当亲倚玉笛以和。(旦)领旨。(老旦进玉笛,生吹介,旦按板介。)【南泣颜回】花繁,秾艳想容颜,云想衣裳光璨;新妆谁似,可怜飞燕娇懒〔16〕。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阑干。(生)妙哉!李白锦心,妃子绣口,真双绝矣!宫娥,取巨觞来,朕与妃子对饮。(老旦、贴送酒介)(生)【北斗鹌鹑】畅好是喜孜孜驻拍停歌,喜孜孜驻拍停歌,笑吟吟传杯送盏。妃子干一杯。(作照干介)不须他絮烦烦射復藏钩〔17〕,闹纷纷弹丝弄板。(又作照杯介)妃子,再干一杯。(旦)妾不能饮了。(生)宫娥每跪劝。〔18〕(老旦、贴)领旨。(跪旦介)娘娘,请上这一杯。(旦勉饮介)(老旦、贴作连劝介)(生)我这里无语持觞仔细看,早子见花一朵上腮间〔19〕。(旦作醉介)妾真醉矣!(生)一会价软咍咍柳亸花欹〔20〕,软咍咍柳亸花欹,困腾腾莺娇燕懒。妃子醉了。宫娥每,扶娘娘上辇进宫去者。(老旦、贴)领旨。(作扶旦起介)(旦作醉态呼介)万岁。(老旦、贴扶旦行。旦作醉态介)【南扑灯蛾】态恹恹轻云软四肢,影濛濛空花乱双眼;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抬娇腕,软设设金莲倒褪,乱松松香肩亸云鬟;美甘甘思寻凤枕,步迟迟倩宫蛾挽入绣帏间。(老旦、贴扶旦下)(丑同内侍暗上)(内击鼓介)(生惊介)何处鼓声骤发?(副浄急上)〔21〕渔阳鼙鼓动地来〔22〕。惊破霓裳羽衣曲。(问丑介)万岁爷在哪里?(丑)在御花园内。(副浄)军情紧急,不免径入。(进见介)陛下,不好了!安禄山起兵造反,杀过潼关〔23〕,不日就到长安了!(生大惊介)守关将士何在?(副浄)哥舒翰兵败已降贼了。(生)【北上小楼】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24〕,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25〕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唬得人胆战心摇,肠慌腹热,魂飞魄散,早击破月明花粲〔26〕。卿有何策,可退贼兵?(副浄)当日臣曾再三启奏禄山必反,陛下不听,今日果应臣言。事起仓卒,怎生抵敌?不若权时幸蜀,以待天下勤王〔27〕。(生)依卿所奏。快传旨:诸王百官,即时随驾幸蜀便了。(副浄)领旨。(急下)(生)高力士,快些整备军马,传旨令右龙武将军陈元礼统领羽林军士三千扈驾前行〔28〕。(丑)领旨。(下)(内侍)请万岁爷回宫。(生转行叹介)唉!正尔欢娱,不想忽有此变,怎生是了也!〔29〕【南扑灯蛾】稳稳的宫庭宴安,扰扰的边廷造反,冬冬的鼙鼓喧,腾腾的烽火黫〔30〕。的溜扑碌臣民儿逃散〔31〕,黑漫漫乾坤覆翻,碜磕磕社稷摧残〔32〕,碜磕磕社稷摧残,当不得萧萧飒飒西风送晚,黯黯的一轮落日冷长安。(向内问介)宫娥每,杨娘娘可曾安寝?(老旦、贴内应介)已睡熟了。(生)不要惊他,且待明早五鼓同行。(泣介)天那!寡人不幸,遭此播迁,累他玉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南尾声】在深宫兀自娇慵惯〔33〕,怎样支吾蜀道难?(哭介)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宫殿参差落照间(卢纶),渔阳烽火照函关(吴融)。遏云声绝悲风起(胡曾),何处黄云是陇山(武元衡)〔34〕。〔1〕《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叙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姿容秀丽、性情温和的杨贵妃,“一人独占三千宠”。唐明皇恩宠有加,不觉荒废了朝政,蕃将安禄山乘机反叛,直逼京师。唐明皇闻讯震惊,仓惶奔蜀避难,途经马嵬坡,护卫军士哗变,逼迫唐明皇赐死杨贵妃。贵妃死后,唐明皇心灰意懒,传位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自此朝夕思念,凄凉感伤,无以复加。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长安,更觉孤寂凄冷,寻访异人为贵妃招魂,渴望再睹芳容,终于至诚感天,同贵妃聚首月宫,实现了“生生死死,永为夫妇”的人生宏愿。《长生殿》剧共五十出,《惊变》是第二十四出。选文据《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本和徐朔方校注本。洪昇(公元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杭州市)人。早年即有诗名,然而仕途蹭蹬,做国子监生二十余年。因《长生殿》在佟皇后丧期演出,又被革职。康熙四十三年,因酒醉于浙江乌镇落水而亡。其诗作有《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等三种,杂剧有《四婵娟》,传奇有《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除《长生殿》外,其余两种均亡佚。〔2〕丑上:丑,戏曲角色名,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上,上场。这个剧中的丑,是唐玄宗的近侍太监高力士。〔3〕宫嫔:宫女和嫔妃。〔4〕闻夜漏:听到计时器中漏水之声,表明夜深寂静。漏,古代计时的漏壶。〔5〕近秋河:极言楼高。秋河,即银河。〔6〕生、旦:戏曲角色名,生指男角,旦,指女角。〔7〕贴:戏曲角色名,即贴旦,指同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8〕北中吕粉蝶儿:北中吕,曲调名。中吕有南调、北调。这里是北中吕调。这一出戏,都用这个调。粉蝶儿,下面的“南泣颜回”等均为曲牌名。〔9〕介:戏曲术语,表示角色表演情态动作。〔10〕者:语助词。〔11〕蘸(zhan)眼:招眼,引人注目。〔12〕子待:只待。眉山:指眉毛。〔13〕烹龙炰(pao)凤:比喻珍贵的菜肴。炰,烧烤。〔14〕催趱(zan):催促。〔15〕梨园:唐玄宗时,教习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以其靠近禁苑之梨园,故称。〔16〕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以娇小玲珑,色艺双绝而著称于世。〔17〕射覆藏钩:古代在酒席宴上常作的两种游戏。射覆,即猜谜。藏钩,即猜想所藏物品在何处。〔18〕每:用同“们”。〔19〕子:同“只”。〔20〕柳亸(duo)花欹(qi):形容贵妃醉态。亸,下垂的样子。欹:同“倚”。〔21〕副净:戏曲角色名,净,俗称花脸,专门扮演性格、品质有特异之点的人如曹操、张飞等。正净,人称大花脸,副净,人称二花脸。〔22〕渔阳:唐朝郡名,在今天津蓟县一带,为安禄山驻所。〔23〕潼关:东汉末所建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形势险要,是长安的门户。〔24〕称兵:举兵。〔25〕“赤紧”二句:赤紧,一作“吃紧”,这里形容速度之快。东京,洛阳。汉高祖建都长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26〕月明花粲:比喻优美的环境。〔27〕勤王:朝廷有难,起兵救援。〔28〕扈驾:随驾。〔29〕怎生:怎么,怎样。〔30〕黫(yan):黑色。〔31〕的溜扑碌:形容仓惶狼狈之状。〔32〕碜磕磕:极言悲惨之状。碜,通“惨”。磕磕,也作“可可”,语助词。〔33〕兀自:还是。〔34〕收尾这首绝句是集四位诗人诗中各一句。《惊变》一出,可分作“小宴”、“惊变”两部分。从开头到〔南扑灯蛾〕一曲终了,是“小宴”部分,后面即是“惊变”部分。两部分情调相异,由喜而悲。“小宴”部分,场面幽雅,气氛欢快;而“惊变”部分恰好与之相反。两部分相互映衬,相反相成,正足以说明唐王朝的政治危机,是由于唐明皇沉湎酒色、荒废朝政,从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也成为悲剧。《长生殿》是一个抒情性较浓的悲剧,它既是历史的悲剧,又是爱情的悲剧。清人梁廷柟在《曲话》中称赞洪昇“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又说:“《长生殿》至今百余年来,歌场舞榭,流播如新。”
开高健。推荐。爱诗词网。【生卒】:1930—【介绍】:日本“作为人”派*作家。1953年毕业于大阪市立大学法律系。在大学读书期间,为了生计,从事过多种工作。大学毕业后,曾一度于一家洋酒公司宣传科任职,负责发行广告杂志。开高健的文学活动始于大学时代。1957年在《新日本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恐慌》,使他名声雀起。1958年,他的《裸体的皇帝》又获芥川奖,从而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还有《巨人与玩具》(1957)、《日本低级歌剧》(1959),后来他还创作了《放光的暗夜》(1968)、《夏日的暗夜》(1971)、《耳朵的故事》(1986)等不少较有影响的作品。开高健曾表示,他的创作要走一条和“一般的日本小说家相反的路”,“躲进自己的内心,步步深掘下去的那种文学已经结束,只有不断朝相反的外向性文学才有生存的出路。”他的创作中有一条明显的“朝外”探索的轨迹,那就是从各个方向超越传统的个我文学。一是主题的哲理性追求;二是取材范围的扩大;三是表现手法的大胆拓新。《恐慌》以某地发生严重鼠害为题材,具有多层的主题寓意:揭露官僚主义、阐发个人与组织的矛盾、人的多重异化。这部成名作包含了开高健文学的各种因素的萌芽。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主题再现于《流亡记》(1959)中,异化主题体现在《巨人与玩具》中,人的社会化和对人性的扭曲再次出现在《裸体的皇帝》中。他追求非单一的、多层次的主题开掘,体现在他善于借异国题材、题目,写本国现实之意上。《恐慌》对加缪*的《鼠疫》*的借鉴,《日本低级歌剧》(1959)对布莱希特的《低级歌剧》的借鉴,都是这方面的例证。这种承接前人却又富于个人独特见解的创作手法和特征,一直到1968年的《光辉的黑暗》中仍有体现。60年代以后,他的“外向开掘”以向纪实性大学靠拢的形式出现。他多次到日本各地采访,甚至作为特派记者前往越南采访。《日本人的游玩场所》(1963)、《东京即景》(1964)是描写日本时代风情的纪实性篇什,《民越少年拂晓死去》是对越战的报道。在使用纪实性文体写作的同时,他为在新的条件下丰富作为虚构的小说艺术的感染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何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文学发展之路,是开高健不断试图用实践予以回答的问题。
李姬。推荐。爱诗词网。散文赋《李姬传》原文与翻译、赏析[清]侯方域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②。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③,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④。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⑤。少风调,皎爽不群⑥。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⑦,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⑧,然不轻发也⑨。雪苑侯生⑩,己卯来金陵(11),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12)。初,皖人阮大铖者(13),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14),屏居金陵(15),为清议所斥(16)。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17),持之力(18)。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19),乃假所善王将军(20),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21)?”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22)。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23),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24),安事阮公(25)!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26)。未几,侯生下第(27)。姬置酒桃叶渡(28),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29),中郎学不补行(30),今《琵琶》所传词固妄(31),然尝昵董卓(32),不可掩也(33)。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34),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35),以金三百锾(36),邀姬一见。姬固却之(37)。开府惭且怒,且有中以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问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38),是妾卖公子矣(39)!”卒不往(40)。〔注释〕①本篇选自侯方域《壮悔堂文集》。李姬,名香,又称香君。②李贞丽,字淡如,秦淮名妓,李香之假母。③博,赌博。④阳羡,今江苏宜兴。陈贞慧(公元1604年—1656年),字定生,江苏宜兴人。复社重要成员。崇祯时,阮大铖谋复用,贞慧与复社成员吴应箕等草《留都防乱揭贴》,给以揭露和抨击。南明弘光朝,阮大铖任兵部尚书,借故陷害贞慧。下狱,旋得释。明亡,隐居不出。⑤张溥(公元1602年—1641年),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元年组织复社,“以嗣东林”;四年成进士,故尊称学士。夏允彝,字彝仲,江苏松江人(今属上海市),夏完淳之父。崇祯进士,组织几社,与复社相呼应。明亡,投水死。因他曾在吏部做过官,故称夏吏部。⑥风调,风韵格调。皎爽,磊落开朗。不群,不同流俗。⑦吴人周如松,艺名苏昆生,原籍河南固始,寄居江南无锡,故称“吴人”。明末清初著名昆曲艺人。玉茗堂四传奇,指明戏曲家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亦称“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作品。⑧琵琶词,即《琵琶记》,元末高明作。⑨不轻发,不轻易歌唱。⑩雪苑,即“雪满梁苑”之意。梁苑,指西汉时梁孝王兴建的东苑,在河南商丘县东。侯方域是商丘人,别号雪苑。(11)己卯,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12)偿,酬谢、回敬。(13)皖人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明万历进士,天启时依附太监魏忠贤。崇祯时,名列逆案,被废为民,避居南京。弘光时,任兵部尚书,与马士英勾结,专翻逆案,陷害正人。后降清兵,从攻福建暴死。(14)阿附,阿谀投靠。阮大铖曾拜魏忠贤为义父。魏忠贤,原名进忠,河北肃宁人。少无赖,自阉入宫为太监。天启时,与熹宗乳媪客氏勾结,迁至司礼秉笔太监,结党专权,横行无忌,残害忠良,杀戮人民。崇祯即位,魏忠贤被贬,自杀。城旦,秦汉时徒刑名,罚作苦工,白日防寇,夜间筑城。这里指阮大铖因依附魏忠贤,被废为民,受到惩罚。(15)屏居,避人而居。(16)清议,社会公正的舆论。(17)贵池吴应箕,字次尾,安徽贵池人,复社重要成员。明亡,在贵池起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18)持之力,坚持而不放。(19)解,调解。(20)假,请托。(21)盍,何不。叩,询问。(22)屏人,命旁人回避。(23)铮铮,刚直的样子。(24)世望,世家望族。(25)安事阮公,怎么能够替阮大铖办事。(26)不复通,不再来往。(27)下第,考试不中。侯方域曾应“南闱”乡试(江南乡试),落第。(28)桃叶渡,地名,在今秦淮河和青溪合流处。桃叶,晋代王献之爱妾名。传说王献之曾在此处送桃叶过河,后人因称为桃叶渡。(29)雅,平素。中郎,指东汉蔡邕,字伯喈。著名学者,妙解音律。董卓专权,邕被迫官左中郎将,故称中郎。(30)学不补行,意即学问虽好,而不能弥补其品行的缺点。董卓被诛,邕为之感叹,为王允所恶,下狱死。“学不补行”,即为此。(31)固妄,固然不真实。《琵琶记》写蔡伯喈入京登第,赘于牛丞相府,抛弃父母和妻子赵五娘,父母终于饿死,赵五娘千里寻夫等,与历史上蔡邕(伯喈)的事迹不符。(32)昵,亲近。(33)掩,掩饰、遮盖。(34)未可期,未可订相见之期。(35)开府田仰,明清时代,各省巡抚称开府。田仰,是马士英的亲戚,弘光时奉命巡抚淮扬。(36)锾(huan环),古时以六两为锾。三百锾,即指三百金。(37)固却,坚决拒绝。(38)利,贪。(39)卖公子,有负于公子。(40)卒,终。〔分析〕时至晚明,政治愈趋黑暗腐朽,皇帝昏聩,阉党专权,残害忠良,东林、复社、几社相继起而对抗,斗争激烈,清流之士与阉党余孽的斗争一直延续至南明覆亡。京城北京而外,留都金陵也是政治斗争中心,风波所及亦间或影响到秦淮河边的歌楼妓馆。本传主人公歌妓李香君即因与复社文士过从甚密而潜移默化,亦能明辨是非,区分贤否,表现出可贵的政治品质,因而成为古典文学中一个新女性形象。作者侯方域,河南商丘人,祖、父、叔均居要职,因与东林关系密切而备受阉党迫害。方域于崇祯十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二十二岁而倜傥多才,结交少年名士陈贞慧、吴应箕并加入复社,文采风流,令人瞩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并称金陵四君子。因复社领袖张溥介绍而认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二人情爱甚笃,后值甲申国变,悲欢离合而富传奇色彩,故后世孔尚任敷演出传奇大戏《桃花扇》。方域以古文名世,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三大家。本文即是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有以下突出成就:一、选材精审,形象鲜明。凡为人物作传,成功与否首在选材。人物事迹何止千百?本传才五百余字,而人物形象却极鲜明,主要在选材精审,重点写了进言、饯别、却聘三件事,却充分表现了李姬的目光敏锐,是非分明,深知大义,立场坚贞,不愧为巾帼之杰。阉党余孽阮大铖在金陵招摇撞骗,蒙蔽了一些人,还企图混入复社行政治投机,被复社名士陈贞慧、吴应箕发觉,遂联合一批正人君子发出《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阮的罪行和阴谋,阮吓得不敢出门,就想利用曾与侯父同事朝中的关系让侯从中调解,于是通过门人“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先行拉拢。李姬从“王将军贫,非结客者”的矛盾现象中敏感到其中必有“微妙”,及时提醒公子“盍叩之”,果然弄清真相。面对大是大非,李姬即向侯生进言:一、陈君“有高义”,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公子岂可“以阮公负至交”?二、公子父辈都是东林清流为世所仰,今公子岂可“事阮公”?三、“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总之是提醒侯生以名节自重,勿坏自己家声,这是从政治上对侯生的最大爱护。侯生欣然接受,及时与“王将军”断绝交游而不至失足。“未几,侯生下第”,李姬饯别。侯生离去,实因拒绝阮大铖拉拢,阮恼羞成怒,伺机报复。时左良玉军次襄阳,谣传将统兵东下趋金陵“就食”,都人洶洶,方域以左为其父旧时部将,依“熊尚书”意驰书止之,而阮乘机诬侯与左勾通,将作内应以取南京,实欲置方域于死地,幸杨龙友及时通告,方域乃避往宜兴陈贞慧家。从此“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临别赠言,语重情长,而见识超卓。她认为“琵琶”所传中郎事“固妄”,但中郎“尝昵董卓,不可掩也”,一否定,一肯定,自有见地。李姬憾其名节有亏,故断其“学不补行”,堪称高见。现特地给公子歌琵琶词,一是以此“尤工”而难得一“发”的妙歌赠公子,以示爱情之真挚,一是借中郎事以戒公子,“愿终自爱”,用意颇深。“侯生去后”又选记了“却聘”一事。去后半年即值国变,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多尔袞入京师,而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拥福王在南京即位,把持弘光小朝廷,阮乘机对东林、复社党人大肆报复,“必至杀尽天下以酬其宿所不快”。李姬亦在不免。于是有马士英亲戚、淮阳巡抚田仰“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李姬以一风尘女子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断然拒绝,田“惭且怒”并“中伤姬”。文章着重记“姬叹曰”的几句话,其意有三:一、田与阮实为一丘之貉;二、当以励于公子者自励;三、宁死不负公子。“卒不往”,态度决绝。上三事都是写李姬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随着时局的恶化,她本身也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但她始终与侯生以高风亮节共勉,如霜中金菊,雪中红梅,铮铮硬骨,令人肃然起敬。她爱侯生,不止于贵公子的年轻风流、多才多情,更在他是复社正人君子而可敬可爱可亲,他们的爱情有坚实的政治基础,从而有别于以往的才子佳子。二、虚实结合,前后照应。文章重点写上述三事,是实写,三事依时间为序,以“来金陵”、“未几”、“去后”呼应,绾结严密。而首段是对李姬的一般介绍,为虚写,三事为点,此为面,又前后照应。写贞丽亦所以虚写李姬。李姬的“侠而慧”、“皎爽不群”、“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均在后三事中一一印证。如此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交相辉映,绰约多姿,文章亦显得结构严谨。三、文辞洗练,详略得当。全文五百来字,共四段,无一多余笔墨,通篇叙事,均极洗练可爱。三事为详,而前因后果亦多删落,其中又主要记言,亦精简扼要,层次分明,能以言传神,成功地借鉴了小说手法。文章略处尤见惜墨如金,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李姬者,名香”,只作五字介绍;“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才十四字,有事,有人,人且传神;“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写二人诗歌相酬,一往情深,两句而尽;“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快怏,因辞去,不复通”,落落短句,字字珠玑,内有侯生赞许、绝交方式、对方反应、最后结果,堪称言简意赅;而“卒不往”三字戛然收结全文,尤似金声玉振!本传文辞美,文章美,主人公更美,李姬形象,卓立千古,只是贵公子侯生顺治八年应河南乡试中式副榜,或有违李姬“学不补行”之戒,可能还说明李姬有所预见预感,则尤为难能可贵,而侯生次年即筑“壮悔堂”并以名文集,不知能获李姬谅解否?
唐风绸缪。推荐。爱诗词网。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原文|译文|注释|赏析绸缪束薪,三星在天。①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②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③绸缪束刍,三星在隅。④今夕何夕?见此邂逅!⑤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⑥绸缪束楚,三星在户。⑦今夕何夕?见此粲者!⑧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⑨【注释】①绸缪(choumou筹谋):缠绕,捆扎。束薪:捆束柴草。“束薪”与下文“束刍”、“束楚”皆比喻夫妻美满结合。三星:参星。因其由三颗星组成,故曰三星。参星黄昏时始出,古人行婚礼,亦在黄昏时分。②良人:可爱之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美称。③子:此指新娘。如:奈。如此良人何,是新娘喜不自胜之辞,意谓把这个好人儿怎么样。④刍(chu除):饲草。隅:角落。此指天的东南角。⑤邂逅(xiehou卸后):不期而遇。此指不期而遇的人。⑥子:此合指新郎新娘。⑦楚:荆条。户:门窗。⑧粲者:美貌女子。⑨子:此指新郎。【译文】薪柴捆了又复缠,三颗星星天上悬。今宵是个啥夜晚?见到这个美少年。新娘子啊新娘子,对这个美男子怎么办!牧草捆了又复缠,三颗星星挂天边。今宵是个啥夜晚?天赐一对好姻缘。新郎官啊新娘子,如何对待这好姻缘!荆条捆了又复缠,三颗星星照门窗。今天夜里啥日子?见到这个俏新娘。新郎官啊新郎官,对这个俏新娘怎么样!【集评】宋·朱熹:“此但为昏姻者相得而喜之词。”(《诗序辨说》)清·方玉润:“此贺新昏诗耳。‘今夕何夕’等诗,男女初昏之夕,自有此惝恍情形景象。……《诗》咏新昏多矣,皆各有命意所在。唯此诗无甚深义,只描摹男女初遇,神情逼真,自是绝作。”(《诗经原始》卷六)近·陆侃如、冯沅君:“这是首写幽期密约的诗,‘绸缪束薪’示其地,‘三星在天’示其时,‘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中国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今·陈子展:“《绸缪》,盖戏弄新夫妇通用之歌。此后世闹新房歌曲之祖。”(《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总案】《毛序》曰:“《绸缪》,刺晋乱也。国乱则昏姻不得其时焉。”殊乖诗旨。细玩此诗,当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俊男俏女新婚之夜,夫妇喜不自胜,乐不可支,柔情蜜意自不待言。在奴隶社会后期的西周,男女双方能够喜结良缘,实属难得,故有斯咏。全诗三章,每章首句托物起兴,次句点明闹新房时间,三、四句是对新人的赞美,末二句则是对新人的祝贺,情与景合,浑然一体,感情缠绵炽烈,语言活泼风趣,风格幽默诙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七夕之夜,月光象一匹银白色的熟绢,飘洒在长安城的夜空。家家户户的妇女,正在小心翼翼地用彩线穿七孔针,看谁穿得快,看谁穿得多,谁就是巧手。这是写长安妇女七夕乞巧风俗的诗句。练,即熟绢,可在上面刺绣。诗人用“月如练”这一比喻,把天上、人间两幅画面巧妙地结合起来,自然而恰到好处,语言朴实、平淡而蕴意深刻。
长安城中月如练。推荐。爱诗词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原诗出处,译文,注释七夕之夜,月光象一匹银白色的熟绢,飘洒在长安城的夜空。家家户户的妇女,正在小心翼翼地用彩线穿七孔针,看谁穿得快,看谁穿得多,谁就是巧手。这是写长安妇女七夕乞巧风俗的诗句。练,即熟绢,可在上面刺绣。诗人用“月如练”这一比喻,把天上、人间两幅画面巧妙地结合起来,自然而恰到好处,语言朴实、平淡而蕴意深刻。注: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夜晚。古代妇女有七夕乞巧的风俗。练,熟绢,为经漂洗过的丝织品。持针线,指“乞巧”的风俗。七夕之夜,妇女手持针线比赛,谁穿得又多又快,以胜者为乞得“巧”者。《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古诗句出处:唐·崔颢《七夕》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推荐。爱诗词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处】宋·郑思肖《画菊》【译注】菊花宁可抱着香气在枝头上枯死,又何曾被北风吹到泥土中?抱香死:见“宁可抱香枝上老”条注。【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菊花枯死枝头,不萎落于地的特性。亦用以比喻恪守不渝或宁死不屈的品行。[例]再如菊花,它也具有傲霜斗雪的特点,而且即使枯萎,却清香如故,花朵也不散落于地。南宋郑所南画菊花题诗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既歌颂了菊花这一自然特点,也表示了自己决不屈服于异族侵占的民族气节。(史君《与教师谈美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推荐。爱诗词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处】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译注】人的壮年过去了便不再来,一天之中没有第二个早晨。应当及时勉励自己莫误良辰,岁月是不会等待人的。盛年:壮年。【用法例释】用以说明青春难再,岁月不居,干什么都要抓紧时间,时不我待。[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小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会倍加珍惜这黄金般的年华,抢在这美好的春天里辛勤耕耘、精心播撒种子的。(张黎群、余心言等《致中学生》)
书湖阴先生壁 古诗。推荐。爱诗词网。书湖阴先生壁[1]王安石【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2],花木成畦手自栽[3]。一水护田将绿绕[4],两山排闼送青来[5]。【注释】[1]书:写。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钟山时的邻居和朋友。壁:墙壁。这是一首题壁诗,即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2]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长:经常。无苔:没有青苔。[3]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5]排闼:推开门。排:推;闼(tà):门。青:苍翠的山色。【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赏析】这首诗写在诗人晚年退居江宁钟山时的朋友杨骥家的墙壁上。杨骥性情高洁,隐居不仕,他居住的环境也洁净清幽,纤尘不染,体现了主人高雅的情趣。前两句写庭院的整洁、清幽,又充满生机,令人陶醉。由“茅檐”可见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净无苔”“花木成畦”可见主人是一个朴实勤快、兴趣高雅、热爱生活的人。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一“绕”一“护”,不仅写出溪流蜿蜒曲折的真实形象,更写出了动感,具有了生命力;一“排”一“送”写出了青山推门而入的动作姿态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更写出了对主人的一片心意。这一神来之笔为此诗增色不少,使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态美,给单纯的画面增添了灵气。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汉乐府上邪。推荐。爱诗词网。《汉代文学·汉乐府·上邪》原文、赏析、鉴赏上邪〔2〕!我欲与君相知〔3〕,长命无绝衰〔4〕。山无陵〔5〕,江水为竭,冬雷震震〔6〕,夏雨雪〔7〕,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上邪》为汉乐府“汉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是主管音乐的官署,起源于秦,汉武帝时乐府规模较大。乐府机关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配以乐曲。魏晋后将汉乐府机关采集演唱的歌诗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一词就兼有音乐机关和入乐诗体两层含义。汉乐府诗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后被宋人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之中。〔2〕上邪,犹言“天啊”。〔3〕相知:相爱。〔4〕命:令。无绝衰:永不衰绝。〔5〕陵:山峰。〔6〕震震:雷声。〔7〕雨:用作动词,下。这是一首女子表示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诗。诗中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起誓,感情炽烈,词意大胆,体现出民间爱情诗热烈真挚的特色。
《麟儿报》简介|鉴赏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六回。原刊本全称《新编绣像簇新小说麟儿报》,日本宝历甲戌《舶载书目》著录本题“天花藏秘本”,《新编绣像批评小说麟儿报》,嘉庆年间的集古居刊本改名《葛仙翁全传》,文字亦有改动。各本均未署作者,原刊本卷首有序,序署“时康熙壬子孟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壬子为康熙十一年(1672),序的语气似自序,其构思与风格亦与天花藏主人的其他作品相类,大体可定此书出自天花藏主人手。天花藏主人,清顺、康间小说家,写有小说多种。本书现存版本除前列数种外,尚有宝文堂,啸花轩、鳣飞堂、经国堂、丹桂堂等刊本和醉园藏板本,另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麟儿报。推荐。爱诗词网。《麟儿报》简介|鉴赏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六回。原刊本全称《新编绣像簇新小说麟儿报》,日本宝历甲戌《舶载书目》著录本题“天花藏秘本”,《新编绣像批评小说麟儿报》,嘉庆年间的集古居刊本改名《葛仙翁全传》,文字亦有改动。各本均未署作者,原刊本卷首有序,序署“时康熙壬子孟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壬子为康熙十一年(1672),序的语气似自序,其构思与风格亦与天花藏主人的其他作品相类,大体可定此书出自天花藏主人手。天花藏主人,清顺、康间小说家,写有小说多种。本书现存版本除前列数种外,尚有宝文堂,啸花轩、鳣飞堂、经国堂、丹桂堂等刊本和醉园藏板本,另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书叙明朝湖广孝感县乡民廉小村,以磨豆腐为生,为人诚朴善良,曾于雪天救济一贫寒老者,老者为幻形玩雪之葛仙翁,感其心善,指引择吉地葬母。次年廉妻生子,名廉清,自幼聪敏,得致仕的幸尚书赏识,接至家中读书,并以女昭华许之。数年之后,廉清诗文俱精,遂不以读书为意,且不屑考童生,期在一鸣惊人。小姐知之,私加规劝,并以环佩相赠。他受感动,埋头苦读,适逢乡试,他先于宗师大收时连作七篇,得其青睐,亲送入场,一举考中解元。幸夫人本嫌廉清贫贱,在其弟宁无知的说动下,背着尚书,将小姐改许贝公子,尚书得知,怒打媒人,逐下聘者。小姐为逃婚男扮出走,遇御史毛羽,同船进京,并佯与其女小燕结缡。正当她谋划返乡时,毛羽被人诬陷下狱,恰廉清得中状元,私访中察得陷害者,让当局差人捉拿,毛羽遂得昭雪。得知廉清奉旨归娶,她即与毛小姐赶回湖广,向其父说明原委,先使状元与毛小姐拜堂,次日与己谐花烛。婚后三人同返京师。廉清后登相位,廉小村夫妇后无疾而终。《麟儿报》有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相近的情节和模式,才子佳人互相钟情,家长嫌贫爱富,女儿矢志不移,势利小人从中破坏,历尽磨难而后团圆。又有其不同之处,其主旨不在于肯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而是宣扬因果报应,劝善惩恶:廉小村因其行善,得葛仙翁指点风水宝地,妻年五十而获麟儿廉清,廉清连中三元,因之改换门庭,自己做封君,坐享荣华富贵;毛羽因让出风水好地,并带赶考被阻城外的廉清入城,遭诬陷时便得到已中状元的廉清为之辩诬,独生女儿与廉清结合而成诰命夫人;幸尚书慧眼识人,提拔廉清于困顿之时,而其夫人与妻弟则嫌贫爱富,害得女儿出走,宁无知自己也流浪受苦,终因尚书作主,其夫人悔过,才得状元快婿,其家亦得女婿扶持。前者为神仙感善而有意赐福,报以麟儿;后二者由此规定,虽非有意,但作者正借此体现报应之巧。就此基本倾向论,积极意义不多,稍可肯定的歌颂廉小村的诚朴善良和嘲讽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也为这一基调淹没。本书亦同天花藏主人的其他作品,语言晓畅简洁,情节曲折生动,但曲折的情节均服务于宣扬因果报应。书中还注意运用对比映衬,幸尚书父女与幸夫人姐弟是一组,二者的矛盾不只显示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又推动情节的发展。廉清与贝公子又是一组,同类小说多有揭示无贝之才与有贝之财的不同,此则更具体化,廉清穷有志气,一鸣惊人,后来坐拥双美,贝公子倚仗财势,贪图享受,想娶美女而得旧相好的媒婆。两相对比,一边是赞慕,一边是嘲讽。至于对毛小姐、幸小姐婚事的渲染和回京见毛羽的描写,从人物塑造来说,是为表现幸小姐的贤德,从艺术上讲,是为追求喜剧效果,实际却显得庸俗,效果并不佳。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推荐。爱诗词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拼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偶成语介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拼音:rénqínglěngnuǎn;shìtàiyánliáng【上】指在别人失意时对其冷淡,别人得势时对其亲热。形容人情淡薄、势利。唐·刘得仁《送车涛罢举归山》诗:“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下】世态:人对人的态度。炎:指亲热。凉:指冷淡。指在别人得势时就亲近巴结,失势时就疏远冷淡。形容人的势利情态。◆也作“炎凉世态”。宋·文天祥《杜架阁》诗:“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综】形容人情淡薄、势利。【例】①《花城》1981年第2期:“他和方玫一块,在那座空荡荡的房子里,谴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②你“退居二线”了,有一个办公室坐坐已不错了,不要怪原来的下级不给你敬烟续茶了,要尽快适应这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生态环境”。
莫等闲空悲切。推荐。爱诗词网。【原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处】《满江红》,作者岳飞,南宋人,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译文】不要随便虚度少年光阴,等到了两鬓花白时,再白白地悲戚。【赏析与启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奋勉自励的词句,掷地有声,被后来的人经久传诵,并激励着无数的后人为追求理想而奋斗不已,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莫等闲”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奉劝人们不要轻易地挥霍青春时光。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和工作,到了年老的时候,再来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后悔悲伤,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青少年虽然正处在豆蔻年华,也不该挥霍时光,虚度年华。一天之中不可能有两个清晨,一生之中不可能有两个青少年时代。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勤奋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了理想,体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懒惰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毫无意义,对社会无所贡献,对亲人未尽责任。这句词常常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要虚度光阴,白白浪费宝贵的生命。
国民党统治时期两大特务系统之一。复兴社成立于1932年3月初,全称中华民族复兴社,是效法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和希特勒的褐衫党建立的法西斯特务组织,故被称为蓝衣社。复兴社是多层次的特务组织。核心组织是力行社,人数不多,多是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社员分成小组受蒋介石耳提面命。以力行社成员为领导骨干,成立中国革命同志会,成员多黄埔军校毕业生和特务组织的各级机构中非黄埔出身的中层骨干分子、上层知识分子、政府中上等官员。以中国革命同志会为内层成立中华复兴社,吸收成员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中下级职员、各种社团骨干、中产阶级的社会人士。复兴社的外围组织为忠义救国会。忠义救国会的主要骨干多数是复兴社社员,成员是帮会骨干分子、土劣恶棍、流氓地痞,其中只个别人加入复兴社。这些组织都由蒋介石任会长或社长。复兴社的重要特务骨干有贺衷寒、戴笠、康泽等所谓“十三太保”。主要活动为调查、行动、训练、筹款四大类,以调查和行动为主。机构设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处。特务处成立于1932年4月,戴笠为处长,专门从事监视、禁锢及暗杀等活动,自成组织系统,直接向蒋介石报告工作,是复兴社尖端行动机构和法西斯特务实质的集中体现。
复兴社特务处是秘密组织,不便公开捕人。故1932年9月,蒋介石令戴笠兼陈立夫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第一处是国民党党务调查处,处长徐恩曾),以便用军事委员会名义进行特务活动。这时的军统局不同于抗战时期组织的军统局,是一个大杂烩。1934年7月,军委会南昌行营调查课编入戴笠领导的特务处。
中华民族复兴社。推荐。爱诗词网。国民党统治时期两大特务系统之一。复兴社成立于1932年3月初,全称中华民族复兴社,是效法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和希特勒的褐衫党建立的法西斯特务组织,故被称为蓝衣社。复兴社是多层次的特务组织。核心组织是力行社,人数不多,多是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社员分成小组受蒋介石耳提面命。以力行社成员为领导骨干,成立中国革命同志会,成员多黄埔军校毕业生和特务组织的各级机构中非黄埔出身的中层骨干分子、上层知识分子、政府中上等官员。以中国革命同志会为内层成立中华复兴社,吸收成员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中下级职员、各种社团骨干、中产阶级的社会人士。复兴社的外围组织为忠义救国会。忠义救国会的主要骨干多数是复兴社社员,成员是帮会骨干分子、土劣恶棍、流氓地痞,其中只个别人加入复兴社。这些组织都由蒋介石任会长或社长。复兴社的重要特务骨干有贺衷寒、戴笠、康泽等所谓“十三太保”。主要活动为调查、行动、训练、筹款四大类,以调查和行动为主。机构设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处。特务处成立于1932年4月,戴笠为处长,专门从事监视、禁锢及暗杀等活动,自成组织系统,直接向蒋介石报告工作,是复兴社尖端行动机构和法西斯特务实质的集中体现。复兴社特务处是秘密组织,不便公开捕人。故1932年9月,蒋介石令戴笠兼陈立夫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第一处是国民党党务调查处,处长徐恩曾),以便用军事委员会名义进行特务活动。这时的军统局不同于抗战时期组织的军统局,是一个大杂烩。1934年7月,军委会南昌行营调查课编入戴笠领导的特务处。军统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1938年3月。当时,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设立中统、军统两大特务组织。原陈立夫任局长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一处处长徐恩曾调中统,二处处长戴笠接替陈立夫领导中统局,因戴资历浅,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任局长,戴副之,但实权全部在戴手中,戴直接对蒋介石负责。故实际上军统局的前身是复兴社的特务处。复兴社解散,成员加入三青团。军统成立后,机构越来越大,特务人数不断增加。内勤、外勤特务(不包括武装特务部队)人数最多时近五万人;外勤特务每人还另有几个到几十个运用人员,如加在一起计算,总数当不少于数十万。军统特务活动分两大类,一是情报,二是行动,后者如:逮捕、绑票、刑讯、解送、看守、暗杀等。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郑介民任军统局长,毛人凤任副局长。1946年夏,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10月1日,军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任局长,毛人凤任副局长。1947年12月5日,毛人凤接替郑介民任局长,徐志道任副局长。保密局人数比军统减少。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之前,把保密局转为秘密组织,迁往台湾,置于蒋控制之下。另组织一个假保密局,由徐志道任局长,交给李宗仁。国民党退出大陆,假保密局结束。蒋介石在台湾复任大总统,毛人凤领导的真保密局在台湾正式出现。复兴社——军统——保密局,是在法西斯主义指导下创立、发展和进行活动的。其理论基础是:“需要即是真理,行动即是理论”,政治纲领是在中国消灭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民主主义,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口号:“借法西斯之魂,还国民党之尸”,主张并实行中央集权制和领袖独裁制,高叫“一党专政、领袖独裁”、“领袖决定一切”、“一切服从领袖”。其组织内部实行集权制,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对成员规定了记过、苦工、禁闭、停止、开除、死刑等惩罚办法,统治极残酷。这个特务系统实际上属于蒋介石私人所有,是他用铁与血的法西斯恐怖主义进行统治的工具。它以共产党为主要敌人,任意逮捕、绑架、刑讯、杀害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分子;打入共产党的党政军及群众团体内部刺探情报,从事破坏活动;用造谣、诽谤、挑拨等手段离间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人士以至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收买、利用共产党的叛徒(如张国焘等)破坏共产党组织。其次对爱国民主党派和人士进行威胁、恫吓、绑架、暗杀。此外,在国民党内,为蒋介石排除异己效劳。为此,它在全国各地建立分站等地方组织,设训练班、集中营、中美合作所等机构;残害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难以数计,罪恶累累,罄竹难书。详见沈醉著《军统内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2月。
百炼钢成绕指柔。推荐。爱诗词网。《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译注】怎能料到经过千锤百炼的坚刚之物,竟会变得如此柔软,能绕在指头上。意:料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钢铁等坚硬的事物变得十分柔软。[例]在冷轧厂中,钢板以每秒钟三十米的速度变成薄片,象织布机上挂下来的布匹一样。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不是什么形容词,在这里,它却是生活中的现实了。(冯英子《“一米七”的赞歌》)二、用以比喻人的身体、性格等由刚变柔或刚柔相济。[例1]她们的舞姿是那么柔媚,却又是那么刚劲;柔若无骨,刚如利剑。也许只有一句话可以描述她们:“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经过“百炼”,怎能如此地颈肩柔转,臂指圆融呢?(郑振铎《轻歌妙舞送黄昏》)[例2]他何曾心软过?现在他变成了一个与人为善,宽柔以权,不报无道的好老头。他越来越不像政治家,不像从前的他了,他越来越像艺术家,越像李后主。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鲍鹏山《长安花》)[例3]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勇猛伟大的创造,永远联系着执著不懈、柔韧动人的追求。(李兰、杜敏《大河雄魂》)三、用以比喻经过千锤百炼,技艺或学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例]艺术的丑应含有形式美的因素,要给人以审美愉悦,而不是追求感官刺激。倘若也借用一句古诗来表达,似可化用刘琨《重赠卢谌》的诗意:“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李丕显《审美小札》)
停车暂借问。推荐。爱诗词网。文学名作《钟晓阳·停车暂借问》原文|主题|赏析|概要作者简介钟晓阳,女,1963年出生于广州,5个月时便随父母定居香港。她在香港长大,受的是香港贵族式女校教育,圣玛利诺书院毕业,1981年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读文科。钟晓阳的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是东北沈阳人,俩人都是医生,开了两家诊所。钟晓阳从小爱好文学,她15岁开始写作,诗词、散文、小说均见才华。1979年获香港第六届青年文学奖新诗及小说初级组第二名;1981年获香港第八届青年文学奖散文高级组第一名、香港第二届中文文学奖散文高级组第一名,也于同年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停车暂借问》,一举震惊港台文坛,成为当时台湾十大畅销书之一。她的著作还有《流年》、《细说》、《爱妻》、《走过》等。内容概要《停车暂借问》又名《赵宁静的传奇》,共分三部分,是女主人公赵宁静的爱情三部曲。第一部,《妾住长城外》:1944年。奉天。赵宁静在躲空袭时,被一个年轻人撞倒,他有着一双黑森森,幽燐燐的大眼睛。许是长年与日本人接触培养出来的直觉,她猜他是日本人。赵家发源自抚顺县的三家子,在当地是响当当的豪门富户,而且世代书香,每年赵宁静都要跟随家人从奉天回乡过秋冬。中秋节那天午后,有一帮日本官僚到赵家投宿,宁静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黑黝黝的眼睛,当下一愕,似惊似喜。经介绍知道那男孩叫吉田千重,是南满医科大学的学生,只见他喜悦不外露,可是整个人是在喜悦里。月亮升起来了,光晕凝脂,钟情得只照三家子一村,宁静手里也有月亮,一路细细碎碎筛着浅黄月光,衬得两个人影分外清晰。第二天千重未和家人出去打猎,他们又一起开心地挖萝卜、烤黄豆,村人看出千重是日本人,警告宁静“当心才好”。他们的心绪全都破坏了。千重临行前问宁静什么时候再见她,宁静决定再也不要见他了。赵家的院子积雪盈尺,云白的雪铺在树桠权上、屋檐上、梯阶上,好像不知有多少思凡的云,下来惹红尘的。宁静懒懒地歪在炕上,忽听得窗上卟的一响,她揭起窗户一看竟是千重,他专从奉天赶来,为的只是看她一眼。宁静回奉天后,常与千重会面,这事终于被她父亲赵云涛知道了,一句话“你不要忘记平顶山的浩劫”。让宁静不由得打个冷颤。千重每天攀墙头扔石子,宁静多半面窗而坐,凝神看那石子落在玻璃上,每落一粒,心里就绞痛一下。抗战胜利了,奉天庶民仇情敌恨涨到沸点,见一个日本人就杀一个。夜晚千重冒死前来告别,他的眼泪漫湿了宁静的肩膀,像她自己在流血。千重问宁静,恨不恨他的国家,宁静愕然。千重叹一口气,动身要走。宁静稳稳地说:“如果将来我不恨你的国家,那是因为你。”第二部,停车暂借问:1946年初夏,赵宁静过世妈妈的表哥突然带着儿子林爽然拜访赵家,他们父子在抚顺开了一家绸缎庄,由儿子林爽然经管。从此,林爽然经常因接洽事情频繁到沈阳,他和宁静总是成双结对一块去看电影逛街吃小吃下棋。渐渐地姨奶奶口有微词,宁静一气之下独自回到乡下,赵家成了宁静和爽然的伊甸园。中秋节晚上,爽然未来,宁静忍受不了月亮的玉玉寒意,于是突升一念,去抚顺。赵家在抚顺也有一处房子,宁静一到便上街去找旗胜绸缎庄,只见林爽然正和一个披过肩长发的女孩笑聊着,原来她就是爽然的未婚妻陈素云小姐。爽然常常闲闲地荡呀荡就荡到宁静那儿,绝口不提家人和素云,在宁静面前他总是无知无邪笑得豁豁亮亮。元宵节逛夜市回来,宁静发起高烧,爽然连夜把她送到沈阳医院,负责宁静的大夫熊应生对她很殷勤。宁静一出院就不顾父亲反对,簪星插月的再次回到抚顺,她完全陶醉于和爽然在一起的这种欲仙欲死的日子里。父亲住院的消息又把宁静召回沈阳,主治她父亲病的大夫仍是熊应生。熊大夫向宁静求婚,宁静搪塞支吾了过去,熊应生就转怒于林爽然。熊应生有一表弟在爽然的绸缎庄掌管财务,这几天正因为还不上他挪用的几千块大洋的公款急得抓耳挠腮,于是熊应生为他出了条恶计,火烧绸缎庄,把帐本毁掉,一走了之。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爽然来找宁静,一句话也不说,只郁郁的闷着头自顾自地走。宁静一气之下,离了他跑回去了。宁静知道了绸缎庄失火的事,急忙去找爽然,碰到素云,可素云嘴里的爽然和她知道的竟不是同一个人,她顿时觉得自己和爽然辗转一场,竟连知心都不是。爽然再次来找宁静时,宁静已同熊应生订了婚。一次偶然的机会,宁静得知了旗胜绸缎庄失火的真相,她悔恨交加。从爽然母亲那里宁静知道爽然已去美国留学,素云并未同行,林爽然本来是准备向宁静求婚的。第三部,却遗枕函泪:十五年后,在香港。已成了熊太太的宁静与林爽然邂逅相遇,这正是宁静所梦想的一天,为了守着对面这个人,她坚拒给熊家生子,以至熊应生决意纳妾。但林爽然却好像没有什么了,他在美国念的是工商管理,现在中环的一间贸易行任职。他明显的老了,孤独一人,生活邋遢。宁静自从见了爽然,天天夜归,她要挑起应生的反感,让他提出离婚,她好索取赡养费。她对爽然的殷勤、细心,还替他换了一间向阳的房子,她要重新燃起爽然的热情,把失去的再补回来。爽然知道宁静的心意,但劝她不要做傻事,他不希望宁静陪着他一起沉,他担心自己有病,会早死。一天爽然告诉宁静他要出差去美国,约她晚上出去吃饭。他们一起从街上回到爽然屋里,宁静为他打点行装,最后还装了一个热水袋在他的被窝里,告辞时,爽然不胜依恋,于是宁静就留了下来。爽然为他们总算是一夜夫妻了感到满足,而宁静想的是还要和他永远夫妻。宁静的早出晚归终于激怒了熊应生,他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这正中宁静下怀。次日一大早宁静收拾了一些必需品到爽然家去,一室阳光,蓝天无极。她高兴地为他们未来的日子计划着,这时邮差送来了爽然的挂号信,里面只有寥寥数语,说他不回来了,叫她不必等他。宁静一阵晕眩,痛哭失声,她痴痴地望着窗外,他存心临走时跟她一夜夫妻,报答了她。他到底承认了她是他今生的妻子,那么还有什么好要求的。作品鉴赏《停车暂借问》的第一部《妾住长城外》于1981年同时连载在台北《三三集刊》、《自由日报》,以及香港《大拇指月刊》;第二部《停车暂借问》于1982年连载于台北《联合报副刊》、《世界日报》,以及香港《时报》;同年《联合报副刊》、《世界日报》又连载了第三部《却遗枕函泪》。钟晓明发表这部长篇小说时只有十七八岁,可以说豆蔻年华便名噪港台。她的早慧才气竟使人担心,怕她是个早夭的天才,由此可见她给人们的震撼力是多么的强烈。为写这部长篇,钟晓阳曾随妈妈由香港特回东北,实地体验故事发生地沈阳抚顺的风土民情。不过这部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现实主义,它写实的逼真和典型,而在于它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活化出的境界,在于它写意的空灵和神韵,以写意而传达出的纯而又纯的感情。我们不必惊奇以钟晓阳的年纪凭什么去掌握40年代动乱中的一段爱情,钟晓阳的得天之幸是“有仙缘在中国诗词的养育里呵护长大”。读《停》这部小说让人有一种画中人走下来,活起来了的感觉,作者把中国古典诗词所表现的闺情,一阕长短句所勾勒出的仕女图,变成了有血有肉可感可触的人物形象。女主人公赵静宁不由会让我们想起李清照笔下的那个闺中人:“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齅”。作者秉承了我国历代才女诉闺情的传统,把一个万古不变的主题作得仍是曲折尽人意,精力弥满,赋情独深。《停》化得了一种深静的词境,表现了一种高贵的单纯,这种纯而静的境界正是我国闺秀派才女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之处。从我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来看,这种境界往往是通过“隔”来造成的。比如闺墙、庭院、帘幕、明月、黑夜、风雨等,都是造成“隔”的条件和因素,以此取得隔帘看月,隔水看花的效果。《停》深得“隔”的美感作用,其景致大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槐叶密密轻轻庇荫着的两扇狮头铜环红漆大门,犹如古典诗词中的闺墙,把女主人公藏于一块幽闭绝尘的小天地。明月下幽淡的小景,黑夜笼罩中的灯光街市,白雪覆盖着的河套树木,犹如帘幕遮掩下的中国画堂,在静默里吐露光辉,由静而见深。当然,高贵的单纯和深静的境界仅仅靠外部物质条件造成“隔”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的“空”,需要精神的淡泊,脱尽尘滓的心襟去点化这些景致,赋予它们以灵气。所谓“空”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因而精神的淡泊是“空”的基本条件,就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来说,又往往是与“闲”联系在一起的。赵宁静的三段恋情所以写得那样冰清玉洁,脱尽尘滓与这是分不开的。像古典诗词中的闺中人,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一样,赵宁静的生活迥绝尘世,看书、下棋、填词、玩耍……闲而严静。她的爱情完全发乎情,与功利名禄毫无沾滞。她的第一个情人,尽管是敌对的日本人,但他们一见钟情,完全是天性使然,显示了超凡的生命对政治、国家、民族等一切人间藩蓠的否定。而反过来,最终超凡的爱情并未能战胜这人世的障碍,生命境界的广大不仅有爱,也包含着政治、国家、民族这些因素,生命的深处隐藏着最深的矛盾和复杂的纠纷,也正是这种矛盾和纠纷显示了生命的充实和它的悲剧。赵宁静的第二次恋爱也全与世事无干,她如一个避风港,或者就是天性的象征,所以尽管赵爽然世务缠身,但只要与宁静在一起,他就会脱尽尘滓,飘然若仙,他们的爱情世界是从尘世超升出的一个亚当与夏娃的伊甸园。然而爱情也是同样的矛盾和复杂,它需要超凡入圣,也离不开同甘共苦的相伴和知心,所以当宁静一旦意识到现实中的赵爽然竟是一个她不认识的与她无干的人时,就“捣心捣肺的不甘”,他们的伊甸园也就崩溃了。在小说第三部,赵宁静和赵爽然尽管都历尽沧桑,赵宁静对赵爽然仍是一往情深,但她炽热的幻想敌不过赵爽然为她务实的考虑,赵爽然最终忍痛牺牲自己,也牺牲了赵宁静的重圆爱情之梦。赵宁静的魅力在于她的空灵和纯情,正像“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一样,她一像大人那样去考虑问题,就要受到命运的酷刑和玩弄,不知这是否是处于入世边缘年龄的作者的预感?抑或担忧?也许是悲叹和无奈。《停》成功地把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技巧引入小说领域,它的情节发展多是由情景交融的场景连缀而成,以如此长的篇幅,始终贯穿着诗情画意,弥漫着空灵的意境,在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中无疑又是一枝令人惊叹的奇葩。
文章合为时而。推荐。爱诗词网。【名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注释】选自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元九,即元稹,唐诗人。合:应当。【赏析】白居易和元稹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文学观十分相似,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元和五年,元稹得罪权贵,从监察御史降为江陵士曹参军。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上书触犯权贵,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十多年宦海沉浮,却落得做了一名有职无权的闲官,内心忧愤交集,便写了这封《与元九书》。信中总结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阐发了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和主张,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说:文章应该为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反映现实而作。白居易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被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当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相联系,积极干预生活。他认为,诗歌创作不是于世无补的雕虫小技,而是可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大作用。他表示:“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欲扶起之。”在总结数千年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要求诗文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尺度,评价了《诗经》、《楚辞》以来历代诗作的优劣,指出:自晋、宋以来,以“讽风雪、弄花草”为特征的绮靡之作长期弥漫诗坛,走向了邪路,还有一些诗人借口“言志”而自我欣赏、陶醉于狭隘的自我情怀之中,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白居易所说的“时”、“事”,其内涵就是国家和人民。他关心国家的命运,同情人民的疾苦,表现出匡时救弊的高度热情。在诗歌创作上,便是强调文学与现实的密切关系。他的《贺雨》、《秦中吟》等诗篇,紧密联系当时的政治斗争和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遭到一些人的针砭和痛恨。但他毫无反悔之意,“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另一方面,他的诗文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欢迎,“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白居易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白居易的诗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很大,原因就在于他用诗歌作武器,写了大量“讽喻诗”,通过“美刺兴比”手法,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抨击权贵,以达到“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的目的,具有进步意义。他还特地将自己诗歌创作中有关“美刺兴比”的篇章,编为《新乐府》150首,称为“讽喻诗”,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创作成果。不过,白居易在“痛诗道崩坏”时,对前代诗人作了过多的否定,不仅对谢灵运、陶渊明、鲍照、谢朓等人的作品批评有不当之处,而且连李白、杜甫的大部分作品也加以贬斥,认为他们真正“为时而著”的篇章也不过十之一二、十之四五而已。在他看来,文学史上有价值的作品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讽喻诗。其观点明显偏颇,反映出他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过华清宫 杜牧。推荐。爱诗词网。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ji)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题解】《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注释】1.华清宫: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2.回望:回头远望。3.绣成堆:形容骊山突兀而奇秀的景色。4.千门:华清宫的宫门。5.次第:一个接一个地。6.一骑:一人一马的合称。7.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8.妃子:指杨贵妃。【串译】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一骑奔驰而来,唯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而笑,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了。【赏读提示】此诗是作者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首句“长安回望”四字极为重要。长安是当时的京城,明皇本应在京城日理万机,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送荔枝者应直奔长安。然而皇帝、贵妃却在骊山行乐!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镜头。唐明皇时,骊山遍植花木如绵绣,故称绣岭。用“绣成堆”写“一骑”遥望中的骊山总貌,很传神。次句承“绣成堆”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这时候“一骑”已近骊山,望见“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将“山顶千门”次第打开。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戏剧性场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速度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前三句诗根本不提荔枝,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不知道“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为什么要“笑”,给读者留下一连串悬念。最后一句应该是解释悬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个否定句:“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三字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惊人的高度。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让杨贵妃在骊山“山顶”望见“一骑红尘”,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想起“褒妃一笑倾周”的历史教训。诵读前三句时,应平叙展开,不作声张,第四句在第三句“妃子笑”的铺垫后到“荔枝”时语调轻轻一挑,将戏剧性推向顶点,“包袱”抖出,再缓缓落下,听者的想象到诗尾才刚刚进入诗境,当然也会随着语句的缓落而继续伸展抻长,引发联想。【推荐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推荐。爱诗词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处】汉·乐府古辞《长歌行》【译注】百条江河东流到海,什么时候看见它又向西倒流?川:河流。复:又。【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百川归海,永不复回。[例]长江之水西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如古乐府《长歌行》所吟咏的那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二、用以比喻时光、青春等一去不复返。[例]然而,少年朋友,春也匆匆,稍纵即逝。古人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愿你抓住人生的春天,辛勤、无怨地耕耘;金秋,便能无愧地摘取一枚丰硕之果!(彭念谷《春也匆匆》)